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通用8篇)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篇1

王青云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报告

在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一般叫衰退地区经济振兴或 结构性问题地区的经济振兴。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在这方面就有了不 少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特定地区而言的。如德国鲁尔区的振兴、日本九 州地区的振兴等。

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参见周德群、龙如 银:“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出路”(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资助项目(79970091)),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1年第3期(2001年9月)。

起因是一些老资源型城市特别是那些建国前就进行较大规模开采资源 的城市在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并且是很多城市有一些共性的 问题,这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 成果已有不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 科学基金等均对包括资源型城市经济转的有关问题研究进行了资助,取得 了一批研究成果。归纳起来,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就 单个特定的资源型城市或地区(如大庆市、大同市、山西省等)进行了经 济结构转型研究。如《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发展与战略创新》(2000年),收集了原山西省省长孙文盛同志在山西省工作期间就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 转型问题所发表的讲话;原山西省阳泉市市委书记田霍卿同志所著:《资 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2000),以山西省资源型地区为背景,结 合阳泉市、晋城市两个城市的实际,对资源型城市如何加速经济转型,实 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山西古交市市长王燕阳同 志所著:《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对策研究》(2001),对古交这样的资源 型城市如何进行经济转型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郭海荣、白明英著: 《资源型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研究》(2001),针对山西省资源型城市 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完善地方性城镇体系的思 路和对策。

另一类是就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方面 的著作有:赵天石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2001)。该书从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环境与生态的危机入手,按照可持 续发展的思想,探讨了实现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张 以诚主编:《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该书是在1997年的一次研讨会的基础上编著的,较全面地收集了矿业城市 经济转型的有关理论问题、全国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思路以及世界 主要矿业国家的有关情况。鲍寿柏、胡兆量、焦华富等著:《专业性工矿 城市发展模式》。此书对专业性工矿城市进行了全面地、分门别类地分析 与研究,并介绍了北美、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 的有关情况。

下面,就与本课题研究比较密切的几个问题作详细论述。

一、关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问题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能为大家共同接受的说 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源型城市指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 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参见张秀生、陈先勇:“论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载《经济评论》2001年 第6期。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暗示:其主导产业包括两类,一类为矿产 品,另一类为矿产品的初加工品。

2、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 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 业参见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此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型产业转型与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我们认 为,这个定义也暗示其主导产业包括两类,一类为矿产品,另一类为矿产 品的初加工品。

3、资源型城市就是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 的城市,或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广 义的资源型城市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狭义 的资源型城市仅包括自然资源。作者使用资源型城市这一概念时作狭义理 解,即天赋资源群聚集并以自然资源型产品为产业支柱的城市。我们认 为,这一定义强调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强烈地依赖于某种天赋的自然 资源,属于以输出能源和原材料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区参见郑伯红:“资 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及案例研究”,载《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11 卷第1期,1999年3月。

4、有学者把单一产业性城市(一般指有40%以上的劳动力以直接或间 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或产品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分为两种基本 类型:一是资源型城市,如大庆(石油)、大同(煤炭)、铜陵(铜 矿);一是产品型城市,如十堰(汽车)、攀枝花(钢铁)、仪征(化 纤)等参见王元:“重视单一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载《人民日报》 2000年1月11日第9版。我们认为,此处的资源型城市矿业城市的含义非 常接近。

5、有学者把专业性工矿城市分为两类,其主体是矿业城市,也包括矿 产品加工工业,如钢铁工业城市和有色工业金属工业城市等参见鲍寿柏、胡兆量、焦华富等著:《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出版社2000年8 月版。我们认为,此处专业性工矿城市的内涵与第1、2种概念接近。

6、矿业城市是与资源型城市非常接近的一个概念。有学者认为,矿业 城市是以矿产资源为开发对象的资源产业(资源生产和资源初加工)及其 配套的社会劳动集中到一定规模后所形成的城市,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类型 参见关凤峻等:“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关键在结构调整”,载《中国地 质矿产经济》1999年第8期。

7、张以诚认为,矿业城市的概念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界定。质的 方面看该城市所执行的职能,即矿业经济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所 占的地位;量的方面看矿业产业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参见张以 诚:“我国矿业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号1999年10月。

二、关于确定资源型城市的数量标准

资源型产业究竟占多大比重才算得上资源型城市?这个数量标准,国 家有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学术界的认识也很不一致。

1、有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的宏观经济结构中,以资源(石油、煤 炭、木材等)初级开发为主的第二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且工业产 值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也就是说,矿产资源采掘业及初加工业产 值总和超过工业总产值的50%,则该城市可定义为资源型城市参见俞滨洋、赵景海:“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载《城市规划》,1999年 第6期。

2、樊杰在定义煤炭资源型城市时,以煤炭采选业在本市工业总产值中 的比重大于或等于10%作为煤城的划分标准,若以此类推,以矿产资源采选 业(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业等)在城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大于或等于10%为资源型城市,这可以认为是资源 型城市划分的又一量化标准参见樊杰:“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 研究”,载《地理学报》,1993年第5期。

3、周长庆也认为,凡属采掘(采伐)工业产品在工业产值中比重达到 10%,即被认定为资源型城市参见周长庆:“浅论资源型城市属性、结构及 成长中的协调发展”,载《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第5期。

4、陈耀在确定煤炭资源型城市时,选取的标准是煤炭采选业产值超过 1亿元,且其占城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在7%以上参见陈耀负责的课题报告: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 所的《研究报告》2001年第2期。

5、有学者则从劳动力人口比例角度出发来定义资源型城市,认为有 40%以上人口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 市,可称为资源型城市,即劳动就业人口在资源及初加工业中就业比例占 全社会就业人口的40%以上,该城市可定性为资源型城市参见王元:《重视 单一产业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载《人民日报》,2000年1月11日。

6、矿业城市是资源型城市中的主体。一些学者对矿业城市提出了界定 标准。如赵宇空将矿业主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大于20%定为资源型城市。参见赵宇空:“中国矿业城市:持续发展与结构调整”,载《吉林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5年》;

7、国外学者哈里斯(C.D.Harris)认为,主导矿业 职工占全部从业职工的比重大于15%时则为矿业城市参见沈镭:“论矿业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转换战略”,载《中国矿业》1998年第7卷3期……

8、胡魁对矿业城市的界定提出了标准,即满足下述之一者就可称为矿 业城市。(1)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和地区、盟、州等——本文作者 注)矿业产值大于1亿元,县级(包括县、县级市、县级区、自治县、旗 等——本文作者注)和镇级(包括县城所在的镇及其他各类建制镇——本 文作者注)矿业产值大于4500万元;(2)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大于 5%;(3)矿业从业人员大于6000人;(4)著名的老矿业城市、发展态势 迅猛的新型矿业城市、统计数据明显漏列大数的矿业城市,其数据虽然低 于前三项指标,也予以特别保留。参见胡魁:“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 题”,载《资源产业性城市可持续发展》2001年第5期。

三、关于资源型城市的数量

由于对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数量标准掌握不一,因而不同学者所界定 的资源型城市或矿业城市的数量也相差悬殊。

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县、市级资源型城市100多座周海林:“资 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攀枝花为例”,载《地域 研究与开发》第19卷第1期,2000年3月。

2、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我国截至1996年共有建制市666座,其中 资源型城市126座。参见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 状、困境与对策”,载《经济评论》2001年第6期;

3、周长庆认为,我国 有资源型城市约170个参见周长庆:“浅论资源型城市属性、结构及成长中 的协调发展”,载《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第5期。

4、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县、市级资源型城市200余个参见王六芳 等:“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载《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0年第6期。

5、按国土资源部的指标统计,我国资源性城镇约有300多个岳颂家,1999。

6、我国有矿业城镇426个参见胡魁:“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题”,载 《资源产业性城市可持续发展》2001年第5期。目前,全国在大谈“四 矿”问题时,很多人都将426个看作是矿业城市,事实上这426个中相当一 部分是地区、盟、州、县,甚至是一个矿区。

7、张以诚将矿业城市界定为80个参见张以诚:“我国矿业城市现状和 可持续发展对策”,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号1999 年10月……

