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精选8篇)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让学生学会文明地与人沟通交流”。 小学低年级的说话能力是学生基础的学习阶段。 加强学生的说话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也是提高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基础。 多层次、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对于语文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说话来练习安排。 具体来说,主要的训练方式有两种:一是看图回答问题;二是看图说话。 但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对学生的说话训练, 从而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谈谈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几种训练技巧。
一、看实物,说句子
心理学告诉我们: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处于直观形象水平, 思维活动的直观形象性是很突出的。 针对这一特点,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时,教师可先参照实物引导说话。比如, 教师可先把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放在讲桌上,然后让学生分别从颜色、形状、作用诸方面各说一句话。 这样,学生有物参照,就能做到有话可说了。
二、找联系,组句子
进行这种形式的练习是为了从表达与思维的联系方面训练学生。 为此,教师可给学生出示看似毫无联系, 实则意思相关的词语,鼓励学生认真分析、综合,领悟其中的联系,并将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 比如:(1)草地里,黄牛,吃草,在;(2)做清洁,在教室里,同学们;(3)花,真美,的,公园里。 这样的练习,学生需综合分析才能完成。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能同步获得提高。
三、填词语,扩句子
学生仅会说一句通顺的话还远远不够。为了让学生的口语表达逐步向生动、具体、形象过渡,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在一句简单、完整的语句里补充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发散学生思维,练习口语表达。比如:(1)( )的花坛里盛开着( )的牡丹。 (2)( )的雨点( )落下来。 (3)( )的蝴蝶在( )飞来飞去。
四、按句式,说句子
通过以上的练习, 句子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有一个清楚的、感性认识。 这时,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特定句式来说句子。比如,首先让学生按“谁、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其次,让学生按“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按“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这样安排练习,逐步加大难度,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从而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五、仿叠词,说句子
词语的重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能增强句子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于是,我利用这一优势, 给学生安排设计仿照叠词说句子的练习。 比如:(1)表示声音的:公鸡喔喔喔地叫着。 (2)表示颜色的:黄澄澄的鸭梨压弯了枝条。 (3)表示形状的: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
六、创情境,说句子为了让学生在说话时有物可观, 有话可说, 我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并加上表现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对情境进行再整理和加工,然后再即兴表演。 学生只要悉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逐步用通顺、完整、生动的语句表达所设情境内容, 从而达到训练句子的目的。
七、依教材,说句子
教材中的儿歌、寓言、童话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或者是比较强的故事情节, 通过这些故事的描述也能增加说话的训练。 那么,选择什么样作为说话训练内容呢? 教师所选的训练内容不能单纯适应学生的口味, 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听听而已,而应该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和教育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八、依托阅读,说句子
教学中, 我将说话训练辐射到阅读教学中。 因为只在说话课中训练学生说话,每学期练习的机会有限, 所得学生说话能力提高也肯定有限。 所以, 我依托低年级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情趣性强的阅读教学内容,用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堂上, 需要明确学生说话意识和策略的训练方式,注重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朗读一直都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式。 教改虽然在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也逐渐的多样化, 但是朗读仍然是现在不可或缺的语文教学方式。 朗读过程讲究眼脑口耳多种器官的相互配合,可以加深阅读语句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记忆更加牢固。
九、拓宽内容,练句子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能更好地开拓他们的视野, 增长知识,还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和模仿能力。现在市面上的阅读刊物也比较多, 我们应该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去给学生挑选。 当然,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去选择适合他们的刊物。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样书, 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起讨论一些故事情节。 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能更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 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分享给大家。
十、走进生活,说句子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兴趣
从低年级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创设各种口语交际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心花路放”,不拘形式地进行口头语言表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述和简要评说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进行“接地气”式的说话训练,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同时还能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教师可以创设多种多媒体教学情境,设计出许多让学生思考、自述的内容———以“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看见校园内的果皮纸屑等垃圾,你怎么做?以“安全伴我行”为主题:上学、放学路上穿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以“我爱我家”为主题:介绍自己的家里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以“感恩教育”为主题:表达对学习小伙伴、老师和亲人的感激之情等等,可以采取大家互相交流、对话、自由插话的说话形式。这样的自述训练要达成的目标是: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的自信心,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些“生活化”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与合作,兴趣盎然地投入说话训练的过程中。
