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业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通用15篇)

工业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 篇1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被誉为英国“记忆力之父”的托尼布赞通过对生物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在进行大量类比研究后逐渐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图形图像表达的研究成果。之后,该成果广泛应用于教育、创意、决策等领域。

二、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随着工业设计概念的兴起与完善,以往将工业设计认定为产品造型的观念已经过时,工业设计现已演变为涉及产品外观、操作行为、消费心理、产品规划、材料工艺等多领域的“大工业设计”概念。随着工业设计概念的完善,工业设计的作用也逐渐为社会所重视,设计开始超越制造成为产品生产的首要工作,在产品开发流程中被放到需要首先解决的位置。并且,多数企业的设计部门也不仅仅着眼于产品的造型设计、外部包装设计等,而是进入产品的规划、制造、销售等多个阶段,从产品概念的产生、产品的制作、产品的运输、产品的销售等多个环节分析、梳理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并通过市场、用户、企业三方面进行产品的项目规划、研究与设计制造,制订符合企业、用户、市场三方的设计方案。

三、思维导图在设计管理中运用的步骤

其一,方案提出阶段。在产品方案提出阶段采用思维导图是必要的。产品方案的提出位于产品设计产业链的最顶端,起着统领后续设计和指导后续设计方向的重要作用。一个具有市场影响力产品的出现,首先是其概念的出现。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多会选择头脑风暴法等进行新颖概念的联想。思维导图其实就是对头脑风暴法的一种物化法。同样,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发掘惊人的创造力。以工具为例,关于“工具”的思维导图,最开始可以从工具的颜色、材质、功能、形状四个方向进行联想,从核心词汇中创建四个分支,即四个二级联想,再由二级联想进行三级联想。如,由颜色可以联想到红、蓝、黄等颜色,由材质可以联想到石头、木头、金属,由功能可以联想到钻、敲击、磨。如此看似简单的方式,其最终产生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如,我们对“工具”所产生的四个二级联想,使得创意增加400%,而随后的三级联想,又使得创意增加1200%。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要比这个复杂数倍。其二,可行性分析与后续评估阶段。思维导图在工业设计初期进行设计流程规划中有着杰出的表现。它能够帮助设计师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把控设计,制订合理且完善的设计计划。思维导图会汇总一个生产或一个产品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条件,并可以预见在产品投放市场后市场对于产品的各个方面会有何种反应。这种预知性可以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并且会在产品上市前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有助于产品设计人员适时调整产品的结构与形态,以最佳的方式面对市场。其三,其他方面。在产品设计管理中,有时候会出现设计师与设计主管或者与设计委托人之间因理念不相同而对设计出现分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有责任尽力说服对方,或者与对方沟通,以达到一个设计的平衡点。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导图会起很大的辅助作用。它可以提供一个关于近景和远景的全景图,使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不会过于专注细节的刻画,而是在注重细节的同时能够进行宏观设计的把控。思维导图所包含的色彩、文字、图形能够将设计过程中的核心信息梳理并呈现出来,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能瞄准产品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专注于设计重点的突破。

结语

工业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 篇2

关键词:思维导图,物理教学,教学设计

一、前言

思维导图的问世引领思维领域的一场革命,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图形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效率, 节约时间和精力, 产生无法估量的巨大功效。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 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的应用中具有无限的潜能, 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

二、思维导图的阐述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东尼·巴赞最先创立了思维导图, 他将大脑思维的放射性和开拓性结合得天衣无缝, 在各个领域刮起思维导图的风暴。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 将大脑的思维用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用于建立各个知识结点的联系, 便于思考和想象, 有助于新想法的产生。思维导图是大脑思维放射性的外部展示, 以一个主题词为中心向外辐射连接关键词、想法, 将零散杂乱的想法分类、构造、关联、形象化, 产生奇思妙想。

根据斯佩里的左右脑分工理论, 人的大脑是分工协作的, 左脑主要用于逻辑思维理解和推理以及语言的记忆, 右脑主要通过视觉的图像来表达形象思维, 是创造力的源泉。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双管齐下, 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寻求逻辑与想象的平衡支点, 把主题词分层级链接, 建立关键词与图像的记忆, 充分利用图像、文字、符号和颜色等, 不仅能增强记忆力, 而且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造力, 使得新火花层出不穷。

东尼·巴赞用思维导图训练学习有障碍的学生, 颇见成效, 曾经的失败者蜕变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备受关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三、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有助于主动建构知识, 构造网络知识体系

面对丰富的信息、数据、知识如何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问题, 基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背景经验进行构建,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学习者接受和获取知识, 只有通过自身建构理解, 才会融会贯通, 而不是不假思索地照单全收。

思维导图的放射性可以加速学习资料的积累, 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增强知识的弹性, 对知识进行分层分类, 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 从宏观上把握知识脉络, 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促进知识的迁移。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 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对知识进行分析、加工、检验、建构, 自由灵活地迁移知识, 打造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

2.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与大脑的思维模式是相同的, 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同化顺应原有的认知结构, 是学习的关键。思维导图使学习者集中在关键信息之间的联系, 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速度,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关键词, 形成新的联系, 使知识间的联系一目了然, 增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有助于思维的发散, 激发学习者联想和想象, 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核心,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将思维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 关键词之间的连线引导学习者快速思考, 把零散的信息资源快速建立联系, 从而融合贯通。思维导图提供简单的线条和各种图像, 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梳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游刃有余。

3.开展头脑风暴, 搭建小组学习的支架

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教学中采用头脑风暴的互动模式, 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 让学习者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交换思想, 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头脑风暴讨论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个人的想法, 讨论结束之后, 求同存异, 剔除无效内容。思维导图可以充当记录员的角色, 便捷地记录每个人的观点和思想, 有利于知识共享、思想交流、讨论互动, 小组成员通力合作, 集思广益。

