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精选11篇)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1

【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品味教材,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自然美,受到心灵的陶冶,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指导学生去调动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捕捉到文章所蕴涵的美好的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可以分为培养审美感受能力,锻炼审美理解能力和提高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美的因素,为审美教育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崇高的人格风范。较完美的语文素养。科学地艺术地运用语言的高手。

【关键词】审美能力、美育、意境、鉴赏、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没有美育渗透的教育,可以说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那么,审美教育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如何利用中职语文教材来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使学生产生审美情感呢?

一、品味教材,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自然美,受到心灵的陶冶。自然界中的优美风光,最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这样优秀的作品,它们都是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之后获得的心灵写照。作为中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中祖国高山大川的壮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从而陶冶他们的心灵。

那些浸渍文学大师们心灵感悟的文字,或晶莹剔透,或纤尘不染,或悠闲自若,荡涤着学生的灵魂,丰富着学生的情感,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争奇斗艳、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图景。在这种大自然的欣赏中,激起学生纯洁无瑕的审美情感,让心灵得到净化,使气质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读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读着姚鼐的《登泰山记》,泰山的美就尽收眼底: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那是泰山的挺拔之美;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那是泰山的雄壮之美;而“泰山日出”的描写更是极尽渲染之能,使雄伟壮丽的泰山日出形象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既富层次感,又有立体感,真可谓主从相属,高下相倾,远近相配,色彩相融,动静结合,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其实,自然万物无论怎样,都蕴含着美的因素,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体验,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美,于不知不觉间升腾起一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圣情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

我们还可以捕捉自然风景中产生的意境美。所谓“一草一木皆入景,一事一物总关情”,作者在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时候,总会将它与自己的感情水乳交融的糅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需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那种“意境”。这些文章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性中,需要指导学生去调动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从而捕捉到文章所蕴涵的美好的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 语文审美教育的渗透归根到底是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受、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因此,语文审美教育渗透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培养审美感受能力,锻炼审美理解能力和提高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

培养审美感受的能力。“情动方能辞发。”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那是作者在生活体验中的各种感受,或是亲情,或是友情,或是爱情;或是快乐的,或是悲伤的;或是平淡的,或是激昂的,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人情美,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如学习舒乙的《梦和泪》,感受到冰心老人的爱国情感和赤子之心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正是目前中学生身上所缺少的,通过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弥补。

锻炼审美理解能力。比如通过《认识父亲》一文,我们看到作者饱含深情地描绘出父亲的群像,精心选择了一组富有表现力的典型材料来展示浓浓的父爱,刻画父亲这个大写的“人”。在欣赏完刘和刚的《父亲》这首音乐电视后,笔者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或场面”,“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爱的故事”等,同学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父亲的感谢和歉疚,有些平时总嫌自己父母唠叨的同学甚至在回忆因自己的不懂事而使父亲伤心时潸然泪下„„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父爱的可贵,亲情的美好。使自己的情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熏陶。

提高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美的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学美育目标的最高境界。“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作者描写小轩修葺后的幽美,静谧的景色,叙写刻苦自勉的学习,母亲祖母对儿孙的真切关怀,夫妻和谐恩爱,家常琐事,表现一种世事沧桑,人生变故的凄苦悲凉的情绪,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书斋的眷念之情。作家缘景抒情,叙事显情,从而赞美了至真至美的亲情,这是一种美到极致的意境。我们在品味作品内涵时,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作品中的意境加以开拓,并加以再创造进而更深切地体会作品的意境,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马卡连柯说:“既然每个人先天固有的对美的追求是最好的动力,那么利用它,就可以使人变得文明。”审美教育能净化情感,唤起意志,增强毅力,构建健全的人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经历熏染、浸润后所培养起来的审美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审美心理日趋成熟,在审美活动中就可以取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陶冶自己的目的。从而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和美丑观。

三、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美的因素,为审美教育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要把学生教成心灵美的人,应以身作则先成为学生心灵美的表率。教师要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的勤奋好学的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具体的说,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崇高的人格风范。语文教师要具有正直、诚实、谦逊、坦荡、公正、廉洁的品格,要能堂堂正正地做人,扎扎实实地工作,在人格人品上体现出美,以自己美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学生。

较完美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能带领学生品析美的语言,感受美的形象,把握美的主题,使学生时时,处处心中装有美。

艺术地运用语言的高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语言艺术。成功的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能够科学地艺术地运用语言。因此,讲课要做到形神兼备,语言符合规范,口齿清楚,吐词正确,语调节奏恰到好处。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生动活泼“传神”的基础,讲求遣词造句之工,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更是“传神”的需要。而这传形“传神”,则需要借助教师丰富而美好的情感活动。没有情感的语言终究是苍白无力的,甚至是空洞而蹩脚的。

总之,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式,利用各种契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鉴赏、领悟各种美,并使他们最终确立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2

一、品词析句, 深悟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 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文言文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不乏洋溢着诗情画意或是含义隽永的各类美文。这些美文, 或音韵和谐, 或整散结合, 或质朴亲切, 或比拟夸张, 或气势磅礴, 或清幽秀美, 或情景交融, 或直抒胸臆。在语文教学中, 可以通过赏析文中精彩优美的语句或段落, 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引领他们自主感悟, 倾心陶醉。“词以一字为工。”赏析精彩语段就是要引导学生品赏分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 体味文言词语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引导学生领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如《与朱元思书》中对奇山的着笔“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原本默默的山脉, 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 直上青天, 欲上不能, 便“千百成峰”, 画出了峰峦迭起、层出不穷的磅礴气势, 让人读来也心潮澎湃, 仿佛感染了群山之盎然生机。

二、激发情感, 感受意境美

把握美文的意境也是审美的重点之一。例如教学柳宗元《小石潭记》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品味水清、石奇、游鱼的美景, 并生发疑问:面对美景, 柳宗元为什么却感到“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呢?这样, 学生就不难进入作者精心构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再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 “风烟俱净, 天山空色”八字大笔勾勒, 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 既境界阔达, 又画面清新。教材中许多类似优美的意境需要师生们学习时用心品味。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领略文章的美!

