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特种医学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特种加工课程具有开拓新工艺思路,解决工艺难题及培养学生对各种加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功用,对社会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特种加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课程特点和典型的PBL教学模式,将该教学模式引入特种加工教学中,提出了面向任务的PBL新型教学模式,构建了面向任务的PBL特种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才培养特种医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才培养特种医学论文 篇1:

美国海军医疗卫生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及启示

摘 要:我国军队院校改革正在进行,如何为海军培养出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医学人才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的海军,近年来通过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争及一系列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磨砺,其卫勤保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和提高。因此,美国海军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对我国海军未来军队院校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美国海军;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一、 美国海军卫勤力量构成及来源

(一)卫勤力量构成

美国海军卫勤力量主要由军医大队、护理大队、牙医大队、医疗服务大队和医院看护兵大队5个大队组成。根据2016年资料,5个大队在美国本土及海外的卫生人员达6.3万人,负责全海军约270万人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医学教育和训练及科研等工作。目前,军医大队共有现役和预备役军医官4000人,涉及24类专业,超过200个子学科;护理大队现役和预备役护理军医官约有4200人,涉及17类专业;牙医大队现役和预备役牙医官约有1400人,涉及15类专业;医疗服务大队现役和预备役军医官共计3100人,涉及31类专业;医院看护兵大队拥有现役和预备役看护兵29000人,涉及39类专业。除现役和预备役军医官外,联邦文职人员在美国海军医院、研究单位中也承担了重要工作,弥补了因军医流动性大而带来的人员、机构不稳定的问题。

(二)卫生人才来源渠道

现役军医官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军队自己培养,主要由三军医科大学承担。二是从地方招募。目前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工资、军衔等优惠政策鼓励地方医学院毕业生考取医师执照后到部队工作或由地方医生直接转到部队工作;另一种是与地方医学院在读学生签约提供学业奖学金,使其毕业后直接到部队工作。三是看护兵提干。一部分优秀的看护兵在完成提干和预科课程后,可成为军医官。医院看护兵则通过募兵机构招募,对学历和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一般只要达到基本的兵源要求,通过身体和心理测试即可,在完成新兵训练后接受专业的医院看护兵培训。

二、美国海军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构设置

美国海军卫生人才培养机构主要分为地方大学、国防部直属机构和海军军医局下属机构三大类。其中,国防部直属机构包括负责研究生培养的三军医科大学、开展医务兵训练的三军医学教育与训练营地和开展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国防卫生战备训练学院与三军联合医疗执行技能学院。海军军医局下属的海军教育、训练和后勤司令部具体负责海军卫勤人员的培养和训练,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下设海军医学职业发展中心、海军医学作战训练中心、海军医学训练保障中心、预备役人员海军医学教育与培训中心和后勤保障司令部。

(一)三军医科大学

三军医科大学是由美国国防部领导的美军唯一一所负责陆、海、空三军军事卫生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医科大学,主要培养军事医学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素有“军事医学领域的西点军校”之称。该校下设医学院、护理学院和继续医学教育学院。医学院下设爱德华艾伯特医学院和研究生院。爱德华艾伯特医学院实行4年制教学,比美国普通医学院校多出700学时主要用于军事医学相关课程授课。学员毕业后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院负责培养博士以外的其他相关专业人才。护理学院开设麻醉护理、家庭护理医师、精神心理卫生护理医师等护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继续医学教育学院主要通过现场和远程教学,承担陆、海、空三军军医、牙医和其他卫生人员的在职培训。

(二)三军医学教育与训练营地

根据2005年美军基地整编与关闭命令,2所海军卫生学校、1所海军医院看护兵学校和空军第882训练大队搬迁至位于德克萨斯州山姆休斯敦堡的圣安东尼奥联合基地内,在原陆军卫生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三军医学教育和训练营地,开展陆、海、空及海上警卫队医院看护兵/卫生士官的训练和职业培训。三军医学教育与训练营由国防保健局教育和训练处管理,每年约有20000名学生毕业,日平均学生保有量约为6500人,其中45%为陆军、31%为海军,24%为空军,营地内有教员和工作人员1200人。2016年度共开设课程48门,总计培训559236课时,其中开班次数最多的为基础医助/看护兵课程,也就是海军看护兵/空军基础医助A类课程。

