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精选10篇)

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 篇1

试论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与创新的关系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特征,是深邃而崭新的哲学命题;与时俱进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与时俱进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与时俱进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辨反映.

作 者:张明荣  作者单位:甘肃联合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EDUCATION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9(1) 分类号:A8 关键词:与时俱进   哲学命题   开拓创新   辩证统一  

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 篇2

1 农业科技创新的含义

“创新”这一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ptmer)提出的,1934年在其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一词,并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2]。按照这一观点,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与组织管理上的创新,因为二者都会带来生产函数的变化。而科技创新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是单个经济主体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从而它也成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最密集的经济活动。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科技创新可表述为将农业科技发明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新品种或生产方法的研究开发、实验、推广和生产应用等一系列前后相继、互相关联的科技发展过程;狭义的农业科技创新仅指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和发明。本文侧重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其内涵。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本身是在多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因而就会形成一个推动创新的网络系统,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社会组织有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户等。其中,政府充当农业科技创新制度的供给者、环境营造者和主要投资者的角色;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的实际供给者,是农业科技供给的主体;而农业企业和农户则位于农业科技应用的终端,是农业科技需求的主体。可见,农业科技创新就是在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科技、科研机构供给农业科技、企业推广农业科技、农户应用农业科技中实现的。

2 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不同部门具有不同部门的科技,不同部门的科技创新具有不同的特性,与工业部门的科技创新相比,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2.1 农业科技创新受地域环境影响

马克思多次指出,农业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统一。由于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它们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依赖性较强,不同的地环域境中动植物生长的自然因素差异较大,从而造成了创造或控制动植物生长内外因素的方法、物质手段、操作程序等之间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农业科技的地域特征明显,体系普适性较差,这也是影响农业科技整体扩散与转移难、进而需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实现农业科技的“本地化”。

2.2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

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本身比其他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所涉及的因素更多,也更复杂,从而使它也具有更高的风险性。这些风险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发明创造难。农业科学研究主要是探索生物内部规律及其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因而它的发明创造周期较长、难度较大。据200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对878项获奖成果统计,成果研究周期平均为5.7年,比医学科学院获奖成果平均周期(3年)要多出2年多[3];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难度也较大。由于农业科技推广既受推广组织、推广方式以及推广人员素质的制约,又受地域、农民素质以及农民购买力的影响,因而农业科技推广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所有这些难度都意味着农业科技创新的介入较难,风险系数较高,也意味着农业科技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更大。

2.3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公共特性

根据熊彼特的观点,创新的第一次商品化的运用必然有其物化成果,再按照其是否具有外部性,可划分为“私人科技”与“公共科技”。私人科技是指本质上该物化成果是私人物品,对其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不购买就无法消费。而公共科技的本质是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旦被提供,许多人可以同时使用并且无须为其使用支付价格。由于大多数农业科技研究都需要经过长期、大范围的试验,科技保密性较差,极易被人模仿和复制,而且农业科技具有明显的正外部经济,一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一般性的农业科技创新都具有公共属性,这也意味着农业科技创新往往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2.4 农业科技创新受农业组织经营状况的制约

农业科技创新是在一定农业组织基础上完成的科研、推广到应用的过程,所以,农业组织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的成败。由于农业科技体系基本上是按动植物生长过程组织起来的,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动植物对科技的需求差异较大,因此,阶段性科技单元之间相干性较差、缺乏内在的直接联系,导致农业科技体系内部结构松散,集约程度较低。这就意味着分散的农户在获取农业科技成果方面的交易成本较高,吸纳新科技的意愿较低,也意味着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对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渗透于农业生产力中实现的。农业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系统,这种系统的能力是多种因素、多条规律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融合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4]。因此,提升现代农业生产的整体能力,决不能只着眼于几个有形因素的简单相加,而要在多种要素的组合以及多条规律的交互作用中加以确定;在要素能力已定的条件下,农业科技创新则成为决定这种辨证组合程度和有关规律交互作用程度的灵魂和关键。根据生产力乘数原理,生产力发展=(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技创新,这个公式也揭示了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

3.1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农业劳动者是农业生产力中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农业科技创新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保证农业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农业劳动者健康的体质是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前提。一个饮食不足、营养不良的农业劳动者,是不可能发挥一个正常农业劳动力的应有作用。资料表明,一个正常农业劳动者每天需要126000多焦耳热量,如果每天只摄取10500焦耳,那么他的工作能力将降低到44%左右[5]。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促进营养食品的增多,也提高了农业劳动者健康水平和再生产能力,甚至使农业劳动者平均寿命上升,大大延长了农业劳动者的劳动年限;同时,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还可以使农业劳动者在农业生产或加工过程中,避开或减少危害健康的危险作业,从而可确保农业劳动者经常性地维持健康状态。(2)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由于农业科技创新促使农业劳动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变化,也对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养、科技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劳动者只有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才能成为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因素,也才能真正地上升为农业的人力资本,从而促使了农业劳动者要经常性地接受教育,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科技能力和智力水平。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曾提出,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的作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人力资本增长速度比物力资本增长的速度快;投资于教育比投资于物资设备更为有利。在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教育对农业生产率的贡献很高。如果农民多受一年的教育,在韩国能使生产效率提高2.22%,在泰国能提高3%,在马来西亚能提高5.11%。据测算,农村学校教育的社会回报率,马来西亚为25%~40%,泰国为14%~25%,韩国为14%~11%[2]。可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教育由此所带来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已在世界多数国家达成了共识。

3.2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不断革新农业劳动资料

农业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力的载体,也是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显示器。农业科技创新作用于农业劳动资料的主要机理在于:①农业科技创新能够促进农业劳动资料的更新。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新能源、新肥源、新药源;而且还能合理配置水、肥、饲料、农药等常规性物质资源,从而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之满足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例如,1840年,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创立“植物矿质营养学”,为农业施用化肥奠定了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成为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粮食成倍增长的主要因素;1910年开始出现的以拖拉机为代表的农业机械,以及20世纪40年代有机合成化学农药的发明,都曾在世界农业发展中显示过无比强大的推动力量,大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②农业科技创新能够提高农业劳动资料的功能。随着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农业劳动资料的性质、结构、功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劳动资料在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下也能极大地增强农业劳动者体力和智力功能,不仅大大减轻了农业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使劳动者从繁重、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推动了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转化,提高了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80年代大发展和90年代形成高潮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开创了农业的信息化时代。自动化、半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业科技创新也因此成为农业劳动资料革新的强大动力。

