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通用8篇)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篇1

作者:曹玉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拟对1979年以后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历程,以及现状与问题做一客观描述,并就此提出笔者的建议。

一、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逐步加强

改革开放后,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农村教育战线普遍开展了以谋求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为中心内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正是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不断发展、成熟起来,其改革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1984年,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酝酿发动阶段,其主要内容是拨乱反正,使农村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79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共湖南省桃江县委关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情况报告》,这是中央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明确提出农村教育怎么办的问题,主张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行普通教育、业余教育、学前教育一起抓,三者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为后来提出的“三教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和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针对我国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国家办学与业务部门、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办学并举的方针;县以下教育事业应当主要面向农村,为农村的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可以适当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和本领”。

上述一系列文件精神,基本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中的应有地位,指明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拉开了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序幕。

第二阶段,从1985年至1993年,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阶段。主要侧重于调整教育结构,解决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问题。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的管理体制,确定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办学原则;明确提出要由过去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提出了19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战略、指导方针和重大政策措施。为了全面落实《决定》和《纲要》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弊端,1987年2月,国家教委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决定,在河北省阳原县、顺平县和青龙满族自治县建立农村教育综

合改革实验区,将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和脱贫致富以及社会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目的是,把农村教育由过去的单纯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坚持“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促进“燎原计划”与“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有机结合,为当地建设培养迫切需要的中、初级适用人才,从整体上形成与农村科技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教育体系。

1989年3月,国家教委在全国建立了116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30个地区(市)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联系点,加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的实验县(市),实验县(市)总数近千个,“燎原计划”示范乡镇发展到近万个,分布在全国四分之三的县(市)内。在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地区,教育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初步改变了过去单一普通教育的局面,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有了很大发展,“三教统筹”的局面逐步形成。

第三阶段,从1994年至今,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形成“教促富、富促教”的良性循环。1994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动员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同年9月,国家教委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推动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各实验区基本做到县有重点高中、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或农民中专,乡镇有普通初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科教中心)、中心完小,较大的村有完小、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基本形成结构合理、比例适当、规模适度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和网络。

二、来之不易的成就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因地制宜,积极行动起来,极大地推动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5日的报道,2000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学校数已达4255所,占全国职业高中总数的60%以上,在校生总数224.98万人,占全国的54.28%。农村职业初中1164所,在校生数为85.89万人。以职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中专446所,在校生17.26万人。农民技术培训学校48.63万所,年培训农民9047万人次。在全国多数地方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或骨干职业中学)为龙头、以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为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农村青少年和广大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农业类专业和农村急需专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农村职业中心实验示范基地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典型。培养了一大批有技术、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农村成人教育取得了新进展。2002年,农村成人初等和中等学校达484686所,毕业8189.0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5.69%。一个覆盖全国的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县级农民技术学校覆盖面达到100%,乡镇达到93%,行政村覆盖面为48%。“九五”期间,农村成人教育累计培训农民4.56亿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根据中央提出的发展规划,“十五”期间,力争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达到1.5亿人次,使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年培训率提高到35%以上,其中乡镇企业职工年培训率提高到40%以上,每年为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800万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前培训,对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进行就业前培训。

扫盲工作取也得了历史性成就。1990年国际扫盲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扫盲教育的发展,兑现中国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的承诺,努力实现将文盲率在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的要求。199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的目标,即将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根据1990年、200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成人文盲(15岁以上)数量从18200万减少到8500万,成人文盲率从22.23%降低到8.72%;青壮年(15-50岁)文盲人数从6171万降到2044万,青壮年文盲率从10.34%降到5%以下,实现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也实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将文盲率降低一半的要求。到2002年,经省级政府检查验收,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级单位累计达到2800多个。2003年9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UIS)公布了全球过去10年扫盲最新统计数据并指出:在所统计的40个国家中,中国在扫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最大。

中国政府还十分重视妇女扫盲工作。教育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巾帼扫盲行动”,设立“巾帼扫盲奖”,在农村广泛开展了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活动,使妇女文盲率大幅度下降。1990—2002年全国脱盲的5040万人中,有62%是妇女。成人妇女文盲人数由1990年的15900万降到2000年的6181万,妇女文盲率由1990年的32%降到2000年13.5%,10年间下降了一半以上。男女文盲率差别由1990年的19个百分点缩小到2000年8.5个百分点。青壮年妇女文盲数量由1990年的4443万降低到2000年的1503万,青壮年妇女文盲率由1990年的14.78%降到2000年的4.21%,妇女文盲下降的幅度超过了全国文盲平均下降的幅度。

三、不容忽视的潜忧

尽管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已经取得可观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相对于我国20多年来经济建设成就和未来发展需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仍略显滞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忧,其主要表现在:

1、相对水平仍有待提高

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很快,在校生人数和培训人数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但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相比,其相对水平仍有待提高!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0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0%,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0%。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了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0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在美国,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2年,我国不足7年,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一年半时间,而在我国则平均需要6年时间。中国科协于2001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调

查结果显示,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城市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1%,而农村居民只有0.4%;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由东向西逐步下降:东部地区为2.30%,中部地区为0.85%,西部地区为0.65%。

2、滑坡现象急需扭转

自1980年代开始,以农林中专、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形势发生了逆转,滑坡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其具体表现是:

其一,农村职业教育规模持续下降。2000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在校生为55.45万人,2001年为45.15万人,下降了17.6%。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培训规模也明显下降,2002年培训7682万人次,比2000年减少了1365万人次。

其二,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出现减少趋势。随着农村职业教育滑坡,部分地区压缩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有的县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合并,甚至改办普通高中学校。

其三,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下降。2001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5.72平方米,生均教学设备和辅助用房为6.3平方米,2002年分别下降为14.69平方米和5.84平方米。2001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的教学仪器达标的学校数为509所,2002年减少为471所,主要是一些达标的农村职业高中转为普通高中或其他学校。2001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生均图书25.5册,2002年减为23.6册。2001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2.3台,2002年减少为10.4台。

其四,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单

一、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到职业教育发展。一些农村职业学校脱离农民实际需求,片面注重传统式学历职业教育。而农民更愿意上短期的民办培训班,以很快学到市场需要的热门技术去打工挣钱,这就导致农村职教日趋困难。

其五,农村成人教育滑坡现象也十分严重。根据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统计,全国农民成人学校在校学生数由1990年的2234.9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473.5万人,10年下降了78.8%;当年轰轰烈烈的农科教相结合“运动”在多数省、区现在也趋于沉寂,机构撤了或者并了,经费砍了或者减了,项目免了或者少了,就连“三教”统筹的发源地——安徽省也不例外。

3、“农民工”培训已成当务之急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我国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所受专业技能培训也十分有限,在受教育程度和掌握专业技术方面,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业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缺”的机会;另一方面,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因为“缺文少化”的农民们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一旦经济过热,则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

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了,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的非常明显。2000年,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农民们流动就业的形势本来是严峻的,但政府加大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力度,结果使修路、修桥的“农民工”陡然增多,据国家农调总队的统计,2000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1999年的6.4%猛增到8.3%(未扣除当年回流数)。到2001年,国债项目陆续竣工,农村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就一下子跌到了3.14%(扣除了当年回流数),比2000年下降4.6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了。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考虑,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农民工”培训都是当务之急!

