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精选8篇)
摘 要:从目前浙江乡镇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的改革现状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剖析,就乡镇建筑企业加快并强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镇;建筑企业;物流;对策
【文章编号】1627-6868(2016)05-0015-03
Abstrac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Zhejiang township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logistics management reform and the actual existing problem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analyzed,then the township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accelerate and strengthen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logistics management,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policy and technical level.Keywords: The township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logistics; countermeasures;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富民安民的基础产业,在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城乡建设、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浙江省有建筑企业7802家,其中乡镇建筑企业4500家,占全省建筑企业的57.6%。近几年来,乡镇建筑企业实现年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66.3%,就业人数达到300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7.1%,有效缓解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就业压力,成为我省建筑企业的主力军,为实现浙江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跨越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建筑市场迅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不断扩大建筑规模成为企业的重头戏,但是,由于建筑行业具有项目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现场复杂、变动性大,项目涉及的单位广、人员多等独有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其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材料费居高不下,资金周转缓慢,整个行业的边际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开始下滑。出现这种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企业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滞后。尤其是落后的企业物流管理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些乡镇建筑企业在运营管理中,缺乏明确的物流管理思想指导,管理者始终没有站在企业物流管理的高度,对建筑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因此,改变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加强企业物流管理,有效地为企业节省投资,降低成本,提供增值服务,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
1.浙江乡镇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
1.1施工企业重视物资供给、轻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大部分实行项目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主要强调工期,即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和任务。所以施工方宁愿多购置建筑材料以备使用,也不愿承担因为物资短缺,造成待料停工的责任。因为建筑材料物流相对于商业物流其物资具有“期货性”的特点,产品的形成属于单件生产方式,所以工程项目物流不同于其他产品物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1]。首先,具有准时化特征。工程物资如果供应过早到达施工现场,由于场地狭小,则需要花费额外的场地和保管费用。如果供应落后则同样会影响工程进展和目标的实现;其次,建筑材料种类较少,性能各异,常见的有钢材、水泥、木材、砖瓦沙石、沥青、合成树脂、塑料等,这些原材料大都是体积大、规格繁杂,需求数量大、重量大、占地广、线路长,有些材料需要大型的物流设施、设备完成装卸和搬运,需要较大的仓储空间进行保管和贮存;第三,一些建筑材料因其保质期短、物理及化学性质容易发生改变,需要特殊的环境与条件进行保管和运输;第四,建筑材料价格变动频繁,其物资一般成本很高,占用资金多,资金周转较困难等。由于这些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致使建筑施工企业囤集储物现象比较多,这是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弊病,乡镇建筑企业更为突出。另外,乡镇建筑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管理上都不及大型企业和知名企业,他们承包的工程项目不是太大,建设工期一般都较短,因此施工中对各种材料的需求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所以,在一味的重视时间中,却忽略了对供应的管理,其间没有充分考虑到建材物资的安排,车辆的选择,路线的优化,以及受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影响。这种供应方式,虽然满足了生产所需,但是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益。
1.2施工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意识缺乏
一些乡镇建筑施工企业长期以来对物资实行粗放式管理,缺乏现代物流管理思想的指导,虽然不少施工企业对自身物流体制进行了改革,优化物流系统。将物资选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施工方的物流系统改革,但在营运和体制上并未真正理顺,根本上还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严格的管理,从整个行业需求来看,与现代物流理念的发展不协调。因此需要从供应链管理入手,整合物流和物流运行路线图,将供应条块分割,部门分割整合,负责到人。物流一体化是企业最终目标,目前在乡镇建筑企业仍然是难以实现的,如施工企业内部物资部门权力削弱,多头管理导致计划的提报受限制、难以系统组织物源。同时,单个施工项目内部物流规模小,不能形成集中和规模优势。
1.3企业物资采购费用偏高 物流成本组成不清晰
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也是工程物资的消耗过程。工程项目建设所消耗的物资材料数量大、物流成本高。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而物流费用约占材料成本的17%。也就是说,物流费用占工程造价的11%左右。据调查,浙江省乡镇建筑施工企业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50%-60%,个别达到了70%;劳务费占项目工程造价的20%,远高于全国的工程成本比例,而物流成本大约占工程造价的6%-10%左右。可见,物资采购费用偏高即增加了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成本,又使物流活动成本提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资金占用比例。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采购、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外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产生的费用,没有计算到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物流费用中。企业管理层对物流成本的组成不清晰,无法切实掌握物流成本,尤其是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如建筑材料使用后的残留物的在库维持、建筑材料运输、人员装卸搬运、仓库管理、设备维修、物流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等所产生的费用,由于这些物流费用组成没有明确,在财务会计核算中这些费用被忽视的情况经常发生。
1.4 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在浙江乡镇建筑施工企业中,信息化程度相对还是比较低,只有少数建筑施工企业应用了信息系统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的阶段。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导致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规范,成本费用高,工作方式烦琐。虽然从本世纪初,许多乡镇建筑企业在物资供应中,尝试进行制定原材料需求计划和企业资源计划,但开展落实不到位,信息分散,信息处理能力较低。信息系统不健全,造成了施工企业内部信息脱节,使料场、仓库、生产部门以及管理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快捷的信息传递,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效率,增加了作业成本。
2.发展乡镇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2.1建筑企业的机遇
浙江省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建筑业。近年来特别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建筑强省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5)6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业“走出去”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9)4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建筑强省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11)90号)出台以来,我省建筑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12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7144.72亿元,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5.9%,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建筑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建筑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就为建筑企业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物流需求。乡镇建筑企业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2.2乡镇建筑企业物流管理面临的挑战
2.2.1增强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加快物流成本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据调查,浙江乡镇建筑企业对于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施工过程的作业成本,对企业物资流通环节的成本重要性还缺乏应有重视。出现了没有明确的物流成本明细科目,只是简单的将建材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作为物流成本项目的现象。使得物流成本费用不够明确,数据缺乏准确性,导致物流成本无法进行总体规划和控制。
