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欢迎各位在这最美的季节,驾驶友谊的小船,赶来天府之国,参加论坛。
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XXXX会成立于XXX年,从XXX家发起高校,到现在已有近XXX家民办高校参与其中。作为民间公益交流平台,XXX会坚持需求导向,求真务实,组织开展了XX届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讨会,今天我们的辅导员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XX所院校XX位学生工作者参与,其中包括XX位学校领导和投资者。这是一个众筹思想、抱团取暖,为自己喝彩、负重前行的组织。
我们将论坛选择在成都举行,源于成都的美,更是基于成都的慢。经过20多年的拼杀,摸爬滚打,前赴后继,悲壮前行,我们的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快节奏、慢生活”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慢是一种自我审视,慢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品质。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的坚守与努力,才有都江堰的福泽天府国。教育是慢的事业。
选择成都,是因为这里培育了一批富有激情、彰显特色民办高校。此次承办论坛的XX学院,是一所不到10岁的学校,学校开放多元的治理机构,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践行学生中心的现代化新校区。
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3次会议,习近平主持会议,审议通过了《民办学校分类等级实施细则》等法规。春天到了,奔走相告,说是春天到了。其实,我们一直身在春天里,春暖花开,也有一种春天叫春寒料峭,有一种死法叫:埋在春天里。
我们所在的宾馆地处繁华,但内涵稍差。占尽地利,失去气质。民办高校的发展的动力,往往就来自我们地处悬崖,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那是攀高者的口号。有一种崩溃叫:断崖式的崩溃。
新一轮的洗牌正在开始。从过去规模发展、到现在的质量竞争。从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
民办高校进入3.0阶段。学生工作从管理到服务,从规训到支持,从个体教学到体系支撑,从知识搬运到体验学习。回归学生、服务学习,是任何教育改革不变的追求。
有一种岗位叫辅导员;有一种口头禅叫:找你辅导员去。有一种翻船叫:高校辅导员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辅导员即大学。此次我们评选了百名优秀辅导员,他们是我们民办高校学子的福祉,更是我们的骄傲。百名优秀辅导员代表百所民办高校,身后是百万莘莘学子。我们将以最朴实、隆重的方式,为自己喝彩。
今天,我们将聚焦辅导员成长,多元互动,多维论坛。希望各位积极参与。
部里决定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联合召开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 专题研究和部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统称“三品一标”) 工作。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 充分肯定“三品一标”工作成效
“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纵观“三品一标”发展历程, 虽有其各自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基础, 但都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 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
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始于本世纪初, 是为适应入世和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推出的, 为此在全国启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绿色食品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 是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背景下推动起来的;而有机农产品又是国际有机农业宣传和辐射带动的结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则是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 为推进地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地域传统品牌农产品虽资源丰富, 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起步比较晚。在农业部之前, 工商、质监部门在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方面已做了些工作。农业部门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主要目的是挖掘、培育和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 保护各地独特的产地环境, 提升独特的农产品品质, 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
“三品一标”经过这些年积极推动, 有了一定的总量规模和发展基础, 各自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 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㈠发展速度快自2001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 “三品一标”工作呈现出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速度加快。截止到2009年底, 全国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已达到49000个, 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已超过51000个;认定的种植业产地面积6.7亿亩, 占全国耕地面积35%左右。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6000家, 获证产品15700多个, 产地监测面积为2.5亿亩, 农作物种植面积1.7亿多亩。经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生产基地 (企业) 1000余家, 产品接近5000个, 实物总量210多万吨, 生产面积280多万公顷。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11个, 与2008年启动之初比, 登记的速度快、质量高、效果好, 深受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和生产者欢迎。
㈡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三品一标”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 实施严格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制度, 加上证后的有效监督, 较好地实现了上市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保证了生产的规范化和产品的安全性。通过“三品一标”工作机构跟踪监测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查结果表明, 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产品质量稳定、安全可靠。2008年在部里组织的“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活动抽检中, 供京供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9.2%、100%和100%;在去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执法年活动抽检中,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9.1%、98.8%和100%。
㈢生产组织化程度高“三品一标”较之常规农产品生产而言, 突出特点是生产经营主体明确, 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高。认证的前提条件都要求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申请者必须是面向生产和消费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中, 每个产地平均规模都在1.1万亩左右, 带动农户200多家、600多人。获证的“三品一标”产品, 基本上都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产业化的经营, 有稳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特别是最近几年推动创建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效果更加明显。
据初步统计, 在“三品一标”获证单位中, 企业化的主体占85%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比例从2003年的27%, 提高到了2009年的76%, 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主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形成和发展, 推动了生产经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的产销对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获证单位基本都是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企业化主体占90%以上。绿色食品获证企业中, 有250多家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100家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分别占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地理标志农产品申请人和登记证书持有人都为政府择优选定或新设立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
㈣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三品一标”作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代表和政府公共品牌, 权威性已基本建立, 品牌公信力已基本形成, 品牌认知度全面提升。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安全农产品的代名词和各级政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 西安、郑州、武汉、大连等城市已把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 积极推行查标验证的快捷市场准入。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精品品牌, 推行标准化生产, 倡导健康消费, 品牌形象深得社会各界的推崇, 美誉度不断增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推动特色农业和区域优势经济发展的载体, 已成为各级政府保护产地环境、传承农耕文化、彰显区位优势、营销特色产品、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深得广大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青睐。
㈤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用明显“三品一标”通过抓标准、保质量、创品牌, 绝大多数获证单位实现了管理规范、效益增加, 从而带动农民增收。“三品一标”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相比, 表现出明显的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加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产品, 绝大多数实现了从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进入超市和连锁直销配送, 售价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北京、山东、福建、重庆等省市调查显示,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市场售价比同类未认证产品要高出10%左右, 而且好销售。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大多数产品价格有了明显提高, 平均增幅达到20%~30%, 通过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带动了农民增收。全国432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290多万个, 直接带动农民增收6.5亿多元;有机农产品大多出口和供应高端市场, 价格提升更加明显, 部分产品市场售价甚至高出常规产品好几倍。地理标志农产品要求特殊, 通过品牌挖掘、培育和登记保护, 市场价格和品牌价值得到双重提升, 而且是大规模、全地域的提升。四川“万源马铃薯”通过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马铃薯一跃成为万源市的优势支柱产业, 万源市成为全国知名的马铃薯生产基地。2009年产地售价每公斤比登记前的2008年上涨0.4元, 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20元。实践证明, “三品一标”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作用明显。
近年“三品一标”之所以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主要是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三品一标”工作系统的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在此, 我代表农业部向支持“三品一标”发展的同志们, 向“三品一标”工作系统的同志们, 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提高认识, 增强做好“三品一标”工作的责任感
要看到,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是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靠过去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那种只求速度、不讲质量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现代农业较之传统农业, 更加注重数量、质量、效益的统一, 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三品一标”产品坚持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追求安全、优质、生态、环保、可持续, 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注重数量、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成功模式和“助推器”。
要看到,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解决温饱之后, 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发生深刻的变化, 不仅要吃饱, 还要吃好, 要吃得放心。这是社会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又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确立“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目标, 其中之一就是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品一标”在推动农产品产地环境净化、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行生产过程档案记录、严格产地准出和构建快捷市场准入等方面, 已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防止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的发生, 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措施和保障手段, 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快速提升, 意义重大。
还要看到, 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我国农产品供求已由单一的卖方市场转变为多样化的买方市场, 人们的选择在增加, 优质优价机制在形成, 整个农产品消费市场在变化“三品一标”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在指导生产、规范经营、保障安全、满足消费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已成为国家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象征, 成为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的准入条件。因此,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三品一标”工作的重要意义, 切实把“三品一标”品牌培育好、保护好和发展好, 使“三品一标”真正成为广大农产品生产者追求的目标, 广大市场消费者采购的首选。