四、几点建议

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和51.2%,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升学率可能还要低于50%,即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农村青少年初中毕业后就成为后继农民;农调总队的统计则表明,现有农村劳动力的86.4%未经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到,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可见,当前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农民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潜在需求,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为此,我们建议:

首先,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所有职业学校都可以面向农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囿于县及县以下职业高中和农林专业学校的狭隘范畴,而要使所有职业学校都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消招生年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为了使农民能上得起学,政府要给予适当扶持,建议将正在高校实行的助学贷款计划推广到职业学校。

其次,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苏州市就把本地“绝活”——刺绣当作“绿色证书”的教育内容,安徽金寨县职业高中根据本县农民大量去南方打工的特点,设置保安、餐饮等专业,结果招生规模年年扩大,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再次,要严格劳动准入制度,国家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并严格执法,对非法雇佣不具备职业资格人员的企业实行严厉制裁。把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标准相挂钩,“迫使”从业人员走进课堂,促使职业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篇2

一、中国农村教育之现状

正如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天标所言,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点与难点,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办好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之路与光明之路。他认为,解决当下的问题,我们需要“研究”。第一是进一步研究农村投入,比如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以缩小城乡差距;第二是研究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和“特岗教师”计划等措施;第三是研究村办学校与农村文化的关系。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号召我们面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所付出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的代价,面对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发展的危机——城乡、东西、贫富差距在拉大,社会不公平加深;其次是精神危机——我们失去了信仰,转而崇拜金钱、权力、背景和关系,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公信力在下降,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也没有良性发展;最后是生态危机。他认为现在教育的问题是城市教育“贵族化”而农村教育“空心化”,因此农村教育已到了需求“顶层设计”的时刻。对此他提出的建议是:第一,中央应尽快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做好顶层设计,以缩小城乡差别,反思我们教育的凝聚力问题;第二,研制一部由教育部提出,人大制定的农村教育法,以规范当下农村教育政策;第三,反思现在的教育,研究农村教育体制。相比20世纪50年代“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农村教育与社会结合方面,他直言“现在我们是倒退了而不是进步了”。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顾明远教授指出: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80%的小学和70%的初中都在农村。国家一直重视农村教育的建设,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就是一项有力的举措。现在的问题是:第一,我国通行的在国务院领导下,各级政府负责,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有待改善。目前省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尚不明确,没有在农村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农村教育不均衡仍是问题。第三,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这同时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提高了质量才有公平。第四,农村教师队伍在年龄、学科、水平结构上仍不合理,教师工资偏低,教师培训经费不到位。第五,国家应有严格的教师入职资格证书制度,而不能流于形式。第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教育部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农村教育政策,包括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发展省、地市级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等。要落实以上几项举措,我们就需要:(1)坚决地行动;(2)集中解决几个问题;(3)要有前瞻性,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4)加强宏观、大层面的政策研究;(5)加强监督和检查。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研究员从解读相关政策文本的角度,探讨了国家层面农村教育的政策状况。他认为,保基本、广覆盖的政策已有了较好的进展,但困难仍长期存在,“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是尤其需要大力加强的阶段。同时,须关注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目前的“三农”问题显然已经不光是农村的问题,而是整个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政治举措问题。因为具体状况不一的各地区有不同的需要,所以多样化的政策调整也顺理成章。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有用的、合适的农村教育要以什么为标准?农村教育的尺度是什么?这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在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的差距也很大的前提下,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吴华教授指出,中国农村内部结构存在差异性,不同类型的农村在教育政策上需要差别对待。首先需要加强省级统筹,同时减少国家强制干预,以鼓励地方创新。其次是消除行政壁垒,鼓励资源共享,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再者是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公私合作的伙伴关系。最后,他建议建立国家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凭证制度。

教育部国家副总督学兼督导团办公室主任郭振有总结了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包括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和基层教师的待遇问题;结构性短缺问题;应试观念强、教育方法陈旧问题;教师成长提高非常困难、科研素养差、教师得到认可难等问题。他建议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只有农村能吸引、留住优秀教师,农村教育政策才会生效;建立规范有效、有经费保障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师范生的教育;规范教师管理,明确基层教师的编制和管理,实行聘用和解聘制;确立民主意识,监督检查校长行为。

