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推荐8篇)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篇1

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促进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施展舞台,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保障。

一、农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丰富内涵,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体现;“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体现;“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体现;“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其中有四个方面与农业机械化有着密切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建设是中心,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生产又是重中之重,农业现代化是保证农业丰产丰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可以说,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1、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农机化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也可以节约种子、水、肥料、人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还可以发挥农机化的吸纳功能,促进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农村发展起来的农机大户、农机化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化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不仅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经营农业机械的收入也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2、农业机械化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

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低农民劳动强度的主要手段。农业生产中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可以突破人畜力难以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限制,实现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的要求。农业机械的文泛使用不仅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而且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

3、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力量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它不仅在农业生产中替代大量农业劳动力,而且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推动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业机械化要不断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适应土地有序流动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和农村种粮大户、农村合作社、农机服务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的拉动作用,加快农村劳动力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进程,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插上腾飞的“翅膀”,进而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4、农业机械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凸显。如秸秆综合利用、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使农村最根本和稀缺的两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而且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可以变政府禁烧秸秆为农民主动利用秸秆资源,能有效控制农民焚毁农作物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问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机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施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具有促进现代农业文明,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渗透和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农机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生产发展”的主导

实现更具人文关怀的现代化农业文明生产,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化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实施,使农村劳动力有能力、有条件向非农产业输出,并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因此要大力创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体制机制,构建发达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2、农机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农业机械的应用,有助于改变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使用农业机械作业代替了传统的人畜作业,实现了人力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机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3、农机化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

农业机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实施,并促进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使农村有能力、有条件向社会输出劳动力,促进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支撑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

4、农机化是促成村容整洁的前提

广泛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可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如通过机械深耕深松和水利工程建设,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化肥深施技术,可减少秸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机械化灌溉和排涝,可以实现旱涝保收;通过畜粪无害化机械处理,能有效改变畜粪污染,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总之,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应用,能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5、农机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有效地控制了焚毁农作物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农业机械本身就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成果,它可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农民全面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征。

三、农机化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主要是打造四大农机基础工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作用。

1、农机水平提升工程

提高农机化装备总量、提升农机化装备质量、改善农机化装备结构,实现农机化装备水平质和量的突破,是实现农机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工程。要切实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要求,采取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市场驱动、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要在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金土地工程、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等涉农项目中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特别要把机耕道、田间道路、提灌站、机库等农机基础设施列入建设内容,规范设计和建设标准。以提高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提高农机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2、农机化示范工程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特点,大力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示范推广,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通过现代农机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实现农机与农艺技术的有机结合,把现有的农机资源整合起来,发展农机化示范基地,增强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农机装备综合实力,提高农机化示范基地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内在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成为试验、引进、展示、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创新农机经营服务方式、引导农机化结构调整和农机人才培训基地,并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工程。同时要切实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粮食品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要围绕耕、种、收三大基本环节,以强化服务和推广普及先进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为手段,全力推进粮食生产作业全过程机械化。继续保持强劲的推广力度,增加耕作机械的拥有量,以发展专业服务组织和服务大户为依托,稳步提高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与质量,降低生产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3、农机服务体系培育工程

大力培育农机服务体系,在发展思路上,要按照“政策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坚持量力而行、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是农村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农机发展的方向。因此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典型培育、示范带动、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思路,以增加作业面积和收入为目标,大力培育新型专业化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鼓励发展经营性的基层农机化服务组织,按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专业化、形式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扶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服务内容的农机化合作社,大力推广全程式、土地托管式、承包服务式、菜单式、自助式等服务模式。逐步拓展农机作业服务范围,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拓展,主动参与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综合开发以及其他机械化工程项目中去,拉长农机化服务链,提高农机化作业效益。开展畜牧养殖业种养、农产品加工产运销等“一条龙”作业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从改善教育基本设施入手,以增加投入为基础,依托“阳光培训”、“再就业培训”、劳务培训等培训项目,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维修等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以技能培训、推广技术培训、农机服务组织营运培训为手段,以培养一批作业能手、一批维修熟手、一批中介高手和培育一批新型农机化作业服务、农机维修服务、农机经营服务和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为目标,坚持农机技术培训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努力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转化。

4、“平安农机”建设工程

以“平安农机”建设为主线,从宣传教育入手,以专项治理为手段,以增强农民安全生产意识为目标,全面提升农机化安全监管水平,依法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建立科学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健全的农机安全管理网络,切身实现农机化生产高效、经济、低碳、环保、安全和谐发展。

