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推荐10篇)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篇1

新课标主张发展性评价观,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评价功能也由重甄别、重选择转向重激励、促发展。

一、赞生之长,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1、赞美学生时我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内容全面。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学习功能较差的学生,我更加慷慨的赠与他们溢美之词。通过赞美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例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2、时机要恰当。我体会评价不宜过早,不等学生说完就给予鼓励,会大大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应等学生说完再做评价,这样既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师作出中肯的评价。如果有些问题答错了,我也不忙于立即否定,而是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全班同学,鼓励其它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使全班学生的思维在争辨中发展,认识在争辨中深化,问题在争辨中解决,积极在争辨中提升。评价也不宜过迟,太迟了就起不到应有的心理激励作用了。

3、评价的语言要艺术。赞美要恰如其分,针对性强。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对某个问题有独特的见解,我只说:“很好!”,他们会感觉很失落,显然类似这样的赞美不够恰当。此时我会给矛更具体的赞美:“你的答案太棒了,很有创意!”,打破统一的模式,由衷的评价,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对高质量发言的持续追求。反之则会导致许多负面效应。

4、评价语言要有感染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的一个“好”字,既可以说的得平淡如水,让人沉得有勉强付会之嫌;也可以说得满怀激情,让人觉得是发自内心的赞赏。

所以我便将“好”替换成“太有创意了!”“你真聪明!”“太棒了!”等等。我发现这些发自内心的赞美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都很大,内化成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我的语文教学评价也真正发挥了激励功能。

二、评价的方法要多样

课堂中除了我经常以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外,还尝试着让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效果不错。

我作为教师用鼓励性语言或描述性语言对学生在语文课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侧重于评价他们发展性领域的表现。因人而异,对基础差的学生,评价重在鼓励其敢读敢说;对基础好的学生,旨在激励他挑战创新。有时是一个赞许的眼神,有时是

一个鼓励的爱抚,有时是一段赏识的话语,这些都令他们怦然心动,信心十足,都会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学生自评就是让学生根据我提出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比如让学生对完成的一份作业或回答的一个问题,独立思考判断自己有哪些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自己进行反思和评价,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逐渐掌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互评,我主要尝试过同学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这种方法能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像照镜子一样清醒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这一方式的关键在于首先我与学生通过民主讨论形成集体的标准,正确的舆论,并内化为对学生有良好作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使学生在相互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立的发展。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无论什么方式什么语言都要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运用,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让评价更充分的发挥其激励作用。

三、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办错事、说错话或有一些不良习惯,教师除正面引导以外,必要的批评教育是不可少的。现代教师都承认那些传统的挖苦、告状、预言、比较等粗暴的批评方式已不适用于当代学生了。所以我总是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的使学生心悦诚服。

1、批评要灌注情感。

2、寓贬于褒的批评。学生都特别喜欢表扬,厌恶批评。课堂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常犯的毛病,一次我将课上听讲特别认真,回答问题又积极的同学中肯的表扬了一番,并特别强调这样做不仅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事半功倍。那些走神做小动作的同学马上意识到老师也是在间接地批评他们,并且在用心良苦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便认真听起讲来。

3、建议性评价。中学生看起来个子高大,但还是有很多幼稚的地方。往往由于考虑不周,在主动学习或做好事时顾此失彼此时我就会热心的提出建议,使他们少走弯路找到成功的捷径。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篇2

关键词:教学资源,“技术”,多媒体功效,“专家型”使用者

教育教学过程是传播教育信息的过程, 是传者 (教师) 借助一定的渠道 (媒体) 向受者 (学生) 传送一定的教育信息, 从而引起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的过程。

在传播学的五个"w"的经典理论中, who-when-where-who-what ("谁 (who传者) 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向谁 (who受者) 传授了什么 (what) ) 。它所强调的是受者接受了什么。大众传播如此强调受者的接受信息, 那作为其分支的教育传播过程所强调的仍是受者即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程度。学生接受教育信息的成功与否, 成为衡量我们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之一。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 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教育引入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技术手段, 如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技术, 卫星通讯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虚拟现实”的仿真技术和网络教学技术。

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教学, 已逐渐成为一种普及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可挖性的特点。它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它可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 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验证, 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可调节的学习进度和可选择进行的学习路径, 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 而教师这时充当一个领路人及指导者的角色, 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 与此同时, 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 (包括能力起点不同, 认知方式不同, 学习风格不同等) 来确定学习目标, 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和达到目标的学习路径, 从而确定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 并通过不断的反馈来评定学习的结果, 以此来不断的完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优化。要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地应用, 必须了解其性能和特点所在。

1.1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能化静为动

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 生动形象, 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 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需要, 制成课件。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 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 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使教与学充满生机,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动态的画面与学生思维紧密结合,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 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对一些难以表达的事物时, 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帮助我们解决。比如:在《邓小平理论》的教学过程中, 在教授邓小平某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时, 先播放一段相关的历史片断, 让学生感受到在艰苦的年代, 伟人是如何发挥其超人智慧同困难作斗争, 了解其伟大之处。然后老师在重点讲解, 学生自然而然地回顾所看片段的相关过程。图象和声音在人的大脑形成印象是比较深刻的。学生易于理解。试想一下, 单纯的讲解, 老师无论费多少口舌都无法体验到当时历史背景的情形。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再静、动结合。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2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能化繁为简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 声色兼备, 所以恰当应用,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 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从而有效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从事理工教学的教师知道要将一个复杂电路图或一个零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将一个复杂的电路图或者是零件图在黑板上展示出来有时所费的时间比讲解的时间还多。它不但费时而且精确度不高。借助多媒体可以直接将电路图放大在大屛幕上而且可以进行局部放大。将零件放在讲台上通过摄像头把一立体的零件直接展示在同学们面前, 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出来, 图象不失真、清晰、易于讲解、节约时间, 起到事倍功半的结果。

1.3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能提供多元化、网络化教学、学习环境

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时代, 当然教学也离不开网络。网上交互平台的功能包括在线课程学习、在线专题补习、学科答疑中心、兴趣讨论小组、课件管理、教学管理、教师备课、作业批阅、网上教学交流、网上专家咨询、教学评估等。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及时快捷的特点, 在校园网络上创设虚拟的学习社区与交流社区;校园网络教学系统还提供多种自主学习策略,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习者认知主体的体现。特别是请一些专家授课或作报告时, 优势更加突出。比如:我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聘请清华大学教授到我院授课。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 将所授课程同步传送到其它多媒体课室。解决了学生多课室小的矛盾。同时制作光盘放在网络上,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点播收看, 巩固复习。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把学生置于网络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提供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 使学生吸取多学科的知识, 获取更多的信息。