二、农村教育的具体问题与方法

与会嘉宾还就自己关心和研究的话题,对农村教育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细致周密的研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孙文龙就发展职业农民队伍提出几点看法。他对职业农民的界定是:除了传统“农民”的标准外,还应具备进入市场而成为市场主体、职业上有高度稳定性、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三个条件。现在农村劳动力队伍的数量正逐渐萎缩,农业劳动力在减少——尤其是素质较高的部分;年龄和性别结构失衡;素质堪忧,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新生代对农村生活不熟悉,对农村缺乏感情,更容易成为打工族。“谁来种地”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发展起一支能够适应现代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职业农民队伍尤为必要。他提出四项制度建议:一是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可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教学方式、目的都特化。二是制定农业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建立并完善职业农民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四是完善职业农民管理制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兼副部长褚宏启教授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分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两个维度:传统的空间上的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不同身份人群的二元结构。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双重二元结构或三元结构。调查显示,城乡教育在学生成绩、作业布置、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别。他认为教育的均衡问题、公平问题,说到底还是质量问题。当下农村教育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师老龄化,二是职称评定不健全,三是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对近年来各地实施的教师流动制度,他认为大多流于形式,且这只是权宜之计而非治本之策,关键还是在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统计资料表明农村教师培训不足,年轻的农村班主任渐少。因此需要重视教育中的“过程”和硬件以外的资源。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教授就“寒门难出贵子”这一备受关注和广泛讨论的问题提出了看法。对北京80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显示,农村学生人数约占23%。其中北京农村学生在北京高校中约占12%,但在985高校中只占1.7%,大多数北京农村孩子去了普通高校。文东茅教授认为高考成绩是一个原因,家庭文化背景是第二个原因;另外,城乡基础教育差别和招生政策,比如招生改革和招生方式多样化大大降低了农村孩子的比例,也是原因。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重点招生名额相对平均地分配给各个中学,211高校需要有单独的政策(比如“N+x”政策,x指高校给某地区农村的“特招指标”)。他提出对同样群体要同样对待,对不同的群体要不同对待。现在的城乡差距已经大于民族差距,我们应像对少数民族学生一样对农村孩子实行特殊政策。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也探讨了农村学生在高校中的分布比例问题。她对“农民”的概念作了细致清晰的界定。高校的“农家子弟”可以分为三类:“农户子弟”(户籍标准)、“农村子弟”(居住地标准)、“农民子弟”(父母当中至少有一方从事农业劳动)。三类农家子弟在高校中,尤其是本科生中的比例都很高且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优质教育资源中不占优势。从就业上看,学生流入城市的冲动和城乡二元分治是农村体制上的制约。所以必须加强城乡一体化和教育改革发展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我们的国土、城市、主体工程区等规划要和经济、教育、人力资源、区域的发展相结合。其中教育可以作为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一个积极的途径。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教授就国家对农村教师的津贴、补贴和福利制度进行了细致研究。目前农村教师的津贴和补贴等还处于范围不明确、层次不清晰、额度普遍较低的状态。他的建议是:首先对农村教师所在地区的艰苦程度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估和分档。其次是对学校的艰苦程度进行细致科学的区分,用水、通电、网络、地理环境等都应该作为评估标准。同时边远地区农村教师的津贴标准需要大幅度提高,其经费的承担可采取多种办法。当然,津贴政策中的反腐败问题也须注意。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袁连生教授通过统计指出:近十年来,北京市非户籍流动人口的比重增长迅速;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北京49%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属于非户籍儿童。现在北京市对非户籍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准入规定较严格。目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成本主要靠区县承担,而流动人口的贡献是总体性和全市性的,区县很难积极负责流动儿童教育成本,因此市级政府应该负起责任,增加投入。他提出公办学校收费的管理需要加强,政府也应该对流动学生——在农民工子弟学校自费上学的儿童——给予补助。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刘复兴教授关注的是西部农村高中发展的问题。2010到2012年,在对四川、甘肃、贵州、内蒙古四个省份的高中进行调查后发现:县以下办学水平较低,与东部甚至全国平均水平有差距;班级规模较大,高于平均水平;教学活动单一,应试性强;教学方法传统,信息化程度低;学校办学与社区间缺乏互动;入学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偏低;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师资结构呈现出纺锤形;校园文化建设比较落后——这都跟经费问题有关。调查结论是教师薪酬制度需要改革,培训制度需要强化,同时教师本身需要增强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他提出未来5到10年提升高中教育的重点应在西部地区。这需要加强财政投入,推进西部农村高中小班化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师生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唐鸣教授重点从使用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农村校车的问题。在对26个省的247个村,2 561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后得知:从使用统计来看,农村校车的问题首先是潜在需求高而乘坐人数少。其次是正规程度较低,私人承办的车占多数。再次是废旧车辆仍占相当比例,大约为15%。最后是超载现象严重,约有4成农村校车存在超载问题。目前主要是私立学校、低龄学生在使用校车,但公立学校学生、留守学生、进城务工子弟对校车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前瞻性的、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就尤为必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研究员探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课余生活问题,目前主要是:(1)缺乏心理慰藉,心灵呈现真空状态,这在初中生中尤为严重;(2)课余生活单调贫乏,学校不能开展学生期望的课余活动;(3)课余生活处在无组织、无秩序、无规章、无计划状态;(4)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儿童课余生活的指导和检查;(5)学校课余生活管理责任分散;(6)面向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的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备;(7)缺乏课余生活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和交流;(8)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素质较差;(9)生活教师严重缺编,素质和待遇都偏低;(10)教师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无暇顾及课余生活;(11)学校场地和设施不具备开展课余活动的条件;(12)学校没有经费来改善寄宿学生的课余活动;(13)课余生活的安全问题没有保障;(14)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无暇他顾。因此他建议多渠道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以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课余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财经处处长、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杜育红教授就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现在有很多农村学校连最基本的办学条件都欠缺,甚至无法满足国家公布的底层标准。除此之外,很多最低标准都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所以他认为现在标准化建设要抓的第一是达标的问题,第二是缩小差距问题。他建议完善以单个学校为本的标准化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投入保障的长效机制。

国家督学、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关注的是学生心灵的成长,认为这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取向。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社会变化,由于家庭背景和其导致的人际关系的疏离,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和人格发展尤其令人担忧。现有学校教育重知识轻情感,因此对中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公平需要更新理解,提出新的诉求。她提出:除了相对容易量化的标准外,对情感心灵的关怀,学校民主化状况,干群、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状况,校园的精神氛围和道德情况等,也应该成为我们评价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既然“人”永远是教育最核心的目标,那么现在是到了加强道德关怀和心灵培养的时候了。

首都师范大学苏尚锋教授对农村教师补充工作的政策选项进行了研讨。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源和有赖解决的基础都是现代化,它提倡个体自主,也造成资源集中和不平等。因此首先要关注城市教育对农村既排斥又吸引的作用,不要离开城市而谈农村;其次是承认劳动人才流动和分布的客观存在;再次是从制度、身份的重建等方面关注农村教育发展问题。针对具体的“特岗教师”计划,关键是如何留住人才。他提出将来特岗教师的发展方向可有“特聘化”“顶岗化”“在岗化”“一般化”四种趋势。

三、基层的实践及启示

作为本次会议的支持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校长马文有办学、创业的经验也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马校长在会上讲述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办学的经历后,着重指出农村教育完全能够办好,关键是各级领导、有能力的校长和教师与自主办学、自主创业和创新人才建设相结合。十几年来,该校师生保持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创办了工厂、农场、农业示范园等产业,对教育、文化、税收等都作出了贡献。对此,张维庆主任称马文有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位真正的人民教育家,是新中国的陶行知。他认为应重视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经验:体制改革至关重要,没有体制上的大突破,就不可能焕发基层的活力。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卫小春教授报告了山西省多年来按照党和国家的精神关注农村教育的举措和成果。近年来,山西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率先实现中小学校舍安全全覆盖,完成对1.2万煤矿负责人的学历提升和专业技术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专业技术培训338万人,公开招聘2 200名特岗教师到贫困地区任教,积极推进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的人员流动。最近几年,山西省政协一直为加强山西农村教育建言献策,并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与支持,包括大力支持民办学校校舍安全的建议、职业中专对口政策、加快推进中等试验区城乡统筹教育、新的扶贫标准下山西农村扶贫开发的建议等。

