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受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不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在思想、行为、心理、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近年来,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出现了感情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律、学习失信等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摘要】问题学生一直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对象,他们的行为不但阻碍自身的发展,同时还会阻碍良好班风的形成。对问题学生适度的教育,可以促进其转化。

【关键词】问题学生 轻度 家庭教育 教师 心理干预

案例陈述:2017年,我刚开始班主任的工作,就遇到了一个令我头疼的学生。他叫小童(化名),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小男孩,却对新集体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经多方询问和调查,了解到:小童生长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父母比较溺爱。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被老师误会,师生关系闹得很僵,从那以后,小童就不再信任老师,甚至和同学都很少交流。你看着他的眼睛,就能明显感觉到其中那股深深的敌意。

处于青春期的小童,开始叛逆,开始挑战学校和班级的规则。我软硬兼施,却也无可奈何。班里的一些学生,开始有样学样,教学工作很难开展,班级的整体成绩逐渐下降……

一、问题学生定义

像小童这样的学生,在教育界通常称之为问题学生。但问题学生又分为很多类,很难一概而论。对于问题生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比较倾向于王晓春老师在《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中的定义及分类,并在此基础之上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我所理解的问题学生,是指存在轻度心理问题,通过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干预能够恢复正常水平的学生。需要药物干预治疗的重度心理疾病患者不在此列。

小童就属于这种轻度的心理问题学生。在他身上给予必要的教育和管理,是有可能转化为一名正常心理学生的。

二、轻度心理问题学生的来源

像小童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我们的工作中并不少见,其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很多人不能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真正内涵和意义。以为确保孩子的衣食住行,看着孩子写作业上辅导班,就完成了家庭教育的任务。其实不然,小童是不缺少这种所谓的家庭教育的,正是因为他的生活环境舒适,在心理上才更易于受伤。据说,当时小童的父母闹到了学校,使问题变得复杂。小童的心里既藏着对老师的“恨”,又包含着事情闹大丢脸难为情的复杂心态,使他迟迟不愿与自己和解、与老师和解,慢慢的将这种敌意变成一种日常。可见,他的父母并不合格。

小童的经历绝不是个例。当今社会,真正的家庭教育是极其匮乏的。一些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因此对孩子疏于管教。出了问题全归咎于学校,殊不知,孩子在入学之前的行为习惯、脾气秉性的养成对他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一些家长,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养家糊口,甚至离开孩子远走他乡,不得已将儿女将孩子托付给家中的爷爷奶奶,连孩子的日常起居都无法顾及,更别提教育了。老人的思想已经与时代脱轨,无法承担家庭教育的重担。当今社会,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隔代抚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虽无耐,却也是事实。

(二)教师自身的疏漏

问题学生的产生与教师脱不了干系。王晓春老师提到:“教育有三种类型:权力型教育,道德型教育,智慧型教育。”前两者分别将学生的优劣归结为教师权力的大小和师德的高低。在这两种类型的教育已穷途末路时,很多老师却仍以其作为教育方法的主流,根源在于教师职业的自我满足。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的经验足以应付到退休,疲于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在践行终身学习观念这方面做得不够,疏于应对特殊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使之在教育问题学生方面方法滞后,达不到好的效果。

老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而新手教师恰恰是由于经验不足,缺乏处理问题学生的能力和方法。在农村地区,对于新手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年轻教师想学习也无从入手,很多人只能盲目地模仿老教师,学到了老教师的资深经验,也学到了老教师保守的缺陷。

(三)心理教育的滞后

国外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已蓬勃发展数十年,而我们才刚刚意识到其重要性。小童的小学时代,是没有心理健康课的。确切地说,有心理健康课的表,而没有心理健康课的里。在多数的农村地区,信息的闭塞,使学校对于心理健康课认识不足。认为心理课就是讲讲故事、做做游戏,为了应付检查,再写写笔记。也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很多都是兼职上心理课,或者是临近退休缺乏职业热情的老教师。一堂心理健康课就这样在流于形式中荒废了。殊不知,像小童这样的问题学生是要进行个别疏导的。

