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共9篇)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截至目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医疗信息化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是又一路走得很艰难。与金融、税务等行业如火如荼的信息化相比,医疗信息化显得有点不愠不火。一方面,医疗信息化市场前景广阔,每年有高达40亿元的市场;另一方面大部分从事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公司又未实现显著赢利,这是一个相当矛盾而又长期存在的现实。
一般说来,医院信息化包括医院管理信息化、临床管理信息化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3个阶段。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停留在第1个阶段,信息技术在真正的诊断、手术中的应用还很少。大部分医院还只能在财务、人事、划价、收费等环节实现计算机管理,局限于模仿和替代入工作业流程,而极少涉及临床信息,并缺乏对医疗临床功能的直接支持。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认为,现在不少医院的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医院管理流程的计算机化,并不是真正的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今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不再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中去。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1)造成医疗信息化步履艰难的原因很多。首先是体制的难题。据专家估计,一个三级甲等医院要实施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至少需要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而这些投资的大部分需要医院自己筹集。因为目前国家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减少,只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另一方面,医院本身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赢利受到严格的限制,导致医院很难一下子投入巨资用于信息化建设。据卫生部的官员介绍,医院的信息化基本上是自力更生,大都采取了边积累边建设的方式。所以,有业内人士表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个过程,而不是项目。但有些医院由于受到赢利的压力,更愿意投资购买一些可以马上产生效益的医疗设备,如CT机、麻醉机等,而不愿意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信息系统上投巨资。
(2)医学自身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技术和医学的结合极其困难。由于太过专业,而且业务流程十分繁琐,医疗信息化本身的复杂程度非一般的其他行业所能比拟。不做医疗信息化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艰辛,仅验血一项就有几十个指标,要实现化验信息化,就必须把机器化验出来的结果全部数字化,还要做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谈何容易。可以说,目前所有最尖端、复杂的信息技术都已经在医疗信息化中得到应用,但全球仍然没有哪一家医院能算得上已经实现了医疗信息化,由于对医疗行业信息化复杂度估计不足而导致系统失败是很多见的。例如IBM在20世纪 60年代就尝试过开发和在医院中实施HIS系统,原以为把政府和其他行业用得好的财务管理系统照搬过来就行,结果由于忽视和轻视了医疗环境的复杂性而失败。
(3)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得以迅速发展,必须有一批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过程中,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更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好不容易引进了这方面的复合人才,可由于体制的原因,这样的人才在职称评定及职位升迁方面却不能享受优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以至于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
(4)现有的HIS产品性能很难使用户满意,医院对信息化管理软件选择存在概念不清,软件在使用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升级后长时间死机,中、西药剂科盘存不准确,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医院管理需求。特别是长时间死机造成了工作被动,病员不满,对医院工作影响很大。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的王继中教授认为,当前国内HIS产品在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瓶颈有3个:第一是所选择的数据库平台不当;第二是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和工具欠佳;第三是在如何建设中大型HIS系统上还缺乏经验。解决的方法
(1)在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成立暨全国及广东卫生信息技术学术交流会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透露,今后3年,国家每年将对医疗卫生系统投资80多亿元,而在以往,这一投资不过10个亿左右。其中,为了加快完成医疗卫生网络信息化,卫生部的信息化规范中明确规定,今后医院必须将每年收入的5%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支出。针对医院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内资深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信息中心主任何雨生研究员提出了,扭转信息化和管理之间的脱节局面。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变信息化推动管理为管理带动信息化。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对医院的发展的重要性,参与到医疗信息化改革中来。医院HIS的建设是一种基础建设,是医院建设的硬件设施,是医院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的有力手段,是医院内部管理的一次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评价一所医院高水平管理的重要指标。
(2)在处理信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问题上,医院管理者要给予必要的重视,医院信息部门与其它临床科室一样,是一个现代化医院必备的后勤科室。一旦医院中心交换机出现问题,将造成全院各系统的瘫痪。将造成上10万元的损失。对于默默工作在医生光环后的英雄,对于人才引进,工资福利问题,要提到医院的日常事务上来。从而推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稳定、快速、发展。
(3)在HIS产品方面,医院和软件开发厂商之间关系建立的基础和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升级,以及不同数据平台软件之间的整合具有巨大的影响,关系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医院信息化管理软件来说,应紧密围绕医院管理目标,体现管理思想,任何软件都不是“万能”的软件,因此必须从医院实际出发,针对具体情况,本着“优质、高效、低能”的管理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其中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根据网络系统的相应时间、事物处理实时性要求解决存储、通信容量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医院对网络操作的具体要求,确定操作系统、汉字系统,应用软件等网络运行环境;充分考虑整个网络的开放性、可扩充性、维护性,以及先进性要求,为医院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提高性能以及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问题。总之要在充分调查医院的基本要求后,编写可行性报告与需求分析报告,与使用科室充分交换意见后同软件提供者充分协商后实施。并编写实施规划,按规划分步实施,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从IT企业来说要是想从事医院的信息系统的开发,一定要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实力,而且要投入,多和医院交流、沟通,才能真正为医院解决问题。而从医院方面来说,一方面要全力配合软件开发人员好技术调研和系统应用工作。另一方面要培养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来说既不是简单购买一台大型设备的概念,也不是做一个2-3年能完成的课题项目的概念。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和涉及了太多的学科内容。在此,我们可以借鉴江门市人民医院,采用“没有接口的大集成”方法,医院全部应用系统由一家公司完成,系统间没有无缝连接,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LS)、实验室管理系统(LI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体检系统及其它系统的有机融合,使之