3.3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扩大农业劳动对象的区间

在农业生产中劳动对象主要是各种资源,伴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人们谋取物质资源的手段也不断进步,农业劳动对象早已不再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土地、海洋、空气等。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不断揭示自然物质可供利用的性质,使人们进一步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与种类。19世纪中后期,达尔文和孟德尔、摩尔根创立了植物杂种优势和遗传学理论,带动了育种技术的突破和种子产业的兴起,优良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粮食生产实现了由依靠扩大面积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突破,作物品种对单产增加的作用达到15%~30%[2]。当前,农业科学家运用生物工程科技按预先的设计,通过操纵种子的遗传基因,进行无性繁殖、无土栽培等,培育出一系列新品种;还有具有防止脱水基因的抗严重干旱玉米、具有抗某些病虫害基因的脱毒马铃薯和烟草、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基因的生长快、消耗比例小的转基因猪、快速生长鱼、速生丰产林、丰产果茶等相继问世,增加了动植物的品种资源,扩大了农业劳动对象的区间。同时,农业科技创新还在农产品的生产向产前、产后的纵向延伸上,以及在狭义农业(种植业)向广义农业(农、林、牧、渔)的横向拓展上,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由此也使农业由传统意义上的小农业真正转变为一个现代综合性的产业。

4 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功效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以及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农业科技的每一次大的突破都会导致农业现代化的大变革,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极其深远。

4.1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业生产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的投入与产出中均可以发挥促进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作用。①从投入的角度来讲,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用丰富资源替代稀缺资源。美国农业发展经济学家约翰.梅勒“投入互补与稀缺资源”理论道出了农业投入物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8]同时“木桶原理”也揭示了:任何一种互补资源在实际运用中都存在着“瓶颈”的限制,如果不能消除这种“瓶颈”的限制,就会使农业总产量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各类农业资源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但是这种替代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资源效能的强化程度,并由此导致相应的农业要素组合比例的调整,表现为较为丰富的资源替代稀缺资源,结果将能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世界发达国家在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已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以色列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它是中东的一个小国,全国土地面积只有2.1万km2,人口只有540万,有一半土地是沙漠,淡水奇缺,但是以色列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从而使农业产量高、品质好,不仅满足了国内需要,而且大量向外出口,每年都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外汇收入。②从产出的角度来讲,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以经济效益为目标重新配置资源。农业生产者对经济效益追求的过程,就是整个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生产者总是千方百计地通过减少投入、采取优化劳动组合、强化组织管理、提高投入品效能、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及经济效益。由于农业经济效果取决于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又取决于农业投入要素的优化组合,包括新品种、新种植养殖方法的采用等,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所以,农业科技不断创新的过程,也就是农业生产者对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农业科技创新在经济上的实现,就是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2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的风险

农业生产受自然、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性或风险性,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增强农业的稳定性,降低农业的风险性。①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自然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抗拒的力量,诸如干旱、盐碱、冰雹等等,它们的出现都会影响到农业的稳产,而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推出抗旱、抗盐碱等品种,避免干旱盐碱等自然现象的直接危害,而且还能加强对不确定自然变化的预防,如病虫害预报、气象预测、土壤酸碱系数监测等,促使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对生产过程实施梯度控制和保护,从而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②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降低农业的社会风险。农业生产必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因而它必然要受到农业产业内与产业外的各种相关制度、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科学定位,协调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真正发挥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其他产业应有的支撑作用,而且也能够促使农业生产紧紧围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文化效益为整合性的目标,农业生产因此也会少走弯路,并将农业“增长”纳入农业“发展”的良性系统之中。③农业科技创新有益于降低农业的市场风险。产业化与市场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给农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由此也意味着农业经营要始终应对来自市场的风险,而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可以强化对农业经营市场的预见性,促进农业产业经营管理的完善,使农业的生产方法、方向以及政策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推动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包装运输等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的建立,促进农业向标准化与规范化方向发展,由此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农业自身存在的风险性,增强了农业经营的稳定性。

4.3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变革

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部门间的科技转移和扩散,不断地影响着农业各个部门的发展。由于农业内在各产业的农业科技创新程度和实际经济效益的差别,导致农业各部门的产品数量、质量和种类的变化各异,其结果使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基于两点:①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各产业部门提供了多种科技和方法,使得农业内在的有些产业部门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引导与支撑下,表现为快速而迅猛发展,而有些产业部门则发展缓慢,由此就引起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②农业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效果,会激发人们对农产品进行新的选择,从而引起人们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更高要求,促进农产品品种结构的更新。所以,从农业产业结构角度看,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现代农业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有序发展的过程。世界一些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成功实现了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品种和国外市场。例如,法国的谷物、葡萄酒、奶酪,以及美国的谷物、油料等这些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产品无一不是农业科技含量渗透极高的结果。从20世纪70年代新农业科技革命以来,正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实现了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所以,当前的农业正在发展成为富有活力、富有竞争力的高新科技开发应用的产业。

4.4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的社会化程度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本身就逐渐地发生变化,农业已不再是“农业时代”中单纯的农业,而是向企业生产模式转化,即农产品生产由最初的分散经营逐步演变成企业化或产业化经营。这种农业、工业和商业联盟的产业化与社会化经营无疑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果。这是因为:①农业科技创新使作为单独部门的农业在整个社会的劳动分工中的地位发生相应的变化,农业与其他产业渗透性的增强,不仅拓宽农业本身的产业空间,而且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②农业科技创新使作为单独劳动的个别农户在劳动分工体系中的角色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相对独立的农户逐渐与工商企业联合,逐步演变成农户+企业(公司)或农户+基地+公司的形式。可见,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就是农业社会化的过程。

农业科技创新还推动了国际农业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发展。这是因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农业经济的国际化也相应地形成。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的难度促进了各国的分工协作,另一方面,农业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和因特网的联通,世界农业市场像一条细带一样把各国农业牢固地联系起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农业村”,这种联系已经形成为各国或各地区农业部门进行再生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成为世界农业经济体系的一员,它们都需要在国际协作中推进本国或本地区农业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立的一系列国际性农业科研机构,像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玉米研究所和小麦改良中心等,都为农业科研和生产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比较便利的渠道。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使本国或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超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某些传统阶段,以跳跃的方式前进。

纵观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史就不难看出,正是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才推动了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以来的40多年间,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从机械科技、生物科技和管理科技三个方面,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科技改造,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我国建国以来50多年的农业史,也正是通过高轩变矮轩、化学工业科技跨产业应用、耕作制度的变革、良种培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以及节水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这一系列科技创新,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此,我国在2001年制定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郑重地提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然要在农业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7]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5.