1.4 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情趣

单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是不能叫做多媒体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同于其它的电器设备。普通的电器设备买回家就可以用。比如电视、取暖器插电就可以发挥其功能。而多媒体教学设备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 我们必须给它充足资源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如何利用这一工具去尽情发挥, 发挥的程度如何, 这就要看资源丰富程度如何。而资源的来源者就是我们教师,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的质量高低直接反映教师的水平,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授课程进行认真、深入的科学研究。当自己的成果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出来的时候, 从中获得无比的乐趣。从而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情趣。

2 如何运用好多媒体技术教学

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它的绝对优势, 但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而不是目的。"技术"一词是指代硬件--传递信息并作为完成某种任务的工具, 而多媒体技术使用"技术"一词不仅如此, 它还表示借助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系统过程。为什么不同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效果会不同。这主要取决于教学资源质量的高低和在媒体上我们如何去应用。只有真正“会”用, 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 运用多媒体教学, 应避免浮夸现象

在多媒体教学中应避免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多样化, 追求表现的新颖、动感等效果。把不必要的声音、图像、动画一起搬到屏幕上。不但达不到教学效果, 还会起到负面影响。在多媒体教学应用过程中, 我们必须掌握好尺度。比如:在制作课件时, 一些动作的画面不能过于太多。界面上一会儿出现“小天使”飞来飞去, 一会儿出现几朵不停的“绽花”, 再进一步, 又是“绿茵鲜花、百鸟齐鸣”同时伴有“甲虫”声或“流水”声。且不论教师制作水平如何, 但过多的“花絮”、“点缀”会让学生眼花缭乱, 冲淡主题, 干扰学生的注意力,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2 运用多媒体教学, 应避免机械性操作

多媒体教学, 要注重教学方式。在课件制作好后,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投影到屏幕时不能只是机械性的“点击”。如果只是机械性的“点击”, 课件的质量再高也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 有关教学的内容和信息都事先输入到电脑中去, 但人的情感是无法输入电脑的, 多媒体教学使用的是计算机等仪器, 这就需要在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方式去引导、感染学生, 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理解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

2.3 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充实教学资源同时, 应避免滥竽充数

有了多媒体设备, 我们应充分利用起来, 充分发挥其优势。媒体教学的载体是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开发应跟上。不要让多媒体设备变成一个花瓶, 一个摆设的架子。有的学科还没实现“零”的突破, 不加以有效的应用是一种浪费。一方面“不用”, 另一方面“滥用”都不利于媒体的发挥。因为媒体是有一定的容量, 反对什么东西都放在媒体上, 媒体的内容太多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必然会影响点播速度。因此应该经有关部门审核, 才能放在媒体上, 防止滥竽充数。媒体的内容到一定时期需要更新, 对过时的东西加以删除, 留出空间充实新的内容。让我们在教学媒体上看到的是真正的“精华”。

2.4 运用多媒体教学, 应成为“专家型”的媒体使用者

多媒体技术引用于教学, 在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方便的同时, 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位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成为“专家型”的媒体使用者。了解多媒体的特殊功能和艺术魅力, 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多媒体仪器是比较精密、贵重的设备。对于维护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定期进行维护。维护得好可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使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比如:定期清理防尘网, 投影灯处于畅通的通风状态, 可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对于使用者必须了解仪器的性能和规范、正确的操作过程, 才能使多媒体随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规范、正确的操作是保护好仪器前提。如何开机, 开机的顺序以及关机所需等待的时间等。如不正确操作有可能损坏仪器。比如:在投影机关闭时, 一定要投影机自动关闭时才能切断电源。不要为三分钟左右时间直接切断电源。马上切断电源投影灯泡会缩短40小时左右寿命甚至烧掉, 一只投影灯泡的寿命只有2000小时, 而价格是几千元。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损坏从而影响教学。爱护多媒体设备是每位使用者应有的责任。只有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总之, 运用多媒体教学, 我们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者, 必须发挥人的能动性、发挥人的智慧, 将多媒体的功能在教学中发挥其最大功效。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 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 使教材“活”起来。

参考文献

[1]西尔斯, 里齐.教学技术——定义及其范畴[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9.

[2]沙莲香.传播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篇3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结晶,是丰富的知识资源宝库。中学语文教学要充分看到这一点,借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深入探析了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传统文化;应用措施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结晶,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表现出崇高的民族精神,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哲学、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而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让学生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呢?就笔者个人看来,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传统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这对于将中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水平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陶冶中学生情操

中学语文教学经常会涉及古诗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及时向学生传授古文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例如,在进行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教学时:《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传世佳作,文章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身居陋室、安于贫困的思想情感,充分表达出作者不愿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陋室铭》语言文字的精湛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它成为不朽的绝唱,十分值得人们学习。通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肯定会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会深深的记得这样一个洁身自好、不愿与他人同流合污的伟大诗人,而学生其自身的行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传统文化,从而陶冶学生情操,(二)有利于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我国的传统知识,促进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灿烂文化发展历史,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例如,在进行汉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汉字的由来以及造字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之间的区别以及具体的用法,促进学生看到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中学语文的学习。

二、传统文化在中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措施

(一)课前故事导入,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学生经常会从父母长辈口中听到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代代相传,并带有很强的民族特征。鉴于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传统故事导入环节,可以先由教师进行示范,随后再由学生独立演讲,通过学生走上讲台演讲故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课前故事导入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课堂,有利于切实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进行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授《愚公移山》、《花木兰从军》、《刻舟求剑》、《买椟还珠》等传统故事,倘若故事情节较长则可以分段讲授,尽量将讲解的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随后,再由学生进行复述,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独立进行讲解,以此来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

(二)加强文言文教学,突出传统文化

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包含了大量的文言文内容,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因此,教学可以将文言文和传统文化的教学结合到一起,加强文言文的教学力度,突出传统文化。

例如,在进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向学生传递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提问学生对于古代战争的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突出传统文化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中学语文实践教学课堂的质量。

(三)开展课外活动,进行知识竞赛

在少部分学生的印象当中,传统文化是死板的、枯燥无味的文化。针对学生这一错误的思想,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规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例如,教师可以编制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试题,开展知识竞赛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试题的编制不宜过偏,而是尽量依照学生自身的水平进行编制。下面是笔者自行编制的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试题:

1.请至少说出三个范仲淹的代表作品。正确答案:《岳阳楼记》《定**》《渔家傲》《江上渔者》等;

2.《孔乙己》出自鲁迅先生的哪一部作品集中?(正确答案:D)