四、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一般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特殊性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归纳。

1、张以诚等人概括为:(1)矿竭城衰的威胁;(2)产业结构单

一、序次低、经济效益差;(3)交通、通信及房屋建设水准低,城市基础设施 条件差;(4)环境污染和环境灾害相当突出;(5)矿业城市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工作滞后,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等等参见张以诚:“我国矿业 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2、路建涛的归纳: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畸形、经济效益不佳、地方工 业薄弱且与主体企业的融合度低,企业社会负担较重、生态环境不良、城 市基础设施滞后、城镇布局分散、就业与职业教育落后等方面参见路建 涛:“工矿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载《经济地理》1997,(3)。

3、有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危机有四种主要表现,即: 原有机器设备的闲置和再利用问题;原有劳动者的再就业问题;区域及行 业产量、利润下降及经济萧条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问题参见夏 永祥,沈滨:“我国资源开发企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载 《中国软科学》,1998,(7)。

4、有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的问题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存在,只不 过是隐性的,而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有:一是资源 型城市与综合性城市相比,城市经济市场化因素先天不足,资源型城市进 入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从头培育市场经济“基因”;二是资源型城市在走 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任务十分繁重,大多数 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的境地;三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 资源型城市经济的主体,也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国有大中型企业暴露 出来的矛盾与问题自然成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四是资源 型城市经济市场面临着国内、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参 见罗树清:“资源型城市的改革与发展”,载《经济日报》1997-08-18(6)。

五、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与对策

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不少,在此着重介绍几个典型的。

1、张米尔、武春友等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出了如下对策:(1)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资源型城市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不但提供了满足国民经济 发展所需的基础原材料,而且通过利税上交为国家积累了巨额的资金。同 时,这些城市大多数位于原有经济基础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 聚居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经济聚集和辐射作用,扮演着区域增长 极的重要角色,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几 十年的高强度开采,这些城市的资源开采大多数已进入稳产期或衰退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针对沿海开放城市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对于这些历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并且将继 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型城市,国家同样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支持力度。这 一方面应针对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对 于部分已陷入严重困境的资源型城市,应给予及时的财政支持,如加大转 移支付力度,投资兴建大型基础设施等,使这些城市摆脱衰退陷阱,重新 走上发展之路。

(2)实施制度创新,挖掘制度变迁的利益。国内资源型城市主要兴起 于计划经济时代,带有十分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条块分割,企业办社会,观念陈旧,改革滞后等,这些都是造成产业转型 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制度创新,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应给予大力 支持和指导。

(3)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吸引外部投资,包括国外投 资和国内投资是产业转型的一条捷径,外部投资的进入不仅仅带来资金,还伴随着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观念,这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同样重 要。资源型城市虽然存在区位偏离、环境污染等劣势,但具有丰富的资 源,充足的动力供应,大量空闲土地和厂房以及廉价的劳动力,这是吸引 外部投资的重要因素,资源型城市在吸引外资时应扬长避短,从具备比较 优势的资源精深加工起步,逐步形成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在吸引外资的过 程中,应注重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在当前,软环境的优 劣越来越成为吸引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这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府、良好的商 业氛围、高素质的市民和文明的社会环境等。对资源型城市而言,提高政 府服务质量将是最有效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

(4)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外经验。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产 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其转型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工业发达国家由 于工业化进程和资源大规模开发较早,比我国更早地面临了产业转型的问 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欧盟国家为代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 实践,并已在某些地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法国洛林地区煤炭工业转 型,德国鲁尔地区煤炭和钢铁工业转型。虽然这些国家的国情和我国有较 大差异,但不少作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可以谋求政府间和企业间的交流和 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引进国外技术和投资。

(5)加强职业培训,鼓励个人创业。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产业转型 的最大难点是人员的“转型”,这是因为资源型产业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受 教育程度低,技能单一,适应能力差,转移到其他行业就业的难度很大。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培训,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自愿,开展有 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通过提供创业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转型 人员个人创业和自谋职业,形成良好的个人创业环境和氛围,这是一个城 市得以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 型障碍与对策研究”,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2、张秀生、陈先勇等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了如下看法。

(1)运用适度的产业调整援助政策,推动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换。根 据美、法、德国和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和经验,采取援助政策的目的 在于转移就业、抑制区域功能萎缩和促进地区开发。一般来说,行业结构 调整诱发的很多问题,应当在社会保障体制配合下,运用市场机制的力量 予以解决。而对于资源型城市,由于行业调整矛盾集中和城市自我调控能 力有限,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将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制定产业调整援助 政策就显得格外有必要。结构转换的难点是消化和转移就业,在行业结构 大面积调整的特殊时期,将资源型城市所在地的职工分流迁往其他地区将 是不现实的。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劳动力比资本更难于在地区间流动的情 况下,明智的选择是设法将区域外的工业活动有选择、有步骤地诱导到资 源型城市,以此促进本地区劳动力的安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和升级。采取 这一途径实际是资助传统产业的退出,促进新兴产业的替代,但为此必须 支付高昂的成本,因为在实现这一途径的过程中,至少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外地企业迁入的政策代价;二是人员转移、安 置和培训的费用;三是将原有十分庞大的企业办社会体系包括学校、医院 等进行剥离并进行重新组合,需要支付巨额成本。由于上述矛盾的不可避 免性,要使城市尽早走出周期性萎缩的束缚,制定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动用必要的财政手段,比如在分级财政中增加城市的留成比例、在骨干企 业实施重大技术改造给予财政贴息等,支持这些城市实现产业结构的转 换,将是十分必要的。在结构转换过程中,为了加速传统产业的退出步 伐,对资源型城市中某些特殊行业,如濒临枯竭的矿山,可采取关闭政 策。为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有关企业关闭的政策条例或办法,以尽快实现 人员转移,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

(2)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保证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良好的发展环境不 仅依赖于资源型城市内部,而且还依赖于外界对资源型城市的支撑。首先 是国家应给予资源型城市在政策、财政、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和倾斜。由于 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在产业发展政策上受到束缚,致使其软硬基础设施 条件较差,经济自循环能力较弱;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在新形势下还要 保证国民经济对能源、原材料等的需求。因此,国家应根据资源型城市发 展的局限性,在产业布局、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财政信贷等方面给予优 惠,并扶持和帮助资源型城市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其次,资源型城 市应做好城市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对外的沟通能力和辐射 能力,这不仅有利于资源型城市的内部环境调整和改造,还为发展外向型 经济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3)选择适当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所选的 支柱产业是否合理,而合理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仅是 看该产业的产值多少,更注重的是支柱产业前后向联系程度。作为资源型 城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一般根据其资源状况、区位条件、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拓展度等优势以及城市的发展战略来确定,其中技术要素占有重要的 地位。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既得利于资源又受制于资源,为避免产业结 构调整与其他城市趋同,支柱产业的选择更应注意发挥资源和技术的优 势;既要遵从资源采选业作为资源型城市支柱以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 展的需要这一客观事实,又要发展替代性支柱产业以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 不合理性。

(4)促进城市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离不 开所在的区域,其产业结构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已形成某种协调和互补。那 么,随着资源递减,城市因大力发展替代性产业而调整产业结构势必导致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这一方面表现为在城市聚集区,新的产业发展将有 利于资源型城市保持过去以资源为主导产业所具有的优势,相应地逐步波 及其他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化;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处于区域增长极的地 位,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决定区域的发展趋 向。因此,从考虑城市与区域共同协调发展出发,资源型城市首先要建立 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城郊型”农业,以菜篮子工程为重点,以发展农副产 品加工业为目的,既保证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又可使城郊农民走向富裕道 路。其次,在区域内部的有利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发挥资源型城市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和部分零散资源,面向市场发展建筑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在进一步发展乡镇地方 矿山时,应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与引导。再次,从城市到区域的发展趋势及 产业结构要统筹规划,增强城市的扩散和辐射能力和区域的吸纳能力,即 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反过来区域又推动城市生产力进步。