[2]蒋和平.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4-136。

[3]许世卫.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建设[J].调研世界,1999(11):23-2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8.

[5]李明贤.论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J].农业经济学,2001(1):167.

[6]Mellor,John W.The Economic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M].Ithaca:Connell University Press,1966:226.

论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篇3

【关键词】逻辑方法;创新思维;关系

一、逻辑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基本内涵

逻辑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在逻辑思维过程中运用的思想方法。提到逻辑方法,就不得不提到逻辑学。金岳霖的“最上的概念和最高的境界”和冯友兰的“概念的游戏”都是逻辑学的产物。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逻辑学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逻辑学上对于逻辑方法有着这样的阐述:“逻辑方法是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方法,它是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基础上产生的,经历了由传统到现在的转型、由思辨向分析的更新,发挥着承载哲学使命、适应哲学发展、引发哲学变革的重要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逻辑方法的得出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人们在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最完整、最便捷、最系统的方法。

创新思维,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思想过程中的不断创新。要完全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内涵,就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思维。通俗的讲,思维就是思考,就是人脑中的活动。更具体、更理性地讲,所谓思维,就是人脑中运用概念以作出判断和推理的功夫,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而创新思维意在创新,在实质上是对原有思维方式的成功突破,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作为众多思维中的一种,其重要性在近年来不断被人们重视。

二、对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之间关系的阐述

那么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可能不被人们所重视。一般意义上来讲,人们只关注于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应用,而并不关心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甚至还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严重影响了对于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研究和运用,并且使人们长时间的处于误区之中。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来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关系:逻辑方法是对创新思维的思维规律的一般性总结和概括,创新思维是逻辑方法的应用领域之一。逻辑方法的使用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也离不开逻辑方法。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彼此互为对方存在和应用的前提,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逻辑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关系。

逻辑方法是来自于对创新思维规律的一般性总结和概括。如果我们单纯就某个问题进行创新思维,我们很难发现其中的一般性规律。但是如果我们就某些问题进行创新思维,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使是创新思维,也会有一些思想方法上的规律。原因很简单,因为任何的创新思维都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筛选,形成一些新思维。这个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运用的思维方法,就是逻辑方法。由此可见,逻辑方法的产生,就是在一定的知识理论基础上,在创新思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终也会重新回到创新思维的实践中进一步指导实践。这也符合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因此是十分有意义的。

创新思维是逻辑方法天然的应用领域之一。一般性的逻辑方法并不难总结和概括,可是总结并且概括出一般性的逻辑方法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意义其实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在创新思维中运用它,不断发挥出逻辑方法的效力。创新思维之所以能够让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的成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运用了逻辑方法。并且运用正确的逻辑方法可以提高创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只有在创新思维的巨大空间中,才能体现出逻辑方法的用武之地。

三、运用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现实意义

1.正确使用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有助于我们高效性的完成学习。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各种学习上的负担和压力非常重。面对当前这样一种教育现状,虽然有很多人在呼吁,但是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在探索中前进。作为个体的学生来讲,要想在众多的人中脱颖而出,单纯有学习的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在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如果正确运用了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在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上进行最适合你自己的调整,就会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改善成绩。

2.正确使用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有助于我们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于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往往有一些思维上的定势,习惯于按照前人的路走,在思想上有一种惰性,不习惯于有自己的见解。其实,如果能够正确的运用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不仅能够使工作效果事半功倍,还会让你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是对你自我价值的一种认可和确证。一个技术上的小发明,一个思路上的小调整,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你有勇气、有恒心、有毅力,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就是你走入职场的有力武器。

综上所述,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具有独特的内涵,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彼此互为存在和应用的前提。从哲学研究的意义上来看,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哲学意义。他们本身就包含着辩证性的因素在里面,对于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使用过程,就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思维过程。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维度对于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进行界定,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 篇4

基层党建是党建工作的基石,是党建工作的最大政绩。提升党建品质,提高党建内涵,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社区发展的灯塔,成为党员前进的明灯,成为群众的探路者和领航员。

基层党建是带领全体党员服务群众、建设社区的,群众满意度就成为衡量党建品质的唯一标准。

一、建强党员队伍,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党员是群众的学习模板,让党员队伍成为政治坚定的捍卫者,才能团结群众,引领企业、社会组织共同为基层党建出谋划策。社区党员干部要带头讲政治、带头顾大局、带头讲文明、带头树新风、带头做义工,基层党组织要将评判优秀的标准量化,将参加学习、参加义工、文明引导、邻里和谐等作为评优的重要标准。同时基层社区可以邀请有才干、有技能的在职党员、能发挥余热的老党员到社区来帮扶困难家庭、调解居民矛盾,增强社区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探索党员服务积分制管理,从而达到党员队伍“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表现。

1.严肃组织生活。完善 “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日、月晒季评年考、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制度,制定党支部组织生活计划,强化党员的组织意识和党员意识,防止党内组织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组织党员有计划地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组织活动,督促指导党支部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创新党内组织生活方式方法,积极运用公众号、党员微信群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党员教育、舆论引导,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

2.加强教育管理。结合固定学习日,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章和《准则》《条例》,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情操,强化纪律意识,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严肃党的纪律,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防止党员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

二、健全长效机制,全面凝聚基层党建合力。

(一)基层党组织可以每年围绕解决本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确定1-2个“书记项目”,确保全程参与、全面关注、全力推动,努力解决一到二个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

(二)实现一体化设计。落实党建和社区同步的工作原则,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同步考核,把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效对接,把社区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坚持统一部署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形成群众工作党员带头做,党建工作群众万人拥护的局面。

(三)品牌化建设。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运用品牌管理的理念,形成“一支部一特色”的活动载体,总结梳理自身党建工作特色做法,根据基层党组织实际,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品牌创建,以党建品牌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效能。聚合力量推广品牌,邀请专家领导为品牌打造号诊把脉,进一步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借助党建专家、上级部门等高端资源,总结提升品牌理论价值和社会影响,提高党建品牌知名度。以“标准化建设、体系化推进、品牌化打造”为重要支撑,实现品牌建设、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深度融合。

