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精选7篇)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篇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人多地少,庞大的农村人口和有限的耕地资源是中国过去和未来发展最严重的制约条件之一。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部分的缓解人口增长和耕地不足的紧张状况,而且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加快了农业内部的结构的调整,也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结构得以优化,增强了农村综合实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加快转移为农村的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建设新农村最大的制约是人才的制约。农民外出就业不仅挣了钱,还受到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与洗礼,开阔了视野,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激发了创新的活力和创业的欲望,他们中的不少人回归故里或投资农业或创办企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结构失衡;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一定时期出现的局部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地区下岗失业情况严重,而部分地区又出现的“用工难”的现象更加使社会各界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失去了客观的判断。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区域性市场为主。劳动力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也应是全国统一的市场。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在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原始手工业、传统的大机器和现代技术产业并存,劳动力的素质相差悬殊,职业偏见的存在,再加上地区分割等,阻碍了劳动力在全国范围流动,大多数只能在区域内运转,只有少数高科技人才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从而形成的主要是区域性市场。二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农村出现富余劳动力,加上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富裕人员,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三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和交换实现的,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着社会劳动力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流动;劳动报酬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和竞争的影响,劳动力在供求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就业。劳动力的市场配置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劳动者由于原有的劳动技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部分的缓解人口增长和耕地不足的紧张状况,而且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问题。解决就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之道。

我国近年来城镇化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农民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土地资源的大量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逐年减少,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村中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从农村向中小城镇转移的人口越来越多,虽然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一部分青、中年人外出务工,但在一些中小乡镇中根本不难看到“闲置”劳动力的存在。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阻碍。

1、制度障碍。

首先,我国所建立的劳务输出机制还不完整。据了解,国家制定的就业政策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特别是把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农民的就业往往被忽视。其次,农民工务工缺失正规的劳动合同,其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农民工在城市举目无亲的情况下,劳动合同的缺失会让他们在就业中难免处于被动的局势。

2、农村劳动力自身产生的障碍。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心理素质较差,文化层次低,基本技能缺乏,严重制约了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机会。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使其在转移过程中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即只能干脏、苦、累、出力型的、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既造成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失衡的矛盾,又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增大、效率低下,同时,可以选择的转移和安置的空间相对狭小。

3、其他障碍。

例如:一些社会因素。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的容纳能力也是有限的,很多城市人口的流入速度以及规模都远远的超过了自身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是城市居民特有的优越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不少城市人对农民工怀有偏见,使其在城镇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还有一些障碍,比如政策政策制定上的缺陷等等。

三、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1、城乡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的统筹。

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规范和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等,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就业的新路子。第二,健全农民工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工业化加速期的城乡劳动力统筹命题,重要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问题。第三,一方面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因为城乡劳动力统筹问题同经济增长命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工业化越深入,技术及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相对越强劲,产业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度相对越高,而劳动密集度相对会下降,因而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创造的就业机会会相对减少。所以除了以一定的增长速度支撑城乡就业的统筹外,必须注重发展性措施,尤其是城市化的发展对城乡劳动力统筹的意义。

2、抓好农村内部劳动力的转移消化工作。

通过农业的广度、深度开发加速农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内部直接或间接地扩大就业安置空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有效转移。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含量,使农业向着纵深发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联户甚至联社联村进行集约经营,连片建造日光暖棚,延长耕作时间,联户开展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增加农业内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在大农业内部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在粮食供求平衡的同时,把着眼点放到扩大畜牧业、林果业、蔬菜业、药材业的发展上,形成新型的经济结构,并使其最终成为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彻底解决农业劳动力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3、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篇2

1、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的“空心村”问题

每年春节过后, 农村一些青壮年劳力就纷纷离乡, 踏上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征程。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确实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然而, 我们不容忽视的是, 大批农民工的进城, 而且都是青壮年劳力, 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建设新农村,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农村青壮年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和主体力量,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他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好的, 我们鼓励农民进城, 但也不能“空”了、“荒”了农村;城乡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从实际出发, 尊重客观规律, 实现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和科学配置, 不可出现“城市热、农村凉”的不协调局面。

2、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技术人才匮乏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 大量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尤其是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都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 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只剩下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 无人从事农业技术研究, 致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严重缺乏, 农村的农民素质呈现逆向发展态势。另一方面, 城市与农村在生活、工作、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差距, 使得从城市回流农村的人很少, 外出的青壮年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 大中专毕业生及各行业专业人才又认为农村发展空间小, 条件差, 也不愿到农村发展, 造成农村人才严重不足, 尤其是农业技术人才更是匮乏。

3、留守人员家庭残缺, 生活困难, 精神寂寞

农民收入不提高, 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但仅有收入提高, 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许多地方农村的留守人口多为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 遇到农忙, 下田干活的都是些老、弱、病、残人员。他们这一部分群体由于家庭残缺, 家人长期分离导致许多社会问题, 不利于和谐家庭、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中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推进小城镇建设, 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发展县域经济, 重在发展中小乡镇企业, 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2007年底, 我省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060.5万人, 政府应在资金、技术、原料、设备上积极扶持乡镇企业, 搞好乡镇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改造,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 结合乡镇企业的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吸引农村劳动力迁居小城镇, 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 减少向大城市的盲目流动。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 与中心城市的规划相配套;要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使小城镇具备基本的城市功能;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联片、形成规模效益, 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长远目标, 注意节约用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 最终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 带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能力。

