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调研报告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调研报告(精选8篇)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调研报告 篇1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全区参加“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的农牧民人数约有XX万人,还不到全区农牧业人口的7%,而90%以上农村牧区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全部依靠家庭保障。而随着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牧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

一是农村牧区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XXXX年底,农村牧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的比重为X%,预计到XXXX年前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比现在高出2—6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牧区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牧区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据抽样调查统计XXXX年农村牧区家庭户均人口下降为X人。家庭小型化使农村牧区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压力增大。这种压力一方面表现为经济供养,另一方面是与父母分开居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

三是土地养老功能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牧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这不利于农村老年人利用土地所有权的置换为养老提供一定的保障。由于土地比较收益不断降低,土地在农牧民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进一步降低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农牧民难于完全依赖土地实现养老保障。

四是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的增强,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弱化了家庭的内聚力,也淡化了孝敬老人、赡养父母的传统观念。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滞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单一。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方案中确定的缴费原则是:“坚持资金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根本无法兑现集体补助和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绝大多数普通农牧民得不到任何补贴,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和鼓励性储蓄。既未体现“社会保险”,也未体现“社会共济”,名不符实的“养老保险”使农牧民难以接受和认同。

二是保障水平低。民政部门实施的《基本方案》考虑到农村牧区发展条件的差异,规定了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10个档次缴费。但是由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普遍水平低,家庭生活困难,再加上农牧民对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档次。这样低标准、短周期的资金周转难以达到养老保障作用。

三是体制不顺,管理混乱。从目前已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地区的情况看,农村社会保险机构只在县级以上才设立,乡镇还没有健全机构,行政村也没有设立代办员,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由于技术落后,管理混乱,还出现了个别违规操作的挪用和挤占行为。

四是经费短缺,工作开展困难。根据《基本方案》规定允许从基金中提取3%的管理费来弥补业务经费的不足,很多经办部门就是依靠这笔费用来维持日常的业务工作。而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地区的同级财政从未划拨过农保工作的专项经费,致使工作开展的难度加大。

另外,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牧区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失地农牧民和进城务工农牧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失地农牧民,由于征地的安置补偿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缺位,其中相当多的人成为“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人员,直接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失地农牧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下岗工人问题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给于更多地关注。

二、建立和完善我区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的政策建议

1.提高对农村牧区养老问题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性的认识。这主要指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农村养老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决不能将养老仍然看成是一家一户自己的事情。老龄化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家庭养老势单力薄,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多年来将老年社会保障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这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公平价值原则,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思路相背离。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潜在危机,万万不可持无关紧要的态度。

2.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机制。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与传统大家庭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相联系的一种方式,也是老年人最感舒服的一种方式。虽然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家庭养老受到严峻挑战,社会养老成为现代必不可少的养老方式。但是家庭养老并不是就要消亡,相反,它还是一种很重要和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目前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养老方面,而且,中国人传统的亲情养老,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也无法取代。因此,家庭养老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会被社会养老完全代替。在目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发展和完善它。要积极建设和宣传新的养老观,鼓励和支持签定养老协议书,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组织对强化家庭养老的重大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严格执法等等。

3.坚持因地制宜与自愿的原则,避免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刀切”。我区地区差异大,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短期内让农牧民普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条件不成熟。要避免强迫农牧民参加的做法,杜绝“好心办坏事”。因为这不仅增加了农牧民的负担,而且也不可能持久。只有坚持自愿原则,并通过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与政策引导,才能使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地运行。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搞,以点带面,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进。

4.继续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从目前的农村牧区情况看,单凭任何一种保障都不能承担如此重任,必须多种保障手段综合运用,这才是解决农村牧区社会养老的有效途径。应当允许各地区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2008年我区将全面启动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制度是为收入难以维持农村牧区最基本生活标准的人群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克服了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存在的救济范围窄、标准低、随意性大的弱点,使社会救济有了普遍的适应性。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无疑是对农村牧区养老的有力补充,对此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落实资金,尽快把农村牧区低保工作全面推进。2005年国家将我区列为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试点省区,参加试点的11个盟市、98个旗县,共有9342人领取了奖励扶助资金。对此各地区要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来提高农村牧区养老的保障能力,由于我区各地区财政收支状况各不相同,对此各地要认真落实资金,本着实事求是、合理负担的原则,划分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分担比例,建立奖励扶助资金发放的安全快捷通道,坚持资金封闭运行、社会化发放的原则,确保资金到户到人。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农村,土地保障,养老保障

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农村老龄化趋势越来越快,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新疆作为西部边陲, 养老保障问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一、新疆农村养老保障现状

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 农村的养老具有自己的特色。第一, 新疆农村经济是封闭型的绿洲经济, 交通线长, 信息传递慢, 农民对市场风险难以预料。而对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仅靠个人和家庭力量是难以抵御的, 这就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 新疆经济落后, 贫困问题突出, 必须建立起新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三, 新疆地区间收入差异较大。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一带交通发达, 信息灵敏, 土地肥沃,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 农牧民人均收入超过全疆人均水平;其次为吐鲁番、哈密、博乐、巴音郭楞等铁路沿线地州较好;南疆边远地州和北疆边远牧区生态环境脆弱, 科技生产力落后, 农牧民收入低于全疆平均水平。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正是政府转移支付, 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再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 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减震器和调节器, 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内容。

总体而言, 新疆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发展非常缓慢。2003年底, 新疆只有44个县、242个乡镇、1 366个村、4个乡镇企业开展了养老保险, 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是12.6万人, 仅占农村人口的1.1%, 年末领取人数是1.1万人。2005年11月末,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 262.12万人, 占总人口的62.85%, 全疆农民家庭经营的总收入中, 农业收入占86.2%, 农业是新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新疆农村养老保障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看, 新疆社会养老保障发展缓慢, 土地对于农民养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新疆农村的现状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2006

