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精选8篇)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这几十年来,我们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前所未有。我们的环境恶化程度已经触目惊心。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求我们的建设尽可能少一点破坏,要求我们的决策尽可能科学、客观,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该将保护环境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求我们的建设尽可能符合自然规律,要求我们的破坏控制在地球能够容忍的范围内。本文首先介绍了从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最后针对性地对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几个发展思路。
关键词: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大量初级产品的出口,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都高居世界前列,我们消耗的各类非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也高居世界前列。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具体说来,沙尘暴、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台风、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泥石流、地震、地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北京、中国东部比较大范围出现的雾霾天气,人民群众出门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河流污染严重,鱼类在品种和数量上急剧减少;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河流枯水期延长,部分湖泊面积锐减;土壤污染严重,全国有毒土壤面积不断增加,东北黑土地的厚度迅速变薄,土地沙化情况严重。
这一切都是我们在主观上对地球进行改造的结果,是我们的建设、贪婪、过度消费引起的灾难。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威胁到子孙后代的未来,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地球对我们发出了严重警告,我们用沉重的代价明白了一件事:地球并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并不会被动的任由我们掠夺,它会将我们对它的破坏变成对我们的灾难。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是辩证统一、有机统一的。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航仪。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沉重代价。实践证明,那种以追求GDP为目标、以资源消耗为依托、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转变。生态文明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理念、评判标准和目标方向。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然而长期实践证明,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为推动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建设生态文明蕴藏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以环境保护和治理为主的环保产业,以资源回收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以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以有机无公害产品为主打产品的绿色产业,以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府近年来的工作内容 幸运的是,党和国家对生态问题足够重视。
在十八大报告中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五体一位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让人民看到希望。要做好气象、地质、地震等方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指出,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对于北京、中国东部比较大范围出现的雾霾天气,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进行治理。
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十条35项具体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等要求,掀起了以防治大气污染为目标的全社会行动。与此同时,重点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有序推进。
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是实际上就是从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生态管理的视角创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现在,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地球规律的必然要求,这是功在千秋的决定。
四、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并付之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界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人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赖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
第二、必须意识到我国的生态危机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也不例外。人类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去发展,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防止自然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在利用生产过程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从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可以忽视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否则,人类将自食苦果。
第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恩格斯就已经敏锐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弊端以及对社会造成了难以预计的影响。“如果说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多少学会估计我们的生产行为的较远的自然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为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就更加困难得多了。”恩格斯的论述启示我们,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障碍,而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则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五、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
我们除了在理论上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还应该从具体措施方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切实抓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原来的数量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向效益型的集约增长方式转变,建立一个低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缓和资源的供需矛盾,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能源、农业、林业和环保产品生产体系。扶持和发展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加快产业升级进程,实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提高自身绿色竞争力。
(二)从源头抓环保,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结构体系
首先,应考虑通过价格政策,取消不合理补贴、开征污染税等经济手段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从而引导企业生产行为,纠正那种竭泽而渔、片面追求产值而不顾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倾向。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应将工作重点从“关闭”污染型企业转向帮助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上来,这样既可以减少因关闭企业造成固定资产不必要的浪费,又不会使失业增加出现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再次,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环保有关的外贸法规体系,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力度,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三)改变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的状况
在经济发展途径上,我国应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推进的战略。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业,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争取后来居上。大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资源深加工型出口产业的发展,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改变我国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的状况,既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又防止了发达国家对我国资源的间接掠夺。
(四)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构筑国际污染转移防线
首先,积极从政治角度谋求发展中国家利益,将防止国际污染转嫁的措施写入相关的国际公约及双边或多边协议之中。其次,积极倡导世界各国都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利用大国身份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监督发达国家遵守国际公约。再次,要认真研究国际环境壁垒政策,找出差距,提高标准,防止国际环境污染向我国转移。
