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共9篇)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1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在对当前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中来自物流企业和社会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给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解决对策。

[关键词] 现代物流;发展;问题;对策

尽管我国物流发展较快,但还刚刚起步,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其中的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就会影响我国物流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来自物流企业方面的问题

1、我国物流企业整体上发展不平衡。我国物流企业因各自起点不同基础不同而导致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些企业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仍是以运输、仓储为主,还处于较落后的发展阶段。而有些企业则根据市场需求正逐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仅有少部分物流企业走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前沿。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企业的效率不高,服务内容有限,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信息网络和综合的物流服务理念,这是我国现代物流业所存在的首要问题。

2、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物流系统效率低、综合水平不高是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据中物联的数据统计约有73万多家,其中7人以下的物流企业就占到了12%,我国上市的26家物流公司总上市资产150亿,而美国仅一家物流公司的上市资产就超过200多亿,相比之下,可见规模之小,差距之大!“规模小”即意味着基础设施差、粗放式经营。我国物流市场开放后,这些小物流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价格战使他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正在经历着市场的调整和淘汰。除了规模小外,我国物流企业还普遍存在着设施落后、物流系统效率不高和综合水平不高的严重问题。

3、我国物流企业的服务理念有待开发。物流活动的本质是服务,但是我国部分物流企业对于服务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他们多把物流服务看成简单的满足客户需求,把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例如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看成是各自独立的物流活动,几乎没有形成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这样的结果导致物流企业仅仅关注价格而忽视了“供应链”所能带来的总成本降低的优势。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物流企业要求生存就必须提高物流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不能再把服务看成单纯的满足客户需求,应该形成“集成物流服务”和“高质量物流服务”的理念,即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同时将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并同客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二)来自社会、市场方面的问题

1、行业管理分散。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管理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体制。与物流相关的各部分分别是由铁道、交通、民航、内贸等不同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的。依据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物流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严重妨碍着物流的社会化进程,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

2、缺乏统一的标准。标准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物流业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物流业的行业形态和工商登记等管理规定缺乏统一的标准;二是对物流硬件和软件的认定缺乏统一标准。

3、缺乏物流法律规范和行业制度保障。我国目前尚没有一个正式的关于现代物流的法规或规则,用来规范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和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相关问题。另外,一直以

来在我国物流业广泛应用的保障制度也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传统物流活动中的财产保险和货运保险只能对物流的部分环节承保,无法适应整个物流市场的发展要求。当出现货物毁损时,物流企业常常受到较大的经济牵连,也往往付出很多额外的代价,这就使得物流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肩负了很多不应有的责任和风险。物流企业得不到专业的制度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规避物流营运上的不确定性风险,让物流业在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市场环境下健康发展是发展现代物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4、缺乏专业人才。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人才需求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我国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目前物流人才的缺口至少有50万人,而且现有物流管理人才中能真正满足物流企业实际需求的不到十分之一。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包括研究、管理、规划设计、基础操作等方面人才的缺口,成为我国目前发展物流业的一大障碍。因此,培养大批合格物流人才的任务也就愈加紧迫。

由此我国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解决对策有

(一)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鉴于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和我国物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基础。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基础性物流设施建设。国家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主通道和主枢纽的建设改造,以提高内陆交通运输设施的现代化水平;组建运输集团公司、区域性仓储集团公司;在重要港口和城市建立现代化的、大型的、区域性的综合物流中心。物流设施的建设是物流企业合理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2、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物流企业应主动吸收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管理经验,改进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并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物流业整体环境的物流管理模式,进而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不断创新物流服务。现代物流业的核心是提供高品质的物流服务。随着社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企业应该积极主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并从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入手,不断拓展物流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以服务为己任,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理念,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合理的、准确的、及时的物流服务来赢得物流市场。

4、加快物流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用在发展物流业上非常合适。物流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先进的技术永远是物流企业占领市场的法宝。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迅速提升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近几年来,国内外涌现了不少先进的物流技术,其中的关键技术有物流标识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保证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加快物流业整合。与国际著名物流企业相比,我国物流企业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不仅表现为物流技术,还包括物流管理理念、营销手段、服务质量等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外资、加速我国物流业的整合,同国际优秀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成专业化物流企业,是迅速提升我国物流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我国物流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良好平台。但应该注意的是整合不是组合,“整合”意味着各自优势资源的重组,而不是原有资源的简单合并。

(二)加快我国物流信息系统化的建设

物流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物流现代化建设,应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一个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当前,尽管物流的各个环节和电子商务已有了一些现成的软、硬件系统,但各个系统如何协调配合,实现企业、政府电子商务系统与内部集成化信息系统、伙伴间纵向信息的集成,形成开放式的集成化物流系统尚待进一

步加强研究和管理。为此,可考虑建立内部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与外部物流信息平台的接口,从而实现政府信息、企业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整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现代物流业整体管理水平。

(三)政府对物流业的支持至关重要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法规还不够完善,?有待相关部门给予足够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府不仅应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整体环境有很清楚的认识,还应及时根据我国的实际制定有关物流产业的相关物流规划和物流发展政策,支持制定并推广物流行业标准,将物流纳入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之中。政府应努力促进物流新技术的推广和合理利用。总之,政府对物流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将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域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思路。物流的发展不仅应当符合中国发展的国情而且应当符合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不同领域中,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都要各自注重研究自身发展的对策。这必将有利于包括由专业物流企业、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化的物流企业、工商企业自身成立的物流部门和物流公司、外资(合资)物流企业和物流软件供应商等我国各类物流企业的共同与协调发展。

(五)发展第三方物流(3PL),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

1、第三方物流(3PL)是市场的要求也是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3PL有利于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合理化,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发展3PL的重点是培育专业化、综合化的物流服务。这就要通过物流企业间整合重组,发展核心业务并扩大现有规模,运用现代科技,推动技术创新等方式来实现3PL服务水平的上升。使3PL企业能真正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综合的、个性化的、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2、优化供应链管理。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革新使供应链上的企业群体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并且更趋于同供应商、客户建立战略联盟的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供应链效率并加强合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六)培育自主物流品牌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拥有我国自主的物流品牌是创新的重要标志。物流服务可以效仿,但物流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我国物流企业要冲破阻力,要更有实力与竞争力,将来参与世界竞争,走在世界前列,就不能仅局限于合资、依靠外力,而是应该培育自主的品牌并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上已形成一些初具规模的自主物流品牌,如前文所述———中远、中外运、中邮、宝供、锦程、宅急送、顺丰等等。这些国有或是民营物流企业是我国自主物流品牌中的明星。培育自主物流品牌不仅仅是雄心是志气,更是我国民族物流服务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培育自主品牌有其必要性但是不能盲目,我们应以创新的理念为指导,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核心的竞争力,并能利用好本土的优势来打造中国物流的自主品牌。

(七)重视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整个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达500万人,而2010年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达到40万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现代化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在教育培训上要根据物流学科具体特点与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形成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在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专门的物流人才的同时,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2

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

1. 业务规模不断增加

从1994年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小额信贷以来, 我国已经从与国际合作转变为自主进行信贷项目, 使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并且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特别是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农村小额信贷支持支撑体系, 不断将小额信贷渗透到农村, 使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年近来我国的小额信贷公司显著增加,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企业发展达到10000家以上, 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小额信贷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 给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制, 因而我国政府从服务“三农”出发, 不断扩大农村小额信贷企业的覆盖面, 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和激励政策, 很多金融企业开始向农村发展, 有数据显示,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企业已经从过去覆盖6个省 (区) 扩大到31个省 (区、市) , 农村小额信贷覆盖面的扩大, 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3. 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尽管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资源来源主要是各级各类商业银行以及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提供的贷款资金, “只贷不存”也是对小额信贷的政策性规定, 但随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和覆盖面的不断发展, 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政府财政资金、政府专项扶贫资金、农民闲散资金等都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重要资金来源, 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

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服务模式滞后

尽管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业务规模、覆盖范围和融资渠道都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服务模式,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服务模式滞后, 主要体现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重传统、轻创新”, 缺少农民需要的中间业务, 通常都生产项目和周期作为限制性条件, 严重的滞后于我国农村的发展实际, 无法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 亟需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2. 贷款程序繁杂

