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篇1

1.政令不畅。政令不畅主要表现为下级政府在贯彻上级政府政策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敷衍性执行政策。二是曲解性执行政策。三是附加性执行政策。四是替换性执行政策。五是截留性执行政策。

2.地方规则胜过中央政策。老百姓到政府办事,如果不懂‘规矩’,只能吃‘闭门羹’。”不懂政策可以,不懂领导意图不行;不懂法律可以,不懂规矩不行。”[2] 3.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由于政府的无竞争性和排他性地位,引发政府执行人员在执行中的不计成本,执行资金浪费严重。

4.政府人员在执行政策任务过程中缺乏沟通协调。在我国,政府人员在执行政策任务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存在严重问题,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缺乏系统协调,互不配合甚至相互拆台的现象经常出现。5.一些公务员的隐形不作为。一些地方政府干部缺乏起码的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致使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久拖不决。

我国行政改革的现行举措:

一是完善标准化法规制度,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强化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二是全面清理和修订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整合现行各级强制性标准,在涉及公众利益的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缩减推荐性标准,推动向公益类标准过渡。三是鼓励学会、协会、商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制定发布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选择部分领域开展试点。允许企业自主制定实施产品和服务标准,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四是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制定工作,以有效的市场竞争促进标准上水平。努力使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立得住、有权威、有信誉,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证”。我国行政改革的发展方向:

一建立有限政府,投资社会资本

二建立有效政府,推动公共服务创新

有效的政府应当能够激励自己的政府官员,使他们能够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公平有效的法律制度和市场体系,给人们提供长远的经济预期,防止机会主义短期行为,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设计以人为本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提出以顾客为中心的行政理念,强调围绕公众的切身利益制定服务标准,给公民自主选择的机会,鼓励公民参加公共事务的管理。“我国行政改革也要贯彻这一根本原则,设计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模式,要顺应和尊重民意,依据人民的意愿确定政府工作方向和指导政府工作的原则。”

2.分离政府公共服务的决策和生产。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决策和生产分离开来,政府只是掌舵不是划桨,这样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也满足公众需求。但我国传统的行政体制下,政府既制定公共服务决策,还亲自提供生产和公共服务,政府变成全能型的直接服务的角色。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篇2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 其权力来源于人民, 来源于法律, 是国家诸多权力中最有力量、最活跃的部分。其具有强制性、命令性和较大的自由裁量性, 因而比其他权力更具有扩张性, 更容易发生权力的滥用。政府权力的作用范围最广, 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最密切、最直接。

政府工作几乎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涉及人民群众日常学习、工作、劳动和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同时, 政府又是绝大多数法律、地方性法规的执行者。由此可见, 如果政府机关不依法行政, 就很容易对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危害,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公民心目中的权威就会被削弱, 并且会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乡镇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 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因此, 在强调“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 切实抓好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这也是当前改革的社会迫切需要。

二、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立法机关集中全力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就国家整个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来说, 无法可依的状态已基本改变。许多法律是依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 因此,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罚代刑、贪赃枉法等现象仍然存在, 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在一些领导干部中, 处理或解决问题时往往忽视法律的严肃性, 而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滥用职权。如在征用土地的问题上, 置法律、法规于不顾, 随便批条子, 动辄开口子, 结果出现了乱占滥用土地现象, 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

第二, 习惯按个人意志行事, 忽视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行使行政权力的主要特点是命令和服从, 无论这些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都按个人的意志去执行。如某一行政执法部门执行已过时的红头文件进行处罚, 当事人不服提出行政诉讼, 结果执法机关败诉, 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第三, 执法不严、违法办案。在司法机关出现了办人情案、超期羁押人犯、违反程序法、侵害公民权益的现象, 还有不少案件审判后不能执行, 造成了“官了民不了”的局面。

第四, 以罚代法, 重罚轻管。有些执法部门在处理违法案件时, 偏重于经济处罚。如对假冒伪劣商品, 一经查出, 只有经济处罚, 而没有追究制假售假人的责任, 结果假冒伪劣商品依然猖獗, 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危害。

第五, 以权谋私, 执法犯法。有的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吃拿卡要”, 有的以权易钱、钱权交易, 直接损害了执法机关的声誉, 玷污了司法机关的形象, 虽然是少数, 但影响很坏。

第六, 包庇袒护, 徇私枉法。有的领导干部或上级机关, 对部分执法人员腐化堕落、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的行为, 视而不见、放任不管, 处置不痛不痒, 成为其保护伞。

另外, 乡镇依法行政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其危害性不仅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而且阻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长期下去将会导致改革开放的成果付诸东流。因此,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严重问题, 应当引起各级高度重视。

三、解决乡镇依法行政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预防、减少和有效制止这些问题的出现, 必须对症下药从多方面着手, 采取一系列措施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消除和控制这些问题产生的诱因, 形成多层次、全方位预防和矫治这些问题产生的有效机制。如何有效预防和矫治这些问题的出现, 笔者认为有以下对策。

(一) 摒弃人治思想, 树立法治观念

当前突出问题在于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具体表现在:一是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干部, 在实际工作中, 重人治、轻法治, 喜欢凭主观臆断下命令, 不愿按法律规定办事;定指标、下任务、做决策不注重科学性、合法性, 而以“摘官帽”、“一票否决”等手段强制推行“长官”意志, 下级为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指标任务, 不得不忽视法律, 采取一些非法的行政手段, 进而造成工作失误;还有一些个别少数地方领导, 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的利益, 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 包庇纵容, 还对正常的执法横加干涉, 致使一些地区违法活动猖獗。二是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 把法律赋予的职权当成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 对自己有利时就执行, 对自己不利时就抛到一边, 我行我素;还有些执法人员对一些法规的处罚条款记得很清楚, 其他条款则模糊不清。三是相当一部分群众只要求享受权利, 而不自觉履行义务。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长期在封建社会统治下, 人们受封建特权和小农经济的思想影响较深, 加上法制教育普及不够深入, 导致了人们还不能完全适应法制时代的要求。

虽然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政治纲领。但是, 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 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政命令、长官意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涉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此,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转变观念, 树立依法治理社会, 依法管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观念, 依法管理好本部门的工作, 具体做法有:一要树立法律支配权力的观念, 纠正权力支配法律的错误思想。二要革除法律治民不治官的错误思想, 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行政重在依法“治官”的观念。三要革除单纯的法律工具主义观念, 树立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目标主义同时并重的意识。