(五)建立地方干部生态政绩考核制度
目前,我国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经济,行政领导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政治体制无法短期内取得突破性改革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政绩考核尤为重要。很多领导干部为追求政绩或迫于招商引资考核一票否决的压力,在发展经济时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求得短期利益,还在招商引资时,缺少环境评估或者根本不顾环境损害。这些短视行为一方面给国际环境污染转移提供机会,另一方面造成后代人生态环境转移支付,牺牲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应修改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生态政绩考核,以减少国际环境污染转移机会,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六、课程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既事关发展方式,又事关人民福祉。无论是着眼于当前的环境恶化现实,还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我们都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统筹发展经济和环境治理的问题,寻找更为有效的制度性解决方案。
当然目前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仍充满机遇。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生态资源破坏和恶化所形成的外部约束力形成了较强的“倒逼”机制。而且,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形成共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长期努力,推动包括生态文明体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一定就会实现。
七、参考文献
1 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含概述
生态环境监测是当前比较有效的环境监测方法, 它能够对当前的环境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 同时也使得人们可以对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这一技术可以根据当前环境的分析现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通常我们所指的生态系统就是生态群落与自然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说形成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样才能使得内部和外部的能量交换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生态系统就是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主要对象, 当前对生态监测的研究还在继续, 但是对生态监测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
其中对生态监测的定义为: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的方法, 对生态系统或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观察和测定的方法。这一定义对生态监测的方法、对象和目的都进行的有效的阐述, 是我国生态监测的基础理论依据。
2 生态环境监测的类型和特点
2.1 生态环境监测的类型
2.1.1 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的生态监测就是指在范围比较大的生态系统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 通常都是以一整块区域作为一个监测的整体在生态监测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很多的技术, 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系统等等。在宏观的生态控制中主要是以图像的形式对其进行展示, 对自然底图和专业的图片进行仔细的对比, 通过合理的对比对其进行评价。
2.1.2 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主要就是指监测的范围相对较小, 这种检测工作主要就是对生态因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监测和观察。微观生态监测在内容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污染性的生态监测, 这种类型主要就是对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工生产中所排放的废水等进行监测, 第二就是对干扰性的因素进行监测, 在监测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人类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 最后一点就是有治理性的生态监测, 这项监测工作主要就是对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所涉及的生态系统作为监控的对象, 对其进行监测和分析, 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
2.2 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
生态环境监测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工作的综合性, 这是因为在这一工作中需要具备很多学科的知识, 自然环境中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 生态环境自身的平衡和调节的机制也不是很快就会出现其应有的效果的, 所以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也是一个相对长期化的过程, 它需要在对环境进行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当前的发展形式和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分析, 生态环境监测又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 这是因为监测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生态监测还有非常强的分散性, 在生态监测的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非常大, 监测站的分布比较广, 同时在距离上也比较远, 所以其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也非常大。
3 生态监测的指标和技术方法
3.1 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首先要确定指标确定的原则, 主要的原则包括有:代表性原则, 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敏感性, 选择在生态环境内部和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可操作性, 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监测简单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选择性原则, 根据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具有自身特点的选择性指标进行监测。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设置, 首先要考虑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 选取能够代表生态系统基本现状和变化特征的因素作为生态系统监测的指标。一般情况下, 对于陆地生态系统, 选择气象、土壤、水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要素;对于水文生态系统, 选择水文、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质、游泳动物、底栖动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的因素。不同的生态系统需要根据特点进行监测指标的选择。
3.2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就是指使用现代的仪器对生态系统的监测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 这样就能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 在制定生态系统治理方法的过程中通常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生态问题的提出, 监测站的选址和监测周期的确定等,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要对数据和图像进行有效的处理。
4 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较晚, 在理论和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国家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科技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在2003年, 我国一些地区率先建立生态监测部, 对省内环境进行监测;2010年, 成立全国首个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级实验室, 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研究;2012年, 某省建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的生态监测工作, 对黄河三角洲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进行监测。我国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生态环境监测站, 为微观生态监测的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 对生态退化、土地沙化和流失等问题进行监测;利用资源卫星技术, 对全面重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 对农作物产量、森林农牧的产量等进行监测, 为宏观生态监测奠定基础。3S监测技术成为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 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的问题, 需要加强研究。此外, 相关的生态监测体系不完善和专业人才缺失, 也是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问题。
5 结论
在我国生态保护的过程中生态监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它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 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 从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摘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所以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环境监测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郑晓宁.浅谈生态环境监测[J].吉林农业, 2012 (6) .
