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精选13篇)
思维导图应用于生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思维脉络,形成合理化思维过程。进一步提高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综合思维能力,提升教师思维学科的教学成效。可见,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梳理生物知识框架。将思维导图运用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帮助广大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加快高中学生复习生物的速度,使学生在脑海中搭建起生物知识体系,进而帮助学生大量地储备生物知识,内化生物学科素养。
一、研究背景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其实质上就是把脑海中自己所想象的东西用图形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从而具体呈现在头脑思维里,把教学和思维导图巧妙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展现出知识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用颜色和图像把关键字建立成记忆链,能够充分开启学生的记忆链条,并打开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使用思维导图能指引、激发、组织学生思考,让学生习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养成联想思维的习惯和寻求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生物教学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等。学生的思考能力较弱,学习中易出现思维混乱情况,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运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显得十分必要。我们经过实践,发现思维导图对提升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二、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1.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首先,设立一个主题,将这个主题作为中心建立与其相关的知识体系。将零碎的知识组建起来,并根据主题中心逐级缩小知识面,形成多个知识块,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学生根据导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迅速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方便学生记忆。所以,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流畅性。
2.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即根据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散发出更多与其相关联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随着知识不断增加及时将其总结到思维导图中,使思维导图不断扩大,同时包含了各方面的知识重点。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作为思维发展的新概念,发散性思维是思维导图最核心的表现。在思维导图的建立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构建适合自己应用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设立,根据不同的主题中心,逐层建立分支。长此以往,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比如涉及高考第32题遗传基本规律这个大问题时,如果学生只局限于运用所掌握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题的话,就没有弄清楚遗传基本规律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也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题目设定的具体问题要求。遗传的基本规律首先确实涉及了孟德尔的两大基本定律,但同时学生还得学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弄清楚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然后才能支撑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考查遗传基本定律的时候往往会结合变异和育种,学生在面对如此知识点多而复杂的一道综合题时,如果知识碎片化就会找不到头绪没有清晰的思路。
3.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思维导图能够很清晰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思路,也能让学生很直观、清楚地看到思维的脉络,对内容的理解会更深刻,有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在建立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会力求创新,使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更加出众,以便获得老师的肯定。此外,在设置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多方面对知识进行解剖,这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思维导图带来了理解方面的创新性思维,对我们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重要思维能力。广义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一切正确思考的方法和能力,也是抽象思维能力的体现。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中心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搜索,然后对搜索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类,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研究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得以终身受用。
5.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高三生物复习中,除了构建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还可以构建每个章节的,每个专题的,主要题型的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高三的生物复习中对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归纳和总结,构建解决生物问题的思维模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我在2019级学生二轮复习教学中运用了思维导图。首先每一个专题复习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主题回顾本专题的所有相关知识点同时在黑板上呈现该专题的大概提纲课后作业即是让同学们沿着提纲思路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完善所有具体内容由于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各个知识点的精加工。此时同学们做这个工作虽然可能有点慢但却能完成得比我想象中好第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第二学生基本能理顺知识脉络而且联想想象加发散性思维学生的思维导图还周密而有逻辑性在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深刻的梳理建立体系同时还强化知识点记忆后第二课时课堂上我先用分钟让同学们互相评价同桌的思维导图找出优点和不足然后做查漏补缺的工作通过此训练学生强化了知识网络为做综合题时进行知识点的横向纵向联系提供强有力支撑在剩下的分钟时间我会带着同学们训练两道和本专题相关的综合题目
例:(2016年全国卷Ⅱ)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本题的关键点是“dna双链不能解开”,涉及的专题有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遗传的分子基础三个专题,考查考生对“dna复制、rna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要求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运用知识网络快而准地答题做完后老师
进行一定的指导和点评并要求学生对照思维导图
对本题考点以及自己做题时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
总结
二轮复习在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知识结构化落
实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配套训练很多的套题一
个阶段完成后我会把平时同学们问题比较集中的内容形成一个专门的类型题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
生去利用正确的生物科学思维解决它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生自己过手构建知识体系
并在解题中运用知识体系最后反思体会的训练学
生慢慢建立起了良好的科学思维他们更能准确把
三、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1.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做课上笔记。课堂学习的重点并不在于记住多少,而是在于理解、吸收了多少。所以老师应该教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做好随堂笔记,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图将知识通过线条连接起来,对不清楚的用横线标注,突出知识难点,在课后的学习中就能轻松找到学习重点。建立思维导图不一定要用制图软件,让学生手工绘制既方便又能深刻记忆。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充分节省了课上时间,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提高了课上效率。在课下学生也能根据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对当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针对自己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正。
2.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做好课后复习。在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整体知识结构,这也是思维导图一方面的优势。因此,老师在学生复习中也应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提高复习效果。首先,课前老师让学生找到一章的知识点,确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制成思维导图;
课上,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先画出主要知识点,再引出与主要知识点相关联的分知识点,逐级下分。经过这种发散思维,一章中的所有知识点都包含在内,这样就方便了学生复习。
教育应以人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对学科的学习认知,启发学生体验并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自我思考、感悟的思维习惯。另外,我们平时学习时会习惯记笔记,记笔记不仅能加强对知识的记忆,而且能够促进大脑的思考。而形象的图像能引人思考,引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通过形象化的思维,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理解方面的潜能,给我们带来理解方面的创新性思维。
