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精选9篇)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部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不足和影响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作 者:侯雁春 HOU Yan-chun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工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刊 名: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5(4) 分类号:G807.01 关键词: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   P.E. course in higher institutions   teaching reform   health-first idea   life-long P.E. education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2

1、体育教学观念与方法滞后

新时期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不再把重点放在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或掌握知识技能方面,而是也把人的情绪、态度、理想、兴趣、意识、价值作为教育的一个过程。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既能找到“以运动技术为中心”,重视“三基”,片面追求体育课的负荷强度来刺激学生体质增长等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存在;也能找到“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习武”、“灌输式”等陈旧的教学方法的身影。这与素质教育是不相符的,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滞后制约了高校体育的发展,它需要高校主管部门提高对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视,将其纳入教学改革大系统中进行统筹考虑,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促进教师提高敬业精神和自我更新意识。

2、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和学生主体地位缺位

当前高校体育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教师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很多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保持师生的平等关系是很难实行或无法实行的,不太欢迎或反感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不同意见,“师道尊严”、“师教生学”的传统观念还占据很大比例。而且,高校体育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符合自己特性的教学模式,使自己陷入一种惯性思维之中,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这样,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势必会遏制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二、未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设想

1、高校体育课程大纲的设定

未来各高校体育课程大纲的设定应该根据体育项目的发展与更新以及学生的主体需求来进行统筹考虑,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满足学生运动技能参与、学习以及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需求。大纲中要明确体育课程学习目标,打破以往的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建立以合理的运动实践为手段,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传授体育文化(技术、知识),培养体育能力和习惯的统一协调发展的新的教学体系,同时通过体育教学完成在学校期间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为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2、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定

体育课程内容的设定首先要体现科学性和实用性。它应以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为主,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与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利于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其次是课程内容应突出民族性和地域性。学校全部体育课程内容不受国界限制,没有阶段性,只要是健身价值较高或有趣味易于被接受的体育项目,都可以在学校开展。

3、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未来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学生建立正确体育生活方式,满足学生娱乐、审美和身心健康发展等多方面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学自练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相应的体育运动能力,形成一种新型、亲切、和谐、民主、宽松的课程教学环境与组织形式,使学生的个性在体育课中得到充分的张扬。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被动的、以身体训练教学为主的思考型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认识规律为主线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对这种学习行为的主导性,如:学习集团论和小组学习法等,利用学生的互帮互学和互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身、心均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4、高校体育考核与评价创新

高校体育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将全面性与个体性相结合,把态度、行为过程、努力程度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个人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不能只把学生在体育项目上获得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中,要淡化分数的重要性,把评价的重点转移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考核办法上,适当增加平时学生出勤率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内容的比重,尤其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考虑学生中的个体差异等因素。要通过体育教师、学生自身以及学生所在学习小组进行综合评定该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体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尤其是对学校体育的任务做出更为具体的规定,使它成为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至此,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进人新的历史阶段。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周登嵩.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J]首都体育学报,2005,17,(3):1-7.

[2]邹继豪,季克异等.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4.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3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原则;问题;对策

1.前言:

高校培养的是高级人才,他们在走向社会,服务人类时必须拥有健壮的身躯和健康的心理,而这都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去加强,所以,高校体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与体育课程设计有着直接关系。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高校体育已作出重大改革,但总体而言,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当今高校体育课程应更加注重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他们在体育活动的体验与感悟中激发起对体育的主动探寻,为此,普通高校体育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依据,在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中,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教学内容和模式,依据素质教育理念,建立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以传授健身知识和锻炼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终生体育健身的意识与能力。为了有效解决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实践不适应状况,本文就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析,以期有更多的专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从而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2.认识体育课程设计

2.1涵义:体育课程设计指的是按照科学育人的目的要求,并在教育方针、课程计划和体育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优化体育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及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2.2原理: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原理指的是从社会、学生和体育科学的客观实际出发,优化课程设计,最大限度地捉进大学生个性品质及体育文化修养,从而取得体育课程设计的最佳效果。

2.3原则:(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为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服务;以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服务;以为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服务。(2)适应大学生发展的需要:体育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这是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核心。需了解并尊重学生;确立体育课程目标,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统一于课程目标之中;体育课程的设计需有层次、有幅度;需满足大学生发展的主动权及积极参与意识。(3)适应体育特点的需要:体育包含哲学、心理、生理、生物、物理、经济及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并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所以,高校体育课程设计是广域课程的设计。

2.4步骤:(1)确定体育课程标准,确立体育教学大纲,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等;(2)确立体育教材结构,确定教材体系;(3)设计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并进行体育课程实验,逐步扩展;(4)设计体育课程评价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修订体育课程。

2.5设计类型:(1)达标课:属于必修课。该课型目标为体育素质达到的标准。(2)选项课:属于必修课。该课型以某一体育项目为主,并以学期为单元,发展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提高其身体专项素质为辅的体育教学课程。(3)专项提高课:既可以属于必修课,也可以作为选修课。该课型以某一体育项目为主,主要发展大学生的专项素质能力,有非常强的专项达标目的。(4)专项课:属于非正式课程。主要用来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难题而开展的课型。

(5)特殊课:针对身体病、弱、残类的大学生所开设的体育课型,可以是选修也可以是必修,以完成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为目的。

