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展战略
2009-11-26
甘肃发展的关键和定位
1.甘肃发展有“五大关键”
水。由于雨水的缺少和其他原因,生态问题是制约甘肃发展的最大问题,也是催生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因为,甘肃在全国来讲,其生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也非常突出。因此,甘肃发展需要“反弹琵琶”,高举生态旗,大走生态路,实施生态国家战略,为国家生态保护和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然。
战略。战略很重要,战略是全局的事、长远的事、持久的事。甘肃发展要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发展定位,坚持可持续和有特色的发展战略。因此,准确定位、明确战略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然。
产业。甘肃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主要是产品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甘肃经济规模小、市场份额低,主要是地方工业和非公经济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甘肃没有完全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没有形成一批的著名品牌。因此,加快发展产业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然。
区域。甘肃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市场经济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地区经济发展缺少力度也影响发展速度慢,地区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区域经济活力不足,区域经济规模没有形成。因此,发展特色区域经济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然。
开放。甘肃一度是历史上开放的大通道,也是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多民族文化的大交融地区,也是中西文化大交融地区;是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区,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区。由于时代的变迁,甘肃地区变得封闭了;由于传统观念的深厚,甘肃人变得保守了。开放不够发展不快,不开放就不能大发展。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开放就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然。
2.甘肃发展要明确定位、突显特色
甘肃加快发展要充分发挥甘肃战略位置(西部交通枢纽、全国生态屏障、重要战略要地、西部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立足资源能源的优势,突显后发地区的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立省、工业强省、文化兴省、能源富省、区域增省、开放促省、人才带省的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把甘肃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区和新型能源基地、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丝路文化传播基地、西部开放和交通枢纽基地。
甘肃发展需要突出“七大战略”
1.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着力打造祁连山、河西走廊、陇东陇中黄土高原、黄河上游甘肃段、长江流域甘肃片、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的生态治理等“甘肃八大生态治理区域项目”,继续做好节水、引水和育水“三大水文章”,坚持生态移民、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种草种树“四大生态工程”,强力抓好城乡改灶、改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两环保举措”。
2.实施产业强省战略。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不断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全力推进“九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即:石化工业,重点加强兰州、玉门、陇东石油化工基地建设。有色冶金业,重点加强金昌镍都、张掖钨都、白银铜城、陇西铝加工基地建设。新型能源业,重点建设风电、火电、水电、核电和太阳能、生物能利用,打造河西走廊和陇东“双能源走廊”。装备制造业,重点加快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的发展,把兰州雁滩建成航空航天研发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加强食品、酿造业的发展,把甘肃建成特色优势农副产品长廊。生物医药业,重点加强兰州生物医药基地、定西中药材基地建设。物流服务业,重点加强兰州交通枢纽、金融中心和陇西药材之都建设,建设中国西部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业,重点建设敦煌艺术之都、兰州黄河之都、天水羲皇人文之都,推进陇西全球李氏文化中心建设。交通基础业,重点加强高速公路到市、高速公路到县、硬化道路到村的公路建设,以兰渝、兰新、兰西、兰包为主体的铁路建设,以兰州为中心、辐射河西、陇东、陇南、甘南等地的航空建设,建设兰州黄河新交通和观光旅游风情线。
3.实施文化兴省战略。以打造敦煌艺术之都、兰州黄河之都、天水羲皇之都和陇西李氏文化中心为重点,高扬文化旗,大打敦煌牌、黄河牌、羲皇牌和李氏文化牌。
4.实施能源富省战略。以建设风电、火电、水电、核电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能为重点,把开发能源和能源替代结合起来,把节约能源和利用能源结合起来,重点建设河西走廊和陇东两大能源走廊。
5.实施区域增省战略。甘肃发展需要重点建设“十一大重点生态经济区”。
适应西部大开放战略,结合甘肃实际,甘肃区域发展宜走以点带面、以线串点的区域发展路子,实施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以大中城市为重点、以县域经济为依托、以生态能源和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区域增省战略。重点建构十一大生态经济区,即:兰州中国西部黄河上游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区、白银资源转型城市生态经济区、酒—嘉新型能源生态经济区、张掖黑河湿地生态经济区、金昌镍都有色工业基地生态经济区、武威沙产业生态经济区、天水—陇南陇东南长江流域生态经济区、平—庆陇东黄土高原新能源生态经济区、甘南藏族黄河上游草原湿地生态经济区、临夏回族黄河湿地和黄河三峡生态经济区、定西陇中贫瘠地区生态修复和脱贫致富示范生态经济区。
6.实施开放促省战略。甘肃在历史上是开放的地区,丝绸之路名扬天下,甘肃张掖在隋朝举行过万国博览会。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西部开放步伐,探讨西部开放新路,具有新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深远意义。因此,西部的对外开放要向西走,要着力西域和西方的发展。复兴丝路文明,振兴甘肃经济,建设张掖中国西部开放实验区,就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价值。
7.实施人才带省战略。人是事业的根本,人才是发展的根本。甘肃发展的根本是要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的重点是:培养人、用好人、激励人。人才战略的目的是: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和环境,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才战略的策略是:全员动员,社会参与,论功行赏,公平竞争。
甘肃发展的保障体系
甘肃在历史上发展辉煌,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发展翻天覆地,变化很大。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甘肃发展基础薄弱,甘肃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在拉大。因此,加快甘肃发展,需要建立起比较健全的保障体系,以充分发挥甘肃的优势。
1.上升国家项目,实施国家战略。甘肃在历史上都是为国家发挥着重要的政治、经济、生态、军事等战略地位和作用,甘肃的发展具有全局的意义,国家也一直从战略上考虑和安排甘肃的发展。因此,要加快甘肃发展,必须把甘肃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争取国家立项支持,形成国家发展体系。
2.坚持领导挂帅,实施项目负责。甘肃的发展能不能搞好,甘肃的发展能不能真正搞上去,甘肃的发展能不能做出全国一流,根本还在甘肃人。在实施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甘肃要切实加强领导,动员人民,不断提高领导力、凝聚力、创造力,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坚持创出一批品牌,坚持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因此,需要坚持领导挂帅,实施项目负责。省市县乡各级领导都要亲自挂帅,组成抓项目团队,坚持分级负责,坚持分项目负责,坚持决策、执行、监督分工协调,坚持奖惩适当、论功奖赏。
一、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2012年, 甘肃休闲农业经营主体 (含农家乐、农业示范园区、休闲农庄、专业村、民俗村等) 总资产达到了475.38亿元, 固定资产投入40.61亿元, 营业收入17亿多元, 其中, 农副产品销售8亿多元, 实现利润5.48亿元;休闲农业从业人员6.5万多人, 其中农民就业6.2万多人, 带动农户7.81万户;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人数超过2000万人 (次) , 休闲农业经营企业占地24万多亩。全省创建了麦积区、敦煌市、金塔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 敦煌市阳关镇龙勒村等6个休闲农业示范点, 敦煌、永靖、高台3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皋兰什川古梨园、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各类奖项40个, 其中金奖7个、银奖14个、优秀奖19个。创建了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品牌。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乡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休闲度假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渠道。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的愿望更加强烈, 休闲农业面临着难得的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
㈠国家重视休闲农业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列入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显得越来越重要。2007年, 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 拓展农村非农就业增收空间;甘肃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 将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 扶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农家乐和观光休闲农业写入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2010年,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对积极开发农业和农村蕴藏的自然生态、生产生活、民族风情等休闲旅游资源,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为全省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政策支持。2012年4月, 省农牧厅、省旅游局签署了《合作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框架协议》, 建立了定期会商和联系机制, 2013年9月, 省农牧厅制定了《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和《甘肃省休闲农业示范县和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办法》, 提出了全省休闲农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对全省休闲农业发展进行了总体布局, 明确了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创建的对象、条件和程序。
㈡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甘肃境内地形地貌复杂, 气候差异较大, 农产品特色显明, 文化遗存丰富, 农耕文化悠久, 少数民族众多, 因而休闲农业资源类型多, 分布广, 特色明显, 据调查统计, 休闲农业资源有8大类型1176种, 类型多, 分布广, 特色明显。全省乡村具有开发价值, 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441处;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及大型景区周边的农家乐5401户;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251个;浓郁的民族特色活动57个, 其中生产活动12种, 生活方式9种, 民族习俗23种, 民族节日13个。乡土特色的手工艺品及文化艺术品共151种;独特的乡村传统劳作方式34种;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比赛77种;各地的节会、庙会共165项, 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㈢市场需求巨大
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 回归田园、回归乡村风尚的兴起, 交通运输日趋发达和私家车的广泛普及, 国家经济发展和带薪休假制度的施行, 城乡居民和省内外游客休闲体验农事活动和乡土文化成为市场新宠。
㈣农民积极性高涨
许多地方农民发展休闲农业富裕了, 带动周边农户自发利用自家空闲的房屋、多余的场地、菜园、果园、鱼塘等资源创办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 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积极性越来越高涨。调查显示, 休闲农业发展好的地方,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尤其农家乐集聚区的农民, 年均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普遍高1倍以上。
近年来, 全省休闲农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 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 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 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