2、加强组织和引导, 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性

首先, 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在就业、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要多做一些引导和服务工作, 增强外出务工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逐步走向有序流动, 避免盲目性。要确保对农民工的保护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不断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 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待遇, 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 在他们进城之初及时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 让农民工真正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其次, 要在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共建信息平台机制。两地劳动部门应加强合作, 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 注意收集各种市场信息, 及时交流企业用工和劳动力供求情况, 并以适当的形式予以发布, 使农民外出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无序流动。二是技能培训机制。输入地可以根据当地需要, 扩大定岗培训和定向培训的比例, 并延伸到市、县一级, 使两地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共同构建法律维权机制。输入地和输出地的法律援助机构要加强协作, 对遇到问题的农民工要给予热情主动的帮助, 运用法律手段积极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四是快速通达机制。在两地之间形成外出务工往返的“绿色通道”。

3、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不仅关系农民工自身的竞争力, 而且关系中国经济的竞争力。经过教育培训的农民, 掌握了一技之长, 一部分走出去打工, 一部分留在家乡搞建设,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 实施订单培训, 统一接洽用人单位, 有组织、成建制地输出劳务, 形成输出、管理一条龙, 建立起与市场的“直通车”。还要发挥劳动、农业、教育等部门的自身优势, 依托所属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 开展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2009年, 河南省在2008年培训100万人的基础上, 实施“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 年内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200万人以上, 全省投入培训资金10亿元。大规模的农民工培训, 使河南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输出强省转变。我们今天面向农村的教育培训, 主要是转移就业, 即农民工就业培训, 而缺乏针对留守农民建设自己家乡的培训。政府应将统筹城乡人力资源, 尤其是留守农民的培养问题摆在城乡发展战略全局的更突出位置, 通过财政投入开展留守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通过培训, 让适度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容纳不下的农民建立对农村的信心, 建立在农村安居乐业的信念, 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二是通过农村适用技术的培训, 提高留守农民自我发展及适应市场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背景, 新农村建设也不能脱离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协调矛盾, 趋利避害, 从中找到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的结合点, 把促进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加快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潘维, 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潘维, 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3]黄振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7) .[3]黄振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7)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出现,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生产力从低效益的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高效益产业转移,是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也存在诸多问题,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相有关资料分析显示,农村人均土地资源的多寡与劳动力转移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人均土地资源越多,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规模越小,速度越慢。反之亦然。总体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特点:

(一)从时间上看,存在周期性。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即他们既务农又务工。在农闲的时候他们离开土地,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及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他们虽然在城市务工,但却无法完全融入城市。农忙的时候他们又会返回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农事活动的周期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周期性。

(二)从空间上看,以就地转移为主,但异地转移逐渐增多。90年代以前,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是就地转移。新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日趋活跃。一方面,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对农村劳动力产生巨大吸引力;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弱。

(三)从就业类型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劳动力需求量大、技术要求低的第二、三产业上。

(四)从流动类型上看,农村劳动力逐步实现从个人流动向家庭流动转变。以前,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以成年男性为主,但现在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比例大幅上升,农村劳动力逐步实现从个人流动向家庭整体流动转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城市就业结构;有利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技术水平较差。调查显示,近70%的外出农民工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接受的专业培训较少。受限于劳动力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他们的就业范围较窄,只能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低的体力劳动,薪资水平往往也较低。很多年龄偏大的农村劳动者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又被迫完全回到农村务农。

(二)乡镇企业的吸纳能力下降。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度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但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遇到诸多困难。无论是苏南模式,亦或温州模式,在国际大环境和国内产业调整双重作用下,发展受到影响。这就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更远、更发达的地方转移,增大了转移的成本。

(三)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虽然现在中小城市的落户政策已大幅放宽。但户籍制度的存在还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尤其是新一代的农民工,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完全转变,户籍制度增大了他们转移的成本。

(四)土地制度的制约。家庭经营、分散经营的土地经营模式,不符合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由于农村土地经营、流转的制度还不健全,保障措施还不到位使得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还不能真正意义上完全摆脱农业劳动。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

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科学引导,确保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实现。

(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对接社会需求和当地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要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体系,探索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广泛参与的培训机制,让农村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以上的专业技术,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接纳能力。新型城镇化强调人的城镇化。鉴于我国大城市的“大城市病”较为突出,中小城镇应该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市场。中小城镇落户门槛较低,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市民化”。国家应该加强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发展规划,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专业提供便利。

(三)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减少城乡差别。长期以来,我国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分,户口捆绑的社会福利进一步放大了不同“户口”间的差异。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尤其是改革与户籍相联系的社会待遇,要让不同户籍的人享受无差别的社会福利。户籍制度的深入改革,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便利。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后顾之忧。很多农村劳动力不愿意真正放弃土地,根源在于对外来生活的担忧。他们认为,一旦出现问题,土地将成为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进一步完善包括医疗保险、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消除后顾之忧。

(五)健全土地经营流转制度,让农村劳动力真正离开土地。要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健全土地经营流转制度,通过流转,让农村土地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拥有土地但不在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离开土地。

参考文献:

[[1]杜吉国,侯建明,魏旭东.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1期。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篇4

这个暑假太冲忙……

今年的假期虽然短暂,但却是最令人难忘的,记得很小的时候不爱新闻偏爱动画片,上了初中高中的时候迷恋偶像剧,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起朦朦胧胧的爱上了新闻,在学校的时候看电视不是特别的方便,又不能经常去学校的机房,怕整天的沉迷于网络世界里就没带电脑,所以手机渐渐的成了我的知己,因为太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太想听听外面的事儿,就经常在手机的腾讯上看一些新闻实事,特别是看到民生问题是,每次都会有许多的感慨,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所以发自肺腑的热爱我的家乡!