数字化时代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理论成为教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将思维和认知过程可视化, 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工具, 当然, 思维导图的产生过程也需要博众彩之长,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意义的构建是不同的, 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去理解事物,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习者看到不同的观点, 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思维导图呈现每个人的独特的认知, 通过比较分析共同讨论, 为小组学习构建良好的支架。

四、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高中物理讲究理论和现象并重, 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梳理学生知识点, 形成系统知识结构网络, 激发学习的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以《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为例来阐述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NovaMind5软件绘制的加速度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1.学习目标

(1)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知道它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

(2) 理解加速度是矢量, 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法。

(3) 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4) 会从v-t图像看加速度的变化。

(5) 加强学习者的团队合作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学习准备

多媒体教室和带有思维导图软件NovaMind5软件的计算机。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法、协作学习。

4.教学重难点

加速度方向的确定, 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从v-t图像看加速度的变化。

5.教学过程

(1) 教师设置情境引领学生学习加速度的相关知识, 然后, 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2)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并做出评价, 包括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

6.教学反思

教学结果检测:利用测试题检测学生对加速度的认知掌握情况并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利用思维导图软件NovaMind5进行教学的满意度。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教学可以形成教学内容的全景图, 将一些关键词罗列起来, 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比线性文字更加直观,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 也是对传统板书的一种改进, 方便教师备课, 有效防止遗漏某个知识点的讲授。

五、结束语

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特点与大脑自然思维过程如出一辙, 以直观形象的图形代替冗长复杂的线性文字, 突出关键词, 将知识图像化结构化, 思维可视化, 知识间的关系一望而知。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方便学生梳理总结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打破传统思维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随着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应用的不断推广, 思维导图将会发挥更大潜能, 促进教学的发展, 对教学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英国]东尼·博赞, 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2]戴晓娥.思维导图, 促进学习者自我建构的有效支架—以语文教学为案例[J].基础教育参考, 2013, (15) :55-57.

[3]覃筱杰.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 (03) :42-44.

[4]钱奇兰.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通报, 2013, (02) :2-4.

[5]沈建强.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教育技术, 2013, (02) :62-64.

初中数学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篇3

数学复习思维导图自主学习能力系统化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世界大脑先生”托尼·巴赞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到世界的。思维导图是运用符号、颜色、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和传递信息,是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促使你更深入地思考,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然而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数学知识是零散的、琐碎的,即使老师们在复习课中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真正转化为学生自身认知结构中数学知识成系统的,却不多。知识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思考、动手整理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分析、整理、总结,将已掌握的抽象数学知识可视化,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系统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数学思维导图的制作工具

思维导图的练习通常是从手绘开始的,学生普通的笔记本再加上一些彩色笔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制作。其特点是:美观,富有创造性,易形成个人风格但不易保存和传播。绘制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MindMapper,MindManager等在电脑上进行,其特点是易修改、保存,方便传播,但相对手绘可能缺少些创造性和创新。

二、数学思维导图的几点建议

1.制作中先确定主题中心,再围绕主题去发散联想,是由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的。

2.色彩的运用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建议使用3种或3种以上的色彩绘图。

3.运用数字和标记可使思路更清晰,层次分明。

4.手绘过程中不要过度注重形式的完美,而应放在理清知识要点及其相互关系。

5.不要只是单纯的知识点罗列,注意整理知识的同时分析知识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

6.使用思维导图要经历了解、应用、收益的过程,所以运用时从绘制技巧、内容到创造力的发挥等方面来逐步提高。

三、数学思维导图的制作

1.每日复习的思维导图。每日的数学复习,大部分是当天一节数学课知识的复习总结。可对当天数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也可补充在练习运用中遇到的问题、错题及对难理解知识点的强调。制作中通常以当天所学课的标题或知识点做中心主题,然后找关键词向外做主分支,然后再对每一个分支做发散小分支。例如,复习整式这一节,以整式为中心主题画在笔记中央,然后分别以单项式、多项式、运用等做关键词为三条主分支,再以单项式为一个小中心主题,以概念、注意问题、举例为小分支,再以概念为小主题做分支,以此类推,可结合下图做参考。绘制中可用颜色或符号等做知识重难点的标记。其他的思维导图的制作流程可利用此方法去得到。

运用思维导图来复习当天知识,加强对未掌握知识的再次学習和记忆,帮助学生明确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理清思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单元知识的掌握及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2.每周复习的思维导图。一周数学知识的复习,是几节数学课的整理和总结。可以把这几节的课题作为主分支来呈现,也可将课题归类出关键词做主分支,然后再以主分支做小主题来做细分支,以此类推。让学生理清数学概念及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性质、知识运用,区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清楚一周所学的知识脉络,也可相应配合着错题和典型题来做复习巩固。

3.单元复习的思维导图。学生独立将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整理,会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以单元名为中心主题,利用课本章节目录中的课题来做思维导图的主分支,再以每课题为小主题再做分支。在单元思维导图做好后,以先前的课时思维导图为参考做补充和修改完善。

学生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本单元的概念及相关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找准相关知识的关键词做主分支,然后再对相应知识做分支。部分学生也可将本单元的知识与先前掌握的知识建立联系,将新旧知识融合,形成知识网络。此思维导图更加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归纳整理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系统性的理解。

单元复习的思维导图可以呈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本单元知识内容的整体认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知识网络,培养数学思维,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期末总复习的思维导图。期末总复习可以用单元复习思维导图做参考来进行制作。需要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的联系有所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理清数学知识的脉络,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在绘制的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重点章节或某些重要知识展开绘制,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对未掌握的知识或难理解的知识来展开绘制。让学生对整本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

5.数学专题的思维导图。专题复习将数学相同类型的知识归类整理,并在整理过程中发掘其相通的研究方法,利用举一反三的形式更容易将知识系统理解并掌握,甚至以前模糊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变得清晰。例如研究三角形时,从三角形的概念要素出发,研究边、角、内部的线段,并研究其特点,然后再研究特殊的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来类比总结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连成知识网络,使数学知识系统化,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发散思维。

运用思维导图复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同时绘制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让学生自己绘制杰作的同时,体验数学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能力,开发个人潜能。

参考文献:

[1]李林英.思维导图与学习——学习科学与技术新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托尼·巴赞,巴利·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4.

