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通用9篇)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篇1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强了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识教育的理念别逐渐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相关的实践显示,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通识教育理念,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何为通识教育

所谓的通识教育指的“非技职、非专业”的教育模式。从教育性质而言,其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学内容来看,通识教育指的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技能培训。总体而言,通识教育指的就是结合基本知识以及态度技能的综合教育。在该教育理念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1]。

二、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关系

现阶段,作为我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活动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由于我国在教育领域逐步提倡素质教育。因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相关的教育者逐步推行分层次教学,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现如今,我国高校在推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放弃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开始在教授学生体育技巧的同时,加强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事实上,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发展最终推动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国的高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运用。事实上,通识教育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将基础教育、预备教育以及整合教育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以此为基础推动我国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知识文化涵养的提高。

三、通识教育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1、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通识教育的视角之下,需要教师注重加强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及创造性地发展。基于此,就使得相关人员在进行教学目标的改革过程中,注重对于教学的价值体系以及学习精神的分析,并逐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通识教育的视角之下,需要相关人员逐步树立起大以人为本额的发展目标,并在实际的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增长自身的见识,并不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2]。基于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多元化教学内容的设置,并不断的增强人文教育,实现对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此外,还需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教学者进行体育比赛以及娱乐活动的组织,从而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构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最终推动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文化修养的提高。

3、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现阶段,我国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提倡素质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大学体育改革主要朝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搞笑的相关部门在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对于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建设自主学习的体系中,需要相关的教育者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断地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完善,并在这一过程中保证教学工作的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保障。此外,还需要相关人员逐步加强对于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推行有效的教育改革,实现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关的实践显示,在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学生对于相关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以此为依托推动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人文修养的提高。

4、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评价的改革

在借助通识教学理念进行大学体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对教学评价进行相关的改革。事实上,教学评价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教学的发展。对此,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教学评估的改革,对相关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准确的评价。并在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的过程中推动教学的发展[3]。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使得我国相关部门逐渐加强了对于教育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识教育理念逐渐兴起,并在实际被运用到世纪的教学过程中。事实上,笔者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的研究发展,随着相关人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我通识教育理念的贯彻和运用,其最终不仅能够有效的推动进我国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还能够推动其知识文化涵养的提升,从而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含义以及其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关系,并最终阐释了如何推动通识教育下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理念的贯彻,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必将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篇2

“通识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 其意义是推崇更加自由、完整、综合的教育。到了19世纪欧美学者将其用于大学教育, 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社会塑造完备型人才, 解决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专业、知识关联性弱的问题。该词中文翻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学者依据“general education”和“liberal education”率先采用, 随即衍生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等等。虽然有关“通识教育”的研究愈来愈多, 但是至今没有一个官方的、规范性的表述。

2. 推行通识教育, 国内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机械

国内有关通识教育思想普及较晚, 虽有所作为, 但是从取得结果即可以看出, 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大学体育教育的机械式“通识教育”更是如此, 甚至完全谈不上通识教育, 大部分院校学生只需选修一门体育项目即可拿到学分, 而围绕体育相关的心理、生理等诸多知识被严重忽视。据某高校学生反应, 自己从来没有上过体育理论课, 也很少有关体育方面的综合素质培训, 体育课基本上就是根据个人所选的体育项目由专业老师指导进行训练即可, 考试交一份开卷的理论考卷就算是完成理论方面的学习。当然高校体育学院负责人也表示, 没有开设理论课并不是学院的初衷, 主要是学生对室内的“理论课”兴趣不高, 在学生的传统观念里, 体育课就是应该在户外运动而不是坐在教室听课。然而依照现在体育教育理论, 体育教育应该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目标, 而不是单单某一方面的提高。

2.2 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有关通识教育的理论虽有不少, 但是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 研究过于浅显、分散, 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目前我国高校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或者通识教育学院, 进行试探性的研究, 开设教育试点。然而从而某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组成来看, 依旧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色彩, 而相关活动亦是机械、单调。由此可见, 将通识教育真正推行于大学体育教育的可谓少之又少。

2.3 相关体育师资不足

通识教育与传统的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别, 而在体育教育方面很多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不甚了解。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 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 都认为体育课就是做做操、打打球。这不仅与我国此前的体育教育理念贯彻不够科学有关, 也与体育教师的在综合素质培训方面的不足有关。很多在校学生和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体育科学不仅是增强体制, 更是提高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素来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其身体肯定不会健康, 反过来一个人身体的长期不健康肯定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所谓的身心健康, 身与心是密不可分的,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思想的培训, 当然由于高校本身就没有重视通识教育, 那些运用于大学体育教育更是不可能。

3. 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对策

3.1 加强培训, 开设相应课程

教师是教育事业最直接的践行者, 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从最根本的意识上, 提高体育教师的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 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体育教育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 而应该是以运动为基础, 以身心健康为目标, 以终身体育为方针的全方位、高要求的教育理念, 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设独立于体育课之外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国外很多大学, 通识教育已经称为必修课。在台湾, 通识教育的推广亦是深入人心, 几乎所以的大学都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这些举措都非常值得大陆的高校借鉴与学习。

