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精选8篇)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篇1

(2008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近年来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探索,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工作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阶段性特征的新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我省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面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解决当前我省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对未来各种压力和挑战、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感、责任感,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2)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着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普惠性,推动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的跨越、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迈进,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3)基本原则。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把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基本目标。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在努力确保即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着重在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持续的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把调整结构作为主要途径。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生产要素结构、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浙江经济整体素质。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统筹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提高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贡献率,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加快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改革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相结合,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行有

1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城乡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4)主要目标。力争到2012年,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这方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全社会科技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均比2007年增长一倍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以上,科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水平有较大提高,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打下坚实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取得重大突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深入推进,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26%和32%,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取得重大突破。耕地和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明显上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确保“十一五”期间下降20%和削减15%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化水平超过60%,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延伸覆盖,大力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一体化,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5)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改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工业支撑的状况。紧贴工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和商务服务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左右。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和专业市场,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社区服务等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引导和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科学规划建设各类软件园、科技创业园、动漫和创意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和中央商务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服务外包,促进中心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杭、甬、温三个中心城市(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均超过50%。积极推动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服务业市场体系,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积极引进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以及优势企业,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

(6)加快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改变我省工业主要处在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加工环节的状况。支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和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要在通信设备、生物与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发展上取得较大突破。完善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电站装备、大型石化装备、轨道交通设备、纺织装备等重要领域装备的本地化。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石化、能源、汽车、船舶和钢铁等临港重化工业项目。实施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万亿技改促进升级计划和万家企业信息化工程,引导促进企业加快由一般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为主转型,使我省纺织服装、皮革塑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用设备制造、建筑材料等重点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居全国

前列。全面提升块状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园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基地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5%以上。

(7)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着力改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和比较效益低的状况。积极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以规模化专业大户经营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分级负责制,切实保护好1500万亩标准农田,确保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做强做优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养殖、竹木、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10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主要动植物种子种苗、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10个农业高科技产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机械化,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推行责任农技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加强“农民信箱”、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三、优化要素支撑结构,加快构筑节约集约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8)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积极引进大院名校,进一步发挥在浙部属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围绕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围绕主要行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创新,建设50个左右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围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鼓励和支持高校、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成为面向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000家以上,国内专利授权总量6万件以上,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70%以上,争取为主制修订国家标准200项左右,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到90%以上。(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9)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战略,不断强化人力资源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加强素质教育,普及15年教育,义务教育完成率每年不低于98%,85%以上的中小学达到建设标准,75%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等级标准,等级幼儿园覆盖面85%以上,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到250人左右,完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钱江人才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回归计划”、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以创业创新人才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人才总量达到860万人,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500人左右,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超过60%,高技能人才超过150万人。

(10)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制定12项节能降耗强制性地方标准,推广实施500余项重大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千家重点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五年综合节能3300万吨标准煤以上。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和节水节材等工作。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六大工程”,整体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单位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

消耗量分别减少20%和15%。深入实施污染减排、水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和生态创建等八大工程,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2%以上,80%以上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35%以上的县(市)达到省级生态县(市)标准,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四、优化需求结构,加快构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新格局

(11)促进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把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能力作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群众的消费预期,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调整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低保农户除外的70%以上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低保家庭除外的70%以上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7年当地城镇低保标准的4倍,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12)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规划、土地要素配置、技术和环境标准等手段,引导和推动社会资金投向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坚决制止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组织推动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和千亿产业提升等“三个千亿”工程建设,五年总投资6460亿元,新增铁路60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

3.1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800万标箱,机场旅客吞吐能力2000万人次,发电装机容量1700万千瓦,加固病险水库980座、海塘500公里、钱塘江干堤300公里,完成4.8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200万平方米,建设通村公路10000公里,解决50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新建400个镇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和3000公里以上污水管网,加快建成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科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和低丘缓坡,加大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力度,积极盘活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地方金融体系,促进民间资金转化为发展资本。

(13)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统筹国际国内发展,切实改变依靠数量、价格竞争的外贸增长方式。引导企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积极开拓和巩固国际市场,推动优势企业多形式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和创建国际品牌,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先进技术装备和紧缺资源性商品进口力度。健全国际贸易预警和摩擦应对机制,加强对企业、行业组织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壁垒等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五、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加快构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4)积极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国家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三带三圈一群两区”发展布局,加强分类指导。深入推进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建设,结合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实施,进一步明确重点开发区域战略定位和重点开发区块产业空间布局,完善区域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要素支撑保障体系,推动环杭州湾地区加快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推动温台沿海地区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充分发挥我省山海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大力发展港航业和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产业,积极推动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山区休闲旅游等产业,建设“海上浙江”、“山上浙江”。进一步创新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深入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推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产业和劳动力双向转移。

(15)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杭州、宁波、温州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不断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镇。认真总结和推广义乌强县扩权试点经验,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全面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推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提升。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扎实抓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16)积极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对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加强与兄弟省份的经济技术合作,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与央企开展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大力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来浙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引导省内企业以浙江为总部跨区域发展。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积极推进跨国并购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快培育浙江的跨国公司。

六、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政策保障

(17)不断创新和完善促进企业主动追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引导监管作用,形成倒逼机制,使政府导向目标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深化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改革和战略性调整,完善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模式,支持企业重组做强做大,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参与收入分配,探索推行期权期股制度,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深化水价、电价改革,完善水权、排污权交易和土地优化配置制度,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企业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健全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推行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18)不断创新和完善促进政府自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科学的导向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强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成效的考核。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保障,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效能和行政监督机制,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行行政审批全程代理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推行政府信息公开。

(19)不断创新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引导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政府公共资源,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引导支持力度。完善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对分散在各部门的省级财政性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扩大资金规模,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完善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宣传和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省对市县营业税当年增收上交省部分予以返还奖励;对省级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当年增收部分给予市县20%的奖励;对当年引进的全国

性金融保险机构总部(或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给予引进地财政一次性奖励;各地政府应拟定鼓励工业企业二、三产业分离的有关政策。完善落实要素保障政策,引导促进各地优先安排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先进临港重化工业等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引导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和成长性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推进优势企业上市,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制定实施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政策。完善落实价格引导政策,加快实现商业用电、鼓励类服务行业用水与一般工业同价,加大差别电价和阶梯式水价政策实施力度,逐步推行行业超限额标准用能加价政策,加快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

七、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组织领导

(20)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保障作用。各级党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能力和实绩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善于领导创业创新、善于推进转型升级的领导核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完善目标责任制度、协调和督查考核制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泛宣传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新知识和先进典型,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努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篇2

普及标准化知识, 推进和实施标准化战略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对于提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1.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依据

