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民办高校缺乏科研动力,是制约民办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的重大障碍。科研投入意识不强、科研资金不足、人事制度不给力是造成科研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民办高校要实现科研兴校,必须重视科研投入、拓宽科研资金渠道、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改进人事引进与管理制度,做到保障科研、激励科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办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办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论文 篇1:

提升民办高校科研实力对策分析

摘 要: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办高校科研实力较弱,极大地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民办高校科研实力需要政府、学校、教师三方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应从根本上解决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性因素,民办高校则应解决自身科研机制问题,而教师则需要提升自身科研素质。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实力;对策

在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科研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但不争的事实是当前中国民办高校的科研实力整体实力薄弱。造成民办高校科研实力整体较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政策的原因,也有民办高校和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因此,提升民办高校科研实力需要政府、民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教师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

现阶段中国对民办高校的定位是民办非企业单位,这种模糊定位极大地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在许多省份归属于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但却要承担企业的责任。学校的年审、税收、用地、融资、教师队伍建设等,都难以享受到与其义务和责任相对应的权益和优惠扶持政策。在目前的定位下,民办高校在社会地位、教师薪酬待遇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公办院校有较大差距,民办高校要想引进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相对极其困难。因此,民办非企业单位这种对民办高校的定位成为限制民办高校发展最大的政策障碍。因此尽快地推动民办高校定位从民办非企业单位到民办事业单位的转变,这是推动民办高校发展(包括科研水平提升)的有力政策保障。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转变对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态度,在科研项目立项和成果申报上、在资金支持上、在科研信息的下达上公办民办高校一视同仁,为促进民办高校科研实力提升创造政策氛围。

二、学校方面

(一)树立正确科研观念

学校领导的理念和决心是提升民办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因素。民办院校的管理者或投资者应该改变既有的观念,树立长远的眼光,形成科学的观念。一是要重视科研工作。现代大学有四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引领),这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1]。教学始终是大学的中心任务,而科研始终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民办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转变忽视科研的错误观念,明白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学校知名度的提高,进而在行动上、各种措施的制定方面,有意识地向科研倾斜。二是要加大对科研的资金投入。资金是进行科研的物质基础,当前中国民办高校中,对科研工作资金投入的高校不多,但一些科研工作较其他民办高校较强者都比较注重对科研资金的投入。民办高校应该多渠道争取科研基金,如自身投入、争取上级部门资金、获得社会捐助以及加强和企业的合作。通过民办高校应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以保证立项各级科研课题顺利完成研究任务。三是要走产学研一体化科研道路。民办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联合研究平台,把教师推到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升解决产业问题的能力,成立由校企两类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所,开展联合攻关或承接企业科研项目,为学校筹措更多的科研资金,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二)建立相应科研机构

完善的科研机构是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当前民办高校在科研机构设置上还不完善,需要不断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一是要建立科研管理机构。健全的科研管理机构可以使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科研服务能力。当前民办高校中存在着缺乏科研管理机构或科研管理机构隶属于教务管理机构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应加强科研管理机构的建设。科研管理机构可效仿当前中国公办院校一般通行的由分管科研工作副教长—科研处—二级部门科研分管领导和科研秘书组成的三级金字塔形科研管理组织结构。或者针对民办高校自身情况设置成科研分管校长—科研处—二级部门兼职科研秘书的三级结构管理组织[2]。但无论哪种结构,都应该设置单独的二级行政部门科研处,这对于民办高校提高科研实力来说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组织完善的基础上,还要训练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科研工作管理队伍。二是要建立专门科研机构。组建专业科研机构是高校打造科研团队、从事科研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民办高校应针对自身科研优势学科专业,通过组建研究所、实验中心等科研机构来打造科研团队,力争科研精品,在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成果上有所斩获。