二、指导观察,搭建思维桥梁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知识80%以上是通过视觉感知而获得的。说话能力是认知能力和观察思维想象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既是语言训练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若要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感知事物、观察生活,为“说”创造取之不尽的素材。在观察活动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顺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时,应该提示学生适当加上自己的心理活动,在语言材料和学生表达之间搭建思维的桥梁。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恐龙的灭绝》一课,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插图,充分发挥插图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启迪性等特点,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从恐龙的数量,到观察恐龙的外形差异,再到不同种类的恐龙的生活环境,教师请几位学生口述图上画的内容:有的胆怯地叫起来:“这么多的恐龙,真恐怖哇!”有的惊奇地说:“恐龙不都是在地上跑的,也有在天上飞的!”还有的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喊:“这只黄色恐龙的背上长着三角形的刺!”……学生“有一说一”东拉西扯,说话欠缺条理性。于是教师又耐心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从恐龙的外形特点、生活环境等不同角度仔细观察,并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进行描述。这样,学生的表达就通顺、流畅了。最后教师提出难度高一点的要求,让学生围绕“大约两亿年前,地球是恐龙生活的乐园”这句话把几方面的内容串连起来。通过描述,学生领会到了远古时代恐龙的辉煌,从而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恐龙会在地球上消失?这样全方位、多层次的观察训练,激起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探究欲望,有效地提高了说话能力。
三、开展活动,锻炼交际本领
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说话的主渠道,但是说话训练的加强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应把说话训练有效地延伸到各种活动中。教师必须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巧妙捕捉一切有利于口语交际的时机,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创造交际气氛,挖掘说话素材,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汲取知识,并让知识在活动中活跃起来,让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交际本领。
例如,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口语表达的活动,以“跳绳”为话匣子,让学生说说活动过程或比赛场面。学生在说话训练过程中既是参与者,也是评议者,一边听一边评,由始至终他们都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交际本领。在关注语言表达时,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充分让学生手、脑、口并用,边做边说。学生不但能说出“跳绳”的动作,而且能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既能把整个过程完整地说出来,又能把运动员的动作、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说得惟妙惟肖。教师指名某位学生自述后,要求其他同学们讨论交流,还可以质疑问难,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课堂上还可以进行朗读互评,“请大家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对学生仔细聆听、客观评价、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四、积累语言,提高说话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可能学好语文。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低年级学生说话时,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表情达意的能力还较弱。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从积累语言入手,训练学生掌握说话的技能技巧,并在日常的听说训练中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语言材料,在实践中学以致用,使其成为自己的知识。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四季》中,“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几个叠音词具有形象性、确切性和音乐性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富于童真童趣。教师让学生模仿课文分组分别说一说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第一位学生举手发言:柳树弯弯,他对小河说:“我是春天。”第二位学生掷地有声:雷声隆隆,他对小树说:“我是夏天。”第三位学生不甘示弱:落叶飘飘,他对大地说:“我是秋天。”第四位学生慷慨陈词:北风呼呼,他对雪人说:“我是冬天。”学生不但复习巩固了课文中的词句,而且积累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实现了语言的再积累,体会到语言训练的乐趣正在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妙。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大量的朗读与背诵,夯实学生说话的语言基础,增强学生的悟性,这样一来,学生说话的能力就不断提高了。
总之,“说话”训练是集语言、思维、观察、表达,听、说、读、写和课内、课外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的能力,是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需要,是发展思维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循循善诱,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的训练方式,要充分创设一切语言表达条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的训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学生有话就说、有话乐说、能说会道,从整体上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摘要:小学正是低年级学生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并且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这种心理和生理特征决定了训练说话能力的重要性。