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是技术进步的过程, 也就是相应技术标准的制定及其发展、完善和健全的过程。实施标准化战略, 实际上就是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依据和技术标准, 形成技术规矩, 指导其发展的全过程。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技术标准先行。只有实施标准化战略, 才能为经济转型升级各个阶段制定明确目标, 促进产业循序渐进, 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2.为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全球竞争力

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过程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标准战略的实施结果是不断提升标准水平和管理水平, 直接带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有利于在我国普及国际标准化知识, 实施国际标准和标识制度, 有效破解产品出口的各种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为经济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力

标准是自主创新的技术源泉和方向指引, 标准是实现创新价值的主要途径, 标准化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标准在创新前期、中期和后期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创新前期, 标准以技术和经验积累的最有效、最快捷方式为自主创新准备好基础;在创新中期, 标准以系列化、模块化和组合化的方式显著提高创新的研发效率;在创新后期, 通过将创新成果纳入标准, 达到将创新成果广泛应用的目的。

普及标准化知识的作用和有效途径

1.普及标准化知识的主要作用

(1) 普及标准化知识有利于增强责任意识。标准化工作就是要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达到统一”, 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近年来, 标准化工作日益关注社会信用、社会责任等以规范社会活动为目的的领域, 通过制定发布标准来规范行业行为, 标准正成为除法律和道德以外又一维护社会发展的准绳。普及标准化知识, 对全社会提高责任意识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 普及标准化知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 大力宣传和普及标准化知识, 对于提高全民的标准素养, 引导全民增加对标准和质量的认知能力水平, 使全社会更加关注产品质量, 注重提升产品质量, 保障消费者能够选购高品质的产品, 有着积极的影响。

(3) 普及标准化知识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标准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企业需要用标准来组织和规范生产;政府需要用标准来推进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应急防范、诚信建设等工作;行业协会需要用标准来组织自律;广大群众需要用标准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标准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推广贯彻对于提升全民素质, 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2.普及标准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1) 通过传统媒介普及标准化知识。传统媒介主要有广播、电视、报刊、图书、期刊等, 通过多年的实践, 期刊、标准类科普图书已成为影响最大的、最方便使用的宣传标准的方式之一, 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这些传统媒体来了解标准化知识, 提升标准化专业水平。

(2)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普及标准化知识。在信息网络时代, 互联网、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 应当充分借助新兴媒介, 全面搭建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平台, 使得标准化知识广泛、深入、有效地宣传。

(3) 通过讲座、实地开展活动等方式, 主动把标准化知识普及到社会生活中。选择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如家装、旅游、超市商品质量等, 让老百姓从感兴趣到想了解, 变被动宣传为主动需求, 让老百姓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知识, 便于更好地保障合法权益。

大力普及和推进标准化, 促进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

为了更好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更好提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 真正让技术标准战略成为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成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占领市场、引领产业发展的法宝, 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 加快完善技术标准战略推进机制

把标准制定与转型升级相结合, 加强标准化领域的产学研合作,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以协会为纽带, 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支撑, 以政府组织为支持, 全方位系统的标准化推进体系;在标准化工作的横向协调方面, 建立部门联系会议制度, 根据各部门、各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要求, 用政策手段形成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在技术标准推进方面, 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科技计划的重要内容, 并纳入其评审和项目验收的重要指标, 引导地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科技成果形成标准。要将重点领域推广先进标准纳入政府转型升级计划, 推广科技成果和先进标准, 提高地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宣传, 加大标准化工作培训力度, 提高全面标准化意识, 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标准化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增强对标准战略推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重点扶持公益性地方标准制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对技术贸易壁垒以及参与标准制定和承担国际、国家TC/SC/WG主席或者召集人等。

2.突出优势产业, 加快形成技术标准战略制高点

结合当地传统优势产业, 鼓励引导和支持具有一定生产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本领域的技术标准研究, 使当地支柱产业掌握更多标准话语权。鼓励企业在采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 制定高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 并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反映到标准中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加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支持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标准推荐为国际标准草案, 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同时, 在传统优势产业中, 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和产业集群优势,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大力推行企业联盟标准, 提升产业集群的产品质量, 形成区域品牌。

3.发展现代产业, 大力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

加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现代产业标准的制定,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例如:开展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创建农业类名牌, 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引导节能减排, 在重点耗能行业推行能源计量标准化管理,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资源节约型标准体系;强化生态和环境保护能力, 制定以工业污染、机动车排放等为主要控制技术指标的地方标准, 推广清洁生产。

结合区域发展特色, 加快发展服务业, 持续推进经济转型。结合当地服务业发展现状, 可在旅游、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科技服务、金融、餐饮、社会公共服务等服务行业推行标准化工作, 通过在服务行业推广实施标准化管理, 扩大标准化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积极制定有区域特色的服务标准, 提高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服务标准的示范点建设, 强化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带动作用, 推动服务业标准化创新发展, 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品牌, 推动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

4.加强标准研究, 提升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能力

一是以重点产业为核心, 加强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研究, 寻求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二是建立和完善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预警工作机制, 建立预警工作制度, 帮助企业增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三是做好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信息反馈, 完善预警监控体系和信息收集体系, 扩展预警发布渠道, 提高发布速度, 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可靠依据。

5.加快平台建设, 提升标准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

有效借鉴不同地区的成功经验, 加强与当地研究机构的合作,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 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加大标准的宣传力度, 使企业能够迅速准确地查询国内外标准, 为更好推进和实施标准化战略, 推动自主创新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要结合当地企业需求, 积极探索“定制服务”的标准化服务模式, 在确保及时获取有效技术标准的同时, 对企业标准化人员培养、企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服务。

6.增强创新能力, 推进专利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

依靠政策引导和扶持, 鼓励当地企业走科研、标准、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 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有效模式, 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步伐, 促进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从而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靠政策引导, 建立标准研究与技术研发同步、标准制定与技术成果产业化同步的工作机制, 形成研发、标准、产业化相互结合, 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在科技研发的各个阶段, 加强标准制定的研究, 对实施科技项目的同时, 做到与标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评估, 真正将企业的技术优势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优势, 将企业的自身专利技术优势, 通过标准固化下来, 使企业真正成为行业和市场的领跑者。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标准竞争成为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的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三流企业卖产品, 二流企业卖技术, 一流企业卖标准”, 得标准者得天下, 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 谁的技术将成为标准, 谁就能有效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获得最大的利益和生存空间。大力普及标准化知识, 推进和实施标准化战略, 对提升地区产业发展水平,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篇3