发展“三品一标”十分重要的是要明确功能定位。一要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的引领带动作用,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农业发展的紧迫任务。要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制度规范、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优势, 引领整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程控制, 在保障质量安全水平上发挥更加突出的辐射带动功能。要依托“三品一标”, 推进各类农业生产性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 把现代农业示范园、科技示范场、标准果蔬茶园、畜禽养殖小区、水产健康养殖小区、标准化示范县创建等活动与加快发展“三品一标”紧密结合, 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作为项目建设和示范创建活动实施的前置条件, 把终端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作为项目验收考核的重要指标。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普及、标准化技术的培训、生产服务的指导和农产品品牌的创建, 辐射带动更多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扩大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总量规模。要达到认定一个产地, 带动一片标准化基地建设, 认证一个产品, 保障一方产品安全。二要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的品牌效应, 推动农业增效, 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增效, 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要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快捷入市、顺畅销售、品牌信誉、优质优价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全面加快发展进程, 迅速扩大总量规模, 不断提升品牌形象。要通过认证品种的增加、生产面积的扩大、品质规格的提升、安全可靠性的保证和市场营销服务的加强, 全面提高认证产品市场份额, 加快带动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增加农业效益, 带动农民增收。“三品一标”作为安全优质农产品, 生产发展空间大, 市场消费需求强劲, 工作推动有基础, 需要精心组织和科学谋划, 积极争取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各级农业部门要以“三品一标”为载体, 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 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益,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三、谋划长远, 推动“三品一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 对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也有明确要求。“三品一标”发展要按照中央要求, 立足现代农业建设的大局, 充分发挥功能作用, 着力加强证后监管, 不断提升品牌公信力, 扎实推进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㈠要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品一标”不是临时措施, 而是长期战略,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把握好各自的发展重点和发展规律。无公害农产品与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要实现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达到70%以上的目标, 任务还十分艰巨。应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速度、扩大总量规模。工作的重心要尽快从单纯的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向带动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上来, 推动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制度建设。绿色食品要继续发挥品牌优势, 要坚持“从严从紧、积极稳妥”的原则, 保持稳健的发展速度, 强化认证风险防范, 统筹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不断提升产业素质和发展水平。有机农产品要立足国情, 突出资源优势, 以满足特定消费和服务出口需要, 因地制宜, 适度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要按照特色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登记进程, 优先把品质优异、人文历史悠久、品牌知名度高、地方政府重视的产品纳入登记保护范围, 把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村一品发展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相互推动, 互相促进。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一年, 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入研究, 提出十二五“三品一标”的发展思路。
㈡要切实维护品牌公信力公信力是“三品一标”产品发展的生命, 也是品牌核心价值的综合体现。要按照“生产者追求、消费者信赖”的要求, 将“三品一标”品牌维护好。要严把认证认定准入关, 严格认证规范程序, 科学把握认证标准和检验检测, 强化证后跟踪监管, 本着“发证负责、监管履职”的原则, 抓好有效期内的产品跟踪监测、产地督查和标志稽察, 探索建立贯通全程的证后跟踪监管长效机制, 认真做好证前风险评估和证后风险管理、在线动态监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管理工作, 保持好到期复查换证和续认延展的比例。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加强获证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定点监测和包装标识规范性执法检查, 把“三品一标”纳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例行监测、执法抽查、风险评估监测范围, 加大抽检比例和频率。要充分利用各类农产品营销促销平台和新闻媒介, 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鼓励“三品一标”连锁经营、直销配送, 积极探索和推进“农超对接”。今年的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将以农业部名义主办, 各相关方面要精心组织、加强协作、搞好服务, 把整个活动办好, 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成为高端的精品展会和营销、交流平台。
㈢要尽快完善标准和制度规范标准和制度规范是支撑“三品一标”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整合、修订、完善方面的要求, 加快对现有“三品一标”产品安全标准的梳理、清查和评估, 对不符合和不适应法律法规要求和工作实际的安全标准, 要抓紧研究修订转换和补充完善;对规范和指导“三品一标”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要采取分门别类和分层级抓紧组织力量研究制定, 要把“三品一标”国家标准和行业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通过基层农业部门转化成农民看得懂、好操作、真管用的操作手册。要严格执行已有的规章制度, 维护好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的严肃性;要加强制度规范的制定和修订, 实践证明不适应的要抓紧调研和着手修改, 缺少的要加紧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 将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包装标识、质量追溯、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等纳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范围。要加快《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的修订, 妥善处理好行业管理、商标注册、质量认证、标志授权、产业发展和执法监督之间的关系。有机农产品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出发, 加快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情的《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管理办法》, 积极推动有机农业科学发展的专家咨询机构和决策机制的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要在加快登记保护进程的基础上, 着手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有关法规的立法调研。“三品一标”都要按照“认证从严、监督从紧”的要求, 不断完善工作规范和程序文件, 确保“三品一标”工作依法推进、规范运行。
㈣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备受社会高度关注, 工作基础弱、难度大、要求高, 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加以解决。要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要求, 全面加强“三品一标”与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档案记录、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包装标识、质量追溯、执法监督等有机结合推进模式的研究, 并结合各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 选择一批重点产品、中心城市和获证企业 (基地) 进行探索试点。对制约“三品一标”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也要超前谋划, 认真研究, 及时提出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建议。
㈤不断加强体系队伍能力建设健全的体系队伍是“三品一标”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 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实施监管的迫切需要。“三品一标”工作系统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业务支撑,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把“三品一标”工作体系队伍建设一并纳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范围, 在机构设置、职能配备、人员充实、条件保障等方面予以加强。当前的重点是要把工作机构尽快向地县两级延伸, 把推进工作需要的经费纳入到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有条件的地区要结合“三品一标”工作的推进, 加快推动乡镇一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和职能拓展。各级“三品一标”工作机构要加强系统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知识培训, 尽快将“三品一标”工作队伍培养练就成为一支“体系健全、职能充实、业务精通、管理规范、科学公正、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生力军。
(一)总的来看,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宏观调控取得的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投资规模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货币信贷增势减缓,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了重要进展,价格特别是基础产品价格涨势趋缓。第二,国民经济保持了比较平稳和比较快的发展势头。GDP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市场正在趋旺。
之所以说当前宏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经济运行当中的突出矛盾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基础还相当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一是预计今年粮食总量将会得到缓解,但粮食品种、区域结构等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二是投资扩张的压力仍然比较大,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新开工项目6.8万个,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清理上报情况来看,还有2万多个拟建项目;三是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第二,从当前经济运行来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一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现象这两个月又开始呈现,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苗头;二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出现了紧张状况;三是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从7月份开始回升。
这些问题的存在,多数还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当然也有法制不够健全、政策执行不够有力、增长方式没有转变等方面的问题。
(二)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的汇总情况来看,各地都比较认真,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深度和力度各省参差不齐。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做好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善后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此,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清理整顿工作虽然基本告一段落,但收尾工作至关重要。对各地提出的停建、缓建和继续建设的项目的处理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暂时不作评论,待调研后再发表看法,但各地要按照提出的处理意见做好收尾工作。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清理工作总的原则是有保有压,并不是让所有项目都停下来,而是要求各地根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标准,自行提出哪些项目需要停,哪些项目需要继续建设。
第三,最近,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到地方调研期间,至少有3个省的主要领导同志反映,治理整顿期间的政策特别是土地控制政策过于严格,很多项目都没法批。关于土地控制政策我想跟大家讲几点看法:一是今年10月31日以前,土地严格控制政策是不会松动的。二是10月31日以后,土地管理特别是建设用地管理的严格程度有可能不会比现在松多少。三是今年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工作,有1/3的省做得很不错,很快就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报来了项目材料,要求尽快对重点急需建设项目予以确认。但是,还有几个省到现在还没有把文件报上来。有的省虽然报上来了,但文件不符合要求,投资司提出补充材料的要求后,还是不能尽快反馈补充材料,造成项目确认工作延误。
二、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工作
(一)对《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认识和落实问题
《决定》是经过近10年反复酝酿出台的,国务院专门研究了3次。我认为,《决定》是一个重要的文件。第一,这个文件在投资管理体制上向市场经济迈出了一大步;第二,这个文件基本适应当前我国投资管理乃至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贯彻落实《决定》,应该研究怎么把《决定》具体化,怎么在实践中指导实际工作。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既要有利于发展,又要加强调控。
(二)突出强调一下核准制的问题
第一,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今后侧重管理5个方面:一是看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如果已制定过有关规划,那么要看这个项目是否在规划当中。属于城市中心或城市郊区规划范围内的,还要看是否纳入正式批准的城市规划范围。这个方面工作主要由各级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门负责;二是看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这主要请环保部门提出意见;三是土地部门是否出具了审查意见;四是在经济安全上有保障;五是使用银行贷款的,看银行是否承诺贷款。今后,核准项目就把握这5条,至于市场、技术、效益等等,都不属于核准内容。
第二,凡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初核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所出具的文件原则上是部级的。比如,环保评价应由国家环保总局出具文件,土地利用应由国土资源部出具文件,贷款应由商业银行总行出具文件等等。一般来说,省级部门出具的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不认可。
第三,现在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可研报告,需要按核准方式办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将其转成核准项目。但应特别注意,原来可研报告达不到上面5点要求的,必须作必要的补充。二是项目建议书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不再退回,如果属于核准的,按上述5点要求,补充有关资料,符合要求的就核准,不符合要求的请抓紧做工作。总之,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从现在起都要按《决定》精神办理。这个过渡时期的处理办法,请各省发展改革委向省长报告。再重申一下,对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和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各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是前置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对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地区布局、资源利用、经济安全等进行核准。各省现在就要按照这个办法做工作,共同配合,加快项目核准的步伐。
(三)关于备案制和代建制
第一,备案制度由各省自己制定,先实践,后总结。第二,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备案制和代建制一样,没有现成的办法,只能先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关于代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暂时不出台办法,也暂时不全面推行代建制,而是先搞代建制试点。从今年起,拿出两个项目作为代建制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各省可以实行各自的代建制。
(四)各级发展改革委特别是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团结有关方面共同做好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这次机构改革后,有十几个省市的经委或经贸委保留了原技术改造投资管理职能,他们同样是投资项目管理战线的战友。在这里我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是省发展改革委,同时也包括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二是各省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文件(包括审批和核准文件),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涉及到上述十几个省有原来意义上的技改项目的,可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也可以会同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受理省级经委或经贸委单独上报的文件。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工作的一致性,同时也便于各省统筹安排和管理投资项目。
总之,这次投资体制改革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利益牵扯面也很多,在执行当中,各方面要加强协商、协调。同时要继续深入研究投资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
三、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清欠工作
第一,各地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都要重视此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各级发展改革委不要认为这只是建设部门的责任,我们也有责任。