三、统筹谋划,改革创新,持续释放基层党建工作活力。1.优化服务体系。要提升基层党建的品质,要坚持务实有效的原则,实现三社联动。首先,由基层党组织对社区的问题、群众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社区是否有青少年服务、居家养老等各类需求。由政府统一购买社会组织、购买项目,根据各基层的情况,提供对应的组织或服务。同时,政府主动培育专业化的社工队伍,为基层提供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心理健康辅导等服务,从而形成社区化、社工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2.推进载体创新。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打造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网络载体开展党支部工作。鼓励立足实际开展载体创新和品牌建设,将优秀党组织、先进党员事迹在党群服务中心、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大力宣传好经验好做法,选树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3.实施帮扶提升。深入开展社区大党委工作,进一步扩大大党委的范围。形成区域内各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的通力合作。建立各社区、企业党组织工作定期交流机制,促进学习借鉴,取长补短。通过“结对子”“一帮一”,党建部门向后进支部派驻支部建设指导员、组织先进党支部与落后党支部结对互助,实施帮扶改进,抓好软弱涣散党支部整顿转化提高工作。

论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篇5

姓名:曾黎明

学号:

班级:热动

成绩:

201002000722 1007

论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摘要: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和研究,源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的崛起以及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的威胁和挑战。人们通过关注日美企业管理模式以及文化的不同对企业管理和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而企业制度则是指企业范围内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规则的集合,其目的是约束本企业及其成员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它包括从企业的产权制度到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本文分别阐述了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论述了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基本关系,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下,提出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关系

企业文化强调企业经营中的基本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企业员工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强调员工的内在自觉和自律,而企业制度却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重视规范、程序之类的强制性约束力量。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是相辅相成的。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特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通过其长期的经营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企业员工所公认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组织的价值观、行为标准、制度设计和工作程序。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力量,它能将一个组织的众多成员聚集在一起,围绕一项共同的事业协同工作。企业文化的威力首先来自它所具有的精神魅力。首先,是一种理想、追求信仰所具有的约束力,感召力和激发力。其次,作为一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价值观和相沿成习的行为规范的企业文化,常常借助于行为个体间的传导、共同体内的熏陶、群体行为的诱导、集体精神的感染以及文化共同体对“叛逆”的惩处,把企

业对企业员工的“软管理”和“硬管理”统一起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1)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2)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3)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4)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二、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从企业文化中分化出来。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载体,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是由现代企业的组建而形成和制度化的。现代企业是由一群领取薪水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多单位企业。企业从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发展到现代公司制,不论从企业规模、组建制度,还是企业营销战略方面都有质的突破。

三、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

(一)制度建设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综观企业管理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制度建设正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管理由经验管理迈入了科学管理,而制度柔性化建设则使企业管理由科学管理走向了文化管理。科学管理的一个特征就是制度的规范化,可以说在科学管理方式下,制度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不可否认,这种制度的完善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曾经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物极必反,制度的日趋规范使员工的责任十分明确,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使员工在工作中形成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的原则,员工被束缚于严谨的制度中,限制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使人与制度之间的对立转化为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对立,增加了沟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管理已不能适

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怎样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课题。由此催生了企业文化这一新的文化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企业文化,明确企业的使命、愿景,为企业确立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超级目标,求得员工的认同,来弱化制度的刚性,解决上述冲突,降低沟通成本。企业文化演进是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中不断优化。不得不承认,文化管理是在科学管理基础上的创新,相对于科学管理的刚性化,文化管理更体现了一种柔性化的管理,它是一种人性管理,它强调通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而认同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通过构建这一超级目标,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但是文化管理的柔性是 相对而言的,它作为制度化管理进化的产物,必然继承了科学管理的部分刚性。企业实行文化管理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支撑,但是作为一种柔性管理,企业文化中制度的一个最大特性就是:文化管理下的制度更强调员工认同下的自我约束。由此可见,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支柱,无论在科学管理还是文化管理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指导和约束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而这些指导与约束规范,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要保持高度一致,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契合应从以下角度入手。一是将企业文化理念作为制定企业制度的指导思想,并贯穿于制度执行的全过程;二是依据已经确认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检查企业现行制度中有无与文化理念相违背的内容,强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部分,修正或废弃与企业文化不相容的部分;三是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准,对企业制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适应变化和提升了的理念,并通过组织和管理手段,防止刚性的制度对文化理念的侵蚀;四是通过企业控制体系,控制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及时纠正偏差,不断更新和发展企业文化理念,指导和约束企业制度。

四、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 注重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要培育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就必须摒弃旧的企业价值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企业价值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旨在提高企业活力,而释放企业活力之关键在于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

其次,注重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确立共同目标需要企业在大目标中融合员工的小目标,使员工感受到企业每一个目标的实现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与荣耀,促使员工奋发向上,引导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念并付诸行动,从而产生价值共识。企业精神的形成,不是一个自然的形成过程,它需要理性提炼和培养,具体途径为:确立企业共同目标。

最后,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是重点。伴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企业要成为市场的主体,就要有具备战略意识,富有竞争性、开拓性的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企业管理者素质的培育和提高。

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每个组织都应该将企业制度调节和企业文化调节紧紧结合起来使用。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制度也应随之改变。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文化也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变化,必然会对企业制度提出发展要求,只有适应这种要求,企业文化才能不断的发展,企业才能不断进步。正确的制度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决策与实施的速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规范化的作业流程与员工工作行为,形成了企业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诞生,并维持生存。

参考文献:

[1]吴金明.论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共生,现代企业教育2005年,第11期

[2]于明仁,推进文化管理的思考.大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 邝鲜辉,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企业文化

[4]皇新海,费坚真.建设现代文化型企业的宝贵探索——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企业文化,2003年,第3期

[5]冯向东,再造企业文化.中国电信业,2003年第12期

[6]王文辉,.扬子石化的文化管理是怎样“化”成的—— —2006年全国企业文化(扬子石化)现场会召开.中外企业文化,2006年,第3期

[7]杨晋平.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内蒙古电力技术[J],2004年,第5期

[8]董洁.企业文化建设之管见.施工企业管理,2005年,第5期

[9]刘彬彬,浅析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管理纵横

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 篇6

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法律。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规定调整社会生活中重大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我国现行法制中三组最重要的基本法律为:《刑法》(1979年通过,1997年修订)和《刑事诉讼法》(1979 通过,1996年修正)、《民法通则》(1986年)和《民事诉讼法》(1991年)、《行政诉讼法》(1989年)和《行政处罚法》(1996年),同新闻活动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作为最高的禁止性规范,包含了对新闻活动的约束。其中有很多煽动罪与新闻传播相关,如煽动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105条),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第181条)侵犯商业秘密罪(第219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221条),虚假广告罪(第222条),侮辱罪(第246条),诽谤罪(第246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第249条),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第250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第278条)。此外还有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第363条),传播淫秽物品罪(第364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第398条),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第398条)等。

