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精选8篇)
医院门诊是全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管理是医院管理极其重要的内容,为了使我院门诊医疗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进一步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现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强门诊导诊工作,进行门诊流量实时监控,做好门诊重点区域和高峰时段处理。
通过加强门诊导诊工作做好门诊流量实时监控,对门诊患者就诊情况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及评估,合理调配门诊医疗资源,确保良好的就诊秩序,方便患者就诊。
二、做好预约诊疗服务,安排患者定时就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通过电话预约、现场预约方式开展预约诊疗工作,根据医院就诊高峰情况,合理安排患者定时段就诊,避免高峰时段的拥挤和提高就诊闲置时段的资源利用率。
三、开放节假日门诊,实行双休日门诊,充分利用门诊资源。
通过合理安排,开放节假日门诊,实行门诊节假日、双休日不停诊,使门诊工作时间延长,方便患者随时就诊,并对日常门诊患者进行节假日分流,缓解日常门诊就诊高峰时段的紧张趋势。
四、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工作协调,提高就诊效率。
通过加强门诊及辅助科室工作管理,缩短辅助检查等候及报告出具时间。对辅助科室工作进行不断改进和提高,力争使超声检查从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五、开展多学科综合门诊,实行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制,提高就诊效率。
目前, 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为23105.75hm2, 20a间增加了8223.25hm2, 平均每年增长411.16hm2;而同时期末利用地总量由12029.47hm2减少到678.86hm2。且这些未利用地分布零散, 无法组织实施大规模的土地整治项目。新增加耕地速度远远满足不了舒兰市建设用地增加的需要。如何解决占补平衡的矛盾, 如何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土地整治迫在眉睫。
2 全市建设用地存在问题
2.1 土地结构不平衡, 农地和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近年来, 乱占滥用耕地, 严重浪费土地的问题已经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一些地方不具备条件, 未经批准盲目兴建开发区。一些项目建设盲目辅摊子, 建宽马路, 建厂房, 有的还建住宅, 占用大量城郊良田。还有不少企业盲目圈占耕地, 搞花园式厂区, 厂房应该建多层的却建单层, 占地多, 产出少, 有的占地几百亩、上千亩地搞园区。一些地方为了把商招来, 完成招商任务, 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开发商提出多占地的不合理要求, 压低地价。这些问题导致耕地越占越多, 土地利用率越来越低。
2.2 土地利用率低, 闲置浪费严重
多年来, 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被破坏、毁坏比较严重, 加之有些地方人畜饮水与农用灌溉间矛盾, 农田灌溉得不到重视。各种水利设施的使用和灌溉率也有下降趋势。林业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 还有些地方存在“重种轻管”的现象, 植树造林成活率低, 山林被野火反复烧了又烧, 多数成了荒山, 非农用地逐步吞噬着一些耕地, 土地面积有下降趋势, 所以, 许多地方土地利用率是非常低的。
2.3 土地管理不善, 造成耕地浪费严重
土地浪费严重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 但由于国土资源部门执法力量不足, 一些个别地方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 开发利用土地, 致使滥占滥用土地严重, 许多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 少征多用, 早征晚用, 多征少用, 甚至征而不用, 可以用劣地、空地、荒地的占用良田现象普遍。居民点占地严重。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的生越来越富裕, 农民建房屋的面积越来越大, 建房档次越来越高, 个别农户未经批准, 私自建房, 有的建在自己承包地中间, 占有大耕地, 致使房宅地周边土地无法耕种, 造成极大浪费。开采矿产不及时复垦, 尾矿不合理堆积, 采矿废弃物压占土地, 也会破坏大量土地。地下矿藏 (如煤炭、地下水等) 开采, 会引起地面下沉或塌陷, 此类现象时有发生, 使大量土地遭到破坏, 无法耕种。
2.4 政府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缺乏激励机制
近年来, 政府对现有耕地的保护措施是限制农田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 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审批办法。《土地管理法》对违法占用耕地, 规定了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然而, 受到利益的驱使, 个人、集体甚至地方政府违法占用耕地, 违法批地, 占好地的现象都屡禁不止。究其原因, 是保护现有土地的政策缺乏激励机制, 耕地利用的收益低,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有的农民甚至往宅基地上做文章, 通过违法占有耕地建住宅, 违法买宅基地, 获取暴利。基层政府为了出效益, 提高政绩, 非法占地, 甚至一些人利用手中权力肆意侵占, 倒卖土地, 损公肥私。
3 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对策
3.1 提高土地利用途径, 进行土地整理提质
兴修水渠和机耕道, 进行改土造田, 不断提高地类等级。现存在的许多水利设施都是沿用50、60年代修建的, 由于年久失修, 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半瘫痪状态。对现有的山塘、水库蓄水能力差, 年老的水渠、水沟加固维修。对那些通水能力差, 一路漏水的河道, 水渠堤坝进行加固。水沟进行修复或改建整修,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兴修一些山塘、水库、水渠、水沟, 以提高灌溉能力。在田间地头修建一些机耕道, 方便农机田间作业, 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对土地进行整理, 平整田土, 提高机械化水平, 改土造田, 改造中低产田, 提高耕地等级。
3.2 加大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鼓励把那些耕作力不从心的荒废的土地流转到有能力的、机械水平高的农户手中。有些农户因老、弱、病、残, 无能力耕种承包田, 也可以承包给有能力耕种或机械化水平高的农户手中, 农户剩余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 也可以在家从事二、三产业, 多数土地流转后实现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 生产出来产品可以通过创品牌、网络等方式进行销售, 比起自己剩余产品卖不出去或卖不上价更要好得多。因此, 在保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改变用途, 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 要尽可能的鼓励土地流转。
3.3 加大植树造林, 完善保护管理机制
提高森林覆盖面积是许多地方当务之急, 而且为提高森林的覆盖面积必须植树与护林相结合。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时, 同时也必须加大护林管理机制, 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林业部门要严格审批制度, 坚决杜绝批少多砍、批次砍好及毁林开荒等现象的出现。
3.4 加强建设用地管理,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关键词】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
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檔案管理人员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深入挖掘档案的价值,提供服务。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更新观念,深化对档案管理,对档案资源采取全面、综合性利用,借助统计、分析、整理等方式,为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一、档案资源的特征
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档案能够为现实工作、历史知识以及经验教训等提供依据,指导着人类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精神文化,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说,档案,其来源于社会,又反馈于社会。
1发展的意义。档案的真实性不会随着人类意志而改变,其能够让我们吸收到档案资源中的经验和教训,让利用者杜绝类似错误的发生,进而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建设。所以说,档案资源是对人类智慧的总结,其蕴含着非常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尤其是档案中记录的技术资料,在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都是基于档案资源的借鉴与开发,而一步步趋于完善。
