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课堂教学论文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课堂教学论文(共9篇)

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课堂教学论文 篇1

信息化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实施路径,也是当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生态学观念在教育学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很多学者也曾用生态学的规律和原理来分析、研究教育学系统中的各类问题。教育学和生态学融合的结果使产生了教育生态学这门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它的出现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当今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深层整合,完善信息化课堂教学这一目标。本文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解释和分析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实际教学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一、生态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生态学与教育学的融合形成了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由此定义为交叉学科。而在教育系统中,课堂是它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教育生态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形成了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领域——课堂生态学。它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规律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从而对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优化。

1.生态学规律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对于课堂教学的生态规律研究,就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解释课堂教学现象的成因,找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学生知识增长最大化的方法。那么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学的“多样性和主导性原理”认为:一个成熟的系统必须有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性的要素才能增加稳定性;必须有优势的要素主导才有发展的潜力。可以得出,应该改变以往陈旧死板的教学内容,安排和设计多元共生的教学内容,积极吸收符合时代和社会进步趋势的先进知识,充分地融合社会环境中的经济、科技、价值观等多元化知识,为课堂教学这个微观生态系统创造多元化知识环境。“多元化和主导性兼顾”给人们在具体教学内容上的启示是教学虽以教材为本,但应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在现实教学中要敢于脱离教材的局限,引入新理论和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把所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引入教学,传授多元化知识可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知识需求,但鼓励多元化知识融入课堂并不是让教师弃用教材,还是要让教师认识到教材知识的主导作用、课本知识体系较为系统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的。

2.生态学规律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统一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会表现出协同与竞争、一致与矛盾、平衡与失调等状态。课堂生态系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融洽和谐发展,课堂生态就达到一种平衡;当其中一些因子改变而打破原有平衡,则必须引起其他因子的调整,甚至是系统的调整来适应这种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生态学联系、动态、平衡、和谐的基本观点。在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师生关系的全新定位都属于教学系统中生态因子的改变,保持平衡的对应方法就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系统重归平衡的生态因子,是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和办法。教师使用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互动性教学方式、开放式地教学授课,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继续探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途径。这种在方法层面的创新,其目的就是创造开放的、积极的、动态的课堂,使学生真正乐于学习,并能从中获益,实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3.生态学规律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课堂生态中既有进行教和学活动的生物环境——教师和学生,也有非生物环境——课程、教室环境等。无论生物环境还是非生物环境,每个构成该生态系统的因子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只有这些因子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谐共处才是教育领域努力追寻的理想状态——共生关系。那么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必然也该确立共生的观念,以求课堂系统中各个生态因子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为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的能源,是教与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师生间的关系对整个课堂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突出,师生间也应该建立共生的生态意识。师生关系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并逐步稳定的一种人际关系,近似等同于教育学的关系。如果师生间的关系是机械的“教-学”关系,那会让学生丧失对知识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主导一切使得教育生态系统面临失衡的危机。生态学的“反馈原理”说明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当两因子之间作用相互放大,彼此促进,系统会朝正方向增长;当相互作用互相抵消,彼此抑制,系统会稳定现状或者徘徊不前。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系统中的生物因子,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因子,两者应该有合理的生态位。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完成应有任务:组织、引导和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应该提炼自身的人格修养,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转变旧有的教学意识,成为学生的榜样、向导、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尊重。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子,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助、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教育生态系统持续平衡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生态学规律在信息化课堂中的体现

1.生态位原理与信息技术滥用

生态位原理是指系统中每个因子(或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地位和功能。与生态位原理相反的是使资源无法共生的竞争排斥原理。从课堂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每种教学手段和工具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自己的生态位。这种生态位不可被取代也不能被消除,它们共同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客观上讲,就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如幻灯片)都应占有一席之地,切不可因为大力宣传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地位。如果彻底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使信息技术使用过于泛化,不仅会造成教师教学的懒惰行为,也会让学生接收知识的节奏过快而没有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位,避免造成偏激的教学局面。

2.信息技术的竞争和协同进化规律

生态学的观点告诉人们,每当某个生态系统中出现一个新的物种后,这个物种就会和该系统中原有物种以及整个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比如新旧物种对生存资源的竞争,或者原有物种之间争夺新的物种而发生竞争。结合生态学进化论的观点,竞争的最终后果是协同进化。这就是生态学中的竞争与协同进化规律。

在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外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竞争。竞争既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只要是为共同利益,彼此促进和鼓励,积极进取带来效益的都是良性竞争;只要是相互压制、彼此破坏的往往是恶性竞争。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机制存在于多个方面,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间的竞争以及不同信息技术形式间的竞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进入,就产生了课堂中新旧技术,即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竞争。信息化课堂教学如果实施不恰当,新旧技术竞争不当的情况下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在竞争的同时取长补短、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就能给课堂带来正面影响。不同的信息技术形式之间也存在着竞争,目的是为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多占有一席之地。长此以往,技术竞争的结果必定是优胜劣汰。决定的关键在于技术是否合适教学,是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信息化课堂的平衡与失调规律

因为课堂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处于动态平衡的、开放的生态系统,新事物的加入会打破这种生态系统的平衡。信息技术整合进课堂教学是一种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迁移,系统内部的稳定机制就会发挥作用来达到新的平衡,如自身适应、协作共生等方式,让系统最终回归到新的平衡。这种变化会引起课堂结构、教学效果的平衡与失调。

首先,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相当于新物种进入课堂,改变了原本课堂结构,成为课堂生态的一个新因子,教师和学生会因为不熟悉而无法驾驭,也造成了信息技术在引进初期是无法得到教师的正确应用,这就使之前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信息技术课堂流于形式,毫无效果。为了改变这一课堂的失衡状态,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使教师能力提高、态度转变,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其次,在新物质新能量的输入与教学效果之间也有在平衡和失调彼此转换的状态。能量和物质输入与人才培养的输出表现失衡时,就要提高整合策略,使整合效果不断提高,让二者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不是生态循环的终点。新的平衡又会在新的技术或新的理念制度的进入下失调,再经系统中各因子的相互作用达到下一个平衡的状态。

三、基于生态学规律优化信息课堂教学

1.尊重每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位

在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无论生物因子还是非生物因子,都在为共同构建和谐生态起作用。若要维持平衡,哪一种也不能取代其他而独占鳌头。生态位的问题存在于整个教育生态中,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来看,尽管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不同信息技术之间呈现出竞争态势,但每种新技术与传统教学工具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地位,并不是一定要以其中一方消失为代价。切不可因为信息技术的引入而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工具,也不能因为不接受新技术而排斥信息化教学工具和手段。因此,在信息化课堂中应该合理而有效地分配使用教学方法。

