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化存在的问题

2022-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空心化存在的问题

当下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探微

[摘 要] 农村空心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它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减少和结构改变的背景下,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及保障制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既对我国农村原有的經济社会秩序和发展模式带来了劳动力缺乏、耕地抛荒、农村住房和宅基地闲置、农村基层组织化程度低、粮食安全问题凸显等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也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农业机械智能化程度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化、农村新型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农民产权的法律界定和重构等。对此,必须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度因势利导,通过明晰农民产权、构建交易平台、加快户籍改革、培养新型农民、加大科技投入等途径,消除体制、机制的束缚,推动农村空心化向农业现代化转变。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

[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以及非农产业的转移呈现加速之势。大量农村劳动力游离农村但又因制度性因素无法弃置农村,因而造成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一些常见场景:农村常住人口大幅减少且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即所谓的“三留守”现象(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部分地区出现土地抛荒和宅基地闲置;新建住宅多集中在交通、通讯便利的村庄外围,从而出现“外扩内空”现象[1] 70-73,即农村空心化。这种变迁对我国农村原有的秩序和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也纷纷从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变迁及其影响,乡村组织与治理、农村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农村文化伦理等方面探讨我国农村空心化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刘彦随、刘玉,2010),农村人口空心化下的留守家庭问题(杜鹏等,2004),农村劳动力的过度转移(王国敏、罗浩轩,2011),农村空心化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周春霞,2012)等,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

但是,学术界更注重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现实困境,较少从其历史必然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解析我国农村空心化的问题。笔者以为,解决农村空心化既应该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应该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充分把握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特点,因势利导,化危为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一、当前我国农村空心化的必然与偶然

(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结构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近现代世界农业经济发展史显示,由于城市工业部门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工资水平的差异,必然诱使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因而,一国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部门的转移。也就是说农村或农业人口的减少和结构变化是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经济转变的必然结果。实际上许多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随着英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比例不断下降。从1851年到1921年,英国农村人口比例从49.8%下降到20.7%[2] 82-83。这一现象在我们的亚洲近邻日本和韩国也表现得相当突出。1955年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转移,部分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减少,出现所谓“过梳化现象”。仅就1965年与1960年全国人口调查资料比较,3375个市町村(不含特别区)中人口减少的有2574个。其中,人口减少10%以上的市町村有897个,减少20%以上的有117个,减少30%以上的有36个。与此同时,过梳化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明显,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从1960年的6.9%迅速增加到1995年的25.0%,远高于1995年日本同期14.5%的全国平均水平[3] 73-79。1970年韩国农业劳动力人数超过整个劳动力人数的一半,到1997年已减少到11%,农业人口从1440万人减少到450万人,少于总人数的10%[4] 194。显然,农村人口减少和结构变化这种形式的农村空心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相比之下,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农耕经济的主体地位,加之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中国农村人口一直保持超高比例,人均、劳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农村人均收入长期低位徘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意愿、能力和外部环境逐步提高和改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游离农村,寻求更好的工作和经济收益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农村人口比重也在迅速下降,从1978年占总人口比例的82.08%,到2017年底这一比例下降到41.48%(见表1)。

显然,当前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和比例的变化,符合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由传统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向现代经济转变。

(二)制度性因素导致中国特色的农村空心化

有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过程[5] 174-175。这种“不良”更多表现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与发达国家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空心化相比,中国农村空心化除了具备其一般特征之外又有自己不同的特点,笔者把这概括为“三升一降”:即农村滞留的儿童、妇女比例上升;农村宅基地、住房占用和闲置的比例上升;耕地抛荒而非有意休耕的比例上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下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长期以来的一些制度性因素的约束。

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因素的影响。1958年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由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大量的农村人口被迫过于密集地凝固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流动增加,但对于户籍的依附地位没变,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民更新住宅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传统的“主干”大家庭也快速裂变为“核心”小家庭,由于原来集聚区空间的限制以及出于交通、通讯、投资、经济发展等因素的考虑,新建“核心”小家庭通常选择区位优势更明显的村庄的外围。近年来,户籍制度的改革虽然带来了一些变化,但是户籍本身(尤其是大中城市)所承载的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排他性功能依然存在。加上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很多人面临“家”与“业”如何兼顾的困扰。

2. 农村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及保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属性以及土地对于农民所具有的生存、保障的功能,使得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呈现土地承包的均等化、细粹化、长期化等特点,这在当时无疑是正确的选择。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些人面临着现有工作经济收入比较优厚和承包土地最后的生存保障功能的双重难以割舍的局面,耕地抛荒一度较为常见,造成了耕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外,当前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具有身份性、从属性、无偿性、无固定期限性等特点,是一种不稳定、不完全、有条件和受限制的用益物权[6] 35-41。加之我国现行立法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界定比较模糊、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与建造房屋的目的相脱钩,以及宅基地实行无偿无限期使用、房屋继承后实行地随房走的制度,使“一户一宅”管理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约束,“一户多宅”现象更加严重[7] 19-22。

二、现代农业视阈下我国农村空心化的危与机

对于我国当前的农村空心化问题,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大多对此给予负面的评价,强调我国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不良演化过程,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8],从而引起对于未来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对此,笔者概括为“五荒”:农民荒——将来谁来种地;地荒——耕地抛荒;房荒——农村住房和宅基地闲置;组织荒——农村基层组织涣散、组织化程度低;粮荒——谁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实际上,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演进的角度来看,农村空心化是二元经济结构走向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发展的现代经济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其中既包括破坏当前农村社会经济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也蕴藏着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可谓“危”与“机”并存。

(一)农民荒与我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确实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和人口比例结构的变化,而且农村转移劳动力对于返乡务农的意愿也不强烈。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发布的一项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2013年度,劳务输出大省安徽有超过50万农民工返乡,其中选择留在本地务农的仅占1.8%,务农意愿极低[9]。以至于知识界和学术界惊呼出现了“农民荒”。2012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5位院士联名提出,若不从战略上研究并解决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荒”问题,我国将面临无人愿种地的境地[10]。当然,这种担忧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格局的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我国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势来看,这未尝不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的一大契机。

根据生产要素的相互替代原理,在保证一定产量的条件下,劳动与资本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相互替代关系。一般而言,要保证一定的农产品产量和收益,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必然会引起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尤其是农业科技、农业机械投入资本程度的提高,从而使得农业的科技水平、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所有农村留守劳动力、特别是部分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的留守劳动力所掌握的科技知识与技能都得到提高,而是指整个社会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普及化程度、社会化服务程度普遍得到提高。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即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使用机器设备作业的数量占总作业量的百分比提高幅度明显。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5%,比10年前提高27个百分点[11]。另外,劳动与科技的相互替代也有利于改变部分地区由于农业劳动力、农业科技的欠缺而出现的粗放经营、疏于管理的“懒人农业”。通过新型科技的注入,在一些合适的领域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使粗放低效的“懒人农业”变为省力高效的“‘懒人’农业”。

(二)地荒与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化的现实选择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部分耕地出现无人耕种或无力耕种,即地荒——耕地抛荒现象。抽样调查显示:2008年,土地抛荒的农户占调查农户的比重为7.9%,所有调查农户的平均抛荒面积为0.81亩。2009年,土地抛荒的农户占6.53%,所有调查农户的平均抛荒面积为0.47亩。2010年,土地抛荒的农户占5.7%,所有调查农户平均抛荒面积为0.54亩。2011年,土地抛荒的农户占5.94%,所有调查农户平均抛荒面积0.41亩。2012年,土地抛荒的农户占7.54%,所有调查农户平均抛荒面积为0.57亩[12]。归结起来讲,除了农业与非农产业比较利益的差异以外,主要还在于农户承包土地少而且分散,生产经营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缺乏高效、规范的平台和渠道。