一体化,实现了管理信息、医疗信息、影像信息、实验室信息、病人信息、病历信息、药品信息、财务信息、物资信息的高度共享。
1 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1 医院信息系统不完善
医院的财务记账系统包括工资结算、购销核算等子系统。目前很多医院还在使用传统的会计软件, 而传统的会计软件只有财务部门才能使用, 无法和其他部门进行资源共享, 数据传输缺乏一致性、系统性, 不利于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另外, 医院应用会计软件主要是为了会计核算, 而很少考虑到财务管理。医院财务指标往往是在财务报告编制出来之后进行人工计算, 降低了效率。如果领导要想了解经济信息, 财务人员一般需要加班统计数据, 而且是已经处理过的数据, 不具有时效性, 或许还会出现计算失误的情况。由于缺少及时的动态资金流信息, 医院领导层很难控制资金流, 不利于决策。
1.2 财务数据不规范
医院使用的财务数据标准没有统一, 也没有规范的信息编码, 由此导致信息资源难以共享, 财务数据不能被有效整合,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于财务数据的利用程度不高, 财务信息无法及时披露, 在程序操作上容易出现错误。当前, 医院的业务管理账目在不断增加, 会计业务工作量更大, 要是不能解决好财务数据的统一性问题, 就不利于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
1.3 缺乏专业能力强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财务信息化是一门交叉学科, 它融计算机科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于一体。医院有一些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一些计算机知识, 但是与实际应用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对于财务人员来说, 其后续教育中缺少财务信息化管理培训。当前, 熟悉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财务人员还比较缺乏, 有不少人不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知识, 如果在应用时出现了突发事件, 则很难应对。
2 如何做好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
2.1 提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医院的管理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做好财务管理, 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反映医院的整体效益, 还能够帮助医院收集、整理各种业务运营信息。所以, 财务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十分重要。医院要想建设财务信息化, 那么就需要将其作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从医院领导到财务人员, 都需要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要具有紧迫感和责任感, 努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医院的相关领导需要按照医院的运营情况、财务发展、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科学布局财务信息化建设, 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同时, 以财务信息的实用性、综合性为主, 确立目标, 通过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来进行基础性建设。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执行才能进一步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另外, 要对医院内部进行监管,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2 统一医院财务信息编码
医院要想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 就必须重视财务信息编码的统一性问题。可比性、交换性是规范的信息编码的两大特点。畅通的信息、能够共享的资源是信息编码能够统一规范的保障, 财务信息系统必须能够实现财务管理部门内部信息的互通, 信息采集和处理也要及时。规范、统一的信息编码是医院对其财务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的重要基础, 能够为医院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资料, 从而让领导能够据此作出正确而科学的决策。另外, 医院要想保证财务资金的安全, 必须统一和规范财务数据管理, 将资金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从而减少医院的成本。因此, 医院必须保证财务数据能够正确、完整地输入管理系统中, 在输入时要进行严格的校验, 以防出现错误数据。只有提高财务工作质量, 才能真正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3 培养财务信息化人才
医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财务信息化人才。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医院的财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说, 作为医院的财会人员, 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财会知识和相关业务经验, 还要对各种必要的电子信息工具十分熟悉。因此, 医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引进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化综合性人才。首先, 医院要对岗位上的财会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培训, 实施综合性的会计信息化培训, 使之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财务信息软件, 能够独立使用和维护财务信息化系统。其次, 医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引进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 以此弥补医院财务信息化系统设计和开发人员的不足, 从而优化财务信息化建设队伍的人才结构。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医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医院必须转变思维, 将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努力提高医院财务工作管理效率和水平。医院通过引进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手段, 优化财务管理人才队伍, 整合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资源, 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 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所以, 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步, 更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韩晟, 邵庆东, 王锦伟, 等.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设计与实现[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7, 14 (11) :865-867.
[2]丁晓东.论医院信息化建设[J].湖南有色金属, 2008 (6) .
[3]赖春玲, 刘亚姣.浅议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12) .