一、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72.8%,基本形成四大特色产业集群:铝及铝加工產业集群、耐材产业集群、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二是产业布局逐步集约化。2010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销售收入660亿元,占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67%。三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96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74家,超10亿元企业14家,超20亿元企业6家,超100亿元企业1家,上市企业6家。四是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86.9亿元,实现利税120.7亿元,增速均达到34%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6.8%。

二、强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存量调优、增量扩张”的理念,以“核心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为目标,认真研究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加快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战略引导和政策支持。同时,围绕铝及铝加工、高档耐材、机械装备、光伏等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谋划、实施和引进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努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狠抓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面向市场需求,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加强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拉长产业产品链条,实现工业产品由“粗大笨”向“专精特”转变。鼓励企业在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加大投入,积极采用先进装备,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三是狠抓布局结构调整。始终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规划引领,聘请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按照现代城市标准,科学编制了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一带三区”的基本框架。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是狠抓资本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广大企业遵循市场导向,主动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支持资本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和优良产品转移,不断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出台优惠政策,设立企业上市专项基金,进一步加大服务协调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改制上市步伐,促进资本结构优化。通过引导资本投向、加强资本运作,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张、产业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是狠抓组织结构调整。围绕企业做大做强,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重点,以其创新性、成长性、可持续性为评价依据,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和动态管理机制,引导资金、土地、能源、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辐射能力强的示范性引领企业。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为主,自愿互利、务求实效的原则,通过强强联合、兼并扩张等方式,着力推进龙头企业与外部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不断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裂变扩张。着眼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积极推进铝加工、耐材、机械等行业产业链整合、上下游联合,加强企业之间的横向协作,努力形成密切合作、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六是狠抓人才结构调整。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培养引进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急缺人才,逐步形成与产业特色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等载体,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鼓励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定期举办各类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论坛,组织重点骨干企业家走出去参观考察,不断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加强专家队伍建设。以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为突破口,以服务主导产业为切入点,深化院地合作,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积极通过多种形式柔性引进高端智力。

今后,巩义市将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争当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篇4

陶庄镇人大主席 周国民

“水乡泽国,鱼米之乡”是杭嘉湖地区的典型概括和真实写照。位于江浙沪交界“金三角”地带的陶庄镇水资源丰富,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水面积宽广,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先人在这片土地上靠水吃水,围泽种稻,张网捕鱼,繁衍生息。村庄依水而建,生产因水而兴,生活赖水生存。因此,当今探索水乡文化,开发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做好水文章,推动水乡经济转型升级,繁荣发展也是一个值得思考、有待实践的重要课题,应大力做好水文章。

一、陶庄水乡特色与水相关产业的成因

水乡的水上运输业发展。陶庄水上运输业曾有较辉煌的历史,新中国诞生前后,港甸村(湖滨)农民借助汾湖得天独厚水上交通便捷,因水而兴,发展水上运输石灰业,自然村庄上拥有15吨至30吨级的船只50余条,村上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借风扬帆,把湖州、长兴、芦墟、下甸庙等地生产的建筑石灰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及其他各地,从中获取运输费,增加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成为当时的运输业富裕村。随形势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单一的石灰运输转向多品的副业运输,以港甸村为主的水上运输业仍有较快的发展,陶庄镇成立了抱团形式的水上运输调度站,组建了机动拖挂船的运输队,形成了陶庄镇的一大水上运输特色产业,跨出了陶庄纯农业的水上运输副业发展的可喜一步。

水上废钢铁运输交易业的发展,起步于1982年,有经济头脑的陶庄人率先发起,开始时以顺船带便货的形式出现,借助生产队摇副业运输船向上海送砖瓦、石灰、楼板等建筑材料,空船返回时,带棉花杆柴、废油毛毡、煤等砖瓦窑厂用燃料,偶尔带回一些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生产而废弃的刨花、铁屑等下脚料卖给小冶炼厂,继后在静池漾交易,从中获取运输费和交易差额,增加副业收入。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富余时间增多,搞副业多挣钱的意愿强烈,精明的农民率先敢吃螃蟹,自发到上海掘金,感觉摇运输船载废钢铁,既交易便捷又赚钱快,然而纷纷效仿,形成家家户户摇农船购置挂浆船去上海寻求生意,到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结交关系,买卖废钢铁,运回陶庄静池漾进行交易。自发形成了曾称全国最大的水上废钢铁交易市场,每天集聚在水上市场交易的船只多达2000余艘,4000余农民参与废钢铁运输与交易,一户一船一万元的万元户如雨后春笋的萌生。慕名而来采购、销售、交易的客商来自全国各地17个省市,市场年交易量达100余万吨,年交易额达50亿元。90年代,水上废钢铁交易市场逐步向陆上移迁,水上运输改为快捷的陆上车运,水上交易的一船端改为陆上交易的分门分类交易,交易量继续攀升,并衍生出冲件、切割、小高炉冶炼等初加工业。进入新世纪以来,转型升级的水上废钢铁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展、壮大和规范,如上海宝嘉炉料基地的落户,福建料跻身扎根市场,小冶炼转向精铸发展,初加工转向制造业发展,鑫爱达等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大隆合金钢产品飞向太空。交易业更加繁荣,年交易额达70余亿元,加工业的冲件、切割等废旧物资利用形成地方优势产业,并向制造业延伸,使水乡陶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致富得益,因水而兴,靠铁致富既成事实,“十万廿万刚起步,五十百万勿算富,千万富户村村有”的顺口溜描述了百姓的富裕经济,美中不足的是近三十年的废钢铁市场虽基本实现了百姓致富的目标,但集体利益得名不得利,某种角度说,而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地方税收流失影响地方财政收入,集体穷个人富的现象明显,载铁车辆超载严重损坏道路设施,乱堆放乱装卸影响了集镇形象。

水乡的水产捕捞与养殖业。全镇有湖荡16办。面积2500余亩,港河面积2100余亩,水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天然水域面积的宽广,盈育了淡水产品资源的丰富,著名的汾湖蟹、汾湖甲鱼、汾湖鳜鱼是汾湖三宝。条鱼、鳑皮鱼、荡里鱼是汾湖的三大特色鱼,还有汾湖白银鱼、白丝鱼、白壳虾是汾湖的“三白”,还有四大家鱼、鳗鱼等等。汾湖的野生水产品应有尽有,先人在此张网捕捞,以捕为业,靠水吃水,繁衍生息。随着年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市场的需求,野生河鲜越来越稀少,从事捕捞业的渔民不得不改捕为养,利用水乡较难种植水稻,产出效益低的洼田,开挖鱼塘,养殖水产品,增加产出收入。至2002年6月,全镇淡水产品养殖面积1346.67公顷,其中稻田养殖740公顷,外荡养殖593.33公顷。渔业总产量3100吨,产值4850万元,养殖水产品有罗氏沼虾、青虾、汾湖蟹、南美白对虾、淡水白鲳、河豚、鳜鱼、黑鱼、甲鱼、鳝鱼以及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鳙鱼等成为嘉善北部蓝色产业带和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其中,稻田养虾成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亩均净收益达1407元,比种粮净收益高出4倍。

