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对策

2022-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发展战略对策

中小建筑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及对策

我国加入WTO组织以来,建筑企业以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中小建筑企业更是如此。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共有建筑企业47820家,其中中小企业是47223家,占总数的98.75%。中小建筑企业纵然数量多,但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很难适应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建筑企业的定位、发展进行研究,电有利于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便于中小建筑企业的良性、持续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中小建筑企业的划分与界定

众所周知,中小建筑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一样,是相对于大企业而定的,但究竟什么是中小建筑企业,以怎样的标准来划分,则是十分困难和复杂的事情,各个国家、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划分标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对中小建筑企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1.中小企业的划分。中小企业的划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1999年,我国对《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进行了修改,对建设业企业仍划分为四个等级制,统一按施工总值、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多少归类,主要的考察指标是施工总值、资产总额。参照一些国家的标准及各类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型企业的标准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其中,特大型企业的标准为年施工值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以上;中型企业的标准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企业。

2.中小建筑企业的界定。中小建筑企业是一种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一方面它有决定自身本质内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也有量的界线。前者属于内涵的范畴,后者则是外延的表象。中小建筑企业的内涵就是最能反映中小企业本质特征的理论表述,主要从定性的方面来看。其内涵可以通过独立的产权经营、拥有的市场份额比重较小、承担工程项目规模较小、管理跨度小、缺少定型的内部职能及专业管理职能部门等来界定。中小建筑企业的外延,实质上是企业规模的数量界线。对于企业规模的划分,一般采用“3要素法”,即以从业人员、实收资本、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经营额的多少来确定企业规模。在3要素中,少数国家3项都用或只用其中的项,多数国家采用其中的两项。但几乎都比较重视从业人数这个要素。美国2()世纪50年代,将建筑业中小企业的从业人数规定为250人以下,以后又进行多次调整,规定不超过1000人;德国规定建筑行业雇员在50人以下,营业额不超过20万马克的为中小企业。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是不相同的,在我国也没有相关的法律和规范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二、中小建筑企业竞争力分析

对于我国中小建筑企业来讲,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普遍要低于国外同行,甚至是毫无竞争力。通过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内在综合机制不顺,竞争力不足;(2)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模式滞后;(3)技术应用层次不高,技术含量较低;(4)国际经营承包经验欠缺,相应人才不足;(5)习惯于寻找保护,竞争意识淡薄。因此,中小建筑企业如果不进行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将难以与国外企业抗衡。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尽快解决,我国的中小建筑企业将面临难以想象的后果。

当然,我国中小建筑企业也有一些比较优势,首先是建筑企业从管理到施工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低,有利于中小建筑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低成本运行的价格优势;其次是我国经济现阶段趋于稳定增长时期,国家继续鼓励基础行业投资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建筑市场会持续增长,中小建筑企业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市场空间;此外,在国内市场中,我国中小建筑企业拥有信息、语言沟通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中小建筑企业战略发展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外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经营、发展的难度空前加大。为了生存和发展,加强对中小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中小建筑企业要以企业的现状和将来为切入点,正确分析和把握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明确企业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好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避免自身劣势,选择合适的战略对策进行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控制和调整。中小建筑企业在实施发展战略对策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要进行规范性的公司制改革。从中小建筑企业的实际出发选择改制形式,一方面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股份制企业,按产权关系逐级建立企业经营决策失误追究机制,推行国有资本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另一方面,将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在制度上和机制上真正结合起来,切实实现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企业内部运作机制。

2,重视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加大科技进步的力度。主要是加强中小建筑企业与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建立有效的科研转化体系。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在施工及设计项目上要进行创新,创新是建筑企业不断增强比较优势竞争力的保证。要加大应用“四新”的力度,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为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应加快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并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将技术服务、合作承包等作为国际引进的重点。

例如德国菲利普霍尔茨曼公司为适应当今严格的环境标准,兼并了一些环保企业,形成了“三废”处理的专门技术和工艺,独辟了建筑行业的“节能与环境技术”这一大经营领域,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不断加强中小建筑企业与国外承包商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加快人才的培养,使他们迅速适应国外承包的经营模式。尽快从承包方式、融资渠道、管理程序等方面与国际承包商相对接,学习和研究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熟悉竞争规则,增强紧迫感,提高竞争力。以便尽快构筑出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中国中小建筑企业的企业架构。

4.加快构建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在改制、改组过程中,应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建立相结合,包括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保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体系,并以这三大体系为核心有机的构建出协调运作的建筑企业的现代管理模式。特别应改进项目施工和管理的方式,以项目的集约经营确保企业的竞争实力。

5.加快实施中小建筑企业的专业化改组与改造,营造不同层次的经营竞争实体。应尽快把一些层次较低的企业改组成按施工或设计等要求而形成的专业化企业。在有条件的中型建筑企业中,选择和支持成立少数具有总承包型的企业作为抵御国外竞争的主要手段。同时,分层分阶段的优化社会生产要素,以专业化协作促进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的变革,增强国内中小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6.注重资本运作,特别是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中小建筑企业要生存发展,基础是资本。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一是资金密集型,建筑企业是高投入的产业,更需要资本的支持。特别是加入WTO组织,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中小建筑企业来说更要加强资本的运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

7加强风险控制与管理,提高中小建筑企业效益。加强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科学,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的分析与评估、风险规避与决策等过程,合理的使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对项目活动涉及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保证中小建筑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8.注重人力资源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根据马斯洛对人类需求的四个层次划分,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满足各类人员需求的条件,以避免相关人员的流失。另外,也可以在企业内部或外部为其提供学习机会,为他们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尤其是对于高级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这些流动性较强的人员更应该给创造学习的机会、提供发展的空间。一方面满足其对矢口识的渴望、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人们珍惜现有的机会,以积极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来,发挥出每个人的创造性,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共谋企业的发展。

总之,对我国中小建筑企业来说,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立足于企业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中小建筑企业才会做大做强,我国建筑业才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杨 杰 宋 涛

第2篇:服务贸易战略转变与发展对策

本次年会还就服务贸易的战略转变与选择、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业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服务贸易范围与文化产业发展及加快提高航天商业发射服务业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服务贸易的战略转变与选择

兰州商学院雷长兴同志在《中国服务贸易的战略转变与战略选择分析》一文中提出,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我们应积极调整服务贸易的发展思路,实现服务贸易发展的三大战略转变:第一,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服务贸易优势;第二,将对外政府援助行为转变为对外服务贸易行为;第三,将对外交流活动转变为对外服务贸易活动。我国服务贸易战略转变与选择的途径是:第一,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服务贸易;第二,将信息技术服务贸易作为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第三,将海洋运输服务作为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优先发展:第四,积极拓展对外医疗卫生服务贸易;第五,将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新领域;第六,将体育文化贸易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

