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共10篇)
——谈历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方城县一初中 金玲军
摘要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历史课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有:首先应该系统地开发中国史和世界史中的思想政治素材,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进一步深化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帮助学生完成从单纯的历史知识到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第三,以课堂教育为基础,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通过学习历史,培养中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心。
主题词 历史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回顾历史,联系今天,展望未来,把众多纷繁复杂的过去通过师生的互动展现出来,在参与和体会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美好,鞭挞丑恶,其道德功能是不可言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本质的功能。因此中学历史教育过程除了要完成 “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的社会功能外,也需要和其他学科一样注重进行思想政治渗透,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思想政治于历史教学,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就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复兴梦,是13亿中华儿女的强国富民梦。历史就是一本书,就是一个美好世界,书之韵味,且为读之。阅读历史这本书,等于在历史里走了一回。认识中国梦,先潜心读历史书,就会从其历史中找到中国梦的注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好题材。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应该系统地开发中国史和世界史中的思想政治素材,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初中的历史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素材,但在以往的教师对思想政治素材的使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影响了历史课教学思想政治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该对历史教材中的思想政治素材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合理运用历史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民族危难史教育、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各民族团结统一教育等。
中国的古代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国古代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绚丽的文化等都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收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方面的世界之最,如粟、水稻、大豆、大麻、苎麻、桑、茶和漆等是中国最早种植的;隋朝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中国有“瓷器之国”的称誉,还有著名的“四大发明” 等等。引导学生收集、学习、欣赏汉唐时期的史学、诗歌、宗教、书法、绘画和雕塑等文化艺术方面辉煌灿烂的成就,感受汉唐盛世的风采。学生在学习或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抗争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两条线索结合在一起。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走向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国土沦丧、主权瓜分。中国人民生活在贫困和屈辱中,反映这一段历史的电影、电视、文字材料较多,形象、生动。我们可以经常设置具体、形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中国的这段屈辱史,产生气愤、痛恨的心情,并在这种情绪中思考、探究中国被动挨打的原因,理解中国生产力的落后是导致被侵略、掠夺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进一步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身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史,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等民族英雄为抗击外来侵略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无不激起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些材料,教材中较简单、扼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要求学生收集这些方面的具体材料,精心准备,然后举行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讲中受到爱国主义熏陶。
在利用好中国史思想政治素材的同时,我们还应合理开发世界历史的思想政治素材。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只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世界的文明也是相通的,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从“蒸汽时代”到“电子时代”,这些文明发展的结果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永无止境。
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科技文明的奇葩,这些都是人类的骄傲,历史上的“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的发展进步,理解是科技推动了人类历史的飞跃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引导同学们对比同一时期中外的社会状况,理解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从而树立发展中国科技,振兴中华的决心。
第二,进一步深化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帮助学生完成从单纯的历史知识到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历史也是教人做人的一门学科。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体验其中蕴含的做人道理。如果引入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就能使思想政治过程中知、情、意、信、行丰富饱满。历史知识生动真实,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中国历史上,关天培、邓世昌、黄继光等勇赴国难、守土保国、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李大钊、吉鸿昌等严守纪律、威武不屈、慷慨成仁的革命精神;马本斋率众抗日、拒寇诱降,其母支持亲子抗日,绝食而死的感人事迹,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这种道德情感必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历史与思想政治的关系是:历史知识→道德认知→历史范例→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在利用历史名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历史名人事迹的认同及对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的认识,我们不妨引入一些典型的反面人物,同先进的历史人物事迹做对比,这样反而能起到弘扬正气,反对邪恶的目的。历史教材中,例举了许多危害一时,为后人所不齿的反面人物。如善于拍马屁,装孝心、暗藏夺权野心的安禄山;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先投降女真贵族,后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贪污之王”和坤;贪于权势,对内镇压太平天国、维新志士、义和团,对外一昧卖国的慈禧等等。将这些人物的丑恶言行尽量地揭露出来,使学生不仅对他们产生了憎恨感,也使学生在批判中辨明了是非,弘扬了正气。
第三,以课堂教育为基础,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历史能给人以启示的作用,启发中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进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评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什么司马迁不畏权贵倾注全部心血写成《史记》,李时珍用毕生的精力写成《本草纲目》,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他们追求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先贤、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国古代,人们追求青史留名,《左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为历代所推崇。通过讲解,让中学生认识到如果不追求人生的意义,只随波逐流,那么人的一生只是扮演了一个泡沫的角色;如果只是吃喝玩乐,那么生命只是一短暂的年华,很快付诸东流,毫无意义。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奋发进取,为人类作出贡献,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有了这种思想境界,就确立了中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
最后,通过学习历史,培养中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心。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是历史教育最突出的思想政治功能。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拂尘览史,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与自豪。这种自豪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催促人们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能产生强大的民族亲合力与凝聚力,使我们伟大的民族蒸蒸日上。因此,学习中国历史能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发达作出贡献。“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树立的关键时刻,而历史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学习世界历史能够让学生了解世界的过去,了解中国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及所发挥的作用,了解中国受到列强的凌辱,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一、从思想上要明确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性