[4]王健.基于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医院财务管理探讨[J].管理观察, 2012 (5)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医院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解决医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医院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优势,是现在医院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1 医院文化内涵
医院文化是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院特色,并为全体职工共同遵循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不同的医院都有各自的文化特性,但千差万别的医院文化大體还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医院要赢得本系统职工和社会患者的认同和信任,必须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用优良的设备、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来展现医院的形象,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 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医院实现长远目标,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只有通过构建有别于母文化的医院子文化体系和培育医院精神,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增强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一是有利于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职工,进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医院文化注意协调和改善员工人际关系,培养群体意识,在医院形成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工作氛围;三是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医院通过文化建设活动,美化了医院环境,提高了医疗质量,展示了职工的精神风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四是有利于增强医院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竞争靠实力,最可靠、最强大的实力就是医院的声誉,它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医院文化建设中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行为,不仅能够赢得病人的认可,得到社会的信任。
3 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措施和存在的各种问题
医院文化建设的偏差和盲从:部分医院将文化管理等同于医院管理,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将医院的整个经营管理都建立在文化管理的基础上,脱离了本院的实际状况和发展定位,没有从自身的角度导入适当的价值观体系,盲目地照抄照搬别家医院的文化模式,毋庸置疑,这样做不但无法引起本院员工的共鸣,无法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也将不被员工所认同和理解,以致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病态和扭曲。
医院文化建设的多层面脱节:一些医院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味地追求文化建设,过多地注重员工理想、信念、价值观等隐形文化的形成,却忽略了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的建设。最终结果是隐形的层面搞的不伦不类,显形的内容也没有真正落实。应该说医院文化建设还比较薄弱,形式简单,缺少更切合实际的、有策划和强有力的引导,有待于重视和强化。仅仅依靠形式主义来获得收效是当前很多医院文化建设的弊端。
(1)、在医院物质文化建设上:医院的有效资源待开发,床位还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但是新的院领导班子已规划了医院的远景,将分阶段完成,若干年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中心医院美丽的画卷。近半年的房屋调整及改建,已解决了不方便患者的一系列问题。从严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为我们购入需要的医疗设备奠定了物资基础。可以说在医院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在医院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缺少了制度的支撑,整个医疗活动就失去了对员工行为的控制力和领导力,那么医院文化建设所标榜的精神文明和价值理念的弘扬也就无法得到认同从而无法转化为自觉行为。因此医院文化建设的制度缺失是影响医院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于是医院要将各项制度汇编成册,基本涵盖了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但还有一部分规定和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成立加强全面质量考核办法,实行班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逐渐对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给予监督。
衡量一个医院绩效水平的落脚点一个是医疗技术水平,一个是优质的服务。医德医风建设固然重要,但是仅从个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层面来约束医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严格的并能得到切实履行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医技水平和服务态度的基础。
(3)、在医院行为文化建设方面:我院职工绝大多数人的素质是比较高的,能够自律,钻研业务,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均得到了矿区患者的认可。但从发展的角度,高标准、严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职工的综合素质、医德医风还要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学习风气的养成、大局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经过从严管理由被动到主动,由无意识到自觉、自醒这样一个过程,因此今后的培训任务很重,要从源头抓起,注重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学相长,同时还要制定相关规定,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可通过组织学习、考试验收的方式,对不参加学习、考试成绩较差的,影响进修、晋级、提干。
(4)、在医院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编制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手册》、医院精神,办院宗旨,并且以此为职工自觉行为的准则。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高雅、文明、规范、谦和的行为能够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对医院产生依赖和忠诚。也是支持医院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4 如何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发展
为了建设上述的医院文化,需要做到:
(1)、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要强化“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年年学习”的氛围,要组织安排好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为提升全体职工各方面的素质,为造就优良的医院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2)、创造各种类型学习和交流机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上小课、自学等多种形式,在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过程中催生出新质的东西。
(3)、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并切实遵守:要制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样遵循自下而上的途径,融合各方面的力量,逐步地成熟起来,所以它的认同面大,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也大。
(4)、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随着医院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建立和完善医院文化活动场所和职工之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培养员工的才艺,陶冶职工的情操,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精神,使广大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放松心情,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去,促进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
摘 要:通过对某矿业集团所属多对矿井信息化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不少煤矿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管理和认识上的突出问题。本文经过对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和本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参考解决方案。
关键词:煤矿 信息化 管理 问题 对策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al-mining enterpriser
informationization
(He QiangInformation Branch of Huainan mining Group 232001)
Abstract: A dozen of problems on management and consciousness are found out after a series of investigation i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several coal mining branches of A Mining Group.After analyzing the catholicness and hypostasis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gets 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Key words: coal mininginformationizationmanagementproblemssolution
当企业信息化的浪潮早已席卷中国大地,不少行业积极投身其中,并尽情享受着信息技术所带来优越性的时候,作为我国基础能源的煤炭行业又如何呢?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以及历史背景对煤炭行业信息化以有何影响呢?