由于农村小额信贷的服务主体是农民, 因而简化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贷款和谐比较繁杂, 过多的信贷文件、各类表格、复杂程序, 让本就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尤如“雾里看花”,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比如农民到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 农民在办理过程中需要签字150次以上, 而且很多时候都无法在一周内办理完毕。

3. 信贷风险较高

信贷风险是制约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在8%左右, 与发达国家的1%左右的不良贷款率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而且农村贫困人口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不强。由于信贷风险较高, 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为了规避风险, 加大了资格审查力度, 影响了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科学发展的策略

1. 创新服务模式

创新服务模式, 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服务模式, 首先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用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的企业和用户档案资料库, 努力为农村小额信贷提供更加系统的服务。进一步加大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创新, 在坚持“只贷不存”原则的基础上, 积极创新符合农户需求的信贷产品, 特别是要在贷款额度、还款利率、贷款程序、还款程序等方面狠下功夫, 同时还必须加强农村小额信贷安全建设, 加强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培训, 着力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着眼于满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对资金的需要, 进一步扩大农村小额贷款服务范围, 特别是要加大农产品流通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农村个体经营户的小额贷款支持力度, 使小额贷款覆盖到农业生产、流动、加工等所有环节。

2. 完善市场机制

抢抓我国大力实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机遇,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农村小额信贷的干预, 积极推进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化进步。政府要正确处理小额信贷与政府扶贫之间的关系, 属小额信贷业务的应当由金融机构进行经营, 政府则重点做好宏观调控、打造环境等工作, 这既有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科学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农村小额信贷的不良贷款率。着眼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环境, 相关金融机构应以“市场化”为导向, 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 努力形成“错位竞争、良性发展”的格局。

3. 简化贷款程序

简化贷款程序, 是加快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简化贷款程序才能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为更多的农户提供农村小额信贷。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 着力于简化农村小额信贷程序, 积极创新不同形式的贷款方式和信贷产品, 积极探索“一站式”服务模式, 最大限度的简化农村农户的贷款程序, 对于贷款审批手续也要进一步简化, 特别是要通过创新农户信用档案, 明确农户的信用水平, 对于信用好的农户应实行“利率优惠”, 提升农户信用水平, 简化贷款程序。对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各类文件、表格、流程等应简洁明了, 并尽量缩短农户贷款时间。

4. 规避信贷风险

着眼于解决农村小额信贷的“高风险、高成本”问题,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风险共担机制, 特别是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级财政为基础、国家政策性银行为支撑的风险共担机制, 着力减少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 提高他们服务农村小额信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政府还应积极探索风险管控机制, 通过建立“风险补偿”、“农业保险补贴”、“自然灾害保险基金”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 能够很好的降低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风险。金融部门还应当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 积极推动农村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的有机融合, 探索建立合作性的农业保险体系, 最大限度的规避信贷风险。

四、结束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号角, 我国也将更加重视“三农”问题, 从当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扎实推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科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只有大力推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 才能为更有效的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保障。

摘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对于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亟需通过改革创新进行解决。本文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出发, 深入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推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科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出解决策略。着眼于满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对资金的需要, 进一步扩大农村小额贷款服务范围, 特别是要加大农产品流通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农村个体经营户的小额贷款支持力度, 使小额贷款覆盖到农业生产、流动、加工等所有环节。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主要问题,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谢地, 孟勐.培育新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思路[J].经济纵横, 2013 (08) .

[2]张权辉.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3 (02) .

[3]王怡然.中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及问题[J].改革与战略, 2013 (10) .

[4]刘真.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 2013 (15) .

[5]詹达仲.论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02) .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3

关键词:林业经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91-1

我国的林业在上个世纪的末期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八五”计划的实施,对我国的绿化造林工程做了进一步的强化管理,使我国的林业经济向前又迈了个新台阶。目前,我国消除了森林资源的赤字,初步达到了绿化面积增长和蓄积面积都在增长的良好局面。森林资源的丰富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现在经济的发展,林业的经济发展遇到了机遇,但是同时也表现出了很多问题,我国林业状况是局部少数得到改善,总体而言还是困难重重。

1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1 森林资源下降

面对全球森林资源下降的趋势,我国的状况也令人堪忧,面积总量少,只占世界总量的3.9%,而森林的蓄积率更是低至3%。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同时,对自然树木的乱砍滥伐,大木材比例逐渐减少,在中幼林中,人工植树造林的比例很高,但是由于树木单一,易于死亡。我国的森林状况正处于低产期,低效益,这必然会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1.2 我国的林业经济结构单一

我国的林业生产现在还普遍采用粗放密集型的生产,科技技术含量低,原材料浪费严重,结构不合理等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1.3 其他问题

林业管理改革进展缓慢,妨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1)我国的经济体制存在着政企不分,职责不明,产权和经营权不清,企业不能自主经营等。(2)对林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强,林业经济整体上是弱势经济,资金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创新改造能力。(3)我国的林业经营模式还处在传统的体制中,对市场经济,缺乏自由竞争的意识。

2 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森林资源丰富的程度也决定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少,树木质量不高也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资源与经济的基本关系的正确处理方法,应该是通过对林业体制进行改革来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再通过林业经济发展来推动林业资源建设。因为林业资源减少只是林业发展不足的结果,而真正原因是林业经济发展缓慢。如果对这二者关系进行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必将找到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2 改革现有的林业体制,增加林业经济的活力

林业生产力的高低,决定了林业经济的发展程度。深化改革国有林业单位体制,解放林业生产力。带领国有林业单位走出体制束缚,使林业经济全面发展,振兴林业经济。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走科学发展林业的道路。还有就是分类现有的林业资源,区分公益林和商品林。明确森林的另一经济用途,生态经济,作为公益林主要是政府为其提供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以各级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对于化为商品林的森林,其主要方向是为社会提供各种木材和林业产品,加大政策扶持,以市场为导向,经营自主,大力提高经济效益。运用现代化科技,提高林业产量,加速林业资源的发展。

2.3 对现在林业政策的分析来看

以前政策已不能适应现在林业经济的发展,大大限制了林业的生产力。政府应该对林业经济在经济上有所支持,政策靠拢。要改变现有的状态,各级政府部门要担当起这个责任,脚踏实地的做好这个工作,推动当地的林业经济发展。对政策性的出台,必须经过科学的研究,实地的调差,对其可行性充分的论证,不能盲目的出台。

2.4 依靠科技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

因为科技的发展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要想发展经济又想保证资源,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去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2.5 林业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调整现在林业的经济结构

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大力推广新型先进的经济林建设,增强对林产品的开发强度,提倡对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发展林业经济的独有特色,寻找开发新的经济增长途径,大力发展推广绿色,生态的旅游业。此外对林业经济中的林业特产,发展绿色无污染的产品加工。对于林区资源,要充分合理利用,实行间隔套种,发展药材生产。彻底解决林业经济中的产品单一,经济结构不合理等,推动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3 结论

我国目前的林业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挑出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找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国家经济政策对林业方面仍有很大的倾斜余地。林业经济要想得到快速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等政策的强有力保障。林业经济是个双收益的产业,既能产生经济效益,也能产生生态效益,不能因为过分强调生态效益而轻视了经济效益,更不能因为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完全不管生态效益,加以破坏我们生存的家园。总而言之,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片面强调单一效果,而忽视另一方,而是在林业经济中找到共同点,用科学的眼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桂先群.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想法[J].中国林业,2005.