四、对策

1、建立和完善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政策是关键。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机化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全面配合实施好各类农业项目,调动农户和社会各界投资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加速农机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相继颁布实施,中央和地方各级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资金保障。为此,农机部门要充分利用农机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法规、规章,切实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依法促进、依法监管,努力构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多渠道争取投入,扩大农机购机补贴规模,将农机购机补贴资金集中向大中型农业机械、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倾斜,向农机大户、农机化服务组织、农机化企业集团倾斜,促成农业机械化有序高效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机化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农机化龙头企业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农机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推动农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产品通过深加工而带来的更多收益。

2、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提高农机化水平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抓好关键环节和技术的农机推广应用工作。以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机化配套工作,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一些技术瓶颈,开展关键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研制,为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和适用机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重点加强对水稻栽植机械、油菜收割机械的示范推广,加强与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农机化技术研究,促进畜禽养殖机械化、畜粪处理机械化、畜禽舍降温设施化,积极发展池塘及河道清淤、节水灌溉、机械化植保、生物防治等农村环保农业机械发展。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通过推广应用新农机新技术,努力提高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率。

3、推动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以2013年中央1号文件“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全国两会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等政策为动力,切实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在增加农机户收入的前提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当前要积极做好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加快步伐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切实提高其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农机化服务组织。同时,农机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规范管理,搞好信息引导服务,支持农机化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利用其自身装备和技术优势,以提供农机作业及产后加工一条龙服务为纽带,采取基地和周围农户建立松散或紧密的联系,大力培育农机化龙头服务企业,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

4、实施科教兴国方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机专业大户、农机化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农机化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的增收能力,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和农机大户的服务能力和直面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的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村建设复合人才。

5、提升农机和农艺融合水平,发展现代化农业

按照党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推动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和谐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拓展广阔空间。加快完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提高机械适应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不断适应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大需求,推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农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农业,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发展现代化农业。

6、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

农机化管理部门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把熟悉党的“三农”政策和国情农情作为必修课,把善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当作基本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机械化,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稳定农机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完善农机基层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逐步健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机化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服务,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机化经营服务体系。

7、强化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篇2

1 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农业机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的提出, 旨在改善现在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滞后的局面, 打造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真正将占全国人口多数的农民纳入到和谐社会中来, 让他们也沐浴到和谐的温暖。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可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繁荣农村经济, 逐渐改变“三农”落后的面貌, 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尽动力。一是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 直接创造财富, 还可以节约种子、水、肥料、人工等生产要素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 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催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 在提供蕴藏巨大商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家致富, 经营农业机械也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农业机械化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低农民劳动强度的主要手段。使用农业机械可以突破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限制, 实现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要求,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 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三是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力量。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可以替代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促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 也推动工业、服务业的大发展。农机部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不断拓展多种规模经营形式, 发挥种粮大户、联合农场、农机大院和农机服务大户的拉动作用, 加快农村劳动力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进程, 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插上腾飞的“翅膀”, 进而实现以城带乡, 以工促农, 城乡互动, 协调发展。四是农业机械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凸显, 取得社会认同。秸秆还田、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使农村最根本和稀缺的2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变政府禁烧秸秆为农民主动利用秸秆资源, 有效控制了焚毁农作物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问题。

1.2 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是实施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可以说, 农业机械化渗透和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一是生产发展需要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的应用, 有助于改变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 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二是生活宽裕也需要农业机械化。经营农机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农业机械可以替代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促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 为广大农民开辟更为广阔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村容整洁也需要农机化的支持。广泛使用农业机械, 可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如通过机械深耕深松和水利工程建设, 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化肥深施技术, 可减少秸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 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 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机械化灌溉和排涝, 可以实现旱涝保收;通过畜粪无害化机械处理, 能有效改变畜粪污染, 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总之, 农业机械能极大改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是乡风文明也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和发展。农业机械本身就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成果, 它可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 促进了农民全面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依据, 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2 对策

2.1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

新农村建设, 政府是主导, 农民是主体, 政策是关键。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 《国家农机化促进法》《安徽省农机化管理条例》的相继颁布实施, 中央和地方各级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 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资金保障。为此, 要充分利用农机化发展的大好时机, 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 完善各项配套法规, 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 依法促进、依法监管, 努力构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多渠道争取投入, 扩大补贴规模, 为农机化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2 推进农机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讲到“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 支持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2010年的两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等政策为农机服务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在增加农机户收入的前提下,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当前要积极做好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作。同时, 应支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大户利用装备和技术优势, 以提供农机作业及产后加工一条龙服务为纽带, 与基地和周围农户建立或松散或紧密的联系, 培育农机服务龙头。农机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规范管理, 搞好信息引导服务, 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 提高农业竞争力。