A.《朝花夕拾》 B.《祝福》 C.《伤逝》 D.《呐喊》

上面的题目都是与中学语文文本密切相关的,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传统文化。

三、建设校园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说明,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够在无形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校园文化的建立离不开传统文化,学校领导应当坚持以道德建设为核心,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建设校园文化。

例如,在教室的正中央悬挂古代名言名句,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为本班构思出名称,要求尽量围绕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等,尽量为学生设计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学语文教学课堂起到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大家庭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势必引起全球的关注。因此,我国一定要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从中学生抓起,将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让中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新时期的高素质水平人才。从这一点上来看,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苗德朝.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初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06)

[2]吴润填,林妙君.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篇4

武汉市第六十二中学刘红

摘要: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习者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发挥多元评价的导向性功能是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多元评价导向性功能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挑战,常常会感到“书是越来越难教了。”而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性质决定了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语言信息的输入,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变得十分关键了。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因此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要让学生在“做”中进行学习;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有效的教学还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习科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因此, 通过发挥多元评价的导向性功能是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评价的目的提到评价,许多人自然地想到考试和测验。实际上,评价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考试。评价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甄别,不在于发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有多少优、多少及格或平均分数是多少。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各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或轻重之别,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历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因此,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核心是“全人观”。内容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评价在于给学生找到并提供成功的支撑,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教学评价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协调地发展自己,尽可能使自己在多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第三,学生的智力发展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智力潜能。因此评价的作用在于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于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与弱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于养成学生合作的精神。

二、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评价的目的是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具有多元性。评价不仅应该有终结性的评价,同时也应有形成性的评价,不仅应该有测试型的评价,也应该有非 1

测试型 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有对语言知识的检测,也应有对语言行为表现的评价,也应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评价一个学生不能仅仅看分数,还要看这个学生是怎样得到这个成绩的,以及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选用的学习策略,与同学的交流策略等。

看分数是终结性评价,而看过程就是形成性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侧重对知识和技能的检查,侧重学习的结果,形成性评价侧重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侧重将课本学习应用于生活实际。更主要的是学生做人和做事的品质的形成。

在学习评价中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

三、在班级教学中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1、重视评价的即时性和发展性,支持评价的激励性原则。

有许多孩子,并不是因为笨而学不好英语,往往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老师没有及时给予科学的评价,使他们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失去了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在笔者的桌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用英语列举了101种表扬学生的言语,它时刻提醒笔者要多看学生的亮点,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们,每处小小的错误,用老师博大的胸怀去爱每个孩子。把重视评价的即时性和发展性,作为过程评价的内容体现有课堂内外的各个方面,评价的激励机制长期作用,积累效应也体现在学生日后的学习的态度、表现中。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

2、重视评价的持续性,把日常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

日常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记录与评价。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建立作业记录(包括书写作业和口头作业),课堂表现记录,测验成绩记录(包括单元测验和听写小测验)。作业记录除记录家庭作业的上交或等级外,还可分阶段收入几份优秀的作业样品,如优秀的集错本、优秀的试卷订正、优秀作文或笔记本等,并且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选择这份作业,让学生讲讲自己是如何完成这个作业的。对于这些记录定期公布阶段性结果。这样学生可以反思自己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的不足,促进自己不断进步。

3、重视评价的多元性。把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重视评价的多元性,不应把学生看做是被动的“评价对象”。学生也应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应直接参与评价,以便理解、思考、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参与对于评价的成功与否关系极大。评价是民主参与,协商和师生交流的过程。

引导学生自评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评价的客观程度。

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起到相互监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

利用上课开展各种小组活动,如对话比赛,表演比赛,朗读模仿比赛,让学生自选评委,自己打分。而平时的课文背诵也把小组检查与老师抽查相结合。写作训练中,自我批改、小组互评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了评分原则,便自己的写作练习也更有针对性。

4、除此以外在班级教学评价中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师生清楚地了解评价的标准和目标,应注意避免偏见并使之最小化。

在评价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基础,在现在基础上,给他们提供更多取得成功的机会。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经验和兴趣。如作业的布置中,可尝试分层布置,给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的作业。使他们都能跳一下摘到苹果。

四、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推动教学科研活动

学习评价是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的实施首先是确定目标,其次是教学手段,第三是评价机制,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先要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成功要靠评价机制做出判断和反馈,评价的结果又用来验证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科学。因此,这三者的关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从而产生高质量的教学。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科学的评价方式能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1)统一评价标准,分阶段正确发出指令。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不同阶段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可和同组老师一起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研究,正确发出指令,有针对性推出各阶段的复习验收内容及反馈方法,力争在单倍时间里获取最好的教学效益。

2)统一评价方法以利及时反馈,在集体备课中与本组的老师们达成共识。努力使教师通过各种评价方式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备课组内进行自反思互相评价,并进行适当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抓好终结性的量化评价,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在期中、期末做好详细的质量分析的前提下,找出教学的不足之处,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和平时的课余时间随时就补充不足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平等和谐的教研氛围,使每个教师从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常用的方法有:集体讨论、分单元列出重难点,确定评价反馈的形式如知识性评价采取单元词汇验收,语法、句型验收等,背诵精彩课文等;能力性评价采取三级验收制,即:单元、阶段和终端评价制,可针对学生实际自制试卷、精选题目,力求评价内容和

实际教学同步,以维护评价的真实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应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并不断调整标高和策略。

4)抓好复习的目标调控,最终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对资料进度,评价方式的相对统一,增加教学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在复习中通过集体备课,对复习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进行调控,不断根据诊断性评价了解阶段性教学的得与失,从而很好的控制了复习的节奏, 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Genesee, F.and J.Upshur.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Cambridge Language Education, 1998

2.Oxford, R.L.et al.“Strategy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ers: six situational case studies and a training model”,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2(3): 197-216,1990

3.北京教科院教研中心外语教研室课题组 “对中小学外语学习评价的初步研究”。

4.程晓莹,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5.郭平建,郑建凤 “中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6.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7.龚亚夫,罗少茜英语教学评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篇5

内容摘要:怎样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每人都有自己的认识,但本人认为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一下做法:

一、重视新课预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让学生参与教学。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自主 主体作用

历来的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单词、短语、句子、语法”等单纯的知识传授。因而教者把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解剖开,综合来,把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弄了个支离破碎。教师自以为讲全了,讲透了,然而学生收获不大,效果不佳。这种教学充其是“喂”,学生“吃”进去了,能否消化则不去管,再“吃”,还得靠“喂”,这样,学生永远长不大,永远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去获取“果实”。