[2] 国家林业局.2004中国林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 王玉明.关于发展林业经济的理性思考[J].吉林林业科技,2003.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4

计(论文)

(2019届)

我国殡葬服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我国殡葬服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XXXXXXXX学院:XXXXX

指导教师:X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观念的不断改变,殡葬服务行业也随着走进人民的视野。在新的趋势和形式下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殡葬服务的体系和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殡葬寒夜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市场的监管,规范殡葬行业的服务行为,满足目前国内日益增长的殡葬消费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殡葬服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积极探索和研究我国殡葬服务改进的方向,促进我国殡葬行业更加合理和更加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殡葬服务;问题;对策

一、殡葬文化

殡葬作为人类处理尸体的一种方式和礼仪,也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殡葬主要受是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支配的,属于民俗文化和民族风俗的范畴。殡葬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涉及到生态资源、精神文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殡葬文化则是由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风俗习惯、人情世故等因素共同影响和制约下形成的。

二、我国殡葬服务的现状

生命的规律是生、老、病、死,这也是生命的常态,殡葬服务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死者进行哀悼的方式,这样也是安慰死者家属的一种特殊社会服务的行为[1]。

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快,人均国土面积小,且传统土葬的方式不仅污染环境且不利于土地的规划使用,且我国政府密切关注殡葬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随着我国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殡葬的行业也不断得到社会和人民的认可。在我国殡葬行业的不断建设过程中,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且在殡葬行业发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取得良好的效应,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自1949年以来,随着社会体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的观念不断的趋向理性化和环保化,且我国政府也在对殡葬服务的发展建立起法律体系,但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和部分人民的思想固化,导致殡葬的普及和服务大众化受到阻碍。但在目前不断和谐和深化发展建设下,加上政府的引导作用,殡葬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全面推进绿色殡葬改革,需要不断推进建设我国现代特色的殡葬服务体系。

虽然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大,人口也众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且目前我国的老龄化水平也在不断的增加,以及科学文化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殡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所采用的殡葬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近。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对于过世者的处理方法仍以土葬和火葬为主。

从整个我国国家的角度来看,当前对于土葬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火葬在目前还不够普及,当前全国的火葬率只达到60%,对于完成从土葬,火葬的转变的阻碍还是很多。二是即使使用火葬,其骨灰仍采用土葬的方式处理,将骨灰和棺木一起埋葬,这样的反式处理骨灰就不能体现出火葬的环保性,这与传统的埋葬方式便无区别。三是在管理和建设殡葬体系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如层次过低、分布不合理;存在不良竞争经营的问题。

随着我国殡葬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水平也在殡葬行业不断提高,殡葬行业的设备建设也在逐渐优化,对于人民群众的殡葬消费需求也基本满足了[2]。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殡葬服务行业的需求随着增长,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于葬礼服务体系反面还不完善,对殡葬服务缺乏市场运作和监督,专业人员的短缺等问题。

二、我国殡葬服务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殡葬服务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发达国家的殡葬服务水平更高差距还是很大,主要还是有观念上的不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目前,我国殡葬服务存在的问题是由法律法规、政府职能、人们的认知和习俗等因素造成的。

(一)殡葬法律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且我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在不断推进,经济的发展导致需求的增长。当对于目前殡葬行业的法律建设还很滞后,且法律法规的建设还不够的完善。加上殡葬服务的改进的困难重重,需要克服民族、文化的障碍,且在执法上的工作也是困难的。

(二)殡葬服务市场经营管理不善

在目前的殡葬服务中,市场的经营管理还不够明确,在殡葬市场运营监管体系上,存在市场秩序不够清晰,对于政府部门的规范没有具体的落实到位[3]。因此需要提高殡葬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

(三)缺乏专业的殡葬服务人才

随着我国殡葬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殡葬行业的特殊性,使得众多的人才远离此行业,所以行业的发展缺乏人才的建设。我国殡葬业的人才建设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发展现代殡葬服务的需要,甚至无法满足公众的需要。

(四)政府职权过重

在殡葬服务的具体过程中,实行殡葬服务过多的由行政部门、社会团体、政府机构,葬礼承办人及其相关人的参与,且政府部门优先的现象也私时有发生,政府职权的干预过大导致现有殡葬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4]。

三、构建我国殡葬服务体系的对策

按照当下殡葬行业的需求,对于殡葬寒夜的改革必须重视其系统性、完整性和协调性的发展,殡葬改革应该承担的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生态文明。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殡葬综合改革

服从殡葬改革,让殡葬服务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土葬向火葬的转变,消除葬礼习俗,培育新的文明节俭的葬礼,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组合资源,对于殡葬行业需要全面推进改革,推动完善殡葬改革决策科学化,广泛促进殡葬改革的顶层设计。

(二)建立我国殡葬制度的法律框架

由于我国的历史复杂性导致殡葬制度的建设相对受阻,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促进殡葬业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实践。根据我国的法律和对殡葬行业的制度建设的不同意见,多方面参考,推动殡葬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努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殡葬服务系统。

(三)加强殡葬服务机构管理,规范殡葬市场

根据公众的需求,需要对殡葬服务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将殡葬行业和相关其他资源进行整合管理,构建葬礼服务机构,规范殡葬服务市场,建立不同级别的规定,完善殡葬服务机构的设置和丰富服务项目,加强殡葬服务的市场管理。

(四)推进殡葬职业教育,加快人才培养

在殡葬行业中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和建设专业的殡葬技术人才队伍,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创造有效的激励。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的消费需要,殡仪业者必须提高竞争意识,改变服务观念,不断提高职业培训水平,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五)明确政府在殡葬工作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职能需要转变,需要加强对殡葬行业的管理,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直接干预殡葬活动[5]。

(六)建设科学文明的殡葬文化

建造科学文明的殡葬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科学文明建立的文化起点必须是抵制迷信。第二,科学文明的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行政立法、企业组织以及对科学文明的埋葬文化的深化之上。

总结

我的殡葬服务市场发展正在慢慢走向成熟,目前我国的殡葬改革也取得有效成果。且我国对殡葬服务的需求正在上升。目前,我国殡葬工作还面临着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殡葬制度的不完美、城市和农村发展中的不平衡、改革与发展的不协调、殡葬相关法律和规则的不完善等等的矛盾。需要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需求的新制度,监管殡葬市场,不断提高殡葬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发[2009]170号).[C].2009

-23.[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发[2012]211号).[C].2012

23.[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国社会服务统计资料).[G].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4]李伯森,肖成龙.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

-2015).[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5

为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机关一手抓打击、一手抓办案质量,对刑事案件保持严打的同时,始终把执法质量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放在首要的位置,在打击能力提高的同时,执法质量亦如芝麻开花节节提高。但是当前在刑事执法办案环节尚存在不少问题。现就发现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接处警不作为:一是不及时处警,案情就是命令,接到报案后处警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开展工作,而有的处警人员常常是不慌不忙,有的甚至在报警人再打电话催促才出动现场;二是不及时开展调查访问工作,调查访问是刑侦破案工作的起点,是公安机关发动群众、证实犯罪、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但有的民警在处警时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份事主的报案笔录后就坐等现场勘查人员勘查现场结束,不去查访其他目击证人,致使事后找不到目击证人,给工作造成被动;三是携带装备不全,不是缺了录音笔就是忘带照相机,或者是电池没电,给取证及固定证据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不如实立案:立案是侦查的开始,是采取侦查措施、开展侦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诉讼的重要环节。但日常工作中常发现不及时立案、不如实立案、不破不立的现象存在。

3、不按法定程序办案:一是违规讯问,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不在专门的审讯场所讯问;二是违规扣押、辨认,有的不办理呈批手续,未经负责人同意或批准就进行扣押、辨认,事后在补办手续;三是拘

留、逮捕后讯问简单,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都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此时进行讯问形成全面透彻的讯问笔录,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更有证明力和说服力。大多侦查员对此认识不清,往往对24小时内的讯问走走过场,简单地做一下笔录,有时就一张笔录纸的字;

4、不及时搜集固定证据:一是取证的目的不明确,有的侦查员

在办案过程中取证工作抓不到点子上,在使用证据证明事实的方法和能力与办案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证据未形成锁链,有的侦查员收集证据后缺乏分析、整理,只是简单的罗列,证据间缺乏逻辑性,形不成证据锁链,证明力大打折扣。

5、结案处理粗糙:一是法律文书制作粗糙,有的引用法律条款

错误,有的涂改处不加盖校对章等;二是法律手续不够完善,如未制作《侦查终结报告》或制作不规范,起诉意见书词不达意等;三是涉案物品处理不当,有时在移送起诉后对涉案物品不及时移送或不完全移送等。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因案件多、警力少、办

案经费短缺、考核不科学等,但是从主观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执法理念不到位。少数民警执法为民、公正执法的思想不牢

固,表现在办案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重破案轻办案,先抓人后取证,只取有罪证据,不取无罪证据等,背离了执法为民、公正执法的理念。