通过对生物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使抽象的生物知识更加形象化,也可以避免学生因基础能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造成各种思维误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高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阐述
高校学生工作干部的能力结构, 从其素质的功能要求分析, 可分成两个部分, 即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包括表达、办事、公关、协调等能力, 这是对学生工作干部的组织、操作方面的能力要求;另一个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运筹、应激、调研等能力, 这是对学生工作干部在分析、判断方面的能力要求, 它们是实践与动脑的关系。在这两个关系中, 每个关系的两个方面都是互相补充和提高的。对学生工作干部来说, 这两个关系组合得越协调, 个体的能力结构就越理想, 整体素质就越高。
二、思维导图与高校学生干部思维能力的联系
1. 思维导图的简介。
思维导图 (Mind Map) 是20世纪60年代初, 英国学者托尼·布赞 (Tony Buzan) 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 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性状, 在实验分析后, 逐渐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其图形表达的研究成果。它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 (Radiant Thinking) 具体化的方法, 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 通过思维导图, 使用者可以理清思维的脉络, 掌握整个思想架构, 从而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事物之间的迁移及拓展。
2. 思维导图与高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联系。
思维导图广泛地被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个人和团队学习方面、教育和培训方面、企业管理和员工创造力发展方面, 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把思维导图看作是一种辅助教育教学的工具, 却常常忽视了它作为一种思想对思维的影响。笔者认为应该同时从这两个角度去思考思维导图与高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中的思维能力的关系, 因为两者本质特点具有相似性与交汇点。 (1) 两者都重视思维的全面性和发展性。学生工作的进行是否有效率, 开展程序是否有条理性, 活动的举办是否有特色, 这是学生干部在前期筹备及工作运行中思维能力的体现。2) 两者都需要思维的发散性与组织性的结合。学生干部在行使任务之前通过思维的发散性, 寻求变异来寻找多种解决途径;在行使任务时则需要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有组织的收敛性思维方式。而思维导图提供思维的“全景图”, 可以使人的思维从焦点问题出发, 在不同的分支上无限地发散和延伸, 从而突破收敛性思维的束缚, 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方案。 (3) 两者都具有个性化。每个学生干部都具有个性, 在不损害或有利于学生工作效率与成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 表现自己的个性, 在理解活动的内涵与意义上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使得活动或工作也各具特色。 (4) 两者都重视创造力与创新精神。创造力是一种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 收敛性思维为支持因素, 发散性与收敛性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高校学生干部需要创新精神和能力, 这不仅充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更有利于学生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思维导图使人的思想进行着一次次旅行。
三、思维导图对提升高校学生干部思维能力的启示
由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多样性, 导致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结构不单是专业型的, 而更应该是多面型的, 因此, 一个称职的高校学生干部必须具备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所包含的办事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运筹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调研能力和应激能力的蜘蛛网型能力结构。高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中思维能力起着前瞻性的关键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思维的创新性、发散性与组织性等是决定思维能力的重要品质。
四、思维导图在提升高校学生干部思维能力的应用价值
1. 思维导图在提升理解能力上的应用价值。
高水平的理解能力包括领会、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这是学生工作干部思维敏捷度的体现。在日常工作中, 对学生工作总体目标、职责范围内的任务要求, 以及领导交办的任务, 要能够正确领会理解, 准确地去贯彻、落实, 准确地去办理。在学生工作中, 时常会有繁琐复杂的任务, 学生干部无法从大局上理解其系统性、必要性或重要性, 以导致不能准确地贯彻落实。
2. 思维导图在提升运筹能力上的应用价值。
运筹能力是指对工作细节和时间安排进行谋划、构思, 以有效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的能力, 是一种站在理性和思维之巅, 对一项工作的建设进行思考、筹划、决策和执行的能力, 体现出的是学生干部逻辑思维和效益观念的思维境界。学生工作任务繁重, 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工作方法, 就要通过合理运筹以求得工作的高效率。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有利于系统地构建任务管理系统框架:以添加节点的方式组织罗列所有已知信息, 其次进行发散思维, 将与已知节点相关的所有信息以下级节点和浮动主题节点的方式添加, 然后进行归纳与概括, 形成若干个一级分支, 再依次聚类, 形成不同的分级层次, 再分析相关节点间跨层次、跨思维分支线之间的非线性关联, 用连接线进行沟通, 这样能保证思路的随时联通, 使一些看似无联系的沟通成为灵感的来源。
3. 思维导图在提升应激能力上的应用价值。
应激能力是指对突发事件和紧急任务的随机处理、妥善完成的能力。这是学生工作干部的经验、胆识和意志力的体现。在学生工作中, 经常会在无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遭遇突然发生的事件或接受十分紧急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经验不足的学生干部常会出现手忙脚乱, 思维混乱或跳跃, 无法集中注意力在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上的现象。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 用关键词、句子、线条、列表和数字把跳跃的思维联接起来。用关键词描述中心主题, 再用线条将其与之相关的次级关键词连接起来, 需要对关键词进行详细记录时可以用短语的形式备注, 如此下去, 具有层次感、思路清晰的解决方案就构成了。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快速记录系统、完整的思考过程。在运用时, 大脑图示一旦形成, 在解决过程时就能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杨丽娜, 邹霞, 周浩.思维导图对个性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3) .
[2]冯加亮.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 2010, (3) .
[3]汪细强.将大脑思维与行动研究结合起来——思维导图在主题活动探究实施初期的应用[J].教学研讨, 2005, (12) .
[4]陈云辉, 谢百治, 赵丽.思维导图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2006, (1) .
[5]郑禾.高校学生工作干部能力结构分析[J].唐山师专学报, 20 (4) .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思维导图;课程体系;个性化教学资源;个性化学习
一、个性化教学的概述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使得我国的教育不得不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改变,逐步地向着个性化的方向转变,从而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质量,进而培养出个性化、创造性的人才。同时,个性化教学也是以往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突破。个性化教学更加注重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潜力,从而以学生为本。
二、思维导图与个性化教学的联系
1.思维导图的简介
所谓的思维导图是一位著名的英国教育家发明的。该教育家认为思维导图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以某个信息为基点,向外发散,并与其他相关的信息相联系。这种思维导图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进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
2.思维导图与个性化教学的联系
由于思维导图能够在联想、想象等方面给予人们很大的帮助,所以,近年来,教育类的专业人士逐渐地将其与个性化教学相联系,并且很好地应用在个性化的教学之中,尤其是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中,二者的结合更是让小学语文课堂的思维更加开阔。之所以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思维导图与个性化数学在本质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首先,二者都是以人文本,无论是思维导图,还是个性化教学都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的。其次,二者都具有较强的主动性。思维导图倡导人的想象和联想,个性化教学更是要求学生从根本上主动积极。再次,思维导图与个性化教学都是以创新为发展目标的。
三、思维导图对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的启示
从思维导图与个性化教学的联系,以及实际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对于构建個性化课堂体系有着多方面的启示。首先,完整的个性化教学课程体系应是三类课程的整合,即统治—事功型知识、本质—教养型知识和获救型知识三种类型。 其次,对于设置微型课程方面来讲,可以吸取思维导图的中心思想,从而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上设置课程,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再次,思维导图还有利于课程的多选择性,从而促使学生发展个人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
教育是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部门对个性化教学的要求也在逐步地提高。而思维导图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想还是工具,它都能把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和优点体现出来,并且完善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胡琼.有效导思 激活思维[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2).