[2]孙天华, 刘晓茹, 傅桦.浅评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现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 .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发展对策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晚,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当前环境保护严峻形势下,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研究,深入分析我国环境监测存在的不足,对寻找有效的发展对策意义重大。
一、我国环境监测现状
1.环境监测队伍专业水平低
环境监测队伍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尤其队伍专业水平往往给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分析发现,部分地区环境监测过程监测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检测人员不重视最新监测知识的学习,知识老化,仅仅依靠以往经验开展监测工作。另一方面,监测单位缺乏合理的晋升机制及人才管理机制,导致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尤其无法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另外,监测人员不重视监测仪器知识的学习,尤其无法熟练掌握新型仪器操作方法与技巧,影响环境监测工作效率的同时,影响监测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
2.环境监测投入经费不足
部分地区环境监测投入经费不足,成为影响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环境监测投入经费不足,无法及时更新最新的监测设备,尤其一些监测仪器使用年代已久,性能老化,监测数据精度较低,无法满足当前环境监测工作要求。另外,当前环境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一些设备不具备新出现污染物监测性能,而经费不足导致无法及时购置新型环境监测设备,给新出现污染物监测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
3.环境监测现代化技术缺乏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现代化技术缺乏,给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带来较大阻碍,主要表现为:环境监测技术创新水平低,尤其一些自动化设备使用率不高,一些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仍依赖人工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等工作方式,而且不重视对环境监测现场的管理。同时,环境监测与污染物分析体系不够健全,无法给具体的分析工作提供详细的指导。另外,对突发环境问题的监控及预警能力不足,不能及时响应突发问题,无法给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提供准确依据。
二、我国环境监测发展对策
经过我国环境监测人员的不断努力,环境监测水平较之前得以较大提升,但职能部门仍应清晰的认识当前环境监测工作的严峻性与复杂性,充分认识到在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改善对策,为环境监测工作未来的健康发展做好铺垫。
1.提高环境监测队伍专业水平
环境监测单位应结合能够利用的资源,制定有效策略,提高环境监测队伍专业水平。首先,加强监测人员专业知识考核。环境监测单位应制定明确的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专业人员专业知识,帮助监测人员分析监测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加强学习,弥补不足。其次,鼓励监测人员专业知识学习。监测单位应鼓励监测人员通过购买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学习新的监测知识,掌握新型仪器的监测方法与技巧。同时,定期举行监测知识学习活动周活动,为监测人员交流所学知识创造良好氛围。最后,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监测单位应定期面向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不断向监测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尤其应制定合理的晋升机制,通过提高待遇的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提高整个监测队伍水平奠定基础。
2.增加环境监测资金投入
环境监测单位应注重增加环境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尤其应预留专项资金支持监测工作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做好陈旧环境监测仪器的统计工作,及时更新性能陈旧的仪器,并不断采购新型监测设备,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与水平,更好的满足当前环境监测要求。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环境监测单位应积极开展与其他同行单位交流活动,吸取先进的方法与监测工作理念,结合自身环境监测实际,为我所用。同时,针对购买的新型仪器应做好操作方法、操作技巧的培训工作,使监测人员尽快掌握。另外,监测单位还应考虑邀请业内权威人士,开展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培训活动,不断完善监测人员知识架构,与专业水平。
3.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监测单位尤其应注重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体系。一方面,结合我国环境监测实际,加强监测工作创新,通过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掌握先进的环境监测知识,并注重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同时,加强环境监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自动化水平,降低环境监测劳动量的同时,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同时,积极制定环境监测及污染物分析相关标准,完善相关细节工作,当前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另外,制定突发环境问题的应急预案,缩短突发环境问题的响应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突发环境问题加以控制,尤其应定期举行突发环境问题的应急演练,提高监测人员对突发问题的灵活应对能力。
結论: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职能单位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既要肯定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又要正确认识存在的不足。尤其针对存在的不足,应积极寻找针对性解决方案,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与水平,促进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參考文献
[1]黎绪强. 浅谈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1:100-101.
[2]李旋. 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5:199-200.
[3]陈常东,潘月亮. 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4:65.