农村不像大城市那样喧嚣热闹,姹紫嫣红,但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么的美好,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我爱这里,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以前常常无意间 听见爸爸他们谈论一些国家的大事儿,那时太小,听不懂,现在终于有机会有能力加入他们的队伍,和他们一起探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使用权流转这个问题是眼前老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最敏感的话题,恰巧这个暑假学校要我们本着”践行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促振兴”的原则进行社会调查,下面就是通过实际调差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但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面对近14亿的人口,每天,每日甚至每秒都进行着巨大的变化,好多人说中国地大物博,在很小的时候我还真的很气,感觉这是对我们国家的一种侮辱,后来随着我文化程度的加深,又学了好多的地理,政治,历史,对中国的地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发现这句话似乎有那么一点儿它的道理,有一些土地我们并没有开发,有的甚至得到了开发但没有合理的利用,国家太大,国家的政策我们管不了,也属于无能为力状态,但跟着国家的政策我们要做的是好好利用并合理的开发我们手中的土地,带着这个想法我回到了爸爸的家乡,仁里村!这里可以算的上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村!相亲们都很热情,可毕竟和他们不熟,刚开始和他们唠了些家常,渐渐的大家就都不自觉的谈起民生问题,这里的青年大都不在家,留在家里的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中年妇女及他们的孩子!在春种或是秋收的时候他们的丈夫儿子会有一部分回来或是花钱雇佣一些人,说道这我想大家也就都明白了,来回的折腾能挣钱吗?虽然说钱乃身外之物,但在农村在这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钱确实是万万不能哒!在外面打拼是相当的不容易,要是碰到一个好的老板会有一份好的合理的收入,但好多的乡亲们活是没少干,苦事没少吃,钱却没赚着家里的活却耽误啦!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现在提倡一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我个人认为这对这个政策我们有两种法案可以实施:

1启动农田承包所有制。即图部分人出去打工但有一部分人喜欢庄稼,人各有志,各有所好!除外打工的可以把他们的土地通过正常的渠道承包给甲方,立好和同,签好字据。这样一来在外边的可以安心的工作,在家里的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庄稼里来,上过学的都知道庄稼利得学问大得很那,这样一来也可也无形之中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有利于家乡的建设!即做到了土体使用权流转,又做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

2政府的招商引资。目前提倡的创业致富,大学生下乡,乡镇企业的开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能放弃外面的世界回来建设家乡的大多数都是因为对这里的热爱,因为这里是他们土生土长的家!百姓们在这里工作可能没有外面赚的多但工

资应该不愁没保障!而且赶上春种秋收的时候还可以看合理的利用时间,免得应为距离原因而着急上火

下面是国家对这个问题的一些分析:

(一)根据各地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来看,其形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农户间的自发流转。即农户之间以书面或口头协议等方式,直接转包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权的一种流转形式。有15.3万亩。

二是委托转包。即农户将自己的承包地交给村集体,由村集体代为寻找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农户,由专业农户实行规模经营。有30万亩。

三是土地使用权入股。1万亩。农户以自己的承包田的使用权折价为股份,与其他农户或企业、事业单位的土地、资金、技术、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结合,联合组成股份合作制农场,其收益实行按股分红。

四是出租。即农户把土地集中给村集体,由村集体出面把土地使用权以租赁的方式流转,确定每亩的租金返还给农户,也有部分是农户之间的租赁流转。有

7.7万亩。

(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显示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流转步伐稳妥。

二是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中介作用。

三是土地流转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存在怕烦怕难的情绪。

二是部分农民存在思想疑虑,担心流转失去承包权。

三是土地流转期限普遍不长,流转的补偿收益还不能全额返还。

四是流转形式不规范,合同执行还缺乏严肃性。

五是有些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各级政府为大户提供的服务比较少。

(四)当前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有利条件分析

一是去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将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流转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二是我市农业发展的定位确定为都市农业,预期将出现一个明显的需求拉动 三是随我市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更多农民将在非农领域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有条件转出手中的承包地,为增加土地流转提供可能。进一步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路与对策

所以政府要做的就是:

一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目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二深入学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让广大农民了解法律和有关政策精神。三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供切实有效的各项服务。四规范合同订立。许多农民不愿转包土地,也有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担忧。五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大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

六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建设步伐

七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进军国际劳务市场通过这次的调查实践使我更加的懂得了教育的重要性,只是知识的宝贵性,所以我们大学生要做的不仅仅是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事有机的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适当的多参加一些集体或是个人社会实践活动!为祖国的明天会更好而努力奋斗!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篇5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土地流转,河南省

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分析

1.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 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 据统计, 2007年底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近3200万。2005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1557万人, 劳务收入730亿, 占河南省农民纯收入的40%, 到2008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155万人, 劳务收入增加到1611亿元。预计到2020年河南省非农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达60%以上, 城镇人口达50%以上。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2月初完成的一份《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11月底, 河南省l1月底前提前返乡人数达107.5万。另据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部门的调查, 春节前全省返乡农民工已达950多万人, 其中, 从省外返回660多万人。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 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失去城市工作岗位, 被迫返回乡村。我们在看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 还应该认识到我省还有一千多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向非农产业转移, 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

1.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2.1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从受教育的程度来看, 河南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 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78.19%, 仍以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为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影响了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妨碍了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

1.2.2 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

河南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 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 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 非农产业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 发展水平不高, 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

1.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建设滞后。

户籍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大了转移的成本, 增加许多人为的难度。现行农地制度, 土地产权关系的不明晰和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健全, 也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河南广大的农村,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 土地是农村劳动力的惟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 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后一旦失业, 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

2 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分析

2.1 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由于地域、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农户对农地的态度、农地流转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参与流转的积极性都会有所不同。截至2007年12月, 许昌市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27.45万hm2, 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59万hm2, 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9.5%。济源市共有承包土地面积3.12万hm2, 涉及农户12.1万户, 其中流转面积2333.33hm2, 分别占承包面积的7.5%。以南阳市的方城县两个乡镇为例, 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12311.3hm2, 土地流转面积660.5hm2, 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30.37%, 流转出土地的农户数4370户, 与2005年相比, 土地流转面积增加了6.1%, 流转土地的户数增加2.3%。周口市自2002年以来, 农村流转土地平均每年以近3333.33hm2的速度递增, 截至2008年底, 全市累计流转土地面积7.73万hm2, 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97%;参与流转的农户18.1万户, 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4%。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规模逐步扩大, 流转的速度逐渐加快。然而, 目前河南省大规模的农村土地流转现象仍然不多, 农村承包士地使用权并没有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扩大而按预期规模那样流转起来。