一、行业特点
煤矿企业作为资源开采性企业,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及能源状况下有其独有的一些特点。
1、独特的生存竞争优
煤炭资源每天都在减少,企业的长期竞争集中在对新矿区资源开采项目的占有,胜过在市场份额上的夺取。企业拥有的优质资源就是它最重要的优势,一个低质的矿区永远无法变的优越。资源赋存条件和市场供需状况决定了煤炭采掘企业的经济效益基础。
2、巨大的安全压力
由于煤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下作业的危险源较多,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抛开巨大的财产的损失不说,而由于人员伤亡而带来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更是企业难以承受的,因此在很多时候煤矿安全是不计成本的。
3、技术专业性强
井下作业环境的独特复杂性,使行业生产技术具有特殊专业要求,涉及面广、种类多,管理难度大。
4、生产经营计划性强
由于资源赋存条件和井下作业环境的独特复杂性,使得不同矿井之间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条件客观上存在差异,难于对所有生产矿井以统一尺度进行考核。加上历史的原因,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计划性仍然很强。
由于煤矿行业的这些独特性,使煤矿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历来存在重井下、轻地面,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相当一段时间内,煤矿企业对信息化很不认同,不愿意投入有限的资金和人力来开展煤矿信息化建设。
二、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九五”、“十五”期间,特别是最近两年,集团在信息技术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了较大投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也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所有矿井都已建成并使用了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许多矿井还安装了工业电视,用图像监视井下关键设备和主要工作点。能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已在多个煤矿生产作业中得到比较 普遍应用,个别已能通过网络在地面进行监视监控。在管理信息化上也已建成了多个应用系统,如人力资源、财务、供应、销售等多个子系统且目前运行良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各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共享和利用程度比较低。大部分煤矿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明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管理,重局部、轻整体等问题。
1、煤矿信息化缺乏规划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想到哪儿就干到哪儿,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一个整体的战略规划能够引导企业进入信息化进程;帮助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放松;使企业知道信息化建设的下一步的方向和目标;便于企业检验成果和发现问题;使实施措施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紧密结合2、煤矿主要领导对信息化认知程度和重视力度还不够
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方面比人做得更好。
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获得较高效益,结果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如果主要领导对这项工程重视不够,企业信息化建设将很难进行下去。有些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对信息化技术不够了解,不知道信息化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更不清楚应该如何管理才能保证实施成功。因此在资金投入和人力
资源的配置上存在严重不足。有的煤矿多年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投入,基层区队没有网络,大部分区队没有一台电脑,没有计算机应用系统,所有管理及文书工作完全靠手工进行。有的煤矿几千人、上百台电脑和一些应用系统,却没有一个专职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严重地束缚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在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管理,重局部、轻整体等问题
有的煤矿耗资上百万,网络搭建起来了,个人计算机也配置不少,但是网络上没有运行什么应用系统,结果很多电脑成了职工娱乐、上网聊天的工具,甚至因此影响了工作。有的煤矿也建了一些应用系统,但因为一些原因,有些软件开发验收过后很长一段时间没人使用、或者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一遇到障碍就退却了;还有的也用了,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既没见提高效率,也不见降低成本,有时甚至是走向了反面。不少煤矿在矿井信息化建设中没有规划,项目建设的随意性较大,因此往往造成重复投资或项目应用效果不佳。
4、缺乏专业人才
前几年,由于工作环境和待遇的问题,各类人才都涌向较发达的地区或条件较好的行业企业,煤炭企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人才匮乏时期,特别是信息专业人员由于工作不受重视,人员流动更大。集团计算中心技术人员在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有三批人离开了企业(个别元老除外),给集团信息化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各基层单位基本没有专职信息化工作者,大部分计算机专业人员都转行做了其它业务。近年来,煤炭市场转暖,在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指导下,集团公司也吸收了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但这部分人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而且,煤矿企业职工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在应用信息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集团公司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较低,制约了煤矿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思考及对策
在特殊的行业背景下,针对集团公司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领导重视是前提
加强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理论的宣传、普及,使全体员工对信息技术是什么、信息技术能带给我们什么以及如何实施企业信息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煤矿主要领导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信息化的认识,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中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机构、人员是基础
加强机构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井下作业环境的独特复杂性,使行业生产技术具有特殊专业要求,涉及面广、种类多,管理难度大,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各不一样,煤矿信息化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去推行也只能是空谈。在信息系统的实施、运行、维护过程中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所以应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实施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
3、规划是纲领
信息化总体规划确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战略和企业业务的结合;为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导方向和循序渐进的步骤。集团公司要规划,矿上也要规划。集团公司规划了,但是矿与矿之间在生产环境、资源赋存条件、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还存在着差异,集团公司规划不能完全取代矿上的规划,因此矿上也要规划,在集团公司规划的大框架下再细化,制定出符合矿井特点的、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
4、软件应用是重点
在硬件投入上,要考虑软件应用项目,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配置硬件。既要满足现有的和未来几年的需要,又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浪费企业财力。在信息化建设中要重点做软件应用项目的开发实施,特别是那些能给企业带来显著效益的软件项目。
5、管理是灵魂
信息系统不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一个与组织、人密切相关的社会系统,技术仅是它的支撑手段。信息系统只有和企业的组织管理、人员使用密切融合才可能发挥作用。在信息系统搭建之前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应用好这些系统了,使系统和企业的组织管理、人员使用密切融合。目前看来,这也是集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会触犯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这也会增加系统实施的难度。首先,煤矿主要领导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坚决把应用推下去的决心,并把它当作煤矿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来抓。其次是管理与技术的融合,信息系统并不是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一个简单的模仿。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方式,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业务流程必然要作相应的改变,这个过程要有领导的支持和制度与规范的约束。最后,信息系统实施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给企业带来效益。把信息系统实施的效果与系统的建设目标进行对比,对系统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确保项目的成功应用。
2.1工程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与否往往取决于管理者的.态度,一些管理者执着于“老套路”,认识不到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对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态度不够坚定。另外,也有一些管理者对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信息化就是在各部门的办公室配上计算机,联上局域网,装上几套工具,实现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殊不知,那样只是搭建了信息化的一个架子而已,没有实际内容,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是要整合全部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操作平台,使得各部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2.2 工程管理信息化还存在很多误区