作者:大漠先生(曲智男)大漠思维导图学院
从98年开始接触和使用思维导图到现在已经有13个年头,一切说来话长,也常常有很多的朋友问我,思维导图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每次的回答似乎都有些偏颇,自从接触思维导图后自己的人生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影响最深的还是在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上面。因为正是因为我们思维方式上面的改变,导致了自己行为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又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方式改变了,我们开始去尝试做不同的事情,完成不同的体验,我们开始改变自己既有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及方式。
正是因为这些行为方式和习惯上的改变,我们的人生开始一点点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命运也逐渐开始变得不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开始想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靠拢,这就是吸引力法则的运用,因为思维导图给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焦点和方便,我们开始聚焦自己的能量,更多关注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事情,开始为了自己的未来的梦想和目标努力,开始为自己的人生,扬起前进的风帆。
那么思维导图到底在我们的人生中,究竟带给了我们哪些方向的影响呢?思维导图仅仅是一个帮助我们进行思考的工具吗?当然不是,随着思维导图的应用频率的提升和深入,我们还会逐渐的培养自己以下七大核心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1、全局化思考能力:每一张完成的导图最终都会带给我们对某件事情完整的思考,通过最终的导图提升我们对事情整体把握和感知的能力,从而协助我们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判断。因为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如同我们对已经事物在做抽茧拔丝的思考,从而思维导图让我们跳出事情看事情,透过表象到看清问题本质所在。
2、结构化思考能力:在做每一张思维导图时,我们都需要在定好中心主题后,确定思维导图的主要分支,一方面它会迫使我们在思考时首先抓住事物的主干,理清事情的脉络关系。另一方面因为思维导图的应用,迫使我们总是要从主干开始,从事物的中心开始思考,也养成我们层级化思考的思维习惯。
3、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思维导图的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求每一个分支上面只保留一个关键词。而这一个关键词往往是那些能够激发我们更多联想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如同闪光的宝石,珍珠,思维导图用连线把他们穿了起来,他们可以协助我们勾画出事物的整体面貌,帮助我们还原事物的真相。而其他的词语仅仅是起到修饰和补充的作用。要寻找出这些关键词,请我们就要拥有在复杂的事物找出关键线索和蛛丝马迹的能力。因为思维导图可以培养我们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无论是在阅读一份资料,还是参加会议研讨中……
4、整体布局规划能力:评价一张思维导图是否清晰表达,除了里面文字关键词语的应用,同时思维导图整体的布局,即各个分支的分布是否合理,也是评价的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因素。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人整体的布局规划能力如何,合理的布局不但可以均衡思维导图各个分支之间关系,同时它也可以反映出做图者对于所阐述的事情的观点,看法,思考是否周详,能否平衡自己。因为导图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和写照。
5、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将相同类别的事物放在同一层分支里,这就需要足够的总结归纳能力,不同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在导图中通过箭头、连线、甚至是符号等,合理的表达出来。这些都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某些特别重要复杂的事情,例如项目管理策划,复杂的会议管理等等。
6、敏锐的感知觉察能力:因为软件的原因,线条样式单一,图片大都是分支,甚至某些人在整张思维导图使用的都是黑色,把某些重要的信息都被掩盖了起来。一张手绘思维导图它不单单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对一件事物综合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同时它反映了一个人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也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写照。特别是通过手绘思维导图这一点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摘要:简述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分析了信息素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反馈阶段介绍了基于思维导图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思维导图
时代瞬息万变,高速的社会发展要求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供给,这时刻鞭策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而高等学校教育相对于初、高中教育来说,自主学习的比重更大,这就需要学习者具备良好甚至优秀的信息素养。尤其是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今天,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素养应该是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都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而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侧重于各种常用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认为掌握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但其实信息素养的重点应该是信息意识,只有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信息意识,才能将所学的信息知识及技术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同时,良好的信息素养恰恰需要由对信息的高利用率来体现,所以面向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先期的培养应该以通识性和高度概括性的广谱教育为主,旨在加深学生对新信息的印象,提高信息意识,为后期具体方法、技术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可以认为,掌握具体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就像是掌握了一个个独立的解题公式,但是我们需要大学生们掌握信息检索的一个通式,这样才算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如何形成这样一个信息检索的通式?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合适的工具。
1思维导图
从认知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在正常人的知觉中,各种感官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多感官的共同作用产生的印象,要比单一知觉获得的信息丰满形象得多。对于脑细胞而言,面对联合多种知觉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要大于对其中任意一种知觉刺激时所产生的反应,即多感觉整合。可以认为,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感觉整合,就可以加大知识信息对大脑的刺激,从而提高记忆以及学习的水平。思维导图(MindMap)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可将思维过程可视化的方法,用于改善学习状态,提高记忆效率。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放射型神经元状的结构图,一个核心内容,发散成一级、二级、三级等多级的分支结构[1]。这种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可以很好地产生多感觉整合,同时这种符合大脑思维活动的网状逻辑图,可以将左右大脑的不同功能都调动起来,相比于包含相同信息的文字而言,这样更加具有组织性,更易于学习与理解。