水乡的汾湖旅游业。2001年总体规划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77平方公里,沿湖绿地面积4.53平方公里,列入嘉善旅游“一线四点”总体布局。以汾湖为中心,环湖建设“五区三带”,即:汾湖水上运动娱乐区,湖滨田园风光度假区,汾湖水上森林休闲区,汾湖水村乡土文化游览区及汾湖渔民民俗商贸区,汾湖水上娱乐带,湖岸旅游景观带、外层旅游活动带。2002年曾推出两条水上游线接待游客,但由于种种原因,汾湖水上旅游只有喊声不见开发,毫无进展。目前,仅有五六家水上餐厅业主投入500余万资金,经营船菜。2009年因举办省十四届运动会,政府投入2700万元扩建浙江省水上体育运动训练中心,成了汾湖边唯一既是水上体育运动项目,又设有餐饮休闲的一个可供游客歇脚的去处和景点。

二、因地制宜,做好水文章的有效途径

当前地方经济与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一样,正处在企稳回升阶段。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探索适合陶庄镇域经济特点,凸现区域经济优势的转型升级道路尤为紧迫,水乡的人文特色为经济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实力。为做好陶庄“水”文章,推进镇域经济转型升级,笔者认为,可选择以下几条发展路径有:

(一)走开发生态湿地发展汾湖水上旅游之路

汾湖北岸人直白地说“汾湖北岸车轮滚滚,一派繁荣,汾湖南岸芦苇风摇,生态环保。汾湖旅游开发没有实质性进展,面貌依旧,这是对汾湖旅游开发的贬褒,也是对浙江和嘉善陶庄的鞭策。因此,要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建设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环境为荣耀,坚持绿色发展导向,走生态湿地开发汾湖水上游之路,是陶庄镇做好水文章的必由之路,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三产转型升级的机遇。只有重温2001年《嘉善汾湖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重新叫响“汾湖生态度假”牌,分步建设“五区三带”,做足水上游文章,做好水产精品和水乡花果产业,提升汾湖休闲产业链,进一步在市场分析、游线组织、水系规划及开发时序等方面加以修改与完善,使汾湖尽快成为上海及周边地区一个独具水上游,生态型旅游休闲好去处,为汾湖南岸的浙江人树立起强镇争气致富增辉的信心。

(二)走传统产业和已有旅游资源的提升之路

水乡汾湖边的先人以围泽种稻,张网捕鱼为产业,赖水生存。数百年来,由于以农以渔为主,固步滞进的传统产业束缚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因此,走已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陶庄三产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着力点,找准路,转正型,就能使陶庄经济的升级打好基础。

一要通过创新理念来提升。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克服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增强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如:江苏常熟沙家浜旅游业,第一次去时的印象,水乡味浓郁,四面环水,生态环境良好,放眼环顾,芦苇青青,游览过程中,走曲径、过竹桥、乘手摇船、踏水车,感觉与汾湖边走走差不了多少,两地相比,汾湖旅游完全有条件可以开发。但由于历届政府只有心动没有创新理念的行动,使汾湖旅游只有雷声没有雨点,喊了二十多年,仍然停留在加快启动阶段,无实质性进展。而沙家浜则已成为江浙沪一带游客慕名而去的红色旅游景区。因此,陶庄的汾湖旅游开发要创新理念,利用得天独厚自然生态资源,借助元代杨维桢、明代袁黄、陈子龙,清代郭频伽,近代柳亚子、陈巢南等历代文人雅士的名望包装汾湖旅游业,做足做好做强水文章,提升水乡的第三产业。

二要通过资源的延伸拓展来提升。汾湖古有“胥滩古渡,朱桥牧笛,分埂顶舟,巡楼更韵,蒲滩鸳浴,平湖书院,泗洲晓钟,分泽龙潭”八景,虽尚无遗存,但绕汾湖边可圈可点的著名古寺古树尚有遗存和恢复。如:宋景定三年建的圆觉禅寺、南宋绍定三年建的云台禅寺、1230年植在汾湖西岸的云台古银杏和西浒古银杏、1262年植在洪泽庵的双株古银杏。近年筑成横贯东西的穿湖长堤,堤岸桃红柳绿,水清水秀,景观优美,尤如杭州西湖的苏堤、白堤气势的国家级汾湖水上训练基地崭露新姿,使全国青年皮划赛艇赛和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皮划赛艇都在汾湖举行。形态各异的水上船菜的点缀,诱来品尝新鲜淡水产品的游客美食家。再是近几年来延伸拓展的基础设施项目,从集镇出发,陶芦公路创建成省级文明公路,至汾湖的金湖路已拓为7米宽路面,两侧绿树成荫,花草铺地,路灯通明。汾湖南岸已筑成贯通东西向的一横公路,可形成了以绕汾湖走一圈的环湖路,沿路还可去金湖村的花卉基地采花,葡萄园尝果,猕猴桃基地品味,汾湖村百果园中自摘,黄桃园里买桃。湖滨村鳜鱼塘抓鱼,垂钓中心休闲自钓,然后上灶台自己动手烹调,其鱼鲜味更香更美。在此基础上,按照旅游“六要素”要求,进一步延伸拓展和提升服务,汾湖旅游肯定会有量的扩展和质的飞跃。到古镇西塘的游客必定会到汾湖来心旷神怡地游览、品尝汾湖蟹美味,欣赏水乡汾湖美景。

(三)走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共荣之路

走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共荣之路,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地方党委政府在2010年初提出了做好“镇、铁、水”三篇文章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做好这三篇文章,打造区域特色经济,全镇产业发展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已启动实施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循环经济试点镇的各项工作。1300亩的南许荡开发已完成了种养殖户迁移等前期工作,土地面积涉及西片的“五个村一个场”(利生、翔胜、汾玉、汾湖、汾南和养殖场)都有份额,如果在今后的三、五年内,南许荡开发成功,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那么五村一场的村级集体经济将会不断壮大,实力就会大大增强。而与镇域东片的4个村1个社区的经济发展相比那必定会拉开距离,出现东西片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东片4村1社区的经济发展就会滞后于西片的“五村一场”,近镇几个村尚可借助近镇的优势,而陶芦公路以北以东的村都是纯农业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很弱,因而必须在做好水文章,开发汾湖旅游业上下功夫,发展生态经济,使镇域东片的几个村也享受到科学发展这份甜蜜的“蛋糕”。