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这是教学规律使然,并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作为教者,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其次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认为“学法”才真正是教师所应“教”给学生的重点,教改的重点亦应围绕“学法”进行。因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有句话这样说“教是为了不教”,也道出了教师职责的最高境界。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了“学法”,才能达到“不教”。在讲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启、读、练、知、结”等手段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学生通过“看、听、读、思、写、练”等活动掌握学习方法,不仅巩固提高了英语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自由驰骋于英语知识的天地。这样便达到了不教的目的。

实践证明,把学生由“台下”转移到“台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由被动地接纳知识的地位改变为主动地摄入知识的地位,并且通过当场动脑与发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果尤其好。扼要说来。我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

一、重视新课预习

预习(以Reading为例)就是让学生在老师讲课前,把课文读一读,了解、熟悉、练习学习内容,熟悉相关背景知识,找到自己不太懂得知识点,以便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英语学习中,预习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学生课前不熟悉文章的基本内容,不找出重点难点,听课时就必然跟着老师转,处处被动,事倍功半。作为英语课,新课预习主要是单元预习和单篇课文预习。包括:

(1)熟读课文,扫除词语障碍;(2)初步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背景知识和文章的写作特点;(3)复习、巩固和补习旧知识,并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4)找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5)结合预习,做相关练习。

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预习,大大提高了听课水平,他们“带着2

问题听老师讲”,上课的积极性高,目的性强,学习兴趣浓,效果也较为显著。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语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学习形式,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环节地位。我国历来非常重视阅读教学。一篇文章要阅读什么?我认为要引导学生注意三方面:(1)了解课文里的相关知识;(2)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3)品味课文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的。

要让学生了解课文里“写了什么”是一个并不太难的问题。比如Advertisements是一篇说明文,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关于广告的基本知识,如广告的大体分类: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以及这些广告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阅读策略的学习,学生知道组成说明文的一些基本格式:introduction of subject,supporting details,conclusion。这样,通过阅读课,学生不仅增加了对广告相关知识的了解,而且还掌握了些说明文的基本方法。

事实证明:经常给学生制定易达到的有一定梯度的小目标,学生就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一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当然,解决认识问题单靠简单的反复说教是不能奏效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手,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才能实现由“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变。其次增加学生自我阅读的时间,要求学生对一篇文章先通过认真阅读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识,哪些是浅显的3

认识,然后再通过课堂讲评。这样对学生的思维才能有所触动,从而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教学的第二个层次:让学生把握课文用什么写作方法写的,老师首先应在Reading教学目标中让学生明白,在分析课文内容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最后,再让学生模仿此方法,在具体写作中加深理解。

品味课文的语言表达就是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语感教学。在语感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让学生思绪与将要感知的词句形成距离,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综合作出正确的语感判断。

三、让学生参与教学

针对目前中学生的求知趋向、心理特征、学习要求和自我意识,我试行了“学生自学,老师点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达到使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训练、智力发展完美结合的预期目标,进一步体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等教育思想。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1教师帮助学生明确课文中应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指导学生自读。

2、学生备课。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准备,主要内容为熟悉教材,清理知识点,通过查阅有关资料,逐一讨论并落实知识点,排除疑难。

3、老师帮助学生把他们在自读中获取的具体知识上升到科学的认识上去,引导他们进行自学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一理、归纳、使之准确化、条理化。

4、从小组中选备课成绩最佳的一名担任“教师”,小“教师”就像真正的教师一样,登上讲台,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准确生动的语言,简略地把自学中获得的知识信息输送给全班同学。同时,再把学生教师的“授课”用录音机录下来,抽时间在班里回放,让他们自己再感知一遍,找出不足。做到“去差补优”不断积累经验,也就是让学生从做中学、去感悟。

5、一个单元学完后,召开一次师生座谈会,共同探讨“教”与“学”的得失,让每位学生都发言;做到查缺补漏。

这种方法使学生站在教师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它改变了学生对英语课的常规学习模式,增强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紧张而又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习英语,不能局限于课内。如何才能把课内与课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在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以读促写,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

学生课堂学习之外,还有很长的课外时间。我组织学生订阅《英语报》《中国日报》,开展读书,读报等活动。班级专门设立图书角,学生之间互相传阅。尤其是利用寒暑假时间,指导学生有计划的阅读一些原著以及一些优秀诗歌、散文等。读后写出心得体会,摘抄优美的词句。开学后再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办小报,把自己整理的内容剪辑上去,然后在班级里传阅浏览。

2、注意锻炼表达能力

在每节英语课开始时,花上三分钟,让学生用英语讲个小故事,或搜集校内外新人新事,把动人的故事传播出去。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参看书看报,去关心周围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辩能力。还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胆量。

3、倡导写日记、周记

几年来我把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计划,有目的,有要求、有评讲。使课外练笔与作文紧密配合,让学生认识到写日记、周记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增强写作的自觉性,潜移默化的提高写作水平。

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算是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篇6

摘 要:中学图书馆在中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职能作用,可以向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是?W生们的第二课堂。通过其丰富的馆藏,学生可以长期自由地利用图书馆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不断的提升自我,为之后立足社会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教育职能

中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为踏入高中打牢基础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愈发激烈的社会竞争,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中学图书馆的建立,有效弥补了这部分需求,为中学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图书馆的问题现状,就如何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教学辅助作用,为中学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中学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存在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图书馆不够重视,服务意识淡薄,普遍存在图书经费不足、藏书量少、藏书结构不合理、服务不系统规范、利用率低等方面的不足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学图书馆的教学辅助作用。

(一)缺乏关注和重视

一些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不够重视。将图书馆当成了一项教育部门下发的硬指标,只考虑建成完成任务,不考虑深入发展。而中学图书馆建设属于学校的基础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看不到即时的成效,就集中精力在提高升学率上,将重心压在了学校教育,忽视了图书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二)图书经费不足,藏书利用率低

大多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领导的重视不足造成的,二是经费的缺乏,图书馆只能通过压缩新书品种和复本量的方式缩减经费开支,价格昂贵的资料图书,更是不予考虑。藏书量少,藏书的分类不合理,种类稀少,造成了藏书结构的不合理。稀少的藏书量和不合理的藏书结构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对现有图书的利用率。

(三)服务意识淡薄,不系统规范

大多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在管理和服务上都不系统规范,没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图书管理员对馆藏图书情况不甚了解,只负责收录登记学生借阅的图书记录,对于学生所需的书籍知识知之甚少。

二、加强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转变思想,提高重视

中学领导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着力于打造一个系统科学、服务规范、信息丰富、书刊齐全、资料全面的“第二课堂”。努力以培养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不止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这两项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前途。