(三)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高校进行科研工作的制度保证,使一切科研工作得以有序运行,保障科研工作的质量。但目前民办高校在科研管理制度上还需不断加以完善。一是要完善科研运行管理制度。民办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科研奖励办法、科研起动资金制度、经费使用和配套补助措施、科研工作考核机制、专利申请与成果转化办法等,加大科研奖励和配套力度,加快成果转化速度,实行优质优酬的绩效工资制,将科研成果与提升及晋级挂钩。此外针对民办高校教师教学任务较重的问题,可以将教师从事科研的工作加以量化,将教师获得科研立项根据级别不同折合成一定的教学课时,为科研项目完成提供了时间保障。二是要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民办高校还应制定和完善科研档案形成、归档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和理顺档案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对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保管、鉴定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3]。三是要完善科研绩效考核制度。民办高校应将科研情况作为教师和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采取适度的原则规定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并且将其纳入教师和单位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对于超额完成的教师或单位给予奖励,对于未完成科研任务的个人或集体采取绩效考核科研一票否决制,以此来督促民办高校教师或院系重视科研、从事科研。

(四)建设优良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的办学之本、强校之源,更是学校科研发展的依托。只有着力建设出一支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体现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科研水平。民办高校应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一是要建立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应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是提升自身科研实力的关键。民办高校要通过引进优秀人才,调整教师年龄结构中两头大中间小的情况,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比例;其次是按照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专、兼职比例,稳定的中间核心师资力量;再次是引进高职称教师,解决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二是要聘请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民办高校应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尤其是对公办高校退休教师的招聘坚持“专家型”原则,在确保最基本的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以资深教授为聘用重点,充分发挥其科研带头作用和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同时也要积极通过优厚条件吸引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的加入。三是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民办高校应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其创造条件,使其快速成长,逐渐成为科研中坚力量。因此民办高校可以采取校内培训和校外进修相结合和培训机制,通过在校内举办学术报告会、短期培训等措施和选派科研突出的中青年教师或在职提高或脱产进修等途径,帮助他们提高科研水平。

(五)充实科研基本条件

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系列的科研条件才能得以顺利展开,但目前民办高校在科研条件上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不断充实各类科研资源。一是要加快图书馆、资料室建设。图书尤其是工具书、学术著作是从事科研的基本条件,民办高校图书馆目前普遍存在着藏书少、科研使用价值低以及院校资料室建设滞后的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应加快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建设步伐。在采购图书的时候征求院系教师的意见,优先采购一些对促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开展的学术著作、工具书等充实到图书馆或者院系资料室,保证教师从事科研的需要。二是要购买电子学术资源。当前中国民办高校在电子学术资源上较为匮乏,国内主要电子学术期刊如中国知网、万方期刊网和维普期刊网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购买,这对于教师把握学术前沿、搜集资料等来说极为不利,因此民办高校应投入经费,购买全部或者其中一种学术期刊网,为教师进行科研提供条件。另外民办高校也应加大对电子图书的投入,如购买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等。三是要加快实验室建设。对于高校科研工作来说,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研究,离开实验室是无法展开的。当前民办高校中实验室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民办高校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

三、教师方面

民办高校教师则应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把从事科研工作的被动需要转变为主动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科研素质,结合现实和自身需要,对自身作出科学合理的科研工作规划,并按照规划身体力行。这就需要民办高校教师要通过自身刻苦学习精通自己所学专业学科的专业理论;通过科研实践掌握最新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自己的信息检索和整理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通过长期的研究凝练自身的学术研究兴趣点,明确自身研究方向,时刻追踪本领域的前沿理论,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关注社会现实,使自身的研究领域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通过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外出进修或培训,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科研素养。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提升科研实力是个大工程,需要各方力量共同重视,从自身角度加以调整,形成合力,共同促使民办高校科研实力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占元.民办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9,(4):53-55.

[2] 张绣望.民办本科高校科研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66.

[3] 陆玲娟.浅析民办高校科研档案的建设[J].浙江档案,2005,(6).[责任编辑 陈 鹤]

作者:王鑫宏 孔晓娟

民办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论文 篇2:

论民办高校的科研动力源

摘要:民办高校缺乏科研动力,是制约民办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的重大障碍。科研投入意识不强、科研资金不足、人事制度不给力是造成科研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民办高校要实现科研兴校,必须重视科研投入、拓宽科研资金渠道、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改进人事引进与管理制度,做到保障科研、激励科研。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动力源

作者简介:李晓丽(1980-),女,河南漯河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1191)