三、吟咏诵读, 领会音乐美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之一, 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诵读绝不能像钟表的摆轮, 老是唱一个调。我们在教学中, 应注意指导学生反复细致地揣摩, 并恰如其分地咏出抑扬顿挫的调子, 有时要舒缓自然, 就应该如清泉汩汩;有时要激越高昂, 就应好似巨浪排空。

如《与朱元思书》中读“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我们眼前就会出现江水波浪翻滚、浪花飞溅的画面, 诵读可将重音落在“箭”“奔”二字上, 读时语速稍快, 显出江水的急速和磅礴的气势。再如, 读“夹岸高山……”一句, 声调要略微上扬, 语气也应稍稍转急, 表现出“负势竞上”的气势;当读到“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时, 可用平缓深沉的语气, 来表现作者经由山水景物而悟到的人生哲理。

总之, 在文言文教学时, 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诵读, 正确处理轻重、缓急的语调变化, 断好句子, 尤显重要。这样, 通过朗读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又陶冶了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趣。

四、分析形象, 体会人格美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 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 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 使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 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 也是其魅力所在。

尤其是历史散文中, 具有人格力量的形象较多。例如《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的形象, 就很值得细细品味。通过对这两人在紧急关头的语言、行为的深入理解与讨论, 学生才能深入准确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 陶冶情感, 提高审美能力。在这种分析中, 学生的阅读活动是自主的, 学生的审美活动是不受拘束的, 因而也是生动的、独特的。过去, 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灌输“知识”的现象, 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强行输入给学生, 更有甚者, 以教参为唯一的标准, 变教学为搬教参, 根本没有自己的见地。文言文的教学时, 我们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进入人物美的长廊, 我们必须做的是引领者, 而决不是搬运工。初中文言文中有很多的文章沉淀着深沉丰富的思想精华。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 去走进作品, 去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更进一步, 让学生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 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 产生共鸣, 产生向往。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 赵普的勤奋爱国、刚毅果断, 范仲淹的情系天下、一心为民, 杜甫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为人……所有这些, 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 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被这些历史人物深深感动、神采飞扬时, 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3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44-01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是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愈益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首要前提——提高教师自身审美素质

小学生处在行为、习惯乃至性格的形成期。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学习中最重要的形象之一,其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引导作用。小学生价值观的完全形成,是对教师的言行、处事方法进行模仿结果[1]。这就要求教师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把美以及欣赏美的方法生动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二、重要条件——摆脱旧有教学模式桎梏

1、教学方法层面。过去的教学方法偏向于单一。比如,在对美的展示中,部分教师会借助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将美的图片等展示给学生。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常常过度,甚至有的会趋于滥用的程度。这往往会给教学带来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一堂课下来,教学主题不突出,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2、教学模式层面。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分析水平不高,在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课堂教学成为“一言堂”。诚然,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注重激发学生潜能也不可或缺[2]。其实,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最丰富的,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美常常有自己独到的有个性和见解。作为教师,最忌讳的就是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予以规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

三、具体措施——在教学细节中渗透审美教育

1、结合课文创设美感情境。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课文为主,从课木出发。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课文中对桂林美景的描写,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的人间仙境。微波荡漾、和风煦煦,还有有着动人传说的象鼻山等,无一不会把学生带入桂林这美丽的风景区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陶醉于对美的欣赏和向往中。这样,在对美的欣赏中,学生的审美素养会慢慢地提高。

2、分析课文字里行间的美感因素。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语言的优美性。文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其表达美的作用不可小觑。比如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就极富意境美、韵律美、语言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字里行间的美,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在学习《登鹤雀楼》一文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波斓壮阔、浩瀚气魄,极富感染力,引人入胜,美不胜收。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文赏析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将课文中的美引入到生活当中。课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也要实践于生活。比如,红领巾的故事,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勤劳、善良、勇敢、诚信等美好品格。这是生活中的美,是人性美。小学是学生的品格塑造期,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美,更要学会践行美,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涵所在。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更是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发扬美、传承美,塑造美的品格。

四、重要组成一一注重美的教学方法

1、发扬学生审美个性。审美的标准不是固定的,美之所以为美,就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心中不同的享受和幸福感[3]。小学生对世界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想象力丰富,对美的感受也丰富多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尊重学生不同的审美观,发扬学生的审美个性,这也是赋予审美生命力的重要方式。如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喜欢桂林山的巍峨挺拔、千姿百态;有的学生欣赏桂林水的微波粼粼、碧波荡漾……从不同的角度养眼,美都会有全新的诊释。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发扬审美个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语文课堂审美教学的有效性。

