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共8篇)

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篇1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

2008年我国经济经受了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通过精心有效的宏观调控,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格局,预计GDP增长10%左右,CPI上涨6.3%左右。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我国经济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预计2009年GDP增长9%左右,CPI上涨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6%,贸易顺差2350亿美元,同比减少约9%。建议宏观调控将“保增长、促转型”作为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篇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10国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的自由贸易区, 它对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一个发展的过程。2002年11月4日, 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决定于2010年1月1日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正式启动建设进程。从2004-2009年, 双方先后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等, 标志着双方完成了有关自由贸易区的主要谈判。2010年1月1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这是一个包括20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和4.5亿美元贸易额的自由贸易区, 仅次于欧盟自由贸易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位列世界第三。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一个自由贸易区, 它将对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目标是:10年内完成所有关税和非关税的削减, 消除双方存在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综合框架, 包括市场一体化的措施, 如投资促进、贸易便利化及投资规则和标准等。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海南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使海南与东盟各国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势在必行。海南是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拥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古迹和优美秀丽的山水风光, 这些都是宝贵、独特的旅游资源。海南应与东盟国家通过合作开发,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服务业和各行各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升级, 从而为海南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 海南有望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核心区域和交通枢纽, 海南的国际影响力将得到提升。借助这一有利的平台, 海南与东盟的合作交流将更加频繁, 进一步发展旅游业, 并推动海南整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和相近的民风民俗, 海南在与东盟各国的交往中具有相对的人文优势。双方在民族文化、生活习俗、消费偏好等方面的相似性, 为海南与东盟各国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强大的互补性以及互惠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 海南要充分发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拥有的地缘和人文条件优势, 提高海南的国际竞争力, 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海南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让我们看到了两个地区经济合作的美好前景, 我们应该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 开拓进取, 把握良机, 探索创新合作的方式方法, 使海南与东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有实质性的发展。

1. 利用现有资源, 开发旅游业

建设国际旅游岛并非一个简单的旅游业概念, 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涉及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成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也指出:“建设国际旅游岛, 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的问题, 而是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带动海南经济发展、全面发展的一个切入点, 一个突破点, 一个制高点, 也是我们海南独具特色发展道路的一个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则对海南省发展特色经济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积极发展热带特色的现代农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更加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总之, 国际旅游岛是一个从战略高度提出的全面发展海南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的概念。

国际旅游岛建设就是要全力提升海南的经济发展, 全面提升海南的国际化程度。就海南省地理位置看海南的国际化, 首先要面向东南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于海南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从实际进展来看, 海南地处东盟的最前沿, 但是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却起步最晚。海南与东盟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从2007年才开始, 2009年才被纳入政府工作日程。这样, 加强与东盟的合作是海南省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 海南省岛屿经济的特点是市场狭小, 资源有限, 而且海南省正处在经济上升期, 都决定着要发展就必须扩大开放, 要扩大开放就必须发挥区位优势, 突出比较优势。海南省的比较优势就在东盟。在建设旅游岛战略目标的指引下, 需要依靠东盟巨大的腹地来满足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招商引资的需求、对外投资的需求, 以及提升知名度的需求。

具体而言, 推进海南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 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旅游办事处。随着中国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的推进, 在规范市场秩序, 简化游客旅游乎续, 维护游客权益等方面, 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参与。通过政府与东盟有关国家协商谈判, 放宽通关政策, 争取早日实现在中国与东盟国际旅游区内的国际游客可以免签证;在旅游行业形成和建立多层次、多侧面的管理网络体系, 来制定、贯彻和监督行业行为标准, 形成一种行业制度, 从而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其次, 推进海南与东盟国家旅游通关便利化, 构建无障碍旅游区。自由贸易区的建成, 对海南旅游是一个契机。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成, 双边贸易来往频繁, 商务客人增多, 双方的航线会越来越多, 密度越来越大, 自然就能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海南不仅要争取把全国的客人吸引到海南然后再到东盟去旅游, 还要把东盟的客人吸引到海南再到国内各地。对于海南来说, 需要更多的航线和便捷交通, 来加快推进旅游交通便利化。同时, 建议通过与东盟有关国家进一步协商谈判, 在互免签证、互通车辆、自由换汇上实现突破, 这也有利于促进海南-东盟自由贸易区无国界旅游区域的初步形成, 促成海南-东盟各类旅游项目的合作与发展。

第三, 培养人才。中国和东盟国家除了新加坡和菲律宾使用英语之外, 其他国家主要使用本国语言。因此, 东盟国家应该多培养汉语导游人才, 中国也要多培养能熟练使用东盟国家语言的导游人才。在东盟各国中, 新加坡和泰国的旅游业比较发达, 它们也是教育发达的国家, 海南的高校应该加强与新加坡和泰国的高校在旅游学科的科研、学术、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以提高海南高校在旅游方面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师资力量。另外海南高校还应该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大学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通过合作办学、互认学历、学分互换等,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质性国际合作办学, 为海南与东盟各国进行旅游合作培养合格的旅游专业人才。

2. 推动贸易增长

海南省在自由贸易区往来中, 比较有利的是拥有对越边贸政策。近几年在省领导的重视下, 争取到很多有关部门给予的相关政策配套, 比如我国交通部对琼越边贸航线的默许、对边贸城建设的许可等, 利用好现有政策, 进一步扩大对越边贸, 挖掘政策内涵, 解放思想, 尽量发挥地缘优势, 做大边境贸易, 在对越合作中取得优势。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政策, 推进与越南多层次、多领域的经济合作。对越边贸只是一个突破口, 重点是利用这个契机加强对越南的了解, 加强双方从政府层面到企业层面的联系, 从而建立包括贸易、投资、合作在内的全面的经济合作。因此, 充分利用好自由贸易区对商品流通、服务业交流、投资支持的有利政策, 抢占市场先机。比如, 自由贸易区的农产品自由流通是各国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水果进口项目将成为今后对越贸易的工作重点。

利用这两年与越南建立的关系, 推动与越南的经济合作。经贸合作的前提是加强交往, 2010年越南总理来访、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副省长李国梁访越, 对推动琼越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2009年海南省对东盟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 进出口值为10.9亿美元, 同比增长48.7%, 涨幅仅次于海南省与美国的贸易, 居第二位, 居海南贸易伙伴第二位。越南跃居海南与东盟贸易第一大国。在此基础上, 继续有选择地逐步扩大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从资源需求角度, 与柬埔寨、老挝加强合作;从招商引资的角度与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加强交往;进而有选择地逐步推进与东盟各国的合作。

3.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调整自身经济结构

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有利于发挥海南地缘优势, 融入东盟, 进一步衔接东盟的资源与市场, 这对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意义重大。自由贸易区的建成, 有利于促使海南改造传统产业, 形成创新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 根据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 选定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重点发展, 在产业非均衡发展中短期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与高效化, 为整个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海南与东盟在自然禀赋、生产传统、技术水平、市场辐射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 海南与东盟无论在出口产品结构还是在出口市场结构上都存在很高的相似性, 这意味着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 海南在出口市场上将面临来自东盟越来越强劲的竞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2010年实现零关税, 海南可以通过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使信息、技术、人才各方面的交流更加顺畅, 并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 逐步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通过优化自身产业结构, 增强国际竞争力。

4. 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

我们要深入开展对东盟各国的调研, 为海南与东盟发展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海南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贸易政策、投资环境等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有关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 对东盟国家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工作不够重视, 未能为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调研工作是了解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制定对外贸易政策、计划和决策的重要工作, 深入展开对东盟各个国家的调研非常有必要, 仅靠政府领导、企业高层带团访问, 很难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 对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海南应该联合有关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大学院校建立联合调研机制, 发挥各自优势, 开展联合调研, 通过政策决策者与各学术团体积极开展交流合作, 建立工作关系, 共同深入探讨与东盟各国经贸发展合作的有效方法, 为海南与东盟发展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 将对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影响。海南处于面向东盟各国的前沿地带, 应在此过程中调整思路, 利用这一有利契机, 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与南非纺织贸易发展对策建议 篇3

关键词:中南;纺织贸易;障碍;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郑熙春,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贸易经济。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3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73-02

2000年以来,中国与南非的纺织经贸关系逐步恢复和发展,南非是我国纺织品出口非洲的最大市场。

一、中南纺织贸易发展机遇

(一)南非纺织需求潜力大

南非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人口较多,纺织业不发达,但需求旺盛,需要依靠大量进口纺织品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南非黑、白两市场并存,消费层次呈多样性,需求的潜力很大。中国纺织品长期以来具有价廉物美的优点,非常符合南非当地人的消费需求,这无疑对较发达的中国纺织业是个机遇。

(二)南非政府鼓励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对其投资

南非贸易和工业部长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曾表示:“我们有许多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便宜的电价和劳动力,以及我们和世界其他市场签订的协议。” 南非政府希望并鼓励中国企业在纺织技术、纺织设备等优势领域进行合作。

(三)纺织品可借助南非市场出口欧美

南非是一个政治稳定的开放市场,美国和欧盟在纺织品服装出口方面给予了南非优惠待遇,可按普惠制向美国免税出口460种商品,而且其中5类可免关税、免配额。如果在南非生产并出口纺织品,我国纺织品欧美市场的份额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大,为我国纺织业在欧美市场提供了机遇。