一、新时期金融审计面临的环境
我国金融审计
经历了以财务收支为中心的财务审计、以资产质量为中心的真实性审计和以风险为中心的效益审计三个阶段;审计组织方式也从初期的各自为战发展到目前的“五统一”。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审计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并对金融审计产生了新的影响。
(一)行使金融监管职能机构的设置格局发生了变化
加强金融业的监督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方向。人民银行先后分离出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构成了目前金融监管“一行三会”的基本格局,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从混业监管到分业监管的转变。除“一行三会”外,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还有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金融机构内部稽核部门等。与分业经营相适应,金融分业监管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水平,但分业监管缺少一套高效规范的协调机制,使得各监管部门条块分割,不能对整个金融风险进行监测、评价和预警,无法从源头加以控制。
(二)金融发展呈现国际化、混业化、资本化趋势
入世后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双向的,随着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步伐的加快,国内金融业也开始向境外进军,金融机构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金,实行跨国兼并已是大势所趋。同时,金融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经营活动逐渐打破地域限制和行业分割。随着竞争的加剧,各金融机构为提高竞争力、拓展生存空间,必然通过业务创新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走向混业经营。由于资本市场的发育和人们投资方式的转变,金融机构间接投融资等传统业务正在弱化,以证券为载体、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进行的金融业务正在逐步强化。
(三)金融风险的诱发因素增多,审计风险不断加大
入世后,随着市场准入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等逐步实施,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办理货币的批发及融资业务,可以进入证券和期货交易市场,这些都会诱发金融风险。在多种因素的诱导下,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同时,由于审计机关力量不足,时间有限,面对金融机构众多的分支机构、海量数据和大量资料,可能造成应发现而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情况发生,导致金融审计风险不断加大。
(四)新兴电子银行业务和以数据大集中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
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对金融审计的模式、重点、技术、手段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电子银行就是商业银行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企业银行、atm等业务品种,构建电子化的金融自助服务体系。目前网上电子银行已成为商业银行控制成本、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这也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过去,我国各金融机构信息化是分散的、以发展微机为主。随着逐渐融入国际化金融竞争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目前国内各家金融机构的数据大集中工作已基本完成。实现数据大集中便于建立一级法人体制下的法人授权机制及分支机构等级管理体系,实现集约化经营,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促进业务处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了经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访问性。对审计监督而言,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必须跟上被审计单位技术发展的步伐,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
二、新环境对金融审计提出诸多挑战
(一)受审计手段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金融审计取证困难
要适应金融业务全球化的趋势,金融审计手段也要与国际接轨,在总结我国传统金融审计手段的基础上,应借鉴吸收国外风险基础审计理论和方法,注重应用分析性复核等先进的审计方法。目前,金融审计要揭示和查处一些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必须对一些单位或个人进行延伸审计调查取证,但由于现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撑,使审计人员在到其他单位进行延伸调查时,很难取得被调查单位或个人的理解和支持,常常遭遇被延伸审计调查单位不配合的情况。
(二)金融业务创新对我国金融审计提出挑战
入世后,大量金融业务创新既会促进金融业不断发展,也会对我国金融审计提出挑战。新兴业务的内部控制相对较弱,容易成为银行新的风险点。虽然经过几年的连续审计、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和银行自身内控制度的完善,金融机构的违纪违规问题和重大案件明显减少,但各种风险依然存在。同时,随着我国金融服务领域不断开放,各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在提高金融业整体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传播
速度和范围。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量使用,也加大了金融风险。如何对这些新业务开展审计,如何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
(三)入世后重新构造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加大了金融审计监督的难度
我国金融法律较少,法律体系不够健全,部门规章多,金融审计法规依据尚不完善,这种现状在入世后增
加了金融审计监督的难度。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虽然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应对中央银行财务收支、国有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但对与此相关的经营活动,如央行执行货币政策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和金融资产质量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金融机构各岗位业务操作规程等如何进行审计监督,尚未从法律上明确界定。
三、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审计的发展战略
当前,金融审计应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要求,促进金融监管机构有效履行职责,揭示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风险和薄弱环节,从制度、机制、体制层面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宏观意识,充分发挥金融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免疫系统”功能
金融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节杠杆,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指出:“从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来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更深层次研究来看,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的职责就是通过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保证国家各项政策能够有效实施,使国家机器健康、安全地运行”。因此,金融审计绝不能就审计谈审计,就金融论金融,要围绕着国家的经济工作中心,针对国家要解决的金融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审计,在不断强化监督力度中,把揭露问题、反映情况同促进金融业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从完善法规、规范秩序、强化监管、保障金融安全的角度揭示问题,注重从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角度提出审计建议。
(二)转变审计着眼点,对金融审计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提升审计目标层次
1.转变审计着眼点,提升审计目标层次。过去我们的审计报告缺乏对查出问题的背景和本质的反映,缺乏对审计对象总体真实性和效益性的评价,制约了审计的宏观经济监督作用,我们必须提升审计目标的层次,要将审计着眼点由单一的、具体事项合规、合法性审计转向审计对象总体的真实性和效益性审计,并把效益性放到重要位置。
2.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审计目标。从长远看,金融审计的总体目标是: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促进健全法律法规,规范金融秩序,保护金融机构、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机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效益、加快发展、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从近期看,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消化历史财务包袱,严格内部经营管理,健全风险监管机制,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近几年就银行而言,不良资产比率和增幅已大幅下降,但就整个国家而言,金融领域的不良资产比率仍然较高,潜在的金融风险尚未消除。