2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方面是当代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着的一些普遍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当前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不足。(1)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用时下流行的年代划分来分解不同的年龄群体时,从之前一代的80后、90后,变成了现在5年一代的95后、00后,说明年龄差异对群体特征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就目前的大学生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由于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生长环境优越,意志不够坚定,自理能力较弱,并且受挫承受力较低,自我意识中现实自我占较大优势,容易过度自我肯定,产生自我陶醉感;第二,接受社会间接经验过多,为人处世以及学习中惯于衡量得失,秉持“实用主义”,觉得有用的人多交往,有用的事多接触,有用的知识多学习;第三,社会竞争意识较为强烈,求知欲强大,因为学习渠道丰富,所以知识储备十分庞杂,少能精通,从而出现“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第四,自主性强,固执己见,难以被说服。因此,不仅很难准确地判断大学生需要什么,而且当给予的知识没有得到大学生认同时,他们是十分排斥的,而强迫被动式的学习远远达不到主动学习的效果,这是目前高校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设就面临这样一个窘境。(2)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一切都在摸索学习中,包括教材、方式、科研等多方面内容都需要大力发展。另外,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普遍认识,大部分地方高等院校都还只是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选修课程,这十分不利于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此外,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缺乏标准的评价体系,它更像是一种内在能力,只能在使用的过程中表现出差异性,如果能有一套评价标准,或者专门的认证机构,那么整个行业的重要性都会被凸显出来,也将获得授课对象足够的重视。
3基于思维导图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
信息素养是一种独特的能力,更加接近一种方法论。方法论课程的设计,第一就是要建立通识性模型,而信息素养所涉及的方法论内容——信息检索的通识性模型是可以进行线性描述的,这就表明它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划分层次,因为思维导图具有以下优点:提高课程被关注度;简化知识内容,降低接受难度;形成多感官刺激,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建立基于思维导图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思维导图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主要由3个要素构成,即授课主体、授课客体、思维导图。其中,授课的主体和客体是灵活的,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人担当,有教师或者学生。而思维导图是纷繁多样的,会将同一个知识体系呈现出丰富的衍变。该新模式的流程设计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反馈阶段。
3.1准备阶段
(1)明确教学内容,熟悉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每个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思考一个问题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但是要保证分级的内容要合理,且具有明确的层次,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切记将其拆得过分零碎,这样会导致概念过多,造成知识层次混乱。(2)了解教学对象,比如学习者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我国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同时好高骛远,功利倾向明显,对于自己认为“没用的”知识不会主动学习,加之生活多样、见识广博,想让当代大学生对原本不感兴趣的知识发生兴趣,必须结合他们自身状态投其所好,只有这样才能一击即中。(3)收集素材并绘制思维草图,或者直接绘制导图。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可繁可简,一套彩笔和一张纸,或是专业的绘制思维导图软件,比如Mindmanager、Xmind、iMindMap等,都可以绘制出思维导图,就展示了一幅包含信息检索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简图[2]。
3.2实施阶段
在授课过程中,按照事先划分好层次的课程重难点,使用所选的图片素材进行色彩搭配,将思维导图的绘制贯穿整个课堂,使内容成为一个可视的有机整体。整个过程中要注重引导,而非灌输,而且在绘制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思考后的结果进行适当调整,以得出大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并认同的思维导图。
3.3反馈阶段
授课结束后,再让学生按照自己独有的思维模式,绘制具有个人风格的思维导图,从而完成课程内容的复习以及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获知学生的具体理解程度,完成良好的实时反馈。基于思维导图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所具有的优势有:一是对于我国起步较晚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来说,采取这样可以有效获取关注度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当代大学生课业程度加深,社会认证考试也日益增多,这导致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利用思维导图这种摒弃背诵、重在理解的教学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是思维导图高度系统化、层次化的视图模式,有助于教师与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便于知识的存储;四是新教学模式中加入了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反映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便于授课教师灵活改进授课策略;五是思维导图绘制便宜,风格百变,每个教师都可以快速学习,易于操作,并且成效显著。
4结语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制定信息策略的思考能力和使用检索技术的动手能力的结合体现了信息检索与其他学科的不同,而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可以使教学内容极具系统性、层次性和逻辑性,更好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新模式中引入的反馈机制也可以完成对知识掌握盲点的排查[3]。将思维导图使用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中,将会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从而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马费成,郝金星.概念地图在知识表示和知识评价中的应用(Ⅰ):概念地图的基本内涵[J].中国图书馆学报,(3):5-9;49.
[2]孙同明,章庆美,王全.基于iMindMap的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1):120-122.
其实,是有个很好的方法,叫思维导图。这种方法可以把左右脑的能力都运用起来,提升创造力的同时整理自己的思绪。爱因斯坦也爱用这个方法去“创造想象游戏”,任凭想象力驰骋,寻找各种可能性答案,就算看起来很不可能,但创意也正需要这样才能叫创意。
我们的大脑是呈现一种发散性思维和爆炸性思考的,如果能很好整理出这些想法,那么就能找到你创意的“中心思想”。
思维导图方法及特点
首先要准备一张白纸,白纸能很好的把凌乱的思绪归零。如下图在中央的几个分叉上,写下你围绕中央词语想到的关键词,每个枝杈上写一个,不管是什么词都可以,写完后,在下一级的分叉上再写下你最先想到的词语,以此类推,发散思维。你从一个词语想到了5个,那么那5个词语又能分别想到其他的,这样你的创造性产出就增加了500%。
当你写满一整页纸的时候,再从中寻找你适用的关键词,把他们串联起来,或许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结果了。可以清晰地梳理你脑子里凌乱的想法,它会赋予你一副清晰的全景图,既可以欣赏到细节,还能观察到整体。
1)围绕一个你想理清楚的点,对外扩展开一些分支。
2)使用多色彩来表达,可以让图表更清晰,分类更明确。
3)可以使用一些图片或者绘画来表达,这样可以激发一些思维。
4)图表是很发散的,没有固定逻辑。
5)一目了然的。
思维导图的表达方式
除了用纸张写,还有很多的电脑软件。使用纸笔能让大脑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把左右脑运用上,缺点是修改比较困难,有时写和画会跟不上思维的速度,甚至是会受纸张大小限制。
思维导图的使用范围
除了用来整理创意外,思维导图还能用到生活中来。
读书笔记:看书很多时候会看过就忘记了,如果能通过思维导图记录,那么就能根据线索勾出 很多回忆。也能帮你从脑中建立起思维框架。
项目、目标管理:对于自己、项目的计划也可以选用思维导图整理,先对项目进行分析,一项项罗列出来,划分他们各自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的工作计划该怎么实施就很清晰了。
思维导图就是一幅幅帮助你了解和掌握大脑工作原理的使用说明书,它能增强你的记忆力、立体思维能力和你的总体规划能力。
下面学习啦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思维导图为什么要手绘?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和学习。
思维导图为什么手绘?用电脑画图不是一样可以,而且电脑做过也记住了?我反问了一句,真的吗?那好,那你就把电脑关了,什么先别说,手绘一张先再说。
等她真正开手绘了,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原以为头脑已经记住的内容竟然没有多少,要把原来电脑分支上面密密麻麻的内容,画到一张A3的纸上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思维导图为什么一定要手绘?