適度的土地经营规模是吸引资本和高新科技,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保障,也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耕地面积13538.5万公顷,约为20.3077亿亩,全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1.5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农户户均耕地拥有量不足8亩,尤其是人口比较密集的中东部地区,这一比例更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出于公平的考虑,农户承包土地小而分散,从而把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小型化推向极致。耕地抛荒既是农民在新的条件下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比较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也是对于高成本、低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超小规模模式的一种“扬弃”。这意味着因势利导,在自愿、公平、规范的条件下,通过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推动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现代农业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组织荒与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的构建与发展

“农民荒”带来的另外一个新问题就是农村基层组织荒。农村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户生产经营呈现独立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利益的关联度下降,农户对于原有农村基层组织的依赖程度显著下降,加之部分地区基层组织的失位、缺位、错位,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农民集体经济意识、组织意识变得较为淡漠。实际上,当前农民对于农村组织的参与和关注,更多的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作为个体,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希望通过依托经济合作组织改变市场地位的意愿十分强烈,这也给农村基层组织在完善自身功能的条件下,引导、组织农民建立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提供了新的契机。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农业经济合作不仅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织基础,也是衡量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通过农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和流通、信贷、储运、加工、信息服务等领域的综合性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房荒与农民产权的法律界定和重构

我国农村空心化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部分农户建新不弃旧,存在一户多宅的现象,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造成住房和宅基地季节性闲置或者长期闲置,即房荒。农村住房和宅基地的多占与闲置主要源于管理的缺位以及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法律界定的缺失。实际上,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等,都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相关法律对于农民产权特别是农民的房屋产权与土地产权等方面产权的法律界定比较模糊,影响了农民的房屋产权与宅基地的流转、质押等,使得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体现和有效保护。因此,农村空心化将有利于加快农民产权更为明晰的法律界定和重构,也有利于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三、从我国农村空心化到农业现代化转换的对策

我国农村空心化带来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其中既有我国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农村人口变化、观念变化、情感变化所带来的阵痛,也有现存的管理制度、政策法规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因素。因此,必须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度因势利导,消除体制、机制的束缚,推动我国从农村空心化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

(一)明晰农民产权,规范土地管理

现代农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经济,体现市场主体之间一种平等的交易关系,而这种交易的实现、契约的履行离不开法治的规范与保障,所以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法制经济。作为法制经济,产权问题是一切经济问题的根本,产权不明晰,权力边界模糊,将会直接影响市场交易的效率和契约的履行。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加快法律体系建设,明晰集体和农户财产之间权利的法律边界,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优化土地配置和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土地特别是宅基地管理,切实落实一户一宅的制度,通过递减补贴的方式促进农户加快对废弃宅基地复垦等治理,依法有序推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减少耕地的闲置和浪费;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尽可能把村庄空间布局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的提供、产业配置和对外经济合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村庄内聚式和外联式发展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

(二)构建交易平台,推进有效合作

一方面推进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依法、规范、高效流转,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实现土地的资产化,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建设,组织农户围绕特色、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实行产、供、销、储、运、加工、开发等一体化经营,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努力构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鼓励电商渠道下沉到农村,促进电商、物流公司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无缝对接。

(三)加快户籍改革,提高保障水平

第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在充分尊重农村转移人口自主定居意愿的条件下,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确保农民自由迁徙、自由发展,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农村产权等各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增强农民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逐步扭转农村“三留守”的人口格局。第二,进一步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农民保障主要分为生产保障和生活保障。从生产保障来看,探索不同形式的农业保险模式,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通过农业保险及时提供的灾后经济补偿,分散和化解农民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或者疾病等事故造成的风险;从生活保障来看,应针对近年来农民生活保障层次低、土地保障比例高等问题,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弱化土地等实物化保障的功能,逐步实现农民保障由实物化保障向货币化保障的转变,逐步消除城乡居民保障的制度化差异。

(四)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多元开发

农村人口减少,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是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农民通过经济利益比较进行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经济利益的差异就是农民特别是高素質的青年农民选择留与去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培养新型农民,首先,必须改善农业发展环境,通过规模经营、科学经营、多元经营、特色经营等展示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经济保障,增强农业对青年的吸引力;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增强青年农民的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市场化、商品化等理念和相应的技能,辅之以必要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一方面不断提高新型农民平均素质,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再次,结合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民”由身份特征向职业特征转变,逐步推行农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以及农民进入与退出机制。另外,不断开发农业的新功能,结合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特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假日农业等,拓展农业的休闲娱乐功能、生态保养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丰富民众精神生活、拓宽增收渠道。

(五)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社会服务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整体偏低,据统计,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已超过5%,世界平均水平为1%,而我国仅为0.2%[13]。加大科技投入,一是提高我国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拓宽农业科技投入的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二是鼓励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实际应用能力,着眼于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形成有效的农业先进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致富的能力,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

覆盖全程、高效便捷、综合配套的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完善农业技术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市场、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农业金融和保险等,可以有效地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商品化、信息化和社会化。

[參考文献]

[1]冯文勇,郑庆荣,李秀英,等.农村聚落空心化研究现状综述及趋势[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2]刘祖春.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焦必方.伴生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日本过梳化地区现状及特点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8).

[4]王勇辉,等.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冯丽.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调控机制探讨[J].理论界,2008,(2).

[6]卢向虎,朱淑芳,张正河.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7]张正河,卢向虎.农村宅基地的整治与增值[J].调研世界,2006,(1).

[8]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10).

[9]农事微言:返乡务农不足2% 地谁来种[EB/OL].央广网,2014-07

-29.http://country.cnr.cn/jcwz/201

407/t20140729_516070268.shtml.

[10]李剑平.15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中央:提防人口大国无人种地[N].中国青年报,2012-03-19.

[11]王宇.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10年前提升27个百分点[EB/OL].中国政府网,2014-09-25.http://w

ww.gov.cn/xinwen/2014-09/25/co

ntent_2755904.htm.

[12]张清俐,邓大才.以适度规模经营治理土地抛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1-17.

[13]李长健,朱梓萁,曹俊.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J].学理论,2008,(4).

[责任编辑:胡 梁]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at Present

Liu Zuchun

作者:刘祖春

第2篇:浅析“空心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赵强

要:今天的农村,广大青壮年离乡背井,大量外出,他们的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孤苦无助。留守儿童“学习无人辅导,生活无人照顾,心里话无人听”,辍学率高,新一代文盲、半文盲急剧增加,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指出解决此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

关键词:“空心化”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土不离乡、回引工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关注三农,必系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这些英明决策令亿万农民兄弟欢欣鼓舞,广大农村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我们在欢呼的同时,切不可漠视“空心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因为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

在今天的农村,一个个身强力壮、有知识、有头脑的农村青壮年告别山乡,

1 大量外出,到那陌生的城市“淘金”、“寻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衣锦还乡,光耀门庭。他们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孤单的身影,守望着寂寞冷落的家园。这些身影,就是他们年迈的双亲,人们称这些老人为“空巢老人”;这些身影,就是他们年幼稚嫩的孩子,人们称这些孩子为“留守儿童”。

据四川省农调队的测算,每外出1 万个农民工,将会产生4000个处于6——16岁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留守儿童。一般农村学校内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比例达到70%,个别地方甚至高达85%。而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爸爸妈妈走了,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只有依赖爷爷奶奶了。有调查显示,一方面由于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一方面由于祖孙之间代沟明显,教育的断层和亲情的缺位,使得孩子或多或少地出现自卑、自闭、对人冷漠、敌视同伴等心理问题,好吃懒做、弃学厌学甚至违法犯罪现象也屡见不鲜。许多学校老师反应,从留守学生心理特征来看,其心理、性格、智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与正常家庭学生不同的特征。