(5)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由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 业属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城市的人口素质较低,同时因资源型城 市的生活环境和矿业生产的行业性使许多拥有高学历的人才的就业观带有 偏见,造成整个城市生产技术及科研水平较为落后。而且科技人才的引进 均围绕资源开发利用运转,其专业方向较为单一。这两方面因素均不利于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智力密集型方向调整,由单一结构向多极结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职工文化、技能、管理的教 育培训、引进多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稳定科研队伍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长期 任务。具体措施涉及如下几方面:一是要有足够的教育培训费用于职工基 本技能和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培训,使职工在较短时间内熟练地上岗工 作。二是提供和保证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经费开支,建立技术、产品的开 发、转换、应用的管理机制,积极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三是建 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可行条件下给予足够优惠以稳定人才队 伍。四是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经验。五是重视 城市及区域的基础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地区的人口素质。

(6)深化市场化改革。在宏观层次上,改革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管得过 死,计划过多的行政体制。一是要加强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企业与 社会负担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立法人;政府则要从 微观领域退出来,使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向为企业提供服务,转向城市基础 建设和管理。二是要改革矿产品价格扭曲的问题,以规范的市场机制,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来配置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营。在微观层次上,改革资 源型城市企业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象。资源型城市中国有企业经济成份偏 重,历史遗留问题多,改革步履艰难,导致城市经济缺乏活力,应积极进 行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探索。一方面应积极应用参股、合资、上市等形式改 变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另一方面,采取各项优惠措施 鼓励和吸引各种经济成份的进入,鼓励创业,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 有企业改革提供更大的缓冲空间,为城市经济真正引入市场机制创造必要 的微观基础。

(7)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第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环 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环境污染破坏,不仅给工农业生 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与生存,带来严重威 胁。因而,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满足资源市场需求和城市经济综 合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与加工转化相结合,开采与 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和环境整治的 关系。第二,要加大治理环境的投资力度。废水、废气、大量煤矸山的处 理及工业垃圾的处理,均需要投资额巨大的专用设备,对矿业企业与资源 型城市来说,资金的缺乏是治污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在争取国 家资金支持的同时,应制订相关的地方法规,针对当地的环境特点和污染 特点,提出治理解决的方案,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的方针,以确保治理环境的可靠资金来源。第三,要加速资源采掘、开 发、加工业的环保技术改造,减少“三废”排放量。对工艺落后、对环境 污染严重的小型矿井、小型炼油厂等应采取坚决措施予以取缔或关闭;对 新建的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投产都实行一票否决制,减 少新污染源的产生。第四,要从规划方面入手,在城市总体布局上尽可能 减少对环境不利的因素,合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园林化资源型城 市。矿产资源是可以开发完的,但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仍将存在下去,这类 城市人民生活质量要不断提高,我们就必须要注意加强环境的保护工作。参见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 策”,载《经济评论》2001年第6期。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出:

1、关于我国到底有多少资源型城市,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权威的和有说 服力的说法。

2、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到底如何选接替产业,似乎并不清楚。

3、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做了多大贡献,为什么国家要扶持资源型城市转 型,没有必须的数据支撑。

以上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也就是我们此课题要力争向前推进甚至加 以解决的努力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元:“重视单一产业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2000年 1月11日》;

2、田霍卿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2000);

3、孙文盛著:《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发展与战略创新》(2000年);

4、王 燕阳著:《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对策研究》(2001);

5、郭海荣、白明英 著:《资源型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研究》(2001);

6、赵天石著:《资 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2001);

7、陆武成主编:《中国西 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论》(1999);

8、叶树华主编:《资源·环境·城 市研究》(1997);

9、赵宇空:《中国矿业城市:持续发展与结构调整》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0、鲍寿柏:“工矿专业性城市的变革及 其出路”,《经济科学》1999年第4期;

11、郑伯红:“资源型城市的可持 续发展优化及案例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年3月;12安成谋: “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开发研究》1999年第6期;

13、周德 群:“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出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4、关凤峻:“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关 键在结构调整”,《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9年第8期;

15、张以诚:“我 国矿业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9年第10期;

16、张以诚:“矿业城市分类及其发展模式”,中 国矿业报,1997年10月10日;

17、许光洪:“我国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及 其发展途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第1期;

18、沈镭,程静: “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战略”,《经济地理》1998年第2期;

19、路建涛:“工矿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经济地理》,1997年第3 期;20、臧淑英:“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对策探讨——以鸡西市为例”,《资源科学》1999年第1期;

21、刘金友:“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及 出路”,《理论前沿》,2000年第14期;

22、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 转型问题初探”,《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23、栾华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技术经济与管理 研究》,2000年第6期;

24、周长庆:“浅论资源型城市属性、结构及成长 中的协调发展”,《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第5期;

25、马若兰:“试论 矿业城市早期发展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研究》,1999年第6期;

26、徐晓军、张杰:“21世纪我国矿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载《矿冶工程》第20卷第1期(2000年3月);

27、夏永祥,沈滨:“我国 资源开发企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载《中国软科学》1998年 第7期;

28、罗树清:“资源型城市的改革与发展”,载《经济日报》,1997年8月18日第6版;

29、沈镭,程静:“大同市煤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 发展优化研究”,载《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第1期;30、丁磊,施祖麟: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1期;

31、张朝阳:“矿竭一定会城衰吗?——谈我国矿业城市的可持 续发展”,载《经济日报》1997年;

32、蒋承菘:“矿业城市建设要按科 学规律办事”,载《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8年第5期;

33、焦华富韩世 君:“路建淘。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载《经济地理》 1997年第2期;

34、柯文:“鲁尔工业区的振兴及其启示”,载《管理世 界》1992年第2期;

35、姚睿胡兆量:“北美澳洲工矿城镇发展研究”,载 《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第1期;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篇2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发展

我国现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煤炭城市63座,所占比例为53%;森工城市21座,所占比例为18%;冶金城市12座,石油城市9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其他城市5座,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0%、8%、7%和4%。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导致出现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产业难以持续发展、经济出现衰退等严峻问题。所以,我国应当积极探索和创新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战略,从而引导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面临的重大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现有经济结构存在以下重大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并以粗放型、资源型管理模式为主,呈现出主导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端,从而导致产业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其二,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这也是资源型城市出现经济衰退的根本性原因。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实施过度开采,导致地质灾害频频发生,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数额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三,资源型城市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逐步增大,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其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规划布局不科学,资源区域分配不合理,仍然体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重化的特征,导致城市创新能力不足,思想观念守旧,严重制约城市经济转型。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战略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必须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利用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力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首先,根据资源型城市自身发展状况,做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其次,完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建设,制定详细的专项法规和政策,同时增大执法监管力度,促使循环经济发展步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再次,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利用先进的技术淘汰传统产业中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城市应当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防止产业发展出现盲目性。

(二)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首先,优化支柱性产业。资源型城市应当从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支柱性产业的优化。资源型城市要根据现有资源状况、生产要素配置、区域条件以及市场开拓程度来科学选择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支柱产业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避免产业结构调整趋同于其他城市。此外,资源型城市还应当大力发展替代性支柱产业,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原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其次,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资源型城市应当将初级产品加工的生产模式转换为产品深加工的生产模式,使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资源型城市还应当利用科学技术升级产业结构,积极倡导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并根据产业自身特点不断开发高科技产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三)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应将自身发展纳入到区域共同发展的轨道,积极参与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资源型城市应当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的城市品牌形象,充分利用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延伸产业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多选择环保类项目,杜绝引入新污染源项目,力求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此外,资源型城市必须重视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不断改善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创建环境友好型城市,从而推动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

(四)实施机制体制创新战略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不仅依赖于资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还应当依靠于机制体制的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首先,城市政府应当将工作重心置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工作,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其次,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政企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再次,建立中央或上级政府、城市地方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由国家统一调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做好城市、产业、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充分发挥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宏观指导作用。

三、结论

总而言之,解决好资源型城市经济机构的转型发展问题,是确保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必须认清当前现有经济结构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探索适合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玉香.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及调整战略[J].改革与战略, 2006 (10) .

[2]宋玉祥.满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 2008 (4) .

