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推荐9篇)
近年来,XXX市不断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从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多形式,多途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助推XXX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注重引才,公开考录与政策吸引相结合。坚持凡进必考,提高录用人员质量。2009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考选拔,共80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制定了人才引进补贴政策,通过资金补贴吸引优秀人才报考本市岗位,出台《关于XXX市卫生系统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对考录到本市的研究生学历和优秀本科生分别给予一次性3万元和1万元的补贴,引进新疆医科大学优秀毕业生1名。与新疆医科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帮扶关系以来,从援建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批次邀请21位专家前来坐诊,并聘请第五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为市人民医院院长。
注重育才,全面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加大人才培育工作力度,开展“以老带新”活动,组织35名专家与122名年青医务工作者结成了技术帮扶对子;组织来院坐诊专家开办了20余场专业讲座,培训2000余人次,举办院内技术骨干讲课12期,培训医务人员1100余人次,培训覆盖率达100%。建立“优秀人才信息库”,对拔尖人才、专业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通过鼓励参加在职学历教育、选送外出培训、委培深造加快人才成长。2009年以来,参加本科在职学历教育33名,选送27人到新疆医科大学、伊犁医学院等高校深造。
有人认为信息化人才是仅仅掌握信息技术的人, 其实不然, 信息化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深谙所处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运作思路、分工结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报表单证等;要了解企业的核心资源管理, 比如人力资源、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要了解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 比如生产管理、基建管理、营销管理、规划管理等, 成为企业的复合型人才——“全科大夫”。这也恰恰证明,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的成功运用, 更是整个业务管理体系、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
成熟信息化产业人力资源结构应该呈“金字塔”型, 顶端是以CIO们为代表的高端复合型管理技术人才, 比如总架构师、业务总监、咨询总监、技术总监等;中端是一大批负责系统分析及设计技术人才, 比如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设计员等;处于金字塔底层的“软件蓝领”, 比如程序员、网管员等, 他们是实现信息系统价值的主力军。现阶段我国信息化产业虽整体前景看好, 发展势头强劲, 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产生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学、研分割, 从信息化人才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 缺少系统、全面的预测与规划;信息化人才总量少, 人才的战略储备不足;信息化人才结构严重失衡, 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 既缺乏“高精尖”人才, 又缺乏“软件蓝领”, 结构性矛盾很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合理;人才流动性大等。近年来, 计算机、应用软件、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等产业群的发展使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型的特点, IT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水平, 同时还要求他们在精通计算机的基础上, 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非常突出的高层次人才成为众企业重金招纳的对象。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 对人才要求极高,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相对于其他专业, 在电力企业中有着起步晚、发展快、任务重等特点。常年来, 信息化专业作为电力系统的辅助专业, 成为继电力一次系统、二次系统后的“三次系统”, 很多单位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存在岗级低、待遇低、发展通道窄等问题, 流失了很多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 信息化应是人才辈出的主阵地, 信息化人才应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人才之一, 纳入人才发展计划, 围绕“两化融合”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建立健全企业人才选拔、激励和发展机制, 积极引进和培养企业急需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促进信息化人才成长。电力企业信息化人才建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电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充分继承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应建立企业级信息化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发展通道, 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 让他们融入电力主专业, 享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管理型、技术型、技能型、研究型IT人才队伍, 服务电力企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信息化 审计 人才队伍 建设 对策
一、当前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当前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审计队伍知识结构难以满足审计的发展需求。當前,审计人员的知识构成主要是会计、财政、经济、金融等,而对于信息化方面的知识掌握十分有限,大多还停留在应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表格处理、文字处理等。但处于信息时代环境下,这种知识结构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审计工作需求,因而会影响审计的质量,加大审计风险[1]。其二,缺乏复合型的信息化审计人才。要实现审计的信息化,需要审计人员既精通审计业务,又熟悉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技术。而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国内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水平考试的约有5000人,仅占全部审计人员的4%~7%[2]。由此可见,我国紧缺复合型的信息化审计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其三,未形成计算机审计专家型人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分散的业务、财务管理系统最终将会被集中式的信息系统所取代。因此,信息系统趋向成为一个十分复杂且庞大的综合体,这也决定了对审计专家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现阶段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不高,还未形成计算机审计专家型人才,因而无法保证审计数据的有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加快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为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发展需求,构建一支具备实战技能的高素质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关键。另外,鉴于当前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快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十分迫切的事情。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来加快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
(一)科学规划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的结构
