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通用8篇)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篇1

作者:曹玉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拟对1979年以后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历程,以及现状与问题做一客观描述,并就此提出笔者的建议。

一、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逐步加强

改革开放后,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农村教育战线普遍开展了以谋求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为中心内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正是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不断发展、成熟起来,其改革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1984年,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酝酿发动阶段,其主要内容是拨乱反正,使农村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79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共湖南省桃江县委关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情况报告》,这是中央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明确提出农村教育怎么办的问题,主张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行普通教育、业余教育、学前教育一起抓,三者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为后来提出的“三教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和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针对我国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国家办学与业务部门、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办学并举的方针;县以下教育事业应当主要面向农村,为农村的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可以适当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和本领”。

上述一系列文件精神,基本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中的应有地位,指明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拉开了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序幕。

第二阶段,从1985年至1993年,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阶段。主要侧重于调整教育结构,解决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问题。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的管理体制,确定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办学原则;明确提出要由过去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提出了19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战略、指导方针和重大政策措施。为了全面落实《决定》和《纲要》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弊端,1987年2月,国家教委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决定,在河北省阳原县、顺平县和青龙满族自治县建立农村教育综

合改革实验区,将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和脱贫致富以及社会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目的是,把农村教育由过去的单纯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坚持“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促进“燎原计划”与“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有机结合,为当地建设培养迫切需要的中、初级适用人才,从整体上形成与农村科技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教育体系。

1989年3月,国家教委在全国建立了116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30个地区(市)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联系点,加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的实验县(市),实验县(市)总数近千个,“燎原计划”示范乡镇发展到近万个,分布在全国四分之三的县(市)内。在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地区,教育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初步改变了过去单一普通教育的局面,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有了很大发展,“三教统筹”的局面逐步形成。

第三阶段,从1994年至今,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形成“教促富、富促教”的良性循环。1994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动员全党和全社会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同年9月,国家教委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推动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各实验区基本做到县有重点高中、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或农民中专,乡镇有普通初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科教中心)、中心完小,较大的村有完小、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基本形成结构合理、比例适当、规模适度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和网络。

二、来之不易的成就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因地制宜,积极行动起来,极大地推动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5日的报道,2000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学校数已达4255所,占全国职业高中总数的60%以上,在校生总数224.98万人,占全国的54.28%。农村职业初中1164所,在校生数为85.89万人。以职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中专446所,在校生17.26万人。农民技术培训学校48.63万所,年培训农民9047万人次。在全国多数地方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或骨干职业中学)为龙头、以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为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农村青少年和广大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农业类专业和农村急需专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农村职业中心实验示范基地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典型。培养了一大批有技术、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农村成人教育取得了新进展。2002年,农村成人初等和中等学校达484686所,毕业8189.0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5.69%。一个覆盖全国的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县级农民技术学校覆盖面达到100%,乡镇达到93%,行政村覆盖面为48%。“九五”期间,农村成人教育累计培训农民4.56亿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根据中央提出的发展规划,“十五”期间,力争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达到1.5亿人次,使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年培训率提高到35%以上,其中乡镇企业职工年培训率提高到40%以上,每年为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800万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前培训,对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进行就业前培训。

扫盲工作取也得了历史性成就。1990年国际扫盲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扫盲教育的发展,兑现中国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的承诺,努力实现将文盲率在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的要求。199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的目标,即将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根据1990年、200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成人文盲(15岁以上)数量从18200万减少到8500万,成人文盲率从22.23%降低到8.72%;青壮年(15-50岁)文盲人数从6171万降到2044万,青壮年文盲率从10.34%降到5%以下,实现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也实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将文盲率降低一半的要求。到2002年,经省级政府检查验收,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级单位累计达到2800多个。2003年9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UIS)公布了全球过去10年扫盲最新统计数据并指出:在所统计的40个国家中,中国在扫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最大。

中国政府还十分重视妇女扫盲工作。教育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巾帼扫盲行动”,设立“巾帼扫盲奖”,在农村广泛开展了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活动,使妇女文盲率大幅度下降。1990—2002年全国脱盲的5040万人中,有62%是妇女。成人妇女文盲人数由1990年的15900万降到2000年的6181万,妇女文盲率由1990年的32%降到2000年13.5%,10年间下降了一半以上。男女文盲率差别由1990年的19个百分点缩小到2000年8.5个百分点。青壮年妇女文盲数量由1990年的4443万降低到2000年的1503万,青壮年妇女文盲率由1990年的14.78%降到2000年的4.21%,妇女文盲下降的幅度超过了全国文盲平均下降的幅度。

三、不容忽视的潜忧

尽管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已经取得可观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相对于我国20多年来经济建设成就和未来发展需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仍略显滞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忧,其主要表现在:

1、相对水平仍有待提高

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很快,在校生人数和培训人数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但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相比,其相对水平仍有待提高!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0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0%,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0%。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了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0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在美国,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2年,我国不足7年,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一年半时间,而在我国则平均需要6年时间。中国科协于2001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调

查结果显示,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城市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1%,而农村居民只有0.4%;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由东向西逐步下降:东部地区为2.30%,中部地区为0.85%,西部地区为0.65%。

2、滑坡现象急需扭转

自1980年代开始,以农林中专、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形势发生了逆转,滑坡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其具体表现是:

其一,农村职业教育规模持续下降。2000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在校生为55.45万人,2001年为45.15万人,下降了17.6%。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培训规模也明显下降,2002年培训7682万人次,比2000年减少了1365万人次。

其二,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出现减少趋势。随着农村职业教育滑坡,部分地区压缩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有的县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合并,甚至改办普通高中学校。

其三,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下降。2001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5.72平方米,生均教学设备和辅助用房为6.3平方米,2002年分别下降为14.69平方米和5.84平方米。2001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的教学仪器达标的学校数为509所,2002年减少为471所,主要是一些达标的农村职业高中转为普通高中或其他学校。2001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生均图书25.5册,2002年减为23.6册。2001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2.3台,2002年减少为10.4台。

其四,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单

一、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到职业教育发展。一些农村职业学校脱离农民实际需求,片面注重传统式学历职业教育。而农民更愿意上短期的民办培训班,以很快学到市场需要的热门技术去打工挣钱,这就导致农村职教日趋困难。

其五,农村成人教育滑坡现象也十分严重。根据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统计,全国农民成人学校在校学生数由1990年的2234.9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473.5万人,10年下降了78.8%;当年轰轰烈烈的农科教相结合“运动”在多数省、区现在也趋于沉寂,机构撤了或者并了,经费砍了或者减了,项目免了或者少了,就连“三教”统筹的发源地——安徽省也不例外。

3、“农民工”培训已成当务之急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我国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所受专业技能培训也十分有限,在受教育程度和掌握专业技术方面,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业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缺”的机会;另一方面,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因为“缺文少化”的农民们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一旦经济过热,则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

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了,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的非常明显。2000年,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农民们流动就业的形势本来是严峻的,但政府加大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力度,结果使修路、修桥的“农民工”陡然增多,据国家农调总队的统计,2000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1999年的6.4%猛增到8.3%(未扣除当年回流数)。到2001年,国债项目陆续竣工,农村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就一下子跌到了3.14%(扣除了当年回流数),比2000年下降4.6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了。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考虑,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农民工”培训都是当务之急!

四、几点建议

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和51.2%,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升学率可能还要低于50%,即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农村青少年初中毕业后就成为后继农民;农调总队的统计则表明,现有农村劳动力的86.4%未经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到,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可见,当前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农民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潜在需求,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为此,我们建议:

首先,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所有职业学校都可以面向农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囿于县及县以下职业高中和农林专业学校的狭隘范畴,而要使所有职业学校都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消招生年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为了使农民能上得起学,政府要给予适当扶持,建议将正在高校实行的助学贷款计划推广到职业学校。

其次,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苏州市就把本地“绝活”——刺绣当作“绿色证书”的教育内容,安徽金寨县职业高中根据本县农民大量去南方打工的特点,设置保安、餐饮等专业,结果招生规模年年扩大,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再次,要严格劳动准入制度,国家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并严格执法,对非法雇佣不具备职业资格人员的企业实行严厉制裁。把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标准相挂钩,“迫使”从业人员走进课堂,促使职业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篇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11月启动建设至2010年1月的正式建成,在长达多年的建设历程中,中国与越南两国在教育方面也因为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在交流和合作的形式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具体表现在越南来华留学生呈现递增趋势,两国在教育上的交流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加丰富,双方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也在不断创新,两国也掀起了互相学习对方国家语言的热潮。

1.1 越南来华留学生人数增多

越南来华留学生数量一直排在外国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前十名,是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之一。据我国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官方数据得知,2002年越南来华留学生人数为2 336人,在各国来华留学生中排第五名[1]。2008年,越南来华留学生首次破万,达到10 396人,在外国来华留学生中排第四名[2]。2011年,在外国在华留学生数量首次突破29万人的大环境下,越南来华留学生也达到了13 549人[3]。近两年来,我国的越南留学生数量虽有波动,但是大体局势稳定,2012年,越南来华留学生数量也有13 038人[4]。