[3]张天佑.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9.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新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中央和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资源型城市在我国数量众多,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原材料、推动城镇化进程、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长年高强度的开发,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着资源储备日益减少、生态环境恶急剧化、开采成本急剧上升、接续产业难以发展、居民购买力持续下降、失业人数不断上涨、社会矛盾逐步显现等一系列的压力与挑战,陷入“矿竭城衰”、“矿竭城亡”的窘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由“中国奇迹”转向“中国新常态”,资源型城市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要寻找新的经济转型发展之路。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如何积极推进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速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党和国家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资源型城市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在“新常态”背景之下所面临的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辩证的看待“新常态”所带来的转型新机遇,选择适合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 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2014年习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候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2014年11月,他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进一步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表现不仅是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更主要是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驱动因素的改变,改革的深化,总体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此后,他在一些中央重要会议和國际会议上,多次就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进行了深刻分析和阐述。如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已经成为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高度凝练与概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新常态在全国整体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新常态”深刻揭示了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是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经济状态,其内涵主要是强调效率高、可持续、成本低,在经济增长速度上,经济增速换挡回落,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运行;在增长方式上,从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的提升;在结构调整上,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在动力要素上,由单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在宏观政策上,从刺激增长转变为区间调控。

从本质上看,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开始减速换挡,告别之前不协调、不可持续、不平衡的发展模式,进入到高效率、可持续、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开始进行了全面的转型。“新常态”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进入更加稳健的中高速发展阶段。认识新常态,应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做出一些清晰、有客观依据的判断,而不会再期望像以往一样出台强刺激政策。同时,要认识进入新常态将使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应该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探索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客观规律,学会适应新常态。

二、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新机遇

1. 区域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时,世界经济也进入到了一个低速增长、缓慢恢复的新常态。为应对世界经济新的变化形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推进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以及丝路基金的建立等一系列重大的对外合作开始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功能定位将会进一步的得到提升,资源型城市在国际层面上参与到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当中。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促使了资源型城市的对外开放的程度,开放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性。资源型城市需要紧紧的抓住近期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时期,积极申请重点产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政策和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位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合作的发展逐步从产业链分工合作向以产品价值链分工合作为主导,资源配置的效率有了很大提升;资源型城市依靠资源互补式合作逐步向创新发展互助式合作发展,越来越的资源型城市有机会参与到产业链以及创新产品的分工当中,并获得一定的收益。

2. 国内体制机制的改革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主体创造了新的活力。在新常态下,体制机制改革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发展活力。深化国有企业制度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这样可以充分的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为资源型城市今后的发展找准方向。新常态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起企业的投资需求以及民众的消费需求,缓解城市存在的就业问题,促进多种产业齐头发展。

3. 新常态下内需潜力的释放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逐步向个性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商业模式的更新、产品的不断丰富,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这些都为资源型城市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新的契机。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会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而资源型城市在与民生、公共消费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存在很大的不足,提高对公共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三、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新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资源枯竭型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加的艰巨。从客观上看,资源存量减少,经济结构单一,在资源消耗殆尽之后如果没有新的产业对接上,缺乏经济增长点,甚至有些产业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就已经变成了过剩产能。与此同时,资源型城市还面临着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从主观上看,资源枯竭的城市大部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滞后的区域,原有的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是改革最为滞后的地带,所以,这些城市还面临着改革滞后形成的“体制病”。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 依靠资源发展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新常态下我国的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很多的资源型城市都会面临资源耗竭的问题。资源型城市急需向循环、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同时还要应对在转型期间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当前,一些城市对资源的掠夺式、粗放式的开采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已不堪重负。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地面植被退化、水质污染、雾霾增多、土地塌陷等问题,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威胁。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是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带了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2. “三期叠加”的新时期下,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结构调整的阵痛以及调整和改革所激发的活力交织,传统增长引擎减弱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存。随着要素价格的不断上升以及国家对资源价格改革等政策的逐步推进,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与国内的其他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经济结果调整所带来的阵痛逐步的显现出来,加之一些历史上遗留的诸多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当中普遍存在“一业独大”的局面,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挤出和抑制作用,导致城市的发展对资源产业形成了很大的依赖性,如果资源消耗枯竭之后,接续产业没有能够发展起来,资源型城市就会出现“矿竭城衰”的现象,整个城市的经济就会陷入困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3. 市场机制缺失、资源开发主体活力不足。我国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烙印很重。政府主导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主体企业在所有制上也看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中小企业发展滞后,国有经济的发展严重挤压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导致非国有经济较难活跃和成长起来,因此,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无法充分的得到发挥。在这种体制机制下,政府的财政困难加大,企业也背负了较重的债务负担,人们的观念和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的束缚,抑制了开拓创新的思想和意识,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4. 资源型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的创新活动产生了挤出效应。目前,我国很多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出现大幅下滑,表面上看是由于资源出现了枯竭,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创新不足。在资源型城市中,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在过度发展的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新的活力,使得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因此在创新领域缺乏竞争优势,使得资源型城市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新路径

1. 建立资源型城市景气预警机制。过去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味的追求产量产值,错失了转型和发展的最佳时期。当城市资源型产业进入到衰退期才逐步认识的问题的严重性,但此时资源型产业已经失去了转型最有利的时机,转型之路举步维艰。资源型城市必须要未雨绸缪,及早的考虑并制定相应的产业转型方案,这是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否则转型期越晚,所付出的成本就越高。产业转型启动的时机越早,越能够在转型过程中占据主动,将生存转型变为发展转型,将产业的转型发展成为产业的更迭。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应该建立城市景气预警机制,选择出最好的转型时机,降低转型的成本,努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为经济转型赢得发展的时间,有效降低转型成本。

2. 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资源型城市所拥有的资源產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完全依赖或者完全放弃既不现实也不可取。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城市需要持续性的发展。因此,要想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资源性产业,而是应该适时选择和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资源型城市应该充分利用本地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等,延长资源产业的链条,为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提供时间和资金的积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主导产业替代的过程,可以有效的分散资源型城市结构调整的风险。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根本路径。资源型城市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保证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大力度积极的发展未来可以成为替代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接续产业,推动产业发展从注重数量和速度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从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综合利用为主转变。例如旅游、文化、科技等第三产业,逐步的降低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从而推动整个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3.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的融入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当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资源型城市也应该提升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开放的水平,提升自身的国际视野,不断的参与到对外的经济合作当中去。我国资源型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与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相关,必须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的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个资源。企业在参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加深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提高产量、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的过程。一方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科技、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另一方面,积极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投资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

4. 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在新常态下,要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需要提升消费的比重。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应加快提升城市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这是推动消费快速增长的前提和基础,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源在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从而得到较为均衡的配置。

5. 鼓励自主创新,通过科技推动产业的升级。资源型城市要想顺利实现经济转型,科技的创新是最关键的基础。实行“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也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对资源型产业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资源使用的周期,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替代性产业的生成,形成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这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资本形成不足、资金短缺、后续产业发展乏力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经济转型成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首要难题以及关键所在。纵观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都是先从经济转型入手的,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对整个城市的转型起到了支撑作用,探索出一条合适的经济转型道路对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会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美林.新常态下内陆资源型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5,(6):29-34.

[2] 董锁成,李泽红,李斌,薛梅.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5):10-16.

[3] 马克,李军国.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十年经济转型经验与展望[J].经济纵横,2012,(8):32-35.

[4] 祁泉淞.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10,(8):16-19.

[5] 孙浩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瓶颈与路径创新[J].经济管理,2014,(10):29-32.

[6] 陈德敏,张瑞.王青基于省域空间视角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软科学,2012,(5):13-18.

[7] 卢国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区域經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位论文,2012.

[8] 王建志.资源型产业转型补偿机制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10.

[9] 张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10.