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3.1以未来社会发展为前提: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生态平衡失调,再加上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诸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现代文明病的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而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是预防和治疗现代文明病的有效方法,所以,新时期的高校体育课程需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加以研究并设计,以确保《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目标与任务的全面落实,实现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3.2以知识分子身心健康实际为中心:影响我国高级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的因素,除了工作和家庭负担重外,更为重要源于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在目前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的今天,依据大学生的健康实际及毕业后自我健康保健的需求,科学设计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体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间题。

3.3以体育教育学科本身的价值为重点:应该从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出发,充分挖掘体育学科中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理论与技能,让大学生学会自学自练、自测自评的科学运动的手段与方法,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4.普通高校传统体育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差,健身知识匮乏,致使很多大学生不能自觉进行课外锻炼,体育运动的生活化程度偏低。

4.2以技术为中心,忽视健身教育,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发展。

4.3大学体育的教材内容大多与中学相同,无法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淡漠,教学效果差。

5.普通高校体育課程设计的对策

5.1更新观念,树立新的“育人观”: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要牢牢树立“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新观念,切不可忽视大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的体育健身能力,所以应遵循“终身体育”的要求,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使体育成为其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并引导大学生对未来体育生活的价值探寻,为此高校体育课程应积极构建“开放”、“自主”、“体验”的学习情境。

5.2竞技运动项目的群体性改造:竞技运动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一致,所以不能直接进行竞技技能的教学,然而可对其进行选择地改造,使得竞技运动项目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一部分。首先,遵循大学生能力适应性原则,改造的目的就是为了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所以,难度标准应该是大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基本掌握,当然,也不能因为改造而失去原本的魅力;其次,遵循条件适应性原则,即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和体育教师专业能力考虑改造标准,目的使改造后的项目适应教学需求。

5.3注重体育理论教学: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水平,开设针对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同时需重视理论教学的实用性,促使大学生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来科学指导体育锻炼,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5.4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需提倡交流与合作,师生间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商和民主的氛围,促使大学生形成体育道德的规范文化和体育审美的情感文化。

总之:高校体育课程设计需在依据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对大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重新审视,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林.当今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方法论探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2] 朱俐健.高校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辽宁师专学报,2008

[3] 刘霞.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向度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 马卫平等.文化视野中的大学体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审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

[5] 易春燕,李红,任书阁.大学生体育健康课程的创新设计[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6] 白凤瑞,郑柏香.适应新形势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J]. 体育与科学,2001

[7] 刘益群,王珏瑞.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4

体育锻炼习惯是指“重复发生或动作巩固而形成需要的体育行为方式,它的生理机制是一定的情境刺激和有关的动作在大脑皮层形成巩固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因此,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参与体育锻炼,并在不断重复地把体育意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需要与行为的倾向。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又是与社会体育紧密衔接的关键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习惯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对社会体育参与的程度和终身体育的形成。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探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这对有的放矢地推进当前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8所高等学校的900名在校男女大学生(其中,本、专科学校各4所)。

1.2调查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锻炼的项目分布、锻炼价值取向、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锻炼的方式与时间等,进行分析并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在正式调查之前,曾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应检验。发出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6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为439人,女生为407人。

1.3数理统计法

将所得数据和信息归类整理,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是指,学生在了解与认识体育现象、获得体育知识过程中所产生的意识,是形成体育认识的基础。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参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思想基础。大学生经过了10多a的学校体育教育后,已初步形成了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由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男、女生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良好的,已具有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

2.2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分布特点

从表2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喜欢的锻炼项目,男、女生有明显的差异,男生喜欢有对抗性、活动量较大的且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和足球等;女生则喜欢倾向于具有一定的运动量,但对抗性比较小和少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健美操等,而作为基础项目的田径参与的人却很少。从项目的选择上看,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方式已不局限于单一性活动,说明了大学生们选择的项目是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来考虑的,这也折射了学校体育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宽松的体育锻炼环境。

2.3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

从表3调查结果来看,有81.4%的学生认为参加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可见,大多数学生锻炼身体的动机是明确的;而娱乐身心68.0%,健身美体55.2%,社交40.3%。这体现了体育的多功能作用和多数学生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多元性需要,同时,也为我们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已把体育锻炼作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感情、融洽社会人际关系的桥梁。

2.4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

表4结果显示:有53.2%的大学生对“锻炼兴趣”作为影响个人锻炼习惯形成因素的首要选择,这充分表明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提醒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对大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激发和培养;学校体育教学占49.1%,说明学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场地器材不足(占47.9%),无法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锻炼,从而放弃了体育锻炼,这主要是近年来各高校扩招,教学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学生增长的需要,不能为学生充分提供锻炼场所以及运动器材。

2.5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

从表5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体育的强身、娱乐、社会交往、社会情感等各方面的功能在今后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大学生在毕业后没有很好的体育锻炼的方式,这就给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迫切问题,尽可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给学生一项或多项体育内容,使他们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方法和手段。

2.6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直接反映了其锻炼习惯的养成程度。从表6的统计结果看,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虽呈良好趋势,但与其实际参与锻炼情况有较大的差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才有16.3%,有26.9%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次体育锻炼,32.2%的大学生偶尔才参加1次;而且,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自觉参与锻炼的人数越少。这一现状反映了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但自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偏低,形成了态度与行为的脱节。