要进行个别疏导,就需要特定的疏导场所,即心理咨询室。我所在的中学,是这几年才开始有正规的心理咨询室的。但似乎是自建成之日起,心理咨询室便被打入了“冷宫”,从来没有发挥过它应有的作用。我曾因为小童的事情申请用过一回,里面的桌椅、沙盘上都蒙上了淡淡的灰尘。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使老师和家长都更愿意关注成绩,“小孩子,能有什么心理问题”,这是我们普世的教育观。

殊不知,一点点小小的心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三、轻度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与管理方法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是轻度问题学生,自然会转化,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这种观点大错特错。正是由于“轻度”,其隐蔽性较强,不易被发现和重视,所以往往轻度的问题学生多数都发展成重度问题生,难以转化,断送孩子的一生。我认为,教育轻度问题学生需把握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

在孩子的心里,最信任的人就是父母,教育孩子当家长的责无旁贷。正确的实施家庭教育,除了学习成绩,“父母更要着重关注孩子生理、心理及思维的发展。比如,鼓励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以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学会倾听与分享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等等。

经济时代,如果为了生计迫不得已远离孩子,也可以通过和孩子、老师沟通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工作忙、没时间,不应成为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的借口。通讯设备如此发达,一天之中总会抽出一点时间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喜怒哀乐。在沟通中,家长也要明白,老师作为普通人,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应该和老师站在一起,共同教育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齐心协力。老师要尊重家长,家长要信任老師。

(二)恰当的心理干预是解决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就小童而言,他敏感,多疑。我利用这一点,在他出现问题时不及时指出,而是“纵容”他犯更多的错误。一段时间后,他反馈给我的信息是,他发现不但老师不管他,连同学们也越来越“迁就”他。没人在意他是否有错,他感觉自己被孤立了。这时候,再对他进行教育,让他切身感受到做错事要承担的恶果,他会在心理上不知不觉产生想要转变的想法。

不同的问题学生,他们的身上有着不同的特质。我们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每个问题学生身上的特质,循序渐进,各个击破。这要求我们做班主任的,要学会一些心理辅导的方法,掌握一些与问题生沟通的策略。就如王晓春老师所说的那样,在问题学生面前,我们要学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直至现在,已经一年有余,小童仍然是一个爱犯错误的孩子。但起码,他已经对我不再有敌视,愿意相信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是说说而已。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这些轻度的问题学生有信心,他们就会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

参考文献:

[1]李斌.浅谈学校管理中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甘肃科技纵横,2008,(02):152.

[2]王忠艳.浅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吉林教育,2014,(05):113.

[3]陈晓丽.浅谈行为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试题与研究,2015,(16):56.

作者:郭春杰 刘占方

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论文 篇2:

对问题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思考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受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不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在思想、行为、心理、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近年来,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出现了感情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律、学习失信等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对问题学生进行专题调研,寻找产生的原因

首先,要将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由政教处牵头制定方案,教务处、团支部、年级组协同组织实施。其次,对问题学生展开专题调研,从外因(家庭、学校、社会等)和内因(学生自身)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家庭方面从父母思想和文化素质、父母教育方式方法、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着手。学校方面从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着手。社会方面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电视及互联网等传媒中不健康文化的影响、周边电子游戏室及网吧的影响等原因着手。学生自身方面从自控力差、判断力缺乏、意志薄弱等方面着手。

二、对问题学生建档研究,寻找对策

问题学生是学校管理的难点,也是管理的重点。因此,学校必须把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形成管理网络作为有效管理问题学生的新举措。

1.建立问题学生档案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类型。笔者认为主要有这么几类:学习问题生、品德问题生、心理问题生、身体问题生、综合问题生。分类时要特别关注单亲家庭的子女、留守子女、农民工子女。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界定。问题学生如何来界定?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班主任申报,年级组控制总量,政教处审批备案的流程来界定。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会伤害一大片,教育也不能取得实效。

建立档案必须考慮问题学生的资料记录。最基本的学生情况要有登记,如班级、班主任、学生姓名、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建档时间等。然后就是存在的问题分析,如家庭教育情况、品德心理及人际交往情况、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思想特征、学习情况等。再就是解决问题的对策记录,由责任教师对问题学生分析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来。最后还要有不良行为记录和帮扶效果,由班主任和政教处记录。

