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施素质教育, 是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环保教育是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势在必行。初中地理在环保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它极为独特的一面, 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据此, 笔者就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浅谈几点粗浅认识。

1 初中地理教育独特的环保教育功能

地理教育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 认识祖国, 认识世界, 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 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环保教育;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教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 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因而地理学科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 提高环保素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地理教学应把保护环境同优化教学、造就人才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独特的环保教育作用。

2 中学地理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2.1 明确教学要求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着重强调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一般教学要求, 注重知识点的“块状”教学, 目的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环保教育不但要求学生具有“应试”能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给“应试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实施环保渗透教育, 是当前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一项基本任务。为此, 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地理教学指导思想之一。在教学中, 教师应明确目标, 构筑渗透型的环保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课程改革的机遇, 把环境教育引入课堂教学机制, 渗透到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 大力加强环保渗透教育。注重开发学生的环保智能, 重视发展学生的环保兴趣, 善于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环保思维能力,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广泛提高全体学生的地理水平和环保素质。

2.2 拓展教学内容

当前,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给地理学科带来了生机, 也给环保教育提供了更新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地理教材为依据, 授给学生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 拓宽学生的地理空间, 发散环保地理知识, 挖掘环保教育因素, 培育环保意识, 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为此, 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要注意将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意环保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联系, 在备课时设计好渗透点和切入点, 不断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的“闪光点”, 将地理与环境科学相关的内容凸现出来, 并结合实际设计好环保教案, 在教学中力求渗透环保教育, 让环保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例如教学“人口分布”内容时, 给学生指出人口膨胀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从而使学生动员家长、亲戚严格实行计划生育;讲到环境污染时, 使学生认识到焚烧垃圾会污染空气, 并引导学生不要随意丢各种塑料制品, 以免造成白色污染;讲到“森林作用”时就与植树造林活动联系起来等等。讲解这些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讲解, 而是通过补充相关内容, 突出“自然也是有生命力”的思想, 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 人类要正常地生存, 就必须维护它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必须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 不仅是愚昧无知的, 而且也是唯心主义的, 到头来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指引学生认识到人应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实现生态平衡,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同时, 在日常教学中地理教师还要联系当前的国内国际环境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将最新的环保材料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讲解。注意向学生宣传国内外有关环境的大事, 如沙尘暴、臭氧层保护会等;还可利用班会课堂积极开展有关环保的主题班会或知识讲座。

2.3 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的主要方式, 也是进行环保渗透教学主要方式之一。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素质, 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要相应进行改革。课堂教学目前要采用开放的启发式教学, 也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嘴、多动眼, 不仅培养其独立获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而且还发挥了地理学科的环保教育功能。

2.4 充分利用好地理教学的“第二课堂”

校园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寸土地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作为地理教师, 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的教育资源, 发挥其教育作用。例如,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爱鸟周等纪念日开展环保板报比赛、环保法律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使全体师生及家属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自觉制止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

笔者所教学的班级有一位学生叫聂壹, 一天放学回家, 发现父亲捕得两条大蛇, 正关在铁笼里待卖。他很快意识到父亲的行为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也是违法的行为, 就积极动员父亲把蛇拿到山上放生。实现了学以致用的转变。从而取得了“教育一个学生, 带动一个家庭, 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多姿多彩的环保教育方式, 不仅能唤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将学生引入地理知识的“殿堂”,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一步拓展地理知识内涵。从而极大地改善地理课堂结构, 避免了因“满堂灌”所带来的学生注意力涣散和转移等问题, 使地理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有张有弛、有节奏感的课堂结构美。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指引学生横向或纵向联系, 去感受大量的环保事例, 去开展大量的环保活动等, 均可以成为一种新异的刺激, 有效地刺激学生学习动机, 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 从而实现了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与环保教育质量“双赢”。

上一篇: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研究下一篇:对我国反垄断法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