第二,对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问题,各省发展改革委和经委(经贸委)责无旁贷,要加大工作力度。从现在起,用两个月的时间,按项目搞清楚下面两类情况:一是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二是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
第三,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8月23日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今年10月末以前,各省要上报有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解决办法(包括时间、进度、措施),抄送建设部、国家发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会上,曾培炎副总理还要求,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造成的拖欠,全部由地方政府负责,在今明两年内解决。这项工作总体上由建设部门负责,但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拖欠问题的措施,各级发展改革委责无旁贷。
四、关于明年的投资工作
明年的投资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目前可以明确的有这么几项:
第一,明年国家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很大可能还要保持一定的调控力度。
第二,明年投资安排和管理工作会更多地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方面倾斜。
第三,明年中央政府掌握的投资将会减少。
第四,今年后几个月和明年第一季度要对1998年以来国债投资的项目进行总结。这项工作已经布置,请各地抓紧做好这项工作。
同志们:
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电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不久,国家广电总局即在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召开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旨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电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总结交流2004年的电影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05年的电影工作任务。从而紧紧把握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重要机遇,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广大电影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繁荣创作,加快发展,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这次会议在横店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综合性试点地区,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推动下,在努力探索影视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在大力培育新型的影视产业实验区和电影市场经营主体,大力促进影视产业繁荣发展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横店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影视产业拍摄基地,是第一个由国家广电总局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共同命名的“国家影视产业实验区”,总结横店现象和横店经验,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电影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在此,我代表总局党组和全体会议代表,向浙江省委省政府对电影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浙江广电局、东阳市委市政府、横店实验区管委会、横店集团等各个方面为电影工作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局党组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王太华部长专程从北京赶来出席会议,明天下午还要作重要讲话,作为会议的主旨精神,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刚才,童刚同志总结回顾了2004年的电影工作,报告很充实,令人鼓舞和振奋。下面,我结合贯彻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全国广电工作会议精神,对2005年的电影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电影产业化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电影系统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电影体制改革和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形势喜人、成果喜人。一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在市场上、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批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新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搏击,不断壮大,进一步增强了电影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使得中国电影经过艰苦的拼搏,终于走出了最低谷,并创造了新的业绩,在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提高国际影响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电影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同时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好改革的实践与经验,进一步加快电影产业化进程,实现建设电影强国的宏伟志向。在这次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经验交流会及全国广电工作会上,都把电影产业的改革经验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和广电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电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表明中央的决策是正确的,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要在电影界很好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措施,不断提高驾驭改革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快电影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总结电影产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我思考主要有五点:
1、电影产业发展理论、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政策的创新是推动电影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我国的电影改革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从1993年开始起步,初步打破统购统销的计划体制,开始进入了体制改革的艰苦探索阶段;党的十五大之后,在电影精品创作“9550工程”的推动下,1999年总局开始提出探索电影产业的理论和实践,促进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的电影集团公司;2002年全面推进电影院线制改革,重构了以资产为纽带的发行放映流通新体制;党的十六大,中央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指明了电影改革的方向,电影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一大批民营企业新型市场主体迅速诞生;2003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等对电影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总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推进电影改革开放的新政策,使得电影界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化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实践证明,电影改革艰苦探索的每一步实践历程,都是一个伴随着不断推进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探索过程。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为进一步推动电影发展理论和发展观念的创新发挥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促使我们树立了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新的电影发展思路,促使我们学会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时代发展的要求去思考问题,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确立电影走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电影文化需求,提高我国文化实力和电影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电影发展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解决了电影产品与电影市场相脱节、电影文化与电影经济两层皮、电影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相对立的问题,促使我们遵循文化经济一体化、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世界趋势,遵循文化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时代要求,强有力地推进了电影创新和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因此,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创新对于电影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
2、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和电影规律,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重塑市场主体,是推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电影界充分认识到,产业发展的实质是依托市场发展企业,壮大企业,我国电影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从事业主导型结构向产业主导型结构转轨,从政府主导模式向市场主导、政府宏观引导与调控、企业自主经营的运行模式转轨,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的力量来配置资源,检验产品,扩大服务。政府通过推进改革和制订政策的杠杆来引导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从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的动力,而体制机制改革又是解决制约电影发展各方面问题的根本动力,推进电影产业的发展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律和电影自身的规律,从突破体制性障碍入手,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完善的现代电影市场体系。同时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电影的投融资机制改革、影片审查制度改革、评奖机制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等等。这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使广大电影工作者焕发了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显示出了电影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最具活力,最有生机,充分显示出了市场机制对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于调动广大电影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对于有效地配置电影资源和市场资源,对于刺激生产与消费、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改革的实践证明,电影产业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也就是说,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改革的力度,改革的力度决定了发展的速度。
3、电影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是引领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影科技的创新和革命,引领电影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创造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带动了电影的体制革命、管理革命和产业革命。数字制作与数字放映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影品质,创造了视觉奇观,而且大大改善了观影条件,降低了发行成本,改变了技术体系、运营模式,拓展了电影的发展空间,也给电影管理提供了新的形式与手段。数字特技的运用,数字声音的普及,数字放映设备的改造,数字节目的转换等,的确给电影产业插上了跨越式发展的翅膀。科技创新对优化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产业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引领电影产业发展的强大的拉动力,是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新的增长点。为此,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步伐要大大加快。
4、充分运用跨国资本、促进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是我国电影产业在开放竞争中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以《英雄》、《十面埋伏》、《天地英雄》、《首席执行官》和《可可西里》等在亚洲周边国家和北美产业大国主流市场的成功上映为标志,中国电影终于以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中国电影的实力,从国际电影节展的评奖台进入到世界电影产业大国的主流观众市场,并创造了票房奇迹,在世界各国受到了普遍欢迎和认可,大大提升了我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这充分表明,美国电影并不是神话,中国电影的艺术家和企业家,只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影艺术规律,把电影的内容形式创新和艺术技术创新相结合,在开放中,在竞争中,充分利用中外资本和企业的优势,联手制作与发行,就会赢得市场效益和市场份额,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我们必须学会运用中外两种资源、两种力量,扩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而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是促进事业产业协调发展,满足老少边贫地区电影文化需求的重要措施。我国电影发展和覆盖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性差距,少数大都市已经实现了电影放映的数字化和现代化,大多数中小城市尚处于传统的35毫米模拟放映阶段,而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低水平的16毫米流动放映阶段,所以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电影工作必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推进东中西部和城乡的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特别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影事业。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联动,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并举,流动放映和固定放映的结合方面探索了新经验,使农村电影走出了困境,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局面。
过去的5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向全国老少边贫地区资助了放映机7026台,流动放映车432辆,发电机2888台,放映大篷102个,资助拷贝24081个(其中科教片13355个,故事片10726个),培育和更新了一大批农村电影放映队,在创新机制、扩大投入、规模放映、丰富片源、提高质量、促进农村科技致富、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有效的社会反响。发展农村电影事业,让广大农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是电影工作的重要职责,是电影事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完全依靠政府扶持很难做到,完全市场化也不可能,所以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靠两条腿走路。
以上几点经验和启示,供同志们在讨论时参考并加以补充完善。当前,电影产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央领导同志的悉心关怀和指导,凝聚着广电、文化和全体电影工作者辛勤工作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向各级电影管理部门,各类电影企业单位,各个专业协会,并通过你们向电影艺术家、企业家、电影界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中央国家部委也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电影产业化改革与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和成效,但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看到电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新挑战:
1、当前电影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电影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不高,产业基础、产业规模、产业实力都很薄弱,尤其是系统内国有企业的实力相当脆弱,产业结构急待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市场体系还不健全,急待完善,改革任重道远。