(三)国防卫生战备训练学院

国防卫生战备训练学院是一个陆、海、空三军联合的训练机构,位于圣安东尼奥联合基地内,由分管军队健康防护和战备的国防部副部長和军队健康防护委员会管理。设有战创伤医学系列课程、卫勤行动系列课程、灾害医学系列课程和核生化放应急准备和响应系列课程。其中战创伤医学系列课程包括战伤救治课程(C4)、战术战伤救护课程(TCCC)以及一些医学教育认证课程,例如:高级烧伤生命支持(AB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院前创伤生命支持等;卫勤行动系列课程包括三军联合卫勤行动课程、三军卫勤计划工具课程、三军高级卫勤领导班课程等;灾害医学系列课程包括医院灾害应急指挥系统课程、应急指挥系统中级及高级课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课程等;核生化放应急准备和响应系列课程主要是为不同层级和专业人员应对核生化放威胁时的准备和响应提供专业知识背景储备,共有针对不同人群的4门课程,课时均为1天。

(四)三军联合医疗执行技能学院

三军联合医疗行政技能学院其主要任务为陆、海、空三军医务部门领导提供贯穿职业生涯的终生教育,帮助其提高相关行政管理和专业管理技能。开设课程包括:卫生管理课程、顶峰课程(一门融合了各类行政管理技能的课程)等。授课形式包括课堂学习、实习、远程教育等。

(五)海军职业发展中心

海军职业发展中心位于华尔特里的国家军事医学中心1号楼海军保障机构内,是美国海军医学开展职业发展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机构,与超过100所军队及地方高校保持合作,每年可保证3000名现役军人、文职人员和盟国军人接受培训。中心共有359名工作人员,其中军官117人,士兵120人,文职人员105人,合同制员工17人。中心开设13门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涵盖医务部门领导培训、医疗行政及财务管理、医学情报、热带医学等课程。此外,依托其下属的海军牙科研究生院以及各大医院和地方高校,开设多门在职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课程。

(六)海军医学训练保障中心

海军医学训练保障中心负责三军医学教育训练营地及圣安东尼奥地区的军医官研究生教育学员和教员的日常管理。同时在圣迭戈海军医学中心和朴茨茅斯海军医学中心内设有两个培训点,负责医院看护兵医院轮训和实操训练的管理保障。

(七)海军医学作业训练中心

该中心下设海军生存训练学院(含8个航空生存训练中心)、海军水下医学院、海军航空航天医学院、海军远征医学院、海军特种作战医学院和海军水面作战医学院,开展世界一流的作业医学培训和航空生存训练,年培训量达17000余人次。

三、美国海军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一)教育培训体制

美国海军军医官的培养分为基础教育、入职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4个部分。基础教育主要依托地方或军队医科大学完成。地方大学毕业生完成本科教育后,经体检合格后,可进入三军医科大学接受军队医学教育,毕业后获得医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在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后,根据专业分配至军医大队、护理大队、牙科大队或卫勤大队担任军医官。入职教育由海军军官学校和各单位负责。海军军官学校负责开展海军条令条例和基本常识学习。各单位根据岗位需要,由一名高级军医官负责本单位新入职军医官的入职培训。毕业后医学教育主要由海军医学教育、培训和后勤司令部负责,根据需要开设脱产或在职的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教育以及与其他军种及地方大学合作开设相关培训课程。军医官继续教育即在职终身教育,由海军医学教育、培训和后勤司令部负责开设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包括短期培训、专业会议、远程函授课程及职业资格考试等形式,军医官结合部队实际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可申请参加。

美国海军看护兵的培养分为新兵入伍训练、基础教育、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4个部分。入伍训练由各新兵训练营开展,为期66天。通过新兵训练考核后,进入基础看护兵课程培训,即A类学校培训。目前,看护兵基础培训由三军医学与教育训练营地负责,培训周期为14周。考试合格后可从事医院看护兵工作。若要需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还应根据所分配的专业进入C类学校进行专业课程培训,包括各类医助、技师及独立看護兵课程。其中医助和技师的培训在三军医学与教育训练营地中进行,潜艇及特种作战独立看护兵课程由海军作业医学中心承担。除上述课程外,被分配到海军陆战队的人员还需前往海军陆战队战地卫勤保障训练营进行为期8周的高级急救医学和战术战伤护理的培训。看护兵的继续教育由海军医学教育、训练和后勤司令部主要负责,包括短期培训、专业会议、远程函授课程等。对于表现突出的医务军士还设有提干课程和医学专业本科预科课程。

