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推荐12篇)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1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对基础建筑投入不断加大、各地建筑工程也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既懂施工又会管理的人才缺口越来越严重。面对社会对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需求量大、专业要求高的现状,如何培养专业性人才成为当下高职学校工程管理专业首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以此为出发点,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进行简要的探索与思考。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向不清晰

由于其就业前景十分明朗,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无论是在高职

院校,还是在各大高校都是一门热门的专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教学方向却不清晰,有的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着重强调工程管理与工程法律;有的院校则更为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这使得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基础不同,有的属于专业型管理人才或技术型人才,有的则属于复合型人才,不符合社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需求。

(二)课程设计不平衡

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很多高职学校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采用课程设计一体化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设计阶段,却缺乏理论性的引导和实践支撑,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十分混乱,并且为了追求教学效率,盲目加强各个学科的学习压力,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高效性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教学手段太单一

高等院校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在教学模式上一般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论是理论内容还是实践教学,基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因此,学生的技术性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同时,高职专科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在理论学习的能力上比较薄弱,因此不断强调理论学习,加强学习压力反而适得其反。

(四)师资力量不均匀

相比本科院校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就出现了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的现象。实际上,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本身是实效性高于理论性的,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实践带队,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教学,掌握实践知识。而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师资力量不均的原因,致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无法顺利得到有效的指导,学生需要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完成学习。

二、培养专业人才的对策及思考

要培养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需要从教学方向、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师资力量四个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打造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达成社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保障学生的就业前景。

(一)明确方向

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实际的教学现状制定教学方向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在当下经济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社会更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入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

(二)完善体系

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是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的设计,以学生的就业方向为改革前提,根据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具体动向,充分结合对行业长远的审视,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计划的合理分配,侧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其他方面内容的教学活动活动作为补充。

(三)丰富教学

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对教学参与的积极性。目前高等院校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将直接导致学生厌倦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明确教学方向、完善教学体系后,就要针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或多种微课教学资源,为学生生动立体地展现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针对建筑工程管理这一块内容,让学生选取案例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加强其实践操作能力。有条件的院校可配备实训基地或运用沙盘模拟实训,不断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完备师资

完备的师资力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为加强教学综合素质,高等院校本身要鼓励教师多学习,可组织教师进行各类进修活动,帮助教师提升自身,并与时俱进,不断深入学习,从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两方面入手,加强教师的实训能力,保证教师有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2

1 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

目前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并不统一, 有的以文科类专业为主, 有的以工科类专业为主, 且各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归属院系不同。因此很多设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 不清楚该专业是应侧重工程教育, 还是应侧重管理知识教育, 培养目标不明确, 课程体系设置差别也较大。人才培养类型不统一, 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表述不清晰。培养目标制定的过高或过低, 不符合学生主要就业方向。

1.2 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庞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类平台课, 这虽然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但宜产生拼装、拼凑, 课程体系混乱的现象, 如:“土木工程学科+工商管理学科=工程管理”, 各门课程都开, 没有整体性, 各科学时紧张, 授课深度不够, 学生对专业认知模糊。

1.3 教学方式单一

在教学方式上, 仍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 且上课时教学手段单一, 不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在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没有考虑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利用实验室承担创新性的实验教学任务和科学研究, 更谈不上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工作。目前, 我院在工程管理实验室建设方面缺口很大。

1.4 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程管理专业有着较强的实践性,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尤其是青年教师虽然掌握了大量现代新知识, 思维活跃、适应力强, 但不可避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实际工程管理经验均亟待完善和加强。

2 改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明晰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对我院近三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明确我院工程管理方向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从事建筑施工一线技术工程和管理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为监理公司、施工企业, 主要工作岗位为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公司招投标编制人员。我院在充分考虑用人单位需求及毕业生今后发展空间的基础上,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工程技术知识扎实, 熟悉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运作, 具有一定实践能力, 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

2.2 调整课程体系

我院现有课程体系, 基本遵循工程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所设定的课程体系, 但考虑到我院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就业方向, 对课程体系的调整是有必要的。在具体培养方案制定中, 既要面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 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更要着眼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 将本科生培养方案和相关领域的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 如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等。目前, 工程技术类课程比例较重, 但相对经济类、管理类课程比例不足, 将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调整。

2.3 改革教学手段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应通过对教学的手段的改革,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施工技术, 可采用播放施工录像或动画的方式;法规类课程, 可选取案例采用课堂讨论、分组座谈等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课程, 可通过沙盘进行分组模拟训练, 加深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熟悉程度。

2.4 建设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综合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几大类, 其中实习环节质量最难控制。以往, 实习时间较短, 且时间零散, 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4周、毕业实习2周, 企业一般不愿接受学生进行实习, 校内实践场所和条件又非常有限, 实习环节经常流于形式。为妥善解决学生实习问题,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实行3+1培养模式, 在最后一年集中进行实习与毕业设计, 生产与毕业实习时间合计增加至18周, 学生可以在施工工地承担实际工程任务, 并与本地大型施工企业、工程咨询中介机构开展校企合作, 建立实习基地, 以保证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从而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2.5 建立工程管理实验室

工程管理实验室主要是利用专业软件和专门的模拟教学系统来“模拟”工程管理活动实际运作的过程, 通过这种模拟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又“角色化”, 对建设工程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做出决策, 从而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比如相关的沙盘软件就可以做到这一点。通过模拟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切实提高学生洞察问题、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院已将建立工程管理实验室列入计划, 将于近期启动建设。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工程管理专业涉及面广, 专业知识更新较快, 需要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进修, 扩大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要支持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工程管理专业有着较强的实际操作性, 专业教师应安排时间深入实际, 了解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各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李高扬, 刘明广.我国本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9:268-269.

[3]李秀明, 杜睿.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企业家天地, 2010, 6.