根据审计人员所在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技术难度等进行结构层次划分,共分为一般审计人员、审计骨干、审计专家、部门领导四个等级。对不同层次等级的人员进行相应的信息化能力、要求规划。
第一,一般审计人员。该等级的审计人员要求必须熟练掌握审计软件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同时,能在信息化审计骨干和审计专家的指导下,很好地完成相应的电子数据审计作业和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第二,信息化审计骨干。作为推动信息化审计发展的中流砥柱,信息化审计骨干担负着制订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安排落实各项任务等职责。因此,审计骨干应熟练掌握信息化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并能进行熟练的审计软件操作,了解必要的数据库知识。
第三,信息化审计专家。审计专家主要负责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硬件、软件技术问题,并对审计骨干和一般的审计人员进行操作、程序分析等指导工作。因此,要求信息化审计专家在熟练审计业务的同时,还应精通计算机编程[3]。而目前这类人才严重匮乏,权宜之计,可考虑培养现有的信息化审计骨干,从中优选出具备能力的人员。
第四,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发挥带头人、组织人和监督人的作用,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物。因此,对部门领导的要求很高。部门领导除了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应熟练掌握应用计算机查阅资料、文档的技术。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与审计业务人员进行简单的信息技术交流,能够理解业务人员开展的信息技术工作。
(二)加大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加快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重视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问题。首先,应为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如安排审计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计算机审计培训,外聘专家进行讲座或授课、建立研讨班等。其次,丰富学习内容。培训中将计算机审计知识和审计业务知识相结合,注重提高和普及、补充与更新相结合[4]。第三,完善培训机制,在加大信息化培训硬件投入的同时,还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学习机制,激发审计各级人员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学习活动。
(三)完善审计信息化考评体系
完善审计信息化考评体系,对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审计信息化考评体系中应注入新的考核和激励内容。如改变以往以资历、学历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标准,而更加注重业绩和能力的衡量标准。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踏实肯干的审计人员。另外,在考核中为突出信息化的重要性,可将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同时结合审计人员的勤、德、绩等进行综合考核。此外,以信息化的人才观念作为指导,对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水平、态度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此作为预测其未来潜力和岗位履职能力的依据之一,促使审计人员向着复合型人才发展。
三、结语
审计人员是公共财政的“卫士”,并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因而,在推动国家健康发展,完善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重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机关应重视并加快建立能与信息化时代相匹配的审计人才队伍,而审计人员自身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审计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俊德.浅议审计信息化与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4):38-39.
[2]高亚梅,赵男.浅析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J].投资与合作,2014(01):126.
[3]宋红凯.加强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J].经济视野,2014(04):444.
(二)90分
共 3 大题,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请于 30 分钟内完成)
一、单选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
1、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指用户的()问题,是三网融合的难点
A、信号增强
B、线路保护
C、宽带接入
D、物理融合2、下一代通信网络主要以哪一项技术为主()。
A、电路交换
B、分组交换
C、报文交换
D、频率交换
3、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到具体发展目标是以下那些项()。①研究建立云计算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研制技术评测工具与平台,开展评测服务。②突破大规模资源管理与调度、大规模数据管理与处理、运行监控与安全保障等重大关键技术,形成面向区域、重点行业的各类云服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① 开展关键技术与系统的应用示范,推动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④研究云计算数据中心(包括新型制冷系统、供配电系统、模块化数据中心)绿色节能关键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为了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了由()个司局组成的促进两化融合工作组,并制定了《促进两化融合工作组成员司局主要任务计划》
A、4B、8C、14D、185、以下哪一点是IPv6出现的最大原因:()。
A、IPv4所提供的网络地址资源有限B、IPv4安全性难以适应需求
C、IPv4的体系结构复杂、效率低下D、IPv4扩展性差,无法提供综合性服务
6、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二维码技术属于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中的哪一层次()。
A、感知B、传输
C、支撑D、应用
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以上所说的“3R”不包括以下的()。
A、减量化reduceB、再循环recyle7、智慧城市的经济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要求以“3R”
C、再建立rebuildD、再使用reuse
二、多选题(共 6 小题,每题 5 分)
1、我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的重点工程中,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主要包括那些()。
A、信息感知技术
B、信息传输技术
C、信息处理技术
D、信息安全技术
2、下一代通信网提出的背景主要来自以下那三方面()。
A、现有的通信网无法满足用户对未来通信服务的要求
B、现有的通信网的业务网络结构难以独立向用户提供专项服务
C、现有的通信网难以向信息、传媒服务商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业务
D、现有的通信网扩展性弱,维护成本高,难以提供综合性通信服务
3、两化融合的作用()。
A、两化融合提升了我国工业企业的竞争力
B、两化融合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C、两化融合促进了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
D、两化融合加快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
4、“智慧城市”的“智慧原则”包括()。
A、“多用信息少用能源”
B、“多用信息少用管制”
C、“多用信息少受灾害”
D、“多用信息多利群众”
5、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加速朝着以计算机控制为主,以()为特征的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
A、定制化
B、智能化
C、柔性化
D、集成化
6、发展网络文化,要做到()。
A、以强大的民族网络文化产业为支撑,不断提高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B、以市场为依托,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C、以产品为基础,不断增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D、抑制传统文化,着重发展网络文化。
三、判断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