2、电影的质量和电影放映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市场的需求。许多电影作品质量平平、制作粗糙,难以进入主流院线市场,特别是有艺术感染力,有票房号召力,有思想张力的作品还太少,反映出电影界的优秀人才匮乏。
3、电影市场及后产品市场管理薄弱,经营环境与市场秩序尚不规范,盗版光盘遍地都是。严重的盗版问题,对电影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最新的HDVD等压缩光盘,已经能在一张光盘上容纳8—10部电影,对电影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和版权贸易侵害极大。打击走私盗版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管理的重中之重。
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改革与发展求得彻底解决。
二、2005年电影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005年是我国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全党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一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纪念年,也是国家广电总局确立的“农村服务年”和“电影发展年”。在全国宣传部长会上,中央领导同志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和电影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总局党组和王太华部长对电影产业发展又作出了新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快电影产业化的进程,尽快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使电影在丰富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产品和品牌”,这就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创造了极为重要、极为有利、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我们要倍加珍惜电影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倍加珍惜电影领域创造的新成果和新经验,倍加珍惜当前电影界已经形成的空前团结的大好局面,加倍努力做好明年的电影工作。
2005年对于全国广电系统、全国电影工作者确实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2005年12月28日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纪念日。110年前,1895年12月27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世界第一批电影《工厂大门》等在法国的一个咖啡馆公映,从此,作为新的大众文化艺术样式的电影诞生了。十年后的1905年,中国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用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记录了京剧艺术家谭鑫培主演的同名京剧的四个片断,中国电影由此诞生了。中国电影诞生在北京,发祥于上海,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在长春。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郑正秋导演的《难夫难妻》,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张石川导演的《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彩色片是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1932年,党的骨干力量进入电影界,发起了进步的“左翼电影运动”,1933年3月,党中央文委批准成立了夏衍同志任组长的党的电影小组,标志着党领导下的电影事业开始走上进步的道路。
中国电影的100年,历经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的100年,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中国电影的100年,是以艺术的形式见证并记录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发展与进步、苦难与辉煌的100年;是汇聚了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民族精神、文化责任、思想力量、艺术创造和智慧才华的100年;是贯穿着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关爱支持的100年;是与时代、与社会、与人民、与祖国同行的100年;更是具有光荣传统和辉煌成就的100年。
在中国电影100年的发展历程中,据可记载资料的不完全统计,从1905年到2004年底,中国电影共拍摄了故事片约6961部(其中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4751部),舞台艺术片约468部(468部),美术片约642部(642部),新闻纪录片约12448部(6487部),科教片约4745部(4745部),电视电影约630部(630部),总计约25008部(16728部)。(统计数字中,1949年后不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单独拍摄的影片)
100年是一个历史的总结,100年又是一个新纪元的开端,紧紧抓住纪念电影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机遇,搞好100周年的纪念活动,具有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为此,总局党组把2005年确定为“电影发展年”,是有其战略意义的。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搞好100周年电影纪念。通过纪念活动,更好地继承发扬我国电影的优良传统,总结电影业的发展经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100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辉煌成就,缅怀老一辈电影工作者的光辉业绩,激发广大电影工作者团结奋进的精神,推动电影业在新时期的全面发展与繁荣,努力实现把中国建成世界电影强国大国的宏伟志向。
2005年电影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电工作会议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电影工作,继承发扬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全面深化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电影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内容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提高电影质量,大力普及电影放映,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使电影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的产品与品牌,为建设电影强国作出新贡献。
2005年电影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1、稳定产量,保持胶片及数字电影200部,电视电影110部。不断提高电影质量,在几个重要纪念日推出一批“三性统一”的扛鼎之作、传世佳作、精品力作;
2、提高电影产业的经济效益,电影总收入增长不低于20%,即从现在的36亿增长到43亿;
3、新增影厅、银幕数量要超过100个(含胶片和数字放映);
4、扩大电影放映规模,使观众人次大幅度增长,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电影实惠。2005年主要抓好十项任务:
1、拍摄并展映一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样化、多类型、三性统一的优秀影片,为中国电影10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2、培育壮大一批新型的现代化、规模化、具有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电影企业、集团公司、院线公司、大型影院等市场经营主体。
3、改造、新建一批现代化、数字化的多厅影院,支持协会评选“百强影院”,创造一批新的品牌;深化院线制改革,扩大院线规模。
4、建设一批农村电影流动放映与固定放映相结合的放映网点,创新电影“2131工程”放映机制,建立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
5、打造一批适应国际市场的名牌产品,规模化推介推销到国际电影节展及电影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扩大出口创汇,树立中国电影的良好形象。
6、起草一部《电影促进法》,完成初稿、论证、上报,力争2006年颁布实施。
7、完成一个重大建设工程:中国电影博物馆工程。北京市政府负责建设总投资5.8亿(还有11个亿的配套设施),总局负责布展任务,财政部和总局拨款9000万;12月正式开馆并举办“中国电影100周年成就展”及“亚洲电影博览会”开幕式。
8、启动一项百年电影资料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这是保护电影遗产的任务,也是为了扩大数字电影放映节目源。计划从2005年起,每年转换、修复、存储1000部影片,第一年投资8000万元,以后每年投资5000万元。
9、举办一系列100周年电影纪念活动:12月底召开纪念大会,还有展映百部影片,发行纪念邮票,出版理论文集,举办音乐晚会和电影高峰论坛等活动。
10、推选表彰一批杰出电影艺术家,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优秀电影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当前要着力把握的重点措施
1、牢牢把握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主题,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电影工作,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要求我们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要求,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提高驾驭发展的能力,这是全党的重要任务,也是电影界的首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局面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电影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立足于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电影产业快速协调全面健康发展。
结合电影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新的电影发展观,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来推动电影产业化的改革与发展,就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就要研究电影业如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更好更快地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体制和发展道路。要把握好八个辩证统一,即:把电影发展、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发展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与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市场需求统一起来;把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与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统一起来;把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与尊重电影艺术规律统一起来;把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把占领市场与占领阵地统一起来;把发展文化生产力与提高文化感染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统一起来;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统一起来。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文化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和各个电影企事业单位都要紧紧抓住电影发展的主题,切实把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责任承担起来,把驾驭发展的能力提高起来,把发展的机遇与方向把握住,把是否满足当地广大群众的看电影需求、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电影质量与电影服务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标准。
各地各级电影部门要抓紧制订本地区的电影发展规划,纳入到当地党委政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要配套好发展的政策,培育好市场主体和市场环境,大力扶持电影企业自主经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为电影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市场环境、舆论环境。
2、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大力繁荣电影创作,大力推进艺术创新
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健康的、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电影新作,奉献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是我们对于中国电影100周年最好的纪念,也是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
要充分认识到电影系统和电影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负有重要职责,要充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就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相适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所谓“三个面向”,就是指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放眼世界,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要求。所谓民族的文化,就是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所谓科学的文化,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思想,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的文化。所谓大众的文化,就是来自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我们要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来指导好电影创作。
当前,抓好电影创作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三性统一”,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努力塑造崭新的艺术形象。我们的电影创作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始终把握正确的导向,始终关注人的命运,不断深入挖掘现实生活的生动素材,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神资源,努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塑造崭新的艺术形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电影一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开始,中国电影人就把中华民族的命运与时代的进步作为电影创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结合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力讴歌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和自由曾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大力讴歌为祖国为人民而英勇献身的民族英雄,大力讴歌改革开放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和真情实感,大力讴歌情系人民、关爱人民、奉献人民、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人,大力讴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时代道德风尚。
要抓好创作选题、抓好剧本创作,为剧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多创造条件,在塑造新的银幕形象上下功夫。2004年的国产新片《张思德》、《郑培民》、《邓小平·1928》、《我的法兰西岁月》、《可可西里》等影片在这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是瞄准市场、遵循规律,努力提高电影的思想质量和艺术质量,大力倡导艺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电影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质量,在于多样化。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艺术创新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创新必须从选题和剧本筹划开始,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去捕捉创作灵感与素材。我们只有真诚地对待艺术,感动自己,才能感动群众。弘扬主旋律精神的影片要在形象化、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上多下功夫,特别要注重增强电影叙事技巧的创新和艺术手段的创新,增强电影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各种类型化商业化的影片,都要注意提高审美情趣、思想张力和文化品味,在满足群众的同时,注意引导群众、提高群众,至少要做到健康、有益、无害,立足于在促进人的理想追求、道德建设、思想情感、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审美能力上的提高与发展。引导人们认知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给人以娱乐的同时,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就是历史题材的影片也必须用新的视角、新的形象、新的语言、新的情节和新的表现手法去吸引人、感动人。尤其是面对绝大多数青年观众,要满足他们对电影的求知、求新、求变、求高的观影欲望,是需要贴近生活下一番苦功的,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生活功底、深厚的艺术功力的。所以“三贴近”是从创作上解决电影产品进市场的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对于低俗之风在新闻界的蔓延进行了有力的揭露与鞭挞,对于影视文艺创作也是引以为鉴的警示。要防止热衷于描写不正当的性爱、乱伦,防止假借改编经典名著之名,行“自我实现”之实,脱离原著的立意,另起炉灶,在“坏人身上找好,在好人身上找坏”;防止以怪诞、荒谬情节和肮脏的语言、行为污染银幕;防止武打片和警匪片过于血腥暴力,过多过细地展示犯罪过程;历史片要坚持唯物史观,尊重历史结论,尤其防止借反思“反右”、“文革”等历史,攻击党的领导,贬损老一代革命家。
