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体验式教育的创业教育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学生工作是实施体验式教育的重要场域,其实施路径分为五个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情境创设;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实践教育;广泛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关键词:学生工作;体验式教育;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日渐增强,学生习惯于根据其个人体验和利益需求来评价学校的各项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提高体验式教育的创业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提高体验式教育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1:

基于教育人工智能支持的跨学科融合模式研究

摘 要 分析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基本含义和形成过程,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育人工智能;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项目学习

0 引言

人工智能+的理念逐渐向教育领域渗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应试教育学生综合素质难以稳定发展的问题,为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奠定坚实基础,降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负担与学习压力,促使学生各项学科能力、技能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 教育人工智能的相关界定

人工智能(AI)是将人工思维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系统各项功能可真正实现基于人们思维的转变,以提供多元化服务。与此同时,在智能开发理论、神经网络算法、模糊控制理论的支持下,人工智能基本可以模仿出与人们思维相关联的各项行为任务以及思维任务等,此类智能体系将随着技术的拓展真正实现纵向延伸,扩大人工智能的边缘范畴。对于教育事业来讲,教育人工智能体系的建设与应用进一步将学科专业与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进行整合,并以教师、学生为载体,结合不同教育因素,界定出不同教学背景下学科内容与学生学习诉求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强化教学效用,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2 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概述

2.1 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基本含义

STEM是科学、技术、数学、工程四门重要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主要关注对学科之间的互通性、融合性。从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本质看,尽管四个内容均属于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是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中的融合并不是将这四门学科进行简单叠加,而是将四门学科中的重点、核心实施有效整合。从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来看,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利用学科上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也就是使学生具备应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知识应对客观世界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水平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2.2 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形成

从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形成架构来看,这种教育模式主要历经了四个重要时期。

首先是分学科课程时期,每一门学科彼此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知识内容存在较大的碎片化特点,也就是说学科与学科之间并不具备较高的关联。

其次是多学科重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可以从每一门相互独立的学科中获得不同的技能和知识,挖掘这些知识与技能中的互通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主体,所以说多学科时期是学科之间关联性的着手时期,能够将部分碎片化的知识内容实施重组。

再次是学科深层交叉时期,需要學生从两门及两门以上的学科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时,此类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对关联性的重视度大幅高于多学科重组时期。

最后是跨学科融合时期,也就是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最终时期,该时期主要将项目或实际问题作为发展的驱动力,高度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利用不断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更多的实践操作经验,确保学生能够利用复合式手段应对客观世界的种种挑战。

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前三个时期其实是一个形成基础的过程,而最后的跨学科融合时期是真正融合的时期,不仅能够有效保留不同学科之间的基本特点,而且将这些学科进行灵活化、多边化的交叉与融合,有效推动学科发展。图1所示为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四个形成时期。

3 现代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立足于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当下对教育领域的积极性推动作用,以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内在含义为出发点,提出以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为背景的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发展新路径,希望能够有效提升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融合性。

3.1 现代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3.1.1 教育内容的关联性及趣味性 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应用跨学科的复合型手段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客观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型、立体化思维模式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鉴于此,在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内容设计时期,首先需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重视,提升学生对于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教育内容中的趣味元素,将教学中枯燥无味、烦琐复杂的内容结合到现实世界当中,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知识源自生活,理清自己学习知识的出发点,继而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此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其次,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所以教育内容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关联性原则。现实中的问题往往不是运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就可以得到解决,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跨学科素养、多维度审视问题的能力。

3.1.2 教育目标的灵活性与多层性 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与我国教育部新课程改革“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优补差”的教育理念高度吻合,对不同水平、性格、文化、性别、外貌、身体素质的学生一视同仁。立足于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中的针对性理念,学科目标的构建必须具有层次性,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所达到的最终教学目标是不同的。然而,这种不同点又不是完全的不同,教学目标依然具有常规性教学模式中的普适性。与此同时,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极为关注,突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性思想的发展,教育目标明确合理且具有层次性,继而使学生按阶完成教育目标,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育目标体系,这与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指导建议》有着较高的匹配度。除此之外,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目标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应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目标的不可确定性,课堂中教师面对的是具有各种各样属性、特点的学生,所以教学目标必须具有灵活性,教师需要具备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的能力。