山西省大同市副市长刘振国提出:(1)农村教育的顶层设计最重要。这要靠国家在体制和机制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教育政策,统筹区域教育发展资源。(2)基层落实是关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必须避免。(3)经济保障最基础。他在基层曾实行过农村学校校舍全覆盖、校长高薪聘用制、职业高中免学费、教师高端培训、孤儿一对一帮扶等保障措施。(4)教师工作条件亟待改善,所以经济投入还须加强。(5)农村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传统道德建设以避免西方文化的糟粕。

辽宁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邱连波认为,推动农村教育,需要重视这样几个方面。(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像其他地方一样,辽宁省出现了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的情况,过去一村一校的教育状况已经需要重新布局。(2)尊重规律,循序渐进,推动农村教育协调健康发展。不应该强求一个标准、一种模式,不搞一厢情愿的跨越;要立足于农村经济和文化基础,尊重差异,因地制宜,避免盲目追求统一化。(3)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在职培训,促进交流;加快促进引进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等等。

最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王佐书教授对本次大会作出总结,同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第一,我们需要认识到教书育人和用人的规律,用来指导工作的路径和方法。第二,当前的社会存在是决定社会政策的核心,对社会问题(比如就业困难、“文凭社会”、贫富差距等)需要深入研究:是什么样的存在决定了什么样的意识。第三,细节决定不了成败,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第四,为任何一项事业服务,都须拥有“体系意识”:人人成为体系的部分,体系又为个人服务。第五,处理任何事情都存在可控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立足的是可控的部分,同时注意不可控的部分。第六,应该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并试图使工作过程最优化。第七,注重“三关三切”,即在关键时期发现关键问题并提出关键决策,所提出的政策要切合客观条件,切实有效且切实可行。第八,任何一个人的工作都是“全人格”参与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全人格。第九,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只有深刻理解之后才能深刻感觉,因此理论研究非常重要。第十,应该建立多样合理的评价体系。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篇3

关键词:农村 素质教育改革 义务教育

一、我国农村教育状况

多年来,我国农村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填鸭式课堂教育、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严格严酷的教育方式甚至体罚学生、本本主义等落后的教育模式为主。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虽然可以使大部分学生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且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会极大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还处在身心发育不完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之际,会严重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是打着:努力地培养“学业智商高”的人才的口号,而忽视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多层次创造性人才。

二、素质教育改革的提出

中共中央于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就以法规性文件的方式,确立了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三、我国农村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虽然中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全国性的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思想、文化的千差万别,使得素质教育改革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村教育观念落后,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产生偏差

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在地域上、经济上、文化上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使得教育观念落后,对素质教育改革缺乏全面完整的认识。多数学校只是形式上应付上级教育部门要求的改革方案,但实际上仍以应试教育为本,以学生的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考核教师教学成果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创新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的思维模式的培养,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软、硬件条件的不足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年龄老化,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落后,难以引进高水平的年轻教师,音、体、美、德育、英语、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等现象广泛存在。同时,在硬件方面,校园设施陈旧落后,缺乏基本的素质教育教学设施等问题依然突出,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但是在硬件条件方面相比城市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软、硬件条件的不足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

(三)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合理

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大量存在,许多中小学生由爷爷奶奶照顾,且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低,不懂得正确的引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普遍存在溺爱、放任、严酷管教、体罚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且大部分家长并未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这种落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思想认识,极大地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2013年,在山东农村一所小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学生小明和小东在课余时间玩耍,小东不小心将小明的手夹到,经过医生检查后并无大碍,但小明的家长却经常去学校里闹,要求赔偿,最终事情以老师赔偿2000元告终。由于家长的溺爱和放任,本身道德知识水平有限,造成学生养成了大量的坏品质,老师之间也形成了不敢教,不敢管的气氛,当然这是少数,但这部分学生的成长更大程度上受家长教育和文化水平的制约,因此,应该在村里通过海报广播等途径宣传有意有利的道德观价值观。

(四)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的副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自身身心还未成熟,自制力低下,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下放任自流,造成了懒散、傲慢、以自我为中心、道德品质下降等问题,不认真学习,逃课,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等行为,这是目前农村素质教育改革主要出现的副作用。

四、我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现状的反思和展望

目前,我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正是改革带来的阵痛,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要积极寻求改进方法,来攻克当今农村素质教育改革带来的问题。

(一)改进农村素质教育改革方案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广泛征询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广泛考虑学生,家长的意见,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有益的改进和调整。

(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软硬件条件

国家需要大力提倡和引导杰出的青年教师和优秀的师范生到广大的农村去工作,缩小城乡教师薪酬待遇差距,并且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通道,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

(三)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水准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农村地区家庭教育落后,农村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开展大量的讲座、宣传杂志、广播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培训,并且进行后期跟踪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水平。

(四)引导农村中小学生利用素质教育平台提升自我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篇4

【内容摘要】:教育是每个人的生活准备,是走向未来的基础,分享前人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学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支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那么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效果如何呢?本文将就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目录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一“小雨点”式的教育投入…………………………………………………………3

(二)“大规模”式的撤点并校………………………………………………………3

(三)“游击队”式的教师队伍………………………………………………………4

(四)“滑铁卢”式的辍学忧伤………………………………………………………4

二、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5

(一)加大财政投入,让“义务”不是空谈…………………………………………5

(二)控制“撤点”规模,让“教育”不再空窗………………………………………5

(三)推行激励机制,让“教师”不再空想…………………………………………5

(四)采取有效措施,让“教室”不再空桌…………………………………………5

三、结语………………………………………………………………………………6

四、参考文献…………………………………………………………………………6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06-2007年我国开始实行城乡免费的义务教育,新的目标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由国家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各级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展并重视义务教育,在教育资金的投入、办学条件的提升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却仍旧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问题,笔者就此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如下分类: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小雨点”式的教育投入

早在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在这样的政策要求下,农村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和改善,但与城市及乡镇的义务教育相比,在学习条件、办学条件上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小雨点”式的教育投入,即远远不够的教育投入。