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 紧密结合历史教材, 以便得出结论, 要对学生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 教师在讲授时, 要充满感情, 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恨, 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 只有这样, 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情、认识国情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国情、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 也是认识、分析国情的基本原则, 是正确认识国情的前提。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 对历史国情知识进行科学分析, 去教育学生认清国情发展的真正规律, 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样, 才能使国情教育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的反映。以真实的历史, 真实的国情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 就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三、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国情教育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 求同存异, 或者求异存同, 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 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 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 发展趋势和前景。只有将国情教育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 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 才能找出国情中的长短差距, 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 才能发人深省, 催人奋起。
四、以正面教育为主进行国情教育
以正面教育为主, 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在历史教学中, 在讲国情中的积极有利因素方面, 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国情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 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种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归纳到一点, 要通过认识国情, 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五、从实际出发进行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学生出发, 必须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国情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教育;主体地位;情境
中图分类号:C6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165-02
人类生活表明,人的任何认识和动机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动下完成的。“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同样,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也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爱憎的人。要想在教育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离不开情感教育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因为教学过程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情,对人们的行动起着巨大的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众所周知,历史学习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人文素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情感”,是人的内心对外界信息产生的某种反应,以及在这种反应的基础上具有的一种较为复杂的与精神、心灵和心理状态相关的体验。在社会生活中,情感表现出非常丰富的内涵,有以道德标准为评价尺度的道德感,如爱国主义情感、同情心、责任心、自尊心、良心和荣誉感等;有与审美情趣相关的美感,如愉悦、爱慕、满意、憎恶等;还有与人的各种活动相关的理智感,如兴趣爱好、成就感、怀疑、热爱、自豪感、进取心等等。情感是人们启动和保持行为的内在强大动力,是与人的个性和人格养成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情感的发育和发展状况甚至关系到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和发挥情感的作用,让历史学习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情感的深处,做到以情育德非常重要。
1教师应挖掘和选择适当的启发情感的知识点,这是实施情感教育的良好开端
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经过几轮不断改进,总体上已比较成熟,情感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在历史教材的具体内容中。挖掘和选择恰当的知识点是培养学生正确情感、促进其转化为积极意志的重要环节。这个知识点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史实,也可以是某个史实的片段,选择时既要考虑史实本身所具备的丰富情感因素,又要顾及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情寓于史,情随事迁,教师的情感应随着知识讲授水到渠成的表达出来,不可过后补遗。
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司马迁和《史记》这部分内容,可以就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启迪学生挖掘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标志,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材料,如果泛泛的加以介绍,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应对启情点精心选择,以便收到教学效果。教师如果把指南针作为启情点:首先,教师制一个司南模型并配备一个小指南针,然后指出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发现了磁石指南北的特征,进而制成“司南”。教师出示模型,指出古人以磁针指南,制成指南针,教师在出示指南针,指出我国是最早认识磁石特征,并最早制成指方向的仪器。后传到欧洲,广泛运用于海洋航行中。从而才促成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玛发现印度,麦哲伦作环球航行。这是我国人民为世界历史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教材中还有像郑和、郑成功、岳飞、戚继光、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史人物,像“闻鸡起舞”、“揭竿而起”、“约法三章”等成语故事,历史课程中包含的这方面内容极其丰富,不胜枚举。我们要利用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向人文教育方面深化,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成为表达历史情感的手段
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内容要转化为学生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依靠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教学的保证。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也是进行情感教育必要手段,对于开发思维和情感不无禅益。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诸如讲述、谈话、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
讲述的方法要求教师要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谭嗣同英勇就义,声泪俱下;讲关天培血染虎门,义愤填膺;讲唐诗宋词,绘声绘色;讲袁世凯窃国,怒从心生……是师生感情相融,引起共鸣。
谈话法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使感情双向交流。在教师,引而待发;在学生,水到渠成。讨论法是师生互摆观点,使感情共生,融汇感染。角色扮演法则是使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产生感情体验。
在社会实践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可以利用参观、访问、主题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历史,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3情感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情感的主体体验