对高职建筑专业发展的思考 篇3

[关键词]高职 建筑 专业建设

一、什么是高职

所谓高职,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增多,我国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建立起了新的高职教育制度。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要求课程内容面向实际,分具体职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新的高职教育理念充分考虑了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这和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吻合的。

二、高职建筑专业的发展方向

专业的方向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随时注意分析、预测人才市场的走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出口畅,进口旺”。

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及人才需求状况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1.建筑业各级技术工人不足,且人员结构不合理

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总体上较少,尤其是各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严重失调,与发达国家相比,高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总数比例不足。受这个因素的制约,建筑企业纵使有先进的机械设备,也因没有操作能力高的工人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从业人员素质低

在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之中,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多数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参差不齐。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这些人员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将会给工程本身带来质量问题。

3.建筑行业人才需求数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建筑行业人员在各个招聘会上都比较抢手,在招聘数量上一直稳居前列。在加快小城镇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大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保持了非常旺盛的态势。

三、如何办好高职建筑专业

(一) 专业定位要准确

“定位”就是指学生培养出来了干什么,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什么。只有准确的定位,我们才可以避免在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对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对教学环节的运作等方面出现问题,才能正确地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调查表明,建筑行业要求的核心能力有以下几点:

(1)了解工程材料及制品的技术性能并具有检验材料质量优劣的能力;

(2)具备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熟练运用制图软件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3)具有一般构件计算、设计和验算的能力;

(4)能操作一般测量仪器,具有施工测量的能力;

(5)具有计算简单建筑工程造价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6)具备建筑工程的施工和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结合人才市场需求,设置切合实际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性环节的投入力度,保证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认真分析了建筑业所要求的核心能力之后,就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建筑工程制图与CAD、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等课程,强调学生理论知识以够用为主,并要求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同时加大在实践环节的资金和课时投入,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强化了理论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成败。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我们需要的不是本科院校的学术型专家,只有那些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才是我们需要的好老师。高职教育本身又是新兴事物,师资队伍的建设肯定跟不上专业需要的步伐。因此,在开设建筑专业之初,我院采取了“培训加引进”的人才机制:对原有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新型的施工工艺、技术;引进企业当中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以此来保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四)加强校企合作,争取实现双赢

校企合作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对企业来说,学校可以保证企业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可以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承担企业员工的培训任务;学校可以选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对于校方来说,可以利用企业的有形资产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利用企业中的高级技术人员,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通过与企业中人员的交流,准确掌握市场需求信息,以便能准确迅速地转变教学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体系的设置等。我院的建筑类专业虽属于新开设专业,但在开设之初就很重视与周边企业的合作,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学生的校外实习工作基本在协作单位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学资源,也为以后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方式积累了经验。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4

(1)会计学基础课程:会计信息管理源于会计,不能脱离财务会计,仍然要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专业学生要了解财务报表的生成过程及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能够对一般企业常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进行企业纳税申报等。

这方面课程主要有: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纳税实务。(2)数据分析技术课程:对信息的把握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一般管理软件、财务软件的使用及熟练操作以及简单维护,能够作为关键人物辅助中小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另一层面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报告,满足管理层基于信息的决策以及决策的科学化。数据的来源可以来自公司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根据需要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的国家经济产业政策、行业市场信息等。

其中,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又从两方面进行培养,一方面是分析思维方式的培养,这是起主导作用的层面;另一方面是分析工具运用的培养,信息化时代,数据量的加大要求借助于一定的分析工具才能实现数据分析。企业信息化实施及数据分析方面的主要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财经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处理软件应用、商务智能等。

(3)决策能力提升课程:新形势下财务人员面对和服务的更多是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要清楚公司管理层和决策层需要哪方面的决策信息支持,并通过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提供,同时给出合理化建议。这方面课程主要有: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

具体课程名称及课程目标见表2。

其中,财经数据分析课程能够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及报告撰写各环节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同时熟练地运用数据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数据分析软件应用课程能够让学生熟练运用Excel等常见数据分析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操作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的基本技能。商务智能(含数据挖掘)课程依托商务智能平台,从商务智能概念、商务智能结构、多维数据集内容、数据挖掘、交付等主要内容,使学生在了解如何运用商务智能的工具、架构以及规则的基础上,分析企业数据,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

5 结 语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5

从职业教育的大背景出发,分析建筑工程人才供求现状,从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和实施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专业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以创新培养模式”为目的的高职建筑类“1+1+1”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深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工学结合为重点,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建筑业来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对现阶段人才需求、办学条件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办学,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及建筑类专业高职教育的新模式,笔者提出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重新安排高职三年的总体教学安排,即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方式,从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等方面入手,开拓一条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道路。

一、“1+1+1”模式提出的原因

以往“在校学习+基地实训+企业顶岗”的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专业课教学课堂上,老师们苦于学生没有实际经验甚至没有任何感性认识,难以理解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而许多高职院校校内没有理想的认知场所,去施工现场参观又不可能与教学内容保持同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学生一旦出去顶岗实习,虽然动手机会多了、学习实践技能方便了,但是普遍反映专业理论知识跟不上,基础训练不扎实,懊悔没有珍惜学校学习时间,纷纷表达出再回学校补习的强烈愿望。

二、“1+1+1”模式的内涵

“1+1+1”模式是指:第一年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专业技能训练,第二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工作,第三年再回到学校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理论。

“1+1+1”模式打破了传统的“2+1”模式,就是将在校期间前两年分为两个独立时间段,本着“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原则,着重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加大专业技能实训课时量,并通过专业技能实训不断完善专业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1+1+1”模式不是第一年在校学基础和理论,第二年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训练专业技能,第三年在企业实际顶岗实习的模式。

“1+1+1”模式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教学和实训资源、更多的实践工作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一学年基于“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为第二学年顶岗实习打好基础。通过第二学年的专业技能实训,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到与企业相同的生产工作过程,加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更好地进行工学结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工作,在企业文化中体验,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这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养成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年当中,对职业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得到了现场磨炼,学生还未毕业即开始与企业全面接触,使得学生毕业后起点较高,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中,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第三年返校学习,学生能够带着更加具体的问题去听课、再训练,其主动性大大加强,学习效果也会成倍提高。