2.处理好信息技术间的竞争关系

信息化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不同信息技术的竞争问题,其结果可能有良性的也可能有恶性的。为了处理好技术竞争的关系,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应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技术理念,以最有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为目标,真正对信息化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推进不同技术间的协同共进、技术共存。在正确的指导下,这种良性竞争和相互帮助将不断推进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展开。

3.处理好平衡与失调的关系

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课堂教学论文 篇2

一、读者权范式分析的新视角:信息生态位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生物生态位原理,从理论上对信息生态位的维度与宽度进行探讨。

(一)信息生态位之维度。

信息生态位是多维度的。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信息生态位归纳为三个维度,即功能维度、资源维度和时空维度,其分别对应信息功能生态位、信息资源生态位和信息时空生态位三个方面。

1. 信息功能生态位。

信息功能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所充当的角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反映的是信息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信息人之间的职、权定位。在信息环境中,信息人可以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或信息消费者。信息人的信息功能生态位主要是由其信息素质和社会分工决定的,而信息人的信息功能生态位又决定了其工作任务、活动内容及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2. 信息资源生态位。

信息资源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状况。这里所谓的信息资源是指广义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图书和情报知识信息内容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客户资源等。由于信息资源总是稀缺的,因此,信息人必须获取、占有和利用相应的信息资源,在信息环境中取得相应的信息资源生态位。信息人的信息资源生态位主要是由其信息资源需求、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决定的,而信息人的信息资源生态位又决定了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3. 信息时空生态位。

信息时空生态位也是复合生态位,包括信息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空间生态位。信息时间生态位是指信息人的信息活动占用的时间段。信息空间生态位是指信息人生存空间(信息人所在地)和活动空间(即信息人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空间)的类型(现实空间或虚拟空间)与区位。信息人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必须取得相应的时空生态位。信息人的信息时空生态位主要取决于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性质和信息时空占有与适应能力,又决定了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效率和效益。

(二)信息生态位之宽度。

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位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不同的信息生态维度上对多个信息环境因子适应、占有和利用的范围与数量。信息生态位宽度表示信息人具有信息功能和利用信息资源多样化的程度,也反映了信息人信息资源利用能力和竞争水平。在不同的信息生态位维度上,有不同的信息生态位宽度的概念,其含义有所差异。

信息功能生态位的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充当信息角色的类型和承担信息职能的多少。如前所述,信息人在同一时期内可以只充当一种信息角色,也可以充当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角色,充当的角色越多,其信息功能生态位就越宽,只充当一种角色,则其信息功能生态位较窄。即使是同一信息角色,承担信息职能多的信息人的生态位比承担信息职能少的信息人的生态位宽。信息资源生态位的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信息时空生态位的宽度主要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占用空间类型的多少与占用空间的大小及占用时间的长短。如果某信息人占用了多处信息空间且每一处空间都较大,或只占用一处信息空间但该空间很大,则该信息人的信息空间生态位较宽;如果某信息人只占用一处信息空间且该空间不大,则该信息人的信息空间生态位较窄。一个信息人占用的信息活动时间越长,则其信息时间生态位越宽。社会分工的粗细程度、信息资源的丰乏程度及信息人的生存竞争能力等对信息生态位宽度有重要的影响。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具有普遍性,生态位原理不仅适用于生物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信息时代,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都与信息有关,信息生态位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基本、最基础的生态位。因此,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生态位的原理,研究信息生态位理论对丰富信息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内容,指导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和谐而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生态位中读者权的范式转换

(一)式微到正统,读者的从属性地位到读者至上的理念转换。

读者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是随着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受到重视的,确切地说,是图书馆私立性、封闭性与少数人专用性向图书馆的公众性、开放性和民主性的转变而形成的。

考察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先有图书,再有图书馆收藏,图书馆收藏起源于官府,据《史记》记载,老子就做过“周守藏宝王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图书的收藏也从官府发展到民间。孔子、墨子为了办学的需要,收藏图书作为教材,如孔子就收藏和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商周至清朝,中国图书馆虽已发展了两千多年,但图书资源基本上为奴隶主或封建朝廷和官府所有,民间图书资源也只为少数学者作为私家藏书。这些藏书,无论哪一种形式均不对民众开放,而只为特定对象服务,也就无读者权可言。到清朝末年,由于民主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图书馆应面向全体民众的民主主义思想,主张图书馆应以教育民众、启迪民智为宗旨,允许并吸引人民入馆读书。由于民主思想的推动,清朝廷被迫废止科举,兴办学校和图书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长沙建立我国第一所现代公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在北平建京师图书馆,即现在北京图书馆前身。随着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开放,普通民众才有入馆利用图书资源的机会,也才有人民利用图书馆藏书,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由此可见,我国现代图书馆思想的倡导者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图书馆应面向全体民众开放,赋予人民利用图书馆藏书的权利,是读者权的萌芽,但还不是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读者权。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之一,其职责是收集、整理、汇编图书资料,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馆服务,帮助学习,鼓励创新,使读者权能充分实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方面的需求,我国图书馆积极探索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尤其是服务理念方面,把“读者至上,以人为本”作为办馆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二)从边缘到中心,借助公民文化权利,读者权利正在引起关注和重视。

在我国图书馆界,正面提出保护读者权的文章著述几乎没有,这与我国尚未制定图书馆法不无关系。我认为,日本学者森耕一和佐佐木顺二在《图书馆法解读》和《图书馆利用者权利宣言》中对利用者权利所作的概括,仍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读者权归纳起来大致有七项:

1. 接受“最好图书馆服务权”。

什么是“最好图书馆服务”?佐佐木顺二解释道:不是指服务的数量指标,也不是仅仅和图书馆的经费状况相联系,而是指和国力与经济力等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包括接受最好的图书馆员提供的服务。笔者认为,最好的服务,既包括图书馆的硬件,如图书馆的建筑水平、藏书内容、借阅设施等应是最好的,又包括国图书馆的软件,如馆员的服务素质、服务态度等都是最好的。

2. 不接受区别对待的权利。

任何读者在利用图书资源和图书馆设施的过程中一律平等,不能将读者分为三六九等,划分“专家”、“学生”借阅室,区别对待,甚至规定图书馆的设施什么人能使用,什么人不能使用,等等,对读者不能一视同仁。这是对读者权的侵害,读者有权拒绝。

3. 阅读自主权。

读者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素质,对阅读内容和方式有自主决定权,不应受别人支配和安排,更不允许人为地设置障碍进行阻止。如古代的“焚书坑儒”、现代的“文化大革命”大肆禁锢书籍,以及现在有些图书馆打着市场经济的幌子,对读者阅读图书资料设置名目繁多的收费服务等,都是有损读者阅读自由权的行为。