从上表可以看出:首先, 乡村从业人员中, 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1年的321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44.1万人, 平均年增速是1.8%, 但是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是下降的。其次, 农业产值是逐年增加的, 而且增速是最大的, 但农业产值所占的比例是减少的。再次, 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增速是9.8%, 虽然来自于农业的收入所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但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中国其他地区的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 新疆土地种植面积却在增加, 加之新疆人口相对较少, 所以人均耕种面积多, 这就使新疆农村土地经营更具规模。虽然农业生产成本近几年有所增加, 但是新疆的农业具有规模优势, 所以农民的纯收入是逐年增加的。除此之外, 新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数量少、规模小, 农村从业人员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非常小, 所以农民的纯收入主要来自经营土地的收入。据统计2004年新疆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4.7%是依靠土地收入生活的, 45.9%是依靠亲属供养。无论是直接劳动收入还是依靠亲属供养, 我们都不能否认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土地。

2.新疆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经济条件

土地虽然在现阶段可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 但是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过渡是必然选择。

首先, 新疆2005年生产总值是2 604.2亿元, 农业生产总值是595.8亿元, 农业产值占新疆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2.9%;2005年新疆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32.0%。其次, 2005年新疆农业人口是1 262万人, 占总人口的62.85%, 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 但还是两位数。最后, 新疆的生产总值是逐年增加的, 从2001年的1 491.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 604.2亿元, 增长速度是14.9%;人均GDP也从2001年的7 913元增加到2005年的13 108元, 增长速度是13.4%, 但是换算成美元只有1 624美元。综上所述, 新疆还不具备在全疆范围内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经济基础, 但是这不能成为政府不投入的借口, 可以在经济条件好的农村地区优先建立农村养老保障, 探索适合新疆农村的养老制度。

三、新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必然选择

笔者反对因为农村具有土地保障, 因此不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观点, 毕竟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存在本质区别。但是, 笔者并不排斥土地保障在农村的长期存在, 相反, 根据现实情况, 新疆农村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还要以土地为基础。

1.社会保障与土地保障的功能辨析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政府通过筹集一部分国民收入对失去收入的人提供帮助, 将个人面对的风险分散到某一特定人群中去, 利用风险分担机制来防范和化解收入风险。国际劳工局编著的《社会保障导论》对社会保障做出的概括是:“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共措施来向其成员提供保护, 以便与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等原因造成停薪或大幅度减少工资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贫困进行斗争, 并提供医疗和对有子女的家庭实行补贴法”。《中国民政词典》将它解释为:“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可见, 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社会, 或者是政府和国家;受益者是遭遇各种风险和困难的社会成员。

土地只是一种生产资料, 它的保障性质是建立在土地经营基础上的。土地保障的基本内涵是利用土地自身的产出能力以及土地流转价格给予农民生存保障。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的供给主体不同, 社会保障的主体是政府, 而土地保障的主体是农民自己;土地保障没有风险分担机制, 更没有互助互济的功能, 农民的生存保障完全依附于土地的经营情况, 农民必须要自己承担所有的风险;土地保障不具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而仅仅是农民租用了一种能够从事生产劳动的生产资料, 这种生产资料能否为其带来收入保障, 具有不确定性。

从社会保障权利角度来看, 获得社会保障的保护是宪法赋予农民的一项权利。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障作为典型的公共产品, 政府应该向全体公民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服务, 农民享有基本的生存保障, 享有国民待遇是其基本权利, 这是由社会保障的属性和公民权利决定的。

2.在土地保障功能提升基础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 在土地投入成本增加和收入减少的双重作用下, 土地收益出现负效益, 人们已经意识到土地保障功能和家庭保障在逐渐弱化。此时, 国家取消了农业税,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更为有益的是, 《物权法》的颁布使农民获得了对土地永久的承包经营权, 所以强化土地保障功能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贡献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但是, 笔者所说的强化土地保障并不是完全依靠土地进行保障而减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完全将新疆农民的社会保障纳入城镇居民保障体系内是不太现实的。应该以土地作为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础, 加大政府的投资,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等的建设, 提高土地收益, 这一点保证了农民缴纳社会保险的能力, 从而拓宽农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同时, 政府应该对农业生产提供农业保险, 减少因风险导致的损失。最终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与土地保障、家庭赡养、社区扶持相结合, 共同保障农民老年的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1]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导论[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1989.

[2]崔乃夫.中国民政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2006.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调研报告 篇3

摘要:农村空巢老人是农村地区规模庞大的养老困难群体,其养老需求难以满足。作为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农村空巢老人在养老保障利益表达上存在表达意识低、表达机制不健全、表达反.馈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利益的实现。从问题出发,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培育养老文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大法律援助、培育农村老年组织等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利益表达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利益表达

中图分类号:0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1-0013-04

进入21世纪,中国农村呈现出“老龄化、空心化”特征,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老人自身等原因,农村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空巢老人群体,据测算2015年农村空巢老人至少有6000万之巨。这一庞大群体在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低的环境下,还面临经济支持不足、生活照料缺失、医疗卫生需求难以满足和精神慰藉难寻的问题。国内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界定并不统一,在有无子女、老人的年龄、分离的时间、养老的地点上存在分歧。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本文将农村空巢老人定义为:“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具有农村户籍且在农村家中居住但与子女分离超过3个月的老人”。国内有很多关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老问题、需求满足、养老保障及服务体系构建三个方面,鲜有从利益表达的角度进行研究,国内外有关于利益表达、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和农民利益表达问题的研究较多,但很少对空巢老人利益表达问题进行研究。利益表达是指社会公众为了满足某种需求,通过一定的途径向政治系统传达诉求,以获得某种利益的行为。利益表达包含获取信息、提出诉求以及反馈三个基本环节,利益没有具体的意义,利益是因需求而存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严峻,靠自身难以养老,迫切需要外力帮助,但让自身养老问题和需求为养老资源占有方所知晓,则是实现所需的前提,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