甘肃省政府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 但大多数市县没有出台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 政府无投入, 发展无规划, 尚处于自发式、无序化发展状态。发展速度慢、规模小、层次低, 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相适应。
2. 开发深度不够。
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最常见的是形式是“农家乐”, 而这种形式多以吃农家饭、打牌、喝茶为主, 经营特色不明显, 农家乡土风味不够浓, 与风土人情结合不紧密, 对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延伸产品开发严重不足。
3. 基础设施差。
乡村的道路、饮水、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讯设施、住宿和饮食卫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4. 管理人才匮乏。
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 基本都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 对休闲农业缺乏管理经验, 整体素质偏低。
5. 组织化程度不高。
休闲农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农业部门与工商、税务、国土、金融、卫生、公安、旅游等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 餐饮、住宿、娱乐在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
三、休闲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甘肃休闲农业要紧紧围绕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 以推动农村繁荣发展, 实现农民文明富裕为目标, 以特色乡土文化传承创新为亮点, 以农业和文化结合为灵魂, 把发展休闲农业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相结合, 与“富民兴陇”战略目标相结合, 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 整合资源, 创新机制, 完善设施, 打造有机、绿色、健康、安全品牌, 推动全省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㈠发挥区位资源优势, 合理规划布局
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农业生产背景等条件, 将甘肃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为5大区域。
1. 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
主要是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5市。依托河西走廊奇特自然景观、沙漠绿洲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大佛寺等著名景区, 利用油菜花、葡萄、现代制种、啤酒原料等种植业资源和鲑鳟鱼等冷水鱼资源及河西走廊光照充足、积温较大等自然条件, 以敦煌阳关葡萄村、敦煌杨家桥农家乐村、肃州区银达镇新农村景观、玉门市清泉农业示范园、酒钢紫轩葡萄庄园、金塔鸳鸯湖渔业园、张掖湿地公园生态休闲垂钓园、临泽双泉湖垂钓园、甘州二八水库休闲渔业园、永昌金川峡水库鱼乐园、肃南裕固族风情园、石岗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肃南康乐草原、高台祁连葡萄庄园、凉州区长城乡农家乐、威龙葡萄酒堡、莫高葡萄庄园、天乙生态园、民勤青土湖沙漠生态园、天祝三峡农家乐等为依托, 重点发展生态科技观光、乡村生态庄园及丝路风情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
2. 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区。
以庆阳市、平凉市及定西市为主。依托黄土风情、农耕文化、特色农业和特色餐饮, 以华夏农耕文化博览园、黄土地农家乐、城市情缘农家乐、西峰窑洞农家乐、崇信龙泉寺农家乐集聚区, 陇西县中药材科技示范园、渭水情休闲娱乐中心、渭源马铃薯博览园、临洮三易花卉园等为重点, 着重开发窑洞农家乐、乡土民俗体验、农耕文化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
3. 民族风情体验区。
主要是临夏、甘南2个民族自治州及肃南、肃北、阿克塞、天祝、张家川等民族自治县。依托回、蒙、藏、裕固、哈萨克等民族风情特色, 凭借黄河、草原等自然风光和特色乡村景观, 以永靖枣园新村、永靖太极岛休闲垂钓荷花园、刘家峡水库网箱渔业园、东乡族民族风情体验园、康乐人家民俗园和政万亩油菜花、卓尼九甸峡水库网箱渔业园、香巴拉藏族风情园、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文化遗产、桑科草原、碌曲草原牧家乐等为重点, 发掘花儿等特色民俗节庆, 开发“田园牧歌”式的民族风情体验和乡村生态庄园等项目。
4. 山地生态绿色度假区。
以天水市和陇南市为主。以天水高新农业示范园、麦积后川村农家乐集聚区、秦安南苑山庄、甘谷月季园、康县阳坝茶园、武都油橄榄示范园、西和仇池古国渔业风情园、文县白马河民族风情区、文县汉坪咀水库网箱渔业园、张家川秦岭细鳞鲑渔业园为依托, 依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重点开发休闲度假庄园、休闲农业创意精品、绿色特色农产品礼品。
5. 黄河风情休闲区。
以兰州市和白银市为主。以黄风三峡风情线及其永靖枣园、永登玫瑰园、安宁仁寿山桃园、皋兰什川古梨园、白银水川休闲渔业垂钓园、白银四龙农家乐集聚区、兰州南北两山农家乐等为依托, 发展农家乐、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农业观光博览园。
㈡立足现有基础, 打造休闲农业经营实体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基础, 依托各级农业园区、农事景观、农业文化、节庆活动等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农家乐、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事体验区等经营实体。
1.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依托各市、县农业示范园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林果、蔬菜、渔业等优势农产品种养研发基地, 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 拓展教育示范功能, 打造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渔业休闲、文化娱乐、教育展示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园。
2.农家乐建设。引导有条件的农户, 利用区位便利优势、农业生产条件、水域滩涂和空置房屋等生活资源, 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钓特色鱼”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同时, 挖掘文化内涵, 发展特色经营和参与式体验经营。
3.休闲农庄发展。发展以农民经营为主体, 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 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休闲农庄, 打造一批休闲特色突出, 休闲主题多元, 引导标识规范, 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 民俗活动、科普场所、特色小吃、客房餐厅齐全, 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的休闲农庄。
4.大型农事景观开发。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 发展休闲观光, 为农民带来收入, 同时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收景象。每年评选推介一批环境优美、场面宏大、景色迷人、特色明显、公众喜爱、环境友好的农事景观, 进一步丰富休闲农业类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甘肃”。
5.发掘农业文化遗产。要把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充分挖掘甘肃悠久的传统农耕文明和绿洲农业文化, 发掘梯田耕作、淤地坝、间作套种、特色作物栽培、农业复合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 建立遗产名录, 出台保护政策, 建立保护组织, 做好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把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丰富休闲农业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以增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后劲, 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
6. 提升农事节庆活动内涵。挖掘民间节庆节会文化, 繁荣民俗文化, 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成果, 不断开发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节会节庆。
㈢开展示范创建, 培育知名品牌
在全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 打造一批明星品牌, 引领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一是根据农家乐接待能力、就业人数、经营收入等规模, 食品卫生、规范操作等内部管理及经营特色、文化挖掘等因素,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评选一批明星农家乐;二是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 以诚信经营、提升内涵、保障质量为重点, 根据基层党委政府重视休闲农业发展程度,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状况, 综合考虑区位、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等要素, 创建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和休闲农业示范点 (含农家乐、农业示范园、渔乐园、休闲农庄、专业村、民俗村等) ;三是开展省级星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 (企业) 评定, 着力打造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 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品牌。
㈣完善保障措施, 促进产业发展
1.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各级政府加大相关优惠政策衔接力度, 在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土地使用、税收减免、融资信贷及用水用电等方面实行优惠;出台专门政策, 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 鼓励工商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和个人等投资开发休闲农业;建立财政专项资金,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发展休闲农业, 开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住宿、餐饮、娱乐、信息网络、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2.加强规范管理。按照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做好休闲农业统计调研等基础性工作, 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发展休闲农业的好模式、好经验。
3.强化宣传推介。加大开展休闲农业宣传推介力度, 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路牌等各种媒体和渠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 进一步宣传推介甘肃农耕文明、乡土文化, 普及休闲农业知识, 让城市居民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休闲农业消费信息;通过举办研讨会、节会, 组织休闲农业产品参加大型展示展销活动等形式, 促进休闲农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业主进行交流探讨和合作, 互通有无, 借鉴经验, 实现休闲农业良性发展。
4.加强队伍建设。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要求, 依托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等, 分类、分层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休闲农业管理人员重点开展政策法规、发展理念、安全生产、综合服务等知识培训。对一线员工开展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 重点培训职业道德、操作规程、工作方法等专业知识, 增强服务意识, 提升管理水平。
摘要:甘肃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农民开展休闲农业经营积极性高, 但受投入少、条件差、人才匮乏等条件的制约, 严重影响了全省休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开发甘肃农村蕴藏的休闲农业资源, 依托农业示范园、农家乐、休闲农庄、大型农事景观、农业文化遗产和农村节会节庆活动等载体, 打造休闲农业知名示范品牌, 完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 挖掘乡村农业文化, 搞好顶层设计, 科学规划布局, 是立足现有条件、引导甘肃休闲农业快速规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分析了目前甘肃休闲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甘肃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