一是总量不足。由于各级财政存在严重的经济困难,政府难以全面投入教育经费,致使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金额无法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需求。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量不断地增加,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占的比重却有所下降,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二是结构不合理。我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异,加上教育内部利益的相互竞争等原因,导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内部投入结构失衡;二是城乡投入不平衡;三是区域间投入不合理。据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2006年的1977.49亿元增至2013年的5745.34亿元,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2006年的1303.28亿元增到2013年的3612.01亿元,整体呈增长趋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由2007年的34.51%降至2013年的8.07%,低于2013年的非农村投入的增长率10.05%,这就说明更多的教育经费流向了非农村义务教育。总体而言,我国教育系统资金投入存在内部不均衡的状况。特别是我国东、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在每个学生的平均经费、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是制度不规范。首先是财权与事权的不规范,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权向上集中,事权逐渐下移。省级政府负责财政资金,县级政府负责经费投入,而农村税费改革导致县级财政十分困难,难以承受。其次是支付制度不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数量较少并且难以及时到位,由于县级财政实力存在差异,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未起到教育均衡的作用。第三是监管制度不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乏法律依据,未确定相应的政府拨款制度,容易在拨款过程中出现违规违法现象。环节有些混乱,政府暗箱操作,很难有效监督。四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责任不到位,执行的力度不够,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

(二)“大规模”式的撤点并校

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大规模、有计划、有步骤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俗称为“撤点并校”政策。这项政策产生的原因包括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农村税费改革效应,以及不断演进的农村城镇化趋势。目的在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是由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的转变:一是撤并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合并为规模较大的中心学校;二是中小学布局由农村向县城、城市集中,出现了学校层面的流动和集中,即所谓的“学校进城”的趋势。在国家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下,地方采取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许多地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以“一刀切”和运动式的方式,过度撤并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追求教育规模和效益,并演变为一种“政绩工程”,违背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总体上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实改善,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有所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撤并农村学校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农村学生的辍学率上升,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农村寄宿制学校质量差,城镇学校“大班化”等。

在农村大规模“撤点并校”后,农村学校的服务半径,由过去的平均5公里扩大到10余公里,最多的达到方圆20公里以上,这样的并校使得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也显著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撤点并校实际上是将改革的成本转嫁给了偏远村落的农民。

(三)“游击队”式的教师队伍

教师流失严重是农村中小学非常突出的问题。待遇是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师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教师的工资增长缓慢,各项福利、待遇和津贴补助难以落实。与其他行业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显然要低得多,这样给农村教师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必然降低其工作热情,多数优秀教师义无反顾的选择调入效益较好的城市学校,加重了现有教师的流失现象和贫困地区学校优质教师的极其短缺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整体上专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是出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他们脑中根深蒂固,他们一般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体系和结构,忽视学生心理情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并且相当一部分老师还需要同时教授不同的几门学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可想而知。还有部分教师对于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很薄弱,不懂得教育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可以说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直接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和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由于现在农村教育环境艰苦,待遇低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外流,而大多数的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也不愿意再回农村任教,义务教育阶段的老教师又一般都是由民办教师转正为公办的教师,所以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这些老教师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起来比较困难,只能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在与现代教育手段对接时也无法很好的操作与实施,教师的老龄化间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意中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滑铁卢”式的辍学忧伤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广,是中国政府重视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意在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但在义务教育推行十几年后的今天,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最为严重。综合来看,学生在农村义务教育中辍学原因有:一是教学资源贫乏,农村中小学的课堂设置不够丰富,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美术、体育等课程都是有其他科目老师兼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育教学质量差,工资低下无法养家,无法将精力全部集中在教学上,导致课堂的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三是部分教师缺少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这导致多数教师不能很好的接触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课堂缺乏吸引力;四 是来自于社会和家长的不良影响,读书无用论风行,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如果在义务教育下不能考上大学反而是一种浪费时间的做法,不如趁早出去打工,还能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

二、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投入,让“义务”不是空谈

一是制定和完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补贴力度,加强科技、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执行力度,保证县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的畅通,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制度。二是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政府要增加对教育财政支出的数量,地方各级政府要全力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数量,不断调整各地中高等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的比重。三是开拓多渠道投入体制,鼓励社会、民间力量办学和倡导社会捐赠,发行教育彩票和教育公债等形式来进行筹资。

(二)控制“撤点”规模,让“教育”不再空窗

许多地区因为大规模的撤点并校,产生出诸多问题,值得全社会深思。

我们呼吁政府方面要做好定期撤点总体规划。撤点并校的提出有其合理性,由于学龄儿童数量的减少,有些小学在校生人数不多,单独设立一个班,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合班教学,又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合并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在政府方面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在充分研究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地理、文化等多种因素,合并学校。另外,政府要适时调控。对于闲置的学校,政府也应做好合理规划,寻找它们的发展方向,而不应将其空闲,以致浪费教育资源。

我们呼吁有关学校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撤点合并后的农村学校,对于教学资源,学校应努力为学生提供辅助设施,真正实现小班化教学,缩小班额容量。并且应该及时的完善住宿、教学设施的配备工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学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把宿舍和食堂卫生安全监管放在首位。对于学校食堂要严把食品入口关,从源头上杜绝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撤点并校后保留下来的学校规模大、人员多,学校若不加强管理,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推行激励机制,让“教师”不再空想

推行农村教师特殊津贴机制。国家各级财政特别是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以补贴山区和贫困地去教师,用以提高这些地区学校教师的待遇,从而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另,在职称评定方面,应在相同条件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农村教师的职称晋级。各级财政部门应确保教育经费在政府预算,最大程度的缩小城乡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的差距,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教师基本工资按时按额发放。

推行教育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各教育部门应建立详细完善的教育资源共享制度。药努力为致力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和进修机会,要让农村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让他们能有学习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机会。并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各地教育部门应组织城镇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去送优质课、示范课,真正的做到把 最先进的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义务的最前沿。

推行农村教师激励竞争机制。在农村义务教育中,通过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增加农村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另外,在农村教师的流动中,也同样要引入竞争机制,同时要给所有教师发展机会,普遍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要为所有基础扎实和有发展潜质的教师提供发展机会。

(四)采取有效措施,让“教室”不再空桌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行,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却有所抬头,大量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 生过早的进入到了社会。辍学的青少年群体因为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防止青少年辍学和控制青少年辍学,成为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大事件。

依法防“辍”。建立依法保障农村是义务教育机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形式,着重宣传《义务教育法》,要让义务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家喻户晓,要让家长树立必须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全社会都要明确接受义务教育是一种有法律规范的手法行为,从思想上解决青少年辍学的问题。

学籍管“辍。各级教育部门加强应落实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籍管理的报表制和辍学学生情况报告制度,学校每年在规定时间办理入学、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防止学生辍学。建立小学升初中交接制度。避免小学升初中过程中出现学生辍学现象,保证初中的入学率。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籍管理的严肃性。

培优防“辍”。在辍学的青少年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和成绩跟不上班而离开学校,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学校应坚持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成绩,恢复信心和重新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根据这类学生的数量,制定有实际意义的措施,配备专门的教师进行思想和学生上的跟踪辅导,真正的做到不让教室空桌。

