产业转型农民工如何升级(精选8篇)
编者按: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农民工正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能素质等方面,必须尽快适应转型升级的要求。
让农民工变成“新型产业工人”,既有助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可以说,数亿农民工的未来,与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农民工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如何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本版予以关注。
1.产业升级:
缺工背后是结构性矛盾,“缺高素质技工,缺管护机器的人”从“靠力气吃饭”到操作自动包装机,戴朝智完成了转型。在东莞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他操控着机械手臂,灵巧地将一摞摞几十斤重的瓷砖打包。当年公司上自动化时,和许多工友一样,戴朝智心里打鼓,担心文化低学不会。没想到通过培训,他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东莞理工学院教授莫安达分析,目前的自动化生产,一般操作工门槛不高,现有的劳动力适当培训就可上岗。而另一类机器人技师和工程师缺口大,没有专业知识,很难胜任。
在一家水龙头厂,新上马的50套机器人抛光生产线,需要维修、保养专业人员不低于150人。工厂负责人说,小至一个轴承、一个关节臂间隙调整,都离不开技术人员把控,而这些高素
质技工招工难。
“机器换人缺的不是机器,而是管护机器的人”,专家表示,随着珠三角产业转型加速,制造业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岗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呼唤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型。
事实上,产业转型正从东部向西部延伸。四川成都,新能源、高精设备制造等渐成主流产业,技术密集型企业遍地开花,结构性缺工矛盾已呈现。
在成都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20出头的农民工小周面前摆着“杂工、搬运”的牌子,等了一上午,却依然没有合适的工作。是用工市场饱和了吗?一位建筑工程公司的招工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招人计划还没完成一半,计划招十几名铆焊工,到现在才招到三名。“月薪都已经将近5000元,但还是招不到好技工。”
“现在招工都要求中职以上学历,初中文凭不受待见,更别说只有小学文凭的了。”四川邻水县的农民工小伙张诚说,家乡基本没有合适的就业培训,现在只能做些简单的体力活,打“低级工”不是长久之计,今后他会再报考中职学校进修。
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32.7%。西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学教授张宁俊认为,如今的用工短缺属于结构性短缺,并不是所有行业和岗位都缺人。工业化加速转型,而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没有跟上,就会出现一边用工短缺,一边就业难的局面。
2.技能升级:
培训跟市场有效对接,让农民工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
小张在东莞厚街一家鞋厂工作了3年,一听到工厂组织技术培训她便立刻报名。“去年下半年开始,厂里购买了新设备,产品也不一样了。如果不培训,肯定会被淘汰的。”而来自湖南邵阳的李韬,借“圆梦计划”上了在职大学。她说:“企业由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转型发展,对员工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了,跟不上潮流,就意味着没有发展机会。”
让农民工加快转型为现代产业工人。在东莞,近几年每年免费培训外来务工人员50万人次,每人支出培训补贴1000—3000元。在四川成都,今年4月启动城乡高质量就业培训项目,计划年内免费培训农民工近16万人,力争培训就业率达到85%以上。“培训课分得细,缝纫、电工、焊接等等啥都有。”去年参加培训的成都农民工齐宇说,时间虽短,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教学,很有效果。培训结束时,他被推荐到当地一家工厂做电力设备维护,薪酬也还不错。
不是每个人都像小齐一样幸运。来自四川广安的农民工魏向志多次参加当地的技能培训,然而他始终未能“升级”。老魏抱怨:“不知从哪里请的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讲的都听不懂,还要我们买各种书来看,我们都是庄稼人,哪里看得懂?”几次培训,只有一次算是“摸过机器”,但他找工作时候发现,这仅有的一次实践也没有用处——学的是过时的技术,早已没有用工
需求。虽然不用交培训费,但魏向志前后也掏了不少钱:交通、住宿、伙食„„听说成都的农民工培训注重实践,他打算到成都边打工边参加培训。
“让培训与市场对接,我们会进行大量调研,需求大的工种才会进入培训科目。”成都城乡高质量就业培训项目负责人张远超说,通过提前与用工单位对接,搞“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实际效果。
记者从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目前省内各地都已将农民工就业培训纳入财政开支,并按照“分类培训、分类补贴”的原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鼓励农民工通过学习真正实现技能升级。
3.“身份“升级: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需求,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骄阳如火,热气袭人。在东莞新科磁电厂区,记者跟随打工妹来到她们的宿舍。这间35平方米的宿舍,住着7个人,房间里有空调和风扇,还有独立的洗手间。25岁的陈晓娟来自广西梧州,来东莞打工3年,她在这里加入了医保,企业资助她读大专,她的理想就是留在东莞当高管,成为一个新莞人。
广东有3667万异地务工人员,其中新一代农民工占了大多数。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寻找理想和追求,遇到的不只是转型升级的“爬坡越坎”,还面临着上学、就医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