三、“1+1+1”模式的改革内容

(一)重新调整总体三年教学计划。以往传统的“2+1”或者“2.5+0.5”模式下,三年教学计划都是按部就班、环环相扣,从基础课到专业课、拓展专业课的老思路设计的。在新的“1+1+1”模式下,必须打破常规,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设计的教学计划必须体现“两个体系、两个层次”的思路。

“两个体系”,即建立入学第一年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毕业前一年的较复杂专业课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体系要求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常识、通晓基本理论和方法;较复杂专业课体系要求尽量做到精简、有针对性,老师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必须更加用心。

“两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和专业理论层次。两者既区别明显又有密切联系,各自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两个层次必须互相呼应,既有传承又有提高和针对性。必须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场经验,在教学手段上要更加丰富一些,可以把更多的专业知识重新组织,通过具体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二)真正落实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有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顶岗实习实际效率不高,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新模式下,老师在安排实习计划、实习内容、实习任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做到简单、有效,让学生真正深入实习岗位环境即可。例如,资料员岗位,学生只需要完成一个项目工作过程、了解本岗位最常用技能就行,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培养的良好时机,为第三学年进一步学习和毕业后真正上岗打下基础。

(三)夯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高职教育的局限性,在校期间无法实现大面积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无法涉及更多的工作岗位具体基础理论。学生在企业遇到了某些专业知识,脑子里一片空白,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开展。以建筑施工技术为例,涵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太多,老师只能教授基本的、重要的、常用的知识点,某些“四新”技术根本无法跟上施工现场的步伐,特别是装饰装修工程的工艺更多、发展更快。因此,作为高职建筑专业教师,只能进一步将现有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优化、提炼,使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四)强化缺失的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必须不断加大力度。学生通过中间一年在企业的实际锻炼,普遍感到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不仅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匮乏,而且岗位技能也存在缺失。以CAD绘图为例,生产一线的要求更加严格,涉及的专业图纸内容更加宽泛,对学生的基本技能是一项挑战,会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压力,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进一步强化缺失的技能训练特别重要,从日常CAD绘图教学手段方法入手,大胆引入工程实际图纸,从简到繁;特别是第三学年,必须加大练习力度。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深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工学结合为重点,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建筑业来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对现阶段人才需求、办学条件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办学,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及建筑类专业高职教育的新模式,笔者提出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重新安排高职三年的总体教学安排,即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方式,从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等方面入手,开拓一条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道路。

四、“1+1+1”模式的改革手段

为使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专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对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做出大胆的.改革。

(一)适应新模式的教学管理改革。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校企教学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方负责跟踪、监督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教学质量的管理。特别是企业的师傅参与到教学管理当中,可以有助于更加真实地评判学生学习效果。

就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来说,必须重新建立一套相应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控制好第一学年的基础教学环节、第二学年的校外实践环节、第三学年的提升教学环节三个部分,协调好内部各教学部门的工作,协调好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

就专业教研室管理来说,在教学任务分配、专业教材选择、各类教学资料,以及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必须重新做出相应的规划调整。

(二)新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建设创新。积极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来整合理论及实践知识,重点围绕满足企业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来设置核心课程,压缩及精简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时量,将传统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验证性实验实践课程,转换为实际应用的技能技术操作训练课程,突出“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原则,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从案例提出入手,大胆分解课程内容,围绕工程实际任务去重新组合,进一步完善项目教学法。这样既教授了理论知识点又有机融入工程运用,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去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

在课程深度上,可以分前后阶段,即一门课可以分为基础部分和深化运用部分,前者安排在第一学年,后者安排在第三学年,便于学生上手快以及毕业前的专业知识提升,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更高要求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对专业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因此一方面可以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在企业进行长期的工作实习实践,轮流到企业进行半年至一年的挂职锻炼,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校内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技能练兵活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采用以老带新、互帮互助等手段,培养出一批专门技能型实训教师,以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满足“1+1+1”模式的“职业性”要求。

把专业技能放到岗位考核重要的地位,与个人待遇挂钩,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激发每一位专业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6

如上所述,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教学不足,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到企业实习期间,只能简单地打杂,无法做到真正的“顶岗实习”。部分“顶岗实习”的学生存在角色转变慢,不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缺乏责任心,组织纪律性较差;与人沟通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足等。有些企业还反映,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正确,要求工作条件好一点,待遇高一点,轻松一点;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科学的规划,不肯脚踏实地,逐步提高,只想一步登天。有些货代企业反映,许多学生实习时不愿意当业务员,到企业去揽货找业务,吃了几次闭门羹就认为太难了,一般连两个月也坚持不下来。