我国制定的许多专门法,都有同新闻活动有关的条款,如《统计法》(1983年通过,1996年修改)、《档案法》(1987年通过,1996年修改)、《保守国家秘密法》(1988年)、《传染病防治法》(19089年)、《邮政法》(199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妇女权益保护法》(1992年)、《国家安全法》(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广告法》(1994年)、《 戒严法》(1996年)、《 防震减灾法》(1997年)、《证券法》(1998年)、《合同法》(19999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等。

(三)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在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效力和地位低于宪法和法律。例如,《关于严禁淫秽物品的规定》(1985年)、《关于严历打击非法出版物的通知》(1987年)、《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1990年)、《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1994),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行政法规。90年代,国务院加紧制定发布了一些管理大众传播媒介的行政法规,如《音像制品管理条例》(1994年)、《电影管理条例》(1996年)、《出版管理条例》(1997年)、《印刷业管理条例》(1997年)、《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7年)。这些行政法规几乎涵盖了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管理。但所有这些条例都是为着国家机关便于实施对媒介的管理,而不是保护媒介从业者的权利。

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内涵及其关系 篇7

一、什么是国家

国家一直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任何个人或组织的行为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国家行为的影响,同时人们的集体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的意志。在古希腊,“国家”一词用于指城邦;在古罗马,则指一个城市的主体居民。在我国的古籍中,也曾出现过这一概念,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统治的疆域称“国”,大夫统治的疆域称“家”,后来便统称“国家”。到底什么是国家?不同的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学者对国家的解释来认识和理解国家。

(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必须通过集体劳动才能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物品,出现了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原始公有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者除了生产家庭必需的生活资料之外还出现了劳动剩余,这种剩余促使了私有制的形成。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从而“整个氏族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它从一个自由处理自己事务的部落组织转变为掠夺和压迫邻人的组织,而它的各机关也相应地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旨在反对自己人民的一个独立的统治和压迫机关了”。[1](347)因此,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这就是国家。”[1](34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分析认为,国家会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最终消亡,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2](294)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的定义仅限于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统治阶级用以保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的暴力工具”[3](376),当然,这并不是马克思关于“国家”的全部含义,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现代国家的界定,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国家的新的意义。马克思指出:“现代国家是与这种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4](69)“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的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4](69)在这里,国家不仅仅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还是保障财产和利益的组织。

(二)西方思想家关于国家的定义

西方学者一般将国家理解为一种公共权力组织形式,如有学者认为:“国家是把政治的动力组织起来并使之形式化的机构。国家包括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公民、制度和权限、原则和权力,它是结构化的关系网络。”[5](42-43)有学者认为:“国家是一种政府结构,通常是独立自主的并有足够的权力来大力贯彻它的法令。”[7](30)也有学者认为:“国家就是一种社会共同体,是实现‘善’的追求的组织形式。”[7](140)这些观点都表明,国家是社会契约的结果,是人们为了追求某种秩序和保障而相互订立契约、让渡部分权利而形成的组织形式。

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来定义国家的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洛克。他们关于国家的定义建立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国家是摆脱自然状态的有力工具。”[8](7)因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的生活是“孤独的,贫穷的,险恶的、野蛮的和不稳定的。”[9](112)为了避免这种生活和由人类竞争本性带来的混乱,人们需要政府。但为了便于管理,人们须放弃在损害他人的情况下寻求幸福的自然权利,这意味着个人意志要服从于共同意志,这种共同意志最终转化为一个最高统治者。从这个理论中可以看出,人们愿意服从国家的领导,将自己的管理权交给国家,是因为他们可以在有序的社会中获益,而不是被迫受制于国家的统治。

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国家是人们之间通过签订契约而组成的一个共同体。但他同时强调,人们在签订社会契约时,把自己的权力交给了政府,但他们没有同政府订约,如果政府的行动同大多数人的意志相矛盾时,人们就可以收回自己的权力。

由此可以看出,霍布斯和洛克给国家下的定义均认为国家是建立在人们让渡自己权力的基础之上,但两者也有区别,霍布斯论述的国家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具有绝对的权力,而洛克则提倡国家的权力是受限的,即国家的权力是为它的成员提供福利的,如果其与大多数人的意志相矛盾,则人们可以收回自己的权力。

以上两大思想发展系列对国家的规定体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把国家看作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另一种是把国家看作是公共权力的集合,是超越阶级的共同体。事实上,这两种观点揭示了国家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政治统治,二是社会服务和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不尽一致,其属性的体现主要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社会发展的阶段。因此,我们不主张把国家单一地看作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或社会管理的组织,事实上国家是两者的融合体、统一体,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的体现不同而已。在现代民族国家产生之前,国家更多地体现为政治统治,而在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以后,国家逐步由政治统治向社会服务和管理过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均衡点,这是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政府:国家主权的执行者

在阐释什么是政府之前,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国家的本质。只有清楚了国家的本质,才能理解政府的产生及其本质。

为了揭示国家的本质,恩格斯将国家与原始社会的氏族作了对比分析:氏族和国家均是覆盖社会整体的社会组织,在这一方面具有一致的内在属性,但国家毕竟不同于氏族:一是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而不是依照血缘关系来划分的。氏族之间、部落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之间血缘关系的不同,而国家则只是按地域划分它的居民。二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在原始社会,氏族组织中存在着直接的人民武装组织,这是组织是由氏族成员自发组成的,目的是维护氏族的共同利益。对于国家,构成这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有监狱、法庭等物质的附属物,这些东西是氏族社会所没有的。三是税收的形成。向居民征税是氏族社会所没有的,通过征税形成的国家税收保证了国家机构运转的费用,维持了公共权力的运行。