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的说话能力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基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从语文教学内容入手,创新教学形式,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低年级儿童生活经验少,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很多时候不能较好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加上生活在农村,大多数父母文化程度低、知识面窄、见识不广阔,没有认识到从小训练孩子说话能力的重要性,致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弱。教师教学时要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说话,使学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低年级 说话能力 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9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说话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的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低年级儿童生活经验少,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况。加上生活在农村,大多数父母文化程度低、知识面窄、见识不广,没有认识到从小训练孩子说话能力的重要性,致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弱。以下是我对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总看法。
一、认真倾听,赏识评价
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已从传统的被动的学习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学生应该先学会听才会说。我经常告诉学生:“老师最欣赏会倾听别人说话的小朋友!”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并做出适当的评价。
二、用词造句,学会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教学要求降低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说话中练习普通话。苏教版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有关拼音、识字的插图,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拼音、识字教学中可利用语境图、情境歌,让学生由字组词,由词语想到一句完整的话。如教学复韵母“ie”及音节“ye”时,可练习四声说话:“yē,椰子,妈妈买了一个椰子;yé,爷爷,我有一个好爷爷;yě,也,我也爱唱歌;yè,树叶,秋天树叶变黄了。”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学生既掌握了ye的四声,又丰富了词汇,理解了词的意思,学会了运用。
教材中有许多新词,这些词汇就是很好的语言训练资源。如学习《乡下孩子》,学生接触了“怀里、欢唱、故事、野菜”等词语,理解词义后,可引导学生运用单个新词口头造句,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及反馈矫正。为使学生所造的句子结构完整,表达准确,避免出现病句,教师还可调换词语出现的顺序让学生造句。对所造的句子,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作比较,比较造句的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看哪些句子更完整、具体、形象。
三、从模仿开始,把话说完整
学生能用词说简单的句子了,那就可以再提高要求,说一句稍微复杂的句子,从而过渡到段的练习。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抓住事件的关键要素,通过模仿句式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培养说话能力。
如在教学《家》一课时,我出示句子“________是________的家”,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规范语句“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进行填空练习。学生有范例可循,思维扩散,想出了很多语句:“海洋是鲨鱼的家”“书柜是书的家”“文具盒是铅笔的家”等。
再如教学“练习4”中的“学用字、词、句”一课时,学生观察图画,从直观上了解了水果后,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进一步认识这几种水果的名称,让学生运用“我喜欢吃的水果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待学生会说后,我又出示了很多蔬菜的图片,然后仿照刚才的句子,让学生说:“我喜欢吃的蔬菜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我喜欢玩的游戏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
四、观察有序,言之有理
学会观察是说话的基础。对课文插图以及周围的事物等,只有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才能说得具体,说得有条理。引导学生观察一幅图,可以按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顺序进行。在指导学生观察卷笔刀进行说话练习时,可引导学生按照先外后内的顺序来说:卷笔刀外观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里面有什么?如何卷笔?观察一个人,首先要注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从而刻画人的内心。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才能明确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样学生不仅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且言之有理,让人一听就明白。
总之,说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出效果的,要基于课堂,一步一步教给学生方法,扎扎实实地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新疆和静县第六小学 阿依古丽・买买提明
说话能力是人类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都要依靠说话,同时,说话训练又与读写训练有密切关系,不仅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的提出既向教师和学生发出新的挑战,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口语交际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交往中训练出来的。加强口语交际能力,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归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语文棵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任道而重远。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
一、创设良好的语境和气氛