渠县一位15岁的留守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已有多年了,他平时性格暴躁,在家中稍不如意就对爷爷、奶奶又打又骂,一次在与同学打架时,用刀将人砍伤。遂宁一位13岁的“留守学生”敬某,打工多年的父母发现儿子长期沉沦于网络游戏,脾气古怪,自闭孤僻,决心放弃外省优厚待遇,专门回家管教儿子。在儿子又一次逃学旷课通宵未归的情况下,气昏了头的父母把敬某捆吊起来,导致儿子窒息死亡。河南省新安县2004年曾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杀人案,三个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农村孩子,将一对收废品的夫妇杀死。

有专家指出,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最大成本,是牺牲了下一代人的教育。

2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国家统计局曾作过调查,在200个外出打工者的子女当中,45.7%的学生成绩较差,39.%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成绩优秀的仅占3.5%。被调查的留守学生中有18%的人打算外出打工挣钱,不想继续读书。“学习无人辅导,生活无人照顾,心里话无人听”是困扰留守儿童的三大问题。

中国的文盲人数高居世界第二,全球每十个文盲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试看今日的大学校园,有几人是农家子弟?2003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显示:在校大学生人数城镇是农村的29倍——而众所周知的是,农民占总人口的80%。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岂不是九亿三千万农民兄弟要世世代代愚昧下去?“空心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若再漠视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急剧增长的趋势,这必然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增大了社会**的可能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成了空谈。

所幸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党和人民政府心系民生,关注“三农”,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略。2005年在全国免征农业税,2006年9月在中西部地区由国家补贴,采取两免一补政策,资助农村基础教育,保证9年制义务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财政资助和政策保证。

但“空心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键还在于如何留住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们。因为留住了农村青壮年,就留住了家庭的主心骨,就留住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过“离土不离乡”的观点。我国“打工经济”专家包驰

3 也认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让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力留在农村,进行技术开发,承担起赡养老人、教育后代的责任,发展当地农村经济,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同时,政府应该抓住农民工每年返乡的高峰期——春节,组织返乡民工积极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话题,让广大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弄清留守家庭的困境,增强青壮年赡养老人、抚育后代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农村人口的就地就近转移,大力抓好“回引工程”,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其次,社会各界都应给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学校和各级关工委应该建立中小学校“留守儿童档案”,组建“留守儿童之家”,组织“爱心俱乐部”,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教育部门通过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形式,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接受义务教育,各级党政工团组织和其它社会团体,以献爱心的形式深入农民工集中场所,开展定期家书、定期电话活动,促进农民工与子女的沟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空心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迫在眉睫,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不能把近20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排除在外,我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都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危机......周军 [2]打工在外,别忘教育下一代......刘诚、宋和坤 [3]给“留守”老人与孩子多一点关爱......王云

4

作者简介:敬清蓉,四川省射洪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就职于射洪县复兴财政所。

(推荐单位:遂宁市科协) 5

第3篇:新农村建设空心化倾向问题探讨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当前在不少地区的农村,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强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出现了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和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相互交织的“空心化”现象,严重影响到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

“空心化”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人多地少是我国将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几乎所有的关乎中国现代化的政策建议,都认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一思路固然是破解困扰中国崛起的“三农”难题的不二路径,然而,来自现实实践的复杂性,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一些深层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确立,“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落实,传统的“剪刀差”已不攻自破,然而,取而代之的却是同工不能同酬的工资、补偿标准明显趋低的土地等“新剪刀差”,更让农村缺乏活力的是,由工业部门的需求所决定,能够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必然首先是具备相对优势的乡村精英,由此形成了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和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前者指大批农民工的进城,而且都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力,剩下的则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空心”;后者多因前者而生,指在农民新建住宅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原因,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尤其是公路沿线,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空心”。而更多时候,往往是两种意义上的“空心村”交织并存,并且在已转移出去的农民工中,由于在城乡间辗转的体wf,其后代已对“务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排斥心理。正因如此,最近网络上产生了“农业大国:以后谁来当农民”的“天问”。正如40年前法国学者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曾使法国学术界感到震惊一样,如今“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网上疾呼”,无论是杞人忧天还是生于忧患,都使得人们不得不直面农村将面临被“空心化”的危险。

解决“空心化”不能矫枉过正

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而且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与从事其他行业相比,从事农业生产便天然地会有一个落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趋利性流动必然使得农民产生强烈的“跳农门”的冲动,这种冲动又终将陷入两难:或在行政强制不足时农村不断“空心化”,或在行政强制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差别性国民待遇”。而时至今日,我们已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采取逆向调节政策,人为地将农民固定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因为,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自循环系统,实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任何阻碍这一趋势的人为因素,不但逆时悖势,而且本身也有违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因此,解决农村“空心化”,绝不能矫枉过正,寄望于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而一劳永逸,而应该在坚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基础上,重视提高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合格的农业经营者,重点扶持农业专业大户,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事实上,就在农村“空心化”倾向的同时,随着“村官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部阳光行动”、“三支一扶”(即支农、支医、支教、扶贫)等活动的展开,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之后,又一次知识青年群体大规模地奔赴农村的热潮已然掀起,这被视为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活力的一大壮举。

在城乡统筹中矫正“空心化”

在上山下乡与进城入市两股潮流的交叠中,大学生就业、下岗再就业、农民工就业三股力量交织在一起,归根结底,演化为“剪不断理还乱”的就业难题。倘若农村劳动力能顺利转移出去,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利益就能得到大幅提升,如此,在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员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城乡劳动力就业各安其所,就不会存在类似所谓“以后谁来当农民”的隐忧了。因此,矛盾的症结最终落于就业,而解决就业必须统筹城乡。

这里的“统筹城乡就业”,不仅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也指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不仅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服务,也指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不仅指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指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统筹意识,将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三种主要就业群体通盘考虑,既要看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必要性和趋势,也要高度关注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既要看到知识青年奔赴农村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第4篇: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

1 1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 3 篇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第 1 篇

农村空心村的存在,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恶化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等,为此,特以近年来建设的新村聚居点空心化问题为例进行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县农村空心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民新村聚居点 30 个,涉及农户 1328 户,其中:新建点 16 个 714户,改建点 14 个 614 户。正在建设有的 23 个 1227 户,其中新建点 16 个 974 户,改建点 7 个 253 户。建成镇吊脚楼村、镇立山村新村综合体 2 个 123 户。据调查,建成的新村聚居点中住房空置率在 50%以上的聚居点 3 个,占 10%;空置率在 3050%的聚居点 2 个,占 6.6%;空置率在 1030%的聚居点 2 个,占 6.6%;没有空置住房的聚居点 23 个,占 76.8%。造成其空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举家外出户增多。当前,农民主要靠外出务工获得收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进城打工、经商或谋生的人数不断攀升,导致农村人口密度逐年递减,直接导致了人去房空现象的出现。全县大多数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高达 80%以上,其中举家外出户达 30 以上。县 2011

2 年建成的镇村聚居点共 25 户 85 人,其中:村 10 户 38 人,吊脚楼村 15 户 47 人。该聚居点外出人口 66 人,其中季节性外出 27 人,占总人口的 31.8%,常年外出 39 人,占总人口的 45.9%,该聚居点新建农房常年无人居住 9 户,占总户数的 34.6%,季节性无人居住 10 户,占总户数的 40%。

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外出务工经商先富起来的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在城市站稳脚跟后,举家迁往城镇生活。国家大力推进一主三化发展,城镇吸引力增加,各项就业、就医、就学、文化等环境条件良好,加之中心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大量村民纷纷迁到村外生活,空心村现象日趋加重。目前,县镇、镇、镇、镇、镇、乡等 6 个乡镇都在进行场镇开发,邻近场镇或有能力的农户都在集镇购房。如,镇骑龙寨村农民新村聚居点共 30 农户,就有 7 户在城镇购买房屋,占总户数的 23.3%。