2历史的内涵。由于档案具有资源收集、资源整理以及资源保管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反映历史真实性、直观性和价值性方面都较其他资源优越。可以说,档案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认识历史的重要教材。而人类发展史是一部不能割裂的长篇历史,档案的存在,便是这长篇历史的真实写照。当前,档案提供的历史资料不但为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提供了依据,也为一些重大举措的制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能够为一些重要制度、政策的制定提供历史性的参考。在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能够发现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文化建设提供意见指导,从而不断地推动精神文化的发展。
二、提高档案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档案资源的价值在于其使用价值,而决定其使用价值的则是其资源量,丰富信息资源是吸引更多档案利用者的有效途径。为此,要想促进档案利用率的提升,就不能仅满足于内部现有的信息资源,还应积极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对各种新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促使档案信息资源结构的最优化,最大限度丰富企业档案信息库,对此,下文将就如何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这一目的展开论述。
1拓展多元化的档案服务方式。很长时间以来,档案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国家政府。然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趋势。而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及其人员应积极改变“被动服务”方式,转变为主动服务,同时丰富服务形式,在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积极地为利用者提供技术、市场以及政策等方面的信息,进而满足人们对于档案资源的需求。
2积极拉动档案服务工作创新。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存在。因此,在挖掘档案管理资源,促进档案利用率提升的过程中,应当时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做到与时俱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探索档案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便是创新服务的机制,具体来说,在档案资源利用、监督的过程中,要做到“三个转变”:如前文所述的将档案工作方式由被动的“看门守摊”变为主动宣传或直接服务。其次,是将档案工作重心由以业务指导为主转变为以执法检查为主。再者,是将档案管理模式由传统的保管方式转向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现代化的模式。除上述外,档案工作还应当做到和不同时期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心的紧密结合,进而达到通过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来进一步档案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拓展服务的领域,实现档案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3结合实际需求展开档案调研。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是将档案转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所以,要想实现这一最终目标,档案部门必须尽可能的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例如,安排档案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展开档案资源的调查研究,掌握利用者的需求,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调整档案开发策略,从而促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一定应变能力,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动态分析,以全面把握档案利用动向。
4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反馈系统。反馈机制的设立能够在对档案资源进行管理控制的时候,不再局限于单向信息传递,而是形成双向信息交流。换言之,能否有效地对档案资源的管理系统进行控制,最为关键的便是能否建立一套准确、灵敏的反馈机制。具体来说,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完善档案信息反馈机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步,确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收集和整理反馈信息。对于工作量非常大的单位来说,可以制定专门的档案资源利用反馈制度,从而及时了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动态。第二步,各档案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了解本单位的长远规划和现阶段的工作任务,及时反映档案利用的情况,并以此为基准来结合实际,建立档案利用效果登记制度。实践证明,通过这类“效果登记制”,能够较为真实和全面的反馈当前档案管理现状。
四川省普格县教育体育局胡建华方德贵
摘要:我校是凉山州级科研课题学校,研究的课题是《应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我校要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按照2007年底普格县教育体育局提出的教育发展“1385”工作思路,把“加强现代远程教育,优化教育手段”列为教育的八大工程之一。调研、测查本校和我镇各村点校的软、硬件建设,包括多媒体设备,“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进普通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备课计算机(或电子备课室)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本校的教育技术的学术会议,找出具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按照“依托项目、分类扶持、分步实施、注重效益”的工作思路。根据教师调查实践、研究的具体事例,召开学术会议,共同探索与进取,进一步提升全镇的远程教育水平,并加强全镇的远程教育水平的提高,依据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应用与创新的拓展,意识与态度的升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探索建立适合我镇实际的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应用模式和途径,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召开全镇学术会议,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资源 科研 远程教育教学质量
一、现状分析
凉山州普格县荞窝镇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镇,在全县的乡(镇)中心校中是一所较大的学校,全校有学生1019人,由于历史、社会、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民族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学资源匮泛,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已成为制约荞窝镇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少数民族学生占85%以上,远程资源的重要性,而课堂教学质量是整个教研水平的体现,是教研的生命所在。因此,教育技术急需改善,改变只采用“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本教材,一个教案”的传统模式,改变不结合实际,照搬教学资源的教学方法。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采用新理念,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远程教育,有效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 1
学质量的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思路
按照普格县的“1385”教育发展思路,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技术配置的设备和资源优势,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应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推进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在我镇顺利实施。通过项目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应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优势培训、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如何使信息技术教育这一惠民工程,得到有效的发展,不仅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而且成为我校全体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为少数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提供经验。