二、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天津南开大学胡昭玲同志在《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一文中提出,当前全球竞争焦点有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在入世后过渡期内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不重视发展服务业,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其他产业,也落后于其他国家。目前我国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吸纳就业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第二,内部结构仍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偏大,新兴服务业发展尚存不足;第三,地区间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第四,市场化程度低;第五,人才匮乏,服务企业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经营效率和营销手段上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第六,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在贸易竞争指数、比较优势、国际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国际比较均相对落后。在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方面,胡昭玲同志提出的对策是:第一,循序渐进地开放服务市场,打破垄断;第二,加强和改善服务业宏观管理;第三,立足比较优势,提升竞争优势,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第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第五,提高服务业研究和基础设施的投入;第六,大力培养和引进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服务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二)天津南开大学商学院唐跃军同志在《服务能力与基于服务能力的竞争》一文中,认为服务能力可以定义为基于外部市场环境核心能力的有效延展,是在市场环境条件下,企业核心能力在服务竞争中的外在化。服务能力联结了产业结构和资源基础,体现了内外结合的视角,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但又必经由外部市场途径在服务竞争中体现出来。从资源基础理论或核心能力角度看,服务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且是外在化的,因为它直接指向竞争优势。很显然,服务能力超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向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迈进了一大步,是企业内部资源及能力和外部环境之间连接的桥梁,服务能力的提高,可以更为有效和持久地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唐跃军同志指出,产品竞争转化为服务竞争,在这一新的竞争中,随着产品经济发展到服务经济,市场竞争逐步由产品服务能力成为连接企业内外部的关键节点,企业的竞争优势依然基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但又必须经由服务能力这一桥梁到达并影响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基于服务能力的竞争即服务竞争中体现出来。现代企业正处于服务能力的市场竞争中,服务能力成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工业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产品和价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制约着竞争的优势;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竞争的焦点变为对顾客的争夺,在这场争夺之中,服务变得至关重要。

三、服务业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

上海金融学院查贵勇同志根据我国服务业总体和分部门数据,运用计量软件做了《中国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因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5年间,无论是服务业整体还是生产性服务业,其贸易发展对服务业吸引FDI都具有积极促进效应,但服务业吸引FDI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拉动作用微乎其微,其原因在于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存在缺陷。入世以来,我国服务业加快了对外开放,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吸引FDI的新亮点,所以我国应注重培育和调整服务业吸引PDI的政策,首先,由于服务业门类繁多,各行业在要素密集程度、劳动生产率、服务对象、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故在制定各服务行业的引资政策时应有所侧重。其次,根据产业经济理论,随着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的逐步演进,一国人力资本状况将日益成为决定其贸易比较优势、竞争力和发展状态的根本因素。服务贸易的扩大,尤其是服务出口的扩大,基础在于本国服务业的发展,故只有不断发挥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并积极培育竞争优势,服务出口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第三,加强服务贸易战略和政策研究,逐步向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逐步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打破行业垄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加大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和行业、商会等贸易中介组织的协调功能,加强国际谈判,适当保护幼稚服务业。第四,稳步进行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需求比重。

四、扩大服务贸易范围,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一)西安交通大学张慧敏同志提出,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文化贸易始终未跟上整体发展的步伐,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文化贸易一直处于严重的逆差状态,所以应《促进文化贸易发展,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张慧敏同志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文化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正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目前,我国正处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全面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发挥文化贸易对经济和科技的促进作用,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首先,通过文化贸易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我国;第二,文化贸易属于“绿色贸易”,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较少,符合我国发展可持续贸易的要求;第三,可以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扩大我国的外贸出口;第四,文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调整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关于如何发展文化贸易,张慧敏同志提出的政策建议是:第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经营性文化企业放权,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力实施股份制经营,将企业推向市场,让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市场主体,推动企业开展体制创新。第二,在税收、金融、法律、统计信息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第三,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增强文化市场活力,不断提高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四,推动两岸三地

的文化贸易,实现“文化区域一体化”。第五,积极培养文化贸易方面的人才。

(二)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刘幸菡同志在《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看外贸增长方式的新转变》一文中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迎合了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中,我国作为传统的文明古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普遍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文化创意已形成一种更高级的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尽管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对外贸易领域已迈出了坚实的前进步伐,但从总量和增速上来看,还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且存在较大的逆差。文化创意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却未能在贸易结构中占据应有的份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第一,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滞后导致了该产业出口规模小;第二,文化贸易的发展主体缺乏足够的主动性;第三,贸易范围分布有限,文化贸易的渠道不够通畅;第四,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不强,造成了知识产权大量流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将成为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加快提高航天商业发射服务业竞争力

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田晓伟同志在《中国航天商业发射服务业的竞争环境分析》一文中认为,我国航天发射服务业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国际市场,但随着世界航天发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日益减少。在当今国际航天发射服务市场上。欧洲、美国和俄罗斯的发射服务商依靠其先进的卫星制造能力、现代化的运载火箭生产技术、灵活的发射方案以及健全的融资和保险方式,结成了战略联盟,垄断了国际航天发射服务市场。田晓伟同志指出,与上世纪相比,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形势对我国航天商业发射服务业十分不利。面对不断恶化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目前亟待重振航天发射服务业,争取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田晓伟同志提出我国航天商业发射服务业的战略构想是:第一,调整发射服务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市场环境的竞争机制;第二,改进现有型号,发展新一代大运载火箭,打造优势品牌;第三,加速发展卫星制造业,带动卫星发射服务业的发展;第四,缩短发射准备周期,建造新的现代商用发射场;第五,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第六,坚持自主创新,注重航天人才培养。

(冯然电子信箱:gijmtsxh@126.co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阅读原文”。

作者:冯 然

第3篇: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摘 要:智慧物流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科技产物,显著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受广大物流企业的青睐。然而智慧物流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不能将其妥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阻碍行业发展的脚步。本文将对智慧物流的概念和作用加以探析,并重点论述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以期大幅度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进程,充分展现智慧物流的功能和价值,致力于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引言

通过对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不难发现,普遍存在着布局问题、信息化标准缺失问题以及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使得我国物流行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给物流企业向着国际舞台迈进增加了阻碍。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智慧物流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通过打造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将物流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大幅度提高了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更为符合新时期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可估量,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智慧物流概述