民办高校缺乏科研动力,一直是困扰其科研创新、科研兴校的重大障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经验和教学管理是其优势,但在科研方面的劣势却难以升华相关的经验,进而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社会服务质量以及学校的形象和社会声誉。随着国家对公办学校投入的不断增加、民办高校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真正留下来的只能是科研教学双优型的学校。因此,民办高校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激发师资队伍的科研热情,加强科研品牌建设,形成科研与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

一、民办高校的科研动力不足问题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科研形势不佳,主要表现为科研缺乏保障,科研奖励可有可无,科研人才队伍不合理。

1.科研缺乏保障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由于办学资金渠道狭窄,政府资助和社会帮助的力量较少,纷纷以教学代替科研,通常将招生和教学工作列为首位,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办学条件改善和扩大学校规模上,科研被摆在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的位置,对科研工作基本上没有投入或者投入极少。

2.收入制度缺乏科研奖励

民办高校的薪酬制度基本采用固定工资外加讲课费、招生补贴的做法,工资是固定的,收入按照上课和招生完成情况计发。尽管有的学校规定发表科研成果者可获得一定的奖励,但多数规定并没有制度化,在考核机制上也没有实质性的奖励措施,造成教职工对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3.科研队伍不能实现帮学带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出现严重的结构失调,专职教师以刚接收的毕业生和退休的老年教师为主,专职教师的知识、学历与职称结构不合理。年纪大的退休教师精力不足,缺少从事科研的冲劲和动力,也缺乏指导年轻人的热情;年轻教师缺乏科研经验,无法挑起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大梁;另外,民办高校教师在课题申请和成果评定方面存在着诸多障碍,如部分年轻人无人领路,缺乏指导,产生主观上的畏难情绪。

二、民办高校科研动力不足的原因

民办高校科研现状不佳,归根到底是缺乏科研动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意识不强

民办高校科研意识匮乏是深层次的主观原因。民办高校追求办学的收益与教育的公益性投入构成一对矛盾,因此,民办高校追求当前收益的最大化,很容易忽视长远利益与长期投资的重要性。教师脱产学习与进修的机会基本没有资助政策,教师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受重视,造成教师的科研平台处在一个相对封闭和狭小的圈子里,没有团队资源拓展和成长的渠道。

2.科研投入不足

民办院校科研资金渠道狭窄是其长期面临的经济瓶颈。缺乏经费这一物质基础,造成科研投入不足,科研配套平台不完善。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为科研成果的电子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而购买国内外科研的电子化成果需要大笔资金,有的民办高校基于科研资金量大,购买了部分的电子文献,而且不能查阅最新的科研成果,造成科研信息资源的滞后。

3.人事制度不给力

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缺乏吸引力。民办本科高校专职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压力较大,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不足,表现为专职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日常工作量较大,与公立院校相比,教师自由支配的科研时间较少,科研与教学的环境相对较差。由于民办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缺乏制度保障和核心的吸引力,导致科研团队贫弱,人才流动性强,民办高校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成为人才流动的跳板。人才稀缺加上人才流失,导致科研实力与公立院校的差距较大。

三、构建科研兴校的动力源

1.转变观念,增强科研意识

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 Jasper. S)认为研究与教学并重是大学的首要原则。与雅斯贝尔斯观点基本一致,著名的思想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也认为“我们考察一下大学的功能后就会同意,研究至少与教学同等重要。”[1]他要求每个大学教师都应从事科研,并应当有足够的余暇和精力去了解各国学者关于自己所做的研究。两位学者的观点不仅仅是针对世界一流高校,民办高校要想提升层次和办学质量,同样需要重视科研。在扩大生源规模和办学力量的条件下,兼顾科研,促进教研相长,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与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声誉和社会影响。民办高校只有转变观念,重视科研兴校,才能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品牌和实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平台支持,也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

2.增加科研投入保障科研

学校有了资金才能加大科研投入,有了充足的科研投入才能保持学校的长盛不衰。民办高校需要以依靠自身为主,争取外源为辅的资金募集渠道。

(1)民办高校要开拓科研资金的渠道。第一,要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第二,要利用各种渠道取得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人士的捐赠、赞助,最大限度地为学校争取各项资金,增加收入。第三,要动员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争取科研基金项目。第四,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竞争力或与企业联合搞产学研结合研究,争取企业的资金支持。