不可否认,在升学指挥棒的影响下,初中历史教学仍未完全从“应试教育”的窠臼中走出来,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社会、家庭和教育部门形成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共识,需要依靠制度的力量构建起鼓励教师探索、实施情感教育的外部环境氛围。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回归到应有的学科价值定位上来,学生也才能在完成历史知识学习的同时学会分辨美丑、善恶、是非,从而更快地积累人生经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外显到内化的过程。情感因素只有满足主题的需要时,才能发生迁移和内化。在人类社会里,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爱和恨必须源自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世界。知识可以灌输,但情感只能渗透,只能是自然地流露而不是故意雕琢。情感教育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过程,只有教师的投入没有学生的体验,任何美好的情感都无法产生共鸣。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情感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体验之后,才能在情不自禁之中启发悟性,萌发情感,实现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例如:在讲授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得不到楚王的信任、被罢官流放后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是,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历史人物;重现历史,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体会去揣摩不同角色人物的思想感情。扮演楚王的学生体验楚王昏庸糊涂、宠谗臣而远忠臣,以致于亡国的教训;扮演谗臣的学生体验乱臣卖国卖主、陷害忠良而成为误国罪人的无耻;扮演曲原的学生体验忧国忧民但得不到重视得不到信任,只得眼睁睁看着祖国和人民沦为别国之奴的种种无奈和哀伤之情。无形之中,情感已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效果,情感教育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取得了成功。然而,在不将情感强加于学生而让学生亲自体验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学生个体个性特征的差异,决定了各自情感体验的水平是不一致的,是有层次有高低之分
的。如:体验“母亲的伟大”时,无母和有母的学生的体验是不同的。所以,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适度的情感目标,在教学里有计划、分层次、分步骤地去实施和完成,避免泛泛而谈,避免操之过急。
4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程度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上每节历史课前,我都注重以新颖、奇妙的内容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课题的引入内容有时是一个小故事,有时是同学的身边事例,有时是切合本课内容的一段录像,有时是一组色彩绚丽的幻灯片。如讲到世界史《近代后期的文化》时,我就先询问学生有谁知道居里夫人,她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成就。学生对她稍有了解,但都不能完整地叙说。这时,我就打出一组幻灯片,简单介绍她的身世,她在科学上的艰苦努力和钻研精神以及她的成就。置于这样的情境之下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有关居里夫人的内容,也激励学生学习她在科学上努力攀登的精神。
把问题巧妙的隐含到富有启发性的情境中,使问题含而不漏,称为问题情境。而怎样去创设问题情境则是关键性环节。例如,在戊戌变法中,谭嗣同拒不逃走,决心用血来唤醒国人,但学生对谭嗣同的行动是否理解呢?这就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先介绍戊戌政变后的形势,谭嗣同是有机会逃走的,如康有为、梁启超那样,但他没有那样做。他说:“各国变革,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却没有这样的现象,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则自嗣同使。”面对敌人,大义凛然,临行时,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通过创设上述的意境,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发问,学生回答。这样把隐藏在情境中的问题,以这种方式解决了,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历史情境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文明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求知欲、所见所闻往往超出教师的知识领域,这就促使历史教师不能不抓紧充电,加强自学,不仅精通历史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力求充实科学技术史、艺术史、文学史、思想史、宗教史、天文地理等,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学生掌握了它,就能够比较正确地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应着重以下几点:
一、在讲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同时,要着重阐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决定着社会政治制度和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变。我国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归根结底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以此启发学生积极投入四化建设,全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推动我们的社会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同时还要阐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历史上的统治阶级进行的一些改革,虽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但由于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了某些调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西汉、唐朝、明朝初期,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都曾调整过统治政策,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今天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虽然与历史上剥削阶级的改革有本质的区别,但其目的也是为了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更加适应,从而为生产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加速四化建设步伐。通过这样的`历史教学就会提高学生投身当前改革的自觉性。
二、要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又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后,都迫使统治阶级作某些让步,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1840年后,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扑后继的英勇斗争,才迫使帝国主义列强放弃瓜分、灭亡中国的企图。通过这些历史事实,就可以使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从而坚定不移地相信、依靠群众,更好地理解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三、在讲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还要正确阐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他们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要求,比一般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做得好些,影响大些。如果离开历史发展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可能表现出重大的历史作用,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在讲历史人物时,不能离开人物活动的历史舞台,不能离开当时的社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人物的历史作用和成败兴衰的原因。例如,讲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首先应当指出,当时由于经济联系的加强,已经出现了统一的趋势,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其次是由于秦国的强大超过了其他六国;三是由于秦始皇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了他个人的作用,采取了正确的策略措施。由此说明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六 国,是由于他的统一行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人民愿望。他统一六国后,本想长治久安,想一世、二世乃至万世地统治下去,但由于他暴虐百姓。违背人民意愿,结果不过两世就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再如刘邦、项羽,他们顺应历史潮流,举义兵,诛暴秦,推翻了秦的暴政。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由于他违背历史发展趋势,实行分封制,再加上地刚愎自用,结果被顺应历史潮流、实行约法三章、善于用人的刘邦所击败。“刘邦建汉后,由于汉初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实行一系列与民休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但到了西汉未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压迫,阻碍社会前进,使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最终导致了西汉王潮的灭亡。像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个著名的反面人物--袁世凯,他利用资产阶级的软弱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更有责任参与其中,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并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增强环保意识,对环境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进行环保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到的环保内容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臭氧层的破坏、光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热污染、大气污染、核污染等等.涉及到这些学习内容我们怎样进行环保知识的教学?
物理教学中我们应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做到既适时又适当,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教学过程中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例如进行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学时,我先向学生介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能产生粉尘和CO,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致缺氧而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二万五千人死亡,五万人双目失明.这虽然是久而远的事件,但足以使学生的心灵发生震撼,我还特别列举了2006年2月,吉林6个市发生CO中毒事件!学生当时情绪很激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深体会到CO污染的严重性!