2.3 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 抓好关键环节和技术的农机推广应用工作。以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依托, 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机化配套工作。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围绕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一些技术瓶颈, 开展关键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研制, 为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和适用机型。重点加强对水稻栽植机械、油菜收割机械的示范推广, 加强与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农机化技术研究, 促进畜禽养殖机械化、畜粪处理机械化、畜禽舍降温设施化发展和河道清淤、节水灌溉、植保等农村环保机械发展, 通过推广应用新农机新技术, 努力提高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率。

2.4 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 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加大对农民特别是农机化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 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 向农民介绍新技术新机具, 增强农民和农机大户的服务能力和直面市场的经营水平。充分利用农机培训机构的现有资源, 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 使农业的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村建设者。

2.5 农机结合农艺, 构建和谐农业

按照党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推动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构建和谐农业,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拓展广阔空间。加快完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 提高机械适应性,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适应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大需求, 推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农业、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农业。

参考文献

[1]谢春国.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9 (6) :32-33.

[2]王敏杰.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8 (8) :36.

[3]文霞.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甘肃农业, 2009 (10) :7-8.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篇3

[关键词]浙江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作用;对策

浙江地区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将整合资源、纳入体系、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和确保质量为基本工作思路与要求。截止2011年10月25日,全省简称的农家书屋有19567个,覆盖了74.43%的行政村,达标且挂牌的农家书屋有13425个,覆盖了51.07%的行政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基于此,笔者就此展开以下分析。

一、浅谈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就浙江地区而言,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书屋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指导,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建设的基础;二是培养了农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传统的赌博陋习中解脱出来,更加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强化了农民的思想素质、法律意识、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三是有助于农民自身技能的提升,通过农家书屋内提供的各种科技书刊,及时的掌握各种新型的生产技能,掌握更多重要的信息,开动脑筋,激发农民科技创富的激情;四是为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贯彻和传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农民的培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总的来说,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促进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书屋工程实施的几点发展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为了更好地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在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对浙江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的来说,遇到的问题较多,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保障不足、发展建设不均、建设进度控制不当、督查验收不到位等。所以下一步的发展对策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从资金上予以保障

当前,浙江地区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最为紧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确保资金保障落实。因此,笔者结合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全省各地区应严格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大农村的公共投入,确保建设资金及时保障到位。由于我省在这方面的投入是以欠发达地区为主和其它地区利用自身力量建设的总方针,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市县,则应紧密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配套措施,而其它地区则应尽可能地将市、县、乡的主动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筹集的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尤其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农村,应致力于农民群众在农家书屋建设方面的主动积极性的调动,切实加强村级资金的利用,确保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并在建设过程中加强资金管理,做好高效廉洁的使用资金,并对资金的动向进行全程动态监管。

2.着力实现均衡发展

未来应狠抓薄弱环节,找准扶持的重点所在,将建设中心转移到经济条件差和自然条件差的县市之中,对已经实现全覆盖的地区,应及时做好相应的挂牌工作,并采取与更高标准切实加强对其的管理。而其它地区则应加强对重难点问题的研究和破解,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建设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

3.切实加快建设进度

在2012年6月基本完成第一轮农家书屋工程的基础上,在第二轮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应切实加快农家书屋的建设进度,各市应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县,从县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实现全覆盖提前,并对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对工程建设工期进行倒排,确保各项责任落实的基础上加大考核力度,采取硬性的指标和手段确保任务高效的完成,着力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实现全省100%的覆盖率。

4.切实加强对其的督查验收

一是及时组织验收,注重实效,防止走过场,并建立检查指导制,改进考核办法,加大督导力度,细化评价指标。二是着重检查任务是否如期完成、资金是否足额落实、面积是否达标、硬件设施是否完善、出版物配送是否到位、制度是否落实等。三是明确责任主体,将农家书屋作为村级集体财产纳入统一管理;四是建立健全农家书屋电子档案,进行实时动态追踪,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限期整改,追究责任。五是加强对其开放和使用情况的督查考评,避免重建轻管、重建轻用现象发生。