1、工业化率达到40%-60%的国家为工业化国家。
对
2、云计算的特点有:按需、自助;快度弹性;广泛的网络访问;可度量服务等。
对
3、IPv6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了门牌号,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则是物联网发展的网络基础,物以网聚是形成开放产业生态体系的关键,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加倍。
对
4、智慧城市的目标是使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对5、2015年要基本建成“智慧广州”。届时广州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90%以上。
对
6、大数据的使用将成为未来提高竞争力、生产力、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消费者盈余的关键要素。
对
7、PaaS的意思是软件即服务,是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软件应用模式。
错错错错错错
对
2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基层服务人员信息采集表
填表时间:审核人:管理部门盖章
填报说明:
1、填表时间统一填为2010年1月29日,审核人不填,管理部门盖章由人劳局统一盖章。
2、”助学金”指的是从医从教从事农业服务人员。
3、录取时间:06届的统一填2006年12月4日
补充06届的统一填2007年7月24日07届的统一填2007年12月1日 08届的统一填2007年9月20日 09届的统一填2009年10月13日
4、到岗时间:06届的统一填2006年12月27日
补充06届和07届的统一填2007年12月3008届的统一填2008年12月2日 09届的统一填2009年12月13日
5、服务年限从到岗时间起,卫生类的6年,农技和教育类的5年。
6、家庭主要成员情况:结婚了的填配偶及子女,未结婚的只填父母。
7、在校学习主要课程成绩及表现和个人学习和工作阶段奖、惩情况暂不填写。
8、资金领取情况: 2008年5月12日发放06届
2009年7月13发放06、补充06、07、08届
9、年度考核情况按每年全县考核情况实际填写。
人才培养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之浅析
杭州华辰植绒有限公司集发泡涂层、印花植绒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公司成立于1994年,现有员工200多人,已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现代化于一体的生产型企业。
近年来,公司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争创一流企业的总体目标,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立足实践,广泛搭建形式多样的学习的平台,将企业长远发展与员工个人成才有机结合,对人才培养流程和考核机制不断进行创新,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逐步探索出一条新路,为企业管理创新注入一股新活力。
一、企业人才培养创建工作的实施背景
随着行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及企业自身不断的发展,企业人才培养问题日益凸现,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1)一流企业对一流员工队伍的需求:企业在加快转型升级过程中,对员工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员工不能只满足于掌握单项业务专长,而应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成为“多面手”。同时通过培养更多岗位人才,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企业技术进步与流程再造的要求:近几年来,纺织后整理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的速度加快,技改后,生产作业流程随之变化,这就需要有掌握不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
(3)员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面对新一轮的岗位竞争,广大员工迫切要求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企业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积极探索
在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公司从树立学习理念、营造成长环境、体现人文关怀等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1、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转变员工思维方式,树立学习理念 面对新形势,对员工进行合理引导,教育员工要终身学习,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把工作的过程看作学习的过程,把学习看作工作的一部分,使工作和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思想上转变员工思维定势,从而在内部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
公司每年都安排了多层次、多方面、系统性的各类培训,一方面促进员工不断进行知识补充与更新,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为打造“团结合作、开拓进取”的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1)多层次:既有内部主管讲授实践操作,又有外部专家讲授理论,让员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2)多方面:既培训员工的业务知识,又培训团队精神,让员工把分工与协作相结合,成为本岗位的业务能手、团结协作的楷模。
(3)系统性:既着眼于当前公司的实际需求,又兼顾公司长远发展需要,让员工接受系统地、全面地培训,逐渐成长为本岗位、本行业的行家里手。
2、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的人才成长环境
(1)畅通晋升渠道,建立晋升通道。员工除了向管理岗位晋升外,更多的是向技术岗位晋升,只要员工技能不断提高,业绩不断提升,就可以晋升关键技术岗位,其薪酬也水涨船高,而且并不低于管理岗位。
(2)极具竞争的薪酬。公司在广泛调查了解外部薪酬水平的同时,开展岗
位分析,制定了不同级别、档次的薪酬体系,能力与业绩不同,薪酬差距体现十分明显,真正起到鼓励大家都争当行家里手。
3、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和谐企业氛围。
关怀的人文环境除了工作上鼓励团结协作外,公司对员工的生活给予更多的关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举办健康讲座、开展团队活动等,同时在员工的生日、婚嫁、住院及亲属红白喜事进行慰问,让其充分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从而营造出和谐企业氛围。
三、2010年人才培训工作思路
人才工作就是要为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2010年公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人才培训工作。
1、调整组织机构,优化岗位设置。公司将根据发展战略发展需要,适时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对岗位设置进行优化与组合。
2、招聘优秀人才,搞好人才储备。根据公司人才需求,组织招聘优秀人才进行及时补充,同时搞好人才储备库建设,确保公司人才需求能及时补充,不脱节空岗位。
3、精心组织安排,加强人才培训。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精心制定培训计划,认真设计培训主题,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培训,让员工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高校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将引发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高校要发挥“新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作用,就必须加快构筑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这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各类型高校以校园网建设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势头较好,“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校园”比较普遍。但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重技术轻应用、重建设轻管理、重当前轻长远等问题,忽视信息化人才建设规划、缺乏统筹管理等问题。高校信息化建设至少是三个方面的立体结构:信息化器材——物的要素,体制结构——制度要素,以及实施一切工作所必不可少的——人的要素。立体结构之外,高校信息化建设还是一个动态过程。某一单位在某一个时间定点,或许已经达到了信息化要求,但设备会过时,人才会流动,制度会出现运行障碍,真正的信息化高校,必须有持续性。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到这种持续性。
2 全力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人才要素培养
