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政治体验式教学浅议论文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的政治体验式教学浅议论文(精选10篇)

初中的政治体验式教学浅议论文 篇1

浅议初一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法

谢业玲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已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作为基础学科的政治,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中学政治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政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中学教师,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案,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与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我通过这几年的初一政治课教学发现,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这就需要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采用体验教学方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没有任何课程或教师可以规划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过程。生活是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自己的。于是,体验向自我开放,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知识经生命化,个人化而真正变成个体的“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式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要想完成体验式教学,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

1、上好“聊天课”。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自我克制能力差,自我表现欲强,并且现在学校都采取多媒体教学,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在课堂上爱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点题外话,老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我就挤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聊个够。

首先,利用课余时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我感到学生心里的烦恼很多,学生的每个问题我都仔细看,认真地思考并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类:怎样花零用钱?买零食吃好不好?……

学习类:如何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怎样提高学习的效率?……

交友类:好朋友欺骗你怎么办?

时政类:中国入世后你准备怎么办?

心理方面:老爱发呆怎么办?情绪不好怎么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把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告诉大家,学生的热情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之后,针对具体问题再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很多同学告诉我,这样的课应多上几次。

2、上好“实验课”。初一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政治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为了把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我觉得作为政治课教师也可以像生物课教师一样来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实验课。如:我也曾做过这样一个有关青蛙的实验,把一个欢蹦乱跳的青蛙,突然扔进沸腾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居然奋力一跃,竟出人意料地跳出油锅,安然逃生。可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凉水的锅中,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乐。这时,在锅下给水加热,青蛙仍没有察觉,待得青蛙感到水温升高时足以危及生命时,它试图逃出苦海时,它却再也没有了那奋力一跃的力量,只能葬身于锅底。我让学生细心观察,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同学们在沉思中领会到了,人在顺境下,不能像凉水中的青蛙那样,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而应居安思危,不断进取,这样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在遭受挫折,身处逆境之际,应像油锅中的青蛙那样,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课虽结束了,可留给同学们的思索仍在。

3、上好“小品课”。小品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在初一思想政治课中偶尔上上小品课,能让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如:在讲到能够承受挫折,勇于开拓进取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让同学们自己编写有关挫折方面的台词,并让他们推荐有表演能力的人来表演,四组展开竞赛,评出好、中、差,同学们的热情很高,个个踊跃参加,积极出谋划策,在台上能表演的同学的诙谐的表情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每组的同学不断地为本组的`同学喝彩加油,这样不仅在无形之中让同学们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4、上好“辩论课”。初一的学生虽然年龄小,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已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时他们的知识、能力超乎教师的意外。为了上好辩论课,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确立辩论题,如:周光裕的行为值不值,微软公司该不该录用带有信息来的职员等,然后再确立正方和反方的同学,让同学们课后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上课时,先让正方、反方的同学集中一起发表言论,让他们各推出四位能说会道的同学上台辩论,辩论时,老师可充当主持人,也可以请政治课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这样同学们才会认真对待。我搞过几场辩论课,同学们不仅掌握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每当下课时,我发觉同学们总是言犹未尽。

5、上好“讨论课”。问题通过争辩,就会更加明晰。让学生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就某一观点,某一现象,发表见解,做出评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静听”的记忆变为热烈的“辩论”。有时,以当堂课内容为中心,让学生说课本,说自己,说生活,说电视节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6、指点学生自己上课。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理解的教材,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探索原因,再上讲台当小教师把它讲出来,讲前,从选题到组织材料,到讲法,精心指点,讲后认真评价,拾遗补缺,概括总结,这样的教与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使学生分享到自己验证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7、上好综合实践课。在以上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综合实践课,此课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的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DD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在这样的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当然除此之外,在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爱国主义录像片、故事会、角色扮演等等,每个政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把握。只要我们有的放矢,总会事半功倍的。

参考书目:

《思想政治教学》 第9、10期

《理论学习材料》 20第2、3期

初中的政治体验式教学浅议论文 篇2

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看, 初中阶段的学生既有摆脱小学时期以感性认识为主要认知特征的一面, 同时理想思维能力尚处于开发与培养阶段, 这样一种过渡性的认知特征决定了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特点:教师不能过多的采用理性归纳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 应该努力采用包括案例法等在内的各种教学方法, 通过渲染课堂教学气氛、点燃学生学习主动性来实施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尤其对于初中政治课这样一门课程而言, 更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多样化的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思政课讲授的内容相对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而言比较抽象, 加之初中思政课教学有实行开卷考试, 因此许多学生在主观上根本不重视思政课学习, 更有学生将这门课程视作为休息课、睡觉课。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种种问题都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挑战, 这首先“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结合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教材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在教学中, 把课讲活, 讲出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 受到教育, 同时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体验式教学无疑能够通过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与优点

“所谓体验式教育, 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 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 强化人与环境的交往影响, 以产生教学共振,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从体验式教学定义可知,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其强调一种动态的教学过程, 也就是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或布置一定教学情境, 将师生双方融入其中, 面对共同的情境, 通过激发共鸣心理, 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这一教学方法具有互动性、体验性的特点。所谓互动性, 也就是师生互动, 打破了原有的那种“主客式”教学模式, 师生之间面对特定问题, 以平等的姿态相互交流、相互设问。这显然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 合理组织讨论、探究、调查、反思、参观、鉴赏、操作、表演、辩论、练习、看录像、办报刊, 让学生来讲或请适宜的人来现场交流, 等等。所谓性, 包括认知过程中设置问题、探求知识的体验, 包括借助于课堂平台、学习文化科知识的体验, 也包括动手操作、实践锻炼式的体验。总之, 体验的方式不一而足, 但何种程度或何种方式的体验, 其精髓皆在于通过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努力摸索、找到自主学习的途径与方法。