(四)我国政府提供大力支持

我国政府制定有鼓励企业到南非拓展业务的政策,如政府提供贴息贷款,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大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简化审批程序等,重点促进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项目。我国政府投资上亿元在南非设立投资贸易中心,为国内企业投资南非提供服务,设立专项贴息贷款,鼓励到南非投资建厂。

二、开拓南非纺织市场面临的障碍

(一)反倾销

由于南非曾长期受到国际制裁,其对本国经济和贸易的保护程度很高,习惯借助高关税或反倾销机制来保护市场。近几年来,我国出口到南非的纺织品频繁遭遇反倾销调查,如内裤、毛巾、平纹机织物、丙纶毯子等,并被课征高额反倾销税,严重阻碍了我国纺织品对南非的出口。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

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对外国纺织服装等规定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如制定的商标规定中强制性要求对每项产品均标明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比重。这些要求和标准对我国许多纺织企业,尤其是中小纺织企业而言,在目前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的限制下是难做到的。即使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由于国内缺乏权威的认证机构和企业对技术标准、要求的动态变化缺乏畅通的信息,要使出口产品及时满足南非日益苛刻的技术贸易壁垒的要求,也是要额外增加大量成本。

(三)投资性壁垒

根据南非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投资企业在南非市场的融资能力受到限制;南非的签证制度带有明显的歧视性,且办理进入南非的签证缓慢,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南非投资企业的人员往来;南非社会治安状况不良,近年来发生了多起针对华商和华资企业的伤害事件,这对到南非的投资信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进口限制

大量廉价商品进口使得南非不少服装和纺织品工厂发生倒闭,南非纺织业界不断提出我国纺织品冲击了他们的发展,使纺织失业人数增加。为缓解南非纺织行业面临的困境,2006年6月中南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南非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两国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我国同意对南非纺织品出口采取“自限”措施,使我国纺织品出口南非的增幅受到一些影响。

(五)纺织劳工及劳资纠纷造成的壁垒

1、SA8000标准。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对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企业约束和影响很大,许多国际组织坚持纺织品质量需要符合SA8000 标准。要获得SA8000认证,企业必须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申请,即使在获得认证之后,也需要做好维护工作,我国的竞争比较优势就会大为削弱。

2、劳资纠纷。我国一些企业进入南非之初缺乏经验,对当地劳工法了解不够,在化解劳资矛盾方面不够得力,导致工人罢工频繁,劳资纠纷多,使我国在南非的一些企业被迫停产,进而造成经济损失。

(六)贸易结算方式带来货款纠纷

南非除少数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外,多为中小型的纺织面料贸易商。许多中小贸易商在与我国纺织企业进口纺织面料以及成衣时,不愿采用信用证方式。由于资金有限,且当地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为降低成本,往往要求寄售或采用付款交单、承兑交单等方式付款,在有些地区则采用“一手交货、一手付款”的方式。这对我国纺织企业来说风险较大,拖欠货款等纠纷时有发生。

三、开拓中南纺织贸易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应对纺织贸易摩擦

我国纺织企业要高度重视对中南纺织贸易摩擦的应对工作。在处理中南纺织贸易摩擦时,应通过双边友好磋商来化解矛盾,政府、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应同有关专家、律师积极配合,共同制订具体的应对方案,以便更好地解决摩擦。

(二)积极联合应诉反倾销

南非的反倾销法案规定了应诉的期限40天,企业要回答几百页的问卷调查,只要超出了应诉时间,就视为自动放弃,因此,企业应对反倾销时速度要快。南非实施反倾销调查目的是限制当事方今后的“倾销”行为,很重视应诉企业在产业中的代表性,因此集体联合作战对应诉反倾销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可以大大地削减对应的诉讼经费。

(三)积极申请国际认证

要深入研究TBT规则,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积极申请国际认证,并促使企业将认证标准与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环保品质,跨越技术壁垒。

(四)纺织产品绿色化

在企业中扩大绿色产品、绿色营销、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等概念的宣传,提高企业绿色意识,使企业自主认识到产品生产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使企业自觉地在成长过程中贯彻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理念,推动我国纺织产品走向绿色化,从整体上跨越绿色壁垒的障碍。

(五)争夺高档纺织品市场的份额

南非属于非洲较发达的国家,对纺织品的需求越来越追求高档化,因此,纺织企业应该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R&D研究,实现纺织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尤其要加强自主开发,研究并生产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纺织纤维、纺织面料,研究和开发生态纺织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纺织出口企业要加大纺织品自主品牌建设的力度,强化品牌意识,纺织品品种要适销对路,无论黑人还是白人市场都要保证质量,培养自己的纺织品品牌,提高附加价值,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七)积极对南非直接投资建厂

应积极鼓励企业对南非投资,将具有一定竞争力及有一定市场的空间的产业转移过去,特别是对南非高档纺织品市场的投入加大力度。把我国的纺织业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带进南非,扩大在南非的影响,同时,还引导当地企业吸收中国企业较为先进的生产、管理、营销和设计理念,实现共同发展。这样既可避免贸易摩擦,又符合南非政府加强对黑人中小企业扶植,解决就业和生活水平提高问题的政策。

参考文献:

[1] 吴丹红.南非经济与市场[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

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篇4

文章标题:提高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原因建议和对策

最近,中央文明委在全国部署开展“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一场旨在纠正公民旅游陋习、提升公民文明旅游素质的攻坚战正在打响,可谓正当其时,有利于维护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推进国家“软实力”的构建。然而,我国公民旅游陋习由来已久,影响较深,要想使公民养成良好习惯、提升文明素质必须多管齐下,夯实基础,狠抓养成,如此标本兼治,持久不懈,才能塑造出有尊严、有涵养、有活力的文明健康的中国游客形象,让公民的 旅游形象为国家形象增辉添彩。

一、旅游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一是公德缺失。如在公共场所不守秩序、喧哗吵闹、排队加塞等,自认为习惯所为,无伤大雅,谁也管不着,但这种不讲社会公德的行为,唯我独尊,置周边人于不顾,有损自己,也“伤”及他人。

二是违章违规。如随地吐痰、随意刻画、乱扔废弃物、攀折花木、越位游览、违章野炊露营、随意给动物喂食等。景区提示、导游提醒,明明有禁令,却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此种不文明行为当为突出,影响较坏,破坏较大。不少古物严禁拍照,因照相机闪光灯会对文物表面造成损坏,可一些游客仍然偷偷甚至明目张胆拍照留念。

三是“入乡不随俗”。游览中不尊重旅游地习俗、触犯宗教禁忌;出国后不了解境外文化,甚至了解一些也不放在心上。如在中国,看到可爱的小孩喜欢赞美几句甚至抚摸一下头部,但在泰国,除和尚外,任何人不能抚摸他人头部,也忌讳赞美自己的婴儿,据说这会引起恶鬼对婴儿的注意。作为国际旅游,这种“入乡不能随俗”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容易误导“他者”对客源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很容易使“他者”对客源国的形象作出消极、歪曲评价。我国公民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对我国国际形象的消极影响即源于此。

二、旅游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广泛存在,既跟旅游活动自身的某些特性有关,也跟现阶段我国旅游者素质普遍较低而旅游消费教育管理又长期滞后有关。具体来讲,不文明行为现象复杂,呈现多因,旅游者、环境、管理方均有“责任”。

一是文明程度不够。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异地性和暂时性,这一特征在旅游者行为上则表现为道德感弱化、责任约束松弛、占有意识外显等特点。“旅游者——无姓名——无责任”的结合,容易形成“抛弃旅游耻辱”的倾向。旅游者随意丢弃废弃物、乱刻乱画、随意采摘等行为多源于此。旅游者文明程度不够,认为可以不拘小节;外出旅游是休闲,凡事不必认真;不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这种“模糊”心理驱使下,一旦空间置换,便极易放松,暴露自己。一些旅游者国内国外“判若两人”,国内还能注意形象,但走出国门,便语言不美,行为不雅,甚至违法乱纪,关键在于文明程度不够,修养不到家,不能做到“慎独”。二是跟客观环境有关。有些不文明行为是旅游者“自愿”,如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完全是个文明程度不够所致。但类似于过马路不走斑马线,不看红绿灯,这些行为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客观环境造成的,此时稍微缺乏自觉性,便很容易促成不文明行为的出现。如国内交通人多车多,尤其是上下班拥堵高峰期,许多人担心影响上班不得不“明知故犯”,一次“侥幸”成功,助长了更多次数“侥幸”的发生,结果养成了习惯。如果交通便利,秩序井然,恐怕就不会有人担心误点而产生毫无意义的“闯红灯”想法。三是管理不善造成。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尚不成熟,景区管理尚需完善,行业运作尚需规范。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市场中,出境游起步晚、发展猛,政府、业界对这一与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协调的“火热”现象准备不足,被动适应,不能及时出台有关规章,管理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景区设施不足,服务不周,导致旅游者“非自愿”违规,如垃圾桶间隔较远,厕所指向不明,卫生打扫不及时,容易使旅游者产生“不合作”心理,做出不文明行为。加之诚信机制缺乏,旅游者处处提防导游人员“欺客”、“宰客”,无暇顾及不良习惯;领队劳动强度太大,未能尽到提醒告知的义务。这些因管理服务不到位都容易在旅游者身上体现出来。