三是政策执行不到位。部分群众对老宅一直恋恋不舍,总认为老宅基地是祖上传下来的,保存老宅就是留住了根。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一户多基、超标准占地,占用耕地建房,农房迁建后旧宅基地普遍闲置,致使农村长期以来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建新房不拆旧房,致使一户一宅的宅基地政策没能很好落实,许多村民建新房而未拆除旧房,占新基不退老基,造成一户多宅。所调查的县镇村、镇骑寨村、吴家桥村三个新村聚居点,建了新房未拆除旧房将宅基地还耕的建房

3 户达到 15 户,占新建农房户数的 25.4%。

四是早期规划不合理。一些新村建设规划比较简单,对村庄功能分区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群众生产生活习惯考虑不周,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再加上执行规划的法律约束力不强,村民建房存有很大的随意性。如县已建成的镇村农民新村聚居点,村组织就没考虑到农户的耕作半径,将 150户农户集中到一起,造成农户生产不方便。

二、县治理农村空心化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新村建设建得起、住得下、不空置,在新村建设中坚持四个结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支撑,突出乡村特色,统筹推进全县新村建设。

一是群众申建与政府指导相结合。县委、县政府创新提出新村建设申建制,统一制定出台新村建设奖补政策,发动群众自愿申建,对 30 户以上群众提出申建要求,经村组申请、乡镇审查、部门评审、县级审批等流程审核通过的,纳入全县新村建设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由建房户成立业主建设管理委员会,自主选择施工单位、负责材料采购、监督资金使用和建设质量,既赋予群众新村建设的监管权和话语权,又减轻了政府工作压力,实现了政府意图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目前,全县在建的 23 个新村聚居点的 1227 户农户都是采用申建制建设的。

二是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产业促新村、新

4 村带产业,产村相融互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着力发展优质柑橘、绿色蔬菜、现代畜禽、道地中药材和高效经济林等特色优势农业,以及乡村生态旅游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县新发展优质甜橙、油桃等优质水果 3 万亩,绿色蔬菜 3 万亩,薄壳核桃、九叶青花椒等高效经济林 2 万亩,道地中药材 1 万亩,建成工厂化生猪繁育基地 18 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 88 个,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户 5516 户,发展特色家禽规模养殖户 254户。初步形成了郪涪两江流域优质蔬菜产业示范区、蓬乐路优质甜橙(柠檬)产业示范区、射大路优质干果产业示范区、罗桂路优质生猪产业示范区等四大产业区和隆盛现代农业园区。

三是规划引领与尊重民意相结合。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规划理念,统筹谋划新村的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及基础设施,做到新村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生态规划、旅游规划等多规融合。同时,充分尊重群众喜好,多次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征求群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民意调整规划,着力打造具有田园风光、乡村情趣、农家特色、群众满意的新农村,水村幸福美丽新村规划 2013 年获得了国家住建部美丽乡村称号。

四是新村建设与新村开发相结合。在新村建设中,县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村建设,建设农民新村安置房的同

5 时,打造开发新村旅游商贸等产业,着力培植新村产业,繁荣乡村经济。如在建设药香小镇新村综合体中,通过公开招标吸引永逸集团投资 5 亿元参与新村安置房建设、场镇开发建设,着力打造集养生、养老、旅游为一体的全国知名药香小镇。

三、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建议

治理农村空心化,是推进城乡统筹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破解建设用地难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一)科学规划,完善基础功能。科学规划是治理农村空心化的关键。要结合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精心设点,合理布局。按照集约用地、少占耕地的原则,在新村户型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确保长远发展与农民的实际需要。建议将治理农村空心化与农村环境整治、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宅基地复垦、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农民市民化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向大中城市、中心集镇与中心村集聚,同时统筹农村的水电、道路、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生活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文体娱乐及商业设施,既村解决民生产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又优化农村的环境质量,提升农民的

6 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二)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有了钱,才有建新房的意愿。加快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是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建设一批优质水果、绿色蔬菜和道地中药材等现代农业基地和园区,构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支撑。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小规模与大群体相结合的产业基地和生产体系,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实现千家万户增收致富。同时,要鼓励引导农民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服务、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拓展劳务输出,增加农民现金收入,为推进农村空心化治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加大投入,加快治理进程。雄厚的财力是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根本保障。一是将农村空心化治理与农村环境整治、幸福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向治理农村空心化倾斜。同时,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宅基地的整理置换和竞价选位,发挥农村宅基地的一部分物权功能和价值潜能,使新农村建设产生内生动力,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和公一事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空心化治理提供低息贷款,以扩大资金筹集渠道。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采用由工商资本与村民共同出资改造空心村,例如

7 让房地产开发商介入空心村改造,让房地产开发商承担部分资金,然后将新建农民公寓的部分物业用房或尾房作为其收益,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利双赢,以解决改选资金不足的问题。发动在外成功人士资助空心村改造,调动在家村民参与积极性,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四)强化管理,构建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坚决制止农村建房无序局面,逐步引导农民居住向新村聚居点集中,推进新村建设进程和建设水平。一是农房建设必须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建新房必须拆除旧房并复垦。二是严格执行农村宅基地政策,控制农房建设用地标准,禁止违法占地建设。三是农村个人建房必须申报设计方案或选用新农村标准图集方案。四是农村个人建房不按审核通过的设计方案或标准图集建房,则取消其享受国家一切补助资金的资格。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第 2 篇

近期,南京市委办公厅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先后赴江宁区、溧水区就全市农村空心化进行深入调研。调研组步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体验,听取改革发展经验详细介绍,深入乡村农庄与当地干群交流,走进美丽乡村、农业园区现场观摩,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和做法,就破解全市农村空心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厘清农村空心化:挑战中蕴含新希望

8

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逐步向老年农业、空心农村、失地农民问题演变,特别是农村空心化,自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来,已成为继农民工后最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词。党的十九大报告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 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农村空心化不仅事关谁来种地的饭碗问题,事关以乡土文明为根源的文化传承发展,更关乎新型城镇化乃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局。因而,破解农村空心化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从历史的维度看,农村空心化普遍存在。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是大部分国家都会经历的过程。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农业人口占比不足 1%;日本农业人口近 20 年间减少了 6 成,其中 20-40 岁农业人口减少了 4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空心化呈愈演愈烈之势。沿海和苏南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早些年就已超过 70%。

从现实的维度看,农村空心化必然发生。农民洗脚进城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随着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传统农耕模式日渐式微,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增加劳动收入以改善家庭生活,同时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中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农民在经济理

9 性的驱动下选择出走农村进城务工, 非农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南京为例,郊区农民家庭收入的近 70%来自务工收入。

从未来的维度看,农村空心化蕴含契机。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民房屋闲置、大量耕地需要流转,为城市资本下乡、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较大空间, 也为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农村空心化也势必会促进村落布局的优化调整,进而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尤其是大城市周边的空心村,吸引工商资本、大学生创客等新型主体入驻,既有利于农村新型产业业态的形成,也在客观上提升了农村人口的素质结构,为村庄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应对农村空心化:盘活闲置资源的有益探索

南京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 大城市、小农村的格局较为明显。据市委农工委选取全市 103 个美丽乡村调查数据看,农村闲置房屋总数达到 677 户、13.8 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村空心化率超过 40%,近主城郊区农村空心化率近 70%,部分远郊村如六合区横梁街道,农民房屋空置率(含完全空置、半空置)达到 60%。针对这种情况,各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以盘活闲置资源为突破口,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路子,为空心村的再造积累了经验。