体验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教学过程的亲历性和自主性而提出来的,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体验式教学具有“将复杂、抽象的理论和技能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 将深奥复杂的职业技巧用实战演练的方式表达出来把理论融入实战演练时可能发生的具体事件中, 引发参与者的强烈共鸣”的优点。合理地运用这一方法, 对于提高初中思政课教学效果而言, 意义重大。

三、创建生态课堂与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是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生态课堂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 我国学者在近几年开始进行研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方式, 生态课堂强调将课堂作为一种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 而不是那种片面追求知识教学、无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灌输式教学。生态课堂观认为, “课堂, 作为师生互动、信息交流、生命共进的场所, 应该是一个和谐共进的“生态系统”, 必须保持课堂这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 才能促进课堂的整体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打造成生态教学过程, 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道德经验, 注重从学生的积累与教学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案, 解开教材的束缚, 创设道德体验的开放性情境。当然,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强调“体验”“生活”“情境”并不是抛弃科学的理性思维, 而是通过将探求知识的过程分解为不同阶段, 并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 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不能以知识权威的面目出现, 不能按备课时设定的目标和方式在不曾了解学生道德经验基础上去实施教学, 要给予学生自由感悟的时间与空间, 鼓励学生在讨论与思索中探究。

在创设生态课堂的同时, 教师也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努力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与传统的考试分数式评价方式不同, 体验式教学评价更重视过程的价值, 更重视每个学生的内在价值, 也就是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 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 评价过程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 也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趋势。而体验式评价则强调通过设置多维性的教学目标, 即不仅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而且还包括体验性目标。为此, 体验式评价在使用书面测试作为评价方式时, 命题更注重开放性, 具体到思政课教学而言, 更加注重用显现社会热点的题材密切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强调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分析, 通过情境题、材料题的设置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卷面上用以考查的试题, 问题的提出也多采用与学生交流的方式, 增加对话性题目,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问题所创设的情境中, 与试卷融为一体。总之, 命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体现学生年龄特点,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摘要: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规律与特点, 近年来在国内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广泛兴起的体验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值得肯定, 应当大力推广这一教学思想与方法。结合工作实践经验, 指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质在于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味思政课学习的乐趣。而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创设得体的体验式情景, 使师生双方融入其中, 共同思考、并在共鸣中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体验式教学,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崔桂兰, 魏玉娟.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8) .

[2]王阳.体验式教育在高校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才智, 2011, (24) .

[3]何忠伟, 李华, 刘芳.体验式教学与经管类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教育与职业, 2008, (35) .

浅议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文章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过程,是学生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活动。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比较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式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是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成为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教学手段。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以及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限制,体验式阅读教育模式的推广与完善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可以解释为学习者通过与自身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体验活动,对文章或者其他形式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学习的一种过程,是学习与体验的结合。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全面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点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和个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加深,也会产生一些自我感悟,最终实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提升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欣赏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与一般的阅读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它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作为教学过程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强调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让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积极转化成自身情感积累的一部分,进而获得阅读体验的升华。另外,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认识、观点,充分质疑阅读文章,最终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阅读结构。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都处在思想尚未成熟的青春期,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一些说教性的教学模式存在抵触,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地考虑到了学生要求自我个性张扬的需求,逐渐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感悟的独特性、情感的审美性以及过程的多样性。但是受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学课堂的主动性很难真正掌握在学生手中,再加上教育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差异,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受到限制。要想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必须要在坚持主体性、个性化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下面就如何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意见。

1.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导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体验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留给学生自我探究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另外,學校也要转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式,改变过去只用成绩来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制度,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增添活力。除此之外,阅读教学活动应该适当地增加实践性,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参与实践,将学习到的阅读技巧转化为实际的阅读理解能力。

2.丰富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离不开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创设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建立的认知基础上,以某种形象或者事物再次出现,以帮助学生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在设计上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也要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相适应。常见的教学情境包括音乐渲染、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合理相似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阅读材料创设的环境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意境与感悟。经过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文学阅读鉴赏能力,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体验式阅读教学正是通过创设相似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原有的情感经验与所学习的阅读技巧结合在一起,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合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新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新型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沈跃.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J].成功:教育版,2013(11).

[2]单斐.新时期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2(17).

[3]朱秀成.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课堂与教学,2009(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学)

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初探 篇4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体验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切实体验,提升历史教学效率。为此,本文从情景体验教学、角色体验教学、辩论体验教学、想象体验教学、实践体验教学这几个方面对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情境体验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体验式教学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情境体验教学

情境体验学习法指的是教师依照目标章节的教学内容、目标和特点,通过各种手段精心构建模拟情境,使学生仿若身临其境,让其能够自主进行探究和体验,并在体验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习和掌握探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以及价值观的良性发展。教师通常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学习:通过故事、小品、诗歌、漫画、案例以及影视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模拟扮演各时代著名历史人物,以所扮演的人物眼光和角度看待当时事物;将历史内容一时下现实生活进行对比联系和对比,摸索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局限,一切均按照现行历史教材来体验和探究内容。科学的构建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容易以“局中人”的眼光来认识、感知和接受历史。

