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教育论文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民办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教育论文(精选4篇)

浅析民办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教育论文 篇1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对民办高校的教育培养提出了要求,它要求民办高校必须根据城市现代化的建设需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并且有过硬的职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的角度入手,从而探索民办高校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实施策略,以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复合型人才;多学科交叉

一、时代要求

市场经济多样性对民办高校提出了要求:第一,民办高校作为大众教育时代的产物,应当主动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有较强的职业技术和岗位适应性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确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各种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人才。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变化将日趋频繁,部门与行业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就能够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从事不同的工作。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保证其基本教学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能动性和积极性,有所侧重、办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内涵及特点

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而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思维敏捷,一专多能,具备一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理论够用,实践为先。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强调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要基本通晓两到三门专业或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并能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和专业细化的需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将知识结构拓展至相关的学科,提高实践能力,能在合适的岗位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2.能力综合,情、智并重。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有专业所需要的能力技能,还要能够将多学科的能力相融合,达到对原有学科知识能力的超越,形成跨学科的综合创新能力和情、智思辨能力。具体而言,复合性能力可以归纳为:(1)学习能力,即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而自主地获取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2)公共能力,指能够运用方法学的思维解决不同情境下的人际关系能力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3)创新能力,运用创造性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工具性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外语等现代工具手段将知识运用于具体生活实际的能力。

3.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应具有基本的文化沉淀和人文精神,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富于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清晰的思维、较强的判断力以及处事能力。

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多种专业技能和基本的文化教养,具有多种处事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并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策略

1.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确定复合型人才目标定位。民办高校大多是招收二本、三本或高职高专的学生,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基地。因此,民办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为定位,以就业为导向,紧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培养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多功能型人才。民办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实际资源以及民办申报新专业的优势,抓住文理渗透学科交融的背景,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特色专业。北京地区民办高校应依托大北京的战略布局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会计、保险、商贸、物流、文化、会展、旅游等专业,服务区域经济。

如英语专业相关课程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复合;英语专业相关课程与涉外法律专业课程的结合;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的交叉;IT相关课程与财经相关课程的复合;市场营销相关课程与网络、多媒体等专业相关课程的融合;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课程的对接等。 2.多学科渗透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组织、教学活动中的框架。民办高校由于生源文化课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人才培养方案要遵循育人为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情、智并重,全面发展的原则。

以项目教学为导向,打破专业壁垒,进行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学、用并举,完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适时教育,情、智并重,一专多能,文理兼顾,建立跨学科的模块式教学体系,以适应现代社会技术更新频繁、岗位多变的特点。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按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体系为基础,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基础理论教学上,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讲清要领、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的完整性、深刻性、前瞻性相比专科高职教育要强,但相比普通学科型高等教育会弱一些,可以是跨学科的模块式教学。专业技术课要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适应性,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应用能力。

3.情、智并重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不同课程的有机组合,它决定塑造人才的模式和学生知识结构。目前,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一个模式,不同学校是同一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基本相同,这样可能限制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可能阻碍学校自我发展、办出特色。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组织教学,坚持“少而精,拿到手”,突出应用性,课程设置满足社会需求,同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偏好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适时教育。学科间的不同课程相互补充,实现交叉选修,实现专业优势互补。既有大学科的共性基础课程,又有跨系、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不分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工作中,要破除“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设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去改造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课程体系除了迎合岗位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公共能力和人文素质,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如构建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对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对文科学生进行科普常识教育。同时开展小学教学活动,面向社会,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爱心,培养学生的公共能力。

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能服务区域经济,而且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社会公信度。

4.整合教学资源,形成强势学科群。学科群的建设与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主要依托所在城市,坚持大众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造就一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服务等领域内的优秀人才。其学科特色要体现城市主题,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为了克服民办高校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经验不足等局限,学科建设应注意发展与城市相关的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以城市问题为纽带、以技术渗透为前提,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建设以城市问题科研攻关为任务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积极引进所在城市优秀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如师资、实验条件等),实现横向联合,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民办高校的学科群建设,形成强势学科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科群的师资队伍与学术团队。

5.民主治校,专家治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校企合作交流。民办高校“家长制,一言谈”的治校治学方略一直被社会质疑,也影响到优秀人才加盟民办教育队伍的意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薄弱是普遍的问题,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却非常需要既有学术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管理队伍。因此,民办高校要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管理机制,给双师型教学及管理人才以宽松的进出环境。

民主治校,打造校系两级管理干部队伍,公开竞选上岗,接受群众监督,实行任期制。专家治学,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研究、实践团队,专家请进来,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教师送出去,教师轮岗去企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浅析民办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教育论文 篇2