另外,大多数乡镇建筑企业没有建立物流成本绩效评价 体系。物流成本绩效评价就是运用数量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企业一定期间内物流活动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后的产出所消耗的物流资源的成本效益做出客观、公正和标准的综合评判[2]。那么,没有物流成本绩效评价理论的应用,也就没有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体系。企业管理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控制物流成本,将物流绩效考核指标仅限于“材料成本差异”考核指标,而对物流活动中的其它环节没有全面的考评。而依靠“材料成本差异”这一指标往往会给管理者带来误判,认为只要是材料成本降低了,企业物流也就有了相应改进。使得物流成本没有一个系统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对物流成本的掌握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管理方法调整,也就不能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成本。
2.2.2围绕施工企业发展战略,引入物流管理思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物流理论研究对指导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建筑方面,物流理论研究滞后于物流产业发展实践,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主要是没有创新性的物流理论来指导建筑物流业发展。由于缺乏创新型物流理论的指导,企业管理层对物流管理概念模糊,重要程度不够。所以,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旧的矛盾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致使建筑业物流产业发展缓慢并滞后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乡镇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是最大的薄弱区。
依据浙江省建筑业发展战略和改革规划,在乡镇建筑施工企业适时引入物流管理思想,把物流管理定位并发展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施工企业建材物流入手,把目前的物资管理方法,按照物流管理要求的业务流程、组织构架、物资采购、加工整理、运输配送等系统,由单纯的物资采购、供应业务,全方位转化为面向工程项目部和施工现场的综合服务功能上来。运用物流通道,提倡合理配送,减少物资流转的中间环节,降低施工现场材料储备,保证物资的使用效能[3]。通过对施工企业物流作业的改进,实现利用物流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合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增强乡镇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2.2.3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适应企业物流发展的需要
物流专业人才在现今人才市场上已成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人才,这与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增长分不开的,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需要有经验、精通物流操作流程的人才。由于物流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针对一般商品物流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基本没有专业人士,很少有物流管理理论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尤其是乡镇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更缺乏建筑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的科学规划。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使企业物流管理职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物流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队伍,必须储备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加强员工的培训。改变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人才梯队。
3.发展浙江乡镇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近几年,虽然浙江乡镇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出现下降,但总体上仍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在全国乡镇建筑企业百强中,浙江有14个,其中前十强的就有5个,位居全国前列。为实现浙江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的发展战略目标,乡镇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快引入并实施现代物流理念的步伐,向工程项目物流要效益。
3.1政策上大力支持做好做强,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
3.1.1加强对乡镇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改革计划,在注重企业规模适度扩大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与方法。利用物流渠道,促进合理分布的建材物资市场,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施工现场材料的大量储备,确保材料使用效率,使之成为企业争夺效益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3.1.2减少自我服务。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多以国有企业为主,在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每个建筑企业都建立了自己“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系统。物 流管理以自我服务为主,没有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建筑施工企业拥有自己的车队,自己的仓库,乃至自己拥有的原材料生产基地等。这种状况产生了工程项目中原材料库存过大,周转速度慢,资金占用多,仓储和运输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同时,施工企业没有形成特种材料保证储备,普通材料随用随供的物流管理特色。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模式是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攀升的重要原因。据资料介绍,在我国建筑企业中,原材料物流的36%和46%是由企业自身和供应商承担的,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占18%[4]。乡镇建筑企业还要高出46%,自我服务意识很强,也很普遍。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自成体系的物流模式,是制约建筑企业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3.2建立企业“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化优化管理
在现代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中,“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是核心,是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统一”和有效运作的关键,它使资金流、物流与和信息流能及时集成并快速反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物流信息化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和价值挖掘的有效手段,是未来建筑企业发展的方向[5]。鉴于我省乡镇建筑施工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的现状,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物流信息化是首要工作。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共享,使信息成为决策的依据和基础。
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建立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购置、供应、运输原材料和库存物资进行ABC分类管理,实现建材物流运营的科学管理。创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经济订货模型,根据周、月、季度施工计划和储备,签发采购计划,在此基础上增加采购批次、减少进货批量,实行库存物资限额管理,降低施工企业的物资购置成本、储存成本以及应急成本等。在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同时,清理分包施工方的小仓库,杜绝库存物资堆积。根据各个分包项目施工地点的物资供应途径,设计合理的物流网络图,建立健全企业外部统一调动、内部统一配送的物流模式,实现施工物资从运输地、生产点到施工现场的直接供应,减少中间商和仓库之间的流转过渡,加快库存物资的周转使用,形成具有施工企业特点的物资管理模式[6]。
3.3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
追求建材物流成本的最小化。这是乡镇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系统构建,降低物流成本空间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计算的难点在于其计算对象的确定[7]。因此,运用作业成本法,按照物资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产生成本的发生原理,可以将物流成本对象确定为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和制造中心。明确物流成本计算对象,就可以准确的将物流费用和生产费用分离开来,精确的计算出物流成本。同时,为了保证企业物流成本的可比性,需要确定一个物流成本计算的统一标准,用以统一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口径[8]。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解物流成本占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份额,发现物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物流活动,为降低物流成本奠定基础。