高中地理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 篇4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将内容复杂、理论性强的地理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直观、系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玉秀.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28-29.

[2]张宏泉.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1(20):32-33.

[3]金雪莲.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速读旬刊,2016(11).

[4]刘浩.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教育:文摘版:00055-00055.

[5]黄苏兰.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教育:文摘版:00120-00120.

思维导图的规则 篇5

1 突出重点

● 一定要用中央图象

● 整个思维导图中都要用图形

● 中央图象上要用三种或更多的颜色

● 图形要有层次感

● 要用通感(人的多种生理感觉共生)

● 字体、线条和图象的大小尽量的多样化,丰富的多样性

● 间隔要有序

● 间隔要合理

2 发挥联想

● 要在分支模式内外作连接时,可以使用箭头

● 使用各种颜色

● 使用代码

3 清淅明白

● 每条线上只定一个关键词

● 所有字体都要统一标准化的字体写

● 关键词都要写在线条上

● 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尽量要一致

● 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接上

● 中央线条要加粗

● 边界线条能“拥抱”分支轮廓

● 图形画得尽量清楚

● 词语要横着写

4 形成个人风格

● 突出层次

● 使用数字顺序

学习思维导图的难点 篇6

在公开课讲课的时候,我经常会问到:“在座的各位听说过思维导图的请举手”,一般偶尔也会有人举手,随后我会问“你为什么学习思维导图呢”?举手的朋友会语塞。

首先分析一个问题:记忆难在哪里?

可能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答案。我以为记忆难在以下几个方面:

A、多

B、乱

C、抽象

D、陌生

解决第一个问题:多。

信息的多与少是一个相对概念,多与少其实不能从本质上决定记忆的效果,比如看一本文字的书和,看一场生动电影,也许传递的信息内容是一样多,但是电影信息接受并记忆是容易和轻松的。关键在于信息的传递方式。顺应人脑信息的接受方式信息即使多一些也是可以高效记忆的。

怎样的信息传递才是人脑最容易接受的,缩短信息的传递宽度,比如控制在5个以内。这是人在同时接受信息的时候超过5个就会感觉吃力,5个以内就会简单轻松,比如记忆简单词语,5个以内,看一遍基本就能记住,超过5个就会苦难,这里有个人脑接受信息的7(+-2)原理。而很多时候信息记忆的时候很多啊,肯定超过5个啊?也许有人会这么问。所以这也是我在我的思维导图课强调信息三五原则的道理。

层状信息结构!比如20个信息单位,可以4个部分,每个部分再包含5个信息。当然层级可以更多。这就是思维导图最基本的层级信息的模式,这样的话,其实看起来信息量没有改变,而改变了信息的宽度,适应了人脑信息的接受度。

解决第二个问题:乱。

乱的本质是信息之间的关系和练习不清晰。这是违反人脑信息接收的本质的,人脑在记忆信息的时候必须将信息之间,新旧信息之间进行关联,只有这样在需要的时候才能顺藤摸瓜把信息调取出来。(记和忆的关系)。

其实信息本质是有联系的,或者说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哲学观点)。思维导图强化了信息的联系性,没有联系的信息在思维导图上是没法表达的。依据信息之间的关系,并按照层的关系进行梳理表达,即是思维导图展现形式和本质。

解决第三个问题:抽象。

抽象信息是一种自然界的衍生信息,正是由于抽象信息的出现人类逻辑世界才能高效传递,但是抽象信息不好记,因为人脑是擅长记忆具象信息,抽象信息很难在人脑建立起关联。所以思维导图最大化具象化,或者说能图表达的不用符号(词语)。同时符号信息要进行精简,采取关键词表达法。

解决第四个问题:陌生。

其实和上一个问题有很大关联,人一般对于抽象信息难于理解,不容易建立起和熟悉信息的联系,陌生自然产生。解决陌生需要两方面人手,具象化信息,联系化信息,具象信息就是上一条提到的,联系化信息让信息直接连接清晰的逻辑关系这就是思维导图的线条图。

工业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 篇7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指借助绘图软件或者采用手工方式围绕知识点的主题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其中大多借助色彩、图形标识以及发散性的图形方式构建知识的网络体系,使得知识点呈现清晰的、直观的、具逻辑关系的网络构图。在思维导图中被要求多使用色彩、图案,因为色彩的使用能够加深记忆,可以把词汇、数据、逻辑等与颜色、图案关联起来,使人的左右脑协同作用,充分利用“全脑”思维,从而使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

思维导图可以通过软件或者手工两种方式来进行绘制。软件绘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大多由教师来操作;而手工绘制,教师和学生都可操作。思维导图的制作主要包括绘制主题、绘制分支、内容填写、完善分支和总体连接等几个步骤,主题的绘制是教学和学习的主要内容,往往处于中心的位置;分支则是与主题相关的要点和专题;内容的填写主要是将关键的、精炼的知识点浓缩到构图中,起到提醒的作用;分支的完善则要使每一个分支的知识点以及与分支相关的知识点都具有逻辑性,最后借助箭头、颜色、图形符号等标志来完善整个构图。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思维导图在新授课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能优化教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因此,在新授课的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生物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目的,从而引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

例如,在《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新授课中,为了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所了解,教师预先借助绘图软件绘制了思维导图,将完整的知识脉络呈现给学生。如图1,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为一级主题,进行知识点之间的发散构建,二级主题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也就是生物课程中每节的主题内容。接下来,继续以二级主题为核心进行三级主题的拓展———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包括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动的其他实例、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包括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小分子物质或离子跨膜运输方式、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这些是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逻辑构建。此外,教师还要把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功能、学习的方法等同作为一级标题与之并列,让学生在学习前对本章的内容、学习方法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学知识往往环环相扣,上一个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下一个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和知识基础,强调学生学习思维的逻辑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构建知识网络构图。对此,教师可通过手工方式来绘制思维导图,并在教学中进行应用,尤其是在复习课中进行应用,这样不仅能提高复习效率,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高中生物内容时,可以第一、二章《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为单位,第三、四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为单位等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整个过程中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将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这是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要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对细胞种类、细胞生命的意义等知识点进行回顾,并由此引出细胞的组成结构;而对组成细胞的成分: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无机物等知识点的介绍,应由学生来完成。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即学生复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查缺补漏的过程。