2.形成管理网络,明确管理职责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笔者认为应由学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班主任共同参与,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也就是说,学校要成立问题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最好采取两条线管理,一条是校级干部蹲年级,党员、中层干部管班级的行政管理线,另一条是政教处—团支部—年级组—班主任为脉络的具体实施线。两条线的责任教师都要明确管理职责,知晓所管对象的基本情况,知晓所管对象的家庭现状,知晓所管对象的学习状况,知晓所管对象的品德心理,知晓所管对象的矫正策略,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注。

3.深入研究,寻找对策

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是实现“问题学生”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学校有必要将“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作为校本教研课题进行研究,一般由学校政教处和教科室牵头实施,并且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问题学生转化经验交流”的校本教研活动。

三、落实问题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不是很容易的事,往往采取了措施,不能立即见效果,一松懈就会使教育转化工作半途而废。因而落实问题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其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采取以下机制效果会更好。

1.结对跟踪帮扶制

要使结对跟踪帮扶落在实处,学校应把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并且要做到每一位问题学生至少有一位责任教师,品德问题生至少有一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帮扶成效采取每学期一考核,每学年一汇总。对工作中有明显起色的责任教师要大张旗鼓的奖励,对在教师帮助下有明显进步的问题学生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表彰。

2.家校联系制

学校要建立家校联系记录单,联系形式可以是教师家访,也可以是家长校访,还可以是电话联系、网络联系、书面联系。联系的时机一是问题学生思想行为有异常表现时,二是问题学生生病或生活有困难时,三是在问题学生有明显进步时,四是问题学生缺课时。联系时责任教师要坚持先报喜后报忧、多报喜少报忧的原则,并将每次的谈话要点记录在联系卡上,放入问题学生档案中。

3.定期“会诊”制

根据转化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领导小组要及时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调整转化思路,采取更为有效的转化策略。定期“会诊”时管年级的校级领导和蹲班级的党员、中层干部必须参加。

教育家霍懋征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学校领导要正确看待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形成转化一个问题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更重要的观念,并且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持之以恒,方式方法上优化,问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一定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赞誉。

(作者单位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二中)

作者:黄发菊

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论文 篇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原因探析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导致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农民工家庭问题、学校教育与管理问题、农村社区问题、政府政策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原因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全国妇联2008年2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而笔者对河南范县和山东莘县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中所占的比例分别高达63.6%和49.9%。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家庭问题、学习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农村家庭、学校、社会、经济体制与人口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社会大环境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包括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与户籍政策、社会文化、“三农”问题及其衍生物——农民工问题等诸多因素。

(一)“三农”问题

当前涉及“三农”的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增收困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纯收入增长率基本上保持在4%左右,甚至还出现下降的情况,例如2000年全国农民收入增长降至2.1%,2002年增幅回复到4.4%,但仍然远远低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并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高达3.22:1。二是农业效益低下。我国农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价格波动大,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而且,我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远未形成,难以达成规模效益。三是农业基础薄弱。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生产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属于弱质产业,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水利建设、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自来水供应系统和广播电视接收、发送装置等,与主要为城市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相比,投资量和规模都较小。四是农民负担沉重。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6年又取消了农业税。但由于体制和政策问题,我国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直由国家负担,而农村内部公共产品的短缺却是由农民自己解决,由各种“费”来弥补。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保护了城市居民对城市既得权益的垄断,剥夺了农民分享现代工业和国家福利待遇的权利,由此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加重了农民负担。

(二)农民工问题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农民工外出务工时为什么让子女留守?为什么面对自己的留守子女的问题束手无策?根本原因是他们本身也面临着种种难以解决的生存问题。可以说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的一部分,或者说,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必关注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民工的经济权利缺失。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工对流入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农民工普遍成为“廉价劳动力”,工资水平低,而且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极为普遍。不仅如此,农民工微薄的工资还时常被克扣或者拖欠。2003年冬成为新闻热点的“欠薪”问题,就是农民工经济状况雪上加霜的证明之一。2005年以来,尽管清欠农民工工资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些农民工经济权利受侵害的现实是形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经济原因。