3对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的构思与展望

从以上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但自觉参加锻炼的人数偏少,造成认识和实践的脱节,大部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未能形成。而大学生们的自身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体育教育以及场地设施和器材等是影响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增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提高大学生们的体育锻炼能力,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增进学生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实施体育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切入点。

3.1把握新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应成为新时期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大学生在校期问接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不应该有意地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等,更不是为了参加高级的运动竞赛而夺奖牌。一味地用“高度、远度、时间”等统一指标去实施教学过程和评价教学效果,势必会挫伤那些因先天因素不足影响运动能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削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以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结构作为普通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必须予以淡化,高校体育应以健康为核心,体育锻炼增进健康要以人为本。同时,在实现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方面,应坚持把学生的体育要求和个性发展需要相结合;把体育育心和育德相结合;把锻炼学生的身体、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相结合;把单纯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辅导等活动相结合;把全面发展与区别对待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等原则。教学过程以人为本,重在参与。

3.2构建新教材体系和内容

学生的体育能力与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锻炼习惯的形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与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因此,要改变过去那种固定的、缺乏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内容丰富的、灵活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在理论教学中,把终身体育思想贯穿整个教材体系内容中,注重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修养的培养。传授既有锻炼原理与方法、体育卫生与保健,又有身体机能评价、传统养身理论及体育政策法规知识,注重体育知识的实用性。在技术内容的教学中,应保留一些文化含量大、技术难易适中、娱乐性强、健身效果好的竞技项目和民间娱乐健身内容,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一、二项能终身从事锻炼的项目及其方法,从而保证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

3.3优化教学体系和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应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终身化为主线。因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从不能独立锻炼身体,到逐步独立,再过渡到独立自主的转化过程;是培养学生即使毕业以后,也能根据所处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选择或重新学习体育锻炼的内容,独立从事科学锻炼,以形成了满足个体身心健康的需要锻炼习惯。而锻炼习惯是在体育兴趣和意识作用下长期练习而形成的,教法的改革更新是激发学习兴趣和意识的因素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少讲、精讲,不能做“讲师”,而应做“导师”,增加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或创新的“探索式”的转化。改革现有的教学时数分配,建议在大学期间都开设体育课,并做到普及健身教育与选项课的教学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实行俱乐部式的教学,以此来延伸教师在课外的教育功能,使得参加课外锻炼的学生在技术指导上有了保证,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4完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

评价体系是教学指挥棒,它往哪里指,学生就跟着往哪里走。过去应试教育主要看结果不看过程,是绝对评价。体育课上的考试偏重于生物性评价,注重体育运动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比如规定100m跑的及格成绩是14.9s,差1s也不能及格,即便是有些学生在原始成绩是18s,而通过努力学习后提高到15.5s,在整整提高了2.5s的情况下还是达不到及格要求。这就意味着,体育运动基础好的学生即使不努力学也能及格,而基础差的学生,不论怎样去努力或进步多么显著,只要成绩达不到及格要求,也就很难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和快乐。这样必然会极大地挫伤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由此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是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差异和积极性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看到自己的努力结果和每一次的进步,充分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以转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全面合理的评价学生应做到结果与过程、理论与实践、记忆与运用并重的整体考核方法,即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3.5建立体育健身网络咨询系统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作用,建立体育锻炼、运动健身咨询网络系统,随时向学生提供有关体育锻炼的咨询、运动处方的运用、各种运动健身的方法、健身信息等。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在线提供即时的咨询和答疑。丰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增加体育教学的科技含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和事业的关系,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自党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此外,学校要为大学生们提供必要的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创造必要的条件。

4结束语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校育人工作角度出发,提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改革高校内部运作机制特别是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入手,把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学校教育改革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以规范、科学为目标,着力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端正心态,形成正确的就业理念,全方位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论文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当前,全国上下对大学生就业工作都非常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高等院校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出台了多项支持、鼓励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仍不容乐观。这里固然有高校扩招后大批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如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80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开放地区;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和地方产业结构不配套等客观因素,但究其主因,还是毕业生就业理念上的偏差造成的。如我校近年来每年刚过春节,用人单位在许多专业已无人可找,但毕业生的签约率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还有部分毕业生换了好几家单位却仍在高喊找不到单位。这种奇怪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切实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是当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

1大学生就业指导要与学校的教育改革紧密结合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面向社会办学,毕业生面向社会就业,这就要求学校能根据社会的实际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我校20多年来在专科人才培养上是成功的,“一精多能”、“一主两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专业设置和宁波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紧密结合更是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我校对1800多名毕业生展开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7.72%的毕业生目前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有83.1%的毕业生对自身工作表示乐观,而在对12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中,有95.89%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表示满意或较满意。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校在人才培养上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欢迎。随着现代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直接导致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的变化,对人才的素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等院校及时获取人才需求信息,并通过就业信息反馈,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对学校专业设置等意见及时的提供给学校决策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1要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改革。建立一整套既符合社会需求,又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教学、实践工作体系,为毕业生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1.2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深化专业建设

从目前就业形势看,高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顺利与否的重要因素,要摒弃重师资平衡轻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的盲目做法,树立全局观念,做好市场调研,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对专业的设置,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在确认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后,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形成品牌。