3. 思维导图在学生笔记中的应用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高中生普遍应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但记笔记往往会演变成抄老师的板书,很多时候学生急于跟上老师的节奏而快速记录,根本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失去了记笔记的意义,学生的学习依然处于被动状态。思维导图就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导图的方式呈现,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体会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整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笔记中,学生可结合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以及零散笔记的内容,通过自己深入的思考,按照主题、分支、内容完善的步骤绘制出专属自己的知识网络图(如图2所示)。这样,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生物的成就感,激发了继续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相关思考

应用思维导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思维的训练,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以手工的方式展示,让思维导图成为学生的“脑图”,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让学生通过多种图标来凸显知识点之间的区分,意识到学习有主次、轻重之分,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成效,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内在潜能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来。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应用思维导图,并不断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摘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教育的重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优化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工业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 篇8

【关键词】词汇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引言

在初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对于英语词汇的记忆和认知能力,同时这也是一种对于传统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在初中词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既能够保证词汇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思维导图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词汇学习能力的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一、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优势

1.与英语文章实际内容相适合。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主要优势就在于思维导图模式与初中课文的内容相适应,使用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最高效率地学习英语词汇,提升英语水平。初中课文的篇章相对于小学的简单句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学生看一眼就能够明白的小短文。但是与高中的长篇大论也不一样,需要的英语知识综合性还不是很强。初中英语课文短小但是精辟,通常包含了几个简单部分的知识。所以,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把几个部分的知识串联在一起,使学生有更加清晰的知识轮廓,很好地保证学习的效率。

2.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难度。通常,学生在学习英语短文的时候会走进两个误区,第一种就是学生过于注重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句型,从而导致忽略了文章的整体结构。还有一种就是学生重视背诵和默写英语文章,但是对于文章的大意却全然不知。因为学生对于英语词汇学习的各部分难度没有一个很好的掌握,所以就会容易进入误区。通过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呈现出的语言知识点,同时还能够展现出整体的框架和结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于重难点就可以熟练地掌握,学习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

3.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初中英语学习的主要群体是12-15岁之间的青少年,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对于深奥的文章,学生难以快速理解,这样对于词汇学习就会造成一定的阻碍。通过思维导图,可以用图片和一些关键词把文章串联起来,使学生对于英语教材中的文章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这样学生在学习词汇的时候也就能够更加简单方便,学习的效率也就会大大提高。

二、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1.在学习新单词和复习单词的时候科学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把英语教材中文章涉及的词汇串联起来,既包括新学的单词,同时也包括学过的单词。这样就能够把学过的单词和新单词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学生学过之后也就不会轻易忘记。例如在学习for example、less than、far away from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其与example、less、than、far、from等学过的单词进行联系,建立一个整体的框架。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单词和短语,同时还可以根据做学习过的单词延伸出更多的短语,对于学生熟练地掌握英语词汇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2.在学习英语词汇词缀和词根的时候应用思维导图。在学习英语词汇知识的时候,单词的词缀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想要有效扩充词汇量,掌握基本的词缀和词根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单词“less”为例,英语教师可以给学生举出几个由“less”作为词缀构成的单词,比如:homeless、useless等。教师应该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例词,分析单词的词性和规律。然后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由词缀“less”构成的单词,比如:aimless、bookless等单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共同拓展拥有这样词缀的单词。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同词缀单词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英语知识引导,构建学生大脑中的词汇系统。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单词量得到很好的扩充,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单词,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在归纳和整理英语词汇的时候应用思维导图。当前初中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单词内容比较繁杂,其中有许多英语词汇表示着相同意义。所以,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分类,那么学生在记忆单词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应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直观的词汇框架,更加清晰地辨别各种意义的单词。例如,表达可能在英语单词中有:maybe、perhaps、possibly等,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把这些词进行分类,这样学生的词汇量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扩充。当然,在记忆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每个单词的不同词性和不同用法,使其能够在实际的应用中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既是一种教学挑战,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通过思维导图开展英语词汇教学,能够很好地整个教材中有规律和特点的英语单词,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单词词汇网络。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词汇储备量得到很好的丰富,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单词记忆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凤敏.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2,05:2-9+15.

思维导图的常见方法 篇9

这是思维导图主要应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文章提出概括或细节性问题,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 从软件设计的角度上讲,这种方法主要在于培养我们目的性阅读的意识,提高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速度和程度,让 我们以导图的形式将文章的各级主题及枝节完整详细地展现出来,凡有所读,必有所得。

这种方法,一般针对文章信息明晰的提取性阅读,我们要做的只是按逻辑顺序提取、标注,算是思维导图最基本的应用方法 。

第二种用法:对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决策

逻辑分析决策,是指利用思维导图,对混乱的资料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或做出决策。这种方法不同于上一种方法的 信息全貌展现,而是更侧重信息分析,是对已知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最终概括出观点、结论或做出决策。

如一篇结构较为松散的文章,通过对各部分内容的整合和逻辑分析,得出文章论点;或要在一件事情的选择上做出决断,把 各种选择的优缺点列出,通过分析各种选择优缺点对自己的迫切程度,斟酌损益,得出最终决定。

这种方法目前在软件中的应用不是很多,但对个人的实际生活和工作帮助很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正视自己,明了做一件 事或不做一件事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深层原因又是什么。而这些深层原因所反映出的心理状况,多数情况下是被我们潜意识忽视掉、却对我们 的人生发展影响重大的要素。