四是文化习俗差异。有些不懂礼仪、违章违规、破坏习俗、触犯禁忌等不文明行为,固然与游客缺乏文化涵养、旅游常识及旅游规范意识等因素相关,但很大程度是由于地域、国度文化习俗的差异造成的。云南、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常见山坡、路边或城市中建有许多石头砌的“马王堆”,用于指示方向或象征吉庆,有的游客便感觉不伦不类,有失环境自然,类似这种行为当地是很忌讳的。外国人对中国人询问年龄、收入、婚否颇为反感,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则是一种客气;请人吃饭不停劝吃,本是国人的热情,却让外国人受不了。文化习俗不同,旅行知识缺

乏,入乡不能随俗也就在所难免。

三、提升旅游文明素质的对策

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景区、旅行社以及每位游客的共同努力。固有的景观是不变的,但公民旅游素质的养成是可以培育的。优美的景区、文明的游客,才能真正形成旅游文明的亮丽风景。

1、加强教育引导。教育是提高人们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最重要的方式方法,要教育人们“先做人、再做事”,传统的道德观不能丢。一要强化思想认识,增强游客“形象感”。通过短期培训、旅行告知、发放资料等形式,使游客深刻认识到个人形象在出游中的重要性。在国内是代表省、市的“地域大使”,在国外则担负着中国和中国人“形象大使”的角色,一言一行,皆为他国评判中国的直接依据,当慎之又慎。二要推进道德认知,提高游客对道德规范的知晓率。要把培养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长流水、不断线,采取新闻宣传、知识竞赛、举办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对国人加强关于国际礼仪方面的教育宣传,首先从国内旅游抓起,形成文明旅游的新风尚。

2、注重优化环境。环境育人,环境约束人。置身于良好的环境,公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就会得到提高,不良陋习也会得到约束而不随意放纵。优化环境要以推进道德养成为切入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景区、文明旅游”等创建活动,引导公民革除各种旅游陋习,培养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针对一些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文明、不礼貌问题,强调公民要做到“三管六不”,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口出脏言;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乱贴乱画;管住自己的腿: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花草。同时要大力推广先进典型。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进行自我修养,追求更高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用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精神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去年导游英模文花枝先进事迹的广泛宣传,对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弘扬旅游行风正气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生逢英模辈出的时代。只要牢牢把握时代要求,遵循宣传规律,讲究科学方法,就一定能使典型宣传在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工程发挥更大作用。

3、建立长效机制。目前存在的很多旅游不文明行为,正是长效机制缺乏所致。一方面,要加大告知的力度。告知的前提是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出游规范。应充分借鉴国外这方面的经验,如美国旅行商协会制定的《生态旅游十戒》、加州制定的《旅游者伦理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使游客出游管理有规范,行为有依据。旅行社要搞好行前的文明礼仪培训,游客报名后必须参加,培训结束后现场进行文字考核,直至合格为止。另一方面,要措施有力,严格执法。有些陋习单靠教育是不能改变的,必须有罚款和硬性的制裁。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多次“犯规”的游客给予处罚,有效制裁游客在景区及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不能因为乃小事一桩而熟视无睹,对小事不重视,必然会出大事;对小错不纠正,必然会出大错。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之差所体现的就是点点滴滴小事的汇集之中。新加坡、韩国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帮助国民形成了良好习惯,值得借鉴。特别是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拥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管理和指导,其举报中心应增加境外游文明礼仪事件处理功能,凡经查实,对屡屡造成不良影响的领队和组团社要进行批评教育和责令整改。

《提高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原因建议和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提高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原因建议和对策。XJm

乏,入乡不能随俗也就在所难免。

三、提升旅游文明素质的对策

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景区、旅行社以及每位游客的共同努力。固有的景观是不变的,但公民旅游素质的养成是可以培育的。优美的景区、文明的游客,才能真正形成旅游文明的亮丽风景。

1、加强教育引导。教育是提高人们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最重要的方式方法,要教育人们“先做人、再做事”,传统的道德观不能丢。一要强化思想认识,增强游客“形象感”。通过短期培训、旅行告知、发放资料等形式,使游客深刻认识到个人形象在出游中的重要性。在国内是代表省、市的“地域大使”,在国外则担负着中国和中国人“形象大使”的角色,一言一行,皆为他国评判中国的直接依据,当慎之又慎。二要推进道德认知,提高游客对道德规范的知晓率。要把培养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长流水、不断线,采取新闻宣传、知识竞赛、举办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对国人加强关于国际礼仪方面的教育宣传,首先从国内旅游抓起,形成文明旅游的新风尚。

2、注重优化环境。环境育人,环境约束人。置身于良好的环境,公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就会得到提高,不良陋习也会得到约束而不随意放纵。优化环境要以推进道德养成为切入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景区、文明旅游”等创建活动,引导公民革除各种旅游陋习,培养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针对一些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文明、不礼貌问题,强调公民要做到“三管六不”,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口出脏言;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乱贴乱画;管住自己的腿: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花草。同时要大力推广先进典型。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进行自我修养,追求更高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用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精神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去年导游英模文花枝先进事迹的广泛宣传,对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弘扬旅游行风正气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生逢英模辈出的时代。只要牢牢把握时代要求,遵循宣传规律,讲究科学方法,就一定能使典型宣传在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工程发挥更大作用。

3、建立长效机制。目前存在的很多旅游不文明行为,正是长效机制缺乏所致。一方面,要加大告知的力度。告知的前提是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出游规范。应充分借鉴国外这方面的经验,如美国旅行商协会制定的《生态旅游十戒》、加州制定的《旅游者伦理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使游客出游管理有规范,行为有依据。旅行社要搞好行前的文明礼仪培训,游客报名后必须参加,培训结束后现场进行文字考核,直至合格为止。另一方面,要措施有力,严格执法。有些陋习单靠教育是不能改变的,必须有罚款和硬性的制裁。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多次“犯规”的游客给予处罚,有效制裁游客在景区及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不能因为乃小事一桩而熟视无睹,对小事不重视,必然会出大事;对小错不纠正,必然会出大错。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之差所体现的就是点点滴滴小事的汇集之中。新加坡、韩国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帮助国民形成了良好习惯,值得借鉴。特别是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拥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管理和指导,其举报中心应增加境外游文明礼仪事件处理功能,凡经查实,对屡屡造成不良影响的领队和组团社要进行批评教育和责令整改。

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篇5

2010年9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连续第九年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连续第六年发布了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以上三个企业500强榜单包括了我国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共计1078家大企业。这些企业居于产业链、产业网络的核心,支配资源众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在此三个榜单的基础上,结合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报告对我国大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我国大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一、2010中国大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全面显现的一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经济在2009年深度衰退;GDP总量为58.13万亿美元,比2008年的 60.59万亿美元下降4.05%。其中,美国经济仅实现了0.4%的微弱增长,日本经济的增长率为3.2%,德国经济的增长率为-8.4%,法国经济的增长率为-7.1%,英国经济的增长率为-17.8%;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以美元计,增长率为13.5%。受国际经济形势剧烈变化和国内经济刺激政策的双重影响,中国大企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规模继续扩大,经营业绩显著提升从2010中国500强企业的表现看,我国大企业的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是增长的速度比之前几年明显降低;相比上一年度,企业经营业绩实现“V”型反转,有明显提升。

1、规模继续扩大,但势头显著放缓2010中国企业 500强的营业收入为 2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6.27%,增速降低13.4个百分点;这是9年来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增长幅度首次出现低于10%的情况。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为1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增速降低25.3个百分点。

服务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为1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4.9%,增速降低15.9个百分点。2010中国企业 500强入围门槛再次提高,达 110.8亿元,比上年提高5.4亿元;但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回落显著。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 500强入围门槛为41.6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4.4%。201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 9.9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6.9%。

2、经济效益扭转下降势头,盈利水平明显回升2010中国企业 500强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4.7%,比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还高出9.5%。制造业企业 500强实现净利润2544.5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与去年增长率-18.3%情况相比较,出现明显好转,增幅达44.8个百分点。服务业企业500强实现净利润86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扭转了上年度净利润下滑的局面。

2010中国 500强企业的收入利润率为 5.44%,比上年增加 0.7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9.39%,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500强收入利润率为 3.97%,比上年提高 0.75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 10.66%,比上年提高0.84个百分点。服务业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为7.39%,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9.55%,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

3、千亿俱乐部进一步扩大,资源进一步向特大型企业集中与上一年度相同,2010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的企业有3家,仍然是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和中国石油。另外,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营业收入在1000—10000亿元之间的企业达60家,比上年增加6家,中国企业千亿俱乐部进一步扩大。2010中国企业500强前200家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纳税、资产、所有者权益分别占全部企业的 80.46%、84.74%、85.13%、90.31%和 77.59%。可以看出,80%以上的营业收入、9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前200家企业。