4. 咨询权。

咨询权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料向图书馆工作人员询问图书信息的权利。日本图书馆法在图书馆服务的法定内容中明确规定:图书馆员具有丰富的有关图书馆资料的知识,能够承担利用者的咨询。通过咨询,读者能快捷地了解新的图书资料信息,节省个人查找的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5. 读者阅读秘密被严守的权利。

时下,人们热衷于讨论“隐私权”问题。个人对图书资料的利用范围和借阅登记也是个人隐私,应受法律保护却是鲜为人知的。1979年日本改定的《图书馆自由宣言》明确规定了“图书馆为利用者保守秘密”的内容。读者阅读什么图书,属于利用者的个人秘密,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图书馆不能将利用者的读书事实向外部泄漏。跟日本相比,我国图书馆在保守读者秘密方面几乎是空白的。

6. 读者人格尊严权。

读者人格尊严权是指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时,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这是读者权精神权利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某些图书馆和某些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淡薄,不是以服务者,而是以读者的领导者自居,对读者某些“不规范”的借阅行为进行训斥,动辄实施“罚款”,甚至怀疑读者窃书,对读者进行非法搜身,责令读者写书面“检讨”,并张贴公示,这是违反图书馆服务宗旨,有损读者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7. 图书馆管理的参与权和建议权。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如何保障提供最好的图书馆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利用要求,其运作和管理应该采用召开听证会的形式,经常听取读者的建议,引导读者自觉为图书馆的管理献计献策,允许读者“参政议政”。因为,图书馆经营管理直接关系到读者权利的行使和实现。

综上所述,读者权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是读者受教育权的权能之一。读者权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它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读者权的内涵将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图书馆法》保护读者权,我们在谈读者权的法律保护时,只能在宪法、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寻找法律依据,这虽然不影响读者权作为公民文化权的存在,但我国拟制定的《图书馆法》中很有必要设专章规定读者权。

摘要:文章以信息生态位理论为视角, 展示了读者权利范式分析新维度。从几个不同方面论述了读者权, 包括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时空生态位等。强调人即读者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 人的积极态度是系统进化的先决条件, 要重视人的认知程度。

关键词:信息生态位,维度与宽度,读者权

参考文献

[1]邱萍, 陈浩义.基于信息生态位视觉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认识.图书馆学研究, 2010 (12) :60-63.

[2]娄策群.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图书.情报.知识, 2006 (113) .

[3]肖峰.信息生态的哲学维度.河北学刊, 2005 (1) .

[4]黄俊贵.关于读者阅读权益问题的思考.图书馆, 2003 (2) .

[5]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48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42条、第50条) .

[7]李朝先, 段克强.中国图书馆史.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2, 2:39.

[8]李国新.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6:11.

[9]日本《图书馆自由宣言》序言主文 (1979年改定) .图书馆法规基准总览:16.

生态课堂视野下的师生有效互动 篇3

关键词: 生态课堂    师生互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下,传统模式中的灌输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遵循教育生态学,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问题.教师要改变传统封闭非生态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新模式.

生态化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是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和谐共进,从而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質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实现学生个体的进步.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原则

(一)理解、接纳原则是构建师生有效互动生态课堂的前提条件

课堂上,师生首先要宽容、理解和相互尊重,建立起相互信任、接纳意识,才能达到教学上的有效互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尊重差别、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构建师生有效互动生态课堂的重要环节

学生个体多元,各人基础素质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分析判断水平也各不相同,反映到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上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教师既要看到客观存在着的个体差异,更要努力想方设法,通过有效互动促使其协调发展,从而构建生态课堂.

我记得在讲解一道相似三角形的证明时,有一位学生看似漂亮的证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大家都笑他,我制止了大家的嘲笑,首先表扬了那位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言的表现,指出他的证法的破绽,再让同学用反证法证明他的错误。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最后我在总结时表扬了几个表现突出的学生,并鼓励大家要有钻研精神,不要怕犯错,积极参与讨论.

(三)激励原则是构建师生有效互动生态课堂的动力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在提问、解题、作业评析等诸方面,对学生的进步始终充分地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对所谓的“后进生”,更要鼓励其每一个细小的进步.事实上,教师的热情关注和真诚的肯定,对学生有显著的激励效果,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不断调动,促使文化知识的牢固掌握,不断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方式

要构建生态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间多向交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的主体化交流网络,必须采取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活跃的状态.

(一)过程启发式

根据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所需要的高效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根据所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逐步让学生提出问题、自我启发.在教学中可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多种逻辑分析手段,帮助学生发现新规律.比如在学习梯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时,我先让学生复习三角形的中位线概念和性质,通过一系列启发式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梯形中位线的概念,自己发现并证明梯形中位线的性质.这堂课师生在启发式问题的引导下有效互动,不但掌握了梯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还学会了很多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进而达到构建生态课堂的目的.

(二)讨论交流式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各自交换想法,以达到彼此间互通有无的目的.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一堂习题课上,我曾列举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B,∠C应分别等于21°和32°,检验工人量得∠BDC=148°,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这是为什么呢?请说明理由.”我让学生思考,思考后可以前后左右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和交流.我深入小组中,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有的学生添辅助线,有的不添,有的方法和前面有重复,一个小组说的时候,其他小组评判,等同学们说完后我站在数学解题方法的高度进行总结。最后我们一共讨论出了5种证明方法,其中有一种我都没有想到.这是一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课,但是我觉得很成功,学生在这种组织形式下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讨论相当热烈,学生的智慧在这样和谐的互动氛围中激发出来.

(三)实验探究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实验,通过相互协作,探究知识的本源和问题的答案.再以本文一开始提到的“中点四边形”这堂课为例,我第二次上这堂课时将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引进了课堂,采取了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最终转败为胜,取得了实效.在课前我精心准备了学生用的学案,在学案上有各种类型的四边形.在课上我让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大家分工合作分别画出这些具有某种特征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然后针对我提出的“中点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的关系”,“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及“矩形的中点四边形与原矩形周长之间的关系”三个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

总之,要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教”的活动中,让教学活动“动起来”,师生互为补充,才会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益,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从而使生态式教学走进中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杨传宇.探析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之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2013.

[2]王公志.以互动教学为载体,构建初中化学生态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4.