其次,根据成本效益、因地制宜、全员参与、责任人推动 原则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乡镇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活动所涉及的范围,确立物流考核项目,必须具有整体性和代表 性。在建立奖惩制度的同时,对考核成绩的高低,做出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对员工工作进行考核,让员工了解业绩好坏与奖罚的关系,引导员工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取得更好的业绩,这是实现企业总体控制目标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当前日益竞争激烈的建筑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镇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为求得在建筑行业中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向建筑物资供应的物流加工配送要效益。因为物流贯穿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物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等多方面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围绕我省乡镇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引入现代生产物流管理思想,把施工企业现有的材料管理体系按照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原则进行整合、规划,并建立符合现代物流管理要求的业务流程。只有通过改善和加强物流的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一) 乡镇企业发展资金不足。新时期中国乡镇企业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 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个普遍问题——资金紧张。主要表现在:第一, 现金流量不足, 无法及时更新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第二, 资金周转不灵, 一些企业财务管理还不规范, 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第三, 融资困难。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 企业都想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获取资金, 但许多乡镇企业都无法筹集到应有的资金。企业一旦没有了资金, 整个生产活动就无法正常运作, 生产效率大大降低。而且一些机器设备, 一些基本设施无法及时更新, 只能依赖耗能大、原材料浪费大、生产能力低的设备进行生产, 这对企业发展非常不利。融资难还有外在的原因, 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势单力薄, 难担重任。商业银行对乡镇企业所持态度过于谨慎, 这是乡镇企业取得资金支持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二) 乡镇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在管理上, 乡镇企业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第一, 经营管理项目存在盲目性, 重产量轻质量, 认为数量是第一位, 有数量就有效益, 忽视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结果造成产业结构趋同, 使得乡镇企业的产品趋向单一化、同一化;第二, 体制结构不合理, 在管理体制上政企不分, 许多乡镇企业生产受政府行政干预大, 不能独立经营, 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第三, 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附加值低, 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较严重。
(三) 品牌战略意识不强。我国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另一严峻问题便是品牌战略意识不强, 由于存在“自我满足”、“小农意识”等制约因素及没有做强做大的品牌战略眼光, 多数乡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低下, 在迷惑中懵懂前行, 发展速度缓慢。区域内许多企业规模小、零散分布, 企业品牌经营能力不高, 自然难以树立品牌知名度和提升品牌效应。还有部分产品实行无品牌、无生产日期等简易包装, 扰乱市场秩序, 影响特色产品的声誉, 甚至带来负面效应。
二、乡镇企业发展的改进措施
(一) 拓宽乡镇企业发展融资渠道。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 资金问题最为棘手。乡镇企业由于受规模和经营的限制, 资金往往非常有限, 影响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运作。为此, 乡镇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解决这个问题。第一, 加快乡镇企业信用建设。乡镇企业要建立起自己的信用档案, 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因为乡镇企业融资难主要原因是资信度低, 所以加强乡镇企业信用建设对于解决乡镇企业的融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 充分利用民间信贷。乡镇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互助性的临时资金融通, 互相帮助, 互通有无, 在融资上要发挥彼此之间信息比较优势的作用, 缓解乡镇企业融资困难。通过合法手段吸收投资,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第三, 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乡镇企业要协调好与农村信用社的关系, 协同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信用社发挥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导作用, 还有助于乡镇企业资金的流转。
(二) 建立健全乡镇企业管理体制。首先, 提高乡镇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及效率。建立起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积极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方法, 引进和借鉴现代管理思想和手段, 大力推进企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 通过抓好人力、营销、质量、成本、财务、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管理, 不断加强基础管理, 抓好专业管理, 优化现场管理。以实现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加快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的引进和推广应用,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最终实现科学管理及效率最高化。其次, 逐步建立一套具有乡镇企业特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在企业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来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形成共同的愿景, 使企业管理逐步走上现代化、科学化的轨道。
(三) 树立品牌战略意识, 提升品牌效应。注重品牌与区域特色产品相结合, 根据不同区域内的特色产品, 应该进一步打造品牌产品, 加大广告宣传力度, 组织引导企业参加相关展览会、推荐会等, 培育“本土品牌”, 提高产品品位和知名度;注重品牌与文化的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 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产品不仅要提供给人们基本的使用功能, 更应该通过价值潜力、历史文化内涵、服务方式等传达给消费者文化享受, 文化品位的提高, 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一、我国餐饮连锁企业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代物流配送观念缺乏
我国现代餐饮连锁企业对物流配送的认识还不够,大多数的餐饮企业都还被传统的“自给自足”观念所束缚,缺乏现代物流配送的观念, 配送中心规模小, 设施落后,许多配送中心仍以人工操作为主, 缺乏规范的操作,影响了配送质量和配送速度,物流效率很低。例如像肉类等食材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加工、仓储、运输以确保食物的营养、味道和质量,仅仅用传统的保障模式和监管手段已难以适应快餐行业食品安全的保障要求。而目前需要用冷链方式进行仓储或配送的餐饮企业,都在拼命扩张门店、扩大销售网络,又因餐饮市场竞争激烈,门店、人力、采购等方面成本高,这些餐饮企业不愿意付出太大的代价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目前像北京、上海地区,只有5%左右的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在为餐饮企业服务,其近况堪忧。
(二) 配送设备陈旧落后
我国餐饮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原有设备陈旧,现新有设备成本高,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给易腐食品流通提供低温保障,应用配设温度记录仪与智能调温系统等高科技手段来保证商品品质的设备更是少之又少。据调查数据显示,温度每升高6℃,食物中菌落总数便会增加一倍,而我国冷藏车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物流运输需求,冷藏车占货运汽车比例仅为0.3%左右,而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等发达国家均为2%-3%。由于保鲜技术落后,加之在易腐品低温仓储以及冷藏运输环节没有做到全程的冷链物流,导致我国易腐食品的损耗和浪费每年高达上亿元,每年约20%-25%的果品和30%的蔬菜在中转运输和存放中腐烂损坏,价值约为750亿元。相比之下,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较为成熟,不少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在运输的过程中,全部采用冷藏车或冷藏箱,并配以先进的管理信息技术,使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及运输质量的完好率都得到极大提高。
(三) 配送服务质量差
目前我国餐饮企业提供的配送服务质量比较落后,提供的服务内容仍然停留在仓储保管代理、运输代理等功能性物流服务上,配送成本高,专业化程度低,服务内容缺乏竞争力,不能满足餐饮连锁企业发展的需求。大多数的餐饮企业配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却忽视了产品在配送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而送餐服务不可避免会遇到特殊情况,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用餐高峰期、特殊天气等情况下,87%的消费者能够接受半小时以内的配送速度,然而目前很多餐饮连锁企业并不能达到这样的配送要求,远远超过这个时间范围,引起顾客的不满。重庆一家火锅连锁企业负责人感慨,毛肚一运到外地就坏,用飞机运输成本很高,一份毛肚在重庆10元,在乌鲁木齐20元,成本增加很多,而且不能保证食品的原汁原味,这对保持餐饮特色非常不利,影响企业的发展。
(四) 餐饮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
现阶段很多餐饮企业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物流信息化水平很低,还处于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和邮件系统、外部网站等阶段,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不少餐饮企业仍采用手工管理方式,整体科技含量低,信息化整体水平不足以全面支撑企业的发展。随着餐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且越来越多地采用连锁经营的情况下,手工管理无论是在工作效率、人员成本还是提供决策信息方面都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经营管理的要求,制约了整个餐饮业的规模化发展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成为餐饮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例如总店与分店之间无法及时进行业务指导、销售管理、信息交流以及商品配送与调剂, 阻碍了高效率地开展连锁经营。
(五) 物流规范和标准的缺失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套能监控保障食品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状况的完整体系,缺乏相关的温度立法及食品卫生法规执行不力,致使食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我国食品物流供应链被定位为“昂贵,易耗食品,无利可图,容易造成食物中毒”,这为我国食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创造了不利因素,也使我国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缺乏信心和忠诚度。我国物流标准缺乏,仅有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的法律规范,没有规定食品在运输流通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导致食品物流安全保障无法可依。据统计,我国食品质量标准有3000个左右,但与食品物流有关的仅100 多个。例如《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标准》规定了食品运输、仓储、配送中的具体环境控制要求,但事实上这类产品的装运过程大多是在露天而不是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运输车辆也以普通卡车居多,制度规范显得捉襟见肘。
