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与美术创作研究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强,善于接受新知识的年龄,头脑中经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而且有时做事不循常理,这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表现。这时要对他们善加引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逆向思维与美术创作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逆向思维与美术创作研究论文 篇1: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培养

摘 要:美术创作是一种高层次的、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实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创作的本领,不仅仅是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科学知识和艺术自然结合的独创性问题,教师就得让学生获得艺术创作的生命力,让学生发挥艺术创作全面辩证的特性。美术课堂要鼓动学生观察生活,挖掘创作灵感,要创设情景、实物写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美术创作;创作能力;创新思维

当今时代,基础教育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使美术课程的构成元素不断更新,美术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研究角度趋向全面。这对我们的美术课堂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培养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应具有独特性,在想象力方向上具有丰富性,在绘画手工操作方面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经过多年的课堂实践,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体现的:

一、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挖掘创作灵感

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在作画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现实生活同样为学生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所以,我鼓动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多画速写,多收集素材,从生活中捕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其实,通过学生观察生活,无形中让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作能力同步发展起来。学生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在田野的道上,在城市的街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会不同的感受,在自己的观察感受和亲身经历中,开拓自己的形象思维,扩散出对眼前实物有关的、近似的不同新形象,这样打破了生活的限制,去自由地想象,去随意地构思创作,让学生从中得到心灵的乐趣和满足。

二、创设情境、实物写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一堂优秀美术课的开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让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我通过音乐与视觉的艺术形式,指导绘画创作,在导入环节调节学生的情绪,提升学生创作绘画的热情。

在美术课堂上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运用实物直接的视觉刺激也是很有必要的。我通常采用直接立体的展示比较,再通过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使得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地展现给学生,打开学生操作的思路,让他们画出更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往往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活动中探索、发现。

三、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

课改以来,美术教材与教学都加强了创作课的设计与研究,也重视形象思维的开拓和智能的开发,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坚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拓展。尤其对创新精神的引导,更是潜移默化。我从不给学生一些条条框框,从不以我自己的思维方式左右学生。我的宗旨就是让学生保留他们的原始感知,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把构思、创意,转化为设计、创作,让他们自己在不同知识之间找关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开始他们发现事物的关联,发现形体的特征,发现色彩的美,到他们自己思考怎样让画面饱满,怎么让色彩艳丽而不刺眼,鼓励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另辟蹊径,培养学生用创新的眼睛去表达艺术情感。

总之,在现今空前活跃的艺术氛围中,我始终以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展开创作,以学生存同求异的创作理念,寻求创作精神,以学生主体意识的自然性,提高创作艺术,力图为建构新的美术教学创作之路迈出新的一步。我会不断反思、审视、调整和发展自己的美术教学,诚心地期待专家和读者的指正。

作者简介:武治平,女,1977年2月出生,山西省汾阳市人,2006年12月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本科毕业,现在山西省汾阳市海洪中学从事美术教学。

编辑 段丽君

作者:武治平

逆向思维与美术创作研究论文 篇2:

初中生的风景装饰画创作培养

【摘要】 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强,善于接受新知识的年龄,头脑中经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而且有时做事不循常理,这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表现。这时要对他们善加引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中,从多方面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利用身边的事物,家乡特色风景题材进行美术创作,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创作能力。

【关键词】 风景装饰画 创作 方法 培养

开设风景装饰画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作用的这类课程便是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使学生掌握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并将这种思维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在以后的艺术创作中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要培养初中生进行装饰风景画创作,本人总结出以下的几种方法:

一、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挖掘创作灵感

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在作画者头脑中反映的產物。现实生活为学生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所以,我鼓励学生平时要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多画速写,多收集素材,从生活中捕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通过观察生活,无形中让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作能力同步发展起来。例如:学生平时可以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田野道上,在城市的街道上,或者周末出去踏青的时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景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在自己的观察感受和亲身经历中,开拓自己的形象思维,构造出新的形象,这样就会打破了生活的限制,自由地想象,随意地构思创作,让学生从中得到心灵的乐趣和满足。