所谓智慧物流就是将多种先进物联网技术相融合,打造智慧化、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以便于对各个物流环节进行高效化、精细化管理,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智慧物流中比较常见的技术有GPS、RS、射频识别技术等,不仅能够对物品进行定位和追踪,将物品信息实时反馈给客户,而且能够根据客户信息深入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并予以满足,此外,当物品出现问题时还可以追根溯源,给物流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更易于获得客户的好感和支持。可以说,智慧物流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智慧物流的作用

(一)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一般来说,在物流管理各个阶段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当之大,信息闭塞使得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物流成本显著升高,据调查,物流成本在物品总成本中占据超过30%的比例,说明物品流通环节中花费的成本十分高昂,极大的危害到了物流企业的切身利益。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将信息内涵最大化的挖掘出来,加强了物流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进而科学配置物流企业的资源,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缩减物流企业的成本投入,扩大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将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空间,若物流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物流管理模式,极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淘汰的命运。智慧物流的应用转变了物流管理模式,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各个物流环节产生的成本有所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有助于物流供应链的建立,在此情况下物流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愈发频繁,共同应对物品流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推动了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核心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强。

(三)有利于智慧城市的发展

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被提上日程,要想实现这一理念绝非易事,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方面面的保障。智慧物流的应用给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引进先进的、智能化的技术,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给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满足城市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那么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就会更加的强烈,也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这给智慧城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时间尚短,不少企业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无法充分认识到智慧物流的优势,配合度十分低下,致使智慧物流的应用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没有完全的普及开来,其应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具体而言,当前我国智慧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企业布局问题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正是因为人们看到了物流行业的巨大商机,纷纷入驻到该行业中,所以我国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个地区,但是大部分物流企业的资金实力有限,企业规模较小,分布不均衡,给物流行业的产业化、集成化管理带来了困难,资源的配置和使用都达不到预期设想,市场环境无序化,企业恶意竞争现象屡见不鲜,物流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再加上智慧物流应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企业的目光短浅,只能看到短期利益,在智慧物流上的投入力度稍有不足,甚至没有应用智慧物流技术,导致企业的服务水平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

(二)物流信息标准滞后问题

智慧物流的应用需要借助信息化平台,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涵盖了编码、数字格式以及数据接口和定位系统等,这样才能保证平台功能的完美实现,便于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进一步的提高信息的利用率。然而由于我国缺乏一定的信息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建设健全,不能给物流企业的信息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导致不同的物流企业制定的信息标准存在明显差异,各自为政情况十分普遍,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成为了难题,而不同的系统接口给智慧物流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良效应,相关标准的修订落后于物流行业的发展步伐,阻碍了物流行业的信息化运作。

(三)信息化平台建设问题

信息化平台是智慧物流的应用基础,一旦平台存在漏洞和缺陷,将会制约平台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实施物流管理中遭遇的困难就会成倍增加,尤其表现在资源整合和物品追踪方面,亟待得到改进。可是企业建立的信息化平台大多是为了發布信息,却没有做好信息的审核和利用工作,信息的收发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还有部分企业对智慧技术的理解存在偏颇,信息化平台中鲜于看到GPS、RS等先进技术,平台功能只局限于物品跟踪管理,却没有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其他环节,如成本控制、车辆使用和维修情况等,信息化平台的功能不全,因而无法为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我国发展智慧物流的对策

(一)制定物流行业发展规划

相关单位和部门应主动履行自身职责,在物流行业发展中起到规划和调控的作用,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打造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给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环境,约束企业行为,发现不当竞争要予以制止和严惩,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空间,维护广大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加大对智慧物流项目的扶持力度,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将智慧物流技术和产品予以全面推广,以促进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

(二)完善物流信息化标准

要想实现物流行业的智能化管理和协作,需要立即着手建设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以消除企业间的信息交流障碍。首先,加快研究产品与服务分类代码、物流单元编码、托盘编码等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物流数据元、物流单证等物流信息基础标准,条形码、射频识别等物流信息采集标准,信息系统接口、信息交换规范等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其次,研究推广条形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在物流业务中的应用标准,推动汽车及零部件、食品、药品、纺织品、农资和农产品等重点行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三)建设信息化平台

智慧物流建設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对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只有攻克这一难题,才能更好地降低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成本,拥有自主产权知识,保护物流信息的安全,并有利于平台的维护。例如温度的感知用于冷链物流,侵入系统的感知用于物流安全防盗,视频的感知用于各种控制环节与物流作业引导等。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加强企业之间的互通交流,实现对车辆信息的准确掌握与管理,最大限度的完善服务功能,并能够展示产品功能,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提高服务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物流的普及应用是物流行业改革和转型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革命,需要相关单位和部门能够携起手来,加大对智慧物流项目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给物流企业创建更多的合作机会,肃清行业中的不良风气,让物流企业之间能够公平竞争,积极合作,确保我国物流行业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早日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智明,张云勇,房秉毅.云化物联网在智慧物流的研究与应用[J].互联网天地,2013,(08).

[2]章合杰.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框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08).

作者简介:

卢立新,安徽共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卢立新

第4篇:农村人口与发展的战略对策分析

摘 要:人口问题是事关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失控问题必须从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及社会保障入手,逐步消除城乡生存方式的差别,以此促进农村建设,达到社会和谐。

关键词:农村人口 小城镇建设 劳动力转移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多年来,农村较好地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农村人口总量还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今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2010年前坚持既定的生育政策不变,兑现独生子女的政策承诺,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对独生子、独生子女“双独”家庭普遍开发二胎。二是把人口好计划生育工作重点从人口控制,转向落实奖励辅助政策、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方面,这既有利于人口控制工作开展,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在城市就业多年,有稳定工作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要鼓励他们彻底转移,并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鼓励好引导。(1)建立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鼓励那些在城市已经就业,并且具备城市生存条件和能力的农村家庭,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入城镇,彻底转变为城镇居民。(2)改革户籍制度。对放弃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应该无条件地接受为城镇居民,并且享有城镇居民的各种待遇,在子女入学、最低生活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所在地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3)城镇要为农村家庭进入城镇提供廉价住房。农民在放弃承包土地的情况下,可以购买或者租住政府提供的廉价住房。(4)对彻底转移的农民,政府可以考虑在进入城镇初期的一二年,在工商税收、子女学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帮助和扶持彻底转移的农民度过转型期。

2.对不具备条件在城镇居住,或者不愿意彻底转移的农村居民,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通过外出打工的方式实现就业转移。(1)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市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2)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对城乡劳动力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等方面平等待遇。取消进城务工的跨地区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各种证卡、城市用工单位要为农民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3)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4)健全农村劳动力输出信息网,建立沟通内外的劳动用工信息网络,为农民劳动力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及时的劳动用工信息。(5)扩展和扩大国际劳务市场和劳务输出。