二、角色体验教学

笼统的说,过去发生的事都可被称为是历史,由此可见历史本身都是由过去多个不同事件或故事串联而成的发展进程,这也是历史教学的独特所在。而学生往往会比较容易受到故事的吸引,稍加引导就极易投入到故事所描述的场景里,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依据具体历史事件的内容来创建相应的情境,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历史事件中的经典人物的扮演。学生在扮演过程中始终以历史人物的视角来感知、了解和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投入到故事情境中去,使原本抽象的历史知识被具体化和形象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能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里迅速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辩论体验教学

辩论环节在体验式教学中极为关键,该环节是学生通过梳理整合所学知识内容,然后条理清晰的发表言论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交流和讨论各自观点的互动过程,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提升其对历史科目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培养和锻炼其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想象体验教学

大多数历史事件都与时下现实生活颇为遥远,我们无法亲眼见证那些已发生过的历史进程,对于历史我们通常只能依据史料记载来幻想、推断和理解其发展过程,这实际上也属于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方式。依托于想象而展开的体验式学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大家可以不受约束的表达自己对历史的分析、理解和看法。这样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不但能够不断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也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历史的敏感度与感知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除了借助“体验”之外,还应给予其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历史始终只能用来追忆与怀念的,过去的人和事只能被历史所掩埋,我们无法做到让历史重现和复原,我们只能通过想象和推断去把史料的缺口进行填补,用心无感知历史的进程。

五、实践体验教学

体验式教学方式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感受,这样也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果,当然这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对这个活?咏谧嗟陌盐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先帮助学生设定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已经设定的情境下开始学习体验,这个设定要尽可能的务实,与教材相符。例如,在对“西周的兴亡”进行设定时,可以将《封神榜》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也都熟悉哪吒、二郎神等人物形象,通过将神话故事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情景剧表演。例如在讲“商鞅变法”时,教师可以就这个历史事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开始表演前,教师可以把变法的背景陈述一下,让学生将这些背景演绎一下,有的学生演农民,有的演地主,有的代表其他诸侯国等等,同时,在不断的表演过程中,对于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进行讲解,将每一个措施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都讲出来,这样也会方便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并且在演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等。让学生在演绎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体会商鞅变法的意义及影响。这种扮演式体验方式。会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更有兴趣。

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 篇5

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

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工作20余年,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教学过程最本质的目的应该是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能力,关注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亲自体验求知的快乐,才能真正激发其学习兴趣.本文笔者首先从自身实践出发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的价值和可行性,而后,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方法,全文以情感为主线,既有笔者来自实践的`理论升华,同时也贯穿了笔者长期的教学案例,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及实践借鉴意义.

作 者:刘洪亮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大门凤城中学,广东佛山,5283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421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初中 数学

初中的政治体验式教学浅议论文 篇6

【摘要】美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美术课堂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自发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应创新教学方式,将体验式学习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让初中生能够充分唤醒自身的学习和探索潜能,从而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和获取新知识。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初中美术;教学;应用

一、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丧失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口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指导。在实践中,主要是教师提出相同的任务,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不同的发展特点,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导致课堂的氛围不佳,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学生掌握知识有限

初中美术课堂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对经典作品进行解读,使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内涵。但是,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掌握的知识具有局限性,从而对难度较大的经典作品产生畏难心理。这种心理使他们无法真正的融入美术课堂,从而降低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理念单一

学生的差异性使他们对美术存在不同的理解,从而对美术类型各有所长。教师教学理念的单一,对学生进行的评价标准统一化,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单一的教学手法不仅减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使美术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得不到发挥。

二、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及应用意义

(一)体验式学习的内涵

体验式学习理念经历了长久的发展,体验式教学在教育学中被定义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及构建的教育形式。其中,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规律;其次是构建实际的或者重复经历的情景;最后是呈现或再现教学内容。学生从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二)应用意义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具有如下的意义:首先,初中阶段学生虽然处于感性到理性认知的过渡阶段,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时候,更多的倾向于感性的认知。生活过于丰富且直观,具象化的生存环境养成了现代人接受知识和技能训练的习惯,直观不仅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习惯。采用体验式教学恰好能够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另外,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源头活水来。想要了解美术作品,体验一项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只有参与其中,参与其中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美的来源,在公益流程的体验与尝试中才能了解匠工艺人的创造性。也正是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才切实的激起了学生更多的兴趣。

三、体验式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开展体验式学习的初步工作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其心理特点、知识修养、美术学习和审美经验都有独特的个性,据此,初中美术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运用应以学生的审美认知、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三方面来着手准备。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也是实践的起始点,初中生的审美认知以小学的审美认知体验为基础,在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提升。初中生对于形象的认知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从主观表现向客观依赖的转化,致使审美认知呈现出单一化的表现趋势。虽然拥有着独特魅力并且丰富多彩的美术出现在学生面前,但是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受到的教育水平各不相同,可能会出现审美无感的情况,所以审美认知对于体验教学来说应该以其丰富多彩的特点为主体。各种艺术美,从自然美到形象造型艺术美,出现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在体验式学习中对审美的认知。另外,结合体验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审美和技能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当今的美术学习中,重要的是对人生审美性文化学习的实际体验,是当今培养一位艺术人才不可或缺的美术品质。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步骤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制定清晰合理的学习体验规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对美的感知力等都是逐渐发展变化的,也正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也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体验也是逐渐发展的,由浅入深,步步衔接。在美术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要先接触到基本的色彩知识,除了认识基础的色彩,还要指导色彩之间的变化与延伸,逐渐提高对色彩的敏感程度。学生所要欣赏的内容也是一些简单、直观、便于理解的内容。在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美术知识以及审美意识,教师借助于大量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更深入的体味其中的内涵,接触到更多的美术作品种类。最后,当美术教学上升到对艺术作品的赏析环节,教师则要求学生去尝试创作、尝试展现自己内心的观点。只有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活动,才能保证美术教学的顺利展开。