学习需要有良好的语境,可促使学生听、说、想的欲望,使其乐于说、敢于做,发自内心的去表达,为心理环境的创设提供前提基础,活动应给予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教师应积极支持和引导,鼓励学生建立一种自信,使之连贯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学校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我们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积极举手要求发言的时候,有些教师有意或无意地让一些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回答,久而久之,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成了等待教师点名发言的被动“交往者”。如果这些教师不在乎孩子发言多么准确或优美,让每个孩子都说哪怕是不正确的,不成熟的想法;或者在很多孩子急着要说的时候,用分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孩子有说的机会,让他们交往的愿望得到满足和鼓励,自然他们也就得到了语言表达及运用的机会。这样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学生平时不愿意多说话一是怕说错,让人笑话或挨批评,“言多必失”,不如“少说为妙”;二是没话说,语言情景不佳或者对话题不感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首先应该鼓励多说。要提倡教学民主,允许学生质问、说错、修正、补充、辩解。对学生日常说话中出现的缺陷和错误,教师不要每次都急于批评,频繁指正,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可以搜集这些存在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作为一般人可能出现的毛病加以评析,提出纠正的方法。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练习说话的积极性,又能达到教育帮助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语境,造成多说的氛围。要观察留意学生在各个时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从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之间寻找联系比较密切的“引爆点”,组织漫谈讨论,激发学生多说。如班干部竞选、演讲比赛、辩论会、课本剧表演等,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
二、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然而,任何一种能力和习惯的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日常生活中经常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最大的特点是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交际的过程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或者一组一组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渐深入。这就要求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听懂对方的交流信息,抓住对方交流信息的要求,而且还要适时接话,谈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所以,互动前,让学生明确训练的具体目标(目标越细,越易于操作),目标明确了,学生互动交流起来就不会盲目。互动时,老师要加强调控,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趋向高潮。同时老师还应注重互动后的反馈,从语言、思维、仪态等方面及时点拨学生,激励学生,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在交际过程中发现学生用词不当,出现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够顺畅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的地方,老师要引导学生评议、纠正。对于重要的带普遍性的问题,老师还应该加以强调,以期引起学生注意,使“口语交际”训练更加扎实。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有一些口语交际话题的互动性不够明显,双向互动往往会被忽略,我们在教学时要特别留意。如教材中的“学会劝阻”,题目要求对在公共场所的不适当甚至危险的行为加以劝阻。如果教学时只关注“劝阻一方”怎样说话,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变成了“看图说话”。因此教学对策是,不仅要引导“劝阻一方”说说话,让他“能言善劝”,也要引导“被劝阻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辩”。这样学生在表演时,才不会变成“独角戏”
三、教会学生口语交际的技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以说这个目标的提出既是向教师和学生发出新的挑战,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学会倾听。卡耐基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倾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会说不如会听,只有善于聆听,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意图,洞察对方的心理,恰倒好处地应对,促成有效地交流。“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交代必要的“听什么”“为什么听”,更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要让学生知道,听时切莫“有耳无心”,不能因为不说而放弃思维,要将对方的话及时归纳和概括。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听的人要尊重对方,对人有礼貌,要专心,注意听出内容要点,理解对方所说的意思。如果学生不会听,听话不集中,抓不要点,似听非听或听而不闻,则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和人际交往。
2.学会表达。“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中介,有目的、有对象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交际时有的学生结结巴巴,或词不达意,语病百出;有的无话可说,或人云亦云;有的害羞拘束,或畏缩扭捏等,这都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指导,加强训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在互动和反馈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的任务,所以学生每交流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时,老师都要学会引导大家进行评议、信息补充,让大家在互说互评、互相启发感染中自主习得规范的语言习惯及基本的交际能力和正确的交际态度,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强。
3.学会合作。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听说双向互动,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的口语交际。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划分不同学习区域,组合不同学习群体等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此充分满足不同交际需要。合作学习的最大优点,是有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间互相启发,互相交际,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说、问、评、议等方法进行交流,在相互启发,合作交流中丰富见解,提高表达能力。要通过多个回合的交流,一步深入一步的双向互动,使学生的交际由比较简单、肤浅到交际得丰富、深入,从而提高交际质量。
谈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低年级学生说话时常常是脱口而出,缺乏中心和条理,词语搭配不当,语句不通顺不规范,针对此类现象,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
作 者:李书川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龙门滩学区,福建,德化,362500刊 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INSTITUTE(EDUCATION SCIENCE)年,卷(期):23(2)分类号:B812关键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未来社会信息飞速发展,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但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却并未摆到应有的位置。其实,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际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过于口语,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智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课题的界定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单提听话、说话,而是综合起来提“口语交际”。它不仅要求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言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信息交流形式有听说(口语)、读写(书面语)两大类。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
