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势,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维定势是一种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性的特点, 也就是在面对不同问题时, 人们往往会用固定的思路考虑问题。如果思维定势的方向与解决问题的方向一致, 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这二者方向不一致, 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就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而言, 思维定势的存在往往会给学生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不仅会影响其学习成绩的提升, 还会影响其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1]。

1 产生思维定势负面影响的原因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从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方面分析思维定势产生的负面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知识体系构建程度等因素是致使思维定势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在原因, 而教师和教材是使思维定势产生负面影响的外在原因。并且, 只有对导致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加以认真剖析, 才能避免思维定势后续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1.1 功能固定产生的思维定势

功能固定是指当一个人了解了某种事物的作用, 就很难再发现此事物是否具备其他作用, 该事物最初的功能影响很大。这种功能固定产生的思维定势往往给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造成严重阻碍。当学生遇到某种问题时, 习惯于用固定的思路去解决, 或是面对某个公式时, 往往熟悉其固定的功能, 而对其不固定的功能就难以了解。

1.2 知觉特性产生的思维定势

研究表明, 如果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料具有共同点, 就会产生相似的学习效果, 则会产生正迁移;但是如果有相反的刺激, 就会产生负迁移。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有些知识点在本质上有区别, 而在形式上则有许多相似点, 这就使得学习资料具有一些共同点。如果学生不能从本质上将这些形式相的资料加以区别, 仅仅靠直觉进行判断, 也就不会抓住摩天质, 影响学习的效果, 从而使思维定势负面影响。

1.3 思维习惯产生的思维定势

人们往往习惯于做某件事件, 就会产生思维习惯, 就像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一样。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也会养成某种习惯, 比如画直线都是从左向右画, 从上向下画等。一旦这些思维习惯养成了, 就会形成思维定势, 会严重阻碍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也就无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4 非智力因素产生的思维定势

除智力因素会产生思维定势之外, 非智力因素也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比如有些学生十分粗心, 有时会发将弄错概念的现象, 但是这种粗心是很难改掉的。即使教师反复提醒学生, 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不易纠正。受这些非智力因素的限制, 部分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使思维定势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2]。

2 打破思维定势, 优化数学教学

2.1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让学生关于观察

人们认识事物的最初形式是认知和感觉, 观察是比感觉高一级别的形式。同时,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的长时间感官活动, 人们通过对事物的认真观察, 也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每一道题目都具有相应的条件关系, 学生想要解答问题, 就要根据题目表现的具体特征去解决。学生只有通过深入的观察题目, 并加以认真地分析, 才能透过现象看到题目的本质, 才能找到解题的钥匙。例如, 在解决求和问题的时候, 我们可以列举这样的案例:

我们不难看出如果通分再进行加法, 很难将该题解决, 但是学生只要通过观察就会发现, 分数是由两个相邻的自然数相乘的积的倒数构成的。只要我们发现:, 不难发现问题很容易就能得到解决。

2.2 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

通过联想可以有效地转化问题。在通常情况下, 学生通过联系可以将复杂的、间接的知识进行联系, 可以加快解题的速度, 同时能够降低题目难度。可以这样说, 解题速度的快慢和解题方法的适当与否与能否进行联想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解方程组:

我们不难发现, 两个未知数的和为2, 积为-3, 由此就可以联系到韦达定理, 从而把该方程组的解找到。通过该例题, 我们得出结论, 联想可以使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

2.3 创设问题的情境, 避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有些学生在考试中会紧张, 往往不能灵活地进行思考。也许是因为学生习惯牢固, 使得学习的压力沉重, 导致学生不能机敏地应变。所以老师要给学生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帮助学生避免思维定势。如在“展开与折叠”相关内容学习时, 为了打破学生所存在的平面化立体图形思维定势, 教师可创设以下操作情境:

教师问:将正方体展开能够呈现多少种不同的平面图形?

因此问题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好动心理, 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自主操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1) 将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 需剪开多少条棱?

(2) 正方体中两个相互平行的两个面展开以后有几种位置关系?它们的相同点又是什么?

(3) 哪些分布图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的呢?

通过创设这些问题情境, 学生才能应对自如, 不会出现紧张的情况。

3 结语

总之, 在现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 思维定势对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为此, 教师, 要打破思维定势, 根据思维定势产生的原因, 找到解决的方法, 并对解决方法加以不断完善与创新, 以切实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实践教学经验, 对如何打破思维定势, 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定势,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 谭希.以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为例谈思维定式[J].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 2013 (6) :40-41.

[2] 周伟东.试论初中数学思维定式负效应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 2012 (7) :164-165.

上一篇: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体会下一篇:地膜玉米套种地膜辣椒高效栽培模式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