1 .空宅生金。将闲置农宅变身农家乐和民宿,为游客

10 提供吃住服务,实现生活资料向生产资料的转变,让全市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尝到了甜头,农民返乡创业也渐成风气。江宁石塘村以前是户均收入不足万元的偏远贫困山村,全村仅有 64 位老人留守。如今,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下,在村干部的典型引路下,出走村民争相回村创业,通过开办农家乐和民宿,村民生产方式从一产成功过渡到三产,实现了致富增收。迄今全村开办的农家乐已超 200 家、民宿超 40 家,其他如茶楼、酒吧、酒坊等新业态 28 家,村民人均收入超 4万元,带动相关就业人员 600 余人。村民王宜成儿媳家两次落泪的故事,形象刻画了石塘村农民利用空宅创业致富的生动实践。王宜成儿媳妇家第一次来家看门档子,看到破旧的村庄和亲家的贫穷,想着女儿将来肯定要受苦而含泪离开。2013 年,王宜成家开办的农家乐生意红火,还做起了民宿,年盈利 20 余万,到儿媳家看后,想着女儿今后会过上好日子, 又不由地留下了开心的眼泪。截止到 2018 年 10 月,全市六郊区已建民宿近 400 家,床位超过 5000 张。全市民宿投资总额达 33.52 亿元,带动就业 1700 人,去年全年接待住宿总人次达 173.26 万人次。据市委农工委 2017 年 12月统计,全市美丽乡村农家乐经营者平均年收入 25 万元,高的达四五十万元。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当地村民平均人均年收入增加 7000 元。

2.空地聚财。通过土地确权赋权合作组织引导+市场 全

11 环节手段,实现对空心农村撂荒耕地、闲置宅基地以及低效用地集中整理、开发和利用,并以此带动旅游等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江宁区谷里街道 2012 年以来累计投入 3.37 亿元,完成土地综合整治 2.66 万亩,引进南京大生现代农业控股有限公司等 5 家农业公司参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成占地 2000 亩金陵国花园项目、农产品集散中心、世界农业科技文化园等多个现代农业项目,直接带动农民就业 300 人。其中,热门景点大塘金村,已不再是原先的破败小农村。借助土地股份合作社,将村民的土地集中起来,种植了 400 亩梯田式薰衣草,打造了江宁版的普罗旺斯,形成了以薰衣草为媒的生态旅游特色,高峰时期日均接待游客近 10 万人;高淳区桠溪镇桠溪村 158 户农民,在省农民创业之星汪国华的带领下,开发闲置低效农地,从事水草栽培,种植的轮叶黑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经营规模达到 5000多亩,形成了种植、捕捞、销售等一条龙产业链, 亩均效益近 6000 元等。

3.空村换颜。在空村再造中, 文化注入、特色引领、多元融合是最摩登的实现手法,特别是规划设计,被置于更加重要和突出的地位,不规划、不建设,不设计、不动工成为了一条改造的准则。经过精心设计和精致施工,往往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经过爆改后的农村,让人眼前一亮,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江宁区秣陵街道苏家自然村,采用

12 政府+企业+ 市场+农户的多元主体共建模式,由上海原圃发展有限公司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在保留村舍原样的基础上,用现代元素、现代文化重新整体包装,并配套建设特色民宿、飨食餐厅、文创商店儿童乐园、集装箱营等业态,打造出了长三角首个特色文创小镇,用文化元素复兴了搬迁的空村。六合区横梁街道规划建设的 E 田园 项目,拟采取 PPP 合作模式,由央企葛洲坝公司负责项目开发运营, 计划打造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影视基地等多种新业态,集教育、医疗、卫生等多种民生公共服务保障为一体,实现以镇街为单位整体推进农村再造,为将来全市连片打造现代化新农村提供了无限遐想。

破解农村空心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郊区、农村的区位价值落差日渐缩小,郊区、农村的土地、生态和文化价值正加速地凸显出来,乡村发展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机遇。破解农村空心化,应注重把握三个辩证关系,将农村空心化与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治理等问题进行整体性思考。一是把握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关系。整体看,农村空心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在一定阶段后又会发生农村人口回流或所谓逆城市化情况。国际研究表明,当城市化率超过 70%时,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率 2013 年底就已超过 80%,农村空心化趋势相较中西部及欠发达地

13 区,已明显趋缓,部分村社开始出现回流迹象。有专家预计,今后 510 年将迎来回乡的高峰期。因此,破解全市农村空心化问题,应立足南京所处逆城市化初期的阶段特点,因势利导、科学施策。二是把握撤并与保留的关系。空心村的再造,应有的放矢。不是所有空心村都保留并加以改造,而应考虑在全市村庄布局规划的指引下,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既无资源也无特色的空心村,该撤并的撤并。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有利于发展的要求, 选择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具有民俗文化特点的村,进行重点打造、精品再造。三是把握输出与引进的关系。破解空心化困局,不是简单的农民回流问题,也不是以往传统产业的重复,而是应该吸引城市精英群体反哺家乡,引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用现代文明改造乡土文化,让城市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实现农村的再造与复兴。

全面破解农村空心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产业发展融合化、要素配置科学化、居民收入均衡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1 .培育特而优的产业, 打牢乡村振兴根基。产业是发

14 展之基,特色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应根据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历史文化等比较优势,重点扶持发展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为就业提供岗位,为人口集聚提供动力。目前,南京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高淳的螃蟹、浦口的苗木等特色产业,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品牌也逐步唱响。但相较近邻浙江,在特和优上依然有差距。应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努力形成一批新的发展亮点。南京的空心村,有的靠近著名旅游点,可着重发展餐饮服务业,为景区配套; 有的生态环境良好,山清水秀,可以发展养生养老产业;有的资源禀赋好、历史悠久,可以发展特色旅游。总之,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2 .塑造小而美的形态, 提升乡村振兴品质。小,是各种发展要素和服务功能的集约集成和精益求精,小就是吸引力;美,是生态环境美、特色风格美、人文风俗美,美就是竞争力。应在精而美上做文章,突出特色,以旧改为主, 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软硬件要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和生态特色, 形成一村一风格,建设高颜值美丽乡村。重点抓好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处置,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在精细化运作方面下功夫,建管并重,确保环境治理设施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一次建成、长久使用、长效作用,营造适合生产、生活的宜居环境,留住生态乡愁。应突

15 出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护重要历史遗产和民俗文化,挖掘文化底蕴。比如,可考虑配建村史馆,将村庄发展的大事记、乡贤名人、好人好事以及反映乡村发展变革的老物件等陈列出来,让村民和游客记住人文乡愁。

3.着眼聚而合的功能,完善乡村振兴配套。便捷齐全的基础设施是集聚产业的基础条件,完善的公共服务特别是高质量的教育医疗资源供给是增强人口集聚力的重要因素。应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等建设,特别是宽带网络和轨道交通建设,畅通与主城区的联结渠道。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可考虑转变公共服务配置方式,从按行政等级配置转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应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采取区帮镇抓村建模式,提高村卫生室硬件设施和医疗水平。同时,大力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环境, 推动市区知名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联合办学,让农民就近就地享受更有质量的公共服务。

4.构建新而活的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活力,最重要是创新体制机制,根本是解决人、钱、物、权四个问题。解决人的问题是核心,要注重发挥南京科教禀赋优势,优化创业就业服务、政策激励、财政扶持等软环境,吸引人才反哺农村,让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16 流得动。解决钱 的问题,就是要加快金融和投融资体制创新,探索高效可行的农民物权抵押贷款方式。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解决物的问题,就是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具有城乡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探索建立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进城落户、农民闲置资产自愿有偿流转和退出机制等,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解决权的问题,就是要巩固完善村民自治权,创新多种形式的组织载体,如社区理事会、农民议会、党群理事会等,把村民自治进一步延伸到自然村,实现自治组织的全覆盖。