2、民警素质不到位。一些民警平日忙于事务,不注重业务学习,同时单位对培训抓得不够,主要靠传帮带,致使民警业务素质提高不快,对侦查、取证、审讯等一知半解。

3、制度执行不到位。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未能使案件倒查制、错案责任追究制等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落到实处,流于形式。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于刑事执法办案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各职能部门采取了多种方法在解决之中,如开展新警培训、卷宗抽查评比、固定的政治、业务学习等,以切实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公正执法的理念。但笔者认为督察部门作为一支专门的监督办量,应当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开展随警督察、跟踪督察、明查暗访和倒查等多种督察手段、方法,确保刑事执法质量。

一是加强对案发初期的督察。通过不定时的开展模拟报警、跟踪接警、事后回访受害人、打防控系统的抽查和通过接受群众信访举报等方法,及时发现查纠民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防止接处警不作为及推诿拖拉现象。

二是对立案情况进行督察。主要是检查能否严格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有关规定及时地按法定程序进行受理、审查并如实立案。重点督察:(1)办案单位是否依法接受公民扭送、报案、控告或犯罪嫌疑人自首并及时进行初步审查和处理。(2)办案单位是否按照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履行手续,有无该立不立、不及时立案、插手经济纠纷等情况。工作

中,特别要注意发现查纠越权管辖或推诿、不作为等问题。

三是对刑事侦查环节开展督察。通过办公场所、审讯室检查结合视频监控的每日巡查,核查民警在办案中是否严格、文明执法,有无存在单独办案,协警员参与办案现象,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的对象是否准确,程序是否合法,在讯问过程中,有无存在动手动脚、刑讯逼供现象。同时不定期地通过查阅案卷的方法,检查勘验、搜查等环节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要求,扣押冻结财物是否超过范围时间,刑事强制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法律手续是否完备,核查民警调查取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6

决办法

肉牛产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产量一直稳中有升。据农业部统计,2008年我国牛肉总产量达613.2万t,比2000年增长19.5%。牛肉产量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8.4%,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10%,仅次于美国和巴西,位居世界第三位。但随着 三聚氰胺奶粉事故 所引发的畜产品安全信任危机,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保证牛肉安全,让人们吃得放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肉牛屠宰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对牛肉安全的影响作了简单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肉牛安全体系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屠宰加工过程中牛肉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

1.1屠宰检疫不完善

动物疫病是影响肉品安全的源头,待宰的肉牛可能携带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毒(胸膜肺炎、结核病)、寄生虫等,且活畜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可能进行治疗用药、预防用药以及非法用药,造成药物残留超过标准,这些都会影响牛肉品质安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就使得屠宰检疫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一些屠宰场虽然设有检疫这一环节,但受工厂规模和资金投入等的影响,使得检疫设备不完善,检疫操作程序没有完全实施到位,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在源头上埋下了肉品安全隐患。

1.2驱赶及屠宰时存在的问题

在装卸、驱使、宰杀肉牛时都涉及到驱赶牛。由于少数工人动作粗暴、殴打牛只,造成了肉牛皮肤淤血损伤、内脏受伤、骨骼断裂,使牛受到严重惊吓,这都会直接影响牛肉的品质,也就无法保证牛肉的安全。肉牛看到同类被粗鲁的宰杀,牛血、牛头满地都是,以及牛在濒死前的凄惨叫声,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大量分泌各种有害激素,也同样会影响肉品品质。

1.3开膛去内脏环节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在去红白脏时,刀具偶尔会刺破胃肠等脏器,而内脏是含微生物最多的部位,一旦汁液流出会污染胴体,造成肉品安全隐患。

1.4温度控制不当

在去骨、分割、包装过程中,温度对肉制品的影响十分明显。肉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防止的是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会对使微生物大量繁殖,缩短产品的保质期;过低则会使肉品的微观结构产生变化、影响牛肉的口感。

1.5去骨、修割环节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在这个环节中胴体与外来物质接触机会最多,也最易产生污染。用于修整与分割的刀具、分割锯、工作台、容器等上面可能带有大量污染物,如果清洗消毒不干净,就会造成肉品污染。分割间温度过高或分割时间过长,会使病原体大量生长最

终导致肉品腐败影响肉品安全。

1.6包装、运输环节对牛肉质量的影响

包装材料直接与肉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是影响肉品产生微生物的关键。贮藏及运输过程达不到规定的技术要求,销售渠道不规范从而造成病原微生物对肉品的污染,影响肉品的卫生安全并且危害人的健康。

1.7工人、屠宰车间环境与屠宰工具对牛肉安全的影响

工人身上携带的污染物,屠宰车间和刀具上的微生物都是肉牛屠宰加工环节中影响肉品安全的重要因素。生产车间的地面、墙壁、屋顶、生产设备及工器具等,班前、班后及生产过程中的清洗消毒不彻底留下的卫生死角,如血污、粪污、油污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微生物会大量繁殖生长,污染环境及设备设施,最终使肉品受到污染。

2解决屠宰加工过程中牛肉安全的措施

2.1健全并加强屠宰检疫

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及程序把好屠宰检验关,肉牛入场时应向动物检疫员提供官方的检疫合格证明,没有合格证明拒收。宰前检验时不应让病死牛进入屠宰车间,宰后检验时对检出的病牛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加强对私宰场点的查处力度,从各方面保障肉品安全。如发现国家规定的检疫需上报的传染病及时上报。工厂还应设有水分含量检测这一项,牛肉水分含量一但超过78%,应按注水肉处理。

2.2动物福利

要求驱赶牛的工人有耐心,严禁因殴打而造成牛的身体损伤,禁止用硬物驱赶,也不能对牛体拳打脚踢,这就使待宰前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驱赶要符合动物本身的习性,屠宰时要单个分开进入屠宰间,瞬间电击、休克使动物在最短的时间内死去,不能出现放血后动物因恢复知觉而挣扎的情况。这样做一方面的确能够帮助减少动物应激反应,保证牛肉品质,另一方面符合呼声日益高涨的动物福利者的要求。

2.3工人技术熟练

要求工人技术娴熟,认真负责。在屠宰、分割整个过程中时刻保持肉品安全,不受细菌等微生物污染,一定要一刀断三管,防止多次下刀,将刀口处污染,尽量减少内脏破损率。修整好的肉块中不得带有伤斑、血点、血污、病变淋巴结、脓包、浮毛或其它杂质。修割下来的碎肉、脂肪等下脚料应分别放置,这样既防止了细菌相互污染,也便于产品的出售。工人在工作过程中要动作迅速,防止因操作时间过长而造成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2.4保持低温环境

刚屠宰动物的温湿表面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若不加以控制会导致肉类腐败或食物中毒。分割加工的冷却、结冻、冷藏包装过程中的低温环境,是抑制微生物繁殖的有效措施。分割车间的温度控制在7-12°C,排酸间的温度控制在0-4°C,结冻间温度控制在-28°C,包装间温度控制在10°C,肉品冷却的中心温度控制在7°C。

2.5车间器具的消毒

应对车间及器具进行严格消毒。屠宰刀具、台案、机器、通道、排水沟、地面、墙沟等彻底清洗,并有相关人员定时检查,杜绝卫生死角。使用的清洗剂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以防将化学污染带入肉品中。保证在屠宰过程中屠宰一头牛用85°C热水清洗一次刀具,防止细菌交叉感染。车间中禁止放置扫把、墩布等易滋生细菌的清扫工具。

2.6对工人自身卫生的要求

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工人与肉品的接触最多,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身体健康,讲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车间卫生规范。屠宰加工车间应配有更衣室,有专门放置工作服的衣橱。工人进车间前要先更换工作服,穿戴好鞋帽,帽子应将头发遮严,衣服扣子应扣好,防止工作人员将外界污染物和微生物带入车间。在工作前必须先对手部进行认真清洗,再用烘干机烘干,洗手液要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以防把化学污染带入牛肉中。且任何进入生产区的参观人员,一律要严格遵守相关卫生及着装规定。

2.7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包装

食品包装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值,并结合企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包装材料选用机制;通过微生物的检测,保证生产环境符合生产要求;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粗暴的操作,将包装袋戳破;对包装袋的封口,一定要逐个检查,防止因为操作的失误,导致肉品在保存期间的腐败。