在此基础上,恩格斯进一步分析认为,上述三个特征并不是国家的本质特征,而是与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国家是公共权力的集合体,所以国家要运用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在面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时,它的身份不是某个阶级、某个社会成分的代表,而是整个社会的代表。社会成员之所以肯于接受国家的管辖,就是因为国家具有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的这种身份。[8](9)然而,国家运用公共权力在对整个社会实施管理时,国家的权力到底交给谁来具体行使?这个问题无法避免。意即公共权力必须以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为依托,否则这种权力就会悬空。事实上,自从阶级产生以来,国家的公共权力总是掌握在一部分人的手里,是依托于社会中的某个阶级的。进一步来讲,并不是任何一个阶级都能够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只有在经济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才有力量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从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当中选出代表,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由这一部分人和相关机构及其形成的错综关系就是政府。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家与政府虽在公共权力的行使方面具有相通之处,但国家毕竟不同于政府。

国家与政府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国家是特定社会中享有主权的政治组织,而政府则是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政府代表国家行使主权。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国家包括政府,政府只是作为国家要素之一的国家主权的执行者,国家与政府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10](18)国家享有主权,而政府则不享有。关于国家与政府的关系,美国政治学家里普森用一个非常简单、直观的图示表示了政治、国家和政府的这种关系[5](43)(见下图)。

领土、人口和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大要素。主权在于国家具有特殊的公共权力,是“某个共同体内存在的一种强制的权力”,[11](382)因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不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12](170)领土和人口是国家权力的作用对象,国家发挥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作用,建立和维护了社会处于一定的“秩序”状态。国家享有主权,意即国家拥有管理自己领土内的人口的绝对权力,那么在实践中由谁来执行国家主权呢?是政府。

前文对政府在整个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已有讨论,那么,到底何谓政府?达尔将政府视作是“在一特定领土内成功地支持了独掌合法使用武力的权力以事实法规的任何治理机构。由这一领土内的居民和政府组成的政治体系就是国家……政府拥有独一无二的权威对武力可以合法使用的限度作出规定。”[13](28)换言之,国家主权必须通过政府得到执行,如果失去了政府的执行,“国家主权就只能停留在象征层面”。[10](19)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罗斯金等认为政府也是国家的要素之一,[14](34)即国家要素包括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国内学者朱光磊等认为政府作为国家主权的执行者,已经包含在主权这个要素中,为避免前后重复,就没有必要将政府单独地列为国家的一个要素了。但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在对国家与政府包含关系问题的认识上是一致的。政府是国家的代表,国家与政府是委托代理关系,国家委托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治理公共事务,政府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因而政府只能在受委托范围内行使权力,否则就是违法。

三、“社会”的概念

“社会”是当今政治科学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但人们往往都不去考虑含义而不加限定的使用它。“社会”是什么呢?马克思在国家及国家本质问题上的解释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的思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程度上的产物”,[15](166)是一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15](166)这表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国家萌发于社会,但国家一旦超脱社会又要反过来驾驭社会。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认识,即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理解社会概念的重要思路。[16](99)他在批判普鲁东时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互相连接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呢?”[4](109)从马克思的这段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有机体不仅包括“社会的各个环节”,而且包括“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同时,马克思还认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出于变成过程中的机体。”[17](208)这表明,社会有机体包括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层次,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涵盖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关的自然环境(资源),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在生活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有机”强调了处于整体当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也强调了整体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中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来,国家产生于社会,又高于社会,但无论怎样,国家不可能脱离社会有机体,而是处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组织体系和矛盾运动之中。“所以,社会有机体对于国家来说是基础性的,国家处于社会有机体的控制之内”。[16](100)上图也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国家、政府和社会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趋同性, 但国家、政府和社会各有其形成的机理和条件, 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对国家、政府与社会的界定因社会发展阶段、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传统等的不同而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国家是特定社会中享有主权的政治组织, 而政府则是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 政府代表国家行使主权;国家产生于社会, 又高于社会, 但无论怎样, 国家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有机体, 而是处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组织体系和矛盾运动之中, 处于社会有机体的控制之内。

论科技与道德的关系 篇8

论科技与道德的关系

当代高科技的.发展使科技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从理论上全面、科学地认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将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文章从科技与道德分属不同的范畴、科技与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和科技应用中的道德二重性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

作 者:王琼玉 作者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广西,桂林,541001刊 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LI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6(1)分类号:B82关键词:科技 道德 关系

现代化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篇9

现代化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主标题)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区域创新发展实践的新热点、新趋势,在我国当前进入经济新常态、优化结构实现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落脚点和重要空间载体。

从总体上看,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内涵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较完善的城市科技创新制度

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土壤,直接影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成。创新型城市的制度设计一定要以最大限度调动城市创新要素投入城市创新活动为目标。

在一个创新型城市中,拥有完备的创新活动领导机制与协调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创新活动管理和执行成本,保证城市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这种制度旨在鼓励创新型人才成长,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实现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还要围绕激发城市科技创新意识和行为,设计导向一致的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以及围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等。

二、高水平的城市科技创新投入和基础条件

保证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是良好的投入水平和科教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分析世界上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经验,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初期,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0.5%一0.7%左右;在经济起飞阶段,该比例上升到1.5%左右;进入稳定发展期,该比例则保持在2.0%以上。在前两个阶段,政府的投入应占主导地位。

要提升城市科技创新投入,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特别是在人均GDP较低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资金发挥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动员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其它社会主体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下的科技投入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机制。

三、大规模的城市创新型企业

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不是科学发现和发明,而是企业家利用新思想创造出新的生产资源组合来增加利润的过程。

因此,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中之重是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中之重依然是培育本市的创新型企业。一个创

新型城市一定是创新型企业密集的区域,这种密集不仅表现在创新型企业的数量上,更表现在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意识与实力上。

从城市的创新成果上看,拥有大批居于全国行业领先地位的本市科技型企业,就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突出成果。比如深圳市,因为有了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腾讯等一批企业,而成为创新型企业高度密集的区域,并成为国内创新型城市的排头兵;而青岛市,由于有了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等一批企业,成为全国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最集中的城市,走出了一条“品牌战略+自主创新”的品牌经济发展之路。

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城市发展模式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最根本内涵就是实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节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支撑,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运行体系内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创新。如深圳形成了全国首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目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把通过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质量作为建设“效益深圳”的核心,政府层面也形成了有效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全产业链支持服务体系和与自主创新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