(二) 增强乡镇公务员的法律意识

依法治国必须有一支健康的执法队伍, 既要有健全的公务员体制, 又要有具有高素质的公务人员。乡镇公务员身处执法第一线, 是国家基层机关与社会成员之间的桥梁。乡镇公务员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整个公务员队伍使用法律的能力与水平, 相应地影响到法律的尊严以及政府的形象。因此, 乡镇公务员务必须树立两种法律意识:一要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律角色意识。公务员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公民和公职人员双重身份。这就决定了乡镇公务员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身份出现时, 应明确自身不同的法律角色。作为普通公民办私事时, 乡镇公务员就应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公民一样, 法律地位平等, 没有任何特权, 而不能以职务身份办私事。作为公务员行使职权时, 乡镇公务员应意识到自己执掌的公权, 是人民依法赋予的, 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 秉公执法, 而不能仅以普通群众的标准要求自己, 滥用自由裁量权。二要树立公正执法的法律服务意识。公务员在行使行政权时不仅要明确和承担与权力相一致的法律责任, 而且必须积极依法参与社会服务。因为现代行政的职能不是行政命令, 而是包括行政决策、协调、服务等多种功能层次、多要素在内的职能体系。从现代行政法制的发展进程看, 许多发达国家的行政法制观念, 已由“行政统治”演进为“行政服务”意识。国家行政在经历了“最好的政府最少管理”的实践和认识之后, 转变为当代的“最好的政府最多的服务”, 并在此基础上提倡“服务行政”、“社会责任国家”。我国的行政职能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 从理论上讲, 应该体现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性质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一致性。然而要落实到这一点, 必须有乡镇公务员正确的认识为前提, 即乡镇公务员的法律服务意识要建立在正确认识了现代行政的职能是以服务为主要功能的体系这一基础上。若身处执法第一线的乡镇公务员不明确现代行政的职能, 要求公正执法, 不树立公正执法的法律服务意识, 不仅公平待人的法律角色意识成了空洞的口号, 就连“严格执法, 热情服务”的要求也难以达到, 而且我国依法治国的行政职能就无法落实, 以依法行政为核心的依法治国方略就难以贯彻实施。

(三) 在执法过程中突出“程序优先”原则

在我国的法律传统中, 重实体轻程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也往往重结果、轻过程。事实上, 程序是执法公正的基本保障, 著名的“蛋糕法则”就有力地验证了这一点:有一位母亲买了一块蛋糕, 她对两个儿子说, 谁切蛋糕都可以, 但切蛋糕的人不能先拿蛋糕, 先拿蛋糕的人不能切蛋糕。这个规定使两个儿子都不敢把蛋糕切大了, 而是力求“一样大”。我们的法律程序正是力求公正执法的“法则”。因此, 我们必须按程序办事, 用程序来制约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

(四) 强化“执法监督”

没有监督的政府, 最终只能是专制政府;没有监督的执法, 最终也只会沦落为“无法无天”的境地。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我们的行政权力只能来自于人民, 终极目的也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 必须强化执法监督, 使权力为民所用、为民所需。我国法律规定有人大的监督、政协及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 缺乏的是这些监督的真正落实到位。因此, 强化监督, 关键要强化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 赋予他们法律上的保障权利, 使他们能够监督、敢于监督。

四、结束语

虽然依法行政面临着诸多困难, 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 正确分析现状、剖析其原因、寻求对策, 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 我国的依法行政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快,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摘要:目前, 我国乡镇机关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种种行政违法现象, 每个行政管理领域、每个部门都或多或少存在行政违法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行政机关的形象, 恶化了党群关系。文章从乡镇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力求找出解决对策。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篇3

[关键词]行政权;自由裁量;存在问题;法律控制

行政自由裁量权无论是对于行政主体还是对于行政相对人而言,都如同一把双刃剑。因为一方面,它不仅为充分发挥行政权的能动性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施展的空间,也为行政权能动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合理的标准和合法性的保障;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权力如果不正确行使或者滥用,又完全可能构成对个案正义的一种潜在威胁或直接的危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公共行政的生命就在于裁量,行政法的中心任务就在于通过法治解决行政裁量的问题”[1]。近几年接连发生的大量矿难事故,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收容审查案,2004年发生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2005年发生的“齐二药”假药案,2006年发生的上海社保基金案,2007年发生的广东佛山九江大桥被撞断案,周正龙假虎照案,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等等,无不说明行政机关不正确履行职责、违法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行政职权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所造成的严重的危害后果。笔者认为,为实现依法行政,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正当行使,必须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合理的控制。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裁量过程中,行政主体不正当适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较普遍地存在,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后果。具体来说,不正确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超越自由裁量权

即行政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超越了法定的幅度、条件或范围,对不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人和事进行了处理,或逾越了法律法规所设定的必要的权力限度。它有两种情况:一是甲类行政主体行使了乙类行政职权,严格意义上这叫“无权”。另一类是甲类行政主体行使了甲类行政职权,但超过了法定的范围。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公安派出所只有对当事人处以警告和50元以下的罚款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公安派出却常常会对当事人处以200元甚至更多数额的罚款,这就是“越权”。

(二)滥用自由裁量权

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虽然是在法定的权限范围之内裁量,因出于某种不合法的动机,故意不正当行使权力,而做出显失公正的违法的行政行为。例如某行政机关在批准土地使用许可时,要求开发商为该行政机关免费提供若干套住宅,以解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住房紧张问题;又如某车管所为了给职工多发奖金,在对车辆征收规费的同时,加收不应征收的各种附加费;再如工商局工作人员要求摊位位置较好的张某将其摊位换给他的熟人,张某不从,于是他就将张某的百货店予以查封,并贴上封条。

(三)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具体表现为行政处罚畸轻畸重。由于行政行为的具体作出者是行政人员,行政人员难免有理解法律方面的局限性及受一些不良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往往发生自由裁量超过一定的标准,或自由裁量超出一定的范围、种类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造成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如公安人员在处理治安行政案件时,考虑到加害人是自己的亲戚或领导的家属,而对其作出畸轻的处罚决定或者不予处罚。

(四)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履行法定职责有时限要求的有两类:一是行政许可行为;二是行政保护行为。对于这两类行为,法律法规的时限规定有的明确,有的含糊,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行政主体于何时履行法定职责都有自由裁量的权利。根据行政管理的效率原则,行政主体应及时行使行政权,履行法定职责。但在实践中,违反效率原则或者出于某种不廉洁动机,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大有人在,如工商人员对符合条件申请营业执照的行政相对人故意拖延办理;又如公安机关对申请人身安全保护的行政相对人不及时出警,从而使行政相对人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者死亡后果。