三、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1、消除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敢于交际,善于交际,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2、探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和评价体系。
(二)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引导学生用千变万化的语言来表达五彩缤纷的生活,观察学生的反应,分析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整设计。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寻找出问题的原因、解决的条件、方法和成效,指导教学。
2、调查研究法:我们将在搞好定点试验的基础上,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在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讨论,逐步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收集资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结构体系的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四)研究的原则
1、情境性原则 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最后应该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交际情境,浓缩生活场景,把生活搬入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想交际,乐于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2、全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过程。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是不是自己主动参与过程,是不是全体参与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创设有利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面向全体力争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
3、互动性原则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设合作互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在互动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4、自主性原则 在整个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是兴趣盎然的,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没有任何被迫的感觉,完全是出于一种自我的需要,表达的需要,交流的需要。六)研究的周期及阶段划分 实验周期:四年 第一阶段:2004 年11 月——2005 年1 月,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材料,收集有关资料,并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第二阶段:2005 年2 月——2005 年12 月,对研究的班级学生进行试验前期的测试,然后采用跟踪研究法,按计划边实施边积累经验,如学习理论,摘录卡片,进行个案分析、阶段性小结,细化并调整研究方案。第三阶段:2006 年 1 月----2007 年 6 月 继续学习、研究,记好课题研究日记,搜集研究活动的相关资料,并根据实施研究情况,对方案做进一步的调整。第四阶段:研究总结 2007 年7 月——2008 年10 月 对研究的班级学生进行试验后期的测试,整理、分析资料,形成综合报告,结题验收。
(四)研究的策略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交际的畏惧心理。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建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需要适时转换角色,对交际的话题亲自示范或直接参与角色活动,消除学生不良心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老师提出再简单的问题,只要是知识性的,学生都低下了头,不敢正视老师,没有进行积极的思考,而是在心理默默地祷告:千万别叫我。经过老师的再三启发、再三鼓励,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纵有几位同学举手,那也是经常回答问题的同学。课后老师与同学们交流,他们都流露出畏惧心理。反复试过多次,老师专门请没举手的同学回答,他们虽面红耳赤,但基本都能正确回答。当抽到一位同学回答时,其余的同学马上脸色突变,神情轻松,如释重负,低下的头也抬起来了,紧张焦虑的目光也轻松了许多。造成学生口语交际中畏惧心理的主要原因:没有真正理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盲目地崇拜、迷信教师。太注重教师的评价,应该还评价权给学生,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更重视行成性评价,逐步消除学生的对老师的敬畏心理,让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轻松交流。
2、培养自信心,让学生敢说、乐说。自信心是人们对自己所作事情抱有成功把握的一种心理预测反应。是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要素。是口语交际成功的第一秘诀。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敢于、乐于交往。对于羞怯、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说话的冲动,引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敢说、愿说。对于胆大、敢于发言的学生,教师要给学生具体,有效的指导,使他们会说,善说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尊重学生自我感受、真实感受,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听自己愿听的话,使学生想说,勇于交往,充分展示个性。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乐趣和自信。七·五班有一个从广州转回来的学生,名叫刘俊汐,由于这个学生从小就出生在广州,又因种种原因,从小胆子小,不敢说话。又特别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更是不敢说话。看着他一天形单影只,当老师的心理也不好受。于是,老师除了在课余时找他谈心,还让同学们主动和他交往,更多的时候是上课时多给他一些答问的机会,让他觉得新到一个环境,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他,尤其是觉得教师对他很亲切。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他找到了自信,能主动和同学交往,上课能主动回答问题。
3、口语交际方法、技巧的针对性训练。(1)针对学生普通话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开展规范语音训练。说话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吐词清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话者的理解质量。我校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民工家的子女,普通话水平普遍较低,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的普通话语音的训练。学校开展起了“人人学普通话,人人讲普通话”活动,形成较好的语言环境。同时各班开展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如f 与h 不分、平翘不清等进行矫正性训练。