1.2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育交流活动

中越教育交流形式日趋多样化,主要有高校代表团互访、论坛、研讨会、教育展等。例如:2013年5月13日,越南河内文化大学副校长丁氏云芝女士等13人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考察访问,希望能加强汉语教育上的合作。2010年3月27日,我国在越南河内举办了第七届中国教育展,同年4月3日,我国云南省教育交流合作推介会在越南河内举行,充分地向越南人民展示了我国丰富优越的教育资源,使越南人民对中国的学校与教学情况更加了解,对中越教育交流与合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10年5月14~15日,在我国广西桂林市举行了“中越教育合作论坛”,在该次论坛中,有8位专家、学者、高校校长代表进行交流发言,他们对中越教育合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中国和越南未来在教育上的合作进行了展望[5]。2011年12月16日,第三届中国—越南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我国广西民族大学举行,中越两国80多名专家和学者针对中国汉语与越南语的关系和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越南语在中国的教学及汉越互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3 中—越联合培养人才

我国与越南在联合培养人才的层次主要是专科和本科,在专科的联合培养上主要采取“1+2”的形式,即先在本国学习一年再到对方国家学习两年;在本科培养上目前出现了“1+3”“2+2”“3+1”“1+4”等形式。“1+3”指的是学生大一在本国学校进行语言学习,后三年到对方国家学习相关专业;“2+2”指大学前两年在本国学校学习,后两年到对方国家学习;“3+1”指大学前三年在本国学校进行学习,最后一年到对方国家学习;“1+4”指在本国进行一年的语言预科学习后,再进入对方国家学校相关专业学习。除此之外,越南留学生可以来到我国高校先学习一年汉语通过HSK4级(有些专业学校需通过HSK6级),再进入高校学习相关专业,本科需在通过考试后学习四年,研究生需要学习三年,达到学校要求后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1.4 汉语和越南语在对方国家发展迅速

随着中越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往与合作的稳步推进,中越两国的教育国际化进程也随之推进,两国都需要大量能熟练运用双方国家语言的人才。因此,汉语和越南语在对方国家发展迅速。

(1)汉语教学在越南。2007年,越南小学还没有开设汉语相关课程,开设中文课程的正规中学也屈指可数,开设有关汉语专业的高校约44所,招生数量超过100人的只有5所,招生数量约2 000人,全国没有中文专业相关的博士培养点;然而至2012年,越南开设有中文系的高校大约有近60所,招生数量超过100人的有9所大学,招生人数约3 000人[7]。越南小学和初中已将汉语作为重要的选修课程,进行汉语教学的越南高中有近10所,并且在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在201 1年成为汉语专业的唯一博士点。

(2)越南语教学在中国。2007年,我国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高校只有10所,招生人数为282人[8];2009年,我国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高校增加到29所,招生人数为1 102人;[9]2011年我国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高校达到31所,招生人数为765人[10]。因为我国一些高校对部分小语种专业采取的是隔年或三四年进行一次招生,这能解释2011年该专业招生人数减少的现象,但是从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高校数量一直在增加的趋势来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南部地区都特别重视越南语教学,这有利于两国关系稳固、全面、深入发展。

2 中国与越南教育交流合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交流合作的层次和领域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与越南教育交流合作中主要局限在两国代表团互访、教师交流、留学、论坛等层面上,这些合作交流形式大多不够深入,中越双方在学术研究、远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投资办学等方面的合作都还比较少,而双方高校在科研上的实质合作更是少之又少。目前,越南在高等教育上的重视和投入受越南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其在教育领域上的投入已经不能满足越南人民及外国留学生对教育的需求[11]。

2.2 教材与教学方法欠佳

中越两国的教育交流中都有教材与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此类问题在越南的汉语教学中比较突出。越南使用的汉语教材都不太适用于越南的学习,如越南大部分中文教材来自我国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这些教材主要针对中国人学习汉语的方法,一些学习中文的难点和重点都是针对中国人,这些难点或误区并不是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来自欧美语系编写的中文教材占小部分,教材的编写思维和内容并不适用于越南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思维;还有小部分是来自中英教材的汉语部分,如中英教材《外贸函电》,越南编者会选择把其中的中文部分留下来出版作为越南学习中文书信书写范例,这其实并不是中国式的书写格式和方式。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针对汉语等级考试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单一乏味,没有让越南学生真正学到、了解到中国语言文化。在课堂上,越南学生反映汉语教师的课堂缺少互动,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授课中,教学辅助设备不齐全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授课效率。在越南的学校中,只有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其他高校的学生没有机会每节课都能使用到教学辅助设配,这使得大部分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年第19/20期(总第407期)

2.3 学生语言基础较差

虽然进入高校学习的越南留学生通过了相应的汉语水平考试,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他们现有的中文沟通及读写能力还不能满足他们所在专业的学习要求。在我国高校学习中,越南留学生除了上中文课时会出现越南语,其他课程的教师都是用中文授课,加上在专业课中都会出现相关的专业术语,他们的中文水平还不能完全听懂各种专业课,并且很难参与到课堂交流中,导致听课效率低下,课堂收获小。除此之外,由于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和他们对汉字拼写不够熟练及对词义不能完全理解,导致他们的课后作业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很难完成。

2.4 师资队伍薄弱

中越双方在学习对方语言上都有此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资源的数量少、学历偏低、教学经验不足。在中国,除了在早些年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高校的教师经验和能力比较突出外,其他高校的越南语教师数量上比较缺乏,教学经验也不够丰富,特别缺少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些专科学校大多聘请的是越南语专业的本科生,这些教师自身学习越南语的时间短,对越南语的学习不够精深;在越南,缺乏高质量的中文教师队伍,越南的中小学汉语教师一般只会说汉语,而会写汉语的老师非常少,在当地聘请的华人教师虽然有较好的汉语口语能力,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过教师培训,缺乏教学经验,所以不知道怎样教学生。越南高校的汉语教师,除了河内外国语大学、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胡志民市国家大学所属师范学院有硕士学历的人占50%外,其他高校的拥有硕士学历的老师的占比都较低,有些甚至一个都没有。

2.5 学位认证不够顺畅

我国与越南于2009年4月30日签订了中国和越南相互承认高等学历、学位的协议,即《中越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然而,因为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越南的学制、学位制度等制度缺乏了解,学生出国留学时对学历认证条件不够清楚及留学中介机构不规范,所以使得大量我国从越南学成归国的学生在工作中遭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对他们的学习、工作都带来了负面影响[12]。

3 解决中国与越南教育交流合作问题的主要对策

3.1 尝试在远程教育方面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英国著名教育家阿什比曾说过,在人类的教育史上,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第四次教育革命是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在教育中,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3]。21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中越双方国家教育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一个中越两国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使两国学生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实现中越之间跨校教育资源的互补与援助,通过互联网建立远程距离教室、网络大学、电子图书馆等,两国师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学习和教学经验,一起探讨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知识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思想的交织碰撞也有利于开发新的科研成果等。

3.2 加快汉越双语教材及教学方法革新

汉越教材的紧缺是阻碍越南汉语教学进程的主要障碍之一。越南除了缺少前文说的紧缺教材外,也一直缺少一部由中越合作编写的汉越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上可以先征求不同层次的越南汉语学生的意见,让其描述自己期望中的中文教材,再由越南高校资深中文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经验编写教材,我国高校对外汉语教师主要对编写后的教材进行校对,编写出一部适合的越南高校也能获得我国高校学者认同的中文教材。

在教学方法上,越南高校要尽量完善学习汉语的辅助设配,如多媒体、语音室等,这些教学辅助设备能通过声、形、色、动等让学生在课堂中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有利于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

3.3 加强学生的语言基础

在中越两国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之前,应加强对方国家语言的学习。例如,在我国的越南留学生,就算通过汉语等级考试四级,在刚入学时也只能用中文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但是语言是学习的基础,而且现在留学生专业选择日趋多元化,各个专业都会有一些专业术语,加上课堂上老师的语速、口音不同,他们在课堂中听不懂老师讲授的知识,也不能在课堂中进行交流。留学生在入学前通过汉语等级考试四级远远不够,还需要根据日后自己所学专业加强汉越双语阅读教程、翻译教程、听力教程、写作教程等,这些教程不同于等级考试的地方是要与日后所选专业内容相关,有针对性、主动地提前学习,而不是为了通过汉语等级考试而进行应试语言学习。

3.4 定期交换教师学习交流

定期交换教师,对于中越两国来说是一种教育上交流频繁的表现,可以加深中越双方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越高校都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有利于日后的深入合作。如此的交流项目,可以通过两国高校自行联系进行商议,协商后以协议的形式落实。初期可以派出一些有长期教学经验、对双方国家语言非常熟悉并且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师,以便其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能迅速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也应该给年轻教师机会,使他们可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使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能表现得更加出色。

3.5 落实学位认证制度

中国教育投资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篇3

关键词:中国 教育投资结构 收益率 困境

众所周知,“教育投资”属于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以教育为资金投入受体,以增进劳動者的知识技能以及智力水平、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为基本标的,进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社会收益最终目标。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与此同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必须深入调研中国教育投资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科学调控教育投资分布比例,既要使教育投资与教育产出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本文主要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着眼于中国教育投资结构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探索实现教育投资结构均衡的可能出路。

所谓教育投资结构,是指教育投资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配比例,包括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以及在中等、高等教育各专业之间的分配比例。由于我国主要是由政府来提供教育经费,所以本文所讨论的投资主体即为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首先,我们通过以下数据了解我国教育投资结构的基本现状:

在这张描述性表格里,我主要选取了两个指标来判断我国教育投资结构。其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类学校之间的分配。由于高校的运营成本高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单一的经费比较无法断定教育投资的政策指向性,因而我添加了各类学校数目比重这个指标,并且用“经费比重/学校数目比重”这一比值来衡量政策的倾斜程度。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发现高等学校在这一数据上处于绝对突出的地位,是中学或中等职业学校的15倍,而比小学更是高出60倍之多。显然,单纯依靠运营成本之间的差异已经不能对此作出解释。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相对于初中等教育而言,中国教育投资偏重于高等教育。

理论上说,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我们需要考虑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教育结构效益的基本理论前提之一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初等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递减。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是优先发展初等和中等教育,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后,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而我国在投资收益率更高的初等中等教育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过于偏重发展高等教育,这是不合理的。而从成本出发进行分析时,由于简单的教育费用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等国情联系紧密,不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因此,我采取了生均教育经费开支和生均经费指数,来分析我国的教育投资结构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的相对成本。

上表中生均经费开支表示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各国对教育的评价和投入水平,反映了每个在校生占用或耗费的教育资源的程度。而生均经费指数(生均经费支出/人均GNP)较好地测定和比较教育投资效益的高低。由于生均经费开支与人均收人呈正相关,因而将投人与人均收人挂钩,采用相对投人量,可以消除在人均收人相差较大国家间进行比较所产生的扭曲现象。显而易见,这一比率越低,说明效益越高,反之亦然。世界上人口较多的国家的统计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的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一般为:小学0.08一0.16;中学0.15- 0.22;大学0.2一0.7。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各阶段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指数都高于世界水平,换言之,效益低于世界水平。下面,我们通过表2来观察我国与世界一般水平的差距:

由表2可知,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大学的相对成本最高,而初等教育的相对成本最低。综上所述,根据“成本-收益”理论,我国目前的教育投资结构走的是一条整体收益率偏低而相对成本偏高的道路。

从我国教育投资机构带来的现实结果来说,我们也能看出其中的问题。首先,我国经济尚欠发达,无法提供足够多的高等人才市场就业岗位。但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供给过剩,直接导致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即严重缺乏的就业机会,使社会对学历的消费越来越高,原来高中生能做的工作用人单位却要求本科生来做,本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研究生也在做,究其实质,这种现象既是一种人才浪费,又是教育投资不合理的必然结果。长此以往,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都将持续走低,将造成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浪费。

其次,我国技术工人面临严重缺口,普通工人素质较低。在亚洲15个国家工业效能的排名中,中国总得分仅略高于最后一名的孟加拉国。我国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18、日本的1/13;我国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2%—4%。每年企业发生的事故,60%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劳动技能不高造成的。国有企业约有20%的员工人力资本的存量低于“临界点”,30%的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与人力资本成本正处于“平衡点”附近。而与工人人力资本存量低这一现实相对应的,就是我国对于职业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投入之和只有对高等本科院校投入的一半左右,在各类教育经费总和中仅占十四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而美国1963年通过的《职业教育法》(Vocational Education Act)中规定,总拨款至少1/3必须用于中等以上职业教育及设备。显然我国过度重视发展大学教育,而在职业教育方面投入则远远不足。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严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高校过度发展、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投入不足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受限。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技术工人短缺、国家工业效能低等社会发展问题。为了使我国人力资本投入合理化,我国政府应当扭转这一投资结构,增加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投资的比重,完善职业教育,实现社会收益率的最大化。

注释:

[1]数据来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2010。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教育经济学[M].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2]王善迈,孙玉萍.50个国家三级教育投资结构变动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3]科恩.教育经济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版

[4]曲恒昌.试论我国初等教育的投资效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5]贾汇亮,刘清华.我国教育投资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与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

[6]刘立峰.我国各类教育投资结构现状及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7]孙绪平.优化教育投资结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J].管理科学,2005年,第3期

[8]方芳.教育投资的均衡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庄贇.我国公共教育投资分配结构的统计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1期

[10]龙荣昌,郑志坚.浅谈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1]洪河.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时弊分析及改进思考[J].华章,2009年,第13期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

[1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2010》,2010年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篇4

摘要: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落后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层面分析了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症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 制度分析 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统计资料分析,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大大高于美国,甚至比近邻日本也要快一些。我国老龄人口从4.91%上升到6.96%仅花了18年时间,相应的日本用了20年,而瑞典甚至用了40年之久。另外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预测,我国老龄人口从目前的7%上升到14%,大约只需要25年的时间,这与发达国家通常需要45—120年的时间少了很多。在全国8,811万老龄人口中,乡村占67.39%,乡村老龄人口的比重为7.3 5%,也高于城镇6.30%的水平。1983年中国农村率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极大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由于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的平均寿命在延长,这又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农村核心小家庭迅速增加,进一步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跨地区或者城乡迁移的速度和规模在不断上涨,而迁移者大多数是青壮年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速了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所有这些情况都使得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相比,不仅建立得较晚,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而且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农村社会保险的现状表明,农民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不仅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重视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快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实际上,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关系到民族复兴伟业的重大发展战略。

一、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现状 从1992年1月民政部颁布《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我国近20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制度建构和体制运行问题。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强制性和国家责任性,还不具有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今天我们应当看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虽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因为过多地强调我国农村当时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具体的操作规范,结果导致实际实施情况并不理想。首先,社会保障面过小,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截至2001年底,全国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5,995.1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216.1亿元,参保人数比2000年的6.172万人有所下降。其次,保障水平低,不可能达到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社会养老保险的根本目的。按照《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按2元到2C元等10个档次分月缴费。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只可以领取4.7元,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即使一个投保者按最高标准交纳,且交费达到足够年限40年,从60岁算起,该投保者按月可领取养老金700元,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第三,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险中的责任轻,导致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很难称为社会保险。由于国家和集体的责任未通过约束性规范加以具体规定,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当集体经济实力不强时,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农民个人。这就使这种农村社会保障失去了意义。即使在采取完全积累制的新加坡,雇工社会保险费也都是由雇佣双方共同缴纳。第四,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下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这种困境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时就使其执行陷入了两难困境。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困境的制度分析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内在的制度缺陷主要体现在:

1、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保富不保穷”。穷人不能从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受益,这无疑违背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最根本原则。《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凡达到了全国和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农村居民,必须坚持养老保险;凡是已经解决温饱,且基层组织较为健全的地方,坚持政府积极支持引导和群体自愿参加相结合;凡是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地方,暂缓开展这项工作。”我国目前开展养老保险的大多地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群体基本上是较为富裕的农民,而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农民的养老保障不能从社会保险制度中获益。

2、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商业保险。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为基本筹资原则,但大部分地区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个人交费、自愿参加,并无任何补助和补贴。因此,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具有储蓄性商业养老金计划的特征。按照国内外社会保险理论的共识,基本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根本区别主要体现在强制性和再分配两个方面,再分配因素中不但包括收入群体之间的再分配,而且包括政府在其间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分配部分。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商业保险制度的运作和体现。这就使得这种农村“社会”保障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要使这种没有任何补贴的社会保险延续下去,惟一可行的就是采取强制性的缴费办法。然而,农村社会保险的建立强调的是自愿原则,没有国家和集体对保费的相应补贴,即在对缴费没有任何经济刺激的情况下,保费收缴自然成为农村社会保险最难解决的问题。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能力监管等方面都具有较成熟而稳健的制度安排。而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营运,在相当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养老基金管理人才缺乏与监管制度缺失,基金投资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人银行,而在目前低利率的背景下,其保值增值受到约束,加之一些地区养老基金的挪用,客观上导致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4、预筹积累为特征的储蓄型保险制度导致养老基金互济性差。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保对象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与城镇养老保险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并不具有互济性。它没有城镇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部分,即如果个人交纳保险费越多,集体补助也越多,个人账户积累资金也越多,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因此,要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把养老负担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中分摊开来就颇有难度,这就使保险系统内的互补和互济性很差。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养老保险并不完全具有通过国民收人再分配来实施社会保障的功能。

5、保费筹资来源不稳定,社会养老缺乏充足可靠的资金保障。按照《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的规定,个人交纳要占一定比例;集体补助主要从乡镇企业利润和集体积累中支付;国家给予政策扶持,主要是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上述特点决定了农村养老保险与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有着密切而直接的联系。然而,国家财力有限,城市社会保障尚且受困于资金紧张局面,政府投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资金更是捉襟见肘,因而资金筹集只能依赖集体和个人。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农业收益水平逐步降低,再加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没有全面落实,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象。因此,许多农民再生产资金不足,根本没有钱参加养老保险。为缓解生产和生活不足,相当一部分参加保险的人也被迫退出保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个人继续投保,就成为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村经济积累不足,也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从实践中看,政策规定的集体补助农民养老保险费的构想在许多地方很难兑现。当今农村集体积累基金主要来源于乡(镇)、村办企业的创收,而近年来,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几乎停滞,难以拨出专款来补充农民养老保险,这就导致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账户出现“空账”。集体经济的不景气,也使国家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这一优惠政策成为一句空话。

6、保费投资形式单一,缺乏增值的有效途径。根据《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县(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在指定的专业银行设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专户,专账专管,专款专用。保费只能用于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不直接用于投资。随着农村养老保险业的发展,资金积累越来越多,当前以县为单位的分散管理形式不仅增加了基金被挤占挪用的风险,而且由于投资形式单一,缺乏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难以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难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不“缩水”,削弱了未来保障能力。不仅有旧制度本身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的问题也纷至沓来,由于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失地农民约有3,500多万。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征用土地时,主要是对失地农民进行一次性的货币补偿,很少考虑到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一方面失地农民在取得了货币补偿后,多数农民缺乏理财能力和长远安排家计的理念,再加上补偿数额有限,一次性的货币补偿很难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再加上就业渠道不畅通,导致许多失地农民成为没有任何保障的失业者,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如何解决好大规模数量的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 解决人口占大多数且又无固定收入的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差异较大的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我们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循序渐进。