利益渴求及满足状况

根据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村空巢老人成因及定义,可以看出农村空巢老人靠自身无法满足基本养J~Yr'N,为了享有平常的老年生活,其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为其提供养老保障,人类社会和国家赋予养老保障利益渴求应然的正当性,并大力发展养老所需的各项事业,以保障这种权利的实现。

(一)养老保障利益渴求

国内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把农村空巢老人对养老保障利益渴求大致细分为以下四类:

1.经济支持。经济是养老的基础,农村空巢老人由于劳动能力不足,劳动收入失去或大幅下降,且绝大多数空巢老人缺乏积蓄和财产性收入,以有限的经济应对食品、医药类支出存在很大的困难,迫切需要自身以外力量的经济支持。

2.生活照料。农村空巢老人生理机能衰退,无法自如地进行日常活动,且不可避免地出现生病和失能状况,在生活中非常需要他人的帮助。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有洗衣、做饭、喂食物、清洁、协助如厕、阅读、维修、搬运、购物等。

3.医疗卫生。老年人体弱多病,在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比其他人更大,农村空巢老人除了寻医问药上的需求外,还有强烈的陪护送医、用药指导、个人护理等需求,不同于有子女或专人服务的老人,农村空巢老人更依赖家庭以外的力量来满足医疗卫生需求。

4.精神慰藉。人不仅有物质上的需求,更有精神上的需求,正如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原理,老人有情感、尊严和个人价值实现方面的精神需求。农村空巢老人的老年生活十分孤寂,相比物质上的养老,更渴望精神上的养老,渴望自己在家庭和社会得到尊重,渴望亲人的日常呵护和社会的关爱。

(二)养老保障利益满足状况

1.经济支持不足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身体还抗得住的农村空巢老人绝大部分还从事农业生产以贴补些许开支,却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医药开支和其他经济成本,此外还有诸多空巢老人承担起隔代抚养的责任,寄予厚望的“新农保”还未实现全覆盖,且已经兑现的养老金平均水平在100元/月以下,在开支中的替代率低。现今年轻^孝道观念淡薄,加上子女经济压力和父母爱子心切,子女的经济支持有限。农村还有对老人的其他经济支持,诸如高龄补贴、农业补贴、低保、护理补贴,但由于享受面窄和待遇标准低,这些政策对农村空巢老人的作用微弱。

2.生活照料缺失

农村空巢老人年老体弱,急需他人在生活上给予照料时,本该侍奉老人左右的子女无法完全履行应尽之责。此外,在宗族血缘及邻里互助关系相对淡薄的农村,空巢老人无法获取周到的生活照料,近些年有不少农村空巢老人死于住处许久未被发现的极端事件也屡见于媒体。由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空巢老人难以如城镇空巢老人一般向市场寻求居家养老服务或机构养老服务,以满足生活照料需求。

3.医疗卫生需求难以满足

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群体,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不足且素质不高,医疗卫生设施和设备简陋,远不能满足空巢老人的正常医疗卫生需求。除了供给不足外,农村空巢老人还存在无钱看病、就医不便、不能遵嘱服药等问题。

4.精神慰藉难寻

人到老年失去了许多,特别容易感到孤独,加之家庭地位急剧下降,在家庭和社会时常不能受到尊重,久之极易出现精神问题。“比贫困更可怕的是孤独”,空巢老人失去了儿女的日常关怀,生活在文化娱乐活动难觅和温情日渐淡薄的农村,极易感到空虚、焦躁和抑郁,严重的引发疾病,有些患病的空巢老人甚至自杀,穆光宗教授曾经在研究中指出,我国每年有超过10万农村老人自杀。

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

利益表达障碍

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利益难以满足的状况,可以看出其养老保障利益表达存在很大的障碍。农民是利益表达中的弱势群体,而农村空巢老人则是农民当中的弱势群体,其在利益表达上是严重的弱势,在养老保障利益表达上主要存在三个问题:表达意识低、表达机制薄弱和表达反馈不足。

(一)利益表达意识低

利益表达意识是农村空巢老人能够通过正当途径向有关主体提出利益诉求的前提,农村空巢老人利益表达意识低主要体现在:

1.利益意识低。农村空巢老人对养老保障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律缺乏了解,许多调查发现有大量的农村老人对“新农保”和“新农合”的性质、缴费档次及待遇标准很模糊,即使正当利益被侵害了,也会觉得一切正常,而空巢老人在缺乏子女关照的情况下,利益意识更差。

2.缺乏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农村空巢老人普遍文化程度低,还存在小农思想,在没有子女替自己代言的情况下,老人在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上,更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极少去争取或维护,如争取低保、推动老年服务组织及设施建设等,此外,还存在出于畏惧或隋面消极表达的情况。农村空巢老人利益多被代为表达,如学者针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3.法律意识低。农村空巢老人不懂法也不了解与养老保障相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的农村空巢老人子女不孝,也持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不敢寻求法律援助。由于法律意识低,有些老人的利益表达方式不恰当,如征地拆迁过程中的暴力、自残。

(二)利益表达机制薄弱

利益表达机制是指在承认利益正当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式协调好利益表达主体和利益表达对象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如何让社会成员正当、便捷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农村空巢老人作为农民中的一部分,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尚且不健全,农村空巢老人的利益表达机制更是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途径不畅。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以及工作人员水平上的参差不齐,使得地方政府忽视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农村老人对当地干部和政府信任度低,对宣传的一些政策疑虑颇深,不敢轻易地向干部和地方政府反映问题或提出诉求。

2.权力机关介入不足。首先无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权力机关,农民代表比例极低,加上农民代表的代表性差,农民话语权严重不足。其次我国保障老人权益的专门法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其他一些法律有少许涉及,但都存在强制性不足、操作性差的问题。