各个电影制作单位都要自觉地担当起繁荣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担当起反映时代命题的责任,担当起艺术创新的责任,担当起占领市场的责任,引导电影创作在任何时候都要对人民负责,对青少年负责,对艺术负责;要讲娱乐,讲好看,更要讲导向,讲格调。
三是坚持精心创作、精益求精。当前新兴媒体迅猛发展,一方面开辟了电影后产品的市场空间,一方面也构成了与电影的激烈竞争。在与网上电影、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分众电视的激烈竞争中,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制作和产品,没有高水平的服务,就难以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就不可能有竞争实力,大制作、小制作都要讲究,只有对观众负责,观众才能对票房负责。
今年的电影题材规划中,既要组织好纪念电影百年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的扛鼎之作,也要组织好面向农村、面向青少年的优秀作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样化类型化的作品;既要拍摄好故事片,也要拍摄好纪录片、科教片、动画片、戏曲片;既要拍摄好胶片电影,也要拍摄好数字电影、电视电影。
总局在创作方面要做好选题规划,加强创作指导和服务。一是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国有制片集团和重点影片的扶持力度,以政府采购的形式选购一批重点剧本和重点影片;二是积极推进属地审查的试点,凡地方省级广电部门提出申报,组建审查机构,即可以委托,按标准与程序审批;三是进一步改进评奖制度,按照中宣部的要求,将广电总局的广播电影电视所有奖项进行整合,在电影华表奖中,融汇华表奖各奖项和夏衍文学奖、童牛奖。
3、广泛普及国产影片发行放映,扩大促销力度,扩大市场服务,让中国电影走近校园,走近社区,走近农村,走近更多的观众
一是分档期推出100部中国优秀影片展映活动,可由发行放映协会和资料馆共同选定片目,总局给予鼓励政策,不仅在城市影院放映,还要充分利用大篷车,利用电影频道搞好展映活动,扩大宣传,鼓励影企联姻。
二是配合纪念活动和电影节展,搞好重点国产新片的展映。在1月9日长春电影节,5月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6月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8月份抗战胜利60周年,10月份国庆节,12月纪念电影100周年等几个热点档期,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和发行放映单位要组织好片源,设计好档期,组织新闻媒体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千方百计降低票价,优惠群众,搞好城乡电影放映,使展映活动取得实效。
三是扩大数字放映规模,春节前完成166个数字影厅的建设,2005年力争新增100个数字影厅,大力扩展片源,更新传播手段,放开供片主体、放开设备生产主体、放开影厅建设主体。总局给予重点片数字转化的适当补贴政策。经电影局争取,国家税务总局流转税司已批准民营电影制片和发行企业可免征拷贝销售的营业税和拷贝发行的营业税。
四是扩大大篷车流动院线的试点,推动国企改革,支持国有制片厂30辆车;同时启动农村电影数字放映试点,扶持校园院线、青少年院线的数字电影放映,扩大覆盖面。五是继续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按照总局“农村服务年”的要求和部署,从工程建设转化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搞好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服务和科技生活服务,为国家重点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为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目标服务。
各级电影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县级电影公司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其加快改革,面向农村搞活经营机制;同时绝不可以垄断市场,要大力培育农村个体放映队,鼓励各种所有制主体从事电影放映活动,允许跨地区经营。凡是政府资助与采购的2131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老少边贫地区必须要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放映设备,落实好放映计划和责任,组建好放映队伍,加强对放映人员的培训,译制好少数民族语拷贝,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好务。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各级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开发两个轮子一起转,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放开市场,实实在在地解决农村电影放映中的主要问题,为基层排忧解难。
4、全面深化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现代电影市场体系,壮大电影实力,提升电影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2005年,电影体制机制改革有两项重点任务:
(1)深化国有电影企业改革,大力培育新型的电影经营主体
中央领导反复强调,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推动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尽快转制为企业,培育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电影集团化的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整体上国有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还相当薄弱,一些事业体制的电影制作发行单位尚未彻底转制,所以加快国企的转制与改制是当前电影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1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刘云山同志要求所有影视制作单位、电影厂、影剧院和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西藏、新疆特殊地区实行特殊政策外),都要转制为企业,并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造、集团化发展,从单一的国有所有制结构向混合所有制结构转变,成为真正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市场经营主体。
转企改制工作涉及现有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部分人员的安置分流,非常复杂,难度很大,因此既要坚决积极推进,加快步伐,又要慎重对待,加强指导,稳妥实施。要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真正切实地转换体制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王太华部长已经明确要求,“决不搞‘翻牌’集团”。要科学界定投资主体(股东会),决策主体(董事会),经营主体(总经理班子),监督主体(监事会),并配套实施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高度重视职工群众的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支持国有制片企业的集团化改革,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总局协调发改委,已经落实今明两年扶持国债贷款及资金6个亿,希望四大集团公司要充分利用好政策,加快改革发展步伐。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之一。
重点之二是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集团或公司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运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推动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电影企业上市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措施。中央要求我们作为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长春同志明确指出,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上市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促进电影企业体制机制创新,这是促使企业转制最彻底最有压力的办法;二是有利于筹集资金,促使电影企业做强做大;三是有利于培植一批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国有战略投资者,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四是有利于增强实力,抵御境外文化产品的侵入,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五是有利于增强文化的对外交流,通过境外资本和境外营销渠道,推进文化产品走出去。为此,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国有制片企业上市必须坚持国有控股,中影集团、西影集团要争取在全系统率先上市。
重点之三是大力培育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总局和商务部共同出台的第43号总局令,进一步放开了外资准入的门槛,制片领域可从合拍片向合资制作公司推进,外资不超过49%;中影华纳横店、中影索尼、横店东方洗印等合资企业已经开始运营,但发行领域暂不进入外资,放映领域外资可进一步控股,经审批可以不超过75%;外资虽然不可以经营院线,但可以经营影院或者成立影院投资管理公司。
(2)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加快影院建设步伐,扩大院线经营规模
加快影院改造、新建,扩大外资改造影院的试点;扩大院线制规模,加快结构调整;完善电脑售票,强化票务管理,合理定价,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影院服务水平,开展星级影院评定和“百强”影院评选活动。
5、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为电影产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而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方向。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并不是不要政府管理了,而是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要转变职能,从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到依靠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的综合手段来实施管理,理直气壮地加强管理,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政府与行业组织的关系。为此,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找准新的定位,就是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当前,重点有四项措施:
第一,坚持三个分开,三个转变,强化五项职能,建立宏观管理体系。各地政府部门要坚持政企、政事、管办分开,彻底转变管理观念、管理职能、管理作风,更好地全面履行“导向把握、政策调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五项职能。从办向管,从管企事业向管社会,从管“脚下”到管“天下”,从重事前审批向重事后管理、全程管理转变,更好地发挥“引导市场、培育市场、管理市场”的重要作用,使政府真正发挥“引导、调控、培育、服务、管理”的职责。
第二,加快电影立法,坚持把好四个准入关,制订和完善市场规则,健全电影法规政策体系。今年以来,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一方面体现了促进电影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改革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体现了规范市场竞争的规则和审批制度,为管理市场提供了法规依据。会上发的《依法行政读本》,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掌握,很好地贯彻落实,防止出现违法行政的问题。同时要对地方性的法规作好清理、配套、修改的工作。具体来说,电影市场的“四个准入”指:第一是规范市场经营主体的准入;第二是规范电影产品的准入;第三是规范民营、外资等各类资本的准入;第四是规范技术标准的准入。2005年,总局要全面组织《电影促进法》的起草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形成定稿,2006年颁布实施。
第三、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组织实施重点工程,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建立科学的统计、考核、评估体系。
一是要着手总结十五期间的工作,着手制订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的电影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电影发展规划,一定要争取纳入本地党委和政府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中,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
二是制定并完善产业政策和改革的配套政策,对农村电影、青少年电影、老少边贫电影的发展,争取在财税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要扩大电影公共服务的领域,让基层群众享有看电影的权益。还要加快投融资体制,金融风险机制改革,改变政府扶持方式,特别要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转制和落实安置人员给予的优惠政策。
三是建立完善的产业统计、考核、评估体系。统计数据是我们分析形势、解决问题、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工作是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体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规范标准,电影局起草了电影指标的统计制度,对电影产业的规模效益,对国有资产的评估、授权管理,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尤其是国产电影发行放映的考核,电影专项资金的使用,将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要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使统计准确、真实、有效,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今年,总局建立了广播影视统计信息数据库,还将建立全国广播影视统计信息网,使统计工作在全行业中率先实现全国联网,实现网上直接报送数据。电影局和各地文化广电部门要根据总局的部署,尽快适应和完善电影产业的统计工作,按照统一要求做好工作,以适应电影产业化的发展要求。
第四,要坚决打击走私盗版违法行为,市场偷漏瞒报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执法队伍的作用,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今年7月到8月,李长春同志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打击影视盗版的力度,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重锤打击盗版”,反盗版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各行业协会、各经营单位的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电影产业是“版权经济、版权贸易”,维护知识产权,整顿市场秩序,合理开发产业链条的营销层次,是确保产业链条不被分割和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反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确实是一场尖锐的斗争,也是对行业自律的一场考验,要充分估计其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现在不是无法可依,而是各级政府部门重视还不够,执法不严,打击不力,在根本上也有执法体制问题。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已经着手推动综合执法机构的改革试点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总局支持三大协会正在组建“中国电影版权保护协会”。我们首先要防止盗版从行业内部出去,从源头上堵住漏洞;其次要运用法律手段,联系文化、公安部门严查严惩。今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根据新司法解释,卖盗版碟超过5000张可判3至7年。而且,明确规定: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产品的行为,应当视为刑法第217条规定的“复制发行”。根据这一规定,对在线盗版行为,就可以依照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定罪处罚。我们要团结起来,运用法律武器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电影的正当权益和正常秩序。
6、加快电影数字化进程,构建数字电影放映的新体系
电影数字化发展是推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适应当今文化产业多媒体、跨媒体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战略措施。2004年是总局确定的数字发展年,在大力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同时,电影数字化进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探索中积累了初步经验。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搭建了一个数字转换的平台,《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已经出台,也确立了一个数字电影发展的标准。
下一步要在以下四方面加快数字化步伐:加快规模化的数字制作基地建设;构建多层次的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新体系,探索多主体的数字电影运营传输新模式;开辟数字电影节目制作整合的新节目源;逐步建立数字电影运营管理的新规则。
7、开创电影走出去工程的新局面,大力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制订鼓励产品出口的新政策,建立电影海外推广的新渠道、新机制
我国电影业的国际贸易逆差很大,电影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地位极不相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制定实施电影产品走出去发展规划,以财政、税收、融资等经济政策为杠杆,发挥电影海外推广中心的作用,运用多种措施鼓励电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要学会运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发展自己,大力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使外向型、国际化的电影产业快速发展,让中国电影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产品和品牌。
要努力提升电影走出去的水准,巩固确立电影展所取得的良好成绩,更主动地寻求文化外交的新突破;扩大国际营销,充分利用中外电影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继续扩大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份额创造稳定的良性机制。