二、美国百胜餐饮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
百胜餐饮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之一,其旗下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三个餐饮品牌分别在烹鸡、比萨、墨西哥风味食品连锁餐饮领域居全球领导地位,在全球超过12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9000家连锁餐厅, 员工人数150多万。2012年,百胜餐饮集团的收入超过130亿美元。截至2012年12月底,百胜集团在中国大陆800多个城市和乡镇成功开出超过4200家肯德基餐厅,在中国200个城市开出800多家必胜客餐厅,此外,百胜还拥有150余家必胜宅急送、近30家东方既白和近450家小肥羊餐厅,是百胜在全球业务发展最快、增长最迅速的市场。百胜在中国的迅速扩张,与其物流配送的成功密不可分。endprint
其一,多温配送,保证服务质量。百胜的食品一般可以分为冷冻、冷藏和常温三种存储温度,冷冻一般控制在-18℃,冷藏温度是1—5℃。既要考虑服务品质,又要考虑配送成本,比如肯德基,近年来已连续推出了盐酥半翅、劲爆鸡米花、墨西哥鸡肉卷等多种新产品,在原料、半成品、成品配送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百胜配备了一种能在同一辆车中调节不同温度的车辆。这样,百胜可以先把所有食品集中到配送中心,根据每家餐厅的需要将需要配送的原料集中到一辆车中,然后一次性配送到餐厅即可。现在百胜在全国设有十几个配送中心,负责配送200多个城市。其在苏州投资的物流中心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如同一个超大的开放式仓储超市,储存了鸡原料、蔬菜、食用油等,冷藏室最低温度可达摄氏零下25度,确保食品新鲜安全,保证服务质量。
其二,设计动态路线,合理控制成本。百胜每年都会有新店开张,为了跟上新店迅速扩张的步伐,百胜改变以前的静态路线安排,转变为动态模式。百胜的配送中心制作了一个类似列车时刻表的主班表,根据餐厅销售的季节性波动,主班表有旺季、淡季两套方案,在每次营业季节转换时重新审核运输排程表,其基本思路是首先计算每家餐厅的平均订货量,设计出若干条送货路线,覆盖所有的连锁餐厅,然后进入每日运输排程,审视各条路线的实际货量,根据实际货量对配送路线进行调整,最终达到增加车辆利用率、增加司机工作效率和降低总行驶里程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许多限制条件,比如车辆装载能力、车辆数目、每个点在相应的时间开放窗口等,问题的复杂度随着约束数目的增加呈几何级数增长。为了配合动态路线安排,百胜采用了路线排程软件,并首先在北京投入使用。以北京的配送中心为例,它负责近两百家餐厅的配送,新的路线安排是:从最远的一条线路开始装配,把不满一厢的货调配到一厢,这样的路线安排往往可以省掉了一两条路线,保证在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
其三,精于管理,制定评估体系和紧急预案。对于产品保鲜要求很高的连锁餐饮业来说,百胜会尽力和餐厅沟通,减少不必要的配送频率。百胜从增大卡车尺寸、改变作业班次和二次出车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卡车的利用率。配送中心实行24小时作业,百胜一般会将餐厅分成可以在上午、下午、上半夜、下半夜4个时间段收货,据此制定仓储作业的配套时间表,从而将卡车利用率最大化。对于特别远的路程和山路,百胜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降低了成本和风险。为了保证配送的品质,百胜制定了一套评估体系,从车况、司机服务水平和企业的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如糟糕的天气、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百胜制定了紧急方案来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比如在某些省份的下雪季节到来之前,公司会临时租用库房来存储额外的产品,在中国南部的海南岛,为避免台风袭击,公司也会租用临时仓库多储存一些产品,以避免海上运输的延误。
其四,战略规划,成功实行物流“本土化”。百胜在中国的扩张,与成功的物流战略规划密不可分。百胜放弃了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想法,从设施、服务、食品品质、食品安全、成本等方面努力施行本土化经营,创造出了业内公认的“灵活而实用”的物流运营模式:自我服务+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1997年底百胜在沈阳设立一个主仓,在哈尔滨设一个副仓。1998年时,百胜把天津的配送中心合并到北京,形成规模效应,节省仓储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优化管理,完美设施。如今百胜已在北京建造了一个世界级水准的现代化配送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比如百胜成都配销中心建筑面积4250平米,使用净高9米。目前整个中心运作着2200余种品项。仓储部和运输部每天连续24小时营运,为四川及重庆、贵州近100家餐厅提供优质服务,涵盖中国百胜旗下肯德基、必胜客2个品牌,每年配送箱数近200万,每年行驶公里数约为100万公里,最长的运输线路由成都至贵阳。
其五,“魔法”培养,打造“统一”服务。在世界各地,无论走进哪家肯德基、必胜客餐厅,永远能得到“统一”的服务,这得益于百胜的人才培养机制。近年,百胜“黄埔军校”重拳打造了全球顶尖人才培育计划——“领军人物养成计划”:在四年之内,将许多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培养成为带领百人团队,经营一家年营业额上千万元的一代商业领军人物。“领军人物养成计划”是百胜内部一个培养职场新人到餐厅经理的训练计划。即便是一个丝毫不了解餐饮行业、不了解餐厅管理的毕业生,在加入这个计划后,经过3到4年的学习,最终可以成为百胜旗下品牌餐厅的管理精英。新员工进来后,公司不会简单地将其交给一位“师傅”,而是给新员工营造一种归属感,创造一种“被重视”的感觉。管理者会亲手为新员工递上工作服,还会送给他们一张事先写好的充满期待的贺卡。由于每个员工都有不同的性格,管理者会根据员工各自的个性进行差别化管理,让每位员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如巡视、排班、账目管理、处理突发事件等等,充分让员工进行锻炼。
三、借鉴百胜物流经验,我国餐饮物流发展的几点对策及思考
(一)打造品牌形象,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
我国餐饮连锁企业要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以质量和服务取胜,打造品牌形象。比如国内“到家美食”企业在和旺顺阁谈合作的时候,为将鱼头完整的送到客户手里,保证该菜肴的原貌,在物流配送上下足了功夫,用平底锅来装,超越了顾客希望的服务方式,让顾客获得惊喜。“到家美食”的一位客户因为送菜不及时而不满,服务人员拿着礼品登门道歉,该客户在感动之余,成为该公司的忠诚顾客。再如知名的丽华快餐,在北京、上海等地建成了强大的物流中心,其他城市建有客服中心,再设若干个“输送点”,在“输送点”只需进行简单的加热、配送环节,这些物流中心便是“快餐工厂”。快餐工厂日产快餐 6 万份,兼具冷链和热链功能,既可以为顾客提供 0℃—7℃的食品现场加热,也可以为大规模团体提供热腾腾的饭菜,并现场进行分餐。这种快餐工厂可使荤素菜原料的形状达到统一标准,采用统一烧制的方法,达到口味的稳定性,由于产品的统一加工,统一监控,其米饭早已是标准化的产物,洗、拣、泡、蒸完全用电脑控制,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污染,是一份高科技米饭。endprint
(二) 高效运作,合理进行物流配送网点布局
我国餐饮连锁企业要进行合理的物流配送网点布局,优化路线,实现有效配送。餐饮物流与一般的物流方式不同,因此,对于重点区域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人力以满足半径内的客户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网点范围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及时高效地将产品送达客户手中。北京“李先生”餐饮企业有着近40年的发展历程,已在全国十九个省市拥有400余家餐厅。面临巨大的物流压力, 公司专门成立了采购物流部门,并逐步建立了中央厨房和配送中心。对于需要冷链存放的食品,各连锁加盟企业会根据餐厅所需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计划进行集中统一采购,经过半成品制作、加工车间处理后转给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发放,形成一个完整的连锁物流配送机制。
(三) 增加科技投入,注重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餐饮连锁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非常重要,能将整个快餐连锁企业的采购、分拣、加工、储存、运输和配送等作业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总店、分店和配送中心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可追溯系统,为食品建立“从地头到餐桌”的完整档案。可包括定货系统、出入库管理系统、信息反馈系统、销售时点管理系统等板块。比如为确保北京奥运食品供应的安全性,奥运会餐饮供应商俏江南携手中国第一冷链物流供应商山东荣庆物流,全面启用奥运食品、奥运冷链安全监控和追溯系统,荣庆公司邀请博科资讯帮助其整合物流管理流程,上线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从订单管理开始,进行多样化物流订单处理,精细化自动化仓储作业管理,智能化运输调度及过程管控,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奥运物流运输车辆的调度和跟踪,双重保障奥运食品安全。再如全聚德的配送中心建立了ERP系统,实现了物流流程的智能化和对500多家销售网点的信息流及资金流的掌控,实现配送的及时化和信息化。同时公司还扩建了商品展示厅,全面展示公司的食品加工产品及物流服务体系,增加公司的产品销售能力。
(四) 自建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和谐发展
餐饮物流对时效性有特殊要求。精美的食物要保持色香味,必须快速送达,否则其价值就大打折扣甚至归零。如为中高收入家庭提供特色餐厅外卖的“到家美食”,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建立了自有物流体系,以掌握外卖物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用户的黏度。“丽华”快餐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0个城市建立了连锁配送中心,能在30分钟内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极具便利性。其官网上还开通有新浪微博,消费者可以在其中进行客户评价和投诉以及分享等,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自建物流。虽然成本压力较大,但可以提高顾客忠诚度,构建市场品牌,增强渠道控制力,在获取增值服务收益同时,带来额外的物流收益。此外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符合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需求,能解决企业面临的初期投资大、运作成本高、专业管理难等问题,使食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化的需要,目前已被众多的餐饮连锁企业采用。
(五) 建立行业标准,完善餐饮物流制度
我国政府应尽快完善餐饮企业的物流配送制度,建立统一化的标准体系,为消费者打造安全、营养、美味的饮食环境。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由中物联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净雅食品牵头起草的《餐饮冷链物流服务规范》行业标准也正在制定当中。我国冷链物流标准的建立,将会更好地推进有机食品、HACCP、ISO等专业认证制度,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识管理,保证餐饮行业物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贤浩,孙永力,李轶琰.百胜餐饮物流运作模式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09.