此外,在行政机关行政裁量过程中,还大量存在行政不作为或在行使行政裁量权时存在程序瑕疵的问题。前者如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后者如杜宝良交通违章巨额罚单案。安徽来京人员杜宝良因为到菜市场卖菜,在同一地点累计被“电子眼”拍摄到105次违反交通规则,罚款10500元,违章计分210分,而当事人竟对此浑然不知[2]。这个案件的关键点就在于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行政裁量过程中应当履行执法告知义务而没有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

二、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

笔者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法治社会所必要的,国家必须承认它的存在与作用。然而,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监督与控制,没有监督与控制的权力必将导致滥用和专制。因此,我们既要强调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也不能忽视由于其被滥用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必须强调对它的控制。笔者认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应重点包括立法控制、司法控制和行政控制三个方面。

(一)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立法控制

我国行政立法由于尚未形成统一法典,行政立法体制多元化,立法文件成千上万。在繁多的行政立法中,大多授予行政主体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且规定笼统,粗疏有余,细密不足。可以说我国行政立法的缺陷是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总根源。因此,加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立法控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加强立法解释。立法者应尽量制定或完善细密、详备的规则,在不能修改大法的情况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有权制定法规的人大要逐步加强立法解释职能,从而避免出现太大的裁量空间。二是要完善程序立法。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行政程序难脱自由裁量权的影子,但通过程序的公开和公平原则,立法规范适当的程序,对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依据、资讯、条件、过程、决定意向、结果予以公开,对涉及相对人利益较大的及与公共利益关系密切的或过于集中的权力领域予以公开,而使权力行使为公共所瞩目。因此,笔者认为,如果能有比较详尽的程序法典,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会大大减少。

(二)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是指人民法院依行政相对人的请求,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为。目前,司法审查的范围仅局限于 “滥用职权”和“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两个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的发展,司法审查的范围应当逐步扩大,一部分尚未接受司法审查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也应当纳入司法审查程序[3]。一是要扩大司法机关对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审查范围。不仅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要受司法审查,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显失公正同样也要接受司法审查;不仅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对个案涉及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合理性,法院也应当进行司法审查。二是在草拟行政程序法典过程中,对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范围进行界定,明确行使自由裁量权须遵守的原则和规则。从而为司法机关在司法审查程序中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法律救济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也可以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提供可操作性指引。

(三)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控制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控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领导对下级公务人员或专门的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约束和引导[4]。笔者认为,要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控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落实行政复议制度。指行政相对方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上级机关或法定复议机关审查原行政自由裁量行为是否合法适当,并作出复议决定的制度。行政复议只针对具体自由裁量行为。二是要落实执法检查制度。这是检查主体主动了解被检查对象的执法情况并及时纠正其不当自由裁量行为的法律制度。三是要落实审查批准制度。审查批准的内容主要涉及比较重大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以起到预防自由裁量权滥用的作用,属于事前控制。四是要落实考核惩戒制度。行政控制主体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行为进行定期考核,如发现其有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则按规定进行惩处。

三、结语

笔者认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除了立法控制、司法控制和行政控制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如注重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执法能力,树立行政人员依法行政观念和执法为民意识。同时,发挥社会监督功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媒体特别是行政相对人的监督作用,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和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力度。当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不可能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制约一步到位,而必须循序渐进,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改正不足,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我国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要走的路程还相当漫长。

[参考文献]

[1]周佑勇.行政裁量的治理.法学研究,2007,(2):121.

[2][杨小君.重大行政案件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9.

[3]丛彦国.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法律控制.法律快车网《法律论文》栏目.

[4]汤东.论行政自由裁量权.http://bbs.cncasky.com.

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从行政监督领域中存在的难题看,我们要实现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还有相当艰难的 路要走。

1.抽象行政行为的产生过程和产生结果是司法监督的死角。

依法行政指的是国家政府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管 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责。依法行政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要依据法律符 合法律;二是政府一旦作出违法的行政行为能依法予以纠正;三是应该由政府负责做而政府 不做的失职行为,法律能及时的制裁并给予责任追究。依法行政,强调的是法律在约束行政 行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法的严肃性和法的权威性既体现在政府的行为依据上,又体现在纠 正偏差行政行为的能力上。政府做出的行政行为要有法律依据,要受到法律的监督,政府违 法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既然抽象行政行为是政府的行政行为,那么,其产生的过程和结果都 有个法律认定的问题。比如,是否遵守了法定的权限和办事程序,是否经过了论证、规划、起草、协商、讨论、协调、审查、审批、备案、公布等等,都应该受到法律监督。

2.司法权和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滞后。

依法行政的“法”指的是由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所形成的全社会都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准 则。值得研究的是,行政机关自己制定规范,自己执行规范,自己裁决因执行规范而发生的 争议,这种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行政管理方式,决定了权力拥有者可以以国家名义强制 被管理者服从,政府官员所从事的行政管理行为拥有对社会财富的支配权。而“一切有权力 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 力”。(〈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3.公众监督权力没有被置于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

公众监督权力是民间的个体的监督政府行为的权力,这种权力不具备国家强制力,在监督效 果上无法直接对监督对象的违法后果实行惩治。由于政府的行政权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控制性,以及司法和执法部门受利益驱使容易产生腐败,使公众的监督权力非常容易流于形式。另 外,公众监督权力在行使的时间上,都是在公共权行使违规后对其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在权 力行使前的预防阶段,行使中的控制阶段,公共权力的拥有者不愿受到监督,公民个人不知 道情况不能监督,知情者看到监督风险太大不敢监督,社会其它监督机构形不成合力无法监 督。

4.行政权力过分集中给政府官员腐败埋下祸根。

行政权的运行采取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机制,在权力运行中“家长制”的现象 十分严重。这种权力运行的异化问题出在权力运用的过程之中:一是在权力的授予环节上,存在着暗箱政务;二是在权力的使用环节上,信息错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积极介入社会资源分配的做法,导致了企业行为的扭曲。当政府 掌握着资源配置生杀大权时,试图谋取某种私利或特权的企业或者个人,其首要任务就不再 是通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到市场上争取,而是以各种手段去拉拢收买控制资源的政府官员和 部门,通过走捷径去获取利益。