8、精心筹备、注重实效,搞好纪念电影诞生100周年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举办中国电影100周年纪念活动,大家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方案很多,是件好事。但是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统筹协调好,按照王刚同志提出的“要精心筹备,要注重实效,要搞好配合”的指示精神,特别要把握好方向,把握好基调,把握好节奏,本着“隆重热烈、规模适度、注意节俭、讲求实效”的原则,本着“大型纪念活动与群众性参与活动相结合,党委政府部门举办与社会团体举办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要精心筹备,注重实效,搞好配合,形式多样,使各项活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总局已经初步成立纪念活动的筹备委员会,由王太华部长总负责。时间设计上是纪念活动贯穿全年,为观众服务贯穿全年。从1月9日的长春电影节开始,利用5月份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6月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8月份的广播影视博览会、电影华表奖颁奖等几个热点,在下半年逐步升温,12月份进入全面宣传。12月28日前后召开纪念大会和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仪式,达到纪念活动的高潮。
纪念100周年的根本目的是总结过去,开创未来。而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在纪念电影100周年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广大电影观众受益,为电影发展服务。各级电影部门,每一个电影工作者都要思考,我们为电影观众做了什么,我们为电影发展做了什么,要担当起建设电影强国大国的历史责任和政治责任,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
电影100周年纪念活动,除了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组织协调之外,各行业协会的和宣传媒体的积极参与也非常重要。各专业协会要在100周年纪念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以纪念活动为契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业务范围内不断创新行业管理机制,提高业务能力;各专业电影媒体《中国电影报》、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和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要及时准确地配合电影100周年纪念活动,宣传成果,营造气氛,凝聚力量,弘扬正气,持续推动电影产业和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电影战略研究、政策研究、学术研究很重要,要积极开展健康的电影评论和电影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电影人才的培养、队伍建设,积极发展电影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中青年在职人员岗位培训;积极开展“三项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大力培养优秀创作人员、经营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尤其要努力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下午,市政府召开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晚上,我区连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议,这既是市委的要求,也是我区创建文明城市的迫切需要。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工作已开展了多年,荣获了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今年,对※※市来讲,是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十分关键的一年。我区作为※※市的中心城区,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照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的标准,不折不扣、高标准地抓好落实,为※※进军文明城市贡献我们的力量,绝不能拖※※市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后腿。在此,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勿麻痹
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是一项政治任务,既是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又是社会建设方面的工作,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同时也是经济建设方面的工作。文明城市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文明城市的标准有9大项、35小项、127个子项指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中部经济欠发达的※※市来讲,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全国卫生、文明城市标准非常严格,目前有118个城进入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二是省辖市;三是县级市。其中:广州市、杭州市和※※市一样,都是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但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管理和人的素养、自然条件、气候条件都比我们好的多。对※※市来说,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的任务非常艰巨。市委、市政府既然决定要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我们就必须无条件按照目标抓好落实。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也是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目标,有很多指标与民生密切相关,如公共秩序、社区卫生、交通秩序等,同时也是一项经济建设任务。一个城市形象如何,决定了这个城市招商引资成效的好坏。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生产力。一个地区的软实力越来越重要。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就是要提升软实力,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包括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是一项政治任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连维良同志在今天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公共文明指数是确定文明城市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2009年,※※市公共文明指数的测评,在全国上报的候选城市中排第十名。今年,也将评选10个文明城市。这次要确保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成功,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连维良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去年王文超书记在任时是第十名,后来因为安全事故问题没有评上,今年若是后退了,没有获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资格,我连维良没有办法向※※人民交代。”如果要是这样,在座的各位应该怎么办?从现在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是宣传部门的一项工作,它既是一项精神文明创建任务,也是一项经济建设任务,又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落实改善民生任务。
从我区的情况来看,二七区在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中的位置很重要。因为二七区很有名,检查组要来查二七区,当然也有明察暗访。但我区的基础条件比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铁路沿线,包括施工工地的基础都比较弱。这些情况和问题的存在,加剧了我区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的难度。希望大家要提高认识,用心想办法把这项工作做好。这次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很大,尤其是新任市委书记作风严明,大家必须要跟上节奏。过去,个别同志往往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不在乎,有应付心理,领导检查时做一些表面文章,结果查出问题了,解释理由一大堆,这种人现在还确实存在。这次我提醒这些人,一定要高度重视,抱着对个人负责的态度认识到位,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更不要麻木不仁,否则就要负责任。
二、搞好宣传,营造氛围
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这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战役,需要全区上下、社会各界人士齐抓共管、共同完成。区长助理赵阳同志牵头制定了“四项革命”方案,实际上,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本身就是一场革命,是思想观念的革命,是工作方式的革命,是工作理念的革命,也是行为习惯的革命,更是整个大环境的革命。这需要全员上阵营造好氛围,尤其是要通过网络媒体、社会活动宣传,让各乡镇街道、社区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后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中来。昨天下午,在检查市容环境卫生时,我还提到这个问题,近期区委、区政府、乡镇街道层面都很重视,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好像再往下就找不到抓手了,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充分把群众发动起来。这次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老百姓发动起来。同时,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来,如区教体局要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发动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机关干部中党员、团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靠我们的工作去影响、带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对城区来讲,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涉及的公共单位很多,除了区直部门外,还有市直、省直部门,甚至有中央直属部门,有些没权力、没有办法去管理,但我们一定要在宣传氛围上影响他们。从区级政府层面看,有时做工作的手段有限,但不能因为缺乏手段工作就不做了。大家要认清现实,利用好《魅力二七》、政府内外网等宣传媒体,搞好宣传工作。同时,要通过广泛开展社会活动,如印发给全区人民一封信,制作宣传标语等,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以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制作标语的标准要高,各区直委局、乡镇街道的宣传标语内容,一方面要与创建文明城市密切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宣传我区的工作和形象,具体由区委宣传部统一负责制定。各乡镇街道要制定至少两条高标准标语,内容可以为:坚持科学发展、打造商贸强区、升级产业集群、壮大经济实力、着力改善民生、建设魅力二七,财富二七,商贸旺地等。如在二七广场周边,可以悬挂“打造中部城市第一商圈”的标语,达到宣传二
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的目的。有关宣传标语的标准,区委宣传部要统一把关,包括标语的格式、字体都要把关。同时,要发挥社区的功能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作用,把有关内容宣传到每家每户。
三、对照标准,细化任务
刚才,王鲁明部长已经给大家讲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和任务。整治社区环境,小区里道路平整硬化、干净整洁,背街小巷的路灯无破损,路面无坑洼现象等。这些一定要细化,细化到什么程度,如社区背街小巷的交通道路问题由谁分管,责任单位是谁,什么时间落实,落实的标准是什么,资金保证都要细化。“三具两基一抓手”,其中“三具”指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落实,出现问题往往就是工作安排不具体。如西工房社区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对照标准排查,发现的问题由谁来解决,责任单位是谁,什么时间解决,达到什么标准等,都要细化。关于整治公共场所的环境、交通秩序、文化环境、窗口服务环境以及青年志愿者服务方面的文件,会后各指挥部、委局、乡镇街道、社区都要细化方案。“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就是一项全局的、重中之重的工作。”这是连书记今天讲的一句话,大家要认清这句话的分量。作为一个具有政治敏感性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党员,应该知道劲往哪里使,既要突出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全力抓好落实。
二七区的工作重点在哪里?第一,占道经营必须取缔。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没有条件,没有理由可讲。行政执法大队、各乡镇的执法中队要坚决完成任务。第二,城乡结合部脏乱差必须解决。第三,城中村脏乱差必须解决。第四,铁路交通沿线两侧脏乱差必须解决。第五,建筑工地包括拆迁、施工工地,要严格按照要求文明施工。区建设局制定了关于拆迁、施工工地标准的管理方案,但是方案有点笼统,一定要再具体一点,同时要注意方案的可操作性,如上海文明施工要求做到“泥浆不外流、轮胎不沾泥、尘埃不外扬、施工不扰民”就非常具体。再一个就是交通秩序是个大问题。目前,造成城市拥堵的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市民文明交通素养不够,行人闯红灯的很多,加上一些开车的不自觉往前加队,结果把整条路堵死了,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市里发了关于治理当前交通不文明行为的一些规定,其中:发现公车违章一次没收车辆,没收后该单位三年内不准购车;发现公务人员驾驶私人轿车违章,除了批评教育外,然后要扣除个人本文明奖,不得参与评先。如果发现两次,该单位所有人员的文明奖全部取消。作为文明单位,如果有人违章一次,他本人文明奖就没有了;如果违章达两人次,就要取消单位的文明奖。公务人员违章发现一次,年终考核取消一个评优百分点。希望大家相互监督,尤其是各乡镇街道、各委局的一把手,特别是分管领导,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
四、强化责任,抓好落实 我们所讲的一切,包括开会、发文件、讲话,其目的就是要把工作落实好、任务完成好。有很多工作往往落实不好,其原因可能是态度问题、能力问题、水平问题、合作能力差的问题等。针对如何抓好落实问题,我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带头,全员上阵。对我区来说,区四个班子领导都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深入联系分包的乡镇街道参加义务劳动,分管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全区所有的党员干部群众都要参与进来,实现全员上阵。每周五下午,区委主要领导都要检查并参加义务劳动,这项工作必须坚持下去,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检查是否在干,还要检查效果如何。有些人参加义务劳动存在应付行为,目标、任务不明确;有些干部看着是在干活的,但做的是无用功,没什么效果。我在这里强调,今后各乡镇街道、委局等单位的义务劳动要坚持好,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同时也要把辖区公共单位、文明单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当前,我区的阶段性工作就是按照标准抓紧完成。区委宣传部、文明办作为牵头部门,要科学合理分工。乡镇街道、相关职能委局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基础上,要注意各司其责、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继续发扬“有人负责我协助,无人负责我担当”的精神,确保创文工作完成。
(三)操真心,负全责。要把创文工作作为自己的事情或家庭的事情办好。对于二七区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市也是一个大家庭,但有些同志存在狭隘的家庭观念,只顾自己的小家庭利益,甚至还有些人对自己的小家庭不负责任,这样的干部要进行责任追究。希望区纪检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察力度,把这些人坚决清理出二七区机关干部队伍。大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工作来弥补我区硬件不足的弱点。今天市里开会表扬二七区,我在下面听了非常高兴,说明我区这段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当然也不是说我们没有问题。这些证明了一点,只要我们认真去抓,真正做到“操真心、负全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问题出现或长期得不到解决,其原因有能力方面、水平方面、态度方面、责任心方面的问题,区纪检监察部门、“三大一促”办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看看到底是哪个方面的问题,最后给以相应惩罚。
(四)规定时间完不成任务的,要加班加点。应该说,全区机关干部创文的积极性上值得肯定,大部分同志都紧张起来了,尤其是大部分乡镇街道的干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有些委局的个别同志,始终没有紧张起来,一直在表演。其实,大家看得很清楚,包括我也看得很清楚,谁在“操真心、负全责”工作,谁在工作中应付、捣蛋,不要想着领导看不到、不知道,当你表演到一定程度,自然要受到严肃处理。
(五)群众、网民、媒体反映的问题要立即受理。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受理、解决群众反映合理的问题,不合理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凡是自己职能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要立即办理。当然,有些问题不是我们职能范围内能够解决的,一定要做好上报工作。今天,连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解决不了、职责不清的问题,一定要立即报告。”如遇到解决不了、职责不清的问题,要立即报告,如果你一不解决,二不报告,出了问题,要追究你的责任。有时职责划分不可能像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有些问题是没办法划清的。今天中午,我约了※※铁路局党委副书记一起研究铁路沿线整治问题,五里堡街道辖区内铁路沿线有段脏乱不堪,到处都是违章建筑,严格说来,属于铁路局职责范围内的事,五里堡街道也管不了,※※市既然把任务下到我区,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不过,※※铁路局很配合,答应尽快把那些违章建筑拆除,并做好清理工作。今后,对于职责不清问题,一是主管领导说了算,二是区委宣传部、文明办说了算,三是编办说了算。当然任务当前,不可能让编办查一查任务到底是谁的,这时分管领导完全可以拍板,你先把事情解决了。在落实任务的过程中,允许有意见,但前提是必须先把任务落实了,绝对不允许一不落实,二不报告。这作为一项规定、一条纪律,希望大家要认真遵守。同时,针对群众、网民反映的问题,落实后要向问题反映人反馈。