重视信息化人才建设中人的要素培养,有利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高校信息化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互动发展,迫切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同时又必须具备多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通过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借鉴和吸收,开发自身智能,培养创新意识,完善和发展自己。
其次,全面建设与各方协调。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思维观念下的高校人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引发了高校人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深刻变革。但是,信息化人才建设管理,越到具体和细微的子目标,彼此之间的关系必将越来越错综复杂。可以说,每个子目标的工作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第三,根据情况细化目标。专家指出,信息化人才建设与管理要作顶层设计,即发展战略设计和系统设计。作为发展战略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战略目标(包括远景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弄清实现目标的途径,弄清未来的全球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社会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需要多大的能力。在发展战略指导下,才能建构技术框架、数据链接。作为系统设计,就要考虑到纵向和横向的联系,运用大系统思想和大系统方法进行设计。处于顶层的各部门领导机构立足于本部门的业务分工所搞的规划,都有指导性。
3 高校信息化建设“人才要素”的开发
《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对于高校的人才工程建设要明确,信息化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是善谋划、会分析、能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高校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是被视为人才的输出者,其输出人才的方式,主要是指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大学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即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培养拥有创新思维和信息化思维的人才。
显然,“输出人才”优先,因为它是更高层级目标决定的,整个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应建立在这个思路上。输出应是什么样的人才。由前述可知,我们所应致力于输出的,不仅是“信息化人才”,而是更为广义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包括其他一切能够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但更为基础的,是探索信息化建设的“人的要素”的开发,具体就是,便所有人都能够适应“输出信息化建设人才”这一任务的需要并日渐成长,而这在教学、管理、服务、保障各方面各有体现,简言之,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4 高校信息化建设“人才要素”的管理
高校本身也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化人才工程建设。但如何实施“人才要素”建设的管理,与开发思路的关系如何把握,这都是顶层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高校的行政机构是为了大学生获得知识和接受教育,教师们更好地创造知识而派生出来的服务系统。也就是说,高校的行政机构是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特殊机构。因此,在信息化迅速程度发展的现在,高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为学生营造成为创新信息人才的环境和氛围。
首先,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组织技术骨干和专家队伍,立足高校实际,认真调研、广泛论证、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尽快编制高校信息化建设人才发展整体规划。其次,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设立以专家、行业精英和院校主要负责人直接参与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职能,加强统筹与协调,积极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整体推进信息化人才资源建设。第三,建立制度,规范管理。要重视制度建设,逐步理顺管理关系,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尤其要注意发挥各类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优势,逐步实现信息化人才资源建设工作的规范运作和系统管理。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加快信息人才资源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改进信息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尤其要重视专业管理队伍和技术骨干队伍的建设,力争在人才建设、管理质量等方面形成高校自主特色,并初步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示范效应。
摘要: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根据自身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水平、改善生活环境。实现高校的信息化,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要重视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统筹兼顾、分步推进,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史敏.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5(2).
[2]万莉云.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才资源开发,2005(4).
[3]高允奔.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五个关系.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6).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人才;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档案管理机构和部门来讲,即是一项十分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次机遇,正视我们面对的这次挑战,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对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坚定信心、狠抓实干、一鼓作气、再接再厉,积极推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建设工作,推动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正确树立观念,强化培养档案信息化人才的责任感
常言道:“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资源”。对于我国档案事业来说,人才同样也是信息化档案建设中的最活跃、最重要的积极因素,就像邓小平主席曾经说过的那样:“人才是我们做好事情的基础,没有人才我们什么也做不成。”在社会持续发展和教育逐渐进步的当下,我国广大档案管理人员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尽管具有明显的提升,但他们中仍有很多人的知识结构很难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现有的知识储备在不断退化,新知识的补充又无法进行及时的跟进;支撑评级尽管在一步一步上升,但知识储备量却并未获得相应的增加;部分档案管理机构的设备设备尽管比较先进,但由于技术人才的缺乏,这些硬件设施的利用率和应用水平并不是很高,很难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我们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主要的档案管理矛盾,那么档案管理工作者素质较低,就是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和主要体现。因此,我们如果不能搞好档案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我们不得不能解决之一矛盾,而且会让这一矛盾更为明显、更加突出。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用“出人才就是出成绩”的标准要求档案管理机构,对档案管理机构成绩的评定,不但要看它们的“硬件”水平如何,更要看它们的“软件”如何,看它们的时间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如何。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着重档案信息化人才的打造