市场经济多样性对民办高校提出了要求:第一, 民办高校作为大众教育时代的产物, 应当主动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有较强的职业技术和岗位适应性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确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各种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人才。第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行业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变化将日趋频繁, 部门与行业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 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就能够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从事不同的工作。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保证其基本教学质量标准的前提下,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能动性和积极性, 有所侧重、办出特色,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内涵及特点

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而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思维敏捷, 一专多能, 具备一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 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理论够用, 实践为先。

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强调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 要基本通晓两到三门专业或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有很强的专业技能, 并能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和专业细化的需要不断拓宽知识面, 将知识结构拓展至相关的学科, 提高实践能力, 能在合适的岗位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2. 能力综合, 情、智并重。

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有专业所需要的能力技能, 还要能够将多学科的能力相融合, 达到对原有学科知识能力的超越, 形成跨学科的综合创新能力和情、智思辨能力。具体而言, 复合性能力可以归纳为: (1) 学习能力, 即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而自主地获取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 公共能力, 指能够运用方法学的思维解决不同情境下的人际关系能力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3) 创新能力, 运用创造性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工具性能力, 熟练运用计算机外语等现代工具手段将知识运用于具体生活实际的能力。

3. 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

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应具有基本的文化沉淀和人文精神, 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 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富于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 清晰的思维、较强的判断力以及处事能力。

由此可见, 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多种专业技能和基本的文化教养, 具有多种处事能力和发展潜能, 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并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策略

1.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确定复合型人才目标定位。

民办高校大多是招收二本、三本或高职高专的学生, 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基地。因此, 民办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为定位, 以就业为导向, 紧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 培养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多功能型人才。民办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实际资源以及民办申报新专业的优势, 抓住文理渗透学科交融的背景, 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设置特色专业。北京地区民办高校应依托大北京的战略布局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需求, 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会计、保险、商贸、物流、文化、会展、旅游等专业, 服务区域经济。

如英语专业相关课程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复合;英语专业相关课程与涉外法律专业课程的结合;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的交叉;IT相关课程与财经相关课程的复合;市场营销相关课程与网络、多媒体等专业相关课程的融合;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课程的对接等。

2. 多学科渗透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 是教学的依据, 也是教学组织、教学活动中的框架。民办高校由于生源文化课基础薄弱,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才培养方案要遵循育人为本,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情、智并重, 全面发展的原则。

以项目教学为导向, 打破专业壁垒, 进行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 学、用并举, 完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适时教育, 情、智并重, 一专多能, 文理兼顾, 建立跨学科的模块式教学体系, 以适应现代社会技术更新频繁、岗位多变的特点。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按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体系为基础, 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基础理论教学上, 坚持以应用为目的, 以讲清要领、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 理论的完整性、深刻性、前瞻性相比专科高职教育要强, 但相比普通学科型高等教育会弱一些, 可以是跨学科的模块式教学。专业技术课要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适应性, 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应用能力。

3. 情、智并重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不同课程的有机组合, 它决定塑造人才的模式和学生知识结构。目前, 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一个模式, 不同学校是同一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基本相同, 这样可能限制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同时也可能阻碍学校自我发展、办出特色。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深入, 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组织教学, 坚持“少而精, 拿到手”, 突出应用性, 课程设置满足社会需求, 同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偏好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适时教育。学科间的不同课程相互补充, 实现交叉选修, 实现专业优势互补。既有大学科的共性基础课程, 又有跨系、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不分专业, 自由选课, 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工作中, 要破除“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设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去改造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课程体系除了迎合岗位需要,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的公共能力和人文素质, 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如构建通识课程教学平台, 对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 对文科学生进行科普常识教育。同时开展小学教学活动, 面向社会, 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调查研究, 培养学生的爱心, 培养学生的公共能力。

民办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能服务区域经济, 而且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社会公信度。

4. 整合教学资源, 形成强势学科群。

学科群的建设与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 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主要依托所在城市, 坚持大众教育, 以本科教育为主, 同时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造就一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服务等领域内的优秀人才。其学科特色要体现城市主题, 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 为了克服民办高校师资力量薄弱, 办学经验不足等局限, 学科建设应注意发展与城市相关的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 以城市问题为纽带、以技术渗透为前提, 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学术团队, 建设以城市问题科研攻关为任务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中心, 积极引进所在城市优秀教育资源、科研资源, 整合学校现有资源 (如师资、实验条件等) , 实现横向联合, 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 探索民办高校的学科群建设, 形成强势学科群,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科群的师资队伍与学术团队。

5. 民主治校, 专家治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教师校企合作交流。

民办高校“家长制, 一言谈”的治校治学方略一直被社会质疑, 也影响到优秀人才加盟民办教育队伍的意愿,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薄弱是普遍的问题, 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却非常需要既有学术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管理队伍。因此, 民办高校要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管理机制, 给双师型教学及管理人才以宽松的进出环境。

民主治校, 打造校系两级管理干部队伍, 公开竞选上岗, 接受群众监督, 实行任期制。专家治学, 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研究、实践团队, 专家请进来, 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教师送出去, 教师轮岗去企业培训,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使用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制, 使相近学科的教师能更好地交流合作, 以共同立题研究、共谋学科发展方式逐步形成学科群, 同时重视教师个体业务水平的提升, 开展教研活动, 实行帮扶政策, 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

参考文献

[1]荆光辉, 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思辨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4) :48.