5.行政监察机关的权力行为不受人民司法的监督。

我国的行政监察机关设在政府系统内部,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独立行使行政监察权,其监 督的功能是:保障功能,从权力运行机制内部去规范和制约被监督者的行为;防范功能,防 止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发生;控制功能,对偏离正轨的行为给予及时制止;揭露惩戒功能,对违法行为按法律规定予以制裁;威慑护善功能,维护、保护、弘扬廉洁奉公行为。但是,监察权的行使不受人民法院司法监督的独立性却弱化了这些功能,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2 条第4项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行政监察法》第41条和《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3项规定,即使由此 引起了行政纠纷,也只能由上一级监察机关或者监察部以复核决定的方式予以最终解决,而 不能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监督的方式解决。这就是说,行政监察机关永远不能成为行政诉讼 的被告。行政权的相对人即使不服行政机关做出的“最终裁决”,也无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 政诉讼。

6.行政权运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行政监察法》虽然对监察机关的职责权限、监察程序、法律责任等作了严 格的法律 规定,但是,其规定并没有解决一级政府组织权力的主要行使者受到监督的问题。《行政监 察法》对监察机关的职能规定是只能对本级政府任命的公务员实施监督,本级政府的领导成 员由上级政府的监察机关实施监察,这就形成了权力行使单位的主要领导在本级监察机关眼 里是垂直上级,对其无权行使监察权,他们只能由上级监察部门对其监察。而他们的上级对 其知情的程度和监察的力度却没有硬性规定,这种监督的后果是给行政权滥用留下了空间。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由行政组织外部的异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内部的同体监督两部分组成。外部有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内部有群众的监督、社会舆论 的监督。这些监督打折扣的原因:一是专门监督机构受制于监督客体,缺乏相对独立的权力 和能够与同级或上级组织抗衡的权威;二是监督权处于事后行使,没有进入到权力行使的过 程之中;三是监督主体自身的评价机制不健全,上级行政监督机关对下级行政监督机关缺少 工作政绩的评价机制,一级行政机关发生非法行政的现象,该级的行政监督机关应该受到何 种失职追究不明确。

7.行政权缺乏责任追究的法律规定。

就我国权力运行过程而言,一个比较突出的弊端是权力和责任相分离,对于权力界 限范围,权力行使主体如何对自己的权力行为承担责任、义务,缺乏明确的规定。邓小平指出:“各 地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党和国家的各级机关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人负责。名曰集体负 责,实际上等于无人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 管。所以急需建立严格的责任制。”(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缺乏责任制的权力运行机制,极易导致权力滥用和权力腐化。在廉政建设中,对腐败 行为的追究基本上只追究当事人,而几乎从不追究当事人的领导责任,只强调领导干部要自 身廉洁自律,而忽视对该组织领导者的责任追究。在用人方面,对违反干部政策,不按规定 行事造成失误的,缺少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对推荐失误,考查失误,任用失误的,难以按 法律处罚。在项目投资方面,资金批出去收不回来却难以依法追究审批者的责任。

8.行政权行使程序违法的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国行政程序建设的一大特征就是制度化与法治化特色不明朗,随意行政和恣意 行政现象 严重。”(张正钊,韩大元.比较行政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99-600.)行政程序,指的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开展行政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定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规则。行政机关和行政权相对人双方对行政程序的认同和遵守是衡量一个 国家行政法治的基本尺度,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是依法行政的起码要求。违反法定行政程序用 权,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其行为给权力滥用留下空间。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 法典,办事程序五花八门。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人民法院判决撤消或者部分撤消,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这是目前立法形 式明确地将违反法定程序作为认定行政程序违法的标准和依据。但是,《行政诉讼法》颁布 至今14年来的相关资料表明,司法审判实践中未出现过一起法院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撤消行 政行为的审判。没有这种案例并不能说明各级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行为都符合程序规则,相 反,行政机关程序违法的现象并不鲜见。既然违法,又得不到纠正,原因就在于对行政程序 违法缺乏实质的认定标准,没有法定的标准。

9.透明行政的法规建设滞后。

我国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获得人民的支持,经 常保持同 人民的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宪法的规定,为行政公开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人 民把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交给了政府,当然有权了解政府行使权力的质量和过程。现实状况 是,人民的这种知情权缺少法律保障,政府侵害公民知情权的法律界定不明确。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篇5

【内容摘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法制监督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完善行政立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途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程。

【关键词】:依法行政,存在问题,对策

依法行政或称行政法治,是依法治国原则在行政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依法行政作为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关键和难点,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对依法行政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行政立法不规范、不完善

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如果无法或法的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严密性,依法行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几年我国的行政立法发展较快,先后出台了《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重要的行政法律,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初步做到了有法可依,对依法行政的确立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行政法的覆盖面不够,使得行政法治化存在一定的“真空地带”。一些重要的行政管理领域比如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尚无法可依,从而影响到依法行政的全面实现,也不利于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二是行政立法的质量有待提高。行政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中存在着部门利益化倾向,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不够,缺乏充分的专家论证,使得行政立法严密性欠缺,统一性不够,有些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可操作性不强,不仅给行政执法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严重损害了法治的权威,影响了整个依法行政的进程。