拥有一批理论知识深厚、综合素质高、思政观念强、技能技法高超的人才,是信息化档案建设的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就我们目前的客观情况来件,我们必须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人才培养规划和目标方案,着重做好下列几方面的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
首先,信息化档案建设的高层管理人才是档案信息化人才团队的核心,是这一过程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和部门的领导应具有战略性的眼光,全局一盘棋的意识,作风优良、政治坚定、思想纯洁、懂管理、善指挥,努力掌握自身管辖范围甚至世界的信息化档案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现状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专业技术性人才是信息化档案建设的专家,能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很好的处理,具有丰厚的网络、数字技术专研能力,很好的实践疑难问题解决能力。例如电子档案科学办法、电子文档管理办法和远程操作方法的研究,兼容、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利用,统一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的制定等。
再次,档案管理高校研究人员会将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与高科技知识进行结合、融合,对信息化档案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和内在客观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创建电子档案管理学和电子文件学等新学科。档案管理的研究者,不但需要对档案内容进行积极的研究,同时,也需要对数字档案馆和档案数字化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探索,对档案管理的新方法、新概念进行归纳分析,以进一步提升档案资源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效率。
再次,指导、监督性档案管理人才主要负责对所属领域内的档案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进行监督指导,以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具科学化和规范化。这类人才要具有较强的自身本领,去帮助和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对档案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自觉的执行;用饱满的精神状态,较硬的技术储备去获得工作对象的接受和认可,以让他们愿意为信息化档案建设尽职尽力。
最后,技术实践操作人才是信息化档案建设的基础性人才,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水准,具有相当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资源信息处理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三、拓展途径,提高信息化档案人才的整体素质
为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档案人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坚持用党的指导思想充实档案管理人员的头脑,使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宗旨,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
其次,依托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设有档案管理专业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力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比如,就档案管理的本科专业来说,应该适当的增加现代档案管理技术的教学,而研究生教育则应该以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提高档案管理人才的综合素养,进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继续教育的方式,不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充实档案管理人才的档案管理知识。
再次,通过合理配备人才,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效率,让不同的人才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根据每个人知识结构、学术水平、业务能力等的差别,合理配置各类人才,使得每个工作人员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发挥自己的才能优势,以形成最佳的信息化档案人才队伍结构。
nlc202309022132
最后,通过理论研究督促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督促档案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并不断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比如,可以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理论研讨会的方式,让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相互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在相互交流讨论中不断提高信息化档案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运用奖励机制,提高信息化档案人才的综合素质
各档案馆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设置公平、公正、合理的档案人才考核机制,激发档案信息管理人才的工作热情,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素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重点考核档案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用同一标准去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坚持采用日常登记统计知识,严格标准,对工作突出者,以一定的工作奖励,通过职位晋升、涨薪资等方式,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工作热情。为了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应该关心爱护档案管理人才,比如,在工作中相关领导应该关心档案管理人员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注意发现档案管理人员的优缺点,做到用人所长,容人所短。除此之外,为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我们还应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创新档案工作,重点研发新技术,全面提升信息系统的整体效能,相关领导者应该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头钻研新知识,并以实际行动带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培养出信息化的档案人才。
结语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档案管理来说,必须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才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为此,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立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培养信息化的档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民.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5(27)
[2]徐亚群.高校应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J].办公室业务,2014(11)
[3]李扬.高校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浅议[J].档案时空,2015(12)
[4]朱娜.基于社会需求的档案人才培养初探[J].民营科技,2013(09)
[5]许芳,徐丽萍,王梓熠.沈阳市档案人才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兰台世界,2006(04)
[6]贾丹红.档案信息化对档案人才培养的挑战[J].兰台世界,2006(06)
来源: 日期: 2009-08-14 17:01:33 被阅读 220 次
关于构建人才工作责任体系 加强全县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睢宁县委 睢宁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睢委发[2006]70 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加快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全县人才工作的全方位、系统化、规范化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整合资源,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责任机制