2.2 河南省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2.2.1 土地流转的速度慢规模小。

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速度较慢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我省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基本上是少数农民的自发行为, 且大多是仅限于本村之内的分散式的流转。这种自发式的流转必然不能实现大面积的流转, 限制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下, 土地分户经营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 也必然影响土地的大规模流转。

2.2.2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一是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大多为口头协议流转, 缺少必要的书面合同, 即使少数签有合同的, 合同条款往往也不规范, 这就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二是存在土地私下流转问题, 且私下的土地流转大多数是不申请和不登记的, 容易导致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混乱, 不利于土地的大规模集中。

2.2.3 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尽完善。

《土地管理法》中很多规定未能明确集体土地如何流转、如何规范, 致使我省一些地方土地流转处于放任自流的无序状态, 隐形市场活跃, 违法用地屡禁不止,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流转缺乏有效的管理。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虽然允许集体土地流转, 但对于流转的程序、流转对象以及流转后土地产权关系的调整等也均缺乏明确规定, 土地流转依然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

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关系分析

3.1 土地流转促进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土地的流转, 可以将分散零星的土地连片集中开发、经营, 扩大其经营规模,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机械化程度,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把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把有条件转移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还弱化了土地的保障功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流转有利于人地分离, 部分农民从土地分离出来, 从事其他行业生产, 部分农民或业主将零星分散的承包地相对集中, 解决了土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束缚, 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土地流转成为大批农民外出安心打工的保障。

3.2 劳动力转移促进土地流转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使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日益增大。由于农民外出打工与进行农业生产之间较大的比较利益, 并且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许多农民纷纷进城或者直接在镇上的自办企业务工, 所以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减少, 投入农业生产的时间也减少, 以致一部分农户的土地有剩余。为了不让土地撂荒而同时能获得土地收益, 农民自然而然地选择将自有土地以各种方式流转出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人口和土地的矛盾, 促进了农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 提高了农地的产出效益。农村劳动力的也逐渐弱化了一部分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心理, 使其逐渐愿意将土地使用权让出, 从而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流转。。两者的关系主要如图1所示:

4 思考与建议

4.1 制定科学的劳动力转移规划, 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

发展中原城市群, 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容纳空间, 扩大转移规模、加快转移速度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起来, 带动多种行业的发展, 扩大河南省的经济规模。让农民合理合法的流动, 使那些愿意转移到城镇的居民把他们的部分生产资料转让给那些需要的人, 同时把相当一部分的资金带到城镇来。这样, 既促进了农村生产资料的相对集中和规模化经营, 又带动了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 进而容纳更多的剩余的劳动力。

4.2 完善土地政策, 促进土地流转加速农地规模化经营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土地产权关系,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适当弱化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 从而促进土地流转, 也能让农户获得他们离土离乡、在城镇生活所必须的基本保证金和经营资本;对那些有一定耕作经验和经营能力、而又不愿离开农村的种田能手, 政府应该向他们提供资金帮助, 通过流转使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 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

建立有效土地流转制度把土地和劳动力这两个重要的生产要素解放出来, 更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 更快、更好地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从而将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释放出来, 确保土地流转的有效进行, 才能使这两大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张公信,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状态及成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09 (16) :24-25.

[2]《河南调查年鉴》2006年,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3]张曼, 平孙浩,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 :7-8.

[4]河南省统计网, 土地流转解三农难题 (2008-10-05) , 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jjsd/zbjj/webinfo/2008/11/1225698543308271.htm.

[5]蒋满元, 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农村经济, 2007 (3) :25-28.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篇6

摘 要:从分析喀什地区经济社会的基本现实情况出发,调查并研究分析了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或其他地区转移的特点以及转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总结了目前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喀什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优势,提出了促进喀什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喀什;剩余劳动力;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6.019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ransfer in Kashi

ZHANG Mengxing, SONG Yulan, ZHANG Yaxi

(Economics and Trade Department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reality of Kashi region economic society,the status quo of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Kashi , or in other parts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o citie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rofound reasons behind the move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sed,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labor transfer and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and combining the Kashi wer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advantag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n Kashi reg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Kashi; surplus labor; policy suggestions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研究“三农”问题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特别是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进行转移的问题,是减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1-2]。喀什地区地处祖国西北部边疆,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地区转移。保障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不仅有利于喀什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繁荣稳定、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喀什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1.1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喀什地区城镇总人口为4 570 682 人,农村总人口为3 015 39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总人口为1 559 667人,贫困人口总数为123 346人,根据计算剩余劳动力人口约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0.94%,剩余劳动力约为148 101人。剩余劳动力人口和贫困人口比重相对较大,大大制约了经济发展。

1.2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2.1 劳动力转移途径以政府组织为主 喀什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其转移形式主要依托于相关政府机关的组织[3]。随着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视,喀什地区各个县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例如疏附县针对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全新经济增长点,全力推进组织、培训、就业、维权“四位一体”的劳动力输出模式,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式经济,并积极开展具有技术含量、民族特色的“特色培训”,如民族乐器制作、刺绣、葫芦雕刻等,就近就地转移了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1.2.2 劳动力转移方向以疆内为主 喀什地区远离内地省份,交通里程基数大,向疆外转移的成本费用远远高于向本地转移的成本,所以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意远离家乡去外省打拼或者就业。与此同时,以本地转移就业为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很大比重的劳动力仍然从事于传统的农业基本生产活动,且农业生产存在一定季节性,本质上不可能实现农民持续有效增收。