2、注重整体教学结构的把握。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学生对美的形象感知,往往是片段的、不完整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在美的欣赏中,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举个例子来说,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段落是由句子连成的,句子是由词语构成的。所以在审美教学中,分析词语之美是理解、欣赏整篇文章的基础。生动准确的动词、富于美感的形容词等,都是学生分析美的重点所在。但在欣赏过后,教师要把零碎的、片段的审美结果加以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才能真正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随养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审美教学越来越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师应养力于对课文的欣赏,从细节入手,同时又不忽视整体框架的整合,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审美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秀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学周刊,2012,11(09):36-37;

[2] 马 薇.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试论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3(5):90-92;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篇4

(苏州实验中学 蔡明)

地理与美育,前者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后者是培养年轻一代感受美 、鉴赏美和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的手段。两者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品味,地理与美育的关系还相 当密切。地理学科虽然比一般学科更重于理性,以说理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东西,会把课堂变成死气沉沉 、枯燥乏味的一潭死水,要让地理教学过程变成一弘活水,必须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接受 理性观念的同时,能感受美,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地理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引人入胜的活动。下面我就 五方面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努力发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自然美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和教育学生,激发学生 振兴祖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为“雄伟”:即壮美,阳刚之美。如劈地摩天,气冠 群仑的东岳泰山;“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瞿塘峡;奔腾不息的黄河;“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 为摧”的钱塘怒潮等等就是这种雄伟之美。二为“秀丽”:清新、柔和、阴柔之美。如苍秀涵幽的江西庐山; 秀美多姿的桂林山水;风光绮丽的杭州西湖;含蓄优美的姑苏园林等等就是这种秀丽之美。三为“奇美”:大 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的景象,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令人感到怪异。如山东的“蓬莱仙境”,四川峨嵋的“金顶 宝光”等等,不胜枚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 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

二、努力创设地理教学过程的行程美

地理教学过程决不应归结为讲、抄、背、考枯燥死板的模式,而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 。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到上地理课,就象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 ,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1、创设友爱、融洽的学习环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使学生乐学关键在于教师乐教。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感情在于:对教育 事业的爱,对所教专业的爱,对学生诚挚的爱。上课时教师首先要进入“角度”。再以这种美的情感来潜移默 化地感化学生,使学生乐于受教,乐于学习。

2、创设愉快、优美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奇、刺激、疑惑、悬念,产生“ 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在“太阳系成员”一节的教学中,采用了录像设疑教学法,先用录像向学生们展示了宇宙太阳系中的太 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各个成员,那浩瀚空荡的宇宙、千姿百态的星球, 在诡谲变幻的音乐背景衬托下,使学生感到神奇、刺激、有趣,同时也获得了强烈的美感。接着,我设计了一 系列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如太阳为何能主宰整个太阳系?九大行星与太阳区别在哪里?九大行星都有卫星和 光环吗?小行星也同九大行星那样是球形的吧?彗星的彗尾中含有“氰化物”,当彗尾扫过地球时,会毁灭一 切吗?一闪即逝的流星有轨道吗?你觉得太阳系中最美丽的星球是哪一个?为什么?等等。地理教师应在有疑 处解疑,在无疑处设疑,使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知与审美的同步发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务求教态美、语言美、板书板画美、教具美,以此表达地理学科特有的自然 美,和谐统一的韵律美。如在“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的教学中,我采用讲画同步教学的方法。用彩色粉笔, 边讲边画中国轮廓图,填绘主要山脉分布。由于现场作图,学生从惊讶、敬佩到愉悦,情趣高涨。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讲画同步的和谐节奏,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仅受到美的感染 ,不知不觉地进入画境,愉快度过了45分钟,而且地理空间概念十分清晰,识记效果好。

三、努力追求地理教学手段的艺术美

图片、画片、标本、模型等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艺术性强 的教具,使学生愉快地看而不厌。如在“自然带”一节的教学中,我精心挑选了几张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地 理景观图片,让学生欣赏各个自然带的美丽景色,并比较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学生们兴趣盎然,一面欣赏着 茂密的热带雨林,湿季时原野一片葱绿的热带草原,苍劲挺拔的针叶林……,一面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幻灯、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地理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引进到课 堂教学中。它们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现象,配上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解说,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 ,更增加了真实性、新颖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环 境和气氛更加生动优美。另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了大量学生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它可以将缓慢 进行的`地理过程在短时间呈现;可以将世界各国的旖旎风光呈现在眼前;可以将宏大无比的山川林野缩小到荧屏中。使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愉悦中形成地理科学概念。

四、努力锤炼地理教师自身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地 理这一学科,涉及的门类多,联系的事物广,知识的跨度大,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才能完成教 学任务。地理语言除了要注意科学性、思想性、目的性之外,更要注意语言美。美的语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 象。作为地理教师必须锤炼自己,掌握这门语言艺术。

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靠感官直接认知,虽然可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弥补, 但毕竟不能每节课都能有这样的安排,因此,更多的还要靠教师倾注感情的、充满魅力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展 现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在《中国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结合情景吟诵诗词,渲染意境,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讲“庐山 瀑布”时,可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在讲“东北的气候”时,可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 裹,分外妖娆。”在讲“桂林山水”时,可引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在诗情画意中,学生深 受感染,投入到课文中特有的情景中去了。