5.切实抓好管理

在结合农家书屋建设的宗旨下,必须在确保所选的刊物符合农民的需要,并成立专业的机构加强对其的管理,每周的开放时间应不少于40个小时,并尽可能地做到全天候的开放,及时的填报农家书屋管理信息,才能更好地利用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家书屋在浙江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将其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来,必须认真分析和总结当前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强化其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丽洁.论农家书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C].:,2012:5

[2]周冬梅.浅析“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3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篇4

竹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林种,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植物类型,竹产业与花卉业、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业构成了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林业四大朝阳产业。竹子良好的多功能效益,也赋予了竹子在我国主要产竹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县是产竹大县,分析竹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主要涉及“三农”的问题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竹业富民

龙游县是浙江省主要产竹县之一,有竹林面积2.7万hm2,经30多年的持续努力,已建成比较完备、在国内处于前列的竹产业体系。竹业产值13亿元,其中直接利益于农民的竹业栽培产值达1.8亿元。竹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要产竹乡镇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溪口、庙下、大街等竹资源集中分布的乡镇重点村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来自于竹业,出现了一批因竹子而富裕起来的小康村。

1.2 生态环境保护

竹子具有可择伐作业的特点,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是其它树种所不具备的。不仅可年年有产出,而且由于竹林林分结构的稳定和固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对持水固土、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很好的作用。研究表明,立竹密度3893株・hm2、平均胸径9.1cm、平均高14.6m的毛竹纯林,林冠表面最大持水率平均为22.10%,林冠层最大持水量0.84mm;1m3上层土壤中,竹地下茎、根系占50-70%空间,固土能力为马尾松林的1.5倍,吸收降水能力为杉木的1.3倍,涵养水量比杉木多30-45%;0-40cm的上层土壤抗冲指数和抗蚀指数,毛竹分别为0.998和1.051,高于刺槐、水杉和杨树。我县处于钱江水系源头,丰富的竹子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维护,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 竹子的绿化和景观改善作用

竹子的美学特征和意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有梅、兰、菊、竹“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雅称。我国民间一直有种竹、爱竹、赏竹等传统习惯,竹子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园林的一大特色。而且,中国竹子种质资源丰富,有39属500多种,其中有许多竹种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可分为观叶、观秆、观形、观笋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具有良好观赏性的竹子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近年来,我县在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宜竹地栽植竹子已尉然成风,既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又绿化、美化了环境。

1.4 竹业的劳动力就地有效安置作用

竹产业无论是竹业栽培,还是竹加工业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要求相对较低,发达的竹产业可解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县竹业栽培从业人员按人均0.4hm2竹林计,一产从业人员达6.7万人,全县585家不一规模的竹加工企业,农村就业人员达1.5万余人,而从事竹贸易的农民也达人以上。各项合计,竹从业人员有8.4万之多,占全县农村人口(33.03万)的25.4%。可见,我县竹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贡献巨大。

1.5 竹业科技对农民素质提高的作用

我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下,开展了竹子低产林改造、笋材两用毛竹林定向培育、竹林高效无公害丰产栽培、竹加工产品开发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我县竹业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县竹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以上,较全国竹业科技科贡献率(40%)高出20个百分点。其中一大贡献就是转变了竹区农民竹业经营观念,从传统竹业经营转向了科学育竹中来,竹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普遍,素质

得到了明显提高。

2、竹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涉农问题

2.1 竹林立地生产力衰退

为获取竹林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县与全国其它产竹区一样,存在着大面积竹纯林经营、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农药和除草剂、频繁林地垦复、连年林地有机材料覆盖等措施,虽短期内显著提高了竹林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竹林地物理、[找文章到文秘资源-/-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化学、生物性劣变,立地生产力严重退化,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甚至无产出的负面影响。如果继续实施上述不能维持竹林生产力长期稳定的经营措施,预计5年后,大规模竹林严重衰退的局面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尤其是笋用小径竹林,还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竹林大面积开花。

2.2 竹业经营中的“谷贱伤农”

我县竹加工产品主要是竹板材、水煮笋、竹工艺品等,加工能力已具相当规模,年消耗竹材1200万支,竹笋4.5万吨。从表象看当地资源已满足不了竹加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年需引进竹材400万支、鲜笋及半成品3万吨,竹材、竹笋价格逐年提高。但深层次分析,竹农利益维护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为:竹加工产品结构单调,科技含量不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极少,易受国内外市场冲击;竹林资源和丰产面积将不断扩大,5-8年后全县竹林总产量将翻番,有可能出现竹林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周边地区是我国散生竹资源集中分布区,劳动力成本、竹加工原料价格较我县低30%以上,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大量原料“引进”势必出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竹林丰产或许就意味着竹农减收。