1、立足国情,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应采取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多层次的养老格局,这四种养老方式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发展的趋势将是以社会养老为主体,自我养老为根本,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为补充。首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改革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加大政府财力、政策扶持的前提下,通过立法,强制推行,由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出资,以保证农村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交费能力的增强,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使社会养老在农村养老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目前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先以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为主,以后再逐步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为主。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都不可偏废。特别是家庭养老更不容忽视。因为孝敬父母、赡养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生养子女就意味着老有所靠,包括经济上的、生活照料上的和情感上的。同时为使农民个人积累足够的养老资源,以减轻家庭、集体和国家的负担,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农民自我养老,自我养老可采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强制性储蓄养老保险的形式。事实上许多西方国家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弥补社会养老保险的不足,政府通过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农民(农场主)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另外,在制度模式建立上,不能“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建立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更好地推动当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2、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长期以来,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农业为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的半个世纪我国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积累1 0,000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目前工业回报反哺农业应是理所当然的,在亿万农民步入老年时,应该由政府从税收收入中拨出一定的资金给予相应的社会保障障改变目前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在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前提下,可把财政今后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拿出大部分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同时通过政策扶持,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适当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助。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由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不应主要或完全由农民个人负担。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福利性”。

3、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首先要保证资金的安全。可以把一部分资金用于银行存款、购买国库券、国家特种国债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债券。对于银行存款来说,可根据存款期限长短、利率高低来进行组合,部分地抵消通货膨胀和利率的波动的影响,实现保值的目的。对于各种债券来说,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债券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不断提高,购买部分债

3、具有商业保险特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却没有商业保险运作的机制。商业保险从保费的收取、保险金额的确定、保险资金的管理与营运、保险投资的多元化选择及其风险控制、偿付

券,这样既支持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又保证了资金的增值安全。其次要考虑到资金的增值。养老保险基金的性质要求投资在安全性的前提下保证有一定的收益。可以把一部分资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市场投资,如: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证券投资基金风险低于股票,收益高于国债,因此证券投资基金应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较为理想的长期投资工具,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干证券投资基金的环境更加完善,收益更有保证。股票投资虽然有高风险,但也有高收益,为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增值率,用于补充保障基金的不足,应将一部分基金投资于有发展潜力的股票。最后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层次低的状况,应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应全部上缴,由省级部门负责保值增值并承担责任。

4、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1 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普遍缺乏法律规定性,法律制度的欠缺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保险对象不明确、保险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险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使农村养老保险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如果再不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立法,就会贻误大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进程是关系到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了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建议在拟定《社会保险法》的同时,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诸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内容、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支付标准、基金的运营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各地应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隋况,在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再制定具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

5、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对于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老年生活,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时,总的指导思想应该实行土地换保险,把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纳入社会保险覆盖当中,但问题是,如何换保险和换什么样的保险,失地农民失地失业,收入没有保障,在现有的土地补偿制度及补偿标准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如再让其为未来养老交费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让失地农民交费有失合理性,应采取谁用地谁来承担土地上所承载的农民养老责任,即不管是政府部门用地还是企业生产建设用地,只要是征用农用土地,就必须承担农民的养老责任。具体办法是:在征用土地时,可以从土地出让金或土地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失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并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建立不同标准的个人账户。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同时也可以遏制土地的滥占滥用现象。在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筹措的具体政策上,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各级财政给予相应补贴 若省级地方政府对参保的农民实行如3%一5%的补贴,10亿元的保费收入政府也不过支出补贴3,000万一5,000万元,在政府财政收入逐年大幅增加的前提下,省级地方财政应当有能力承担。若其他各级财政还能够补一些,则补贴可以大幅提高,还可以带动农村集体对农民参保给予补贴,从而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1、对保险基金给予补贴。一些国家对基金未达到规定收益标准的差额实行补贴。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虽然也可以采取这一方式,但在我国利率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以财政提供一定比例的数额可能更为适宜。如对基金运营收益实行2%左右的补贴,10亿元规模的基金,补贴金也只有2,000多万元,政府应该有能力支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参保人个人账户上的基金收益明显高于储蓄收益,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2、对经办机构经费实行财政拨款。农村养老保险在实行之初,为减少地方财政的负担,把提取管理费作为经办机构的经费,这一办法一直实行到现在。如果说实行之初是受国家财力限制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则应当改变这一做法,把农民的权益返还给农民。

3、集体补贴的制度化。农村集体财产是农村居民的共有财产,在政府对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承担了有限经济责任的条件下,政府有权要求农村集体支出集体财产的一部分或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补贴,并将这一办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4、在特殊情况下对个人养老金给予财政补贴。如在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为避免物价的贬值对养老金预期值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政府应对参保人个人账户上的资金给予保值补贴。

(二)土地资本化

1、以转让承包土地收益充作社区补助养老保险基金。按现行规定,农村人口只有在60岁以前参保,60岁以后才可领取养老金,并且养老金数额又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余额。这样,在这一方案实施之日起,已达60岁的老年人就没有纳入这一体系,开始投保时已超过40岁的农村人口,也极有可能因其投保年限短而使养老金积累不足。因此,为了弥补现行民政部组织实施的农村养老保障的不足,年满60岁的农村老年人口应当退出其责任田和口粮田,修养余生。这部分人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为村公益金、老年人口原服务的未实行退休金制度的乡镇企业提留以及老年人口让出土地承包地由转包者上交集体的“承包费”。补助金的发放标准由地方自定,但应超过老年人口耕种承包土地的收入。此项保险可先以农村为单位实行,条件具备后,逐步过渡到乡镇统筹或县统筹。

2、被征用的土地补偿费充作新型小城镇人口的养老保险基金。将现行《土地管理法》中的安置补偿费的用途之一明确为建立被征地人口的养老保险;以县为单位,算出被征地人口补缴养老基金的总额;将基金总额从征地补偿费中一次性划出,为被征地人口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对于因非征地原因进镇落户的农村劳动人口,可由其本人补缴积累建立个人账户,也可由原行政村出钱为其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次性买断其在行政村的包括土地和劳动积累在内的所有权益。

(三)税收

1、通过减免土地税费支持。目前地方财政可控制的来自土地税费的有:土地转化为城镇工商业和其他建设用地后的土地转让费、土地补偿费、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等,地方财政可以从中返还5%注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2、对基金收益实行免税。对基、金运营实行免税是国际惯例,但迄今为止,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仍没有出台有关免税的规定,政策比较模糊,以至于基层机构经常遇到免税上的麻烦,因此,国家有必要出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免税的专门规定。

业税中返还5%注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4、对企业、集体补助给予税前列支。对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乡镇企业、乡村集体企业,地方财政可根据不同的经营效益、企业负担养老保险的任务确定一定金额的税前列支数额。

(四)基金保值增值

1、设置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专营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养老保险基金。首先,明确投资主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涉及的范围和层次非常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可设立四级法人制,初期(5年以下)资金积累规模较小,应以县为单位平衡并运营和管理;中期(5—10年)资金在一个县内已经难以寻找到最有效的增值途径,投资主体应以地市级法人运作为主;稳定期(10年以后)资金积累规模已经非常大,应以省级法人为主要投资主体。在这三级法人以上,成立中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审核、监督各级投资基金的运作情况。其次,要正确选择投资工具。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农村养老基金的投资工具应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特点:(1)应是公开提供的金融资产;(2)这些工具的发行者具有良好而稳定的信誉;(3)这些工具没有风险或风险经过保险机构或银行机构分担了;(4)这些工具发行者受到强有力的监控。按照这些标准,适合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资的工具应该包括:国家发行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发行的工具、法人债券、可转让债券、公开法人股票、公开房地产法人股票、投资基金股份、公司发行的可协商工具以及外国政府的金融工具等。

2、在养老保险增值率高于银行同期利率的地方,允许养老基金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适当放宽投资领域。这些地方养老保险的增值率高于银行同期利率,除去管理成本,仍会有一定的积累结余。为盘活资本,可让他们适当进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领域。

中国农民工问题现状与出路 篇5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是中国城镇产业工人队伍中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为中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却缺乏平等的城市社会权利,无法融入城市,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转移就业、农民的增收、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因此农民工问题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具体分析当前中国农民工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2.分析

2.1当前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

2.1.1工资待遇低,欠薪现象严重

目前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大大低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而且,大部分农民工纯粹就是工资性收入,没有享受其他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带薪休假等社会福利待遇。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大多是在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的情况下获得的,付出的成本更高。农民工不仅工资收入水平低,而且还经常被拖欠,尽管国家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将“恶意欠薪”列罪,打击了少数无良企业和个人的恶意欠薪行为,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农民工权益,但每年农民工欠薪现象总是屡禁不绝,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

2.1.2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

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制造、建筑、传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担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最重、最苦、最脏、最累的工作危,险性高,劳动环境差,而且,许多企业使用缺乏防护措施的旧机器,噪音,粉尘,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又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比例高。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非常普遍,一些私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农民工的憨厚当作自己的“摇钱树”,不择手段强制农民工长期加班,不仅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很大危害,还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2.1.3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

