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9篇)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湘阴县杨林寨乡周家台小学
张卫花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在全国各省市、县、镇小学开设英语。把小学开设英语课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三个面向”的需要,是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可行性毋庸置疑,但是,搞好小学英语教育,具体操作起来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小学英语教学农村比城市开展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教学条件差、教师负担重,家长不重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必须及时反思,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
首先,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日积月累的沉淀导致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中高年级学生仅仅知道几个英文字母。
其次,部分学生在三年级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对其充满着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突然发现自己缺乏学习该门功课的“天赋”。随着课程难度的梯度上升,最终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2、教师方面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要搞好小学英语教育,必须建设一支合格、过硬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小学英语师资面临着缺额大、专业教师少等困难。虽然各方经过努力学校进行英语培训,转岗后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几年下来,他们也完全能胜任并且逐步成长为骨干教师,但英语专业毕业任教小学英语的教师少之又少,而且仍有部分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语音语调不规范、教学理论知识匮乏。同时还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兼课老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小学英语教学上。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相关主流理论与观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与组织效果。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师,致使教学中存在缺乏英语课堂口语训练的语言氛围、对单词发音的误拼、对简单英语语法的指导欠缺科学方法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后续的、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另一方面,目前学校的英语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教师主动地灌,学生被动地听,教学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
虽然现在我市有些农村小学都配备了一些多媒体电教设备,但我们小学就没有电子设备,就连磁带都没有,怎么样学生读好音标。
4、学科地位不高
虽然小学英语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但由于受语文数学多年来主权地位压制,一周两节的英语课当然被摆在了“副课”的位置,这也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价值的正确判断,认为小学英语学好学坏无所谓。
5、家长重视不当 子女的学习一直是家长关注的话题,农村学生的家长也不例外。但由于地域和家长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村学生的家长重视的方法并不恰当。部分家长仍把分数看成是孩子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还有部分家长并不愿意或者不知道怎样监督孩子回家听磁带复习英语。
6、学生压力不大
现在的学生学习内容十分丰富,英语只是其中的一项,一周两节课时的英语课没有带给学生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学校、家庭的局限性,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二、学生兴趣减少,两极分化明显
在开设小学英语课的最初几年,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小学英语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考几分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兴趣。这些话在当时是相当时尚的,但认识也是片面的。随着教材难度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生双基落后的面貌就无法适应进一步的英语学习,除了学习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还勉强保持着兴趣外,其余学生对英语所持有的新鲜感、好奇心和积极性已慢慢地减少了,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学困生的队伍不断壮大。
针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建议与对策
1.健全学生英语学习心理
根据著名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个体之间对于语言的学习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健全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其强化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教师应纠正学生的归因偏差,尽量引导学生把失败归因到自己努力程度不足上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加强师资的配备,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相关部门应提高英语教师在招录中的比例,争取安排更多的专业教师充实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去;其次,相关科任教师亦应改进教学方法。首先,学校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培训活动,加深各种教育模式的感官体验;其次,建立长效机制,落实教师专业化的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真正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最后,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开发教材,挖掘教育资源,力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3.加强教材编写的逻辑性和实用性,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4.革新课程评价机制,努力做到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在采用评价工具时,要切实做到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以实际教学内容为蓝本,以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为导向。
一、各级教育部门
师资不足、不强是制约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各级教育部门应该想方设法增加“量”、提高“质”,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是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最佳人选。对于非英语专业的教师,要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培训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农村教师,不能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分高的要求,可以根据教师们的实际情况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了解中小学英语教材及其内在联系,掌握必要的英语方面的文体常识,学习制作简单的课件等等,这些做法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信地坚持学习。
二、学校 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提高英语学科地位
学校领导要提高对基础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要从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高度看待小学英语,保证英语的周课时数和早读,努力提高英语学科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学科地位。
2、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外语一直是最困难的教学学科,原因就在于缺乏语言环境。作为启蒙教学的小学英语,更要从语言环境上下功夫。英语小报、英语故事表演赛、绕口令比赛、英语小广播、英语歌曲联唱等都是学生喜欢的练习方式,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保持学生的兴趣,同时,学校应尽量改善办学条件,开展小班化教学,使学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3、合理评价英语教师
虽然教师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有所改变,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还停留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学校领导应该转变观念,更多地关注英语教师平时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和效率,从多角度来评价英语教师。
4、重视家校联系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学校应当认识并且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校联系手册、家长会等形式多与家长交流,使他们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对他们监督子女听磁带复习给予一定的指导,将英语学习延伸到家庭,在家中创造学英语的条件和氛围。
三、教师
教师是教学的直接执行者,对教学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1、保持平和的心态,坚定地任教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如英语教师负担过重,学生开始两极分化等等。但随着各方面的不断完善,小学英语也会慢慢地成长起来。作为教师,应该充满对小学英语美好明天的向往,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平淡中寻觅新颖与激情,努力克服困难,坚定地走下去。
2、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素质和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唱、玩、演等语言教学能力。每位英语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通过自修、进修等多种渠道加强学习,打好语言基本功,丰富语言能力,提高语言素养,使自己更自信地面对学生。
3、杜绝流于形式,注重实际水平提高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英语。因此,就有很多英语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唱英语歌曲、学英语儿歌、跳舞等,想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的提高,不要过分强调跳跳唱唱的作用。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跳跳唱唱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唱歌而学唱歌,为了表演而学表演。有的老师很盲目的设计一些唱歌、跳舞的课堂活动,想以次来吸引学生,让孩子想学英语,想上英语课,我认为这样做是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不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一名好的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确实能够提高小学的英语水平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效,不要过多地搞一些形式化的东西。