[2] 刘致良.我国快餐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思路[J].特区经济.2006年10月.
[3] 喜崇彬.现代化餐饮物流悄然而至[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3 年第8期.
关键词: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论文网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单纯依赖商流赚取利润的机会越来越少。而现代物流业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被各级政府部门所重视,并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我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物流企业在物流活动实施过程中通过组织物流财务活动,处理物流企业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就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它决定着物流财务管理的方向。物流企业是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物流企业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是根据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以服务生产为目的,通过有计划的购、销、储、运等经济活动完成商品在生产单位之间以及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之间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保证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正常进行。物流企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使用户价值最大化和用户成本最小化,同时使物流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物流成本最小化,以此获得物流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利润。物流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物流管理的总目标,又受物流财务管理本身特点的制约。物流企业为了实现价值“双大”,即用户价值最大化、物流企业价值最大化,成本“双小”,即用户成本最小化、物流企业成本最小化的管理目标,就必须用好资金,充分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规避资金风险,统筹安排物流资金长短期计划、避免物流资金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合理选择物流领域的投资方案、有效筹集物流资金并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以确保资金的增值。物流财务管理工作要做到以上几点,必须以物流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物流财务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体现了与物流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体现了物流企业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物流管理采取措施,实现理财目标。
二、我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世界500强中的400多家企业在华进行了投资,这其中90%左右的外资企业都选择了物流外包,占中国全部物流外包企业总数的70%,并且我国物流企业多达24800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对物流外包的认知和需求,在降低成本的压力下不断提高,这些都促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不断呈现增长趋势。然而,尽管我国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企业数量上、规模上,服务意识上和服务质量上还不尽如人意。目前我国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上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融资难
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国外同行的压力,我国物流企业必须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企业规模也将向大型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企业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我国物流企业现状来看,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依靠物流企业自身是难以筹集的,而通过资本市场或者金融机构筹集资金存在重重障碍。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资产信用不足。由于金融部门贷款门槛较高,融资费用较高,贷款抵押率较低,现行的信贷机制大大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资金使用效率低
由于资金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手段,因此资金体外循环、随意投资、使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在所难免。这种局面不仅使资金不能统筹使用,同时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整体资金运作负担和经营风险,影响企业整体效益的发挥。一些集团各下属企业中有的账面可能存在多余资金,而有的却急需资金;有的甚至并不存在明显的资金不足,但出于其他目的,一味向上级母公司要钱,而母公司只凭定期的报告或报表,很难准确、及时掌握下属企业实际的资金存量、占用状况、周转效率等信息。
(三)财务监管失效
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对下属公司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力度不够,制度贯彻不抓落实;现有的核算和内控制度不尽合理,使各级独立核算单位打自己的小算盘;高素质的财务人员紧缺,既会算账又懂管理,能独挡一面的财务人员屈指可数;对下属公司的财务监督缺少有效的手段与方法等等,导致出现大量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核算不规范,有章不循,违纪违规等情况。
三、改善我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就是各独立法人单位在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方案、资金集中管理方案、全面预算管理方案、责任成本管理方案、完整财务分析方案、财务人员委派方案,达到对公司经营状况、资金状况的全程监控,从而妥善处理好母公司与下属公司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处理好统一性与自主性、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做到既能灵活地集中财力,保证生产重点的需要,又有利于调动下属公司的积极性。
(二)拓宽融资渠道
面对物流企业的资金困难,我们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给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我们应利用“入世”的有利时机,扩大物流业的对外开放,鼓励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支持引导国外投资者向国内物流领域投资,与国内物流企业兴办各种物流方面的合作项目,缓解物流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国家证监委应对物流企业适当放宽审批条件,支持鼓励资产质量好、经营管理好、具有发展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上市。论文网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应以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作为信贷标准,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支持物流业的发展。国家财政可以用债转股的形式参股、向物流企业发放国债贴息贷款等方式,对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扶持。
(三)加强财务监管
随着物流企业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财务监管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实现企业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物流企业应采取各种方式,加强财务监管。首先,合理设置财务机构,为财务监管做好组织准备。目前,一些物流企业将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合并设置在一起,这是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适应的。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财务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集团企业,资产规模大,资金链条长、管理跨度宽、筹资渠道及方式多样化,财务与会计职责不明的弊病越来越明显。因此,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分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其次,各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物流企业下属分支机构一般特别多,大量资产和经营活动都在所属企业中运行,物流企业要加强对其财务的监控就必须制定并实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控制经营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最后,要实行科学的预算管理,为财务监管提供检验标准和考核依据。物流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要采取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物流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资本投入大,盈利水平低,故应采用以资本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随着企业经营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市场把握能力和企业信誉不断提高,对市场的开拓成为企业工作的重心,因此,企业发展期的预算应实行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处于成熟期的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及现金流入量趋于稳定,企业风险相对较低,压力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以成本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就成为这一阶段的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当企业经
营处于衰退期时,一方面企业的销售开始下降,大量的应收账款需要收回;另一方面新的经营投资项目可能还未考虑成熟,存在大量自由现金,这时宜采用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物流企业应根据所属分支机构的专业特点、规模及其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和考核指标,对经营活动进行跟踪,随着市场的变化及时修订考核指标水平,以达到有效的考核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志学.关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一些认识[J]物流技术,2002年第3期
[2]张望.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难言之痛[J]物流前沿,2005年第8期
[3]查先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刘英.物流作业分析与优化探讨[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仓储业也在此大环境发展迅速。仓储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所以提高仓储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围绕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的现状、概念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到它的演变趋势。在一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仓储的作业环节特点,了解物流仓储的成本构成,进而分析物流仓储的内部收益、中间商销售收入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经济活动。 关键词:连锁超市;物流仓储;对策 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下,连锁店、超市这两种商业经营模式成为了我国流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一份商业调查显示,我国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占社会总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20%。同时,随照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优化,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农村连锁超市的需求也在逐年扩大,所以有必要提高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的利用率。 1.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现状分析 在中国,农村物流仓储刚刚起步,对于仓储的功能许多物流管理者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物流仓储的功能也很难被合理利用。调查显示:对于大部分的农村物流仓储,都存在仓库功能单一、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等问题。 1.1农村物流仓储的形成机理与特征分析 上个世纪末,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设施形成与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下,农村连锁超市的仓储规模也不断壮大。这些在农村的仓储属于农用地,但与同等地段扩张的城市土地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 1.2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在这个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实现。物料主要通过传送带、吊车、机械手来移动和搬运,用货物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储存物料,通过人工操作接卸存储设、螺旋机械制动等设备来完成运行,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优点。 第二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 2.农村物流仓储的现状分析 2.1 监督和管理不到位 农村物流仓储的监督和管理的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物流公司的经济效益,监督和管理的体制不完善,将造成资金的浪费。“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和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就要加大该方面的投入,监督和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节约资金,避免造成浪费,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 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鉴于这样的定义,目前的监管体系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的需要。 