二、利用实验教学进行环保教育
物理实验课都是教师准备好教材,学生到实验室按要求得到结果以验证所学的内容,学生多数是教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对于器材的来源从不过问,多数学生都认为器材是学校花钱买来的,没什么问题,即使损坏了,也只是让教师去调换.记得有一次做平面镜成像时我问学生:“如果我不提供实验器材,你们有办法去完成这个实验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最终大部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成实验器材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有一个学生用报废的干电池,这个实验不但解决了原来实验中燃烧的蜡烛与镜后未燃烧蜡烛不完全等大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原实验蜡烛燃烧的时间限制问题,并且避免了众多蜡烛一起燃烧所引起的空气污染.这次活动不仅使学生完成了任务,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废旧物品是可以利用的.同时,物理教学中的不少实验都可以自制器材去完成.如在制作天平的活动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废弃不用大小的电池来作为天平的砝码,横梁也可以用木棒来代替.像这类制作还有很多,而这些器材的用品来源完全可以用被人们扔掉的废物,如旧电池、易拉罐、木板、玻璃、塑料等来替代.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周围都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垃圾所占去,我们的空气会怎样,环境有会怎样?我们利用了废品,既减轻了垃圾处理量,降低了处理费用,有利于保护地球的物资资源和能源,减轻了全球生态系统的恶化.又如做碘升华、凝华实验时,课本要求将碘放在敞口的烧杯里进行,由于碘蒸汽有毒,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将碘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里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外溢,以免污染环境,又能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三、利用生活中问题进行环保教育
物理教学有一个优于其它学科的一个优势,那就是物理关注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众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物理来解决.而生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教育应当考虑到每一部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借助教育手段使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并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治产生新的污染的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环境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在我们周围,经常会有环境问题发生,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生活常识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例如,为什么现在人们买冰箱时,售货员会介绍无氟冰箱呢?原来距地面20公里~30公里的平流层里有一层臭氧,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具有特殊“新鲜”气味的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杀菌速度快、效果好,而且有去除色、味的特点.臭氧层在天空中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样,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而电冰箱的氟利昂如果散逸、泄漏出来,上升到臭氧层会破坏那里的臭氧,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现在我们已经研制出了氟利昂的代用品,淘汰了这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于是就有了无氟电冰箱.又如前一段时间太湖水污染导致无锡等地用水紧张,水价暴涨.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的富营养化,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使水质受到污染.更有其它的许多地方河流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生产用水都出现了危机,让学生明白在未来的生活中,水资源的危机很可能取代能源危机而成为人类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清楚认识到水资源和其它许多自然资源一样,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油、煤炭没有了,可以用核能、太阳能来代替;钢铁不够用了,可以用铝、铜甚至用塑料来替代.可是水呢,水却没有替代品,任何别的东西都代替不了水在自然界和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四、利用课题研究渗透环保教育
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
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一史料的主要类型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
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从而掌握了解历史的一般方法。
(2)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也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和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种推理学问。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就在于为已提供的历史事实提供例证,传输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促进学生神入历史,感觉当时的历史环境,触摸到历史人物的脉搏,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三、史料教学的主要方式
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资料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证据来说明……”“从这段(些)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史论结合,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例如: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2.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3.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作比较。4.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推演,找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
四、史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1.从历史著作中收集史料
我们要直接从原始资料中搜集史料有很大困难,因此只有平时有意识读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史料引用比较多的著作,从中搜集我所需要的史料。尤其是近年来,从整体史构建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文明史构建的《世界文明史》《中华文明史》、与国际合作相关的《大国崛起》的解说题、从现代化史观构建的著作。
2.从教学杂志中收集史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教师的手边都会有几种历史教学类的期刊,多数期刊都会刊登优秀案例。通过这些优秀案例,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同仁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教学设计,还可以把案例里面的史料摘录下来,为我所用。我手里每年都订了《中学历史教参》《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历史学习》,这些杂志上能比较贴近中学实际地介绍史学研究前沿的一些成果、有大量素材可以使用,更有不少思路可借鉴。(如去年一诊的晚清三新政题,还有其它的一些期末题、单元题)还有《高中政史地》《高中历史》等杂志均可用。
3.从历史试题中收集史料
现在考试对史料越来越重视,材料题也越来越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各种复习资料也因此挖空心思更新史料。由于考点都是对应课本的知识点,这些史料自然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并且,这些史料又体现了命题人的思路,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是最合适不过了。4.从网上按主题收集史料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材料,为我所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人民教育网等上有大量的新题可以选用或改编;按关键词输入百度搜索可能设计图片材料题。
五,史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为应用的时间还不长,一线教师对史料教学的目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教师在使用方法上还不够娴熟,因而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史料运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出现有效性偏低甚至无效的现象。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
1、史料运用只是招牌,学生未能从中获取任何史学方法和历史学科能力;
2、史料堆砌,与主要历史知识关联不紧密;
3、史料有误,给予学生错误信息,构建了错误的历史情景。细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史料运用不充分
