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飞速发展, 到现在已基本解决大众的温饱问题, 农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全部人口的对粮食的需求, 但是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的施用量大和科技投入少等问题[1],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出现劳动力逐渐减少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约束性显现,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造成粮食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且农业环境污染属于面源污染, 农业污染物的检测、管理和控制相比工业污染更加难以控制, 因此, 发展生态农业, 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3]。

生态农业概念最早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t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提出[4], 是指尊重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规则, 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 获得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又不会对环境产生难以修复的破坏。该概念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如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轮流耕作作技术、复种技术等技术应用, 进过几十年发展, 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成为全球各国农业发展的共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决和分析, 因此综合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对策与方向, 对我国农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1 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产业结构不完善

生态农业是一个较为系统和复杂的农业综合体, 相对于传统农业较为单一的产生方式, 对劳动力和资源资源的需求较大, 生态农业需要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互配合, 才能获得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协调, 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也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当前, 我国农业发展仍然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农业对工业和服务业的吸引力不足, 无法对农业发生产业支持, 特别是涉农工业和涉农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且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外流, 农业急需工业和服务业的支持来获得较高的发展。

1.2 缺少专业化理论的指导

生态农业需要各农业子系统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根据环境和文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需要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相互配合, 原封不动的搬照其他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并不适用, 因此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对农业各部分具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 才能根据地区状况发展出最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 农业专业化程度较低, 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缺少应有经验、技术和理论支持。

1.3 农业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但都是在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土地和农业化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水平低下。伴随着农业发展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粮食安全问题, 因此, 在资源约束越来越强、农业劳动力短缺的社会背景下, 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的缺陷越来越急迫。

2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2.1 增强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理论指导

当前农业人口依然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且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生态环境意识较为淡薄, 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深刻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水平, 因此需要发展多方面、多维度的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及再教育机会, 让农业从业人员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理论具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才能让生态农业发展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2 积极引导工业及金融业等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 例如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和农机补贴。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 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较大, 在我国普遍传统农业的背景下, 农民单靠自身难以获得其他行业的支持, 也就无法大规模推行生态农业建设, 因此, 政府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 鼓励工业和金融业等进入农业进行投资, 鼓励农户规模化的发展生态农业。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凹显, 发展生态农业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分析发现我国生态农业存在产业结构不完善、缺少专业化理论的指导和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 认为应该增强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理论指导、积极引导工业及金融业等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以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杜江, 罗珺.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1) :90-94.

[2] 林宏程, 李先维.农业污染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生态经济, 2009 (9) :146-149+153.

上一篇:《中国医疗管理科学》杂志经邮局发行启事下一篇:浅谈物联网的应用及其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