(三)激励评价,提高学习热情

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对学生、小组对学生以及学生对学生应该在不同方面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首先是学生应该对自己进行自评,在自评的过程中,能够建立学生的反思能力;其次是小组对学生的评价,组员的评价主要是积极方面的,是对学生工作的肯定;最后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评以及小组的他评进行综合,鼓励学生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提出学生应该改进的方向。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评对自己本节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作出自我反思。

四、结束语

美术学习是初中生对视觉艺术的一种审美活动,而审美行为和感知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美术学习必须依靠个体的主动行为才能实现。所以,初中美术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寓教于乐,积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建立初中美术体验式学习的稳固基地。

参考文献:

初一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浅探 篇7

一、在初一政治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1. 体验教学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课程标准强调“操作”、“实践”、“调查”、“探究”等活动,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新课程主张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社会。体验教学倡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思考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强调课堂教学的动态化,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是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

2. 体验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

学生的知识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理品质教育最忌讳说教,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种教育应吸引而不是强迫他们进行,这样才会有成效。实施体验教学,学生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知识经生命化、个人化而真正变成个体的“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

3. 体验教学是激活课堂的需要。

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兴趣,普遍感到厌烦,课堂气氛沉闷。实施体验教学,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能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兴趣。这样学生上课就能够很“愿意”很自然地学到知识,教师也能够轻松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知识。

二、在初一政治课进行体验教学的方法

1. 小品体验。

初中生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弱,很难使注意力保持长时间集中,其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在教学中让学生扮演小品,就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将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且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及参与热情。能让学生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

2. 活动体验。

实践性是政治课的灵魂,“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用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总教学时间的20%。寓知识教学于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明白事理。如讲到挫折的有关知识时,如果举例说明残疾人受到的挫折是如何大,学生可能只能停留于理论的理解和体会上,这时如果能够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一定的活动,则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绑住双手,并试着用脚拿东西,甚至是用脚做一些日常生活中必须用手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时学生就能在情境中体验到残疾人的痛苦和挫折,也能够更加激发内心应对挫折的能力。

3. 实验体验。

初一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而且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对政治课失去兴趣,导致上课时无精打采。为了使学生掌握一些抽象的理论,我觉得在教学中可以做一些生动活泼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欢蹦乱跳的青蛙突然扔进沸腾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居然奋力一跃,竟跳出了油锅,安然逃生。可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凉水的锅中,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乐。这时,在锅下给水加热,青蛙没有察觉,但等青蛙感到水温升高足以危及生命,试图逃出苦海时,却再也没有了那奋力一跃的力量,只能葬身于锅底。我让学生细心观察,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同学们在沉思中领会到了,人在顺境下,不能像青蛙那样,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而应居安思危,不断进取,这样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在遭受挫折,身处逆境时,应像油锅中的青蛙那样,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4. 辩论体验。

世界上的事物错综复杂,现象纷繁。人们往往被事物的现象所迷惑,鱼目混珠,只有通过辩论,才能明辨真伪,识别异同,明确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去做。在初一课本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美国微软公司的一次招聘会上,公司总裁面试一位求职者。这位求职者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相当出色,学历也很高。交谈之余,他向总裁表示,如果微软公司录用了他,就可以把原来公司的一项发明带过来。假如你是公司总裁,你是否录用这位求职者?我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积极性很高,踊跃参与,通过辩论,懂得人必须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才会有所作为。

5. 故事体验。

幼师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篇8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幼师政治课 新课改 措施

一、涵义及意义

1、涵义

一般来说,我们是经由人的耳朵、眼睛、鼻子等等感觉器官来获取感知外部的信息,然后才经过思考认识信息或现象的本质。而体验式教学就是指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关注,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情感、发展能力,最终得到自我提升和进步。

2、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育方式,在不同的课程中有不同的应用,不同的意义。而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政治课堂上的意义如下:第一、能更好的达到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这门课程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不同的知识,更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世界观。让他们在不断学习的途中,关注生命,不断体验,从而成为自我生命的创造者。第二,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育、知识以及经验都只能由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可以更好的传授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使他们真正走入自身的内在世界,实现自我价值。

二、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难点

1、政治理论枯燥

政治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视理论的课程,多是语言叙述,缺少生动的画面,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相对来说是一门枯燥的课程。尤其是幼儿,他们大多还是处于用眼睛看世界的过程,所以,黑白的文字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可能不够。并且,对于新生的他们,怎么样自我思考更是难题。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根据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自我探索。

2、学生的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并且由于他们的年纪原因,受社会的影响不大,这种差异和个性就会更加凸显。对于不同的或者是相同的对象,他们的看法可能有极大不一致。再加上家庭氛围、生活方式等原因,他们的都会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这种差异也是一大难点。因此,幼师们要区分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有自己的体验,从而得到成长。