在介绍一些独特的地理景观时,教师要注意用绘声绘色的描述来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神游一次 。如讲“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时,可这样描述:桂林一带奇峰林立,形态万千,象玉笋、象翠屏、象老人、象 斗鸡,引人入胜。石灰岩溶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十分发育,有的象瓜果、森林,有的象飞禽、走兽,还 有的象瀑布飞流而下,……令人目不暇接!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用生动的比喻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在讲“三峡水流”时说道:“三峡急流汹涌,惊 涛拍岸。洪水时期水速可达每秒7米,赶得上汽车的速度呢。”学生听了,情绪高涨,记忆深刻。

总之,一位地理教师,应该象一位多才多艺的导演兼演员,用生动的语言,出色的表演,把几十名学生的 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随着你听、看、想、做,轻松愉快地度过45分钟。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地理知识, 而且还陶醉于艺术享受中。使他们不愿下课,又盼着上课,这是教师语言美的魅力所在。

五、努力设计地理课外活动的鉴赏美

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活动中,除了要扩大和加深地理学习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 力训练,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 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天文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美的活动形式:①组织学生用小型望远镜观测美丽的星星, 皎洁的月亮,让学生在无限的遐想中感受美。②组织观看《飞碟之迷》、《地球奥秘》、《月球探索》等等录 像资料,使学生对宇宙的浩渺、宏大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美感。③组织学生翻拍天文照片,并形成“天文奇 观”、“九大行星”、等几个天文知识系列,让学生在选择、整理、翻拍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天文知识,并且 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5

阜宁教育局

韩卫东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对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纵观语文教材,它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它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因此,语文教学就不得不注重其中的审美功能,进行审美教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努力,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应善于实施审美教育。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善于体会形象,感知“美”。

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创造,作家作为人的类属,也是按照人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形象的,他正是选择那些他认为是美的人、事、景、物写进作品的,是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体会形象,就是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叶圣陶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以便转化为初步的审美知觉。

我在教冰心的《小橘灯》时,抓住了课文中描写小姑娘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如“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通过对其中两个“好”字的讲解,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像,使小橘灯的象征意义更加清晰,从而激起同学们对小姑娘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敬佩,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二、善于调动情感,感悟“美”。

感悟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本质理性把握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审美心理活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那些千古流传的佳作之所以长久不衰,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生命,饱含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则必须架起一座沟通作者和读者之间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解美。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而要使学生“入情”,只有先“动情”于已,而后才会“辞发”。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语言平实,叙写也朴实无华,表面上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人们生活中“父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与父亲的情感体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那充满人间至爱的父子情便会从作者平淡朴实的文字中奔涌而出。我再要求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反复朗读,去感受一下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再如教朱自清的《春》,教学过程中我调动了学生自身的经验,去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教这篇课文时正值秋令,于是我就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秋的成熟,发现自然界不同形态的美,领悟春华秋实的自然哲理,联想耕耘收获的人生价值。这样,“审美场”就形成了整体效应,使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审美教育。

三、善于发挥想像,创造“美”。

所谓想像,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叶圣陶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人的想像力神通广大,它可以“思接千秋,视通万里”。例如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我让学生联想我们众多的石拱桥,如“万年桥”、“太平桥”等,去想到我们古老辉煌的历史,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通过想像,进行组合和创造,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统一的完美的图画,创造出“美”。

如讲《春》,我就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春的名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让学生联想李白寄托对友人关心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联想和想像,则更能体会诗中创造之美。

想像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不但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如看到太阳,就看到了希望,看到绿叶,就充满了信心,看到干柴烈火的燃烧,可感受到男女之间炽热的感情,看到小草绿了,可感受到春的到来,感受到春风拂面,百花盛开。如此种种,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想像中参与抽象思维的教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

四、善于通过比较,欣赏“美”。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没有比较就没有美。因为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方法。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而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把握住这一点,则必会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如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将百草园中的兴趣盎然,是童年的乐园与三味书屋的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学生在这种形象化的对照中体味到了文章的意蕴。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启发学生自已学会将精湛词语与其相近词语进行比较,仔细品味它们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的艺术匠心,这对增强教学的艺术美极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典故,如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故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斟酌,让学生在学习中加以注意,体会其不同点,想像其意境。同时,也可以把两首内容相似的诗从各方面(如感情、风格等)进行比较,从而能使学生容易进入课文的意境。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6

【摘要】当前社会受到市场经济冲击和社会分工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更多关注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本体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的渗透。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具体探讨,以期引起同仁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有机地结合探索进行到底。【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人是教育的核心和归宿,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与完善。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其目标不仅是对人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它的育人功能。从育人角度而言 “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泰戈尔语)。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在实践中发现,语文学科在渗透生命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生命教育的现状与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就目前在职业中学就读的很多孩子生命现状调而言情况不容乐观:89.27%的学生或存有生命焦虑,亲子沟通不畅产生生命无依,师生对话缺失产生生命孤独,同学交往畸变产生生命裂变等心理现象;26.04%的学生曾产生过自杀念头或行为,认为“死了也许比活着更快乐”。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生命教育学教授袁卫星认为,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理想教育十分必要,但任何德育教育都不能取代生命教育,没有了生命哪还有什么道德和理想,生命教育最初始的任务就是让孩子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因而,职业教育不仅是成材、成器的教育,更应该是生命教育,也就是在孩子成材、成器的教育过程中参其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文学巨匠鲁迅说过:“教育是要立人。”西方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是要培养“既能行动又能思想的人”。教育就是关注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努力创造并积极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生命教育认识生命,生命教育就是使学生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进行生命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可能性。在教育部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生命教育。著名教育家、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曾如是说过:“学语文不只是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与结晶,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关注人,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出发点。而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生命,生命是人存在的最重要形式,因此语文课程要实现育人功能必须要关注人的生命,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可见,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两者紧密联系,不可缺失。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郑宁老师说。当出现危机的时候再来处理为时显然太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

