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下的大学体育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课程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在校学生需要共同参与学习的基础课程,而基于素质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支持条件下,优化开展针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模式的创新工作,有助于提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文化课程知识要素学习掌握效率,改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个人综合素养,发挥良好作用。文章将会围绕基于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改革下的大学体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改革下的大学体育论文 篇1: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刍探

摘 要:该文针对在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讲解素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当前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为实现素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推进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几点有效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体育 教学改革

1 素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当前,我国多数大学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训,而忽略对学生人文精神、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难以获得全面发展,故而素质教育正是大学体育教学所欠缺的。而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可使体育教学的开展既能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又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渗透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也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素质教育理念中具备着伟大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还可通过实现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来提高学生自律意识、责任感和自我反思意识,端正大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由此可见,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教学改革活动。

2 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2.1 对素质教育认识程度不高

大学校园作为学生学校生涯中最后的一个阶段,其有义务也有责任消除大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影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良好发展理念,为大学生今后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而素质教育则有助于高校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教学方面,都可使其坚守“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学理念。然而,由于部分大学体育教学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程度不高,理解程度并不深刻,使其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宣传的工作层面上,并未将素质教育有效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当中。这种表面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认识到素质教育的价值意义,还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不利于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2 缺乏制定素质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要求我国教育从事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而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却是以教师为教学中心,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中只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展开教学,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并未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感受。久而久之,大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仅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还极有可能使大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同时,素质教育理念所推行的是将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来自主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尚未完善

拥有有效、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能够充分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率,教师教学效果、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就目前来看,大学体育所指定的考核评价体系仅仅只停留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以及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并未全面考虑学生综合学习情况、学习行为和课堂参与度。这种考核评价体系评估出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出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学习状况。同时,相关高校在制定考核评价体系时,只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评价,而忽略对教师教学模式、教学成果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层面较为局限性,难以充分体现出整体的体育教学成果。使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在出现问题时,因难以获得有效的评价反馈而做出及时调整,故而降低大学体育教学效率。

3 素质教育视野下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3.1 加强素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首先,在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要秉承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其次,大学体育教师应充分明确素质教育的价值优势,加快将其渗透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积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全心全意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根据学生个性爱好来设置合理的体育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体育需求为教学基本原则。此外,大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还应当为学生讲述每个体育动作的由来和深藏的涵义,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学习探究欲。最后,基于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应摒弃以往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不可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应注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身体素质,要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3.2 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基准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基准的体育教学方式和内容,首先要加强对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要确保体育教学开展所应用到的教学设施是符合新时期学生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的。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为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实际支持。其次,大学体育教师在改革教学模式和內容时,可依据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喜好来进行设计教学内容,比如,当前的大学生比较热爱于玩枪战类游戏,教师便可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灵感,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可以将校园操场和教学楼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阵地,在教学开始前将学生分配为不同小组,并为其分别布置游戏任务。比如,在教学楼中找寻某一样实物,在校园的花园中找那些实物等,并告知学生在寻找过程中不可被敌方(同学)的水枪击中,击中者便会淘汰。以这种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大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还可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理念中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3 建立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的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在完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方面时,大学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整体表现来进行评价,比如,以往考核评价内容为100%的学生体育考试成绩,转换为现在的70%考试成绩,15%学生课堂学习表现,15%为学生的体育技能掌握情况。这样以来,不仅有助于体育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予纠正和改进,还可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向来努力,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建立大学体育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时,相关学校可在校园大厅当中设立意见反馈箱,鼓励学生将自己对体育件事的意见和建议写下来并投递到意见箱当中,以此来评价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效果。同时,还可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中开设教师反馈网页,让大学生以实名制或者匿名制的形式来留言,并让大学体育教师根据学生所反馈的意见合理、科学地调整自身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4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应加强素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创新大学体育教学方式和内容,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可确保素质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单位有效融合,才可进一步实现更加高效的大学体育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唐磊.谈大学体育的人文价值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才智,2019(24):90.

[2] 陈方煜.素质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4):124-126.

[3] 马洪涛.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刍探[J].成才之路,2019(21):3-4.