4、资本密集程度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2010中国企业 500强的资本密集程度进一步提高。2010中国企业 500强的人均资产为336万元,比上年增加了52万元;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均资产为129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9万元;服务业企业 500强人均资产为 63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90万元。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大企业成长的资本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反映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资本深化阶段。

从反映劳动生产率的人均营业收入指标看,2010中国企业500强比上年继续提升。2010中国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 10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2万元;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124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万元;服务业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96万元,与上年持平。

(二)继续发挥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作用大企业是一国经济的 “中流砥柱”,2010中国500强企业财税贡献率保持稳定,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在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1、财税贡献率保持稳定2010中国企业500强纳税总额2.12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5.95万亿)的35.7%,与上年基本持平。制造业企业500强纳税总额为1.02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 17.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企业500强纳税总额为6392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0.8%,比上年减少1.1个百分点。

2、企业用工继续增加解决、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口也是中国500强企业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另一个突出方面。2009年,许多中国500强企业在自身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为国家分忧解难,增加了就业机会。统计显示,2010中国企业500强共有494家企业填报就业数据,共实现就业人口2701.95万人,与2009中国500强企业(有490家企业填报)的2581.99万的从业人数相比,增幅为4.6%。

3、在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作用突出2010中国企业500强中有154家企业进行了并购或资产重组,共并购重组了909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并购重组了5.90家企业。相比之下,2007中国企业500强平均每家企业并购重组了3.11家企业,2008中国企业500强平均每家企业并购重组了 3.44家企业,2009中国企业500强平均每家企业并购重组了4.41家企业。这说明,尽管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大企业也没有放慢并购重组的步伐,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在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从企业专利拥有量、研发投入以及参与制订国际标准的情况看,中国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1、专利申请保持较快增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总共申请7946项国际专利,比2008年增长29.7%,专利申请总数排名世界第五。其中,华为2009年专利申请总数为1847件,排名世界第二。2010中国企业 500强拥有16959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52158项,分别比2009中国企业500强增长21.62%、7.99%。2009年底,中央企业累计拥有有效专利76183项,其中发明专利 21266项,分别增加 19659项和4467项。2010中国企业500强拥有专利超过1000项的企业已经达到41家,拥有发明专利超过200项的企业已经达到36家。

2、研发投入加大2010中国500强企业(434家企业数据)平均研发费用为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8%;平均研发投入比例为1.40%,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有17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有 60家企业比例在 3%—5%之间。制造业企业500强(475家企业数据)平均研发费用为5.51亿元,比上年增长5%;平均研发投入比例为2%,与上年基本持平。

3、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高端体现,是自主创新的最高境界。2009年我国大企业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其中,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1100千伏电压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华录集团自主研发的数字音频编解码标准DRA,第一次纳入国际音视频基础标准;电信科研院主导的TD-LTE被国际电联接纳为4G候选技术;南方电网形成世界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800千伏直流系统设备完整的标准体系。

(四)结构稳中有变由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阶段和地域差异的相对稳定性,中国企业500强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多年来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过去一年中,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货币、区域发展等各项政策对大企业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2010中国企业500强的结构在总体稳定的情况下也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1、企业经济效益与效率在所有制结构上继续呈现民营企业领先的格局与往年一样,2010中国企业500强的经济效益与效率在所有制结构上继续呈现民营企业领先的格局。从盈利水平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收入利润率为5.38%,略低于民营企业的 5.79%;资产利润率为1.5%,也低于民营企业的3.14%;人均利润水平为5.27万元,远低于民营企业的7.86万元。从劳动生产率看,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人均收入为97.88万元,显著低于私营企业的135.9万元。从资产运作效率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周转率为0.28次/年,显著低于私营企业的资产周转率0.59次/年。

在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低于民营企业4个百分点,人均利润低于民营企业3万元,资产周转率低于民营企业0.52次/年,人均营业收入低于民营企业6.62万元。在201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低于民营企业0.66个百分点,人均利润低于民营企业2万元,资产周转率低于民营企业0.10次/年,人均营业收入低于民营企业39.56万元。

2、产业分布“重化工化”趋势有所缓解2010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企业有279家,比上年减少14家;服务业企业143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他企业78家,比上年增加5家,产业结构总体分布有所优化。其中,黑色冶金及延压加工业从去年的65家减少为今年的58家,有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从去年的21家下降为今年的20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从去年的12家下降为今年的11家,产业分布 “重化工化”趋势有所缓解。

3、地域分布更向东部地区集中2010中国企业500强中,东部9省市共有354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增加了6家,占2010中国企业 500强总数的70.8%;中部 6省区共有 59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减少了6家,占2010中国企业500强总数的11.8%;西部 11个省市共有58家企业入围,比去年减少了3家,占2010中国企业500强总数的11.6%;东北3个省共有29家企业入围,比去年增加了3家,占2010中国企业500强总数的5.8%。2010中国企业500强在地域分布中出现了更向东部集中的趋势,其中,北京依托其政治经济的核心地位,总部经济效应显著,所包含企业98家,占2010年我国企业500强企业总数的19.6%。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发育程度、临海优势以及产业优势孕育了更多的500强大企业,而政策对资源性企业的倾斜程度减少使得企业发展环境本不占优的中西部地区雪上加霜,可能是2010年该地区中国500强中企业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五)与世界、美国企业500强的规模差距继续缩小,经营绩效保持领先根据2010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美国企业500强的比较发现,中国企业 500强与世界企业 500强、美国企业500强的规模差距继续缩小,经营绩效保持领先。

1、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比重进一步升高2010世界企业500强中共有54家中国公司入围,其中内地公司 43家、台湾地区公司 8家、香港地区公司 3家。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中国内地 500强企业进入 《财富》世界500强的数量继续保持迅速增加的态势,创下入榜数量的最大增幅,比上年净增9家。继上一年度新增8家企业入围之后,东风汽车、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神华集团、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中国华润总公司、华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等10家中国500强企业成为最新的世界500强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新入榜的华为成为今年中国内地惟一上榜的高科技民营企业。我国入围企业的数量和营业收入占世界企业500强的份额分别为8.6%和8.08%,比上年提高1.8和1.84个百分点。中国入围企业的利润在世界500强中所占份额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达12.40%,平均收入利润率明显高于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水平。与 2002世界企业500强相比,8年来美国入围企业数减少60家,我国入围企业数则增加32家。

2、相对于世界和美国企业500强的规模继续提升2010世界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为230851亿美元,较上年度下降了6.6%,增幅回落6.4个百分点;2010美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为9763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了8.7%。

2010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折合成美元为40458亿美元(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为1:6.8311),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的17.53%,比上年继续缩小2.62个百分点差距;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41.4%,又比上年缩小7个百分点差距。因此,与2002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的5.3%,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10.0%相比,2010中国企业500强相对于世界和美国企业500强的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3、经营绩效好于世界和美国企业500强2010世界企业500强的净利润总额为960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6.8%;2010美国企业500强净利润为390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95%;2010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折合成美元为 220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9.0%。

2010中国企业500强收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均超过世界和美国企业500强。2010美国企业500强平均收入利润率为4.00%,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3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79%;2010世界企业500强平均收入利润率为 4.16%,平均资产收益率为0.94%,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8.16%;而2010中国企业500强平均收入利润率为5.44%,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65%,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40%。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已经连续两年超过世界企业500强和美国企业500强,资产收益率首次超过世界企业500强和美国企业500强。

4、中外行业领先者之间差距明显缩小从2010中美企业500强中国与美国零售、汽车、石油、通信、银行、食品、金属制品、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脑、电力等15个行业领先企业的数据来看,在工程、钢铁、电力行业中,中国企业的规模已经超越美国企业,其余的12个行业均是美国企业高于中国企业。不过除了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的中美领先企业规模差距基本保持不变外,绝大多数中国与美国行业领先企业的规模差距比往年有明显缩小。从中国与世界企业500强30个行业领先企业的对比情况看,绩效指标方面,中国已有1/3的行业领先企业赶上或超过世界企业 500强;规模指标方面,中国行业领先企业只是差距在大大缩小,还没有超过的企业。

(六)推进战略调整转型取得初步成效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中,中国大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审视,根据自身的特点主动地或被动地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

1、推进向内外销兼顾转变危机后一段时间,发达国家消费不振,但新兴市场经济率先复苏、内需扩大,周边市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需求潜力巨大,加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遇到外汇、资金瓶颈等很多困难和制约,希望与我国加强经贸合作;另一方面,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使得我国大企业开拓新市场、创造新需求面临历史性机遇。家电大企业利用国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3G网络建设等一系列扩内需政策措施,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及时掌握供求信息,捕捉商机,积极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千方百计开拓新兴市场。如海尔、TCL、美的、海信等企业的产品去年在农村市场的销量就大大提高。依据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带来的小排量汽车旺盛需求,一汽、上汽、东风等汽车企业都在去年推出小排量汽车,北京现代、奇瑞、吉利等以小排量车型主导的企业则加大了1.6L及以下小排量车型产品的供应。