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他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生命教育教学中应该结合现今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挖掘中职语文的教材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价值、探求生命意义、强化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1.唤醒生命意识,感悟生命价值

新的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入选了许多名家名篇,其中许多篇目不仅是文化的荟萃,也是人生体验的沉淀。因此,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随时捕捉时机,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所在。例如语文课文中,很多作者尽管饱受各种挫折打击,有的还身患残疾,但都能勇敢的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勇敢的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如:苏轼、史铁生、海伦•凯勒等等。对这些作品的介绍,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向这些作者学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探索生命探求生命意义,构建人生信仰

珍爱生命,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这就是正确的生命观。中职学生处在人生的花季,也处在人生的雨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有烦恼;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他们会有困惑,因而有时感到迷惘,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构建坚定的人生信仰。在教学活动中重点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如在讲《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我们要深入挖掘父亲之所以成功的内涵: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在讲《绝品》时让学生明白在普通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令人仰止的民族大义、职业理想与操守。在讲《那一年,面包飘香》时去感受师生之间互爱的真情外,让学生更多的确立“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的理念。这样,教师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借助一些生命的参照,引导学生积极探求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拥有一个充实、丰富、坚强、凝重的生命。3.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开展多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种情感和信念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体验,能够使得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例如在讲授李白的《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理解时,引入学生对“人才”、“人才”、“人财”的讨论;在讲授史铁生的《合欢树》和《我与地坛》时引入了项目 “感恩” 课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父母在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的一片深笃之情,进而在一片爱的纯情体悟中,很好地理解生命成长过程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情怀,在亲情的感悟中体会生命的厚重。在讲到《离太阳最近的树》和《像山那样思考》时让学生去组织和参与 “珍爱生命,绿色环保” 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命的力量,有意识地去唤醒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友善相处的生命意识。过去在教学上,我们虽然也很重视情感因素,但更多的是把情感作为催化学生认知发展的手段,而没有把情感看成是人的生命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中职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多主题的实践活动最能给他们提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这样的生命教育和体悟更胜于言语的灌输与理论的说教。

结束语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职业教育在让学生学好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育人教育。作为担负生命教育使者的语文教师,在教授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为学生传生命之道,解人生之惑,这样才会超越生命的长度,拓展心灵的宽度,增加灵魂的深度,反过来生命教育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提升了教师的魅力厚度。

参考文献:

1.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7

一、从课文中鉴赏情感美

高中语文教材里有很多的美学因素,这些因素集中体现在教材中精选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作者在文中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意境。意境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融会贯通,读者读了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美的事物,总有感染人的特性,这种特性往往焕发出巨大的魅力,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能迅速被它吸引,心驰神往,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如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生动展现了诗人登高所见的秋景:万物凋零,满目荒凉,表现了诗人此时老病孤舟、凄凉无奈的心境。短短两句诗,表现的意境却非常的深刻细腻,特别是“无边”“萧萧”“不尽”“滚滚”这几个字的精妙运用,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就是所谓的“诗或寓义于情,而义愈至;或寓情于景,而景愈深”。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感情和心血的结晶,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这是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特点。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情思。全词运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将词人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在教学中,先抓住作者作为南唐后主,作为一国之君这一特殊身份为切入口,让学生寻找能够表达作者对故乡,对亡国之痛的情感的句子,再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把自己所眷恋的帝王生活化作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的,学生们似乎也沉浸在那浓郁的故国哀思之中,似乎与作者一起聆听那不堪回首的嗟叹。这样,就使学生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而引起共鸣。可见教学的传情要随着教学内容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激起学生的兴趣。词中运用比喻,将愁思写得形象化了,在情感上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课文,既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又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境界。

二、从课文中鉴赏自然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们常说:“借景抒情”可见景与情二者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情是景的基础,景是情的表现。在课文中,以美景抒乐情,以哀景抒哀情是极常见的,也有些课文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那么在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美时,必须联系人物的心情,即由景理情。如《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的“清静、悲凉”,用槐树的落蕊,破屋墙角牵牛花的蓝朵,秋雨秋凉等冷落凄清的景象与自己的失意落寞的心境相契合。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感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内涵。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则又表现了杜甫结束了漂泊,暂时安定下来的欣慰之感,明丽的景象与畅快的心境和谐统一。可见,把握诗情画意与哲理是欣赏自然美的基点。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文中先用一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一句看似突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变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一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再加上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能不意会到作者此刻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

由此不难看出,自然美给人的审美启迪是多方面的,而教材中的自然美,因经作者的审美处理,比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给人以美感。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自然美,根据自然美的本质属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欣赏自然美,表现自然美,以期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从课文中鉴赏人性美