(一)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作为工作重点。把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放在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学校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应用和管理工作,建立项目管理,资源运用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远程教育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实践的研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远程教育的领导工作。落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工作协调,在全校形成共同推进远程教育工程的合。
(二)搞好子课题研究。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要切实有效地开展一些校本研究,有针对性、有现实意义。我校要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开拓视野,应用有效的引导方式,探讨在课堂上落实教学目标,达到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针对教育教学的问题展开研讨,进行各种教学设计,撰写教研论文。推动学科整合的应用,实现学生、教师、教材、信息技术的合理建构及有效互动。结合实际情况,我校要围绕以下三个子课题进行课题研究。
1、开启语文课(高段)的同步教学,实施课程与远程教育资源的整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
2、开启数学课(中段)的同步教学,实施课程与远程教育资源的整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
3、少先队大队部有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提高教师素质,开展技能培训。进行教师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远程教育资源有效运用为目的。选派责任心强且又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专门从事项目设备设施及资源技术使用工作。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我们选派教师参加了省、市、县三级的远程教育培训,保证设备的完好使用、高效率地享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参加了培训的教师对学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教学整合的能力,以满足和适应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技能和素质需要,发挥积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使用光盘,能从互联网和资源库中筛选或下载教学资源用于教学,能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自主开发、设计课件,开展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课题研究。
(四)检查、督导。学校教导处、教研组要对远程教育的运用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范畴,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检查、督导工作,主要检查资源的接收情况,教案与远程资源整合运用情况,听教师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情况,看教师远程教育执教之后的教学后记及教研心得体会,表扬先进,指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全面地促进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及运用。
(五)采用“校本教研”,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充分利用卫星教学收视点所配设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活动,严格按普格县教育体育局的要求,利用远程课(每周每班不少于2课时),每期进行一次全镇性的校本教研.学校和各教研组要保质保量的搞好这项工作,因为远程教育的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重点,聚集课堂,扎根于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出发点,我校要通过校本教研鼓励教师伙伴互助,使教师在应用中交流,在交流中探讨,在探讨中提升,注重引领教师以提出的“现实问题”
为研究内容。首先是探讨使用教学资源时教师辅导、引领、组织好学生学习,提高教学光盘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其次是探讨运用授导型教学设计及相关教学理论对IP课程资源进行选择、整合,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再次是探讨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突出师生互动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每位教师要能用光盘帮助教学,充分发挥光盘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远程教育管理员要根据教育电视台,卫星数据节目播出的时间,做出合理安排,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将信息技术课纳入我校课程中,这是我校面向21世纪,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以活动促运用,以运用促发展,探索出适合实际的资源应用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教学应用模式,达到显著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多种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观念、手段的更新,促进民族地区远程教育装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解决教育资源匮泛,优秀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充分利用“校本教研”,努力探索出适合本地、本校教育模式,构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校本教研体系。
三、预期的研究实验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方向,主要解决全镇远程教育硬件建设、设备管理、应用效益、师资培训、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等。形成案例、形成校本专题、形成教育科研论文等。建立适合我镇的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应用模式和途径,教师运用面达到100%,学生受益面达到100%,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专业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使我校教学质量达到同级同类学校的前茅。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全镇及全县推广项目研究的经验。
四、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我校在抓住“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每周课堂教学时间及业务学习时间,业余时间等。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研究,以探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改进教学目标,使学校的教学与远程教育的研究融为一体,树立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为目标,形成自身的特色。在全镇、全县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方面起到积极引导、推广、示范、导向的效能作用。
科研中的资源设备,我校的现代教育从无到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班实行了“班班通、堂堂用”,即“电视机+DVD+教学光盘”,学校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各学科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切实做到了“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对促进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县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五、科研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搞好现场观摩、观看课堂教学案例,围绕某一典型案例,开展教学的自我反思行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反省、分析、提问、制定对策、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查找重要的文献资料