关键词: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29-04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要“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进人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进入“群雄并起”的多元化区域竞争时代。在此大格局下,甘肃不失时机,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动”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国家也及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共同为甘肃描绘了宏伟蓝图,展现了发展机遇。但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只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进入实施阶段,甘肃绝大部分地区被划分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这种局面对迫切需要走出欠发达地区行列的甘肃来说,又一次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下,既能抢抓机遇,又能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成为摆在甘肃人民面前的重大难题。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给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迎来了“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之后的第二次发展机遇期。十几年来,凭借国家的大规模投资,甘肃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奠定了长期发展需要的一些重要基础,有力遏制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化作用造成的资金、人才等稀缺资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不利趋势。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枝独秀”的局面好景不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相继进入国家的重大议事日程。从此,中国区域经济进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均衡协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这种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对于甘肃来说,意味着又一次淡出全国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这是因为,第一,《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西部开发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这是国家对今后西部发展的基本定位。第二,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甘肃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类主体功能区。对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国家政策的基本走向是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受承载能力限制,甘肃大部分地区不可能走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太多发展空间。第三,中国区域经济呈现出一种集中、集聚发展的新趋势,各板块、各地区都在围绕中心城市,构建范围不等的都市圈或城市群,使之成为各地区的重点开发区域。西部地区只有成渝、环北部湾和关中一天水城市带、城市圈被国家认定为重点发展经济区。甘肃只有天水市被纳入“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不仅成为“圈外”、“离群”之地,而且由于作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圈和城市群,凭借其要素供给充裕、综合成本相对较低、产业基础良好、配套能力强、区位条件优越等诸多有利条件,产生强大磁力,成为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首选之地,从而使国家和甘肃都寄予厚望的东部产业转移的“北上西进”潮流到此为止,甘肃大部分地区的边缘化问题将更加凸显。
有挑战就有机遇,综合来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带给甘肃的机遇主要在于:第一,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配套的相关政策安排,有利于甘肃改变传统发展思路。今后国家区域政策调整完善的基本方向主要有: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重点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针对主体功能区不同定位,实行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限制开发区域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西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稳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由此可以预料,国家对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将大大缓解甘肃自身以微薄之力解决人口温饱问题和维持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巨大压力,这将为甘肃从生存社会向发展社会跃进,为甘肃从容谋划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思路、新模式创造了良好条件。第二,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主体功能区总体思路,甘肃有望走出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一方面,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推进,资源价格体系将进一步理顺,资源环保的成效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加快完善,甘肃在自然资源方面将分享到更多的利益,资源优势将确实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节约、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投入将得到更好的保障。另一方面,在外部制度和环境约束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条件下,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加速期的甘肃,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政策和“国办47条”的大力支持下,有望在新的发展理念下背水一战,探索出一条适合甘肃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第三,全国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的高度不协调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决策层和学界的高度关注。中国社科院的魏后凯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活动的集中化趋势导致目前中国大约四分之三的制造业集中在东部少数地区,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快速推进所带来的好处将被少数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地区占有,而一些落后地区则有可能出现“边缘化”的危险。更严重的问题是,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制造业活动在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而人口分布几乎没有出现大变化,由此导致人口与产业活动分布的空间不平衡。中国四大区域人口与生产总值分布的不平衡系数平均由1980—1990年间的14.6个百分点,提高到2001—2005年间的20.3个百分点。他认为这种人口与经济活动分布的高度不协调,是造成加工能力与资源产地严重脱节、全国范围的资源大调动和劳动力大流动以及地区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人口与经济活动分布的不协调,关键是调整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由过去的“就资金转移劳动力”战略转变为“就劳动力移动资金”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对关键问题区域,中央区域政策应该实行“逆市场调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卢中原、陈昌盛在对陕西、甘肃的几个城市调研之后建议:在西部自然资源确实丰富的
限制开发区,根据主体功能区建设总体要求,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可有序适度开发。加快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考虑这些地方因减少工业化发展而导致的财政减收因素,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支持这些地区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国家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学界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呼吁,为甘肃寻求发展机会,重新谋划发展自己的新兴优势特色产业,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条件和政策环境。
第四,国家将新能源产业作为21世纪中国的第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甘肃实现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契机。世界能源体系变革将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总体革命,新能源产业很可能成为推动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经过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已经深刻认识到: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同时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甘肃不论是在传统能源的新型化,还是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且经过近些年的大规模投资建设,甘肃已经在国家界定的新能源产业的两个领域吹响了号角,拉开了序幕。
二、新能源产业——实现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的主力引擎
“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甘肃大规模投资所形成的一批以能源原材料的开采和初加工为主的大中型企业,时至今日,仍然是支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在另一方面,这一局面同时也定型了甘肃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问题:资源依赖型经济及其固有的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且低度化;内生增长能力弱,由此导致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等。甘肃60年发展的经验告知我们:欠发达地区依靠“国家能力”,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和关键产业至关重要;但同时60年发展的教训也警示我们:区域支柱产业的选择一定要具有主导性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有利于区域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的培育和完善。内生增长能力缺失,是甘肃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甘肃亟须改变这种发展模式。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正是甘肃不断深化省情认识,科学判断面临的新形势,适应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作出的新构想。作为欠发达地区,甘肃要实现“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动”的宏伟蓝图,只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总体框架内,充分利用好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后危机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宏观环境,善于利用好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形成“新能源产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三位一体式发展模式,才能推动和支撑甘肃的区域发展战略最终实现。
(一)甘肃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意义及其资源、区位等优势
第一,甘肃发展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不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也具备发展所需资源、区位优势。在甘肃打造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在新一轮世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角逐中,在世界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的欧亚地区进行战略布点,进行长远谋划,最终使之成为世界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输出地;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在风能、太阳能最富集的西部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并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调度。发展新能源产业,甘肃不仅自身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拥有丰富的用之不竭的风能、太阳能、核能等资源,同时,甘肃还是活络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等传统能源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都富集的西北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据国家电网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分析,预计到2020年,西北地区风能和光伏发电装机预计可达7000万千瓦以上,而全国2020年风能和光伏发电装机预期为12000万千瓦,西北新能源开发占有较大比重。“十二五”和今后更长时期内,利用新能源发电,发展新能源产业都将是西北各省区今后发展的重要产业,这些地区有望成为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板块。
甘肃省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左右。河西北部区域是世界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河西地区的风电开发与建设,有着无可比拟的潜在优势。酒泉风电开发始于1996年,经过1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建成5座大型风电场,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1万千瓦。酒泉风电基地远景风电总装机容量为3565万千瓦,目前,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在世界上尚属首例。甘肃已经具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或中心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时机优势。如果甘肃能够在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领域占据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甘肃就有可能引领、统筹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有序、健康、高效发展,就有可能打造中国和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高地。