2.3 竹产业链环节的利益分配

竹资源扩增、竹林培育、竹加工和贸易等构成了现代竹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也通过市场这一杠杆分配着其中的利益。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市场分配原则无可厚非,但在我国市场体制还不太健全的环境下,农民往往是利益分配的“低端”,除无可奈何承受农资涨价外,还需面对企业原料收购的压价、资金拖欠、农民工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等诸多问题。再者,在竹业发展中,资源培育是基础,加工利用是龙头已成共识,但政府往往注重于竹加工业的发展,在政策优惠、经济扶持上倾向于后者,而竹农这方面的受益往往被忽视。还有,竹林维护环境的生态价值在目前还未得到经济上的体现,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一些竹加工企业未付出应有的环境恢复代价。

2.4 竹业科技支撑薄弱

经过长期与技术依托单位合作开展竹类研究和技术推广,在实践中我县已建立了一支县、乡、村各个层次的竹业知识较为扎实、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敬业精神良好的技术队伍。但总体而言,技术队伍人员数量偏小,高层次人才过少,尤其是竹加工方面人才更为缺乏。技术人员忙于日常事务,“充电”机会少,知识未能及时更新,已跟不上现代竹业发展的形势需要。而且,技术人员经若干年的奋斗,取得了一些成就,“改弦”从政或易地流失现象也时有出现。一个地区要快速、健康地发展竹产业,本地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是内因,科研院所技术力量是借助,是外因,本末不能倒置。

2.5 竹业生产中的环境恶化

竹子具有多功能效益,但竹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经营方式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我县竹业生产导致环境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个方面。(1)竹林栽培中频繁竹林地垦复和化学除草剂施用,林下植物丧失,造成水土流失,有益生物数量减少,病虫害时有发生;(2)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竹林土壤有害物质大量残留,影响竹笋品质。地表径流导致水系的富营养化和有害物质超标;(3)竹加工业废弃物(竹屑、笋箨等)未得到综合利用,乱抛乱弃,既影响景观,废弃物的腐烂又污染了环境,特别是竹笋加工下脚料对水系污染较为严重;(4)竹笋加工废水对水系Ph和富营养化、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竹材加工中的化学胶剂对大气、土壤的污染。

3 解决竹业发展中涉农问题的建议

3.1 依靠科技,最大化长期发挥竹林的多功能效益

如上所述,我县在竹业栽培中存在着与现代竹业栽培发展趋势不吻合的“音符”,为切实改变落后经营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科技进步,以维护竹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稳定、保障竹林生态效益良好发挥的竹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为载体,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技术培训、政策引导等手段,培育出质地优良、产材量高的毛竹品种,在较短时期内促进我县竹业栽培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2 构筑竹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共同体

竹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竹产品的深度开发、产业链的拉长及新产品开发等,无论竹产业链有多长,链中各个环节都是产业利益的“受体”,应树立共兴共荣理念,即建立利益共同体,让各个环节均能享受合理的利益分配。目前竹加工业是竹产业链中的最大获益者(我县粗加工环节除外),应采用与竹农联合建立工业竹林基地、支持竹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训竹农等实际行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达到共同富裕。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等方面多从竹农利益出发,充分调动竹产业中最大数量群体经营竹业的积极性,达到竹产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目标。

3.3 建立健全竹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未来的竹产业发展中,行业协会在技术推广、市场信息传播、咨询、协调与沟通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显重要。我县虽然建立了竹产业行业协会,但总体而言,存在着面不广、参与人员不多、运作难度大等问题。政府应积极鼓励竹加工龙头企业、竹业经营大户等组建以竹林培育或竹加工产品为类型的行业协会,并积极开展业务活动和与外界的各种交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4 统筹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竹业发展中,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针对我县竹业生产实际,要应用先进竹业栽培技术改变目前对环境负面影响大的经营措施,变废为宝提高竹加工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实行废物无害化处理,坚决关、停对环境污染严重或不及时进行环保整改的企业。

3.5 机制创新与体制完善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篇5

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

2009年底,全县机耕、机插、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0.8%、0.2%、3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家,农机从业人员超过4000多人。根据有关发展阶段的评价标准,我县农业机械化总体上还处于中下级阶段,必须加快向着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快速度、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农业机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二是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现有4000多农机手,他们思想解放,市场意识强,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其中不少人正在成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2010年中央、省、市对我县购机补贴资金规模保持在100万元,这是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有效措施,今年我县加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这对于加快我县农机化发展又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对于解决我县果园机械化建设、水稻生产机械化建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科技园区建设的示范效应对农民来说是最好的借鉴案例。农民有一个全新的示范园区的试验,能有效地消除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风险危机感,能有效的带动农民使用新技术、新机具发展农业生产和果业开发,同时带动我县农机经济的发展,涌现一批农机科技致富带头人。如何抓住当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机遇加快我县农机化发展?