4、杜绝死记硬背,注重能力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过分的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是非常不可取的。部分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操练,似乎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他们却全然不知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早已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阻碍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5、避免教法单一,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总是要求:学生们端端正正地坐着,目不斜视;教师们则神情严肃。这种课堂教学形式,看起来课堂纪律良好,却束缚了孩子们的个性发展,不适应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不断优化教法。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6、恰到好处的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在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它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形象新颖。为了给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都想有效地增大儿童英语的接触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还是有部分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暴露出许多问题了。如何更好的运用多媒体呢?避免盲目的使用并确保孩子英语效果的提高,老师的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科学的、恰当的使用的去积极引导学生。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好怀,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多媒体设计制作的关键。所以,在设计制作时从各个方面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在认为必要时,可以用电脑设计一些小朋友自己喜欢的卡通动画,卡通游戏,音乐小场景等具有生活气息的内容穿插进多媒体的课件中去。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时,要合理安排,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自己的口味。让小学生学的有趣,学的快乐,学的有意义。总而言之,农村开设小学英语课是在教学条件不充分、师资力量不足、没有成功经验引导下全面开设的,因此教学现状不近人意,但这是小学英语成长中必然要经历而且会逐步改变的。在教学中教师在确保教学生动、有趣的同时,也要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学好英语,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好英语,学生会学了,自然能主动参与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信在所有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会开展的更好。
1.思想陈旧,小学英语不受重视,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在农村小学中学生和家长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学习英语是初中才开始的事,小学只需要学好数学语文。由于思想观念原因小学英语教学一直得不到家长甚至是学校的支持,学生也得不到鼓励支持和引导。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学习数学和语文,学习英语的时间很少加之还要帮家里做些农活或家务英语学习时间很难得到保障。虽然安排有英语课时但实际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教师人数少,专业素质低。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真正是本科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一些英语教师是非英语专业通过转岗成为英语教师一些是通过进修等方式获得的本科学历。这些非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往往口语表达能力差,难以保证英语教学质量:发音不标准会误导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对今后的英语学习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由于农村小学各方面条件和城市小学相比都有明显差距,很难吸引优秀的英语教师来任教同样的也留不住优秀的教师。长此以往小学专业英语教师一直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
3.教学条件差,硬件不足。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加上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长期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挂图、录用、多媒体等设备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农村小学条件有限难以达到尤其是偏远山区小学连教辅都很紧缺,更不用说录音机、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农村小学硬件难以跟上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英语的过程中完全依靠课表和教师的讲解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缺乏更为直观的认识。缺乏直观的认识让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很难掌握英语的用法和实际意义。单一的讲解的教授很容易使得小学生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与开始小学英语的目的是相违背的。加快农村小学硬件设施的建设是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4.教师教学负担重,学生接受能力弱。由于师资缺乏以及对小学英语不重视的原因,在农村小学中很少有专职的英语教师大多由其它科目教师兼任或者英语教师还兼任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加上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英语不够重视,英语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也不愿意花精力对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专研和精心备课。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都来自于学校周边农村,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家长影响和城市学生相比总体上表现出比较拘束、胆小害羞、内向不善言谈这对于小学英语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必修要试着用英语表达,这样才能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由于害怕自己说的不好,就索性不开口继续死记硬背。这和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截然相反的。
二、解决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破拘束和害羞。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小学生学习大量的词汇和语法,而是让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且长久保持下去。小学英语教学让大多数学生对英语有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英语这才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目的。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
2.更新观念。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要改变教师的陈旧观念。农村小学必须要积极学习城市小学的成功教学经验,把城市小学先进的教学理念用到实际教学中。学校要定期安排相关进修培训,提高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定期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开展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能纠正陈旧观念支持鼓励英语学习。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是有着很复杂的历史渊源的,要打破城乡差距需要长远计划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但是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设通过各方努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教育部门要采用多方式的扶植政策鼓励优秀英语教师去农村小学任教。规定城市教师要定期到农村支教,同时通过多形式的补贴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让农村小学老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通过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来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小学任教同时留住在任教师。教学经费和相关政策都要为农村小学做一定的倾斜,让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起来。
4.改善教学条件。改善教学条件,是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要想改善教学条件必须要增加对农村小学的投入,相关政府行政部门要增加小学英语教学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才能为农村小学购置必要的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电视等,让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能够较好的达到小学英语教学目的。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应该重视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情况,增加专业教师数量根据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和特长,有计划的安排教学任务让教师做符合自己专业和特长的工作,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师资环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教学目标不大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了,然而这远远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
这一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每节课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表现为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一节课中教师的说话、活动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的现象也不少见。反映在教师的态度上就是生硬急躁,为教学而教学。教学中明显地反映出是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教学方法不大得当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多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反映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是在研究教而不是在研究学。学习需要一种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明显突出它的外化作用。本来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时是不完全同步的,想得很好不一定能说得很好,会算不等于会说。但本来要求学生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能计算就可以了,可教师非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说上。本来学生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了,可放着时间不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非得盯着几道抽象得很的应用题去练习说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想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只有思维处于低级阶段的时候才表现出必须要边做边说,只有达到有内容可说的时候才能很好地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才能形成思维与语言发展的良性循环。