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从文先生努力建构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在《边城》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的内心世界及人与人和平相处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的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而又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情,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是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主人公翠翠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傩送远走他乡,爷爷溘然离世,她痛苦悲伤但并没有倒下,她谢绝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她像爷爷那样守着摆渡的岗位,苦恋着并等待傩送归来,充分表现她性格坚强的一面,展现着柔中有刚的美,她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命运作持久的抗争。

《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发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里有贫富区分和社会地位高低的差别,但他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矛盾,但那决不是善与恶的冲突;小说结局是悲剧性的,但也绝非是奸邪之徒所致。

《边城》在一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中,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在这样一篇美丽的文字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我们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因此,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8

关键词:音乐教学、初中学生、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音乐中的审美,并不是单指音调、歌曲声音的感受,还有音乐中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意境通过音乐的音调,人们在脑海中联想到的画面。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改变了以往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只是停留在基础和表面上,让学生可以对不同种类的音乐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从音符、音调、音准进阶到音乐所体现的美好情境。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在学生的成长生活中,校园的学习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现在和以前,大部分的家长、学校都认为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情,这样因为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摄取,就忽略了其成长过程中内心的需要,即思想与品格的教育。审美教育则是针对学生成长中,除知识之外另一重要需求的教学方式,如果学生只拥有的足够的知识,却没有健全的品格,那么知识所化的智慧,只会成为“祸害”。审美是一种能力,它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系统的教育才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欲望和权力,而“美”其实无处不在,只是很多人无法发现“美”,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审美的天分的。审美教育是让学生更加接近艺术的一种手段,从而认识艺术、理解艺术到欣赏艺术,最后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以艺术去面对问题与困难。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首先是让学生学会认识、理解音乐中的美好情境。现代学生,大多数对于学校音乐课内涉及到的音乐不大感兴趣,原因之一是因为审美能力不足,不懂得如何欣赏课堂上的音乐,因为初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只在表面的节奏上,并不懂得怎样去分析音乐。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则是通过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到音乐的艺术性,来让学生的心灵拥有正面的、健康的成长过程。

二.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校方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学仍是以语、数、外、物理和化学学科为中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学科时中考的重要科目以及未来应用的较广泛,所以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被学校和老师所轻视,只是把音乐课当做给学生放松的学科,而没有把音乐当中美好的艺术内涵教给学生,学生不懂得如何去欣赏音乐。而部分音乐老师也因为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轻视,所以自己在课堂教学时,也是敷衍了事,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情况,基本取决去自己是否努力。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来使用科学性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于音乐有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二)、学生的问题

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种,分别为积极型和被动型。积极型的学生对于音乐自身拥有较大的兴趣,在课堂上不但会仔细听取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还会自己思考音乐知识与相关问题。在实际操作时(乐器的使用),会自主性的去练习与摸索,并且自己会尝试理解音乐知识中更深层的含义。被动型的學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方面则基本依附于老师的吩咐,当遇到难题、问题时,基本放弃努力和思考解决的方法。这种类型的学生无论是对于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都不会去试着认识音乐中的深意。

三、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音乐中文字的赏析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其中曲调可以理解为情感起伏、变化的具体体现,而文字则是一种更加直观更便于人们理解的一种表现方式。普通的音乐教学只是教导学生如何演唱歌曲以及学习认识乐谱等与音乐相关的技巧、技术,但由于对音乐理解有限,从而会影响音乐知识的学习效果。而教会学生体会音乐中文字的含义,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整体的运用。如:在讲到民歌部分,民歌中含有不同少数民族的歌曲,老师民歌教学中,要全面讲解其中所表现的少数民族的习俗和美丽的风景,其中民歌中的风景不单是山、树、水等静态景色,还有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劳动和庆祝的动态景色等,这些都是民歌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同民歌所表达不同的民族风情,可以令学生发现更多不同于自己生活环境的“美”。而歌曲中文字内容的情感变化,往往是与音调的变化相符合的,所以先理解歌词中的含义,将更有助于学生感受歌曲整体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赏析歌词含义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感受,而不是让学生通过听取老师单方面的讲解而去理解歌词的含义,因为不同学生的性格、思想等都有所不同,对于音乐中情感的体会也不相同。

(二)、音乐中的联想

当人们听到声音的同时,脑海中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图像,如:海浪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而且当人们听到不同情感的音乐时,脑海中的画面也会不同。当听到轻快的歌曲时,脑海中则会回想起家人、朋友等之间的趣事,而听到伤感的歌曲时,则会想起自己伤心的往事。歌曲中的词与曲可以让学生脑海中产生不同的画面,而学生通过联想歌曲中所展现的情境,则可更清楚、更全面的体会到歌曲中所阐述的美好事物与纯美的灵魂。比如:在讲到军歌方面的歌曲时,学生很难理解该类型歌曲的意义,这时老师应引导学生现在脑海中想象解放军的军容,以及行军中遇到的困难和军兵坚毅的身姿、面孔等,从而发现并体会军歌的美。在讲到与歌颂祖国类型的歌曲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歌曲中的“词”在脑海中联想出第一个初始画面,然后随着歌曲中音调与歌词的变化,让脑海中的画面灵动起来,使不同的静态图像组成一个美丽而形象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音乐、审美都属于艺术的一部分,而艺术是属于所有人的,不同人对于艺术的理解和体会也不相同,所以音乐老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注意学生个性化审美的培养,不能一味的让学生学习老师自己音乐方面的审美观念。同时审美教育针对的是学生的内在,即:人格、思想、灵魂等,而不是学生音乐方面的技巧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1】谭冬梅. 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审美教育[J]. 俪人:教师,2015(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9