5.制定精而准的政策,营造乡村振兴环境。空心化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配套等多个方面,需要制定精而准的政策,扫清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引领更多社会资源、更多发展要素,提升乡村建设质效。比如,在土地使用、民房设计改造方面,现在农村土地使用有严格限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项目建设的难度,可考虑允许村民在不改变土地基本用途的情况下, 将集体土地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在产业发展方面,休闲旅游、民宿是农村空心化改造的重头戏,特别是民宿产业,目前发展势头强劲, 应做好政策设计,明确经营用房、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卫生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规范管理、行业服务等各个

17 环节的准入门槛和质量标准,完善监管制度,保障有序、规范和健康发展。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第 3 篇

农村空心化问题课题组对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永丰乡浒岭村、南坑镇兆佳村以及辽宁省凤凰城市宝山镇北大营村进行了实地调查,进行了村级调查、83 份有效农户(入户)问卷调查并采访了相关的乡村干部。

(一)留守人口规模扩大,全家迁移现象增加

1.留守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外流,农村家庭基本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体,造成三大留守群体,改变了农村家庭的存在方式。

2.全家迁移:在调查村庄出现了大量全家搬迁的现象。浒岭村全家搬迁的达到 180 户,兆佳村 35 户,分别占全村户数的 82.94%和 10.6%,而辽宁省北大营村全家搬迁也达到了 52 户。全家迁移现象是造成耕地抛荒和农村住宅荒废的主要原因。

(二)农业劳动力紧缺,呈女性化、老龄化现象,耕地抛荒

农村人口外流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则表现为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农村发展主体缺失,造成农业粗放经营,甚至抛荒耕地。

1.农业投入减少。农民倾向于种植劳作较少的作物,而

18 减少耗费劳动较多的作物。如普遍将两熟改一熟、双季稻变单季稻、农田种树等现象。农民依赖化肥和农药以少投入劳力而保持产量。

2.耕地抛荒。江西调查村庄中耕地抛荒现象严重。江西浒岭村耕地面积 680 亩中有 640 亩无人耕种,全部荒废。兆佳村全村 800 亩耕地,抛荒 200 亩左右。曾经一度对农民种粮产生积极作用的补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由于种粮补贴按耕地面积补贴,而不按实际种植情况补贴,在一些农民看来,拿补贴不种地去打工比拿补贴种地还更具有经济效益。

3.耕地流转程度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在空心化严重的村庄,农民外出打工空留出来的耕地没有人承包流转。空心化的村庄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没有发展出专业合作社来组织他们的生产。

(三)建新房弃旧房,空心村问题严重

农村住宅空心化的演变趋势:1.交通不便的自然村落面临着逐渐消亡处境。2.交通便利的村落或城镇面临着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外扩内空,侵占耕地的现象严重。新增居民住房随交通干线延伸,这就导致村庄散乱、缺乏规划、基础设施配套难、侵占耕地现象严重,一户多宅现象在空心村的蔓延。

(四)农村组织发展落后,农村社区治理水平不高

19

在空心化村庄的背景下,村民自治进入低水平重复,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难以执行。在较低的村庄治理水平情况下,原子化的农民难以合作,各种合作组织成长缓慢。

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空心化形成的原因是复杂和多元的,主要有:

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应当是二元城乡结构下城市化速度滞后于工业化速度产生的。户籍制度改革是否成功在于城市是否准备好或是否愿意为大量农村外出务工人口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全部城市公共资源。大量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口无法享受城市部门提供的稳定、充足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险等社会公共服务,他们就无法放弃基于农村户口和土地使用权而带来的医疗、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2.农村土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民乡土情节,导致人走地留屋留

(1)我国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在农业效益不高,土地难以产出利润时,农村中的耕地粗放经营和撂荒,难以形成有效流转。(2)宅基地取得的无偿性、使用的无限期性以及无留置成本性,使得村民更倾向于尽可能多地占有宅基地。(3)粮食直接补贴、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民享有越来越多的合作医疗、最

20 低生活保障以及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和福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农民转换身份,彻底告别农村的阻力。(4)农民对故土家园、乡村生活的眷恋等原因也令农民不愿意放弃村中住宅和耕地。

农村空心化的对策分析

只有将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彻底地转移出去,然后将土地进行有效流转,形成有效的以家庭农业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向农民工提供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医疗、教育、保险、住房等公共服务,吸纳农民工进城定居。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办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等等。适应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城镇化的需要,应赋予农民工对承包土地、宅基地和集体资产股权自主处置权,为农民实现土地财产权创造条件,有助于耕地、宅基地的流转。

(二)加强农业投入,发展旅游农业等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增加农业效益

在耕地资源少的地区,农业比较效益较低,从事农业难

21 以吸引农民,造成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匮乏和耕地抛荒等空心化现象。在这类地区,不仅要加大农业投入,还要大力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如发展农家乐、旅游农业、创意农业等,增加农业效益。另外,目前的农业补贴方式以承包耕地面积为依据而不是以是否种粮为依据进行补贴,不能完全起到激励农民粮食作物种植的作用,也不利于农村耕地的流转合并和集中,需要改革。

(三)加快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组织的发展

农村空心化直接影响即是农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进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包括农民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等。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在培养新型农民的同时,还要注意推动各种农村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的良好发展。

(四)加强村庄规划,合理进行宅基地整治

对于日益消亡的自然村落,建议鼓励恢复原始生态环境。对于交通便利,新建住宅较多的村落,应该加强其用地规划和利用,加强宅基地管理。要因地制宜,根据村情不同,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把宅基地整理与小城镇建设,中心村的扩展与自然村合并结合起来,使村庄建设既不浪费

22 土地,又能满足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五)提高村庄治理水平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要根据农村外出务工人口的实际情况,增加外出人口作为村民代表的比例,合理调整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村委会选举时间,严格控制委托投票,从而保障外出流动人口能够参与到村庄的公共事务管理中来。对留守在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要保证他们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权利。要落实村务公开,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加强对村级组织的监督。基层政府要转变成向乡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并且要注意防止具有独立利益的黑恶势力向农村公共领域的侵蚀。

第5篇: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我国,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缺失了农村现代化建设这一部分,是不可想象的。为此,党的***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

**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即**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指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这是站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拉动内需、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社会稳定等宏观经济社会高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做了最新的注解和诠释。可见,关心解决“三农”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那么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度和效果如何?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哪些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如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带着以上相关问题,我们到农村、农户、田间、地头,以填写调查问卷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度低,认同感缺乏、参与感不强

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途径,主要来之于广播、电视以及亲朋好友的聊天耳闻。对具体内容,目标、要求,七成以上表示“有点了解”和“不了解”,表示“很了解”的村民寥寥无几;所谓“有点了解”,也仅限于新农村建设可以解决农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经济问题,没有参与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和安居乐业等更高层次的意识和要求。六成以上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认识不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宣传工作做得不够,虽然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较大,但部分乡、村级部分党员、干部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就难免造成基层宣传“弱音”甚至是“失声”,再加上新农村建设具体操作中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作风漂浮、工作措施不到位,甚至是搞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使村民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认同和参与其中,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进程。这是制约新农村建设开展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选择、产业规划针对性差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性,适用于我国所有农村。但在具体实践中,千差万别、情况各异、发达程度不同的各个村庄,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阶段、过程中,需要各地区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选择的具体目标、产业规划、发展重点和方向以及侧重面,应该有所差异、各具特点,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针对性做到一地一策,一村一策。这才是按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可悲的是,问卷调查显示,在我们列出的“规划不到位”、“产业不突出”、“村级组织及村干部没有发挥引领作用”、“各项措施不到位”等新农村建设主要问题的多个选项中,选前两者“规划不到位”、“产业不突出”的人占到了六成以上。