由于中国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很不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很低,大多数人都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一些地方已参保的农民工也纷纷退保。虽然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户籍、社保等方面已经逐步城乡一体化,但返乡农民工更多的社会福利保障还是“含金量”不高。应该说,这暴露了现行农民工社保制度的种种弊端,既不利于将来农民工权益的保障,也给未来国家的养老问题增加了新的难度和挑战

2.1.4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外来的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合同到期后没有及时续签。企业主为减少企业成本,通常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简单而且不规范,造成一旦发生纠纷难以调查取证的后果。部分已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存在着许多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内容和条款,如一些从事建筑、采矿等危险行业的用工单位私下与农民工签订“事故责任自负”的“生死合同”,为在发生争议认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上埋下了隐患

2.1.5城市政府公共服务缺失

农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一是子女义务教育困难。很多地

方没有将进城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门槛很高,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只能选择教学条件不好,教学设施、师资质量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二是居住条件比较恶劣、很多农民工处于居无定所的状况、虽然不少企业有集体宿舍,但符合建筑安全和卫生条件的不多,简易房、工棚、地下室、旧房改造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三是公共卫生服务不到位。目前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农民工一直是一个难点和盲区,农民工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很低

2.1.6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

目前约占农民工总数60% 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遭遇“城乡双重边缘化”。由于森严的“身份壁垒”,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从总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他们对乡村陌生,没有返乡的愿望,没有务农的技能,加上农地制度变迁使得他们不可能像父辈一样返乡务农。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却又不被真正接纳。新生代农民工受过教育,更具民主、平等和维权意识,对于社会不公和身份歧视等现象具有更低的容忍度,如果继续将他们排斥在体制外,将他们边缘化,漠视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和民主政治需求,他们更容易产生怨恨心理,长此以往,极易形成一系列社会危机和不安定因素

2.2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路径

2.2.1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连接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大量农民工长期不被城市接纳乃至受到歧视,融不进城市社会,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这种状况不解决,不仅农民工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也可能造成不稳定因素。因此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分治和地区分割的二元制度结构。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使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与户口脱钩,让农民工平等享受到应有的公共服务待遇

2.2.2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可参照新农合政策,通过降低交费标准,由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出一部分,农民缴一部分,使农民工尽量少缴或者不缴费,推动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二要缩小农民和城市职工保障水平的差距,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工资收入者,打破城镇职工和农民工截然分开、差别对待的状况,打破地区分割,不断提高社会统筹的层级,最终实现全国统筹。三要建立健全转移接续机制,研究制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跨地区转移。四是探索建立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比较特殊的群体,流动性强,因此可考虑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分开,独立出来成为一个自身的体系。

2.2.3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

一是要加强农民工招用合同管理。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特别是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采掘、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二是要加强劳动安全管理。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发生重大职业安全事故,除惩处直接责任人和企业领导人外,还要追究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2.2.4多措并举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一,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及其在维权问题上的复杂性,应尽快制定、出台《农民工权益保护法》,依法确定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利,明确对各类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给予处罚的具体措施,为农民工提供法律上、制度上的保护和保障。第二,劳动保障部门应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使农民工收入稳定有保障。第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对违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为农民工维权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第四,要充分利用工会资源和手段。各级工会要不断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强化工会的维护职能,广泛开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维权活动,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第五,加强对农民工维权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要敢于及时披露报道典型案件,为全社会关注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为维护农民工权益,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2.5加强和改善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管理和服务

农民工也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在无法享受城里人各项公共福利的状况下,以极低的成本为城市的企业提供了大量利润,并创造了城市的税收,同时还在很多方面承担各种不公平的费用。因此城市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来对作为纳税人之一的农民工提供正常的管理和服务。政府部门应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按照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进一步消除有关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服务、住房问题完全纳入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系统之中,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 现 农 民 工 与 市 民 公 共 卫 生 服 务 均 等化。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机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的享受范围,使农民工的居住有保障。

2.2.6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

第一,要重视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政府部门要做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要强化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责任,同时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第二,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使农民工增强法制观念,学会利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第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国家应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9+1”义务教育,对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根据就业意向自愿选择专业,免费参加半年至1年的短期职业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让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延长到高中阶段

2.2.7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建设

进城务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但从长远和各地实际情况看,还应从多方面为农民就地转移创造就业机会。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之一。发展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两者可以互促互动、互为依托、共同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相融合有利于节约耕地、保护环境、有利于彻底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在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的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 应引导乡镇企业相对向小城镇集中,对农民投资采取优惠措施,有计划地限制乡镇企业在一般乡村的发展,鼓励和促进农民进入小城镇开办企业 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小城镇发展和农村经济共赢。

2.2.8建设发展中西部城市

目前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政府指导和服务,盲目地往东部经济发达的、现有成熟的大中城市转移。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现有的城市生态环境不能容纳农村所有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而生态环境在较长时期内是刚性的。因此可以借鉴巴西、美国的成功经验。如巴西的巴西利亚,就是为了改变巴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北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建成。又如美国的“西进运动”实现了中西部城市崛起和人口、经济的大转移。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发中西部,将经济发展逐步向中西部推进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无论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要求,还是将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都有必要实施新一轮人口、经济的战略转移。因此,中国应结合西部大开发,将经济发展逐步向中西部推进,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中西部建设城市,增加中国城市供给量,改变劳动力单一向东部流动的方向,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3.结论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篇6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金融系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做了不少努力,希望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是:

(一)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

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1998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含各类中小金融机构)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经很少。据调查了解,温州市只有极少数能划入“3A”或得到“黄金卡”的企业才能够在授信额度内享受到30%~50%的信用贷款。温州乐清市2000年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抵押贷款占60%,担保贷款占33.7%,信用贷款仅占

6.3%。湖南浏阳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银行及农村信用社,截至2000年6月底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分别为63%和36%,信用贷款仅占1%。据兰州市工行、农行、中行三家银行的数据,2000年8月末,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分别占41.2%和58.8%。可见,从我国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抵押、担保贷款的方式已经全面推开,其中抵押贷款的比重还会进一步上升。

(二)金融机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中小企业由于底子薄、自有资金少,民间融资渠道又不十分畅通,因此资金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金融机构,但各地有所差别。东部地区,由于当地多为民营企业,民间资金也较为充裕,因此企业自有资金比重较高,来自民间的资金也较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少。例如温州市,企业的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占40%,银行贷款占40%,民间借款占20%;台州市企业外来资金中银行贷款和民间借款大约各占一半。少数效益好的企业已经有足够的自有资金,不仅银行所定“信贷额度”用不完,甚至个别企业根本不需要银行的贷款。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近几年虽然改制面也有所扩大,但由于企业基础比较薄弱,自有资金的比重仍然较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闲散资金也比较少,因此企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较大,例如中部地区的湖南浏阳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约占企业融资总额的82%。而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除了金融机构贷款之外,正常的民间融资渠道很少,以至一些企业在得不到银行贷款时,只好采取“非法集资”的方式以解燃眉之急。

(三)固定资产贷款越来越少,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越来越短

在现行的银行信贷授权授信制度下,直接与中小企业发生信贷关系的基层银行机构授权很小,大部分没有固定资产贷款投放权,而只有规模不大的流动资金贷款权限。例如温州市2000年上半年存贷款增量中,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与企业、居民定期存款比是34.1:100,而短期贷款与企业、居民活期存款比是131.5:100,信贷资金期限普遍较短,上半年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仅增加0.9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0.33亿元。上半年乐清市新增短期贷款4.79亿元,占贷款总增量的91.4%,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在短期贷款中,绝大多数为3—6个月期限的贷款,占79%。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地区也存在。

(四)中小企业信贷活动“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成熟,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产品有销路、企业有效益、资信质量高的优质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各金融机构纷纷实行客户经理制度和“黄金客户”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授信额度,改善对优质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这部分企业的贷款需求能够得到及时足额满足,甚至各家银行纷纷压低利率竞相争贷。部分优质中小企业资金相对充裕,对贷款的需求较弱,甚至不需要银行贷款;而一些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并不十分好的中小企业,由于银行方面尚缺乏识别能力,往往受到冷落。至于那些效益差的中小企业,大部分由于看不准好的项目和产品,缺乏有效的贷款需求,即使它们对银行提出贷款申请,也会因不符合贷款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五)企业法人贷款将会减少,自然人贷款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新方式

鉴于法人企业难以监控,东部地区一些基层银行为寻找资金出路,开始调整贷款方向。在温州和台州,不少银行决定将进一步减少对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贷款,而增加对基础设施和自然人的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放也安全可靠;自然人贷款是用个人财产、其中多为城镇居民住房作抵押的贷款,回收比较有保证。由于当地个体私人企业较多,而个人的生产资金和生活资金是混用的,因此这部分贷款相当程度亦可视为中小企业贷款。

此外,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一些银行为防范风险,贷款对象已从企业法人转向该企业的几位主要股东,并且以其家庭财产作抵押来进行贷款,他们戏称这是“跑了庙跑不了和尚”。银行认为,作为法人的企业是很不稳定的实体,今天财务报表虚假,明天法人代表变更,后天甚至财产也可能会转移。而个人的住宅则是跑不了的,况且个人的信用也往往比企业的好。把对一个企业上百万元的贷款,分解为若干个几十万元的贷款,贷款回收的保险系数可大大增加。我们估计,这种贷款方式今后将会在东部地区继续发展,并可能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扩散。这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进入门槛过低,缺乏一定的社会信用和社会经济基础,人们只好仍把它们当作无限公司来对待。