二、创设情境,实物写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教学情境是一节优秀美术课的开始,因此,在初中课堂上教师就要让学生体验到轻松,快乐的学习情景。我常常通过音乐结合视觉艺术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名家的绘画作品,在导入的环节调节学生的情绪,提升学生欣赏和创作绘画的热情。另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多运用实物的教学资源教学,例如:运用实物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器官提升造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我通常采用立体的物体造型展示比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生训练造型,然后通过师生对写生作业的评价和比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容易使得教学内容自然引入,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索、发现……

三、积极开展课外美术活动, 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写生, 寻找灵感,开阔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场面都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都可以给学生启发,构成学生写生的素材,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美术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进行实地写生,寻找灵感,开阔思维,课本上的知识是生硬的,只有让学生投身于自然当中,才能更加真实地创作,教师可以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美术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自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探索生活中的美,使学生在创作取材的过程中,激发出对家乡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

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美的自豪感

学生可以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就地取材创作,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亮点,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反馈,去真实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乡土美术教育的学科跨度大、操作性强,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初中在美术教学中逐渐实现乡土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我们所在的星子镇山区最不缺少的就是天然的自然景观,我们可以利用山区的天然形成的山,水,风俗人情作题材,例如:星子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星子的杨梅洞,里面是自然形成的天然钟乳石风景,像仙境一样。以及当地村民住的百年石阶和百年木楼,衬托出一种古老的村落气息,是一道很好的创作题材,进行装饰风景画创作。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善于发现,注重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嵌入本土文化资源,使学生通过对家乡风景的了解,将乡土文化与美术欣赏的内容直接联系起来,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家乡丰富多彩的文化,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创作热情。

五、创新精神的培养,始终贯穿着教学

课改以来,美术教材与教学都加强了创作课的设计与研究,也重视形象思维的开拓和智能的开发,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坚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拓展。尤其对创新精神的引导和潜移黑化。我从不给学生条条框框的规定,也从不以我自己的思维方式左右学生。我的宗旨就是让学生保留他们的原始感知,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把构思、创意、转化为设计创作,鼓励他们在不同类型的知识里面找关联,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例如:让他们自己思考怎样让画面构图饱满,怎么让色彩艳丽而不刺眼,鼓励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用创新的眼光去表达艺术情感。

总之,在当今世界活跃的艺术创作氛围中,我们始终要以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展开创作,寻求创作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自然性,提高他们的创作艺术能力,力图构建出新的初中美术教学创作之路,迈出新的一步。

[ 参 考 文 献 ]

[1]《中国美术教育》·重要文件·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美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办出版·双月刊2002(6)·ISSN1005-6300·CN32-1300.

作者:苏娟

逆向思维与美术创作研究论文 篇3:

浅谈逆向思维在中职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打开了人们观察世界的窗户,各民族创造的艺术经验和理论精华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精神和物质源泉。在创作活动中,有过思维冻结的时候,这是因为,当我们的大脑太专注于某一事物时,人的创造性思维会受到抑制。此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帮助摆脱这种迂回在无效的执着之中的方法,一种逆向思维方式,回归到充满灵感的、新鲜的创作之中。

关键词:逆向思维;美术;灵感的创作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的任务是:坚持党的教育政策,使学生热爱美术艺术,并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比较系统和比较扎实的绘画与工艺的造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熟练地掌握美术教材和教学方法。逆向思维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模式,在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逆向思维的涵义及类型

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中引导启发思维的方法。在面临新事物、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解决问题。

逆向思维方式一般分为四类:

(1)结构逆向思维:从已有事物的逆向结构形式中去设想,以寻求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一般可以从事物的结构位置、结构材料以及结构类型进行逆向思维。

(2)功能逆向思维:从原有事物相反功能方面去设想寻求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

(3)状态逆向思维:指人们根据事物某一状态的逆向方面来认识事物,引发创造发明的思维方法。

(4)因果逆向思维:从已有的事物的因果关系中,变因为果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如爱迪生发现送话器听筒音膜有规律的振动到发明留声机,近代的无线电广播的播放和接收,录像机的发明和摄像机的发明,这些都属于因果逆向思维的成果。可见,因果逆向思维也是进行发明的有效方法。