3.根据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注重审计创新。一方面积极拓展审计的内容和范围:(1)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电子银行产品等创新业务的审计,通过审计寻求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平衡点。(2)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必将扩大审计对象的范围,要求审计机关将原来不作为金融审计主要内容的证券、保险、信托业务等逐渐纳入商业银行常规审计范围。(3)审计过程中注重将业务经营检查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从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环节入手,发现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确保审计质量。另一方面要从电子数据审计向计算机系统审计发展,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审计。既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又要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要全方位开展对计算机系统外部环境、内控程序、软件设计的合规合法性等方面的审计,把金融信息处理系统全部纳入审计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总体上把握审计对象的真实情况。
4.增强审计的宏观针对性,不断改进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在项目实施上,应不断完善“以总行审计为龙头、以银行客户为中心、以资金流为导向”的审计组织方式,尝试“统一组织、集中审计、突出重点、联网运作、科学管理”的审计管理模式。在组织方式上,继续加大“五统一”力度,充分发挥总行审计的龙头作用。在计划管理上,可以考虑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围绕宏观调控,围绕金融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金融领域存在的倾向性、重要性问题,统一组织对数家金融机构同时开展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
(三)向事中、事前审计发展,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形成协同监督体系,建立长效的金融审计机制
原审计长李金华同志将25年来的审计工作总结出“五条经验”和“八个结合”,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不断发展。
1.事中、事前审计应成为国家金融审计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家审计监督还更多地停留在对已经发生和完成事项的事后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方式已经难以真正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如果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在金融机构经营的动态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则可以及时发现金融机构存在或潜在的问题,从而促进金融机构及时整改,并对金融机构内部人员犯罪起到威慑作用。审计机关应通过数据连接,通过审计预警软件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在第一时间发现金融机构潜在的风险,及时提出建议消除隐患,实现金融审计的效益最大化。
2.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建立长效的金融审计机制。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审计的格局由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三部分构成,三者的关系是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以日常稽核为主,社会审计组织在监管当局的委托下,依照统一的银行业审计准则,从事银行业外部审计监督,政府审计则以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为监督重点,实现对监管当局和社会审计组织的再监督及对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随着金融业股权结构的不断变化,外部审计要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建立长效的商业银行审计机制。
3.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促进协同监督体系的形成。金融开放战略涉及全局,现有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已经不能承担综合性跨行业的战略风险监督责任,因此国家审计应该与他们加强合作,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金融安全监管机制。一方面,审计部门与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交流和明确一定时期的监管重点,通报监管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督部门在不同层面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形成分工明确、层次清晰的监督体系,有助于各个层次监督机构充分履行职责,进而促进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监管方式的创新发展,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4.探索金融审计模式,从以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为主逐渐向以风险基础审计为主转变。在审计模式上应以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为主,重视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通过测试找寻内控薄弱点或盲点,辅之以详细审计。同时,在审计中还要大力引进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方法,重视对审计风险的系统分析。从体制、监管、内部控制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着眼于加强管理、完善内部控制,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
(四)完善法律体系,提高国家审计在金融监管领域中的法律地位
“依法审计”就是要按照法律的授权,法定的程序、标准和手段开展审计工作。为做到有法可依,就要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的法律体系。可以通过废除、修改、补充和制定等手段,及时对现有的审计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清理和修订。同时,强化已有审计手段的法律地位,特别是延伸审计调查手段,这种手段对金融审计而言尤为重要。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向好和人民币的升值,国际热钱不断涌入,可能催化股市和房市泡沫的形成,反洗钱应该成为今后金融审计的工作重点,但目前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五)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审计监督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稳定则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比翻两番,更意味着生态文明的进步。会议报告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同时为我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立足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现代生态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生态伦理传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汲取“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近代以来形成的机械自然观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片面强调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自然是人类可以任意驱使和宰割的对象,从而对自然采取横征暴敛、竭泽而渔的态度。可以说,这种自然观是导致今天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生态危机重重的思想根源。因此,为了防止全球性生态灾难的到来,使人类文明得以持续下去,必须从哲学的层面认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自然观的变革,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总结现代生态科学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界的征服者改变成其中的普通一员,人类和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我国传统伦理强调“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把宇宙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人类追求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对自然系统本身秩序的维护和对生命物种生存权利的尊重,以及对其他非生命的自然系统的关心。这种有机论的自然观直观地把握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整体图景,与建立在生态学和其他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生态自然观有共同之处。但是,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各种复杂规律的深刻认识,只能从总体上被动的适应自然生态规律、局部上利用经验积累的生态知识,实现的是较为原始的“天人合一”状态。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是在经历了工业文明的洗礼、生态状况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情况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回归。这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刻地把握生物圈的规律和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前提下,主动地适应生态规律,既用科学的生态理论来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又利用它来恢复和重建被工业文明破坏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争取在更高的相互作用水平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因此,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态自然观,应当深人挖掘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以现代复杂性科学知识对其进行阐释,以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中心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促进人类的世代延续和社会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观