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课堂教学论文 篇4

教育生态学最早是出现在二十世纪后期多的英美等发达国家,所谓的教育生态学就是指将教育学和生态学有机结合,借助生态学中的相关理论来发展国家的教育,从而不断促进教育效率的提升。当前社会对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这是因为大学体育教育的效果将会直接决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学习进程,而大学体育教育往往包含了较多不同领域的内容,无论是内部的教育机制还是外部的社会需求都会影响到大学体育教育,因此在研究大学体育教育时应该立足于整体,借助教育生态学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引导大学体育教育更好地发展。

一、高等学校教育生态学基本内容分析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较新的、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理论学科,可以很好地指导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生态学从根本上来说属于一种社会管理学,通过将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结合来实现教育效率的提升,要想保证教育生态学的作用就应该将生态学和教育学分别进行研究,把握当前大学体育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而生态学主要是研究影响教育效率的外部因素。

教育生态学由教育学和生态学这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教育生态学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因此教育学和生态学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在利用教育生态学时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要很好地把握教育学与生态学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失衡的状态。同时,教育生态学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教育生态学理论中我们应该以教育学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实现各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效用。

二、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大学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率,当前的体育教学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大学体育教育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注重整体性原则,无论是制定教学计划还是选择具体的教学项目都应该从整体出发,做好资源配置工作,保证体育教学效率。

(二)控制性原则

体育教学往往是通过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体育项目来实现的,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体魄得到了增强,心理压力得到减缓,同时,由于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因此不仅可以加强小组内的合作,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但是要保证体育教学可以在学生的体力承受范围内,如果超出了范围,体育教学将无法发挥其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控制性原则。

三、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育研究的改进措施

(一)培养学习兴趣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主要的参与者就是学生和教师,因此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而当前由于对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因此在选拔体育教师时没有制定严格的标准,导致大学体育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体育教师不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苦命,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不应过分重视对体育运动技巧的培养,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在学习体育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教师应该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互动,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完成体育学习任务。

(二)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给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开始出现,新媒体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开,因此高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应该一成不变,应该充分结合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模式。要想丰富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就要保证教师充分了解当前的新媒体,掌握新媒体的特征和使用方法,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三)改革教学方法

受历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方法十分陈旧,教学模式还是十分落后的,大学体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还采取较为落后的教学方法,而课堂上的体育活动项目十分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的实践力度还不够,过分注重知识理论的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因此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度和兴趣都不高,这是导致当前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当前的教学方法,采取探究教学和合作教学的模式,保证教育充分符合时代的需要。

四、结语

两型视野下的生态区规划 篇5

夏巍 方可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两型社会背景下,以天兴洲为案例剖析了如何通过规划有效引导生态区域合理发展,兼顾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诉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主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关键词:两型社会,生态绿洲,发展,保护

1.前言

自从联合国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并发表《人类宣言》以来,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了卓有成效的不懈努力,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恶化,成为进21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在此背景下,如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成为规划工作者在实践中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

2.“两型社会”视野下生态区规划编制的理念

2.1 “两型社会”对城乡规划提出的新要求

“两型社会”的核心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要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走经济发展与生态良好协调发展的道路。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具有协调落实城市空间资源的关键作用。因此,两型社会的建设对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城乡规划转变原有的编制方式,强化集约、节约的思想,注重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除了关注建设区也应关注非城市建设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2.2“两型社会”视野下生态区规划编制的理念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要确定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并且要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措施。从空间范畴上看,边界以内城镇集中建设区和边界以外的生态区是“图”与“底”关系,边界以外的广大区域是构成城市生态框架体系的基础,其覆盖的范围面积大,需要进行严格的生态保护,稳定城市生态大格局。如何引导生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协调,变被动的保护为主动实施,应在贯彻生态优先理念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2.2.1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

生态区通过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都市农业,鼓励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游憩、户外运动等功能,变被动保护与主动实施,赋予生态区功能,增强城乡发展活力。

2.2.2强化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对于生态区,规划编制需要转变思路,应从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上,对生态区可使用作为旅游开发、农民生活的独立建设用地进行总量的控制,将生态区内建设用地控制在满足生态环境容量范围以内,在生态严格保护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2.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全面提高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

2.2.4功能布局兼顾发展与生态保护

生态区规划,在空间布局上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要强化对山体、水体、自然保护区、郊野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将其作为生态底线区实施严格保护,新农村、旅游度假区等功能区的布局应避让此类生态底线区,同时,生态区内各建设用地应小型化、分散化,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本着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进行旅游项目策划,将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对各类自然景观要素的合理利用方案,并对生态景观特征不够明显的区域进行合理改造,强化山体特征和植被质量,形成城市开放空间;划定生态保护区可作为生态公园等城市旅游休闲空间;加强对滨水空间的合理利用,使环境保护最优化、资源效益最大化。

2.2.5完善的环保设施配套

生态区规划应注重对污水、垃圾、大气等污染的处理,需要对建设用地高标准的配置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设施,以及鼓励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尤其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态区极其重要,应根据需求对新农村、旅游区等配置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设施。2.2.6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

在生态区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3.天兴生态绿洲发展与保护规划

3.1 天兴生态绿洲基本情况

天兴洲位于武汉长江河段,是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控制区,是生态框架体系中生态绿楔、长江生态轴、生态内环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作为城市增长边界以外的重要生态节点,天兴洲一直被严格限制进行开发建设。同时,天兴洲作为行洪民垸,过去由于洪水频发,洲上堤防标准低,常遭水淹,1998年被确定为单退民垸,洲上以农业生产为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其所在的洪山区全部乡镇中排名靠后。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天兴洲淹没几率大为降低,同时,天兴洲长江大桥于2009年建成通车,洲上堤防加固工程也已启动,天兴洲迎来保护与发展的新契机。

建设天兴洲生态绿洲,旨在保障天兴洲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天兴洲保护与发展模式,切实处理好防洪安全,对生态保护与适度发展利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图1:天兴洲生态绿洲区位图 3.2基于“两型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示范导向的发展目标确定

天兴洲既属行洪民垸又位于城市生态控制区范围内,其发展建设面临多重制约。规划基于其特殊的生态区位与资源优势,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下,提出了 “中部地区两型社会试验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岛”的发展目标。基于生态专题研究和防洪规划,确定了天兴洲的“洪水、地基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客观核心制约因子,在满足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为天兴洲赋予 “生态、运动、旅游”三大核心功能,通过对全洲用地功能布局,营建功能化的岛屿空间,提升天兴洲的人气。同时,制定符合天兴洲发展实际,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要求,突出生态特色,保障生态绿洲的建设。

3.3基于防洪安全与生态保护的空间布局与项目策划

规划以保障天兴洲防洪安全为前提,以提升防洪标准、岛屿生态品质为出发点进行空间布局。规划确定“一区,四园,双核”的空间布局结构,自洲头向洲尾依次布局生态博览园、生态创意园、体育运动园及生态涵养园四个核心园区,形成生态、文化、运动、休闲等多元体验。同时,规划策划了一批操作性强、利于实施的项目库并予以具体的空间落实。

图2:天兴洲生态绿洲功能结构图

3.4 基于促进“单退民垸”政策落实的农民生产生活发展考量

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为了妥善安置天兴单退移民,规划将洲上原住民整体迁出,在北洋桥移民点建设农民新社区;参照“城中村”政策,将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对居民进行就业培训;随着洲上旅游服务岗位的增加,优先考虑原住民的就业安置;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3.5 基于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规划用地控制