图1可以看出,从流动方向上看,疆内的主要路径为喀什地区农村流向阿克苏、库尔勒等距离较近的城市。特别是农产品成熟的时候,劳动力转移规模较大;疆外的主要路线主要是从喀什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分布范围呈固定趋势,主要流向上海、山东、广东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同时这些城市也是主要对口援建喀什的内地城市。

1.2.3 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层次较低 喀什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疆内和疆外转移。疆内转移大多数依托当地的民族特色产业来实现本地的转移,例如麦盖提县具有传统特色的民族乐器的制作、英吉沙县工艺小刀制作以及莎车地毯编织、刺绣等当地传统手工业。同时疆内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流向农业产业,特别是棉花采摘和水果采摘时需要丰富的劳动力。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自己的特殊技能在城市从事交通物流运输、房屋维护修缮、干果批发销售等[2-4]。疆外转移大多流向于民族特色的餐饮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层次相对较低、结构较为单一的第三产业,很少涉及相对具有技术含量的行业。

喀什地区政府组织性质的劳务转移中,仅从流动产业方面分析发现,主要就业方向是传统的手工制造业。特别是女性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因其自身具备刺绣、缝纫技术,主要在广州的制衣厂、服装厂就业[2]。她们虽受教育程度不高,但都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从小心灵手巧,各种裁剪、缝绣等技能是她们与生俱来的优势。总体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喀什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位比较单一,就业的选择性较小。

2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

喀什地区近几年在中高等教育上的投资越来越多,义务教育也已经基本普及,但是对于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做得不够到位。喀什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中比重最大的是初中及初中以下,下面是文化程度比重情况:小学文化水平占15%,初中文化水平占47%,高中文化水平占20%,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占18%。根据数据表明,大部分的剩余农民教育程度偏低[4-5]。并且大多数农民劳动力长期从事于农业的种植技术,很少接触到其他行业,缺乏相关劳动的技术技能,而且有很大部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几乎不懂汉语,从未来发展的劳动力需求来看,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新型产业技术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可选择的职业会越来越少,就业空间越来越窄。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律性较差

喀什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被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大多为男性少数民族,在转移过程中,缺乏自律性事件频繁发生,例如无故旷工、不按时上下班、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不利于用人单位与劳动力之间建立长效稳定的用人机制,也不利于其他剩余劳动力进行下次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信任危机。

2.3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构不合理

喀什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转移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空间的得到稳步提升。首先,劳动力转移具有季节性,数量结构呈现不合理性,大部分劳动力转移都是在秋季农产品采摘或者关于从事相关农业活动时期进行的转移。其次,教育结构不合理也不利于产业转移空间得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产业带发展,用人单位需要的为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教育程度低的人往往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最后,喀什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性别结构不合理,由于传统思想影响,大多数少数民族女性劳动力不愿意外出工作,被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多为男性。

2.4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组织化程度较低

自2011年以来,根据相关内容了解到,疏附县和疏勒县为了喀什市东西城区的建设,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相关政府部门为此成立了相关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相关的工作中介中心[6]。同时由于喀什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因而缺乏规范系统的人力资源市场。因此,喀什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多是依靠政府来完成的,而政府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组织转移成本花费较高、缺乏资金投入、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使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资源不对接,不能满足大多数劳动力对基本就业信息的需要,进而无法获取合适的就业信息,而后出现无序盲从的转移的现象。

2.5 传统思想的影响

喀什地区有很多地方由于交通闭塞、信息通讯不畅,因而当地的劳动力缺乏对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念的认识,大多数农民故步自封、长期依赖于政府的扶持,甚至有一大部分农民对政府开展的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产生了抵触排斥的心理,严重制约了政府部门组织开展转移工作的进度和力度。喀什地区的农民思想大多是安于一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部分农民进行自主转移的积极性,减慢了政府进行工作的进度,也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甚至严重制约了喀什地区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喀什地区农村人口中,少数民族的人口基数大,特别是少数民族农牧民的比重,占总体农牧民人数的85%,而这些少数民族农民受宗教和传统思想的禁锢,不愿意外出打工或者从事其他行业。同时由于喀什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汉语沟通水平普遍较低,去外地打工也出现过语言交流有障碍的情况,这就促使他们更加不愿意外出打工。

2.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权益难以保障

由于喀什地区特殊事件的频繁发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外出时需要开具许多证明,走各种繁琐的程序,转移以后还存在难以享受转移地的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其难以融入城市生活[2]。同时转移后的劳动力因为自身原因大多数从事的是社会底层的服务行业,工资较低,待遇也不好。此外,剩余劳动力转出后,他们的土地在现阶段法律制度下难以实现灵活快捷的流转,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添了对土地的后顾之忧。

3 解决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职业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自身综合素养

首先,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了解相关企业的用工要求,并对剩余劳动力实行定向专业性培训,这样劳动力在培训合格后就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进行就业。其次,在农闲的时候,积极开展专业技术的培养,特别是技能的培训,让农民们掌握一技之长,政府部门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再次,在普及喀什地区15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更要大力创办专业性的职业培训学校,提高喀什地区的劳动力的总体综合素质水平,以便其能自选职业、自由择业、自立创业,进而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长期转移、稳定就业。最后,劳动者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特别是汉语的能力)和职业素质[4,6-7]。

3.2 利用喀什特区的政策优势,保障剩余劳动力转移

喀什地区的相关政府,要充分抓住时机,在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政策的扶持和内地兄弟省市的对口帮助下,利用得天独厚的口岸优势吸收国内外的资金、科学技术、高等专业型人才等资源,特别是要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喀什地区,加快喀什地区实现第三产业集聚效应的发展,构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产业发展体系,加速推进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更多的劳动者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岗位,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利用国家政策性扶持,积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兄弟省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疆外兄弟省市。