1.3要加强学科建设。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质量是取胜的唯一保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我校作为刚升格的本科院校,更应注重学科建设,在相关领域成为权威和优势品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对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影响深远。我校机械、财会、市场营销、房屋建筑等专业在专科层次形成的学科品牌优势和高素质的毕业生,提高了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机率。

1.4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创新创造能力

社会对本、专科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专科层次强调应用、实践能力,而本科教育更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全面的角度去研究、分析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的开展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塑造出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人才。

2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2.1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的认识误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择业观念日趋实惠,部分学生过于强调个人利益,自我定位不够合理。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理念的转变,部分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过于注重把经济报酬作为择业的首要条件,缺乏对自身能力、知识结构、长远发展定位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盲目追逐经济效益,造成不必要的人才资源浪费。

(2)片面强调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现状,形成错误导向。我国现阶段大专以上学历者的总数还远远低于中等国家的水平。广大的西部地区,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求贤若渴,却少有人问津,人才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毕业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找一份谋生的工作不难,求一个理想的职业不容易。”

(3)部分大学生就业中缺乏敬业精神和诚信意识,不利于岗位成才。有些毕业生急功近利,希望一夜成名,又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有的甚至把选择的职业、单位作为跳板或作权宜之计,频繁“跳槽”,结果弄得身心疲惫却一事无成。

(4)有些大学生择业心理素质较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有待加强。刚参加择业时,自视极高,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一旦遭到失败或表现不被认可时,就灰心丧气,失去了继续努力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影响了就业效果。

2.2拓宽内涵、贴近实际。发挥思想教育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心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确保顺利就业。

(1)在就业指导中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确立科学的择业期望值。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大学生开拓进取、团结拼搏的强大的动力源。我们要遵循人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对大学生开展人生理想和信念教育,并将理论教育转化为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要注意把握时代要求和大学生需要的结合点,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同祖国命运联系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同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服从国家需要,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建功立业。

(2)在就业指导中强化人格力量,突出“做人”教育,使大学生成为“做人”的表率。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做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体和群体的关系。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是学会做人,不少毕业生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却忽视做人的根本。用人单位一致认为,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人”都不行,还能做什么。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要突出“做人”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

(3)在就业指导中突出创业教育,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道路。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只是一个被动的求职者,更应该是主动的职业创造者。当前,在就业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一味地指望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位置已不太现实,社会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自主创业,也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位置,在就业指导中要教育学生从等待工作机会到寻求工作机会,再到创造工作机会。

(4)在就业指导中加强敬业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岗位成才。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责任心对工作、对事业的全身心投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唯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为社会作贡献。

(5)在就业指导中突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对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开发、创造能力的培养等是一种基础性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挫折也就在所难免,如不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很难应对社会竞争。因此在就业指导中要加强对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毕业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自强自立,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

3以规范为目标。构建、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还停留在对毕业生的择业技能指导上,缺乏对大学生职业人生的整体规划的指导和教育。有的虽开设了专门的课程,但未列人教学计划,缺乏系统的教材和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因此,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规划,实现规划的有效模式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使之成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1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指导

以本科四年为例,一年级学生,要以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教育为主,并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需要初步设计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二年级则着重进行综合能力培养,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对今后择业的重要性,增强就业的压力和紧迫感、危机感。三年级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通过对工作领域的了解,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目标,使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更加符合职业的需求。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指导则更具现实性,要围绕价值观引导、就业形势分析、政策咨询、面试技巧、信息服务等方面来进行,帮助毕业生在思想上、能力上做好就业的准备。

3.2要建立专门的教学组织。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

要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直接归属就业指导管理部门,负责就业指导课程计划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如编写教材、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交流和进行教学检查评估等。在内容安排上要力求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统一,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职业对人的要求、学生的自我评判,以及信息收集处理、择业技巧等相关内容。形式上除教师授课外,还可采用讲座、成功校友介绍经验、到单位参观、模拟招聘、舆论影响等,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3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的课程基础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纳人教学计划后,应比照“大学生修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设学分,并严格执行。为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顺利开设,必须加强课程基础建设。重点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既懂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又掌握就业政策和现代信息管理方法、手段的专门从事就业指导教学、咨询的师资队伍,并为这些人员创造学习深造、学术交流、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与教学水平。同时要有保障就业指导教学和研究的专门经费。

3.4要加强学科建设。重视理论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既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也应延伸至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对学校专业设置等意见及时提供给学校,既有利于就业指导学科建设,而且也将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例如我校20开展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就很好地反映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评价,对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强化服务功能。全面及时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4.1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系统

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化正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导型操作形态和重要手段。就业工作信息网络化管理已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具有效率高、费用低、交互性、市场无限性和环境开放性等诸多优势,是信息时代开展就业管理的首选方式。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1)网络信息服务。通过提供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自主交流。在众多的信息中及时得到满足自身需要的有效信息,提高信息的使用率和转化率。

(2)网络促销。如果把毕业生看成是学校的产品,那么通过网络广告,网络推荐,提供主页空间等进行网络产品促销,具有传统促销方式无法比拟的突出效果。动感的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更能赢得充分的关注。

(3)网络调研。通过网上调查,可以及时掌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就业指导更具针对性。就业信息网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学校服务子系统。包括新用户注册、学生信息管理、用人单位及招聘信息、个人主页空间管理、学生疑难问题咨询系统、就业信息调查、留言板等。(2)用人单位服务子系统。包括新用户注册、发布需求信息、查询学生信息、用人单位主页链接、修改用户信息、证书验证等。构建起面向供需双方的自助式服务平台。