第二,在甘肃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进程的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生态治理和保护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目的。而对于生态脆弱、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来讲,大幅度降低经济发展对农业、牧业的高度依赖,则是实现生态治理和保护的治本之策。西北地区宝贵的水资源90%以上用于农业,长期以来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为主要手段的农牧业致富之路,是西北地区生态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趋势,需要大幅度加大西北地区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的力度。而新能源产业作为21世纪人类最大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具有涉及产业领域广泛、就业创造能力强、资源可再生性和生态环境友好性等特点。如果借助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甘肃创造200万个新工作岗位,为西部创造1000万个新工作岗位,那么西部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现,就有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第三,发展新能源产业,是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发展新战略的迫切需要。甘肃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绝大部分属于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型产业,这些产业一方面受自身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空间的限制,既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甘肃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也不能引领甘肃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将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甘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发展战略的实现才会有主力引擎。
第四,发展新能源产业,甘肃和全国其他省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国内,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核心装备的设计、加工制造、系统控制等技术还都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在全球化、市场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的今天,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核心技术是很难从发达国家取得的,自主研发可能是突破新兴战略性产业瓶颈的唯一出路。这对甘肃是这样,对全国其他省份也是一样。作为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无论在技术开发、还是产业规模上,甘肃第一次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至少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在基地建设等方面可以说还领先其他省份一步。
(二)以新能源产业为引擎推动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的实现
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需要一个对全局具有统摄、率领
作用的中心城市,兰州市在人才、资金、信息、交通等方面独特的优势,理所当然是引领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的“大脑”和“心脏”,而兰州一白银都市经济圈的建设,将会大大扩展兰州市的发展空间,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需要强调的是,兰州一白银都市经济圈不仅要成为甘肃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中心,而且还应该发展成为广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中心,成为支撑中国西北角的擎天柱。而要充分发挥兰州的核心和龙头带动作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不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就难于在现有状态和现有产业基础上去发挥中心带动作用。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首先需要将兰州一白银都市经济圈打造成中国发展新能源核心产业领域的重要研发、制造基地,否则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发展将缺少“核心”。为此需要深入研究世界新能源产业体系的方方面面,并根据甘肃省情在新能源产业的核心领域积极谋划发展一批具有战略制高点、对地区经济带动作用大的项目,并千方百计争取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更长时期规划的重点项目。
东西两翼不仅要齐飞,而且要飞得高、飞得远、飞得久。在甘肃区域发展战略中,作为东翼的平凉和庆阳地区因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并具有一定的石油煤化工工业基础,有望成为传统能源新型化的重要基地,这是支撑东翼起飞的重要条件。根据规划,庆阳市到“十三五”末,将建成千万吨级原油生产、千万吨级石化炼油、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千万千瓦级装机煤电、千万吨级煤化工生产和10亿立方米天然气、煤层气生产六大基地,成为国家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平凉则将充分发挥目前已经形成的2 dO万吨煤炭产能、42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和印万吨煤制甲醇等煤电化产业基础,对原煤生产、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化工产业进行捆绑式开发,实现一体化发展。作为“西翼”的河西走廊,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嘉峪关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基地为契机,已经开始建设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打造“陆上三峡”。
东西两翼已经具备起飞的资源优势,能否真正起飞关键在于能否以新型工业化的方式围绕新能源产业形成特色产业体系,在发展特色产业体系的同时,促进劳动力有序城市化,形成组团式发展格局。组团式发展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借助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围绕城市圈、城市带,形成大中小城市带动下的城乡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省内各大中小型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技术、人才、经营管理等产业发展条件,在新的产业领域积极开拓企业发展空间,促进原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天水虽然被纳入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但在甘肃区域发展战略中天水地区仍属于东翼范围,与平凉、庆阳地区联手,共同打造甘肃东翼经济圈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天水市一方面可以利用已有的装备制造业优势,积极拓展在石油、煤化工领域的机械装备市场,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利用平凉、庆阳地区的煤化工资源发展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项目,丰富和充实天水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发展内容。酒钢、金川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应积极努力,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发展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的新材料,开辟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兰白经济圈、东西两翼如果借助新型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之际,在白银、天水、酒嘉、西峰或平凉地区建设4~5个人口均达到100万左右的中型城市,就可以让甘肃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大中小型城市中。如果这些目标能够实现,甘肃就有可能将不适宜种植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西部大开发的生态治理和保护的目标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才能顺利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也才会有实施基础和条件,新农村建设事业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至此,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的整体推动目标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式
任何一个健康的、有活力的产业体系的建立必须具备内生的增长力量,这种力量的来源最主要的是基于这种产业中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带动性强的战略性核心产业。对甘肃来讲,打造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只发展几个发电项目和风叶等附件制造项目是远远不够的。甘肃需要在世界新能源产业体系中选择具有前瞻性、产业关联度强、生产率上升快的核心产业领域作为今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核心产业。再由核心领域扩展开来,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新材料、装备制造、发电产业和用电产业,这样形成的产业体系才可支撑得起一个区域的经济新增长。
为此,第一,甘肃需要将构建新型绿色产业群作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大目标。面对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广阔领域,甘肃应该沿着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各种新能源的产业链条不断向上延伸,运用大手笔,紧紧抓住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五大战略机遇,一方面要加快建设风电基地、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风电、光电制造企业在兰州、酒泉等地建设风电装备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将数字风机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以及超导绝缘材料、智能电网等的研发、制造、加工、组装基地建设在甘肃。至少要在甘肃形成以下几个绿色产业群:(1)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核心技术、装备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实验、检测中心;(2)新能源电站等大型成套装备系统集成产业群;(3)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制造产业群;(4)新能源技术装备的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群;(5)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各种新材料的开发制造产业群;(6)风能、太阳能发电产业群;(7)高载能但低污染的其他产业群;(8)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的各种现代服务业群。
第二,用新能源产业一新型工业化一新型城市化三位一体式发展新模式,发展新能源产业。用新能源产业一新型工业化一新型城市化三位一体式发展新模式,谋划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大局,就是要以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技术和方式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构建新能源产业群,推进甘肃新型工业化的同时,让广大甘肃人民通过参与新能源产业的建设,有序有效地融入到新型城市化中。
对甘肃而言,用新型工业化的方式发展新能源产业,需要重点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要以新能源产业核心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为中心,走科技创新为先导的产业发展之路;二是要遵循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中间产品制造业,让以工业技术结构变化为特征的工业增长,成为推动甘肃工业化进程的最重要动力,让新能源产业成为吸纳各种人力资源最多的一种产业。三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必须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在世界低碳壁垒高悬的利刃下,推行低碳化,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天如果选择了高碳化的发展方式,明天必将为之支付更多的发展成本。生态环境友好是甘肃发展新兴产业的明智之举。
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目的是加快甘肃的新型城市化进程。甘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只有把握住上述三个原则的前提下,才能让更多的甘肃人通过参与新能源产业的建设,有序有效地融入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人共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
第三,打造国家级投融资平台,开拓新能源产业的投融资市场,是甘肃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关键。资金是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关键。甘肃只有取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借助国家能力,全力打造国家级的新能源产业投融资平台,并利用甘肃传统能源和各种新能源的优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以股权出让、产权交易、项目融资、政策融资、专业化协作融资等方式,让外国资本和技术,国内各种基金、银行资本和民间资本等共同参与,才能共同建立适合甘肃新能源开发的超大型项目群和产业群。
参考文献:
[1]李克强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型产业[J]新华文摘,2009,(24)
[2]武建东绿色经济再造美国:奥巴马能源大战略解构[J],科学时报,2009,(01).