如果说关键词信息提取法考验的是按图索骥过程中的速度与细心,那么逻辑分析决策法考验的就是对外物和自我的分析。

第三种用法:头脑风暴法

这种方法,目前在精英特思维导图训练中也是没有的。但它是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巴赞先生以及所有使用过它的人极力推荐思维导图的根本原因,简单说来头脑风暴就是从0到1、实现创造性 突破的方法。

头脑风暴在思维导图中的应用方法是:在导图的中间画上目的关键词的图像(最少要有3种色彩,以激发大脑思考的激情), 在图像周边,将自己能想到的与关键词相关的词语都写上,不考虑是否符合逻辑,不考虑是否具有可行性,尽管写下来,并将这些词以各种角度 延展或彼此间建立联系,直到将最符合主题的思路完整展现,算是一个头脑风暴的结束。

这种方法其实是最符合托尼·巴赞对思维导图的设定:以整体性、发散性、色彩性等符合人类大脑工作规律的特性再现个体思 考的过程,并使这种思考更有趣、更活跃、更具有创造性。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头脑风暴是对大脑的创造性思维最有帮助的训练方式,因为它不是对信息的粗暴提取,也不是对现有资 料的整合,而是创造一件事物,使其从无到有的过程。

思维导图的八种基本形式和使用方法

1、圆圈图,定义一件事

Circle Maps - Defining in Context

Circle map 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来,联想或描述细节。它有两个圆圈,里面的小圈圈是主题,而外面的大圈圈里放的是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细节或特征。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下面是国外一个幼儿园孩子做的圆圈图练习。左边是一个典型的联想型圆圈图;主题是海滩,可以联想到螃蟹、鱼、遮阳伞、海草、游泳衣、海豚,等等。

而右边的图,反过来,从现象、特征(details)让孩子去推断相关的主题是什么?思维练习的开始就是这么简单!

还可以用圆圈图帮孩子理解数学概念,虽然是一个简简单单的10以下数字,也可以让孩子展开很多思考和联想呢!

2、气泡图,描述事物性质和特征

Bubble Maps -Describing Qualities

国外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在用 Bubble Map 来帮助孩子学习知识、描述事物,因为这个真的比较简单和管用,最基本的气泡图是这样的:

圆圈图强调的是一个概念的具体展开,而气泡图,则更加侧重于对一个概念的特征描述。比如这个孩子在用气泡图分析一只鹰有哪些特征。看起来有点混,是不是?其实,檩子觉得,大家在实际带孩子分析问题的时候,不必太纠结到底该用哪种图,怎么直观怎么来,就行。

气泡图特别能帮助孩子学会使用丰富的形容词,有个孩子读完了《夏洛的网》,为书中的蜘蛛做了这样一张气泡图,在她眼里,这只叫夏洛特的蜘蛛具有一堆美好的品质:聪明、友好、有爱、有才、神奇 ...

3、双重气泡图,比较和对照

Double Bubble Maps -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气泡图还有一个“升级版”,叫双重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s)-这也是一件分析“神器”,它的妙处在于,可以帮孩子对两个事物做比较和对照,找到它们的差别和共同点。这是基本形状:

一本正经的双重气泡图是这样的,把要比较的事物放在两个方框里,左右两边的圈是这两个事物各自不重合的特征,而当中那排圈就是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

比如,可以快速帮孩子去罗列和区分陆上动物、水中动物、两栖动物。

双重气泡图还能用来学数学。对小孩子来说,这样解构数字,能帮他们迅速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

4、树状图,分类和归纳

Tree Map -Classifying

主要用于分组或分类的一种图。主题,一级类别,二级类别,等等。可以帮孩子用这种图来整理归纳一些知识。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比如,用树状图去归纳下海陆空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

去整理一下几何里的基本形状概念 ...

有时候,还可以换种方式去用,分析动物的特征 ...

5、流程图,弄清先后顺序

Flow Maps -Sequencing

孩子们可以用流程图从先后顺序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发展、内在逻辑。

一个家长用流程图告诉孩子该怎么使用在线英语阅读教程 Raz Kids, 挺有趣的:先听,然后自己读一遍,给自己录音,做小测验,如果10道题中至少做对了8题,祝贺自己,开始下一本书;如果没达到这个标准,重新阅读和做测验 ... 这么一画,相信这个孩子用RAZ的时候会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目标是什么。

下面这张图有点小,大家可以点击放大看。这是看完著名绘本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野兽王国》)后一位家长带着孩子画的故事发展流程图,起因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结果是什么,帮孩子分析故事的发展逻辑。

也有用流程图帮孩子解题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 这是分数比大小的所谓“蝴蝶法”,说实话檩子是第一次看到有这种比大小的。

6、多重流程图,分析因果关系

Multi Flow Maps - Cause and Effect

这个也称因果关系图,用来帮助孩子分析一个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它导致的结果。当中是事件 Main Event,左边是事件产生的多种原因,右边是事件导致的多个结果。基本图形是这样的:

用这种图分析龙卷风的起因和带来的影响 ...

这张是童书里的著名人物大卫小朋友,他去学校后,做了哪些事,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用这个思路帮孩子分析自己在学校里的种种遭遇,明白自身行为和这些遭遇之间的关系,会很有趣。

因果分析图很容易理解,也很好用,特别有助于帮孩子锻炼思维分析能力。

7、括号图,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Brace Maps - Part-Whole

这种图我们平时用的很多,分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比如,用来帮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一小时的构成 ...

帮孩子学雪人相关的词汇

甚至,对地图进行拆借,加深对一个国家地理构成的记忆和理解。

8、桥状图,类比或类推

Bridge Maps -Seeing Analogies

这是一种主要用来进行类比和类推的图。在桥型横线的上面和下面写下具有相关性的一组事物,然后按照这种相关性,列出更多具有类似相关性的事物。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看这张,也许更容易理解 ...