4.2建立优质的毕业生就业推荐服务系统

学校要从“一切为了学生成才服务”的指导思想出发,积极采取措施,推荐毕业生参加择业竞争,除了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和就业指导教育,形成正常、规范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在毕业生进入社会前夕,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开展广泛宣传,利用媒体、网络,宣传资料等把有关毕业生的信息及时公布于众,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

(2)组织专场洽谈会,针对用人单位的行业特征和学校的专业特点,举办不同层次、大小不一的专场洽谈会,有针对性地推荐同学参加应聘,保证成功率,洽谈会要朝着专业化、行业化、经常化的方向发展。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6

“数字校园体育”(Digital Campus Physical Education,简称DCPE)其本质就是学校体育教育与管理的数字化,是数字技术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一种信息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案。通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将学校体育方方面面的信息加工、整合、处理、分析,得到的相关数据来指导工作,为校园体育教育带来科学、方便、实用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从而加快体育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和改进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DCPE的作用是以校园体育的全方位生活和工作为中心,使学校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加工、直观而便捷地反映到管理者的面前,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目的。同时DCPE还兼顾了:

(1)全面性。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考虑学校在教学、管理、交流等方面的复杂需求,从而设计各功能组件,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真正有效地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为学校体育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准备的教学管理平台。

(2)通用性。适应各类各级不同的学校。基于对各种学校不同管理方式的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系统会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多样性,适用于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小学(包括职业中学)的工作需要。

(3)易用性。精心的设计使用户轻松入门。系统在设计研发中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即使一个对计算机并不熟悉的体育教育管理者或体育教师,也可以很容易地完成以前需要很久才可以完成的复杂工作。

(4)经济性。充分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参差不齐的现状,在系统的建设和软件的开发中,对硬件及网络设施要求较低,不需要花费很大的资金投入便可实现本系统的全部功能。

(5)交互性。系统的建设不仅是一个管理平台也是一个网络交流的平台,通过DCPE-N系统提供强大的信息发送、电子邮件、BBS等子功能,所有用户(包括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真正参与到这个虚拟的网络中来。

(6)灵活性。充分考虑到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的工作性能,无论采用流行而廉价的Linux操作系统,还是已经安装了广泛应用的Windows NT,系统都能适应需求。(7)扩展性。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将来的功能扩展,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原有系统中增加新开发的功能组件,或者平滑地升级至更高级的版本。在DCPE-N中还可以接受全国各级各类教师发来的资料文章等以此来充实数据库。

(8)组件化。整个系统依据不同功能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组件,在系统中它们之间又相互融合,共享信息,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的组件。

(9)网络化。系统开发完全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平台,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众多优点。它可以非常容易地联入Internet,实现部分公共数据的网络共享,实现更大范围的教育网络。

(10)智能化。系统重点突出智能化,从而达到系统应用的简捷化,提高系统的职能决策与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等诸多特性,所以校园体育向数字化发展是必然的,因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与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以往我们一直采用工业时代的传统方法解决学校体育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效率较低。很多的学校体育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由于大量信息数据的管理无法完成、相互联系手段的限制而夭折,造成校园体育工作的被动。信息化、数字化大潮的涌现为我们体育管理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对摆脱传统手工管理方面的不足、加快信息化教育、完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提升信息时代学校体育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全国各行业都在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体育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落后于其他行业,不但影响到国家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同样也造成校园体育教育管理的落后局面。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信息化、数字化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明确、行动上不迅速。同时在体育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数字化方面暂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要想赶上信息化、数字化潮流,使学校体育工作数字化,我们必须充分学习、了解和认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巨大挑战和机遇,积极主动地研究、设计和开发适合于校园体育的信息化、数字化产品,以改变新世纪学校体育管理的落后局面。

二、教学方面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体育俱乐部发展

全面推行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一些做法,结合我国的实情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体育组织模式,定性为体育教学俱乐部。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体育与健康教育为目标,以共同体育锻炼爱好为组织基础,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三者融为一体的体育教育形式。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目标是: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项目、教师、机动地利用时间;2.满足需要发展个性,俱乐部采用多层次,多类型的组织形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3.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辅导、群体竞赛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健康水平的提高;4.教师由原来的主授者变为组织者、辅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为实现自我的发展而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自主练习和自我评价,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由“依赖型“向“自主型”发展。我们向这一方向发展的目标是把公共体育课建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目标中应该突出强调的是“态度(兴趣)”、“习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及“经验”的重要性。体育态度和兴趣的培养应是未来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体育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应得到逐步地加强;体育教学目标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确立“经验”在体育教学目标中的位置。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认真系统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本领,这些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不能忽视经验,经验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和足够的机会去思考、探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学习的“过程”,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从直接参与中获得知识、技术和技能,从而也培养了对学习的兴趣、情感和态度。所以,我们认为数字化体育与体育教学俱乐部相结合,是我们需要积极为之努力的良策,也是今后学校体育的必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虞锡芳.中外高校体育的对比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4).