第一,手绘是掌握思维导图的基础,透过不断地手绘之后,可以快速的在我们的大脑内部建立神经连结,慢慢的培养一种放射性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思维模式。手绘的线条会给大脑留下很深的轨迹,这些轨迹就是大脑内部的电脉冲信号的通道。如果是电脑绘图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这是因为电脑绘图时,分枝是自动添加的,我们大脑记忆的信号是回车添加分枝和插入下一级分枝而已。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4 级护理专业1 班和2 班学生为研究对象, 将护理2 班43 人设为实验组, 将护理1 班44 人设为对照组, 两组均为女生, 由同一任课教师用同一教材上课。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以往学习成绩及课堂气氛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教学方法开课前首先对实验组任课教师及护生进行思维导图相关知识培训, 即思维导图的概念、使用目的及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然后教师进行学情分析, 提出思维导图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案;在备课阶段, 任课教师先利用思维导图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活动, 并在课前向护生发放只包含主题和一级分支的预习思维导图, 同时布置预习任务, 让护生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重点、难点和疑点, 添加三级、四级分支, 教师可根据情况让护生独立或小组协作绘制思维导图;课堂教学阶段, 任课教师用思维导图导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 并引导护生进行思考、修正并完善课前预习的思维导图;课后护生通过反思, 深化理解所学知识, 进行第三次修正思维导图并作为自己复习的重要课堂笔记。
1.2.2 对照组教学方法课前教师按传统的方法备课, 口头布置护生预习的内容,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 课后布置作业。整个过程不使用思维导图工具。
1.3 评价方法
1.3.1 客观评价方法对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试卷分A卷和B卷, 均为选择题, 各占50 分。A卷主要为考查概念或基础知识的A1 型题;B卷为包含临床背景的案例分析题:A2、A3/A4 题型, 主要考查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课程结束后由学校统一命题进行考核。
1.3.2 主观评价方法护生是教学质量的直接体验者, 对自身的学习效果感受最深, 由护生根据其自身体验评价学习效果是获取教学质量信息的重要渠道[3]。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结合护生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评价表”和“护生综合能力自我评价表”, 了解用思维导图干预后护生对本教学模式的认同情况及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护生综合能力自我评价表”包括7 个方面, 每个方面总分20 分, 各包含5 个问题, 共发放87 份 (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评价表”包括11 个问题, 只发给实验组, 共43 份。两种评价表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1.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期末考试A卷和B卷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1。
2.2 主观评价比较
2.2.1 护生综合能力自我评价比较 (见表2)
2.2.2 实验组护生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评价 (见表3)
3 讨论
3.1 思维导图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思维导图这种树枝状知识结构图, 可以帮助护生通过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厘清思路, 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引导护生进行知识梳理。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 能将思维可视化, 且便于总结记录[4], 能够使护生在自主学习时有纲可循, 把握学习重点, 提高学习效率[5]。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教学思路更加条理化, 增加教学互动, 丰富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表1 结果显示, 实验组护生的期末考试A卷和B卷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01) ;从表3 可以看出, 思维导图有助于护生预习和复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
3.2 思维导图教学法有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2.1 有利于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获取信息能力表2 的结果显示, 通过思维导图模式教学, 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对照组强 (P<0.05 或P<0.01) 。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 护生首先要找出学习框架, 然后围绕每个主题分支进行预习, 在主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 促使护生努力思考和探索知识之间的关联, 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培养了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3.2.2 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2 结果显示, 实验组护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好于对照组 (P<0.05 或P<0.01) 。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 小组成员分头收集资料, 对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小组各成员相互讨论, 共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头脑风暴”活动, 护生可以就讲课内容及思维导图的应用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生互动, 共同构建思维导图, 有效培养了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 有利于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表2 结果显示, 实验组护生的临床思维与推理能力好于对照组 (P<0.01) 。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对课堂案例进行分析, 引导、启发护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病例相结合, 有利于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
实践证明,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 有助于护生预习和复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了护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了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临床思维与推理、自主学习、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及获取信息等综合能力, 提高了教学质量, 适应了现代社会对高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推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法对培养和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 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取思维导图结合传统教学法授课,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核A卷和B卷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与推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查阅资料获取信息能力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P<0.01) ;有90.70%的护生认为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结论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可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理教育,思维导图,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小静, 安红艳, 崔彦珍, 等.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PBL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6) :80-82.
[2]Noonan P.Using concept maps in perioperative education[J].AORN J, 2011, 94 (5) :469-478.
[3]王秀华, 谷灿, 毛婷, 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 2014, 11 (6) :405-409.
[4]李莉, 李银芳, 刘航, 等.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集体备课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13, 20 (2A) :8-10.