(二)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我国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形成全方位的对接,导致行政执法职责不清、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具体表现为:第一,政企不 1 分,政事不分。从法理上说,执法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能拥有执法权,然而目前我国的行政执法机构设置混乱,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单位、企事业或政企合一的单位等都享有行政执法权,行政执法主体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并不少见。第二,行政执法部门纵向集权,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造成执法工作形不成合力,相互掣肘,办事效率不高。第三,行政执法机构之间权限不明、职责不清,行政隶属关系混乱,导致执法不力。(三)缺乏完善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控制,否则就会被滥用。因此,除了要有完备而规范的法律法规外,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与加强也格外重要。我国目前虽已初步形成了行政系统内外结合的监督体系,有党的监督、人大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和行政机关内部专门机关以及上下级的监督,还有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但这些监督却没有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并未真正促使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牟利现象普遍-存在,阻碍了依法治国建设的进程。目前我国行政执法监督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行政监督立法残缺。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行政监督法》及与其配套的法规、规章来统一规范行政监督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程序和时效及法律责任,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或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或职权重叠交叉而使有关监督主体互相推诿,监督不力。二是执法监督机制不尽合理。不少监督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地位低、权力小,监督工作未能切实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未建立并认真实行监督责任制。三是社会监督、民主监督力度不够。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工青妇残等社会团体往往因经费不足、实际法律地位低等原因不能或不敢去行使监督权。在西方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的新闻舆论监督,也因种种原因而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监督职能。(四)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者,基本上所有的法律法规都要由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通过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来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思想业务素质直接决定着依法行政的质量和水平。而我国的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参差不齐,依法行政的观念、能力和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执法理念落后。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存在着“官本位思想”、“人治思想”、“特权思想”,在执法过程中滥用权力,损害相对人利益以满足私欲。还有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存在着义务本位的法律观念,依法行政意识淡漠,缺乏理性的公民权利本位的现代法治精神,以致出现了行政权失控或法外行政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 执法水平,导致了对依法行政的破坏。二是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匮乏,执法水平低。三是行政机关在进人、用人、考核、任免、奖惩等方面均未完全纳入法制化轨道。一些执法人员不具备国家公务员应有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二、推进依法行政进程的对策思考(一)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推进我国依法行政进程,必须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当前尤其要真正树立以下三个观念:一是职权法定和权责统一的观念。任何行政职权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承担责任是现代法治政府的第一要义,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理应承担起与权力对等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政府违法行使权力要承担责任,违法不作为也要承担责任。二是法律权威的观念。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依法办事、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氛围。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或者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不得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三是依程度行政的观念。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在当前情况下,依法行政特别要树立依程序行政的观念,完善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制度,做到任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行政机关在行政决定过程中应当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在作出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决定时,应当给予相对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二)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为了切实使依法行政有法可依,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立法。首先,要尽快出台《行政立法法》、《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等重要的行政法律、法规,弥补行政法领域的“真空”,使得行政行为从主体到形式、内容、程序等都有法可依,同时要配套建立行政听证制度、行政公示制度、行政公诉制度等重要的法律制度,把抽象行政行为同时也纳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范围,使行政从总体上、全方位、多角度地有法可依。这也是保证实现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其次,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增加法律法规条文的严密性、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这就需要把现有的行政法律法规加以整理,总结正反经验,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提高行政立法技术,使法律法规具体明确,易于执行,从而堵塞由于条文本身造成的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漏洞。(三)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完备的行政体制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组织保障。我国现有行政体制兼有计划和市场 的两重属性,在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有必要进行大的改革。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行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使政府职能法定化。凡是国家法令规定属于企业行使的权利,各级政府都不要干预。要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尽量、尽快转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二是建立权力适度分立的政府结构。可以考虑在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之内,设若干决策局,并就各决策局关联的业务设立相应的执行局,专设监督局。另外,还可根据需要设立专门行政裁判所,解决大宗化的民事和行政纠纷案件,以改变现行的一些政府部门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的弊端,从而达到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目的。三是要认真清理和明确某些行政执法机关的性质、职能、权限和责任,克服某些行政机关角色混乱、职权不清的现象,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确立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首长负责制,建立各自的责任机制。

(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这是推进依法行政进程的重要前提条件。依法行政能否推进,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在于执法者。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是要严把入口关和考核关,对拟进行政机关的人员必须经过任职考试和考核合格,并经过严格的组织程序才能到国家机关任职,打破“平均主久”、“大锅饭”等弊端,形成“强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是要对现有的行政执法队伍进行认真整顿,通过民主评议、社会监督、考试考核等方式,把那些不称职、不适应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坚决清理出行政执法队伍,保证队伍的纯洁性。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业务培训制度,对现有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培训,并形成经常化、制度化,以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和完善行政监督和司法审查制度

监督和审查是依法行政的最后一道屏障,是实现依法行政的根本保障。应尽快健全和落实各种监督审查机制,使行政权力都能按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行使。行政监督方面,在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外部监督。内部监督要真正实现层级监督、同级监督和政纪、审计、监察各部门的专项监督。外部监督除了强化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外,还要充分发挥群众、舆论的监督,在政务公开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有效监督。在司法审查上,要强化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首先应当从完善与改 革司法行政体制入手,可结合《人民法院组织法》的修改及<法官法》配套措施的出台,具体落实和确保人民法院与政府的平等地位,从组织机构上保障人民法院的独立性。其次,应当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可结合《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引入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克服行政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局面。参考文献:

[1]应松年《依法行政论纲》[J].中国法学,1997(1)[2]李乾贵《依法行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出版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篇6

内容摘要„„„„„„„„„„„„„„„„„„„„„„„„„(1)

关 键 词„„„„„„„„„„„„„„„„„„„„„„„„„(1)

论文提纲„„„„„„„„„„„„„„„„„„„„„„„„„(2)

文„„„„„„„„„„„„„„„„„„„„„„„„„(3)

参考文献„„„„„„„„„„„„„„„„„„„„„„„„(13)

【摘要】

依法治国是党中央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就必须切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因此,本文针对依法行政方面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保证严格依法行政,实施依法治国,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国家权力分工的一般原理、行政机关机关与公民法人的关系,行政机关在实施依法治国中担负的责任、推动整个社会化进程的需要四个方面阐明了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这一重要论点;然后针对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执法体制上进行了系统分析,阐明了健全法制,加强执法监督,依法行政的必要性。最后,着重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行政执法 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论文提纲

一、依法行政是法治国的关键

(一)从国家权力分工的一般来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二)从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的关系来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三)从行政机关在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中担负的重要责任来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四)从推动整个社会法治化进程的需要来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二、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行政机关与人大的权限范围划分不清

(二)行政机关的职能、管理机构和从事制度还没有完全转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三)许多行政行为告别是行政程序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严格的法律监督机制。

三、严格依法行政的措施和对策

(一)要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

(二)要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

(三)要建立行政机关决策合法性论证制度,保证行政机关决策合法有效,切实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现国家行政管理法制化

浅论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要求: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人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因此,探讨依法行政的问题,严格依法行政,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治化,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法行政是法治国的关键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包括完善法律体系,健全民主监督,严格依法办事,增强法制观念等诸多内容。其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一)从国家权力分工的一般来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在国家权力中,行政权是最活跃、最具主动性的部分。

1、与立法权相比,行政权最活跃,在我国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绝大部分要由行政机关来执行。行政机关在我国国家机关序列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拥有的部门的最多,人数最众,涉及面最广,因此,在纸上的法律变成现实生活中的法律,主要在于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

2、与司法权相比行政权最具主动性。司法权的运用奉行“不诉不理”原则,不是给予当事人和主管机关请求,司法机关不得径自审判,因而司法权具有被动性;而行政权的运行则具有主动性,它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要求,可以说,没有行政权的积极主动运行,依法治国就失去了主要产支柱。

(二)从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的关系来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不同,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法人、法人与法人这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而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实际上是 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1、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机关和公民、法人之间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非平等协商关系;

2、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决定具有单方面性,即在多数情况下,行政机关的决定并不需要征得公民、法人的同意;