① 在学习中,“论从史出”大致有以下步骤:研读史料,辨析史料,提取信息,论从史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也应遵循这几步进行,某一步不到位即会导致史料运用不充分。不充分的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研读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史料理解不透,也就谈不上辨析史料的可信度,更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史论或问题的结论也只能由教师得出,这样的情况致使史料运用成了招牌,走形式而已,学生无法从中获取《课标》中所要求的“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历史学科能力。
2、史料失真失准
史料从内容上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大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文字、实物、口碑三大类。因为史学研究是依据史料进行的,因而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史学研究首选的是直接史料,间接史料运用则要多方印证。
现代信息技术为查找历史资料提供了便捷,也带来了弊端。网络上所提供的史料多为转手的间接史料,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都需要考证,但一线历史教师受时间和阅读面的限制,对网络上查到的史料不进行考证而直接使用,时常会发生史料有误的现象。此外,别人论文或资料中转引的史料也应考证,多次转引容易出现讹传现象。一旦史料有误,给予学生的信息以及学生据此建构的历史情景和历史知识也就出现差错了。
另外,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引用电影和电视剧片断的现象,常常有失妥当。目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很多,走“戏说”路线的绝不能成为历史课堂的教学资料,即使非“戏说”类也很难成为真实可信的史料,比如七年级下册教材引用了电影《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的场面图,此场景就算是根据文字材料再现,也很难做到绝对准确,所以给予电影图片不如给予文字史料让学生自己建构历史情景更为妥当。电影和电视剧,只有在将来研究传媒史或生活文化史时才能成为可信的真实史料。
六、引用史料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选用史料
(1)充分合理使用教科书上的史料
沪版新编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2.准确节录
在教学设计和试题命制中,各种新史料的涌现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由于在引用史料时操作不够严谨规范,造成了一些偏差和问题,给教学与评价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秉承史学传统中的“实录”精神,严谨而科学的对待史料。只有对史料谨慎节录,准确引用,规范呈现,才能更加高效地运用史料,更好地贯彻“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课标理念。
3.忠实原文
中学史学传统中历来十分重视文字的推敲运用,增减改易细微之处能带来表意上的巨大变化。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微言大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字千金”的故事更是真实的写照,《春秋》一字可以寓褒贬,《通鉴》一字可知兴替,历代治史者都把严谨放在第一位。因此,无论命题还是教学,引用史料时都要绝对忠实于原文,不增一字,不改一字,对需要增加文字以助于学生理解的,增加部分要用括号标出;对于需要删节的文字要反复推敲,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在删节处用省略号标出。
4.正确价值导向
一般地说,历史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道德教化三大任务。其中道德教化是历史学科的神圣使命,杰出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嘉言懿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一般地说,历史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道德教化三大任务。其中道德教化是历史学科的神圣使命,杰出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嘉言懿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增强针对性
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为了使史料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往往选择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史料,但要注意在体现了选择史料内容的针对性的同明,不能导致史料在真实性和科学性上产生问题。
6.难度要适宜
如果把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一般说来,非文字史料中的图表史料、实物史料学生容易读懂,文字史料中的现代中国史料也相对易懂。但并非所有文字史料学生都能读懂。例如涉及到世界史内容的史料,往往一些西方史家的文字史料学生比较难以读懂;如果学生古文功底不够扎实,涉及中国古代史的一些文字史料学生也难以读懂。这时教师就需要对所选择的文字史料加以适当的提示或解释,因为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利用这些文字史料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加强对运用学生史料的指导 首先,加强研读,加深辨析理解。
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片史料等,教师都应在备课时读透读懂,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特别是教材中的重要史料,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字义或难懂的典故,教师要给予讲解,确保学生读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指导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内容可信度较高,哪些内容不太可信,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其次,精心设问,指导信息提取。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8充分运用教材
教师与学生最基本的教学材料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拥有丰富的文字与图表资料。而依据新课改的精神:教师要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理念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充分运用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资源,围绕教材设计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于史料的作用,国外学者有过精辟的论述。例如美国学者把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归纳为:(1)激发兴趣;(2)“使历史变活”——使历史有生气及时代的气息;(3)加强对重要人物、事件、法律、制度及问题的认识;(4)对重要文献获得直接的认识;(5)使批判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等等。再如英国学者认为史料的功能:(1)进行说明;(2)发展想象力;(3)澄清旧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4)有助于发展历史的及一般的技能和认识;(5)有助于传达真实感;(6)用作证据,进行推断和解释。
那么,在实践中史料教学运用于历史课堂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史料在促进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发展思维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史料,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本节课“发明家的科学精神”时,我选取了爱迪生的相关史料,“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发明大王,一生完成了2 000多种发明,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发报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水泥等等。1931年月10月18日,爱迪生在西奥伦治逝世,终年84岁,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学生一看这一史料,不禁为爱迪生的科学精神所吸引,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得出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并不难。在讲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引用这么一则史料: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产业革命后)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引自1831年英国出版《机器的成绩》)
2、论从史出,增强历史感。中学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历史感,这也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同时代人特别是名人的原话和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讲述史料,看似增加难度,实质上是简化了教材内容。如:在分析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引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资产阶级,由于一切工具的改进,由于交通运输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融进文明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工业革命对世界联系的影响,也进一步说明了蒸汽机出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 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和情感相联系, 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活动, 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完成教学目标。
如我在讲授《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内容时, 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湾》, 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到南泥湾由“草莽丛生、野兽出没”被开辟成“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的过程。听完后, 教师问学生:这首歌曲反映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什么阶段?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正面临什么困难?面对这种困难,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以此引入教学。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历史教材中有时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 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 学生感到陌生, 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 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无声为有声,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 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 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的苦衷。