关键词:图导图练;培养;创新思维
图导图练教学法就是学生利用各种图像信息,独立或在教师的辅导下,获取地理知识的一种地图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以图导学”,即不把地图作为简单印证结论的工具,而是作为培养学生主导学习和思维培养的手段,要求学生用“图形分解组合”的方法记忆和分析分布图,把分散的地图整合起来,运用“类比、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发现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使“死图”变成“活图”。其基本的教学思路如下:
一、以图导文,先图后文,图文结合,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课本是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三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是相互联系又各具不同作用的内容,其中图像系统在地理学科中更具特殊的意义,它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图导图练教学法就是先图后文,以图像为先导,结论产生在读图之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的学习习惯。
例1.中国的地形特征
(1)让学生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色彩的变化,找到三种主要色调的分界及对应的高度,想象如果从侧面看(剖面)是怎样的,并画示意图,总结出“地势西高东低,分三级阶梯”的特征。(2)找出我国有哪些种类的地形,它们的位置,然后对这些地形分布面积大小进行比较,说出主要的地形种类,总结出“地形种类多种多样”的特征。(3)配合相应的景观图片,理解主要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总结出“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④读图对比三大阶梯的地形特征,并填表说明。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图像进行口语表述,然后再与课本文字相互印证对照,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培养他们读图、分析、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当学到空间分布的知识时,必须以图为前导,做到以图引文、以图导文,以图换言,做到图像、文字、语言三者可以相互转化,但应以图像为主导,文和言为辅助。这样长期训练、反复练习,一定会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及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二、以图导图,多图结合,由此及彼,培养形象思维的灵活性和跳跃性
即以甲图推导出乙图,在由乙图推导出丁图……如此,多图结合,可收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优化、深化、强化的效果,而且可以使思维向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发展,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
例2.西欧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
(1)展示图1西欧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学生总结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
■
图1 欧洲西部四地气温、降水图
(2)展示图2洋流对同纬度气温影响图,并结合图1,由学生说明沿纬线方向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规律,发现洋流的影响。
■
图2 墨西哥湾暖流对气候的影响
(3)展示图3北美和西欧等降水线图,该图结合地形、盛行风向、洋流等地理要素,学生读图分析出地形、风向对气候及分布的影响。
■
图3 西欧及北美降水分布图
例3.地形对降水影响
(1)展示图3,发现地形对风的阻挡导致落基山脉东西两侧降水差异。
(2)在北美地形剖面图上,画好风向,让学生想象携带大量水汽的一团空气向山区进发,会发生什么现象,并用图表示地形雨。
这种多图组合,可由教师设计一幅多要素结合的图,或同时提供若干幅图,让学生读图,直接发现相关联的要素。如果所联系的地图是要求学生熟记的基本图形,教师就不要先展示结论图,而是要让学生运用位置接近联想、形状相似联想等方法,找到答案。
三、以图导思,开发大脑潜能,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读图能力、开发智力、发展各种能力的核心和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容。各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有其共性,同时也各有不同的特点。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的、特有的目的和任务,地理思维既包括反映地理事物外在的特征的思维活动内容,同时也包括地理事物的原理、联系、规律等内在的本质特征的抽象思维活动内容,因此,地理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体,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地理图像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地理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例4.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
先对复杂的世界洋流分布图进行观察,注意洋流的位置和流向,把握洋流分布的整体特征,绘出太平洋洋流分布模式图。然后在中低纬度海域,根据典型的纬度位置特点和洋流流向进行猜想,在头脑中搜寻与之分布相似或位置相近的其他地理事物分布,形成假设一:受季风的影响,但该区域洋流方向并没有因季节变化而改变;假设二:气压带和风带影响,运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判断的方法进行验证,适合东西方向的洋流,部分正确。进一步想象在只有东西向洋流运动时大洋东西两侧海平面会出现的情况,进而找到另一个原因——补偿流。然后依次按上述思维过程观察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洋流分布特点,最后找到所有形成洋流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大量的地理知识是从对地图、实验、现实生活中观察产生的,许多重要的地理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原理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结论,或先形成假设再用逻辑方法验证,形成结论。比如,气候分布的规律及形成因素、海平面气压分布规律内容等都可以通过观察——联想、想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这种模式来以图导思,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发展。
四、以图导练,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填图、转绘地图、绘制示意图、拼图等活动。例如,运用地图进行野外考察或定向越野、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家庭居住环境平面图;用乒乓球做小地球仪、剪制中国政区拼图。以上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眼、手、脑并用,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个性特长。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往往就发源于实践活动中。
图导图练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可以印证知识点,加深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等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去领悟,允许有不同的思考、见解、思路,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洞察力等因素,发挥个人创造潜力,使课堂成为创新的天地,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王庭权.初中地理“图导图练教学法”简介.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02).
乱状态,我开始讨厌和学习有关的一切事情,特别是记笔记。我开始注意到那些似是而非尤其是自相矛盾
的论点,使得我的笔记记得越多,我的学习越糟糕,我的记忆力也越差。为了使事情变得好一点儿,我开
始在关键的词汇和观点下面划上红线,并把重要的东西放在一起。我的记忆力奇迹般地提高了。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仍在做斗争。就在那时,我渐渐被希腊迷住了,因为我获悉他们曾经发展出一
套记忆体系,使他们能够精确地回忆起成百上千的事情。希腊记忆体系是基于想象和联想的,这使我注意
到我的快乐心情以及我的注意力都是从我的笔记本上消失的!
随后我开始注意到我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记那种和我一样的挤成一团的、单一色彩的、索然无味的单
调笔记。在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使用了想象和联想原则——我们都在同一艘下沉的船中!
我突然意识到,在我的头脑以及大家的“大脑”里,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需要用新的记笔记方法、
新的思维工具来清除它。
我开始寻找一种思维工具,它将给予我们思维的自由,让我们能够按照我们构思的思维方式去自由地
思考。
我开始学习我所能学习一切,尤其是心理学。我发现心理学中有两件与大脑学习过程有关的重要事情
:联想与想象。和希腊人一样!到现在,我对我们的大脑越来越着迷,我认识到了它的力量和潜能。大脑
的力量和潜能要比我以前所认识到的大得多。我开始关注记忆,笔记,以及创造力,我的问题的答案似乎
就潜藏在其中。
很快,我发现最伟大的思想家,尤其是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在他的笔记中使用图画,代号
和连线。他们“涂鸦”,因而使他们的笔记变得生动活泼。
在发现这些的过程当中,我会经常徜徉于大自然之中,我发现在那里我更易于思考,想象,和梦想。
我渐渐理解了,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思维和笔记一定与自然相联系,一定要反映自然;我们一定
要在我们自己的活动中反映出自然世界的规律!
对于我的艰难选择只能有一个解决方法。这种思维工具必须能够应用于人类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而
且必须基于大脑天然的工作方式。我需要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能够反映出自然的过程,以及我们的大脑在
自然状态下是如何工作的,而不是那些迫使我们违反自然天性、把我们放进精神封套里的东西。浮现出来
的是一个像星辰般闪烁的,简单的,美丽的工具,它的确反映出了自然的创造力,反映出了我们的思维过
程所散发的光辉。
第一幅思维导图问世了!
英国广播公司(BBC)听说了这个新发现以及它在儿童身上产生的非凡效应,因此邀请我制作了一个有
关思维导图的一个半小时的电视节目。
在讨论节目内容的会议上,我画出了头脑风暴式会议的思维导图。看着渐渐完整的图形,BBC继续教
育部门的领导说:“看上去不只是能制作一个节目。至少能制作10个!”一年之内,“使用你的头脑”这
个由10部分内容组成的电视系列节目以及与之相关的图书问世了。思维导图自己创造了它自己的未来!
从那以后,我的时间都投入了有关思维导图的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演讲和教学工作之中。由于我有过
学生时期那些体验,我决心让每一个人从这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上受益。
让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思维导图是我目标的一部分,因此,我写了这本书。它将向你介绍什么是思维导
图,思维导图是如何工作的,思维导图将通过哪些途径帮助你,以及你如何使用它们。
本书将指导你从零开始,通过简单的方法制作思维导图。你将很快被自己的成就、你的创造力所鼓舞
,思维导图会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实际的帮助。
思维导图奇妙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了。我知道,它对你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
准备感到惊奇吧——对你自己!