2.8严格选择贮藏方式和运输方式

严格选择贮藏方式和运输方式。保证要有较低的贮藏温度,以减少肉品腐败变质的几率。选用卫生、密封的运输工具,以减少肉品受到污染。

2.9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就是一头牛在养殖场的时候,耳朵上会被植入一个耳标,里面是一个RFID标签,记录了它的产地、生长过程信息。送到屠宰场以后,这些信息会自动转存到系统中,被加工变成分割肉以后,会产生一个新的唯一标识,记录前面的信息以及屠宰场的信息。超市销售出去的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超市的终端进行相关信息查询。这样就构成了一份牛肉完整的食品安全追溯链条。真正建立起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 面对面 关系,一旦出现肉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追溯体系迅速找出问题的所在。

3结束语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类物质文明大大提高的同时,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自然资源日益短缺,人类正面临着后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旨在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革命”运动,绿色化浪潮正在向社会各领域渗透。现代物流作为一个与环境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建立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推进物流运作的绿色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1.1 绿色物流的内涵

我国在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中对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从而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绿色物流强调的是全方位对环境的保护,是一种融合了环境保护思想的物流系统。这种物流系统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物流与环境一体共生的关系。因此,绿色物流强调的是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物流系统,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物流。

1.2 绿色物流的特征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动脉,与环境联系最为密切,往往是生态涨落的最大制造者。由于传统的物流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从而使得物流与环境不协调,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建立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绿色物流系统是对传统物流的一种否定,与传统物流相比,绿色物流具有如下特征:

(1)环保性:传统物流只注重实现物流的高效化和利益最大化,而往往造成了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绿色物流将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物流系统,更加注重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求得物流与环境的共生,通过绿色物流技术进步,减少或消除物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共同进步。

(2)低熵性:熵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呈现出的有效能量减少无效能量增加的一个不可逆过程,它是衡量系统无序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熵越高,系统越无序。所谓低熵性,就是指绿色物流系统中,资源、能源消耗少,产出高。由于绿色物流是一种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性物流,要求在物流的各个操作环节都要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有序、有度使用,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因此在物流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系统的低熵性特点。

(3)循环性:绿色物流在传统正向物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发展正向物流的同时,发展由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循环使用等所形成的逆向物流,形成从“原材料——产品——消费——回收——再生产”的循环物流系统,实现了物流全生命周期的物质闭环运动,从而改变了传统物流末端治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79年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物流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绿色物流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在我国刚刚起步,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有限,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1)观念上认识不足。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关于绿色物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未引起重视。一方面,一些政府和领导只关注物流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只有物流的思想,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绿色理念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经营者向我们展示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而对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物流环节,谁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无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来说,都必须尽快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决不能存在“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进行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也不够清晰。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自规划,从而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

(3)绿色物流技术发展滞后。绿色物流的贯彻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理念的建立和政策的制定,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但是目前我国物流技术发展滞后,与绿色化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例如,在物流的系统规划方面,缺乏统一的全局性规划,尚未建立统筹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在物流设备方面,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物流信息方面,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难以适应现代化对绿色物流发展的要求。

3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

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绿色物流还是一个全新的观念,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问题。因此,现阶段实施和发展我国绿色物流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现代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它要求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着眼于长远利益,这就要求政府及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协同运作,积极推进物流运作的绿色化进程。当前有的观点认为,物流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只要能适应生产和消费的要求,并为其提供相适应的物流服务便尽职尽责了,其实这只是物流运作的最基本要求,仅仅如此是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当代物流不仅要树立服务观念,更应自始至终贯穿绿色运作的理念,因为物流的良好服务,离不开高效节能和安全优质,没有绿色物流的建立和发展,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就难以有效衔接,全社会的绿色革命和绿色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2)积极立法,加强政府对绿色物流政策上的引导。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各种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情况下,要想迅速培育发展现代绿色物流事业,必然需要从政府的角度对现有物流活动进行规制,对物流体制进行改革,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领绿色物流运动的方向,构筑绿色物流建立和发展的框架。首先,要运用立法工具和环保政策,实施绿色物流工程。通过立法和制定行政规则,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度化,动用舆论工具进行环境伦理、绿色观念、绿色意识的大众宣传,利用税收及收费手段对资源使用和污染制造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以基金或补贴的形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资助,利用产业政策直接限制浪费资源和制造污染产业的发展,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其次,借鉴发达国家制定与实施绿色物流政策的经验,政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绿色物流的发展进行政策上的引导:①发生源控制。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车辆的增加,导致了大气污染的加重,因此通过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发展清洁技术,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等措施来对物流污染发生源进行有效控制。②交通量规制。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优化配送路线,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③交通流规制。主要通过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开展公路、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制定有关道路停车规则以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从而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3)企业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结合。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不仅涉及政府的宏观政策的调控和规制,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因此物流企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其经营管理战略,对于推进绿色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改变运输方式,采取联合一贯制运输,优化组合各运输工具,实行单元货物配载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减少环境污染;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其次,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第三,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最后,建立绿色供应链物流战略。物流企业不仅需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制定绿色物流的发展策略,而且还必须与供应链上其它企业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视野出发,制定绿色供应链物流战略,从而最终在整个供应链上形成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在内的绿色循环物流系统。

(4)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物流技术,建立绿色物流技术创新体系。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且也是资源战略和环境战略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绿色物流中显得格外重要,因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最终离不开绿色物流技术的支撑,最终要靠绿色物流技术来实现。但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物流技术与绿色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发展绿色物流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技术瓶颈。因此运用高科技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全面开展物流企业的科学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货损,增强环保能力,是发展绿色物流的技术前提。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点下功夫:①要加快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物流行业、企业集团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提升企业物流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水平。②要认真解决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不足问题,从机制、政策上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推广运用的主体。只有切实提高企业科技开发、创新和运用的能力,才能为绿色物流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③要“产学研”联合攻关,增强绿色物流技术的引进吸收和自主开发能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④要加强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育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绿色物流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4 结束语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绿色物流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和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体系,提倡节能降耗、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结合自身特点,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协同运作,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绿色物流的经营水平,促进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未来物流业应对国际竞争,赢得市场空间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媛,徐风光.绿色物流的经济性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海运,2004(12):30-31.

[2]李可媛.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发展策略探析[J].物流科技,2005(2):53-54.

[3]胡国杰.21世纪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状况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2):4-5.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8

关键词:公共政策;偏差;解决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后, 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 运用各种政策资源, 通过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其本质上是遵循公共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公共行为模式的过程。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最直接的重要活动,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旦离开执行, 那就成了空中楼阁了。具体来说,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替换性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本质来说是把上级政策肢解、曲解为我所用,实现狭隘的地方部门利益,甚至是个人私利,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变通,是对原政策的背离。比如,为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多次推出各种举措,但面对频频亮起的红灯,一些地方政府不是想着如何降温,而是采用多种手法,对宏观调控政策“拆招卸力”,企图蒙混过关。

二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选择性执行。一些地方政府、单位对上级政策指令或命令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规定执行。合自己“利”的就执行,不合自己“利”的就不执行,在执行中“见了黄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道走”。一些单位“耍小聪明”、“打小算盘”, 置国家政策原则于不顾,站在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上钻政策的空子,极大程度妨碍了上级部门目标的实施。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三是搞“土政策”的附加性执行。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执行部门为了本地利益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谋取私利, 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例,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来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但在一些地方,计划生育罚款却成为乡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四是“阳奉阴违”的象征性执行。有些单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拒不执行或象征性的执行,直接使政策被搁置,使政策成了一纸空文。例如,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情况,找各种原因让中央“搞特殊”, 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一再置若罔闻,甚至逆风而行,“你说你的, 我干我的”。

五是“虎头蛇尾”的敷衍性执行。实施政策要坚决贯彻、善始善终,但在现实中,有些部门、有些地区对上级政策虎头蛇尾、前松后紧,敷衍塞责、延宕推拖,消极执行,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效应,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六是“相互争权”的矛盾性执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有时有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因部门之间的权与利的争夺,部门间的红头文件或执行文书相互打架,政出多门,而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一项公共政策由几个部门共同执行时,有时还会出现两样结果,使政策对象难以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部门的执行意见或决定。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政策执行在政策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水平。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才能改善和消除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呢?根据上述分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增强理性与法律权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有法不依现象,与政策执行人员缺乏法律和政策权威意识有直接的关系。树立法律和政策的权威是整治的正确选择,为此,在政策执行领域,必须做到:第一,执行机关和人员必须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行事;第二,政策执行者不得享有不受法律和政策调节和制约的特权,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政策和法律的规定;第三,一切违背法律政策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的责任。