(二)课程设置

美国海军卫生人才培养层次分明,培训内容既包含一般医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又注重与战场实际结合,突出军事医学的特殊性。根据目标人群和培训目的不同,可分为基础医学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短期医学课程和战伤急救培训四大类。基础医学课程和专业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及医务兵的培训,涵盖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短期医学课程是针对某一领域的课时较短的专业学习,一般仅提供继续教育学分。战伤急救培训针对任务开展,在执行相关任务前,医务人员必须进行复训。美国海军卫生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不仅层次分明,实战性和针对性较强,而且授课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课堂授课、现场实践、模拟训练、远程授课等,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

(三)人才激励机制

2015年美国海军医学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到,海军军医官大队和牙医官大队100%满编,护理大队人数为编制人数的97%,整体留队率较高,但一些专业仍存在缺口,例如普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和重症医学。为进一步吸引和保留人才,美国海军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包括提高薪资待遇,设立专门的岗位津贴,提供脱产进修的机会,享受丰厚退休金等,同时向卫勤专业学员提供定向奖学金、为优秀看护兵提供提干机会等。为了进一步吸引优秀卫生人才,美国海军向地方医学院学生提供卫勤专业奖学金,除一次性现金奖励外,还负担学杂费并定期发放生活费。

四、几点启示

(一)健全海军医学教育组织构架

随着海军军医大学的组建,我国海军开始拥有海军卫生人才专门培养机构。但与美国海军相比,在医学教育组织机构的数量、层次上还有很大差距。未来,应进一步明确海军军医大学使命任务和培养目标,并围绕海军军医大学设立专门开展卫生员技能培训、作业医学及生存训练教学单位,以弥补目前教育培训机构数量较少、分类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

(二)注重任职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结合

美国海军在卫生人才在培养上任职教育与医学教育并重,在任职前都应完成相应级别的军事和医疗管理能力的训练,同时符合相应岗位所必须的医疗水平。此后,根据不同级别开设领导力课程,使各级卫生人才既具备战场医疗救治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卫勤组织指挥能力。与美国海军相比,我国海军医学人才的培养以临床医学能力教育为主,在战场救治、医疗管理能力、卫勤组织指挥上仍需进一步提高。

(三)制定紧贴战场实际培养方案

凭借着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的经验,美国海军卫生人才的培养方案也不断调整,临床实践重点从医院为主的医疗护理转向门诊诊疗,预防医学、战伤救治成为重中之重。战创伤医疗救治、战场卫勤指挥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培训。随着军队改革的深入,我国海军卫生人才的培养应紧贴实战要求,突出军事医学特殊性。

(四)加强卫生人才军地联合培养

从美国海军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军队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承担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地方高校及医院完成。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节省军队医学人才的培养成本和周期,使军队医学教育培训机构能花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围绕实战开展训练,而且更有利于拓展军队卫生人才来源与渠道,保证更多高水平、高技能的医学人才流向军队。目前,我国海军医学人才来源和培养模式相对单一,仍以军队医学院毕业学员为主,但随着军队院校改革的深入,可以充分利用地方大学医学院的教育资源和力量,为军队输送更多高水平的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Navy Medicine the Almanac[EB/OL].:https://archive.org/details/NavyMedi cine2016Almanac,2017-3-6.

[2]许涛.美国军队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12).

[3]Uniformed Service University annual report[EB/OL].https://www.usuhs.

[4]Navy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Y16 Business Plan [EB/OL].www.med.navy. mil/sites/.../20160325_FINAL_NMETC_Enterprise_Business_Plan.pdf, 2016-3-25

[5]郭晓霞,郭九宫,卢福煜等.美军卫生军官成长管理给我军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2015(3).

[6]刘伟,吴曙霞,刁天喜等.美军卫生军官职业发展及其启示[J].人民军医,2016(3).

[7]吳曙霞,刘伟,张鹏等.美军卫生军官教育培养模式及启示[J].人民军医,2015(5).

[8]Statement of Vice Admiral C. Forrest Faison III, MC, USN, Surgeon General Of the Navy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Defense Of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Appropriations Subject: Defense Health Program[EB/OL]. https://www.appropriations.senate.gov/download/032917-faisontestimony,2017-3-29.

[9]Navy Medical Department Special Pays[EB/OL].http://www.med.navy.mil/ bumed/Special_Pay/Pages/default.aspx,2016-12-6.