作者:周泽文

教学改革下的大学体育论文 篇2:

基于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体育课程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在校学生需要共同参与学习的基础课程,而基于素质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支持条件下,优化开展针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模式的创新工作,有助于提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文化课程知识要素学习掌握效率,改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个人综合素养,发挥良好作用。文章将会围绕基于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素质教育思想理念现阶段已经实现在高等院校各类教学工作领域之中的引入渗透,同时高等院校也在持续提升对体育学科教学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自觉且主动地将体育课程划定成各专业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基于素质教育思想理念指导支持条件下开展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不但能显著改善提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学习掌握各类专业知识要素的效率,还能优化改良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支持其实现全面优质成长发展。鉴于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所获取的多样化优势,高等院校领导层人员应当积极倡导推进针对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方式的改良革新进程,进而充分发挥彰显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最佳影响价值。

1 素质教育思想理念贯彻过程中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针对体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展开改革,其不仅在于要支持促进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的基本素质能力全面改善提升,还在于要培养建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的体育竞技基本精神。

推进体育教育改革工作,能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个人综合能力的改善提升创造提供优质良好的环境背景支撑条件,支持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活动过程中获取到相对充足的实践经验。

从宏观性视角展开阐释分析,创新是国家发展历史进程和民族建设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性源泉与重要动力。

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都需要在素质教育工作,以及体育教育工作的具体推进过程中实现成长发展,继而实现对客观社会发展背景环境的充分适应,支持完成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改革历史进程。

2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现存问题

第一,受复杂多样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制约,现阶段我国依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高等院校领导层组成人员,未能充分认识理解素质教育思想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影响价值,因而并未有效支持推进基于素质教育思想理念背景下的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表现程度的不良影响。

第二,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普遍存在着基于教学内容安排层面的单调性,无法支持满足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对多样化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体验需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第三,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尚未结合实际涉及的各类体育运动项目,购置和建设配备种类充足的应用器械和场地设施,无法支持高等院校体育学科课程教学工作的优质高效开展,造成了一定表现程度的不良影响。

3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实践策略

第一,想要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顺利获取到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最佳效果,必须借由对适当类型的引导干预手段的运用,引导和促进高等院校内部的领导层组成人员和体育学科任课教师,能够全面系统深入认识理解素质教育思想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影响价值,继而在实际参与推进的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过程中,主动针对素质教育思想理念加以贯彻落实,继而制定执行具备充分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案。

第二,想要在素質教育思想指导下顺利获取到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最佳效果,必须借由对多样化工作实践手段的运用,招聘配备一支专业能力良好且综合素质优秀的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任课教师队伍,支持确保实际开展的课程教学活动过程,能够具备相对充分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第三,想要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顺利获取到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最佳效果,必须结合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运动项目,购置和建设配备种类充足的应用器械和场地设施,为具体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创造支持条件。

4 结束语

综合梳理研究成果可以知道,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是高等院校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理念过程中需要涉及的重要内容,其本身在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为切实改善优化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平与效益水平,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契合时代发展背景,摈弃传统教学思想,贯彻践行新式教学思想,组建形成专业且优质的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任课教师队伍,支持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优质顺利推进,改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状态和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作者:李美金

教学改革下的大学体育论文 篇3: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大学体育教育育人机制应当随着外部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做出调整,通过组织开展系统性的体育锻炼,让大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积累运动经验,形成较好的体能素质与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引入终身教育理念,对作为个体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远期的发展要求,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使之认识到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积极参与体能训练的习惯的必要性,拓展大学体育教育的实施路径、组织方式,丰富大学体育教育的知识层次,满足现代社会对优秀体育人才的需求,顺应信息社会的客观发展趋势,对指导思路与体能训练方式做出调整。

1 终身教育理念的内在含义与思想价值研究

终身教育理念可被概括为通过实施严格的训练与系统性的指导,让受教育者树立远期的体育训练目标与体能进步锻炼计划,使之在没有体育课的前提条件下自发性地组织个人化的体育训练,不断提升个人体能素质的先进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强调重点培育学生的自主锻炼习惯与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必须合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各类可利用客观条件与社会资源,开展多面向、立体化的体育锻炼,实施自主、自发的体育教育,对个人的学习方式、生活内容进行统筹安排。通过在体育课堂上贯彻、应用此类教育理念,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精力参与到体育课程之外的自主锻炼活动之中,合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空余时间,采用适合自身实际体质情况的训练方式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体会体育活动所具备的娱乐性与休闲性。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是新时代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体育教师必须遵循党和国家所制定的体育教育纲领与相关行业规范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吸纳与体育教育有关的多种社会性教育资源,拓展体育教育的基本维度,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智力水平、体能素质水平为基本目标,对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自我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之形成终身体育观。学生可通过自发地参与体育锻炼,不断提升个人生活质量与学习效率,学习、模仿其他优秀学生的经验,吸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体育学科知识与基本技能,矫正自身所持有的错误思想理念与认知方式。体育教师必须强调大学生在自主锻炼活动中所获得的阶段性体能增进效益,促使学生调整关注点,重点培育学生的自主锻炼习惯,让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学科所包含的基本知识,梳理全面、正面、积极的体育观念。