[3]魏后凯中国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9,(02),
[4]卢中原、陈昌盛,西部开发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如何形成良性互动,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9,(03)
[5]胡少维,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定调[J]中国经济信息,2008,(05),
[6]肖金成,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和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8,(02)
[7]陈秀山、杨艳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2010-05-29 09:34:00 来源: 甘肃日报(兰州)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以“贯彻中央支持甘肃加快发展意见、加快推进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甘肃发展高层论坛于今天上午(5月27日)在兰州举行。论坛重点围绕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研讨。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出席论坛并致辞。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武毅,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含琳,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孙晓文,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范鹏,兰州商学院副院长、教授蔡文浩先后在会上围绕理解和贯彻国办《意见》发表了演讲,并与现场听众和在线网民进行互动交流。
励小捷在致辞中说,国办《意见》从统筹全国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在全国的战略定位,提出了进一步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和政策体系,为我省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指导我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就是要集中精力抓好落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在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发挥更大作用。要深入研究《意见》的精神实质,以《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我省的发展思路,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深入研究《意见》提出的重大政策、项目和措施,推动各项任务的细化与落实。大力开展《意见》的宣传普及,通过多种形式,向基层干部群众解读《意见》内容,解答疑难问题,让《意见》的精神在全省家喻户晓。
励小捷强调,这次论坛的举办只是社科理论界贯彻《意见》的开始,要以此为起点,把贯彻《意见》的研究宣传落实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坚持下去,为贯彻《意见》贡献智慧和力量。
省政协副主席邵克文出席论坛。(记者 张鹤 实习生 刘婉琼)————————————————————————————————————————
5月27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甘肃日报社、省广电总台、省社会科学院、省社科联、省委讲师团共同主办的,以“贯彻中央支持甘肃加快发展意见、加快推进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的甘肃发展高层论坛(第二期)在兰州宁卧庄宾馆举行。论坛重点围绕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研讨。甘肃发展的新机遇
武毅(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主要观点 今年5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全部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家第一次专门为甘肃量身定做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认识和理解好机遇、发掘和扩充好机遇、把握和利用好机遇就成了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
中央支持地方发展往往从四个层面着手,即资金、项目、政策和战略定位。这四个层面由低到高,其中战略定位是核心,是“总纲”,而资金、项目和政策则是围绕战略定位全方位、多领域交叉展开的。因此,认识和理解《意见》带给甘肃的发展新机遇,就必须从这四个层面逐一推进。资金、项目、政策和战略定位支持力度、支持层次上的差别,决定了我省对于发展机遇发掘与扩充的努力方向,即紧紧围绕五大战略定位,大力争取资金支持,全力抓好建设项目,竭力用活用足政策,努力实现战略定位。
同时,《意见》是新时期、新阶段指导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意见》带给甘肃的发展机遇,我们不能仅从资金、项目层面去把握和利用,更应该从政策尤其是战略定位层面去把握和利用。这一工作的展开应把握这样四个原则: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二是特事特办原则,三是重点突破原则,四是虚实结合原则。
媒体点评 王衡(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的《意见》,是未来几年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这已成为普遍共识。如何把概括的意见落到实处,前提是准确、充分地把握其内涵。对此,作为一名政策研究专家,武毅秘书长在演讲中从资金、项目、政策和战略定位四个层面,详细解析《意见》蕴含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就发掘和扩充好机遇、把握和利用好机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为下一步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打下了一个认识基础。
科学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政策依据 李含琳(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观点 在把握省情方面,重点是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重新认识甘肃在全国发展中的战略定位。目前,甘肃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仍然比较艰苦,通过《意见》,甘肃在全国发展中的定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在确定总体发展思路方面,重点是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论证和明确基本思路。《意见》提出了“五个坚持”的思路确定原则,五个发展的着力点,要探索“具有甘肃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的新提法。
在谋划预测发展目标方面,重点是要高标准、快速度、重效率地确定基本发展指标的变化值。发展的目标要适当集中,速度要适当提升,重点要明确。在选择区域发展战略方面,重点是突出战略的针对性、前瞻性和长效性,综合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突出工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新兴经济的发展问题,各种发展战略的互补和衔接,项目的高水平策划。在生产力布局方面,重点是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做好加大发展要素的区域和产业调整工作。重点大力支持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着力推动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经济区加快发展、全面促进区域功能组团协调发展等三个方面,同时建设六个“示范区”、试验区和新的产业基地。在发展环境方面,重点是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落实和创新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明确体制改革的重点,选择有效的改革方式,翻新发展规划,增强市场机制对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支持功能,支持民营大公司的资产重组、品牌开发和上市经营。
媒体点评 杨森(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记者):《意见》对于甘肃而言,不仅仅是一些项目和资金,更是事关长远和全局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所以,把学习贯彻《意见》和编制“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正是做到“既要实惠性,又要指导性”的体现。《意见》的基本特点是站在全国发展的高度来定位甘肃的发展,所以,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既要注意纵向的连续,也要注意横向的联系。在全国划分主体功能区的背景下,寻找一条既符合甘肃省情,又符合国家总体布局的发展道路,是甘肃的当务之急。《意见》的出台适逢其时,借《意见》东风,深化对甘肃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再把认识具体化为规划,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甘肃发展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全面实施好五大重点发展战略 孙晓文(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观点 《意见》内容十分丰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甘肃发展的关怀和支持,是指导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我们首先要深入理解五大重点发展战略。《意见》按照科学发展观,在全国发展格局中,从全国宏观层面审视甘肃发展的全局和中长期战略问题,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真知灼见,明确指出甘肃发展的五大战略定位,进一步总结提炼出五大重点发展战略,即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战略取向和工作着力点,也是对甘肃省情认识在发展战略层面的创新和具体体现。
“思路决定出路”。《意见》提出五大重点发展战略,为甘肃发展的战略实践创造了条件。全面实施五大重点发展战略,要通过进一步明确各方面的主要任务,将各项战略任务的内容加以具体化,并且把各项发展战略相互结合、配合起来,全面有效地付诸实践,进而取得实效。为实施好五大重点发展战略,必须配套有力措施,健全工作保障,加大贯彻实施和落实的工作力度。
媒体点评 李琛奇(经济日报社甘肃记者站站长):《意见》中提及的五大重点发展战略,从全国宏观层面审视甘肃发展的全局和中长期战略问题,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和真知灼见。正如孙晓文主任所言,我们要在《意见》的指导下,全省各族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足自身努力,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争取省外和境外的各种支持,主动地创造性地加以实践,实现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光有指导性的《意见》还不够,更要有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让“纸上”宏远规划不久变成甘肃人民生活中的现实。
开发资源宝库 建设文化大省 范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主要观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意见》在支持甘肃的发展总体要求等重大问题上突出了文化因素,为甘肃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跨越式文化发展道路指引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意见》不能不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甘肃的文化发展问题。
《意见》在文化发展问题上定位科学、目标明确、支持重点突出、政策空间充分。并在文化发展上给我们提供了先锋思想观念、广阔政策空间与难得发展机遇。
开发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努力建设甘肃文化大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要把文化大省建设纳入“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的整体奋斗目标之中。二是要把文化大省建设纳入五大战略的实施之中统一部署。三是要把文化大省建设纳入《意见》贯彻落实的全过程。四是要把文化大省建设纳入贯彻落实《意见》的保障体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文化发展动力机制,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通过扩大开放建立投融资保障机制。培养、引进、暂借、重用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媒体点评 陈宗立(光明日报社甘肃记者站站长):文化事业作为公共服务事业,有利于保障广大群众享受公共文化基本权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关系到甘肃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未来长远发展大局。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兰州太平鼓,还有庆阳香包、河州花儿。说到甘肃省的民族民间文化,大都如数家珍。甘肃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甘肃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做强文化大省?如同范鹏教授所讲,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产品这几个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在《意见》的指导下,努力推进文化产业化项目建设,实施战略开发式的文化进化策略,树立开发甘肃旅游文化的新观念,强化文化性规划意识,尽力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积极发掘工作以及深度开发。
借外力 强动力 尽早实现赶超目标 蔡文浩(兰州商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观点 《意见》必将对进一步加快全省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贯彻好、执行好《意见》,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甘肃省大发展的内在动力。要知道,当新的机遇来临的同时,新的挑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纵观新中国成立61年来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到明显的发展路径,那就是甘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要实现赶超目标,离不开市场机制,离不开制度创新。
我们必须清楚,甘肃省先内后外的开放路径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相吻合、与甘肃省的历史与自然条件相吻合、与甘肃省的工业强省发展战略相吻合。
历史地看,甘肃省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实现资金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长期采取了以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及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征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模式。而就甘肃省的实际情况看,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四个方面的瓶颈:一是资本积累不足,二是区域内市场狭小,三是工业化所需的原料不足,四是缺乏推动工业化的技术和经营人才。
媒体点评 朱世强(中新社甘肃分社记者):甘肃省地处祖国腹地,属于“四远离”相对封闭地区,即远离国家政治中心,远离经济中心,远离大宗货物运输枢纽(港口),远离边境。这种封闭性,在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前一度曾经是甘肃省发展的优势,提升了甘肃省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位势,而且一度使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国各省区市的前列。正如蔡文浩教授所讲,《意见》对甘肃省的定位很明确——甘肃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这个准确的定位同时说明甘肃文化的精神是农耕文明,而不是工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所应有的文化精神,如创新、冒险、效率、尊重法律、重视贸易活动、注重全局性和长远性利益等,在甘肃的农耕文明文化中缺失严重。
2008-12-18文字控制:[小][大]
(2008年第2期)
2007年甘肃区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加快的发展势头,全省14个市州的经济增长速度均达到两位数。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如果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不到及时、有效遏制,不仅会导致区域间的经济冲突,弱化区域已经形成的分工和合作,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形成负面影响,最终将影响构建和谐甘肃、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进程。因此,甘肃应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深入探究区域差距产生的根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区域发展差距现状
从甘肃14个市州看,兰州市和河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市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一)经济总量。兰州市经济总量最大。2007年,兰州市贡献了全省近1/3的GDP,其他13个市州的贡献率都在10%以下;其中嘉峪关、临夏、定西、甘南、陇南等5市州的贡献率均不足5%。
(二)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14个市州中嘉峪关市人均经济发展水平最高,2007年人均GDP达到58856元;定西市最低,为3418元,嘉峪关是定西市的近17倍。
(三)城乡收入。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嘉峪关市,达到13442元,最低的是临夏州,仅为5873元,嘉峪关是临夏州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也比较明显,最高的是嘉峪关市,为5836元,最低的是临夏州为1595元,嘉峪关是临夏州的3.7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