3.2 发掘体育中的人文价值并注重与其它学科联系

现在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进行全面的培养, 并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如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等等, 旨在加强大学身心素质, 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弘扬民族精神, 生产、传递正能量, 提高其综合素质, 完善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就算有作为, 如果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受到不利因素的侵害, 反而会借用其所学知识危害社会。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 学科的关联度越来越高, 体育科学不仅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与生物医学、人体工学等诸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也愈加频繁。注重学科间的交融与合作, 才能加快科技的进步, 努力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建设未来, 实现中国梦。

3.3 完善理论与实践

实践是一切真理的源泉。现代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改革是否合理、有效, 才能不断指导着理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目前只有少量高校推行了通识教育的试点, 对于体育教育的改革试点更是凤毛麟角, 虽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远远不能满足一套理论体系的建立, 这就需要更深入、更广泛的展开试探性的研究。这不是某一个高校能够承担的责任, 而应该是整个高校圈子需要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 同时也亟需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投入。

总结

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的结合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思想, 在国外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推广与研究, 我国限于一定的客观条件, 一直很难有较为深入的探索, 取得成果甚微。体育教育, 作为教育事业最基础的身心健康保障性教育, 其通识教育的推进更是刻不容缓。虽然国内在推行通识教育前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但是笔者相信, 随着政府的重视与投入、高校的努力和民众的关注, 通识教育的推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朱慧芳, 蔡皿.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10:92-95.

[2]潘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2.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一、通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二、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定位

通识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能用所学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并且在理解和感悟语言的同时一,丰富他们的社会文化知识,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技能的转移等。这正是通识教育的主旨所在,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及其多重教育功能契合了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大学英语教育也是一种通识教育,是以英语为媒介语言开展的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教育部规定大学英语的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不低于10%。实际上,大学英语课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平均在11.17%以上。就单科学分配置而言,大学英语位居所有科目之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只会加强,不会弱化。根据哈佛等国外著名大学和复旦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经验和通行的做法,为贯彻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教学思想,外语和外语写作课程都被列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在高校基础教育中所占有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大学英语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己经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必然趋势。

三、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英语与应用专业结合

(一)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育是以英语为媒介语言开展的通识教育。基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这一定位,在建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应兼顾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应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为主转变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其他学科文化知识共存,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从语言型课程为主转向语言型和内容型课程并重,大学英语学习应从“学习英语”为主转向“用英语学习”为主。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具体要落实到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上。

(二)改善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整体结构体系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全校性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和军事理论课程等,这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很大,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70%以上,余下的将近30%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其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语言、艺术和技能等领域。总体上,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中人文类通识课程所占的比例较低,课程结构体系失衡,尤其是各高校都较多地强调政治素质的培养,而对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道德伦理和社会分析类、科学类課程不足,这进一步加剧了整体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性。另外,有些大学的通识教育计划就是公共必修课计划,这些计划多是由学校统一制定,全体学生必修,缺少可选性和选择性,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大学英语教育是以英语为媒介语言开展的通识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学分约占所有通识教育课程的1/3,在通识教育整体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大学英语课程结构体系是否合理对整体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影响举足轻重,语言课程的优势在十可以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授不同学科的文化知识。因此,改革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结构体系,增设有关多学科知识门类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拓展课程和选修课程,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类选修课和双语课所占的比例,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选择性,将有助十改善当前不尽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

总之,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以及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现状决定了改革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袁平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沉浸式双语教育及其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11(04).

[2]罗三桂.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8).

[3]孟丽君.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理论),2014(22).

[4]苗文利.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述评[J].高校教育管理,2011(05).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篇4

摘要:作为近代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之间存在的关联问题一直是哲学界探讨的焦点。从哲学的概念来看,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部分,人类思维解决的是理论哲学的问题,而人类存在本身解决的是实践哲学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将“身体问题”作为现象学的首要课题,并且认为身体问题是语言哲学的根本,是研究哲学问题的根本,随之诞生的“身体哲学”“肉身哲学”成为英美哲学的主要范式。人的身体是直观接受和感触世界存在的媒体,基于“身体哲学”研究大学体育训练的开展价值,对科学提高大学生体育训练的成效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身体哲学;大学;体育训练

人的存在是哲学研究的基础,阿基米德曾说:“哲学的诞生源自于人类对一个现象或一个事物感到好奇,感受于这种好奇的无解,人类认识到自身的无知,因而为了摆脱这种无知而进行了哲学思考。”这里的哲学思考产生于人类的思维,通过思维去实现对好奇事物或现象的思考,主要强调了人类思维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然而,二十世纪盛行于欧洲大陆的“身体哲学”(也被称为“肉身哲学”)则更多关注人的身体作为一种哲学存在的作用和价值。