2.2 实习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习学生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实习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的同时,更应遵守所在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所在单位有责任对实习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然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实习学生虽然暂时是企业的“员工”,但又与真正的企业员工不同,企业对他们缺乏约束力,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最终导致实习学生纪律散漫,学校不知道学生是不是真正在实习,而企业地学校的学生管理存在较大怨言,甚至很多企业提出部分实习学生影响了了企业的正常运作,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与企业工作安排相冲突等。因此,实习学生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2.3 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工程图样是施工或制造的依据, 是工程上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文件, 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准备从事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 必须掌握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图方法。“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研究建筑工程图样绘制与识图的理论和方法, 是我院工程测量专业培养生产一线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建筑工程专业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分, 通过学习, 使学生获得在绘图和识图方面的初步训练。目前, 从毕业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 工程测量专业学生毕业进入岗位后, 都战斗在生产一线, 有做地籍的、路桥的、涵洞的等等, 各个行业对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制图与识图知识要求有一个共同点是对学生识图能力要求较高, 而对设计能力不做太大要求, 对制图能力则侧重在一些绘图软件的操作上, 如:CAD, KISS, MAPGISS等。鉴于此, 有必要对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做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结合实际, 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内容, 应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专业特点以及生源素质来组织, 本文认为, 由于目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课时较少 (每周4学时, 只学习一学期) , 而该课程内容较多, 从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学生的实用性和专业性角度考虑, 在“画法几何”部分以投影基本原理为主, 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对于投影变换、透视图部分, 由于实际应用性不强, 可以不讲;对于形体相交、曲面、及组合体的投影图部分, 由于其立体感强、理解难度大, 故要重点讲解;而“工程制图”部分则以基本工程图纸涉及的内容以及国家最新颁布的一系列制图标准为基础, 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图纸的能力, 重点讲解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道路及桥梁施工图, 对于电器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以及装饰施工图部分, 由于与工程测量专业偏差太大, 且学生就业后基本不涉及该专业故可略讲;并且在教学中要结合现实中的一些工程, 特别是与工程测量专业相关的工程图纸, 使学生了解最新工程图的表现方法和内容, 如果有条件可以带学生到现场进行讲解, 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且本人认为, 通过前期画法几何和制图规格的学习, 学生已能大致看懂各个专业方向的工程图纸, 唯一看不懂的只是图纸中的图例, 所以在后期讲解工程图时, 应重点讲解各专业方向的常用图例以及常用标识符号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对于工程图纸中, 针对工程测量这一专业应重点讲解总平面图。在最后的计算机绘图部分, 由于该专业学生第二学期会开设专门的Auto CAD课程, 故在本门课程中可以不予讲解。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结合, 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引导学生在逐步了解作图的过程中掌握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提高制图能力等优点, 但无法使学生想象到空间形体, 而挂图和实物模型又需要制作或购买等, 所包括的知识点较为有限。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节省时间、可重复利用、方便修改、简洁直观等优点, 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但过多采用又会导致上课节奏太快、无法消化、学生容易疲倦等问题。针对传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劣特征, 本课程在讲授画法几何的基础内容上, 对绘图基本技能,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曲线及工程中常用的曲面, 轴侧投影采用传统板书的方式。对于基本形体的投影、形体相交、曲面、及组合体的投影图部分, 由于其立体感强、理解难度大, 不光是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 而且还要结合实际, 通过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或利用当地简易材料现场制作模型等方式, 增加学生的印象和理解能力;对于制图规格和工程制图部分, 本文认为还是应该采取传统的方法, 利用仪器、工具绘制工程图纸, 一方面能提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 熟悉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 而且还可以达到加深理解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法, 了解制图标准、制图规范的要求。对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以及后面的各种施工图则采用多媒体课件, 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兴趣, 同时还收集现在正在建设的各行业的工程施工图, 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讲解,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对于较为复杂的模型, 本文认为对于测量专业的高职学生, 可只进行简单的讲解, 然后通过在软件平台上进行三维模型的演示形成, 使学生了解复杂形体的内部构成特征。

三、能力训练与形成性考核方式结合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建立空间概念, 如果学生没有空间概念, 学习起来就会很吃力, 时间长了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本门课程教学中, 对于画法几何部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训练和课堂提问”为基本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对画法几何的知识点得到更好的掌握;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和分析, 在平时作业和考核方面, 要求学生会做题还会在平时上课中布置一些小作业, 以技能竞赛的形式展示等, 对于学生做完适量的练习后, 还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分析, 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以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 为更好的学习工程类专业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还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进行发散思维, 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见解提出不同意见, 与教师对话和争论,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路与大家分享, 并提出表扬, 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推动每位同学的探索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 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

实践表明, 合理地调整课程内容体系, 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兴趣;加强制图课程的实践性, 并且通过后续CAD课程的开设, 更能加深制图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叶建华.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 (21) :75-77.

[2]师晓静, 王青, 史智平.建筑学专业《画法几何》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24) :15-16.

[3]李小娟.对高职《建筑制国》课程中画法几何的教学体会[J].科技信息, 2010, (12) :202-203.

[4]罗康贤.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9) :1-3.

[5]葛丽萍.论现代高职院校画法几何教学效果对相关专业的影响[J].今日科苑, 2009, (16) :258.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8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思考

1.工学交替的意义

工学交替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理论的理解,训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还可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努力成为用人单位所需求和欢迎的专门技术人才。

2.编制“2+0.5+0.5”模式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运行计划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交替为途径,培养满足现代酒店业发展的需要,掌握现代化酒店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从而能够胜任酒店所需要的一线服务员、领班和部门主管等各个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为保证准确的培养目标、有效的目标、应用型的课程设置、实践型的培养过程以及具体可操作性的培养计划,高职学院在修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广泛调研、充分论证、集思广益,相继组织有关教师到苏州、无锡和盐城等地酒店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了解宾馆酒店行业各个岗位用人需求,并广泛听取酒店一线服务人员、领班和部门主管对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出适应企业需要、科学合理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2.1采取“2+0.5+0.5”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2+0.5+0.5”教学模式就是前两年在校理论学习,半年在酒店进行集中实训,最后半年在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训。 两年在校理论学习为学生打下了理论基础,半年在酒店毕业顶岗实训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基础,从而保证企业用人的连续性,既可安排在第二学期,也可安排在第三、第四进行,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交替,产学结合。

2.2采取理论课程、酒店实训、毕业顶岗实习三位一体

酒店实训应当与相应的理论课教学同轨,首先进行教师演示、学生再进行演练并现场操作,分别在课堂、校内酒店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教学实习集中半年时间,在校企合作的酒店进行,学生实行各个岗位的轮岗操作并集中管理,最终成绩实行校企统一考核;毕业顶岗实习半年时间,采取集中与分散、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最终的成绩由校企统一对学生进行毕业鉴定。