3、现代教学技术

现代技术的成长速度是有目共睹的,科技的进步,时代的成长,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在不断革新,体验式教学也是在这种基础上成长的。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它需要有新的媒介来支撑。它不能再局限在幻灯片、投影仪的层次,还需要有更新的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从主体方案的准备到素材的收集再到最后的演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用到现代教学技术。而现在我国的幼儿教育基本没有运用到这些设施,学校也没有相应的配备,这种资源的不足也是体验式教学的一大难题。

三、怎样在幼师政治课上实施体验式教学

1、不断引导,激发想象

老师在进行幼儿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适当的使用音像资料、动画投影等现代技术,通过特定的实际情形和学习内容,巧妙的带动学生开始自我学习、自主思考。例如在讲授坚持不懈的精神时,可以引入学生喜欢看的动画“喜羊羊和灰太狼”。告诉他们虽然动画的羊比狼厉害是错误的,但是灰太狼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可学习的。用一种接近他们生活的方式让他们不断联想,用轻松的手段引导他们反思自己日常畏难放弃的行为。使他们有新的深刻的心情感受,鼓励引导他们不断成长。

2、设立情景,体验互动

创设情境是体验式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当老师唤起了学生的兴趣后,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技术以及3D投影技术等等现代化工具创设具体情景。比如在讲解怎么样在挫折中得到力量时,可以套入谢坤山的故事。创设一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想象,把自己代入为主人公谢坤山。如果自己是谢坤山,当自己因为电击永远的失掉了自己的双手后,自己是怎么样的心情?该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是不是继续学习?在画画写字遇到阻碍时时是继续还是放弃?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么大的挫折是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分组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坦诚自己真实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也会有坚持的勇气、生存的力量。激发正能量,体验新感受,在情景中磨砺自己,释放自己。

3、自主探究,延伸巩固

新课标要求学生不断自我发现、探究和学习。老师要创设环境,让学生自我学习。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实际动手的流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点,使他们自我探究和思考。同时,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课堂的事,更要延展到课后,从实践中出发,再回到自我。可以让他们通过画或者是写的方式,说出自己认为是很困难的事,然后再规定时间去完成。让他们在完成的过程中感受到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断的完善充实自己的内心,不断的开启他们的新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的支撑他们以后的人生路程。

四、结论

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刻骨铭心,这就是体验式教学的魅力。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看到的记不牢,听到的会忘记,强行的知识灌输更是无效,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才能终身难忘。所以,体验式教学的运用对于他们的生活有着莫大的影响,会持续的作用在他们的生活以及更远的人生路途中。因而,对幼儿实施的体验式教学是当下的教育必须的,更是树立正确三观的政治课教育必须的。

【参考文献】

[1] 何冬怡.幼师政治课体验教学的实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

[2] 张海舰.政治课体验式教学初探[J].考试(教研版),2009.

初中的政治体验式教学浅议论文 篇9

当今世界,正进行着一场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主流的科学技术革命,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社会转入信息时代。步入二十一世纪,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已成为教学中的一种强有力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缺少它的教学可以说是不属于21世纪的教学。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学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使得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得到优化,体现出与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交互课程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强化和激发、互联网作为资源库对物理学习的强大支持、多媒体课件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等等,这些手段和方法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所追求的。那么,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呢?

一、怎样进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一)物理学科的特点。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赖以建立的基础,也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整个物理学的发展表明: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产和自然的观察,特别是来源于物理实验,同时,观察和实验又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观察和实验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使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认真地实验,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怎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和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模拟一个动态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特别是在很多情况下不便于观察到的现象,比如物理微弱,物理现象呈现的时间不足,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我们可以在模拟时多次重复进行“放大”“慢放”“重放”“定格”等方法,帮助学生观察,以补实现的不足,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图景,结合物理实验,理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方法

1、在物理课堂上用活投影仪,数码展台和数码摄像机等视频设备 投影仪、数码展台、数码摄像头等视频设备,可将文学、图片、至实物放大展示到屏幕上,在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有很多实验是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如实器材体积比较小,或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可观察距离短等,使这类实验的演示能达到很好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使这些实验效果得到改善:

(1).利用投影仪或数码展台将实验现象图形投影到屏幕上: 例1:演示磁场的实验:通常是把铁粉均匀地撒在平板玻璃上,在平板玻璃下面放上磁体,轻敲玻璃板后可演示磁场,但这一现象要让全班学生观察到不容易,如果将整个实验置于投影仪上进行,效果就明显不同了。

例2:演示波的干涉:用一个平底的玻璃水槽装上水,加上两同频率的振源,置于投影仪上将干涉图样投影上去,全班学生就可以观察实验现象了。

(2)利用数码摄像头来改善不明显的实验现象:

例3:对于一些由于实验器材体积小的实验,可以用数码摄像头辅助,通过多媒体系统投放上屏幕,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实验。如实验中的小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弹簧秤、小型电流电压表等仪器的示数,就不再是前排学生的“专利”了。后排的学生也能清楚地通过屏幕看到并读数了。这样就使这些实验的可观性大大加强了。

例4:对于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如:水的沸腾、晶体的溶解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不够明显,且有些还不易巡回让学生观察,使实验现象大打折扣,也只能是近距离的学生“受惠”,而后排学生只能望“实验”兴叹了。通过摄像头将实验“现场直播”就能让每一个学生看个清楚,看个明白了。

2、利用功放改良声学中的部分实验

功放是一套能将声音放大的电子设备,它由麦克风、功放、扬声器组成。麦克风拾取声音通过功放放大,再由扬声器播放出去,这样声音就被放大了。用来改良一些声学实验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如:土电话、音叉的共鸣、空气柱内的驻波等由于发出的声音比较小,使效果不佳,而利用上功放将这些实验产生的声音放大,就可以使这些实验效果变得非常好!