基于生态研究专题,明确全洲生态用地占比。通过对生态用地总量、生态用地建设控制以及建设用地总量等多层次控制,保障天兴洲的生态功能不降低,同时也考虑了岛屿未来旅游发展的需求。

规划控制全岛的生态用地总量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88%,尽可能尊重与保留现状农田、湿地滩涂和生态林地,重塑岛内生态格局,实现由单一生态功能向多元化转变。其中,水体、滩涂、林地、防护绿地等作为天兴洲的生态基质,要严格控制其用地规模,不允许其他建构筑物进入其中;观光农业用地,突出现代观光农业特色,可配套适当规模的公厕、电话亭等服务设施;景点建设用地是向游人开放的游览欣赏对象(如景区、景点、园林)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的用地,重点强化对不同类型景点的景观、绿化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控制,原则上不安排建筑,仅允许合适规模的公厕、电话亭等配套服务设施进入。同时,规划严格控制为生态旅游配套的建设用地规模,在生态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布局旅游服务、科普展示、文化创意、体育运动配套设施及道路交通、码头、市政基础设施等。

3.6基于生态优先的控制指标体系

规划对全岛的生态用地总量进行严格控制,约占总用地面积的87%,含设施绿地(体育公园)、景点建设、观光农业、生态林地、水体、防护绿地等;规划布局旅游服务、科普展示、文化创意、体育运动配套设施及道路交通、码头、市政基础设施等。同时,考虑发展的不可预见性,规划相应布局预留用地,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从地块的主要功能、绿化指标、生态保育要求、游客管制等方面提出控制性规定,确保体现天兴洲的生态特色。包括绿地率、绿化覆盖率、郁闭度、生态保育、植被景观类型等指标。从建筑景观、植被景观等方面提出控制要求,均为建议性的指导指标。建筑控制主要从建筑风格、体量确定设计意象;植被景观控制主要从植物色相、配置等确定景观类型。同时,为生态文明示范岛的建设,规划提出包括水环境质量、植物系数、清洁能源使用率、碳排放强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整套生态技术指标,指导生态绿洲建设。

3.7基于“绿色”理念的生态技术保障

规划突出绿色交通理念,全岛禁行机动车。以“P+R”形式,在匝道和码头设置大型停车场及换乘中心,入岛游客全部换乘电动车、自行车等绿色环保交通车辆。规划通过对污水、垃圾、太阳能、风能、中水回用以及绿色节能技术的运用,实现生态绿洲“两型”示范作用。

图3:天兴洲生态绿洲效果图

4.结语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形式,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天兴洲生态绿洲在规划实践中强调旅游开发、能源形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朝生态保护、生态协调的方向发展,是对城市生态区进行生态开发和资源利用模式的有益探索。事实证明,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两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石亚男 刘高焕 张北飞,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模型及系统概念设计应用 调查•研究•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樊 浩.当代伦理精神的生态合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1,(1).[4]张延毅,董观志.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2):165.[5]卞显红,张光生,王苏洁.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环境认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1):66-69 作者简介:

巍,男,1979年2月出生,武汉市规划研究院,规划师,tosteven99@126.com,方

可,男,1979年9月出生,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课堂教学论文 篇6

生态伦理学的概念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探讨了大自然中各个生命的价值与权利,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最大化生存模式,并通过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对自然的生态系统给予道德关怀,从而将生态环保的理念上升为一种伦理的重视,指导实践。

工业厂区景观设计的兴起

随着城市中工业用地面积的逐步增加,厂区景观也同其他的城市景观一样,成为展示城市面貌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根据企业内部的用地调查显示,大部分厂区中绿化用地还不到总面积的10%,因此如何寻求一条新的厂区景观设计道路,来实现人、环境、企业效益的平衡共存成为我们深思的焦点。

厂区景观在伦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内外的厂区设计中,存在很多优秀的工业景观实践案例,但是也存在着以下的一些伦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景观中的生态维度方面,一些厂区的景观设计也在逐步的注重一种绿色生态的厂区建设,但在生物多样性的保留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此外,在设计时,应寻找合理的功能定位,来保证厂区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大量采用高科技的同时也要注重一种地域特色的表达与文化的传承。

第二是景观中的行为维度方面,环境的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陋习,比如在道路设计不合理的时候,随意在绿地上开辟一条便捷的道路,都会给场地的绿化系统带来的损伤;有的景观设计在盲道中设置安全警示柱,这种行为不仅没有体现对人的关怀,还存在着一种安全隐患。此外,在工业厂区的景观规划过程中,应严格遵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达到规定的绿化率标准。政府对于循环资源利用方面也做出了一些鼓励措施。

第三,景观中的审美维度方面,目前厂区景观也逐步受到重视,但不同地区的企业厂区需呈现出的地域文化及精神风貌也有所不同,于是如何避免厂区设计的模式化也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还有一些工厂片面注重入口区域的美化,忽视工作区以及生活区等与员工生活密切相关的区域设计,这样的设计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环境对美的追求。

第四,景观中的精神维度方面,一方面它体现在设计需要将场地的设计置于一种哲学的高度与人类生存的意义中去思考。另一方面厂区的景观设计需要与场地精神、企业文化相联系,并且关注到员工的精神诉求和整个社会的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员工才会拥有一种企业的归属感与精神的愉悦感,也将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综上所述,面对工业厂区景观中各角度的伦理方面的问题,如何设计出既能体现企业应有的精神风貌、满足企业员工的精神诉求;又可以起到生态环保、美化城市的作用的厂区景观成为景观行业关注的焦点。

厂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重塑

针对工业污染给城市环境带来的问题的反思,掌握发生发展的规律,在生态伦理学与厂区景观设计中找到一个结合点,即塑造一种新的景观之路,用生态伦理学指导景观的进一步发展,约束设计师的过度设计。如何利用生态伦理指导厂区景观的设计实践呢?