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 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学生往往难以记住。我在课堂上使用下载的多媒体课件 (FLASH动画) 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经过的地域用画的小帆船在经过的路线上行走, 在路经重要地点时, 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 展示出时间和人物画像, 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 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且能记住时间和航海家。起到了其它教学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
又如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 西安事变发生后, 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 我播放了记录片《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 (1)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 扣留蒋介石; (2) 宋美龄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 (3) 亲日的何应钦兵围西安, 派飞机轰炸渭南、华县; (4) 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 (5) 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 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 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 大革命时屠杀大量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 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 经过看书思考, 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 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 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伟大决策有充分了解。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 信息量大, 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 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 展开丰富的想象, 进行积极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最终形成一种能力。
如讲“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内容时, 先播放有关介绍金字塔的录像, 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外观宏伟、庄严;内部结构复杂, 装饰精致;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金字塔象征着什么?在地处沙漠地区、没有任何现代机械设备的前提下, 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它的建造体现什么?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积极发言, 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既学到了知识, 锻炼了思维, 又使思想得到升华。
又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 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 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 大肆铺张;挪用海军军费, 建造公园;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通过不断的思考,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去陶冶学生情操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好教材, 它在培养和塑造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课堂教学, 单靠语言来描述, 缺乏情景和环境渲染, 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优势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自觉地接受熏陶。而利用电教手段, 就能解决上述难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 最佳情境的创设, 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 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感受到历史氛围, 从而进入角色, 受到感染和教育。
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 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 精神不振, 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 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入;人们吸食鸦片, 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 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 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 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 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受到防毒反毒的教育。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来临,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会自主学习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起很大的作用。利用多媒体,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列出阅读提纲, 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再针对提纲提出的问题, 检测出学生的阅读情况, 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形成很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 提高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能力的基础。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 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 还没有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
总之,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 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用于教学中, 既推动教学手段的更新, 而且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 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又能在在他们的大脑皮层中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 便于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品德,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不断改革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一定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本文介绍了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关键词:乡土史料;爱国主义教育;多种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48-01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中学历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奋发学习以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来谈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充分利用乡土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史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和认识上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
乡土史教学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国与家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及至家乡,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因此,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在我们祖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我们的祖先洒下的血汗和创建的劳动成果以及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乡土史料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先辈在历史上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了解到家乡人民在历史上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例如,我们泉州地区的学生在学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倭联系到俞大猷抗倭等,这时,历史教师就可以去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或举办一次专题讲座等。由于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所以,学生们会感觉非常亲切,这对他们来说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这片赤土的热爱,进一步激发他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习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观。”可见,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已成为新课标的基本精神之一。