2.2 供给策略不够科学 对于农村物流仓储业来说,没有建立健全供给中心,对于供给策略的制定缺乏科学性,有些商品集散中心离物流公司的路途比较遥远,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建立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显得势在必行。另外,物流系统效率低下也是制约物流公司发展的一大因素,物流系统通常都在尚未完善的时候进行运作,效率低下时常困扰着物流公司的管理层,对于这一现状如果不能妥善改善,将制约农村物流仓储业的发展。 2.3仓库功能效率低下 对于农村仓储业来说,大部分物流企业都运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管理,转变管理方式很重要。老旧的管理模式只把仓库当做储存商品的地方,找起货物来非常麻烦;这样就导致仓库功能和效率低下;而管理仓库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一些货物不是很熟悉,有一部分的仓库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没有意识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也是仓库功能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超市工作人员对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功能根本就一知半解,无法提高仓库功能和效率,直接使超市的经营效率。 2.4政府没有进行干预 对农村仓储业来说,虽然如今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但是缺少政府干预,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很容易迷失方向,政府在物流公司选址、经营等方面并未给出指导意见。政府的调控对超市――特别是中小型超市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中小超市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有些超市还认为政府的调控会阻碍超市的发展,从而采取抵制的态度。另外,挑选超市的地址一直是超市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所占土地是本地居民所有,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很多超市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没有寻求政府干预,从而使得矛盾升级;没有政府的调控和干预,造成中小型超市的发展滞缓。现在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但并不是说中小型超市并不需要政府的调控和干预,适当的.调控措施可以使企业往良性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许多超市都是自行解决,既没有寻求政府的干预和支持,又不能妥善处理与居民的矛盾,这样就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超市的经营策略得不到有效实施等等。 3. 农村物流仓储问题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3.1加强监管措施 3.1.1改善物流仓储管理体制 对现行的仓储物流管理体制进行改善,建设统一的连锁超市仓储市场体系。首先应该从连锁超市组织上提高仓储管理的重要性,以保障仓储管理的有效进行,实现仓储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对于仓储的基本设施建设,要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放在首位,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投入。对于仓储地址的选择,要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减少资金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农村连锁超市分店不按要求统一规划,则不发放仓储建设资金。 3.1.2加强对管理人才的投入 要实现仓储物流监管措施的提升,必须要依靠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专业化的团队制定管理措施,从而更快更好的实现仓储管理的有效性。在中国进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尤其看重对中国市场人才的引入,因此作为国内农村连锁超市,更应该主动招揽专业人才,为占领农村市场打造专业团队。 3.2 实施有效的供给策略 3.2.1 加快农村超市配送中心建设 纵观国内农村连锁超市仓储物流的发展,大部分企业都是最近才开始重视农村市场。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在农村市场抢的先机,就必须加快农村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以后的快速发展做好铺垫。农村人口较城市而言相对分散,离商品集散地路程比较远且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货物的运输主要靠小货车及其他载货量较小的交通工具,因此也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所以建设农村超市物流仓储的基础设施是关键。首先应该从根本出发,扩大连锁超市和农村市场的配送率,提高商品的质量。同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农村销售终端,扩大主渠道的进货条件。其次,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超市连锁企业应该给予资金支持,统一建设标准。 3.2.2 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物流系统的效率关系到超市货物供给的及时和准确性,也关系到超市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超市的管理者需要结合超市的现状,选择合理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降低物流仓储成本,提升物流配给效率。超市的物流管理部门应当纵观全局,直接负责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运营,成为物流系统优化的主要引导者。同时,物流仓储效率的提高还要结合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部门,实现多部门的联动,才能更好的实现超市物流系统的流畅性和高效性。 3.3 完善仓库功能的多元化 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下,传统的仓库管理指标已经无法衡量仓储企业的优劣,所以需要制定新的仓库管理标准。新标准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适合少批量、多品种、短周期商品;能够为客户提供深层次服务。注重仓库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使每个环节的信息都能够及时被管理者了解,便于管理者制定措施。同时大力提升仓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仓库的装卸及 收、发、管操作简单化,并且在仓库的功能性上,除了传统的储存、保管功能外,还应该包括: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功能。 3.4争取政府扶持措施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涉及到许多项目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完成。在物流仓储的地址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的考虑,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下,将地址选在交通方便的空旷地带,但在装卸货物的时候不能影响到当地的交通状况,以免引起当地百姓的埋怨。对于修建仓库占用百姓土地的问题,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下,积极同百姓沟通,满足双方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赔偿。这样的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仓储才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争取到更长远的利益。 4.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面临全面开放的销售市场,中国市场即将成为国际商业竞争的战略要地,所以率先对农村物流仓储的建设能够得到更多机遇。虽然目前我国物流仓储存在许多问题,但能够立足于自身的优势,逐步完善农村连锁仓储物流的功能、提高仓储的效率、降低物流管理成本,便能为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带来更大利润。(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中鼎.加快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50-54. [2]陈丽清.连锁超市拓展农村市场的营销对策[J]. 商业经济,,(1). [3]时长洪.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运营策略思考[J]. 商场现代化,,(3). [4]普洛斯中国.中国物流(仓储)基础设施发展现状[J].物流工程管理,,30(10):15-21 [5]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6]吴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摘要】近年来伴随经济发展的同时,货物运输和快递行业发展迅速,这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和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民营物流企业,以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占领市场。企业的快速膨胀要得到持续发展,就离不开全面预算和正确的战略决策。本文将从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概况、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营;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改进对策
引言:
新中国的民营企业从改革开放开始起步,至今已经历了接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相对于国外的企业,我国民营企业起步时间明显晚于国外。而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物流企业则起步更晚。但是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网购变得不再陌生,这不仅给物流企业带来大量业务,同时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的民营物流企业。这些民营物流企业在市场的潮流中抓住机遇,规模迅速变大,但是由于没有扎实的基础,会计预算工作不严谨不仔细,造成公司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将对民营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概况
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中也包括了民营物流企业。目前来说,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态势是非常好的,而且随着物联网的扩展,物流企业将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
经济发展带给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的强大需求机遇,当有些公司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市场覆盖面很广,自身又难以处理时便愿意委托其他企业来完成其物流业务,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物流就出现了商机,促进了一大批民营物流企业的诞生和发展。
有准确数据显示,从2010年起,从事相关物流行业企业在以20%的速度递增,这意味着中国物流行业的总体规模是急速增加的。截止到2014年7月,中国已有42万家相关的民营物流企业和机构的存在。
但是快速的发展是需要完整的制度和准确的战略方针来指导的。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就像一个只有一条腿的巨人,在向前奔跑的时候决定速度的往往是双腿的协调而不是单独跳跃。只有解决了存在问题,民营物流企业才能获得新生,实现飞跃式前进速度。
目前民营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不高。在物流行业迅速发展时期,政府管理不及时,管理制度不完善,往往造成物流市场的乌龙混杂。一些虚假或根本没有营业执照的公司也趁机招揽业务。这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物流行业管理困难,而且服务质量不高,给客户带来麻烦。
(二)物流信息不流畅,而且信息记录不完全真实准确。物流行业的信息传递及信息记录非常重要,只顾盲目扩大规模的企业经常会忽略信息系统建设,造成信息交流不及时,信息传递出错等情况。
(三)专业管理人才的缺失。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特别是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是近年来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相关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相关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匮乏。
二、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其实我国民营物流企业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全面预算管理方面,是阻碍我过民营物流企业长远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部分将针对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展开讨论。
(一)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基本概况
为了谋求全面长久发展,一些民营物流企业已经开始逐步重视对自身的全面预算工作的开展。物流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包括组织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控制、预算考核几个主要方面。
组织管理主要在于业务职能、管理职能、事务性职能部门的管理。对这些企业核心部门的全面预算,准确掌握实况,有利于公司方针的制定和战略方案的实施。
编制管理,主要是指包括业务收入、成本、资产、负债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看似简单的四个名词,实际工作所包含的内容却是整个公司的工作所围绕的重心所在。公司是否能达到盈利目标,正来源于收入、成本、资产、负债四个项目的运转情况。
预算执行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在于,能够把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分开的部分,听说过执行管理,合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以便于相互之间的协作更加密切。
预算考核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使预算管理得到真正实施,起到真正作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业绩考核系统,就需要对预算和结果的考核落到实处,首先要从实施预算考核情况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在货物存储、货物运输调度等方面进行对业务活动效果进行系统化的组织、计划及协调,保证预算跟踪、分析、预测及考核,确保预算得到实行。
(二)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预算管理组织的体系建设不成熟。企业全面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企业组织的保证。由于全面预算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多,范围广,所以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内部资源,给全面预算管理形成合力,让全面预算的实施顺利开展。但是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初建,还不完善。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于全面预算工作难以开展,很多理论性知识缺乏,实践经验也普遍缺乏,大多数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都还在摸索阶段,取得明显成效的较少。