(2)加强科研奖励的力度。科学研究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较高级别的科研立项需要长期持久的投入,但在获得立项之前,由学校给予前期的资金支持是必要的,“可以通过校级立项课题启动科研项目,为承接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奠定基础。”[2]针对团队型的科研项目,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人员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给予项目申报优先权等,进行重点扶持;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为团队开展组织活动和学术交流等提供必要条件。对教师个体的激励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满足其薪水和福利保障等一般性要求;加大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对科研成果进行量化物质奖励。

(3)优化科研平台。一是形成鼓励科研、支持科研、奖励科研的校园氛围,丰富完善图书馆藏资料,加强学术前沿性资料的储备,尤其是电子文献的收录储备,为检索前沿性的文献提供条件。二是实行协调管理、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加强本校与相关兄弟院校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共享的科研资源优势,为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拓宽专业教师学术交流渠道。三是定期邀请专业领域的知名学者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学术盛宴,聘任兼职客座教授为中青年教师学术指导等。

3.健全人事引进与管理制度激励科研

民办高校科研动力开发,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管理机制。为此,民办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塑造重视科研的环境氛围,为打造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具有创新能力的专职教师队伍提供条件。

(1)民办高校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科研团队。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3]教师是从事科研的主力军。因此,民办高校要通过政策引导搭建人力资源平台。要舍得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投入,加大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力度。对于高层次人才,不仅要制订优惠政策,在工资、家属工作安排、住房等待遇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而且要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工作条件。对于中青年人才的培养,要尽力为他们创造条件,力求用5~10年的时间,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充满活力、具备良好师德和创新能力、有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能承揽科研课题、能研究出一定水平科研成果的骨干教师队伍。

(2)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营造科研氛围。第一,民办高校要利用机制灵活、市场敏感性强、应变能力强等优势,改革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赏罚分明,公平合理,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回报。第二,建立宽严结合的教师管理制度。开拓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绿色通道,对于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贡献,适度放开对员工的坐班制管理,激发教职员工的创造活力与科研积极性。第三,建立人才进修的常规渠道。通过在职提高与脱产选送、国内外进修等多种形式与途径,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

(3)建立科研考核机制。人事部门要把科研纳入绩效考核。基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不能简单的复制公立院校的科研制度,应根据教师发展的要求、民办高校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及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制定科研指标,同时注意把握好量与质的度,鼓励教师在科学合理的时间段内创造较为优秀的成果,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四、小结

民办高校科研动力源的构建,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循序渐进的发展道路,设立更为合理的制度和政策,充分调动人才的科研积极性,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既包括科研资金的物质驱动,又有人事管理制度的良性引导。只有这样,民办高校的科研定位才能落到实处,科研水平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罗素.论教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0:236.

[2]李文峰.教学型高校科研现状和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9):142.

[3]韦启良.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校长列传之二[J].河池学院学报,2004,(3):39.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李晓丽

民办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论文 篇3:

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激励现状及优化策略探微

摘 要: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中最关键的教师队伍力量则是中青年教师,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中青年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行调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还是高校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与难题。民办高校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和生存的空间,则一定要充分的对师资力量所具备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解。同时,由于中青年教师队伍具备着稳定性差与流动性大等弊端,已经对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与制约。文章主要阐述了民办学校对于中青年教师实施激励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 中青年教师 激励 优化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日趋发展,教学质量已经逐渐的变成民办高校发展与生存的重要生命线,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则是构建一支具备高质量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但是因为民办高等教育受到内外因素制约以及自身具有的特殊性等,同公办高校进行比较,在发展前景、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以及福利保险等方面均具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导致师资队伍建设很难得到落实,而师资结构还存在着薄弱不稳定的现象。所以应该采取多角度与多层面的激励措施,以此来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吸引,从而可以构建出一支具备高质量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一、民办学校对于中青年教师实施激励的现状