二、中小企业贷款中的突出问题

由于金融系统目前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仍然表现为取得贷款困难,这既表现为企业贷款难,同时也表现为银行放款难,其总根源是,企业可供抵押的财产与银行可供运用的资金差额巨大。

(一)企业贷款难

企业贷款难是个老问题,过去主要受银行贷款规模限制,而现在则有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抵押难和担保难,同时还表现为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

1.担保难,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既不愿意给别人作担保,也不愿意请人为自己作担保,免得“礼尚往来”后,碍于情面又不得不为别人作担保,给自己添麻烦;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允许作担保人。而中小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往往是一家企业出了问题会连累一批企业,这通常又被认为是社会稳定所难以承受的,使担保常常变得有名无实。因此,从东部到西部,各家银行都打算进一步减少担保贷款比重,增加抵押贷款比重。

2.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中小企业借一笔数额不大的贷款至少要办10道手续,少则一周,多则数月,即使钱到手,商机可能早已错过。一经借到款,一些企业宁肯接受罚息也不愿意办续借手续,免得再经历一番评估、公证、登记等贷款的全套手续。许多中小企业视到银行贷款为畏途,不得已走上民间借贷的途径。目前,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东部地区,民间融资几乎与银行融资旗鼓相当,而资金价格仅为一分(即月息10%或年息10%)左右,比过去大大降低,与加上各种手续费后的银行贷款费用相比,差别不大,效益好的企业完全有能力承担。

3.抵押难。一是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二是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烦琐、收费高昂。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如果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三是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目前资产评估还属于部门垄断服务,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评估登记的有效期限短,经常与贷款期服不匹配,企业为此在一个贷款期限内要重复进行资产评估登记,重复交费。

(二)银行放款难

银行放款难主要表现为不少基层银行贷款占存款的比例逐渐下降,资金放不出去。造成银行放款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贷款责任人的追究很重,而激励机制却不足。目前银行对从事信贷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很重,一笔贷款的失误即使不是信贷员的责任,也可能使其终身受到牵连,而他们的报酬却与大家差不多,基本上与贷款本息的回收无关,少量的奖金与其责任相比,无论如何都是不相称的。因此本来很吃香的工作,现在有些人却不愿意去做,普遍存有恐贷、惧贷心理。一些信贷员反倒愿意从事党政团、后勤等相对不用负很大责任的工作。浏阳市一家国有银行共有100名职工,而从事信贷工作的只有12人。

二是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普遍不实。通常企业的财务报表,上报主管部门一套,上报税务部门一套,上报银行的又是一套,常常连专门搞企业财务的信贷员都弄不清“庐山真面目”,甚至一个家庭开办好几个法人企业,多头开设账户,多头贷款。几十万元的贷款还比较容易收回,几百万元的贷款可能就会发生问题。虽然恶性诈骗事件并不多见,不少企业在正常经营时还比较守信,但一旦遇到市场风险,多半会以逃废债务的方式将其直接转嫁给银行,致使银行工作人员对企业的资信真伪难辨,“一朝让蛇咬,十年怕井绳”,只好从紧掌握贷款原则。据金融部门反映,目前的企业信用,国有不如集体,集体不如私人。

三是维护金融债权难度仍然较大,金融环境有待改善。通过企业改制、申请破产、转产、注销法人甚或一逃了之等方式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基层银行反映,司法部门对维护银行的债权不够得力,对逃废债务的行为打击不力;银行与这类企业对簿公堂,常常是“赢了官司,赢不了钱”。个别司法人员和机构甚至把银行的官司当作摇钱树,企图捞上一把。

四是基层银行和信用社授权、授信不足。目前各专业银行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企业资信实行分类管理,但真正符合贷款要求的企业为数不多,其余企业则属严格控制对象。各县级行一笔贷款的授权不过100万元到300万元,少的仅有50万元,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急需的固定资产贷款,则没有贷款权。上级行对企业的了解一般较基层行少,因此办妥一笔权限以上的贷款常常要往返上级行数次,即使对“黄金客户”授信额度内的贷款也是如此。

(三)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所在目前“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主要集中在“抵押难和担保难”这两难上。如前所述,信用贷款已经很少,以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为前提的道德信用尚未建立,不具备信用贷款的基础,为防范金融风险,银行转向以企业资产信用为前提的贷款方式也就具有客观的必然性。抵押贷款是以企业自身的财产作担保,担保贷款则是以其他企业的资产作抵押,均属于资产信用。况且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健全的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通行的信用方式,尽管那里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程度较高。

问题是,我国企业的资产信用状况究竟如何,拿得出多少可供抵押的财物呢?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利润,不是被用于职:工分配,就是被国家调走或创办新企业,早已形成由银行提供全额流动资金的供给制局面,甚至在新建企业的投资中全部为银行贷款的情况亦不乏见,企业无疑是在做无本生意。这种过分依赖银行的习惯心理,目前甚至连民营企业也承袭下来,通过银行来实现“小钱办大事”的期望值非常之高。目前全国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在70%左右(民营企业比较低),也就是说,企业所有者权益只占资产总额的30%。这就意味着,企业以30元的自有资金,从银行和其他渠道得到了70元的借款。自有资金中如果再扣除掉抵押贷款时的折扣,企业真正能够通过这种途径得到的贷款是非常有限的。换句话说,如果严格执行贷款标准,按照我国目前企业的资产信用,银行贷款可能会有一大半放不出去——这就是我国企业资产信用的基本情况,也就是尚不具备资产信用的基础。这种情况又岂止中小企业,大企业也同样如此。无怪乎企业埋怨银行有钱不贷,“见死不救”,制约了企业更快的发展;而银行方面却责怪企业讲信用的不多,可供抵押的物品太少,为防范金融风险,爱莫能助。显然,银企双方谁也解不开这个扣,企业资产信用不足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即使其他问题全都解决了,也化解不了这一总量上的矛盾。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基本思路

2004年12月16日,央行行长助理易纲在“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最终报告会”上指出,要借鉴日本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提出改进方案,构建一个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这说明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还得寻求制度上的突破点。这就是借鉴日本模式,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

(一)日本融资制度的特点

中小企业阵容庞大、竞争力强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日本是中小企业比重很高的国家,被称为“中小企业之国”。一是中小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大,据近年来统计,日本企业合计654.17万个,其中中小企业数为648.43万个,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1%;二是

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在全国4900万就业人员中,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80.6%;三是中小企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大,日本中小企业零售业中,小企业零售额占78%,制造业产值占总产值的55.5%。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日本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日本中小企业之所以发展势头如此迅猛、并有如此强的竞争力,是和日本政府二战结束后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是分不开的。具体看来,日本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有以下特点:

1.健全的法律法规确立了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保障了中小企业的利益

1949年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30多个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形成了相对独立、较完整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1949年出台的《国民金融公库法》,设立了国民金融公库,帮助中小企业进行小额贷款;1953年出台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设立了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向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1963年出台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将原来的中小企业政策进一步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制订了《中小企业投资扶持股份公司法》、《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扶持法》等法规,支持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金筹措。实践证明,这些健全的法律规范体现了日本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慎重态度,对于促进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规范发展,提高其资产质量和经营的安全性,保证其健康平衡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提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政府融资机构的双重资金支持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贷款风险较高,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日本建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扶持特定领域中的特定项目。其所设立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由国家法律保护的民间合作信用系统、经营性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除此而外,为了弥补民间融资机构的遗漏和不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日本在二战后相继建立了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以及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等5个直接由政府控制和出资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的融资机构。

3.积极开拓直接融资渠道

总体看来日本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也在20世纪90年代仿效美国经验,组建了自己的第二板块市场:柜台交易市场和第二柜台交易市场。在第二柜台交易市场,上市条件十分宽松,亏损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也可以上市。1995年7月,日本OTC市场引入“特别规则的OTC证券”(Special-mle OTC Issue)制度。日本经济在未来要获得新的发展,需要许许多多新的小公司通过创新提供技术和活力。OTC市场设立该制度或该子市场,目的就在于为有潜力的、能为日本未来新经济作出贡献的新公司提供融资方便。

4.建立健全的信用担保保险制度

日本采用了地方担保和政府再担保的双重融资再担保模式。日本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主要依靠全国52个地方信用保证协会,信用保证协会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承保后,每年要向承保的中小企业收取0.5%或1%的保证费,用于弥补风险损失和日常经营开支。此外政府为了进一步提高贷款担保能力,还全额出资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对担保协会进行再担保。旧本政府的两级信用担保体系,极大地增强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日本中小企业综合实业团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支出为1698.4

5亿日元,信用保险资金1437.25亿日元,信用保证协会基金担保支出228亿日元,补助金担保支出188亿日元。

(二)日本融资制度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借鉴意义

分析了日本融资制度的五大特点,可以发现,日本很重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并确立了以民间为主体、以政府为补充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这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套体制对于解决我国当前融资难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首先,从政策法规的制定上看,200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走上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但这一法律还存在指导性强、强制性不足的缺陷。今后应尽快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以《促进法》为指导,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来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而且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的构筑中应该注意以构筑一个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全方位体系为原则,让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例如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私募融资的法规就一直不明确,这就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

其次,对中小企业的两大融资渠道,即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应该有不同的发展重点。间接融资应注重扩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国有银行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拓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存贷款业务,加大贷款投入,集中资金支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城市商业银行等应注重以市场为依托,对优良的中小企业予以低利率贷款支持;政策性银行则应该根据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各种贷款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直接融资则要注重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健全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体制,消除中小企业面对资本市场的进入壁垒,方便不同规范、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篇7