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何学文说,通过建廉租房、放宽入户政策、扩大社保覆盖面、解决子女入学等办法,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自2010年实施积分入户以来,共有2.5万名新莞人加入东莞户籍;2009年以来,共有8.8万名新莞人子女通过积分制入学。
何学文也是外来务工人员,他2003年来到东莞打工,2007年公选考上东莞团市委副书记。他的经历,对外来务工人员是一种激励。
今年5月,四川省在全省公务员招录计划中,首次将工人与农民列入专门招录对象,并将招录门槛降为“高中(中专)及以上”。招录计划公布后,从广东赶回来参加考试的农民工宋彦军告诉记者:“能考公务员,说明我们农民工不再是‘大老粗’的代名词!”
“优秀农民工不仅见识多,懂技术,而且对基层情况了解,能够很好地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2010年通过公选考上公务员的农民工吕长华,如今已是遂宁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他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高,融入城市的意愿强,应该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公平发展机会。
在公共服务方面,四川针对农民工出台的政策越来越多:2014年,四川三成公租房定向供给农民工,将有10万农民工受益;除成都市外,四川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一道道农民工进城的“门槛”正在陆续破除。
2014年上半年, 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50.4万头 (只) , 同比增长28.36%;畜禽出栏总量达到58.56万头 (只〉, 同比增长35.13%。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64万吨, 同比增长36.67%。全县完成畜牧业增加值3.27亿元, 同比增长14.34%, 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817.5兀, 同比增长15.96%。截至目前, 全县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141个, 发展养牛5头、猪羊20只、鸡5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6541户, 累计建成暖棚圈舍7000多座、发展畜草专业村39个、注册家庭养殖场185个。畜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必将成为岷县农村经济快_发展新的增片点, 将对农民持续增收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进行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调优产业结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竞争压力,伴随着主导产业的衰退,英国产业发展面临着结构性危机。英国政府不得不对一些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创新,以使其重获生机。以钢铁业为例,从1967年起,英国政府实施了一项投资30亿英镑的钢铁业现代化改造10年计划。在这期间,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冶炼与轧制、设计与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方面。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到1980年,就业人数从26.8万减少到13万,效率超过了任何欧洲国家的钢铁制造业。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对失业的钢铁工人提供免费培训,使他们获得重新就业的新技能。为了安排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失业的人员,英国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公司裁员后,一般都会在裁员工厂所在地建立电子工厂或食品加工厂等,吸纳被裁人员就业,当地政府也会提供便利。另外,公司还对被裁减者实行贷款和其他类型的金融资助,以帮助他们就业。再以煤炭业为例,1993年英国政府在对煤炭工业全面考察之后,对煤炭科技发展方向实行战略转移,发展战略由煤炭开采转向煤炭的洁净利用和环境保护,为降低煤电的环境成本,为保住国产煤的销路服务,并把技术输出列为最终目标之一。1994年10月,发布“能源政策63号报告”,该报告将洁净煤技术作为煤炭科研的核心,提出了洁净煤技术计划、策略和最终目标,鼓励开发具有经济竞争力和有利环境的洁净煤技术。但随着能源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天然气、石油、风能、核能等其它能源越来越多被利用,英国煤炭业仍将不可避免走向萎缩。
二、重视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善用新兴能源
从低碳经济实践情况看,英国是世界上低碳经济发展最早且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1990年英国实施《非化石燃料公约》,规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项目由政府发布,项目开发者通过竞标产生,政府将对高于市场的成本进行补贴,而英国各电力公司有义务或责任保证其所供应的电力中有一定比例来自非化石能源。自推行该公约起至1997年,英国的平均电价下降了19.5%,另外每年可减少260万至300万吨的含碳化合物排放。1997年《京都议定书》公布之后,英国承诺在205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6年排放量的40%。从1990到2002年间,英国主要是通过《非化石燃料公约》来推进其可再生能源发展。1999年,英国在原《非化石燃料公约》的基础上又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义务令》,这一法令从2002年开始生效,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保障机制,奠定了英国采用配额制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该法令明确规定在供电商提供的电力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电力来源于可再生能源,这一比例由政府根据每年的发展目标和可再生能源实际发展情况及市场情况确定。2002年英国正式签署《京都议定书》,启动资源排放贸易计划,这一计划促进了英国碳交易体系的建成,成为全球首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国家。