方法不当反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就是完全由教师安排教学程序,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只为教师的教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比如学习应用题时,教师不是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先自己给学生准备好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知识。要学习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做两步的和一步的应用题,再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所学的应用题了。
教学方法不得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反映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本来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在这方面出问题。课堂教学中投影、微机的演示过多,减少了学生的操作时间,没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而真正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却因为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不能演示。
对策一: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观念是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意识,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每位数学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任务、明确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己任,先育人后教书、边教书边育人。这样,教师就会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上好每一节课了。如果有了这种新的教育观,就不会因为学生学不好而发脾气;就不会非得为追求形式的完美而设计课堂教学;就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为教师服务;就不会只是为了答好试卷而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个很有人文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再现在我们面前。
对策二: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与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就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因为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师的工作业绩。虽然提倡教师考核评估的量化,但教师的工作成果有时很难量化。这时就更要求教师用更好的心态、更高的境界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比如,开始实行等级制时,老师们讨论给学生的应用题评分的问题。如果一道应用题的解答正确,只是答语写错了,这题是否算过关。按常规这当然应该算,因为这不影响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但有的教师说如果这样,那以后干脆告诉学生一律不写答语,反正不影响成绩。这一个很小的问题反映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的新课题,要以更高的思想素质对待今天的改革。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看似很简单的习题,其实蕴涵着很深奥的道理。如果只是简单一做了之,就不会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如果没有高深的数学根底又很难解释清楚。如“抽屉原理”“排列组合”“奇偶性分析”“数列求和”等等,這些问题也只有真正把握其本质时才能给学生解释得清楚。如只有明白了集合的理论才能弄清长方体和立方体间的子集关系;只有真正明白了分类的标准,才能解释清楚分数为什么只分成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只有明白了记时法的发展历史及原理,才能向学生说明为什么有的钟表上有三根针而有的钟表上有两根针,才敢说其实有一根针就可以了。
数学教学中新的信息的增加和教材中新的内容的出现也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利税问题、关于计算机问题、关于估算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必须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存,走在学生的前列,才能搞好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农村小学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亦是教学基础内容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数学教学在新时代农村的展开,许多问题也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可是,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各种各样违背数学教学总目标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引导意识较弱
在部分地区,老教师还是农村教师的主力军,他们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课堂气氛沉闷,一堂课下来背背定义,做做习题就这么过去了。可是,学生活力四射,这种规规矩矩的讲课方式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给出问题答案,对于过程忽略不谈。教师是知识海洋中的引航员,可是在农村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意识较弱,缺乏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教师教学互动意识较弱
农村数学教师认识里的“互动意识”还局限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做出回答,而对提问题的新意、回答问题的方式不太重视。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师生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一切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被动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师生情感、人格不断交流与碰撞。没有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是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不可能有效地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加上长期陈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农村小学师生互动不乏低效现象,甚至是流于形式的“无效”的“畸形互动”。
二、改进措施
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不是课堂的主体并不代表教师不重要,相反,教师的作用极其重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并不是知识水平低,而是没有把自己的内涵知识表现出来。想要做到这一步,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提升专业素养,精研课程,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开展各种切合课题的活动,通过与学生互动、合作、交流,完成一堂课。
2.提高现有教学资源利用率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村现有教学资源不再像以前那么匮乏,各种仪器设备、网络连接、多媒体设施一应俱全,教师要做到的是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教学中真正予以应用。就像前文所举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可以采用Flash动画演示如何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换成长方形,或者采用教具演示演变的过程。这种形象生动的授课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课改实践
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与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学生所接受的教育理念、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农村教师要结合农村现有的生活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数学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得农村小学教学充满活力,而不是照搬硬套,缺乏生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小学教学实践,如利用农作物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这些学生日常能够摸得到、看得见的实际生活信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心灵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由于教学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产生共鸣。教师要多做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进而实现农村教学的总目标,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该学科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诸多优越条件。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是最具可行性也是最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之一。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因此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就成为我们现在研究问题的所在。但是农村语文教育远远达不到我们的目标和要求,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改进,从哪些方面改进等等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来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以便能为我们乡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的形式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这种方法被大多数的教师运用在实践中。但在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较好,但实效性比较差。有些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没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而有些问题,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根本不需要合作学习;有些问题提问的方式不正确,学生不明白该去合作什么,讨论什么;有时候合作讨论没有足够的时间,几个学生刚刚凑到一起还没怎么讨论,时间就结束了;有的小组里,只是将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几个同学对照一下,就完事了,根本没有合作啊讨论啊之类的;在小组里,发言的依然还是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差的学生只有倾听的份;还有的小组因为缺乏良好的组织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合作学习时居然成了聊天玩耍的机会,更使合作流于形式;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时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很多的问题表现了出来。
