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临床营养学科建设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郝义彬,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院长,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河南省及郑州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化临床营养学科建设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化临床营养学科建设论文 篇1:

建设“五型”军队医院

伴随着1948年古城沈阳的解放,原国民党东北联勤总医院被改编为东北军区卫生部直属医院、第一陆军医院,1956年更名为沈阳军区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历经了战火硝烟的洗礼,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步伐,如今的总医院秉持“姓军为兵、服务军民”的宗旨,成为了辐射东北地区、专科技术特色突出、医学科研硕果累累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甲医院。

“五型”医院 强质量 保品质

作为军队医院,如何在保持军队特色的同时谋求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总医院院长侯明晓给出的答案是建设“五型”医院。“当前首要的工作任务就是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为目标,围绕建设‘打仗型、研究型、智慧型、示范型、服务型’医院谋篇布局,着眼建设新常态,树立工作新状态。这是推进强军目标在医院落地生根最直接的抓手、最有效的载体。”

侯明晓表示,要建设“五型”医院,首先要振奋精神状态,将思想聚焦到发展上。“有3种模糊认识必须要澄清。”侯明晓认为不能将军队改革、床位缩减和现实困难作为阻碍医院发展的借口。“改与不改,医院都要发展,只有发展好了,才能积极应对改革,把握机遇适应改革。

其次,不可否认床位规模影响收治、收入,但医院发展靠规模效益的时代已经过去,最终要靠内涵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有要提升服务品质。军队医院存在的价值在于官兵,发展为兵、强院为战是永恒主题。”为此侯明晓提出要树立服务形象、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服务作风。

要树立服务形象,不仅要从态度上强调要求,医院还从理念、制度入手,坚持从服务方式、服务投入和服务奖惩改起,兑现“为兵服务十项承诺”,量化医德医风考核。

为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围绕建设服务型医院、服务型科室的目标,确立了4条标准,包括实现全流程服务;实现全方位服务,在抓好院内服务的基础上,注重关口前移;实现人性化服务以及“一站式”服务。

再次,“医院三分靠建,七分靠管。”侯明晓表示,建设“五型”医院,还要强化管理效益,这不仅是建设现代化医院的要求,更是当前医院最现实的需求。为此医院着重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是医疗质量管理。目前医院构建完成了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形成重症管理、感控、合理用药、“五师”(医、药、护、心理和营养)共管临床、优化制度流程5个环节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使医疗纠纷发生率连续3年不断降低。第二是医疗环境的优化。近几年医院持续加强“四个形象整治”,使医院环境形象得到一定改观。第三要做好医疗支持体系,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主要方式和打造智慧型医院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医院的信息化投入水平连年保持在医院纯收入的3%~5%,并与辽宁省卫生计生委联合,作为试点单位推进“互联网+医疗”的相关计划。

此外,“医院竞争归根结底是学科的竞争,学科的比拼最终要靠内涵质量。”侯明晓强调要创新学科技术。近年来,围绕“五型”医院的建设,医院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发展,使学科实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医院首次跨入全国了百强医院行列。而基于当前医院的发展现状及需求,侯明晓提出了抓“五型”学科的理念,细化完善了“医教研一体化”思路,力求尽快形成学科技术的特点特色。

最后,侯明晓表示要推动制度的落实,这是医院政治安全、行管安全、医疗安全的保证。具体来说,医院在三个方面从严从紧,严抓组织制度、行管制度和财经制度的落实。目前在钱、物的管理使用上,医院已经出台了各项制度,规定凡属医院招标采购范畴的,都要坚持集中招标采购,科室全程参与管理,机关全程掌控把关,纪委全程介入监督,尽最大努力堵塞管理漏洞。

“‘五型医院’建设是指导全院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工程。全面深化改革即将启动,谋求在转型中快速发展是我们这一代总医院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医院政委杨光辉不无感慨地说。

学科建设 凸显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总医院拥有2个全军研究所、1个省级研究所、1个全军重点专科实验室、6个全军专科、专病中心和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以及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华医学会确定的17个培训基地。此外,高学历人才群英荟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3级以上专家15人,高职专家240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47人次。

对于学科技术发展,医院管理团队一致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问题。首先是思考学科目标怎么定位。要把目标规划定准、定实,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好“妄自菲薄”。重点学科要坚持全面发展,按照“五型学科”建设要求,拿出可行措施;一般学科要突出特色发展,单项突破、重点建设。

其次要思考人才梯队怎么培养。人才是未来,育才是责任。没有人才,学科建设就没有了支柱。“目前医院已经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出国研修问题制定了暂行规定,对上争取政策,对下加大激励,总的想法就是给优秀人才的成长搭梯子、铺路子。”杨光辉介绍说。