3、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被重视,用计算机或与多种设备组合不但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现代科学技术,还可以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1).用光电产品和传感技术改良一些传统的实验

如在研究自由落体、匀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将时间和位移的数据测得非常准确。而利用光电和传感技术设备与计算机结合,就能够准确地获取这类运动实验中的数值,使实验误差减小,更具有说服力。(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它的使用给课堂增色不少,且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一些教师的技能和现代教学思想的滞后,往往会使用不当。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a.仅仅把多媒体当成了一块“现代化”的黑板,整个课件只是展示一些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教师则成了一个“放映师”。

b.用课件代替一切,不论是板书、实验等都让课件“包办”了,所有的实验都在课件中,完全不用了实验器材。

要使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物理课堂,不要让课件替代实验,因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用实验器材完成的实验尽可能用实验来演示。课件只能用来辅助实验,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如2003年在南昌举行的全国物理教学大赛上《多普勒效应》的课堂里,有些学生看过多媒体中的课件演示后就这样说“现在电脑什么都能做出来。”有一位老师在课件和器材实验的结合处理的非常好,在多媒体演示完后,再用发声蜂鸣器置于钓鱼杆上,再迅速地从教室上空划过,千真万确的多普勒效应现象出现在课堂。学生也无可置疑了,这实验就是最有效的回答。

(2)用来模拟宏观和微观的现象:可将天体运动和分子运动理论、磨擦起电的原因、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等抽象内容具体、直观。(3)帮助建立物理模型,如电场、磁场等。

(4)弥补实验的不足:如一些危险性实验:电路的短路等。不可见的实验:如热机工作循环中热内部出现的现象等。还有很多在这里将不一一例举。

4.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中,学生能够较为独立地参与教学活动。如轮船是如何顺利通过拦河大坝的船闸呢?如果让学生在网络教学法中有自己操作计算机,模拟轮船分别从上游和下游通过船闸的情况,观看一次不行就再观察多两次,教师不用花费很多口舌,学生就能很快明白连通器的原理在实际中的运用。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既可利和网络的广播功能完成班级集体授课,又可利用“点对点”的操作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利用因特网,建立学校、个人网页、邮箱,拓展教与学的空间。

5、建立素材库,方便资料查找。素材库好比一功能齐全的资料室,每个学校应建立各科的素材库,把在学习中需要的大量文本、图像、音像和同步课件,分门别类存入电脑,使其具有资料集中,查找快捷,使用方便和共亨性强的特点,使用起来就方便了。

二、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整合”的含意在逐步的发展和深化,“整合”是一个新的事物,对“整合”的含意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对“整合”的理解还需要在实践中加深,“整合”也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对课程认识的加深而深化。所以在整合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受计算机的约束,以致教学不够灵活,放不开手脚。在整合的过程中,是我们教师利用计算机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我们服务于计算机,千万别倒置了关系,本末倒置了。2.“整合”需从一点一滴做起

“整合”是一个长期的庞大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实践中,既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大局,又要切实可行,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勇于创新探索,又要善于总结过去的宝贵经验;既要学习、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又要深刻认识物理教学的精髓与内含;“整合”水平的高低,关键在观念的转变、在实践的探索。3.“整合”要特别注意科学性

由物理学科本身特点决定,它特别注意所讲内容的科学性,因此,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特别在容易出现问题的动画创意、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中,更要把科学性放在首位。不能用信息技术完全取代物理实验。物理是真实的,是学生最可信赖的事实;计算机模拟物理实验是虚的,是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的,是物理实验的补充,因此,不能用信息技术完全取代物理实验,而不做物理实验。更不能由于信息技术的新颖性,过多、无限制地使用。要知道,任何东西见多了、用多了,也会令人生厌,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4.“整合”要注意实用性

“整合”的目的是为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学的质量,不是为“整合”而“整合”,不是摆样子,图虚名,因此在进行“整合”实验时,要讲究实用,不能脱离实际,注意避免或叛乱少无益信息的干扰,有些教师为了整合的课件好看,加入许多装饰,偏离主题,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此,那些无谓、花俏的,与教学没有联系的信息,要避免减少,要把教学质量搞上去,这种“整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才是有生命力的。5.“整合”也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我们是在为中学生讲课,为中学生准备“整合”的素材,因此,这些素材一定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提高艺术性,注意趣味性,让中学生爱听爱看,从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喻教于乐,事半功倍。

总之,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上上下下,多方合作的整体工程。需要有体现“整合”观念的物理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需要有体现“整合”精神的物理教材,需要有经过培训具有“整合”思想的物理教师,需要有方便教师使用的经过科学整合的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硬件设施等,这就需要方方面面对众多的项目进行广泛的探索、研究、实践。对于一般学校和物理教师而言,最直接的研究项目,就是在已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框架下,去研究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

初中的政治体验式教学浅议论文 篇10

姜堰市南苑学校

江学新

2003-9-25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情境创设 形式 途径 要求 目标

【概述】情境创设是课堂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充分发挥这一形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的效用,是困绕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从情境创设的常见形式,情境创设的有