[2]王力晨.“数字校园体育”的建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7

人类社会的生产以资源的供给为基础, 经济要不断增长, 必须有充足的资源作为保证。经济学家认为, 资源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 可以分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为活跃、涉及社会面最广、对经济增长贡献最为突出的一种资源, 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在组织中, 人力资源更是组织最稀缺的资源, 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强,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WTO以后, 中国已经越来越深地融入到世界发展进程之中。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知识大爆炸时代, 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 也是各种人才大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表现为综合国力、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 如何全面地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从而实施人才战略, 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也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 学生会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能够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企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而且通过人力资源类课程的学习, 可以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培养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在我国还属于较新的领域, 是操作性和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所具有的特点迫切地要求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创新, 追求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新突破。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 对于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清幽贞洁象征人的品端气雅, , 菊的傲视严霜象征人的不屈不挠。

例4.请以“梦想和现实”为内容, 仿造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 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

太阳热烈、奔放, 带着万丈光芒, 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 带着无际清辉, 给万物以安宁。

解析:注意分析示例的结构特征、修辞手法、和情感色调。第一句以“太阳”为中心, 表达太阳的特点给人带来的好处, 用拟人修辞手法;第二句以“月亮”为中心, 结构、语言与第一句相似。这样分析, 我们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 第一句以梦想为中心, 采用拟人手法;第二句以现实为中心, 并且保证与第一句形成对偶, 同时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与例句感情色采协调。

参考答案:梦想轻盈, 绮丽, 好如天边流星, 划亮整个夜空;

现实真切, 朴实, 仿佛步步足迹, 踏遍人生旅程。

练4:仿照句子, 另选两个学科名为开头, 再写两个结构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新模式。

2.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已经有接近100年的历史。在教学内容上, 先后涉及劳工关系管理、档案管理、劳动经济学、行为科学、工业心理学及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等领域。这些都是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及其提出的要求而不断演变发展的。与此同时, 教学手段和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今天, 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学习型组织的出现等, 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与之相对应的教学体制未能够及时地与之同步变化而使得人力资源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理论, 轻实践。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理论的应用;侧重于思辨, 忽视了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条件, 能够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的讲解, 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习惯的培养, 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眼高手低, 对知识的掌握不准确, 不能加以灵活运用, 常常是一听就懂, 一做就错, 造成了教学效果与教学目的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

2.2 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 各院校多数是采用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学, 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 学生不能学活, 更谈不到创新和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根本无法接受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 有时候还可能引起某些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厌恶与放弃。

2.3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 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授, 教学互动不充分, 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受现行教学管理体制某些方面的影响, 大多数教师根本没有对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 习惯于照本宣科, 甚至是照答案宣科, 致使学生形成定势的思维, 认为只要记住了每一个答案, 考试就能拿到高分, 就能够解决一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致形同的句子。

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图画, 你尽可以流动明眸, 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总之, 写仿句要认真审题, 弄清要求, 认真分析例句, 弄清例句特点, 分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 把握材料主旨, 精心选择词语, 把握仿写角度和表达方式, 做到修辞相同、结构一致、内容连贯、情感协调, 形神兼备。

附练习答案:练1.橘子, 用一瓣瓣破碎的心, 圆成一个金色的梦。蒲扇, 愁了一脸的皱纹, 因为永远摆脱不了被他人掌控的命运。近视镜, 自以为挡住了别人的眼睛, 却不知别人因你而看得更清。彩虹, 看似一座气势磅礴的天桥, 却不能帮别人实现通向美丽天堂的梦想。练2.你不是火炬, 却照亮了生命前进的方向;你不是泉水, 却滋润着每一个渴盼的心房;你不是花朵, 却在人心的土地上绚丽地开放。练3.梅的冰肌玉骨象征人的高尚纯洁, 竹的虚心有节象征人的虚怀若谷。练4.数学是一座朴朔迷离的迷宫, 你尽可以化繁为简, 感受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历史是一所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你尽可以闲庭信步。放眼沧海桑田、风云变幻。

应用问题, 进而使学生迷信教师、盲从教师、依赖教师, 自己动脑思考的意识逐渐淡薄, 甚至消失, 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

2.4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没有能够显示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

主要是没有能够展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实践带来的巨大影响, 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略显陈旧。信息网络技术是现在一种运用广泛的技术,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与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 均没有反映出这一变化。

2.5 在考核方式上, 过分注重考试的结果, 强调答案的统一性。

这个问题在本质上还是属于教学体制管理的问题。学校制订了相关的考试管理办法, 要求教师在出题、考试、判卷的过程中不能有太多的主观色彩以妨碍学生之间的公平, 要标准化, 试卷必须有标准答案, 同时利用教学事故奖罚制度、奖学金制度等强化了这一管理体制, 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这些问题都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从根本上讲,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没有进行及时的创新, 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关于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3.1 改革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等教育几乎每门课程都有固定的教材, 学生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了某一本教材就学好了这门课程, 平时很少阅读其他相关资料, 甚至当教师授课的内容超出教材时, 学生还会有意见。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是一门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学科, 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来源于人力资源实践, 而教材编写的内容相对滞后, 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及时充实新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认真地进行比较研究, 选择知识更新快、内容较全面、条理性好的新书作为学生的主要参考书, 在讲课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融入一些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作为工商管理学生的基础专业课, 在教学中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 这就要求教师站在整体角度, 在讲课中将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当中, 帮助学生将多门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样就能大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路,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2 优化教学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配合进行教学。我们可以根据需要, 采用以下几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3.2.1 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 包括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社会实践等环节。其中, 案例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 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 这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 帮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可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情景模拟法是指通过学生对事件或事件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 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理解教学内容, 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这种方法不但能体现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尤其是整体策划、过程组织与处理细节的能力。而社会实践, 是指学生管理部门与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机会, 提供指导,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进行社会采访和企业实践, 比如通过参加企业的招聘、人员培训与工作分析等实践来获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些感性认识, 并进行理性思考。