3.司法途径受阻。首先农村地区司法建设严重落后,其次对农村的法律宣传不足,主动提供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低,加之农村空巢老人法律意识低和维权成本高,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养老权益。

4.社会组织建设滞后。农村社会团体不足,老年组织缺位,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缺乏有影响力的利益代表,在自身利益的维护上力量微弱。其他一些不太相关的农民组织独立性和自身建设不足,无法站出来为空巢老人发声,专家学者代为表达也存在积极性不足、政府不够重视的问题。

(三)利益表达反馈不足

利益表达的目的是让正当利益得到落实,利益表达反馈关系到利益表达主体的切身利益以及利益表达行为。农村空巢老人利益表达反馈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建设缓慢,与农村空巢老人息息相关的制度建设不足。例如,“新农保”未实现全覆盖,且养老金水平低,捆绑政策更是挤出了部分急需的空巢老人;“新农合”报销比例不合理,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面窄,适用条件没考虑空巢老人经济支持不足的现状;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缺失,却没有相应的空巢老人护理补贴制度。

2.立法滞后。法律是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坚强保障,法律缺失使得相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无法可依,养老利益得不到落实和维护,如留守儿童问题让空巢老人承担起隔代抚养的责任,农民工问题让千千万万的空巢老人“同患难”。“此外,相关养老保障法律强制性不足,使农村空巢老人权益维护受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关于老年^精神慰藉的只有第十四条和第十八条,对于没有尽到精神慰藉责任的赡养人和监督责任组织的法律责任并没有-个详细的规定,导致“有权不实”。

3.政府对农村空巢老人缺乏重视,政策落实不足。地方政府在为老服务的供给上资金投^不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各项养老保障措施落实不足,如空巢老人急需的养老机构和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除了为老服务硬件投入不足外,地方政府及工作人员在老龄事业建设上不作为,也是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滞后的一大原因。

三、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

利益表达的建议

(一)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利益表达意识

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利益表达意识,关键在于提升养老权益认知、表达能力和表达积极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1.加强宣传力度,不遗余力地宣传相关养老制度、政策和法律。宣传内容要确保全面、真实,做好宣传人员的挑选和培训工作;宣传方式要灵活、可靠,可采用进村人户、老年教育、广播电视等方式。此外,要加强农村老年活动和信息设施建设,打破空巢老人孤寂的生活状态,促进老人与外界的交流、互通有无,利于利益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培育和觉醒。

2.开展丰富多样的农村老年教育。通过传授相关专业知识能够提升空巢老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还可提升利益表达能力,如通过对党和政府的认识能了解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增强主体意识,从而提高利益表达的积极性,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能提升空巢老人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养老权益。

3.培育尊老、敬老的养老文化。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奖优罚劣、学校教育、电视宣传等形式进行培育,良好的养老文化氛围,利于提升空巢老人的家庭和社会地位,能够让空巢老人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自己的存在感,从而提升利益表达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健全农村空巢老人利益表达机制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地方政府及基层组织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密切相关,亟待转变公共组织重管理轻服务的弊病,回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轨道。面对农村日益严峻的空巢问题,要重视空巢老人意见,广开言路,把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此外,严格依法行政,行政活动公开化、透明化、民主化,提升空巢老人对政府的信任度,从而实现老人敢上言、政府悉民意的和谐行政。

2.完善人大代表制度和加强立法,增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利益保障力量。提高农民代表在各级人大的比重,选举产生农村空巢老人自己的人大代表,切实保障代表权利,为代表开展工作提供便利,代表也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代表能力,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建议献策。此外,权力机关应及时回应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这一热点、难点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出台专门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法,为空巢老人养老提供法律保障。

3.完善农村法律援助,维护空巢老人合法权益。司法是空巢老人利益表达的最后途径,也是利益维护的最后防线,为此,应加强农村地区司法建设,弥补现有办公条件的局限和工作人员的不足,各级相关单位还应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下乡活动,如调解纠纷、送法下乡、乡村巡回法庭等,此外还应对空巢老人进行司法救济,减少维权成本。

4.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利益表达的力度。大力培育农村老人社会团体,赋予其利益表达和维护者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老年组织,及时收集和反映农村空巢老人的利益诉求,发挥代表和桥梁作用。其他社会组织要积极发挥救助作用,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经济救济等支持。

(三)加强农村空巢老人利益表达反馈

1.加强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的制度建设,规范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工作。制度是先导,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要从制度设计出发,体现公平和效率,及时回应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改革“新农保”中的“捆绑缴费”制度。加快“新农保”和“城居保”的融合步伐,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的覆盖面,建立适应空巢老人需求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制度,如空巢老人护理补贴制度、子女休假探亲制度等。

2.加强立法,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提供坚强保障。广泛征集立法线索,提升立法层次,及时回应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做好相关法律的制定、解释和修改工作,如制定与农村空巢老人密切相关的《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法》、《留守儿童保护法》、《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当下应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配套法律、法规,以促进各项养老保障措施的落实。

3.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政府是农村空巢老人相关制度、政策的执行者,是空巢老人利益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大力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各项规定,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要灵活运用“新农保”的捆绑政策,确保制度对空巢老人的全覆盖。地方政府要注重从源头应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加快生育放开步伐,严格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同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确保农村贫困空巢老人如期脱贫。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调研报告 篇4

我国农村养老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实现农民的老有所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一、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的现状用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存在,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以农民子女扶养与农民个人自养相结合的方式为主。随着社会变革进一步加剧,传统养老方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农村很多地区的老年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农村土地养老保障不断弱化

我国农民的养老保障曾经世代以土地为中心。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拥有土地的数量因此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减。目前,我国有1/3省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有660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半亩,已经接近或低于联合国测算的、土地对人类生存最低保障警戒线0.8亩。这意味着,减少了农作物播种面积,加大了农业生产继续增长的难度[1].加上农业天生弱质和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依然低下,生产经营中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非常巨大,绝对收益越来越低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有限的土地越来越难以承载农民的养老需要。