3.3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政府要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增收的现实意义与作用,做好思想工作,支持农村劳动力转换成现代化的择业、就业观念,并营造出社会舆论氛围鼓励剩余劳动力“走出去”,丰富活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特别是要找出先进的优秀的走出去的劳动力代表,比如说春晚的维吾尔族姑娘,让先进的劳动者把他们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可以采取宣讲等浅显易懂的方式,而且要广泛宣传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外地的各项优惠政策。

3.4 积极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剩余劳动力转移

政府部门应该优先考虑加快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包括农业自身及其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业[2,8]。喀什是著名的瓜果之乡,特别是近几年特色林果业的发展,使喀什红枣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如能改善农产品品种、贮藏、保鲜、运输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再经过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工业附加值,就有可能实现全年供应市场及产品的再增值。假如利用好农产品自身的优势,并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力度,不仅仅可以促进相关企业得到良好、迅速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为农民增收提供有效途径。另外,喀什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利用其旅游业的自然优势,积极发展具有农家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业,进而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最终为喀什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其他的就业方式。

3.5 鼓励大学生回家乡创业

大学生拥有专业的技术,对于科技及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同时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这个网络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应该本着服务社会、建设家乡的态度回到自己的家乡,利用自己学习的系统化的知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寻找契机积极创业,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3.6 加大力度扶持当地企业发展

喀什地区1市11县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实际规划并且建成了14个工业园区,总体的设计规模为203 km2,落户的企业为403家。同时,喀什地区拥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产业,要积极发展当地产业,实现其产业规模化[8]。例如,喀什佰佳肉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在打造刀郎果园鸡的品牌,同时在泽普县工业园区开设分公司,为当地农户提供很多就业岗位,该企业还采用公司和农户订单式饲养鸡仔的模式,为当地一小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其他的就业渠道。政府应该大力扶植地方中小型企业发展,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添彩,同时也为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福音,更有利于经济的长效稳步发展。

4 结 论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较大,又是少数民族常年聚居的地区,同时生活文化习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长期受传统宗教影响,墨守成规,极其不愿意走出去,又长期依赖于政府的扶持救助,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主要因素。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自身先天条件较差,接受教育年限时间短,尤其是汉语交流能力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且不具有较高水平的竞争能力,同时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中大部分从事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或者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社会保障环节比较薄弱、工资待遇相对较差[2,9]。综上所述,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的岗位可以选择的比较少,出现了转移相对比较困难的尴尬处境。在这种现实情况的制约下,为了加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就应该从多个方面、不同层面采取有效、高效的措施。首先要提高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性职业能力,特别是语言能力。同时政府要发挥自身作用,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利用喀什的特区优势和国家的政策扶持,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扶持地方企业,进而为更多的劳动力提供可供选择的就业岗位,保障喀什地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长久地转移[10-14]。

参考文献:

[1]蒋志辉,何平平.边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转移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研究——以新疆维吾尔族为例[J].特区经济,2011 (5):219-221.

[2]依帕热·伊明.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3]刘强华.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J].中国科技信息,2006 (10):208-209.

[4]侍晓雅,杜玉.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经济视角,2013 (3):94-97.

[5]王纯礼,盛伟玲.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3 (10):44-48.

[6]杨骁.关于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以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为例[J].实事求是,2012 (3):92-94.

[7]曹弦,黄训芳.对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366-371.

[8]古再丽努尔·阿布都萨塔尔.从阿克陶县看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J].黑龙江史志,2013(23):332-333.

[9]王康熙.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3 (7):79-80.

[10]王敏.从农民外出打工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J].农家之友,2010 (6):49-50.

[11]罗佐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9.

[12]梅付春.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问题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8(6):13-14.

[13]侯传伟.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9 (5):8-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证分析 篇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市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这是中国这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国情决定的,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证明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外出劳务日趋活跃,已经成为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XX年,我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2.9万人,实现劳动收入4.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6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笔者试图分析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转移的困难所在,结合我市的现实情况,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大秘书网-http://找文章-到大秘书网]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其它职业、产业和地区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暂时性人口迁移。其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流动没有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只是劳动力与家人的分离,家庭的召唤力是其回归的主要力量;劳动力的流动是当事人及其家人所作的决策,与政府指令性计划无关;其文化教育水平一般比较低,所从事的职业及地位较不稳定,一般进入城市中的传统产业部门,如:餐饮、搬运、建筑、装修等服务行业;劳动力的回流具有周期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其回流的主要时间;另一方面,当劳动力所在的城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或形势不利时可随时回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

1、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导致。据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5亿,占社会劳动总量的74%左右,抽样显示,当前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劳动时间不超过100天,其中约有40%的农民存在隐性失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本要素向农业流入,使我国农业投入要素结构中资本更多地替代了劳动,由此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再者,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技术的进步、耕地的日益减少等诸多因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越积越多;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农产品市场将直接冲击我国的农业,使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另外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率过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大幅上升。

2、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差异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内在动力。具体表现为农产品的价格与工业产品的价格存在着很大的“剪刀差”。原因是农业与非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差距的趋势是越来越大。差距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也就越大。同时,外出打工者回到家乡还带回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手艺,更为重要的是也促进了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可以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果。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

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后,其劳动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能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根据社会总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达到均衡配置时,社会总产出达到最大的经济学原理,中国农业中大量存在的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和相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大大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有关计算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为了确保今后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我们还应当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大力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因为,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就业结构作出内部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民劳均可利用农业资源条件得到改善,使得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之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大部分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被用于农业追加投资。当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以后,农民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可用于农业投资的收入迅速增加,农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保证。

国内的有关调查资料间接地证实了这一点。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在非农业劳动力中,外出就业者的平均收入相比未外出就业者的平均收入更高。在当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采取“民工潮”的流动形式转移、外出就业劳动力与农户家庭经济联系紧密、大量 向家里寄钱的情况下,不仅外出就业的民工个人收入得到了提高,而且留在农业中的家庭其他成员的收入也有了提高。