我校要围绕信息技术教育进行研究,探索出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新方法,依据2004年县上下发的《普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普格县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普府办函[2004]10号)文件要求及2008年普格县教育局下发《普格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现代远程教育,优化教育手段的实施意见》(普教体发[2008]24号)。查找《四川信息技术教育》、《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普格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与应用制度汇编》、《卫星教学收视点设备使用资源记录册》、《四川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等的要求,结合学校具体问题来查找文献资料。围绕远程教育的软、硬件建设、设备管理、应用效益、师资培训、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方向,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继续探索和实施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加快义务教育改革
和发展,更新教师观念和实现教育手段的转变,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提高办学效益。资料从学校图书室、普格县电教站及办公室、从互联网和资源库中筛选或下载教学资源,学校在邮电局订及到新华书店购买,教师个人购买,上级下发资料等方式上获得。
七、最终目标
闫 锐
(洛阳市新安县石井乡初级中学 ***)
[摘要]网络资源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之一,网络上的大量信息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充实了课堂内容,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与趣味性。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阐释,介绍利用网络化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网络资源 化学 提高 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国际互联网渗入到政治、经济、教育及个人生活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科学领域更是如此。如何将国内外广泛的信息资源应用于化学教育教学中,已成为改进教师知识结构、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化学学科,仅靠教材本身已难以使学生在短期内完全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互联网提供了教学所需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且无国界限制。特别是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课件、视频等网络资源,为化学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果。通过近几年的化学教学,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为重点和突破口。
一.利用网络视频短片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积极思考问题
创设教学情景是生活化文本知识,启动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在抽象的文本知识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构建跑道、铺砌台阶,帮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去与文本进行思想与感情的交流与对话。但过去我们在创设情境时,所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文字或图片,这种静态情境虽也能产生积极作用,但相对于动态,能将声音与图像有机结合的视频短片而言,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方面,其效果就要差得多。尤其是对一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太高的学生而言,单纯用文字,数据或图片来创设情境,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思维不能有效启动。而利用网络视频短片创设教学情境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视频短片不仅能化静为动,有仰扬顿挫的声音与丰富表现力的图像,能
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刺激,而且其内容一般经过作者加工,有较好观赏性与艺术性,其选择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如《溶液配制》教学中,我利用音频创设学习情景,播出学校一则广告,化学实验室现在招聘小实验员,帮助化学实验室配制溶液,招聘要求(即本节课学习目标),为了帮助同学们应聘,本节课进行有关技能的培训。这样的情景与问题就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使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心和与求知欲,从而促使他们思维的启动,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利用网络搜集到的化学素材性资源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研究证明,只有当学习的内容被设置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景中时,才能体会到学习情景的意义,才能做到所学知识在其情景中再应用的可能。只有在真实情景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让他们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学习化肥时,利用搜集到常见化肥的包装袋和部分使用说明图片,引导学生通过碳酸氢铵说明书猜测碳酸氢铵可能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测。通过此真实情景创设,使学生围绕情景展开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这样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三.利用网络搜集到的化学素材性资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学习科学的重要目的是理解科学的本质。从学生学习的性质来看,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认知过程,虽然接受的是人类已经形成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其认知过程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他们有必要了解并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如我在讲质量守恒定律课题时,利用波义耳和拉瓦锡的设计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实验图片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成败原因,再设计下列实验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铁和硫酸反应2.盐酸和碳酸钙的反应3.白磷和氧气。最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的情景创设,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在探究中学会表达和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再如我在讲《燃烧与灭火》课题时,利用了大量学生身边视频资源创 2
设学习情景,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学习讨论。进而学生自然的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比教师用语言叙述的效果要好的多,多合理的运用网络素材资源,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