(四)走先自后外,诱商引资之路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篇5

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汇报

“新常态”已经成为当下讨论经济发展态势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热词。总书记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稳定。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们要在推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格局中,主动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谋求新发展。

认识新常态,开拓新思维。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过渡换挡,意味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增长动力的切换,老路子走不通了,旧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发展升级怎么办?只有准确、全面、深刻地认识新常态的本质内涵、根本特征,才能把握规律、开拓思维,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适应并引领新常态。我们始终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段时间以来,紧扣中央、省委对“新常态”的分析解读和工作部署,着眼于学习理论政策、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本领水平,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有要求、学有动力、学有载体、学有成果。一是坚持领导带头、组织推动、专题培训“三并进”,着力扩大学习覆盖面。二是坚持向外学习来破题,不是只顾“埋头拉车”,而是“抬头看路”,着力厘清发展新思路。积极组织领导干部赴发达地区、先发城市学习,点对点看现场,面对面作交流,大家深刻感受到发达地区在新常态下始终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在总量扩张前提下追求质效的提升。通过对新常态的学习领会与实践思考,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是一个既要“赶”、又要“转”、更要“改”的地方,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负责任发展之路,进一步树立改革的思维、开放的思维、市场的思维、创新的思维和法治的思维,让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明开放、助人成功成为**干群的习惯和自觉,凝聚做大总量、转型升级的强烈共识和不竭动力。

适应新常态,找准新路径。新常态下,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如何谋划?目标如何实现?

**年全镇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为指引,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契机,大力推进“一区一线一带”(公塘生态旅游区、凤凰至高塘快速通道线、禾河路堤与小城镇结合带)工程,实现

“经济强镇、农业重镇、城郊新镇、旅游大镇”的目标。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财政收入翻番,公交流通税收突破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完成招商引资2亿元以上,新引进投资一个亿元以上的入园项目1个,为园区企业招工400人以上;新增葡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500亩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谋划产业致富新常态、打造公塘生态旅游区

横江葡萄产业发展越来越面临着市场和土地要素的制约,为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拓宽群众致富渠道,横江镇以横溪村和南陇村列为全国生态旅游重点村为契机,打造公塘生态旅游区为抓手,谋求村民致富新常态。一是重规划,提升生态旅游品位。计划投资10余万元聘请有资质的设计院对公塘生态旅游区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重点突出古村记忆游览区、葡萄园观光区、旅游服务区、农产品贸易区等四区功能齐全的规划与设计。二是重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平台。为打造好公塘生态旅游区这个平台,我们将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做文章。三是重发展,注入生态旅游持久动力。产业发展是生态旅游的载体。只有做足产业发展这篇文章,才能为生态旅游注入持久动力。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横江葡萄产业。充分发挥横江葡萄合作社的作用,创新种植技术,巩固现有品种,积极开发新的品种,延长横江葡萄上市时间。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唯有百花齐放,方能博人眼球。大力发展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火龙果等新兴产业,弥补横江葡萄上市空白期,提升公塘生态旅游魅力,吸引游客眼球。

(二)抓好财政涵养

我们要抓好财政涵养,重点做好招商引资,增加财税返还。一方面巩固现有财源。继续巩固现有招商引资成果,全力做好先歌音响、中科锂能、福园食品、宏鑫通讯和**鼎端科技等落户企业的跟踪和服务工作,根据企业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帮扶措施,重点帮扶**鼎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和投产。牢固树立“招工就是招商、招工胜于招商”的理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同时我镇将招工工作纳入今年的目标考核,实行奖惩,确保全年招工和突击招工任务完成。另一方面挖掘新的财源。利用网络、报刊、名片等资料加大宣传,广泛推介横江,扩大横江在外的知名度。广泛收集全镇乃至全县有关的招商信息,认真筛选,提取含金量高的招商信息,加强跟踪。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对外招商引资,主动对接对外招商团,主动出击,力争全年完成一个亿元以上入园项目。

引领新常态,锻造新作风。新常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刚性规则,而是一种状态、一种趋势、一种方向。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升级,关键在人、在干部,在干部作风,既要党员干部充分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又要善于引领新常态“服水土”,使发展与之相融共鸣。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篇6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举措;必须坚定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破解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结构性失衡,必须摒弃单纯依靠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从供给侧想办法,通过去除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进而实现经济结构的新平衡。

●供给侧是指与需求侧相对应的生产端、供给端;结构性是指供给结构的配置组合;改革是指对原有的扭曲资源要素配置、束缚资源要素供给以及供给结构调整的制度进行革新。这三方面有机统一,构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完整内涵。

●落实重点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下一步,要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动“一提一创一培”(提质量、创品牌和培育新动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力争经过5年努力,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创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深化改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同时,健全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支撑和组织保障。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决胜阶段。这一时期,我省经济发展步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

换”的新常态,即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逐渐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具体到我省的经济发展现实来看,目前已从连续多年的两位数的高增长逐步过渡到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这当中既有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更与经济运行中长期积淀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失衡密切相关。

当前经济运行主要面临三大失衡。一是实体经济的结构性供需失衡,现有供给体系不能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出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居民消费外流并存局面。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增加的货币很多在金融系统自我循环,金融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三是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机需求旺盛,房地产高收益进一步诱惑资金脱实向虚,并推高

实体经济成本。

这“三大失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中,实体经济的供需结构性失衡起着主导性作用。如果只是简单采取扩大需求的做法将会加剧产能过剩、抬高杠杆率和企业成本,加剧经济结构失衡。因此,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破解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结构性失衡,就必须摒弃单纯依靠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从供给侧想办法,通过去除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进而实现经济结构的新平衡。

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中央对新常态下“怎么干”的具体要求和精准施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理解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谓供给侧,是与需求侧相对应的生产端、供给端,与提供产品和服务相关联,包括对劳动力、土地、资

本等要素的投入方式和投入结构的安排,以及对促进要素有效供给、质量提升的制度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宏观管理,它也重视适度扩大总需求,但更强调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所谓结构性,是指供给结构的配置组合。改革是指对原有的扭曲资源要素配置、束缚资源要素供给以及供给结构调整的制度进行革新,用改革的办法,调整供给结构,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三方面有机统一,构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完整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丰富多样、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通过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

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就是要通过加快推进基础性和关键性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同时通过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

落实重点任务是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注重加减并重、增存并举,将化解过剩产能、减少无效供给与培育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有机结合,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下一步,要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为“主战场”、强