(二)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我国农民的养老一直是以家庭为主。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家庭养老的问题日渐增多。

首先,家庭养老投入受到制约。人口流动性增强和社会价值观转变,使得更多的农村年轻人到外地独立谋生,以至于不能够切实地承担起扶养老人的责任。在农村,农民用在子女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所支付的养老费用。农民家庭的财富由父母向子女转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生了“重幼轻老”的社会现象。

其次,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农民子女凸显养老负担。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规模小型化成为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农村家庭户均规模3.65人。越来越多的农民独生子女将形成“四二一”的家庭格局,一对夫妇可能赡养4个老人。农民子女的养老负担逐渐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

再次,农村老年人自养比例上升。子女不赡养,或者只提供很低的养老保障,老年农民只有自养。目前,农村老年人自养比例逐渐上升。他们年老体衰,生产经营能力很低,导致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已经沦为农民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拖累农民改善养老状况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2006年2月,全国老

人事考试教育网

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表明:2001—2020年是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97%.同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 557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老龄化水平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我国农村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民老年人队伍数量庞大,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生存质量,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大人口因素。

(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重家庭养老负担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农村人口,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搞基础建设。而城镇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松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家庭养老提供了经济支持。但是,长期的聚少离多所带来的“空巢家庭”和“代际”分化,造成了农村人口结构老化,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去了依托。在此情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而是面临着更多的新困境。

(五)农村税费改革冲击集体养老基础

在我国农村,赡养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多年来实行的是以五保户和养老院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养老制度。集体养老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物质丰富和管理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整体负担,但也削弱了县乡两级的财政实力。村级集体经济趋于瓦解,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又相当有限,致使原来由乡镇统筹和村级集体经济负担的部分五保户和其他一些农村贫困对象失去了救济保障。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情况更为严重。一些符合五保政策的对象,因为财政下拨资金有限而被挡在五保门外,未能实现应保尽保。各地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集体养老的普及和规模化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变化,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农村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一些地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积极工作,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创新制度模式、建立增长机制、防范基金风险,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到2006年末,全国已有1 900个县(市)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5 374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4亿元。农村特困老年人的生活救助工作也逐步展开,全国有1 200多个县(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达到445万。

然而,从总体上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人口覆盖范围有限,保障水平低。已有的保障措施具有应急性,缺乏制度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相比,与农村居民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待发展

1.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分割。受到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影响,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广大农村居民。在很多地区,多数农民缺少社会保障。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所享受的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农民都不

人事考试教育网

能够享有。尤其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们不得不退回到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保障模式。

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从各地情况看,只有极少数失地农民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许多失地农民家庭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征地款一旦“吃”完,生活往往没有着落。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生产生活、子女就学等得不到政策扶持。失地农民大量转化为城市贫民,已经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

3.农民工社会保障。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开始以不同方式从城镇职工向农民工延伸。据国家农业部2005年的调查,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2.9%,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0.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3.8%。只有9.6%的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购买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与农民工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农民工的参保率低,他们中间的伤残者不容易得到经济赔偿;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关系不能跨地区转移,参保不能受益,退保率高。根据现行规定,当农民工的工作发生变动的时候,退保只退还个人交费的部分,企业给农民工缴纳的保费是不予退还的。

(二)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待充实

这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财政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财政投入的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不相适应。投入总额不但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增加,反而逐年下降。另一方面,财政投入的社会保障资金分配不均衡,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比较严重。

实际上,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明显少于其他国家。以2000年为例,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占中央财政的总支出,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也主要用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仅占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总数的11%;占全国人口20%的城镇居民,却占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总数的89%.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率达到91%,而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只有2%。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待健全

1.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比较高。从基金规模上看,排在前5位的是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和北京,共计221亿元,占全国农保基金总额的71.3%[5].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有些人甚至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相当低。在我国农村,付诸实施的社会保障项目,除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之外,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基本上无从谈起。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农村民政对象应保未保的现象普遍存在。截至2006年底,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66%和55%;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22%。

3.农村社会保障机构效率低下。首先是管理体制不顺。从1998年机构改革至今,全国多数省区直辖市将农保管理的职能划入劳动保障部门,但多数地县和乡镇还未划转,形成劳动保障部门没有接、民政部门不好管的状况,造成不少地方的农保管理工作断档。在全国1

人事考试教育网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调研报告 篇5

民政部 文 件

审计署

劳社部发[2007]31号

关于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厅(局)、民政厅(局):

经请示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今年要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保)基金进行全面审计,摸清底数;对农保工作进行清理,理顺管理体制,妥善处理被处置金融机构中的农保基金债权;研究提出推进农保工作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做好农保基金全面审计工作

(一)高度重视农保基金审计工作。目前,国家审计署对农保基金的全面审计工作已经开始,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各级劳动保障和尚未完成职能划转和工作移交的民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保基金审计工作对确保基金安全、推进农保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开展工作,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二)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各级农保主管部门要立即组织农保经办机构对农保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认真纠正违规问题。要

把自查自纠工作作为配合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细,做好接受全面审计检查的准备工作。

(三)做好基金审计后的整改工作。各地要认真落实审计部门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按要求坚决回收违规基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对重点地区整改工作进行督查。

二、尽快理顺农保管理体制

(一)及时完成职能划转和工作移交。没有完成职能划转和工作移交的地方,要按照《关于省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以及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编办发〔1998〕8号)和《关于构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编办发〔2000〕18号)要求,在全面审计、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于2007年12月底之前完成各级农保职能、机构、人员、档案、基金由民政部门向劳动保障部门的整体移交工作。劳动保障部门、民政部门要加强协调,共同指导、督促各地做好农保移交工作,切实加强农保机构建设,提高经办能力。