(六)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硬措施。最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我区要严格遵守,其中有加强对两公人员交通车辆违章的治理,已经出台了相应文件。“两公”指的是开公车的人员和开私车的国家公务人员。袁新生区长助理要牵头制定出台我区相应的两公人员交通车辆违章治理措施,组织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检查,也可以先将发现的违章车辆收回,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要把此项工作落实好。如果发现违章公务交通车辆,一律没收,然后在区财政范围内重新分配,包括县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文明行车。区委宣传部、文明办、交通治理办公室要尽快出台相关方案;区纪委监察部门要严格执法。若发现公务交通车辆违章一次,要扣除所在单位文明奖,此项工作由区委宣传部、文明办负责落实;同时所在单位年终考核评优降低一个百分点,这项工作由区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此外,单位人员违章,除了要扣除文明奖、年终考核降低一个百分点外,单位一把手要写出书面检查,在《魅力二七》上刊登。同时,除单位一把手文明奖不能拿外,还要取消所在单位评优资格。市委、市政府还要相继出台相应的措施,大家千万不要违章,防止出了问题后,除了经济损失外,涉及的领导干部还要丢脸面。
(七)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确保圆满完成任务。各单位各部门要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标准,无条件地做好工作,区财政局要保证充足的物力、财力供应。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市场化运作的,要进行市场化运作。不能因为财力问题,造成该落实的不落实,或者降低工作标准。如果人力不足,要想尽一切办法,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人员帮助。
(八)严格奖惩。原则上,任务完成好的单位要奖励,任务完成好的个人要奖励、提拔;完成不好的单位或个人要问责、追究。前段时间,我区出台了迎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的奖惩办法,这个办法也完全适用于创文,区委宣传部、文明办要尽快出台相应的奖惩办法,王鲁明部长、赵阳区长助理要迅速对接、严格奖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已经没有退路。连书记在讲话中说,今后工作中要严格落实责任,我区要实行责任与分管领导、分包领导挂钩制度。
(九)深入开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二七人”教育活动。在全区开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教育活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我们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区委宣传部、文化旅游局要尽快组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团,开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曲大家唱活动。现在,有些单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开展的比较好,但也有些单位和领导干部一直认识不到位,在消极观望。一些机关干部的行为、言语表现比较差,如大院里的个别机关干部早上做广播体操时,背着包、穿着高跟鞋、戴着耳环,就这样什么事情干不好。我再次强调,机关干部着装一定要合乎标准,朴素大方,区“三大一促”办要把这作为一项标准,加强督导检查。
(十)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我区专门安排“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教育活动,要抓紧抓实,真正抓出成效。区联合督查室、文明办、“三大一促”办最近要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我发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教育活动开展的不平衡,各单位进度也不平衡。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在抓创建文明城市时,一定要抓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从根本上提高全区的文明素养。
● 陈 希
历时20天的全校体育工作会议今天即将闭幕,通过师生参与的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总结了成绩,看到了差距,形成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次会议必将对促进今后我校的体育教育和体育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利用今天的机会,我就学校体育谈几点意见。
一、继承和发扬清华体育的优良传统
清华大学是一所具有很好体育传统的学校。早在建校初期,学校就把体育设为必修课,规定体育不及格不能毕业,同时组织开展了很多课外体育活动。尽管开始时有不少争论,受过挫折,但是在马约翰教授等体育教师的坚持和周诒春、梅贻琦等一些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体育在我校一直没有间断并有所发展,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在以蒋南翔校长为代表的历届领导班子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以马约翰先生、夏翔先生、王英杰先生等几代体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校的体育有了新的巨大发展,课内的体育教学不断丰富和提高,师生的业余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重视体育成为了我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在95年的办学历程和体育发展历程中,我校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体育传统。在这些传统中,我认为最主要的有四点:
一是爱国的传统。
清华早期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诞生于清朝末年,广大的清华师生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烈的民族耻辱感,洗雪国耻、科学救国很快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主流。当时学校开设体育课程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首要出发点在于强身健体,改变广大学子柔弱的体质,使之有报效祖国和民族的身体基础。马约翰先生刚来清华时是教化学,为了使出国的学生身体像样一点、不至于被称为“东亚病夫”,这才改教体育。面对国势微弱的国家,他树立了“体育强国”的理念,认为要解决中国知识分子救国“无实行之准备及毅力”的问题,就要借助体育运动之开展。
解放后,广大清华师生焕发出更加巨大的爱国激情。在蒋南翔校长“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召唤和鼓舞下,一批又一批清华学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毕业后以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国家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很多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例如,葛洲坝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徐鸣琴学长,她1955年从我校电机系水力发电专业毕业,在校期间门门功课优秀,而且热爱体育,是我校体操队的一名优秀队员,获得过优秀毕业生奖章。在献身祖国水电事业50年的风雨历程中,徐鸣琴学长从大东北走到大西南,穿山越岭,参与了包括官厅水库、二滩电站、葛洲坝电站、三峡电站在内的数十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如果没有学生时代热爱体育,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很难在长期野外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取得事业的成功。这样的事例在清华数不胜数。前不久,一批在二汽等单位工作的老校友自豪地表示已经做到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要求,并主动提出为祖国、为人民健康工作六十年的新目标。
爱国主义是清华精神的主旋律,也是贯穿清华体育的灵魂。
二是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的体育教育,从一开始就注意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使之各部分协调发展,同时还不仅仅局限在强身健体,也十分重视人格的塑造与意志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梅贻琦校长指出“清大学程中重要一部分是为体育”,并认为体育有助于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体育训练之目的在于振奋精神。他说:“必使在校各个学生,皆得受相当之训练,使其体力增长,能应将来做事之需要。”马约翰先生也说过“体育是养成完整人格的最好工具”,并在著名的论文《论体育的迁移价值》中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作为清华体育的无数受益者之一,钱伟长学长的事例很有代表性,他从当年进校时一名身高仅一米五几、体检不合格的体弱学生,在马约翰先生的指导下锻炼成为了一名具有专业水准的运动健将。钱伟长学长在回忆马约翰先生的文章中认为,马约翰先生通过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人格,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促进了全面成长。
新中国成立,蒋南翔同志就任清华大学校长以后,认真贯彻毛主席提出的“三好”这个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把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高度重视和亲自抓学校体育工作。他指出,体育“不应该把它仅仅看作一门普通的课程。德育、智育、体育三育之中,它是其中之一;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三好’之中,它占一条”。他在1957年召开的学校体育干部会上专门讲话指出:“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体育不但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在“三好”方针的指引下,我校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了业务学习和思想品质的提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1983年我校“文革”后首次评选的10名“三好学生标兵”中,黄万年、陈苑生、宋军、牛淑芳等4人都是体育代表队的队员,他们的例子充分说明体育对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近些年评选的学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其中也不乏优秀的学生运动员。
重视全面发展,我校还特别强调体育文明,注重体育道德风尚。马约翰教授常说“Fight to the finish and never give in”(坚持到底,绝不放弃)和“Sportsmanship”(体育家道德),他强调“球可以输,运动道德不能输”,“不许踢人、压人、打人”,这些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体育比赛中强调“三不”原则——不做假、不吃“药”(即不用兴奋剂)、不点钱(即不搞金钱刺激),同样是坚持把培养人放在首位。
坚持把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育观,无疑也是我校体育的一条成功经验和宝贵传统。
三是面向全员,重视全过程。
学校不但抓体育课教学,抓体育代表队的建设,而且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把热爱体育锻炼、崇尚体育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广大师生员工的心中。这也是我校体育长期形成的又一个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
有位退休教师回忆五六十年代时说,校园里每天下午的体育锻炼时间,同学们都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出图书馆,马路上、操场上、球场上到处都是锻炼的人群,犹如万马奔腾,热火朝天,充满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欢乐,“许多到清华参观过的外宾都称赞不已”。当时很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十年代,蒋南翔校长还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利用晚上时间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每次一个半小时,给全校师生树立了榜样。九十年代以来,针对研究生培养规模逐步扩大的情况,学校又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增加面向研究生的体育选修课,组织研究生运动会和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欢迎。不仅大学,我们的附中和附小也有重视体育工作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好传统。
目前,我校学生已经形成了以“马约翰杯”为龙头,以竞赛为主线,贯穿全年的群众性竞赛体系,竞赛项目达到40多个,参与人数达到40000余人次。我们的体育工作,不仅面向广大同学,而且面向教工;不仅面向在职教工,而且面向离退休人员。现在,全校有16个教职工体育协会,会员人数2000余人,参加协会活动的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人数超过6000人,每年参加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的教职工达到2万多人次。曾任工学院院长的施嘉炀学长在90岁以后,除仍能从事教材编写工作外,还能骑自行车和打网球;黄克智院士每天坚持锻炼,耄耋之年而科研越做越活跃;中青年教授郑泉水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这些数字和生动的事例充分说明,面向全员、重视全过程,使体育在我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
四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这是我校体育工作能够长盛不衰、始终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校初期,我们就重视体育,把体育作为必修课,并规定每天下午4~5点是“强迫锻炼时间”,这是我国现代学校一项了不起的教育思想创新和教育制度创新。五十年代,我们提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掀起群众体育的高潮,提出“业余赶专业”、建设体育“登山队”,同样是学校体育思想和体育制度的重要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继承体育优良传统的同时,针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的改革与创新。体育课方面,我校建立了“4+3+1”的大学本科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大幅度增加了体育课程的门类,增设了网球、体育舞蹈等许多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大学体育课程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群体方面,我们举办了新生赤足运动会、研究生师生趣味运动会,积极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很多院系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群体活动,师生的各种体育协会蓬勃兴起。体育代表队建设方面,我们提出了“体脑平衡、追求卓越”的体育思想,在招收“马约翰班”的基础上,实行了“大、中、小(学)相衔接,教、体、企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创办了高水平的学生田径队、跳水队、射击队、赛艇队、篮球队等,努力探索在普通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级学生运动员的新途径,涌现出以胡凯等同学为代表的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运动员,为国家争得了许多荣誉。近年来,我们还努力把学校体育纳入学科建设的轨道,体育学科建设和体育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这些传统是一代又一代清华人集体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我校体育工作乃至整个清华办学历程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全校干部师生应该在今后的办学实践和体育教育中将这些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二、新形势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当前,我们的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作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力军,高等学校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不仅是关乎学校自身发展的头等大事,决定着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而且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影响和决定着国家长远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素质和层次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给我们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质量的诸多要素中,身体健康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诸多手段中,体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因此,当我们面向未来审视学校教育,可以看到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全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新形势下的体育工作应该引起我们加倍的重视。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是时代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五十年代初期毛泽东同志向我国广大青少年提出“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要求以后,德育、智育、体育“三好”就成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追求的培养目标。在2001年我校90周年校庆时,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也向清华学子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希望。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并列,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一以贯之的原则,必须始终坚持、毫不动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要和不断加强德育、加强智育、加强美育一样,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认为,加强体育工作也是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围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不断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学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职工为本,努力促进广大师生的全面发展——这个全面发展,包括体育的发展,身体的发展。同时,每个人的发展也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问题。体育是每个人实现身心健康、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对于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和促进作用。没有体育,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个人的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就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甚至失去了物质载体,就无法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广大师生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去年下半年,我校集中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和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情空前高涨。对于学校来说,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首先要代表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生活的“本钱”。人的一生,事业和生活两个轮子要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因此,重视和加强体育工作,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做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代表的一个具体体现。