二、逆向思维对美术创作的作用

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左思右想”,说话时“旁敲侧击”,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形式之一。在美术创作思维中,如果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找不到最佳的感觉而不能进入最好的创作状态,这时可以让思维向左右发散,或作逆向推理,便可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促成美术创作思维的完善和创作的成功。在一定的情况下,逆向思维能够起到拓宽和启发创作思路的重要作用。

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可以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便可开辟新的艺术境界。古希腊神殿中有一个可以同时向两面观看的两面神。我们中国的罗汉堂里也有半个脸笑、半个脸哭的济公和尚。人们从这种形象中引申出“两面神思维”方法。依照辩证统一的规律,我们进行美术创作思维时,可以在常规思路的基础上作逆向型的思维,将两种相反的事物结合起来,从中找出规律。也可以按照对立统一的原理,置换主客观条件,使美术创作思维达到特殊的效果。

因此,一切艺术活动都具有“想象创造”的特点,在美术创作中,要使思维扩散,激发起创作激情。如何产生灵感并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关键在于从原有的创作思路中提炼精华,开拓新的思路。

三、逆向思维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

美术创作的目的是确定对象的形式和性质,利用各种手段,创作出符合人的审美目标,并能展示时代特征的产品。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可谓日新月异,但有很多习惯却留在潜意识里。美术创作者应该勇于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常规的观察角度,摆脱习惯的定势,避免被束进框子;要在相对固化的传统的思维模式之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则必须打破固定模式,寻找新的突破点,发现新的联系。

我认为,要创建新图式、新面貌,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模式。思维方式的改变会产生飞跃性的变化,它可能使你从习惯的思路和无激情的操作中解脱出来,出现新的亮点,启动你的创造力。如何把逆向思维运用在的艺术创新上,以中国画为例,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石涛的观点指的是不同朝代之创作各不相同,而非指那一时代的作品必须符合统一模式标准。就是手随心动而非受时代左右。

中国画走向现代需要具备三方面的胆识,一是继承传统,二是师法自然,三是借鉴创新。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所处正是中西艺术对立、西风东渐的时代,50年代西洋画压倒中国画,山水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黄宾虹一直深入研究历代山水画的传统技法并寻求突破。1950年,先生在浙江省人代会上说:“中国千百年来之绘画,虽未尽善尽美,取长补短,可于后来创造突出前人,非可放弃原有而另寻蹊径。”可见,黄宾虹不随时代,而且超越时代。黄宾虹的超越时代表现在他实现了古典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型,成为中国画走向现代的带路人。观赏黄宾虹的作品,可以领略到我国河山的自然美,又发现大师吸收油画、水彩的某些技法,熔传统于一炉,其独到的风格与某些照搬西画技法的中国画家大不相同,可见黄宾虹更是一位不随时代的、个性的创作大师。在国外这样优秀的大师也不在少数,如梵高、高更等。

四、在创作中充分的发挥想象和联想空间

想象和联想思维在美术创作思维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是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在美术创作思维的领域中,艺术的创作总是强调标新立异、不落于俗套、不断创新的。想象和联想思维,是艺术家们在美术创作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思维方法。当艺术家在创作中看到、听到、接触到某个事物的时候,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思绪向外拓展,超越常规,找出与众不同的思路,赋予其最新的性质和内涵,从而使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境都表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见地。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逆向思维,针对与学生的美术技能进行训练,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在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能够掌握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并以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使其获得健康的发展,不受传统观念束缚,自由创作出耳目一新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李来源.论逆向思维在创意设计中的巧妙运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95-136.

[2]林木.美术创作思维训练—侧向与逆向思维训练[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75-200.

[3]熊熊.侧向与逆向思维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98.

[4]陆立平.谈美术创作中的创意想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33-84.

[5]方闻.美术创作思维[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25-86.

作者:苏敏

上一篇:作文心得体会下一篇:珍爱生命关注安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