效途径,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实现情境创设的终极目标等几个

方面,联系教学实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就教于同仁。

众所周知,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

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那么,怎样才能适应

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笔者认为:创设能贴近社会生

活实际、体现时代精神、有一定思考价值、学生能感悟、体验,蕴藏教材知识的具体场景或

氛围,并应用于教学之中,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升华品德,陶冶情感,提高智能,实现研

究性教学目标,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将我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点

滴体会涂抹出来,以就教于同仁。

一、情境创设的常见形式

1、文字。即把情境材料以简明扼要,真实准确的文字表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对文字材

料的阅读、分析,领略材料所蕴含的课本知识,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

现自身思想觉悟的升华。这是一种最普遍、最常用的形式,多用于现实生活中某一事件或社

会某一热点问题的陈述。

2、图表。即把情境材料以图形、表格、坐标系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对有关数

字或横或纵的比较,分析某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加深对这一现象之间的联

系与本质的理解。这种形式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常适用于时间跨度较大,或项目、类别结

构较复杂的情境材料。

3、漫画。即把情境材料以生动直观、诙谐有趣、意味深长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

对漫画中的人、物、提示语的评析悟出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寓意)以及漫画所提醒人们应

注意的经验或教训。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在幽默中得以

增强。这种形式能够使材料中深刻的道理浅显化,一般适合于讽剌生活中的某种行为或现象的情境材料。

4、实物。即把情境材料以直观形象的实物为中心,创设必要的背景,以构成一个整体,展示某一特定的情境。使学生感物生趣,触景生情,产生联想,自觉把实物与课本知识联系

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从而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这种形式

常伴随幻灯、影视、录像等多媒体一道进行,适合于演示某些场景的情境材料。

5、表演。即把情境材料以小品、话剧等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表演出来。通过模拟排练,角色扮演,学生亲临其境,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真切

地体验“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的乐趣。这种形式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检验学生对

课本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创造能力,培养他们乐学、善研的习惯,意义重大。常用于反映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的情境材料。

二、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

1、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学习生活是学生整个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校管理,家庭态度等。在这些方面作为以学习为主体的学生,感受多,体

会深,认识实。例如在教学“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这一章节时,可以创设这

样的情境。

初二学生小勇家境困难,母亲常年生病,父亲外出打工挣钱。由于该生先天口吃,再加

上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父母决定让其辍学,学校也没过问此事。请问,小勇还能回到课堂

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材料贴近学习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高,气氛浓。

同学们从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两方面展开,指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在义务教育中各

自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小勇应怎样珍惜权利和履行义务。情境所产生的效果,不仅是为材料

中的小勇同学出谋划策,对一些厌学生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2、贴近日常生活实际。

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层次,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接触不

同人物,有着不同的经历。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分

析,去结论,是创设情境的源头活水。如在教学“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时,我创

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授:

嚼口香糖是许多人的爱好,随地吐口香糖成为不少人的习惯,不信,同学们看看自己座

位的周围,数一下有几处有口香糖污迹。情境一展示,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教室里发

出叽叽喳喳的声音。稍后,教师发问,随地吐口香糖有何危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环境

造成污染的现象?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应提高哪些环保意识?作为中学生,为环保事业发

展能做些什么?情境所带来的收获是:该班迅速作出反应,第二天便向学校发出“做环保卫

士”的倡议,下午活动课,校园内沸腾起来,师生齐动手,校园内外环境焕然一新。

3、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社会生活包罗万象,学生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耳

闻目睹社会上的真假善恶,有他们的认识,有他们的思想,有他们的评价。因此教师应循循

善诱,正确引导,让学生变模糊为清晰,化消极为积极。例如在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

律保护”一章时,我创设出这样的情境:

月份某校三(2)班学生在政治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活动课到市场上开展关于消费者

维权情况的调查,同学们根据调查情况用漫画的形式展示自己所见所闻(打出二幅漫画)

这就是从学生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作品。下面请大家共同赏析。同学们分别从销售者的违法侵

权行为,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维权的正确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

地加以分析,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4、贴近热点问题。所谓热点即指人们比较关注、议论较多、影响较大的事件、事物、问题等。教材中涉及到的热点知识较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问题,根据教学之

需,针对热点问题,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设疑、质疑、析疑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我国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知识时,正逢本镇人大换届选

举。于是我先让四位同学分别扮演外国公民、未成年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符合选民资格的成年人的角色。让他们各自介绍,帮助学生弄清了选举法对选民资格的规定。然后将

事先准备好的票箱、选票、宣传标语一一展示出来,组织学生按照选举程序,模拟选举人民

代表。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宪法和选举法为公民这一基本权利的实现所提供的法律保障和物

质保证。并要求他们为本地人大换届选举做好宣传工作。这样的情境创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

参与的舞台。让他们在表达、表演的过程中体验与回味,总结与提高所学的知识。

5、贴近时代主题。我国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科技、理论、体制的不断创新以及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思想政治的教学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

创设贴近时代主题的情境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生机活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要求。如在教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这一框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多媒体显示漫画 配文字朗诵。

美英两国绕开联合国于 2003 年 3 月 20 日对伊开战。这一行为遭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谴

责,纽约、华盛顿、伦敦等世界上数以百计的城市爆发了反战示威游行。

诱发思考:(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2)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

源是什么?表现形式有哪些?(3)美英发动对伊战争的意图是什么?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该怎么办? 这样的情境创设对于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振

兴中华的使命感,弥补封闭式教学方式的缺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境创设还可以从贴近学科间交叉知识,贴近国家大政方略等方面来进行。