(一)缺失有效的培训体系

民办学校中由于缺失有效的培训体系,所以导致中青年教师严重的缺失相关的培训机会,而对于此,学校内部往往采取忽略培养而注重使用的政策,如果经过长期的发展,则会对中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成长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有些青年教师还严重的缺失相关的实践经验,所以则应该利用培训,有效的对教师自身水平进行培养,反之的话,则非常容易发生照本宣读的授课过程,既会对学校教学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还会导致教师看不到发展空间,而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

(二)缺失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现阶段,在民办高校中,其绩效考核方式一般为检查评比,此种考核方式存在着缺失考核中心、考核指标较多以及量化指标较少的弊端。同时,此种考核方式往往以扣分为主,相关的较少很难获得加分的机会。而考核结果往往会分成不合格、良好、优秀与合格等级别,但会对优秀教师数量进行限定,其考核结果也很难对中青年教师的真实工作水平进行体现。

(三)缺失完善的工资体系

现阶段,在民办高校中,中青年教师存在着严重的工资体系不合理的情况。中青年教师工资一般是由底薪与课时津贴组成,在年终奖金与福利等方面,同公办学校进行比较,严重的缺失竞争力。在民办高校中,中青年教师的年终奖金主要通过评先与评优等方式进行发放,并且所奖励的金额非常少。所以,很难有效的对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进行调动。

二、民办学校对于中青年教师实施激励的相关优化策略

(一)健全培训体系

民办高校中的教师一般都是中青年教师,往往希望通过培训机会,来使自身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培训并不是出国深造与外出旅游,而是民办高校依照教学岗位的需求,使中青年教师一直对新观念、新理论、新知识与新思想进行接受的过程,还是一个可以有效学习的过程。在健全培训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相关的中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并有效的对培训经费进行落实。民办高校应该根据中青年教师参与培训获得的成绩以及次数,来对中青年教师的奖励、聘用与晋升等进行考虑。第二,组织学术交流。学校可以定期的邀请一些知名的教授与专家学者来开展学术交流,从而有效的使教师知识面得到拓宽。同时,民办高校还应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的参加学术会议,让中青年教师有更多的可以与专家学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第三,提升专业技能培训。现阶段,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所以民办高校应该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所以民办高校的重要培训任务则是构建一支双师型的人才队伍。第四,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从而使培训效果得到有效的增强。

(二)完善工资体系

民办高校中,中青年教师最关键的经济收入则是工资,而工作还是中青年教师的最重要的生活保障。构建合理有效的工资体系,则可以有效的激发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以及热情,促使师资凝聚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对青年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所具備的干劲进行激发。比如,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五险一金保障,构建年薪制度。

(三)加强目标激励与情感激励

中青年教师作为民办学校中的主力军,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擅于通过情感力量来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影响、激发与感染,让他们可以感受到温暖,以此有效的对他们自身的潜能与干劲进行激发,从而形成一支具备高质量与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同时,为了有效的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在民办高校中,可以对中青年教师实施目标激励。其中,民办高校可依照中青年教师的不同职业阶段,使他们对阶段性目标更加的明确。除此之外,民办高校还能够依照青年教师的特长、专业与爱好等,构建导师制度,从而有效的对中青年教师的未来发展进行保证。

(四)完善科研体系

民办高校应该不断的强化科研力度,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气氛,并尽量为中青年教师提供更加完善的科研条件。比如,构建科研休假制度、构建数字化图书馆以及提高科研奖励等,并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民办高校历史短暂,但是却具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其还具备着非常强大的发展势头。只要民办高校可以充分的对中青年教师所具备的重要作用进行认识,且充分的对民办高校在中青年教师中实施激励的现状进行认识,并提出合理有效的优化策略,在民办高校中,则会出现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而民办高校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丛丽.民办高校专任教师激励机制的缺失及其成因——以X学院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何志均.广州民办高校营销管理策略——基于博弈论的分析与讨论[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3]李国华.边疆民族地区民办高校发展的文化屏障与出路[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4]胡逢清,陈接华.广州地区民办高校体育课教学条件的调查与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02).

[5]傅忠道,汪慧.挑战与对策——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3).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13WH92。

作者:唐立波

上一篇:爱国演讲稿汇总下一篇:12.9运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