通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任何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都是爱国的。从古到今,自上而下,爱国事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明朝后期奋战十年,荡平倭冠的戚继光;明未清初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使台湾回归祖国的郑成功;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抗击扩侵沙俄,收复新疆,“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宗棠;戊戌政变后,甘洒热血,“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辛亥革命时期,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所有这些,都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的爱祖国、爱人民的赞歌,体现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发扬和丰富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和崇高的品德,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为今天的中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三、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是师生的双过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但教师的立场、观点 ,引导却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立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周密的课堂设计,对不同类型的素材,施以不同教育方法。对千古传诵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气概的历史名言,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教师如果有感情地朗读,能燃起学生的热情,激起他们的联想。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教师如能富有魅力的讲述,也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讲四大发明,如数家珍;讲黄海大战,声泪俱下;讲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四、通过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虽然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争雄,有过魏、蜀、吴三国鼎立,辽、西夏、金与宋并立,但最终都实现了统一,由此可见统一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搞分裂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7世纪荷兰殖民者曾占了38年,最后郑成功将它收复;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又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到二战的结束,日本的投降,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些史实充分证明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通过这些历史内容的学习,就能清醒的认识到,当今任何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必将受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把台湾同胞的利益同中华民族的整體利益对立起来的任何图谋都是不会得逞的,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周才方,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四川省营山县城守第一完全小学校 李红霞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言语和行动。如果人与人之间缺少感恩之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冷淡,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感恩,让感恩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德,在我们心中扎根。
现在的孩子尤其应该学会感恩,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之中,他们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大部分孩子在家长的溺爱以及各种各样的包容下,形成了一种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在他们的观念里,要父母满足他们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些孩子甚至只会向父母无休止的索取,却从来不会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养育他们的艰辛。可以看出,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因为他们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平常的教育中应该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去体会,时刻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关怀别人,对于别人的帮助要学会说“谢谢”,学会从身边的小事中寻找最平凡的快乐。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1.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桂林山水》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2.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大。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了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而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为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
3.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辽阔的疆土,还有丰厚的文化和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感知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们去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语文教学论文 )《长城》《赵州桥》《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样的人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4.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1.感恩――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间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规、吸毒等各种违法犯罪。
2.感恩――承担责任。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担心;感念祖国之恩,就是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威胁时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苟且偷生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人早已明白的道理。
3.感恩――学会和谐相处。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1.信息筛选――知恩。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文章或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要点,抓景物、事物特点,从景物、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人物特点和事物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2.情感体验――感恩。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形成刻骨铭心的记忆。(1)在朗读中体验。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里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章,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2)在想象中体验。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学生的心。表现祖国优秀儿女的课文,通过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的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3)在思维中体验。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索,在思索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
3.倾诉衷肠――报恩、施恩。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主要方法有:①保持角色本色诉衷肠。②深入角色诉衷肠。③变换角色诉衷肠。
黔东南州中小学(职校、特校、幼儿园)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登记表
(内容注明:□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小学、□职校、□特校、□幼儿学校,请在□内
论文学科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德育、思品、科学、信息教育、职教、特教、幼教、学校管理及其他。
注:此表可复印,必须订在论文首页。除最后两栏外,其余均由作者填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杨秀华