(2)针对学生口语表达的随意性,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由于大部分学生缺少系统的思维能力训练,表现出说话无中心、无条理、无重点、不规范等问题,为克服学生的这一随意性,应重视思维能力训练。从心理学原理来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着的,语言表达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在思维训练中要循序渐进,首先要求学生有准备地说话,根据话题写好稿子,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层次,再是进行脱稿说话的训练,克服学生对稿子的依赖性,然后进行即兴说话训练,学会在头脑里整理说话的思路,这样通过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台阶式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多种多样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因为与实际生活相类似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促使他们进人“交际情境”。(1)创设互动情境 口语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如
我们可设计击鼓传花游戏,要求是:做击鼓传花游戏。在传递过程中,如果鼓声在谁面前停止谁就表演一个节目。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哪个的节目表演得好,好在哪儿?可以是学生说,学生补充;学生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说,教师补充,学生问,教师答;还可以是教师说,学生补充,教师问,学生答。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流。这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使课堂上充盈着轻松愉悦的气氛和双向互动的语言交流活动(2)联系生活,再现情境 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无穷无尽的交际情境。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尽力融于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活动范围,潜心发掘和提炼生活中有价值的、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交际话题来创设交际情景。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想,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譬如:①你的一位同学病了,你去看望他,你如何对他说?②你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而此时又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这时如何得体地做好小主人?③你在街上碰到了一位你几年未见的小学老师,你如何和他交流?④你乘公交车回家,售票员认为你没投币,你怎么解释?⑤你到商店买文具,怎样和店主讨价还价我们尽可能地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小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关注力极高。因为学生都有生活中的切身的感受,所以都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而且有部分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小情景 “无言以对”的情形给了一个引导或某种形式上的示范,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4、立足课堂教学环节,加强口语交际训练。(1)利用课前“三分钟”说话,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学生讲讲当天的趣事或者见闻,每天一到三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好几次登台的机会。由于人人都上台,并且事先有准备,学生基本没有心理压力,不管是内向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敢于登台,有不少学生还有出色的发挥。这种方法对那些怯场的学生是一种有力的支持,随着了解的加深,那一部分学生也敢于在课时上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三分钟说话法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势,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找准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契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如朗读、复述、讨论、讲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注重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锻炼说话能力,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去“议”,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己寻找课文的“美”点,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中的“春之五图”时,教师先和学生共同学习“春花图”,其它四幅图交给小组进行阅读交流,先在组内交流,交流好后再选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每个学生不但积极参与了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还很好的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既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习《伤仲永》一文时,教师给学生正反两个论题:“成才主要靠他人约束” 和“成才主要靠自我约束”两个论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个组,进行辩论。要求学生发言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听人发言要听出讨论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发表个人见解时要真诚、谦虚,反驳别人意见时要委婉,不能一言不发、人云亦云,也不要固执己见,相互攻击,无谓争吵。学生兴趣很高,旁征博引,用大量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效果很好。这样不但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而且培养了学生辩证的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还很好的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3)编演课本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一是利用语文教材中现成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不但对提高说话能力有作特殊作用,还可以提高应对能力,磨练学生表情、手势、动作、语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上《智取生辰纲》一课时,为了搞清楚人物
之间的矛盾冲突,常常让学生将其编排成课本剧。