奖励控“辍”。建立控制辍学奖惩机制。凡是农村初中辍学率超过规定范围的,教育工作评先选优时将实行一票否决。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产生大面积辍学的,要追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由于学校管理混乱,导致辍学率明显上升的,要追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由于歧视、侮辱、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辍学的,要追究学校领导和当事教师的责任。

三、结语

中国农村义务的推行,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巨大突破,为此,国家教育及财政部分在这十几年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往无前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义务教育法》推行过程中的阵痛,是必然的过程。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农村义务教育将拥有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试析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篇5

郑桂斯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528000)摘要:科教兴国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是教育投入现状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却难以满足农村教育发展需要。许多贫困地区财力相对薄弱,这种矛盾更加突出,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通过对贫困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解决农村教育经费和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它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育水准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当务之急。本文只是就农村普及教育角度展示当今现状、点明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引起重视与讨论。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农村普及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自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后,全国分三片地区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全国有2410多个县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85%,扣除城市人口,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的覆盖人口也达到54%左右。普及教育对农村社会起了动员作用,重教兴教蔚然成风,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许多地方农村学校的校舍确实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之一,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是,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据90年代中期的统计,全国只有40%左右的小学和50%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由此推断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在有些城市投入上亿、甚至数亿元建设所谓“标志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的同时,乡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城市有的学校建设超标准的健身房、温水游泳池等高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买不起必需的书本,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当然,这些现实是现阶段城乡差距的反映,但是教育体制和政策在缓和还是加剧这种差距上是有重要作用的。

二、农村教育滞后不前的原因

(一)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本身薄弱,未能建立有效的农村教育体系。

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勉强成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质量令人担忧;而农村职业教育只有一些零星教育,根本未能形成体系。农民受教育程度受制于这样的农村教育体系,不但传统意义上的文盲、半文盲率难以降低,而且现代意义上的文盲无法扫除,至今仍然在增加。其结果,贫困农村农民的素质低下就是铁定的事实。在这种现状下,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就成为一种空想。

(二)农村财力不足是根本原因,也由于这一原因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以广西这一特殊地区为例。广西近年来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占整个广西财政总支出的1/6,即每6元钱中就有1元办教育,如2000~2002年广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是18.9、19.1、18.9。虽然表面上看广西教育支出在财政总支出比重上没有低于其他省区,但是广西年财政收入绝对数额低,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也相应地较低,因此广西教育支出的绝对数额是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省区的。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人均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3》公布的统计数据,2002年全国人均财政收入为665元,广西为387元,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第23名。虽然中央决定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发达县份与欠发达县份仍相差很大,如凌云县2002年一般预算收入2 196万元,人口18.4万人,人均财政收入仅为119元,连基本的支出都无法保证,难以承载“九年义务教育”之重。从广西地区看来,也就可折射出其它贫困农村地区的相似处境。

财力不足,必然导致教育投入不足,进而使得农村教育的投资体系难以运转。按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体系来看,当地较为贫困的乡镇财政负担着农村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贫困的乡镇财政一般是“吃饭”财政,根本无力独自进行公共产品投入。国家近几年来,加大对城市教育的关注,将主要教育投资用于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相对极少,而且附加条件多,加上程序复杂,层层盘剥,真正能投入到农村教育中,得到实际使用的资金不多,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从教育经费和教育投资规模来看,农村教育的质量是难以有保障的。

(三)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

教育经费拨款应当首先保证人员工资及基本的公用经费,而不是搞基本建设、设备采购及其他形象工程。现在有些地方热衷于赶时髦,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去搞信息化达标、远程教育、示范工程等等,耗资大、成效少。

(四)师资力量的大量流失也是农村教育滞后的又一重大原因。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

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已流出高中高级教师61人,有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在参加国家级培训时,就给沿海大城市挖走。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了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建立优质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

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优质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这是基础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我们搞九年义务教育不要“挂羊头卖狗肉”,要脚踏实地,把九年义务教育真正送到农村,就应该把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减下来,不要让全体适龄农村孩子因各种原因而失学。

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应该是优质的,与城市教育比较,农村基础教育的含金量极为逊色。配合农村人口的转移,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这个体系的质量,其中包括大力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去。

(二)调整并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

农村义务教育应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明确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对于改变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学校经费难以保证的状况,提供制度的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形成体制实现的制度模式,从全国范围而言,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投资法规。作为过渡性措施,首先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后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成本的额度,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为此,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不同地区义

务教育的生均成本,并按不同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确定各级政府分担比例,作为制定投资法规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教育经常性经费的按时足额拨付,农村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明确规定每年增加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用途。

每年增加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公用经费偏低问题、危房改造问题。县乡财政每年的超收部分主要用于教育,一是保证教学基本用房的建设,二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缺口,三是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

(四)加强示范教育,激发农民的求知欲望。

极为残酷的就业现实,已使农村农民从正面或反面,吸收打工生涯中的教训。我们应该加强示范教育,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农民内心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从心底有个学习的企求,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在全国加强职业教育的大环境转好的前提下,各贫困地区农村农民将有一个参与职业教育,掌握实用生产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低、个人文明程度低的要求和奋发学习的过程。

通过基础教育,他们将提高自身的核心素质;通过较为正规的职业教育,他们将掌握劳动力市场所必须的劳动力应具有的一些基本要素。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改变自己的弱质地位,他们就会以新的面孔出现在省内外的劳动力市场上,将站在较高的平台上,拓宽就业门路,受到雇主的欢迎、尊重和信任,享有较为平等的社会地位,提高收入。从而可提高下一代的受教育可能,提高下一代的受教育质量。

四、余论

重视农村教育不仅仅是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农业发展事关国脉民生,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转型正处在一个“潜力大压力更大”的爬坡阶段。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篇6

某乡镇位于上高西部边陲,属于典型的农业之乡。乡农业以产粮、药材、种植和猪、鱼养殖业为主。乡镇企业以建筑、养殖、药材业为主.我们下乡调查,我们参观了他们的中学。一栋三层楼的教学楼和几间教师住房互相对峙,两座建筑之间便是简陋的黄泥操场??这也是孩子们唯一的活动场所。这就是芬水中学给我们此行留下的第一印象。据了解,在湘乡地区比这更破旧更贫困的学校还有很多,这所中学只是所有贫困学校的一个缩影。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以及在学校给当地小孩上课,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跃南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当地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存在的同时,也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结构失调,教学质量严重滑坡。