全方位实践教学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可以让学生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技能,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其次, 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践的具体的案例分析、判断、解决生动具体形象, 非常吸引学生,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 能够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弥补课本知识的抽象性、滞后性的缺陷, 避免学用不一致。

3.2.2 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当前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授课, 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量的提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出现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建立一个主题学习网站, 构建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情景, 学生与教师在此平台上实现基于网络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同时也包括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检索与搜集、信息发布等学习活动, 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相比, 网络教学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课程整合理论”为指导;以现代计算机网络环境优势为基础, 实现从“教”到“学”的全方位的变革,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是学习的一场革命, 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 主张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 从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更多的学习乐趣。

3.2.3 实行启发式、研讨式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结合, 是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如果采用“单向灌输式”而不论学生接受情况如何, 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笔者在人力管理教学过程中, 如工作岗位分析章节, 先列出专题讨论的题目, 由学生准备一周, 通过读书阅报, 查找资料, 写出发言提纲, 然后安排课程讨论。学生可以在课堂讨论中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思考现实、思考未来, 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 专业课程教学会更加贴近生活, 学生会更加主动积极参与,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归纳讲评, 师生在诸多问题上可以形成共识。实践证明, 课堂讨论变教师“我灌你听”为“师生双向交流”, 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

3.3 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 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消除这些弊端, 应该对考核方式进行根本的变革, 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考学生死记硬背到考核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不能以考不考来确定教学内容, 不能以教师的思维来限定学生的思维。“高分低能”现象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因此, 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考核的重点。在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教学考试中, 教师应该尝试不拘泥于学生靠背功取得多少卷面分数, 而注意加大实践环节中学生表现的比重。如, 让学生开展问卷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等, 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性地完成, 这些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而且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 结语

为了适应新时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特别针对当前管理类的毕业生普遍缺乏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现实,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病, 指出其症结所在并就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在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赵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

[2]石全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3]赵广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4, (11) :67-69.

[4]王海港, 范德岭.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探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0, (4) :38-40.

[5]刘洁, 王海燕.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几点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 2006, 3, (16) :40-43.

[6]赵秋成.实践性教学与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6, 2, (44) :94-97.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8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路径

随着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思路的转变,学校体育教育变动的越发重要,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不能承担起培养现代大学生基本体育素养的诉求,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更多的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放松自己,做简单的体育运动,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整个一代人的体育意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不符合现代的国情和学生实情,需要从目前的教学方式中发现弊端,才能为体育教育改革找到思路,才能培育具有更好体育素质的人才,为我国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转变提供必要动力。

一、存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弊端分析

一直以来高校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对学生的德智体美进行培养,以便其能够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因而对于高校整体的教育工作而言,体育教学也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最后一个向学生传授终身体育锻炼的阶段,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将最大限度的使学生能否科学化的掌握体育技巧,进行体育锻炼受到影响,并且会影响到起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从体育教学根本性的职能出发,其目的就在于将科学化的身体健康锻炼和维护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合理的运用这些方式和技巧。显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经过时,其不再能够对新时期背景下的现代社会对于体育教育的要求进行满足,并且在日常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还是在考核评价、教学内容等指标的建立上都有很多问题出现,这足以说明其已经无法与新形势下的预防保健、健康维护等社会需求相适应了。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理念是将围绕身体素质的锻炼进行的,并且为了将快乐体育教学的理念体现出来,还会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内容。笔者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的高校在学生一年级的时候会要求他们进行一些传统性体育项目技能的学习,二年级的时候学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并且学校也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以某一项体育项目为主题的活动。但是,由于各个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有限,能够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的体育项目不多,显然这难于与学生的真正学习需求相满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的教学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师并没有深入的对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识进行培养,也没有从学生的社会需求、实际年龄以及心理生理特点等方面着手来深层次对教学内容以及运动项目技能等进行设计,以致对于学生终身体育精神的培养只能够停留在口头上。

由于体育教学在高校的地位从轻,教学方式固定,教学过程单一,教师对每学期固定的教学过程烂熟于心,形成体育教师没有创新型,教学过程多于应付,难于通过体育教学做到对学生相关素质的培养,不能发现更多优秀的体育苗子进行培养。

二、改革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视和培养

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将,人们对于客观现实自觉的反映便称之为意识,这是对于客观世界主观的映像。终身体育意识则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教育,保持身心愉悦、身体健康、终身受益以及身心健康的一种意识行为的养成。早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朗格朗(著名的法国教育家)就在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的曼谷会议上将相关的终身教育理念提了出来,在他的认识里教育应当是每一个都需要终身坚持和继续的一个过程。随着世界文化和经济的逐步发展,这一理念和思想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利用。