新宁县崀山实验学校姚湘英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审美意识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重要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中学各个学科都具有艺术性,都是审美教育的好教材。特别是语文,语文的功能就在于描述和展现语文本身的真善美,现行的语文新课程的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内容。诸如朱自清、屈原、司马迁、曹雪芹、莎士比亚、普希金等他们的作品本身就是以人格精神为主要因素而取胜的,审美价值极高。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倘若轻视或丢弃学生的审美教育,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则是苍白无力的。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失去了浓厚的精神氛围。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名篇佳作。语文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中本身的美育因素,尤其要善于挖掘那些蕴含的美育内容,获得美育信息,并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如七年级教材中的《春》,朱自清生动的描绘了大地回春,展现出春天里生机勃勃的自然美,表现了春到人欢的精神美。阅读课文内容,会感受到春天里充满活力,蕴含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会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正

确的审美观。而这篇课文准确生动的词语,形象贴切的比喻和拟人,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排比句式又充分显示了课文的语言艺术美和表现手法美。教师在这篇课文中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美,课文内容的美,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其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进行审美教育。

在文学审美方面,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小桔灯的朴实,贝壳的精致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一是要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一丝淡淡的哀愁。这篇课文的语言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通过丰富的想象,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在教学中产生的奇妙效果。

二是要抓住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化的特点。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好老师的形象,学习这样的课文可以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三是要抓住美的意境。王国维的意境说已经为人们所认同。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准确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人所勾画的这幅深秋傍晚天涯游子凄凉的旅行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乌鸦是昏暗的,小桥旁边的人家是稀稀落落的。在荒凉的古道上夕阳残照,西风扑面,无家可归的游子骑的马是消瘦的,举目所见,整个景物是如此的悲凉、凄惨。这实际上是无家可归的“断肠人”的审美感受与心境的写照,或者说是断肠人悲凉心境在自然景物上所打上的印记。

而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也完全可以对学生加强文化方面、思想方面的审美教育。我们的学生,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的环境,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经典的文言篇目的阅读,我们可以读到隐藏在其背后的生命意识、宽容意识、责任意识、超越意识等思想的光华。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坚韧;范仲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通达;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各种生命形式的存在与意义,深入剖析,自然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总之,美从来就要求全面地、完整地、从统一的观点上来把握对象。一件事物,一篇作品,凡是被搞得支离破碎就是对整体美的扼杀。任何一篇作品,分析是必要的,但分析的目的是更好地进行综合,更全面地认识作品,而不是肢解。要保持作品的整体美,必须完整地把握课文。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但并不意味着非文学作品的教学就不能或不需要进行审美教育。事实上,说明文、议论文、一般记叙文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着审美教育的问题。

从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和学的双方都应力求统一于美。一个教师从备课、讲课到布置作业,既要体会作者之心,深刻领会文章的意蕴技巧;又要明察学生之意,正确地设计教学目的和方法,他是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当然中介。学生学习一篇作品,通过自己的阅读和老师的讲解,逐步领会作品之美,就无异于在进行审美活动,也同时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任何一篇作品,无论它的内容有多好、技巧有多高,但教师的教学没有让学生领略到美,那就谈不上进行审美教育,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

再次,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美,创造美,使审美教育得到飞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增强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创造力。

我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教材中充分挖掘美的因素,进行美的熏陶和教育,在课外活动中同样具有审美的广阔天地!语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学习、交流阅读体会,并把优秀的读后感、习作等用小报、文学期刊的形式作为成果定期展示,来激发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力和表现力。可以结合教材学习完古代诗歌单元后,让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诗词,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和经典作品的鉴赏活动,拓展课堂教学,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审美感受。此外,捕捉当前热门话题进行分析和辩论,如“课堂的减负和增效”、“下岗与再创业”、“环境和人的素质”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而且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另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如参观农业园区和爱国主义基地,访问农村和社区,走出校园去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加深对身边人和事的了解。不仅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土壤,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内容提要】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渗透审美教育。通过激发情趣、启发想象、引导思考,让学生领略自然美,品味艺术美,感受社会美。

关键词:审美、教育、情趣、想象、思考

美育渗透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力更强,这是因为语文课的内容大部分是文学艺术作品,而“文艺是依靠美的法则创造的”(马克思语)。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决定了美的内容存在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因此,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

一、激发情趣,领略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自然界的日月星辰、朝霞彩虹、名山大川、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不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不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能以其美的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众多的审美享受,可以从自然景物的形、色、音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体验。如《海上日出》,可以使人感受到朝霞、旭日的梦幻般的色彩之美;《观潮》使人领略到奔腾壮观的声势之美;《桂林山水》可以感受到漓江水的清、静、奇的玲珑剔透的图画之美,以及桂林山奇、秀、险的奇异险峻之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可以使人感受到婉转悦耳的音乐之美,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所展现的美。

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趣,认真分析各种美的环境,用优美的语言、华丽的辞藻去描绘这些自然风景,接着反复咏诵课文,产生激情,渗透于讲课之中,学生受到感染激起情趣,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然后再引导学生诵读、欣赏、玩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从而感受自然之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就紧紧抓住漓江和桂林的山两个优美的排比句进行反复地赏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其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使学生仿佛畅游其中,亲身感受那美好的山山水水。