3.2 现代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模式构建的思路与过程

以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内涵和设计原则为出发点,充分综合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以项目学习基本模式为框架,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多个方面提出现代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模式构建的思路与过程。

3.2.1 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核心是跨学科知识、技能的整合、综合应用与实践,因此,教学内容应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学习任务应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模式为主,完成既定项目或解决既定问题。依照项目学习的基本框架,本研究将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定义为“择优选取学习项目—构建项目规划—落实项目规划—制作作品”四个发展时期,并且每一个环节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在进行学习项目择优选取以前,教师需要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构建并呈现出较为真实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获得一定的情境体验后,在真实的环境下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创建项目规划;在项目规划书创建完成以后,学生展开激烈的小组讨论,对其中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处理,继而完成最终版项目规划书;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共同制作项目作品。

3.2.2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良好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作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一个由各种不同主体组成的复合型系统,其中包括社会心理环境、物理客观环境等。在进行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将人工智能技术充分融入教学设计内,需要加强对物理设备以及时空环境的设计,如教室当中的课桌、课椅、灯光、温度、教学工具等。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一方面,教室中的灯光、温度能够随着室外光线和温度强弱的变化自行改变,使室内光线、温度始终保持在与人体最匹配、最适宜的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稳定的教学环境,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智能化的处理分析,对学生的桌椅进行随时调节,为学生的交流讨论提供便利。

4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重要产物,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逐渐加深,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不仅能够为学生、教师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更能帮助STEM跨学科融合式教育模式的实现,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闫志明,唐夏夏,秦旋,等.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1):26-35.

[2]陈凯泉,沙俊宏,何瑶,等.人工智能2.0重塑学习的技术路径与实践探索:兼论智能教学系统的功能升级[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5):40-53.

[3]张坤颖,张家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研究中的新区、误区、盲区与禁区[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5):54-63.

[4]陈凯泉,何瑶,仲国强.人工智能视域下的信息素养内涵转型及AI教育目标定位:兼论基础教育阶段AI课程与教学实施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1):61-71.

作者:汪京坪

提高体验式教育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2:

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实施路径探析

摘要:高校学生工作是实施体验式教育的重要场域,其实施路径分为五个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情境创设;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实践教育;广泛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

关键词:学生工作;体验式教育;实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日渐增强,学生习惯于根据其个人体验和利益需求来评价学校的各项工作。对校园生活、学习、交往、精神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己经成为学校工作尤其是学生工作能否赢得学生信赖和支持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要求学生工作必须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体验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培养质量。

一、体验式教育的内涵

体验即亲身经历,它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其中‘图景’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整体性存在,它同时包含着个体的生活阅历、当下生活场景和未来人生希冀”[1]。在教育学中,体验通过关注和尊重学生主体,触动和感染学生心灵。体验式教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及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具体体验,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的一种教育方法。相对应的,学生则通过“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四阶段实现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式体验学习过程[2]。体验式教育的内涵包括五个方面:①体验式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②体验式教育既有直接体验,也有间接体验。③教师要运用各种措施、方式来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乐于体验,学生也要学会深度体验。④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坚持多元化评价标准。⑤体验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感受、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教育效果。

二、学生工作中的体验式教育内容

高校学生工作是直接面对一线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服务,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重要载体,必须以学生为本、实施体验式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维度来看,学生工作中的体验式教育内容可以分为思想道德体验、文化审美体验、心理健康体验和创新创业体验等方面。

1.思想道德体验。学生工作的基础在于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体验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设计教育情境,利用特设的活动场景、游戏活动以及实践训练等,启发体验者独立思考、感悟道理、实现情感认同、信念内化以及行为外化的过程。关于道德体验,前人已做过深入研究。学者刘惊铎认为,体验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道德体验“以体验为切入点并通过体验形成每个人独特的情感——态度系统和意义世界,促进情感和认知相互影响以生成和发展完整的个体德性”。[3]