(二)加强图书馆管理职能

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管理职能,一是严格规范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科学化管理,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合理配置安排图书管理人员和图书馆开放时间,优化开放服务时间,安排在学生的课余及节假日时期,尽量根据师生的空闲时间来满足其借阅需求,加强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和图书流通率;二是创新管理模式。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采取计算机管理模式,重视数据图书和网络的建设,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开设电子阅览室及多媒体视听室,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建立校园局域网,教育系统关联,方便快捷服务,让师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

(三)丰富藏书量,优化藏书结构

合理分类图书,进行编号和电子目录的收录工作,做好图书采购工作,选择的图书应以弘扬正能量、科学性强、具有实用价值等因素为重点。

(四)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是图书馆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内容,不局限于图书单一管理,不仅要做好图书的日常管理维护,还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馆服务应贴近学生,避免繁琐的过程,简化图书查借阅程序,合理摆放阅览桌椅,设置导读区,将学生喜闻乐见的书或一些热门的书放在显眼的地方,方便学生借阅,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的阅读空间。

(五)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一是要提高学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其业务素质,加强培训,通过不断学习新业务和新知识可以更好的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的多方面动态需求。既要熟悉图书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为中学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二是提高师生的信息利用素养。加强学生的获取信息意识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师生对电子档案利用的技术培训,可以通过组织新入学的新生参观图书馆、参加图书馆利用培训,培养其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学习的意识,举办相关讲座、培训,内容以介绍图书馆规章制度及藏书知识为主,鼓励同学们通过图书馆学习拓展新知识。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学图书馆在中学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学图书馆要做的更好,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就必须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优质的服务方式、良好的阅读环境,始终遵循以人为本,从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深入教育改革,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保持旺盛活力,保持中学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颖娟.浅析中学图书馆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8):152-153.[2]朱艳芳.如何发挥图书馆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2,(Z2):42-43.[3]李敏.论中学图书馆工作与图书管理员专业素质的提高[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05):29.作者简介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健美教育 篇7

物理091班 胡微波 09180108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丰富,人们不仅追求健康也追求健美。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到健身健美的行列中来,正确的健美教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身体健康而且对其心理甚至整个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有许多人对于健身健美运动不太了解,总是停留在各种健美误区中。因此本文论述了健身健美运动的概念、效能以及常见的健美运动的误区。通过自身体验和专业教师的指导,浅谈如何正确认识健身健美运动。【关键词】:健身 健美 教育 误区 健康

健康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健美的体形。因此去健身房也成为了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这种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但是对于什么是健身健美运动,许多人都不是很了解,总是存在许多误区,有些甚至有好几年健身经历的运动爱好者也深陷其中。基于如此现状,下面我将从健身健美运动的概念,效能以及常见的健美运动误区,这几方面入手来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健身健美运动。

一、健身健美运动的基本概念

健身是指获得人体健康、延长寿命的行为。而健美是指在人体健康的基础上,使外表和谐优美,具有艺术感的举止和行为。健身与健美运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健身主要以增保人的体质、延长人的寿命为目的;而健美主要以锻炼身体、增保体质、发达肌肉、改善体形、陶冶情操、促进人体外形健美为目的。从强身健体的角度来看,健美由健身发展而来,也是健身的一个方面;而从身体强健的运动水平来看,健美是健身运动水平的一种展示形式。

二、健身健美运动效能

健身健美运动的效能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经常进行健身健美锻练.其生理作用和效能是十分显著的,它不仅能发达肌肉,增强肌肉弹性和肌力,而且还能对循环、呼吸、消化、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影响,并且能够改善体型、体态等。“心理健康”这一概念在近几年被频频提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 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健身健美运动的实践证明,它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可以让人获得满足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不仅如此,健身健美运动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健身健美运动作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既是强身健体、改善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物质文明的一条途径,又是创造精神文明的极好途径。它将使人们具备一种奋发向前的精神,于人类有利,于社会也大大有益。人类社会中竞争与合作精神是不可缺少的,而健身健美运动在这方面的作用和效能也是相当充分和鲜明的。与此同时,有相关研究表明,健身健美运动能够有效提高爆发力,使体格充满肌肉线条美,还能够促进体内荷尔蒙的分泌等等。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健身健美运动,从而有效利用健身健美运动是刻不容缓的。

三、健身健美运动的常见误区

说起健身健美运动,我们总会想起那些健身健美运动员如同古希腊雕像似的完美身材,但是这种身材美则美矣,对于一般运动爱好者而言,特别是女性而言却产生了一种误解,参加健身健美运动就会变成那样,所以,有很多女性高呼我不要长肌肉。这其实是对于健身健美运动的一种误解。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开设的健美教育课,就我自己遇到的问题选取常见的几个健身健美误区,希望对于健美爱好者有所帮助。

误区一:健身健美运动会导致肌肉发达

大多数的女性朋友一提到练器械,马上就会担心练得像男性一样肌肉发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她们确实看到了许多男性通过器械训练,变得胸宽、背厚、肌肉发达,然而她们大可不必担心。第一,女性本身体内雄性激累较少,雌性激素较多,因而肌肉合成能力较差,脂肪合成能力较强。第二,即使是利用器械进行肌肉负荷训练,由于训练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要想长肌肉也是很难的事,要用特殊的训练方法,并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小重量、多次数的训练,不但不易长肌肉,还会削减多余的脂肪。所以器械训练不一定就会长肌肉,影响身材。相反,合理的器械训练曾使体型更美妙。误区二:练哪里就减哪里的脂肪

许多人是冲着减肥这一目的去参加健身健美运动的。因此在健身房里他们总 2 会选择单一的运动器械去锻炼他们认为需要减脂的部位。如女性总会选择跑步机,而男性对于俯卧撑等会比较钟爱。但这是一种误区。要想去除身体某一部位的脂肪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体内的脂肪是偏布全身各部位的类脂化台物液体,而不是某一特定部位的脂肪组织。光练仰卧起坐, 只能增强腹肌力里, 不会把腹部脂肪除掉, 所以, 只有坚持全身性的健美锻炼, 尤其是有氧运动才能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

误区三:急于求成、盲目贪重

在健身房参加健身健美运动时,总会看到有许多男性朋友一次次加重,并且相互攀比,总认为参加肌肉锻炼时是越重越好,可以快速拥有傲人的肌肉,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增加训练重量是为了增加肌肉刺激。有很多初学者,甚至一些中高级爱好者都把训练重量作为第一位。估计他们可能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增加重量,就是盲目加重。真的重量大了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肌肉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健身健美运动的过程中,应该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负重,而不是为了重量而增加重量,不然容易拉伤肌肉得不偿失,更何况我们并不是举重运动员。误区四:大量的出汗就能减脂