第一,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要坚持全面发展,不断拓展农业机械化工作领域。不仅要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还要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升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不仅要大力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还要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领域机械化水平。

二要坚持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在推动农机动力总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在扩大作业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更加重视安全生产。三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推广经济适用、节本增效的农业机械,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建立效益促发展的新机制,努力让农民在农机作业中实现增产节支,让农机手在农机作业中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

第二,积极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目前全县已有近4000多农机户,但其中农机专业户仅5户,存在机具设备少、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要坚持“扶持、引导、规范、服务”的方针,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机械、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联合,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益,使之成为引领农机手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鼓励农机服务组织承包经营闲置和流转土地,为农户、种养大户、农业企业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系列化农机作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落实有关税费减免、信贷优惠、购机补贴、作业补助等扶持政策,逐步建立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体系。鼓励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组建农机服务组织,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要引导创新发展。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服务品牌,积极推动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方式的创新发展。

三要规范市场秩序。逐步建立规范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机作业市场。

四要强化服务指导。以农机推广、培训、维修、信息咨询等体系为支撑,积极为农机服务组织提供政策指导、技术培训、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服务,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

第三,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农机事业单位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日趋薄弱,特别是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远不能适应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提供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一要推进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构建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二要加快农机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

三要强化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

制。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设,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和创建“平安农机”活动。

第四,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农机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艺与农机结合不够紧密,技术推广机制不活仍是我县农机化科技进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五,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县大中型、高性能的农机装备增长很快,但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机无处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问题突出。加大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促内需、保增长的大事。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乡村道路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规划中安排机耕道路建设内容,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依托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维修服务网络,积极吸引生产企业加盟,建立高性能农机具维修站点和区域骨干维修站点。

第六,重视和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随着农机装备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新机手缺乏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亟待丰富和提高。要造就一支技能娴熟的农机化实用人才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化教育资源,结合各类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民机手的教育和培训。要造就一支业务精通的科技人才队伍。要造就一支素质全面的农机化管理人才队伍。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开拓创新的农机管理干部队伍。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篇6

刘述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而农村文化落后或称农村文化贫困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因此,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速农村文化脱贫,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一、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文化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文化的发展影响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撑和参与。

1、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没有生产发展,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农村生产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人又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高素质的劳动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发展农村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广大农民群众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要靠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及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广大农村,一些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滞后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一些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滞后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一些农民群众的行为方式还滞后于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等等。这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相悖的,与新农村建设是格格不入的。农村文化建设担负着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

展。

2、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的推行剂。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反映广大农村群众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明状况。建设文明的乡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营造文明的生活环境,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可以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强化农村的发展动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会建设。文明的乡风既是农村文化的重要体现,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果。村容整洁不仅反映农村的外在形象,也反映农村的文明程度,是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我们很难想象,在破旧的房舍、零乱的村落里,在人畜共处、垃圾成堆的地方,在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处所,人们有着怎样的现代文明?整洁的村容村貌也是农村文明的象征。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无法推行。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

勿庸置疑,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的农村文化对新农村建设起促进作用,落后的农村文化则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已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农村文化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贫困就是指农村文化落后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显然,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瓶颈”,农村文化贫困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传统文化和习惯思维根深蒂固。中国社会有着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历史,农村是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域。传统小农经济土壤上孕育的传统文化和形成的思维习惯,使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的农村的广大农民有着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表现出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安贫乐道、得过且过的生活观;自给自足、重农轻商的经济观;懒散怠惰、好逸恶劳的劳动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多子多褔、重男轻女的生育观等。由于传统文化和习惯思维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使得广大农民市场意识缺乏,创新观念淡漠,冒险精神不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这种传统文化与习惯思维的影响越深远,表现也越突出。

2、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严重缺失。我县农村文化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些乡镇的文化设施大多建于90年代,不仅设施陈旧简陋,而且多年没有得到维修改善,多数早已人去楼空。村一级的文化设施数量更少甚至没有,农民难以正常地开展文化活动,现今,不仅农村的群众性体育、文艺活动少得可怜,就连农村传统春节喜闻乐见的“舞龙灯”等活动也日渐衰落。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普遍存在,“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成了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成了被文化遗忘的角落,文化不仅冷落了农村,也冷落了农民。近年来,我县开展的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虽然对活跃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毕竟只是“蜻蜓点水”,根本满足不了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严重缺失的现状。