化创新驱动为“主引擎”、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遵循“市场主体、政府引导”“供需衔接、双侧发力”“增存并举、有破有立”“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原则,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动“一提一创一培”,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经过5年努力,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创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三去一降一补”“一提一创一培”取得明显成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促进的格局基本形成,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与各类需求相匹配的多层次、宽领域、高效率供给体系日趋完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和坚实的经济基础。

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

手段,持续用力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因城施策解决商业地产和部分市县商品房库存过多等问题,降低企业杠杆率,推动企业降本增效,补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短板。应该讲,我省“三去一降一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下一步任务更加艰巨,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的进展。

分类推进去产能。过剩产能挤占信贷、土地、劳动等资源,却不能提供有效供给,客观上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效率,应持续化解过剩产能。下一步,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采取市场化手段化解其他过剩产能。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环保、能耗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创造条件推动钢铁等行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到2020年,全省实现工业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基本退出,僵尸企业处置基本完成,过剩产能

市场化退出机制基本建立。

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房地产业既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又是满足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住房需求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更好满足新市民居住需求,实现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下一步,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加强土地供应分类管控,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契机,鼓励农民工等新市民在城镇购房,把棚户区改造和去库存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商业房地产库存。

积极稳妥去杠杆。过度加杠杆不仅拖累企业发展,控制不好还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当前,部分实体企业高杠杆制约了其盈利能力的提升,蕴藏了一定的债务违约风险。应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稳妥有序推进实体经济降杠杆。下一步,要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

为重点,通过处置“僵尸企业”、发展股权融资、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等,进一步降低企业杠杆率。到2020年,全省直接融资将突破3000亿元,在融资中的占比超过35%,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和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率得到进一步降低。

多策并举降成本。企业综合成本直接关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区域经济高成本既不利于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又不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失去企业、失去投资最终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源泉。为保持我省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应打出“组合拳”,切实降低实体企业综合成本。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电力油气等能源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发展多式联运等现代物流运输组织形式,降低物流成本。力争到2020年,全省实体经济企业要素成本明显降低,涉企税费逐步下降,经济效益处于西部先

进水平。

全力以赴补短板。补短板作用于供需两侧,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补短板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做加法,精准对接发展需要,提供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补短板本身也会增加投资、扩大需求,起到稳增长的作用。当前,无论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从稳定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来讲,都需要加快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下一步,要以“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为重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剩余83个县摘帽、9064个贫困村退出、27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以长江经济带立体综合交通走廊和出川大通道建设为重点,优化省域综合交通网络,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硬化路,铁路营运里程达到6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要

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成熟,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要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0%,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新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着力推进“一提一创一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减法,更要做好创新驱动、新动能培育的加法,通过“提质量、创品牌和培育新动能”,打造我省经济增长新引擎,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全面提升质量。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应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把质量的要求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质量先行赢得发展主动。要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企业全员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提升质量行为能力。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重点产品质量对标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支持企业按照高标准加快推进技术改造,以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为重点,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到2020年,全省质量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质量竞争力指数排名保持在全国前10,基本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全力创建品牌。推动品牌建设有助于企业产品价值提升和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创品牌要完善企业主体、政府推进、部门监管、行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品牌工作机制,严格四川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天府质量奖等评选和认定标准,加强“四川造”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提高“川字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商标注册、管理和使用、保护水平。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经开区、高新区等为主体,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到2020年,力争培育四川制造品牌企业100家以上、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20个、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10个以上、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6个,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大力培育新动能。下一步,要打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攻坚战,加快国家授权的30项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和“9张清单”落地落实,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夯实创新平台、创新产业、创新人

才“三个支撑”。扎实推进创新创造,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双七双五”产业,着力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新产业,发展分享经济、数字经济。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实施“创业四川行动”,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实施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川籍企业家、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高端人才、大学生、民间能人在川创业。加强产权保护,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以上,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排头兵企业。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农业大省这个金字招牌不能丢。省第十

一次党代会报告强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实施“十大行动”,建设“四区四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明确功能分区,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川酒、川茶、川菜、川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助农增收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全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农村改革示范区、农业休闲养生示范区和全国优质粮油产品生产基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优化农业产品体系。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积极供应特色农产品,探索发展功能农产品,做优“川字号”品牌。完

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标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优化农业经营体系。落实“三权分置”政策,多种形式放活土地经营权,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开展生态退化区恢复和治理。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与治理修复,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深化改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

造成当前经济运行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基础性关键性改革不到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导致要素自由流动受阻、资源配置扭曲。有效破解上述问题,必须深化基础性关键性改革。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行公平竞争审查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引导国有资本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推行契约化管理,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国资监管体制,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由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转变财政支持发展方式,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加快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

单和负面清单制度,着力破解民间投资市场准入的“玻璃门”“旋转门”和“弹簧门”。深化政府投资管理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范围,优化政府投资安排方式。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动参与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立体综合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建设。高标准推进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大服务业、制造业开放力度,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

健全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和组织保障。下一步,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通过制定和落实财税、金融、土地、产业、人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进一步破解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瓶颈,通过落实“清

两化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探讨 篇7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破解工业转型升级难题、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推进两化融合, 有利于我们抓住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的制高点。

2 两化融合和转型升级的理解

2.1 两化融合的基本含义

广义上来讲, 工业化进程与信息化进程的重合, 是两个体系的融合。狭义来说,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引起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方式变革, 从而使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基本内涵包括“三个转变, 一个拓展”:从单项业务信息技术应用向多项业务多技术综合集成转变, 从单纯信息技术应用向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调整转变, 从单一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应用转变, 拓展新型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3G、4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业化加快向传统产业渗透, 催生新兴产业, 衍生新的业态,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 引发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成为推动产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2.2 转型升级的基本含义

经济转型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分为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体制转型: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结构转型: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 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 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关键是技术进步和集成、融合创新。主要目标有六点:一是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四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五是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六是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2.3 两化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两化融合在区域层面推动转型升级, 提升了珠三角地区产业创新能力。2011年1-10月, 珠江三角洲实现工业增加值16059.23亿元, 占全省83%, 同比增长11.4%。

两化融合在产业层面推动转型升级:增强了传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2010年, 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带动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033亿元, 同比增长20.1%,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5%, 其中, 通信设备、计算机、通用电子设备制造业占3615亿元, 约占全省装备工业增加值40%。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2%和20.2%, 均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 电子信息制造业产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90%。

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年来, 加快了机场、港口、码头、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了一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两化融合与新兴信息产业相互促进, 催生新业态发展。珠江三角洲物联网的产业规模约占全国40%, 物联网产业增速超过30%。广州、深圳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东莞、佛山“云计算”中心初步建成, 佛山市南海区着力发展云计算和数字创新服务平台, 广州、深圳软件名城的创建, 有力推动软件研发和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 取得积极成效。