1.建立伦理道德观

在厂区景观设计中,要达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目的就必须建立一种道德准则,用生态伦理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将伦理关怀扩展到整个场地的生存系统中去。不仅关注环境空间的功能、装饰、材料等,还要关注设计中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融合。

2.寻求景观设计中的公平性原则

生态伦理学肯定了自然的价值与权利,即我们在树立企业形象、充实员工精神、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需要转变空间环境的价值中心,就是将厂区内的水、植物、生物、土壤与人、建筑看作一个扩大的共同体,尊重共同体中每个部分的权利与价值,从而创造一种公平性的景观设计。

3.树立正确的评判标准

生态视野下英语活力课堂建构 篇7

一、探寻教材资源闪光点, 创设自由上进情境

教材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例子, 本身就是一座充满诱惑和丰富的宝藏。鼓励学生在英语教材资源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和自由探究, 不仅能够利于他们发现教材中生命活力, 更能够使得他们的积极向上活力得以激发。从教材的鲜明导向中探寻活力闪光点, 更是对英语学习的丰富和延伸。

教师可从教材的特征出发, 多为学生营造与文本学习内容相似的情境, 让他们在接近真实语言学习环境中主动表达和自由探究。充分发挥资源的引导生成作用, 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来质疑和探究。发挥教室、道具、多媒体等资源作用, 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让他们能有更为宽松和和谐的学习情境。一方面, 调动学生的多种语言学习感官思维, 引导他们不断阅读审视、挖掘提炼、拓展丰富学习内容, 找出教材的精彩之处;另一方面, 发挥自我主动思考探索的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究, 形成争先恐后的学习态度, 将课堂学习变为他们奋进向上的乐园。

探寻教材中富有活力的内涵, 能够让学生将自主学习探究变为一种内在学习发展的需求。例如, 在译林版八年级下册的Unit2 Travelling的“Reading A Welcome to Hong Kong”的教学中, 可要求学生围绕“Hong Kong is a wonderful place”来搜集相关素材。可要求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素材资源带入课堂, 通过展示香港的美丽风土人情来让学生对阅读学习内容有整体认知感悟。在此基础上, 可建议学生围绕“Why do people like to stay at Hong Kong? ”和“How do you introduce Hong Kong for your friends?”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让他们将各自的整体认知感悟转化为主动交流过程, 营造自由向上的和谐学习氛围。

二、关注自主竞争公平性, 培养良好学习品质

发现学生的个体潜能, 就是给他们创设良好的竞争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自主竞争过程中形成争先恐后和勇于质疑的顽强学习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自主竞争能使得学生在平等学习条件下不断激活内驱动力, 激活英语学习潜能。

这样的竞争, 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质疑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和主动争辩, 给他们足够自由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实行隐形分层, 引导学生在与实力相当同学的自由竞争中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同时,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互动交流和合作探究形式来自由辩论, 让他们在彼此竞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和不足, 进而解决问题。建立在这样自主竞争下的教学模式运用, 一方面, 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另一方面, 让学生在相互比赛过程中感受到跳起来摘果的成功喜悦, 将竞争转化为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个性特征, 多引导平等竞争, 让他们有更多学习的空间。

学生的自由竞争过程, 也是教学不断优化过程。像在八年级下册Unit 4 A charity show的“Reading Gulliver in Lilliput”教学中, 可要求学生通过同桌相互问答的形式, 围绕“What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来主动表达, 让他们在质疑问答过程中不断破解自身学习难题。可通过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 像“Do you think the small man is lovely?”等运用小组之间抢答形式, 不断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深思, 以强化认知感悟。这样的竞争能让学生勇于自我学习, 在实践探究中不断增强主观能动性。

三、注重过程评价导向性, 激活内生学习动力

运用形成评价, 能让学生在看到自身的进步基础上, 更好释放学习激情和活力。关注过程, 注重过程的激励, 更是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动性, 让学生的学习信心动力倍增。在教学评价中, 应该注重把握过程中和激励性,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教师的鼓舞和支持。按照学生学习能力不同, 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多运用表扬话语,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运用会心的微笑,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肯定;运用赞许的眼神,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 多鼓励学生在自我评价基础上, 尝试运用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总之, 注重以民主、平等、和谐贯穿英语课堂教学过程, 能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能动地位和作用基础上, 更好激活他们英语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来建构良好生态环境, 能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基础上, 让他们的个体生命价值尊严和积极向上学习活力不断迸发,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本文拟从生态学中和谐平衡基本特征阐述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借鉴导向作用, 旨在阐述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推动作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相互竞争和激励创新等能彰显学生的学习个体活力, 活化课堂教学情境。

关键词:生态,初中英语,和谐,互动

参考文献

[1]徐卫生.如何构建高效和谐的英语生态课堂[J].试题与研究 (教学论坛) .2012 (28) .

[2]郑静静.建构式生态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参与[J].中学教学参考 (语英版) .2013 (04) .

信息技术视野下的数学课堂优化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优化模式

一、生而逢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当我们慨叹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时候,我们似乎已经默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作为一名现代数学教师,我也相信,信息技术与小学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可以说,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勃兴和新突破,能够适逢网络技术成熟运用的时代,是一种别样的幸运。

二、全新资源覆盖,多媒体人性化引导

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充满着童趣和想象力的小学生感到天然的兴奋。这就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和媒体资源库能够成功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因。

(一)“想不出来却看得见”——拓展多样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物质基础。小学数学的特点在于其抽象的符号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却是具象的,是对具体有形的事物才能够产生感性认识的,因而具有先天的隔离感。因此,信息技术媒体在这方面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如教学《小小运动会》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逼真的运动会情境:迎宾曲声中,大雁、蜻蜓和蜜蜂排成各种形状的队伍飞来,在空中盘旋;小兔赛跑、小猴爬树、蝴蝶跳舞、袋鼠跳远……优美而有趣的画面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其中隐含的“超链接”则为学生自主调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点击空中的小动物就会出现“你能找出哪些图形”的提示,学生通过单击鼠标即可验证自己找出的图形的名称;点击地上的小运动员则会显示出各种小动物的只数,为学生提供提出数学问题的素材。以上过程,别开生面地将单一的数学符号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诸如图像、图形、动画等媒体资源,给小学生一个绚丽多姿的数字世界,让他们稚嫩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数学课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使师生双边活动融为一体,实現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不拘一格,我行我素”——个性化的探索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以一种儿童不易获得的方式探索未知,强调的是推理和举一反三,而并非一味的记忆。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小学生对家庭和家庭教育之外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索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应用恰恰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探索的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并让这个过程充满儿童思维方式的风格和个性。一个充满好奇心、总爱发问,并以他特有的方式去验证他的疑问的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绝对是瑰宝,需要保护和引导。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所提供的直观化、可视化的媒体资源系统,赋予了这种引导以最绚烂的方式,成为师生爱不释手的教学法宝。

