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术的双重教学任务, 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常常不被学生重视。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定位存在偏差, 同时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 即兴趣。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 它并非天生, 主要在于教师的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创造性的学习。只要有了兴趣, 学生便会专心致志地钻研和探寻, 不断求得真知, 从而达到学习效果。那么,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本人就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 正确定位中职语文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要想真正走出困境, 就一定要结合当前职业教育自身特点, 根据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 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正确定位中职语文课, 让它的基础特性与专业课能完美融合, 如此便能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可并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语文教师首先就要灵活处理教材,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有计划地增减课目、区分主次、明确重难点, 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其次要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有思考和提问的机会, 甚至是通过合作学习来理解知识, 探索知识;最后,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变革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要处处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爱学、会学、乐学。学生在对语文课有了正确的认识后, 才能从内心深处喜欢上语文, 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

2 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巧妙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课的导入对一堂课而言至关重要, 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在教学古诗《春夜洛城闻笛》时, 一来便可运用多媒体展现无数打工者离开家乡南去北往的镜头, 呈现诗中要表达的场景, 这叫视频导入法;在学习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时, 可安排学生欣赏《一剪梅·月满西楼》, 其悠扬哀婉的歌声能不着痕迹地引入李清照及词作, 这是音乐导入法;在学习老舍《我的母亲》一文时, 可利用名言来导入新课, 高尔基的“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 都来自母亲”, 雨果的“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 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每一种方法都是为了刺激学生不同的感官, 让他们的注意力能迅速高度集中, 萌发强烈的求知欲, 跟随教师的引导走进课堂。

2.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淋漓尽致的将课文所要描述的情景充分展现出来, 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会, 使学生有极强的参与感, 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如在《即席发言》的口语交际教学中, 教师可模拟会议、培训会、讲座等多种情景,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谈论交流即席发言的技巧, 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掌握;在教学《雷雨》《威尼斯商人》等内容时, 可让学生分小组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 并分别扮演角色, 直接进行表演,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应用文求职信的写作时, 就可按照学生所学专业创设一个现场模拟招聘会, 罗列出几个公司的相关资料及所需招聘的岗位、要求,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岗位, 写求职信, 并现场进行演说, 老师在期间及时作出教学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和技巧。不难发现, 有氛围的教学情境比平铺直叙的直接传授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2.3 组织开放式的讨论

一堂语文课如果只是让学生听而不答, 那么他们肯定不会积极主动的思考, 就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情况。作为语文学科, 就应该培养学生思、读、写、说的能力, 其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就职, 所以可改变教学方式, 组织开放式讨论, 让学生能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如在教学《项链》一文时, 老师可让学生评论一下玛蒂尔德这个人物。你会发现学生的观点千奇百怪:1) 鄙视他虚荣;2) 喜欢她用十年辛苦为自己的虚荣买单;3) 欣赏她虚荣, 一个女人不虚荣怎么知道自己究竟有多美;4) 表扬她虚荣, 有骨气, 没有利用美貌去傍大款;5) 她讲诚信, 即使将承担高额贷款也要买真钻石来赔偿, 而不是跑路走人……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可喜的, 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了解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是非观。对学生正确的观点, 教师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对有些偏激的想法, 老师可适时进行纠正和引导, 将他们牵引到正常的道路上来。学生积极讨论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其学习的兴趣一定会非常浓厚。

3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中职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中职生的兴趣爱好, 开展社会实践与语文实践活动, 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即语文, 语文即生活, 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比如在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求甚解》等议论性、逻辑性比较强的篇目时, 可以采用辩论赛的活动方式, 让学生头脑风暴, 闪现出别样的思维火花;或是将语文课变成阅读书刊、浏览网页、听广播、看视频等以听、看、读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 让每位同学写下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观后感, 老师还可相继讲授写作的技巧;再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一课时, 当老师细细分析了作者张若虚是如何来描写和表达那一个夜晚之后, 可组织学生在晚上观赏重庆两江交汇处的景色, 并试着写一写重庆之夜, 对写得好的佳作及时表扬、鼓励和分享, 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之中提高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 兴趣是智慧的火种, 求知的源泉, 成长的推动力。就像爱因斯坦说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学生实际, 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让他们主动学习, 快乐学习。唯有如此, 我们的教学才能看到成效, 事半功倍。

摘要:本文从正确定位中职语文课、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中职语文,学习兴趣,教学

参考文献

[1] 吴东红.让实践活动之花盛开在职教语文课堂[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 2007 (1) .

[2] 刘丙江, 宏火, 张舒.一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模式[N].中国教育报, 2012-05-31 (06) .

上一篇:信管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下一篇:煤矿用高分子灌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