二是实现公共政策执行的公开化。应打破传统的公共政策神秘感,提高公共执行活动的透明度,让群众和新闻媒体对执行的领导、协调和控制环节有所了解,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提高社会对执行的认识和配合程度。这既有利于公共政策执行目标的实现,又能促使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制定机关和执行机关的沟通,让执行人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执行目标实现的时间要求以及执行的步骤和方法,克服执行过程的盲目性。

三是整顿执行机关,提高执行人员素质。政策执行是由执行机关来具体行使的,执行机关的特性直接决定着政策执行的成效问题。很难想象一个无战斗力、无效率的官僚主义的机关组织能够获取政策执行的成功。执行机关必须做到首先职责分明,即明确规定每一个执行机关的权力大小和职权范围,其次,领导集中,指挥统一,目标、行动和指令要一致;第三,制度健全,运行机制要有序。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执行人员素质。由于执行机构的核心要素是执行人员对政策理解的程度的意向、态度和行为与执行效果有直接的关系。

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政策传播渠道,建立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机制。政府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媒体、电视、互联网等走进千家万户,提高政策的时效性;同时减少单一传播的层级,及时得到市民对政策和政府的反馈信息。政府应该和公众之间建立互动机制,及时听取公众的意见和要求,对政策作出必要的修改。

五是要重视反馈控制。控制是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根据执行过程反馈回来的信息和原设一定的标准对偏差行为进行矫正。政策控制的需要来源于政策与执行的偏差。任何政策都是面向未来的,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各种随机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政策方案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实际效果与政策目标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中,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政策执行的效果也不一致,更要加强反馈控制,及时调整矫正。

六是加强政策执行的协调。一项公共政策的执行及其目标的实现,需要诸多机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应注意如下方面:一是加强纪委的监督。充分发挥纪委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力度,保障公共政策正确制订和有效执行。二是强化人大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不断扩大公共政策审议围,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立法能力、监督能力和人事任免能力。三是加强司法监督。强化司法机关对同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社会团体及其领导人的司法监督和司法制约,对其在制订和执行公共政策中的违法行为,主动立案侦察和查处。四是保证专门监督机关的独立地位。目前,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容易使监督人员产生不敢监督的心理顾虑,影响监督的有效性。(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沈晓霞, 廖锦亮. 论公共政策执行梗阻的成因与对策, 2008

[2]陈庆云. 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振明. 政策科学—公告政策分析标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9

论文题目:洛

阳市餐饮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

决建议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

导师姓名:

完成时间:

洛阳市餐饮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摘要

洛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水自然景观秀丽多姿。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文化游的兴起,洛阳市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举办了牡丹花会、旅游文化节美食节等一系列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有力的推动了洛阳市餐饮业的发展。洛阳市餐饮业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餐饮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旅游餐饮消费特色突出,以水席为代表的洛阳本土菜系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洛阳餐饮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餐饮业品牌塑造力不强,本土特色不突出,服务管理相对落后等问题比较突出。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洛阳市餐饮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洛阳市餐饮业的发展献言献策。

关键词:洛阳市餐饮业,发展现状,解决办法

The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of Luoyang catering and

tourism Abstract Luoyang tourist resources uniqu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 scenery beautiful varied natural landscape.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ourism and the rise of cultural tourism, the city of luoyang touris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 the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successfully hosted the peony show, tourism and culture festival, food festival and a series of large tourism festival activities, which are powerfu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uoyang city restaurant industry.Luoyang restaurant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scale catering environment had the very big improvement, tourism food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 prominent, represented by the water table of luoyang indigenous cuisine also got better development.Luoyang, meanwhile we also want to se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atering industry has also exposed some problems, such as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brand shaping force is not strong, not prominent local characteristics, service management issues such as relatively backward prominen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luoyang restaurant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fi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offer ad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uoyang city restaurant industry.Keywords: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of luoyang,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Existing problem, solution

目录

引言..................................................................................................................1 1 洛阳餐饮业发展现状调查情况.......................................................................1

1.1 洛阳市餐饮业的发展规模....................................................................1 1.2 除花会节假日餐饮消费仍以本地居民为主...........................................1 1.3 淡旺季明显..........................................................................................2 1.4 特色餐饮业一枝独秀但问题突出..........................................................2 1.5 外来餐饮业百花齐放............................................................................3 2餐饮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2.1 餐饮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3 2.2 缺乏富有特色的名优地方小吃.............................................................4 2.3 中小餐馆餐饮环境有待改善.................................................................4 2.4 住宿与交通条件限制了外地游客在洛餐饮消费....................................4 3 解决餐饮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5

3.1 打造优势餐饮品牌和连锁餐饮发展......................................................5

3.1.1 继续发扬洛阳水席的优势餐饮品牌.............................................5 3.1.2 打造洛阳丸子汤豆腐汤的品牌....................................................6 3.2 增加游客在洛滞留时间........................................................................6 3.3 加强对中小餐饮场所的规范管理.........................................................7 3.4 以餐饮促旅游......................................................................................7 4 结语..............................................................................................................8 参考文献..........................................................................................................9 致谢................................................................................................................11

引言

洛阳作为 “千年帝都,丝路起点,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条件。近年来,洛阳市政府抓住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大好势头,大力扶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举办了牡丹花会、旅游文化节美食节等一系列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有力的推动了洛阳市旅游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洛阳市旅游餐饮业展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旅游旺季餐饮消费和当地居民餐饮消费增长迅速,以洛阳水席为代表的洛阳特色菜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暴漏了出来,如餐饮业品牌不够响亮,不够多样化,不能够很好展现本土特色,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管理也有待加强。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洛阳市餐饮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洛阳市旅游餐饮业的发展献言献策。洛阳餐饮业发展现状调查情况 1.1 洛阳市餐饮业的发展规模

据有关数据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的提高,河南经济旅游业尤其洛阳作为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牡丹花城旅游业的发展,截止目前,洛阳市拥有大中小各类餐厅酒店15000多家,公共餐位数50万个之多,餐饮营业面积发展到110多万平方米,其中经营档次相对高档,经营规模较大的餐饮企业100家,特色餐饮业如洛阳水席特色宴席,洛阳豆腐汤丸子汤牛肉汤等特色小吃发展势头良好。从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来看,去年第二届河洛文化节洛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0余万人次,相当于每天接待游客14万人,平均每位游客拥有3.6个餐位,随着近年来餐饮业的发展和进步,除了五一,十一黄金周和花会期间出现就餐紧张,其他时间可基本满足游客的就餐需求,整体呈现健康和良好发展势头。①

1.2 除花会节假日餐饮消费仍以本地居民为主

据对真不同、建坤水席,老洛阳酒家、老龙门酒店等大型餐饮企业和一些个体餐饮经营户调查情况看,每年接待的客人除了牡丹花会期间黄金周以外来游客 消费为主,仍以本地居民消费为主,消费方式也多以婚庆和家宴为主,反映了牡丹花会等旅游活动给洛阳餐饮业带来了一个月的黄金时期。但是洛阳旅游业除了花会期间游客量还不是很大,不能撑起整个餐饮市场,但可喜的是随着居民生活 ①陈绕帝.餐饮服务[J] 现代管理.2006.9 1 水平的提高,就餐观念发生了明显改变,因此当地居民也成了餐饮消费的主力军。据调查显示:本地居民消费占大型餐饮企业总收入的七成以上,外地游客消费还不能够占主导的为,而最受外地游客青睐的真不同水席酒店也只占到营业额的的一半,而游客不容易到达,分布在大街小巷的中小餐馆接待外地游客的数量往往更少。所以洛阳的旅游业有待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好带动本地餐饮业发展。1.3 淡旺季明显