全县各镇、各部门特别是人才工作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认清肩负的重要职责,在党委统一领导下,通过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整合资源和力量,大力加强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各项人才工作。
(一)建立六支人才队伍建设责任机制
1、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办法,注重选拔熟悉经济社会建设和管理、熟悉法律、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优秀人才。大力加强党政人才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党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党政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
责任单位:县纪委、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政法委、县直机关工委、县委党校
2、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县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管理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促进本地企业家群体的壮大,建设一支富有创新意识、世界眼光和市场开拓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人事局、县外经(招商)局、县工商联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项目建设人才需求,培养、选拔、引进高层次人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依托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生产、教学和实验基地,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一支以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为主体的适应“突破睢宁”和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县人事局、县科技局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科协
4、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支柱产业发展相配套、衔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提高技术革新和实际操作水平为重点,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促进科研院校与企业的供需合作,教学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大纲的制定要反映职业需求方向,建设一支服务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人事局、县农办、县总工会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通过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建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开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等途径,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及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设一支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县农办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林牧渔业局、县妇联、县供销社
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员。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建设一支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局、县总工会、县妇联 各牵头单位要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包括联席会议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协调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和中长期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提出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激励关心人才的相关政策,精心组织实施,搞好分工协作,定期研究和总结专项人才工作;责任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配合牵头单位抓好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明确相关单位人才工作职责
1、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参与全县人才工作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负责联络并协助完成县委、县政府领导向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事项,对需要提请县委、县政府研究解决的人才工作重大事项进行协调,会同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会议安排、联系协调等工作。组织协调全县人才工作的重大活动。
2、县委组织部(县人才办)。承担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全县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宏观指导、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牵头制定全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牵头或参与制定全县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的有关政策;牵头组织制定并实施全县人才工作规划及年度计划。负责选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各类专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并做好其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实施县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和培养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人才典型进行宣传。负责做好县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协助县委、县政府领导加强与优秀人才的联系,负责收集、整理、反馈人才工作有关问题,及时反映各类人才的呼声,定期向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3、县委政法委。负责做好全县政法系统人才管理、服务工作,掌握管理本领域优秀人才,研究制定调动他们积极性的规章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各类人才警示教育工作,引领人才树立正气、实现价值。
4、县委宣传部。负责全县人才方面的宣传工作,定期拟定宣传要点,制定宣传计划,组织宣传报道人才工作、人才政策和各类人才典型事迹,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风尚;指导基层组织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各类理论创新成果,加强和改进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方面吸引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措施,掌握管理一批本领域内的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
5、县委统战部。负责与各界党外人才特别是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协助有关部门检查党的人才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参与研究制定人才政策;推荐非党优秀人才,会同有关部门为他们创业提供服务;协助县委、县政府领导密切联系一批党外各类人才朋友。
6、县农办。了解掌握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状况,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本系统人才开发规划,并抓好全县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推荐、选拔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职称评审、职务聘任工作;建立相关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抓好本系统内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工作。