小组内的合作学习需要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首先,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学习,有些问题学生能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就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其次,教师要善于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确实意见不统一,确实遇到疑难问题时才去合作,这样才会是有意义的学习;再次,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的方向、问题、内容、范围,小组内同学们能各抒己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还有,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要因内容而定,教师应该协调好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果遵循了这些原则,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出现两种倾向:首先是目标替代了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教师把目标当成过程,学习过了、分析过了就以为学生学好了、分析好了,殊不知两者之间差距是比较大的,学生学了,不代表他学好了,掌握了,理解了、吸收了,同样,分析过了也不能说明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了,这种教学过程就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肯定不能实现,更说不上教学任务的完成了。其次就是很多教师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主要看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比如在语文指导朗读过程中,朗读一般也讲究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二是数量,读的多了,过程就体现了,质量上相应也应该体现出训练过程,一遍遍的朗读,争取后一次要能比前一次有进步,在反复的训练中,逐步体会文中的语言和作者的感情,同时也提高朗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但是我认为对多媒体资源的开发还应该更加合理、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学手段比以前更加优化了,体现在教学中的就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难否认,多媒体的运用不但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所带来的便利也是我们所期望的。但是在多媒体运用中,我们同样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对课件的期望太高,依赖太强。有些教师认为没有好的课件就上不出好的课堂,所以就把课件当成提升自己课堂水平的筹码,为了增加课件的技术含量,追求课件的新、奇,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课件,在课堂上,从头至尾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展示课件的平台,在课堂上看到的只是课件的声音和图画,而看不到教师的教,看不到学生的学,课堂的活动被课件完全替代了。其次,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从而导致主次不分。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是主要手段,在课堂中,有些教师的课很明显是跟着课件走,教学过程被设计得有条不紊,教学进程由课件来控制,教学节奏也是由课件来决定,这样就导致课件 2
占据了教学的主导,教师却变成了多媒体的播放者,完全不能体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不是老师而是多媒体课件了。当然这样说不是要严厉禁止多媒体的运用,对多媒体的使用还应提倡和推广,但是同时也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使多媒体的运用更加合理、科学。多媒体运用的好,确实可以为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也可以为课堂增色添彩,只是希望多媒体不要取代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个性,甚至有些纵容,这就影响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性,在一篇文章中,阅读应该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但是有些教师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些忽视,刚读一遍课文,就让学生说书你喜欢哪一句、哪一段,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说的只是琐碎的东西,说的也是课文的某一个方面,提的问题也相对比较肤浅,不够深刻,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的也不全面。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会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来读,这确实是注意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是没有利处的。学习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也需要一定的吃苦耐劳和刻苦努力,如果有些学生的读书心得只是来源于自己喜欢读的内容,自己不喜欢的就不学不读,长此以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完整,不全面,这样也会导致学生阅读上的缺陷。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选取某一重点段落进行品读赏析,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思想的,但是如果割裂的文章的整体性,只看重某一段则是有害的。还有些教师,喜欢运用多媒体出示某些重点语句或是段落,引导学生品读,试想,脱离了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境,描写的再美的词句或段落能有多大的魅力呢?所以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对整体文章的把握,对于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和品位也要放在大的背景和氛围中进行,千万不能割裂开。
五、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中,应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供学生们讨论,从而培养学生个性阅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了思维的发散,而忽视了整合优化,导致学生们的思维有点过分。比如在《乌鸦喝水》一课,总结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学生有的说乌鸦很聪明,自己想到了喝水的办法;有的说乌鸦爱动脑筋,有的说乌鸦很勤快,到处找水,还 3
有的说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不干净,也有的说乌鸦不太聪明,怎么不找吸管喝水呢,到处找石子多累啊,更有学生说乌鸦叫声很烦人,不讨人喜欢„„而这位教师对每个答案都微笑点头,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我觉得好像已经走进了误区,这种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旨在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与文章的结合,前几种意见说明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比较到位,而后几种意见显然脱离了文章主旨,而教师却没有及时评价,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再让学生说说“乌鸦还有别的方法能喝到水么”,相信教学效果会好的多。
六、针对一篇文章,提问的问题不宜过多,也不能琐碎甚至偏离语文教学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喜欢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提问与回答,这样会使课堂显得过于繁琐、饱满,教学思路也不够清晰明确。课堂中应围绕一个大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与文本的对话,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提出有价值性和内涵的题目,在问题中,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要统一,有时我们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无法回答,说明我们备课不充分,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摸得不透彻,或者也可以说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教师的文化素养不够深厚。在课堂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很多突发性问题,有时也会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无关,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避开,但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那些需要解决但又不是重点的问题,教师应该注意把握分寸,掌握时间分配,不能占据大量的时间。
摘 要: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人关注语文教材中罗列文章的讲授和练习模式的效率,很少有人关注作文教学。但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病。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几乎为零,教师在其中几乎是“无作为”,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因此,要解决中小学作文教学难的问题,特别是受经济和思想等因素局限的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难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仍处于一种“放羊状态”:教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作业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训练的内容没有系统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作文的布置也是临时想起来一个题目就布置一次,想不起来就一直往后拖,这次布置的题目与上次的训练没有任何关系,与下一次训练也没有任何关联。总之,今天的作文课,至少是农村中小学作文课,乱似一锅粥。下面我就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两方面做一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角度
1.“优秀作文选”误导学生,学生对写作存有畏惧感
现在市场上各种作文图书品种繁多,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这些“优秀作文”内容大多雷同,缺乏真情实感。学生看多了“优秀作文”,拿到一个作文题,他的思维习惯是:作文选里的范文如何写的呢?而不是围绕作文题寻找自我内心深处曾经的真情实感。所以,在农村师生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咬碎铅笔头。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作文,应该说他们对作文是很熟悉的,但他们对作文却一直心存畏惧。而越害怕就越写不好,久而久之,对作文就产生了厌恶感,并渐渐没了兴趣。
2.视野狭窄,积累不足
农村孩子受各种条件的制约,阅读面窄,缺乏足够的见闻和积累。学校图书室可供阅读的书籍本来匮乏,家庭中家长的文化水平也对孩子的作文有极大的影响。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没有丰富的词汇和心灵感受,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少,所以,学生要写作,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何况作文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积累的,是不可能像其他科目那样“立竿见影”的。俗话说:“见多识广。”没有足够的见闻,哪来广博的知识?没有亲历,哪来实感?再加上学生平时没有细心观察的习惯,怎能发现平凡中的伟大,挖掘题材写出好文章呢?