且深圳是典型的开放型社会、多元文化并存。深圳的外来移民,以追求理想和美好生活为目标,在艰苦拼搏和创业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立奋进、勇于竞争、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移民文化价值观,移民文化价值观遂孕育了深圳创新文化的基因,造就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结语注意音效转折)

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 篇10

一、用系统思维方法阐述责任及责任国税的科学内涵

系统思维方法是一种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重视整体思考,同时注意在整体的前提下具体研究解决局部问题。系统思维方法包括发现问题、确立目标、制定方案、对方案进行分析评价、进行决策、试验、实施等7个基本步骤,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立体性、动态性、综合性与最优化7个基本特征。该思维方法要求从整体出发,在运动中选择最佳结构和状态,从而达到整体最优化,是目前最高级、最科学的思维方法,可应用的领域极为广泛。用系统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剖析和把握责任及责任国税的深刻内涵。

(一)“责任”的科学内涵

“责任”在字典中解释为:分内应该做的事。通俗地讲,责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应尽的义务,即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岗责等。二是指应承担的过失,即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如担负责任、承担后果等。可以说,责任是神圣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处不在的。按照系统思维,责任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责任行为、责任制度、责任机制、责任成果。

1.责任意识:想干事。每个组织成员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树立起“责任在我”的强烈意识,组织内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都是责任者”的文化氛围和文化自觉,组织的事业将会成果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2.责任能力:能干事。要“干成事”,就必须有谋事的本领。要想有干成事的本领,就要适应竞争和变革的形势,迅速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执行落实能力,以这些责任能力确保干事顺、干事成,真正做到推进工作有实招,加快发展有本事,攻坚克难有办法。

3.责任行为:真干事。责任行为与真干事划等号,在实际工作中有三层意思:首先,要积极主动,凡事雷厉风行,“不等、不靠、不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其次,要科学求实,不急功近利,不弄虚作假,不为长远发展留隐患;再次,要精心细致,把责任落实到平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到底的信念、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自动自发地把事情做好、做到位。

4.责任制度:规范干事。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规范,即通常所说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个规矩规范就是制度,是用来保证责任行为合乎事理和标准范式的,其健全与否、完善与否、科学与否直接关乎行为,影响成果,所以在责任体系中责任制度至关重要。

5.责任机制:保障干事。是指责任的分工、落实与考评等过程中的保障性机理,是决定

责任成果的核心。责任机制一经形成,就会按一定的规律、秩序,自发地、能动地诱导和决定责任行为。包括责任制、责任分工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机制。良好的责任机制有利于发挥责任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实现预期的责任成果。

6.责任成果:干成实事。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责任行为、责任制度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就是责任成果,是责任体系中核心部分,也是终极目标。因此,讲责任就要以结果为导向,把“干成事”作为我们一切责任的落脚点,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真干事的人有条件,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二)“责任国税”的科学内涵

“责任国税”是以“为国聚财,为民执法”为工作宗旨,在风险管理、过程控制等条件下,为适应税务依法行政的要求,在国税系统内部建立若干责任单位、责任岗位,并对单位和岗位分工负责的税务管理活动进行教育、引导、规划、控制及考评的综合体系。“责任国税”有三层含义:一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税务管理活动中应当依法承担的义务;二是对这项应担义务的履行过程及程度;三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尽到责任与义务应当承担的后果。基于以上三层含义,从系统思维出发,“责任国税”的科学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有机组成部分:

1.针对责任的教育。教育是责任建设的启动项目,目的是提高单位及个人对责任的认识和积极正确履行责任的意识。教育与责任国税建设密不可分,如开展“岗位就是责任”专题教育活动,就是强化干部职工对岗位和责任的认识,增强履职尽责的意识。

2.关于责任的锻炼和培训。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需要干部职工的心理素养、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的综合表现,履职尽责需要对干部职工进行关于责任的锻炼和培训,更好地胜任岗位履职,更好地落实责任。

3.围绕责任的制度建设。与管理有关的制度办法的制定、补充、修订等是责任制度建设的主要方面,包括健全完善岗责体系、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加强责任追究,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秩序。责任制度建设为责任的落实提供基础保障。

4.保障责任制度落实的机制。主要以责任为核心,建立包括教育、分工、执行、监督等环节的负责制和问责制。负责制是对责任的界定和分工与协作,问责制是对责任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评价,达不到预期责任成果要受到责任追究。

5.履行责任的具体行为。主要是国税干部职工在履行管理责任和服务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按照分工负责制的要求,各个单位和个人履行责任的具体行为,是介于教育、培训、制度、机制与成果之间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6.责任建设的具体成果。责任建设的具体成果表现为正确的结果、正确但有瑕疵的成果和不正确的成果,正确的责任成果是主要的,有瑕疵的责任成果经修正后也会达到预期目的,不正确的责任结果会给整个责任国税建设造成损害和损失。

二、加强责任国税建设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责任国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税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加强责任国税建设要处理好与思想政治教育、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的关系,从而保障责任国税建设富有成效。

(一)责任国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税收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带好队、收好税”的前提和基础,是激发队伍活力、全面推进国税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责任国税建设的基础保障,有利于提高干部职工对责任及责任国税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培养责任能力,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促进责任国税建设。

(二)责任国税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关系。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加强制度建设,对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推进责任国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提高国税干部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规范运转、降低风险。以责任制度来规范税收工作中的责任,完善岗责体系,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责任运行模式。

(三)责任国税建设与作风建设的关系。作风建设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和活动,使国税部门工作人员思想观念和意识更能适应客观发展变化的需要,其行为更符合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为责任国税建设提供保护。以作风来保障实际行动,即空谈责任误国,实干尽责兴邦。

(四)责任国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国税文化建设是国税实践向更高层次迈进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自然延伸和生动体现。靠文化管理可以增强履职尽责的高度自觉,文化建设为责任国税建设提供导向力、责任感、凝聚力和执行力,从而在更高境界上提升责任国税建设水平。

(五)责任国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关系。反腐倡廉一旦出现问题将导致责任国税建设的所有成果化为乌有,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国税部门坚守“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更好地服务大局,促进和谐,使干部职工在责任国税建设中始终绷紧廉洁自律的防腐弦,从而为责任国税建设提供“防火墙”和“免疫力”,保障责任国税建设顺利实施。

三、责任国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

1.加强责任教育,筑牢思想根基。以“岗位就是责任”主题教育为主阵地,加强理想信念、法制观念、执法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观,培养税务干部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岗位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水准,确保人人履职尽责,发挥好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抓管理、谋发展。要形成领导先带头、中层做表率、职工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履职尽责能力。