一、人类身体与体育训练的关系

客观上看,人的身体是客观存在于世界上的,是人与世界万事万物发生感知的唯一媒介,至于有些学说提到的“人的精神可以游离于身体之外”这样的论点,目前尚未有科学的认证。因此,就目前的研究而言,我们认为身体的腐朽将终断人与世界的连接,人的发展本身是以人体的发展为根基,人的思维也随着人体的不断生长发育而变得丰富和多元,如此可见人的身体存在对于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体育锻炼,是人类发自身心对自然世界产生的需要和冲动,“生命在于运动”也揭示了人类生存与客观世界必须要参与运动以维持身体与意识的互动,以此追求身体机能的日渐强大,从而以身体为媒介探究更多关乎生命、生存和平衡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体育训练,人类还可以追求生命的延续、维持健康的状态,因此体育训练对于人类身体而言是一种忠诚、可靠的存在。从“身体哲学”的视角出发,科学地认识人类进行体育训练的价值,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开展体育训练,而开展体育训练能够保障人类身体健康,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从而平衡人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身体哲学”视野下大学体育训练对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

大学生多项课程中,体育训练被称为“体育”,是任何专业大学生必须参加的课程。从哲学角度出发,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从身体哲学视野来看,体育训练既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为了使大学生身体发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而开展的系统身体训练,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帮助大学生认识

“身体”语言学上所表述的“身体”,指的是肉身。史蒂夫帕克在《人的身体》一书中解释人的身体为人的骨骼、肌肉、皮肤、身体构造和运动组织的结合,该书对大到身体的整体概况,小到毛细血管、表皮组织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阐述,而这里所指的身体是一种狭义上的身体,并不能完全覆盖身体哲学中所指的身体内涵。身体哲学研究的范围更广,简言之,身体哲学研究的身体分为“表面”和“深层”两个层面,“表面”指身体本身,即肉身;“深层”则覆盖身心发展、身体的感知和存在的意义等。[1]从“表面”来看,通过体育训练,大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肉身”的运动机理,体验骨骼、肌肉、神经等互相结合的运动效果,提高身体素质,维持身体与客观世界的平衡。从“深层”来看,通过体育训练,促进身体与客观世界的接触,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帮助其认识身体对于体育训练的需求,从而掌握身体在哲学世界中的重要价值,了解体育训练对于身体健康、生命延续的意义,感知“身心如一”的境界,达到更高的精神追求。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身体哲学”最初的理论认为人的身体和思维是分割对立的存在,历史上称之为“身心二元”理论,然而通过身体哲学的不断演化和发展,身体哲学的代表人物梅洛庞蒂提出完全颠覆“身心二元”哲学认识的新理论,他认为“肉体”不是单纯地割裂性的存在,而是肉身加心灵的融合性存在,与中国儒家学说中“身心一体”的思想不谋而合,简言之就是人必须通过身体才能认识世界。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机能基本已经发育健全,但心理发育仍未达到健全水平,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存在偏颇,因此通过体育训练,大学生能够用已经发育健全的身体与客观世界发生接触性连接,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训练,大学生的肌肉得到了有效拉伸和延展,骨骼得到强度和韧性的.塑造,神经系统受到合理的应激刺激,自身脏器和血液流动都更加健康,韧带坚固、关节灵活,这是肉身的健康发展。而通过肉身的健康发展,学生会有更加充足的体能和精力去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能够开展丰富的兴趣爱好,调动更多的身体机能以适应社会生活。体育训练作为一门课程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避免了学生将过多的体力和精力浪费在不良嗜好和恶劣影响的社会行为上,并为学生创造与客观世界正向的联系,为更高地精神追求提供身体素质保障。现实世界中,必然不会存在脱离肉身而单独行动的思维,因此思维的发展必然建立在肉身的发展基础上,也就是说,要想达到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首先必须建立在大学生拥有强健体魄的基础上,可见大学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促进大学生“自在身体”的养成

放眼目前大学体育训练的开展,大多将精力放在肉体的锻炼上,注重学生身体机能的开发和运动潜力的锻炼,而忽略了对学生“自在身体”的塑造。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体育训练通过长时间的摸索与积淀,除了对训练者进行肉体机能的锻炼和运动潜力的开发以外,实际上还累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人类通过体育训练所能获取的最大财富其实是运动精神和运动态度,是一种挑战人类肉体和精神极限,释放潜在能量,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和态度,这一点在竞技体育中体现得较为完整。比如,跳高运动员一次次刷新自己所挑战的高度,短跑运动员在长期锻炼中突破速度瓶颈,游泳运动员克服水中缺氧的困境挑战闭气的时长等,这些都是对人类普遍肉身极限的挑战,在挑战过程中,通过体育锻炼实现精神力量的突破,坚持、突破,再坚持、再突破……这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内涵。但在当代大学体育锻炼中,普遍缺乏这种体育精神,往往以达标、及格为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陷入一种疲于应付的局面。身体哲学讲求人的身体的“自在”,作为西方第一位将灵魂、精神视为非物质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人类身体活动的主宰,也可以说,人类应该先学习体育精神,摆正体育态度,再进行体育锻炼。就大学体育锻炼而言,应重视对大学生“自在身体”的塑造,在体育锻炼中更多地宣扬坚持、突破的体育精神,以达到对学生“自在身体”塑造的目标。