2、推进从低成本竞争战略向差异化竞争战略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单纯依靠低成本进行竞争的经营模式加快丧失市场优势,大量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正在丧失市场生存空间。为此,一些大企业开始转向培育自己的核心品牌和能力,形成和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3、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产业升级换代是企业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和获得更多盈利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应对危机和渡过难关的重要对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企业持续持久发展,企业必须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围绕主业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使产业结构更趋完善合理,获取产业链前后端和价值链高端收益分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移动切入手机终端,一方面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推动整合TD生态系统的发展,将自身的服务更好地在手机终端上整合;另一方面,还和华为、百度等一批中国较为知名的公司展开多种方式的合作。比亚迪放弃了汽车业传统的水平整合、专业分工模式,从购买模具厂开始,建造工厂、生产线甚至生产设备,几乎将所有的制造环节都纳入到自己旗下。中粮、新希望致力于打造农牧业的全产业链,雅戈尔则将业务链条触及到棉田、印染厂、棉纺厂、制造厂、物流中心、零售终端等服装产业的所有环节。

4、调整组织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臃肿僵化、市场反应迟缓,成为不少大企业的通病。能否有效地防止和解决 “大企业病”,直接影响到大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宝钢大力推进管理变革,实施扁平化管理的大部制改革,总部职能部门从20个缩减到10个,职能从45项缩减到38项,管理岗位从60个缩减到33个。中铝公司实现总部管理体制由操作管控型向战略管控型转变,公司18个部门精简到12个,中铝股份公司18个部门精简到6个,所有部门负责人和处级干部实行公开竞聘、择优录用,一般员工双向选择。港中旅集团加快推进 “强总部管控下专业化经营”管控体制的全面落实,通过专业化整合,形成 “四层架构、三级管理”的扁平、高效的体制架构,集团本部管理人员将压缩1/3以上。

5、逐步从跨国公司的“追随者”转变为“挑战者”。相比较而言,国际金融危机对于国外企业的打击更为及时、更为直接,这使得许多大型跨国企业竞争地位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而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则相对有所提升。竞争地位的变化也引起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关系发生明显变化,逐步从“追随者”转变为“挑战者”,2009年发生多起中国企业并购著名跨国公司就是强有力的佐证。

二、促进中国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总体上看,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大企业 “大而不强”的局面有所改观,我国企业家判断、驾驭复杂形势的能力和信心也有所增强,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前瞻意识和判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些企业认真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所处行业企业动态,在自己认为的恰当的时机勇敢地走出去,对海外优质资产、优质品牌、知识产权、海外人才进行 “抄底”;还有一些企业积极调整企业产业结构,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农作物能源、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企业500强在过去的一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与美国企业500强、世界企业 500强的差距有了明显的缩小,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但是,我国大企业成长历史短,市场化发育程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短期内的良好表现是在特殊背景下出现的,与世界领先企业相比,在许多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例如,2010中国企业500强有80%是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后,平均寿命仅为22年。劳动生产率方面,2010中国企业 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水平只相当于世界企业 500强同类指标的 36.8%、47.1%,只相当于美国企业 500强同类指标的37.6%、50.0%。产业结构方面,2010世界企业500强中服务业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均超过50%,而中国企业500强中服务业企业不足30%,营业收入所占比重不足40%。相比之下,中国企业500强中传统行业的企业仍占多数,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所占比例明显偏小。数量指标还只是企业成长的外部表现,反映的是企业 “硬实力”方面的差距。深入到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素质,诸如体制机制、资源整合、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内部管理、社会责任、人才培养、品牌影响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国际化能力等 “软实力”方面,我国大企业与世界领先企业的差距更是短期内难以逾越的。

同时应当看到,自2002年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后,由于市场需求激增,我国大企业纷纷进入高速发展期。在高速做大的过程中,除了决策和投资风险存在失控的可能,其他的风险也在加速积累。近年来,与我国大企业相关的重大环境污染和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我国劳动力的结构性变化,工资推动的成本上升也给大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期的调查表明,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选择比重最高的就是 “人工成本上升”(70.5%),美国咨询公司JassinORourke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其它七个国家。

另外,由于缺乏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中国制造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很弱,表现为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远低于美国(49%)、日本(38%)、德国(48.5%),并且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制造企业的生产创新引发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创新,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又引致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创新,长期忽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必然造成中国大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缺失。这些已成为当前我国大企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在后危机时代,无论是短期内巩固经济复苏成果还是保持中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都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营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氛围,引导企业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要针对大企业发展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从经济发展型向社会服务型政府转变;继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着力促进民营大企业成长;鼓励大企业从内部控制制度转向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大企业的环境保护问题的监管和问责,等等。我国大企业需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科学判断分析形势,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强化企业管理,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尽快使企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发展轨道,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持续和持久发展。

(一)密切关注和把握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大企业支配资源多,经营范围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特别容易受到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年初中央提出,2010年是形势最复杂的一年,事实证明,今年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变化比往年更加复杂,需要我国大企业引起关注。

从政治层面看,金融危机后G20取代G7实施全球治理,显示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未来秩序的发展方向,在全球气候、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问题上,中国的角色都在放大。然而,2010年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的 “和平崛起”仍然疑虑重重,一方面,竭力维护和扩大于他们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另一方面,还千方百计图谋取得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国家之间围绕生存空间和国际地位的竞争更趋激烈。从经济层面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复苏基础不牢固、进程多起伏。美国和日本恢复相对较快,欧元区恢复乏力,欧盟成员国已有 2/3以上国家出现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超标而偿债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主权信用危机可能成为2010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包袱。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增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但通胀压力普遍较大,经济结构问题比较突出,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较弱。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波动,原油、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另外,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国际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我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推进,整个世界经济将出现两大主流趋势:一是以低碳化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使发达国家的产业、产品、消费向高新、高效、低碳的方向发展(由上世纪90年代的高技术产业化→本世纪初叶传统产业复兴→2010年后高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产业结构革命),国际范围内技术、产业、企业和市场又面临一次新的 “洗牌”,国际竞争的技术层面会更多地替代价格层面;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向集约化与高质化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大品牌、大产业、大企业和跨国生产会进一步快速发展,以横向分工一体化为主的国际分工(产品价值链分工)呈现强势渗透的态势。总体来看,我国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提高为大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然而,在当前政治经济格局还没有形成相对均衡、动荡和变化频现的时期,国际关系的演变势必对许多地区和领域的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国大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和把握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深入研究一些重大事件对地区和相关领域的潜在影响,早做预案,把握先机,才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密切关注国内宏观调控和区域发展政策,抓住国内发展机遇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趋于平稳,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可能性加大,收紧货币流动性的压力不断累积。中央按照 “保发展、调结构、防通胀”的要求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适度调整,关于制止重复建设、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我国大企业既要带头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也要及时分析政策带来的各种影响,相应调整经营策略。另外,当前改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成为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13个区域规划,13个区域规划遵循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开拓区域空间三条线索,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使得产业分工和布局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调整,推动了产业升级,不仅带来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有机合作。我国大企业应该将区域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将区域发展的政策优势与企业的能力优势结合起来,顺势而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企业成长。

(三)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的逐渐减弱,中国企业的低要素成本优势也将不复存在。因此,自主创新成为当前企业急需弥补的 “短板”,也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资格证”。中国企业应当以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努力建设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自有知名品牌、创新产品或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的创新型企业。因此,企业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和促进技术创新,加快建立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体系和长效机制。完善的创新体系和机制是企业持续开展创新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制度保障。企业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战略,纳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中;要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完善人才的选聘和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多元的人才评聘标准;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制度,以吸引和集聚高层次的创新领军人才。要构建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创新职责和分工,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二要持续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研发经费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并且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要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加快折旧、直接将研发投入摊入成本、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地筹措研发资金,尽快提高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企业要达到3%的水平,有条件的企业要达到5%—8%乃至更高的水平。三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敢于并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要善于发现创新人才,大胆使用创新人才,使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制定长期有效的培养规划,加快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鼓励和支持研发人员参与国内外高层次的研修活动和科研合作,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创建创新型企业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各类人才。

四要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相应的条件保证和支撑。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基地和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要提高自主创新所需的装备水平,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在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企业要舍得投入,因为这是关系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持久发展必不可少的投资。

五要大力营造创新文化。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必须加强创新文化的建设,这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使自主创新成为全体员工的潜在意识和自觉行为,形成员工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大力宣传献身创新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倡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努力营造敢于突破、和谐包容的创新环境。