四.利用网络搜集到的丰富的化学与STS内容,使学生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在情景学习素材运用中要有效的落实这一理念,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积极创设各种真实、具体、生动的化学学习情景,在学习化学科学的同时,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我在讲《爱护水资源》课题时,利用地球上水资源的丰富存在及淡水资源的贫乏视频创设学习情景,用秦淮河水被污染的事实-污水和死去的鱼虾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我身边的水污染,并谈谈新安县在治理涧河水污染工程对环境质量改善的作用。如我在讲金属材料这一课时,通过配音播放一段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大量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知道的金属有哪些?„„再通过配音播放一段新型金属材料在各方面的应用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知道的新型金属材料有哪些?„„通过上述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对金属制品有一定的感知,并了解金属材料的广泛用途及其发展、应用的前景,激发学生进一步对金属的性质的探究。再如在《身边化学物质》教学时,充分利用“嫦娥一号”视频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讨论火箭中使用的燃料燃烧、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利用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的重要性。这些课的教学中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选取他们熟悉的现象作为素材来创设真实的情景。如:“温室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吗?下雪天在城市的街道上喷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凉拌的紫白菜怎么变红了?通过大量的、具体的、真实的事件引导学生来感受、体会和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树立STS的观念。再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对本地的环境状况、空气污染状况、污水处理情况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关注,这种方式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极大兴趣,而且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的学习情景素材为开展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有 3
效学习创设了有利条件。在与学生已有经验密切联系、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学习有关的主题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更提高了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网络化学素材性资源,帮助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需要明确目标导向,规划完整的教学活动,选择有效的手段,由于教学理论的不同,所设计出的运用网络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教学策略与角色就不同。新课程倡导的主题式教学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是化学教师进行主题式教学活动设计的首选。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主题,教师可以事先将这些有关的环境网络资源整理成适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资料,或利用网络上的资料设计一些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或参考网络上的资源展开学习活动,达到网络合作学习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配合章节教学内容需要,设计可以应用网络资源查询的学习活动,例如环境保护这个主题,让学生针对环境保护这个主题上网查询资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效果。例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体验性学习,学生上网获取有关环保的网络资源,通过直接的感受来了解自然环境现状从而达到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它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并且认识环境问题的本质。例如:生活在空气无污染地区的同学对污染的空气会对人类造成何种影响没有感性的认识,而通过网络资源,学生可以从图像、声音和文字等讲解中认识了解污染的空气对人类造成多大的影响,从而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针对章节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自行上网查询资料的问题(主题式学习),让学生直接上网查找资料,或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上网查找补充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设计变化较多、较灵活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网络查找工作,不仅可以达到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合作学习,教师和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也可以达到充分的互动,并能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特点等等
六.利用视频短片链接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知识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大力推进“课程生活化”,它要求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生边的日常生活中筛选有价值的场景,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以 4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为文本学习搭桥,同解同化文本知识。但过去我们推行“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其引入的方式主要是文叙字表,言说语述,这种方式不仅容易是表述的内容因生活的真实而流于平淡,缺少激情,还往往因教师不在现场,不能对情境予以真实记录而是教师的描述走样,失真,扭曲,变形,从而产生负面影响。而运用视频教学则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视频教学能充分利用色彩、动感、声音、对内容的选择、对图像的剪切对背景音乐的处理以及进行文字的说明等方式,是平淡的生活场景增添了一些艺术元素,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与艺术效果;另一方面,数码照相机和照相手机的普及,又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拍照,用声音和影像来记录生活,使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有价值的镜头能及时记录下来,使文本知识能通过动态的图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衔接,实现融合。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网络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来提高化学效果。[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2]论农村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J].杜惠蓉.学科教育,2004,(9)[3]切实做好远程教育教学光盘,让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J]
一个学校的网络资源的总和就是校园网,校园网是指在学校区域内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随着网络技术以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计算机网络引入校园,并将其融入了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校园网络的功能
一般地说,一个校园网络有以下几方面的用途:
1、信息发布 在学校内建立校园网站,通过宽带通信线路与INTERNET相连,学生、家长、社会界各人事、国内外的友好城市、姊妹学校、兄弟单位等访问校园网站,实现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下载文件的方式做功课,作练习,预习课文等,教师可以在办公室计算机上批改学生通过网络传送给她的功课。
2、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直观地进行课堂讲授。学生们可以在课余时间、课外时间去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也可以直接点播VOD(视频点播系统)上的多媒体视频节目。
3、信息查询 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师可以全面、迅速地了解外界的教育信息、教育动态,与同行建立广泛的交流和联系;利用计算机网络,学生可以进入网校浏览丰富的信息,充实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4、资源共享 校园网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全校构建了一个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支持学校各种应用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信息资源的积累和共享。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全面实现教学、管理、工作流程信息化和办公、通讯自动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给教职工、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增强全校师生与信息社会接轨的意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我校校园网应用现状