三、结论

“身体哲学”作为西方盛行的一种哲学理论,经历了“身心二元论”的错误,转而发展为“自在身体”的合理论断,与中国儒家“身心合一”的理论不谋而合,这个过程中渗透着先贤的智慧,也凝聚着人类对于自身和自然接触过程中的高度智慧,其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本文就“身体哲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认为大学体育训练应遵从“身体哲学”的基本理论,注重大学生精神力量和意志力的塑造,使其对体育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整个大学教育中,体育训练是一门必修课程,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对学生学业的开展和未来步入社会后的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现今健康中国建设和全民健身的大背景要求,更应在大学生体育训练中注重“体育精神”和“体育态度”的塑造,强化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打造宽松的体育训练环境,减少因考评、达标等体育划线制度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压制,解放天性,从个体出发寻求大学生符合自身发展的“自在身体”养成途径,将体育训练成为一种精神追求和快乐的动力,最终实现身心合一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高鹏,颜桂平,李玉超.身体哲学视域下学校体育的价值审视及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6):130-135.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篇5

教师流动即师资流动,是指教师在不同地域、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进行交流,轮换执教,以消除师资力量过分悬殊,促进教育资源均衡,保障所有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保证国民教育整体水平。

一、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从教师流向分析,合理的教师流动应该是双向的、多维度的,但是目前我县的教师流动更多呈现一种逆向的、单向上位的流动。从近几年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教师流动在地域上主要是从北面向南面流动;在区域上主要是从农村向城镇,从城镇向县城流动;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在校际间主要是从普通学校向示范学校,从非重点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在流动主体上,主要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流动。

二、教师流动现状原因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原有的教师分配制度逐渐被打破,教师流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目前我国教师流动中出现的单维、逆向等不合理现象,更多的是教育政策上的缺失。(一)地域间经济文化基础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拉开了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而且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优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化服务产品性质多样、形式灵活。而在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的努力,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所具有的经济文化优势,因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导致了大量教师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二)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受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成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在社会身份和经济地位上具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对于农村教师当前以及后代的发展都具有潜在的消极影响。加之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劳动就业制度,在城乡之间筑起一道偏袒城市居民的壁垒,导致教师合理流动的机会变小,农村教师的身份地位很难得到改变。可以说,当前教师不合理流动并非教育本身逻辑衍生,主要是外来不平等环境冲击的结果。因此,为改变“与生俱来”的身份限制,追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形成了农村教师向城市迁移的潮流。(三)教育发展政策的失误。《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但一些地方政府为塑造形象工程,竭力打造“明星学校”、“示范学校”,集中人力、财力举办少数重点学校或窗口学校,抽调大量的优秀教师充实其中。有的地区实行城乡教师分层工资制,教育财政优先保障城市教师工资,而根据规定对长期扎根农村工作的教师实行的工摘要:教师流动作为教育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力形式,可以促进师资的合理配置,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但是目前我县的教师流动呈现一种不合理的、单向上位的趋势,这对于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本文立足我县教师流动的现状,深层挖掘教师不合理流动的诱因,并提出了构建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的建议。关键词:教育均衡;教师流动;义务教育决策与思考-21-2010 年第11 期当代教育科学资上浮奖励制度,从根本上缺乏落实,导致教师之间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这种高奉献、低待遇的状况,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导致了大量教师的外流。(四)学校管理方式的缺陷。教师队伍的稳定需要人本化、民主化的管理。但是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领导缺乏人本意识,没有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很多领导民主意识不强,管理缺乏民主,管理方式机械、呆板,对教师的管理集权化程度高,使老师失去基本的自由和自尊。而对教师的评价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评价方式单一,极大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各种评比、晋升活动中,不能做到公开、公正,教师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伤害了工作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部分教师认为在目前工作环境无法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他们会想方设法进入更好的学校,以求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获得自我满足的需要。(五)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良好政策的实施要依靠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但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监督监察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教育政策的实施没有落到实处,形成“口头重视,行动不落实”的现象。政府部门违反教育政策建设重点学校等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造成教师资源的不合理集中。在教师工资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城乡双重标准现象难以有效控制;加之地方政府、学校克扣、拖欠、挪用教师工资,向教师摊派、集资等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的基本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教师在评优、晋升过程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时,由于监督渠道的滞塞,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篇6

关键词:人性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已经获得的成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突飞猛进。各高校针对体育教学展开人性化调整,并以全球化的高度重视,对高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展开实践。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使高校体育课堂质量化、标准化,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1明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性质与方向

在我国,高校体育近30年来一直处在不断探索与实践阶段,事实证明,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框架,无法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方向的选择提供建设性意见与理论基础。改革是解决高校体育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改革改善了体育照搬传统教学模式的陋习,通过发展的方式解决课改问题,使高校体育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将体育教学的性质从运动类提升至人文类,在运动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自我思考与发展的空间。

1.2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主导思想

高校体育通过教学改革呈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违背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与体系,把握不同时代的特点,在高校体育中体现人的本质与权利,将改革发展放在首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潜能,梳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发挥体育的人文特点。