(四)不断调整优化结构经过改革开放 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整体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制造”的传统模式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着巨大挑战,单纯依靠低要素定价和低劳动力价格进行竞争的经营模式正在丧失传统优势,大量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正在失去市场生存空间,我国企业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的步伐。如果继续囿于产业低端,抱着低成本竞争的经营模式不放,路只会越走越窄,也不可能持续经营。面对严峻的发展环境,面对巨大的生存挑战,企业要求得生存,继续发展,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结构调整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一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现有的产品结构,开发市场需要的、盈利能力强的产品,淘汰那些市场没有销路、经济效益差的产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差异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战略。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提供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并在行业内具有独特性产品的一种战略。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以产品的特色赢得竞争优势,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行业内独树一帜,有一种或多种特质,从而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取得高于竞争对手的收益,用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心目中的优越性来锁定顾客群。目前,我国企业的竞争手段趋同严重,最常见的就是价格战和产品同化,这种策略不但压缩了行业利润,降低了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更可怕的是将行业的“蛋糕”越做越小,使得处于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企业受到伤害,恶化了企业的生存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市场变化进行战略定位,推行差异化战略,避开战略趋同和恶性竞争,做到不盲从于短期利益的诱惑,使自己在市场中能有独立的发展思路,减少短期环境变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进而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二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产业升级换代是企业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和获得更多盈利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应对危机和渡过难关的重要对策。要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子企业的清理整合力度。要调整投资结构,对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长线项目,需审慎决策,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重点项目建设上,聚焦主业发展,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要围绕主业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使产业结构更趋完善合理,获取产业链前后端和价值链高端收益分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按照市场原则,加快推进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促进产业的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有条件的要逐步由国内大企业向跨国公司进而向全球企业转型,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要与相关产业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关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要努力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尽快占领产业技术前沿和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要调整组织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臃肿僵化,市场反应迟缓,成为不少大企业的通病。能否有效地防止和解决 “大企业病”,直接影响到大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从我国大企业的状况看,普遍存在着管理层次多、管理链条长的问题,有的企业管理层次能达到5—6级甚至7—8级。这种状况不能及时改变,势必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不断优化组织结构。要明确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管理关系和权力分配,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划分和协调关系;要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要理顺管理流程,做到岗位职责清晰,程序科学合理。

(五)努力成为全球化的双向推动者抗拒全球化,就如同抗拒万有引力。过去20多年来,在信息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并对各国经济、社会与企业、人才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大企业应该认清全球化的本质,努力成为全球化的双向推动者。

一是加强多元文化的素养,提高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多元文化素养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大企业必须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学会管理差异化的员工队伍,包括地域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兴趣的差异、国籍的差异。这不仅是中国经济与社会深入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全球化对我国企业提出的严苛考验。任何民族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已经具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今天,以局部的资源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不管是在思路上,还是在策略上都会变得愈来愈乏力,应该超越从中国看中国,而从全球看中国;超越以中国的资源应对全球化,取而代之以全球的资源应对全球化。

二是顺应全球化而不盲从。顺应全球化是为了让其为我所用,而不是让自己丧失个性甚至是盲从。全球化的规则只是一般性的原则、惯例和先进经验,要对其进行本地化,即将普遍原则同自己具体情况相结合并解决自己问题的过程。落实到每个企业,就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利用全球的优秀文化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真正的全球化应是双向的交流。我们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照搬、移植、引进,而应当站在新的起点上,认真考虑思想的创新问题,探索出一套 “中国式的管理体系”,生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和观念。只有当自己的这些观念和规则在全球大行其道的时候,才可以说真正融入了全球,成为时代的主流。(六)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国有企业仍是中国大企业的主要力量。中国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43家企业,41家是国有企业。但是,毋庸讳言,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以中央企业为例,在123家中央企业中真正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的只有30家,其余还是按照企业法注册的公司。国际经验表明,到目前为止,公司制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公司制是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形式,因为对持续成长的大企业来说,不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还要面对管理大型甚至巨型企业所需的高度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艺术,同时还要面对众多的利益主体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因此,大企业普遍采用公司制的形式。适合建立股份制的企业则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符合条件的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分析世界500强的企业,基本都是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上市公司。因此,必须在更大范围普遍地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除少数需要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其他国有大型企业都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通过规范上市、整体上市、中外合资、产权置换、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革,构建由国际资本、国家资本、管理层资本共同持有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把巨大的国有资本存量改造成为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中国大企业。

跨国公司之所以 “富能敌国”,不仅仅因为其拥有令人艳羡的核心技术,更因为其公司治理机制能够自如运行。企业之争很大程度上即公司治理水平的竞争,其制度优势的竞争力甚至超过技术与产品本身。大企业都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关键是要建立规范有效的董事会,因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情况下,企业的重大决策是否科学合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出资人、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以及政府、社区等多方面的关系能否协调,企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董事会。对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公司和民营企业来说,都有一个防止一个人说了算从而可能引发企业重大决策失误的问题。因此,大企业应分析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企业的普遍做法,积极引入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制度,优化董事会结构,充分发挥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的作用,规范董事会运作,建立以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为主的战略、审计、薪酬等专门委员会,提高董事会的科学决策和内部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我国国有大企业应该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是构建与内部人控制相制衡的力量,坚持以外派股权董事为主体的国企公司董事会架构,实现企业内外部利益主体群的平衡。同时,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制度,避免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高度重叠,实现企业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从而保障股东利益不受侵害。

其次,应该进一步加强董事会内部机制建设。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决策机构,其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是董事会制度的两条生命线。提高国企公司董事会的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必须加强董事会 “三性”建设:其一是董事会应独立于公司管理层,确保董事会决策的 “公正性”;其二是要把好董事人员选拔关,加大后续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董事会成员的 “专业性”;其三是应总结国内外董事会制度的成功实践,建立董事会作业准则,逐步增强董事会工作的 “规范性”。

二是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的职责定位,落实董事会的责任制度。《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指出,“国有企业董事会应对公司运营接受明确授权和最终责任。董事会应对所有者承担全部受托责任,为公司的最大利益工作。“董事应该诚实行事,并且对他们的行为承担受托责任。”要落实国企公司董事会的契约责任,监督董事会及其成员的履职情况,规范对董事会的考核工作,建立健全董事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董事会和董事人员的监督,股东会、监事会、行业监管部门、公司员工、资本市场、社会舆论等都负有相关监督职能,各监督力量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

三是努力实现国有企业中党组织与董事会的有机融合。公司党委会成员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可依党章进入党委会。党委会对重大问题经集体研究后,由进入法人治理结构的党委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反映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使党组织的主张在国企公司董事会的决策中得到重视和体现,并把董事会的决策结果反馈给党组织。国企公司党组织要支持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的统一决策,董事会也要尊重企业党组织的意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进性作用。

(七)不断突破现有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既是我国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实现逆周期成长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前瞻性布局,在下一轮经济增长中谋求有利地位的重要战略。在加强对外部环境和自身业务认识的基础上,我国大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增强业务的柔性,即由追求短期利润向重视企业长远规划发展,由单一的产能扩张向培养市场反应能力发展,由培养单项能力向重视产业链地位发展,建立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竞争优势。

一是应该从追寻社会需求和消费者的内心开始,在产品、服务、组织、技术、品牌、资本等全要素的竞争中主动寻找契机,实现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跃迁。二是应该积极利用全球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倒逼压力,抓紧进行产品和服务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实现由 “产品制造商”向 “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由 “卖产品”向 “卖服务”转型;由“传统产业”向 “战略型新兴”转型;由 “本土性企业”向 “全球性企业”的转型。

三是必须不断更新经营理念,突破现有的商业模式。在网络化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的经营理念已经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今的超一流企业已经实现了“卖平台”。平台效应的强弱考验企业对各类相关资源、产品的协调与平衡能力。国外苹果、国内腾讯成功的很大原因是它们依靠某个核心产品如iPhone、QQ搭建起了一个可以自我决定的、相对封闭的平台。而越来越多的后来者正凭借开放的、能整合更多信息、服务与应用的平台挑战老的封闭平台。最近,联想公司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联合产业上下游共建绿色家庭游戏产业联盟,实现平台的资源吸附效应,相较竞争对手而言,无论在产品质量、中文游戏、销售渠道、中文在线内容、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八)建立一种更可持续的稳健的业务增长模式企业经营是一场 “长跑”,既要体现速度,也要体现耐力。当速度掩饰了浮躁,规模迷糊了视野,社会的整体性浮躁加速了市场的不安时,企业往往难以平衡求快之心与求稳之愿。美国总裁俱乐部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4%的大企业在过去的10年中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只有6%的大企业能够遏制衰退而重新增长。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增长率为6.2%,相比前几年20%以上的增长率,速度已经明显下降;从另一方面来看,今年中国内地已经有43家大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约半数入围企业的排名出现100名以上大幅提升,并且有3家入围世界500强前10名,客观的看,企业规模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大。在未来,面对市场秩序规范化和市场需求动态化的发展趋势,稳健才是企业必须秉持的“王道”。因此,中国大企业摒弃机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建立一种更可持续的稳健的业务增长模式已经不再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客观必然,他们必须做到愿景更为清晰,对主业更为专注,对创新的追求更为实际,对内功的修炼更为倚重,对机会的追逐更为谨慎,实现公司从“快公司”向“稳公司”转型。一是应该保持对品牌和品质的敬畏。“稳公司”最大的特质之一就是始终坚守企业经营的最基本逻辑。企业的品牌和品质是市场的制高点,力争占据品牌和品质制高点,建立高品牌信任度和品质认可度,才能在市场中居高临下,掌握主动权。

二是坚持经营人心,与员工、商业伙伴一起成长。古语云: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和大家一起走。企业也不外乎如此。善待员工,善待商业伙伴,和员工、经销商共同拼搏,共同成长,共赢未来才是企业发展的持久之道。