其次,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工的生存环境恶劣。农民工居住、工作条件恶劣,休息时间少,甚至法定休息时间都得不到保障。农民工处于城市边缘状态,没有融入城市居民之中,精神生活匮乏。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农民工遭遇了“在现实中进了城,在制度中却没有进城”的尴尬局面。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是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业、建筑业,以及层次较低的服务业、家政服务等。这些职业的低层性特点,决定了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下层。另外,来自于生存的压力和离乡背井的孤独,给许多农民工的心理蒙上了阴影。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采取消极的生活方式,有的将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则借酒消愁甚至寻衅滋事,有的用自杀或使用暴力解决与资方的矛盾,使自己由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再次,农民工处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之外。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上把农民工排除在外,他们参加社会保险的难度较大。虽然现在户籍制度有所松动,但农业户籍的人在城市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同时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一种是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存率低下、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最低生活水平的乡村农业部门;另一种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最显著特征是人口流动:一种形式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即从传统的自给农业部门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另一种形式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地域转移,即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中国农村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相应隔离制度的限制,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政治、经济地位低下,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和待遇,从而导致农民工问题的出现。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边缘化理论,农民工的职业性质、工作方式虽然与农业劳动者不同,但经济地位、社会交往、文化背景又与城市居民不可相提并论。他们身上既贴着“农民”的身份标签,又扮演着城市工人的角色,成为介于现代城市文化和传统农村文化之间的、亦工亦农的边缘群体,无论在政治地位、经济收入和文化生活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在处理子女教育和监护问题上,只能选择与子女长期分离。于是,出现留守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必然。

(三)制度问题

农民工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及其派生的其他相关制度。

农民工这个词表明的不仅是一种职业,更主要的是代表着两种身份的结合。其中“农民”表明他们的固有社会身份,“工”则表明他们参加城市工商业生产活动的城市身份。他们的户口在农村,被认为或自认为根在农村,家在农村,不能被城市中的居民认可和同

化。农民工现象的产生与中国的二元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密不可分。新中国建立之初,为尽快建立起现代国民经济体系,政府实行了向工业倾斜的政策,遂形成了城市与农村相隔离的户籍制度,导致同为中国公民,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待遇却不一样。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的农村户籍身份是不能改变的。改革开放后,尽管对人口流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农民有了进城打工、就业的自由,但户口政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使进城的农民工难以在城市生根。

从允许农民外出务工到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本来都是政府作为应急性的权益之计,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制度性的安排。虽然很多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已有几年甚至十几年,在职业观念、生活方式上也与城市居民逐渐接近,但是他们仍然被政府和城市居民看做是农民。正是由于这种制度安排的惯性使改变了生活场所和职业的农民仍然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

此外,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其他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如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就业与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政策等,形成了阻止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的强大的制度性障碍。特别是教育制度以及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长期以来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相联系,使农民工子女人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教育公平是指一定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包括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我国的教育法规都有相关规定来保障教育平等,但是教育平等并不是政治权利平等的自然衍生物,法律条文所确定的教育平等并不意味着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人人都能够受同样的教育。而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财政制度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一旦儿童离开原户籍所在地,他该享受的教育经费并不会跟随他的离开而流转。到了流入地后,由于没有当地户口,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里面也不会划拨有关的教育经费,学校就不愿意接收这些流动儿童,造成他们两地无着落的无奈局面。相关政策没有给农民工决定其子女是“流动”还是“留守”提供自由选择的制度空间,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选择将其子女“留守”于农村家乡。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家庭、学校和社区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场所和影响因素,是儿童社会化的三大机制。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正是这三大机制的缺失所致,这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的、具体的原因。

(一)家庭的缺陷

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父母,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亲子关系状况。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正向的亲子沟通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内化父母的规则与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行为。但是,在父母双方都外出或其中一人外出的情况下,任何临时监护人都难以代替双亲的角色和职责,更难以发挥双亲的监管和教育功能,农村留守儿童从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事实上的“孤儿”或“单亲”儿童。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的他们既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又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这使得他们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社会现象很容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因此,父母外出导致其家庭结构不健全,家庭功能弱化,致使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资源严重不足,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断层”或畸形发展。