1.3构建多功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五个方面着手,建立与发展具有中国大学生特色的科学思想与教学体系,使教学与时代相适应,与人性化理念相适应,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课堂奠定基础,为中国新一代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

1.4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融入学术观点的改革趋势

高校体育改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高校传统体育课堂的再剖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多方面的学术观点相融合。包括生物化体育、人文化体育等等,将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从完成测评转移到体质论思想的建立,无论哪一派别的学术观点,都从根本上反映了高校体育的教学思想---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改革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将竞技转化为学科模式,实现了体育教学的过渡与转变。

2.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逐渐以人性化视野去看待教学问题,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实际教学中对人性化教学理念的理解、操作、理想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差异。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在课堂环节中具有主动权和决定权,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学因为公共课程,课堂人口基数庞大,教师一对多教学时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互动地位更加主动化,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附某高校排球课教学案例:该高校排球课由教务处负责体育的老师共同确定教学模式,即排球发球、排球对颠以及摸线跑三方面内容,在一学期的排球课堂上,学生会长时间练习发球和对颠球,一学期的排球课结束之后,对于排球的基本理论知识获知尚少,只收获了两个排球基本功。导致课后学生仍然无法进行排球场上的正常活动。老师主观规定学生的学习内容,该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较浅显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除了练习基本功、完成期末考试,就没有思考与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体育丧失兴趣,由于教学模式的固定化,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提升。

2.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2.2.1人性化理念缺失。在高校体育教学人性化理念提出之前,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等方面仍处于不断摸索前行之中。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状态因不具备人性化理念作为指导,使体育教学缺乏人性化管理。高校体育教师在学习与培训期间,都是相对简单的机械训练,教学理念不够新颖。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缺失。2.2.2宽松的考核制度使教师安于现状。高效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一层不变地进行教学,不同于高中要求升学率因素的束缚,高校体育教学过于安于现状。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模式和自身知识结构,教师没有了后续学习的动力,体育教师的现状直接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阻碍了人性化理念的教学运用。人性化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断被推广,接受理念与应用理念直接存在着时间差,高校体育教学对于人性化理念目前处于理论认识阶段,未上升到实施运用。教师是教学改革行动的组织者,当教师对人性化理念认识存在缺陷时,高校体育改革终将是谬论,要想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必须进行规模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地看待教育问题。

2.3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体育教学模块分类和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影响教育教学中学生评价方式的两个重要因素。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通常采用集中评价的方式,以期末分数对学生进行定位。这种评价体系,直接导致学生只关注最终分数、学分,忽略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丰富,他们的成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能统一化、人性化,不能对学生做出公正而准确的评价。由于教学模块的分类,学生每学期都具有固定的考核项目,例如:篮球分为定点投篮、三步上篮、50米短跑等模块。这种固定的考核模块使考核体系十分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厚。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做不到收获最大化。建议在开课前增加一次考核,针对学期前后学生的进步及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人性化,达到学生乐于运动,主动锻炼的效果。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还存在体育课堂地位未落实、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未实现课程目标、“基本形式”与“辅助形式”需要重新认识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只有形成人性化理念基础,才能实现高校体育课堂的优质化。

3.人性化的高校体育改革未来展望

3.1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内涵解读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篇7

1 通识教育呼唤高等教育改革

“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一种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公民。”[2]许多学者还认为大学专业教育仅仅是一种提供技能和本领的做事教育。易把学生限制于狭窄的知识领域,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能很好补充其不足。

基于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国际或国内;综合性或应用型本科大学都积极推行通识教育。一般从两方面入手:宏观方面, 立足于学制、课程设置改革。采用弹性学制群, 突破各学科、专业之间的藩篱, 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综合化知识;突破课程以课堂、教师、学科为中心的框架, 追求学生主体参与和自主发展。微观方面, 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着眼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重视和践行学生的精神心理建设、人格的塑造。宏观方面在我国高校已广泛开展。但微观方面还鲜有所见, 大有用武之地。信息素养课堂教育的功能开发,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2 信息素养课堂教育中的心理建设功能开发

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 借助信息检索课的平台, 利用信息素养教育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自我调适。助人自助, 是本文的宗旨。

2.1 必要性

其一, 这是一个带有本土特色的、较新的课题。有学者在2008年以“信息素养”、“心理”在CNKI和重庆维普中进行题名检索, 获得了3条结果, 无一与此题直接相符。相关文献仅1篇。[3]2010年以后, 相关文献也不多。可见此课题的开发意义。其二, 该学者的调查研究还表明:大学生的自我调节渠道, 首选信任的社会关系, 如找朋友、师长谈心。这部分人约占37.1%。其次也很重视独自解决, 如查找资料, 彻底弄明白。或玩游戏、运动、深呼吸。这部分人约占60.9%。表明多数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的自我调适倾向。但要把这种倾向转化为信息检索动机的比例却很低。该学者又作了大学生的信息检索动机调查。发现他们的信息检索意识主要针对学习任务, 比例高达81.5%。为有风险而需要行动去检索的只有2, 2%, 比如用药、消费、旅游等。[4]这说明大学生依靠信息检索来降低心理困惑的比例很小。由此可见, 引导大学生利用信息检索来解除心理困惑, 增进心理健康之必要。