2.3校内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应突显实践性且专业课程设置上突出岗位性

行业与职业教育的特性都要求酒店管理专业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酒店专业教学的系统性与实践性。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方面,应更加重视学生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训与实践教学作为整个教学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使其具有系统性,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需要,设置一系列实践课程,进行不断线教学,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训练。总的说来,在强调理论课教学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使校内理论课与实訓课的学时比例达到4:6,以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课程建设策略

3.1夯实基础,强化动手能力,切实加强专业校内实训

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指导思想,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实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第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技能的综合实训。老师通过基本理论讲授、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物品摆放与使用技巧展示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接着利用学校酒店实训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操作演练,使学生对前厅、客房、餐饮等项目的服务与接待技能有基本的掌握。第四学期的校内实训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时的不足,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从而在第五学期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环境,使学生顺利实现毕业即就业。

3.2校企合作,共同管理,切实加强集中教学实训

应当看到,我国现代酒店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表现出强劲的社会需求,同时相应地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两年的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训,并不能适应当今酒店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因此半年的教学和实训是十分必要的。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说,集中教学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3.3工学结合加强最终的毕业顶岗实训

毕业顶岗实训是整个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相衔接,学生可以通过工学交替能够展示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操作能力,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展示自己的职业素质,不仅能够保证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而且还能使学生顺利就业,从而保证了学生顺利实训,巩固了院校外的实训基地,实现了学校与酒店的无缝对接。对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更高目标而离开合作企业的同学,除企业推荐外,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以保证学生的充分就业。(作者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0):10-12.

[2]范智军.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18-20.

[3]董鸿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6):47-50.

[4]李萍.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策略[J].科教文汇.2008(4):28-29.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9

引言

虽然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平稳,旅游产业繁荣景气,但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国游客满意度报告》显示,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88,处虽然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平稳,旅游产业繁荣景于“一般”水平,比下降5.78。我国每年气,但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国游客满意度报培养包括中专、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教育的旅游专业人才约30万人,但这一规模与我国旅游业每年70万的专业人才需求还相差甚远。因此,人才的缺乏无疑成为了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20全国共有1061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旅游大类专业,全国共招生12.91万人,毕业14.32万人,在校39.35万人。分为旅游管理类和餐饮管理与服务类2类,共包括22个专业。其中旅游管理类包括13个专业,全国共招生U.95万人,毕业13.5万人,在校生36.68万人。年旅游管理专业全国共招生5.00万人,毕业生6.16万人,在校生15.53万人。2013年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高等院校毕业生总数为18.54万,其中专科生毕业生数为14.32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7.24%。由此可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层骨干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由于各省市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从而决定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规格和数量有不同的需求;同时,由于各高职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安排等也不尽相同。然而,通过横向比较,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规格定位不准

目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基本以旅行社、宾馆酒店、景区景点等方向为主,课程体系也以这些基层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进行设计,因此一些院校把旅游教育培养目标笼统定位为培养高技术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这种培养目标既没有结合区域的旅游资源特征,也没有体现出本校的专业特色。同时,还存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规格定位上把握不准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过于过于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弱化了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的学生最终因缺乏操作技能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与旅游人才市场急需的实践能力强、具备管理潜质的应用型中高级服务管理型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相反,也有一些高职院校过于强调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管理知识与理论不足,最终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

1.2课程建设不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变化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在课程建设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上没有平衡好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有些高职院校课程理念传统,注重知识本位,重理论轻实践,而忽视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培养,缺乏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没有体现能力本位。与之相反,有些高职院校又过分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职业素质养成和后续发展的知识储备。

(2)课程设置雷同,既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也没有按照区域所需求的旅游人才规格来设置课程。

(3)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智慧的旅游、在线旅游以及行业、企业的新规范、新方法、新标准等内容因大多数院校未能及时更新到教学内容之中,从而跟不上行业发展。

(4)现代旅游专业教育对于学生职业兴趣和综合能力培养不到位,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教育,设置的选修课程虽然数量不少,但所占的学时比重轻,对于学生的创新、协作、沟通等能力培养不足W。

1.3“双师型”教师资源贫乏,实习实训环节有待改善

目前,在髙职院校中,从旅游企业调人任教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少,多数教师是从大学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有些教师没有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的机会少,缺乏实际岗位上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同时,由于旅游企业对专业建设的参与不足,实习实训环节的设计缺乏系统性,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计划和内容得不到有效地落实和有力地保障。

1.4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目前,多媒体教学是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旅游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已经达成共识;案例教学是各院校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而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使用不足,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仍然占有很大比例,而与国际接轨的“双语教学”以及“学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加强。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策略

2.1多方联动,打造“五位一体”的旅游职教联盟

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高技能专门人才,充分整合各种有用资源,在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培训机构、职教研究机构等之间搭建一个交流、互助、资源共享的平台,需要成立“五位一体”的旅游职教联盟如图1所示,从而形成政、校、企等诸元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生共荣的关系。这样不仅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实训场所不够、师资不足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提供机制保障。

通过成立联盟,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培训机构咨询机构、大学和职教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使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又承担培养人才的职责,从而使联盟具有以下职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环境;为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术培训、认证考试组织、协调与管理;规划专业教材的编写;为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科研活动等提供智力支持;收集研讨相关机构和专家的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建议;进行“课程改革”、“认证考试”;分享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等。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互动共贏,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职业教育体系诸元素之间的经济利益、政策利益、社会利益、人才利益和文化利益的互享,使培养人与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联动,有效克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科研与应用转化脱节等“两张皮”现象,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多方联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2.2把握市场需求,研究岗位分析

由于各地方旅游资源的不同,从而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类型以及规格也不尽相同,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据地方旅游资源,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找准学生就业岗位,认真研究岗位分析,从而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培养急需和紧缺的合格人才。比如,贵州、安徽、海南三省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人才需求增加趋势明显;内蒙A、三峡库区、苏北地区对旅游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人才备需求旺盛;泸州、吉林省对旅游规划与项目开发人才需求逐步增加;而黑龙江省和湖北省旅游商品的设计人才严重短缺京津冀旅游圈的建设对北京市旅游人才新需求必然增加。这些市场需求就为专业定位和就业面向提供了参考依据。