三、巩固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 中国论文联盟整理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在减免农业税和农村税费政策情况下,农村教育面临着经费来源不足的新问题,要把教育投入,特别是确保教师工资和农村贫困学生的助学保障等支出纳入公共财政的范围,尽快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2.科学规划高中教育布局。扩大现有高中的招生规模,降低高中教育的就业成本,对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一些与高中教育阶段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再教育和培训机会。

3.加强农民工培训。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培训体系,以各地劳动和就业部门为主建立低成本的农民工技术培训中心,根据市场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尽量做到有定向培训,使培训合格的农民工能直接就业。二是建立农民工职业培训基金,鼓励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持农民工技术培训事业的发展,并且对困难的农民工给予一定的助学金和奖学金。

四、发展农村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各地可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方式:

1.公司加农户。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单、契约等方式连接广大农户,形成产加销紧密衔接的产业组织体系。

2.专业合作社。主要是通过农户之间及经济人之间的资本联合、劳动联合、产销联合等纽带形成的经营组织。

3.股份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入股方式进行合作经营。

4.民营庄园。主要是通过土地使用权承包、租赁、转让、买断等方式,建立庄园,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种养加销等生产经营活动。

5.村办公司。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农工商总公司或企业集团。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

1.科学制定小城镇改革发展总体规划。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制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对土地资源以及生产、生活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城乡结合、镇村同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2.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小城镇应当立足首位优势,确定发展具有特色的支柱产品和产业。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特产资源及旅游观光等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经济结构。

3.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土地资产效益,为小城镇发展积累资金。城镇建设中要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同时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经验大典.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编,2000.9

[2]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0.10.

[3]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全书,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5.

第5篇:现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甘肃现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甘肃能否抓住机遇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发展现代物流是关键。为此,甘肃要打破原有物流格局,建成功能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信息技术平台和政策平台,培植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和人才队伍,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覆盖全省、辐射西北地区的多层次、多功能、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把甘肃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 甘肃物流状况 甘肃现代物流

在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整个经济结构都需要根本性的调整。其中,现代物流是调整产业结构、激发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甘肃能否借助开发大西北的平台,顺应经济一体化趋势,实现“十一五”计划,腾飞甘肃经济,发展甘肃现代物流是关键。但物流业这几年我们一直尝试着“东施效颦”。物流有着鲜明的个性化,不能生搬硬套向国外学习,作为大西北开发区的甘肃,物流必须是建立在甘肃本土化的现代物流。所以有必要分析甘肃的产业结构与物流状况。甘肃产业环境与物流

物流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的作用,可以发现现实产业布局的问题并予以反馈,但是,更加重要的是,物流必须适应国情,必须在现实条件下努力做好自已的工作。所以生产产业地理,是物流的一个重要条件。

从全国的产业布局看可分为四类物流产业环境:农业环境;原、材、燃料工业环境;装备工业环境;轻工业环境。甘肃省拥有河西走廊的粮食作物及其地产特产农产品、敦煌的长绒棉及其产品、甘南地区的畜牧业产品等农业产品;酒钢等地区的钢铁及有色金属产品、靖远的煤炭、兰炼兰化的化工产品、兰州平板玻璃厂的建材制品、长庆油田石油工业制品等原、材、燃料工业产品;兰通厂的机械制造产品等装备工业产品;三毛纺织制品及其原料运输、张掖地区的酒制品、兰州卷烟厂及其所属厂的烟制品、佛慈制药厂及其他在兰投资制药厂药品、以及各大小在兰投资建厂生产的家电产品等轻工业产品。可见,四大产业布局分布全省各地,甘肃物流内容丰富、地域广泛,且对物流需求都很大,技术要求高、物流质量难度大且多样等。

甘肃的现代物流具有如下特征:行业多元化、功能集成化、运营信息化、手段技术化、管理科学化、设施自动化、服务个性化、合作紧密化、范围全球化。而甘肃的物流现状却不容乐观,须加以分析,做现实的调整。

甘肃物流现状

根据调查分析,甘肃物流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是以原甘肃省商业、物资、外贸粮食等系统内仓储分拨为主的物流服务企业;二是以铁路运输部门为主,开办的三产物流企业;

三是以全省交通运输和航空运输部门所属企业与有关企业联合形成的物流配送企业,它们多为商业、物流、外贸、粮食等贸易或生产型企业,在甘肃物流市场上所占份额不算太大;

四是以私营、个人等形成的非专业物流零散业主,这是一个较大的甘肃物流队伍,

在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甘肃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传统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特别是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影响了甘肃省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按照目前的物流水平,一方面外省物流企业很有可能抢滩陇原,另一方面,根据中美WTO协议有关物流的承诺,我国将于3年内取消分销限制,外国商人可以分销进口产品和我国制造的产品。甘肃省物流企业的压力巨大,面临严峻挑战。

甘肃物流存在的问题

就甘肃省物流的现状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物流规模、物流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物流企业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体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对物流重视不够。全省大部分企业缺乏对企业内部物流业务进行主动整合重组的热情,企业管理模式和思想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产、运、销一条龙的模式中转变过来。

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物流企业组织(包括传统的运输和仓储等流通企业和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缺乏必要的竞争力。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首先是观念上的不适应。传统的流通企业还缺少竞争意识以及市场需要、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其次是人才队伍的不适应。过去主要是从事简单的购销业务,营销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很不全面,具有信息、金融、管理、法律等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奇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设计与管理人才更是难予觅得;三是管理制度不适应。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无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十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物流行业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物流活动各环节分属于商贸、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多个管理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甘肃物流体系,管理体制比较分散,法规、政策、利益部门条块分割化,在物流规划、建设中难以科学、有效、统一地配置资源,管理和协凋难度较大。

物流中心无规模效益。据初步统计,全省90%的仓库、80%的铁路专用线、60%的运输车辆分散在商业、物资、粮食、供销、外贸五大系统的批发和零售企业里,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作坊式的经营方式,重复布点,重复投资,不是社会的合理分工,而是一种分散、低效率、高耗能的物流组织形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务流程跨行业、多元化的需要。同时还缺乏支持社会化配送中心动作的综合物流系统,难以满足现代化物流发展需要,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物流作业效率不高。在货物运输设施和装备方面、铁路的货运重载、高速、自动化管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且区域布局不尽均衡;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合理分工关系,企业在同类货源上进行盲目竞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等,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运输、储存、搬运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的