(三)“百变多端”——多角度、多向度塑造小学生的思维

对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充满着亲切感和依赖情绪,正是因为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同时它还突破了一对一式的传统交互模式,而代之以多向度的交互模式激发小学生的思维点的碰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小学生就是儿童,是一个永远都静不下来的群体,尤其是思维上,一方面这种多动的思维需要我们尊重和引导,使之富于创造力和多角度变化,可以让他们学会与众不同和另辟蹊径。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多动往往会影响对知识的学习。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将无影无踪的数字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化,从而将小学生百变多端的思维轨迹进行了串联,从而在一定的自由空间中有据可循,既有了张力,又有了规范。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也许就在于此,就是要培养一种“张弛有度,自由而有序”的思维模式。“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这一内容是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我选择了“在班级聊天室里开展讨论”这一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当我打出“300-97=?”这一问题时,噼噼啪啪的键盘敲打声马上响起来,大致出现了两个不同派别的说法,一答案为“203”,另一答案为“213”,一番颇为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213”派终于俯首称臣。抓住课堂中出现的“300-97=213”这一错误资源,我决定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你认为300-97=213究竟错在哪里呢?你有什么好办法纠正这样的错误吗?沉默了一会儿后,屏幕中同时出现了很多同学的回答。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特有的功能,使计算机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发生互动并相互影响,它使教与学通过教学媒体(网络)构建起一个多向通道,使学生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四)“我要学”——以兴趣灌注作业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兴趣教学的不可或缺性。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自然会改变传统的作业设置和完成方法,有利于调节创设全新的作业情境,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作业是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总结和检验,也是对他们一天的学习所进行的集中的温习,而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监督之外的,因此更多的需要学生的自觉。而小学生自律性差,因而兴趣灌注是非常重要的。而信息技术手段赋予了作业以全新的形式和完成过程,让小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充满了期待和成就感,这要比任何形式的监督、敦促还要有效,而且文明程度更高。例如,学习“统计图表”前,教师在引导学生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可利用EXCEL强大的数据功能和方便、快捷的制表制图功能,让学生亲历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过程,把应用性知识寓于课前调查活动中,使课堂教学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互动方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J].话教育研究,2001(8).

[2] 翟秀清.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J].现代教育探索,2009(7).

[3] 盖旭晨.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教学点睛[J].宁夏教育科研,2007(4).

作者简介:

王培明(1978— ),女,汉,大学本科,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课堂教学论文 篇9

论信息化视野下政工人才信息能力的培养

刘 斌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200433)

摘要: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创造型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素质,如何培养和提高政治人才的信息能力,已成为面向21世纪的我军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在信息化视野下论述了政工人才以信息能力为中心的培育需求,构建了以课程设置为重点的信息能力教学培养体系,明晰了以联训机制为手段的信息能力培养权责,完善了以政策制度为保证的信息能力要素保障。

关键词:信息化 政工人才 信息能力

On the view of informationized, the information ability training of political work talents

Liu Bin(the Shanghai Branch of PLA Nang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Shanghai, China)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ability is the fundamental quality of creative talents in information era.How to train and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ability of Political work talents, have become the strategic problem for PLA in the 21th century.On the view of informationized, this article discuss training requirement of political work talents around the information ability,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training put course offered above everything else, clear the training right and responsibility of information ability by the means of combined training regulations, improve the guarantee of key element of information ability by policy and system.Key words: informationized;Political work talents;information ability

人才培养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保证。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提出要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推动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培养高素质新型政工人才已成为我军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加大信息化政工人才培养力度,才能适应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新要求。政工信息化人才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系统一体的全局观念、开放的世界眼光、复合的知识结构、现代科技素质尤其是信息素养、思维和能力。而政工人才的信息能力培养则是信息化政工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一、以能力培育为中心,明确政工人才信息能力需求

增强政工人才的信息素质,以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既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政工干部提高信息素质要努力提高四个能力。

(一)培育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加强信息技术素养,努力学习信息知识,包括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认知和方法,了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和工作原理及其发展趋势;在捕捉采集信息的方式上,应该做到,及时从大众传媒中获取信息、及时从微机网络中查找信息、及时从人员交往中获取信息、及时从工作实践中掌握信息;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计算机、2010年军事学研究生创新论坛征文

信息网络技术,善于应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载体获取和处理信息。

(二)培育甄别信息的能力。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分析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具有很强的信息鉴别能力,善于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海洋中,正确区别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关键信息与一般信息;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慧眼识珠的本领,挑选出有用的精品信息,排除无用的“垃圾”信息,从而优化信息环境,切实创造出有利于官兵健康成长的信息环境。

(三)培育驾驭信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谋划决策咨询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指挥管理能力;熟练掌握处理信息的程序以及分发、传递的各种方法,高效地处理和使用信息;掌握信息作战有关理论,能够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政治工作,特别是能熟练地使用指挥自动化系统进行政治工作作战指挥,开展网上“三战”。

(四)培育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努力做到“九会”:会操作计算机和外设,会使用公文处理系统,会收发电子邮件,会使用网络查询资料,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页,会网上组织教育,会通过网络做思想工作,会运用网上视频系统开展文化活动,会运用野战无线局域网实施指挥;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军队政治工作信息中心、网络中心、指挥中心等进行建设和管理能力。

二、以课程设置为重点,构建政工人才信息能力教学体系

信息化视野下政工人才信息能力的培养生成不仅需要在宏观上进行总体设计,而且需要在微观上有效开展;不仅需要部队搞好人才的岗位锻炼和任职使用,而且需要院校形成适应政工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培训体系和相互衔接的教学内容。

(一)注重课程科学设计。适应信息化视野下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的需要,要精心设置新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突出主干、加强基础、强化实践的课程设计思路,打破各单位、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课程整体结构的有机融合和重新组合。要因人而异,优化课程;突出个性发展,实施有差异教育,实现差异培养对象的共同发展。要知行合一,互为佐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二者相互结合,达成理论与实践互为佐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要打牢基础,发展个性;既要定位于作战实际需求,为培养对象任职和继续学习深造打下基础,又要考虑培养对象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对象后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就当前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育的课程设置来说,应着力构建目标聚焦、层次配置、模块组合、轮辐向心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二)着力创新教学手段。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采取开放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以实践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要实行“小班化专题研究式教学”,努力使基础理论课教学过程,成为强化学院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训练过程,以适应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在授课方式上要增大决策咨询、案例分析、岗位模拟、联教联训、综合演练等多种教学形式的比重。着力把“应用理论课”打造成一岗位任职需要为牵引的“能力培养课”。要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利用各级院校现有通信网、计算机网、数据链及仿真网络系统,构建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三)科学编配教学力量。培养政工人才信息化能力,关键是要有一支结构合理、混合编成的高质量教员队伍。努力培养一支基本素质信息化、能够始终站在军事变革前沿的教员队伍。积极抓好现有教员队伍专业信息素质的继续培养工作,吸收信息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充实教学一线。要扩大教员外延,优化教员构成,打破只在院校编制内才算正式教员的传统认识,多渠道并举,让专家型人才为我所用。重视把院校教员放到信息化建设一线锻炼,加强院校与部队的双向代职和交流任职工作,安排教员到部队进行课题式调研,掌握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增强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工作的针对性。