通过调研发现,旅游企业岗位如旅行社核心岗位中的计调、导游等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流程。比如,计调的工作任务包括价格谈判、线路设计、采购等,需要的都是建立在专业功底基础上的沟通、协调、设计、销售的综合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或工作的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整合,而通过岗位任务分析确定能力,进而根据能力的需求整合教学内容更适合专业人才培养|再比如,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认为酒店外语应用能力体现了员工在酒店中的岗位级别。管理的职位在酒店越高,对他们酒店外语的应用能力要求就越高,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酒店国际化的发展,也为人才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要进一步细分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行业的各个岗位分析’按照“初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的阶梯设计好学牛.的职业发展升迁路径,见表1,这样才能得到社会认可。

2.3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

旅游业是服务行业,学生应从内心真正理解服务的本质和服务的回报,需要学习操作性的知识并通过训练掌握相关技能,但同时,也需要学生有独立的思想、有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有批判和创新精神而且热爱这个行业。高职教育正是培养既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又具有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充分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

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均有各自的任务,专业教育是一种行动的、促使学生跟现实世界互动的实践活动,能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实用价值的教育,可以为个体在社会上的谋生做准备,因而广受欢迎。而通识教育旨在培育“社会人”,是一种思辨的、基于大脑思考的一种训练,使受教育者在智力、体能、道德、情感各方面均能和谐发展,具有非实用性、非功利性,需要依赖课堂知识,还需要学生在课堂以外的亲身体验,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其知识、能力和素质。在专业教育中融人通识教育,特别是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贯穿职业道德修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而在通识教育中可适当融人专业方面的内容,不仅丰富了通识课程的内容,而且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因此,要培养既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又具有健全人格和发展潜力的旅游人才,就应该做到两者的整合与统一。

2.4实施差异化学训交替式的的教学方案

结合旅游行业淡季与旺季的特点以及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按照学期安排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寒暑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可实施差异化的学训交替式的学训方案,如表2所示,通过人学后第1学年暑假实训的职业认证培养学生定位职业角色的能力;通过第2学年的专业技能训练、考证和寒暑假企业实习,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能力,并提髙学生职业素养;通过第3学年的管理运行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以上4种能力由浅人深,逐步递进,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训贯穿始终,实现人才“交互成长”和“素质养成”。既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也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

2.5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它决定了学校如何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要按照“打好基础、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把旅游岗位所需求的职业能力课程划分为“职业素质、职业基础、职业技术和职业拓展”4个模块,并据此构建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点和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如表3所示。

(2)要紧跟行业发展,构建基于旅游新职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新职业及其能力要求,一方面开发旅游网络营销或旅游电子商务、自驾游管理、餐饮创意设计等新课程,同时,创新性地将一些跨领域课程进行整合。例如将管理学类的课程整合成“旅游管理学基础”;将与动物、植物、地理、生态等有关的课程整合成“旅游环境与生态”等相关课程进行。

(3)增加学习的自主性,满足个性需求。目前,由于旅游护理、旅游营销与策划等方向“小而精”领域人才缺乏严重。因此,要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实际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有选择地开设专业方向课,为学生自主和更加合理的进行职业规划创造条件。例如开设急救护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保险销售与理赔、私人旅游顾问等课程以满足新兴职业的需求。

3结语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10

肥城矿业集团公司

王庆升

2005年,我国煤矿行业矿难事件连续不断,全年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共发生四起:2月14日,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14人;8月7日,广东省梅州大兴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死亡123人;11月27日,黑龙江省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171人遇难的特大矿难;12月7日,河北唐山开平刘官屯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91人,17人下落不明。

煤炭企业被重特大事件笼罩,安全生产成为煤炭企业的突出问题,并影响产能的提高。其中,煤炭人才缺乏是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部分煤矿事故与井下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矿工不懂安全规程违规操作有关,因此,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安全生产无人落实。同时,专业技术人才多年流失,缺乏补充,也是造成各地煤矿人力资源处于“断档”状态的主要原因。煤矿专业人才的缺乏不仅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还制约了煤炭产量提高。由于基层矿井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很多原来由技术人员把关的工程现在无人把关,造成采掘接替脱节不得不中途停工。使煤矿陷入“扩产—事故—减产”的怪圈,已经影响到国家持续稳定的原煤供应,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的“瓶颈”。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源是人才,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比较缺乏,与企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职工文化程度便低,学历层次与企业的科技化发展不相适应;技术工人队伍技能水平不高,数量偏少,高级技术工人短缺,与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许多单位出现技能人才“断层”和“断流”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全面提升职工竞争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已成为煤炭企业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客观需要和战略发展任务。

当前随着全国煤炭企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必须有可靠过硬的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尤为重要。从全国情况来看,原国有重点煤矿共有在职职工近260万人,但高素 质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与目前企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煤矿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有的单位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分配煤矿急需的本科毕业生,企业急需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工人。煤炭企业职工队伍素质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全面提升职工竞争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是企业职工培训教育机制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是职工技术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煤炭企业的客观需要和战略任务。

大部分煤矿事故都与井下没有专职技术人员、矿工不懂安全规程违规操作有关。煤矿人才紧缺直接导致安全生产无人落实。煤矿采区技术员在处理突发事件、确保井下安全生产中不可忽视,以前每个采区一般有2-3名技术员,但现在很多煤矿采区没有了技术员,仅有的几个懂安全、通风和机电的,都集中到生产科去了。

没有专业的技术员,生产方案拿不出来,安全措施制定不了,制定了也落实不下去,有重大危险源无法识别,有效的安全装置不会使用,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故就发生了。2009年,有些煤矿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国有重点煤矿都装上了“瓦斯报警断电仪”。这本来可以有效减少瓦斯爆炸事故,可是由于没有技术人员及时调试,许多煤矿没有坚持使用,等于是“装了白装”。