2.文化审美体验。文化审美体验是体验者与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碰撞。学生工作中的文化审美体验是指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审美教育中所产生的图景式思维活动和情感、认知变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审美教育中引入“体验”概念,目的就是改变传统模式中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创新设计文化活动载体,充分培育和挖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潜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3.心理健康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和重要载体。在学生工作中,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情境以及特色活动,引导体验者感受、分享、反思自己的体验,进而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水平的过程就是心理健康体验过程。体验式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创新创业体验。创新创业教育是把人的“知”与“行”统一起来,实行“教、学、做相统一”,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学习教育模式。创新创业体验,就是利用体验式手段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体验主体亲历、分享、反思的强大作用,将创新创业知识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水平。

此外,所有学生都处于一定的组织管理中,以上四个方面的体验也都是通过学生组织来实现的,学生在组织管理方面的体验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综上可知,学生工作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体验式教育,体验是学生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加强体验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工作效果。

三、体验式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实施路径

1.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①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成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例如,为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笔者所在学校整合学生处、教务处、工商管理学院等多个部门成立了创业学院,并对外合作,引进师资,购买资源。在校内则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同时成立了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各种服务。②加强制度设计,做好引导。为了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学校可以制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协调教务处开设文化素养类和审美教育类的通识教育选修课,采取鼓励措施引导学生选修相关课程,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③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如制定具体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创业比赛,大力表彰创新创业个人,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2.通过情境创设,营造体验氛围。①人为教育情境的创设。学校应加强学生生活学习环境与文化氛围的营造,建设符合独具本校特色的文化景观。结合本校办学特色,着重宣传本校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情境体验育人效果。学校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情境的创设。②利用特定的功能性场所来开展体验教育。高校应建设必要的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和传统文化体验类场馆等,邀请学有专长的教师开设体验活动,并出具体验报告,给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学分。③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创设体验式教育环境。

3.注重改革创新,加强常规性工作。①重视主体需要,依靠学生开展工作。通过学生自主组织、策划、参与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构建和谐的文化氛围。聚焦特色,形成文化品牌,例如笔者学校开展的孔子学堂小讲坛活动,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主讲师;大学生汉服礼韵社作为传统文化社团自行组织的中秋传统习俗体验活动等。学生在这种角色互换和体验中自然的受到文化的熏陶,朋辈教育模式也更容易被接受。②改革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能,例如加强校内勤工助学工作,规范其形式、内容,将勤工助学活动社会化,使勤工助学岗位逐步趋同于社会劳动岗位,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参考经历。建立助学档案,制定勤工助学与就业关联的制度;促进学生在勤工助学岗位上创新成果的转化。③创新工作形式,提升教育体验。如:针对新生班级团体,可充分利用朋辈体验分享与评价,开展“滚雪球”、“相识接龙”等活动,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4.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育。①通过社会实践和专题活动开展体验教育,如组织学生参与自然资源的考察,以培养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组织学生采访老党员、老兵为学生上党课,举办道德模范朋辈报告会;开展主题辩论赛、座谈会、演讲、情景剧等。根本途径则是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和生产实践,与基层的群众打交道,激发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便体验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要求的新变化,提升个人道德境界。②加强校企合作,拓展体验式教育载体资源,如笔者所在学院就有三个校企合作专业,每年都会安排大批学生到企业实习、参观、调研,参加项目体验活动,开展交流合作,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供了重要助力。

5.广泛利用网络新媒体,增强教育体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社交新媒体成为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聚居地。学生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需求,广泛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通过网站、QQ、微信、微博、网络空间等交互式网络载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德育信息,传播健康文化,扩大覆盖面,增强时效性,同时注意加强师生的信息情感互动,凸显学生的体验主体价值,提升工作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体验式教育的开展终究要依靠人来完成。除去以上实施路径,还要注意提高学工人员的思想认识,加强学习,认识到体验式教育的重要性,学会体验式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思路。学生个人体验千差万别,要想运用体验式教育做好学生工作,必须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办法。任何变化都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体验式教育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学生也要深化对体验式教育的理解,端正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并且要加强反思、交流、应用,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55.

[2]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序言第4页。

[3]劉惊铎.道德体验引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1):85-93.