三是坚持顾客导向,持续创新。“稳”不是一成不变,拒绝创新。相反,“稳公司”对创新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和追求,它们之所以 “稳”,就是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稳公司”成功的要点就在于能够始终坚持顾客导向,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韧性不断进行创新转型。

(九)强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用于高效整合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承运商、零售商和客户的一组同步决策和活动,让恰当的产品和服务按照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数量配送到恰当的地点,使系统成本降到最低而又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加强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供应链上的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水平、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用户满意度以及业绩的改善和提高。作为大企业要承担起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责任,不断优化供应链,同时也要担负起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的责任。一要构建制度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将供应链管理制度化,对企业组织做出相应改变,引进和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选择适合的伙伴,形成真正的战略联盟关系。二要提高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信息流的有效利用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面对竞争激烈、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国内供应链管理有强烈的企业、物流、金融间多节点数据互联、交易及融资操作流程化、线上化的技术需求,但不同性质企业各自独立发展,信息标准化程度低。因此,为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企业需要使用高水平的供应链管理软件,提高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先进的信息系统。三要借助银行完善供应链管理。在当前的金融市场上有许多方法可以加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效率,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通过供应链金融将上、下游企业和银行紧密联系起来,供应链金融使得整根链条形成了一个闭环模式,银行能够准确地掌握各个环节上企业的信息。银行通过核心企业的优质信誉,为它的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企业通过银行的帮助,也能够做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在收到对方支付的款项之后,企业就可以及时地对物流进行跟进,这样就实现了资金收付的高效率,加速了整条供应链的物流和资金流的高速运转,提升了整体价值。(十)顺应专业化分工趋势,打造专业服务能力任何企业都有短板,某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外的地方正是其他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地方,最终产品市场需求的满足需要整条产业链来完成的。在产业链中,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拥有相应的单独打造产业链经营的能力,若有,其整体运营效率也是低下的。专注产生力量,专注产生优势。我国大企业应当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去构建核心竞争能力,积极利用承接服务外包及技术创新形成核心服务能力,从事产业链特定环节的专业化分工,兼具有规模经济优势,从而在产业链中形成自己的核心服务能力。

(十一)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赶超世界强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知名企业非常重视以信息技术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国际数据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财富500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而企业网络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10倍以上。中国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第一,谨慎对待技术路线的选择和信息标准化。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追求先进性,不断升级技术水平;一定要站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的角度来选择软件,并且注重系统的集成和开放。要将信息标准化工作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逐步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

第二,明确职责分工及组织保障。信息化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企业主要领导要重视并亲自过问,应当组建专职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总体规划。

第三,防止唯技术论的倾向。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推进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企业只追求技术本身,只建设了支撑信息化所需的硬件,而忽视了信息化的其他要素。信息化要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技术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更需要依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十二)扎实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2009年以来,大企业普遍加大了社会责任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责任工作。体系和制度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已有上百家大企业主动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石油和中钢集团还发布了可持续发展国别报告。如今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市场“门票”。我国大企业既要坚持和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更要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在实现社会责任同时,促进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一是结合企业实际,找准履行社会责任的落脚点,把企业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使贯彻落实工作扎实有效。例如,中钢集团结合企业的市场拓展战略推出第一份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非洲报告》,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中钢集团在非洲开拓业务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抓发展与促和谐并举的良好局面。该公司秉持的“合作、友谊、双赢、发展”理念,为中钢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促进世界的和谐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该避免过分地追求社会声誉,甚至好大喜功,承担与自己的企业产业发展方向不协调,承载能力不协调的、过多的社会责任。企业首先是做得好,然后才是做好事。

内蒙古经济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篇6

2005年内蒙古经济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发展趋势分析 展望2005年,内蒙古经济在三次产业持续加快发展和内外需求强劲拉动下,特别是在推动工业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和出现新的亮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措施和国民经济在各方面有利因素综合作用下,我们测算全年经济将保持15%的增长速度.上述判断主要基于:

作 者:李斌 史润林 张晶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刊 名:北方经济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篇7

所谓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作为标的, 通过分配公司的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 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 从而尽职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激励制度。股权激励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发展机制的重要措施, 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将企业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统一起来, 以此来减少企业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使其更加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股权激励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 近年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以来, 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是比较有效的激励机制, 代表了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在中国,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 尽管股权激励的发展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对长期激励的制度安排, 股权激励的实施在上市公司激励机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然而,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尤其是公平问题是股权激励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如果公平问题处理不好, 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文章采用公平理论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考察,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公平理论模型及其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用的可行性

2.1 John Stacey Adams提出的分配公平理论

1965年, John Stacey Adams提出一般公平理论来分析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John Stacey Adams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的实际报酬相关, 而且与人们对工作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密切相关。人们总会将自己所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工作报酬与他人相比较, 并对其是否公平做出判断。John Stacey Adams认为公平理论可以用一个公平关系来表述, 即op/ip=oh/ih (其中:op表示自己对现在所获报酬的感觉;oh表示自己对过去所获报酬的感觉;ip表示自己对个人现在投入的感觉;ih表示自己对个人过去投入的感觉) , 只有当当事人A与被比较对象B相比较时, 公平关系式相等时, A才感觉到公平。

2.2 Hibaut & Walker等提出的程序公平理论

Hibaut & Walker (1975) 根据John Stacey Adams (1965) 分配公平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程序公平理论, 从而形成了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的双维度结构。Hibaut & Walker (1975) 认为分配公平是指人们对分配结果的公平感受, 是对所得到的结果的公平性的知觉, 是基于最终结果的公平。程序公平关注的是员工对用来确定结果的决策程序和工具方法的公平性的知觉, 包括员工的参与, 一致性、公正性和合理性等, 是使用在决定产出过程中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公平性, 关注的焦点从“决策的结果”转到了“决策的方式过程”上, 是基于过程的公平。Leventhal (1980) 在收入和福利分配过程中提出分配偏好理论, 并指出了一个公平程序的制定必须遵循以下六个原则:即一致性原则、避免偏见原则、准确性原则、可修正原则、代表性原则、道德与伦理原则等。Greenberg (1987) 在研究中认为, 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是交互影响的。不论分配公平的决定程序如何, 人们总是把高分配水平看成是公平的, 只有运用了公平的程序才会使人把低水平的分配也看成是公平的。因此, 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相比较, 分配公平对员工的满意度有更大的影响, 而程序公平则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对上司的信任和流动意图有更大的影响。

2.3 Bies & Moag (1986) 等提出了互动公平理论

Bies & Moag (1986) 根据Hibaut & Walker (1975) 等的程序公平理论提出“互动公平”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的三维度结构。Bies & Moag (1986) 认为互动公平是由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两层面构成;其中人际公平是指在程序执行或结果决定的时候, 应该考虑上级对待下级是否有礼貌、是否考虑到对方的尊严和感受、是否尊重对方等因素。而信息公平是指在程序执行或分配的过程中, 对于信息的传递和解释。Colquitt (2001)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 互动公平理论是由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四个要素组成, 且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正好是构成互动公平的两个关键性的维度, 从而修正了互动公平理论, 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2.4 公平理论模型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用的可行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公平理论模型被应用到许多研究领域, 如组织衰退时, 顾客和管理者感觉不公平时的行为反应, 以及员工不满意与员工健康、工作倦怠的关系。同时还应用于压力应对和冲突管理的研究中, 引这一模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员工、顾客及管理者在不公平时做出的相应行为, 以便快速有效地引导组织变革。但是公平理论模型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用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本文观察近几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状况, 发现上市公司在推行股权激励计划中也带来了很多的公平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分配公平问题、程序公平问题和互动公平问题等。因此面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所产生的公平问题, 下文将通过公平理论模型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着手, 对截至2010年年底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进行具体的分析。

3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发展现状的公平问题分析

截至2010年年底, 在沪深交易所2105家上市公司中, 112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 占总样本量的5.32%, 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1993家, 占总样本量的94.68%。笔者通过对样本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和对近三年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状况对比分析来看, 2008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为53家, 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549家;200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为45家, 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718家;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12家, 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993家。2008、2009、2010三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占总样本的比例:2008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所占总样本的比例为3.31%;2009年所占比例为2.55%;2010年所占比例为5.32%。总体上股权激励呈上升趋势,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同时应该看到, 股权激励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公平上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3.1 分配公平问题分析

分配公平作为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面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实施的效果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截至2010年年底对112家中国上市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来看, 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充分考虑分配公平问题, 由此引发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分配不公的问题。主要表现如:①上市公司在股权分配存在着重视企业高管而轻视核心专业人员的问题, 虽然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侧重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股权激励, 但是涉及核心专业人员的股权激励方案却很少, 或者根本没有对核心专业人员的股权激励方案, 由此造成了企业高管和核心专业人员的股权分配不公问题。②上市公司在股权分配中存在着重视激励高层管理者, 而忽视对整个管理层的激励;或者就如何确定高管人员之间的差异, 如何把握激励水平的结构控制的问题, 由此导致上市公司管理层内部股权激励分配不公的问题。③上市公司在股权分配中存在着企业高管可以比较轻易的获得高额的回报, 自身却不用承担任何的约束风险和责任, 而企业其他员工却要为此埋单, 要承担巨大的约束风险和责任, 其贡献和努力遭到忽视, 由此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变成企业高管谋取个人利益的重要工具, 引发严重的股权分配不公的信任危机。