3、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机关的决定具在先进性,即公民对行政机关的决定不同意,虽然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但这并不影响决定的执行。由此可见,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二者在事实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行政机关处于“强者的地位,公民、法人处于“弱者”地位,这容易出现“强者”侵犯“弱者”的情况。因此,要维护公民、法人和合法权益,保障行政权的正当行使,就必须把行政管理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

(三)从行政机关在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中担负的重要责任来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通过实施法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重要保证。在依法治国的方略实施过程中,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和立法机关的依法立法、司法机关的公正司法,共同构成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其中,依法立法是基础,公正司法是保障,面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依法立法,就是要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建立起科学、严谨和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立法工作,加快了立法步伐,可以说,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已经基本形成。在国家社会、政治、文化和其它领域,已经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那么在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强化严格执法,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则是一个比立法更加迫切和艰巨的任务。法律的实施是所有 5 国家机关的任务,司法机关肩负重任,但更重要的还是行政机关,大量的法律包括经济方面的以及和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许多法律,都有要依靠行政机关去实施、去落实,面行政机关本身对效率的要求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对接近于主观决定问题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要树立起法律的权威,使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切实奠定和实施,关键在于依法行政。

(四)从推动整个社会法治化进程的需要来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即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从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依照法律来进行。这就要求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要求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要求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以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的社会氛围。而要做到这一切,关键就在于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加为行政机关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机关,通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对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的、文明的依法管理,不仅能使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实施,同时也能在全社会起到很好的尊重法律、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公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有助于树立起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法制化进程。

二、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在于把国家的行政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即法律的规范性、民主性、科学性来约束行政行为的随意性、集权性、主观性,建立依法行政的执法体制。目前我国宪法规定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的,基本理念上体现了民主和法制原则。但是,由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制度与地方政府定立行政法规权力并行,从而是执法依据时常出现偏倚,使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的权威性上没有真正确立,而且因缺乏配套法律以及残存的传统 6 体制的影响等因素,宪法规定的法治原则在实践中并未完全落实。在具体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越权处罚、无权处罚、以罚代刑等现象时有发生,乱罚款、乱设卡、乱摊派成为尖锐的社会问题。在内在原因上主要表现为存在看一些体制上的一些问题:

(一)国家行政机关与人大的权限范围划分不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机关过多地行使应当属于人大的立法权。例如全国人大常常通过授权决定将某些立法权授予国务院,而实际上国务院也常常行使属于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二是人大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和行政机关的经济管理的权限划分不清。按照宪法规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项,应当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但实际上许多重大事项常常是由行政机关决定的。

(二)行政机关的职能、管理机构和从事制度还没有完全转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而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模式还在探索中。各级政府建立了庞大的经济管理部门,形成了政企不分的体制。其次,是政府部门庞大,工作人员众多,办事效率较低,各部门的权力责任时常难以界定,从而导致办事程序过多,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执法机关权限重复交叉等。

(三)许多行政行为告别是行政程序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严格的法律监督机制。首先表现在行政立法方面。1979年以后,我国制定了一些行政法律,对一些方面的行政行为进行了规范,但在行政行为的许多方面仍缺乏行政行为基本规则和基本程序的法律。其次表现在行政监督的法制方面。虽然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群众对 7 行政机关的监督权,但是因为缺乏配套的法律,这种监督权无法真正落实。最后表现在行政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工作人员中贪污、受贿等以权谋私的非法行为又不断蔓延的趋势,虽然经过多次治理,但成效不甚显著,它不断腐蚀着行政机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只有不断健全法制,加强法律监督,实现依法行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三、严格依法行政的措施和对策

依法行政就是各级行政机关要依据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民对该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依法行政的正确观念和意识,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建立行政决策合法性论证制度,切实推进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

(一)要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由于“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来,我们也没有自觉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方面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建国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之相应的高度集权以及主要靠政策、行政命令、长官意志办事的方式根深蒂固。因此,依法行政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观念更新。严格依法行政,要求我们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下列观念和意识:

1、权力观念。权力是法律规定并保护公民本身所具有的权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保护公民的权利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五大报告要求“一切行政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 8 障公民权利”,这就说明,保障公民权利是依法行政的根本目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列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在权利和义务这一统一体中,权利总是基本的,占主导地位。因此,在行政管理中,如要公民履行义务,首先要满足公民的权利要求,这并不是行政机关的恩赐,面是行政机关不可推卸的责任。

2、程序观念。程序是按照一定的时限和顺序构成的行为过程。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采取的方法、措施,应当有时间上的限制,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如果超过了法定的时限,违反了先后顺序,则构成程序违法。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的一切行为都要纳入法制程序的轨道,即用行政法律程序来约束行政,“无程序行政”,这是大多数国家认同的原则。

3、监督观念。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专断和滥用,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是人类历史上早已证明的真理。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整个报告中有五处提到“民主监督”,这决不是偶然的。民主监督是克服权力腐败的天敌,这也是人类历史早已证明了的真理。因此,严格依法行政,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监督观念,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4、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的宗旨。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更应增强服务意识,现代法治国家,已经由“行政统治”演进为“行政服务”。西方早期资本主义时代宣扬“最好政府,最少管理”的原则,适应当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要求。现代资本主义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和缓和阶级矛盾,转而主张“最好政府,9 最多服务”,要求政府在某些社会领域进行积极干预,以增进人民的福利,因而提倡“服务行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过去在行政观念上较多地存在把行政管理当成是“管老百姓”的,而较少当作服务,往往点到“主仆”关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应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5、责任意识。有权力就要履行义务,同样,有权力就要承担责任。行政机关同公民、法人一样,也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严格依法行政,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使行政管理做到权责相统一。由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封建传统在现实生活中并未彻底根除,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应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观念还未成为普遍的意识,结果造成了行政管理活动中有权力无责任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树立责任意识。