作者:艾洪庆

提高体验式教育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3:

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摘 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除政府、高校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就业引导、提供信息服务等之外,大学生自身也要转变观念、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提高经济与法律意识、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就业能力,成为具有全方位视野的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虽然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大学生是目前难就业的人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显现。大学生是人力资源中素质较高的群体,开展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成为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从各种渠道引导大学生更好的就业,这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自身的就业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综合素质现状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涉及多方面,如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等,与社会经济转型、教育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本身及教育改革滞后有关。双向选择刺激了社会活力及创造力,但弊端也日益显现,其造成就业的不平等,在就业模式的变迁过程中,制度框架、政策措施未完善,缺乏应有的社会接纳机制。金融危机导致了供大于求的结构矛盾,新增劳动力挤压就业空间。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毕业生趋向于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方,没有考虑岗位需求待遇和能力的匹配。用人单位看重复合型、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录用常常提出过高的要求。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真正吸收大学生就业的产业链高端发展不够。政府提供的就业公共服务存在缺陷,局限于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职业指导。各类招聘会缺乏监管,流于形式。高校过度扩招而社会提供岗位有限,人才培养方案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没有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结构单一,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衔接,理论和实践脱离等。高校就业指导起步晚,系统不完备,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效用。大学生就业能力低、观念陈旧、职业素养不足,对职业兴趣、能力、价值观等缺乏认知,知识结构不健全,缺乏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综合技能等,这些都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选择面窄,就业困难。

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适应就业市场所反映出来的综合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他们拥护党的领导,肯定改革和建设成绩,关注国内外大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成才愿望强烈,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能较好地认识自己,对社会现状有较客观的认识,渴望创新。但也存在不足,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取向存在偏差,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性思维能力缺乏,集體归属感薄弱,缺乏团结协作能力,缺乏宽容与奉献精神。部分大学生审美知识匮乏,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发展不平衡,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心理素质存在缺陷,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高校应引导学生树立融人文教育、道德文化、专业素质、科技文化于一身的理念,知识与素质结合程度越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越强。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一)政府部门及高校方面

1.政府作为整合资源的主体和引导者,应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确保就业问题能顺利解决。政府应根据社会发展进程和市场需求,决定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加快企业创新步伐,繁荣第三产业,鼓励多元化就业,督导高校建立和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筑公共服务网络,加大财政投入,对公共服务的人才机构给予补贴,扶持非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整合资源,做好配套工作。同时政府应引导用人单位加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招录原则,使高校的“输出”与用人单位的“接收”更好地接轨,成为促进就业的积极引导者,确保大学生能顺利就业。

2.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及就业观。就业意识是对今后所从事职业的认识、意向及所持的主要观点。观念也是就业力,就业观落后会妨碍就业能力的提高。国外就业指导起步早,美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及早规划,培养能力,不企求一步到位,采取的是“长远”眼光和成熟心态;巴西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让大学生逐步积累工作经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起步晚,队伍力量薄弱,信息不健全,体系不完善,指导形式及内容单调,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应做到早期化,学生进校就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模式化,摒弃传统的求职式模式,树立发展式职业指导理念;加强就业指导制度、工作队伍建设,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及稳定的就业网络,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创新,实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转型;树立全过程就业指导理念,提供不同阶段的生涯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3][4]。引导毕业生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变 “精英就业”的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就业观,思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适应“动态”就业,通过主动竞争,多渠道就业和先就业再择业、创业等扩大就业面。

3.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和专业、实践能力。大学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必须加快改革,转变思想,从知识、技能本位向素质、人格本位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办学模式,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培养依据,以知识应用为核心改革教学内容,调整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体系设置,调整办学层次和结构,提高课程适应能力,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方案科学、合理。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重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拓宽专业口径和视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将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结合起来,这对解决就业的盲目性,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对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推动促进作用,是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5]。

4.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以及对人的发展的提高、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业能力的提升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5]。高校应加强宣传国家支持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建设,融入专业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打造支撑平台,激励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和创业的措施都是從外在环境和配套措施着手,但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内因,即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5.加强学风建设,强化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质。良好的社会评价对就业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品德教育能促进学生思想与心理的成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企业看重具有务实、进取精神的学生,认同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观,看重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诚实可信、严谨认真的学生。高校应端正教风,带动学生养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塑造良好性格和高尚品格,让学生自强自立,在处事中学会做人。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的诚信、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提高综合素质,迎接挑战。