提高,对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的利用率方面影响较大。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一方面,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货物跟踪系统,甚至连最基本的条形码技术、物资采购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等物流软件的应用水平也比较低;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公众物流信息平台,造成服务与需求信息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共享、共用的目标。

发展甘肃现代物流的思考

针对甘肃的产业特征及其物流状况,应充分利用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中心的区位优势,发挥甘肃省有较好工业基础和交通枢纽的条件,在全省主要城市建成功能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和物流政策平台,培育一批大型骨干现代物流企业和人才队伍,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覆盖全省、辐射西北地区的多层次、多功能、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把甘肃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具体对策如下:

根据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物流结构。根据甘肃省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分为五个经济区:中部经济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和定西地区;河西经济区,包括金昌、嘉峪关、武威、张掖和酒泉五个地级城市;陇东经济区,包括平凉、庆阳两个地区;陇东南经济区,包括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民族经济区,包括临夏、甘南两个民族自治州。作为甘肃经济腾飞点——现代物流,应围绕各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并在城市数集中的地区,如兰州-白银地区、酒泉-嘉峪关-玉门地区,发挥城市群体的综合功能,形成点(城市)-轴开发格局。依托铁路、国道公路,加快沿线经济的发展,尽快形成物流、商流、信息流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

建立第三方物流模式。工业、商贸、运输、仓储等部门如何合理布局,如何有效连接,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整合以上几种类型物流企业的现有物流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增量资源浪费,共享物流规模效益;二是不论国有、民资、外资,要转变传统观念,改革传统的自我服务模式,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业务剥离和外包,建立第三方物流模式,同时必须注重培植龙头企业;三是将原分属于各公司企业的运营功能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分支部门,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的共同化、合理化,积极推进综合配送和第三方配送;四是在资源整合和重组的基础上,要正确引导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和物流企业的服务供给。建立一批物流配送中心。高效畅通的物流配送体系对联结生产和消费,降低营销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加快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抓紧规划建设和完备大中型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构筑物流基础平台,使大型连锁企业统一采购、配送的比重分别达到100%和80%。在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建造对中小企业配送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

总之,重点打造以农资、建材、汽车等物资商品为主的西部生产资料物流园区和以东部市场群等生活资料为主的东部生活资料物流园区,以把握和应对经济

全球化的机会和制约。

积极进行物流的技术改造。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和支柱,特别是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资集散地等,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和经济发展要求,重新规划和构筑仓储、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一体化的物流系统,切忌“一哄而起”。从总体上看,甘肃省的物流仓储设施比较陈旧落后,物流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把新建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重组、挖潜相结合,以较小的投入和代价,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构筑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如果说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的建立是物流的基础格局,那么信息平台的建立将是物流经济有序运行的保证。为此要促进企业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如ERP、MRP等在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货物跟踪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在运输、仓储、分拣、装卸、加工、整理、配送、调度等方面,通过公众信息网络平台,联结信息技术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货主、用户与物流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和连通、综合调度,对物流各个环节及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避免空载、漏运等现象,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以物流电子网络信息化带动物流的现代化。

建立完善统一的政策体系。各经济区应建立物流行业领导机构,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合理分工,统一各种运输方式的装备标准,不断完善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废除不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法律规章;同时政府应设置综合信息部门,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制定有序竞争的法律法规,对各经济区进行全局的协调调度,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法制环境,以避免物流竞争的负面效应。培养、引进物流专门人才,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服务。物流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流的物流人才,难以建设一流的物流企业、打造一流的物流平台。甘肃现代物流的发展,迫切需要既懂物流、商流、又懂信息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是发挥甘肃物流“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动员各方力量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在高等院校设置“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培养高中级物流专业人才;另-方面,全省要开展统一的物流人才培训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尤其要加强物流企业、物流部门经理、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加大物流产业的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物流企业在甘肃发展物流业。我国加入WTO后,物流市场已开放,要积极引进、利用外资改造和重组甘肃原有的以仓储为主的传统物流企业,利用其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来促动甘肃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业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营造内外双重竞争环境,消除瓶颈环节,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跨地区、跨行业、统一的现代物流大市场。

努力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客户为中心展开物流。“随需而动”是对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要求,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要赢得更多的客户,就必须洞悉客户外包物流的主要原因,如降低物流成本,或强化核心业务,还是改善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等。另外还要了解客户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所考虑的一些主要因素,是首先注重行业与运营经验,或是注重品牌声誉,抑或是注重网络

覆盖率,还是注重较低的价格等。据此制定个性化的竞争策略,可在品牌经营、科技应用、网络运作、系统管理等方面,依照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和方法,成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区域或服务领域内形成一定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物流能力。

充分发挥甘肃“口岸物流”的作用。将甘肃打造成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提升通关速度,利用现代仓储和跨国公司区域配送等功能,形成集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国际货运代理于一体的供应链。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2.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江超群,董威.现代物流运营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第6篇:村镇银行发展对策探讨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控股模式单一,导致各方利益主体动力不足。《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而在河南被调研的22家村镇银行中,超过一半的发起行拥有51%及以上的绝对控股权,部分银行持股比例达到80%。民营资本股东的话语权太小,对村镇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居多,客观上阻碍了民间资本和证券、保险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成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国有商业银行出于经营效益,不愿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农信社也在农村没必要再成立村镇银行,现有村镇银行大部分是地方商业银行设立。这种制度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对繁荣发展村镇银行、促进支农机构“广覆盖”不利。

(二)村镇银行有偏离目标的现实外在条件。但“村镇”一词刻画了其应“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现实中,大多成立的村镇银行都将其支行设在行政中心所在地,多是县城。村镇银行最终呈现“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格局。这并未完全符合在农村这个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布局的经营思路。另外,长期身处县城或发达地区城镇,村镇银行成立之初,肯定会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法规,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但时间一长不可避免会“移情别恋”: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不排除会青睐于大、中型企业上,在某种程度上偏离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

(三)先天不足,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目前从现实看,一是结算系统孤立。部分村镇银行至今没有单独的行名行号,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只能进行资金的手工清算,汇划到账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二是网点少,便民服务上不去。由于村镇银行目前多是在县城的一个孤零零的网点,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须要到网点来,任何一笔从外地汇入的款项都是跨行跨区,汇费昂贵,村镇银行在汇兑业务上竞争不过农行、邮储银行、农信社。此外,村镇银行的通存通兑没有开通、银行卡业务缺失,汇路不畅也是一个大问题。三是力量小制约发展。从目前看,绝大多数村镇银行人员偏少,多为10来个人,加之都是新来人员、成分素质不一,对本银行的发展理念认识不一,这些都势必加剧“万事开头难”。