(二)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构建

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教师,其是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实施的关键,因而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等都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体育人才的培养造成影响。因而,自人们提出终身体育理念以后,为了对日常身体健康的维护以及保健预防等内容进行倡导,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具备基本的技术专业知识、体育技能以外,还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交流、学习及培训活动,通过自身知识体系的丰富,有助于多元化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从而将终身体育的目标以及健康保健等有关的学科知识完善,如:运动损伤的防治、运动保健、运动康复以及运动养生等学科,并通过在实践体育教学中合理恰当的利用,深入的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个人的差异等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对日常的教学模式及内容进行丰富,从而为体育教学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改革方向提供良好保障。

(三)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增强

一切活动的开始和基础在于兴趣,没有兴趣的教学活动学生就难以具备动力,因而只有当学生感到课程的兴趣才能够将他们潜在的自觉锻炼和学习意识激发出来。因而,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而言,其目标是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当体育教学之中。在日常体育教学的方法、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必须是灵活多变的,需要尽可能地的将现代化社会需求以及终身健康维护的体育理念体现出来,并在实际课程的教学中将实践价值体现出来。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当地的一些传统民族体育加入到教学范畴中,使得娱乐、体育以及保健等三者能够有效的融为一个整体,有助于对学生最终身体育习惯和意识的培养提供条件。体育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回归体育的本质,通过高校生活化体育教学工作的采取,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由易到难的将教学的原理渗透到学生日常的生后当中,另外在多样化、新颖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方式的采用下,能够使学生产生新的一些刺激的反应,以此来使他们神经系统中的兴奋性提高,从而使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加强。

(四)体育教育娱乐性的增强

现代大学生宅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能有兴趣从事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很低,在体育教学中,更多的学生是应付,抵触,没有较好的体育教学设计,不能吸引学生真正认识体育对人的重要性,大学体育教育,不能只看形式,不看实效,在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娱乐体育精神,使更多的学生进入自我锻炼的层面,全身心按照老师的布置进行体育活动,课后对课程有一定的思考,能通过有限的课程延生到学生的课后生活,也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学生档案,计划符合学生特点的体育锻炼计划。

三、总结

综上所述,从现代文明发展的角度出发,作为当今社会生活有机的构成部分,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新的一种现象,引导人们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校而言,在新时期背景下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原有的教学理念中,而是需要从社会需求以及学生需求出发,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将他们终身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识培养出来。

【参考文献】

[1]郭敏刚.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审视与路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张志华.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3]夏晟,陈珍银.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108-111.

[4]保文莉,张安骏,冯苇.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路径新探[J]. 当代体育科技,2015,29:7-8.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9

摘 要:在此就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学习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变高校体育公共健美操课程学习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学习兴趣;课程教学;综合分析;对策

一、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学习现状的综合分析

针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学习现状的调查显示。

1.课程设置现状

健美操课程开设与学生需求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其中有82%的学生希望开设超过2个学期的健美操课程,而60%的学校目前只开设2个学期的课程,显然不能够满足高校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热情。

87%的学生对健美操表现出明显的兴趣,说明开设健美操课程对高校来说是必要的。

高校的课程分配偏重基础步法和大众套路的教学,而学生显然对流行的健美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60%的人对健身与流行操感兴趣,并认为应该加入竞技健美操的学习。

高校比较偏重集中教学,技术与理论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的机会不是很多,对多媒体利用的`也不是很充分,学生更倾向于利用多媒体学习健美操,这是健美操教学与学生需要的冲突之处。

3.健美操教学方法

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不同专业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但是由于教师缺乏创新,一般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跟我练”,而不是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探究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且竞技体操专业的教师习惯采取竞技训练的方法,从而迷失了健美操课程健身的本意。

4.对健美操公共课的学习评价

从评价情况来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注重实际的评价,理论在评价中的占比过低,并且缺少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二、改变我国高校公共课健美操学习现状的对策

1.提高健美操公共课理论的课程比重

学生只有掌握了健美操的运动原理、方法、鉴赏等知识,才能够掌握其中的运动原理,在学习中不断探究怎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怎样锻炼对塑造体型有利,而不必从教师那里或者其他多媒体教材盲目照搬,避免可能由于动作领悟不到位引起的运动损伤。因此,加大理论课的比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组合能力,培养创造力。

2.满足学生需求,在学习中加入流行元素

满足学生需求,丰富健美操公共课的学习内容。在健美操公共课学习中,加入流行元素,如拉丁舞健美操、瑜伽健美操等,学生视自身实际和兴趣爱好等情况选项学习。

3.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法创新

提高健美操公共课教师的素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研究。通过各种讲座、学术交流、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健美操教师风险与效益并存的岗位机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挖掘健美操教师的教学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4改进学生评价方式

在健美操评价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弹性评价方式,按照健美操考试的要求、标准的技术指标,确定为定性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视学生的健美操水平增长情况、体质增长情况、对健美操的平常锻炼等设置弹性评价,以定性评价和弹性评价各占50%的比重进行学习评定。

5.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信心

培养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和信心,自主探究并解决健美操学习中的问题,巩固健美操是学习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一套适合自己的健美操锻炼方法,对健美操的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动作进行改造,使之更适于塑造自己良好的体型。

三、结论

在健美操课程学习中,只有加大理论学习的比重,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科学地提高身体素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D.“参与性课堂”在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中的实施及探讨[J].网络财富.(5)[2]张伟民,方奇.湖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公共课课程设置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8)

上一篇:建设规划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