我所调查的中学,共有老师35个。其中20岁?25岁的老师占总比例的25%,28岁?45岁的已婚老师占总比例的55%,临进退休的老教师占总比例的20%。民办教师占总比例的80%,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还不到总比例的20%。绝大部分教师不会英语,不懂微机操作,带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老化,很多学校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全面开课,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我在给当地学生上课时发现,他们几乎是不说普通话的,就连上课回答问题都是用家乡话,我问他们老师上课时说的是什么时?他们告诉我,很少有老师说普通话。我们在进行培训时,他们学校正好有一名英语老师在给一些学生进行补课。那个老师在进行英语发音时竟然也是一口的乡音!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老化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主要有教师队伍的进口、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的待遇、现行教育用人机制、经济社会的发展等问题。

目前,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低,工作条件也比城市差,因此,有文凭、素质高的教师都奔向大城市,致使农村中青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外流直接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调,具体表现为民办教师、教师年龄偏大的比重较大,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多。这种现象在当地学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民办教师、老教师知识层次低,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能“照本宣科”,所传授的知识也明显跟不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正因为如此,才会有50%的村民把本地农村教育问题归结于教师素质差。

(二)教育消费负担过重,儿童失学仍然存在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得知,目前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最大负担。调查显示,除有极少数的家庭无人上学外,有40%的人表示占到了家庭纯收入的26%--50%,有50%的表示占到了家庭纯收入的51%以上。而在教育支出占到了家庭纯收入51%以上的家庭中,有10%的家庭超过了100%,也就是说,这种家庭为了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必须靠亲戚朋友资助或借债。农村家庭教育消费负担过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村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当少。二是教育费用有明显增加趋势。我们在当地村民访谈时,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告诉我们,不少孩子才初中毕业,因家庭负担不起学费,早早地出去赚钱谋生了。而且,这种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

(三)教学设施落后,办学条件较差。

从调查中我们得知至少有一半的村民认为农村教育问题主要在于学校教学条件差。的确,从整体上看,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少农村中小学既没有电脑、语音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场所。虽然全国小学统一都要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但很多农村学校因为缺乏师资或者设备不齐全,这些课程基本都是形同虚设,即使开设了这些课程,也只是走走形式。在我们给孩子们上课时,孩子们既然告诉我们,他们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接触过音乐、美术、舞蹈、电脑这些课程。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普通的课程,却是农村孩子的心里唯一的向往。但即便如此,农民们告诉我们对下一代的智力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很明显,这投资也是有在读子女的农民的主要负担。从调查可以看出,粗略估

算一下,就可知道培养一个高中文凭的毕业生要3万多元,这对于当前这个村子的农民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几年的汗水都不一定换得到。但他们并没有埋怨,他们表示:就算教育费用再高,他们也一定要让子女完成学业。因为他们深知没有知识(或者说没有文凭)在如今的社会是越来越行不通了。就像他们自己,大多是小学文化程度,外出打工好一点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到工地、矿井当劳工,这些地方的劳动条件很差,生活很艰苦。虽然他们自己不说,可家人都知道,他们在那些地方干活是拼了命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很简单,子女能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虽然他们自己的生活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很艰难。但对于子女的要求,他们大多都给予满足。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等孩子们完成了学业后情况就会改观了。这短短数语听起得如此轻松,可知他们流了多少的汗水?而这一切,作为子女的又有几人能真正了解呢?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去了城市,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在教书,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儿子、儿媳或者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

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二、解决的途径

(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改善农村教学环境,提高农村整体素质.这对减轻农民负担,培养农村人才,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小康具有长远意义。

(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农村网络化、信息化.城市拥有信息、科技、文化等无形资源的优势,而这些城市先进文明,目前没有充分辐射到广大的农村,造成了农村信息资源的匮乏,使农民难以增收,制约着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关键在于推进农村网络化、信息化,极力架设城乡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城乡信息资源共享,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在城乡信息“高速公路”的带领下,繁荣农村文化,促进农村发展。

(三)从源头上拓宽教师入口渠道,逐步淘汰现有不称职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要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科教兴区”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培养高水平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符合新世纪发展的合格的教师队伍。从选拔、培养、保障、管理、激励等方面,建立一套确保师资队伍建设顺利推进的工作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上去了,就大有希望。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同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之所以能得到大面积推广,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之所以能大量向沿海地区和城镇转移,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数以亿计受过义务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作为基础和支撑,农村普及义务教育有很大成绩,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农村全面“普九”,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在尽量地多点去做,多点去体会。的确,“实践才是最好的导师”,要获得人生的知识,就必须亲身去实践、去行动。我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逐步了解社会,磨练自己,增长才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篇7

本文调查地点为九江县某中学,学校现有一个初一班、两个初二班以及两个初三班,全校学生不足两百人,学生全部寄宿,以留守儿童为主。通过对九江县某中学初一年级48名学生进行详细访谈,重点了解其理想的类别、理想的来源、实现理想的方式,从而获知家庭、社会、学校、父母、教师、周围环境以及媒体对初中生理想的形成到底有何影响,同时了解初中生理想的现状,并探讨形成理想、确定目标的模式。

一、农村初中生理想的现状与问题

1. 理想类别:生活理想成为理想的本能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具体可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素质理想等。在不指定理想类别的情况下,所有同学对理想的理解都停留在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其中有部分同学的职业理想实际上是生活理想的延续,如有同学想成为明星、想成为主持人、想成为工程师等,但是仔细询问,却发现他们并不是基于明星、记者、主持人、工程师等工作本身,而只是从生活中的某个侧面看到了这些职业光彩的一面,从而确定职业理想。

考虑到中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在详细介绍完各种理想之后,笔者对学生再次进行细致交谈,获得了学生的各类理想分布情况。经过介绍后,学生对社会理想和素质理想的理解尚不透彻,回答也相对简单:社会理想主要是希望和平、相互尊重、友好,而素质理想则主要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等,这还是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延续。从这个方面来看,生活理想是初中生理想的主要动力。

2. 理想来源:家庭影响偏弱,社交影响偏大

有32位同学(66.67%)表示未回答过关于理想的问题,也未回答关于未来想干什么的问题;部分同学(8位,16.67%)表示仅是父母或亲戚在日常交往中随便提问而回答的,当时的回答也相对较随意,并未深思;有5位同学(10.42%)表示听过和想过类似的问题,但主要源自于父母吵架;有3位同学(6.25%)表示是看电视后,自己随便想的;也有部分同学表示,自己的理想跟同桌或同学的理想一致,原因在于他们关系较好,以后想一直成为朋友,这点表明,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和交流可能成为成就理想和实现理想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目前,学生的评价主要源自于教师,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这种理想来源分布状况实际上表明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并未思考过自己的未来,家长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是家庭日常交往过程中的一些看似琐碎的交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人生理想以及未来生活的空间。