此外,要思考怎么提升专业技术。技术是医院安家立命的看家本领,没有技术优势就没有竞争优势。“要保住传统技术、发展特色技术,引进创新前沿技术,就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整合科研资源、人才资源,集智聚力抓一批拳头产品。”主管这项工作的副院长王佳说。

最后要思考学科品牌怎么打造。打造学科品牌,有医院规划投入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自我发展、自主创新。“医院有很多学科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起来的,从他们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小学科可以创造出大品牌,小专业也可以发展成大品牌。在学科建设中,要树立品牌意识,拿出品牌战略,制定品牌路径,立起品牌标准,逐步建成能够引领专业发展的品牌学科。”这是副院长王可的深切体会。

坐落于沈阳市中心城区,与辽宁省人民医院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都相距不远,身处这一医疗圈内,总医院副院长仲怀春认为要在综合发展中体现特色。“我们可以有长处,但不能有短板。应该更好地发挥和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优势,要让过去不是很突出的科室突出发展。”仲怀春说。

但当前医院面临着床位控制等一些限制条件,作为医院管理者,需要考虑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优势学科。王佳表示,医院目前实行床位的浮动式管理,尽可能给优势学科一个宽松的平台。

“再有就是要突出我们的特色。”仲怀春以医院的胸痛中心为例表示,心血管病研究所是医院的2个全军研究所之一,是传统的优势学科,胸痛中心是东北地区第一家国家认证的,二者的结合突出了优势学科的优势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未来,医院还将结合另一个全军研究所——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的优势,建立脑卒中的绿色通道,这正是医院对优势学科给予的优势平台。“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要具体到专业,结合专业特色考虑学科发展,才能真正把学科做起来。”

“学科建设其实本质上是一个队伍建设,也就是人才的建设。”医院政治部主任王强表示,医院多年来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领军人物的培养。“大家都知道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作用,关键是如何发现、培养,让他脱颖而出,并且让他有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

因此,总医院多年来一直重视对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的选拔任命,坚持从业务素质、同行评价、基本学历、管理能力、学术任职等方面对有潜质的人才,实施公开竞聘选拔,再通过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目前总院的科主任都是比较年轻的,能够让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是学科建设取得成绩的重要标志和手段。”医院副政委田敬革表示。

合理用药 服务为民

在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的目标。而在总医院,2007-2014年,住院患者药费占比从43%降至26.6%,2015年上半年又降至24.6%;抗菌药占比从33%降至11.1%;抗菌药使用强度从70DDD(限定日剂量)降至35.2DDD;单床单日药费从960元降至600元以下。

“药占比不是绝对值,要科学、客观地看待,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基础上,让新的治疗手段有用武之地。”侯明晓表示,因此降低药占比的核心是合理用药,而不是一味减少用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真正将药占比控制下来。

“你得先弄明白,在药占比高的情况下,哪些部分是不合理的,将不合理的部分去掉,剩下的就是合理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杨光辉表示,一靠教育,二靠管理。通过对不合理用药剖析,可以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利益因素、技术因素、差错因素和组织运行上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原因,医院也采取了多种对策,从文化上、制度上“砍”掉不合理用药。

为强化合理用药意识、端正用药目的,医院面向全员发动、培育合理用药的文化,包括开展“医德医风”教育、“价值观”教育、“双廉六制”活动,并举办“合理用药”专题医疗质量分析会,加强医德医风考核考评,最终在全院形成了合理用药的文化。

其次,医院对药事管理实行“去行政化”,落实《医院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控制药品品规,控制基本药品的采购价格,加强重点药品监管,实行《医院常用药品目录》分级管理。

为从源头上控制高价药、促销药,医院与药品供应商签订协议,规定药品供应商不得向医院提供各类回扣或提成,一旦违规,医院将扣罚药商信用金(最高可达药品销售额的10%),视情况采取诫勉谈话、再次议价、延迟回款等措施,情节严重的供应商则会直接出局。同时,医院还会将相关情况通报给地方监察部门和工商部门。

医院还严格规定新药的引进流程和引进标准,每种药品进医院必须有临床科室的书面申请和药品采购供应小组的调查报告,再经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专家的论证、审核。