还是觉得有点不明白?看这些例子就很清楚了。横线上端是和身体部位相关的动词,下端是对应的身体部位,在 as 前后,上下关系是一致的,所以也叫类比图。

比如,这是以儿童文学名著里的人物做类比, Wilbur 是《夏洛特的网》里的人物,Willy Wonka 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人物 ...

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 篇10

图像可以自动地吸引眼睛和大脑的注意力。它可以触发无数的联想,并且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极有效的方法。

2、 整个思维导图中都要用图像

只要有可能,就要用图像,图像有吸引力,它吸引你,它使你感到愉悦,它使你高兴,促使你注意它。请把害怕画不好的担心放到一边。

3、 中央图像上要用三种或者更多的颜色

色彩会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使你避开单色引起的乏味。它们会给图像带来活力,使其更为生动。

4、 图像和词汇的周围要有层次感

层次使事物“突现”出来,而任何突出的事物都会使人很容易记住,也便于交流。这样,思维导图中最为重要的一些因素就可以通过三维的图像得以强调。

5、 字体、线条和图像的大小尽量多一些变化

大小的变化是表明层次当中相对重要性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6、 间隔要有序

安排有序的间隔会增大图形的条理性,有助于层次和分类的使用,让思维导图“敞开”供人添加,看起来也美观得多。

7、 使用各种色彩

色彩是加强记忆和提高创造力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8、 使用代码

代码会让你在思维导图的各个部分之间快速建立联系,不管这几个部分在纸上看起来有多么无关。代码可以是钩、叉、圆圈、三角形或者下划线,也许,它们还可以更精致一些。

9、 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

每个单独的词都有上千个可能的联想。每条线上只写一个词会给你带来联想的自由,如同给一个肢体装上了额外的关节。

10、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尽量一样

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  教学方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102-01

思维导图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利用思维导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图像,并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的组合,

不断补充新知识、新内容,使头脑中的思维导图更加完整,更好的掌握高中地理的整体脉络,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进行。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就是将高中地理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地理问题有针对性、又目的的进行地理学习,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指导学生构建科学的思维模式,也可以使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得到有效的突出。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忙着记笔记,没有时间对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用简明的字词明确每一章节的内容,使学生对知识能够系统、连贯的掌握。同时在小组合作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此外,利用思维导图也有助于学生自主进行地理知识的复习,巩固地理知识,实现良好的高中地理学习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预习阶段的应用

课前预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对即将要学习的地理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明确自己不懂的位置,作为听课的重点,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重地理预习,鼓励学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地理内容进行预习,掌握大致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将地理学习中的内容通过图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所有学习的知识进行分类,标明自己不懂得位置。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地理教学效果的实现。

例如学习“大气环流”问题时,学生应“热力环流”、“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等众多主要内容,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绘制的思维导图对地理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 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对于学生标注的位置应重点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补充和完善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对地理的关键知识进行提炼,构建地理学习的框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加强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听课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 “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指导学生找到本节课的重点,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措施,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前,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城市历史景观的含义、特点以及保护的意义等,在此基础上在进行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小组合作构建思维导图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

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互相取长补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 “地球的圈层结构”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地球的圈层结构图进行绘制,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直观、形象的体现,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地球的圈层结构图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高中阶段地理学习中,应注重地理知识的总结和复习,由于复习的知识都是学生学习过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但是复习就是要对旧知识进行梳理,因此教师应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复习。在地理知识复习时,由于知识量比较大,需要将琐碎的知识串联起来,思维导图模式刚好适应这一需要,通过关键词字、词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实现。

例如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教师可以将我们国家所在的亚洲作为起点,分出自然以及人文两个分支,在从自然以及人文两方面继续进行划分,形成网络结构图,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这部分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地理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高中地理知识,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让德,杨晓英.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2.19(12).

[2]李爱平.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4,11(78).

工业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 篇12

一、简述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就是用图形来表达自己想法的工具. 无限的想象是人类大脑的自然反应. 思维导图是由一位英国人 (TonyBuzan) 在上个世纪提出. 刚开始思维导图只是作为一种做笔记的方法, 至今已经发展成一种表达思维的组织工具. 把焦点集中在中心的图形中, 由内向外的方式向四周延伸是思维导图中发散性的特点. 分支由几大点组成, 大分支下面发展小分支, 使各个分支点形成一个链接, 并且末尾开放. 思维导图以树型结构存在.

二、教师利用思维导图

教学计划是教师完成教学的前提, 怎样的教学方式和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是教师需要计划的重点. 新课改中, 课内, 课外有很多与教学相关的信息, 怎样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创新发展. 这时教师就需要收集教材中和课堂上学生表达出来的各种信息, 将信息整理管理变的有序, 让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这些有序的信息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从思考中得出结果, 收获成就感和乐趣. 在整理的时候, 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计划. 如, 教学计划时可以将计划作为一个中心点, 再提出一些关键点:新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需要学生领会的科学方法、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关注的难点、学习的技能、学生的接受情况等作为分支;关注难点下可以记录, 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难点、疑点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闪光点等. 这样在每个对应的分支点去发展, 完善.

三、引导学生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制作利用思维导图

教师除了利用思维导图来教学以外, 更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制作和利用思维导图. 其实制作思维导图非常简单. 将目的做为一个中心点, 用颜色不同的线条将关键点和中心连接起来, 可以用不同的图形来发展不同的主题和关键点. 在中心点尽量多的找出关键点. 在化学课程教学中, 通常一个事物, 会包含了多个元素, 涉及到许多的公式、符号, 学生经常将其记混淆, 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其分类, 更好的区分和理解. 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中可以鼓励学生创造出有自己风格的图, 包含着自己的风格和思维会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热情.

1.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如, 预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做中心点, 首先会考虑到需要的几个大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其次物质的量———符号、单位、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符号、单位、公式, 气体摩尔体积———符号、单位、公式, 摩尔质量———符号、单位、公式等. 让同学掌握课堂要点, 清楚学习思路, 提高学习效率.