我校于1999年建立起校园网,当时设计网络容量为60个节点,拔号上网。几经扩充后现已达到380节点,通过10M专线与Internet相连,初步形成办公、教学、家庭娱乐于一体的校园网络。校园网在我校已使用三年多来,收到以下几方面成绩。
1、教职工计算机整体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自我校校园网络建成到现在,学校组织了计算机应用培训、计算机录入排版竞赛和计算机课件制作评比等活动,基本内容有:计算机基础、常见软件的使用、硬件知识、Office办公系列、电子备课、课件制作软件 PowerPoint、FrontPage等以及局域网、互联网等网络知识。通过一系列活动,教职工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水平明显提高,上网查询、电子邮件、打字排版、网上备课成为大多数教职工运用自如的一项基本技能。
2、图书馆的建设
图书馆在服务上摈弃了传统的手工借阅形式,开展计算机网络化图书借阅,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借阅速度。通过校园网还可以做到所有节点的实时登录、交互式查询(包括:馆藏图书期刊、资料的多渠道模糊检索、最新图书介绍、推荐图书书目浏览、读者借阅状况检索),同时购置了各类光盘学习软件供调用。
3、多媒体网络教学
我校一向重视多媒体网络教学工作,几年来建成使用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共有4个,教学专用投影机3个。家属区网络开通后,办公室和家属区通过网络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备课和制作教学课件,在上课时可直接从网络上调用进行授课,也可以直接调用服务器上的多媒体素材库中的资源。
三、我校校园网存在问题分析
我校校园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总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网络设备容量不足
我校校园网建于1999年,当时设计容量低于100节点,计算机中心教学用机为第四机房共45个点。随着网络节点不断增加,现网络节点已突破350个,办公网络和家属区150个点,计算机中心四个机房200多个点。现在校园网机房和计算机中心机房网络资源相互补充,但只能勉强运行,很难再开发新的应用项目。
2、网络安全性不高
网络安全包括硬件安全和信息安全,我校校园网现在通过10M口与Internet直接相连,安全性无法保证,面临来自互联网上的黑客攻击和来自内部网上的攻击以及网络病毒的威胁,网络信息安全性很低。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是整个网络瘫痪,二是敏感信息被窃取或篡改。
3、校园网的应用单一,缺少开发创新 目前,我校校园网应用中缺乏一支在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方面的高素质队伍,并且在校园网应用中,很少投入人力、物力去开发创新,开发人员相对缺少,从而影响校园网不能为现代教育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4、校园网的建设、应用没有和学校教育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 网络应用是对传统教学和管理方法的挑战,要在教学和管理上全面应用网络技术,仅仅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可能的,必须从管理部门开始,依靠有效的政策、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而我校在这一点做得还不够。
四、如何深化校园网应用,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
校园网应用关系着学校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建设一个高效可靠的网络平台
拥有一个高效可靠的网络平台是一切网络应用的基础,我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对校园网(包括教学子网)设备进行扩充,以便开展校园网应用。
2、人员培训
人员的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帮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技能,学校要立足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教师培训。
首先是组织机制,如学校内举办教师进修学校,由校长兼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教师定期活动,交流学习经验、体会及效果。
第二是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可分为物质层面的激励、精神层面的激励和信息层面的激励。第三是制约机制,用以解决方向问题。
第四是保障机制,除组织保障外,主要是物质保障、时间保障、师资保障。
第五是考核机制,可把培训人员分为四类:学校领导、系统维护人员、课件制作人员和应用系统使用人员、信息资源提供者。
3、校园网站的建设
学校的主页要以内容吸引人,要能充分展示校园网的风采,在网上体现校园文化。校园网站上可介绍学校发展概况、学校专业设置与特色、展示学校图片资料;由学校各办公室、教研组及学校社团组织,设计制作自己的主页,将各组室的风采展现在网上;集成办公教学系统,突出教工、学生与班级管理;电子书库提供优秀的文学作品、科技作品,提供各类的文字、声音、动画、图片等素材,便于教师备课;将各种计算机办公软件教材,放在网上供师生学习;网络BBS供师生发布信息,开设“教学论坛”,就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另外,校园网上还可以供师生上传个人主页,展示教师和学生的风采。还可以提供FTP文件上传服务、提供E-mail电子邮件服务及其他一些技术服务。
4、办公自动化
无纸化办公就是将当代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运用于办公室中各类办公人员的各种办公活动中,使之科学化、自动化。目的在于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降低办公费用,改善工作环境。
推行无纸化办公的核心是计算机网络,包括硬件平台和管理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即通畅高速的网络线路及其交换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等。软件平台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教学系统:含教案管理、题库管理、试题系统、网上作业;二是管理系统:含公文处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教学管理、成绩管理、生活管理、内部管理;三是信息发布:含个人信息、部门信息、学校网络、教育信息,无纸化办公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我校在推行无纸化办公虽有一定的基础,但比较稳妥的做法是逐步进行,整个过程分三步走:第一阶段建立起邮件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公文处理、信息发布、网络打印、学生档案和成绩管理的自动化,进行少纸化办公。第二阶段主要地构建一个多功能办公软件平台,在此基础上深化教学系统管理、行政办公管理自动化,此阶段仍是少纸化办公。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校园网上信息源的建设和利用,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校园网站的建设、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多媒体课件库建设、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经过这三步后我校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就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
第一阶段的实现要做以下几件事:
1)加强校园网技术力量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是硬件软件平台升级维护和网站建设、信息发布,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量大小,至少需要1-2人进行网络线路、交换机、服务器硬件、工作站日常维护维修工作,需要1-2人进行信息收集、网站建设、邮件管理、信息发布工作。
2)升级改造现有网络软硬件设施 我校校园网初建时并没有考虑到无纸化办公和信息发布,因此走第一步需要新设一台WWW服务器和相关设备及软件进行网站建设和信息发布,一台邮件服务器进行全校电子邮件服务,一台高性能的媒体服务器提供课件点播和视频点播服务,两台开发用机和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进行信息采集处理、网页制作和网络日常维护。
3)无纸化办公实施 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进行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信息资源建设和网站建设。
无纸化办公的实施任务非常艰巨,但难度最大的不是技术而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与新的办公方式的冲突。无纸化办公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和各阶层人员,人员的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学校领导、系统维护人员、课件制作人员和应用系统使用人员、信息资源提供者共同努力,真正把无纸化办公当做一个大事来做,才有可能使无纸化办公在我校得到实现。