三、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1、情境材料要富有新意,具有吸引力。例如在讲“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

斗争”一框时。展示这样的情境材料:2003 年 2 月 17 日北京市新修订的《中学生守则》中

删去了“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中的“敢于斗争”而增加孝敬父母,远离

毒品等条目。为什么要删去“敢于斗争”四个字?这个新观点富有新意,一下子能把学生注

意力吸引过来,通过讨论进而全面理解“敢于和善于”的深层涵义。

2、情境材料要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如讲“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时,可设计这

样的情境: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年份 1978 1985 1991 1995 2000 2002

收入 343 739 1701 4283 6280 7703

图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列举家庭或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证明

这一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材料提供了相关数据,问题又便于学生从身边举例进行佐证,自然加深对社会发展

动力的理解,增强走强国之路的信心。

3、情境材料要幽默风趣,具有想像力。如讲“家庭生活中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

时,可展示这样的情境:

漫画中中年夫妇的“愁”说

一人生病全家愁明了什么?作为初中学生尚未成年,自设四种情形,回答怎样履行瞻养扶助父母义务?

这样具有开放性的论题驱动学生发散思维,学生以教材为依据,能够找到想象的“触发

点”。

4、情境材料要渗透德育因素,具有感召力。例如,在复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一

知识时,可以提供这样的情境材料:

1949 年 3 月 5 日,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02 年 12 月 5 日,胡

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学习时讲话指出:我们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

围绕艰苦奋斗的话题:甲说:艰苦奋斗是战争年代和困难环境中的口号,现在已从“温饱”

进入“小康”,艰苦奋斗已经不适时宜。

乙说: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扩大内需就要

不断地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消费,因此,再提艰苦奋斗的口号,与十六大精神不

相符合。”

丙说: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还很多,艰苦奋斗精神

不能丢。

问:以上三人的说法谁是谁非,请加以评析。在评析中是非越辩越清,真理越辩越明,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锻炼,觉悟得到提高,体现了正确的教育导向。

另外情境材料的问题设计,要紧扣情境,注意照应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的梯度和一定的思考价值,便于揭示本质。

四、情境创设的终极目标

情境是为学生学习而创设的。只有学生走进情境,感知、领悟、体验情境,综合能力得

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那才真正发挥了情境材料的价值。现就以教学“正当防卫”为

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第一步:展示情境。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可作为教学情境。教师应注意情境展示的艺

术,掌握好情境展示的时机和方式。就时机而言,讲究的是因势利导,恰到好处;就方式而

言,注重的是灵活多样,形象生动,情境有大有小,只要能唤起学生的探究争鸣的欲望,实

现教学目的即可。例如在刚接触“正当防卫”这一新知时,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2001 年 6 月 15 日,李家兄弟为承包果园之事发生纠纷。李宗义的妻子建俊霞被李自超打成重伤。两

家因此变成仇人。建俊霞怀恨在心,于 2002 年 9 月 7 日上午,以捉青蛙为名,将李自超 5 岁的女儿李敏骗至村 6 米深的蓄水池边,然后将其推入池中。致李敏死亡。案发后,建俊霞

声称:我是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试问:建俊霞的行为是否属正当防卫?

第二步:感知情境。情境展示后,教师应遵循感知的基本规律,注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让学生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作出直接反映。情境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引起学生感 知。例如对上一情境的感知,教师应指导学生清晰了解本案中的行为人行为发生的时间、地

点、后果等,以及案情的起因和结果。

第三步:领悟情境,领悟是指认识情境中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教师应以情境的客观意义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去发现情境中所蕴涵的本质意义,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领悟正当防卫的含义,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建俊霞的什

么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建俊霞的“防卫行为”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的基础上。

加以点拨:在法律上对正当防卫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法侵害行为

正在进行时,才能实施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建俊霞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她本应依法报案,请求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不应

该在不法侵害行为发生后且对不法侵害者李自超的女儿实施犯罪性质的报复。建俊霞的行为

是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

第四步:体验情境。“体验”即让学生亲临其境,运用情境中所蕴含的知识去解决新情

境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通过运用知识于实际,来检测所学知识丰富直接经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技能技巧。为了体验上述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某日放晚自习后,我独自一人回家,突然从胡同里窜出一歹徒,用匕首抵住我的颈部,逼我交钱。情形一:博

斗中,我夺得匕首,且刺伤了歹徒,歹徒无力行凶,能否再用刀刺向歹徒?情形二:恰逢他的父亲路过此地,为保护自己,能否将匕首刺向他的父亲?情形三,迫于他的淫威,暂且忍

辱受害,事后能否以牙还牙?情形四:情急之中,我拾起道旁一块砖头,猛力砸向歹徒,致

歹徒面部严重受伤,这是不是防卫过当?一连串的假设,必然给学生身心带来极大震憾。

第五步:升华情境。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

类旁通,学以致用。教学中的情境只不过是个范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范例中获得的意义经

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加工制作,把新知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去,形成一个全新的知识系统。例如,在上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本人、他

人、国家或集体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如何见机行事?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如何

依法维权?合法权益未受侵害时如何防患于未然等。都有利于升华情境。

综上所述。足以说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是课堂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吸引学生思维,诱导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实现

由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向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主体性,独立

性,能动性的桥梁和纽带。政治教师要设计好情境,用好情境,发挥情境在课堂研究性教学

上一篇:坚持九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校园宣传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