一、主题
1. 最大的主题(文章的名称或书名)要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
我们以前作的笔记,都会把最大的主题写在笔记本纸面上最顶格的中间。而思维导图则把主题体现在整张纸的中心,并且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我们称之为中央图。
2. 中央图要以三种以上的颜色。
3. 一个主题一个大分支
思维导图把主题以大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有多少个主要的主题,就会有多少条大的分支。
4. 每条分支要用不同的颜色
每条分支用不同颜色可以让你对不同主题的相关信息一目了然。
二、内容要求
5. 运用代码
小插图不但可以更强化每一个关键词的[wiki]记忆[/wiki],同时也突出关键词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记录空间。当然除了这些小的插图,我们还有很多代码可以用。比如厘米可以用CM来代表。所以可以用代码的尽量用代码。
6. 箭头的连接
当我们在分析一些信息的时候,各主题之间会有信息相关联的地方,这时,可以把有关联的部分用箭头把他们连起来,这样就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信息之间的联系了。如果你在分析信息的时候,有很多信息是相关有联系的,但是如果都用箭头相联接起来会显得比较杂乱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你可以运用代码,用同样的代码在他们的旁边注明,当你看到同样的代码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这些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7. 只写关键词,并且要写在线条的上方
思维导图的记录用的全都是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代表着信息的重点内容。不少人刚开始使用思维导图时,会把关键词写在线条的下面,这样是不对的,记住一定要写在线条的上面。
三、线条要求
8. 线长=词语的长度
思维导图有很多线段,它每一条线条的长度都是与词语的长度是一样的。刚开始使用思维导图的人会把每根线条画得很长,词语写得很小,这样不但不便于记忆,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空间。
9. 中央线要粗
思维导图的体现的层次感很分明,最靠近中间的线会越粗,越往外延伸的线会越细,字体也是越靠近中心图的最大,越往后面的就越小。
10. 线与线之间相联
思维导图的线段之间是互相连接起来的,线条上的关键词之间也是互相隶属、互相说明的关系,而且线的走向一定要比较平行,换言之线条上的关键词一定要让你自己能直观地看到,而不是要把纸的角度转了120度角才能看清楚自己在写什么。
11. 环抱线
有些思维导图的分支外面围着一层外围线,他们叫环抱线,这些线有两种作用:
第一、当分支多的时候,用环抱线把它们围起来,能让你更直观地看到不同主题的内容。
第二、可以让整幅思维导图看起来更美观。
要注意的是,你要先在思维导图完成后,再画外围线。
四、总体要求
12. 纸要横着放
大多数人在写笔记的时候,笔记本是竖着放的。但做思维导图时,纸是横着放的。这样空间感比较大。
13. 用数字标明顺序
可以有两种标明顺序的方式,主要是以你需要和习惯而定。
第一种标明顺序的方式:可以从第一条主题的分支开始,用数字从1开始,把所有分支的内容按顺序地标明出来,这样就可以通过数字知道内容的顺序了。
第二种标明顺序的方式:是每一条分支按顺序编排一次,比如第一条分支从1标明好顺序后。第二条分支再重新从1开始编排,也就是说,每条分支都重新编一次顺序。
14. 布局
做思维导图时,它的分支是可以灵活摆放的,除了能理清思路外,还要考虑到合理地利用空间,你可以在画图时思考,哪条分支的内容会多一些,哪条分支的内容少一些,你可以把最多内容的分支与内容较少的分支安排在纸的同一侧,这样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内容的摆放了。整幅画看起来也会很平衡,你画思维导图前,要记得思考如何布局会更好。
15. 个人的风格
学会思维导图之后,我还鼓励你能够成立自己的风格,每一幅思维导图虽然都有一套规则,但都能形成个人的风格。
一、思维导图及其特点
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 总是先从一个或几个点出发, 展开联想, 想到很多很多相关的点, 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大脑像是按照“中心—四周”的结构图进行思维活动, 符合“中心—二级关键词—三级关键词”的结构。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还找到“正确的思维模式=正确的学习模式=各个科目的基本结构=‘中心—四周’的模式”这个学习的恒等式。
依据人脑的自然结构, 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 (Tony Buzan)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了思维导图 (Mind Map) 这种新型笔记方法。它有四个基本的特征: (1) 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2) 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 (3) 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 (4) 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总之,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
二、“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运用
经过近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笔者发现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理念和思维方式, 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与学的工具, 并在如下一些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1.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和策略,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策略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尤其要培养学生自主高效学习教材的能力。由思维导图可知, 任何一门科目都有它内在的结构在支撑, 而不是毫无联系的一群知识点的联结, 因此高效读书要经过一个过程:第一步简单学习, 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第二步是系统学习, 通过归纳、总结、整理, 把众多知识点联系起来, 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图。笔者根据此原理指导学生掌握学习高中政治教材的有效方法:第一遍是整体浏览;第二遍是重点理解;第三遍是综合记忆。笔者为此从两个环节进行训练:
(1) 以思维导图引导学习。首先是由教师编制好一个包含有待完善的课时思维导图的“导学案”, 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分三次阅读课文, 接着要求学生完善课时思维导图, 并回答问题。
(2) 学习绘制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快速阅读和整理信息, 整体感知教材, 查找关键词和核心内容, 深化理解所学内容, 最后寻找内在联系, 在此基础上绘制思维导图。
2. 指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有效整合教材资源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最有效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 将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但由于教师缺乏理论指导且不能坚持创作, 因而不能有效指导而内化成学生的一种素养和能力。