3.感情失真,生搬硬套
因为学生的阅读面狭窄,文学著作和报刊接触较少,且对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也缺少观察。因此,写作文就犯难,觉得没东西可写。写作前总爱翻看作文书,希望借鉴别人的事例。所以学生觉得,写作是一套,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是另一套,于是,他们开始胡编乱造,不敢流露真情实感。空话、大话、套话、假话充斥在学生的文章中。另外,学生不知道怎么行文,特别是开头,开头总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所以,他们喜欢仿造别人的开头,也不管这个开头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文章。
(二)教师角度
1.作文教学缺少系统性
一方面表现在教学时间的随意性。许多教师在组织作文教学时并没有定期规划,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随意地安排。另一个方面是教学内容缺少系统。有很多教师在一学年的最开始时很少考虑本年度的作文教学目标。只是随便找作文题,这样写作便成了一个应付差事的过程,自然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来。
2.观念滞后,业务素质水平低
相对于发达的城市学校来说,农村学校教师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因为他们生活的文化环境相对闭塞,信息交流渠道相对狭窄,除了面对的几十个学生和十几个同事之外,没有更多的信息来源。而且,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农村教师不肯在教学上多投入,他们习惯用旧有的经验进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因为自己的业务素质不高,所以就出现了老师也怕上习作课、只求搪塞、消极应对的情况。
二、解决的方法
1.多阅读,会思考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阅读量既能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日积月累中增加文采。当然这种阅读不仅是为增长阅读量,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学会思考。清人王友彬在《围炉夜话》中说:“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舒卷;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湖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三个“悟”字说明文章离不开作者个人的感悟,有了“悟”,我们的心灵会丰富起来,思想也会渐渐成熟。
2.丰富阅读素材
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因此,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用真情投入生活,感受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事、物等,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积累更多的生活材料。另外,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若天天坚持写,就能培养提笔就写的能力和好习惯。还可以采用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3.循序渐进,化难为易
从易到难,从少到多,降低难度,化解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厌恶心理。让学生先写好最基础的作文程序,做好最基础的作文训练。首先,交代学生写作文一定记得头一段尾一段,全文最少要有四段。其次,交代学生一定记得:好头文一半,让学生写好开头和结尾。第三,想方设法在文章中加入好词好句;写上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想法等;用上比喻、拟人等。第四,标点符号要用好,特别是说的句子,一定要记得。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多穿插一些小片段练习,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各个部分和重点,有助于后面写大作文。
4.明确教学目标,讲解写作方法
在每一学期的开始就做好作文安排,使整个学期的作文教学有条不紊。另外,上好规范的作文课并讲授一些写作技巧,这样让学生有“法”可依,避免盲目作文。
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依照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就一定能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参考文献:
王金枝。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实施途径。安徽农业学报,,14(07)。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如何呢?作为一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我觉得突出问题有三:
●问题一:日常行为习惯差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时常出现:不穿鞋套进机房, 学生行为随意, 桌椅乱摆, 室内常有杂物……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差, 我们有责任培养、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 规范课堂。我的对策是下面两点。
1.严
行为习惯的训练要从小抓,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保障。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 腾出一些课堂时间, 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制定一些简单易懂的规章制度, 把它贴在机房显眼的地方, 让学生对照、约束自己的行为。
低年级的行为习惯训练可融入趣味性, 如结合儿歌。上课后, 教师带领学生先唱一唱儿歌, “上课铃声响, 脚上穿鞋套, 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 坐正不乱晃。竖起耳朵听, 不做小动作。”简单易懂的儿歌教给学生, 使学生一边娱乐, 一边复习行为规范。教师可根据场合编排、应用儿歌。此外, 还可以巧用“星星”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 表现好的授予红星, 表现差的给与黑星, 达到调动学生的目的。
高年级可以直接和他们讲道理, 指出不足。训练中可以采用对比、表扬等方法来激励学生。比如, 我教的班级进网络教室都采取竞争方式, 哪组鞋套穿得快, 排得好先进教室, 享受成绩加分;不好的在门口反思, 做好才能进。出机房门, 小组长检查本小组的电脑关闭情况, 东西摆放情况, 合格后, 才能以小组为单位出去。把进出的主动权放在学生手里, 效果显著。
2.宽
教师应教育从严, 管理从严, 处理从宽, 处分过严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执行奖惩制, 对学生上课的行为习惯进行记载, 课上进行适当表扬、批评。记载情况作为期末学科成绩的一部分, 对学生行为习惯起到鞭策的作用。
●问题二:学生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待提高
信息技术学科在农村小学开设时间短, 学生计算机水平低, 差距大。课堂上, 教师强调技术, 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贯穿“学生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思想,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信息素养。这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多花时间去研究教材、分析学生, 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情况是:信息技术教师要帮其他教师制作课件, 维护软硬件, 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一天工作繁杂, 很难静下心深入研究教学。面对困难, 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减负。
对策一:大家多动手
信息技术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做课件。随着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不断深入, 教师接受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也多了, 掌握了一些课件制作技术, 所以在平时应尽量学以致用。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主动给其他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传授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制作技巧, 让这些教师也充当一些大型课件的制作者, 尽量给自己多腾出时间研究教学。
对策二:资源共享
利用网络, 我们可以方便地查找需要的备课资料, 根据情况, 进行修改, 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 变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二次备课, 有效借鉴、提高效率, 信息技术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反思教学, 提高课堂有效性。
●问题三:学生德育薄弱
有些学生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就搞起小动作来了。我在教授学生文件的复制、删除内容后, 计算机中的文件副本冒出来很多, 保存文件经常被删除。有的学生浏览一些不该浏览的网页, 玩一些不该玩的游戏。硬件也时常遭到破坏, 比如鼠标球经常丢失, 耳机经常被掰断, 给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在这种情况危害性小, 但学生掌握的技术越多, 越高级, 没有一个好的思想品质, 对社会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危害。现在网络犯罪案件上升势头迅猛, 犯罪人也呈现低龄化。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具有前瞻性, 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对策一:重在平时
平时在教学中, 教师应增强育人意识, 做个有心人, 多留意学生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或小动作, 及时指出, 监督学生改掉。对于“重点”学生重点关心, 把潜在的危险扼杀在萌芽中。
对策二:进行法制教育
青少年在违法犯罪时, 法律意识淡薄, 往往犯罪不知罪, 违法不懂法, 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更是如此。教师必须充当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者, 向学生介绍规章制度, 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 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犯罪例子, 做反面教材, 对学生起个警示作用, 加深印象。
【关键词】农村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04-02
1.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正处在不断提高的阶段,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等向国家规定的标准靠拢,这也就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未来奠定了基础。但从调查中也同样发现,由于农村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滞后,城乡之间的体育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师资水平、场地设施、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小学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教学的效果。通过对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大概存在以下问题:
1.1.1体育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体育教学一直都不被社会重视,人们对体育的一些偏见已经根深蒂固。比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只属于精英”等思想长期影响着人们对从事体育事业的态度。从上面的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很少有女性选择体育教师这一工作,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地位都不是很高,得到学校的重视。在职称评定条件中,体育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也处于劣势地位,往往体育教师的职称要低于同龄的其他老师。在对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访谈时也得知,一些体育教师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问“你是教什么的?”有的体育教师甚至不说自己是体育教师,怕受到别人的另眼相等。
从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管理现状来看,上一级的体育管理部门、教育部门都很少过问基层学校的体育工作。政府在在体育设施的建设方面,一般都是在城市中建设几个样板学校,以备上级的检查和举办赛事使用,对农村学校的投入非常少,当然也就过问少。
在学校层面上,学校管理者也往往忽视体育教学的管理。随着教育透明度地不断提高,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越来越关注。学校领导、教师对体育教学也缺乏科学的认识,一些领导认为体育课程可有可无,体育无非就是让学生活动,学校临近考试的时候,体育课就应该给其它科目让路。学校领导容易忽视体育课程的监督和管理,他们很少和关注别的科目一样去关心体育,更很少开展体育教研活动。一些社会偏见对学校的日常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学校领导把目前学校核心工作的概括为“一安全,二升学率”,在他们看来,只要做好这两项工作,学校就取得了成功。而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一项重点工作,却很难得到管理者的重视。
这些社会观念对体育教学造成了非常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和整个农村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
1.1.2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执行者,他们的教学态度、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对体育教学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中可知,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主要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学习理论的时候一般采取室内教学的方式,在讲解理论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实践,教师演示,学生在下面跟着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其原因有多种,既有主客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第一,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够严谨。由于各方面都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关注也比较少,这也就使教师养成了松散、懈怠的习惯。调查中也发现,一些体育教师根本不备课,采取应付的备课态度;第二,教师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些弊病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沿袭原有的教学方法,肯定无法达到新课程到体育教学的要求;第三,现代教育技术很少被运动到体育教学当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被各科教学所采用,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现代教育技术还没有被体育教学所采用。
另外,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体育教学,特别是在条件较差的农村,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来弥补方法与手段的不足。但在实践当中,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缺乏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1.3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素质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才是课程的主体,学生需要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当中,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但通过以上的调查可以看出,农村小学学生课堂参与度并不高,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学习动机不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他们在课堂中的自主性没有得到认可,他们的一切行为必须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来完成,这就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当。农村小学的体育实施比较简陋,学生虽然对一些体育项目具有比较深厚的兴趣,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却不能在体育课上参与到活动当中,对他们的主动性也是一种挫伤。比如,小学学生都比较喜欢足球,体育课程当中也有足球方面的内容,但学校没有标准的足球场地,学生们的兴趣就受到了压制,他们自然也不愿意参与其中了。
1.1.4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够合理
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体育教学的效果也非常大的影响。从以上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合理。首先,在学校方面来看,对体育课的关注与支持也非常不够,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还尽量去减少体育课的节数与内容,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不赞成学习有一定危险性的内容,比如体操教学当中的单杠、双杠等教学内容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校就尽量减少这方面的教学,而多倾向于队列、跑步、太极拳等一些安全性比较高的教学内容。其次,由于教师的能力有限,有些教学内容他们根本无法实施,特别是那有较高技巧的内容。比如篮球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体育项目,但有些体育教师不懂篮球,他们也就无法安排篮球这方面的内容。再次,缺少体育教材,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成长需要应该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学校、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少科学依据。
1.1.5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
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客观、科学地评价可以使学校、教师对学生目前的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让体育教学向更为高效的方面发展。但从调查中发现,虽然部分农村小学已经认识到全面评价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表现出较多的片面性,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认定还是以体育达标、考试的方式为主,甚至中考中对学生体质的考查也采取考试的方式,忽略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各种变化。
学生的身体天生就存在着差异,比如有的学生从小就跑得快、跳得高,而其他同学再努力也不可比他的成绩高,如果只看测试成绩,就忽视了学生在体育课的努力和进步,显然这样的评价不够合理。
2.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策略
近些年,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在国际大赛中的成绩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两届奥运会上,我国所取得的金牌数、奖牌数都名列前茅,国际影响力越来越高。但一些业内人士和研究者认为,我国目前只能算是体育大国,但还不能称为体育强国,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各类体育项目的普及律还比较低,离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的误区,人们的体育观念还比较落后。要想改变目前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必须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协调体育教学中的各个要素,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
2.1转变农村体育教育观念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认识到体育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创设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改变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观念。体育管理工作对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台了多个体育锻炼管理措施,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等,这些都成为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管理依据。因此,加强农村地区体育宣传和教育非常重要。