此外,医院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手段,力求让全员用药情况“可视化”,从而让用药情况阳光、透明。为此医院采用了多个软件,从事前预防、事中干预和事后监管三个方面提供合理用药的信息支持。在事前干预系统中,通过刚性拦截与柔性拦截以及提示有效地减少了禁忌、错误,对特殊用法和人群发出警示。在临床药师工作站中,建立了药师、医师的沟通平台,让临床药师工作记录一目了然,并方便药学服务绩效考核。在住院患者合理用药评价系统中,设置住院患者药疗医嘱评价以及抗菌药物医嘱的专项点评,同时在合理用药动态监测系统中,展现药品使用趋势,实现了有效监管。

用药知识与技能的欠缺,也是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一个因素,为了给合理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医院致力于提高全员的合理用药技术素质,将知识培训考核经常化、制度化;并创造性提出“五师服务临床”理念,组建了一支专业临床药师队伍,定期参与院级疑难病例讨论,参与日常会诊、查房、病例讨论;同时建立“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合理用药点评”。

如今,医院培养了临床药师22名,带领40余名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进修生服务于全院临床科室,是国内最大的临床药师团队。临床药师全面参与医嘱审核、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治疗方案制订等过程,每天对临床用药合理性进行监护,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进行干预;每周参与院长查房,点评科室合理用药情况;每月与临床科室主任一起分析科室合理用药形势。这种做法,不仅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也有效遏制大处方、过度医疗等现象。目前医院已成为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和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

杨光辉表示,加强合理用药是公立医院适应国家医改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医院内涵质量建设的重要一环,更是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和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曹原

信息化临床营养学科建设论文 篇2:

承百年院史重任,砥砺求新向前行

郝义彬,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院长,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河南省及郑州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全国2013年医院服务“改革创新人物奖”、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河南省第四届优秀医院院长,河南省医改创新优秀院长,河南省结核病防治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迁安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先进个人,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表现突出,郑州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一次。

长期从事医院管理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学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公共卫生硕士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型人才“51282”工程领军人才。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及有影响的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近年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近10项,获省部级、市厅级奖项10余项。

2015年10月,郑州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医院新的领导班子,70后的郝义彬出任郑州人民医院院长。

亲和低调、务实创新,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职业生涯中,几乎涉足医院管理中所有关键岗位,历任省会三家医院掌舵人,是熟悉他的同事与朋友了解的履历。

而今,医改在深入、时代在变迁、挑战不断涌现,如何打造医院品牌?如何树立医院形象?这是接受沉甸甸的郑州人民医院大担子的郝义彬都要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怎么破题?

郝义彬说,惟创新才能顺势而上,惟创新者方能谋势布局。

披荆斩棘寻突破,他一直步履稳健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郝义彬上任院长之后,没有搞“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俯下身子搞调研,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医院改革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参加者的诉说,掌握医院真实的情况。那么,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医院到底“新”在哪里?他反复地问自己。

在一番研究思考后,他得出了医院之创新首先新在专科特色。2016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在全市率先成立“郑州市人体器官移植中心”,成为河南省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器官移植医疗中心建设的主体单位,肾移植和肝移植手术例数实现突破;推行全院血糖管理模式,成立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为慢性病管理打下基础;开展肺结节和胃癌筛查,成立了肺结节诊治中心,为开展肿瘤早期预防积累经验;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建立了“医护一体化”全程分层级护理模式,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加强临床药学科、临床营养科服务,打造科研、教学平台,补齐医院发展短板,因成绩突出,医院成为全国第15家“临床用药示范基地”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郑州人民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国家先心病三级防治培训基地河南基地、全国早期胃癌筛查研究网络协作中心、国家级皮肤医疗美容示范基地等一大批基地相继落户,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技术实力。

专科建设的能力强了,人民群众遇到疾病痛苦时,就会想到郑州人民医院,愿意来寻求更好的治疗与帮助。

有几个强大的特色专科,是可以突出郑州人民医院的医疗品牌,但郝义彬认为,这些远远不够,真正能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好务的医疗机构应该是整体都强。所以,他下大力气在医院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上。两年多来,他带领医院进行了战略改革和结构性调整,为下步发展打下基础: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分开的原则重新设置了职能部门,建立现代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依法依规治院的规范性文件体系;建设一支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的医院管理队伍;加强职能部室团队的作风和纪律建设,形成医院“严实勤和、仁爱敬廉、荣责自远、知行合一”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从领导班子做起,一级带动一级,提高管理水平和保障服务效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医院各项工作逐渐步入科学、规范的正轨。

他认为,只有夯实了现代医院管理的基础,才能让各专科良性发展,特色更特,专科更强;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体验到“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现代医疗服务。

踐行公益履职责,他始终怀揣初心

“以‘健康大众、奉献社会’为己任,真正做‘人民健康的守护神,大爱无疆的奉献者,健康中国的生力军。’”