无纸化办公实现后,学校的通知、工作安排、校园新闻及文件精神等信息应及时在网上发布,让每一位老师时时关心校园网上的信息,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计算机,走进校园网。办公管理系统作为校园网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之一,起到了服务于教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并对学校的信息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探索教与学的新环境 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机会。一个完善的校园网教学信息系统由网络多媒体课件子系统、课件点播子系统、网络教室子系统、电子阅览子系统和远程教学等子系统构成,是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为多媒体课件制作、点播演示、学习、作业、考试和评价的各个教学环节提供了理想的网络信息环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自由地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随时利用网络探索世界,用网络连接世界。可以直接与教师、校长通电子邮件,对学校的工作和老师的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在网上公共栏中自由地发布各种社团活动的信息、问题征解、进行最佳班级主页评比及个人主页评比;成立学生网络中心(虚拟网),下载各种信息;学生自制专题网站,组织网上专题讨论,以配合学校的各项专题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实现以上描述的功能,需要一个软件平台的支持----而我们目前缺少这样的软件平台。
五、结束语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现状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 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一方面,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师生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另一方面, 高校图书馆也应当是国家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校内利用现状
1. 学生的信息意识淡薄。
我们通过调查得知, 大学生读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从未主动翻阅过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很多大学生都是根据指导老师推荐的几种专业杂志及参考资料来完成课程设计的, 真正能有效地利用图书馆专业检索工具、电子资源及网络资源的微乎其微。另外, 虽然有部分学生有科研的要求, 但对如何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缺乏认识, 对图书馆计算机检索功能不甚熟悉, 更谈不上对信息检索技能的深入掌握。
2. 学生利用信息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十分缺乏。
在调查中, 多数学生反映文献检索课理论讲得太多, 实践太少, 文献检索流于形式, 缺乏学习使用数字信息的实践, 甚至有些根本没有实践。另外, 尽管各个高校大都购买、开发了很多电子资源, 但是由于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 使相当多的电子资源处于“无人识”的状态。而学生在需要信息时, 宁愿上互联网大范围的搜索, 也不愿学习、了解校内的电子资源。
3. 高校教师利用信息资源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
高校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范围、取向在很大程程度度上上是是由由教教师师传传授授、、引引导导的的。。但但是是出出于于习习惯惯, , 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还不习惯从校内图书馆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他们更习惯从专业书店、专业期刊上进行查询, 即使上网查询, 也基本是利用google等搜索网站而很少会利用校内电子资源。他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学生。当然, 这同各高校图书馆对自身资源推广、宣传的力度不大也有关系。
(二)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社会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局限于本校师生, 开放时间固定, 使得数目众多、耗费巨资获得的资源闲置在那里。而另一方面, 社会则有着巨大的信息需求却无法从专业的高校图书馆中中获获得得信信息息帮帮助助, , 造造成成了了信信息息资资源源的的巨巨大大浪浪费费。。可以说, 尽管高校信息资源的对外开放是高校图书馆界讨论的热点, 但真正将高校内信息资源对外开放的高校却是少之又少。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的途径
(一) 提高广大师生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在高校师生利用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过程中中, , 高高校校图图书书馆馆应应当当通通过过有有计计划划的的入入学学前前教教育育、、专题报告会、信息检索课、图书馆网页等各种灵活方式使广大师生了解、熟悉进而充分利用馆内的各种信息资源。通过一定的培训工作, 使教师、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图法》知识、必要信息检索知识;掌握几种有代表性检索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了解自己专业知识在数据库及网上的分布情况;能够迅速找到信息源及其最新变化;能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国际学术前沿信息动态及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检索语言, 制定不同检索方式;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加工、分析、评价。
(二)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是指根据用户的喜好、习惯、独特要求等开展的信息服务, 它是针对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不同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对应式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 具有较明显的层次性, 如:教师可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 学生也可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而不同层次用户的信息需求侧重点不同, 所要求提供的信息服务也有所区别。例如:对科研人员来说, 他们要求掌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 他们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求体现在查询检索上;而对教师来说主要侧重在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使用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所以说个性化的服务不仅可以满足不同需求主体的要求, 而且也加大了高校图书馆内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 加强高校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虽然藏书丰富, 但由于各个学校的规模不同, 专业设置不同,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不尽相同, 各有侧重。师生们要进行教学科研活动, 都需要阅读大量的图书资料, 这些需求, 有时候在本校图书馆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需要借助其他馆的馆藏资源。因此, 资源共建共享日益成为图书馆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动力。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馆藏资源, 加强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馆际合作、分工采集、合理布局, 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道路。
(四)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社会化
教育部2002年2月21日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 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收取适当费用。”这就是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者的范围, 已不再局限于校内师生员工, 而应扩展到其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学生、工作人员, 甚至扩展到全社会范围的普通市民。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发挥地区文献中心的作用, 支持地方建设, 这是新形势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更高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向社会开放, 为经济建设服务。