5、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举办读书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五四”、“六一”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这些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很好的平台。除此以外,各班还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在语文综合课让学生上讲台朗诵诗歌,讲个笑话,或者说一句名言,读自己最好的作文,又或者说说自己近来最开心的事情等等。这样的做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既积累了说话材料,又激发了说话兴趣,活跃了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6、抓有效的评价,促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些许成绩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坚定信心,不怕困难,改正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需求。在评价中,一要针对前期训练中学生的不足,为学生指出如何改进和完善的意见。二要充分肯定前期训练所得,随即引出新的训练任务、目标、方法和思路,便于学生围绕新的任务、目标,方法、思路展开新的交际能力训练。三是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学生表达的结果上,还需通过结果去分析学生表达得失的原因。四是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见解后,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启发他们自我纠正错误,想一想自己在表达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鼓励他们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人;学会质疑,提出建议。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提高。
六、主要成果
(一)认识成果
1、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和认知规律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的训练对象是我们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初中学生在年龄和心理都处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阶段,教师要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不强迫学生表述自己不想说的事情;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苛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完美状态。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允许学生在认识上存在不足。
2、课堂教学环节是进行口语交际的的最有效环节 学生的学习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环节,因此,应该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是从语文课程的整体性提出的要求。我们应在合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养成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通过各种训练方法,将口语交际教学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增加口语交际材料的积累,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并恰当表达的能力,从而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3、不断积累口语交际的素材是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关键 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的进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盲目的追求表面的成功。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进行阅读,多读好的文章,多读与口语交际有关的书刊杂志,多分析好的口语交际的案例,从成功的例子中吸取经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很多的资料和素材,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在积累丰富素材的同时,他们也会从中找到一些规律和方法,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就会厚积而薄发,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二)操作成果
1、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模式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构建了一种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感受拟说——自由表达——合作交流——反馈点评——拓展创新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 发展潜力, 培养新能力。说话训练也是一样, 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喜欢说话。
“感人心者, 莫先乎于情。”首先, 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流, 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 使他们“爱屋及乌”。课余时间, 我经常和学生在一起, 和他们拉家常, 做游戏, 关心他们, 互相帮助, 久而久之, 学生便喜欢和我谈他们的所见所闻, 讲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也向他们讲我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 师生间培养起了浓厚的感情, 于是从课外到课内, 学生也喜欢说话了, 发言也踊跃多了。
其次, 教师应表扬并鼓励。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 为其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的“说”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对那些胆子小的学生更要多鼓励, 即使只有一点好的方面都要及时肯定, 说得不恰当, 也要对他们付诸微笑, 通过声音、眼神来滋润他们的心田, 从而提高他们讲话的胆量和积极性。还可通过发放奖品等手段,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励他们积极快乐地说话。
二、重视指导, 让其能说、会说
激发学生说的情感, 使他们敢说乐说, 但为了使他们有能力不“乱”说一通, 教师要重视指导。如何使他们“说”得清楚, “说”得通顺, “说”得生动有趣, 教师可采用下面的做法:
1. 以文本为范例, 让学生多读多背
课文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挑选的优秀的诗文, 是学生规范语言的依据,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背诵, 让他们从中吸取精华, 逐渐把课文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2. 示范练说法
示范是说话训练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如同幼儿学走路学说话一样, 低年级说话训练, 特别是初始阶段, 更离不开教师的示范。他们刚接触系统的说话训练, 不知如何下手, 这时, 我们便可给学生做示范, 教一句, 让学生模仿一句, 使学生在正确地示范指导下, 能说一个正确、完整的句子。例如, 用“有”说话的训练中, 我先给学生示范:“我有一根粉笔。”然后让学生模仿, 于是学生就会造句“我有一根铅笔”“我有一个文具盒”等。为了免禁锢学生的思维, 造成千口一言, 我再说“河上有座桥”。学生便说出了“马路上有汽车”“河里有鱼”等。为了使语言更丰富, 我便有感情地示范:“公园里有一块草坪。公园里有一块绿色的草坪。”学生就学着说:“墙上有一幅画。墙上有一幅美丽的画。”老师示范得欣慰, 学生模仿得得意, 自然学生的说话技巧也得到了提高。
3. 教授方法
对于低年级学生, 在学生能造句后, 教师就要逐步引导学生把话说具体、生动、通顺。因此, 对于不同的说话内容, 教师要让其知道说话的要点和方法。例如, 如果是景物, 要注意选一定的顺序来说 (由远到近, 由近到远, 由上到下等等) ;如果是故事, 要注意说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其中的人物、事情的过程、结果等;如果是场面, 要抓住主要方面说具体;如果是续编故事, 要围绕主题等。同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要求学生口齿清楚, 声音洪亮, 语句完整, 文明用语等。
三、创造条件, 让学生多说、常说
1. 在文本中找说话的内容