(二)要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执法将成为政府机关的主要工作任务。严格依法行政,要求机关必须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1、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目前我国许多立法是由行政部门起草的,而某些部门在起草中注重争权,导致不少立法中同一事情有许多部门参与管理或有权处罚,以致于某些违法行为发生后,多个部门相互扯皮或均不予管理,造成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因此要落实执法责任制。这就容易出现有的法律的执法主体找不到,有的法律则有多个执法主体交叉,因此要落实执法责任制。所谓执法责任制,就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要求,将法律法规分门别类,按其内容确定负责实施的行政机关,明确执法责任,以解决执法责任不清,执法中不作 10 为或乱作为的问题,促进执法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执法水平。有执法活动,就必须有评议考核,要让评议考核发挥作用,就把评议考核的结果作为任用奖励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1必须明确划分行政执法机关的职权,把执法责任权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或岗位及执法人员;2将执法任务、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具体化,明确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使依法行政经常化、规范化;3建立健全以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责任为核心的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廉政勤政制度、执法人员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责任和评议考核制度,切实做到执法主体到位,目标措施到位,保证措施到位,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2、强化执法监督,健全执法监督体制。执法监督是严格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有效的执法监督,就难以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完全按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办事,就难以保证国家行政管理的目标,因此各级行政机关必须加强对执法监督的检查指导,建立执法检查责任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①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制度。②加强司法监督。一方面,司法监督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法。另一方面,也要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建立司法审查制度,这就不仅要对具体的行政行为加以审查,也要允许对抽象行政行为加以审查,以于违犯宪法和法律规定,损害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抽象行政行为,公民、法人也有权力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③进一步完善国家赔偿制度,即在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损害公民财产权和人身权时,公民有权请求赔偿。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使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热潮人员素质。行政执法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是改善行政执法状况的重要环节,必须建立一支忠于人民、熟悉法律、有高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行政执法队伍。①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岗位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②实行执法机关领导干部定期交流和重要岗位轮换制度。③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度,对不适应执法岗位的坚决清除。

(三)要建立行政机关决策合法性论证制度,保证行政机关决策合法有效,切实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现国家行政管理法制化。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国家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因此,行政机关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及有关规定,建立依法决策和重大行政决策的听证制度,克服违法决策现象,避免决策失误,保证决策合法、科学与民主。切实推进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结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要求: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人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因此,探讨依法行政的问题,严格依法行政,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治化,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宗璋;完善中国行政侵权责任制度的若干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孟鸿志;我国行政执法的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陈亮;;加强海事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建设之我见[J];才智;2008年08期

【4】周佑勇;王青斌;;和谐社会与行政执法的改进[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5】 申来津;吴冰;;高等教育中的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6】 青维富;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发展和特点[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农优勇;我国当前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李成言;庄德水;;行政执法职务犯罪:类型、逻辑与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徐舜岐,王彦,张东华;论我国行政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法学;2002年01期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篇7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职能, 并且不以盈利为目标, 使得其自身的财务管理过程不同于一般的企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 资金提供者并不要求投入的资金获得必要的经济利益, 资金投入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促进其社会公共职能的顺利开展, 以确保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2)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是不能清算、转卖或者倒闭的, 因此也不存在企业财务管理意义上的所有者权益。

(3)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 不以本单位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而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责任, 其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财政及其他资金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确保本部门所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的实现。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不断完善, 目前实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 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 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专项资金存在被挤占、挪用的情况

专项资金, 主要是为了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某一特殊职能, 专项用于开展某项活动的资金, 如就业补助专项资金、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等。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 专项资金不同于企业的公用经费及人员经费, 其用途是固定的, 不能挪用、挤占, 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关系着政府社会职能的履行效果。而在实际的财务核算过程中, 部分单位往往存在着在专项资金中列支人员支出、报销应属于公用经费支出范畴的费用等问题, 这些情况的存在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导致国有资金流失。

2. 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及约束力

在预算编制环节, 尤其是专项预算编制环节, 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统一的标准, 编制人员的主观意向占主导作用, 为了获得较多的财政资金支持, 往往会夸大资金需求, 在实际预算执行过程中, 往往使得支出数额小于年初的预算数, 造成资金的闲置, 从而无法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各个领域。以某一部门为例, 其2006-2010年部门预算数及历年结余资金情况如表1所示:

注:本表中反映的预算数额主要为财政部门的调整预算数, 不含单位通过其他途径取得的资金。

通过表1可以看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部门中预算与支出的匹配程度不断完善, 从2008年以后其预算数与实际支出数基本持平略有节余, 但是由于其在每一年度资金均有节余, 使得其累积下来, 整个系统节余资金达到8 000多万元, 这部分占用的资金无法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另一方面, 由于财政资金的有限性, 部分急需资金支持的项目, 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开展。

3. 对政府采购工作重视不够, 无法发挥政府采购功效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以来,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 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规范了采购行为, 节约了财政资金。但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制约着政府集中采购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一是部分单位对涉及部门利益调整的政府采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存在少报漏报政府采购预算行为, 在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中, 会发现某些部门对于应当纳入政府采购的项目私自采购的行为。这些现象的存在, 一方面是由于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缺乏对政府采购法的充分认识;另一方面是从本部门甚至个人利益出发规避政府采购。

二是部分单位对于确定为政府采购的资金使用不及时, 往往今年安排的预算项目到明年或者后年才组织采购, 这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政府采购资金的闲置、浪费。仍以某部门为例, 其2010年安排政府采购资金2 882.96万元, 实际执行采购2 114.91万元, 结算资金900.63万元, 也就是说某部门2010年尚有1 982.33万元的采购资金尚未执行采购或未进行结算, 这种情况的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缺乏独立公开的监督机制

目前,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督, 主要通过审计部门的常规审计以及专项审计实现, 而审计监督的方向主要是看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合法, 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则关注较少。目前, 在一些地区试行了政府支出项目绩效评价, 但其主要是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单位的绩效评价, 其独立性较差, 且外界公众一般难以获知评价结果, 不利于对财政资金的社会化监督。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 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 杜绝专项资金的挤占、挪用, 确保其使用效果最大化

为了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 首先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 各部门负责人应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并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切合本部门实际的内控制度, 在内控制度中明确界定本单位专项支出的范围, 杜绝在专项支出中列支人员经费、公用支出等问题的发生。为了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还应加强财政的监督作用, 充分利用现阶段已有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监督单位的资金特别是专项资金的流向, 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2. 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首先要提高单位负责人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转变其忽视预算管理的观念,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财务人员及财政部门应结合预算单位以前年度的结余资金使用情况来统筹考虑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情况, 对于结余资金较大的项目, 应不安排或少安排当年预算资金, 主要通过其以前年度结余来解决资金需求;对于结余较大且在未来年度不再有资金需求或需求较小的项目, 应通过法定程序, 改变资金用途, 用于单位履行职能急需的方面, 以避免资金的闲置浪费。

3. 增强认识, 整体联动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方面国家应完善相关采购管理制度, 完善配套法规, 以促进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政府采购管理各项制度, 准确掌握采购范畴、金额等相关内容, 以促进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 对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 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进行采购, 以保证安排的财政资金及时发挥效果, 确保单位公共社会职能的更好履行。