在工程管理信息化中,不少企业将信息化与计算机、局域网等同起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方之间的信息交换仍然采用纸介质方式,并没有因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而改变。在信息化管理中,其根本前提是数字化,将各项信息资源存储于电子介质中,且信息交换应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但从我国现阶段的信息化管理来看,信息技术仅被视为工程管理的工具,并没有引起工程管理模式的变革。
2.3工程管理信息化开发软件与工程管理实际结合不足
当前大多数工程管理信息化软件由软件公司开发,这些软件公司没有工程管理的经验,软件开发人员对工程管理的要素、流程等不了解,没有深入的了解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没有考虑到工程管理人员计算机相关技能的缺陷,导致开发出来的信息软件没有整体性,软件可操作性或易用性差。软件功能强大但是操作复杂,而操作者文化技能有限,无法理解和利用相关功能,操作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进行相应操作,但培训会增加工程管理的成本,所以,一些企业放弃使用信息开发软件。
2.4信息技术应用落后。
工程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和使用阶段设施的管理,然而信息技术在我国工程管理中主要应用于施工的前期,而很少应用于施工过程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仍然以人为操作为主,缺乏科学性。除此之外,一些企业未能充分利用便利的网络,计算机只是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打字等,没有借助网络建立起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
3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3.1 明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在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首先应明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在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中深入推进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工程项目周期为对象,将无纸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信息交流中,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方的信息交流应以电子介质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接收和提交,将所有的信息都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便于信息利用和共享。工程管理信息化最重要的目标是在信息共享基础上,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2 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内容
项目管理是企业工程管理的中心内容。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和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计划统计、材料管理、机械管理、劳资管理、合同预算、成本分析、施工管理、安全管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系统维护等内容。还应该为工程项目管理各部门提供一个统一的工作软件,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信息控制的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项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工程项目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
3.3加快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
行业特别是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房屋工程、市政工程容易受到地质情况、天气变化、噪音、施工时间限制环保等要求的限制,这些会对资金预算工程进度产生影响。由于国外软件的适应性较差,很难满足参数变化,对工程施工建设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加快国产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在信息系统方面,根据我国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参数,允许用户对参数进行重新配置,这样就能保证参数的准确性,降低工程企业的数据分析的成本,同时,还应该密切关注工程进度开发成本,将已完工的工程量进行成本核算,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进行比较,加强成本控制,以提高工程效益。
3.4从企业经营情况出发,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
在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合理规划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和各项管理制度,切不可贪大求全,盲目照搬。从我国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和公司局域网,初步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但很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还存在着很大局限,信息系统的集成水平较低,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继续完善和推进信息化成果,推进企业专业系统流程再造和优化。同时,还应该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开展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政府、社会的各项公共资源,参与现代金融支付系统、网络公共服务系统、社会电子认证体系、信用系统,推动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5 政府应统筹规划,全面推进信息化战略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成供应链和供应链的竞争。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家企业和一个行业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整个供应链企业的参与。因此,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在政府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下,将企业各项资源整合起来,实行统一化管理,才能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降低了工程施工的工作强度和生产成本,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从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信息共享情况较差,影响了我国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我国行业的发展,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下,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加快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不断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永刚.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
[2]刘亮,陈国鹏.对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的探讨[J].科技广场,2010(11).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信息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本要求和依据。审计信息化理所当然成为了审计工作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建设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然后剖析了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 计算机辅助审计 复合人才
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的是会计信息化的工作的发展迅速,在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如金关工程、金卡工程、金桥工程、金税工程、金卫工程、金文工程等系统。所有这些巨大的变化使得审计工作的环境、审计工作的对象、审计范围、审计线索等基本的审计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要了解和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及其内部控制,以证实其会计事项处理的合法性、结果的正确性及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转变审计方式,提升审计手段,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积极尝试计算机辅助审计、网络审计,实施审计信息化。
(二)审计信息化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保证。随着审计工作影响的不断扩大,审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依法向-1-
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这样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越来越在意,审计风险不断加大,这就对我们审计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结论必须越来越准确。而与之同时,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信息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信息处理手段越来越高超,相应地要求审计信息化建设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要求审计人员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手段,从事审计工作,并且通过审计信息化建设节约人力资源,更加有利于完善审计复核审理制度,建立审计二级复核机制。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二、当前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在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金审工程)范围后,有了较快发展。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逐渐形成体系,审计署开发的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及OA(审计办公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进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
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审计管理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近几年来,有些审计机关对计算机审计在部分领域如金融系统实施情况期望值偏高,在某些审计环节不切合实际,过多地强调应用计算机审计手段,重设备配置,对审计软件开发和推广应用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忽