2003年英国发布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指出,为了解决由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产量减少所带来的问题,在今后的几十年里英国将更替或更新大部分的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2009年7月,英国政府出台了《英国低碳过渡计划》以及《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和《低碳交通计划》三个配套文件,把低碳产业作为其经济的新增长点。2012年11月29日,英国政府公布了最新的《能源法案》,其主要内容是调整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经济。英国政府鼓励家庭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除自用外,鼓励并入电网,并在资金上给予补贴。同时发挥其海岛国家的自然优势,在技术研发和运用方面,注重利用海洋资源,建设了近400个生物质能发电站和100多个风电站,大力发展新能源。企业为减排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可获得部分无息贷款支持。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英国20余年来在GDP增幅50%的情况下,能耗却基本持平,环境质量越来越好。
三、力推高回报率的创意类产业,盘活历史资源
英国是世界上创意产业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17%。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传统经济衰退带来的失业问题。早在2002年,英国创意产业雇用的总人数就已达190万。发展到今天,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英国政府将就业人数多或参与人数多、产值大或成长潜力大、原创性高或创新性高三个原则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界定的标准。从实际情况来看,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上与古迹、运动、观光及旅游部门紧密相关,注重以政策引导带动产业型附加价值,将文化部门直接转型成产业部门。例如,英国谢菲尔德市通过合理选择新的主导产业,在以文化为志向的城市复兴计划下,实现了从以钢铁制造为中心的工业城市向以文化产业为发展动力的创意型城市的转变。政府在不同时期对谢菲尔德文化产业园采取相应的引导扶持政策,使创意产业将文化、创意和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工业遗产保护,将具有特色的工业传统基因与其他产业因子叠加,使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当中,激活了工业遗产的活力,实现了传承中的再发展。英国中部老工业城市伯明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向非工业化城市转型的漫长历程,并把市政和文化建设视为转型的重要内容,以金融服务业、专业咨询、零售产业和会展产业为突破口,进而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与之类似还有老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近些年依托科技不断创新,制定了科技城市计划,旨在打造一个知识城市的典范、“创意产业之都”。英国首都伦敦,更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佼佼者,实现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华丽转身,并由“工业之城”蜕变成“创意之都”,堪称城市经济转型的典范。目前,英国的创意经济规模在全球仅次于美国,根据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英国的创意产业每年为其国家经济贡献高达714亿英镑,相当于平均每小时就有800万英镑入账。从创意经济占国家GDP总量的比例来衡量,英国拥有欧盟最大的创意产业;从绝对数量上看,英国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最成功的国家。
经过多年的调整,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加,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当前,英国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制造业的比重为18%左右,而服务业的比重占到国民经济的75%以上,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我国的国情与英国有很大的不同,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英国的经验,但可以从英国的具体做法中学习经验和汲取教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从而早日实现从产业链中低端向高端的攀升。
——关于诸暨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诸暨市委党校课题组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传统的纺织业如何转型升级?围绕这个问题,由省委党校、绍兴市委组织部、绍兴市委党校和诸暨市委党校组成的联合课题组,于2009年5月至8月就诸暨市纺织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开展了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和深入研究。
一、诸暨市纺织产业存在的问题
纺织工业作为诸暨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已经形成织布业、服装业、袜业等产业集群,所创造的产值已占到诸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一半,在绍兴、浙 江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份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在外需萎缩的同时,诸暨市纺织产业自身产业结构、经营管理模式、技术、人才、品牌等存在的矛盾和 问题进一步显现。
(一)产业层次较低。诸暨市纺织产业主要集中于投入少、技术简单的成品加工制造,整个产业中织造占56.5%,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调研显示,90.7%的产品平销或滞销,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单位利润微薄。