3、低俗文化和迷信文化日趋盛行。农村文化阵地不为先进的、健康的、高尚的文化所占领,便会被落后的、腐朽的、低俗的文化所侵占。近年来,农村文化低俗化、迷信化倾向开始抬头,主要表现在:迷信活动盛行,许多农户家里一改过去张挂领袖像的习惯,庭堂上普遍供奉着“如来佛”、“财神爷”、“观音

菩萨”等神像;“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邪恶势力沉渣泛起,打牌赌博成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如前所述,当前,农村文化贫困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那么,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的现状,摆脱农村文化贫困,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我们要找准切入点,把握根本点,抓住着力点,摆正落脚点,扎实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1、提高认识,强化文化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它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还要满足他们日益强烈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许多我们对文化的地位、作用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被忽视了,农村出现了精神饥荒,文化贫困。目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上仍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是“先后论”,认为应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二是“让道论”,认为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让道;三是“自然论”,认为文化建设见效慢,抓与不抓一个样,文化发展应顺其自然。这些观念不改变,农村文化建设就难以摆上应有的位置,农村文化脱贫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纠正认识,转变观念,把农村文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让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群众解渴、解惑、解压,解难,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愿望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2、突出教育,重塑文化主体。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也是农村文化的主体,他们既是农村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的参与者。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

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脱贫的根本要求。只有作为农村文化主体的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贫困的现状。为此,我们要把改革和发展农民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努力推进农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要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渠道并存的农民教育投入体系;二要调整农民教育结构,形成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教育 体制;三要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完善以农民教育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教育格局;四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农民教育网络等等。通过改革和发展农民教育,为农民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农民教育形成一种风尚,成为一种自觉。这样,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有了希望,农村文化建设就会焕发勃勃生机,农村文化脱贫将指日可待。

3、夯实基础,健全文化载体。文化载体即电视、广播、图书馆、文化站等基础文化设施,是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为农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平台。文化要发展,基础要先行。没有基础,没有阵地,没有平台,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物质载体,文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成为广大农民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脱贫,必须着力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各种文化载体。为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强化阵地意识,扩大阵地范围,下功夫建设好农村广播电视网、村镇文化站、图书室、阅报栏、电影放映点以及农民夜校、乡镇党校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做到每个村镇都有图书室、文化站(室),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各个层面的阵地网络,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决不给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以可乘之机。

4、丰富活动,创新文化形式。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对现有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他们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开始追求寓教育、文

化、娱乐为一体的多样化的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适应这一要求,丰富文化活动,创新文化形式,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农村文化脱贫的落脚点。为此,我们要以文艺演出、体育竞技等多种形式,组织一些层次高雅、内容通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要扩大覆盖面,增加频率,丰富内容。总之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把广大村民从牌桌上引导到书桌上来,从消极颓废的文化活动中引导到积极的、健康的文化生活中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品位,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无限生机和活力。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篇7

1.进—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

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导, 农民是主体, 政策是关键。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 国家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 中央和我市各级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 为我市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机化发展的大好时机, 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 完善各项配套法规, 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 依法促进、依法监管, 努力构建促进我市农机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多渠道争取投入, 扩大补贴规模, 为农机化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积极推进农机化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 为农机服务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在增加农机户收入的前提下,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当前要积极做好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作。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等手段, 引导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工商资本创办农机服务业。支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 利用装备和技术优势, 以提供农机作业及产后加工一条龙服务为纽带, 与基地和周围农户建立松散或紧密的联系, 培育农机服务龙头。实践证明, 农机服务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 对于保持农机产业化经营的生命力和活力至关重要。农机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规范管理, 搞好信息引导服务, 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 提高农业竞争力。

3.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步伐,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 抓好关键技术的农机推广应用工作。要以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依托, 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机化配套工作。要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围绕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 开展关键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研制, 为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和适用机型。重点加强对水稻栽植机械、大豆收割机械的示范推广, 加强与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农机化技术研究, 促进畜禽养殖机械化、畜粪处理机械化、畜禽舍降温设施化发展和河道清淤、节水灌溉、植保等农村环保机械发展。通过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 努力使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4.组建农机协会, 提高农民参与意识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篇8