两化融合在企业层面推动转型升级:产品研发设计的信息化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针对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众多, 技术力量薄弱的特点, 通过在产业集聚区建立产业公共研发设计服务平台的方式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生产过程信息化水平提高, 促进了传统制造企业升级。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生产装备的智能化, 促进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增强了传统企业的竞争力。

3 我国两化融合的现状

3.1 国家两化融合战略

从2008开展正式启动国家两化融合战略, 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2008、2011年两批选定16个两化融合试验区,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建设,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有力的推动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3.2 国家两化融合八大专项行动

工信部2013年9月5日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2013-2018年) 》, 提出到2018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 并提出企业间电子商务 (B2B) 交易额突破20万亿元等四大目标。

行动计划列出了四大总体目标: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到全面推广, 其中包括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5%, 应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50%;传统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取得进展, 其中包括50%的重点工业用能企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应用达到较高水平, 实现节能量5000万吨标准煤;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其中包括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

为此, 专项行动计划将采取八大行动:“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推广行动、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创新行动、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提升行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行动、信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3.3 各省市两化融合情况

北京市的情况:截止2011年底, 北京市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0.3%, 上网率接近100%,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普及率达到26.7%, 重点制造业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普及率近10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两化”融合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近年来, 北京市的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工业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不断加强。“两化”融合在节能减排治污等方面成效显著, 有力支撑“绿色北京”建设。北京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0.7%, 一批工业重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完善能源控制系统实现了绿色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等新兴产业快速兴起, 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市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约4500亿元, 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交易规模达3000亿元, 均居国内前列。

上海市的情况:近年来, 上海市支持建设了一批知识创新、软件测评、信息安全测评、超级计算、数字认证、能效监控等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海市经信委认定了中国商用飞机、宝钢等30家试点示范企业, 开展“两化”深度融合试点示范。还发布了《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 确立了先进传感器、核心控制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为物联网发展重点。

江苏省的情况:加快重点行业信息化应用:一是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二是加快对传统产业实施信息技术改造。三是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以“百企示范、千企试点、万企行动”为重点, 从全省100个企业集群、4万多户规模企业中。加快产业绿色发展。坚持低碳化、绿色化发展方向,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4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1) 对两化融合认识仍然不足, 工作开展参差不齐。

一般人普遍缺乏系统的了解, 对如何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心中无数;多数人不能认识到信息化和原来工业生产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手段, 也缺乏开发新生产手段的意识;多数地方和企业零散开展应用项目, 但收效甚微, 难以坚持。

(2) 缺乏核心关键技术, 两化深度融合受制约。

缺乏创新, 缺乏对工业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标准的掌握, 以及对信息技术核心技术和标准的掌握;还缺乏对市场有较强洞悉力的企业家, 难以方向准确, 组织有效地进行研发攻关, 并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工业领域和信息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然依靠进口。

(3) 缺乏复合型人才, 两化融合工作开展难。

用工缺乏。两化融合需要既了解工业领域也了解信息领域的人才, 但这类复合型人才恰恰又是最缺乏的。

(4) 中小企业基础薄弱, 两化融合水平难以全面提升。

以珠三角为例, 90%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这类企业规模小, 基础薄弱, 普遍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 推进两化融合, 难度很大, 自我发展机制难以形成。用地缺乏也是两化融合发展的一大瓶颈。

5 两化融合的策略分析与探讨

5.1 加强政策引导, 加快推动两化融合, 促进信息消费

面向产业发展, 出台政府相关的规范与发展策略, 按照已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 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的应用。在组织管理上, 通过统筹协调, 加强“两化”融合评估分析, 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通过组织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和培训, 加强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培训教育, 开展面向企业管理者和CIO的培训。

5.2 抓住信息消费带来的机遇, 促进信息化产业发展

要提高信息消费开发供给能力, 完善信息消费环境, 加强信息消费促进引导, 并且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社会商品消费增长。重点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加快新一代通信服务业发展, 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推进企业、家庭宽带网络消费;推动农村信息消费。深化互联网、物联网应用服务, 扩大互联网应用消费;推动云计算应用消费;发展物联网应用消费;建设智慧城市群。扩大智能终端和数字家庭信息产品消费, 加快智能终端消费发展;推进北斗卫星应用;促进数字家庭产业发展。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大力发展消费类软件产品;提升中国软件名城和软件产业基地建设水平。推动电子商务消费发展, 实施广货网上行活动;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信息服务, 推动网上办事服务;推动社会保障和医疗公共信息服务;推动教育公共信息服务。

5.3 智能制造成为两化融合的突破口

针对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产业优势与现状, 将智能制造作为切入点, 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研发应用, 推动生产制造向智能化迈进、向价值链高端跨越。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呈现, 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形成, 突破关键技术研发难点。

加快工业机器人应用推广。近年来,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 迫切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 传统制造业领域大量应用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在许多大型制造企业应用。

6 走制造强省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展之路。

6.1 加快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

发展数控机床和智能装备。加强智能测控系统与装备的研发、应用与产业化, 带动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协同发展, 推进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发展和应用。突出发展工业机器人和生活机器人, 支持有关龙头企业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 培育制造产业的机器人品牌, 建立完善机器人产业链。

6.2 加快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

推进企业集成制造技术应用。推进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数字控制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应用, 建设数字化车间, 提高生产车间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加快智能装备推广应用。在汽车、电子信息、钢铁、石化等优势工业行业, 推广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开展电机等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信息技术改造。建设完善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信息管理平台和各地市能源信息管理平台。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集成应用。鼓励制造企业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对生产各环节的数据采集、分析、控制。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建设基于云计算的行业性大数据系统, 为行业、产业基地、园区提供数据服务, 提升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

6.3 加快推动生产产品智能化

利用地区产业优化, 大力发展智能家电, 提高空调、冰箱、电视、厨房用品等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心电监护、血糖分析等智慧医疗电子产品;多种传感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产品, 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发展工业电子产品。推进动力和底盘控制等核心汽车电子产品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发展汽车安防、仪表、导航、车联网等车载电子产品。提高产品智能化设计开发能力。加强工业技术创新, 开展3D打印、纳米组织等新一代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 构造从外观设计到内核芯片、产品性能等一体化设计的高层级产品创新体系。支持网络化协同设计, 推广应用二维、三维设计软件, 增强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建设数字仿真设计平台、工业设计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中小企业产品数字设计服务平台建设。

6.4 加快推动生产服务智能化

重点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物流信息平台与港、澳合作, 并向苏皖赣等省市对接拓展。到2017年, 珠三角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重点企业RFID应用普及率达到60%, 供应链存货水平降至25%, 产品订货交付周期缩短为30%。