由于产业层次较低,致使诸暨市绝大部分纺织企业陷入降价、跑量等不利局面,在获取自身正常利益中处于弱势地位,销售利润率逐年下降。
(二)企业实力总体偏弱。诸暨市的个体私营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8%以上,企业内部管理以家族制为主,组织结构封闭、排外性强,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实现合理分离,资本运营方式单一,导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微型企业占80.2%,大中型企业不到1%。
(三)各类人才相对缺乏。诸暨市纺织企业的技术力量严重缺乏,熟练技术工人的缺口率达54.7%。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中,外来农民工居多,流动性大,素质总体偏低。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所急需的科研、国际营销等高级人才相对不足。
(四)研发能力普遍滞后。诸暨市纺织企业采用新技术的主要形式是购买新设备和仿制新产品,占59.4%。84.2%的企业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一般或低于 行业平均水平,中低档产品占96.7%。91.6%的纺织企业没有科研投入,产业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小于1%,远远低于国际2%~5%的水平。
(五)品牌运作水平不高。尽管诸暨市纺织产业已有中国驰名商标26只,中国名牌产品12个,但在全国有影响的只有“步森”、“太子龙”、“洁丽雅”等,还没有一个国际品牌。调研显示,48.4%的企业不打算培育品牌;有品牌并计划进一步提升的只占8.2%。
二、诸暨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诸暨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应是:有保有压,创新创牌。一方面研究制订纺织产业振兴规划,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 造提升袜业、贡缎、服装等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推进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集群,全力培育诸暨市纺织产业驰名中外的区 域品牌。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关停并转一批产品档次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具体对策如下:
(一)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推进产业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人才、信息、技术、产品检测、品牌、电子商务、金融、市场、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现有的10~20家纺 织原辅
料龙头企业的技改支持力度,开发设计出高技术含量、绿色环保的高支棉、精梳棉、超细纤维等新型原辅材料;引进、设立纺织研究机构,重点加强对原辅 料、定型、功能性整理等技术和符合国际、国内消费潮流的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引导有实力的纺织企业设立外贸公司或者“走出去”投资办厂,增强自营出口的能 力,扩大产业的销售主动权;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可按照销售额增量的多少给予一定奖励;引导有开发能力和投资实力的企业进入产业用布领域,为汽车制 造、宇宙航空、食品加工、建筑、农业、医疗、制药、体育运动等领域的某一行业生产具有专业要求的产业纺织品。
(二)规范市场行为,创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公平环境
相关部门要坚持不懈地打击假冒伪劣、合同欺诈、偷税漏税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要严格监督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劳动安全等标准 的实施,防止企业成本社会化所导致的恶性价格竞争。劳动、质监等有关部门要严格监督相关标准的实施,促进纺织企业成本的正常化和公平化,从根源上“倒逼” 企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
(三)运用整合营销手段,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
在加大对企业品牌保护和扶持的同时,政府可以通过举办纺织产业发展论坛、贡缎布高级研讨会、袜业博览会等整合营销手段,也可以主动走出去加强与诸暨市企业出口较多和重点投资的国家、地区的官方联系,对外树立和推广知名的区域品牌形象。
(四)强化完善行业协会,更好地服务于纺织产业
制定行业准入、价格自律等市场规则;做好行业损害调查、贸易纠纷处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与应诉等工作,对重点企业、主要产品、主要市场实行跟踪监控,建 立预警机制和主要市场贸易壁垒数据库等;组织套期保值、风险防范、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等学习;开展品牌运作、经营模式、资本运作等主题交流;加强技术、质 量、销售等行业培训;增进政府与企业的联络沟通;通过多种活动载体促进企业之间的横向与纵向合作。
眼下已是12月中旬,距离冬至也不过一周时间,传说中的“千年极寒”虽然明显迟到,但诸暨市纺织服装行业却早早地迎来了“暖冬”。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明年上半年的生产任务已经排满了。
“早在八九月份的时候,不少纺织服装企业的订单基本就已经排到了明年。”纺织服装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冯国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流传的“千年极寒”天气的 说法变成了现在的“百年暖冬”,不过企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事实上,从订单情况看,企业早就迎来了“暖冬”。
据介绍,今年诸暨市纺织服装企业的效益普遍回暖。按照常理服装加工行业上半年生产冬装,下半年生产春夏装,但是很多企业现在还在生产冬装,原因之一就是,有些企业因为订单太多,把库存储备都卖光了,现在在抓紧补库存。
益宏制衣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服装出口不是很景气。今年销往瑞典等欧洲国家的夹克、棉袄都比较热,订单源源不断,已经排到明年6月份了。