2.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中学生兴趣不稳定,求新好奇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上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经常换新,教学手段多变,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体育兴趣。因此在要调动学习者对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认真考虑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归类,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进行解决,排除干扰因素,引导学习者向好的方面发展,要提高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使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具体表现为将竞技运动教材化,将成人运动学生化,将复杂运动分解游戏化;二是认真把握初级中学学生身心特点,合理安排适应初级中学学生学习的进度,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在要了解和掌握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后身体恢复情况,在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敢于创新,不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三是体育教师要充分展现个人魅力,充分展现个人魅力可以使体育教师成为学生模仿对象,比如强健的身体,优美娴熟的技术动作等;四是制定学生通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每次课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都能完成任务,使学生学习有成就感,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中学生在体育学习时就能够积极主动,并能以很高热情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在体育教学中应选择适合他们体质特点的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冯瑞.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走教”效果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03):124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作为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逐渐得到了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的重视。但是和城市小学的音乐教学发展速度相比,农村音乐教学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作为一名在农村工作多年的音乐教师,希望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将从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思想观念的落后、音乐教师师资匮乏、教学设备简陋,资金投入不足、如何因地制宜的提高教学水平。四个方面的问题来探讨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
存在问题
发展策略
目录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一)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存在,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1
(二)农村小学专业师资匮乏,兼职教师素质低
„„„„„„„„„„„„1
(三)音乐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入不足
„„„„„„„„„„„„„„„2
(四)农村音乐教学教研水平相对落后,没有很好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2
二、改革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建议„„„„„„„„„„„„„„„„„„„2(一)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2(二)注意教师培养, 加强师资建设。„„„„„„„„„„„„„„„„„„3(三)因地制宜, 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音乐教学环境。„„„„„„„„„3(四)依照新课程标准,结合乡村特色,创造性实施音乐教学„„„„„„„„„
31、结合当地农村音乐特色,理解民族民俗音乐文化„„„„„„„„„„„
32、利用农村有利自然资源,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
33、师生共同发挥创造力,克服不利因素„„„„„„„„„„„„„„„„
34、改变学校传统习俗,力求营造音乐氛围„„„„„„„„„„„„„„„
45、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多给学生创造音乐活动的空间„„„„„„„„„„4 参考文献„„„„„„„„„„„„„„„„„„„„„„„„„„„„„„6
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曾 瑾
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马克思认为音乐教育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反映,它将会促进个性和谐发展,促进人类智力与精神世界更完美的结合,音乐教育对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我国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一直是音乐教育领域值得关注的对象。目前我们农村音乐教育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应该处理好农村基础音乐教学的建立和发展、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相比于城市小学的条件规范,农村小学受地域经济条件的制约,办学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较偏远农村,90%以上的学校音乐教学硬件不足,设备比较落后,音乐课在学校得不到重视,课程开不全,课时也不足。音乐专业毕业生很多都被安排任教其他课程,致使学生无法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无法接受正常的小学音乐教育。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业务能力、基本音乐技能和理论水平不过硬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农村基层的音乐老师们在工作中困难重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存在,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在农村小学,评价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标准仍是语数成绩的好坏,为追求升学率,为了出成绩,学校只关注主要考试科目,音乐等“小三门”课程经常被用来补语文、数学,不按课程方案开足音乐课的情况比比皆是,用语文、数学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有的学校虽然开设音乐课,但认为音乐课没有考试压力,出不了成绩,就随便应付了事,让学生听听歌或当成写作业课,即使有老师愿意上音乐课,由于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音乐课不够重视,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与考试无关的课程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表现出无奈、烦躁、不配合现象,常常是在老师极度调节中完成课堂教学,就其原因主要是学校领导教育管理理念陈旧,长期习惯于所谓的“规范化管理”,凡事按部就班,遇事参照惯例,疲于应付上级给出的升学指标和成绩排名,轻视音乐课,不希望老师和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大的动静,更怕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承担责任。使得追求个性张扬的教师和学生没有发展空间,使校园丧失了应 1
有的生气和活力。农村很多学校艺术实践都是空白的,没有设立音乐活动,没有组建音乐兴趣小组,没有举行任何比赛,没有任何文艺演出。
(二)农村小学专业师资匮乏,兼职教师素质低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失,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小学90多万所,而小学音乐教师才10万人。即使是按每校配备1位音乐教师计算,以我国现有音乐院校的培养速度,也只能在60年后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一部分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分配到了农村,但大多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城或城镇中心学校,而不愿前往农村任教。由此可见,师资少、质量差、分配不均,成为“发展农村音乐教育”的瓶颈。
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待遇好,农村条件差,许多老师想尽各种办法往城区里调,造成城乡教师分配不均,农村教师严重缺编,大部分农村小学只有一个专职音乐教师,有的甚至没有专职音乐教师,音乐课一般都作为“零头”分给语、数老师,不少兼职的老师五音不全,发音不准,对于演唱、发声及一些乐理知识也是知之甚少。实在不会唱就放录音机让学生跟着唱,其它所谓的音乐欣赏、创作、乐理、乐器就更谈不上了。在农村小学教师中,从正规音乐院校毕业,受过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而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兼职老师误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表现出消极心态,教学手段滞后,跟不上新的教学形势。由于缺乏学术讨论、进修、培训等原因。大多数老师一直以传统方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不知道怎样进行课件制作,在课堂教学中不知如何正确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如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结合农村实际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教学设计、设置可行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等
(三)音乐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入不足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学校应该配备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响器材、多媒体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大多数学校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大大低于课标要求的标准。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近几年得到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水平,使用不当,导致音乐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评比。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相应的音响和音像资料大量缺乏。很多偏远农村只配有电子琴等简易乐器,钢琴就不用说了。主要原因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各学校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更谈不上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了。
(四)农村音乐教学教研水平相对落后,没有很好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的不足,很多中小学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即使有也只有一名专职教师,所以学校音乐教学教研也无法进行开展,很多学校连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都无法正常的落实,更谈不上提高学校的音乐教研水平。而现行的音乐教材,对于从未接触过艺术教育的偏远农村的孩子来说又偏深偏难,所以往往孩子在学的时候会失去兴趣。所以,怎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特色,是教育主管部分、学校领导,包括各音乐教师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1