3. 实现理想的途径:集中于读书,但认知不深

经过引导,让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比较理想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之后,让学生选择如何实现理想,绝大部分学生选择认真读书,但他们对于如何认真读书,读书与生活之间有何关系往往认识不深刻。同时由于大部分同学的生活理想集中于金钱和社会权力,有些同学对为什么要读书的认识不深,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大,注意力不够集中。通过仔细访谈,笔者发现,那些将理想过分集中于生活理想,而未放在职业理想之上者,成绩普遍偏差,对于以学习获得生活改变的可能性不抱希望。

大多数同学本能的理想都是生活理想,这种理想的最大特征就是缺少具体的实现路径,大多停留于心理层面的浅层认知上,往往既无动力实现,亦无具体措施。最终导致理想不能实现,理想成为空话。

4. 家庭影响根深蒂固,媒体影响富有煽动性

学生的理想不仅受学校和教师的影响,而且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不过媒体的影响更富有煽动性,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一旦学生将学习和为人处事与明星联系起来,则其实现相应理想的动力十足。同时,学生家庭收入对学生理想的影响较大,那些家庭收入相对较高,父母又未进行理想教育者,普遍缺乏思考,而家庭收入不好者,则往往持否定性表达,理想就是“不干什么”,这种表达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眼高手低,不知道如何去办事,而且不愿意去办事,学习以及生活随波逐流。

二、农村初中生理想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进入初中阶段后,由于实行寄宿制,学生理想教育的主要责任实际已经落到学校以及教师身上,学校和教师提供何种理想观念以及何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但是一个不可缺失的一环,就是家长的配合。

1. 学校和教师应树立理想教育观念,重视学生间的理想互动

从目前来看,虽然班主任会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缺乏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从而导致学生只能认识到眼前之物,无法形成长远的眼光。由于我们尚未改变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也导致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评价之时过于看重成绩,而忽视让学生自己思考人生、思考未来。基于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学校和教师不但应做好理想教育,而且应以生活理想为着眼点,立足于职业理想的设定,做到以社会理想和素质理想为基本出发点,让每位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此过程中,应重视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多多探讨、多多发言,让理想不时地回响在他们的耳边。

2. 家长应与教师和学校密切配合

目前,“读书无用论”又充斥在社会之上,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种论点确实有部分市场,导致部分家长认为学校教育无用、教师无用、学生读书无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与学校应与家长在理想教育方面进行沟通,从而使得学校和教师能以社会理想和素质理想教育为起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从而选择好自己的职业理想。

3. 媒体应积极参与学生理想教育,为学生提供美好宽阔的理想世界

目前,各类媒体已全面渗透人们的生活世界,学生更是新媒体的积极使用者,但从已有的数据来看,中小学生在没有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之下,主要是接触一些游戏以及娱乐性的内容。自2008年始,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合作,针对中小学生开讲《开学第一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学习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鉴于一些真人秀类娱乐节目对中小学生影响较大,这类节目中的明星如能重视对学生理想的引导将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4. 重视社会理想和素质理想的培育

从目前来看,生活理想是学生的本能反应,职业理想是实现生活理想的基本手段,大部分学生能根据家庭、社会以及媒体提供的相关素材感知到。不过这两种理想提供给学生的往往是庸俗而物质化的理想,对学生正常社会心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通过培育学生的社会理想和素质理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班级承认、学校承认甚至是社会承认,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当前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呼唤 篇8

【关键词】匮乏 簿弱 教育公平 资源共享

农村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教育处于较落后的状况。据相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我省县一级的农村中小学,仅有15%—50%配备了专职音乐教师。大部份的音乐教师都系非专业兼职,音乐教师的缺失极为严重。由此而引发的音乐课不能开足已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学校一学期能上五六节音乐课已实属不易,教学目标能否达到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之农村的音乐教师大部分是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这些教师相对来说音乐基础薄弱、专业技能较差。因此,师资少、质量差、分配不均已成为制约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的瓶颈。

由于农村的音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导致很多音乐教师从未参加过有关新课程的培训、没有到外界听过示范课,更无机会和条件参与全国的音乐教学研讨会等。这就导致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多年,但至今仍有许多农村音乐教师不知道什么是音乐课程改革,许多教师甚至没有见过《音乐课程标准》,更不用说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了。此外,音乐教学硬件跟不上,教学器材简陋、匮乏、教材不齐、设备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也成为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的障碍。在一些县一级的重点学校,条件好的有一架钢琴或者手风琴,但由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有限所以利用率不高。而一些常用的设备,如电子琴、音响、音像及多媒体等音乐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总的来看,农村音乐教育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音乐课嘛,唱一唱,跳一跳,就行了”的尴尬地位,成了“午餐后的甜点”。新课及教材是新了,但人的思想呢?对此,笔者建议:

一、进行城乡音乐教育交流,促进教育公平

现阶段城市和农村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差距非常大,这就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所受教育的不公平。虽然这种不公平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在继续扩大这种差距。在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投入的同时,一些城市重点学校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师资条件,采用长期、定期地“支教”、“结对帮扶”模式,可以由城镇强校引领山区学校,实行“对口帮扶、共同发展”,形成“一帮一”、“一帮二”的格局。建立城市音乐教师定期到农村支教的制度,如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城市骨干教师支援队”,利用现场示范或音乐示范课远程教育课件下乡等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农村,缓解音乐教师短缺或缺乏培训的压力。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成立共建单位,定期组织音乐教学研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一句话,农村需要“支教”音乐教学急。

二、加强音乐教师职后培训,发挥远程教育优势

新课程改革后,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和内容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因此,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后培训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应该切实组织好农村音乐教师的岗前培训,以新的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的指导,使农村音乐教师能基本胜任新课程音乐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农村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训工作要实现“按需施教”的目标,培训者应该深入到教学的第一线,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课程,使课程内容的设置既有针对性、实效性,又有预见性。培训应避免偏重学科理论知识的倾向,也不能单纯是“中师”或“高师”课程的重复或补课,而要重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将职后培训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上来,加强新教材和新教法的培训,多进行说课及评课的实践内容,使教师能基本胜任音乐教学工作,提高农村音乐教育水平。对于农村学校,音乐教师的信息来源相对闭塞,可利用远程教育的方式,将远程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一方面保证了农村学生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优秀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村音乐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教育机会公平与教育资源共享。

三、因地制宜地利用資源,服务农村音乐教育

上一篇:工伤后解除劳动合同下一篇:【推荐下载】个人房屋装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