(四)客观要求创新经营与观念陈旧化的矛盾。村镇银行要想在农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闯出一片新天地,必须创新方式、适应农村实际,如创新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创新贷款审批流程,创新具有农村特色、真正符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等。但由于目前村镇银行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其他金融机构的人员或社会上的招聘人员,老观念多,很容易把自己的业务模式照搬过来,但农村市场具有自身的特点,照抄照搬很难开辟新天地、实现大发展。如何避免村镇银行走四大商业银行的老路,如何使控股股东向村镇银行输出经验并使之适应县域市场的特点是一大难题。

(五)宣传不够,公信力低。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较低,担心存款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经营网点少,大多数只在县城有一个点,极少数能开设一两个支行的,服务不够方便,就很难争得农民市场。特别是河南省不少农村地区是典型的“打工经济”,外出务工收入是当地经济支柱,村镇银行失掉这笔业务,就失去了大部分存款来源。而且员工数量、网点覆盖方面的“软肋”也导致其自身运营成本较高、盈利空间较小、竞争力不足。

推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对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扶持和支持力度。建议一是适当地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和资金供求状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确立贷款利率;二是在3至5年实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初期不断壮大;三是由当地财政出资建立奖励基金,对发放涉农小额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村镇银行给予奖励,鼓励村镇银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四是央行要像支持农村信用社一样,支持村镇银行,给予其同等支农再贷款的优惠政策,监管部门应出台促进村镇银行与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竞争和发展的有关政策,帮助村镇银行增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五是要尽快建立村镇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嫁接的支付清算和通存通兑体系,适应科技网络时代便捷高效的资金周转需要。

(二)探索村镇银行子银行管理模式,引导大中型商业银行牵头批量发起村镇银行。适应新的农村发展要求,就要大量设置村镇银行等新型机构,以实现“增机构,广覆盖”的要求。要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等多种经济主体到村镇银行参股,适当改进股权设置规定,调动多方主体投资积极性。要探索村镇银行子银行模式,让国有大银行或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专业化、规模化地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避免母银行直接单个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的繁琐程序。从实际经营角度,鼓励大银行到县域设立村镇银行,以便利用其遍布全国的网络,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文化,推进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同时,要加快村镇银行“下乡”步伐,多设基层网点,真正俯下身去,深入农村,服务农民。

(三)加强监管,真正让村镇银行走好走稳。加强村镇银行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运营水平。要加强村镇银行人员企业文化理念培训,增进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个人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检查考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突出村镇银行支农指标的考核,保证村镇银行对农民适当的贷款比例。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村镇银行应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四)加大务实性宣传,让百姓主动为村镇银行宣传。创建初期,村镇银行应不断地利用各种广告和公关媒体,深入农村基层,宣传村镇银行性质、服务宗旨和自身特点。还要坚持深入农村经常拜访客户,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另外,还要以实绩、以成效宣传,真正扶持一些有能力、有前途、符合市场的农村家庭企业,让他们先富起来、带动一片,以优质服务带来的优质客户献身说法宣传村镇银行,让“先吃到螃蟹”的人成为村镇银行的义务宣传员。时间长了,就会不断增强村镇银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进自身的发展和服务能力。

(五)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奠定村镇银行发展的信用基础。大力推动当地信用户、信用村与信用镇的评价制度。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状态进行调查评级,建立信用登记咨询系统。督促村镇银行尽快建立电子化的信用记录和办理银行代码,将客户资料及时录入人民银行征信库系统,实现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引导农民成立互相提供担保的担保基金,鼓励农民自由结对,相互提供担保。要充分利用政策倾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建立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业提供担保服务;还要积极探索实行大型农机具、农业机械等动产的抵押、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从各个方面降低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外部市场风险。我们相信,只要村镇银行真正俯下身去,“躬耕于"三农"之中”,支农发展天地才会越走越宽。

第7篇:中国医药物流发展对策

中国医药行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医药行业物流配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医药行业特点,通过运用现代化医药物流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求医药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以及现代化组织和管理方式,将运输、仓储、装卸、分装、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有机整合,提出我国医药行业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医药;发展状况;对策

一.发展现状

1.物流观念模糊

至今,国内医药物流在管理方法上很多还仅仅是“仓储”, 把现代物流简单理解为运输货物,把配送中心理解为仓库,而没有把它们提到物流管理的高度。人们对医药物流存在以下典型两种误区:一种观念认为医药物流就是医药经营企业,他们认为医药商业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下游,是物流的执行者。还有一种观念认为建几个仓库配备几十辆货运车就叫物流,医药物流工作就是药品的配送工作。其实,配送和运输只是医药物流的一个具体环节而已。真正的现代医药物流的核心应该是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2.药品物流网点布局不合理

已构成的物流中心和零售药店大多分布于城市,在农村地区则极为稀少。这种只注重城市的趋势,不符合现代物流网点均衡协调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放弃了整体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因中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是3:7,而城市药品的消费与农村药品的消费比例却是9:1,从销售的比例来看,农村销售仅约占全国医药销售总额的8%,农村的用药潜力远没有开发出来。

3.医药物流业的发展尚处在供应链单一环节优化的阶段,认为物流是药品流通企业的职能,与生产企业无关。

我国医药物流建设现状一般物流公司在货物流通过程中,不掌握货物的所有权。所谓的医药物流企业也仅仅等同于原来的药品流通企业或者医药商业企业。目前大多数已经上马或即将上马的医药物流项目还停留在企业内部进、销、存业务整合和流程优化的阶段,无法根本解决重复运输、库存积压等现象,导致药品流通企业毛利润率仅有7% 左右,纯利润率刚刚达到1%,而其中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10%以上。

4尚未实现信息化现代的物流管理需要借助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目前医药行业的电脑化管理仍不够普及,很多企业即使有一定数量电脑,通过网络交流物流信息的仍然很少。很多医药企业的管理软件多停留在物料需求计划和制造资源计划阶段,缺乏推行企业资源计划的意识,使企业的信息管理链只能围绕企业内部进行,而对当前企业内外资源一体化联位的趋势则难以适应。由于信息技术落后,不能发挥对物流的指导作用,导致现代物流的高效性也无法发挥。相互间不能形成网络互联,医药供应链的上中下游企业间信息无法共享,物流活动也无法有效衔接,难以实现现代化的物流管理。

5我国的医药流通存在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多种问题。医药行业物流并没有实现行业物流实体,没有形成行业集体或局部区域化的集约式的物流配送中心。