作者:卢姗姗 栾洁 李旭霞 陈伯华 李檬

人才培养特种医学论文 篇2:

面向任务的PBL在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实践

摘 要:特种加工课程具有开拓新工艺思路,解决工艺难题及培养学生对各种加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功用,对社会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特种加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课程特点和典型的PBL教学模式,将该教学模式引入特种加工教学中,提出了面向任务的PBL新型教学模式,构建了面向任务的PBL特种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运行表明,能够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基于PBL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可有力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创新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的养成。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特种加工;教学设计

隨着生产力和科技工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对机械产品的比强度、耐腐蚀、耐高温、性价比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出现所加工的材料越来越硬,结构越来越复杂,加工精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加工方法难以满足要求,特种加工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也叫非传统加工。特种加工技术是发展制造强国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国防科技及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衡量尖端制造和国防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对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大学本科,开设特种加工,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加工工艺有新认识,开拓新工艺思路,解决工艺难题,培养学生对各种加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1-2]。为此,越来越多的工科高校都开设相关课程,成为机械专业类人才培养必修的高新技术课程。在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结合课程特点,探索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对塑造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制造技术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课程特点及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高新技术专业课程,涉及面广、工程背景强,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要求高。同时,也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课程,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数字控制、计算机等知识,教学内容[3]包括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离子束加工、电子束加工、快速成型技术、化学加工、磨料流和水射流加工、超声加工、微细加工及纳米技术和纳米加工等。特种加工技术是有别于传统加工的一种新的技术方式,主要利用除机械能以外的光、电、热、声及化学等能量进行加工。该课程以期培养学生宽广的机电技术加工的概念。目前,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课时缩减,但该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少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尽管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但纵观其教学质量较差。问题之二是该课程覆盖面广,所需的学科知识交叉,涉及的技术领域广,加工方法之间没有必然的知识联系,教学困难。学生认为内容枯燥又难理解,尤其是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缺乏学习兴趣,课程学习效果差等。目前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调整为24学时,教学内容不能少,还要保证教学质量。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才能确保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PBL教学模式

近年来,基于问题的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ning)教學法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 成效显著的全新教学模式[4],是一种将学习者置于贴近生活问题的情境中,解决一些不一定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从而获取关键知识的教学模式。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末的美国医学教育领域,随后欧美国家医学教育领域应用推广、修正。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断地发展和“本土化”。目前,PBL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已向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教育领域拓展,被誉为“多年来专业教育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革新”。

PBL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4-7],发展学生的知识、表达技能、团队合作能力[5],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6]。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在PBL教法中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是学习的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者,要为学生的学习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 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与教练的作用。而学生则是自主学习的实施者。在这种模式下,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7]。

从认知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看[8],PBL的精髓体现在交融互动的三个方面:第一学习内容——鼓励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第二学习方法——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组织的学习方法;第三——学习的社会性,人和环境的互动,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综上所述,分析特种加工技术课程特征,采用PBL的教学模式是改变现状的有效方式,但PBL教学模式[8]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具体经验和实践为基础,很难将一个已有PBL模式照搬到另一个不同的情境中, 基于此,本文试图结合具体情况和课程特点、规律及实际,探索和实践一种面向任务的 PBL教法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将之应用于“特种加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二、面向任务的PBL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面向任务的PBL教学模式包含问题、学生、任务和教师四个要素,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基础,任务为载体和核心,教师为导向,团体协作为保障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出发点,解决问题和学习知识点为落脚点,用任务承载课程知识和问题,通过创设内容贴近生活和问题驱动的情境,采用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开展小组讨论,团体合作来解决问题并提出相关其他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隐含在问题中的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进行该模式的创建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及知识点,从中挖掘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公布于学生,科学设计课堂,最后效果校验,评测课程教学要求的满足程度。该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对专业、课程内容熟练掌握外,还应当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具备创设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灵活控制课堂节奏等教学技巧。