2010年军事学研究生创新论坛征文

(四)信息化的教学保障。先进的教学保障手段和设施,是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的物质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要重视院校教育保障手段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提升教学保障资源的信息化水平。要加强政治工作模拟系统建设,集中精力开发各类应用软件,依靠这些平台对政工人才进行政治决策、方案评估、情况预测和应急处理等课目的能力培训,提供近似实战的训练环境,提高运用政治工作的能力。要建立完整、先进的大型开放式网络教育系统平台,及时对校园网技术进行升级,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控制中心、多媒体教室、虚拟实验室、教学站点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建好多种政工网络课件库、素材库和试题库,用网络联通院校之间的数字图书馆,进一步丰富网上教育资源。

三、以联训机制为手段,明晰政工人才信息能力联培权责

科学制定联训机制是提高政工人才信息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目标、落实内容、督促教学、检验效果的有力举措。

(一)培训目标统筹细化。我军现行的三级培训,尽管安排了一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内容,但层次不够分明,内容不够系统,培养目标不够细化,应根据现实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创新教学手段,将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分解细化。要区分层次、分级分阶段实施,避免交叉、断档、重复等现象。初级培训主要是掌握政工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打牢政治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中级培训要全面系统的掌握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提高运用操作能力;高级培训要突出培养政工人才的信息决策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二)课程内容立体有序。培训内容是培养政工人才信息能力的载体,应以信息素养为指向,以岗位需求为牵引,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合理设置。在纵向上,要层次清楚。战术层次,重点进行信息知识、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战役层次,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政工信息指挥系统、中级干部政工训练系统等课程的学习和操作。战略层次,主要安排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爆发的信息战的经典案例分析、国际局势、国际安全等课程的学习。各个层次的培训内容既要衔接有序,又要避免交叉重复。在横向上,要突出重点。初级院校负责信息能力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培训,在生长军官步人军营的起始阶段,就要向他们灌输政工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和文化。中级院校负责在信息化背景下政工人才的信息能力训练。高级院校要组建专门的政工信息人才培养机构,对培养对象进行集成培养,实现培训内容上的军种融合、指技合一。

(三)教学过程全程评价。教学评价作为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质量保证的一道最关键的盾牌,必须作为人才培养链条中的关键一环,抓全、抓细、抓实。教学过程全程评价应同时关注到教员、学员和机关,把计划评价与随机评价、评价教学现状与评价发展潜力、在校学员评价与毕业学员跟踪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结论科学、准确。为此,要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创新评估方法、建立长期跟踪问效机制。要建立院校教学培训过程指标,从培训过程看,主要包括培训组织与管理、培训内容设置与标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与督导等等。评估过程中,主要看这些指标与培养政工人才信息能力的目标要求、特点规律等内在指标的一致性程度。

(四)综合要素分级联考。培养和选拔合格的信息化政工人才,既要制定严格的能力标准,也要采取科学的考核方法,实施各级各类培养机构分级联考。可借鉴外军的成功经验,制定和颁发《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训考核标准》,对各级各类信息化政工人才经过相应的级别培训后应达到的标准作出细化、刚性的规定,为考评提供基本依据。要建立联合考核机制,各级各类院校和培养机构对政工信息化人才进行联合考核,实施综合考评。要坚持考查和考核相结合,结合平时工作考查政工指挥人员的政治素质、工作实绩、组织指挥能力,通过考核了解政工人才的信息化作战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心理承受和应变能力。要坚持定期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特别是结合重大综合演习活动,进行全方位考查考核。

2010年军事学研究生创新论坛征文

四、以政策制度为保证,完善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要素保障

政工人才信息能力教育培养体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多种要素进行保障,才能确保其有效、顺畅地运行。

(一)加快政策制定步伐,完善制度保障。政策制度建设是确保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必须克服以往存在的“措施先行、政策滞后”的弊端,实现制度建设与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相携而进。要严格招生制度,确保把最具潜质的人才推荐到院校。要严格认证制度,尽快出台《信息化条件下政工人才信息能力资格认证标准》,提高信息化政工人才的毕业门槛,明确规定,只有拿到《资格认证书》的毕业学员,才有资格进入岗位任职。要严格使用制度,确保人尽其才、训用一致、精确定位,防止因使用不当而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实现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工作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二)增加投入力度,提供硬件保障。可在各院校原有的文献检索课基础上,增加部分人力、物力的投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突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三要素,进一步增加计算机检索内容,并推出具有军事人才信息能力培养特色的系列教材。建立全院信息检索中心,建设好各院校图书馆局域网,并尽快形成地区性、全军性、全国性信息工联网,积极加入因特网,配备必要的终端设备,切实提供学员实习条件与机会。通过实践,真正实现信息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加强教学体系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建议教务部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兼顾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切实将全方位、全过程、系列化的信息能力培养体系纳入院校教学体系。在全体教员、学员中普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知识和技能,在专业教学组织中充实有关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在图书馆中设置信息资源应用专职教学机构,配备专业教员,以发挥图书馆在信息能力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把信息能力培养目标的评估纳入整个院校教育目标的评估体系。最后,建立这样一种教育机制,只能提供信息能力培养的途径,能否达到目的,最终还取决于教育对象的认识。因此,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务必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培养自己信息能力的学习与实践活动。

(四)盘活各方资源,加强联合保障。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一所院校难以完成,需要协调多方力量,盘活多种资源通过联合培育共同打造。一要发挥军队院校培养政工人才的“主渠道”作用。政工人才信息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提高其综合能力素质,从“知识型教育”转到“能力型教育”上来,不断增强其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二要探索院校、部队、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政工人才的模式。政工人才信息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院校只能为政工人才提供基础的知识和相应的专业训练,其知识能力的发展提高,还要依靠部队教育训练和科研机构的实践锻炼。三是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政工信息化人才。要与地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双向交流,大力开展开放式教育,吸纳有志于国防事业和具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和信息技术特长的青年到部队中来,通过系统的政治工作业务培训和岗位实践锻炼,使其自身的信息技术优势与政治工作能力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具有信息化优势的新型政工干部,成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波.努力提高政治干部的信息能力 【J】.广州:政治指导员,2006:8 【2】沈国权、罗剑明.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2006.【3】陈岸然.联合作战政治工作【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4】杨保明、朱宁、马立峰.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培养.【C】.石家庄:海潮出版社,2008.2010年军事学研究生创新论坛征文

姓名:刘斌

专业:军队政治工作学

院系: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政工系

个人简介:刘斌,男,1979年9月6日出生.山西省交城县人,汉族.现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政工系研究生,研究方向:军队干部管理与人才培养. 联系电话:0531-813850(军线)

***(手机)leon001@163.com(民网)

上一篇:配送司机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职工运动会方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