2.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履职尽责。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教育,用本单位、本系统中的先进榜样开展教育,尤其是对在责任国税建设中涌现出的岗位表率,要充分利用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媒体报导等形式大力宣传,利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推动责任国税建设。

3.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治意识。要通过教育使税收干部知法、守法、尚法、规范执法,使税务干部法治理念和依法治税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同时,要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既要严格依法治税,又要优化纳税服务,使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肩负起执法与服务的双份责任与义务,构建责任国税建设长效机制。

(二)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1.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岗责明责任。落实责任制,明责是前提。因此,要围绕责任国税、法治国税、廉政国税的工作主线,以深化征管改革为切入点,明晰岗位职责,强化过程控制,健全覆盖全员的岗责体系。一是完善税收征管岗责体系。进一步梳理、整合、优化征管业务流程,建立符合现代税收征管规律、税收信息化要求和与目前机构设置相适应的征管业务流程。一方面,要合理界定征管环节的主要职能和业务范围,防止职能交叉和工作缺位;另一方面,要按环节设岗,按流程运作,按岗位定责,按岗责考核,形成“人人围绕职责转,个个奔向目标干”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全员责任管理。积极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位说明书》管理制度,为强化目标责任管理、绩效考核和选拔使用优秀人才奠定基础。首先,要全面明确从局长到普通干部职工的具体工作职责,确保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其次,要把责任公开,既时刻提醒责任人履职尽职,又能实现相互监督,促进责任落实。三是健全工作职责考评机制。细化量化工作考核目标、标准、程序,科学考核、评价各级、各部门乃至每名干部职工的工作业绩,推行全方位的效绩考核体系,确保各岗位工作都有目标、有规范、有绩效、有考核。

2.严格履行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效落实。落实责任制,履责是核心。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个人的价值就是在履行好职责、实现组织使命过程中实现。在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明确各自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岗尽其责。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好对下指导、督导、服务的职责,敢抓、敢管、敢追究,确保各项工作思路、目标、决策得到贯彻落实;广大税收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好税源监控的职责,做到对管辖税源户数清、税基清、税负清、实现税款清;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员,要切实履行好行政管理职责,确保系统上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政令畅通。总之,全体国税干部职工要增强工作上勤政敬业、勇争一流的责任意识,聚精会神抓税收,集中精力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以敢于负责的胆识,一往无前的决心,大胆探索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精神,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3.建立工作问责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落实责任制,问责是保障。没有问责,责任国税、法治国税和廉政国税就会流于空谈。为确保各项国税工作任务的完成,必须建立工作问责制度,将问责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严格督查、追究,促进工作落实。一是事前问责重提醒。各级机关要切实落实好对下调研、对上参谋、对具体工作的指导、督导、检查职责,对各项工作部署不仅要明确工作目标、程序、时限,还要明确不落实的追究处理办法,使人人工作有目标,个人身上有担子。二是事中问责重督促。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强对各岗位工作程序的网上跟踪监督,对责任不落实、程序不规范、执法不准确的单位和个人,依托计算机及时记录操作过程,排查问题,及时督

促指导各级国税机关规范执法,强化管理,提高工作质效。三是事后问责重诫勉。对各级执法检查和审计监督发现的工作中存在的过错和违法、违纪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所在单位、相关领导和具体当事人的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促进各征管岗位人员落实各自职责、规范征管操作、严格税收执法。

(三)以文化建设为动力

1.建设责任文化,增强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意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将责任作为一种文化来重视和对待。通过发动全员开展岗位责任文化理念征集和展示活动、“岗位就是责任”文化理念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国税干部的参与意识,让干部职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要大力营造履职尽责的文化氛围,树立干事创业的文化导向,既要强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又要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努力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使责任国税、法治国税、廉政国税建设入脑入心,并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深处增强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

2.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履职尽责能力。科学制定教育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设立培训项目,丰富和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鼓励干部职工自学的各项政策,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推进国税系统各类人才库建设,深化业务能级管理,加强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培养和选拔一大批有真才实学、业绩突出的国税干部职工,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全体国税干部要求知于书本,问计于群众,创新于实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执行力,把国税机关建设成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

3.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形成浓厚文化氛围。全省国税系统是一个整体,每名干部职工都是国税大家庭中的一员,客观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与配合的关系问题。没有过硬的团队,单打独斗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目标。为此,机关科室之间、机关和基层之间、干部职工之间都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团队精神,工作中大家要主动沟通,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拾遗补缺,做到群策群力,发挥整体优势,增强工作合力,不断推动责任国税建设纵深发展。

(四)以反腐倡廉建设为重点

1.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反腐倡廉意识。要坚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面向广大税务干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使其坚定理想信念,筑牢道德防线。因此,必须完善“大宣教”工作格局,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宣传教育总体部署,实现廉政教育的经常性、多样性和时效性,使全体税务人员从作风上、思想上、政治上和行为上守住四道防线,即“耐得住艰苦,顶得住歪理,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使人人在责任国税建设中做到清正廉明,洁身自好。

2.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因此要充分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加强党内监督,全面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加强行政监督,深入开展执法检查、执法监察、效能督查、离任审计和专项治理工作,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加强群众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加强社会监督,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利。

(五)以作风建设为保障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树立尽责守廉典范。加强责任建设,尤其要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要求领导干部带好头、做表率。一方面,各级国税机关的领导干部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勇于干事,敢于担当,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位不在状态。要责权统一、各负其责、尽责守廉,不能遇到权力往里揽,遇到责任往外推。要在岗一日,尽责一天,不能在位时不尽责,离任后乱指责;另一方面,要按照《公务员法》和中央“5+1”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组织、决策、执行责任、考核监督和实绩考评体系,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民主决策机制建设,加大考察监督和巡视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各级国税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尽责守廉能力。

2.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树立履职尽责导向。作为领导干部应带头改进学风和作风,带头贯彻好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当好责任国税、法治国税、廉政国税建设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处处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带头勤奋学习、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创先争优,为广大干部树立榜样。同时,各级应积极培养、树立和宣传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履职尽责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激励干部职工。要特别注意发掘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基层一线干部,大力弘扬其高尚品质、优良作风和时代精神,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先进典型的成长和进步。

上一篇:蓬安县“最多跑一次”工作法情况汇报下一篇:爱自己爱班级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