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激增,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等等。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它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极大地扩张了驾驭自然的`种种能力,却没有同样扩大保存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没有高尚的价值理性引导,科技的盲目发展就会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毁灭,而没有明智的科学理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不能得到强大的物质支撑,也就谈不上真正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因此,为了防止技术滥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种种恶果,需要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协调作为引导。继承中国农业文明所形成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同时吸取西方生态伦理中较为先进的科学理性,促使科技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挥作用。
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以及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的和合观念,为人们更新科技观念提供了重要启示。与价值理性发达的情况相比,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倾向于人文领域的德性之知,偏向于以自然人文主义的态度对待自然,强调尊重和保护,忽视利用和开发。这种倾向与农业文明中的经验技术和自然经济形式结合起来,不能适应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理性地看待中国的生态伦理传统,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起来,将人类生存价值的实现与工具价值的发挥统一于对生态系统整体价值的维持,同时发挥科学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作用,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加速全球信息化趋势以缓解人类对自然的需求压力;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工业生产朝着高效率无污染的方向转变……
三、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科学理性的改造,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模式
会议报告提出,到20,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实际上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文明模式”,它包括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消费模式”“生态生产方式”等生态的文化理念和生态的生活生产方式。
传统工业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大量释放废弃物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之上,是产生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以中国传统的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技术方式包含着许多合理化的因素,值得我们今天去继承和完善。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天时、地利,同时发挥人力的基础上长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验形态的技术方式,它与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基本上是与自然的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化水平突飞猛进的科技时代,这种适应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来实现人类健康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方式是在谋求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要求既能够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发挥正常功能,以保持生态过程的可持续性,又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健康发展道路。它的发展方向应该有利于知识和信息含量的商品不断增加,有利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知识型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现代生态农业;在克服传统工业生产“末端治理”弊病的同时,发展新型的绿色工业;保持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平衡。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资源类型也要求多样化的生产技术方式。因此,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传统的生产技术方式,我们不能简单的移植过来,而应当通过借鉴和改造,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结合各个地区的特殊条件,挖掘传统思想中所包含的合理资源,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人类必须摒弃现在追求物质的生活态度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实现从高消费向低消费的转变,才能更好的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消费的增加,而消耗的不断增加就只能是不断创造消费时尚,改变人类原有的、自然的生活方式,使之成为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并不代表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相反会给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带来压力。人类必须探索适合于人类长远生存利益的低消费的生存模式。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中遵从“合于义”的节俭生活方式以及“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节用、爱物的思想对现代人类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人类的发展只有建立在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对生存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形成一种“绿色”的生活消费方式,才能既顺应自然规律又符合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真正实现“天人合一”。
四、克服传统专制等级制度思想,建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制基础
社会体制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制度,直接约束人们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行为,它的政策导向和实际效果,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性质和规模。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为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应该包括维护人民健康生活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有一个安定和睦的社会关系环境,平等地共享保障个人发展的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又对如何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加详尽的发展道路。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正在开辟一条不同于西方工业化,更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优越性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表现在伦理道德领域,而且向法制领域延伸和扩展,形成了渗透生态伦理思想的法制理念,从而使生态伦理思想深人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了许多自然保护的具体措施,如建立川虞、林衡等保护机构,制定森林保护、水资源保护、土地保护、动物保护等相关的法规,以及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但这些措施只是要求人们通过自律,以提高内心的道德修养为目的,相对于封建的专制统治来说,它们的作用是极其微小的。传统思想中单纯强调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迎合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统治者实行人治与专制的根本要求,与现代社会中民主制度实行法治的要求相背离。而目前,我国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某些政府部门为了各自利益,盲目开发资源,以牺牲环境来实现自己短期的经济业绩,甚至对环境违法现象采取纵容的态度,从而导致了我国许多地区生态状况急剧恶化、环境事故频繁发生的情形。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研究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我国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引起的。