煤矿人才紧缺还使得产能难以提高。由于基层矿井没有技术员,很多原来由技术员把关的采掘方案都交给了总工程师,不少工程由于人手紧缺,造成采掘接替脱节不得不中途停工。

人才缺乏时时处处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原煤产量。如果有足够的技术人才,煤矿就能减少生产事故,走出“扩产—事故—减产”的怪圈;就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原煤供应,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煤矿人才为何如此紧缺?笔者发现,受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影响,加上前几年煤炭行情不好,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差的“后遗症”,煤炭企业人才只出难进,普遍出现了技术人才紧缺问题,有的甚至陷入“断档危机”。

有些煤矿企业要选个懂技术、懂管理的人当矿长越来越难了。有的好不容易选拔上来了,他原来的工作却出现空挡,没人做。某集团公司2009年需大中专毕业生230人,但到现在才招大批110人,而且大部分到矿办医院和学校,采矿、机电、通风专业的没招到一个。2009年前后,煤矿人才紧缺浮出水面。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煤炭市场行情低迷,煤矿经济效益较差,各地煤矿还以各种理由推掉国家分配来的毕业生,很多国有煤矿五六年没进一个大中专毕业生。2000年,一些煤矿开始感觉人手紧张,这时煤炭毕业生也供不应求了。

上个世纪90年代煤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煤炭行业艰苦、高危,煤校招生困难,不得不压缩甚至取消煤炭类专业。目前,全国煤炭行业原有的10余所煤炭专业院校,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由包分配改为双向选择后,为适应市场需求,这些学校纷纷改名换姓,脱去了“煤炭”、“矿业”的外衣,其煤炭专业的学生比例由原来的70%下降到不足10%。

与此几乎同步的是,我国高校的煤炭专业也出现了招生难,过去煤炭企业不要煤炭院校的毕业生,造成一些院校不敢开相关专业;现在煤炭企业急需人才,煤炭院校却招不到生源了。

与此同时,各地煤矿也出现了大规模人才流失。学校不培养,企业招不到,再加上人才流失,煤矿人才“断档”由此形成。

自主培养延缓了煤炭企业人才断档的速度,但随着煤炭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开工量增多,煤矿人才紧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主要能源,国家应站在维护能源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到煤矿人才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加大对煤炭产业扶持力度,增强煤炭产业竞争力、吸引力的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出台优惠政策,创新培养模式,使更多的学生就读煤炭专业、就业煤炭行业。

第一,应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加强舆论引导,多宣传煤炭行业效益好转的事实,多宣传到基础行业就业的先进事迹,吸引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投身煤炭事业。

第二,要扩大煤矿专业招生比例,做大源头基数;对煤矿类专业学生学费给予减免,吸引生源就读;要对到煤矿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高定工资,吸引毕业生到煤炭行业就业。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11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建议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一切教育活动。它具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组织灵活机动等特点,而且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无疑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目前,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条件还很有限,特别是校企合作实训条件还不能较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因此,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使其成为该专业实践性教学阵地,无疑是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需要。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现状

目前,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第二课堂的功能作用基本都定位于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上,还没有与该专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更没有与该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第二课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普遍存在教学缺乏系统谋划、缺乏专业老师指导、参与学生覆盖面小、缺乏科学评价与激励等问题。

1.教学缺乏系统谋划。目前,第二课堂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后面的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则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而很多学生由于自身主动性较差,再加上相当部分社团本身就只是徒有其名,没有实际活动,以致很多学生在后面的三个学期中基本只有课堂学习。

2.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目前,第二课堂教学项目主要由学校、教学院系两级学工部门、团委负责安排,由学生会或班委会具体组织实施,没有专业老师指导。这样一来,导致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质量保障。

3.参与学生覆盖面小。目前,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基本都是由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包场,实际参与学生数很有限,覆盖面小,无法让全体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受益。

4.缺乏相应的评价与激励。目前,对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既没有开展针对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效果等的过程分析与评价,也没有开展面向活动参与者的状态、优缺点、改进方向等的分析与评价。由于缺乏评价与激励,学生完全凭兴趣和个人感觉参与活动,直接影响参与人数以及参与质量。

二、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几点建议

既然第二课堂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那么,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完全可以将其作为该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将其从后台推向前台,由配角变为主角,使其得到更好的关注和利用。

1.将第二课堂教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与第一课堂进行统筹策划与安排。要想科学有效利用好第二课堂,就应对其功能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形式等均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与第一课堂进行统筹策划与安排。(1)在功能定位上,可以根据第

一、第二课堂的教学特点进行一个相对分工。(2)在教学内容方面,第二课堂可以进行环境与职业认知、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的教育与训练。其中,环境与职业认知教育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形势教育、实习与就业辅导等;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主要包括:office办公软件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等的训练。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方案策划与组织实施能力、现场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等的训练。专业素养训练主要包括: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等素养训练。(3)在教学形式方面,可以采用主题班会、晚会、竞赛、社团活动、参观考察、以及学术报告等形式实现。(4)在时间安排方面,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素养形成规律,结合第一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2.对第二课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激励策略。一是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即针对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明确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利用,确保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设计的科学有效。二是建立学生参与评价体系,即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次数与效果等,分单项、学期、学年以及在校总体表现等分别进行评价,目的在于确保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以及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他们今后能更好地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打下基础。如对比赛类活动,一方面,通过设置单项奖,并在活动结束时及时到位的形式对参与者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在活动结束后,应分别组织开展活动总结和参与者个人总结,即要对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效果等进行系统总结与评价,引导和帮助组织者反思活动过程,积累经验教训,为下次类似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基础;也要帮助参与者正确认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其对症下药,加以改进。对综合表现突出、效果较好的,给予学期、学年、大学期间实践积极分子、优秀实践者等荣誉称号。同时,评价结果计入学生档案,既作为其学期成绩的一部分,又作为其参评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等的重要依据,还作为优先推荐其实习、就业的依据。