在许多健身房我们看到,很多跳健美操的妇女身穿连体健美裤,不停地跳动,让自己大量排汁,认为多出汗才能减脂。而有些教练还不让其进水,认为好不容易才出的汗,一喝水就白练了。其实,这是误导,是不正常的,人在大量排汗时,而不及时补充水份,很容易造成虚脱,单纯的出汗并不能减脂,而适量的增加一些器械训练才能有效地达到减脂的目的。

误区五:健美锻炼一旦停下来, 肌肉就会变成脂肪

许多人认为健美锻炼一旦停下来, 肌肉就会变成脂肪。这也是一种误解。必须指出, 肌肉不能转变为脂肪,脂肪同样也不能变为肌肉。许多健美爱好者停止训练后身体发胖、体重增加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他们平时不再进行锻炼, 而饮食且同以前一样, 热里摄入大于支出, 致使皮下脂肪层君厚,体重就增加了。因此我们不用有这种多余的顾虑,可以尽情地参加健身健美运动。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在健美教育课上的体验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健身健美运动的概念,功效以及常见误区进行较为浅显的分析,希望对于健身健美运动爱好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在正确认识健身健美运动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健 3 美的行列中来。让健身健美运动为我们的生活灌注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古桥 健美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1)00 4—5 [2] 杨路 论健身健美运动的效能与作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4月 [3] 刘新光 也谈健美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 年11 月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篇8

08级博物馆学于 赟P080310534

[摘要]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当今,博物馆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着近些年来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其观众面更加广泛,教育面也更加广泛。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还要加强它的普及度,重视社区的服务,使之更好的发挥教育职能。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使其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挥。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免费开放服务社区信息网络

一提到教育人们立即想到的就是学校:大学、中学、小学甚至是幼儿园,这些都是人们心中受教育的地方,但是人们长期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有意义的社会教育场所——博物馆。博物馆作为一个为社会和发展服务的向大众开放的非盈利性的永久机构,其最终目标是面向观众,而当前的一些博物馆在收藏、研究方面很重视,在陈列、观众、社会教育的方面就比较轻视了,这种观念下就形成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淡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重视这一重要“教育机构”。

一、免费开放形势下的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作为收藏、保管、研究、展示、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场所,如何利用馆藏资源更好地服务大众,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认知与教育的功能,长期以来一直是博物馆坚持不懈的追求。免费开放的到来,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显得更加突出。

从目前情况看,根据参观目的来分析,博物馆观众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类是有组织性的学习,包括科学研究;第二类是非组织性的观光休闲。以上两类观众在参观总人数中约各占一半。前者可称之为学习型,其中以学生占多数,传统的做法是一直将学生群体作为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对象,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事实也证明,博物馆一直是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后者,即第二类非组织性的观众,其大部分是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要求有更好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主要是指成年人,以市民和游客为主。免费开放后,相比之下,后者的人数有了大幅度的上升,不少先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表明,参观人数与以前相比有了数倍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多的就是当地的市民,相信他们今后会继续把博物馆当作娱乐休闲的一个好去处而经常光顾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游客包括民工也将会越来越多,尤其是节假日,民工因收入有限一般不愿去花钱消费,但又渴望更好的了解所在的城市和增加自己的知识与素养,免费开放后,作为保存文化记忆、提供文化认同的场所——博物馆,必然会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因此,这些第二类非组织性的市民和游客观众将会成为免费开放后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据相关的统计看,第二类观众在参观的总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并呈上升趋势。对博物馆而言,合理有效地利用馆藏资源,让第二类观众更好地享受其基本的文化权益,使博物馆成为集娱乐休闲、艺术品位、知识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场所,成为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的前沿阵地,是博物馆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第二类观众而言,休闲教育、审美教育和终身教育最能体现博物馆教育的特色。

由于博物馆集中了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优雅的品位和高贵的档次,是艺术和美的殿堂,也正因为此,难以被一般的公众理解和欣赏。但单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已满足不了公众的需要,他们更渴望如何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博物馆应在美学教育上多花点心思,引导观众如何去欣赏美的东西,鼓励他们鉴赏艺术品和提高对艺术品的认识水平,拉近高雅艺术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只有观众懂得了如何参观并利用博物馆提高审美情趣和激发美的创造力,才能使他们对博物馆保持长久的兴趣,养成定期来参观学习的习惯,免费开放也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国外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不少观众已在潜意识中养成了去博物馆的习惯,如许多人参观卢浮宫,就是直奔其三大镇馆之宝(米罗的维纳斯、蒙娜丽莎、沙摩特拉的胜利女神)而去的,而这三大镇馆之宝无疑也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其本身的艺术文化魅力早已超越了博物馆本身。

加强博物馆的休闲、审美和终身教育的功能,使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到强大的推波助澜作用,进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赢得更多的观众,是免费开放的必然要求和目的所在。

二、博物馆教育要服务社区

发展教育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数以亿计的公民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我国部分地区近年来兴起的社区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也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新热点、新时尚。

有资料说:国外的社区教育最早的模式应算丹麦教育家柯隆威创办的“民众高等学校”。之后,各国又相继涌现出一些各具特征的组织形式,如美国芝加哥大学首任校长威廉·雷尼创建的“初级学校”(后发展成“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和“发展终生学(教育)体系”。法国的“耶勒斯教育文化中心”,意大利的“家庭招待所”等等。

博物馆是以实物标本为基础,通过陈列展览进行形象直观的社会教育机构,是传播历史和科学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必须重视社会教育,博物馆这种特有形象的直观的教育,是其它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如果说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博物馆必须重视社会教育,那么,博物馆教育在社会教育中的立足点不可小视。面对社区教育所派生出的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区服务等,形成了较有影响的“小政府,大社会”。而博物馆、纪念馆(国家级和风景区内的博物馆除外)大多数处于被支配地位。这种被社区教育“合围”或“吞并”的情况,既是一种残酷的现实,又起到一种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博物馆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讲解工作,博物馆教育必须面对社会,尤其是面对社区。从全国社区教育走在前面的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考察,多数社区教育突出的是社区文化,如果一旦失掉了社区文化(包括博物馆、纪念馆的配合),社区教育就会显得单薄而缺乏活力。从转变人们教育观的角度讲,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管理体制的大改革,但我国社区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由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而且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把“社区教育”真正地纳入教育总体规划中,这也是社区教育研究“底气”不足的主要原因。

二是受旧文化教育观念影响严重,教育虽然减轻了学校“一统天下”的管理模式,照搬此法用于社区教育,又往往是行不通的。从区域的角度讲,其行政长官是决定社区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因为,社区教育的机构人员、经费等都要由社区行政长官签订。我国社区教育的实践也说明,没有政府的支持和认可,靠捐助或贷款搞这类公益事业是办不到的。