[10] 邱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战略及其竞争优势研究”(项目号:71332007)。

作者简介:吕文栋(1967-),男,汉族,山东省莱芜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王彩霞(1974-),女,汉族,山西省永济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篇4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我国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在保障全社会资源供给的基础上,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十分必要。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越来越清晰,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低碳经济,2011年1月,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发布了国内首个《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2010年12月,工信部确定“十二五”期间工业的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争取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降低16%”。作为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资源型城市应积极承担责任,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探索低碳转型之路,以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因此,整合目前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总结提炼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遵循的发展模式,将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探索适宜的低碳转型路径提供借鉴,为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有序性和系统性奠定基础。

朔州市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产业格局具有明显的高碳性。近年来,在低碳经济的引领下,朔州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城市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以朔州市为例,探讨发展低碳经济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路径。

一、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研究现状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即打破原有的资源自循环机制和路径依赖,实现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不完全是资源枯竭造成的,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世界范围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资源型城市转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保障能源资源供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普遍性。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有以下五种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替代及产业替代模式、科技创新模式和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引领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型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等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并控制能源需求,优化提升产业结构,选择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建筑、交通、消费模式等方面融入低碳理念,最终形成产业结构相对单

一、但能够低碳发展的城市状态。目前,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城市如表1所示。

从资源型城市长远发展来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一是长期发展的特殊性导致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欠债很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短期内生态环境恢复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产业结构根深蒂固,仅从发展困境的某一方面进行改造不具有可操作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和外延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矛盾,使资源型城市走出发展困境。

(三)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和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工作。金乐琴等在《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分析了中国实现向低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潜在优势,提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策略,即正确评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和责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积极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任菊香在《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态势及对策—以朔州市为例》中基于对朔州市发展中的分析,就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对策进行了讨论,认为煤炭城市应积极推进经济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课题组在《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提出了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路、原则、策略及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的重点方向以及今后转型的战略要点[7],指出山西资源型城市应做好加快进行土地塌陷治理工作,推进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社会事业一体化,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人才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倪外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新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中分析了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核心内容,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建立低碳管理与制度体系等方面阐述低碳城市的建设及发展。付允等在《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中提出基底低碳、结构低碳、方式低碳和支撑低碳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在低碳经济发展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都展开探讨研究,但是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尚未形成系统性成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典型案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提出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

二、基于典型案例的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研究

朔州市以“煤电之都”著称,煤炭是最主要的优势能源,全市煤炭储量约425.26亿吨(2009),占山西省储量的1/6。煤电产业占GDP的份额高达70%,第二产业中煤电的比重占到80%以上,产业格局具有明显的高碳性,生态环境状况堪忧。朔州城市转型主要依靠发展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高能效等方式实现低碳转型。

朔州市经济的转型,就是煤炭产业的转型。近年来,朔州市通过输入端减少碳源、转化端提高能源效率、输出端减少碳消费、全过程增加碳吸收四条途径,采用节能减排、延伸以煤炭为基础能源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植树造林等措施,构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全市GDP能耗逐年下降,取得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三赢效果,促进黑色经济绿色发展,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朔州市在能源产业领域致力于低碳发展的积极尝试,被低碳经济专家称为“朔州途径”。

2009年,朔州市碳汇量达4128.05万吨CO2/a,CO2总排放量为4648.21万吨,碳强度达到8.28吨CO2/万元。主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258.86万吨标准煤,其中一次化石能源消费1100.24万吨标煤。从结构上看,优势能源煤炭的消费量一直占绝对比重,平均占到95%以上。汽油、柴油等石油制品的消费量达到16万吨,煤气的消费量达到6813万立方米,天然

气消费量达到400—500万立方米。目前,朔州市能源消费结构出现了多元化、低碳化的变化。

从近年来持续下降的单位GDP能耗来看,朔州市能源效率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2009年底,万元GDP综合能耗水平达到2.01吨标煤/万元,“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27%。

目前,全市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还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中上游。究其原因,与朔州市的特殊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历史选择有着密切的关联。朔州市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接替产业、创建最佳宜居城市等措施,改变产业格局,破解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怪圈,煤炭产业转型获得突破发展,全市低碳转型取得突破发展。

本研究在参考中国社科院公布的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和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咨询专家,对照全国平均水平,将朔州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评价等级标准相比较,定性判断朔州市低碳社会的发展水平。采用德尔斐法(Delphi),通过多方相关咨询专家意见,参考任福兵等专家研究成果—《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010),综合确定本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用以评价朔州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按低碳城市标准综合评价,朔州市2009年低碳经济实现程度为71.615%,低碳经济水平处于形成阶段。朔州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立足资源承受能力,强化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产业的优化升级将传统黑色工业经济转化为绿色循环经济,是一次绿色转型,对其他资源型城市有借鉴作用。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路径

朔州市的低碳转型对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不能一概而论,结合不同城市、不同资源,每个资源型城市都有其特殊性,总体而言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主要如下。

(一)判断资源型城市所处阶段,制定合理转型路径

根据资源型城市发展所依赖资源的生命周期分析本地区如能源生产及消费情况、碳排放、碳汇核算等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进而制定合理的转型路径。对资源开采处于增产稳产期的城市,制订合理的开采计划,提高资源采收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对资源开采开始衰减的城市,应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开发利用好各种共、伴生资源,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拓宽资源开发领域,重视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为本地资源型企业寻找后备基地,同时抓紧培育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选择产业转型方向,重点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二)培育新兴低碳产业,打造低碳产业体系

资源储量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将长期保持以高碳产业为支柱性产业的工业格局。在传统工业不断进行低碳产业升级的同时,大力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积极嵌入节能利废和新能源利用要素,构建新型低碳工业体系。推进低碳型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低碳产业园区和低碳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具有低能耗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低碳产业。降低高耗能行业及其产品的比例,加大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打造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鼓励三次产业间融合发展,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

(三)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构建城市低碳能源利用体系

首先加快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低碳、无碳能源比重,实现能源结构以低碳化为开源,建立以原煤、煤气、煤层气、天然气、风电、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等相互竞争的多元化的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其次推动能源供应结构多元化发展。分别从煤炭能源生产过程、电力生产和电网输送实现低碳化发展,促进煤炭能源产品清洁化,推进高碳能

源低碳化发展。加强高碳能源的高效化、清洁化利用,积极推进煤电联营、大型电力企业购并重组,加大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比例。

(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因地制宜建立碳汇体系

首先,综合考虑生态系统产生的碳汇价值,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以宣传发动、经济政策鼓励等手段为引导,鼓励全社会参与碳汇体系的建设。其次,在保护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合理保护耕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湿地、城市绿地和灌木等生态系统的建设。确保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通过加快实施生态环境功能规划、扩增生物碳汇、建设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增加碳汇潜力,建立符合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的碳汇体系。

(五)广泛开展低碳活动,构建全民低碳生活模式

一是促进低碳理念融入区域规划,构建以紧凑混合布局模式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布局、以联系便捷的城市圈网络建设为导向的区域规划层面和以扩大碳汇为导向的多样化生态体系。二是通过完善整体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运输节能管理、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和机械工具等方式打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三是积极采取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发展绿色建筑、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和建筑节能产品的监管体系、扩大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应用等措施构建低碳建筑体系。四是推行绿色照明、绿色交通,构建城市静脉体系,提倡社会生活的低碳消费方式。

四、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低碳经济的简要分析,得出低碳经济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指出方向,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应从制定转型路径、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利用体系、碳汇体系、低碳生活模式方面全方位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为其他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附件:

低碳经济基本知识

低碳经济的定义: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属性:一是经济性,包括两层含义:①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②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下降。二是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三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该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的内涵:①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②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③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缓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

碳强度: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称碳强度(Carbon Intensity)。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强度最高,石油次之。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有一定的碳强度,而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都是零碳能源。

碳生产率:是指经济产出(GDP)与碳排放量之间的比值,即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量产生了多少经济效益。“碳生产率”最关注能源的产出效率。一个企业是否属于低碳企业,不是看它使用能源量小、温室气体排放量小,而是看这个企业是否能更有效地使用能源。同时,碳生产率达到了一定标准的低碳企业,应该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享受贸易便利待遇。

能源强度:单位GDP的能源用量,称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主要反映技术水平、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产业不同,其能源强度不同;行业不同,其能源强度也不相同。

碳关税:是指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其争议源于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的一项征收进口产品的“边界调节税”法案,实质就是企图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美国此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可以说,碳关税是以往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新变种,是限制发展中国家贸易能力的新设想,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征收碳关税的范例,但是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在本国或本地范围内征收碳税。

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或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碳源,它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篇5