3.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专业指导。一是为第二课堂配备足够的专业指导教师。由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全程控制指导,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为全体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并能在其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提供保障。具体可以单个活动项目为对象,视活动大小配备1~2名专业指导老师。也可以活动类型、小组或社团为单位,配备2~3名专业指导老师。二是加强指导老师的选聘、考核、与激励管理。第二课堂指导老师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还必须拥有较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强烈的责任感,热心学生工作。具体选聘程序可以由老师或学生推荐,再由专业教研室考查,报院系批准。对被聘为第二课堂指导老师的,应给予其适当的课时外津贴或项目指导津贴。当然,还应定期对指导老师进行考核与激励。如可参考第一课堂学生评价的方式,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态度、方式、以及效果等进行评价,一是帮助指导老师正确认识自己的指导工作,二是敦促指导老师不断改进自己,确保指导效果。对被评价为优秀的指导老师,可作为老师年终评优、职称晋升等的重要参考。

总之,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感性获取与理性认知相结合,能突出学生特长,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加强。

参考文献:

[1]第二课堂[DB/OL].2013-9-20.

[2]李宇红.财贸素养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12

目前,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条件还很有限, 特别是校企合作实训条件还不能较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因此,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使其成为该专业实践性教学阵地, 无疑是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需要。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现状

目前, 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 第二课堂的功能作用基本都定位于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上, 还没有与该专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更没有与该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第二课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普遍存在教学缺乏系统谋划、缺乏专业老师指导、参与学生覆盖面小、缺乏科学评价与激励等问题。

1. 教学缺乏系统谋划。

目前, 第二课堂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 后面的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则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而很多学生由于自身主动性较差, 再加上相当部分社团本身就只是徒有其名, 没有实际活动, 以致很多学生在后面的三个学期中基本只有课堂学习。

2. 缺乏专业老师指导。

目前, 第二课堂教学项目主要由学校、教学院系两级学工部门、团委负责安排, 由学生会或班委会具体组织实施, 没有专业老师指导。这样一来, 导致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没有质量保障。

3. 参与学生覆盖面小。

目前, 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基本都是由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包场, 实际参与学生数很有限, 覆盖面小, 无法让全体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受益。

4. 缺乏相应的评价与激励。

目前, 对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既没有开展针对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效果等的过程分析与评价, 也没有开展面向活动参与者的状态、优缺点、改进方向等的分析与评价。由于缺乏评价与激励, 学生完全凭兴趣和个人感觉参与活动, 直接影响参与人数以及参与质量。

二、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几点建议

既然第二课堂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那么,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完全可以将其作为该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将其从后台推向前台, 由配角变为主角, 使其得到更好的关注和利用。

1.将第二课堂教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 与第一课堂进行统筹策划与安排。要想科学有效利用好第二课堂, 就应对其功能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形式等均纳入专业教学计划, 与第一课堂进行统筹策划与安排。 (1) 在功能定位上, 可以根据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特点进行一个相对分工。 (2) 在教学内容方面, 第二课堂可以进行环境与职业认知、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的教育与训练。其中, 环境与职业认知教育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形势教育、实习与就业辅导等;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主要包括:office办公软件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等的训练。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方案策划与组织实施能力、现场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等的训练。专业素养训练主要包括: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等素养训练。 (3) 在教学形式方面, 可以采用主题班会、晚会、竞赛、社团活动、参观考察、以及学术报告等形式实现。 (4) 在时间安排方面, 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素养形成规律, 结合第一课堂学习内容, 进行合理安排。

2.对第二课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激励策略。一是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即针对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 明确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利用, 确保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设计的科学有效。二是建立学生参与评价体系, 即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次数与效果等, 分单项、学期、学年以及在校总体表现等分别进行评价, 目的在于确保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以及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 为他们今后能更好地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打下基础。如对比赛类活动, 一方面, 通过设置单项奖, 并在活动结束时及时到位的形式对参与者进行激励;另一方面, 在活动结束后, 应分别组织开展活动总结和参与者个人总结, 即要对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效果等进行系统总结与评价, 引导和帮助组织者反思活动过程, 积累经验教训, 为下次类似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基础;也要帮助参与者正确认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以便其对症下药, 加以改进。对综合表现突出、效果较好的, 给予学期、学年、大学期间实践积极分子、优秀实践者等荣誉称号。同时, 评价结果计入学生档案, 既作为其学期成绩的一部分, 又作为其参评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等的重要依据, 还作为优先推荐其实习、就业的依据。

3.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专业指导。一是为第二课堂配备足够的专业指导教师。由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全程控制指导, 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为全体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并能在其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提供保障。具体可以单个活动项目为对象, 视活动大小配备1~2名专业指导老师。也可以活动类型、小组或社团为单位, 配备2~3名专业指导老师。二是加强指导老师的选聘、考核、与激励管理。第二课堂指导老师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 还必须拥有较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强烈的责任感, 热心学生工作。具体选聘程序可以由老师或学生推荐, 再由专业教研室考查, 报院系批准。对被聘为第二课堂指导老师的, 应给予其适当的课时外津贴或项目指导津贴。当然, 还应定期对指导老师进行考核与激励。如可参考第一课堂学生评价的方式, 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态度、方式、以及效果等进行评价, 一是帮助指导老师正确认识自己的指导工作, 二是敦促指导老师不断改进自己, 确保指导效果。对被评价为优秀的指导老师, 可作为老师年终评优、职称晋升等的重要参考。

总之,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 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 感性获取与理性认知相结合, 能突出学生特长,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中, 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加强。

参考文献

[1]第二课堂[DB/OL].2013-9-20.

[2]李宇红.财贸素养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地籍测绘技术流程下一篇:乡镇环境卫生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