除以上两方面的因素以外,目前我国从事社区教育人员的素质仍需调整和提高。因为兼职人员过多,社区教育工作“走形式”就不可避免,更谈不上社区教育建设和发展了。

三、博物馆教育与信息网络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博物馆具有社会教育的特殊功能。博物馆陈列的文物,是历史文化的直观再现,它是联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和桥梁,可以把前两者的教育功能延伸和升华、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博物馆面对的是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参观目的、不同兴趣与爱好的观众群。所以博物馆教育是与其他教育不同的一个特殊领域。信息网络时代,博物馆的特殊社会教育的功能应该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挥。

以陈列展览为主要业务活动形式的博物馆,是通过宣传教育与讲解语言,把陈列物品介绍给观众,以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而陈列物品的社会价值,即艺术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在过去都是通过社教职能人员——讲解员的语言,艺术地再现出来,使观众在获得有关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艺术感染和精神享受,使爱国主

义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同时为之吸收。所以,社教工作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必须认真对展品进行选择陈列,内容安排与解说词撰写;讲解活动中的节奏、语气、情绪、仪态以及围绕展品而制作的标牌、版面、环境布局与参观顺序,都必须在实物、音像、文字的综合演示中,浑然溶为一体。给观众的印象、感受、记忆自然而明晰,生动而深刻,美好而难忘,达到物人合一,自然美与群体美完美结合的施教效果。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将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广开门路。因此,博物馆的发展必须走信息化之路。现代化博物馆的语言展示,已进入了飞跃发展时期,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已日趋展示出其高科技手段的优势。信息技术,已被用于博物馆事业,如中国科技馆的信息技术展示的二进制演示器,会说话的打字机、声音数字化、卫星通讯、光纤可视电话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成套微机处理机和多媒体计算机,使广大观众和儿童都能上机操作,留连忘返。博物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把古老文化与新技术联结起来,充分体现出信息网络时代博物馆教育的独特功能、巨大的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已经使传统的博物馆纷纷触网、织网,互联网上建立的拟博物馆拉近了人们与博物馆的距离。博物馆藏品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贮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崭新的高科技已经把古老的文明结合起来,使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形象正在产生根本的转变和历史性的跨越。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博物馆已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网上博物馆最大的优势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出了自身优势,以藏品特点、展览风格和研究成果取胜,在远程教育中,形成了互联网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出门就可以跨越时空,访问那古老的文明,无论是想浏览埃及的金字塔,还是要一睹那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只要按动鼠标,法国卢浮宫的名画,一代兵圣孙武的军事思想就会展现在眼前,所需要的研究资料,无需实地考察就会获取到信息。网上博物馆不受开放时间限制,人们可以在网上随时了解到博物馆的最新动态,可以加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总之,网上虚拟博物馆的出现、克服了传统博物馆在空间、时间、距离、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的需求,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广泛化和多样化的发挥。

应该看到,博物馆的发展是以物为基础的,传统博物馆中的建筑、陈列物品、人的交流,是网上虚拟博物馆所不能替代的。网上的宣传是为了扩大博物馆的影响,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其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最终走进真实的博物馆,网上所了解的信息无法与身临其境地感觉相比拟。但是,信息网络将给传统的博物馆带来活力,这预示着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以上仅就几方面对博物馆如何发挥其教育职能作了一些阐述,而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发展首先是博物馆工作者的事,但更需要的是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使人们知道走进博物馆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更好的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要做好这些工作,博物馆必须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教育职能,从而成为全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篇9

金沙中学李 炳 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这段文字明确的诠释了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教学评价对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为教师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正确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不同层面、不同水平的教学评价中,都应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取向,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迅速提高。

评价具有甄别与选拔的显性功能。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目前我国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政策。以往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是相悖的。显然,所有的入学儿童不可能都考入大学,最终只有大约10℅的学生能接受高等教育,而90℅以上的学生留在基层成为普通人。所以,不管是哪类学生,不管他将来怎样,眼前,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每位学生,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尖子生更尖,但是,不能让差生更差。否则,只培养几个尖子生,又怎能称之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又如何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所以,要更新教学评价观念,以学生为本的语文教学评价理念强调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倡导“每个学生都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评价具有反馈调节的功能。对教师而言,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评价的结果以科学的、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能使学生对自身建设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反馈要迅速,要及时,要准确,要客观。学生完成一项学习活动后,都迫切希望快速得到评价,得到反馈。如果反馈过慢,就错过了最佳时机,评价就不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评价具有激励功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评价信息的反馈会引起学生的不安情绪和焦躁感,这种心理倾向被教育心理学家称为“测验焦虑”他在评价反馈之前和之后都存在。但中等程度的测验焦虑,具有积极的动机作用。学生的练好表现与学习成果一经确认,将激发更大的动力。因此,应当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和作业批改中要把握好分寸,评价要恰到好处。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成就,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以防学生产生骄傲情绪。对优秀的学生要多评价缺点,有利于抑制他自满情绪的滋生,以增强其不断完善自我的思想意识,使其更加积极上进。对差生要多评价优点。

关于语文评价的方法有很多,有测验法、观察法、访谈法、自我评价法、问卷法、成长记录法。其中测验法是教师常用的方法。

我认为语文教学常用的评价方法除了测验法外,口头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课堂45分钟主要以语言交流为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有对,有错,有好,有差,有的时候教师一时难以作出正误的判断。所以,教师要有很强的及时评价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上,除了教师评价外,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评价时,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客观准确;既要有鼓励性,又要有批评性;既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以上仅是纸上谈兵。下面举一个例子:

这学期期中考试现代文阅读《古人读书不易》有这样一道题:我国古代书籍由 “编”、“卷”、“册”可见书籍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有的学生答:“经历了由重到轻、由大到小、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这与答案“经历了由竹简到木牍再到帛书和纸书的发展过程。”不一致,但是学生回答也是对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教者不能否认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讲评时,我是这样评价的:你的回答尽管与答案不同,也是正确的。只是角度不同,你能从表面现象认识到实质,把我得准,认识深,更表现了你的智慧。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篇1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现状、重温什么是素质教育、解剖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对的二种策略:健全教育督导体制与完善督导评估制度。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存在问题 督导体制

督导评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督导机构要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构建素质教育督导机制,改进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教育督导工作,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是各级教育督导部门面临的新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近年来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终止了素质教育大讨论并使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要求。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素质教育却仍然存在推进不平衡、不深入、不理想的问题,如何有效、高效地改变素质教育这种不温不火、不伦不类的现状?就教育督导而言,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今后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好法律赋予的保障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在策略上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倾力而为并在行动上落到实处。