(四)财力贡献。2007年,兰州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6.55亿元,贡献了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近1/4。武威、定西、临夏、甘南等四市州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均在2%以下。市州财力贡献能力差距悬殊。
(五)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差距悬殊。2007年嘉峪关市最高,人均为2733元。定西市最低,人均仅为111元,嘉峪关是定西的近25倍。
(六)工业化进程。据相关研究表明,嘉峪关市已步入后工业化阶段;而经济发展落后的定西市则刚完成前工业化阶段,步入工业化初期。同时,在14个市州中,处于工业化初期的有8个市州,占总数的57.14%。
二、原因分析
区域发展差距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自然区位因素、经济结构因素、市场化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社会因素等五大方面来分析。
(一)自然、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是造成甘肃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原因。在甘肃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兰州市,其作为省会城市,地理条件优越,技术、人才、信息密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全省人才、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而金昌、酒泉、庆阳等地则依托资源优势使当地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河西地区地势平坦,农村经济发达,特色农业正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相反,在甘肃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如陇南、定西、临夏等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社会生产生活条件较差,长期以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为主,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化水平较低。
(二)经济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变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结构层次的高低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选取了非农增加值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非国有工业经济比重等4项结构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发现经济发达区域的大多数区域经济结构层次相对较高,经济欠发达和落后区域的大多数区域经济结构层次相对较低。因此,经济发展落后区域要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
(三)市场化因素。市场化是指经济资源由计划配置为主体向由市场配置为主体的根本转变,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企业行为、政府职能等一系列经济关系与上述转变相适应的过程。市场化程度本质上是市场机制在多大范围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化进程的差距表明了各区域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差距,而体制机制方面的差距则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相关数据反映,兰州、嘉峪关、金昌、酒泉等地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发育程度较好。而临夏、定西、甘南等地经济相对封闭,市场化进程滞后。这说明由市场化引起的差异是影响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
(四)人力资本因素。甘肃区域受教育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兰州和河
西地区的嘉峪关市、金昌市、酒泉市的人均受教育程度较高,而甘肃南部地区的天水、陇南、临夏则较低;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人力资本的质量的体现,其虽然不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却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甘肃人力资本在质的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甘肃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社会因素。社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区域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城市数量布局、城市规模大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对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缩小差距,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实施非均衡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可确定将兰州经济区和河西经济区作为甘肃省重点发展区域。兰州经济区是甘肃省经济核心区,要充分发挥其区位、资产存量优势及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密集优势,以高新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为突破口,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强化省会城市兰州的经济集聚功能和辐射能力。河西地区应继续贯彻落实再造河西战略的各项措施,以城市经济区为核心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以农业产业化、新材料研制和旅游业为突破口,积极建设高科技型、外向型、加工主导型的河西经济长廊,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甘肃东部地区,将天水作为甘肃东部区域的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天水的机械制造、电子产品和旅游业,使其成为带动东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二)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增强区域竞争力。甘肃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正逐步形成。农业上,河西地区的制种业、中东部地区的马铃薯、中药材、果品、小杂粮、花卉等具有相对优势,应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激励政策,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集团;工业上,大力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石化、有色、黑色等优势产业,在规模和深加工上下功夫。对机械、电子、食品等竞争性产业,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把研发基地建在沿海中心城市,本地仅承担生产,同时,要积极与国内外资本、技术联合,提升本地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来解决农业后续发展能力,使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所下降的同时,又能
满足广大群众的生活需要;积极调整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产业,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结构节能、降耗和治污。
(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经济欠发达区域和经济落后区域的人口素质,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一,落实教育超前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发展积累充足的资金,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素质提高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建立地方性教育发展基金制度,为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满足地方教育不断扩大的需要,教育发展基金的筹集可采取政府财政拨款、企业出资、个人捐款相结合的办法。第三,进一步加强教育资金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努力挖掘出现有教育资源潜力,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雒淑珍赵继荣
摘要: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通过概述甘肃凉州地区发展现代农
业的必要性,可以为各地今后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内涵;特征,必要性
1现代农业的内涵
什么是现代农业?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规模小、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农经济”。现代农业是一个与传统农业相对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是规模化的商品农业, 是资源集约利用的专业化商品生产[1]。具体就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不断地引进生产要素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加拿大把现代农业定义为“农业及农产食物产业”,美国定义为“食物和纤维体系”,日本定义为“农业、食物关联产业”。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是否是现代农业,不仅要看它是否已跨越了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还要看它是否进入当今世界最发达农业的行列,达到现代农业的标准。而应该同当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只有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 才算实现或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农业的特征
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是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培育与构建起产权明晰、经营有方的现代农业企业主体,农业经营者由“自然人”转变成“企业法[2]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 使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的农业产业化。
其主要类型以下四种,一是围绕将某一特色农产品发展为一大产业而培育建立起来的股份制企业性质的专业合作社。如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合作社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取得企业法人资格;二是按照公司法规范组建的农业经营公司。公司均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以合同等为纽带,或直接联结
农户,或联结农业合作社,或联结或直接经营产业基地,把不同类型的合作社与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的大生产、大流通,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如由浙江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林学青领衔创办于2002年7月的温岭市新曙光农业有限公司;三是通过村合作经济组织取得成片土地经营期权而得以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私营农场企业。如地处温岭沿海的台州罗氏果业有限公司。四是一批以种苗与销售等产业经营环节联结农户,农户不参股而凭籍市场化利益机制形成生产关系的初级专业合作社,也具备一定范围和水平的产业化经营。如成立于2004年的德清县江亮肉鸭专业合作社,以配合饲料企业与嘉兴文虎酱鸭厂为依托,以本地广大肉鸭养殖户为基础,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合作。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我国湖南省长沙县借鉴国内外先进农业发展理念,创新性地选择现代农庄为载体,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这种全新的业态的核心是在土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后,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定位,由农庄投资人对连片土地实行企业化运作,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与规模化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5]。长沙县在全国创造性地实施区域发展分类指导战略,将该县北部10个乡镇,确定为重点发展农业的乡镇,建立“长沙县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两大基地、四大精品园、六大产业优势区、百个现代农业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基本格局。依据长沙县山、水、田、土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按照城郊生态区、绿色原生态区、红色旅游区、融城核心区四个功能分区,科学规划、精心规划包装了100个现代农业项目(其中现代农庄99个),分别设计科技博览、农园体验、特色种植、农贸物流、游园游憩、自然体验、精致养生、红色旅游、文化创意等不同风格与体验的农庄,县政府出台支持现代农庄发展的产业政策,吸纳城市资本和社会资本投人现代农庄建设。
3在甘肃凉州区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区的必要性。
3.1建设现代展示区是探索河西绿洲农业发展路径的重要平台
凉州区建设的现代农业展示区,幅员面积279 km2,有35个村(居)委、335个村(居)民小组、2.25万农户、7.68万人、9.48万亩耕地、12.4万亩林地。展示区既有典型的绿洲农业,又有较好的农业生产设施、较强的产业发[3]
展基础、优良的生态生活环境、优越的区位条件。在甘肃范围内比较,在此探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进行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试验示范,具有其它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
3.2 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区,可以加快探索发展河西绿洲规模农业的路径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也是建设河西绿洲特色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展示区目前基础条件较好,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扶持培育农村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在展示区尽快形成规模较大、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带,能够加快探索有利于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
3.3 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区,是加快探索河西绿洲科技农业的路径
通过现代农业展示区建设,集中相关部门的力量集成投入农业科技,可以加快河西绿洲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探索河西绿洲地区科技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推广适应农业生产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农业产出能力;通过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程度;通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通过培养新型农民,造就一批观念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使其成为河西绿洲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
3.4 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区,是加快探索河西绿洲生态农业多功能的路径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展示区最大的优势。展示区可利用这一优势,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走生产、经济、生态、社会各项功能兼顾的复合型模式,着重优化农业的生产功能,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拓展农业的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发挥农业生产、示范和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绿洲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
3.5 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区,是加快探索推进河西绿洲地区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随着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如今的凉州区多种优势汇集叠加,进入了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正处于“加快”“、率先”“、统筹”
发展的紧要关头。结合农场实际,依托展示区的各种有利条件,探索完善河西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集中力量开展劳务经济发展示范、规模农业发展示范、科技农业发展示范、农业多功能开发示范、新农村建设整镇整片示范、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示范,展示区必将成为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发展的眩目亮点。