二、改革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观念是长期实践与经验的积淀, 欲在朝夕之间去改变它是不可能的。但当旧的观念阻碍了新教育观念的贯彻、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时, 则必须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坚定不移地予以更新, 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并将其鲜明地体现在音乐教学中, 积极促进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那么,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呢?我觉得除了音乐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外,最重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主管部门要把音乐教育放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位置,学校领导要重视音乐教育的改革,把提高音乐教学水平作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二)注意教师培养, 加强师资建设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及解决当前音乐教育走出困境的办法, 归根结底是师资问题, 即必须建设一支合格的音乐教师队伍。因此, 目前所要做的事就是: 一要稳定音乐教师队伍;二要提高音乐教师的能力;三要关注教师思想和心理健康。具体操作上首先要解决在教师聘用、教学评估、教师再教育、教师奖励制度等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中出现学科偏科的问题, 留住好的音乐教师;其次, 教育主管部门在不断加强音乐教师的知识学习、技能提高的同时应进一步开拓其视野、解放其思想, 培养教师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意识。同时,鼓励一些应届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加入到农村音乐教师的行列,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物质上的帮助,提高待遇,为农村音乐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为农村音乐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三)因地制宜, 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音乐教学环境
音乐教学设备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保证, 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 地方教育部门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 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改善当地农村音乐教学硬件设施,相信只要地方主管部门重视,这一问题一定会得到不断改善。同时,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除了社会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外, 更重要的是靠广大农村的每一位音乐教师的努力。农村音乐教师要勇于面对困难、积极探索创新, 走出困境。虽然农村小学没有《 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音乐教学设施, 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但却拥有丰富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如地方锣鼓、山歌、采茶、风俗音乐等等,都可以运用于欣赏教学、节奏训练等教学之中。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又因其接近学生生活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弘扬了民族音乐。(四)依照新课程标准,结合乡村特色,创造性实施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的宗旨是审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师生应在教学中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并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具体建议如下:
1、结合当地农村音乐特色,理解民族民俗音乐文化。中国的很多具有典型文化特色的音乐都来自于乡村,出自于纯朴农民的口中,很多农村都会有带有地区方言特色的小曲、民歌或戏 3 1
曲,从这些孩子们在生活中熟悉的音乐入手,让他们了解音乐就在生活中,提高学生对身边音乐的敏感程度,进而将其与我国其他地区、民族及世界各地区民族的音乐作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较客观学习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从而达到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并学会理解尊重他国民族的音乐文化的目的。这有助于学生在增强民族意识的同时,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比如说,我们湖北的戏剧,剧种丰富,特色鲜明,成就辉煌,源远流长,拥有汉剧、楚剧、黄梅戏等大量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戏曲。湖北汉剧 具有原创性,是对中国戏曲有整体性贡献的一个重要地方剧种,它是湖北地区乃至全国皮黄剧种和南北京剧风格形成的特殊见证。那么这些艺术瑰宝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呈现,需要我们的音乐教师进行思索和整理,编成校本教材,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让这些传统的音乐能够在当地一代一代的得到传承。
2、利用农村有利自然资源,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小学音乐课,特别是中低年级的音乐课的演唱歌曲都是以大自然的景观、动植物或是生活中的小事为主要题材。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水塘、田野、小道、牲畜,这些都是城市里的学生所不易见到的,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结合所教歌曲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让孩子在心灵与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的共鸣中学会歌曲,启发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的智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师生共同发挥创造力,克服不利因素。在农村小学中,除了一般的钢琴、风琴、收音机和少数几样打击乐器外,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都是相当缺乏的,这给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带来了不少困难,但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了很多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教师不但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组织音乐教学,而且更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让儿童们在自由、积极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通过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以及自动动手创造音乐,取得学习音乐的兴趣,并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智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例如:教师本身就应该都搜集各种音乐素材,现在网络非常发达,音乐的素材也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自身去探索和选取丰富适用的音乐素材,来丰富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作一些打击乐器或者编创一些音乐游戏等,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改变学校传统习俗,力求营造音乐氛围。学校上下课的电铃声,可以用小段音乐来代替。乡村的孩子活泼好动,经过课间十分钟的打闹嬉戏后,学生们的情绪难以很快平静下来。而优雅的音乐声较急促的铃声更可平静学生的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课间,学校也可在广播中放些适合儿童欣赏的歌曲和音乐,既不多占用其他时间,也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减少打闹,又达到了音乐熏陶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5、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多给学生创造音乐活动的空间。学校可以组织校园歌咏队、舞蹈队、表演队,让学生按照各自的兴趣、特长参加,教师给予定期的指导。同时,学校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校内外的文艺演出或艺术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音乐才华展示在同学、老师和乡亲面前,这不仅可增添校园的音乐氛围,也可更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兴趣和水平,给大家以美的享受。
相信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一定能给农村学生一个终身受益的大环境。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给音乐教育提出的新目标与要求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精神,要切实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的全面改革刻不容缓。只有真正把审美体验的教育新思想融入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才能将农村的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1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它是关系到国家和全体国民生存、发展的大事。而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因此, 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关心和支持音乐教育, 尤其是关注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资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寻求适合当地音乐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还农村孩子一个完整、全面的教育。
1
参考文献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05-26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04
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7-05
浅析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9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11-12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10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06-24
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07-27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