5.1配送零散,物品不集中,造成行业物流费用过高

5.2由于政策限制,无法建立真正的配送中心。造成产品价格上涨。

5.3医药行业采购不科学,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临时调货、补货的现象较多,造成运输重复、服务不到位。缺货、短货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影响了整个物流活动。

5.4职能不明确。在医药行业,采购部门不属于物流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这样也就造成采购的盲目性,有些商品库存过大,有些商品补货不及时,库存不合理,不能很好的配合物流为销售服务。

5.5功能不健全,科技含量低,导致高成本,低效率。目前,大多数配送中心软硬件设施落后,无法实现管理科学化、作业机械化,更不用谈自动化。 6药品物流服务意识不强

我国医药物流停留在以天为单位的水平,而且节假日往往无配送服务。仅这一点与国外存在的巨大差距,就难以同国外企业竞争。同时,这种状况也不利于政府对医药资源的调控,一旦发生大规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由于不能迅速配送医药资源,将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发展对策

1加强对现代物流观念的宣传力度和人才培养

加强对现代物流的宣传力度,除了在各种媒体上宣传外,相关部门还应当与药学会配合协作,组织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讲座、专题研讨会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社会公众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一方面,建议高等医药院校,可增设药品物流管理课程,培养既懂药学知识,又精通物流技术的人才,大力培养药品物流专业人才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医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物流知识的培训教育,配合政府和行业协会引导,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2在药品流通领域推进体制改革推行股份合作制和公司制,组建物流企业集团,吸收一定比例的民营资本和外资人股,一方面可以解决困扰企业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融入了新的技术与管理方式,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以行政区域为主的分销模式向跨区域的集团性分销体系发展。

2.产品从多渠道分销向实行总代理、总经销制形式发展。

3医药物流业务从批发多级分销向直销零售市场发展。

4医药物流建设从一般传统型向大型化、现代化方式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医药分销产业相结合,形成“鼠标+水泥”的先进医药分销企业模式。 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以物流中心为平台,与制造商及其他供应商(上游企业)和药品零售商及其他分销商(下游企业)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供应系统,提高药品分销效率,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销联盟网络。

3加强医药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配送运作的设施在规模的大小、数量及地理上的联系,直接影响到对客户服务的能力与物流成本。典型的医药物流设施包括制药企业、仓库、转运设施及零售药店。 国家应组织专家制定药品物流行业统一的规范标准,并且用政策引导物流企业向农村地区推进。医药企业建立网络设计物流管理,采用自动化仓库,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集装单元化作业。

4大力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现代物流服务实现在途GSP管理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供应链系统,无线实时仓储管理系统和ERP系统。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仓储模式,实现仓库管理的自动化. 大大降低差错率、提高劳动效率。 融人现代信息技术,如条形码识别技术,RFID,EOS和EDI等通过互联网联为一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科学决策、快速准确配送,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实施最优化物流方案 。并通过开展电子商务,使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同步运作、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不但企业要加大投人,而且政府也要努力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和智能化交通指挥系统,使之发挥广泛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5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按照现代的物流管理原则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1。医药企业之间的整合通过医药企业的重组联合,可优化内部物流作业过程,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2.流通企业的资源整合

医药流通企业之间或与医药零售企业等共同组建大型医药物流中心,按照生产、批发、零售实施一体化管理,可提高物流资源管理效率。

3.区域性物流整合

按照一般的规律,每天的出货量在500万元以上就需要一个大型的医药物流中心。

4生产企业的资源整合

6在储存管理中运用ABC分析法

根据储存商品种类、数量多少、价值高低和进出库频率程度加以分类,进行分类管理。确定哪些不准缺货,哪些可以补货的品种。适时采购,同时在使用库房堆垛位置、养护方法及出入库进行合理安排和控制。

7.借助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物流服务水平

作为药品流通供应链上的一个物流管理环节,完全可以将其药品质量验收、储存、养护和配送等业务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另一家已经通过GSP认证的,又有能力承担第三方物流管理的药品经营企业承担,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适当的时期,将相关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逐步放开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和医院必须设立库房的限制条件,才能切实解决现有现代医药物流企业资源过剩的局面,实现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华中科技出版社

2. 魏际刚. 促进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J] . 中国流通经济, 2007,

(3): 15-16.

3. 小柯论文网浅谈医药行业物流配送的问题与对策

4. 吴志利, 程 潇, 陈 瑞. 优化医药物流管理学科建设的若干构想[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7, 9(4): 66-67.

5.《中国医药物流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中国B2B研究中心

第8篇: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北京智道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内容简介: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交叉融合和混业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国际上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并主动适应这一变化。作为该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银行和保险的融通和合作应运而生,并产生了一个新的领域-银行保险。我国是分业经营国家,银行和保险公司主要是通过签订协议在业务层面进行合作,由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我国银行保险在上世纪末兴起后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获得了高速成长,现在已成为我国保险公司和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在现在这种"协议销售"的银保合作模式下,我国银行因为大多数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众多的营业网点和客户资源,所以导致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不对等地位,银行往往处于优势地位。而这种不对等地位致使保险公司和银行都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和技术。没有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就缺乏新产品的研发,缺乏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此外还有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所以只能说我们国家的银保业只是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本专题——《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主要阐述银行保险业务含义、特点、发展现状和机遇,以及通过对国外成熟的银保业务来对我国银保业务的一些启示,阐述我国银行保险业务面临的发展问题。并深入研究我国银保险行业务发展的对策。

《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 银行保险业务概述

本章对银行保险业务及其发展现状做简要的概述,分析银行保险业务的内涵,介绍银保的业务范围及其特点。并且详细说明了银保的发展历程及我国银保发展的阶段。

第二章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银保业务在我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银保数额比重也越来越大,当然同时也伴随着很多业务问题凸现出来,本章就是描述了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四大方面问题。

第三章 国外银行保险营销策略分析与借鉴

通过《第一章银保业务的概述》能够初步了解银保的概念与发展史,而第二章又能了解到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存在的业务,而本章主要是通过介绍国外各个银行银保业务的发展及经验,了解他们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对我国银保业务有启迪、借鉴作用。

第四章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章是通过前三章的基础上,对我国银保业务的可持续良好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是五个大方面,从合作模式的转变,银保产品的更新和创新,以及搭建信息平台,加强内部体系建设以及完善法律法规。

目录:

第一章 银行保险业务概述

一、银行保险业务的内涵

(一)银行保险业务的定义

(二)银行保险的业务范围

(三)保险与其他业务的不同之处

二、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一)银行保险发展的动因

(二)银行保险历史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银保的发展进程

第二章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银行保险产品同质化

(一)银保合作模式的影响

(二)营销方式的影响

(三)营销人员业务素质的影响

二、银行保险营销方式落后

三、银行保险业无序竞争

(一)销售渠道的争夺

(二)政府监管的弱化

(三)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

四、银行保险业营销手段失当

(一)保险公司自身管理问题

(二)银保合作协议不健全

(三)功能趋同引发销售误导

(四)政府监督管理不力

第三章 国外银行保险策略分析与借鉴

一、欧洲各国家银保发展历史

(一)法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二)英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三)意大利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四)西班牙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二、国外银行保险的发展经验

(一)完善而宽松的法律监管环境

(二)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合作模式

(三)公司文化与激励制度

(四)合理的产品设计

(五)多样的营销渠道

(六)寿险市场传统销售方式的影响

三、国外银保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分销协议模式

(二)战略联盟模式

(三)合资企业模式

(四)金融控股集团模式

第四章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银保模式,深化银保融合

(一)适时调整金融管制政策

(二)探索深化合作的可行途径

二、着力打造银保信息平台

三、推动银保产品和服务创新

(一)加强银保联合,深化改善技术条件

(二)运用政策支持,结合先进经验

四、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一)加强合同及其手续费支付的管理

(二)严格自律,切实杜绝商业贿赂行为

五、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一)加强银监与保监部门的协调

(二)完善银行保险相关法规体系

(三)加强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购买回执

智库在线

智库在线()秉承“智通库汇 ”的服务理念,不断收集和更新市场调查研究信息。智库在线通过提供来自千家海内外专业研究公司的500,000份以上的研究报告,解决客户的市场情报来源的单一性。

无论客户是在寻找新产品趋势还是分析市场竞争力,智库在线都有一流的研究产品和行业专家,都会在深入了解研究公司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客户需求,以客观公正的报告呈现。

产品

 研究报告

 数据挖掘

 培训服务

服务承诺

智库在线严格遵守智库在线制定的信息服务《规范承诺》;

智库在线力求保证产品的客观、公正、中立;

智库在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客户和业内同仁的指导和帮助,公司的管理团队再次表示衷心感谢!欢迎客户和业内人士反馈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业内专家和行业主管批评指正,我们为此将不胜感激!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107号珠江罗马嘉园49号楼1001室

http://

第9篇: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2007-12-16 13:05:0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2)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迫切,休闲渔业应运而生。休闲渔业,概括起来就是利用渔业资源、渔业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人们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近日,我们通过走访、实地察看等多种形式,对我市休闲渔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一、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社会经济蓬勃发

展,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消费范围扩大已不局限于人为环境,休闲娱乐进入寻常人家,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需求的欲望,使得崇尚自然蔚然成风。近几年沿江开发,靖江产业结构转向二三产业为主,消费型城市逐步显现,对渔业消费提出新的要求。一些养殖户和企业利用我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现有渔业资源,开始从事养殖与垂钓兼有的渔业生产。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拓展休闲内涵,拉长产业链,与其他行业巧妙地结合,给休闲渔业增加了新的内容。据调查统计,现有休闲渔业项目17个,经营规模1807亩,总投资逾1000万元,吸纳劳动力200多个,2004年接待消费者30万余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500万元。纯收入近400万元。经营地大多分布在沿江,以新桥镇最为集中;水域以长江潮间带围栏养殖、圩堤提水养殖、近江池塘为主;投资主体有村集体、个人合股、工商企业、城乡居民个人,以市内投资为主,也有市外资金注入。纵

观全市的休闲渔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养殖垂钓型。这是从养殖渔业发展而来的类型。利用池塘、长江潮间带围栏养殖基地等渔业设施,以养殖为主,放养鱼种均为斤两鱼种和部分成品鱼,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比较其他类型的休闲渔业其特点是投入成本少、见效快。这是我市现有休闲渔业项目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分布范围最广,成鱼养殖单位和个人都有。全市13个此类经营单位,2004年经营收入超1000万元。其中经营业绩较好的团结李王两户垂钓,占地面积80亩,总投入约20万元,去年接待垂钓爱好者200人次,经营收入30万元。陈玉东场占地100亩,垂钓收入近10万元。 2.垂钓型。专事垂钓休闲,不进行养殖,垂钓鱼全是成品鱼,大多从外地调入。此类经营单位或由养殖单位转型而来,如新桥新合长江养殖场,改制后的靖江市水产良种场;或直接建设而成,如佳

禾置业投资的100亩围栏养殖,滨江村郭兰春与上海合建的100亩围栏养殖。 3.垂钓、餐饮结合型。将垂钓与餐饮有机结合,一举多得。形式主要有两类,一是有一些专业垂钓单位同时兴办餐饮,如新合村在场内建设了“江之韵”饭店,节假日日接待超100人,日营业最高达到5000元。二是餐饮企业投资的休闲渔业,既满足自身对水产品的需要,又满足消费者对品尝水产品的需求,如万源大酒店兴办的农业科技示范园200亩水域都开放垂钓,同时提供餐饮服务。这种类型的休闲渔业既能满足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总体来说,我市的休闲渔业是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对发展休闲渔业缺乏完整的总体

规划和有效的管理。目前基本上以企业或个人自主开发为主,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法律保障,对开发项目中服务设施占地问题、从业者的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等缺乏统

一、适用的管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现有的休闲渔业项目难以满足多层次需求。我市的许多项目大多由生产性项目改造过来,存在着规模小、功能单

一、设施不配套、相关服务跟不上的问题,大规模综合性休闲项目还较缺乏,知名度不够,难以吸引顾客。另外,近几年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水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鱼类的质量安全与卫生。

三是经营者对发展休闲渔业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经验。休闲渔业需要经营者具有

二、三产业经营、管理、营销的技能和手段,这对于以往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来说,一时尚难适应。此外,许多休闲渔业基地配套设施不全,

卫生条件较差,整体形象不佳。

二、我市休闲渔业的发展潜力和现实意义

作为一种新兴休闲方式,休闲渔业给城镇居民节假日生活增添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使他们走出拥挤喧嚣的都市,回归自然,尽享取鱼之乐、食鱼之美。从我市情况分析,发展城郊型休闲渔业潜力巨大。一是区位优势明显。由于受空闲时间的限制以及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目前一般居民家庭喜欢短期城郊休闲消费。与外出旅游相比,城郊休闲游具有距离短、花费少、有效休闲时间长的优势。我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城乡间交通发达,游

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上一篇:学生升旗仪式发言稿下一篇:学院毕业典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