2. 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在课中, 在之前预习中的思维导图中, 跟着老师进行学习, 进一步的完善图, 可以标记理解和未理解的知识点. 改变了传统的做笔记方法, 传统方法存在跟不上老师的速度、笔记做完自己也分不清要点、复杂不易理顺等一些问题. 思维导图提高了笔记的质量和速度, 并且把以往记笔记的时间可以有效的结合在思考上.

3. 利用思维导图课后总结

课后, 通过老师对知识的讲解, 学生可以将完善的思维导向图再次总结作图. 如, 公式单位的一些关系, 可以单独的例举出来, 画成能理解的思维导向图. 质量、体积、数目、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 按照上乘下除的关系来上下排列, 可以在链接线上标注一下关系. 这样一来同学可以一目了然其中的关系.

在此同时, 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给出一些建议, 协助学生将思维导图进一步的完善, 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制作利用思维导图的兴趣, 使同学利用科学的技巧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热爱学习, 体会学习的乐趣.

四、运用思维导图的注意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 得出思维导图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在运用中需要注意几点.

1. 坚持使用思维导图, 不要存在有了思维导图就会什么都不是难题的想法. 思维导图和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同时也存在乐趣. 教师需要在每日的教学中习惯性的将思维导图运用进去, 不断收集学生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的完善, 长期坚持就能发挥思维导图的真正价值.

2. 不断的完善、改进, 创造出有自己风格的思维导图. 对于同一个内容, 多次绘图, 找出自己能够更轻松, 更好地挖掘主题, 并对此容易理解的图, 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学生制作图的过程中, 告知学生不要太刻意在乎那些条条框框的形式, 让自己的思想处于一种开明的状态. 思维导图重视的再于理念, 不必太过重视形式.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教师可以在班会课时, 组织同学交流. 让学生把自己做的思维导向图展示给同学, 讲解自己设计的特点. 在交流中可以使同学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 借鉴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的图. 老师对每个图的优点都有效的进行点评, 使学生的信心得到满足, 也使其他学生能够更好的取其长, 取所需. 使同学制作思维导图成为一种习惯, 并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得心应手的展现出来.

4. 我们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教学中, 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课程都适用. 思维导图用来整清思绪, 勾画框架, 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 有些课程中知识是不需要连接的. 在应用思维导图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内容, 不要盲目的追求. 导致思维导图过于流程化, 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通过不断的运用和实践, 思维导图体现出来的优势大于弊端, 有必须将其推广、发扬, 但是必须认识到, 思维导图不是适合所有课程、每一个人. 对学生的教育希望通过引导, 让学生了解到有一种思维方法存在, 自己选择试用, 如果能试用可以进一步的运用.

思维导图的问题和解答 篇13

主要是因为做得的少,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手绘50张导图,做上50本书的思维导图笔记,花上半年或一年时间,然后再看看效果。如果这个目标太大可以调整为10张思维导图,手绘5张,+5本书的思维导图笔记。刚开始的时候,别去做太简单的,比如只有一级或二级分支,意义不大,可以找个复杂一点的来试试,才能看到优势,最好找本书来试试。不管任何技能,如果不进行应用,开始实践,永远都无法掌握。学到东西之后,一定要找机会多用,在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

问题2:其实我看到一些思维导图就是把书本的目录串联起来,这样的话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

有些思维导图确实是这样,这个原因可能是有二点:第一点是书很烂,比如前几天我分享的’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我只花了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第二种是这本书结构很清晰、重点明确,这时做思维导图也以目录为主。但还有些书。结构比较松散,或者以故事为主。单独阅读,可能抓不到重点,这时做思维导图可以把这本书的重点给提练出来。有时书中的重点有时是一段文字或一句话,这时你可以想办法给精减成几个词,把重点从新提练出来。在一句话或一段话里总有几个词是重点,试着把几个词给精减出来。因为是你自己的心得,只需要看到几个关键词自己就能理解这个意思.

做思维导图的目的可以分为给自己总结和给他人分享,目的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给书做思维导图笔记时也不需要把一本书的内容都做下来,经常会发现这本书对于自己只有很少一部分内容会有用,这时可以只把这些内容给归纳出来。阅读一本书之后最好按照自己对书的理解把书的内容从新排列、组合,再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心得,把书的内容给系统化、框架化进行吸收,这样印果会更好一些。

自己的理解从新排列、组合后,更好的方法就是使用主题阅读来进一步吸收和强化。我经常使用主题阅读的方式,来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一本书可能对某个重点说不清楚,但如果连续阅读10、20本同类书籍,基本会把重要的地方给表述清楚。也不一定是必须是思维导图,读书笔记也可以。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是把书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给摘录出来。还是把自己读完这本书的心得和想法给记录下来。第一种简单一点,第二种花费时间精力会更多,但效果更好。

学习思维导图的好习惯 篇14

人生的赢家不是那些经验丰富的人,而是那些学习最快,改变最快,创新最快的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将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如何学习得更快?如何记得更牢?如何把您学到的东西,运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学习与生活当中?

为大家总结了成为思维导图学习高手的24个习惯,每个习惯都价值连城,只要养成其中的几个好习惯,你一定会取得学习的胜利!

一、将思维导图真正融入生活!不要学导图,而要生活在导图当中!

二、把学科知识制作成思维导图,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不知不觉就掌握了!

三、不用导图就难受!不用导图就“寝食难安” !让导图变成自己最大的爱好!

四、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导图”,并且大声地喊出来,喊出一天的活力和辉煌!喊出一天的充实与成功!

五、入睡前一定要看导图10分钟,让导图进入潜意识,做梦也在用导图!

六、“一日三餐前后”看导图5分钟,否则就不吃饭,这叫做“一日三餐法”!饭前看导图反思人生,饭后看导图有助消化!这是一个伟大的习惯,我现在全国普及这个习惯!