3.加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可以导致就业竞争加剧、降低非农业的工资支出水平,使得原有非农业部分的工人创造的产出中,工资支出下降,利润份额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非农业创造出一块新增利润。非农业利润的增加,将大大增强农民工的经济实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转移特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并非我们中国所独有,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我市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民比较利益的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市农村出现了数十万的剩余劳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数量大。我市现有总人口194.5万人,城市人口130.35万人,农村人口63.1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市纯农村人口66.3万人,劳动力总数为29万人,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我市农村只能为15.3万个劳动力提供就 业机会。也就是说,在29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13.7万属于剩余劳动力。这就意味着在“十五”期间,我市至少有二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可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且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及我市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将越积越多,形势越来越严峻。

2、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带有普遍性,但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偏远山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而近郊乡镇,由于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较低,地区差别比较明显。

3、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在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占31.1%,初中程度的占49.3%,高中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此外,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由此可见,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大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东南沿海和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流动,融入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大军中。现阶段,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地区分布看,近郊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山区较低。近郊地区人口密集、土地少,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快捷、乡镇企业发展步伐较快等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而偏远山区人口密集程度不高,但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剩余劳动力转移比重较低。

2、从行业分布上看,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到异地务农的比重有所上升。据统计,XX年转移到工业的比例为8.8%,上升0.9个百分点;转移到建筑业的比例为11%,下降4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上升1.2个百分点;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比例为5.5%,上升了2.5个百分点;转移到其它行业的为30.1%。

3、从流动方向上看,具有明显的市场调节性,表现在:从流出地区看,主要是人多地少、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的地区;从流入地区看,主要是收入较丰厚、就业空间广阔的沿海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乡镇和各级城镇转移的 热度开始降温。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占19.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转向地级市的占21.2%,下降2.4个百分点;转移到县城及乡镇的占59%,下降3.1个百分点;转移到乡镇企业的比重为8.7%,下降11.3个百分点;转移到非农行业的比重为40%,上升17.1个百分点;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9.2%,比上年减少4.5个百分点。在市内转移就业的比重上升较多,乡内转移人数大增。XX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市外的15%,下降了7.1个百分点。XX年农村劳动力在乡内转移的人数占当年总量的比重为45.8%,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县内乡外转移就业的占34%,与XX年基本持平。

4、从流动方式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我市农民外出就业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XX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或亲属进行转移的只占34.4%,其余人员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5、从流动时间上看,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明显的间隔性。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除每年在外务工,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兼业型或季节性转移。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据统计,我市农村转移出的剩余劳 动力41%以上都是兼业型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还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仍不容乐观。如前所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14%。这说明,虽然我市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不能胜任现代高科技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横向流动。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导致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宁愿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也不愿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仍把耕作土地看作是唯一的生存之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彻底打破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就业体系,堵塞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各种渠道,把大量农民限制在农村,形成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已经下决心推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城市面向农民高筑的户籍壁垒,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约有所减弱。但由于城市企业在用工 制度上存在着对民工的歧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然存在诸多障碍。许多城市对使用民工至今还有各种限制,导致民工的就业范围缩小,不能和城市人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用工待遇。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制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在我市乡镇企业崛起的20多年中,累计吸纳了近2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均吸纳10多万人。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原有的灵活机动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而其本身所固有的产权不清、管理落后和人才缺乏等弱点不断暴露。近年来,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乡镇企业面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开始实行以“减员增效”为主的全面改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

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目前我市城市中基本上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障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长期忽略,社会保障 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土地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惟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后,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基本生活就没有了着落,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无从谈起,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横向流动。

城市化进程的滞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

农村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向非农生产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市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XX年,我市的城市化率为30.4%,低于国家40.4%发展水平。城镇规模过小,造成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周边地区带动作用的发挥,导致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偏高,城镇结构过于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对人口缺少吸引力。

入世后国际市场对第一产业就业的冲击加大

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加入WTO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是积极有利的,但在入世的初期,就业矛盾有可能加剧。入世后,按照WTO规则,我国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政策将逐步放开,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会大量涌入,抢占我国农业市场。因 此,在一定时期内,必将对我市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的大宗农副产品造成极大冲击,我市农业就业人数会进一步下降而不是继续增加。同时,加入WTO后,劳动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这必将加剧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的严峻性。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逐步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本前提

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一,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理想的成效。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尽快普及高中教育。我市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硕士生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把我市农村的普教工作提升到新水平。第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部分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为此,各级政府要结合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各级职业中学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由于我市农业资源短缺,扶持乡镇企业稳步快速发展是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有效的途径。在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确实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入WTO后,各级政府结合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努力提高了农村工业化水平,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在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要把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规模,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样既能促进农民就近转向小城镇就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有效地避免在大城市吸纳能力下降的情况,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必须进行彻底改革。目前,我市的户籍管理改革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如子女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但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办法是改革户籍制度,从身份上彻底消除城乡差别,从而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紧密依存关系必然存在,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后在城市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大部分农民进城后不愿交出承包土地,他们虽然流入城市,却仍把土地看成是自己生活最可靠的基本保障,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彻底性和稳定性。所以只有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取消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城乡差别,才能使进城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顺利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我市的城市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进程,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严重受阻。由于城乡在发展空间上的制约性,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将是今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在农村,推动小城镇建设,对于集中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然我市农村建镇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规模狭小,结构分散,功能单一,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今后我市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同时进行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使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

农村城镇建设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总量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为之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农村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信息、交通、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行业相应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推动饮食、商业、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的繁荣与兴旺。所以没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因此,今后我市应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预计XX年,我市仅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为全市农民提供2万个左右就业岗位。

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我市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应该在国际劳务输出方面有所作为。XX年,我市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输出劳动力8700余人,向省外转移劳动力达1.56万人。因此,我们应抓住入世后各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比较透明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竞争,广开劳务合作渠道,在加强农民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前提下,把人口负担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从而为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寻找新的载体。