视了改革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没有真正把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改进审计管理方式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来抓。其结果导致部分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效益低下基础上的,出现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的局面。
(二)高投放与低产出共存,审计成本不断攀升。
目前,各级审计机关都在不断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硬件的配置不断更新,但是设备和信息利用程度及使用效益却不高,部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仅停留在办公自动化和收集信息、检索资料等阶段,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审计现场应用和审计资料的整理、归纳,使得计算机网络管理、分析、数据处理等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资源浪费。
(三)审计业务与信息化发展的不一致。
目前,有些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审计业务水平与信息化水平不匹配,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部分审计干部由于年龄偏大,业务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对开发应用计算机不感兴趣;有的审计干部仅满足于办公需要。而在审计过程中,由于要求不到位,软件开发滞后等原因,没有真正应用起来;还有部分人员把传统的手工操作业务搬到计算机上操作后,不愿在审计业务基础建设方面多下功夫。
(四)缺少计算机审计复合人才。
近几年,审计系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硬件设备投入较大,但是在审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人是第一位的。虽然审计系统近几年通过
各种途径大力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通过“竞争上岗”、提高“进入门槛”等方式优化人员素质结构,审计系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目前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编程又熟悉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知识更新培训的不足,不少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无法得到同步提高,计算机应用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计算机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应加大计算机复合审计人才的培训力度。
虽然目前大部分审计干部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办公,部分审计人员还能利用审计软件或自编电子表格小工具进行辅助审计,但距“金审”工程的最终目标还相差甚远。受人员编制等限制,要引进大批专业人员是不现实的。应立足于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养,选拔一批审计业务精湛的年轻同志,通过强化计算机技术培训,使之迅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审计操作技能,形成各单位计算机辅助审计骨干。
(二)深化计算机辅助审计研究工作。
审计理论是对审计工作实践的总结,也是对审计成果的提炼和升华。注重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以增强审计人员的宏观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握审计工作的基本规律,也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不断总结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实践经验,并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对策措施、组织领导,以及硬件配置、软件开发、人员培训、操作技能、经费保障等问题进行广
泛深入的研究,使审计工作不断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
(三)正确处理审计工作创新与审计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目前,在部分审计机关中还存在着一种审计工作创新就是计算机审计应用的简单模糊认识。工作中片面地要求在所有工作场合都要开展计算机审计,并将其作为一种内部考核形式固定下来,造成审计现场计算机审计“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也要上”的局面。这曲解了计算机审计的含义。因此,要改变目前计算机审计的考核方式,根据各专业处所管辖的信息化程度和特点,以及处内计算机审计专业人员的构成情况,整合人力资源,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安排考核内容,将压力变为动力,更好地推进本部门、本单位的审计信息化建设。
四、结束语
1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涉及挂号、门诊、住院、药库房、检查、检验、血库、器械、手术和统计及综合查询等部分,相关的工作站和运行子模块众多。当前数据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据丢失、数据被盗和数据被破坏,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结为硬件、软件、网络和机房等方面。
1.1 硬件安全问题
硬件是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主要由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构成,这些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将直接影响信息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硬件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应急设备不足、设备陈旧老化、电压不稳或断电等方面。若服务器、中心交换机等关键设备遇上故障,会导致整个信息系统的瘫痪,届时,如没有备用设备,将会给信息系统和数据带来灾难性的损失。设备陈旧老化通常会导致局部安全问题,若问题出在财务、急诊等重要部门,后果将不堪设想。电压不稳或断电也可能会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若医院主机房没有配备不间断电源(UPS),就会给信息系统的运行带来严重隐患。
1.2 软件安全问题
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由于软件本身的bug或员工的一些不当操作也会导致信息系统运作障碍。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员工缺少培训导致的错误操作,如无法顺利进入系统、忘记登入密码、无法摆药、不能结算、无法打印等。二是违规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带来的问题,随着USB接口的大量应用以及操作系统对即插即用设备的支持,由此带来的病毒入侵现象变得十分普遍,单纯依靠维护人员和杀毒软件已经无法控制病毒带来的危害,由此产生的安全问题成了信息系统正常运作的一大隐患。三是软件意外行为导致的安全问题,如一些软件在升级后会自动重启计算机,此时相关操作若没有保存就会导致数据丢失。
1.3 网络安全问题
医院信息系统在网络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医院网络系统的应用不断由封闭走向开放,很多医院的网络已经成为公共信息平台的一部分和医疗保险网络数据提供者,这使得医院信息系统面临网络病毒入侵和人为恶意攻击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来自内部网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一大隐患,内部工作人员有意或无意地对信息系统的攻击行为在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这给内部安全管理和技术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机房安全问题
除了上述来自硬件、软件和网络方面的安全隐患,医院信息系统也会遭受机房因素带来的安全问题。由于硬件设备对环境要求较高,若温度、湿度、尘埃等各项指标不符要求,可能会导致这些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而造成数据安全问题。因此,计算机房在设置时要综合考虑室内装饰、环境指标、综合布线等方面的因素。
2 对策
针对医院信息系统存在的上述安全问题,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医院可采取“总体规划、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步实施”的方针,在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等各方面对症下药。
2.1 加强教育,完善管理
内部员工不规范使用信息系统表现为:登入密码设置过于简单,违规访问不安全的网站,私自接入不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等,这些行为导致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加强内部员工的安全使用培训和教育,将有助于帮助他们正确使用信息系统并增强安全意识。同时成立分管院长为组长的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小组,建立责任制,谁管理,谁负责;完善奖惩制度,保证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都得到相应的经济或行政惩罚,甚至提起法律诉讼。对违规行为举报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2.2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系统功能
鉴于信息系统对医院正常运作的重要性,医院领导要转变意识,加大经费投入,采取合理的软硬件配置,完善系统功能。 在硬件配置上,要拒绝伪劣设备的使用,重要硬件设施要有备用,防止因为硬件的损坏而导致系统瘫痪;软件系统则要求功能齐全,能抵御一般病毒入侵,同时具备数据备份和复原能力,保证相关信息在丢失后能及时找回;配备功能强大、界面友好的杀毒软件,对服务器和客户端同时进行监测,在服务器升级后能自动分发病毒特征库;改善机房环境,使各项环境指标符合硬件要求,杜绝环境因素对信息系统造成影响。
2.3 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监控体系
建立对使用人员相关行为和对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双重监控体系,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在操作人员行为监控上,医院要设立安全管理人员,不定期检查他们的操作行为,记录他们违规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私自登入非法网站、攻击信息系统等易导致系统安全问题的行为,为考核提供信息基础;在信息系统软件监控上,维护人员要不断研究信息系统在日常运作过程中的异常表现、可能存在的系统漏洞、功能扩充上的局限、杀毒软件的监测能力、数据信息的备份情况、来自内外网络的不法攻击及可能导致的危害等,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应的对策,力求做到防范于未然。在信息系统硬件监控上,信息系统管理小组要定期对硬件设施的性能、老化程度、可能会出现的破损风险等进行记录,对机房环境指标进行评估,保证硬件的正常运作。
2.4 记录信息文档,建立应急预案
医院信息系统维护人员要定期记录系统常见运作故障,以此为基础,编制常见问题应对手册,分发给使用人员。对于系统性瘫痪等会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突发性故障要进行全方位预测,建立紧急处理预案。应急预案范围应覆盖服务器、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系统安全、负责协调部门以及相应的职责、常用的应急电话等。同时将应急预案张贴到明显位置,保证应急维护人员能方便地看到。
摘要:医院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医院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从管理和技术等视角给出了应对策略,为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黄昊,曾凡.开放环境下的医院信息系统安全[J].重庆医学,2009,11(21).