现在整个社会的节奏加快,人的压力不断加大。特别是作为清华的师生,肩负着国家和人民更多的期待,大家的节奏更快,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不但能够促使广大师生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而且能够有效地舒解紧张学习、工作造成的负荷。尤其是对于承担着较重担子的中青年教师,促使这些同志挤些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对于国家和学校的事业、个人的成长和家庭都是一种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对于广大学生而言,青年时期打好身体的基础就更加重要。早在七十年代末蒋南翔同志担任教育部长的时候,就曾针对当时一些学校轻视体育的做法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常说不能误人子弟,既不能误人家孩子的学习,也包括不能误人家孩子的身体,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哲人已逝,言犹在耳!在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锻炼方面,学校各级组织、广大干部、全体教师都要切实承担起蒋南翔同志所讲的责任。这个责任履行得如何,也是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把尺子。
第三,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是建设和谐校园,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贯彻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就是要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
体育是促进沟通、增强团结、激发活力,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运动,在倡导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增进师生员工健康的同时,能够扩大学校内部不同群体、不同个体间的交流沟通和团结互助,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增强学校和各院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体育运动,广大师生在遵守公平竞赛的原则和坚持体育道德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依法治校、保持校园秩序的重要性,更好地体会“严谨为学、诚信为人”之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有助于促使全校师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通过体育运动,树立和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促使我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激发我们在事业上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积极进取、攀登高峰,有助于促使全校师生员工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使整个学校充满昂扬向上的活力。通过体育运动,加强校内外的体育交流,传播先进的体育文化,有助于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文明程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树立我们学校良好的对内对外形象,创造内外和谐的校园环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我们的广大在校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一定会对他们毕业走向社会后的成长成才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天同学们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所接受的熏陶,今后必将促使大家把清华的体育文明、体育精神、体育传统发扬光大,用团结互助之风、严谨诚信之风、公平公正之风、积极进取之风,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既是我们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也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以创新精神切实加强我校体育工作
当前,我们党和政府确立了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方针,我们学校进入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第二个九年的关键阶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校实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全校工作,包括体育工作,都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为动力,积极进取,努力开拓,不断推进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具体到今后如何加强体育工作,我想强调五点。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就是要把对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与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与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机结合起来,与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紧紧联系起来。学校党委行政、学校体委的负责同志和学校各级干部、广大学生工作干部、学生干部,都要从这个高度来重视体育工作,努力把这次体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一方面是加强学校党委行政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强化学校体委对体育工作统筹协调的功能,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院系党委行政对本单位体育工作的领导。院系是学校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院系一级是不是重视体育工作,能不能实施有效的领导,是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能否得以落实的重要组织保证。很多院系的体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院系领导重视。汽车系学生工作系统提出“以体育的文化塑造人,以体育的精神鼓舞人,以体育的氛围培养人”的理念,充分发挥院系学生体育的育人功能,从体育工作一般的单位变成了体育工作的先进单位,这与汽车系党委行政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有的院系成立了党政领导任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这个经验值得推广。院系的党政负责同志都应该切实重视和积极推动本单位的体育工作。
第二,继续加强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要始终围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多样化的人才这个中心任务,要始终促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以“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学校体育观为指导,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扩大体育课程容量,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引导广大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不但掌握运动技能,更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实现终身锻炼打好基础。
体育教育包括课内的体育课程和课外的群众体育活动,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两方面都要加强,既要大力推进体育课程建设,又要进一步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创造人人热爱体育、人人投身锻炼的氛围。要健全课外体育竞赛的体系,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创新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增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要围绕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普及奥运知识,弘扬奥运精神和体育道德,倡导体育文明,发展体育文化。在继续大力支持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积极组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各种学生体育协会,培养学生体育骨干,激发和调动广大学生在学生群体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加强体育教育,我们还要继续重视体育代表队的建设。体育代表队是学生群众体育的排头兵,也是我校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要发扬我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带动普及、以普及促进提高”的传统。对于高水平学生体育代表队,我们要坚持体脑平衡、全面发展的要求,恪守“不做假、不吃‘药’、不点钱”的“三不”原则,坚持走集约型的科学训练之路,不断创新训练思想、改进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促进体育代表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为国家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优秀人才。
第三,高度重视和切实改进教职工体育。
教职工体育,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工队伍的身心素质和健康状况,是学校竞争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教职工体育,不仅对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工体育的领导和投入,不断改善教职工体育锻炼的条件,创造促进教职工体育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体育工作模式,创造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推动群众体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要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职工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和身体素质状况评价体系。要提高教职工的体育锻炼意识,尤其要关注中青年学术和管理骨干的体育锻炼问题,努力探索促进教职工群体活动的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全民健身的校园环境。要调动各单位和基层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组织教职工开展工间操、工前操、工后操等覆盖面广、简单易行的集体健身活动。要发展教职工体育协会,加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真正依靠广大教职工搞好教职工体育。
广大离退休人员为学校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关心离退休人员,尤其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重视离退休工作,尤其要切实抓好离退休教职工的体育工作。要积极调动离退休人员参与锻炼健身的积极性,支持有关单位和离退休体协积极开展老同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促进广大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四,进一步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师资队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力军,继续重视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十一五”规划制订的体育工作目标、促进学校体育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要做好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按照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的方针,不断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要努力搞好体育科研与体育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优势,力争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努力形成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清华体育学科,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业务成长、发挥潜力的良好平台。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方针,既要积极做好现有中青年体育教师的业务培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又要不断扩大体育师资的来源,积极引进多种特色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体育教师。要不断改进体育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的政治成长和生活工作状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五,积极推进体育场馆、设施和条件建设。
二00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我很高兴能出席这次全国仓储业国标宣贯工作会议。作为一名长期在流通领域工作的老同志, 作为中国仓储协会的名誉会长, 我很乐意担任仓储业三项国家标准贯彻实施委员会的顾问, 并热烈祝贺本次会议的召开!
刚才, 绍基同志的讲话, 讲得很好, 我都赞成。下面, 我就三项标准的贯彻实施讲三点意见:
(1) 仓储业三项国家标准的颁布, 来之不易, 填补了空白, 意义重大!这既是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新突破, 也为进一步做好仓储业标准化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三个标准分别以“仓库等级”、“服务质量”、“职业资质”为主题, 抓住了仓储业发展的根本。过去, 原国内贸易部、其它流通部门, 制定过仓储方面的许多规章制度, 在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 老的规章制度的精神应该继承, 但标准化、规范化的意义更大, 国家标准更有权威。通过健全的仓储业标准化体系, 必将推动我国仓储业的快速健康地发展、推动仓储业的现代化。
(2) 这三项国家标准, 是仓储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 也是行业协会难得的工作机会与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 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 公正、公平、公开地开展相关评定、评鉴与认证工作, 抓紧、抓实、抓出效果来, 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由全国仓储行业组织主持评定仓库等级与服务质量是国家标准文本中直接明确的, 负责组织申报与现场评审的地区评定 (评鉴) 工作机构也是地区相关行业组织, 我们大家都要认清责任, 坚持行业组织的中立性、坚持国家标准的严肃性, 以恭谨的态度, 切实按照标准、按照相关实施办法, 不变通、不走样的开展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这项工作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才能使这项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在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09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12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29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07-01
陆昊在全国共青团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27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10-30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10-06
在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