一、发展接续产业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

xx是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1938年开始开发建设,1955年依托油矿设立了xx市。1958年,为更好地保障、服务油田生产建设,原xx县政府由地处农业绿洲中心位置的xx镇迁至油矿所在地,市县合并,政企合一,升为地级建制。1961年,xx市与xx石油管理局分设、政企分开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xx市、特别是xx油田历史性的承担了全国石油工业三大四出(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科学研究院,出经验、出人才、出产品、出技术)的重任,先后向全国兄弟油田培养输送职工近12万人,支援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生产原油280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0多亿元,累计上缴国家利税120亿元。随着xx油田的迅速发展,xx地方经济亦得到了较快发展,~年,全市GDp总量实现37.5亿元,其中近65%是油田开采及相关产业拉动的结果,财政收入完成1.2亿元,25.5%来自石油企业。近年来,尽管青西油田开发使xx油田实现了二度辉煌,但由于资源的约束和矿业城市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使xx这个老工业城市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是:一是产业结构单一,轻重工业的比例不协调,~年,全市轻、重工业比例为4.4:95.6,工业结构过于重型化;二是企业规模失衡,大型企业平均规模高于全省水平,中小型企业平均规模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央、省属企业与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关联度不高,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和轻工产品中农副产品加工比重大于工业制成品和非农产品加工比重;四是产业层次差异大,大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属原材料初级加工,传统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严重不足;五是生产成本不断增大,经过60多年开采的xx油田,现在油层埋藏深,地质结构复杂,开采的技术控制难度高,实际开采成本不断增加。xx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说明,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xx油田原主产区资源枯竭,原油产量递减,影响了xx经济的持续增长。其后,随着吐哈油田的开发建设和石油企业内部改制重组,油田企业大办三产,导致地方政府为服务油田而建,依赖油田生存的30多户市属工商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近7000名企业职工下岗失业,xx地方工业经济体系被完全打破,工业经济总量迅速下降。1998年,全市工业利税总额、产值、增加值分别为454万元、24135万元、7280万元,比1996年分别下降了48.7%、16.4%、46.1%。“十五”以来,随着青西油田的大规模开发,虽然带动全市经济每年以23.2%的速度增长,但地方工业增速较慢,比“八五”增幅低26.5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xx工业发展的严酷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拉长接续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资源型产业的周期和寿命。二是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优势转换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立足于现有的资源状况、区位条件、技术实力和投资环境,通过培育和发展新兴接续产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战略重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多元产业支撑的新格局,由单一资源优势向多元综合经济优势转变。

xx油田开采及相关产业创造了3.6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市城镇在职职工总数的61.7%。目前,待安置的下岗职工、买断工龄人员有11000人,城镇每年新增需安置就业的劳动力近1300人,然而全市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300个左右,就业需求多和岗位少的矛盾非常突出。xx市~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739美元,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各种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发展接续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基本思路

早规划,早动手,对资源型城市避免“矿竭城衰”、发展接续产业至关重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围绕油田兴建的市属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后,我们把发展石化以外的非油产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电冶、建筑建材加工等产业提上了议事日程。近年来,尽管xx油田产量逐年回升,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使油田地方形成共识,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接续产业上来,并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对石化产业拉动的依赖性开始弱化。

今后xx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的根本要求,实施“结构调整、开放带动、地企合作”的发展战略,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重要机遇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稳定石化产业、构筑多元产业格局为重点,加快发展接续产业,率先走上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到2010年,基本形成多元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率先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完成由资源型向综合型城市转变,初步建成现代化生态城市。结合xx实际,遵循市场原则,我们要在继续加大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尽可能延长油田稳产期的同时,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调整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机遇。首先要牢牢抓住xx油田加快发展的机遇。青西油田大规模深度开发及成品油和原油管道工程的启动实施,将迅速增加xx油田的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到~年,原油产量可达100万吨,2010年达到200万

吨,原油炼化加工量到2010年将翻一番,达到450万吨。这样就为继续加强地企联系,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进一步巩固xx油田在xx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其次,要牢牢抓住市政府驻地迁址的机遇。xx市政府驻地迁址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迁址工程在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牢牢把握这种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以开放促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繁荣稳定老市区,加快建设新市区是xx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第三,要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特色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极富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新型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力发展风电、水电、光电,将使xx成为一个新型的能源产业区;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品的开发加工将使xx的电冶小区不断发展壮大;15万亩的优质饲草、10万亩的啤酒大麦、6万亩的棉花、5万亩的酒花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xx特有的战略性经济区位优势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国家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的实施,也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牢牢把握的历史机遇。

第二,紧抓第一要务,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具体要侧重实施五大战略。一是大开发战略。通过对油田的开发,风电、水电、光电的开发,矿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开发,依托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后续主导产业。二是大调整战略。通过兴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电冶工业区、石化工业区、风电工业区等,调整地方工业布局,增强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使全市工业逐步向园区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三是龙头聚集战略。立足xx的“亿元现象”,扶强扶壮莫高麦芽、拓璞酒花浸膏、大业草王、洁源风电、疏勒河水电、干法水泥等一批投资上亿元的企业,组建电力、矿业、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集团,争取上市融资,促进工业经济整体上规模、上水平。同时,培育名牌产品,实施品牌战略,用3—5年时间,争创2—3个全省名品和全国名牌。四是科技创新战略。充分挖掘利用xx油田、四0四厂等中央、省属企业的科技、人才、信息、设施优势,组建技术开发中心,建立区域经济范围内资源、技术、人才、信息合理流动和共享运行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新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科技含量。五是大流通战略。围绕市政府驻地迁址和xx油田生活基地搬迁,积极调整商贸流通结构,把新市区(xx镇)建成嘉峪关至新疆哈密之间的区域物流中心,发挥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辐射带动功能,建设大市场,实现大流通,推动大发展。

第三,立足城市区位优势,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坚持“双轮驱动,两翼发展”的思路,积极实施市政府驻地迁址工程,优化城市布局结构。xx市政府驻地迁址已于~年上半年经xx、民政部和省、市逐级批准,~年10月正式启动,现已完成了市委、人大、政协三大机关及大部分党群部门的搬迁工作,计划今明两年完成政府机关和部门的搬迁工作。今后2—3年,市上将在现有基础上,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争取国债、招商引资、银行融资、社会筹资、企业上市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陆续实施58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将新市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齐全、服务功能配套、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新型生态工业城市,实现县域经济与酒嘉经济带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对接,使其成为丝绸之路西端的一个新亮点。

第四,创新经济格局,积蓄发展后劲。据最新的勘探表明,自青西至花海盆地多处地段显示出良好的油气结构,该地段成为具有工业规模开采价值油田的前景非常乐观。通过我们的资源详查,xx境内包括石油在内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正在被开发利用的风、光、水及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将为xx今后的发展开创新的领域。要保持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结合xx市矿产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进一步搞好替代产业和后续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富裕的不竭源泉。在做好青西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的同时,积极勘探开发其它自然资源及其对应产业,走高效开发、纵深开发、立体开发的路子。同时,围绕特色资源优势,发展新型产业,积极储备、论证一大批符合xx实际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开发建设,扩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开发旅游业和服务业,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构建xx经济的新框架,培育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保持xx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争取国家的支持

首先,通过在产业布局上予以倾斜,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给予项目支持。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离不开新的产业项目的支撑。国家在计划和宏观决策时,应适当放宽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政策限制,给予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对经济转型有较强牵动作用的产业项目列入重点项目盘子,在国债资金、资源配置以及其它配套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资源型城市优先布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水利、交通、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

第二,通过建立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给予资金扶持。资源型城市和企业在实施转型发展中,面临着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恢复等诸多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是资源型城市和企业力不能及的,应该得到国家财力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国家应通过建立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专项基金,建立对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企业的补偿机制。对资源枯竭或衰退性产业转产而发展起来的接续产业,应考虑给予减免税收、低息或贴息信贷、加快折旧等政策支持。在国债投放、国家政策性贷款、国家金融信贷应适度向资源型城市倾斜。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过程中,国家可适当放宽在直接利用外资和境外融资方面的限制。