思维导图是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有效整合教材资源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是一种很好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在每节课的小结部分, 每一章结束, 每一个知识模块学完,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使用“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步骤: (1) 首先是明确所学内容的主题, 将表达核心意思的关键词写在纸的中央。 (2) 考虑次主题, 找到二级关键词。 (3) 在次主题后, 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 用三级关键词的方式表达出来。 (4) 整理思维过程。在完成思维导图后, 再用阿拉伯数字把它们标记出来。
和侧重知识点联系的概念图不同, 思维导图侧重于思维的训练和思路的整理, 因此根据思维导图的要求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创作,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组织概念, 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图, 快速促进知识的整合, 提高学习记忆并促使思维能力的发展。
3. 指导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高考“能力立意”的凸显, 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要求更高了, 有些问题甚至让思维能力欠缺的学生无从下手, 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将思维导图的“中心—四周”模式应用于不同类型题目的思维训练中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实质是把“问题焦点”作为解题的“中心”, 通过联想和想象找到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联系。现以2006年高考中的一道难题来说明如何进行思维训练: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实质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国门有着本质的不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这种不同。
(1) 概括:概括题目材料, 找出问题焦点:我国、开放、政策。 (2) 联想:从问题焦点出发, 找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 进而确定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我国”与国家的主权性, “开放”与开放的原则、基础, “政策”与对外政策。 (3) 回忆:找出结合点知识的具体内容。 (4) 作答:用规范术语和简明扼要的语言叙述答案。
也许思维导图给别人的感觉是神秘,但它所给予我的益处却是看得见,也摸得着的。我相信它只因为它 的确在我的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伴侣——火焰,十分怀疑思维导图的作用。我并没有对她进行说教,也没有劝说她阅读《思维导图》的著作再做评论。我只是让她把自己的教材交给我(我以前从未看过),答应用思维导图在10分钟内给她写出教案。她一开始斩钉截铁地说不信。因为每次备课至少要花费她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事后她就用这张手绘导图去授课,效果还不错)
我也没有分辨,就把闹钟放在桌子上,一边计时,一边画图。9分钟之后,我把导图交到她手上,她看着导图,发了半天的呆。最后还是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这节课她以前也讲过,但远没有我的思路清晰。对于教材的挖掘,也没有我的深入。而在9分钟之前,我还没有见过她的教材是什么样子。
事实胜于雄辩,在我的表演结束之后,她也开始对思维导图感兴趣起来。当我提出让她帮我打印思维导图全书的时候,她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因为她也很想看看这部神奇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我的导图其实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缺少色彩,缺少画面,缺少右脑的参与,基本上还是我左脑力量在平面上的转换。而且,我最近越来越依赖导图软件,因为它实在是太方便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所以我自认为我只是个初学者中的初学者,甚至连门都没入。但我有一颗学好思维导图的信心和决心。对于这件认准的事,我不会回头。
同时,我也渴望着和众多思维导图高手交流。这段时间,我没少向栖息谷的导图高手们请教。其中,与大魔头和大漠的交流让我获益最深。他们对我提出的一些建议让我从眼前尝到的有限的甜头中清醒过来。真正看清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我会继续努力的。
除开传统日记当中使用到的一些皮层技巧以外(如词、数字、列单、顺序和系列),思维导图日记还能把色彩、图像、符号、代码、幽默、白日梦、格式塔(整体统一性)、维度、联想和视觉韵律全部都包括进去。
思维导图日记可以让你全面而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大脑,使你能够在三维空间里进行操作,也可以在色彩和时间的维度里进行。思维导图日记因此而不仅成为一个时间管理方法,而且还是一个自我管理和人生管理方法。
年度方案
年度方案(或者叫年案)应该只是简单地回顾你一年当中的主要事件。应该尽量地乐观(为了让你持续地作出支持性的反馈),它不应该包括一些具体的细节,因为这些东西会在每月方案和每日方案中显示出来。
如果你需要在年度方案中更进一步地利用色彩、代码和图像,应该建立自己的色彩代码,以保证在需要的时候保持私密性。这个色彩代码应该在每月和每日方案中保持一致,以便于保持连续性,在进行交叉查寻、安排和调用时能迅速找到。
每月方案
每月的思维导图日记页只是年度方案当中一个单月中简单的扩展版。日期和星期从左边顶部向下排,一天的小时记录从左边顶部向右边顶部排。
为了不让页面和思维混为一团,每天以彩色图形、彩色代码或者关键词记录的会议、事件、任务不得多于5个。任何附加的细节可以记录在每日方案里。
彩图21的例子包括了我自己1990年8月的安排,我在里面记录了会议、特别事件、目标和到各个不同的国家进行商务旅行所花费的时间。
使用一致的彩色代码后,就有可能把来年全部的安排一眼看清。同样地,把前一年的年度方案与12个每月方案排在一起,可以很快地查清任何时段,保证回忆得起来。
另外,这些年度方案和每月方案为过去一年的年度回顾和未来目标的确立打下了一个十分理想的基础(见第18章)。当你对整个年度有了一个总览后,对总体情况的交叉检查、计算和观察都变得容易多了。
每日方案
每日的思维导图日记页以24小时为基准,思维导图是一个计划和助记的方法,事实上,人脑也是一个会预想的、直取目标的机械。
跟年度方案和每月方案一样,应该应用尽可能多的思维导图制作规则。从理想的角度来说,你应该每天制作两幅思维导图:第一幅提前安排当天的活动,第二幅监视其进展—这也可以用来对整个一天进行回顾性的总结。
彩图22的例子,是我自己每月方案当中8月份的第二天安排。在这个每日方案当中,在左上角的24小时钟点,给我一种对当天时间真实的总览。这天的中央图形就是您正在阅读的本书。那张微笑着的嘴,就像阿拉丁神灯一样,表明我正在口述本书的一些章节,而且我希望自己会受到想象力的启发。
这天分成了五个主要的枝段,最为粗壮的那一枝是我自己在本书上的工作。散步和跑步,按摩和锻炼身体,都是为了帮助我思考,也从体力上为今后几天为此书而工作做好准备。晚上是与朋友一起庆贺的时间!
与年度和每月方案一样,每日方案也可以用来回顾一生的任何时候,全面回顾也可,深层分析也可。快速地一瞥就可以回想起一周,一整个月和满满一年,生动鲜明,如在眼前。一生计划的划分
跟其它一些个人记事簿一样,思维导图日记亦可以帮你对一生不同方面保持一个记录。为了保持思维清晰,最好只使用少数几个主要的基本顺序思想。最为有用的一些是:
•健康
•家庭及朋友
•创造力
•工作
【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推荐阅读: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07-24
重视培养高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09-17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0-30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论文07-24
七年级下册数学的思维导图09-27
地理教学中的思维导图11-02
功能分析思维导图06-09
名著西游思维导图09-10
语文课文思维导图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