[2]马春玲.对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高校学报, 2006, (4) .

[3]辛涛, 黄宁.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3) :50.

论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篇3

【摘要】中国加人WTO以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环境、好机遇、好势头,同时也由于新情况、新目标、新使命而面临着空前的大压力、大挑战、大考验。21世纪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竞争将会加剧,这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要把“培养高素

质的综合性人才”这个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实现“三个面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突出的矛盾就是“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不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难以充分发挥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出现,而我国人才如何接受国际竞争环境的挑战,成为高等院校一项迫切的任务。加上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不断涌现,岗位职业越来越不稳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因此,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合时宜,社会迫切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所以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征:1能力的综合性。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2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要着重于基本素质的培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校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2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给予学生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为了其专业需要而设置,基本能力也主要是为专业服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苏联和我国改革开放前都是很典型的专才教育模式,德国、法国也倾向于这种模式。3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指本科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管理、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牢固地打下学科性广博知识的基础,同时学习二个(或二个以上)专业方向。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第二(甚至第三,但极少)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其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1双学(历)位制。即在本科学习期间(或适当延长)完成两个跨学科专业的学习,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2第二学位制。即获得本科学位后,学习另一学科专业,获另一个本科学位。一般是为一些特殊工作需要开设的,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学位专业。

3联通培养制。一是专、本联通。即本科在校生在修完三年本专业课程后,进入另一学科专业学习1—2年,毕业后获原专业专科文凭和后专业本科文

凭和学位,如广西大学的“国际贸易3 2班”、“技术经济3 1班”等。二是本、硕联通。即通过三年或三年半本科学习,在本科第四年或本科最后一个学期跨学科修读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获学士学位后再用二年时间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取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如一些学校的工商硕士的培养即是如此。

4主辅修制。即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本、专

科)的同时,辅修另一学科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获辅修证书。这是一种可以普遍实施的培养模式,在目前来说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5选修课制。通过跨学院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让学生自由选读。学生修满某一模块的规定学分,给予类似辅修证书的学习证明,否则作选修课学分记载。模块式选课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成为复合型人才。选修课制是一种最灵活、最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普及性。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简言之,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有机交织的多种能力的人才,因此,摒弃过时的、僵化的、保守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我们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适应性、创造性”等本质属性,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构建起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1基础扎实。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对每个人来说是必要的。基础性课程或课程的基础理论,只有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才能使学生在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中适应知识更新和淘汰的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基础的“牢固”和“扎实”上下功夫,使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综合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专业的基本实验和研究技能、计算机能力、中外文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可持续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2知识面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现代化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度综合性。这两个特点使得社会上专业概念的淡化,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或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广泛的知识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在教育内容上要紧跟上新技术革命的形势,要更新技术,要注重课程配套、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面,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业训练,以后就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跨学科领域的工作或研究。

3素质全面。即要使学生具备把自己的事业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崇尚“真、善、美”,勇于坚持真理、热爱祖国的思想道德;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底蕴的人文修养,具有自信、乐观、豁达、合群,不怕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4具有科学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知识经济在要求人才拥有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人才的科学创新精神。谁掌握了更多的创造性知识,谁就更有竞争力。所谓科学创新,就是创造新的知识,发现新的规律,丰富科学知识的新体系,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所有这些构成了面向21世纪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现代人才品质与新人本教育.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2]人才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3]武汉大学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湖北日报.2001.7.6.

[4]复合型人才走俏招琦会,“金领”年薪起价八万[J1.南方都市报.2001年11月

浅析民办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教育论文 篇4

俄语是目前世界上三大语言之一,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我国尤其是东北地区外语教学中的热门语种。对于拥有地缘优势的东北地区高校而言,发展俄语学科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中俄关系稳定、政治互信,其良好关系拓展与深化了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国在航天、石油、核电站等多领域的大批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正在实施,科技与教育领域的合作也逐步深化。所有这些都要求懂相关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俄语的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参与。因此,俄语人才培养既是促进两国交流与合作向深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符合两国政治关系良性互动的需要,对促进两 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俄语翻译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多年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潜心研究有关专业俄语翻译人才培养问题。他们针对教改中出现的问题与质疑,积极论证构建跨学科复合型俄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研究现状如下。