2 引入终身教育理念、改进体育教育制度的必要性研究

2.1 促进学生心智发育

通过组织开展-体现终身体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促使学生快速调整自身心态与情绪,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情感态度面对个人在锻炼活动中遭遇的挫折与失败,学生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能够在不间断的体育训练中获得锻炼,经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持续时间较长的体育锻炼能够极大地缓解脑力劳动所带来的身心负担与精神压力,延长平均寿命。树立终身锻炼意识与正确体育观的大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生活中的空余时间,进行切实有效的体育锻炼,主动调整个人的生活方式与体能锻炼指标,排解自身在生活、学习中积累的压力。

2.2 唤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通过基于终身体育理念改进体育教育机制,可间接性地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主动顺应自身的学习兴趣,针对基本课程内容进行自发性的探究,保证个人学习兴趣不会因为外部教育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减弱,而是随着体育运动的逐步开展而快速提升,我国现代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难以保持身心层面的放松状态,但是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与训诫下,逐步调整个人心理状态,在参与严格的体育训练活动时体会到各类基本训练项目中蕴含的乐趣。

3 革新大学体育教育机制、强化学生体能素质的正确路径研究

3.1 鼓励学生参与集体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矫正其体育观与价值观,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具体学情,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实践活动,创设集体化游戏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对抗性较强的体育游戏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魅力与益处,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学习的基本内容设计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与主题,选取能够激发大学生探究欲望的活动方式,主动创设出实践性较强、能够突出体育项目本质属性的开放性体育活动,并将此类活动与课上体育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在课程基本内容讲解完成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此类游戏活动,以此间接性地强化师生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游戏活动中发现学生潜藏的优点与能力优势。

体育教师必须分析大学生的个性爱好与学习习惯,把握学生针对不同阶段主要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探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规律,对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测试大学生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反应速度、跑动速度、肺活量、心跳速度等基本指标的数值,将能力较强、体能素质成长较快的大学生编为一组,为其布置对体能要求较高、活动难度较大的游戏项目,让学生完全地展现自身的体能优势,唤起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2 调整课程基本教学内容,提升其丰富性

体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完善现有的课程知识体系,在其中添加更多富有先进性、能够起到育人作用的体育项目,拓展集体化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与实施渠道,教师必须灵活调整体育锻炼课程的开设时间与实施地点,进行有计划的分散教学,让具体的教学活动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例如体育教师可在夏季鼓励大学生参与游泳项目的锻炼活动,在温度较低的冬季,鼓励大学生参加滑冰、滑雪、冰球等体育项目的锻炼活动,并在节假日休息时间组织大学生参与集体野外探险或露营活动,正确利用多种形式的社会资源,发挥基础性教育设施的服务功能,让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状态与爱好选择较为适宜的体育项目,全面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训练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外部社会环境,提升培育学生体育观念的效率,开设较为贴近外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体育课程。

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知识点的搭配方式,选择质量较高、能够突出课程重点知识的体育技能进行详细讲授,突出知识点的简练性与教学活动的直观性,针对基本的学科理论、身体锻炼技能、基本活动能力等课程内容开展详细、持续时间较长的教学,删除目前课程知识体系中落后于时代发展、无法体现体育精神的内容,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对自身个人体能素质提升有正面推动作用的锻炼技能与方法,突出课上集体体育训练活动的趣味性、现实性、游戏性。

3.3 革新教育方法,转变教育理念

体育教师应当认识到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本质特征,以终身教育理念作为组织、实施课上体育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面的体育观,转变教育理念,放弃传统的以传授理论知识为基本教学目标的指导思路,重点培育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学习状态不佳、体质能力较差的学生开展思想观念层面的引导与训诫,促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理念,让学生主动思考自身所选择的体育锻炼方式的正确性,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身体状况,为其设计较为完善的体能提升计划。

4 结论

體育教师必须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体系与指导思路进行结构性优化,在面向学生讲解、传授关键性的体育技能的同时,必须向其展现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自身体能素质的益处与正面效果,让多数大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所学的基本知识的实用性与应用价值,保证学生能够适应自身所选择的体育锻炼方式与训练项目,快速达到教师为其设置的体能标准,优化其参与体育训练时所消耗的训练时间,开展有效的教学指导活动,让原有的教育资源获得正确配置,保证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与端正的态度对待每一节体育课,突破传统的体育训练方式与指导思路的限制,让学生放松自身身心状态,主动融入课堂环境之中,积累涉及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与体育训练技巧。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作者:蓝天

上一篇:财务会计工作总结范文通用下一篇:公安民警信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