从市场调查调查的情况看,和其他旅游城市大体相同,无论大中小餐饮饭店均普遍反映,一年中营业的黄金时间集中在元旦,牡丹花会期间和“五一”、“十一”黄金周,外地游客多,营业收入可高出平时一到数倍,春节等一些节假日本地居民也酒店消费量较大。但是除此之外明显生意很惨淡,尤其洛阳水席为例,外来游客消费量较大,旅游旺季和节假日生意红火,但是其他时间段入不敷出,如百年老店真不同水席在2012年牡丹花会期间创下日营业额河南省最高记录,达到平时日营业额的5倍,但是其他季节生意较清淡。说明旅游对餐饮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

1.4 特色餐饮业一枝独秀但问题突出

洛阳水席拥有1300的历史,有强大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有关数据显示,洛阳最有名的酒店大多都是著名的水席餐厅,这些餐厅都主打洛阳水席,它们能够吸收其他菜系优点并对水席菜肴进行改进,使之呈现出不同特点各具特色,深受外地游客喜欢,来到洛阳大都会选择品尝洛阳水席,特色餐厅的②洛阳水席每桌价格多在1000-5000元之间。另外带有洛阳浓郁文化色彩的菜肴也很受游客的欢迎,如牡丹燕菜,云罩腐乳肉,洛阳小吃也深受外地游客喜爱,以起源小厨、如洛阳丸子汤,豆腐汤,牛肉汤,老洛阳饭店特色小吃老洛阳面馆的各种面食等一批餐饮企业为代表,走大众化经营路线,价格平民化、菜品实惠化,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也是游客和本地客人的很好选择,但除此之外其他能引起外地消费者注意的地方特色小吃却很少。且问题较多,水席餐厅布满大街小巷,但真正意义上能做出好水席的酒店屈指可数,缺少像真不同水席这样代表的餐饮企业,能够表现洛阳本土特色菜系特点,主打洛阳水席,已成为为名全国的知名特色餐厅,成为洛阳本土餐饮招牌,很好的宣传了洛阳特色餐饮。许多不规范的水席餐厅不规范的管理和价格的不合理,往往是游客花了很多钱却没有吃到美味正宗的水席,缺乏像洛阳真不同那样的高标准高档次水席餐厅,发展还不够不完善管理还不够规范。需要市场和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规范和管理。整体说洛阳水席 ②王晓峰 我国餐饮发展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 第26卷第3期 2009年6:96-98 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而洛阳小吃也面临类似的困境,洛阳丸子汤,豆腐汤。风味独特,缺乏管理和品牌效应,另外卫生条件差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也制约了洛阳小吃的进一步发展,不能很好地发展壮大,和产生连锁效应。没有带来很好的市场效益和经济效益。1.5 外来餐饮业百花齐放

洛阳市餐饮市场结构趋向合理:从种类看,正餐以中式正餐为主,西式正餐逐渐在洛阳市场逐渐兴起,但目前规模比较小还只占比较小的比例;快餐以西式快餐为主,“肯德基”、“德克士”麦当劳,等占领着主要快餐市场;而中式快餐也在快速发展,势头良好。从菜系看,杭帮菜、粤菜、川菜、山东菜、淮扬菜,东北菜等应有尽有;从服务质量上看,餐饮服务人员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责任感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一定强化,要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入餐饮服务行列。洛阳的休闲餐饮业也早已起步,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休闲餐饮、绿色餐饮是21世纪餐饮业的发展方向和新活力,无论是市场前景还是行业利润都远远超过传统餐饮。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无论是休闲餐饮,还是绿色餐饮,都在强调餐饮菜系特色、餐饮风味的特点,餐饮位臵特点、餐饮的环境特点。③ 2餐饮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平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十三朝古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洛阳市“旅游强市”战略的贯彻实施,洛阳市餐饮业飞速发展,经营规模也得到迅速扩大,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呈现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特点,本地特色餐饮和其他菜系,连锁餐饮共同发展,中餐和西餐百花竞放的局面。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着洛阳市餐饮业的发展。2.1 餐饮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民以食为天,百业餐饮为先,无论何时饮食都我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饮食作为一个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对于餐饮市场和就餐环境又有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关注特色饮食,健康饮食,绿色餐饮,不仅要吃的饱吃的有味还要吃得精吃的细吃的健康,所以这就对餐饮业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也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另外旅游餐饮也已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产业,成为餐饮业一股新的力量,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餐饮业地位更加重要,旅游业总收入中一般有30%左右为旅游餐饮收入,从洛阳餐饮业来看,旅游餐饮正在逐步成为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 ③郭莹莹 洛阳旅游概况探讨[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第38卷第5期 2011年4:24-26 3 支撑点。在经济发展中起越来越重要地位。2012年洛阳市餐饮业总收入56亿元人民币,据有关数据显示,如果旅游餐饮在整个餐饮中按百分三十比例计算,外地游客在洛阳的餐饮消费大约有11亿元人民币,仅占2012年洛阳市旅游总收入105亿元的10%,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餐饮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旅游餐饮收入远远低于旅游发达城市和地区的水平,这就说明洛阳的旅游餐饮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④

2.2 缺乏富有特色的名优地方小吃

从餐饮市场的结构来看,正餐以中式正餐为主,西餐正在逐渐兴起,但是规模比例较小。快餐以西餐为主,中餐也在快速发展,从菜系上来看,各大菜系洛阳应有尽有。

由于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等原因影响,洛阳市除了“洛阳水席”外,有名的菜系不多,与“川粤湘苏鲁闽浙徽”等知名菜系无法相比,较难形成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游餐饮系列品牌。洛阳小吃虽然遍布大街小巷,但富有特色的不多,分布散乱,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管理,且多是以面食为主,花样品种较少,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2.3 中小餐馆餐饮环境有待改善

洛阳市中小餐馆经营环境与服务水平普遍不高,突出问题一是管理不规范、卫生条件差;二是没有自己特色,不能做到有特色有吸引力,重复严重,往往是别人卖啥自己跟风卖啥。菜品陈旧,不能适时推出新菜品,装修千篇一律没有风格,不能突出个性,不舍得在装修上花钱,是的小餐馆显得不够有档次,不能给人一个赏心悦目的用餐环境,菜品不能吸引人眼球不能做到百花齐放丰富人们饮食结构。三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较低,影响了全市餐饮水平的整体提高。四是没有很好的企业文化,不能给客人创造一个温馨的就餐环境,让客人感觉宾至如归。

2.4 住宿与交通条件限制了外地游客在洛餐饮消费

在调查中,据旅行社反映,旅游旺季期间,由于洛阳市房价涨幅较高、卧铺票难买直达航班少等原因,历史文化丰厚却没有做到充分挖掘,景区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要发展更加完善的娱乐设施,特色餐饮,和相关服务业,提高接待能力。很多来洛游客看完景点后,往往还要为找不到酒店住宿而担心。⑤

④刘莉芳.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思考[J] 科技之友.2011

旅游经济.2008 ⑤刘溢海.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发展博弈研究--以洛阳市为例[J] 3 解决餐饮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洛阳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洛阳人口多,餐饮消费需求旺盛,加之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三朝古都,牡丹花会。餐饮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发展的步伐,还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在面对日益变化的复杂餐饮市场,和连锁餐饮业的进入,和西餐的冲击,洛阳餐饮业的前景是机遇和挑战共存的。3.1 打造优势餐饮品牌和连锁餐饮发展

要把餐饮业做好就要做出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特色,与众不同的地方,和吸引人的地方,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把餐饮办出特色,这个特色就包含餐饮产品本身要有特色,服务必须突出特色,产品和服务要组合的特色,营造舒适的就餐环境,温馨的就餐氛围,在各种档次餐厅林立的今天能够独树一臶,这样才能才能在竞争中存活下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也在不断提高,对旅游餐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旅游餐饮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洛阳可以充分挖掘有地域特点的餐饮文化,推出美食旅游。⑥豫菜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还不够,河南的饮食文化还没有充分发觉,因此洛阳应在饮食加大投入并进行有效的宣传。3.1.1 继续发扬洛阳水席的优势餐饮品牌

洛阳水席是一套完整的特色宴席。以真不同水席为例;洛阳真不同饭店始创于1895年,是一家百年老店,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仿古的装修风格,显得古朴典雅、菜品独特、选料讲究、制作方式也极为讲究、对于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餐饮文化,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本身应该珍惜并将其发扬光大,以此来突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