七、跑步看导图!既锻炼了身体肌肉,有锻炼了大脑肌肉!两种肌肉都发达的人绝对有“非凡的竞争力”具体做法:在出去跑步前,先画一张导图放在口袋里。

八、平时思考学习用导图,有空就练习画导图。

九、尽量多练习!这是最有效、最便宜的学习方法,练得越多,效果越好,而且你的学习、记忆就更牢固!每天坚持至少画一幅,哪怕只是草图!

十、每天有计划地训练自己的关键词搜索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每读一篇短文就划出里面的关键词,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敏捷,清晰!先是句子,其次文章!

十一、随时携带“导图财富本”,疯狂收集好的导图,看到好的文章记得一定要把它变成导图,这样它更融入刻入我们的大脑,记忆深刻。

十二、出门前,立刻携带一张导图,随身携带,有空就看,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十三、要养成一种伟大的习惯:善于利用一天当中最大量的被忽略的被浪费的一分钟、两分钟!

十四、要养成随身携带导图的习惯,快速看上一两分钟就足够了。什么都怕天天做,什么都怕坚持!

十五、疯狂的热爱导图,用导图来思考一切!记住:这个世界没有比思考更难得事情了。

十六、疯狂收集和掌握思维导图。学习的一个难点就是习惯,把他们复制下来,变成自己的财富!

十七、把每天坚持做导图,当成训练自己意志的办法。这种训练一举两得:既让自己变得更有意志。

十八、每天坚持帮助一个对导图感兴趣,或是激励一个人开始用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方式,即督促了自己也帮助了别人!

十九、每天进步一点点,让自己的导图每一张都比前一张看起来更美,线条,图片,文字。

二十、每天开发自己的大脑,赞扬自己的记忆力,语言模仿能力。不要给自己的负面思想留下任何空间!从今天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十一、永远记得心想事成这句话,这是这个宇宙最大的秘密!

二十二、每当自己想放弃的时候就想想成功的辉煌,就想想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所付出的艰辛,你就会重新充满斗志!

二十三、永远记住:重复就是力量,有效地重复可以创造更大的力量!及时地复习和重新绘制你的思维导图!

二十四、如果你是一名中学生,想考高分,那你就必须养成这个习惯:每天完成一张思维导图,每周整理一张本周学过的所有知识要点、难点的思维导图,每个月再把每周的思维导图整理成一张大型的思维导图。把它放在显眼的你天天可以看到的地方。

亲爱的朋友们,你要应用上面所说的习惯,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请反复朗读这些习惯,并反复在大脑中想像,从而加深印象!

工业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 篇15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Mind Maps) 是英国人东尼·博赞 (Tony Buzan)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先进的记笔记方法, 一般通过带顺序标号的树状结构来实现思维过程, 它是以图和直观形象的线条进行思考和表达的, 并将放射性思考实现具体化。 国外的一些世界500强企业, 如微软、IBM、惠普等, 都是思维导图的第一受益者和倡导者。思维导图主要由图像、颜色、 曲线和关键词等元素构成, 其主要特点有:主题主干作为分支呈放射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中央图形上、分支构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体系、由关键词或关键图形构成分支。

2.“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的现状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程序设计课程, 教学难度较大, 对于很多知识, 学生总是似是而非, 概念模糊, 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目前,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教学模式上, 教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堂理论加上机实验的教学模式, 课堂理论为主;

(2) 在教学手段上, 教师按照CAI教学课件进行讲解, 学生所接受的都是零散的知识, 这一节课学完, 下一节课可能就忘记了最基本的知识点;

(3) 在教学方法上, 以教师讲授为主, 缺乏师生互动和驱动式任务教学, 对于课程和章节, 学生也不能从整体进行认识和掌握;

(4) 在实验环节中, 由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在上机课时, 只是机械的照搬教材代码, 以验证课堂内容为主, 不能很好地理解程序的编程思路和方法, 以致于课程结束时, 学生不能很好地开发一个小的C语言程序。

为了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我们将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

3.思维导图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在《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 教学内容非常多, 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常量变量、数据类型和表达式、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用户自己建立用户类型、文件的输入输出等。

(1) 课程的综合性设计。由于C语言内容较多, 学生对知识只是进行线性的接受, 不能对课程形成整体的认识, 因此, 首先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采用XMind思维导图设计软件, 对C语言课程整体结构图进行设计, 如图1所示。

在第一节课授课过程中, 教师采用思维导图呈现给学生这门课程的整体结构, 学生头脑中能够对课程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

(2) 章节的连续性设计。C语言中的三种程序设计结构在知识讲授结束时, 要进行章节的总结, 将三种程序结构的相关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一方面不仅可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对知识连续记忆的能力。

(3) 知识点的扩展性设计。在引入新章节时, 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章节完整的思维导图, 将其作为目标教学的工具。 思维导图的运用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范围, 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先后顺序, 能够更形象、更直观、更全面的表述学习进度目标。以循环结构一章为例, 教师首先给出整体的章节结构, 同时每个知识点都可以进行扩展, 辅助学生记忆。

(4) 学生的自主性设计。在进行章节复习时, 教师展示章节完整思维导图的同时, 引导学生自行绘制出思维导图, 教师也可以只给出提示或关键词, 引导学生建立内容全面、 详实的思维导图, 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师通过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能够发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从而更好的优化教学。学生在自我设计过程中, 能够及时发现知识的盲点区, 不断学习并进行弥补, 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掌握。

4.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 教师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动态的展现教学内容, 总括教材整体结构, 呈现章节的连续性, 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梳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逻辑组织能力和思维创造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逐渐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在各个方面应用, 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工具, 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难度大, 学生对知识不能系统掌握。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到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 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识记能力, 知识点衔接记忆能力, 知识扩展和知识结构构建能力,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思维导图,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东尼·博赞, 张鼎昆, 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1-10

[3]邓瑞新.“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构建的思维导图方式, 2011.4 (8) :96-99

[4]付淇, 袁谭军.思维导图在“Visual Fox Pro程序设计”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6) :76-78

上一篇:金融数学专业导论论文下一篇:初一新生军训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