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经统计,在世界160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位居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可见,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约为50亿吨,属于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总体而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春冬少,这导致有些地区水灾频发,有些地区又极度干旱。二是人为因素,我国国民惜水、节水意识薄弱,节水措施不到位,这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七、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止于此,而以上所提到的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防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此外,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点,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我们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明确其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在贯彻与落实,我们要在其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还有利于我们防污治污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国民环保意识薄弱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在这一方面多做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渠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还可以通过完善法制、加强监管等方式来督促人们的行为。个人则需要将思想意识落实到行为活动,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将生态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一部分领导人已经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计划,如倡导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填海造陆、海水淡化,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个人认为政府应将这些政策方针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形成硬性要求,针对各地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任务分配,并按时进行成果验收,未完成任务指标的地区政府,应给与适当的惩罚。
等等。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简称EIA) 是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规划或者建设后项目有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性预测分析, 预先提出解决对策, 对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进行跟踪监测, 消减污染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 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 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人们开始关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不断寻找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上世纪中叶, 由于核在工业及战争中的使用, 研究人员开始对核污染进行预测。1960年之后, 英国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雏形, 即在评价前首先要调查清楚三个关键环节, 即关键因素, 关键途径和关键居民区, 进而通过调查污染产生的来源, 污染如何传播以及污染如何破坏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之后不久, 也就是1964年, “环境影响评价”这一概念在加拿大召开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 “被学者们提出。稍晚于卡尔逊《寂静的春天》。在1969年, 美国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环评相关的法律。继美国之后, 先后有瑞典、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与此同时, 国际上开始设立一些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 并召开一系列环境影响相关的会议, 进一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与发展。经过60多年的发展, 现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水平、地域条件、工业布局等情况各不相同, 因此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如英美等发达国家, 依靠先进的科技实力、雄厚的资金, 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细化和规范,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评制度。而部分发展中国家, 已然意识到环评的重要性, 正在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 制定相关法律条文。作者通过查阅资料, 总结了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1) 评价对象范围扩大, 由点到线到面, 由以前单一单个项目评价, 到整个工业园区乃至整个大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注重整体的评价。
(2) 评价的范围考虑因素更加全面, 不仅仅考虑经济因素, 还考虑到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从而衍生出来如环境风险评价、视觉影响评价、健康影响评价等。
(3) 评价的程序更加系统规范, 更加程序化, 先筛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 从而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再对环境影响因子进行预测评价和监督, 最终监测环境因子, 为工程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4) 评价的方法更加丰富, 不再是简简单单单一的模型, 而是借助GIS, RS, GPS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使得评价更能反映客观情况。
(5) 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相结合, 成为规划的一部分, 环境规划部门与环境评价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密切, 环境评价、规划、管理成为一个系列化的整体。
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影响评价, 但最初的环评仅限于新建大中型项目, 之后的二十年里, 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但是这种单一的只针对新建项目的评价尤其客观的缺点, 因此在实际实施中遇到了些麻烦, 例如只能对项目做一种被动的反映性评估;难以考虑项目诱发或间接的环境效应;难以全面考虑替方案和减缓措施等等。因此我们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开始提高。我国从小平同志南巡之后, 开始关注战略环评问题, 战略环评站在了一个全局的高度, 高屋建瓴的提出了环评不仅仅是项目内部, 而且在一个大区域的项目之间, 产业与产业之间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故此, 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新的科学的定义是指“规划编制阶段, 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 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2003年9月1日环评法正式颁布实施, 使得环评以法律条文固定下来, 为了更好地开展环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法规、标准、准则等, 而且实现了注册环评工程师制度, 提高了环评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2006年国家环保部在内蒙古自治区、大连和武汉市等地区进行规划环评, 取得了显著成绩。此后, 又陆续批准江苏省、湖北市、宁波市、芜湖市为规划环评试点省份和城市, 河北省、山东省、吉林省、上海市等许多省市也相继配套出台了多项地方性规章制度, 有力推动了规划环评的实施。从国家到地方, 规划环评工作已经逐渐开展。
3.1 在理论研究方面
随着环保行业越来越受到政府人民的重视。一大批专家学者开始积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机理、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拿来借鉴, 所以目前尚无通用成熟的技术、方法、评价指标及体系等。目前环评工作面临着评价方法详细度不够;不确定性强;缺乏在决策中体现环境评价结果的方法。这些缺陷导致了规划环境影响的准确性差, 预测结果不理想、减缓措施制定的不够详细, 使得环境评价结论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3.2 实践方面
由于我国引入战略环境评价较晚, 从而以属于战略环境评价范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相对落后。日前已完成的区域规划环评有长春经济开发区规划、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厦门东海岸开发区、厦门城市总体规划环评等, 还有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环评报告书等, 铁路系统目前尚未开展规划环评工作,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经济发展这必将大大推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开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蔡艳荣.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2]王威, 葛再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7) :130-130.