[2]王玮,牟鑫.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安全运行保障[J].中国医疗设备,2008,1(1).
[3]蒋宏,潘登,李明,等.谈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实施[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3).
会计信息化;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9-9646(2011)05-0027-02
在我国20多年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缺乏对信息系统的了解,在建设过程中作了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存在的问题
1.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规划上存在的问题
如何才能使财务信息化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确定财务信息系统应用的边界,搞好财务信息化规划是关键。但目前不少企业存在财务信息化规划不当的情况。有的企业未能与业务流程优化结合起来,财务信息化项目组织不得力;有些企业仅仅对财务和购销存等部分业务模块进行局部信息化管理,而未对企业在信息化进行整体规划,没有科学地设计、规范业务与优化管理流程,经验不足,导致“信息孤岛”;有些企业在信息化项目之前,没进行充分动员、得不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使企业信息化被迫中断;有些企业领导重视只是在形式上的,关键时刻不能给予支持。因此,缺乏规划的财务信息化项目往往对企业发展产生制约。
2.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同任何项目一样,财务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也具有临时性特征。当项目结束后,财务信息化的下一步工作转入了运行阶段。而在运行阶段,同样存在问题和误区。忽视知识转移,对项目持续改进和后续投入缺乏思想准备。重实施,轻维护会给企业财务信息化运行带来负面影响。目前,有一些企业会计人员在业务方面素质较差,只能机械性的使用软件,一旦出错,可能使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
3.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信息化的管理和控制层面看,如何保证整个财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和管理是确保财务信息化绩效实现的关键所在。虽然企业领导重视,。但是由于在管理和控制方面由于一些确实存在的困难,比如子公司众多,不能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与管理,“重建设,轻管理”会成为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短板”。
而财务信息化的管理缺乏,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一些方面。如系统安全备份没有落到实处。比如美国2000年以前十年间发生过灾难的公司中,55%当时倒闭,剩下的45%中,有29%也因为数据丢失而在两年内倒闭。此外,建章立制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二、优化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正确规划
(1)财务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是对企业利用信息系统提升公司竞争力的体系化、全局性的战略思考。信息战略是对企业信息需求与供给相关的明确或隐含的目标、愿景、指南和计划的总称,其内容为企业领导层所认可,并以支撑企业的长远目标和适应未来环境变化为目的。企业信息战略管理应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组织管理三部分。
(2)阶段性与扩展性结合,分阶段选择实施财务信息系统的不同子系统,要认真分析企业的战略与信息技术支撑之间的影响度,合理预测环境变化可能给企业战略带来偏移。
(3)财务信息化规划要适合企业的发展规模,在规划时一定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现有的流程处理和业务需求,指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规范,而不是一味追求先进技术和最新版本。
(4)企业引入和实施财务信息化项目应该掌握财务信息化的核心需求,明确财务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
(5)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标准,培养或聘用高级技术人才,提高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素质。各单位应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信息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人才。另外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并制定事实求是的会计信息化人员培训计划,注重实效。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不同要求、内容进行培训。
2.实施过程的对策
对于信息化实践来说,没有绝对的实施方法,因为信息化项目实施是科学与管理的结合与运用:
(1)指定一套成熟完善的项目实施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体项目进度、顾问人员的实施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和实时控,根据项目进度和客户反馈进行及时调整,为项目实施成功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
(2)IT应用与流程优化相结合。流程设计要分阶段进行,先建立相对简单、目前有条件实施的流程,待初步巩固流程执行的成果后,再根据流程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在流程设计中要关注流程执行者,而不是关注流程管理者和流程编写人员。
3.运行上的改进
(1)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等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实现自动化处理,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转向财务分析和管理控制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及时地适应新系统的要求,改善原有财务业务流程。企业要开展各项培训提高员工适应新系统的能力,加快财务信息化发展。而企业财务信息化培训范围应包括:企业信息化理念的灌输,财务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和财务软件功能模块的培训。
(2)当财务系统经过试运行,进入日常工作阶段,财务人员仍要进行维护,其包括:改进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维护时要根据业务需求,指定岗位责任制;财务部门制定维护流程;专业化信息部门应当予以支持。
三、结语
通过实施会计信息化管理,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和加强,有效解决了曾经出现的一些问题,充分证明了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胡仁昱.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柯细妹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己经成为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竟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论述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说明了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论述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
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依照自己的权限获取快速有效的信息服务,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会计信息化是从会计电算化发展起来的,是会计电算化顺应信息化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会计信息化是不同于会计电算化的全新理念,不同专家学者对会计信息化概念也有不同的表述。
谢诗芬教授认为[l],“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会计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模式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会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组成部分”。
何日胜教授认为[2],“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过程,是企业全而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会
计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存储和应用,建立现代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全方位、实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并与企业的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提高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的高度自动化程度。
二、会计信息化是新形势下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信息革命使会计的发展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两次重大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它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会计电算化没有改变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会计规则,因而电算化会计系统被称之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
而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发展,进而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化本质上是一个现代会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逐渐发展的过程,它将引发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带来会计观念的更新、会计目标的重新定位、会计对象范围的拓宽、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会计核算程序方法和操作手段的改变等一系列历史性变革。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
(一)、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改革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会计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呼吁,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改革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也强烈冲击着传统会计模型。因此,实现现代会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和企业竞争力。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是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整合控制、共享和有效利用,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先进的管理理念,整合企业现有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人事、财务等环节,及时地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层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以便能对市场做出迅速反应,其本质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与其他企业协作的能力[3]。会计信息系统((A M)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与企业的生产、研发、采购、销售及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三、目前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会计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讨论。
(一)、宏观方面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滞后