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城镇政府对民工的管理、服务是法定的责任,其基本内涵就是政府首先要确保民工的各项权益不受侵害;其次是发展民工的福利,而不是通过管理进行限制,不是把管理的成本转嫁到民工身上,更不是从民工身上获得利益。要改变目前城镇政府在对外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管理上的无作为或单一收费现状,必须按照统一、平等、公正,甚至向弱者倾斜的原则,强化服务功能,弱化管制功能,消灭排斥功能。具体而言,目前各地政府在对进城农民工进行管理与服务时,迫切需要发挥以下职能:

1、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中介组织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完善与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可以有效沟通用工方与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的渠道,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于目前大多数还是自发流动的民工来说,其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职业介绍。农民工进入城镇最容易 受到的第一个伤害就是非法黑中介的欺骗,有的白白被骗去本就微薄的生活费,更有的还失去人身自由,沦为一些非法经济的打工奴隶,受到非人的折磨。为此政府要通过政策规定,要求有关部门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搞好信息服务。要依托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发布劳务信息。同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及职业介绍大厅有形场所发布劳动就业信息。搞好供需对接,努力克服农民转移就业的盲目性。二是搞好档案服务。要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档案,保证每个农村劳动力都有一份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供需对接、促进就业、维护权益、跟踪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转移的动态,为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提高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我市各级政府要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整合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要把为农民转移就业服务作为重要内容,搞好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积极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劳务协会和劳务经纪人。对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要严加监管,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中介,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凡是欺诈农民工者要从严惩处。

2、为农民工提供权益保护。由于我市目前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加之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无管理体制,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与法律意识不强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农民工相对于劳动用工方往往处于被单向选择的地位,他们无法平等地与用工方就报酬、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进行协商谈判,所以近年农民工权益受损事件层出不穷。在城镇地区,普通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中最弱的一部分,也是利益受损最为严重的部分,还是最不受到重视的一部分。其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城镇没有代言人——单位或组织。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专门成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构。规定用工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农民工应有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要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要教育农民工学会利用合同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部门要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受理劳动合同纠纷,切实有效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及职业病防治措施。要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使饮食、住宿符合食品卫生和防疫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各级工会组织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参加所在单位或当地的工会组织;妇联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发挥积极作用;司法行政部门要设立农民工维权电话,受理农民工维权请求,并积极组织法律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 援助;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及时将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予以曝光。

3、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农民工只要凭身份证即可进城务工。对城乡劳动力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等方面一视同仁。城乡劳动者要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让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就业待遇。二是积极放开户籍制度。要积极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公安部门要及时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在现居住地办理暂住户口登记和暂住证,并尽快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教育和管理,使之成为文明守法的公民。三是用工单位要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城镇使用农民工的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要积极为农民工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保险费用由用工单位和农民工按规定分别承担,缴费基数和费率按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执行。四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和计划生育问题。教育部门根据农民工持有的住所地居民委和派出所证明,就近为其子女办理入学手续,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城市公办中小学是接收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体,在收费标准等方面与城市学生同等对待。计划生育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提供与城镇职工同等的计划生育服务。五是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简化农民工申办企业注册登记手续,除国家限制的特殊行业外,农民工 只要出具身份证明及相关手续,就应允许开办经营。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之外工商户申办个体和私营企业,只要凭本人身份证、场地证明,就应予以核发营业执照。各商业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推行对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小额信贷款;对农村出境劳务人员所需的资金,要简化担保手续,积极办理贷款。六是开展临时生活救济。农民工在城镇从事的多是非正规职业,收入低而不稳,失业是经常性的。基本生活时常没有了保障。在此情况下,有些得不到亲友接济、贫病无靠的人只能流落街头,有的就铤而走险了。在目前失业保险还难以将他们纳入保障范围的情况下,政府要完善临时救济制度,将救济对象扩大到在该城镇居住或工作了一定期限的所有居民,以保障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4、强化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在农民工普遍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工作的经验与技能,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都较差的情况下,只有在首先提高他们在城镇工作与生活需要的各种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大大减少损害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他们的自保能力与生存能力。政府应在深入了解农民所需要以及他们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对农民工的培训。一是根据市场要求开展培训。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组织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培训对象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转移意向的中青年农民为主,培训内容要以建筑、制 造、家政、餐饮、保安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非农职业技能为重点,以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为基础,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培训合力,多形式培训农民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和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建立农民工培训新机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创新培训机制。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由培训机构出“菜单”、用工单位出“订单”、政府部门来“买单”,做到培训一人,发证一人,就业一人,政府补助一人。三是要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我市XX年正式确定9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争取到国家和省40万元培训基金。同时还投资100万元建成农村劳动力输出中心。市、县、乡、村四级积极行动起来,每年都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民工培训专项资金,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力争到XX年,全市绝大多数农民工普遍得到培训,每人都掌握1-2项非农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国和——XX年第3期——《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分析》——《统计和咨询》

2、张统萧——XX年第6期——《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条途径》——《农村经济》

3、张左己——XX年2月27日——《在全省深入贯彻中 央一号文件精神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4、XX年4月16日——《**市XX-XX年农民工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5、张道中——XX年4月——《.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中的几个问题》.6、张正河——XX年7月——《.论农村生产要素的准现代化.农村经济问题.》

7、郗杰英——XX年9月——《.新跨越——当代农村青年报告》

8、刘建进——XX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庞瑞峰——XX年3月4日——《打工经济的喜与忧》——《南方周末》

10、张思军——XX年——《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

11、鸡政办发[XX]61号——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文明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 的过程。既包括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又包括跨行业、跨产业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目的和主要动因就是要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因此,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及城镇的有效转移,是新世纪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的

上一篇:实习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