[3]Kimothi Juyal.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 few selected watersheds of the Chamoli district usingremotely sensed at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6, 17:7.
[4]赵廷宁, 武健伟, 王贤, 史明昌.我国环境评价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赵艳博, 林逢春.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能源与环境, 2008 (5) :10-12.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2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46-1
1 造成这种污染的原因
1.1 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社会舆论、高层领导已经将环保问题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作为基层的大众及部分地方领导的环保意识还很单薄,并没有提高认识。一是部分地方领导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将可持续发展观落实到工作中,没有考虑环境和生态因素。在生态环境的保持与经济的发展中没有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而是一味的追求眼前和局部利益。二是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在利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不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1.2 农村环保力量薄弱,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靠县市级环保部门,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环保考核机制,但乡镇基本上未配备专门的环保队伍,落实工作还是以县市环保部门为主,使农村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很难将各项环保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1.3 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一是化肥、农药的流失渗漏。由于农民盲目追求农产品单产数量,超量或不科学使用化肥,使农产品质量降低,个别地区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偏高,部分蔬菜含硝酸盐超标;由于过量或滥用农药,使粮食、果蔬等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有益生物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致使生态失去平衡。二是农用地膜污染严重。农民为了追求农产品临时效益,大量使用地膜或塑料大棚,使棉花、果蔬早种植,早结果,早上市,提高单价以增加收入,但不容忽视的是,大量使用地膜,又不进行清理或科学处理,长期使用,对土壤十分有害,终将导致粮食、蔬菜减产。有资料报道,试验表明:土壤中残留残膜每公顷达37-45kg时,小麦、蔬菜将分别减产7%、10%。
1.4 生活垃圾和畜禽粪处理不当
在农村没有垃圾处理场,也没有必要的处理方法,生活垃圾在水塘沟渠、道旁地头,随意乱倒堆积,成为新的污染源。另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殖专业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大多数养殖专业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四溢,粪水横流;畜禽场产生的废液污水,多数就直接排入水沟渠塘,导致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加剧。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含有多种致病病菌和寄生虫卵,直接作为肥料,或一遇大雨,粪便污水随地表径流入水体,导致疾病传播,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 采取的措施
我县的农村环境污染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过全国水平,为此我们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小我做起,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切实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2.1 强化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措施
保护饮用水安全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合理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监测和管理力度。依法治理保护区附近的污染企业,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杜绝任何有害物质进入水源保护区,同时监测养殖业对水源的破坏。严格禁止直接或者间接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并且一定要制定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以备不时只需。
2.2 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逐步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的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控制散煤和劣质煤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3 严格控制农村地区的工业污染
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杜绝工业和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完善限期整改治理制度。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企业、工艺、设备,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
2.4 加大力度控制养殖污染
合理制定禁养、限养区域,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畜混居的状况。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现集中饲养的目的。依据水体的承载能力和水质的要求,科学确定水产养殖的数量、种类,合理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坚决禁止化肥养鱼。
2.5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用药,鼓励农民多使用腐熟的农家肥、绿肥,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鼓励农民根据病虫草害发生特点进行综合防治和生物物理防治。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切外源物质进行严格把控并及时处理。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
浅谈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11-14
关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12-17
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05-2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论文10-17
我国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现状及对策09-21
我国环境生态管理策略11-15
我国生态建筑论文07-26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情况概述06-01
浅谈我国医药的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07-25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