7、县人事局。负责全县公务员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调查研究全县人才资源状况,提出人才资源开发、县场配置的意见和措施;主管全县智力引进工作,研究提出促进人才流动和有利于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并促进其成长的意见和措施;研究制定改善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生活福利待遇方面的意见和措施;会同县有关部门做好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等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县级拔尖人才的选拔申报工作;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继续教育工作;综合管理大中专中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拟定全县毕业生就业计划。
8、县科技局。掌握全县科技人才队伍状况;提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科技人员为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做贡献的政策措施,积极改善科技工作的物质条件;组织实施县级重大科技攻关和各项科技计划,安排好重点项目、重点课题的政策扶持,做好产、学、研相结合工作,重点实施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切实做好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负责科学技术人员、科技成果方面奖励的评选工作,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各类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县科技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和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9、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掌握全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状况;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改善和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劳保待遇等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和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激励方面的政策;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优秀高技能专家、拔尖人才的管理服务工作。
10、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将人才资源开发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产业政策;积极促进重大项目与优秀人才的结合,优化配置科技成果产业化资金,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调动和发挥优秀人才的创造作用。
11、县教育局。负责全县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掌握管理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组织实施本系统拔尖人才的培养计划;根据本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校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各级各类学校,为各类人才接续提供保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高校、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12、县卫生局。负责全县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建立本系统优秀人才的培养规划;研究解决全县拔尖人才的医疗保险、保健等问题,为县委、县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政策参考;做好全县拔尖人才定期体检等服务工作;研究提出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调动医卫科技人员创业、技术创新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制定本系统优秀人才宏观管理方面的制度,督查人才政策在本系统内的执行情况。
13、县文体局。参与制定全县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的有关政策;组织实施全县人才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做好文化系统人才工作,制定实施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加大对文艺重点人才的培养、宣传力度。加大文艺急需人才引进,努力建设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文艺人才队伍。
14、县财政局。协调落实全县人才开发与管理方面所需经费,研究制定逐年增加经费投入的合理比例和有关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改善和提高人才工作、生活条件的有关政策并按规定安排经费;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本系统人才培养规划,为他们创业提供各类保障。
15、县科协。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咨询服务和各类科技交流等活动;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愿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接受政府部门委托,组织科技专家、学者开展决策论证,提出政策建议;评选、表彰、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举荐优秀科技人才;组织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身心健康的活动。
16、县外经局(招商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协同有关部门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方面的相关政策;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的规划与实施,推进经理人的职业化和培训的市场化,指导企业自主培训工作;指导各种经济成份企业将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引进和培养熟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方面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推动我县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积极开展国际间、地区间外经贸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招商人才的培养、管理和服务工作。
17、县公安局。负责做好公安系统人才工作,研究制定公安系统人才开发、培养的规划和措施;依法保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涉及引才引智、人才交流等工作的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制定实施有利于人才引进、流动的政策措施;参与司法矫正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18、县民政局。牵头开展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服务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和使用机制,促进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人才的发展;负责全县社会工作人才资源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信息库。
19、县司法局。参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司法矫正、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领域社会工作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20、县外事办。充分利用和大力开拓友好县市等官方及民间关系和渠道,争取国外政府、机构或个人的支持,通过赴国外学习、进修或培训等方式,培养我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行业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因公出国审批、办理因公护照及送签工作中,为我县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外引智工作,按分工管理有关外国专家。