(二)妥善解决农保机构设置和乡镇农保的管理问题。在整体移交工作中,要按照统筹城乡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要求,妥善解决农保机构、编制和职能设置问题。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商同级财政部门,将农保机构的工作和人员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取消从收取的农保基金中

提取管理费的做法,杜绝挤占挪用基金发工资等现象。

(三)建立健全农保基金管理和监督制度。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农保基金的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各级农保经办机构要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劳社部发〔2007〕2号)的要求,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基金内审稽核制度,规范经办行为,控制经办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基金安全。各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要落实《关于进一步防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的紧急通知》(劳社部函〔2004〕240号)的要求,将农保基金纳入日常监管业务范围,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农保基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三、积极推进新型农保试点工作

(一)试点原则。要按照保基本、广覆盖、能转移、可持续的原则,以多种方式推进新型农保制度建设。要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的要求,以缴费补贴、老人直补、基金贴息、待遇调整等多种方式,建立农民参保补贴制度,不断扩大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待遇水平。

(二)试点办法。要在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新型农保试点办法。以农村有缴费能力的各类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完善个人缴费、集体(或用人单位)补助、政府补贴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账户可随人转移的新型农保制度和参保补贴机制。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建立个人账户为主、统筹调剂为辅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引导部分乡镇、村组已建立的各种养老补助制度逐步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过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试点选择。要选择城镇化进程较快、地方财政状况较好、政府和集体经济有能力对农民参保给予一定财政支持的地方开展农保试点,为其他具备条件地方建立农保制度积累经验。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可选择1—2个县级单位开展试点工作,中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择3—5个县级单位开展试点。各试点县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备案。

四、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一)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各地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在今年内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全面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要明确工作责任,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经办工作,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统计报告制度,加强对工作进展的调度和督促检查。要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今年下半年有关部门将进行专项检查,督促各地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二)明确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和职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作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拟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项目、标准以及费用筹集等政策办法,具体经办工作由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要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发〔2006〕100号)关于保障项目、标准和资金安排的要求,搞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测算工作,足额筹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审核工作。需报国务院批准征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4号)的规定,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标准、资金安排和落实措施提出审核意见;需报省级政府批准征地的,由省辖市(州、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审核意见。

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6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

一。农村养老这个被我们回避了半个世纪的课题,在人权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回避理由。

一、现代社会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的挑战

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现代化以及人口流动的过程中,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开始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

(一)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功能弱化。1982年到1990年两次普查之间,家庭户规模从4.3人/户降到3.97人/户,到199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平均家庭户规模降到3.9人/户,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平均家庭为

3.44人/户。中国的家庭结构也转变为以核心家庭为主体的结构,1990年核心家庭占家庭总数的67.31%,其中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完全核心家庭占57.81%,比1982年增长4.92个百分点。家庭户平均规模的缩小和完全核心家庭的增多导致纯老年户不断增加。1990年四普时城乡合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生活在单身户和一代户中所占比例为25.6%。据1992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12个省市的一份调查,老人中一代户的比例,城市达到41%,农村达到43%。(7)

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 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总之,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同时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二)竞争压力增加、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老父和老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基础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农民人口多,占全国12亿人口的74%,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7285万,占农村人口的8.2%,并且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如何建立和完善,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2010远景目标纲要为中国农村养老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指明了今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思路,那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基础是什么、是否已经成熟?能否替代家庭养老?”就成为每一个理论工作者必须关注的焦点。

根据笔者多年来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基础主要有:

(一)货币经济的发展

非货币经济决定了交换只能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法分离,家庭养老成为必然。只有到了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社会化生产达到了极度发达的程度,生产单位由家庭变为工厂,家庭成员各自都是独立的商品者,依靠参加社会化劳动而取得工资收入,即以货币经济完全取代非货币经济,老人才能挣脱作为生产单位的家庭的桎梏,用货币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维持生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才算成熟。因此,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的前提条件就是现代化的货币经济的存在。哈瑞斯说:“我们正在用老年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办法取代工业化以前孩子照看老年父母的制度。当这一过程完成之后,父母孩子之间真正的反哺关系的遗迹也将消失”。(11)可见,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他们的社会处于非货币经济即农业经济阶段时同样也是实行的家庭养老,不可用其它方式取代。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许多地方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外没有现成的模式 供使用,国内没有完善的法律作依据,操作的时候难免有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不当的管理和不周到的服务都会影响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受管理体制改革、利息持续下调及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200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方面的困难,一些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甚至陷入停顿状态”。(12)

从国外成功经验来看,养老保险制度越完善、服务越到位,投保者的热情就越高,保险基金也就越充足;反之,越没钱,服务就越无法提高,投保者越没有热情,保险基金就越不充足,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现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制度也不完善,再加上农民素质、社会心理、东方文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民对保险制度的信任度、非货币经济等等因素的影响,与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相比,状况很不如意。尽管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有8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但以上数字对于8亿农民来说,社会化养老保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还是离他们较远。从目前农民缴费的情况看,人均缴费不到150元钱,根据他们的缴费额,几十年后,平均每人每月拿不到几元钱(相对于目前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养老保险金,根本达不到保险的目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随着农村经济情况的好转,部分参与社会保险并最终获得部分社会经济来源的条件已经产生:第一,除极少数未脱贫的地区之外,中国农民已经过上了温饱生活,很多农民已经在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具有了一定参加社会保险的经济承受能力。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杭州地区农民,开展养老保险的乡镇覆盖率已达到95%,一些富裕的年迈农民通过一次性交纳几千元养老基金,已开始按月50元、60元不等数额领取养老保险金(13)。第二,随着全国保险业务的发展,社会影响的扩大,计划生育政策手段的强化等等,农民参加保险的观念不断增强。他们开始理解到了参加社会保险对自身利益的保障作用,自觉性不断提高。上海市早在1984年即顺应农民需要而推出了《农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山东烟台从1989年开始,大胆地进行农村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这种喜忧参半的现状是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完全一致的。我国的农村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差距大,因而在养老问题上,各地情况差别很大,有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全面覆盖,如东莞、温州以及山东的一些地方,而有些贫困地区,连一般的保费还无法收齐。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差异较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情况相脱离。因此,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老年人的主要方式。