摘要:要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打破传统思维和习惯,扩大教育视野,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出发,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素材,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并据此改变历史教学评估的手段和标准,唯其如此,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便有了源头活水和通畅的渠道。
关键词:初中历史素质教育实践探索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新局面。因此,学校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是,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够,教育观念陈旧,没有很好地把握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依旧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顺从的地位。
诚然,要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以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但是,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课程改革和学科教育中。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谈点个人的见解。
一、建设一支具备高素质的历史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少年说》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培养造就一支具备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精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几年的支教生涯,我深刻地体会到:当一名教师难,而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更难。因为这份职业是特殊的,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漫漫执教路,不仅使我懂得了怎样教书,更使我懂得了怎样育人,而我更懂得育人必先提高自己。人们经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表达对教师工作的敬仰。可从教师的角度看,我们考虑更多的恐怕应该是怎样让知识的蜡烛更持久灿烂。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的许多知识已经严重老化,切不可有吃老本的思想,而应不断学习,进行知识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地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了解当今新技术发展新成果的教师,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探索;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教师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者,为了构筑人类昨天和明天的桥梁,必须从教不息,学习不止。而历史学科有它的特点,它包罗万象,其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在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和开发他们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有着包含政治课在内所有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感、现实感、使命感。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要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为起点,积极而主动地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教师必须不断拓展专业基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实践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掌握,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用何种方法把教学内容变成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终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放在首位,努力营造“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有最充分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其中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是引发动机,激发兴趣,发展个性的最佳选择。通过小品表演、动手制作、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有积极意义的感知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进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比如,我在讲“一国两制”的构想内容时,采用制造意境法和讲授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把历史与现实链接起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具体做法是:
首先是播放两首歌曲《东方之珠》、《七子之歌》和朗诵诗歌《国殇》介绍香港、澳门被分离的历史引进课文内容。让学生回忆台湾与大陆的历史,启发学生初步感悟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顺利地将历史教育与情感教育融合在一起,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热切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真挚
情感。
其次,实施情感教学:为了探究理性认识。我们必须实施情感教学。比如再次播放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录像,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为祖国的强大,洗雪国耻而自豪,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当学生一旦进入学习意境,互动课堂即为开始。教师适时展示探究问题,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问题(1):港澳台问题国家为什么要采取“一国两制”方针?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实行“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互动学习中,我采用了制造意境法、步步诱导的方法,组织及启发学生探究、讨论、分析,结合教师串讲、归纳、小结,使学生更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其时,这种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就是对学生提高思想素质的过程。问题(2)组织讨论: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实现香港的回归?探究这一问题时,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得出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加强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问题(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问题解决之前,我先播放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录像,加深学生的印象,接着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使学生对祖国的完全统一充满信心。通过这种教学实践使得教学方式由原有的教师填鸭式的说教,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历史课变为师生互动、学生探求,主体弘扬的课堂,切实提高历史课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了素质教育要求的目的。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从技术层面上讲,网络技术的发展并开始逐渐打破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划分界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和本课程资源相关的影视、录音、录象类资料也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如文献记录片一般能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是重点利用的音视资源,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它们或多或少能够提供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实践证明,历史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源的开发必须多元化和社会化,而要实现这一切需要实现教学策略的转变,而教学策略转变的核心是要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根本性转变。而要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打破传统思维和习惯,扩大教育视野,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出发,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素材,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并据此改变历史教学评估的手段和标准,唯其如此,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便有了源头活水和通畅的渠道。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推荐阅读:
尝试教学在高中历史教改中的探讨10-25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6-25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07-26
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6-26
关于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7-27
浅谈在历史地图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09-14
巧用插图,充分发挥它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0-21
畅游在历史的回忆中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