第三,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资源型城市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可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社保试点的支持,并在科教文卫和环保等方面,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转移支付规模。同时,国家应对资源型国有大企业研究制定减负政策,以帮助企业解脱办社会的重负。

xx作为西北典型的资源型城

生态重建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 篇6

王建鸣

2012年第1期 ——生态建设

黄石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三大战略”为统领,以促进经济生态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强化生态重建,引领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重塑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我们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坚持“高新化、集约化、低碳化”三化并举,奋力开拓产业发展新路径。

一是坚持高新化提升。针对我市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大、能耗高、排放多、污染重的问题,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内涵提质,一手抓新型产业培育壮大、拓展增量。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实施重大科技专项320多项。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大力培育电子器件、新能源、现代物流、先进制造等八个“百亿元”新兴产业集群。近三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体持续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2家,其中重新通过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5家;累计开发高新技术新产品327个,其中50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4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项产品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居国内第一。

二是坚持集约化发展。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发展的理念,既突出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又突出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努力促进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围绕打造“三基地一中心”(全国重要特钢精深加工基地、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现代物流中心),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产业、建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和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产业链延伸加工及配套发展。五年来,8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近百平方公里起步区累计完成投资767亿元,集聚各类企业达到4300家,成为黄石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坚持低碳化引领。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应用示范为突破口,探索资源型城市低碳化新模式。在发展低碳能源方面,以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黄金山低碳工业园为突破口,实施了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引进中海信100万吨生物质能源生产应用示范项目,与中广核集团商洽的总装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的3个风电项目进展顺利。在发展低碳产业方面,依托光伏发电项目,建立年生产能力100兆瓦的薄膜太阳能组件生产基地,带动高效太阳能设备、绿色照明等产品,形成100亿元以上的光伏产业链。在实施低碳应用方面,投资2.7亿元购置640台CNG(天然气)公交车及配套设备;在新建的黄石一中引入先进的“地源热棒空调系统”及太阳能设备,校园内制冷、制热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和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同时积极引导市民形成低碳资源观、绿色消费观,养成健康、环保、文明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二、强化恢复治理,重建生态系统

加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现阶段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我们围绕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努力在节能减排、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治理等方面上下功夫。

一是打好节能减排硬仗。面对资源型城市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我们坚持多管齐下、突出治本,大力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循环减排、管理减排等四大减排措施,全面完成省定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围绕结构减排,累计整治关闭了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五小企业”1000多家;大力推行“退二进三”,关闭和搬迁了中心城区的300多家工业企业和经营网点,为科技含量高、污染排放少的企业腾出了环境容量。围绕工程减排,制订实施了五年滚动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计划,累计投入技改资金60亿元,完成了工业污染排放治理项目300多个,其中世界规模最大澳斯麦特炉——大冶有色铜冶炼节能减排工程竣工,成为我省“十一五”节能减排标志性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硫1万吨。围绕循环减排,大力实施了10个重点项目、10家重点企业、10项重点技术推广循环经济“310工程”,基本形成“资源再生循环”、“原材料增值循环”、“工业副产品转化循环”、“能源利用循环”和“生态保护循环”等5种适合我市产业结构和企业特点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2010年,全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节约标准煤近2万吨。围绕管理减排,通过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环保设施效能,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

二是狠抓地质灾害治理。黄石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历年开矿采掘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95个,开山塘口400多处,工业尾砂库153座。我们结合黄石实际,积极探索项目、技术和开发相结合的地质灾害治理新思路。在推进项目化治理方面,积极抢抓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以及国家“百矿换新颜”、石漠化治理政策机遇,成功实施了全国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板岩山危岩整治工程、全国重点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铜绿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到国家、省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29个。在运用先进技术治理方面,积极引进和吸收日本、德国高陡边坡治理技术,成功研发出适合黄石实际的平台植绿法、客土喷播法、飘台燕巢法、绿色覆盖法等四大治理技术,对开山塘口进行全面治理,面积达60万平方米;同时积极借助3G-TD电子政务国家级应用试点机遇,开展了环境和地质灾害治理3G应用,在地质灾害易发点配置了智能化无线实时传输设备,有效提高监测效率效果。在结合旅游开发治理方面,找准矿冶文化旅游开发和地质灾害治理的契合点,大冶铁矿边坡综合治理成功申报建成国家4A级景区——国家矿山公园,铜绿山矿山修复治理也转化为我市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三是着力恢复生态环境。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思路,大力实施“四大”生态工程,着力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实施了湖泊治理、山体生态修复、开采矿山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项子工程,对已被破坏和污染的山体、水体和土壤进行了生态治理和修复,对王英仙岛湖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等七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实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逐年提高,分别达到32%和11.95平方米;投资5亿多元实施了沿江和环磁湖景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长江黄石段、磁湖、大冶湖等主要水体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近三年建成投产7座污水处理厂、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等大型环保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2.05%和95.34%。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对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噪声等污染源的限期治理力度,对餐饮业油烟污染、环境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了综合整治,连续三年全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0天以上。实施农村环境保护工程,开展以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等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三、创新体制机制,重构生态建设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长效化的关键。近年来,我们从更新观念入手,超越传统的资源观,强化生态成本观、环境大局观、绿色政绩观,着力构建保障生态建设的制度体系。

一是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围绕盘活存量、拓展增量,我们坚持把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创新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法和新机制。依托科技,深度开发矿产资源,积极引进和发展金属矿山深部探矿技术,开展了主要成矿区带深部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使重要矿产工业矿体勘查深度推进到1000米以上。实施了16个省部级危机矿产找矿项目,新增资源储备价值约700亿元,其中两个项目被国土资源部列入全国地质找矿十大成果;大力开展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变废为宝,全面整合土地资源,针对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不足和大量工矿废弃地闲置浪费的矛盾,积极抢抓“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机遇,积极争取全国第二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工矿废弃地与建设用地补偿平衡机制,全市复垦矿山废弃地2.7万亩,争取增减周转用地指标5025亩,在此基础上,将大冶、铁山地区的工矿废弃地统一规划、连片治理,规划建设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30平方公里的省级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试验区。

二是创新生态建设投入机制。针对黄石生态保护欠账多、负担重、投入大的实际,我市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破解生态建设资金难题。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率先在全省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累计缴存备用金8000多万元,对工矿集团等30多家特困企业进行援助,并以此为契机,加强矿山整合,引导资源向大中型企业集中,实现采矿权有偿价款8亿多元,扭转了长期以来矿产开发“老板发财、百姓受害、政府买单”的被动局面。创新资金融贷机制,通过市城投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向亚行争取贷款1亿美元,用于四湖生态治理、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等七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国开行签订了99亿元的开发性金融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合作备忘录,成为国开行支持城市转型专项贷款试点城市。率先开展科技项目贷款贴息和专利权质押贷款,鼓励企业抢抓黄石比照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阳新享受比照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机遇,用好增值税转型政策,三年来,全市企业税前抵扣8亿多元,完成工业投资670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三是创新生态监管考核机制。党委、政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力量,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性环节。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断改进和完善监管考核评价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出台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总体规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充分体现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等刚性任务以及适应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特点的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建立了环境准入机制和项目集约用地考核机制。改进考核评价方式方法,以扩大考核公开性和透明度为方向,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生态环保公开约谈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民评官”机制,广泛推行实绩公示、公议制度,探索完善民意调查、市民评议等方式;根据省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适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考核,切实解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还不够到位的问题。加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通过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把考核结果与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安排结合起来,让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杆”;对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实行严格问责,在评优评先、选拔使用等方面予以一票否决。■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篇7

一、适应经济转型发展, 推动人才结构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人才国际性流动的大背景下, 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资源型地区, 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必须有一大批高精尖人才做为支撑。2012年是全省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之年, 我省的大中型企业以及科技增长型企业, 对人才的渴望愈加迫切。日前召开的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提出, 在以往政策沿续的情况下, 开展转型综改区人才特区建设、加大重点人才政策创新力度, 全力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11年, 我省初步建立了上下贯通、衔接配套的全省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以制定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 人才强省战略向纵深推进。为此, 我省出台了“三晋学者”支持计划、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等6个政策性文件, 起草完成了《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等7个重大人才政策和工程方面文件。同时, 我省以培育“两高”人才为重点, 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 建立27个院士工作站, 入站工作院士31名, 新增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000余名。然而, 这些对处于转型跨越发展期的山西而言, 特别是山西要建设转型综改实验区, 现有的人才还远远不够。根据“十二五”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工作发展趋势来科学谋划人才战略, 科学编制人才规划, 鼓励和引导人才向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集聚, 以人才资源支撑保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人才优势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二、实施人才开发战略,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山西属内陆省份, 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都比较弱。从“引人”到“引智”, 是我省人才工作思路的一大飞跃。2010年, 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山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使引才工作进入新阶段。比如, 采取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 先后组织开展了“院士专家山西行”“青年博士服务周”等各类专题活动, 为渴求人才的地方和企业开启了一扇门。

正是由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队伍建设, 我省高层次人才流出流入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回流, 不但在量子光学、应用力学、生物化学及煤的优化转化和清洁利用研究方面保持了国内领先水平, 一些长期困扰山西发展的重点难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效能得到充分体现。

人才资源支撑并引领着经济转型升级, 要把人才工作作为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努力做到把服务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 以人才优先发展来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制定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的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措施, 健全支持人才开发政策体系, 增强企业人才发展后劲.