四、解决我国农村养老的方式选择及立法的价值取向

根据当前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模式、社会化服务状况以及养老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家庭养老仍然是中国农村中的主要养老方式,只不过这种家庭养老已不再是传统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作为养老的载体辅助于多种养老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可以这样说,不管今后农村养老如何改革,家庭作为养老载体的地位是其他养老方式无法替代的。因此对于家庭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我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切不可以偏概全,随意放弃对家庭养老的研究和规范,更不可武断地认为社会养老保险能够完全替代家庭养老。

之所以说家庭作为养老载体的地位是其他养老方式无法替代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家庭养老的成本较低。同居一室,家庭成员更便于照顾老人,无需由专人脱离生产而专职对老人进行看管,既不影响生产,又不影响养老,符合帕累托效率最优原则。第二,我国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诸多的原因,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的全面推广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的情况下,家庭养老这种古老的养老方式不能随便地减弱或放弃。第三,家庭服务业不甚发达。即使人人都参加了社会养老,年老时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但由于农村家庭服务业刚刚起步,从事家庭服务的人员十分有限,因而,如果没有家庭这个养老载体,老人们即使手中握着钱也仍然无法安度晚年。第四,思想观念、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对老人养老载体选择的影响。传统的“子孙满堂”观念在农村依然根深蒂固,年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家庭的依赖性、对子孙理解的渴望会进一步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拿到保险金的老人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人而与他人生活在一起吗?很显然,家庭永远都是最理想的养老载体。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观念更新以及人口的流动对家庭养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单靠原有的道德、法律法规对家庭养老进行规范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制度,必须将家庭养老放在重要的位置。

养老的载体与养老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家庭愿意承担养老责任,但没有物质上的支持,老年人的生活仍然无法得到保障;或者相反,老年人仅有资金上的保证,但无人对其进行照顾,其生活也是难以得到满足。所以,在巩固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前提下,必须在农村强制推广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建立防患意识,在其年轻力壮、创造力最强时,能有少部分的储蓄,以备年老、多病没有生活能力时所用。

鉴于上述分析,根据我国农村的基本国情,参照“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农村养老的基本精神,我国农村养老立法的价值目标应该定位于: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新时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 篇7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60岁及以上农村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4.98%, 其中, 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55.92%。由此可见, 城市老龄化程度与农村相比已呈现倒置格局, 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也更加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同时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针对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我国农村养老制度建设, 农村养老制度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1 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1 是适应农村老龄化进程的需要

当前,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上升, 据调查显示, 退休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例已达1∶5, 人口老龄化形势不容乐观。从总体上看, 农村人口总量高于城市, 相应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较之城市更快, 而人口的老龄化加重了社会负担并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就我国而言, 城市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农村更是刚刚起步, 还未建立系统的养老保障制度,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弊端的凸显让农村老年人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 因此,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1.2 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现阶段,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还存在较多漏洞, 致使农村许多居民在丧失劳动力、进入老年阶段后, 生活失去来源, 难以安享晚年, 农村老人的合理权益未受保护。并且, 农村老年人生活穷困和缺乏保障的现状会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 也限制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 只有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制定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 才能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才能更好地建设农村经济、和谐社会。

1.3 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需要

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劳动人口由农村汇集到城市。劳动力的转移, 致使农村“空巢”现象越来越突出, 留守的孤寡老人缺乏经济来源, 生活举步维艰。为此, 一些外出农民工为了赡养老人, 被迫重返农村, 从而导致城市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 阻碍城市化进程。因此, 健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 能有效缓解家庭矛盾, 消除农村老人养老的后顾之忧, 让青壮年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 在提高个人收入的同时为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为老人养老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 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2 新时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政府对养老保障投入不足

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水平远高于农村,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巨大。这种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国家对城市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而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养老保障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 城乡也逐渐演变为二元结构, 加之国家进行税费改革, 县与乡的财政实力被削弱,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存在供需失衡, 农村养老保障资金紧缺问题极为突出。

2.2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弱化,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缺陷

我国农村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 社会化养老水平较低。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引导, 很多家庭结构转变为4-2-1或4-2-2模式, 特别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农村家庭, 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加重。并且由于观念的转变, 部分人尊老意识逐渐淡薄, 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状况堪忧。同时我国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还存在着制度设计不合理、管理基金不规范等许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2.3 现有社会养老保障措施覆盖面窄, 养老保障水平低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 社会保障制度仅包含一些最基本的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项目, 社会保险也仅针对于一些无生活来源又丧失基本劳动力的老年人或残疾人, 其他绝大部分农村老人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和福利, 仍旧依赖家庭赡养。同时, 大部分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只能承担一些最低标准的投保费用, 现行的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参保率低, 难以为老人今后的养老提供可靠保障。

2.4 社会养老保障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管理缺乏规范

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 政府虽然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 但在实质上并未构成全方位的科学法规体系, 国家也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实施。此外, 在制度管理上, 缺乏科学的指导与统筹规划, 管理方式较为混乱。如, 在部分农村地区, 由劳动部门负责农村社会养老统筹工作;由卫生部门或乡集体负责农村的养老医疗保障工作, 各部门职责交叉混乱导致各项政策难以落实。

3 健全并强化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

3.1 增加政府的财政投入,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支持, 加强对农村资源的开发, 帮助农民创收, 从根本上提高家庭对老人的赡养能力, 同时也让农村老人拥有一定的自养能力。从实质上讲, 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农民的贡献和牺牲, 因此, 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为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财政支持。