作为有着十几年院长履历的院长,郝义彬热衷公益事业,并将慈善工作和慈善理念融入其医院管理和医院文化中,最大化地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塑造医院人文品牌。在任职院长以来,带领医院累计向慈善总会捐赠610万余元。

在他的引领下,郑州人民医院与郑州市慈善总会联合,成立了“郑医?生命之光”慈善救助基金,截至目前,向“郑医?生命之光”基金共注入750余万元,受益患者高达2万余人次。

一项项善举,为贫困患者带来真正的福祉,缓解了患者的燃眉之急,彰显了大医情怀;一次次公益活动,为广大市民送去了慰藉与温暖,书写了郑医人的责任,无形中树立了医院的品牌形象。

正是在公益道路上的坚持与笃定,郝义彬院长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工会之友”、“风云爱心个人”等称号,并在第四届“郑州慈善大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最具爱心楷模奖”。而他带领的郑州人民医院,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社会反响也是好评如潮,使郑州人民医院在竞争激烈的医疗环境中,凭借着人文品牌优势而勇立潮头。

协同共进树品牌,他一步一个脚印

“医防康协同,医教研协同,这是医院发展的两条主线两个协同既是理念,又是实践;既是目标,又是指引。”

有人认为,一个综合性医院,发展好专科,管好病人就行了。但郝义彬不这么认为,他意识到,如果没有医教研、医防康“两驾马车”的协同发展,医院发展没后劲,党和国家倡导“以健康为核心”的卫生政策理念就不能夠落实。

在医教研协同发展方面,他支持成立了医学教育中心,用于临床医生、全科医生、规培生、临床护理人员等的教学和培养。此外,还承担了河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以及郑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任务。提升医疗技术,保障医疗安全,离不开临床教学水平的提升。临床教学能够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为医院培养人才队伍,下一步医院还将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等打造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在医防康协同发展方面,医院健康医学中心已经投入运营,其中包括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家庭医生服务中心等,我院在肺结节筛查、全院血糖管理、以及健康医学中心运营等方面,将疾病预防的关口前移,争取实现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与医疗的无缝衔接。在康复方面,以中医为主线,从治未病到中医特色专科、中医康复、中医老年医学,形成相对独立的康复中心,打造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

无论是医防康协同,还是医教研协同,其核心都是一个“医”字。作为一名资深的医院管理者,郝院长带领的领导班子始终清醒地知道,学科建设、业务发展永远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两年来,医院学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省卫计委的评审中,医院获评神经病学等5个重点学科,以及骨外科学等4个重点培育学科;在郑州市卫计委的评审中,获评肿瘤免疫学、血管外科学2个重点学科和护理管理学等7个重点培育学科,重点学科的数量和质量在市属医院中名列前茅。

作为一名院长, 郝义彬深知品牌的打造及宣传的重要性,在他的指导和引领下,医院以微信、网站、头条号、院刊、电子屏等为宣传载体,以视频、图片、文字等为宣传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医院的人文、技术、服务、正能量,讲好郑医故事,树立医院品牌形象。

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微视频已成为品牌宣传的主流,医院出品的以真人真事改编的微电影《暖医》,先后荣获2017全国健康教育微电影评比最佳微电影奖、第四届“根亲中国”微电影大赛十佳影片奖;医院职工自编自演的MV《一次就好》2016年度最具传播力医院微信作品奖、丁香园举办的医界最强音全国一等奖;微视频《重生》获得郑州市卫计委举办的纪念医师节微视频评选三等奖;《护士节玩转快闪,嗨起来》2016年度医院微信公众号10万+作品。同时医院官方微信先后荣获全国综合性医院微信公众号二十强、中国医院微信公众号百强等荣誉称号。

开疆拓土谋发展,郝义彬布局规划着:郑州人民医院总部是“孵化器”,郑东院区就是“练兵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路在这里进行检验和演练。

一个创新的医疗服务优质品牌之树,正在中原腹地庇护着人们群众的健康。

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介绍

2018年4月30日上午,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正式开诊。这一天来之不易,它凝结着郑医人的期望和未来。郑东院区是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医疗集团开疆拓土的重要一步,是院总部在管理和学科建设上的延伸。在郑医集团发展的格局中,郑东院区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任务,是集团内的开拓者、创业者、引领者。

郑东院区着力打造的优势专科有:一体化家庭式产房、医疗美容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拿一体化家庭式产房来说,是该院区重点打造的特色项目,孕妇从入院、待产、生产、到出院,都在一个房间里,设计非常人性化,家庭式产房分为豪华套房、单间等不同档次,每个房间均有待产、生产、陪护、婴儿洗澡护理等功能。同时,还设有普通病房,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家庭需求。