三、着力创新人才发展, 带动经济发展优势

面临新形势新目标, 我省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高端人才缺乏、紧缺类专门人才普遍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加快推进人才强省建设,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优化结构、整体开发、激发活力的要求, 加大开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大力引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人才, 以人才新优势再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把深入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作为制定实施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重点, 确立以人为本、以企为基的指导方针, 建立健全“政府宏观引导、市场合理配置、企业自主开发”的运行机制, 推进高端人才智力向企业集聚, 努力形成创新活力在企业竞相进发的良好局面。

创新人才的发展, 主要依靠深入实施创新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工程、高绩效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紧缺类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工程, 分级分类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人才保障转型、科技支撑升级”为主题, 坚持创新办好人才科技周, 着力构筑人才科技综合开发工程, 使之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人才科技教育综合开发平台;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 大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留学生创业园等建设, 依托重点园区、重大项目、重要学科和实验室等, 大力实施千名领军拔尖人才引进工程, 引领人才高端化发展。

四、大力引进海外人才, 强化国际人才开发

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一种特殊人才资源, 把他们引进来, 是解决高层次人才缺乏的最现实、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 把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来创新创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创新举措、大力推进。强化国际化人才开发, 着力推进人才构成、人才标准、人才素质、人才配置等的国际化, 以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推动城市发展的国际化、提升我省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水平。大力鼓励和政策支持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 提升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家高新区等区域创建国家和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创业机制, 集聚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参考文献

[1]许晓芳.浅谈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J].实践与探索, 2011 (12)

浅论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 篇8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

一、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优化

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GDP的增长往往偏重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一、三产业所占比例较轻。煤炭产业作为山西的主导产业,煤炭产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山西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山西煤炭产业的生产值从占全省经济生产总值的6.3%增加到27.4%,山西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以煤炭开采和初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经济结构。

2.资源枯竭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资源枯竭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毫无节制的开采,会使得煤炭的储量快速减少,直至枯竭。2010年到2015年,山西煤炭年产量从7.41亿吨跨越到9.77亿吨,增幅31.84%,2015年,全国原煤生产总产量大约为36.9亿吨,原煤产量前五名的省份为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贵州省及山东省,产煤总计占全国原煤产量的七成多。其中,山西省累计生产的原煤近10亿吨,占全国产煤总量的近1/4。高强度的开采降低了煤炭储量的使用年限,资源枯竭问题日益严重。

(2)环境问题

长期对煤炭资源大规模、无节制的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首先,为保证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需要将附近的地下水排出,无序的煤炭开采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甚至造成了河流的断流,还有开采过程中未经过处理的废水排入河流,也使得山西的水系受到严重污染。其次,煤炭的露天燃烧,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加剧了山西的温室效应,造成雾霾的频发。最后,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地表塌陷、悬空和泥石流等一系列问题,2016年山西的矿山采空区已达到两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地下采空区形成的地表凹陷,不仅影响人身安全,而且如果遇到强烈地震,后果将不堪设想。

3.生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矿难在中国的发生率很高,尽管山西在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安全生产还存在很大问题,重大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损失惨重。主要原因在于煤炭行业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一些小型煤矿甚至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来自周围的村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技术水平不足,要改善煤矿安全生产问题,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改善煤矿工作环境留住人才。

二、山西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1.保障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保持动态协调,而山西的第一产业较弱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有待发展。在目前山西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煤炭为主的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而第二产业由于结构单一、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经济结构失衡且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山西要想实现经济的发展,就必须顺应国家转变方向,调整结构的策略,加快进行经济改革,改变完全依靠煤炭的产业结构,才能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根据2015年山西省各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告,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2802.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8.1亿元,增长1.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6.2%;第二产业增加值5224.3亿元,下降1.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0.8%;第三产业增加值6790.2亿元,增长9.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3.0%,虽然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适应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我国的能源消耗巨大,而煤炭资源消耗占了能源消耗的70%,煤炭资源的燃烧产生的污染物要远比其他能源大的多,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特别大,近几年全国许多地方大面积的雾霾的产生,也与生产、生活中消耗大量煤炭资源有关。我国现在的环境承载力已经到达一个极限,政府对于节能减排把控严格,与此同时,公众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加强,呼吁能源结构的改革,所以山西以煤炭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产业也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地步。

国际对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不断成熟,我国也要紧跟国际形势推进能源革命和消费革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广非煤能源和新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山西依靠煤炭开采和初级加工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无法继续走下去,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策略和路径

1.经济转型政策建议

(1)完善产业转型的促进机制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鼓励企业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减少对于国有企业的补贴政策,使得国有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企业的发展策略。放宽对于能源产业的市场准入,允许矿产合法转让,引入竞争机制,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重组和联合。建立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区,健全产业转型政策,调整转型机制,加快转型的速度。

(2)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

支持科技创新与能源产业相结合,掌握核心的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融资。完善人才的培养,配合高校开设资源型经济转型专业学科,培养高素质和技术过硬人才,为经济的转型提供智力保障。完善创新保护制度,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降低创新的风险,防止中小企业由于尝试技术创新失败而倒闭。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转变经济追求目标,不再单方面追求GDP的增长,建立多项指标的综合考量,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建立资源环境保护的责任机制,出台生态补偿政策,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将环保纳入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促进政府和企业对于环保的内在动力。

(4)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建立便利的交通条件,方便与国内其他地区以及国外进行合作,推动山西出口贸易的增长,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来山西,带动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升山西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

2.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

(1)初期:优化传统资源产业结构

加强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重组力度,提高煤炭市场的竞争力,将煤炭开发与科技相结合,加快推行煤炭机械化开采,减少矿井事故,利用创新科技降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浪费和污染。将原煤加工转变为清洁煤能源,进行煤炭资源的深加工,与钢铁、冶金等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改变单一的生产结构,使得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煤炭开采和初加工,提高煤炭产业的附加值。

(2)中期:构建多元化体系

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制造业,例如:太原不锈钢、富士康产业园区等,重点发展污染小,附加值高且能源消耗低的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引进国家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设备制造等产业在山西落户。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利用山西的地理位置,改善交通设施,建造物流中心。利用山西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壶口瀑布、太行山大峡谷、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等一系列优质旅游景区,不仅可以改善山西的形象,还可以带动餐饮、零售业、酒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后期:创新带动发展

加快推动高新产业的聚集,形成高新园区,重点发展有良好前景的高科技企业。利用山西岢岚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带动航天相关产业在山西落户发展。联合“互联网+”促进企业发展的新形态,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相关联,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更好促进企业智能化发展,从而带动山西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文.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03)

[2]景普秋,孙毅,张丽华.资源型经济的区域效应与转型政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27(06)

[3]刘晔.资源型经济转型策略探析——以山西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05)

[4]李秀.山西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

[5]光文亮.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

作者简介:

高雅志(1994—),女,汉族,山西太原人,本科,研究方向:经济。

上一篇:创新服务谋发展 履职尽责保安下一篇:关于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