3.2 加强思想教育的力度, 发挥家庭养老功效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农村老人赡养仍旧以家庭养老为主。为此, 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中国传统的尊老、爱老、敬老美德, 以最大限度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同时, 政府可制定相关的《家庭赡养协议书》, 强化农村居民赡养老人的道德意识, 驱动农村居民将敬老思想贯彻到实际赡养行为中去。

3.3 制定有效的法规政策, 完善城乡一体化体系

当前, 大部分国家都主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立并落实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我国也应当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政策, 从养老保险的范围、参保流程到养老金发放、监管均以专门法律进行约束和保障, 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法可依。相关部门与所在地区管辖政府还要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纳入到工作议程中,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建立一个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征收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从而有计划、分层次地实现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养老为主向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主的转变。

3.4 构建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 保障养老资金安全

对农村养老保障中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分散问题, 政府与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 完善养老保障管理体系。对不同的社保项目, 制定与之相应的管理制度, 突出重点, 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同时要监督养老保障工作中涉及的基金收支、政策执行等问题。还要发挥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 及时查处违规、违法行为, 最大限度维护农村养老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琳.社会生态平衡:新时期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 2015, (02) .

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及研究 篇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非常多,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了一半以上,他们为我国的工业提供了原始动力,为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目前的农村面貌亟待改观,然而农村人口众多,要改变农村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农村养老保障这一点来说,就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让广大的农民老有所养,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

在我国,农村人口很多,与此相对应的,农村老人也拥有着不容忽视的数量,长久以来,由于制度、现状等不完善,农村的养老问题仍然是长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的矛盾更加凸现出来,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无疑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我们应该立足农村物质水平和人口现状,找出适合农村养老的模式。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尤其是解放之后,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农村老人的数量和比重也在急剧上升。但是,受中国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我国农村现在的养老方式主要是靠家庭养老和储蓄养老。这样的养老模式是和我国长久以来的国情分不开的。

首先,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养儿防老”。老人的赡养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压在了孩子身上,在孩子多的家庭,赡养老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但是从八十年代的的计划生育开始,很多家庭的孩子数量大幅减少,甚至现在农村的很多家庭都面临着四个老人、两个孩子的模式,家庭的结构呈现4+2+1的形式,两个孩子要负担四个老人,负担非常繁重。

其次,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还有“储蓄养老”。在“养老防老”不太切合实际的今天,还有很多家庭靠储蓄养老,具体表现在,很多家庭舍不得吃喝,省吃俭用,就为了防止老了之后给儿女增加的负担太大,但是由于农村的收入本来就微薄,存钱非常不容易,再加上平时如果有孩子上学,再加上生病等意外事件,这些财产往往还没有等到老就用光了。

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人口负担加重,而且随着物价增长和意外开支的增加,家庭养老和储蓄养老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庞大的养老需求。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政府和社会结合我国农村的特点,积极开拓渠道,对农村的养老模式提供保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发展和研究。

首先,政府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养老保障制度是老年人的依靠和壁垒,让他们在年老的时候能够“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能够在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家庭的关怀。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应该全面,涉及到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物质生活、医疗条件、精神生活等。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和补贴农民的生活,比如,取消农业税,实施粮食补贴等,每个月给与60岁以上的老人一定的养老金。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仍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养老金的发放,对保障老年人生活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实质的作用。对于这一部分,政府可以适当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金发放的比重,切实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第二,鼓励农民参与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运营。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不同的地方是,它缴纳的保费比较高,相应获得的收益也会高,能够在农民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人生会有很多意外,这是大家都无法预料的,为了保障以后的生活,政府可以鼓励农民多参加一些商业保险,提高自己以后的生活保障能力,在这方面,农民的意识比较落后,总怕自己交的钱打了水漂,对一些商业保险提不起信任。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结合商业保险公司做一些宣传,并列举一些理赔成功的案例,让农民切实看到商业保险的好处。

第三,加大养老、敬老、爱老的宣传。

孝顺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某些地区,少数人眼里,年迈的父母成了自己的累赘,甚至出现了抛弃年迈父母的情况。这种不孝的行为令人发指,社会和政府应该采用法律的手段对不赡养老人的行为进行强制性执行。平时,在农村进行道德新风的建设,加大对“孝”的宣传,让人们切实认识到“ 百善孝为先”,形成爱老、护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并对孝顺父母的人给与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尊敬老人的氛围,用道德和法制的双重力量来促使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第四,加大对农村孤寡、贫病老人的救助。

在每个村里,基本上都会有一些孤寡老人和因病致贫、返贫的家庭,这一部分人的生活过得非常辛苦,而且一些大病花费的金钱非常多,同时还占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给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对这一部分人群,政府应该给与他们适当的政策倾斜和物质补助,不但在金钱上,在精神上也要给与他们一定的支持,对村里的孤寡老人,村里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人员来照顾他们的生活,给他们送一些钱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一些贫病老人,则可以给他们申请一定的补贴,增加大病的报销比例,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第五,建立温馨、舒适的养老院。

在目前的农村,很多老人其实是对养老院讳莫如深的,但是,因为孩子离家远,孩子少或者孩子工作忙顾不上家庭,导致了很多空巢老人的存在,这一部分老人在家里没人照顾,且有些行为不方便,自己照顾不了自己,身心都非常孤独。针对这一部分老人,政府可以划拨资金,建立环境舒适、气氛温馨的养老院,让老人们能够在养老院里和众多年龄相仿的人一起安享晚年,减少独居的孤独感。有些老人之所以不愿意住养老院,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给孩子们丢人,针对这种思想,家人要多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对他们讲清楚利弊,告诉他们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减轻他们的思想顾虑。

上一篇:xx年爱国卫生月计划下一篇:最美环卫工人小学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