第一,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先决条件。高校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改善教学办公条件,增强高校间俄语教师经验交流以及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全国统一的俄语教师培训基地,通过在职进修、暑期进修、访学或师资交换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第二,“专业+俄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基础。培养具有相关专业背景且俄语语言能力强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意义在于:具有专业理论背景并熟练掌握俄语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对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强俄语教育有利于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和优化,容易使一些优秀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专业+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种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培养模式,它可以作为高校俄语人才培养的一种更为实用的模式。

第三,国外高校教育专家对于复合型俄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不断加强高校间交流与合作,鼓励并支持优秀俄语翻译人才出国深造,进而拓展出国人员的知识面,从而做到改变俄语翻译学科领域过窄,且深度不够的.局面。同时,国外专家指出:应加强对宇航业、飞机制造业、医学、教育、艺术、经贸、科技、石油、军事等学科翻译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在强化专业和俄语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翻译方向学生以公派或交换生的形式到俄罗斯或独联体其他国家继续深造,重点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和语言水平提高,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二、俄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研究

现结合俄语教学实践经验对以上俄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再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高校俄语专业教学角度,本科教学可分为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两部分。基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这方面各高校俄语专业已形成成熟的模式,本文不再赘述。而对于培养复合型俄语翻译人才而言关键点还要落在提高阶段。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课程方法改革

东北地区设有许多对俄贸易公司和旅行社,这为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提供了机会和场所。针对这种优势可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东北高校应在提高阶段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经贸、旅游、商务、饭店管理等实务性课程,突出特色翻译方向。此外,高校还应结合经贸旅游等内容进行笔译、口译等翻译课程训练,逐步使学生将翻译技巧运用于翻译实践中,为培养复合型俄语翻译人才打下外在基础。

其次,高校应加设相应中文课程以提高翻译水平。母语教学在高校俄语专业是受到忽视的一门课程,很多学生在完成大学学业以后,汉语仍停留在高中的水平,主要表现在汉语词汇贫乏、语法淡漠、语体不当、行文不畅等方面。殊不知,外语专业学生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汉语作为元语言准确地翻译成外语。实在难以想象,一个汉语功底薄弱的人能够出色地完成翻译任务。所以,提高俄语翻译人才的汉语素质,培养他们扎实的汉语表达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最后,高校应整合专业课程,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框架。例如,翻译课上同一题材的内容,在精读课、泛读课、视听课、口语课上要相互照应、相互渗透,从而能够使学生对同一知识进行不同角度的理解,最终达到强化学生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必须赋予外语课堂教学新的内涵,并以新的理念来引导外语教学。因此,在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应适当实行如下教改方法。

1.在翻译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法。图片、多媒体影音、情景模仿等形式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所学语言,创设特定的语境,为整个课堂奠定一个积极向上的基调。由于翻译教学中涵盖了日常生活、科技人文、经济贸易、文学国情等多种信息知识,所以不同的课型应该设计不同的直观教学手段。

2.在翻译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以俄语翻译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达到复合式人才培养的目的。学生可以借助俄英两种语言的学习,找到二者的差异,或是通过其他专业知识分析,从而解决俄语翻译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3.在翻译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在提高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而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法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翻译知识水平的必要方法。讨论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素质和翻译水平适当选择讨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讨论的问题认真准备,必要时可以在课前自愿组成小组展开预习活动,以保证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课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等方法,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结合相应专业知识进行翻译实践,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翻译方案,相互讨论交流翻译技巧,找出俄汉语翻译表达的异同,最后由教师给予指导和总结。

教学实践改革

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途径的复杂性要求高校从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因此,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高校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培养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从课堂教学层面看,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学生能够从日常教学中获取大量知识信息。但为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可依托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俄语翻译学科竞赛,在每学期举行一到两次俄语口译比赛、俄语笔译比赛,竞赛内容可将课堂理论知识与课外翻译材料相结合。这种竞赛方式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科竞赛与学生的翻译学习产生良性互动。

从实践层面看,高校应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翻译实践,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增加知识,锻炼翻译能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摆脱课堂教学的“禁锢”,完全从实践角度对自己的翻译能力培养进行深层次思考。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依照相应的教学计划安排社会实践翻译活动。从东北地区现实条件来看,有很多实践机会。例如,哈尔滨市每年一次的哈洽会,齐齐哈尔市每年一次的小商品交易会,届时都有很多俄罗斯商贸代表团前来参加,可以让学生现场实习实践,以达到锻炼口语、现场实践学习并为今后工作积累宝贵经验的目的。此外,学生还可利用寒暑假和教学计划安排的实习时间去机场、码头、宾馆、旅行社、外资企业等窗口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从事翻译工作的能力。当然,还可充分利用校际间建立的友好关系,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假期夏令营或合作培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俄语翻译能力。

三、结语

上一篇:经营场地转租协议范本下一篇:少先队竞选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