气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为农服务始终是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的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气象为农服务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需求,需要不断调整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以新农村建设需求为导向,思考气象如何为“三农”提供优质气象服务的新思路。

一、气象为农服务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气象部门不断强化为“三农”服务思想,积极构建新的气象为农业服务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1、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气象服务。气象部门主动及时地做好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抗旱气象服务、因孔学祥关键农时气象服务、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服务,为各地农村防灾减灾、广大农民及时避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开展短期气候预测、农气情报、产量预报服务。主要开展与农事密切相关的短期气候预测,如春播期、梅汛期、台汛期、秋冬季预报等;农气情报包括农气月报、作物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以及气候评价等;农业产量预报主要是根据作物生长期天气情况对粮食作物作出产量预报。这些信息对涉农部门指导农业生产,种养大户、农民安排农事、科学种田等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3、开展专项特色服务。主要是针对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情况,主动开

展专项特色服务,如新昌局积极做好名优茶、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服务;诸暨局积极开展为香榧、草莓的气象服务。

4、以新技术为依托,为农气象服务手段不断改善。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向农村覆盖能力,通过广播、电视、声讯、短信、网站、电子信息显示屏等手段使气象信息深入千家万户和农民手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缓解旱情、森林防火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5、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建立。乡镇等基层单位逐步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认证制度。乡镇气象探测和气象信息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同时,逐步建立乡镇气象协理员、村级信息员队伍。

6、农业气象科研取得新成果。先后开展了农业气象(茶叶)服务系统、绍兴市北部地区生态系统监测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测新技术研究、塑料大棚温湿度预测、虞北海涂小气候效应与农业种植分析等课题的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二、气象为农服务的问题分析

面对新需求,气象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与大农业的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仍有一定差距。一是落实“三农”理念,做好为大农业服务的思想认识不足。更多的局限于传统农业服务领域,为大农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理念不强。同时,还一定程度存在着重领导层的决策服务,轻视直接为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

二是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业务能力还难以满足需求。受多种因素

制约,目前在农村存在着气象综合监测能力薄弱 ,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尚未完善 ,气象预报准确率、预报时效和精细化程度不高等情况。

三是气象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领域不宽,服务产品不丰富,针对性不强。气象服务产品还未突破粮食生产服务等传统农业领域,无法覆盖“三农”所涉及的全部领域,因地制宜地提供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产品。

四是气象信息传递能力有待提高,覆盖面不够宽。气象信息在传播渠道、手段、内容、时间、对象等方面仍存在缺陷,如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信息和节目较少,天气预报农事建议少。五是为“三农”服务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缺乏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市县气象部门由于人员编制紧,都面临着人员专业单

一、知识老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气象为农服务的深入。六是与涉农部门合作交流不够。特别是需要加大与农业部门在科研、农业生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有针对性地拓展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的领域和内容。

三、加强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措施

坚持“安全气象、民生气象、源气象 ”的理念,努力提升气象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气象监测水平,增强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基础。只有建立覆盖面广的监测网,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把握气象条件动态,支持气象预报警服务。另外,农业结构调整和局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也需要气候资料,应当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在特色产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布设相应的专业气象监测站。要进一步完善我市的中尺度自动站网建设,争取建设一定数量的特色农业气象监测站。

二是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系,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特别是热带气旋、暴雨、强对流等天气的预报服务水平,切实提高气象及相关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完善短时临近预警业务系统,努力做到气象灾害临近预报明确灾害出现的地点、时间、种类和强度,初步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化、精细化气象服务。

三是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普及率和快速反应水平,增强对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完善气象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体系,将手机气象短信、广播电视、城乡气象电子信息显示屏等纳入防灾减害体系。发挥农村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的作用,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和灾情信息的收集,畅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与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推广气象信息接入农村广播系统,努力使广大农户在第一时间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有气象服务站,有气象协理员、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气象监测设施、有气象信息接收终端、有气象科普活动”的要求,推进防灾减灾示范乡镇建设,完善协理员、信息员的考核奖惩、培训和管理机制,促进队伍规范发展和效益发挥,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五是继续做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的专题专项服务,不断拓展为农服务领域。要围绕特色农业,建立相应的气象服务指标体系,以新昌茶叶气象服务示范基地为依托,逐步建立绍兴不同特色产业的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在加强部门联合、突出气象特色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的作用,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加强为农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重点涉农组织的服务,普及气象科技知识,提供个性化农业气象服务。

上一篇:销售经理年终述职报告下一篇:支部主题党日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