其次,预算编制管理的指标内容设计不合理现象大量存在。物流企业主要工作在于运输、仓储等,同时根据客户需求对运输、装卸、储存、加工配送等进行操作,大部分物流企业拥有与自身业务相一致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正因为内部部门多,涉及员工多,上下信息的沟通难以真实无误,全面预算工作的指标内容也就不能真实利用到全面考核中去。
最后,预算结果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不作为。预算结果考核机制的目的在于对全面预算的实施进行真实反馈。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民营物流企业对全面预算考核机制的建立是不够重视的,甚至更多情况是全面预算考核机制形同虚设。预算考核结果的运用与机制建设也相对滞后,直接成为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结果考核效果较差的关键因素。
三、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健全。基于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情况,也就无法履行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职能,为了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准确编制、实施及调整评价,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组成上下级合理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二)预算编制管理的指标内容设计要合理。要进行全面合理的预算和管理,离不开真实有效,来自于各个部门数据的分析和综合。先对资本、业务、筹资等进行预算,然后进行整体财务预算。最后就是根据业务情况,包括现生产、销售收入、销售费用、成本、采购成本、支出费用等进行预算编制管理的指标的设定。合理的指标设定,不仅能提高员工效率,也是正确的公司发展决策的体现。
(三)要不断完善预算结果考核机制,并且严格实行。实施企业内部预算考核机制的目的就在于要惩罚分明,让整体流水线操作顺畅起来。完善加强预算结果考核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加强财务资金的预算工作,调节资金的收支平衡状况,把握每一笔资金流向,防止财务漏洞的产生给公司带来风险;可建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既有具有财务处理的能力,又有对各个部门的深入了解作为支撑,能够对公司全局有较好的把握,制作出完整的全面预算系统;增加专业物流管理人才数量,一个优秀又具有凝聚力的团队能够给公司创造更多价值,而人才就是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为例.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06.05
[2]胡云琪.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会计师.2014.03.10
加强建筑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 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加强建筑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需要从思想政治方面着手, 因为思想政治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生命力, 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引领作用。也因此, 现代企业在政工队伍建设中十分注重对员工素质的培养以及企业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企业政工队伍的管理以及制度体系的建设建立入手。
1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现状
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但也出现了很多现实性的问题如政工队伍的管理体系不合理、不科学等;政工队伍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且整体素质不高;政工队伍人员的学历、年龄层次等不合理;政工队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工作理念落后等。
2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发展对策
2.1准确定位思想政治工作
在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中, 思想政治工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要正确定位思想政治工作, 认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大背景下, 建筑企业如何才能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建筑施工、如何在企业职工中树立“风险与利益并重”的主人公意识, 进而让职工主动维护企业的信誉、形象, 是建筑企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在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有助于推动建筑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方法有: (1) 在企业内部做好政治思想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 (2) 在企业政工干部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领导班子组成成员的理论素养, 进而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 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好引导工作; (3)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 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 营造人尽其才的和谐氛围。因此, 建筑企业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政工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性、加强政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注重政工人员的劳动成果、凝聚政工岗位的力量、吸收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政工队伍中。
2.2建立健全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
建立并完善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 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化, 这样的运营体系与激励制度才能够维护建筑企业的外在形象, 并保障其内部的和谐稳定。不断加强政工队伍制度体系的建设, 使其充分发挥对企业、对管理者、以及对员工的激励、监督以及管理作用, 有效调动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来。建立积极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立完善的企业激励机制, 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造力, 还有助于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良好发展。
(1) 建立合理的人才安定机制。应在建筑企业中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求建立并完善矛盾疏导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利益诉求机制, 对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与此同时, 还需要在建筑企业中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和企业价值观, 在企业的发展中融入政工干部的发展愿望, 形成政工干部维护企业、企业关注政工干部的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同时, 也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凝聚力,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政工干部的核心凝聚力、维护政工干部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 使政工干部的生活工作条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得到不断改善, 实现建筑企业和政工干部利益的和谐, 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2) 制定合理的用人机制。首先要加强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建设工作, 积极推动企业政工队伍的高效建设、制定合理的用人机制, 制约企业领导在政工人员选用方面的随意性。创新选拔人才机制, 选拔热爱政工工作或者是有与政工工作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 充实建筑企业政工人才队伍。对那些在心理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管理以及经济管理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尖端人才进行深度挖掘和引进;在遵循岗位实际要求的基础上, 打破职称、专业以及学历等限制, 破格选拔那些基础较好、较有潜力且非常热爱政工工作的人才, 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展磨练的机会, 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有活力的前景。支持并鼓励政工人员朝着多技能复合型人才发展, 加强政工岗位人才与其它岗位人才之间的交流, 做好人事与组织之间、行政与工会之间、审计与纪检之间的人才交流, 激活各个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交流体系, 加强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建设工作, 不断推动企业政工队伍的高效建设;其次可以选配一些高素质的政工兼职人员。面对一些建筑企业专职政工队伍人员较少的实际情况, 可以从“少而精”方面入手, 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 选择一些高素质的行政管理或者是经济管理人员加入到政工队伍中, 建立“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 同时落实企业的经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 坚决杜绝出现“两张皮”现象。
(3) 建立高效的员工激励机制。高效可靠的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能够为企业政工队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需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且又科学的政工人员考评制度, 在岗位评优、升职、以及年度奖金方面要优先考虑、推荐那些在政工工作岗位上表现较为突出的政工人员, 让政工工作人员能够切实体会到努力工作带来的切身利益, 进而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政工工作中, 为建筑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要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激发政工员工的荣誉感, 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另外, 有奖励就必然有惩处, 激励制度的作用不是单一的, 同时也需要建立合理的淘汰机制, 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优胜劣汰”机制, 对那些业务水平较低、缺乏工作责任心的政工工作人员, 要给予帮助或者调岗安排, 使得人尽其才。
(4) 提高政工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 加强政工人员的自我升值意识。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 要不断提高政工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 加强政工人员的自我升值意识, 促进建筑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当前很多建筑企业都将企业人才战略的关键点从围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转移到对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中, 建筑企业要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优秀的政工队伍的创建, 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当前政工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 加强自我升值意识, 切实提高自身的学习、思考能力, 因为学习和思考是最有价值的劳动创造力。同时企业政工人员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 掌握必要的语言技巧, 培养与领导、群众沟通的能力,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要提高写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建筑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工作涉及面比较广泛, 政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 能够及时处理与企业内部或者企业外部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 通过协调组织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 还需要具备调研能力。建筑企业政工人员要随时关注当前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 发挥其作为建筑企业助手和参谋的作用, 主动开展调研活动, 从最大程度上为企业创造“政工效益”, 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5) 加大对建筑企业政工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再教育的工作力度。当前在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中, 最常见的建设工作现状就是政工队伍专业素质的层次不齐, 这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阻碍因素。因此, 要始终坚持“终身教育”的原则, 将对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作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长期战略方案。不断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实现建筑企业利润再生产的最好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以制定合理的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同时要拓展培训渠道, 邀请政工方面的教授、专家等具有相关方面经验的人员在企业内部讲授知识、理论, 做一些形势报告, 提高企业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与此同时, 还可以选送企业一些较为优秀的政工人员参加社会上的政工交流培训、专家讲座等相关活动。要不断丰富培训内容, 从现代技能、经济管理、企业文化以及政治理论等方面进行政工人员的再教育工作。
3结语
建筑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需要准确定位思想政治工作, 建立健全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 提高政工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 加强政工人员的自我升值意识, 加大对建筑企业政工人员专业素质能力的继续教育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1]徐佳斌, 汪晓东.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政工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6 (29) .