2.2 可行性

将信息素养课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自我调节相结合的可行性大, 适合性强。第一, 从信息素养的构成看, 包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它渗透在人们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 当然也包括心理调适方面, 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与能力。第二, 再从信息素养的教育角度看, 它的进行通常都是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 通过寻求、分析、比较、评价、整合, 最后找出解答方案或应对措施。心理自我调适, 无论是通过信息检索的途径, 还是其他途径, 大致也是这个步骤。所以, 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过程, 完全可以结合进行。第三, 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检索进行自我解惑、自我心理调节是助人自助最集中地表现。反求诸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是利用信息检索课来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色。

3 心理调适的机理及其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开发流程

信息素养教育如何有效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 必须依据自我调适的机理。

3.1 心理自我调适的机理

心理咨询学的原理告诉我们, 人们采用什么样的自我调适方式, 其调适的原理和功能, 往往又和他们心理困惑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如属于神经症的强迫症行为。适宜采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冲突模式”。但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属于神经症的极个别。大多属于成长发展中的困惑。如人生价值的迷惘、职业选择的困惑、学习和人际关系的不顺心、爱情的不得志、自我的满意度低, 例如他们在心理咨询中提出:“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理想的阳光和朦胧的现实似乎不可调和而又无能为力时, 惆怅迷惘, 奈何为之。”但是与之相反的, 确立了“永恒追求”为人生价值观的青年却说:“有人认为, 只有结果才是追求, 才是满足。结果总会有成功和失败, 也就有欢乐和痛苦。而追求的过程永远是期待的、振奋的、欢乐的。”可见,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是由于缺乏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指导的, 正确的认知评价而引起的;是缺乏社会经验所导致的;是成长过程中呼唤帮助的必然现象。

为此, 我认为新皮亚杰认知学派提出的心理咨询模式:“构造———发展”模式[5]最适合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即通过改变旧的, 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来求得心理平衡, 达到健康的发展。其公式如下:

此模式的机理是: (1) 如果人们在认知平衡的时候, 就体验到轻松愉快, 即心理健康。一旦遇到挫折而引起的非理性认知的时候, 便可能紧张、困惑, 甚至适应困难 (不想学习、工作) 。此模式强调心理问题的根源虽在客观, 但直接诱因在主观, 是非理性认识的渗入, 是认知失调的祸害。如果能正确认识与应对, 心理和行为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2) 解惑的真谛是引入新的正确认知评价, 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分化/整合, 使之达到新的平衡。 (3) 重新整合认知结构是个艰难, 甚至痛苦的过程。需要动员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所有成分参加:观点、信仰、能力 (一般能力和信息能力) 、意志力等。这当中的个别差异极大。有的坚强, 有的懦弱。无论坚强的或懦弱的都需要引导、帮助。

借鉴这一模式的机理, 在信息检索课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自我调适, 应紧扣大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构建。

3.2 心理自我调适的开发

在检索课中引导学生自我调适的过程, 实践性很强。活动中除了借鉴针对性较强的认知学派关于“认知———发展”的模式外, 人本主义的“自我中心”咨询模式,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冲突”模式等也可适当引进。

3.2.1 明确心理困惑之所在

用笔或电脑写出自己的困惑, 也就是把自己的怀疑、不满、痛楚等尽情倾诉、发泄。人本主义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咨询模式认为, 尽情地倾诉和暴露, 可以体验到现有认识、自我观念及情感的不协调。从而明确困惑之所在, 以及非理性的性质, 并将它作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也就是自我激发信息检索的动机。“心理冲突”的咨询模式则认为, 在倾诉中自由联想、自由展露, 可以起到宣泄不良情绪, 缓解心理冲突的作用。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心理困惑的学生, 可给予其他求询者的个案 (隐去姓名) 。让他们从个案中明确别人的困惑所在, 及其非理性的性质, 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3.2.2 广泛寻求信息源

大学生要自我解决以上的心理困惑, 必须广泛寻求信息帮助。这就要通过运用各类信息源来获取相关信息, 并理解、综合所获得的信息, 再说服自己接受其中的某些观点和方案, 按照接受的方案采取行动。

目前可利用的信息源有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CNKI与超星等数据库资源、相关的心理咨询网、论坛和博客以及图书馆馆藏资源等。从中可检索出相关的文章、图书、讲座与视频资料。在信息检索课的学生作业或在抽样调查中, 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只用到平时熟悉的百度, 因而, 获取的相关信息有限。即使有部分学生使用了数据库等检索工具, 但是, 由于他们对工具的检索策略、技巧的运用不够熟练, 例如:在取词方面, 学生仅用“心理困惑”进行检索, 其实还有许多近义词、相关词如“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调适”或“自我调适”等不同的检索词可用。此外, 学生使用的检索途径较单一, 如:用全文字段检索的同时, 还可使用题名、关键词的字段检索。由于使用不同的检索词与检索字段, 检索的结果是不完全相同的, 并根据检索结果随时调整检索式与检索策略, 才能完整的获取相关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案、心理调适的途径, 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信息。以上的因素会影响到学生搜集信息的完整性。重新确定检索策略也是信息能力强的表现。