综上所述,从美、加拿大、日本和巴西[6]等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经验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发现, 研究者就现代农业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国家立法扶持、国际化市场体系建立、组织规模化生产、生产要素集约化投入、工业化装备武装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教育与培训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这些成果为我们进行有关西部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 国外研究多是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下创立的, 这对欠发达的西部尤其是甘肃河西绿洲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指导的针对性存在明显不足之处, 这就有必要在我国长期面临“三农”发展问题制约背景下将欠发达区域的现代农业建设问题纳入明确的分析框架, 进行富有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实现创新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 曹林奎等.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5,(7)18-23
[2] 李泉,聂华林.西部地区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特殊性研究[J].农业开发研究2008,(1)3-6
[3] 孙昌禹,吴新海.农垦科研单位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分析—以唐山滨海临港地区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10): 110-112, 122
[4] 蒋和平,崔凯.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分析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 2008, 26(6): 102-106
[5] 阮文彪.安徽地方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战略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 ,14(1): 55-61
甘肃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 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 甘肃经济建设还处于滞后阶段, 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协调、不平衡的因素。甘肃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必须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作出积极的努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甘肃应突出后发优势, 巩固比较优势, 汲取兄弟省份在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 以期在新一轮的经济建设中取得平稳较快的发展。
一、甘肃经济发展的现状
1、甘肃经济基础薄弱。
甘肃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 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多种因素,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11年甘肃省GDP总额4120.75亿元, 排名全国第29位;全国人均是29992元 (约为4528.67美元) , 甘肃人均GDP为16113元 (约为2433美元) , 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 全国倒数第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全国倒数第一, 小康进程全国倒数第五, 与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更大。
2、国家给予甘肃一系列政策支持, 甘肃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家继续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家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兰州—西宁经济区以及藏区、革命老区等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都为加快甘肃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甘肃经济发展最大的希望是开发开放。
随着国家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沿海发达地区因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速度明显加快, 为甘肃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甘肃有资源、有政策、有土地、有人才、有环境容量, 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基础。作为全国的后发地区, 甘肃要缩小与全国人均水平的差距, 必须并努力做大做强, 发挥自我的比较优势, 激活资源、资金、人力、科技、创新等要素, 立足实际, 大胆创新, 突破瓶颈, 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之路。
二、甘肃欠发达现状的经济学理论解释
1、邓小平的先发后发理论。
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 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过程中要抓住时机, 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 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可是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 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2、后发优势理论。
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格申克龙认为, 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差异将影响发展的进程, 相对落后程度越高, 其后的增长速度就越快。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这些国家具有一种得益于落后的“后发优势”。他指出, 后发优势是由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 这一利益是先发国所没有、而后发国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 这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来自于落后本身的独有优势。
3、梯度理论。
梯度理论是在一个国家或大地区经济开发中, 按照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由高到低, 依次分期逐步开发的理论。其中, 最有权威的是迈达尔理论, 该理论认为:随着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生产分布上必然会产生两种趋势, 即生产向某些地区集中的极化趋势和生产向广大地区分散的扩展趋势;前者受极化效应支配, 后者受扩展效应支配。根据这一原理, 处在高梯度的地区, 经济发展主要在于预防经济结构老化, 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不断创新, 建立新行业、新企业, 创造新产品, 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的地区, 经济发展首先应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或外溢出来的产业, 发展地区经济, 并尽量争取外援, 从最低的发展梯度向上攀登, 从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4、资源诅咒理论。
“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 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得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 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
三、甘肃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
甘肃发展水平不高, 经济发展的功底不深厚, 因此可以学习和借鉴中、东部省份发展的模式, 在自力更生、优化内功的基础上, 加强与中部、东部省市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等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走一条甘肃特色经济发展的赶超之路。
1、发挥甘肃的比较优势。
产业优势方面, 以甘肃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为依托, 积极发展多元相关产业。甘肃有色金属、重化工业、能源产业发育齐全, 上下产业链有待延伸并提高经济增加值;甘肃资源丰富, 可以充分发掘自然资源, 积极发展矿业、能源产业、风能、太阳能产业。区域特色方面, 一是以点带线, 以点带面, 发挥西部省会城市经济辐射作用, 强化省会城市自身的龙头作用, 并加强和一线城市的联系。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甘肃省应强化内功, 加强区域间联系, 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三是以资源城市为中心, 辐射周边区域, 带动经济点、线、面全面发展。四是与全国各区域产生联动, 如加强西部甘肃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联系, 这是现代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
2、发挥甘肃的后发优势。
后发地区一应通过适时选择某些先进技术促进主导产业的优先发展, 缩短产业演进的某些发展阶段所持续的时间, 在比先进地区更短的时间内以更低的成本完成某个阶段的产业升级;二应避免重复先发地区曾经走过的弯路。甘肃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借用后发优势, 实现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
(1)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产业, 寻找替代产业, 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延伸产业链,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打造具有西部优势特色的品牌;一方面充分鼓励发展朝阳产业, 另一方面积极承接中部东部地区夕阳产业的转移。
(2) 多元化发展。勿将经济和区域发展限于一种模式, 积极尝试发展多种产业,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 尝试发展信息产业,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
(3) 重视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甘肃农村的发展问题就是解决甘肃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甘肃落后面貌的改善, 首先有待于乡村面貌的改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 在甘肃经济新一轮发展的过程中, “三农”问题不应忽视。
(4)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统筹利用循环经济、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同时, 当今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可以充分利用东部经济技术、资本等资源, 引领甘肃经济发展;并利用国家外援、财政支持, 采用技术引进等国际贸易方式, 运用国外资本与技术发展甘肃经济。
3、抢抓发展机遇, 加强基建, 搞好软硬件建设。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 广东、浙江、江苏经济均于2002年率先恢复发展, 分别比全国早二年和一年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促使这些省份率先发展复苏的主要动力就是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有利于安徽在新一轮增长中抢占先机, 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推动跨越式发展。“凡人皆有得意日”, 甘肃的发展机遇就摆在面前, 因而搞好省内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交通、网络、水利、电力建设, 一方面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配套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是经济基建和社会就业双赢的举措。
在生态环境方面,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 增强城市承载力, 积极打造发展建设的生态环境, 使得经济与社会福利增加, 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两不误, 统筹兼顾。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保护生态, 培育和支持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 注重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和产业, 提升甘肃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 抢先发展经济, 提升经济发展的质和量。
充分利用国家在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甘肃的必要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对甘肃的转移支付, 积极争取转移支付力度, 支持甘肃的基础设施建设、自主创新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 落实相关政策。例如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促使甘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注重经济发展的水平, 还要在循环经济的指导下,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另外, 国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等战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给甘肃带来了便利, 并发挥了效益。总之, 甘肃可以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惠政策, 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和量。
5、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发展实体经济。
以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闽东南地区等产业“转出地”为重点, 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着力承接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大力承接轻工、食品、电子、医药、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对承接的东中部地区整体搬迁项目, 实施技术和设备改造升级。
在我国, 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以皖江经济带为先驱的中部经济地带积极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顺应历史文化发展的潮流, 在不远的将来,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会依托类似的优势和机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 将承担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承接的重任。为此, 甘肃应为此做出积极有效的努力, 不断加强自身经济和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原有产业优势, 形成规模经济;积极创建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研发符合国家绿色环保要求的新产品, 逐步取代高能耗、高污染的原有产品;通过产业升级, 兼并重组, 资本运作等不断提升自身经济的竞争力, 在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兼顾的情况下, 不断发展甘肃经济。
6、鼓励创新, 吸引人才, 共建美好幸福新甘肃。
探索甘肃建
设的新举措和新做法, 充分发扬甘肃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和支持基层解放思想, 大胆尝试, 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全省各地形成鼓励创新、支持技术更新、科技带动经济的良好发展氛围。同时, 甘肃要以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甘肃要以人才是第一要义为原则, 要用感情、用待遇、用机会吸引人才、使用人才, 共建幸福美好新甘肃。
四、结语
区域之间的竞争是发展速度的竞争, 发展意识的竞争, 也是管理能力的竞争。甘肃在发展的过程中, 面临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压力。因此, 甘肃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 突出后发优势, 巩固比较优势, 在省域经济竞争和自身发展建设中汲取兄弟省份在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 并有所突破, 以期在新一轮的经济建设中取得平稳较快的发展。
摘要:甘肃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省份之一, 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想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甘肃必须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作出积极的努力。本文分析了甘肃经济发展的现状, 并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了甘肃经济欠发达的现状, 从而探索了甘肃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甘肃经济,后发优势,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王瑛:后发优势与我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J].改革与战略, 2007 (5) .