二、启发想象,品味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文学又是通过语言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语言是语文教材中艺术美的媒介。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散文、小说、诗歌、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的作品,都是通过精心筛选的珍品,作为具有审美意义的课文,是美的内容与美的语言的辩证统一。欣赏课文语言艺术美是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小学教学的特点所在。教材中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从感情上打动读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生动形象:如课文《飞夺泸定桥》中:“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歌颂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其二是凝练含蓄:如课文:《落花生》中这样写到:“父亲接着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凝练含蓄的语言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其三,新鲜多样。新鲜多样,富于独创性的语言,是和作者思想的深刻、对生活的独到的体验和认识,以及表达上的创造性是分不开的。如郑振铎的散文《燕子》塑造了燕子的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声形俱佳的意境美,文章结尾:“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湛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比喻贴切,有形有色,这样新鲜多样的语言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小学生们非常爱读。第四是韵律和谐。文学语言的韵律和谐,尤其在使诗歌中表现得特别强烈。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诗歌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悦耳动听,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学生在理解了字词句含义之后,就能品味语言的艺术形式美,教师应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陶醉于语言艺术美的氛围中。可用续写、扩写、复述等方法启发想象。没有想象便没有真正的阅读,更谈不上从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只有丰富的想象,才能变文字为画面,变静止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创造新的意境和形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三、引导思考,感受社会美

社会美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包括人类精神行为的美以及 人类社会创造的事物的美。表现社会美的课文在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教材,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篇章。

1、形象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美的形象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文学作品中作家用想象说话,靠形象表现主题反映生活,用美的艺术形式塑造美的形象。教材中描写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形象,他们高尚的品质、纯洁的心灵、美好的语言给学生深刻的感染。吃鱼骨嚼草根献出生命的老班长、英勇杀敌跳悬崖的五壮士、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日理万机、积劳成疾的周总理,这些形象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充满悲壮之美。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美好人物的形象,让其情操、言行、心灵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崇尚英雄模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挑重担、见义勇为、富有牺牲精神的高尚美德。

2、生活美。教材中有许多展现生活美的佳篇,比如《理想的风筝》中歌颂了残疾的李老师理解生活、热爱生活、坚强乐观、自强不息的美好形象;有表现生活的情趣和理趣的课文,如《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有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作家老舍通过写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了养花的乐趣,也让读者得到启迪。

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让美的情趣充满小学语文主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为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

——————————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2、《小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

3、《素质教育论坛》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11

【关键词】大学语文 审美教育 实施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0-01

大学语文从艺术性和思想性上看来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这都给审美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所以应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情操,激发学习的乐趣。下面就论述一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审美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开阔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字词、语句的含义以及一些写作技能,而大学的语文教育抛开了局限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繁琐的课后练习,它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去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去领悟文学形象、感受文学内涵、体验文学美感。所以说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文学作品中潜移默化的文学美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爱好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格美

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本质就是训练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一些良好的素质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精神,积极乐观的气质,以及宽广的胸怀和理想的人格。孔子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揭示了审美、人生、人格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阐述了文学对于人格健全的作用。所以说在大学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格美。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1.创造审美环境,抓好课堂教学

语文课的审美首先应该是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美的环境来配合美的意境,对于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精心设计,创造出美的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老师通过以下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美的意境。首先,可以通过教材中名篇的阅读来创造氛围。文学本质上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无论是抒情还是叙述,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将文章中的意境或者人物的形象优美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感悟作品中所蕴涵的美感。在朗诵的时候,一样要注意表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时候,通过老师的朗诵,为学生创造一幅安静和谐的田园风光,让学生体会到最淳朴的自然景色,感悟着诗人宁静致远的逍遥。其次,对名篇情感的审美分析。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剖析文章中景所含的情,人所含的美,着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中要避免一味的灌输,应该为学生的思维留有一定的空白。中国诗句最讲究景外景和情外情,让学生自己感悟诗句中的美。课堂上多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积极性,让学生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创造的美的境界。

2.把握学生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审美意识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所以在审美过程中学生也应该是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审美意识。因为文章中的审美因素是先通过学生的内心世界然后再结合他们的一些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逐渐积累起来的审美观念,是一个由外向内,再向外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中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就可以达到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课外的语文环境精心审美教育

语文的学习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在进行审美教育过程中也应该与课外相结合,利用课外的语文环境进行美育活动。比如说在校园中创办诗社、举行美文大赛、编写板报、组织演讲比赛或者诗歌朗诵比赛等,还可以针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开展专题交流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为学生创造课外的语文环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和感悟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品位的目的。课外语文环境的审美教育其实是一种审美实践,这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之上去表达美,把美呈现给他人,实现美的传递和创造。

4.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多角度的审美享受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说通过朗读,可以是教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是听朗读录音,通过声音来引起共鸣。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因为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音乐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充分地表现和激发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音乐手段来欣赏我国古代的诗词,能够充分的发挥诗歌的音乐潜能和抒情魅力,会产生妙不可言的审美感受。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审美享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并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渗透美育,使得学生可以发现美、爱好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用美的力量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和高尚的品格,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2]徐贞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l0

上一篇:监督委员会工作册下一篇:动物外形介绍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