据了解,诸暨市有服装企业913家,其中95%是外贸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主导产品是衬衫、西装、休闲服装、丝绸服装、针织内衣、无缝内衣。规模企业 中以生产羽绒服饰为主的就4家。前段时间也有一些生产冬装的企业在听信“千年极寒”的说法后,增加库存,希望借极寒天气火一把,结果却扑了空。不过从整体 情况看,整个行业和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形势都不错,“千年极寒”变成“百年暖冬”对他们影响不大。
据了解,今年1-10月份,全市纺织服装业已实现产值32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8%,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7.6%;销售收入334.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5%;实现利润26.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48%。服装行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8%,销售收入也增长14%,实 现利润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
“今年从订单数量上看已经是„暖冬‟了,但是受美元汇率等影响,利润增幅还跟不上销售额增幅,企业还需要从产业升级上下功夫,在创新中突围。”冯国说。
分析师和经济学家称,美国服装价格下跌的时代即将宣告结束,从今年春天开始预计将会上涨10%。在过去10年时间里,服装价格一直都在下跌,原因是温和的通胀水平和廉价的海外劳动力压低了服装的生产成本。
在最近一次经济衰退时期,零售商和服装制造商减少了服装装饰品,并试用混纺织物来压低价格。但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商品需求增长的形势下,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正导致零售商和服装制造商在削减成本的问题上捉襟见肘。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棉花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以上,触及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 时,其他合成纤维织物的价格也已经上涨了50%左右,原因是市场对替代性织物和混纺织物的需求有所增长。市场咨询公司战略资源集团(Strategic Resource Group)总裁伯特-弗里金格三世(Burt Flickinger III)称,在未来几个月时间里,预计棉花价格将上涨10%左右,其中最高涨幅将出现在下半年。
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抗皱男装现在的售价为88美元,高于以前的79.50美元。服装制造商利惠(Levi Strauss & Co)(LVISF)、VF Corp(VFC)、耐克(NKE)和美国零售业巨头杰西潘尼(J.C.Penney)(JCP)以及专门设计并销售各种流行鞋类的鞋业公司史蒂夫-马登(Steve Madden)也都计划提高产品价格。
在杰西潘尼和休闲服饰制造商Abercrombie & Fitch(ANF)本月晚些时候公布季度财报时,预计有关服装价格上调的更多细节内容将会浮出水面。
VF Corp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怀斯曼(Eric Wiseman)称:“我们所有品牌的价格都将有所上调。”VF Corp旗下品牌包括The North Face、诺蒂卡(Nautica)、Wrangler和Lee等。在牛仔裤的生产成本中,棉花价格所占比例大约为一半。怀斯曼曾在去年11月份向投资者 表示,牛仔裤销售额在VF Corp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还将对服装制造商的生产方式造成影响。服装制造商正在增加人造丝等合成纤维织物的含量,同时减少玻璃珠及其他装饰品。此外,在服装颜色方面,购物者的选择也将有所减少。
在今年的假期购物季节中,服装产品的销售表现十分强劲,但零售商正试图看清楚这一季节中的消费者需求是否将可持续下去,原因是其担心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会扼杀这种刚刚萌芽的需求。
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tton Advisory Committee)发布的数据显示,棉花价格已经大幅上涨至150年以来的最高价格,在上周五的交易中涨至每磅1.90美元(约合每千克4.19美 元)。与一年以前相比,棉花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以上,超出在南北战争期间创下的每磅1.89美元(约合每千克4.18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迎合中低收入阶层购物者需求的零售店铺将面临最艰难的时刻。专注于提供企业重整和 财务顾问的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负责零售事务的董事总经理大卫-巴萨克(David Bassuk)称:“在过去许多年时间里,我们都已经习惯了通货紧缩。消费者将会感到惊讶。”
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2011年1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16.18亿 美元,同比增长38.58%,增速较2010年全年的23.59%提高14.99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82.43亿美元,同比增长47.48%;服 装及其附件出口13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3.61%。
业内认为,这显示出外部市场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相对较为稳定的刚性需求以及外部市场总体恢复较为理想。
中国第一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汪前进称,2011年开局纺织服装出口就保持高速增长态 势,主要受多因素影响: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超出预期,补库需求旺盛;二是纺织行业多年来积累的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三是去年出口大幅下降所带来的低基数效 应;四是企业议价能力有所提高,出口单价全部攀升。