目前, 我国是世界上钢铁物流规模最大的国家。2012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9.11亿吨, 2013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9.35亿吨, 中钢协发布2014年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数据, 2014年3月末社会库存量最高达到1941万吨, 比年初增长43.65%。一季度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为17970.51万吨、20270.01万吨和26141万吨。有关测算显示, 我国钢产量与物流量之比为1:5, 即每生产1吨钢就需要5吨物流量。因此可以推算, 2014年中国钢铁物流量已经接近“十二五”规划的45亿吨左右。但是随着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钢铁产能的不断扩张, 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趋突出。钢铁贸易物流作为钢铁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货物运输、仓储、加工、包装、交易等环节的集合。在钢铁工业供应链中, 钢铁贸易物流具有稳定生产、订单集成、售后服务和融资垫资等多项功能。尤其在产供矛盾日趋激化的阶段, 研究钢铁贸易物流的发展问题变得更加重要。

我国钢铁贸易物流主要有3种流通模式:一是钢铁厂直销直供。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如造船、汽车、家电等终端需求大、专业性强的终端用户。二是钢厂与流通企业相结合, 联手建立钢材加工、配送、仓储物流中心。钢铁贸易公司已经意识到未来市场竞争就是供应链的竞争, 或者是产业链的竞争。一些有实力的钢材贸易企业与上游的钢厂和下游的船厂等企业, 结成供应链, 并组建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如鞍钢国贸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与上海物资集团乾通金属材料公司在上海组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钢材的加工配送中心呈现出剪切线的技术装备、产品加工精度和加工自动化程度起来越高。三是建立钢铁物流园区。目前钢铁物流园区是现在钢铁贸易物流中最具有综合性功能的集聚区。钢铁物流园区 (现货交易市场) 是其中贸易物流规模最大的。大概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钢铁交易市场通过设施升级改造的园区;二是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投资建设贸易园区;三是钢铁企业与流通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园区, 从而实现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全面对接。

2013年, 我国亿元以上金属材料市场已达378个、营业面积3258万平方米, 其中大部分是钢材市场。据《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 全国省会城市及钢铁主要消费城市已建成规模钢铁现货市场 (或称钢材城) 共计194家, 其中, 华东地区占53%, 华北地区占16%, 东北占10%, 华中占7%, 西南占7%, 西北占5%, 华南占2%。在钢铁物流园区建设方面, 2013年, 全国物流园区843家, 比2012年增长28.9%, 其中运营389家;在建的342家;还在规划中的有112家。目前总体建筑规模比较大。欧、美、日、韩等钢铁产业较发达地区的钢铁物流贸易企业规模都无法与中国相比, 他们也不存在像钢材城、钢材现货交易市场、钢铁物流园等市场形态。2013年, 中国注册资金在5000万以上或投资总额在5000万以上的钢铁物流园已经超过500家, 具有行业标杆性质的管理企业前20家 (见表1) 。在钢铁贸易物流的参与主体中, 钢铁企业、经销商、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在流通链条中实现契约式的管理, 并逐步向供应链管理转变。

表1 2013年度中国钢铁物流园20强园区排名

排名名称排名名称

1成都量力钢材物流中心11唐山市佳源贸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惠龙港国际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12成都龙港钢铁有限公司

3杭州崇贤港投资有限公司13陕西红光钢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4江苏金驹物流投资有限公司14武汉华鑫汇通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长江金属)

5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15杭州三里洋钢材市场有限公司

6中国铁路物资柳州物流有限公司16山东世茂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7青岛华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7玖隆钢铁物流有限公司

8成都西联钢铁有限公司18唐山北方物流有限公司

9大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19无锡中储金属材料交易市场

10广州鱼珠物流基地有限公司20唐山象屿正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h t t p://w w w.a s k c i.c o m/news/201310/18/181155279423.shtml], 根据2013年度中国钢铁物流园50强园区名单整理得到。

国内钢铁贸易物流的业态主要以钢铁物流园区 (现货交易市场) 、钢厂自有加工配送中心、第三方仓库等三种形式存在。钢铁贸易物流的终端客户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客户群结构中, 机械、冶金、电力、石油、煤炭等工业建和筑业钢材使用量达到总消费量的93%左右;铁道、交通等交通运输业钢材使用占6%左右;其他约占1%。这样结构迫使钢铁贸易商实施大客户集中营销战略, 随着大客户市场萎缩便出现断崖式销售景象。

二、钢铁贸易物流遭遇现实问题

现代物流是物流与资讯科技相结合的全新生产和销售运作形式。我国钢铁供应链的上游钢铁企业因降产减排而步步压缩钢铁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市场过剩和钢铁价格透明, 使得大量钢铁贸易物流企业因不能承载市场高库存导致的跌价而亏损频频。钢铁贸易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其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1. 产业集中度低, 结构不合理

(1) 现阶段钢铁贸易物流企业数量过多, 规模较小。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共有25万家左右的钢铁流通和物流企业, 年营业额亿元以上不足总数的5%, 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占60%;年销售量在500万吨的企业只有3~4家, 绝大多数企业的钢铁销售量都在10万吨以下。相比在日本一级钢铁经销商不超过10家, 二级、三级经销商不超过80家;在欧洲大型钢铁贸易物流企业的年销售钢铁量达到1600万吨。从钢铁贸易参与人员数量来看, 目前我国10人以下的钢铁贸易物流公司占到65.78%, 11~50人的公司占到31.13%, 50人以上的公司仅占3.09%。显然, 我国钢铁流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 60%左右的流通量是通过中小企业来完成的。甚至部分钢贸物流企业还处于依靠电话联系、交易过程手工操作、实施人工装卸等初级物流的运作阶段, 盈利能力较差。

(2) 钢铁贸易物流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在地理区位上, 各类钢铁交易市场和加工配送中心低水平重复建设, 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供给过剩问题;在功能界定上, 钢铁贸易物流产业链功能趋同, 缺乏配套的金融、保险等中间服务。如长沙市力邦物流园、长沙金属材料市场、雨花区矿通钢材市场、河西区金霞物流园等四个市场由于利益主体不同, 经营功能基本相同。园区企业提供的加工配送、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信息等服务普遍不够完善, 缺乏规模效益。与钢铁生产企业相比, 目前国内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钢厂只有9家。钢铁贸易流通企业在资源掌控、定价话语权上只能长期处于弱势被动地位;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和提升, 当前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提高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

2. 缺少商业模式创新, 持续盈利能力较弱

理论上物流节点功能一般由物流中心承担, 物流中心可以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钢铁贸易物流企业建立的物流中心, 由于长期以来受“大而全”、“小而全”传统思想的影响, 大都各自为主, 自成体系, 自备运输车辆, 以自身的经营为轴心, 服务规范有限, 无法承担物流节点的功能。即使主要发挥市场交易、钢材装卸、中转储存功能的钢铁物流园, 运输、配送等功能由入住的流通企业选择各自物流运输企业完成, 难以整合物流资源, 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园区内部作业缺乏计划性, 交通流量极不均匀, 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仓储型物流企业的收入利润只有2.5%, 资产利润率不足1%。全国钢铁企业的流动资金一年只能周转2.28次, 金属产品和金属矿批发企业的流动资金一年只能周转2.59次。我国钢铁物流园区大多仍然依靠传统的仓储、加工、配货运输的经营模式获得利润。由于园区仓储服务和管理效率处于初级管理层次, 仓储资源实际上只是租赁给流通商, 由此导致仓储资源不但利用率低下, 而且仓储物资第三方监管机制缺失造成无法开展质押融资业务。即使部分园区有简易质押物资监管经营项目, 又因为监管能力、担保机制和信息手段落后等原因, 担保物资监管业务无法规模化, 企业、流通商和客户保理融资业务开展缓慢, 经营模式容易被模仿不能形成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没有市场参与者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能力。钢铁物流园区在交易方式上主要采用现货交易模式。交易环节多, 时空跨度冗长。从钢铁企业到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等多层分销流转终端消费者, 造成市场功能分散且贸易流通成本居高不下。随着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改变了贸易商的传统交易方式, 流通企业不能通过大量囤货而获利, 这样也削弱了钢铁物流园 (现货市场) 的盈利能力。2009年3月27日, 中国钢材期货加剧了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 迫切要求钢铁贸易物流企业提高持续盈利能力。

3. 供需市场信息无有效对接, 供应链利润微薄

钢铁贸易物流是一个跨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的“无缝隙”信息传递与交流过程。信息是促进钢铁流通一体化的基础条件。钢铁流通的信息不畅, 表现在国内钢铁交易停留在简单的“一买一卖”交易模式, 钢铁贸易企业要花费大量的物力、人力去发现有效客户。依靠钢铁产品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来赚取差额利润。交易周期长, 容易形成库存积压。还表现在钢铁生产企业与中间商博弈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 使的相关企业在整个流通链条中经常处于“孤岛”状态, 最终导致整个钢铁供应链的利润微薄, 全流程因信息管理水平的落后而效率低下。2013年工信部面向多个行业实施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 钢铁行业有4家企业被评定为电子商务和供应链信息化提升企业。但是目前钢铁电子商务除了少数企业有战略意识将网络延伸企业以外, 多数企业只是面向内部强化管理信息化。进入流通信息共享时代, 钢铁流通业将迎来三大变化:一是从基于人际网络交易转向基于信息平台的交易;二是从多级代理体系转向为专业化竞争协作体系;三是从信息不对称赢利转向专业化服务赢利。可以预言, 这种转变的核心要素, 就是信息网络交易模式, 是一个交易平台加若干物流信息节点的网络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电子商务基础上的, 实现钢铁及其相关产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方位对称, 并将供应链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为博弈的局面。这种模式使钢铁贸易商现在生存模式可能越来越难以为继。未来肯定不是一个传统模式简单的增量改进, 而是需要功能与服务内涵的巨大创新与集成。