日本著名家庭社会学者望月篙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分别称为“母性原理”和“父性原理”。他认为,社会化的过程能够顺利发展下去,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个是被称为“慈祥教育”的爱护,另一个是被称为“锻炼训导”的训练。这两种原理,由孩子的母亲和父亲分别实施,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一样协调运行,只有这样,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具有深厚的自然生理因素,带有不可替代的血缘关系。研究表明,父母能对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生活目标、社会角色、个人理想、道德情操、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有效的影响和塑造作用。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造成其与父母的亲情关系淡漠,日常生活中又无法得到父母的具体指导和言传身教,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感情的关爱和支持,从而产生了价值观偏离和人格、行为上的异常,影响他们今后的健康发展。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就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来看,就连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这些低层次的需要都难以保障,更不能奢望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高层次的需要了。

父母外出打工导致家庭不健全,不仅给留守儿童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对留守儿童的品德带来不良影响。父母外出务工而导致的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社会学理论认为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和亲社会行为的形成都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儿童在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中,认知情感变量和自我强化成为其行为的控制机制。在儿童道德成长的早期,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榜样。从对父母的行为模仿中,儿童不仅可以获得一般的态度和观念,而且可以形成特殊的嗜好和行为。由这种模仿所导致的类似性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会影响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进行及时的强化和不良行为的监控,因此其亲社会行为难以转变为稳定的道德行为。

(二)学校教育问题

多数留守儿童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父母和教师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亲情,特别需要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学校作为儿童继家庭之后社会化的第二个主要场所,担负着教书育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的重任。美国研究者认为,高效能的学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会技能,培养社会礼仪,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使学生在达到义务教育所规定的年龄之后仍能接受教育,以确保获得就业所需的技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一是教育管理方式简单化,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些学校的学生宿舍卫生和饮食条件都很差,生活教师的配备也很不到位,甚至在寄宿制学生公寓前面安上铁门和铁窗栏,学生抱怨

感觉像在蹲监狱。有些学生冒着极大的危险,跳窗跳楼外出去网吧上网,反而导致了安全隐患。

二是对留守儿童缺乏积极有效的制度性的帮扶措施。留守儿童的长期存在对农村基础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它要求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察觉,耐心引导,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保障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然而,由于学校缺乏制度性的安排和老师个人时间、精力的限制,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学校和老师的积极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三是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教育行政部门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考核教师,用学生的成绩给教师排名,这种以学生成绩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就使得教师们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不太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忽略了他们的品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

(三)农村社区问题

在改革过程中,很多地区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和功能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弱化。一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稳定,干部队伍素质偏低。二是农村基层组织机构萎缩,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的数量被减到了尽可能少的程度,他们往往只能应付上级的会议、检查等一些易于完成的工作,至于留守儿童问题基本不在考虑之列。三是基层干部主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他们关注的是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把此视为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相伴而生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监管问题,既缺乏认识,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四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紧缺,尤其兴办公益事业的资金困难。如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改善社区的文化环境,需要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村级图书馆等,这部分资金难以得到保障。

按照农村的传统习惯,农村儿童在校外社区的监护,主要由家庭成员、亲戚与邻里共同承担,但随着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现象与观念对农村社区成员思想意识的侵蚀,这种由乡情、亲情构建的监护体系正在逐步弱化,其功能也在逐渐散失,而农村社区组织、学校与家庭并没有根据这一形势的变化而建立社区的教育与监护体系给予弥补,没能为留守儿童提供防止社会不良影响的屏障。因此,对留守儿童在校外社会生活的教育与监护实际上处于一种“空白”状态,这就为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农村社区精神生活比较贫乏。长期以来,广大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很多地方农民的休闲方式不合理、不科学,甚至还混杂着封建迷信思想,一些不良的传统文化、庸俗文化很容易乘虚而入,对留守儿童产生不良的影响。

“读书无用论”思想抬头。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将升学看做是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首要出路,现在却变得困难重重,即使有了较高的文凭也不一定能找得到一个稳定的工作。由于这些严峻的现实的存在,从而导致“读书无用论”又开始占据一些人的头脑,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四)政府缺乏有效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城镇化进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准备不足以及政府缺乏相关的引导和规范。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因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相关政策法规难以出台,即使在2004农村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各界和主流媒体的全面关注,政府至今也没有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台政策性的文件或采取实质性的措施。

三、结语

总之,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也就需要我们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目前来看,政府和社会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定能够彻底解决。

作者:赵富才

上一篇: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班主任学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