(二)教学实施

构建面向任务的PBL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在熟悉教学目标和熟悉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创设和主题环环相扣的情境,是能引起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景,即该问题具有看到此问题就有迫不及待地想解决的冲动。具体做法可参照如下流程,首先提出一个和所学内容及课堂情景关联问题,发布给学生,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课前分组进行预设问题的分析思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资料收集,把产生的困惑和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反馈教师,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创设问题情境和课堂驱动问题,这样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讲解和引导,同时学生也能把自己不懂和疑惑的内容,通过教师讲解和提示得到解决,使课堂变得游刃有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师的讲解、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互动下,把情境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最后进行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分教师评价、自评和同学互评三部分,综合得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实现了形成性过程评价,促进教学相长,最终完成这项任务。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这里以电火花加工的教学实施为例,创设汽车喷油嘴上微孔加工及喷丝板上异形小孔加工的情景,提出直径0.2mm的小孔怎么加工?喷丝板上异形孔怎么加工?让学生觉得自己学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触发其学习欲望。为了形成学习欲望和课程的顺利进行,在上课之前,先以一个异形孔怎么加工的问题提前发布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内容和查阅资料,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和问题讨论,把搞不明白和存有疑惑的内容以问题形式整理,提交教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在课上讲解有关学生疑惑的原理进行有侧重点的讲解引导,然后再提出步步深入的驱动问题,以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课堂最后由小组代表以5分钟的时间(4个组共20分钟)总结自己的收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热情,互动积极,内容充实。整个内容以奇异孔(含各种型腔、型孔及通与不通在内的孔在这里统称为奇异孔)的加工任务作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称之为奇异孔加工任务,如图2所示。

(三)效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积极开展试点教学研究。1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共4个班121人,其中:15机制1-2班为试点班,采用面向任务的PBL教学模式教学,学生人数为61人;15机制3-4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学生人数为60人。在授课任务方面,对照班的教学内容为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快速成形和激光加工三个内容。在同样的教学课时内,试点班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超声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内容。教学完成后,及时进行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情况,探索教学规律。调查问卷共发放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21份。调查问卷结果如图3、4、5、6所示。

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可以发现试点班的64.2%以上学生认为可以大部分理解教学内容,61.3%以上学生对课程较感兴趣,65.2%以上学生认为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单位时间内可以在学生能理解的前提下,增加课程内容,能满足教学要求。相比对照班,在概念的理解、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为了进行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个班进行了同堂同卷闭卷考试,卷面考试成绩结果如图7所示,平均提高约6.32%。按教学大纲要求,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考虑到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定,对照班的平时成绩是按传统方法,主要考核出勤、作业、答疑等,给出的平时成绩偏高,如图所示8所示。试点班是按小组自评、同学互评及教师评价三部分按比例(自评20%,互评30%,师评50%)给出,平时成绩及考试成绩对比图,如图9、10所示。这里没有给出总成绩比较。试点班自评、互评、师评三部分按比例最后给出的平时成绩和学生的卷面成绩还是比较相符的,对照班教师按以往的只参照上课情况以偏高的成绩给出,只是起到了一个提分的效果。从考试结果看出,相比对照班,试点班的学生高分人数比对照班有了一定的提高,不及格人数减少了。总体来看,试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了大幅提升,而且在单位时间内讲解的内容也比较多。

采用面向任务的PBL特种加工技术教学模式后,通过评价分析及学生随机个别访谈,学生普遍认为该授课方式能较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学效果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及团体合作能力,而且能提高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对已升学12名学生进行回馈调查,普遍认为试点班的学生能较快地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面向任务的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从面向任务的PBL教学模式中,学到了一种新的自学的学习方法,改进了思维模式,增强了学习兴趣,对主动思考、提升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均有较大帮助。

面向任務的PBL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不情愿地“让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局面,成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情形,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片化作整体知识链,触类旁通,从而使学生快乐自愿地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面向任务的PBL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设置学生较为熟悉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提出的驱动问题,开展互动式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大为提高,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PBL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可有力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也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但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莉娜,张好强,贾晓鸣.特种加工课程项目教学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102-104.

[2]范晖,王善奎.基于特种加工实践教学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2019(03):92-94

[3]白基成,刘晋春,郭永丰.特种加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4]苗杰光,郭冠军.PBL与LBL复合教法在研究生教学改革中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8(04):85-89.

[5]Alhaqwi A I.Learning outcomes and tutoring in problem based-learning: how do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 sperceive them[J].Interna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Qassim,2014,8(2):125-132.

[6]黄庆万,李嘉豪,郑明超,等.基于学生视角的法医学PBL教学的反馈与应用探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4(03):275-278.

[7]谭海珠.中国本科医学教育认证体系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探析——以PBL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9(08):31-32.

[8]杜翔云.PBL:大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3):29-35.