实地调查的情况也的确如此。我们调查的村,人口多、土地多,集体产业和乡镇企业欠发达,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及劳动力是该村的最大资源。发挥近郊优势,大力发展精品农业、规模化农业,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应该是其新农村建设发展生产产业规划的首要考虑的、科学的目标选择,事实上是村里没有规划,农民一头雾水。

由于新农村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或建设目标选择、产业规划,采取简单的“一刀切”、简单“重复模仿”,缺乏差异性,不能做到把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性要求与当地实际的特殊性要求相结合,导致新农村建设走弯路、步子慢、效果差、影响消极的问题,在一段时期、一定的范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偏少

毋庸置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关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实现大变革的系统工程,需要巨大的社会资源投入,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理论上讲,主要力量还要依靠农村和农民自己。但实际情况是,除东部部分发达省份和少数发达地区农村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外,我国大部分农村农民仍然处于自然农业经济状态,农村及农业经济总体上还是粗放型生产,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导致整体收入偏低。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作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侯马近郊上马村农民,户均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占比44%,户均年收入3—5万元的占比40%,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占比16%,除去日益高涨的再生产投入,80%以上农户没有多少积蓄可用于新农村建设。一般农民终生积蓄只够勉强用于必须的盖新房和>婚丧嫁娶,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的现象较为普遍。

与此相对应的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大量投入。

1、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乡村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需要大量投入。

2、建立改善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相关的包括教育事业、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大量投入。

3、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解决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打击假冒伪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消除城乡“二元差别”,需要大量投入。

政府现行的取消农业税,对种粮进行补贴,逐步加大对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但与我国现阶段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相比,与目前日益高涨的物价特别是涉农物资价格的高涨相比,与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对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做出的历史贡献相比,与消除城乡差别、户籍差别、共享国民待遇、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偏少,远远不够,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性问题。

如此巨大的需求反差条件下,单靠农村和农民自己的财力建设新农村,实现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村和农民,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多方面增加对农村的投入,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四)新农村建设的组织监督乏力

如前所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资源投入多、涉及面广、声势浩大、政治性强的国家战略性系统工程,主战场在交通、信息比较闭塞的农村,主体是占有社会资源较少、文化层次较低、参政议政能力较弱、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地位的农民。这就客观上决定了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组织领导、制度保证、纪律监督等方面要有别并强化于其他一般工作。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工作要始终坚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领导之下,既需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由一只政治过硬、作风扎实、对农村农民充满感情的干部队伍为落实骨干,更需要有完善的组织工作制度作保障,充分接受村民的监督,在充分具备上述条件下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这件事情办好。

但从调查结果看,我们在这方面又没得满分。一是部分干部特别是县乡干部,缺乏公仆意识,官僚主义,作风漂浮,说得多做得少,工作措施不到位,或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伤害农民感情;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级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甚至是陷于瘫痪,造成新农村建设组织体系在最不该断的地方“缺失”、“断档”;三是一些公权力部门和利益集团,处于局部或小集团利益的需要,把支农惠农、建设新农村项目当作“权力寻租”的工具和“揩油发财”的机会,钻法律空子,“暗箱操作”,挪用、套用资源,严重侵犯农民利益,甚至滋生腐败现象,使农民对国家惠农政策和政府公信力产生怀疑,影响干群关系,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这些,充分表明了在部分地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组织工作薄弱,制度建设乏力,监督工作缺失,使之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制度性问题。

二、对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面对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结合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

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农村建设干部队伍。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涉农干部队伍和人力资源的统筹管理,把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政治过硬,作风扎实,业务能力强,能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骨干力量充实到新农村建设干部队伍中来,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取信于民,增强政府公信力,增加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感。

其次,要做实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要坚持宣传工作“重在乡村、精神入户”的原则,采取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进行长期的宣传引导,要做到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墙头有标语、农户有材料、农民又抓手,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目标、中期规划、短期要办的实事对群众公开、公示,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在全社会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度,使农民以主人翁的态度看待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要科学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要在深入农村实际,结合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和选好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制定和做出既符合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又体现当地此时人文经济特色,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产业规划,努力确保“一村一策”、“一地一法”,以县、乡、村三级政府为基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从我们实地调查情况看,这方面工作空间很大,是大有可为的。比如,结合上马村人多地多、毗邻市区的优势,就发展生产而言,产业规划应以发展规模农业、精品农业、有计划组织劳务输出为主要内容;大部分农民有多年种植蔬菜西瓜的经验,水利设施较为完备,产业规划应以瓜果蔬菜种植、发展精品农业为主;单家营村大部分村民,历史上有制造技改车、搞简易机械加工的传统,有组织农民发展机械加工业的优势。只要我们扑下身子,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新农村建设的长远规划、产业规划,就操作性强,切实可行,就容易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要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建设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立项、资金使用、成果验收、事前审查、事中事后监督等工作,要建立针对性的、公开透明的工作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实施“阳光作业”、建设“阳光工程”。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作用,建立健全监督保证体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二)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打造农村新经济、培养造就新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打造农村新经济、培养造就新农民、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手段,跳出就农业发展农、就农村致富农民的思维定势,通过工业拉动、城镇带动、招商推动、民营激活、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农村产业的有序快速转移。要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要着眼于壮大办事处和村级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争取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以农田水利、人畜安全饮水、水库除险加固、乡村道路、农村教育、卫生、通讯、网络、生态能源建设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围绕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各级政府要重视和充实新农村建设的村级领导组织,管好农村“两委”、选好农民致富带头人,加大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力度。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

一是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有些镇村没有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有的镇只重视某个村某个点的规划,而对全村甚至全镇新农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同时,有的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据调查,有的村规划生搬硬套其他村,不能体现自身特色;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还有不少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没有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简单化”。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片面化”。以偏概全,只注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少数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严重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在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忽略了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乏力。要素制约突出,影响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和试点工作开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困难;

第一,农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传统的产业生产还没改变,从产业化的要求看,在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上差距很大,生产力水平处于低层次,效益比较差。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收缓慢,长期增收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制约了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

第二,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从总体上看,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农民住房无序拆建,进村入院入户道路也没有得到硬化,农民畜禽圈舍乱搭乱建,禽畜散养,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等现象普遍存在,给人一种脏、乱、差的现象,出现“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等问题。

第三,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由于历史原因,农民文化程度比较低,思想保守,开放度不够,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动力都在外地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社会主义新农村重担。另外,农民“等”、“靠”、“盼”思想严重。

第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投入的缺乏,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村级无集体经济,更没有能力投入和运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靠上级财政投入。

第五,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明确目标定位。科学规划是合理推进新农村重要保证,新农村建设规划要遵守自然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农村的产业基础、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具体情况,规划好本地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目标,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新农村的目标,要把新农村建设成: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居住环境卫生民主政治进步、人际关系和谐、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农村。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

个人认为现今的农村政策即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有两个漏洞。

新农村政策是一种将农村和城市分割开来然后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我们是站在城市的立场上来谈的新农村建设的。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问题日益凸显。因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之下,单单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发展政策已经无法满足农村人民的生存要求。生存问题已经开始逼迫农民,而国家此时并没有为农民找到出路。在次种情况下,大家可以看出民工潮正是农民自发选择的道路。民工潮的崛起及其扩大,表明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政策的破产!然而民工潮的扩大引发的很多社会问题。最明显最集中的并不是农村的萧条问题,而是城市的出现的承载漏洞。城市虽然比农村要发达,但是资源也是有限的,新移民的涌入,在各种资源上譬如住房工作岗位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教育等上同城市市民展开竞争。久而久之,城市势必难以承受。现在我们国家的农村已经崩溃了,而城市正在面临极其的考验。那怎么办呢?到底是想方设法来容纳这些移民,还是将这些移民送回农村?国家采取了第二种策略。这种策略是,最高限度地开发农村资源,然后在农村不足的地方城市给农村以补充。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农村对农民的容纳能力。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质。

然而很明显这种政策目标有漏洞。

一来农村能不能容纳八亿的农民?我个人认为是不能的。你能使农村的住房条件卫生条件改善,但这不是根本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农村有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不仅能满足八亿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根本不可能。 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你必须满足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成为正式的城市居民。如果把主要的方向放在新农村的建设上,就算你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成了新农村,就业以及发展的问题解决不了,农民还是要自发的想城市进军。到时候不仅要继续面临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城市问题,而且农村的那些设施也会成为一种浪费!