一、从“是什么”入手,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 重温什么是素质教育,再度审视其本质,是高效推进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搞明白的“本体论”问题。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三全”:一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重点在于不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育规律,不搞死记硬背、加班加点、重复练习,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以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不以考分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二是面向全体学校和学生,重点在于注重薄弱学校的改造,使学校能得到均衡发展。对学生而言,不是只重视“尖子生”教育,而忽视“一般生”特别是“待优生”的教育;三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发展,重点在于不是只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不是只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不是不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考什么就只教什么等。

实施素质教育,尚应理顺三种关系:一是素质教育也承认和需要应试,也需要升学率,因为应试不是应试教育;二是素质教育既是注重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大众教育,也是需要注重培育拔尖生的精英教育;三是实施素质教育,既需要学校间的均衡发展而不分重点与非重点,也需要发挥好优质学校和特色学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从“为什么”探寻,揭秘素质教育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探寻素质教育推进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高效推进素质教育对症下药的关键策略和必然要求。有人认为是什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什么竞争压力太大,高考制度不合理;是什么为了学校的生存,教师的饭碗,政府的政绩等。诚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社会的也有学校的,有家长的也有学生的。就教育督导而言,我们认为有三个最根本的原因,即教育督导体制不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不顺畅和督导评估制度不完善。

(一)教育督导体制不健全

教育督导部门肩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作用,举足轻重,也无可替代。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国教育督导自恢复30多年来,教育督导体制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从“空架子”国家教育督导团到部分省市的挂“政府”牌子的“教育”督导室,以及部分区县的教育督导科,五花八门,性质不甚明确,“裁判员”和“教练员”的职能关系多年来一直未能真正理顺。加之教育督导队伍问题如编制和数量少、年龄老化、职级和待遇未得到落实、整体素质偏低等。这样一个自身体制存在缺陷的督导机构要保障素质教育高效推进谈何容易!

(二)教育管理机制不顺畅

高效推进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化的社会工程,需要教育决策、教育执行和教育监督协作努力,共同促进。但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决策上失衡。有个别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长分析总结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时只讲或重点讲升学数字和升学比例,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学校继续片面的应试教育。某县党委领导在各种大会小会上“推心置腹”、“语重心长”地强调,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我们就得大搞应试教育,否则我们就会吃亏,因为我们不搞,别人却在搞。这种决策既搞乱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又迫使学校不得不走应试教育之路。加之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大多向城市老牌学校、公路沿线的学校倾斜,更加剧了城乡学校间发展的不均衡。

2、教育执行上无力。对学校违背素质教育要求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睁只眼闭只眼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规定每周在校上课五天,时间不超过8小时,寒暑假不准补课,国家规定的课程课时必须开足开齐,这些规定严格执行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有的学校却置若罔闻、屡禁不止;又如侵占学生的休息活动时间,剥夺教师的双休日和寒暑假,随意改变课程课时,减少体育活动,只开设考试的科目,这些违规做法也未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坚决查处;还有违规收取择校费的学校,头年曝光、第二年照收不误,校长照当并未受任何处罚。这些管理缺位的行为也无形中助长了各类学校应试教育的加剧。

3、教育监督上无奈。当前教育督导部门无论体制还是工作机制上均明显地处于弱势,其职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监管能力不强,作用有限,使素质教育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缺乏有效的监督,且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三)评估制度不健全。一是评估体系本身有问题,重在升学率指标;二是评估体系虽然比较完善,从办学理念到办学效益,从办学条件到办学质量,从教师队伍到学校管理,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实际评估中起决定作用的却仍然只是升学率指标;三是教育督导部门的评估结果,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决策时不太重视或根本不用。

三、从“怎么办”上突破,优化保障素质教育高效推进措施

要顺利实施和高效推进素质教育而不孚众望,还需要针对以上三大根本原因,探究“方法论”的优化措施,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体制、畅通教育管理机制和完善督导评估制度。

(一)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提高保障素质教育的自身能力

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是高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教育督导发展的历史也要求教育督导在体制上一定要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国家教育督导团应该为实体机构,其次省市级教育督导机构一定要体现“政府”意志才能充分发挥“督政”职能,再次区县教育督导可以探索直属上一级督导机构的体制。只有这样,下级政府在决策上的失误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纠正,区县教育督导这一直接面对学校的最基层督导单位的职能才能更高效地发挥。同时,国家要大力加强督学资格制度的研究和实践,在督学聘任上实行全国统考,严格督学准入,先培训后上岗。要完善督学职级制度,每年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坚决清除督学队伍。

(二)完善督导评估制度,提高保障素质教育的助推能力

完善督导评估制度是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和高效推进的关键策略,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督导评估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效度、信度,就必须加强随机督导、考评和综合督导评估,并形成三年一轮的常规制度。

1、随机督导是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督导方式 随机督导是一种明察暗访,不通知学校、不定时间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随机督导的重点一要看课程是否开齐,除了查看课表,还要到课堂对比实际情况;二要看该上的课是否上了,不考试的课目是不是被挤占了;三要看课时是否上足,既不能超时也不能少时;四要看是否歧视“差生”,是否有体罚学生现象;五要看是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和卫生习惯培养,“阳光体育”活动和“2+2”项目是否落到实处;六要看学生德育是否注重实效,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否规范;七要看是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否进行;八要看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只以考试成绩和分数高低片面地进行。对发现的问题要当场纠正,问题严重的要反馈教育行政部门处理,并把随机督导结果纳入考评内。

2、考评是考量学校、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 考评通过对各学校各单位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和阶段性成果的检测,使素质教育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理解无偏差,执行不走样,管理无漏洞,发现问题并及时纠偏。考评对象是下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学校。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考评重点在于是否有违背素质教育的决策和规定,考评结果应作为主要领导政绩和任免的依据之一。对学校考评的重点在于是否存在违背素质教育的行为,考评结果作为学校校长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学校三年一轮的综合督导评估内。

3、综合督导评估是终极衡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发展水平的有力杠杆 学校三年一轮的综合督导评估,是一种发展性督导评估。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制定指标体系,分基础、发展、特色“三个等级”。其中基础级是学校必须达到的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发展级是学校自创的素质教育发展指标,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特色级是学校与众不同的“亮点”,主要展现其内隐的素质教育特色文化。学校综合督导结果作为衡量学校素质教育发展水平和校长任免的重要依据。

随机督导、考评和综合督导形成递进层次的三年一轮的常规制度,环环相扣,既注重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更注重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全面促进学校均衡、优质发展,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和高效推进。教育督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一定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及法规文件要览》2011-1-P12-13

2、续梅.《素质教育:我国目前的现状》.《中国教育报》2009-11-7

上一篇:状元谈文综学习方法下一篇:公路施工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