尽管出口形势开局良好,但对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而言,两极分化的局面会在2011年加剧。第一纺织网此前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少规模较大的出口企业反映,2011年年初订单情况良好,已做好扩产准备。同时,由于成本普升和人民币升值加快,中小企业普遍难以支撑,部分已经出现减、停产现象,其生存状况甚至可能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更为窘迫。据了解,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数量占主体,95%以上企业生产中低端的贴牌产品,在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出口企业两极分化加剧,行业可能将上演“强者恒强,弱者淘汰”的大洗牌,产业资源将加速向大企业流动。
“十一五”期间,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下,本地经济取得了年均12%的增长速度,其中投资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然而因产业结构僵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主导产业中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居多等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低碳增长方式下,经济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因此,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从本地经济结构看,转型升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丰富和完善产业结构,培育本地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积极使用好国家级、省级、市级开发区给予的优惠条件,鼓励配套企业和有关研发企业聚集,拉长产业链条,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出“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成功培育,可使本地产业结构趋于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传统产业独自承担经济增长的压力。二是当前重要产业,如纺织服装业、建材业、金属制造业等,快速增长的潜力逐渐消退。同时,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心所向的大背景下,由于这些产业本身具有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环境污染严重等属性,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升级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重视品牌建设等多种手段来做强做大原有产业。
讲座背景:慈溪市长河镇工业经济会议暨长河商会3月中旬开会(估计18/19日),需要请一位好的专家讲课,最好是关于转型升级(产业升级)方面的,讲课时间2小时。受众大都是中小制造企业。
讲师要求:对产业转型升级主题的有一定研究的权威专家,最好有政府或国企背景,具备企业转型升级项目实操经验者优先。
一、郎咸平教授
祖籍山东潍坊,1956年6月21日生于中国台湾桃园县,父亲是国民党空军少将,母亲是高中化学名师。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2004年,郎咸平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引起巨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郎旋风”。
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陈宏辉(罗杰可以出面邀请)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2007-2009),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2008-2009),广东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2004-200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2006-2007),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课题1项(2006-2008),浙江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2001-2003),中山大学桐山青年基金课题1项(2003-2005)。《21世纪商业评论》专栏作者;网易“商业频道”专栏作者;新浪“财经博客周”专栏作者。
著作:《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
三、国务院科技部:胥和平
胥和平:现任国家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副主任、调研室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中国经营报社委委员、精品购物报总编辑、科技部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等职务,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技部联合组织“全国自主创新报告团”成员。现为国家科技部调研室主任、研究员,曾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等一系列国家重要规划的制定工作。
研究的重点领域:产业发展、投资与市场分析、产业与企业竞争力、产业技术政策、企业战略和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科技发展政策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
四、国务院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
现任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先后任经济综合研究部副室主任、室主任、办公厅机要秘书、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中国经济时报社常务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党委书记等职,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区域与城市经济、经济改革。