6.注重提高就业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高校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提供更好的服务上。强调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要有必要的投入保障、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必要的设备条件,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就业工作制度,规范就业服务机构,培养和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提高供求信息的准确性,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匹配创造条件。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办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全方位提供服务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根本[6]。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和组织承载的综合表现,是学校与社会及学生主体素质三者良性互动的结果。大学生要有意识地自我培养锻炼,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1.提升学力能力,促进就业。学力是人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理解及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个体真正的才能与实力。学力对竞争力起决定作用。就业市场更看重应聘者内在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其发展潜力和后劲,用人标准从重视学历转向了学力水平,从而出现了高学历人才饱和而高学力者依然奇缺的现状。毕业生不缺乏专业知识,但知识不等于智慧和能力,对毕业生而言,提升学力日益重要。

2.有条件的学生,可选修双学位。随着社会对复合型、跨学科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受到青睐,双学位成为众多学子的选择,这也符合市场对全方位、立体化人才的需求。以就业出发选择第二学位要有针对性,要考虑人生定位,专业组合要科学,关联性要强,应尽量选择与本专业相关联的专业。双学位可丰富知识,但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有余力是基础,关键是要学到东西,否则会成为累赘。是否选修取决于未来的求职方向,要将职业规划和就业定位紧密联系,有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才会有竞争力。

3.提高心理素质。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之一,随着体制改革、社会转型、思想变革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其面临多重压力。超过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6%到30%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出现心理问题除社会及家庭、学校的原因外,主要还是学生自我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保健意识不健全,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法,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发生扭曲造成的。大学生除必备的思想道德、文化、专业和身体素质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7]。只有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上其他积极因素的作用,大学生才有成才的内在条件。

4.提高经济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学知识和素养对于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在技术层面之外会涉及相关的经济问题。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学习经济学基本知识,了解规律,培养经济学素养,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国外著名大学基本的公共课程都包括经济学,以打造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综合能力。经济学知识与素养应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综合素质之一。大学生可以从提高认识、营造学习氛围、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涉猎、理论联系实际等多方面进行培养,获取与生活、工作相关的经济知识,学习创新思维和先进理念,把握机遇才能取得成功[8]。

5.提高法律意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普遍忽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及对社会规则的认同和遵守,缺少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要掌握法律知识,理解法律的科学内涵,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办事,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9][10],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利用法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具有教育性、现实性及说服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参加者要依据法规活动,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学法、懂法、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这是市场经济对每个公民的要求。大学生要了解与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与特征,成为既有法律素质又有专业特长的人,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培养创新能力。人才应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力,包括学习、工作、创新、实践能力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创新能力差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必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大学生应以就业作为切入点,多方位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独立、主动、自主、求新的创造性思维,求新求变,强化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保证发展的良性循环,提高就业竞争力。[11]

7.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就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及求职就业的成败,是系统工程及自我素质的磨合养成过程。大学生应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确立清晰的奋斗目标,不断地调整发展方向,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了解社会,明确就业目标及实现路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选择适合的职业,把对自我的准确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逐个地实现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务实,适合自身发展,要有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性,这样才具有指导和激励的实效,才能实现职业理想及人生价值。

三、结束语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经济、教育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学生等共同努力。政府作为整合资源的主体和引导者,应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确保学生能顺利就业。学校要强化对学生人生理想的引导,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及体系的创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经济法律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大学生对生存环境要有明确的认识,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进入就业市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斐文,孙瑜,陈杰.基于就业竞争力的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2015(35):30-31.

[2] 徐爱丽,曹蓓娟,李昌浩,等.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2):62-64.

[3] 方明智.浅论加强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9):175-176.

[4] 陈忠平,王朝霞,杜品.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5):54-55.

[5] 杨芬.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从大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的视角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242-243.

[6] 吴光蔚.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新模式探析[J].文教资料,2017(23):142-143.

[7] 管颖超,谢文峰.高校心理咨询现状与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8):85-88.

[8] 朱宇光,吕方瑶,郭威.理工科大学生经济学知识和思维的调查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刊),2011(1):79-80.

[9] 杨丽娟,覃翠玲.对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58-60.

[10] 杨阳.将“雙创”教育融入大学生培养体系[J].广西教育,2016(47):1.

[11] 陈俊源.就业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8):12-13.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谢文峰 康胜 王广杰

上一篇:模范村项目实施方案下一篇:初三百日誓师大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