二来,就算农村的问题通过新农村建设的途径解决了,然而农村的发展模式是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现在我们从某种程度上阻滞了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联系,当将来有一天城市再次比农村高度发达的时候,现在的新农村又会变成落后的旧农村。生活成本的提高,农村再次无法满足农民的生存„„现在的问题将在未来的某天重演!国家的发展不是要权宜之计,而是长远的发展战略。就是需要我们正面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全心全意地实现移民的城市化。当前的问题是怎样将农村移民容纳而不是将他们送回农村。而我至今没有看到国家在这方面的有关的政策出台。

本人年幼识浅,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点。

第6篇: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各地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的要求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虽然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1-2]。因此,正确地对待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各项政策,以利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向前推进。笔者就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1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有些镇村没有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有的镇只重视某个村某个点的规划,而对全村甚至全镇新农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同时,有的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据调查,有的村规划生搬硬套其他村,不能体现自身特色;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

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还有不少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没有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1.2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的现象在基层,有的农民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存在偏差,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对新农村建设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许多新农村建设点上普遍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1.3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简单化”。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片面化”。以偏概全,只注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少数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严重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在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三是“短浅化”。在基层,哪里简单就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把新农村建设仅仅定位于硬化几条路、改几户厕、装几户自来水、粉刷几栋房子等简单的村庄环境整治,忽略了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对

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乏力。

1.4要素制约突出,影响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和试点工作开展

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必须先行试点,再全面稳步推进。通过对示范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当前存在政策、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要素。一是政策不够完善。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有的政策存在不确定、不连续、不合理等因素,如以工补农怎么补,城市带农村怎么带,政府增加的支农资金如何补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影响了镇、村和农民的积极性。二是资金筹集难。不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富裕程度较低,建设主体投资乏力。同时,县、镇两级由于财力所限,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足。三是土地制约明显。1998年土地二轮承包时不少村没有预留中心村用地,即使预留了,有的也已被置换为工业用地,或被重新发包,有的与现在的中心村规划不相符合,导致能建新村庄的地方不在规划内,规划的地方不能建新村庄。加之新农村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等涉及转换用地的政策不明确,使土地调整、置换、募集比较困难,造成不少村新农村建设用地迟迟不能到位。2对策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是贯彻党的“三农”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3-4]。

2.1认真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构画新农村建设蓝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尤其是乡(镇)村建设规划,要充分尊重民意,突出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注重利用土地,保护耕地,不搞千篇一律。建设规划要经村民充分讨论,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专业机构指导、相关部门审定,坚持科学合理,统筹兼顾。

2.2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以优质稻米、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以绿色无公害大米、蔬菜等为带动,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扶优扶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以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整合品牌资源,打造一批拥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2.3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政策,让公共财政受益于农

国家将通过各类项目逐步加大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各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应将各项目如期保质地在农村落实。对帮助农村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项目,应保证全面落实;对

农业各种直接经济、物质补贴和奖励,应及时发给相关受益人;对各种保障性福利,应及时搞好申报审批,使农民享有公共财政福利。

2.4积极创新投资机制,改变投资方式

建设新农村,投入是关键,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建设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亿万农民的伟大事业,农民应当在建设自己的家园中成为现代建设的优秀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要积极探索建立“各级政府拨一点,涉农资金捆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让一点”的融资模式。政府应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补助资金。

2.5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池四改”(沼气池、改厨、改水、改圈、改厕),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三是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尽快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求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求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四是加强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村镇文化活动中心和村民健身休闲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第7篇:探析农村空心化的对策

张小新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农村空心化是对我国农村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的概括,它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缺乏吸引力,农村生活缺乏活力,村庄格局缺乏协调性,乡土文化缺乏延续性,及由此导致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资金非农化和土地非农化。开展“空心村”改造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挖掘资源潜力,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对“空心村”进行改造,符合国策,惠及百姓,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解决“空心村”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多管齐下。

一是产业兴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是解决“空心村”的根本。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而产业兴旺是解决“空心村”的根本。产业薄弱,一直是广大农村的“软肋”。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通过结构调整提升农业整体质量和 1 效益。结构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区域特色。其次要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第三是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环节。要多渠道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程,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是解决“空心村”问题的前提。当前“空心村”改造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民对宅基地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不少人还认为宅基地是祖业,对“空心村”改造工作有抵触情绪。因此,在“空心村”改造初期,各地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组织力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大对我国的土地国情、国策和《土地管理法》、《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法律观念和节约土地资源的思想意识,逐步破除农民对宅基地的畸恋和宅基地私有、宅基地传后、宅基地是风水等传统观念,形成宅基地公有、一户一宅、

2 建新拆旧、按规划用地的共识,为“空心村”改造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向群众宣传“空心村”改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进而使广大群众做到思想上理解、工作上支持、行动上参与,推动“空心村”改造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是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加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是解决“空心村”问题的基础。“空心村”改造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多且面很广,工作难度较大,往往需要进行跨部门调配资源和组织协调,各地要成立“空心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空心村”治理工作的领导,扎实推进“空心村”的治理进程。通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通力配合,群策群力,给“空心村”的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基础。

四是抓好村庄规划建设,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是解决“空心村”问题的关键。“空心村”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村庄建设规划的引导和制约。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将村庄规划的编制或完善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请相关专家和学者研究各地农村发展方向和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总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合理修编村庄建设规划,使其成为引导村落内聚化发展的龙头。在规划修编中,应统筹考虑村道巷道、自来水、污水处理、雨污分流和禽畜分离等基础设施配套和教育、卫生、企业等用地的协调,做

3 到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小集镇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相同步,力求实现村庄用地集约、功能完善、有利生产、便利生活。同时,规划应坚持适度前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村庄现有户数和人口,按照未来10年、20年不同规划期限,框住规划新村的外沿,部署村庄发展的内涵,留足村户发展的空间。

五是搞好试点、稳步推进,选择适宜的改造模式,是解决“空心村”问题的有效途径。“空心村”改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地政府应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先期试点,在试点成功运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以点带面,然后在大范围内展开,成熟一个改造一个,改造一个见效一个。同时,由于各村的自然环境不同、地理位置各异、经济基础不一,应从各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宏观的城乡关系、中观的村庄体系以及微观的村庄的内部环境,因村制宜,分类实施,采取不同的“空心村”改造模式。

六是妥善安置弱势群体,充分发挥村民的力量,是解决“空心村”问题的重要措施保障。“空心村”改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政府要始终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改造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妥善安置弱势群体。在“空心村”改造工作中,应对因实施房屋迁建而涉及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采取财政补助、民政扶助、信贷支持、集中建设帮扶中心等举措妥善予以安置,计划在前,行动在后,切实维护和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农民

4 群众是“空心村”改造工程的主体,同时要把“空心村”改造当作一项“群众性”工程来抓,从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切实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注重启动村务公开等程序,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机制的作用,广泛吸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将修编村庄规划、打通主次干道、拆除违章建筑和收回超标准宅基地等重大问题,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空心村”治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地址:河源市和平县农村工作办公室 电话:18024880955 5

上一篇:专业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七一建党节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