低年级的语文课本注重图文结合, 这给学生说话、写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特别是每个单元的“听说训练”内容, 给学生几幅图意连贯的画面, 并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看图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使其内容不断完整, 编成小故事, 接着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之外可能发生什么, 最后提供几个特定的词, 让学生把内容说具体, 说生动。除此之外, 拼音、识字、课文中也有许多富有儿童情趣的插图, 教师可适时地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说话训练。
2. 组织多彩的活动来丰富说的内容
学生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他们可以通过活动积累说话素材, 拓宽说话思路, 并言之有物。作为教师, 我们应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训练。如“六一”晚会、跳绳比赛、班队会、运动会等, 往往在活动之后, 学生余兴未尽, 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这时教师可趁热打铁, 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 学生便会兴趣盎然, 有话可说, 久而久之, 在津津乐道中, 学生的说话能力就提高了。
3. 在生活实践中常说
生活是个大课堂, 它所蕴含的内容是任何一本教科书所不及的。因此, 我们应该尽可能利用生活这个广阔的大舞台, 不断挖掘说话的内容, 让学生自由、有序地表达。如学生刚入学, 我便和他们聊天:“幼儿园和学校有什么不同?”学生天真地说:“幼儿园的桌子低, 学校的桌子高。”“幼儿园有阿姨, 学校里面有老师”……。一天放学时, 一位学生发现学校的玉兰花开了, 我提示他观察玉兰花的形状、颜色、味道, 再把自己看到的说下来。“玉兰花开得真漂亮, 雪白雪白的。”“像一只只雪白的鸽子, 还散发着清香。”我听在耳里, 乐在心中。一天, 我拿了一个苹果, 说道:“又大又红的苹果, 真香,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它的形状、颜色、味道是什么样的。这下学生可乐了“又黄又亮的梨, 真甜”“又圆又黄的橘子, 一看口水就下来了”“弯弯似月的香蕉, 一下子就把馋虫勾出来了。”这个阶段, 说话已经为生活服务了, 已经成了交际的工具了, 我们教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之, 教师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 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 全方位地拓展学生说话内容, 努力改变学生“心求通而不得, 口欲言而不能”之状, 使学生畅所欲言, 快乐地交际交流。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在当今世界, 口头表达尤为重要, 为此, 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 低年级学生词汇贫乏, 尤其是刚入学的学生, 有的不敢在老师面前说话, 有的害怕说不好让同学耻笑, 有的害怕说不好挨批评。笔者将在本文中就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关键词:低年级,说话能力,学生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一、教材内容与课外的内容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加强说话训练,内容必须接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让学生喜欢听,听后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说话能力的前提。因此。可考虑在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課外活动内容,也就是引导学生由说说教材内容到说说课外内容,说说生活内容。
1.利用教材内容进行说话训练
教材中的寓言、童话,一些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记叙文,或一些能唤起学生想象描述的诗歌。都可作为说话训练的内容。选择故事作为说话训练的内容,不能单纯地适应学生的口味,追求课堂后气氛活跃,让学生听听而己。应该注意故事内容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和教育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历史故事中的《诚实的孩子》;童话故事中的《小山羊》;寓言故事中的《刻舟求剑》等就是非常好的训练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说话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往往能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我在上《狐假虎威》时,有—个教学片断是这样的:
师:请大家看看“管理”这个词在哪句话里?
生1: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的……
师:咱们班的小明同学是干什么的?
生2:小明同学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是管理图书的。
师:交警是干什么的?
生3:管理交通的。
师:能不能根据你们的家长的工作情况,用上“管理”这个词说出一句话,并写下一句话?现在请同学们写出来,能写上几句不同的话更好。
从这个片段中可以看出。对于“管理”一词的教学,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而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来理解,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完成了教学任务,真是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虽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自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使学生说话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要千方百计给学生提供条件,创设情境或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把已有的日常生活交谈愿望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1.配合专门的说话训练课安排课外活动
如安排学生听广播、看电视,让学生从中选择最新的消息向全班介绍。介绍时要把消息的内容说清楚。也可以安排学生把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有头、有尾地说给同学听,让同学们听后具体说说故事讲得怎样,是否精彩、生动。
2.结合课文教学开展课外活动
如:在教学《草》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课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背诵古诗时随机答问,又故意将“一岁一枯荣”说成“一岁一窟窿”,使用词义不同,语音相近的词,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课后教师布置一项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把《草》这首诗背给家里的人听。这样,就把课文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堂训练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推荐阅读: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论文05-25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论文07-24
数学教学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05-29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07-1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10-06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0-16
如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09-23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10-13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10-29
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