本人认为洛阳市周边群山较多,山珍野菜种类丰富,如果能在山珍野菜的加工和口味制作上进行开发研制,也将是洛阳市的一大特色。这样会使水席更具特色,打造更具优势的特色餐饮品牌。另外像真不同这样的特色餐厅没有很好的走出洛阳走向全国和国际市场,就说明水席在发展道路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真不同水席应该引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制定一系列整天的管理模式,从而使企业管理更加合理化更加制度化,从而为走向连锁奠定基础,积极吸取国际知名连锁企业管理模式,走连锁发展之路。制订出一套完整的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在菜品上洛阳水席过于复杂,应该在整套的基础上,在设计出一套简单的适合大众消费的水席,同时能够突出水席的特点,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吃到水席,有属于 ⑥文月 王健峰 浅谈洛阳旅游发展的新出路[J] 会计之友 2011.9 5 大众的简单水席,也有属于正式场合的完整的整套水席,这样受众面更大,会使水席在连锁的道路上走得更远。⑦

3.1.2 打造洛阳丸子汤豆腐汤的品牌

洛阳豆腐汤制作方法简单有特色、操作快捷、价格便宜,豆腐汤口味独特多变,根据个人爱好和饮食习惯不同、下料也不同,喝汤还可以配各种饼馍(烧饼、油饼、烙馍),豆腐汤味鲜价廉,街头随处可见,是最受喜爱的特色小吃。丸子汤是荤素搭配的,丸子有牛肉肉丸、羊肉肉丸、猪肉丸、土豆丸、鸡肉丸和焦炸丸等等。光蔬菜菜丸子还分白菜丸子、胡萝卜丸子、萝卜丸子、粉条丸子、香菜丸子等几种。丸子还可以分为油炸丸子和水煮丸子。

但是这些特色餐饮往往因为卫生条件和单打独闹很难占领更大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比如说改善就餐环境,改善管理模式,就像逍遥镇胡辣汤已经走向全国,洛阳你丸子汤豆腐汤可以走胡辣汤的发展模式,使其口味更加独特,更加符合大众口味,一些受顾客喜欢的老店可以考虑走连锁发展模式,走连锁经营模式,打造特色名店。这也就需要从各发面的投入,从管理方面应该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宣传力度,在店面专修上突出自己的风格,使其口味更加独特,就餐环境优雅,管理规范,这样才能在当今社会站稳脚步,进一步发展,以连锁模式走向全国从而能更好的走出去走向跟大市场。

3.2 增加游客在洛滞留时间

餐饮业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高风险低收益,高税负低回报。我们要寻求改变这种问题的出路,就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引用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开始之前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或者引入连锁企业的管理模式,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可通过政策来引导其健康发展。⑧洛阳旅游餐饮业发展也存

在诸多制约因素,交通不便和住宿紧张也对洛阳餐饮业有很大制约,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旅游旺季游客很难买到火车卧铺票,游客经常会因为买不到车票,而不得不放弃到洛阳旅游的想法。也有因旅途住宿条件差、服务不周而使游客心中不满的情况。首先应改善交通环境,增加旅游旺季火车车次和车厢,加强铁路建设,解决铁路卧车票一票难求的局面。改善道路交通,和高速路建设,使得自驾游更加快捷方便。加强机场建设,增加旺季航班班次,和动车高铁车次,使得游客可以在更短时间更方便到达洛阳,更方便返程,缩短旅途时间,从而不再对 ⑦李晓斌.千年不散的宴席—水席[J]

餐饮文化.2011 ⑧王昂.餐饮特色发展研究[J] 中国饮食.2008 6 洛阳望而却步。住宿方面,应该大力支持酒店发展,对其进行政策上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从另一方面加强管理,使游客能够享受到价格合理,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不再因为住宿而影响旅游质量和旅途心情。吸引游客,增加游客在洛阳滞留时间,就要求全面改善旅游环境,就一步提升旅游景点品味,规范餐饮业,增加娱乐设施,和购物环境,让游客吃的有特色吃得开心,住的舒心而且价位适中,行;交通便利容易到达,游;做到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和休闲娱乐设施齐全,购;可以买到物美价廉有当地特色且品质有保障的物品,娱能够在旅游之余很好的放放松身心。这样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发展。还要积极改善宾馆酒店的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做好酒店服务业,解决交通因素的制约,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3.3 加强对中小餐饮场所的规范管理

洛阳市餐饮市场相对不够规范,中小餐馆数量较多。但是每当牡丹花会之际,或者其他旅游旺季,到中小餐馆就餐的外地游客数量剧增。这时餐饮市场就会相对混乱,往往会出现饭菜价格上涨严重,质量不能保证,或者餐厅爆满找不到餐位,影响游客旅游质量,游客在欣赏完美丽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景观后因为餐饮质量较差、用餐环境不够舒适优雅、餐饮服务水平不够好而影响游客心情,影响其对洛阳好印象。因此让游客有一个愉快的就餐经历,一个好的美食体验,洛阳留下良好印象,就要规范就餐环境,保证菜品质量。优雅的就餐换进,恰到好处的服务,会让游客对洛阳的印象加分,会对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餐饮场所的规范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首先应该大力支持餐饮业的发展,缓解旅游旺季就餐紧张的局面,政府部门和有关环境应该对餐饮质量餐饮环境进行监督,使游客可以玩的开心的同时能够吃得舒心,用餐环境会影响用餐的心情,好的环境会吸引更多的客人,从而增加餐厅收入,另外餐饮服务也会相当重要,好的餐饮服务会使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一方面要要引进专业的管理型服务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完善有关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流程,从而使服务更加规范更加人性化。⑨ 3.4 以餐饮促旅游

洛阳市作为旅游发展较好的城市,应该努力营造自己的餐饮文化品牌,给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餐饮环境,给人以更好地美食体验。近年来,有关政府部门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打造千年古都魅力洛阳”作为城市旅游发展战略之一,进行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美化工作,城市面貌大为改观,绿地面积增大,⑨刘鑫峰.近年中国餐饮发展综述[J]

旅游经济.2009 7 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现已成为河南最美的都市景观城市。从旅游大环境来说,旅游业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全方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搞好旅游景点管理、做好旅游城市宣传,旅游促销,旅游全过程的的每一项服务措施都很重要,包括旅游,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旅游要素。从旅游餐饮市场方面调查,完善餐饮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餐饮市场管理体系、提高其知名度和餐饮服质量、积极扩大宣传、实施餐饮业品牌战略,把餐饮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不仅要各大菜系“引进来”,还要让特色餐饮“走出去”,洛阳餐饮文化,把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洛阳餐饮文化充分挖掘出来,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和市场号召力,使洛阳特色美食充分打开游客味蕾,更好地满足游客的美食体验,更好地为洛阳旅游业添砖加瓦,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使洛阳的餐饮业对促进洛阳市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更好地走向全国市场,和更大的市场。使得洛阳特色餐饮发扬广大。4 结语

近年来洛阳餐饮业的发展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洛阳克服缺点,发扬优势,抓住机遇,开发高品位的故事性旅游产品,打造良好的旅游形象,策划具有极强吸引力的旅游及特色餐饮项目,并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能力的增强,餐饮市场前景广阔。跟随时代潮流,如果我们能积极应用先进管理模式并做到扬长避短来发展特色餐饮业,把洛阳小吃,洛阳水席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么洛阳市餐饮业将迎来一个百花竞放,蒸蒸日上的好局面。好地为游业服务。

⑩冯玉珠.饮食文化[J] 餐饮文化.2011

参考文献

[1]陈绕帝.餐饮服务[J].现代管理,2006.9:15 [2]王晓峰.我国餐饮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09.6:96-98 [3]郭莹莹.洛阳旅游概况探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4:24-26 [4]刘莉芳.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思考[J].科技之友,2011.6 [5]刘溢海.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发展博弈研究--以洛阳市为例[J].旅游经济,2008.9 [6]文月,王健峰.浅谈洛阳旅游发展的新出路[J].会计之友,2011.9 [7]李晓斌.千年不散的宴席—水席[J].餐饮文化,2011.1 [8]王昂.餐饮特色发展研究[J].中国饮食,2008.4 [9]刘鑫峰.近年中国餐饮发展综述[J].旅游经济,2009.7 [10]冯玉珠.饮食文化[J].餐饮文化,2011.6

致谢

上一篇:做保险感悟下一篇:高中经典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