首先,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1000余所高校拥有藏书6亿多册, 超过所有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 这就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直接的信息源。其次, 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专业文献资料的加工处理能力。特别是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系统和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建立, 更加提高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另外, 还有训练有素的文献信息服务人员和一大批既有专业情报知识, 又懂计算机技术, 管理科学的专家、教授作为信息服务的后盾, 他们既是教学骨干又是科研能手, 承担着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有着丰富的科研、生产经验和众多的科研成果, 这些优势是其他单位和部门无法比拟的。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学科齐全的多功能的信息处理中心。
开展社会化服务, 对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也十分有益。第一, 能够将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使数量巨大、花费高额资金购买来的资源摆脱闲置状态, 加强了资源的流通利用率。第二, 能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通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这个途径, 可以使更多的人对高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提高高校的社会声望。第三, 能在较大的范围内获取反馈信息, 有针对性地补充图书资料, 提高藏书质量, 形成藏书特色。还有利于进一步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 增强图书情报人员的情报意识。第四, 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事业经费拨款的不足, 增加馆员的收入, 留住和吸引图书馆急需的人才。第五, 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需求, 为社会技术信息需求部门和学校科研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可行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35
1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可行性
为了发展农业的节水灌溉,就需要改变当前的灌溉方法。各地的地理情况不同,需对适宜自身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选择,并对选取的措施进行改进,让节水灌溉技术可以自主创新。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农业方面的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取得的经验也很宝贵,对节水灌溉农业技术要大力进行推广。从节水效率的角度来说,目前节水较为先进的技术是喷灌、滴灌和微喷灌。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其得到广泛的运用,大力发展灌区节水灌溉技术,在经济、生态、社会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2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2.1水资源短缺
在我国,供水矛盾十分显著,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尤为明显。在甘肃地区,水资源自产水量在全国排22名,多年来,境内自产水平均径流量有299亿立方米,其中,有135亿立方米来自黄河,有57.9亿立方米来自内陆河,有106亿立方米来自长江,有1500立方米是每个人平均的自产水量。从整体上看,甘肃省地表水分布不平衡。不仅地表水缺乏,地下水同样也很缺乏,水资源缺乏很严重,给人和畜牧的饮水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甘肃省水资源分布不合理,资源配置也不均匀。按规定,每年由省政府给某县分配的地表水量最低为2.3亿立方米,但是在2002年,只有0.84亿立方米实际分配,不仅如此,地表水每年逐渐减少,而且此趋势仍在持续,因地表水的水资源在不断的减少,因此某县就要对地下水进行大面积开发。每年,某县的地下水开发的情况以每年0.5~1米的速度下降,地下水越开发越深,由原来开发几米,现在到几十米、一百多米的进行开发,甚至某地方已达到有三百米的开发。由于过分的开采地下水,致使该县整体地下水位下降,水越来越少,湖畔干旱,土地沙化,破坏了生态环境。无论农业还是工业,城市还是乡镇等,都是相互争水用,滥用生态用水,对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减少了内陆河来水量,林草得不到水资源的满足,不仅荒漠了土壤,同时也造成甘肃省的水环境的持续恶化。
2.2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我国的人口多,土地面积大,但用于生产粮食的土地相对较少,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就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生产更多的粮食。发展节水灌溉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节水农业发展,稳定增加粮食产品,保证生活和生产粮食供给,使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得到保障,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
2.3改善农业用水经营管理
为了管理单位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得到提高,在对水费的征收上需改进,若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大力的发展,水量损失就可减少,这样水资源的运用就有很大的价值。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农民的水费负担也就减轻。在用水资源上,把用于灌溉农业的水转移到高效益的部门,水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的目的也可达成。要打造现代化的管理,将水资源商品化,即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完善配套的灌水设施。
2.4保护生产生态环境
我国的可利用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匀,在我国的北方,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造成此情况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水资源的匮乏,干旱情况严重,不仅如此,自然条件也日益恶化。为了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农业方面的用水上,需要将农作物进行科学的浇灌。即作物不同的生长期,需用水量不同,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可均匀灌水,水量流失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减少。
3结语
在农业生产方面,甘肃省要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在水资源较缺乏的地区,对用水多并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的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尽可能少上或是不上,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在干旱的地区,为了人畜饮水得到解决,同时农作物稳产高产也得到保证,提出了雨水集流工程,并将其大力实施。
参考文献
[1]丁雨恒.我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08).
[2]艾比布拉·依明.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及管理措施[J].北京农业,2015,(09).
[3]胡玉婷.节水技术是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1,(03).
[4]朱德兰,贾锐鱼,张国学.小面积果园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04).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推荐阅读: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利用率的几点思考12-29
小学提高教育质量方案07-07
合理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数学课堂实效10-28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07-10
论提高幼儿素质教育06-12
减负增效,提高素质教育07-09
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考10-29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案12-28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效果12-06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报告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