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际应用的发展。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仅在会计理论、会计报告和会计信息系统部分较为深入,对企业所关心的内部控制和注册会计师等审计人员所关注的审计问题只做了细枝末节的解释,对会计信息系统如何在这两方面的日常应用及处理几乎是空白[4]。因此,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信息化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理论体系结构。新的会计信息化的体系应该包括: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体系、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会计信息化制度和规范体系、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体系、会计信息化的人才工程体系、会计信息化行业管理体系。2.会计信息化的法制建设有待于完善
法制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我们国家缺少针对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维护、数据安全等都需要一套严密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相关的行为。现有的-些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无法完全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为会计信息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因此,要必要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二)、微观方面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意识淡薄
目前,有些企业的管理层没有充分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内涵,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更高发展阶段,仍然简单的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还有的管理者认为,企业己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不够重视;更有部分领导、长期以来,把会计信息一直被企业视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对外绝对的“滴水不漏”,对内部其开放程度也很有限。总之,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没要认识到,在此基础上建立包含会计信息化在内高度信息共享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2.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需要精通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来推动。一方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员不能掌握现代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对会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另一方面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对会计知识又比较贫乏,不能将现代技术与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高端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3.会计信息化安全缺乏保障
会计信息化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之上的。但是,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信、信息安全等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往往是旧的安全问题还没彻底解决,新的安全隐患又层出不穷。例如会计信息会很容易地被毁损、失窃和失真而导致不正确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也会产生非法访问、未经授权拷贝、黑客的闯入和病毒的侵入等,这不仅会影响企业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质量、效果,同时还会影响会计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和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5]。
4.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系统脱节
会计信息化系统未能集成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不能共享,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生产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管理,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
银行脱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四、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一)、加快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步伐,形成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理论
国家应加大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投入力度,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团队,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在研究内容上,对会计信息化在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应当予以足够重视.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中国背景下对西方的会计信息化理论及其所预测的结果进行修正,依据中国的特殊情况得出不同的或者以前未经验证过的结论;二是在中国背景下创建出新的理论。最终形成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指导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强会计信息化的法制建设,为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针对目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着重建立法律保障体系。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维护、数据安全等各个方面建立完善一套严密的法律法规。
(三)、转变观念,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企业要想取得会计信息化建设成功,首先要有强有力的会计信息化领导的重视,这是会计信息化成功的保证.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单位主要领导的培训,使其认识到会计信息化重要作用。第二,要根据本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战略与规划;第三,要保证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切实做好预算,分期分阶段实施,确保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
(四)、加大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人才是会计信息化成功之本,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培养大量信息化人才。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通过加强高等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根据会计信息化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不同的培养模式。二是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员工的培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人员的现代会计理论与知识培训,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能掌握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继
续教育工作,实现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的连续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安全工作
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措施,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化安全规章制度。对计算机开机密码、用户密码、访问控制进行严格设置,对计算机的使用及网络建立访问审计机制。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技术保证措施。对子网络传输信息必须采用可靠的加密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利用验证码数字签名技术来确认对方身份,以加强企业财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改善企业硬件欺件的措施,如配置质量优异的计算机硬件,使用技术先进、安全稳定的数据库系统和会计软件。在技术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例如,建立防火墙、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网络漏洞监测和攻击防范系统等,以保证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六)、加强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融合,建立高度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产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管理,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的根本保证。会计信息化系统要保证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有机集成,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总之,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会计信息化发展又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我国会计信息化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多种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论述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包括:会计信息化理论建设与法律制度建设,会计信息化认识与宣传,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会计信息化安全以及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融合等。同时,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也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克服困难和障碍,创造良好条件,使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顺利进行,己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管理运行效率,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谢诗芬.会计信息化:概念特征和意义[J].湖南财政与会计,1999(11): 34-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荐阅读:
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07-02
浅谈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推进07-26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3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10-30
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06-07
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07-06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保障措施07-05
医院医疗卫生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12-17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11-12
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现状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