此外,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专门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并在基础建设、环境理念、流程设置上均本着“以人的健康需求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展开,针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全面展开全程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打通健康体检和医疗的桥梁,打造“全人、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除开展预防接种、健康体检等服务外,还提供健康档案建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健康宣教、健康跟踪等全方位健康促进服务。

下一步,医院的人员要全面进驻,专业、硬件、设施、设备等要进行深度磨合,一个月后,将进入建设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专业技术和管理方面,郑东院区是总部的延伸,要重点打造医学美容中心、家庭化产房、健康医学中心,实现郑东院区发展的目标,更好地为东区人民服务。

作者:杨季菱 张颍

信息化临床营养学科建设论文 篇3:

为医疗设备“治病”的中国好医工

白大褂,医院里最为常见的一道风景线。鲜为人知的是,医院里还有一群蓝大褂——临床医学工程师。近日,盐城市临床医学工程师唐武芳当选2014年“中国好医工”全国十佳,并获最具网络人气奖。

22年前,唐武芳从南京卫生学校医用电子仪器维修专业毕业,成为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医工。面对医院日渐增多的医疗设备和日新月异的医疗新科技,尤其是从国外进口的高科技含量的医疗设备,让唐武芳深深感受到知识储备的轻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复杂的医疗技术调动了唐武芳知识储备的“饥渴感”。工作以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书,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工作之余,他起早带晚地猛“啃”,经常会为弄准一个技术参数而熬上几个通宵。几年下来,他不仅过了英文关,更提升了医疗设备维护理论水平。

十多年的刻苦钻研,唐武芳先后取得南京大学电子技术与微机应用、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他获得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并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唐武芳还迈开腿用走学的方式,先后多次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三十多家医院进修和考察学习,并参加了超声、血透、监护等十多个设备维修专业培训。

唐武芳笑称自己是杂家,公共营养师、计算机工程师,他都有所涉足。而正是这样的博闻强识,使他成为技术及管理的多面手。他还两次编著《测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获得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嘉奖。

大大小小的设备数千台,任何一个细小的故障都有可能给病人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无论白天黑夜,只要设备报修,唐武芳总是随叫随到,绝不延误。即使没有报修,唐武芳也不闲着,他加班加点做好设备的定期测试保养,以提前消除隐患。这些年,他几乎摸透了医院每一件医疗设备,不管什么问题,到他手里几乎是手到病除。由于对技术设备坚持防治结合,他每年都为医院节省上百万元的维修费。

与冰冷的医疗设备打交道,对于这个缺少人气的工作,唐武芳靠的是一股子热乎劲。为了跟踪管理医疗设备,确保万无一失,唐武芳经常跟着主刀医生泡在手术室。用他的话说就是:“我的高级工程师职称,就是在手术室里‘泡’出来的。”

唐武芳的儿子出生的那一天,正碰上当天有五台心脏直视手术,而心脏手术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人工心肺机出现温度不稳定的情况,增加了手术风险。唐武芳在手术室里一泡就是十多个小时。正是由于他的严防死守,人工心肺机等设备没有出任何问题,手术取得成功。当所有心脏手术完成时,妻子却早在同院手术室做完剖腹产。

唐武芳心怀愧疚,妻子却理解地说:“你做的就是这份工作,设备要是出故障,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二十多年来,唐武芳先后1200多次参与心脏直视手术及肝、肾移植手术等重大手术,为现场设备保驾护航。主刀医生们都说:“有唐武芳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泡手术室也泡出了十多万字的论文,唐武芳撰写的《临床医學工程学科建设和管理》《浅谈血透中心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等三十余篇论文,在多家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唐武芳还被医护人员称为安全卫士。原来,部分医疗设备如果防护不当,会在使用中出现放射性固体和液体废物、γ射线、x射线等辐射现象。唐武芳从严从细把好现场本底检测、设备机房布局及医患通道、诊疗过程中的个人防护等一百多道关口,并协调疾控部门、环保部门,做好放射诊疗、辐射环评的评价和验收,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构筑起防辐射的安全防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健康报》《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联合启动的2014年“中国好医工”评选活动中,作为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南医院)设备处负责人,唐武芳凭着扎实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历经专家评审团双盲式初审、现场考核、专家答辩复审等环节,最终从全国三百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力摘“监护、血透及超声系列分组”第一名,荣膺第五届“中国好医工”全国十佳,并荣获最具网络人气奖,成为全国唯一“双奖”中国好医工。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作者:姜琰 徐向林

上一篇:质监局消防安全实施方案下一篇:双十二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