学术论文: 中国内陆资源型区县正面临重大历史机遇期《中国经济时报》
产业集群是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思路 《中国经济时报》
五、国务院发展中心张承惠
乐器作为音乐文化传播的载体,具有文化和商品双重属性的价值,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都产生深远影响。当前,乐器产业已成为音乐艺术教育系统工程的重点发展项目。我国虽然是文明古国,但真正的乐器工艺发展时期还是较为短暂的。近些年,在艺术产业政策影响下,结合劳动力及市场等优势,中国的乐器制造业取得飞速发展的进步,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已成为世界乐器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珠江钢琴集团聚焦乐器文化产业,以钢琴生产(传统钢琴、数码钢琴)、音乐教育、文化娱乐为集团三大主业并行发展,加速文化艺术教育业务的市场布局,加快文化战略转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和国内乐器行业的领跑者。笔者结合珠江钢琴集团的成长历程,获得对我国本土乐器制造业的技术产品升级和经营策略的启发和思考:
一、建立知识通道(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知识深度)
企业的知识深度与产品的制造水平、质量和售价成正比关系。多年来,珠江钢琴一直注重建立知识通道,长期与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多个钢琴核心技术,开展创新型开发研究,通过整合资源,获批为博士后工作站,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充实到企业中,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的智慧动力。宁波海伦钢琴在2001年还是个供应金属配件的民营小企业,在7年时间里,海伦钢琴除了高薪聘请国外专家与国内进行知识交流互动,还与比利时等国家音乐学院建立与专业音乐人士的知识流动,使海伦从零件厂跻身至代表我国钢琴制造业崛起的民营企业。
通过以上企业成功转型的例子可以看出,产学研结合是乐器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关键。钢琴这件艺术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本应需要具有音乐素养、声学研究等复合型专业人才作为行为主体。因此我国本土其他乐器制造品牌要想加强企业知识深度,与高校建立沟通流动桥梁是不愧为明智的选择。
二、引智聘才,培养人才队伍
由于乐器产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从事乐器制造行业的工人整体文化、技能素质较低,因此这成为阻碍我国乐器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全面提升企业人才储备,加强对技工的培训,提高全体音乐文化素养,才能进一步优化资源升级。
2010年珠江钢琴集团聘请欧洲资深钢琴制造专家史蒂芬默勒先生担任集团技术总监,负责工艺流程设置、产品质量监控及技术人员培训等重要工作。珠江钢琴集团在史蒂芬先生的帮助下,引进了欧洲高档钢琴制造生产线,帮助成立了“恺撒堡艺术家系列”的高档钢琴装配厂,同时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为珠江钢琴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我国乐器制造行业要想实现质的飞跃,以人为本,为品牌加大对人才建设培养的投资无疑是最好的投资,从“引智之路”走向“成功之路”。
三、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福州和声钢琴副总经理黄苏东说指出:创新,不仅仅是外观工艺上的创新,从钢琴内部的制造工艺机制实现如何革新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珠江钢琴集团在钢琴制造的各环节都大量采用现代化数控加工装备和新型工艺,形成了现代高新技术与钢琴传统手工工艺相结合的技术特点。
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将中国乐器往国际主流市场推进,势必要积极建立起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生产商在售出价格不菲的乐器同时,也要考虑从声学品质的改善到对钢琴机械各部分的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在音色、工艺、外观、音准等性能上有改观,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下进行创新。
四、重视专利产品申请与产权保护
钢琴专利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新型钢琴、新型钢琴工艺和新型钢琴配件。2011年珠江钢琴申请的专利技术产品“钢琴油漆件边位抛光机的研制与投产”在2013年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目前该专利技术已全面运用于珠江钢琴的油漆件生产,极大幅度提升了钢琴厂的经济效益。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建设和保护,定会增强和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推动国家知识产权的发展。若是各企业重视专利产品的申请和产权保护,不仅能增加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心。对我国专利法的修订和完善也将有促进的贡献。
五、提高产品档次,加速向精品模式的转型,严格质管确保品质
从世界钢琴品牌评估来看,我国本土钢琴多数属于中低档品牌,中高档钢琴研发制作的任务在如今优胜劣汰的国际大环境中也就显得任重而道远了。珠江钢琴依托引进的欧洲高档钢琴制造生产线,严格质管确保品质,完全按照欧洲高档钢琴的生产流程、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实现了“在国内生产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内高档钢琴”这一宏伟目标。此举无疑激励了国内众多乐器制造业的创新与改革,提升了国内乐器品质及自主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
由全球钢琴权威杂志《pianobuyer》数据显示,珠江恺撒堡手工KA艺术家系列已连续3年跻身北美豪华消费性钢琴之列。珠江钢琴由普及琴向中高档钢琴的精品模式转型之举,体现了其从“产量第一”向“品质第一”的发展。