重点推进中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发展电子商务应用, 开展广货网上行、中小企业上网触电计划和电子商务应用推进计划。

7 小结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 珠三角地区制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是破解工业转型升级难题、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推进两化融合, 有利于我们抓住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的制高点。

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 在两化融合及信息化发展方面, 虽然专业镇和特色产业集群突出, 产业基础好, 产业链比较完善, 但企业规模都比较小, 但名企不多, 发展创新的重大项目少, 需着力通过市场机制, 抓住新的信息化发展机遇, 搭建二化融合数据共享基础环境, 围绕产业集聚开展应用, 发展一批国家级的重大工程项目。

摘要:介绍了我国两化融合的引导政策、国内重要省市的现状分析, 结合两化融合的实践工作, 对珠三角地区两化融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推动两化融合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四个重点方面的策略探讨。

推进转型升级 促区域协调发展 篇8

过去,惠东工业短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惠东县委、县政府领导提出要“办好三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打造产值超300亿元产业集群。围绕这个战略目标,惠东县全力推进环大亚湾经济区惠东区域建设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园集群建设,全县呈现发展速度加快、转型升级提速、经济实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全力打造“滨海旅游航母”

“人口占惠州五分之一,陆地面积占惠州三分之一,海岸线长达218.3公里约占惠州四分之三,既有发展较快的沿海区域,又有相对落后的山区……”说起惠东,陪同记者采访的县老促会的老同志便滔滔不绝。

在金融街巽寮湾,记者一行登上凤池山庄的25层楼上,站在露台上极目远眺,巽寮湾的全景尽收眼底。这是一幅山海交融的美丽图画:海湾变成了半圆形的月亮,阳光下,洁白的沙滩给海湾镶上了一道银边,新建的别墅与商业旅游小区使小镇变得更加现代化。

巽寮镇位于惠东稔平半岛西南角,大亚湾东部与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海相望。这里,原是一个荒僻的地方,直到1972年作为公社建制才开通了公路。而且,据说还要绕道平海的蔡头坳才能到达,而成为柏油路已是1996年的事了。但即便地处荒僻,巽寮海天秀美、风光旖旎的景致,还是吸引了达官贵人、文人学者的注意。从此,巽寮声名远播。

巽寮湾海岸线20多公里,海水养殖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面积有5000多亩。“水奇清、沙奇白、石奇秀”,被世人誉为“东方夏威夷”、“中国的马尔代夫”。2006年北京金融街集团在这里投资置业,带动了多间五星级酒店陆续兴建,一个现代化的滨海旅游区正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后想看海,不用跑到海南去,直接来巽寮湾。”李灿洪书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

巽寮还只是惠东打造“滨海旅游航母”计划中的一个部分。而根据惠州市的设想,打造以惠东巽寮为中心的滨海旅游区更是环大亚湾经济区的重要一环。

惠东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长达200多公里海岸线,是广东省罕有的滨海旅游资源。巽寮湾、港口双月湾等稔平半岛区内的主要景区、景点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了惠东“蓝色”滨海旅游。这里还有中国大陆迄今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海龟湾。

近年来,惠东县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禀赋优势,紧紧抓住环大亚湾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不断做大做强滨海旅游业,倾力打造珠三角“滨海旅游航母”。先后引进了总投资额高达200亿元的金融街巽寮滨海旅游项目和南门海万科项目、碧桂园十里银滩、富茂威尼斯湾等一批高端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成功举办首届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平海半岛旅游推介会、巽寮房车博览会等系列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提升了该县滨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全县接待游客530.2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16.7亿元。目前,嘉华五星级酒店、巽寮天后宫及风情酒吧街、中航华南国际帆船运动俱乐部等项目相继建成开业;富茂威尼斯湾、碧桂园十里银滩、合正尚湾新城、万科等项目相继开盘。整个大亚湾东岸西至稔山亚婆角、东至港口沙咀尾的百里滨海旅游休闲长廊初具规模。

如今,你在惠东海岸线走一走,你会发现,惠东的滨海旅游发展项目已经如火如荼,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现在,厦深铁路已完成线下工程,稔山火车站正在抓紧建设,潮莞高速首期工程、惠深沿海高速已建成投入使用,广惠高速东延线、范和港跨海大桥、平海半岛环岛公路、环大亚湾公路惠东段同时在建,这批重点交通设施的建设,将使惠东加速融入深莞惠一小时经济圈,这一切都必将有力地提升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对惠东旅游未来发展前景,县旅游局局长陈继祥信心十足。

园区聚合成就未来工业支柱

“惠东在做好山水文章的同时,还要做大经济总量文章,其路径是工业,主要是做好惠东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发展。”在2012年10月11日召开的惠东县现场办公会上,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奕威如是说。

“珠三角产业转移园是惠东未来发展的希望。要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气、最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时任惠东县委书记、现任惠州市副市长黄树正也曾语重心长地说。

惠东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大岭镇,2006年10月,经省政府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2010年,惠东转移园被省政府认定为8个专业性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之一。规划总面积16.96平方公里,首期面积4.27平方公里。园区毗邻西枝江,紧靠港深莞穗发展主轴,惠州市五条发展轴中的广州-博罗县城-惠城区-惠东县城-稔平半岛发展轴和深圳(香港)-惠阳-惠东县城-汕头发展轴,均容纳了该园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据介绍,园区以“一心四区”进行规划建设,承接传统优势的服装制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一个生活配套服务中心。构建以大岭镇中心区为依托,以国道广汕公路、环城北路为动脉,以广惠高速、莞惠高速为纽带,以深、莞、惠一体化合作为动力的生态型、数字化、集约式的特色工业园区。目前,服装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并配套发展了鞋材专业市场;机械制造等产业集群正在培育发展。现在,园区已成为惠东“双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和惠东工业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惠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转移工作,以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积极推进主导产业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着力承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100强产业转移,力争引进超10亿元大项目和超5亿元项目。

“近年来,惠东实施‘双转移’战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惠东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必将形成颇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珠三角经济圈,成为珠三角产业经济转型、产业提升的新亮点。”惠东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园区投资13.4亿元完善供电、供水、道路和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园区规模获省政府批准扩大至746.6公顷,全年引进项目36宗,投资总额62.6亿元,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62.3%,实现工业税收1.4亿元,增长75%。

“惠东产业转移园作为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的平台之一,对县城经济增长带动很大。去年5月,在全省21个一般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现场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目前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县政府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吴祖瑜告诉记者。

上一篇:健康促进动员会讲话下一篇:web用户访问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