实践证明:随着信息素养的提高, 学生心理调适意识得以增加, 自我解决心理困惑的能力得到提升, 更愿意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或找朋友师长聊天、向咨询机构救助、运动宣泄等途径解决。[6]

在信息检索过程中, 获取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需要进行信息整理, 分析。既要分析、评价信息源的权威性、科学性、前沿性, 又要判断其针对性、适合性、简洁性、快捷性。信息素养在这里大显身手。因此, 必须对搜集的众多信息作进一步地鉴别、归类、总结。同时, 还要学会使用信息管理软件、RSS进行新信息追踪, 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获取一两篇文献。

除了查阅资料外, 还可到图书馆来找名人传记、小说戏剧、诗歌艺术等书籍阅读, 慰藉你的心灵、解除你的抑郁、帮你走出苦闷。通过阅读疗法进行自助心理治疗。由此可见, 利用各类信息源来获取相关信息, 是开展自我心理调适的基础。

3.2.3 重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平衡

将寻求到的信息 (知识、经验或方案) 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反复对接、碰撞、磨合。使原有认知结构中积极的人生价值观、知识经验、良好情绪体验参与进来。其目的是:第一, 找到新旧对接的磨合点或生长点, 新旧对接, 使之产生领会、理解。有学者说过, 理解就是用旧经验认识新事物。通过理解、批判, 扬弃非理性认识, 构建新的正确的认识和态度。第二, 为了有效地建立新的认知评价系统, 应保留原有结构中的优良成分, 不要认为原有的、过去的什么都不好。因为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 每一个层面的上升都会旋转、对接, 返回原来的点或面。也就是每一个上升面都有原有成分的痕迹。

重建认知结构和寻求信息源相比, 更能体现及塑造大学生的的, 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

3.2.4 说服自己接受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案

有的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中, 包含怀疑一切的不良情绪。这是建立新的认知平衡的障碍。为此, 要引导学生接受人本主义的观点, 相信自我的潜力、人类的潜力。对客观事物的把握, 总是从不可控到可控, 再从新的不可控到可控。一个人在自我调适中, 要有乐观自信的情绪, 不要把收集的有用信息当作“别人”, 而是自己帮助自己。是“理想自我”在帮助“现实自我”, 在轻松愉快中事半功倍。

4 结束语

美国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教育属于通识教育, 而通识教育在国内尚属新的课题, 至于开发信息素养教育新功能, 更是较新的课题。本文企盼在信息素养课堂教育中,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是新的尝试, 还有许多问题尚待探索。S

参考文献

[1]刘振天, 杨雅文.论通识与通识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22 (4) :17-18.

[2]蒋圣娟, 王松华, 等.通识教育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3, 27 (5) :84.

[3]梁灿兴.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心理调适的关系初探:一个来源于实践的“本土特色问题”[J].图书馆界, 2010 (1) :20.

[4]梁灿兴.“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心理调适的的关系”4000例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J].图书与情报, 2010 (1) :81-82.

[5]岳晓东.心理咨询中的心理冲突模式与构建——发展模式[J].心理科学杂志, 1992 (2) :58-59.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篇8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职外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外语教育一直都是通识教育的重要领域。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庄智象教授就曾说过:“外语不仅是工具,而且在语言的载体中包含了及其丰富的人文性,应该是一门人文科学,一门社会科学。”因此,就外语专业而言,其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拥有一定的外语能力,更应该是拥有语言能力和通识知识兼备的人才。但是在现今的高职院校里,特别是外语专业,仍然传统地把语言能力与通识知识相隔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冲击下,总是在强调“实用为主、技能优先”的高职外语教育,外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取向变得根深蒂固。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外语专业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不能继续被忽视。通识教育完全可以,也应该与专业教育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促进高职外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建立通专结合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非常值得研究。在这里,笔者就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法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为例,来探讨高职院校的外语专业的通识课程设置和改进措施。

就法语专业而言,其目前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具体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的表格中可以发现,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了一些小通识类的课程,同时具备专业特色的通识课程,例如《商务礼仪》《法语国家与地区概况》等课程。但是也可以发现,其开设的通识课程大多属于实用型、常识型或者技能型,但真正意义上的通识课程并不简单的等同于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

同时从该课程设置也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从培养单纯的语言技能为目标转向以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体现了“语言+商务”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也清楚地体现了市场经济对法语应用人才的需求,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这种偏向具有高职特色的市场经济理念必将会造成人文教育的缺失,会越来越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低下,外语教育则会演变成技能和职业教育。没有人文教育的学校只不过是技能或者职业培训学校,并不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具备道德、人文、科学、身心等基本的综合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具有多种技艺的能力。因此,在这个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笔者就通识课程的融入提出一些个人的改进意见。