六、加强国内外合作,提高生产力。(打开市场,带动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2015年1月珠江钢琴与德国斯坦格列泊钢琴合作,意在德国投资设立恺撒堡-斯坦格列泊有限公司。珠江钢琴表示,此次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助于提升珠江钢琴高档钢琴研发及制造能力,有利于促进珠江钢琴进一步提升高端品牌形象,打开欧洲市场,带动珠江钢琴全系列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乐器企业应积极了解市场动向,集合优秀资源探讨合作引导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水平和品牌价值,扣紧“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快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行业资源优化配置。
七、结语
纵观我国乐器产业现状,推动产品技术升级、着力提升产品品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悉心塑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乐器民族品牌是与时俱进的任务和目标,企业文化整体的提升将推动我国乐器制造行业走向稳步繁荣,实现“乐器制造强国”之梦。
摘要:中国的乐器工业已经向国际化、集团化、产业化方向迈进。珠江钢琴集团作为中国钢琴产业的龙头企业,创造了全球乐器制造业的“东方神话”。笔者借在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实习经历分析珠江钢琴集团成为“全球最大乐器制造商”的原因及其独特优势,结合我国乐器制造行业现状,对比国际乐器制造业水平,在品质、技术和经营策略方面为我国本土乐器制造商在加快产品升级和企业转型的战略选择上提出建议。
六园:大柳塔、店塔、锦界、大保当、石窑店、神木二村等六个工业产业园。
八区:柠条塔、陈家湾、燕家塔、赵家梁、乌兰色太、永兴前店、上榆树峁、何家塔等八个兰炭工业集中区。
依托园区经济,神木县贯彻“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已累计上马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达89个,投资额达1692亿元。截至2009年底,这些项目已完成投资567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神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载体支撑和不竭的发展动力。
4月中旬,神木县民营企业天元化工采口文,张锦国雷江声罗喜林图,刘生强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温煤焦油加氢裂化专利技术和预处理专利技术,产出了质量达一35号柴油标准的轻质化煤焦油,开创了国内煤制油成功的典范,也开启了该企业总投资17亿元、年加工50万吨煤焦油、兰炭135万吨、轻质化煤焦油30.8万吨、石油焦8万吨及液化气、硫磺、液氨等其它产品的生产链,年产值达30多亿元。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对此项目的投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榆林版的煤制油产业项目,开创了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新领域”。
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加快发展新动力
神木县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之间互动合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民营经济的整体水平和抗
风险能力。
神木北元化工原为一个仅有10万吨产能的聚氯乙烯厂。2007年吸收十个民营企业家参股,股本金由原来的7000万元增加到10亿元,2008年又与陕煤集团合作。资本金扩大到16.8亿元,成功扩建了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成为国内最大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最近,神木县又促成了天元化工、五洲煤化、富油兰炭等企业与陕煤集团实现资本联合,成为神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新动力。
神木在产业转型之机,引导民营企业做大高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植文化产业、制造产业、金融产业和现代特色农牧业等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主动加强区域合作。目前,在神木二村,陶瓷产业园已正式启动建设,神木鑫都物流配送中心、神木益辰仓储物流贸易市场、神木超维洁净煤加工、神木丰禾生态开发等34个项目申请入园,投资规模已达60多亿元,激活民间沉淀资金达300多亿元。在神木新村,陕汽大通专用车制造、神木酒业、“四妹子”农产品、神新药业、复瑞康环保设备、神帝矿山设备等6个非煤产业项目开工上马,投资总额近5亿元。与此同时,一批投资亿元的农业产业生态园也正在起步或筹建。投资建设的百万亩长柄扁桃基地,人工种植及加工技术已经成熟,即将在矿区、风沙草滩地区大规模种植,昔日的荒野之地,将变成神木经济大发展的试验田。
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神木县制定落实了一系列企业投资优惠政策,连续四年举办民营经济博览会,为民营企业搭台造势。同时,创造性地推行了干部挂职、“白领派遣计划”、县级领导包抓产业项目、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等政策,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缺资金、缺人才、缺管理”难题。
【产业转型农民工如何升级】推荐阅读:
泸溪县工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与思考07-05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06-02
柯桥转型升级进行时07-09
转型升级地税优惠政策11-09
以科技创新绘就转型升级之路10-12
党建一体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10-19
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12-09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临港工业转型升级12-15
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出路10-12
着力改善企业管理 服务经济转型升级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