21、县总工会。组织全县技能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和岗位练兵,举办技能竞赛活动,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工会职业技能教育资源作用,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反映企业人才的思想、愿望和要求,参与涉及企业人才切身利益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的拟订,依法维护企业人才合法权益;在各类优秀人才中,推荐、评选和表彰全国、省、市劳动模范;参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工会组织、劳动保护、就业服务、法律援助等领域社会工作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22、团县委。开展青年人才工作,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团结带领青年人才投身睢宁建设;选树和表彰全县青年人才先进典型,反映青年人才的思想动态和意愿要求,维护青年人才的合法权益。
23、县妇联。开展女性人才工作,团结和引导女性人才投身睢宁建设。选树和表彰各行业女性人才先进典型,促进女性人才成长。反映女性人才的思想动态和意愿要求,维护女性人才的合法权益。
24、县工商联。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作,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和论坛,帮助企业经营者和员工不断更新技能和知识;参与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并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科技服务,为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开展创业辅导、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鼓励和支持个人创业。
25、县委党校。以各级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对象,开展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26、县供销社。开展全县农村流通领域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
27、县广播电视局、县新闻中心。认真宣传报道中央、省、县、县委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和各级领导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组织力量,挖掘报道全县各方面优秀人才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人才氛围。
各镇、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深入研究解决本镇、本单位、本系统人才工作问题,推进本镇、本单位、本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共同开展全县人才工作。
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确保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必要保证。各级党委要牢牢把握人才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的政治方向,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领导机构职责。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是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开展全县人才工作的领导机构,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县战略,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人才资源宏观管理体制和人才工作长效机制。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统筹、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职能作用。
(二)建立全县人才工作例会制度。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工作会议不少于两次,研究决定涉及全县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重大活动的制定和实施,研究解决涉及全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日常工作中需要研究、协调和处理的事务,由县人才办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办理。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的重大事项、工作部署和指导性意见,经组长同意后,可形成会议纪要下发有关部门,并在必要时,向县委、县政府做出报告。领导小组会议的意见、决定,由有关部门执行,县人才办负责督促检查。
(三)建立全县人才工作督导、检查和奖惩机制。县人才办对全县人才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整体推进全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县人才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和奖惩,了解人才工作进展情况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人才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县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对较差的进行通报。
(四)建立领导与专家联系制度。县委、县政府成立专家决策咨询机构,并经常开展活动,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建设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并形成制度。
(五)建立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机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各县区、各部门要建立人才工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作为人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重要人才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要亲自挂帅,强化督查,狠抓落实;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开展人才工作调查研究,听取人才工作汇报,制定并积极组织实施人才工作规划。
三、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促进人才工作协调高效运行 组织部门是党委抓人才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在人才工作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人才工作优势,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一)建立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职能,通过宏观指导、政策统筹、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方式方法,督促和指导各单位积极开展人才工作。各镇、各单位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考核机制、督查机制、奖惩机制等工作制度,抓好本镇、本单位、本系统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各镇、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专项工作的协调机制。对人才工作政策措施的实施和重点工作的部署,由县人才办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成立睢宁县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办公室、睢宁县社会工作人才工作办公室、睢宁县经营管理人才工作办公室、睢宁县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办公室、睢宁县党政人才工作办公室和睢宁县高技能人才工作办公室六个办公室,完善专项工作协调机制,明确专项人才工作责任单位、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由牵头单位和县人才办,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展人才工作。
(三)建立重要工作报告制度。建立经常性的工作指导、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机制。各镇、各部门开展人才工作重大活动事前要向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专项重点人才工作进展情况等信息要及时报告,出台有关人才工作的重要政策文件要及时备案,人才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好经验、好做法要随时总结上报,以便于县委、县政府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县人才工作情况。县人才办要加强与各镇、各部门的经常性联系,加强人才工作的上下沟通和横向交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本意见由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共睢宁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