作者:韩变枝 王栋 杨胜强

人才培养特种医学论文 篇3: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创新与实践

摘 要 在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等, 实现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创新与实践, 有效地提高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 动物科学 ;动物医学 ;复合应用型 ;人才培养

Key words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science ; multi-skill application ; talents cultivation

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动物遗传资源丰富,包括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五指山猪、海南猪(屯昌猪、临高猪、文昌猪和定安猪)和白莲鹅等16个畜禽品种与遗传资源[1],以及蟒蛇、金钱龟和黄喉拟水龟等特种野生动物资源[2]。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正是基于热带畜牧业和热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应运而生[3-4]。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即培养具备畜牧兽医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与畜牧兽医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5]。该人才培养体系历经多年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成效显著。对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与手段、“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教学管理与考核制度建设等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实践与创新,为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思路。该成果获得了海南大学2014年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在2014年,动物科学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进入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表明这2个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进入新的阶段。

1 全面深化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根据2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参考其它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见图1。通过课程重组,加强了不同学科与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改变了原有教学计划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系列性和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了学生英语拓展教育、创新创业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加大了公选课和实践课教学的比例[5]。新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课教学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劳动、科研与技能训练、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实习、临床诊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在动物科学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率逐年提高,在2013级的培养方案中分别占到总学分的17.2 %和16.8 %。

2 加强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根据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结合海南特色畜牧业及热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生产的需求,提出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 a在学校内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校内教学基地实习,1 a在校外实践基地实习。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 不断开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 建立了长期校企联合办学与共建关系[6]。每年派出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去锻炼,学习和参加生产。目前,该专业已建有校内养殖基地1个,龟鳖、蟒蛇、孔雀、野猪等校外特种养殖实践基地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多个(表1)。

3 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优化培养过程

当前,尽管本专业建立了多种校内实训平台,但学生一般都要到大学三年级甚至四年级以后才能进入论文指导老师的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研究试验时间过紧,时有导致学生毕业论文因草率完成而出现质量欠佳的现象发生,有的甚至无法依据试验中的新发现开展探索性研究,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本专业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重点介绍本专业的特点、专业老师的特长、不同模块课程体系特点与差异等,加快学生对专业、专业老师和教学模块的认识;采用“双向选择”方式构建模块式教学和导师制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7]。针对大学四年级学生要面临毕业论文试验、考研、考公务员和择业等的不同情况,结合专业老师的特长,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每个教师5-6名学生。导师将全程跟踪,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升学和就业等方面的困难;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有效推动本科教育与科研和生产实际的有效衔接。

4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除重视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是否合理外,特别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培养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一线参加生产实践,还聘请行业内有一定规模和声誉单位的高级技术骨干承担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 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增加实践知识。截至目前,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任课率为100 %。

5 强化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计划与文件,强化学生实践参与意识,并进行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建设。在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反映培养学生能力和进行能力训练的教材、实验讲义或指导书,有必需开设的经典性、验证性实验,也有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将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课程教学开展一些辅导、研讨、实验、设计、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等活动。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践教学基地中去,进行项目承包经营,获得的效益归班级所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力;其次,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让其主持或参加其中的某些子项目,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科研活动和直接参与科研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与之相关的条件作保障,例如:实践教学基地、相关仪器设备、师资、内容、实验动物、实践教学环境、时间安排以及相关经费等。

6 进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建立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制度。教学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考试方法除笔试外, 还有口试、答辩、辩识、仪器设备操作和现场测试、技能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 着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

通过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创新合作机制,以合作共赢为目的,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与海南金龟园实业有限公司、海南临高狄娜孔雀养殖基地、海南文昌东盛弘蟒蛇基地以及儋州正清源野猪养殖基地等特色养殖企业合作,聘请企业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来校讲学或担任兼职教师,组织专业教师现场听课与观摩,或到相关单位参观学习、考察锻炼和顶岗挂职,以及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研究技术攻关课题,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保证了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办出了独有的教学特色。

通过上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创新与实践,项目组成员累计主持校级和省级教改项目11项,发表教改论文9篇,主编教材3本,参编7本;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门;以第一完成人出版译著3部;近几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8项。2011年以来指导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9名,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和参与发表的科研论文9篇;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所培养的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 肖 杰.海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2] 周 婷. 龟鳖分类图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林 苓. 海南省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 170-7 171,7 173.

[4] 罗 锐,张 彬,宋虎威. 海南畜牧业资源现状及发展研究[J]. 饲料博览,2012(2):27-30.

[5] 海南大学教务处. 海南大学2013级本科培养方案(内部资料). 2013:16-25.

[6] 杜 丽,于向春,杨雨辉,等. 综合性大学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 热带农业工程,2014,38(2):64-66.

[7] 吴科榜,满初日噶. 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思考[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89-92.

作者:于向春等

上一篇:教学工作汇报范文下一篇:财务自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