4. 引入社会监督, 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评价

在现有的体制下, 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普通公众无法得知, 透明性较差,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浪费现象的滋生。现阶段, 我国学习西方国家的做法, 在金额较大的支出中实行了跟踪问效制度, 通过单位自评、主管部门评价、财政部门评价等方式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监督, 这有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改善。但在现行的绩效评价体制下, 并未引入社会公众等外部评价者, 还是属于资金使用效果的内部评价, 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跟踪、问效。应建立包括社会公众、相关领域专家、资金使用部门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 实现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外部监督, 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最大化, 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较好地履行其承担的社会职能。

总之, 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地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并规范日常管理, 从而使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薛先玲.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4)

[2].李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施[J].现代经济, 2008 (04)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篇8

摘要: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本文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促进政府绩效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对策,旨在从根本上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瓶颈进行突破。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对策

导语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其存在的问题制约着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使政府绩效审计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政府绩效审计的健康发展。

一、绩效审计的含义

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开展的多类审计工作,包括经济责任审计、政府项目投资审计及财政收支审计等,并对其活动事项的效果性、效率性及经济性做出评价。在绩效审计中,一般借助GDP、GNP、国民财政收入及就业率等经济指标对经济绩效进行评价;借助物资生活水平、基尼系数及幸福指数等对社会绩效进行评价。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政府意志的充分体现,同时要求依法行政,对法律制度进行建立,以促使对绩效审计的有效规划。通过对地方政府的绩效审计,可以对公众满意度及公共责任等进行分析。总之,政府绩效审计作为重要依据,有利于对政府职能运作及执政能力的评估,其不仅涵盖单纯的政治含义,同时也包括社会进步、政府成本等一系列隐形问题。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免疫系统”理论体系框架下审计的免疫职能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1]。基于独立的审计环境,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其相关准则,以公平性、效率性、效果性及环境性原则对国家政府及职能单位进行的活动事项做出客观的审查与评价,让民众拥有审计结果的知情权,从而实现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1.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对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经济、社会等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审计工作人员的实务知识虽然较多,但理论基础相当薄弱。不能够掌握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熟悉传统的审计技术,同时对现代审计技术又比较陌生。部分工作人员拥有丰富的现场作业经验,但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低。

2.政府绩效审计标准不完善。我国审计署自1989年对政府审计标准进行制定以来,针对绩效审计内容相继提出了多个国家审计规范和标准。但现有的政府审计准则体系依然缺乏一个专门的标准对绩效审计进行规范。绩效审计的特点使得审计方法的选择、审计目标的确定等方面存在不同差异,且政府绩效审计对各方利益进行牵动,缺少明确的审计规范标准,就会使得审计责任不够明确,审计工作质量也会随之降低。因此,我国可借鉴西方国家颁布的绩效审计标准,对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进行制定,明确绩效审计的目标、内容、形式及报告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以实现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绩效审计执行的最终结果,同时也是制约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绩效审计的开展存在评价标准不清晰等严重问题,使政府部门资金利用的社会效益无法得到有效的量化及评价。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数量指标,人事部发布的《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主要用于对地方政府绩效的评价[2],不符合政府绩效审计的目的,不能成为标准体系对绩效审计进行评价。我国权威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尚未出台,由于审计对象存在不同层次和内容,对审计对象的效果、效率及效益进行统一衡量比较困难。然而,缺乏健全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势必会制约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不能体现绩效审计的效果。

三、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

1.完善审计知识,改进审计人员培训方法。审计工作的宏观性逐渐增强,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完善审计知识,在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对现场管理、国际金融及信息技术等知识进行学习。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和手段,运用各种方法全方位的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知识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树立起良好的职业操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促使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2.规范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是指导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制定并不规范,其差异化及形式化的突出给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因此,结合现阶段审计工作的水平,审计部门应当进一步规范政府绩效审计标准,对完整、可操作性强的绩效审计标准进行建立。同时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创造公平、统一、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对财政管理进行完善,进一步规范绩效审计的合法性与真实,有效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

3.建立健全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标准。依据被审计单位对不同体系进行参照,其绩效审计标准的多元性十分突出。地域上存在异地的绩效标准水平;专业类型上存在管理部门、地区、行业及国家颁布的不同标准体系。另外,被审计部门社会的公共评价及其自身评价标准体系的差异性也是绩效审计标准多元性的充分体现。因此,需要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对政府绩效审计标准体系进行完善。定性标准包括法律法规及各项方针和政策;定量指标包括政府预算和计划的具体指标及其业务的经济指标等。被审计部门的自身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内部性,社会公共评价标准则应具有长期性和宏观性。由于审计目的的差异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对一套完全适合审计事项的标准进行制定存在较大困难。所以,审计人员应针对每一项审计任务进行“量体裁衣”,依据项目的特点及审计目标对绩效审计标准进行制定。制定项目的审计标准,可以以规范性绩效审计标准作为基础,对具有针对性地审计标准进行重新建立。

4.完善政府审计评价体系。依据我国现有状况,需要以法律形式对政府绩效审计标准进行明确,以相关法律法规及地区性正式标准等作为评价绩效情况的基准。同时以被审单位自身制定的标准、专业机构的标准及经验等作为基准对绩效情况进行评价,但这些标准需要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另外,由于审计对象和内容以及行政级次的不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标准设立不能忽略其差异性,应当运用不同的经济分析方法对合理完善的政府审计评价体系进行建立。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目的在于实现政府效能的提高与公共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一旦实现对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政府就能够以被审计单位在财政预算编制中确定的绩效目标来衡量政府部门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行政效能,使政府部门整体绩效的评价更为有效。所以,需要对管理部门自身的绩效责任目标评价体系进行建立。只有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才能获得权威性的尺度与标准。

5.由简到繁有序开展审计工作。根据国务院下发的有关政策,与各单位部门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制定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由简到繁,有序开展审计工作。各部门首先应当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审计局安排现场审计,对相关资料、台账进行核查,查看有关项目的运营情况;逐步掌握审计工作各环节的不同动态,由简单到繁琐,对全部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并落实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细化分析并对其进行整改,实现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及稳定实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政府绩效审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传统观念的转变,制定有效的绩效审计标准及评价体系,培养综合素质及能力较强的审计队伍,有序开展审计工作,从而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及实施。(作者单位:山东省无棣县审计局)

参考文献:

[1]王会金.国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创新研究[J].会计研究,2014,11(10):81-88.

上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下一篇:如画的家乡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