一、本土化通识课程的加入——重视母语课程

长久以来的外语教学一直强调文化教学的投入,这是外语教育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进入了一个误区:文化教学只是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和学习。因此,在外语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认识和发展中国文化传统,在确认中国文化价值中与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如果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我们是很难完成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消化和传播的。

二、深化已开设的人文通识课程的内涵

现在有一种错误的理解是认为可供选择的课程门类越全,课程数量越多,通识教育就搞得越好。有学者经过研究就发现:认为片面追求扩大通选课的范围和数量,造成的结果往往是通选课的数量越多,学生越不重视。因此,通识课程的设置不应该是没有任何教学要求和训练设计的“通识教育大杂烩”,而应该是精心设计少而精的几门“共同核心课程”。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外语类通识课程的开发

师资队伍建设是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只有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建立通识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就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梅德明教授所说,通识课程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互动性。因此,高职特色的外语专业的通识课程可以走出传统的课堂,在网上进行,或者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进行社会考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和人文体验。

陆谷孙曾说,语言既是思想的外壳和载体,同时的确具有思想模具作用的事实也毋庸置疑。因此,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里的外语专业来说,应当积极探求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使之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力求真正起到陶冶心智及发散思维作用,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得到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01).

[2]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10(05).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篇9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界定

首先,就通识教育的性质而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一起构成高等教育,它特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高等教育;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人、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同义词,其实质是对自由和人文传统的继承。

其次,从通识教育的目标看,通识教育关注学生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再次,通识教育的内容所关注的是关于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通识教育是科学、人文、艺术全面素质的教育通识教育。

二、从通识教育视角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案

(一)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涉及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大学英语教材的改革。围绕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目标的内涵界定,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内容的改革包括以下四方面:

1.设置丰富多元的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改变传统的清一色综合英语类课程的局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四大类英语课程:第一类是基础阶段的“综合英语类”,第二类是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的“技能实践类”,第三类是涉及中外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文化修养类”,第四类是商贸、广告、旅游、宾馆、文秘等方面的“实用英语类”。

2.促进跨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加强人文教育,提高文化修养。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外国文化,所以外语教学必定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然而,由于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较严重的功利性和应试教育倾向。从长远的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宽广知识面的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懂得为人处世和享受生活的高素质的社会公民的人才目标来看,我们有必要加强文化修养类课程教学,设置一定比例的此类课程,并规定高水平层次的学生必修一门到两门此类课程,对低水平层次的学生,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突出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3.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教材与时俱进。编写教材的原则应考虑下列因素,即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文章的题材应该兼顾人文类、娱乐类和科普类,其中以人文类题材为主流。此外,加快大学英语教材的更新速度,缩短更新周期。借鉴 MIT 外语教学的特色,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断补充最新的真实的材料,如热门话题、国内国际时事等联系实际、内容广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吸收丰富的知识,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无形中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4.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隐性课程,创建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校园文化。通常所指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被称作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即通常所说的“第二课堂”。我们是在非目标语的大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英语和外国文化交流月活动,邀请中外名人参与交流,举行英语电影节,并组织各种英语讲座、竞赛和娱乐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用英语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外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地文化,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保障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保障体系涉及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评估标准的改革,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1.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学新生入校后首先参加英语分级考试。根据不同学校大学英语师资及学生整体水平等具体情况,参考学生的英语分级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如,第一层次必修四学期综合英语类课程;第二层次必修两学期综合英语类课程,其余两学期,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选修其他各类英语课程,包括“技能实践类”、“文化修养类”和“实用英语类”;第三层次从入学开始,可直接选修其他各类英语课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修完四学期大学英语课程之后,都能与学习专业英语课程衔接得很好。

2.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合作的英语课堂活动。广受欢迎的课堂活动形式包括小组讨论、演讲、辩论赛、角色扮演、短剧表演、师生对话交流等。根据上一章的调查结果,形式各异的活动,特别是“小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为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交际和养成合作精神创造了环境,其意义已超出了语言学习的范畴,更在于让学生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学会做人。

3.布置“任务型”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跨文化、跨学科的自主学习和研究。一方面,由于英语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设计“任务型”活动,布置学生课外完成,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内容方面应考虑跨文化的特色,在方法上应考虑跨学科的特色。如,商务英语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英语推销自己想象的产品,产品可以是实物商品,也可以是旅游产品,甚至是一部影片或文学作品。营销手段可以选择做广告,产品介绍会等。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个性化的创新型的学习和研究中提高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4.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秀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去,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教学模式。

5.缩小考试成绩比例,加强对平时英语学习的考察。取消大学英语期中考试,不断缩小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加强“形成性评估”的力度。平时英语学习的考察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知识面、课堂活动参与程度、完成小组活动的合作态度和效果、完成学习任务的展示等方面的考察。

6.加强大学英语师资培训。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信息意识、知识、技术等相关培训,组织教研活动,帮助教师结合教学提高信息能力,最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做到:一方面,教师应该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认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明东等.通识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3.

[4]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

上一篇:关于积累成功的议论文下一篇:一个值得回忆的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