[2]王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5) .
[3]张峰: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J].学术界, 2010 (1) .
[4]方大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SWOT辩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 2011 (10) .
针对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问题突出的情况,按照高检院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省各级检察机关积极行动,成立专项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与相关单位建立预防协作机制,抓住职务犯罪易发多发领域、环节,综合运用预防宣传、警示教育、检察建议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预防措施,集中开展重大项目专项预防工作。一是在工作主体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施工所在地的市、州分院为专项预防工作主体,负责辖区内重大建设项目的专项预防工作。二是在工作管理上,省检察院和市、州分院均以检察院的名义成立重大建设项目专项预防工作领导机构,以加强对专项预防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预防部门,主要负责专项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综合性事务。三是在方法措施上,每个重大建设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单位由项目施工所在地的市、州分院确定具体的部门承担,责任人由省院项目联系人和市、州分院指定的一名院领导共同担任。四是在职责分工上,省院负责组织、协调、督导全省专项预防工作,市、州分院负责辖区专项预防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三年来,全省专项预防工作网络基本建立,各级院共围绕800余项重大建设项目开展了专项预防,有效防范了职务犯罪风险。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是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项目。作为该项目省院联系人,省院领导亲赴一线视察工作,在充分肯定项目预防工作的同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武威市院联合纪检监察、发改、水务、财政等部门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资金运行情况开展跟踪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9条整改意见,均被相关单位采纳并列入规章制度。兰铁分院组织5名干警组成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宣讲团,结合青藏线铁路参建单位高级工程师赵某受贿案等典型案例剖析,在兰渝铁路、天水至平凉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肃段)等项目建设中举办了百名以上干部参加的大型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12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庭审警示教育8次,在项目建设单位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好评。庆阳市院在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中,加强检企配合,与建设单位共同制定实施了《扬黄续建工程建设管理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在招标活动中,所有投标企业必须出示检察机关出具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方可参与竞标。严格执行工程合同双签制,要求建设单位与中标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前,先签订廉政合同,明确约定甲乙双方在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方面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各项预防措施,实现了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目标。
二、深化年度报告制度,积极向党委建言献策
各地检察机关不断完善和规范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组织力量深入分析本地职务犯罪发生的特点、原因和规律,科学判断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主动向党委提出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预防职务犯罪的思路、重点和建议。
2010年,全省各级院共撰写并向当地党委提交年度报告69份,其中,11份报告受到当地党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并被批示。2011年,各地共撰写年度报告106份,其中,64份报告被当地党委主要领导批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省院向省委报送的2010年和2011年全省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分别被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和现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作出重要批示。其中,2011年的报告被批示后,报告成果得到进一步转化,省委制定并批转办公厅向全省印发了《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意见》,解决了制约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突出问题,推动了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创新发展。有关地方主要领导在批示中充分肯定了检察机关在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所做的积极贡献,并对预防年度报告分析、预测有理有据、对策切实可行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各级各部门更加重视和支持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以检察机关的预防年度报告为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的教材,加强组织学习,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当前各领域、各部门、各环节的突出问题。白银、嘉峪关、武威等地都积极采取措施,按照有关领导同志的批示要求,对照综合报告提出的对策建议具体落实。
三、加强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近年来,甘肃省各级检察机关不断创新警示教育方法、拓宽警示教育途径,通过开展法律宣讲,组织有关人员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参加法院庭审,组织服刑犯悔罪演讲等形式,积极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是通过典型案例警示人。省检察院充分利用全省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资源优势,在全省范围内举办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四个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动。即制作一本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画册,举办一场普及全省各市、县、乡镇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展览,拍摄一部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警示教育片,建设一个高标准的警示教育基地。目前,前三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警示教育基地正在积极筹建中。各级院深刻剖析本地典型职务犯罪案例,用身边鲜活的案例教育身边的人。2009年省纪委和省检察院共同查处的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李人志腐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厅局级领导干部中受贿数额最大的一起典型案件,受贿次数多,单笔受贿数额高,社会反响强烈。省纪委、省检察院安排专人,通过查阅案卷,与办案人员座谈,走访发案单位,与窑街煤电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群众座谈,提讯李人志、旁听李人志案的法庭审理等方式,系统了解了犯罪特点、手段,深入剖析了犯罪原因和内部监管机制方面的漏洞,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几点建议。形成的调研报告《窑街煤电集团董事长李人志腐败案剖析与警示》一文被作为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警示教育材料,在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使参会人员深受教育。
二是通过廉政文化感召人。各地创新警示教育载体,丰富宣传教育内容,积极营造廉政文化氛围。陇西县检察院在繁华街道制作警示标语灯箱。嘉峪关市院利用全市近700辆出租车LED显示屏滚动播放76条预防职务犯罪格言警句,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兰州市七里河区检察院与公交集团公司联合制作公交车体公益广告;积极打造廉政文化一条街,大力培育文化助廉的新风尚,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提供文化支撑。酒泉、临夏等地检察院利用各种通讯平台开展廉政提醒活动,积极与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系,在春节、元旦等节假日,通过发送廉政短信,播放廉政公益广告等形式,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自觉拒礼拒贿。金昌、張掖等地通过电视台开展警示教育展播月活动,促进各单位依法规范管理。省检察院为弘扬法治精神、培育廉政文化,提高国家工作人员预防职务犯罪的免疫力,于2008年创办了《甘肃省预防职务犯罪专刊》,每期向全国和省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党政领导、高检院及各省级检察院赠阅7000余册。目前已发刊26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四、有效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我省自2006年开通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以来,查询工作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反腐倡廉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2006年6月1日起,省检察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正式对外无偿提供查询服务。2007年,省、市两级检察院(除矿区和林区)开通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并实现了全省联网。2010年,省、市、县三级检察院完成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改版升级,全省108个检察院安装了新版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使开展查询业务的检察院达到全省总数的95.6%。2011年,全省三级检察院查询系统完成了全国联网,实现了全国行贿犯罪档案信息的本地查询。截至2012年底,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77666次,其中,有17家单位因有犯罪记录受到处置。
【甘肃发展战略】推荐阅读:
甘肃省06-24
甘肃10-22
甘肃金昌中考历史07-03
甘肃公车改革方案09-18
甘肃省情况12-14
甘肃小学秋季开学时间07-06
甘肃兰州中考满分作文07-27
甘肃土话―庆阳方言词语10-15
甘肃高考高职今天填报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