3.2 程序公平问题分析

程序公平更多地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 所以在上市公司管理过程中, 过程的公平往往比结果公平更重要, 从股权激励的角度来说, 上市公司所应该关注的重点不应该在结果上, 而是在过程上怎样通过制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来解决上市公司组织面临的问题。在对2010年年底沪深交易所的112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分析调查中发现, 尽管很多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中意识到了程序公平的问题,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①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主要是针对董事、监事和企业高管等掌握着公司大权的人员, 由于缺乏必要有效的外部监督, 股权激励就会变成自我激励的一种手段, 由此会产生股权激励的决策者与受激励对象重合的程序不公平问题。②上市公司对于如何确定哪些人属于核心专业人才, 哪些人才应该受到股权激励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程序, 从而使其贡献难以被全面的衡量与评估, 结果造成股权激励标准不清晰、不规范和程序混乱的程序不公平问题。③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体制多数以经营业绩作为考核指标, 在上市公司存在经营风险的情况下这个指标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从而在股权激励中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结果由于绩效考核体制不健全, 造成股权激励的程序不公平。

3.3 互动公平问题分析

互动公平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包含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两个方面, 而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如果处理不好, 将会造成互动公平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中失去作用, 最终影响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作用的发挥。通过对2010年年底112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研究中发现, 很多企业在互动公平方面考虑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①由于上市公司企业高管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互动不公平问题。上市公司企业高管由于是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者, 他们设计的激励方案可能不会将未来的收益回报预期包含在内, 这样他们就能更轻易的获取高额的收益而不受监督和约束;另外, 企业高管作为股东实际代理人, 在投资决策时往往倾向于短期高收益的项目, 根据高收益往往是高风险的基本理论, 这些项目很可能会侵害股东的利益, 影响到公司的未来发展。②由于上市公司企业高管和核心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互动不公平问题。与核心专业人员相比, 上市公司企业高管凭借自己在公司的特有地位以及权力, 可以得到许多与股权激励方面相关的重要信息, 但核心专业人员一般却很少获得这方面的信息, 这就会导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对上市公司企业高管过度激励却忽视核心专业人员的问题。③由于上市公司企业高管与其他员工的人际沟通不对称所引发的互动不公平问题。上市公司企业高管由于拥有在公司巨大资源和力量, 可以凭借其权位, 搞好大股东之间的人际沟通, 及时获得掌握第一手股权激励的信息。但其他员工却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这就会导致企业高管和其他员工的人际沟通不对称而引发互动不公平的问题。

4 解决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平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能够有效实施的有力保证, 是股权激励制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业绩考核体系至关重要。上市公司在推行股权激励过程中, 要制定出可度量的业绩考核指标并坚决有效地实施考核;业绩考核指标应与其他指标结合起来, 不仅要考虑财务指标, 还要考虑非财务指标;不仅要考虑到绝对指标, 还要考虑到相对指标;做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重, 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 避免采用单一财务指标, 减轻由于人为操纵造成的影响。另外, 还可以建立指标比较体系, 将本上市公司的业绩指标与同行业、同地区的上市公司相比较, 消除外生变量对业绩的影响, 从而完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4.2 建立有效合理的股权激励监管体制和统一科学的核心专业人员认定标准及程序

有效合理的股权激励监管体制和统一科学的核心人员认定标准及程序是保证股权激励效用的必要条件, 因此其监管体制和认定标准及程序的建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好的股权激励监管体制和核心专业人员认定标准及程序, 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规范, 在建立设计上尽量做到科学、合法、有理、有据;二是全面严格, 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过程中, 不仅要借助内部力量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管, 而且要引入强有力的、独立的外部力量进行全程监管;在确定上市公司的核心专业人员和业务骨干时, 标准和程序的认定不仅要统一, 而且要规范。做到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相结合, 统一和规范相结合, 从而建立有效合理的股权激励监管体制和统一科学的核心专业人员认定标准及程序。

4.3 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对称体系, 提高信息的公平透明度

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篇8

关键词: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大幅度持续上涨的现象。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指标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GDP折算数,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一、浅析我国新一轮通胀的原因及走势分析

(一)全球主流货币的超发

次贷危机爆发后以欧美为主导的全球主流货币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钞,特别是美联储,美元占世界储备货币总量的差不多七成以上,美元在零利率和不断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大规模泛滥因而给全世界的经济带来大量资本流动性泛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美元泛滥对中国经济的一个后果是,导致汇率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中国,被动的增加货币供给,造成流动性过剩。这种流动性过剩,引起物价上涨。

(二)对资源的大量需求导致的输入型通胀

近几年来中国对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大豆等大宗商品的大量进口对外依存度极高,同时在美联储大规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美元的持续贬值,导致了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另一方面大量热钱进入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成为中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外部输入因素。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

拉动一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消费和投资,俗称"三驾马车"。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消费占的比重很小,呈现哑铃型。政府要保持经济良好的增长势头,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如房地产,铁路,水利等等。而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货币投入才行,所以就有了四万亿和央行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说通过大规模投资建设这剂猛药挽救了中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的风险,但因此带来的货币的超发所导致的后遗症通货膨胀也是明显的。

(四)民众对通胀预期的加剧

民众对通胀的预期是加剧通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在社会公众已经普遍形成"外推的"通货膨胀预期。"钱不值钱"的概念越发明显,公众对货币信任下降,开始从银行提款扩大当前的支出,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使正常情况下存在银行中的货币存量的部分就会转变为当前的需求支出,由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就会发生,使得潜在的通货膨胀将转化为现实的通货膨胀。

(五) 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劳动力供求出现结构性趋紧和政府加快步伐提高劳动者福利水平,工资上涨压力增大。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全国平均劳动报酬增长率已连续7个季度超过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总水平。

当前的中国已经告别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发展期。由于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我国的通货膨胀程度已经稍有减缓的增长。

二、我国政府以及中央银行的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一) 实行合理的货币政策

面对通货膨胀采取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几乎是各国政府首选的教科书式的做法。但是在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美元泛滥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既不能过于宽松更不能过于紧缩,应保持在稳健合理的水平。因为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采取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胀不仅收效甚微,而且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次生灾害"。一方面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就会让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越发强烈,就会吸引更多的国际热钱涌入,就这样越加息,升值压力越大,升值压力越大资本流人越多,资本流入越多升值压力越大,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其所增加的购买力预期就会形成一种对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的推动力,输入型通胀会越来越严重。最后连续加息,人民币不断升值就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因为资金使用成本大幅增加而出现倒闭潮中小企业的倒闭,会直接导致大量失业,大量失业又会导致大量民生问题。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使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大力提高存款准备金以对冲热钱的影响。同时加强商业银行贷款的窗口指导,使得贷款流向继续向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流动。

(二) 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减少和淘汰或者升级和整合掉那些科技含量低经济产能效益低下且高耗能高污染对外部资源依赖性极强的产业,如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钢铁企业就是这一类产业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端产业,如国家最近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以往的经济增长中主要有三部分:外贸出口、投资及内需。这三部分外贸出口与投资明显占比比内需大得多,这也决定了这种哑铃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比较容易受经济周期以及外围市场的影响。而且,无论投资还是外贸都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方式最终会造成经济内分泌失调使得经济发展不再健康并最终无以为继。那么,为了能够继续保持高活力、健康的发展,战略经济转型必须将内需调动起来,使得哑铃型经济变成均衡的柱子型。客观上,也只有这三方平衡了才能保证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降低经济周期及外围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安全性。

(三)加大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干预

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临时价格干预,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保障整个市场有序的发展。动用国家物资储备,平抑价格上涨,对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要化解这次通货膨胀的危机,就需要我们的中央银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维护适度的货币供给,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稳定的、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从而尽可能地减少通胀给民众带来的经济损失,减轻他们生活的压力。

因此,要想控制通货膨胀,根本之计在于减少货币供应量。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必须停止"疯狂地印钞",民生远远比经济发展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人民的购买力持续下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民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么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对民众的剥削上!如此大规模地投资只会使中国的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表面的繁华都是假象,要想经济稳定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民众的购买力问题,没有消费哪来的发展?更大的问题是,中国超发的货币,基本上被用于规模大得惊人的投资,这些项目一旦铺开,又需要更多货币来维持,否则,就将产生烂尾工程。于是,纸币越来越多,物价越来越高。民众财富被悄悄的持续的转移、稀释,购买力进一步降低,而物价的快速上扬,进一步抑制了民众的消费能力。这样的恶性循环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万丈深渊。

物价飞涨,将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加息、提高准备金率,都仅仅是一种补偿性的政策,从根本上来看,要想治理通货膨胀,就必须减少货币的供应量,同时,必须加强对民生的投入,我们的政府应该在作风上更加节约,同时收缩投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转而去建立民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这次的通胀危机。

参考文献:

[1]陈燕.通货膨胀理论分析及当前中国的对策[J].亚太经济,2010(1)

上一篇:假如小女孩来到我身边作文下一篇:仪器设备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