[2]章传红.兼并重组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思考[N].铜陵有色报, 2012-2-7 (3) .
[3]洪同国.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思考[N].铜陵有色报, 2012-5-19 (3) .
摘要:伴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通运输的便捷,企业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环节中体现出愈来愈重要的实际作用。企业相应的物流管理状况,在一方面可以决定了在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出的管理水平,同时作为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因为企业对物流管理本身的熟悉程度有所欠缺,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形式的问题。分析企业物流管理的内涵,充分结合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从而提出促进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对策
1引言
物流一般是指物体的流动,这是在一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阶段的物流管理属于一个管理的操作过程,物流管理的有效范畴贯穿了从原产品材料供应到提供销售成品的整个具体过程,其属于一个系统性的管理过程,通过调整物资与信息在客户、企业、供应商各方之间的相互流通,从而可以有效满足社会的市场需求,所以物流管理属于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企业通过物流管理的作用对物资进行统一形式的购置、配送、调整与调剂等一系列处理,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目标。将企业物流置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位置,对于购置、储存、配送与运输等各种活动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降低物资在实际运输与存放等环节出现的损失状况,能够充分运用企业的各方面资源,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企业物流可以通过专门提升物流管理服务的企业来降低库存、资金占用、资金周转等状况,这即为第三方物流,通过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经济效益,能够充分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完善企业的资金结构体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大企业的物流管理力度,坚持就近与直接采购的具体原则,能够减少中间的操作环节,有利于达到缩减物流周期的目的,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1]。
2企业物流管理的内涵
⑴采购规模成本
如果选择了材料与供应商之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材料成本会相对比较固定,其与采购批量及规模存在着一定的实际关系。所以决定采购的批量成为控制材料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采购规模成本一般不包含材料成本,然而采购规模状况直接影响着材料采购成本的价格,达到一定的采购规模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价格,这称为优惠价格,因为采购规模导致的成本出现差别即为材料的采购规模成本[2]。
⑵持有成本
存货持有成本的部分概念界定比较模糊,因此目前大部分公司只是以现阶段的银行利率乘以存货价值再加上其它一部分费用相应地作为存货持有成本。实际上存货持有成本一般包含了存货资金占用成本、存货服务成本、存货风险成本与调价损失等方面。
⑶仓储成本
大部分仓储成本不会随着存货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应当随着存储地点的数量状况而改变。仓储成本一般包含仓库租金、仓库折旧、设备折旧、装卸费用、货物包装材料费用与管理费用等方面。
⑷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通常是指因为无法满足客户订单需求而导致的经营利润损失。
⑸物流管理成本
管理费用主要包含与物流管理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费用与办公软件等各项费用。
⑹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一般是指企业对原材料在生产品与销售成品所涉及到的运输活动需要的费用,其中包含直接运输费用与管理费用。
3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状况不但决定着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管理水平,同时属于影响企业竞争实力提升的重要因素[3]。当前阶段大部分企业已经逐渐加大对物流管理的关注程度,然而因为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熟悉程度存在局限性,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仍然存在着各方面问题,其中主要因素表现为以下若干个方面。
⑴管理观念滞后。物流管理一般只被认为是运输货物或者仓库的简单化管理,主要侧重于实物管理而忽略制度体系的相应管理。
⑵管理方式落后。大多数企业仍然维持着人工管理的方式,无法很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的状况。在企业的物流管理环节上,有部分企业依旧停滞在纸笔时代,甚至有些企业即使配备了计算机,然而没有搭建完整的网络系统,同时在企业的物流管理执行过程中也缺乏对各种先进科技工具的应用意识。
⑶专业人员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应当依靠具备现代化理论知识体系的专业人才,企业的竞争在本质上是属于人才与知识的竞争。所以要有效地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各种问题,需要充分解决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问题,理顺企业物流管理的实质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从而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4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⑴建立企业物流服务理念
企业物流管理应当坚持优先考虑顾客需求的原则,在客观上企业应当改变过去阶段的以规模化效益来提高经济效益的经营理念,物流服务以多样化、全面化、客户化作为发展目标,首先应当引入先进有效的企业物流服务理念,根据相关经营部门的数据信息与竞争企业的实际服务质量水平建立具有针对性作用的市场导向型企业物流服务理念[4]。
⑵完善企业物流管理组织
物流活动的地理位置一般具有明显的分散特点,通常会出现直接跨越进入一个行业领域运作的现实情况,这就不存在绝对形式的管理组织体系,同时企业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与企业本身特点的不同,并不会存在一种能够适应任何类型企业的物流管理组织执行方法。所以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组织方式的决策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进行优化完善。
⑶健全企业物流管理机制
健全企业物流管理机制需要构建新型的物流管理体制同时配合有效形式的执行制度, 在企业管理组织层面确保物流管理职能能够贯穿到企业物流服务的建设、计划、组织、协调等各项环节中。
⑷强化企业物流人才培养
物流企业要以实现管理作为发展目标,这需要依靠具备综合能力的优秀物流专业人才。企业发展物流管理的同时应该加大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视力度,所以企业需要不断培养具有现代化专业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设立物流的操作性示范区域,通过人员竞争体系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设立独立形式的科研项目课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科研水平,为企业的物流管理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5]。
5结束语
根据企业的生产角度分析,企业物流的各方面活动是不直接产生价值同时不可以被忽略的必要性活动,企业通过物流管理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这部分活动,从而可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物流中的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作为企业十分关注的活动,企业需要充分协调好供应物流、生产物流与销售物流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一体化的经营目标。物流管理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逐步受到企业的极大关注,企业的物流管理需要以科学性与系统性作为基础目标,对于企业的内部制度与外部环境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企业物流的管理水平与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邹辉霞.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天山.现代物流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徐琳.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采购物流管理[J].社会科学,2008(1).
[4]孙庆峰.企业物流成本系统化控制[J].交通企业管理,2006,(10).
【乡镇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推荐阅读:
乡镇中小企业培训现状及对策10-10
浅析乡镇客运站管理现状及对策10-02
对乡镇反腐倡廉建设现状与对策的思考07-25
当前乡镇纪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5-29
乡镇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0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05-28
浅析乡镇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方向09-11
浙江建筑陶瓷现状与发展策略10-18
09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工作总结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