三、钢铁贸易物流的发展对策与实证案例

现代钢铁贸易物流能形成完整的价值链, 为客户提供综合性服务。根据对当下钢铁贸易物流的现状和问题和钢铁贸易物流模式的弊端, 迫切需要以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化与实体业态融合的视角, 钢铁贸易商通过开展平台化运作, 共享用户资源和销售渠道, 体现钢铁物流内部网络状协作及整合来拓宽经营边界, 开辟新的蓝海。

1. 钢铁贸易物流发展对策的思考

(1) 实现钢铁贸易物流产业信息化集聚。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本质区别在于, 现代物流业除运输、仓储、配送、加工等传统功能要素外, 更应发挥资源配置、金融创新和市场引导等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 钢铁贸易物流新模式, 应是集仓储、加工、配送、交易、银行信贷、网络传播等一体化的钢铁物流园区, 达到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信息化。其中信息化技术既可当做使用工具, 更是协同工具。在未来阶段, 提升钢铁物流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应针对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的全流程。在国外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网络化电子物流的技术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因此, 笔者建议, 钢铁贸易物流建设电子商务平台, 应将以商品贸易、网上支付、身份识别、融资等与线下传统贸易实际相融合, 给生产者、钢贸商、消费者、仓储加工中心、运输商、结算和信贷银行提供的专业性服务。

(2) 规范钢铁物流园区要素整合。传统钢铁物流园业务本质是单一的土地租赁服务。而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把传统平面式土地经营上升到立体空间经营格局, 寻求土地单位面积的最大效益, 同时提供多元服务, 形成可持续的竞争能力。其一、打造钢铁流通的中央商务区, 利用仓储地产向仓储地产与商业地产整合转变, 增加园区客户有效访问量, 提高物流土地的综合收益, 解决持续盈利问题。其二、实现020管理思维, 提升对客户的网上和网下综合服务能力。信息网络服务和电子订单采购是钢铁贸易物流优化管理的优先工作。通过期货交易信息来改善现货市场不对称关系, 来提高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流动, 减少流通中间环节, 降低产供需交易成本;通过信息网络, 多地协作配送, 促使产品在更广阔的区域内顺畅流通。

(3) 提供钢铁供应链的全程服务。云计算是对多种资源的统一管理、多种服务的统一提供的新技术范式。云计算所提供的大型数据中心, 海量数据存储、运算、分析、挖掘的能力, 可以有效地帮助钢铁贸易物流服务商分析获取的大量数据, 提取有效信息, 为企业商业智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钢铁贸易物流服务商可以借助云技术去挖掘潜在的客户资源, 研究如何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给客户提供动态和个性化的高效率服务。这种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 包括产品本身的个性化 (钢材品种、规格、材质、重量、体积、功能等) 和服务过程的个性化 (包装、剪切再加工、配送、传递时间、交付的及时性等) 。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下, 服务的快速响应优势和服务运作可视化将逐步取代钢铁产品的质量、价格、成本等优势, 成为钢铁贸易物流企业市场竞争的焦点。服务运作可视化可使供应链各环节对自己、上下游乃至终端用户的活动、资源状况、客户订单和处理进度及时掌控。钢铁贸易物流服务商为灵活适应生存环境所建立的弹性化组织、虚拟组织、动态联盟等都是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之上, 从而实现企业间信息共享与交换, 共同管理订单,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钢铁贸易物流服务商可以借助网络创新营销活动的形式和手段。如网络广告形式 (Banner、button、文字链、弹出窗口、flash动画等) 、搜索引擎推广 (今日搜钢、关键词竞价广告排名、百度或Google的一般搜索、固定排名、竞价排名等) 、网络短信营销、网络传真营销、网站平台内的互动传媒、email营销等, 增强企业在信息发布、渠道支持、用户互动、效果监测方面的能力。钢铁贸易物流服务商大力发展跨区物流服务配套设施、电子商务系统和实时安全支付结算系统等基础性建设, 完善企业跨区销售、融资和结算服务。

2. 钢铁贸易物流信息化实证案例

欧浦公司是2012钢铁物流园50强企业, 投资建立欧浦交易网, 在国内率先实施钢铁交易的电子商务。国内钢铁网在交易方式上多为电子远期交易而缺少现货交易。欧浦公司已经实现电子钢铁现货的交易模式。欧浦电子钢铁交易平台“交易网”, 采用“会员制+透明式”交易服务模式。网络系统采用B/S结构, 平台会员通过互联网远程对自己仓库物品进行信息查询、货架管理, 并可使用钢市行情分析系统、信息平台、运输平台、加工平台、金融质押平台等。用户可自由使用。欧浦电子钢铁交易平台能够向钢铁生产企业、钢铁贸易商和客户, 提供钢铁电子交易管理系统、可用资金查询系统等, 还提供物流最新新闻、价格趋势、行业新闻等咨询服务。电子钢铁交易平台有效解决了传统钢铁贸易模式中的购销矛盾。

欧浦公司设备自动化、过程控制、车间管理和区域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开放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利用信息化的手段, 通过管理订单、计划生产、管理物料和财务管理的多环节一体化, 实现传统业务模式、会员协作和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通过欧浦公司信息化的案例, 我们可以看到, 欧浦公司钢铁贸易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钢铁流通服务上。体现在为客户能够提供仓储、加工剪切、货品质押监管、运输、货品流转、配套商务和物流集成服务“一站式”的基础上,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 为客户提供现货交易、资讯服务等钢贸增值服务, 并革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 将仓储设施打造为开放式的钢材超市, 将静态的仓储改选为动态的交易市场, 提升物流土地价值空间, 以“物流实体+货物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 并参与到客户的供应链管理之中, 诠释新型钢铁贸易物流, 从而实现“钢铁物流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定位, 提供几乎涵盖目标客户所有环节的服务, 实现了钢铁物流的专业化外包和全方位增值服务。这样对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和业务模式的要求, 很好地优化和平衡传统物流服务, 创造企业利润增长点, 无疑为钢铁贸易物流企业适应信息化的发展探索一条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文杰.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0-35.

[2]邹志琴.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的物流模式研究——以欧浦钢网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10, (11) :75-76.

[3]李杰.中国钢铁流通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1.

[4]洪黎明.以电子商务贯通钢铁物流产业——解读欧浦钢铁物流的信息化实践[EB/OL].中国信息产业网http://www.cnii.com.cn/wlkb/rmydb/content/2013-02/04/content_1089743.htm, 2013-02.

[5]姚文斌, 宫改云.钢材流通业发展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7, (4) :1-2.

中国教育目的与现状浅析 篇8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教育近年来也飞速发展。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问题,中国的教育目的到底是什么,现状又是如何呢?本文通过大量事实对教育目的及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待引起人们的重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目的 教育现状 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教育飞速发展。儿童入学时间越来越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研究生也极为普遍,各类专门辅导机构成为新兴企业,中国家长的教育意识也是普遍增强。人们醉心于教育的发展,但是却忽视了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中央电视台八套播放的一部电视剧——《名校》,让我感触颇深。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考生在去参加一所重点高中的重点班选拔的考试途中被汽车撞伤,生命垂危。路过的送孩子参加考试的家长却没有一个停下来帮助他的,哪怕只是打个急救电话。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想耽误自己孩子的考试时间,不想分散孩子的精力。相信看过这一幕的所有人都会和我一样感到心痛:中国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大学可以倾家荡产,可以四处求人,甚至可以看着一个年轻的生命逝去,这是怎样的一种冷漠啊!他们难道没有想过,自己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心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孩子今后的做人有何影响?

越来越多的家长把教育的目的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用功利的目光看待教育。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家长们从小就对孩子说: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工作就只能讨饭。他们把孩子上大学看做自己毕生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不辞辛苦,报辅导班,请家教,托关系;孩子们更辛苦,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小小年纪就带着厚厚近视眼睛的小孩。他们没有童年,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只能走家长们为他们铺好的路,甚至连兴趣爱好都被剥夺。喜欢画画的孩子可能被逼着学钢琴,只因为家长认为学钢琴更有前途。家长们关心的只是让孩子考上大学,却没有想过孩子的理想兴趣是什么,孩子的人格是否健全,道德是否高尚,会不会为人处世,将来能否在社会上立足。殊不知这些对孩子来说才是更重要的啊。钢琴家傅聪的父亲教育他要时时记住四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里就涉及了教育的目的问题。傅聪的父亲认为他首先是做人,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所以,有必要首先对家长们的思想进行深刻的教育,转变他们大学就是目标的思想,让他们明白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灵才是更重要的。

不仅家长们要正确理解教育的目的,学校和社会也应该重新审视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把人类文明承传下去并发扬光大的能力,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教育在人类个体上的贯彻程度,只是对教育效果的一种检测,并选拔出符合教育要求的优秀个体,使社会给予其发挥优势能力的条件。然而,现在的考试并不能从最理想的角度去检验受教育个体的能力。考试成绩不佳但有过人本领的人比比皆是,而考试出色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力平庸甚至违法犯罪的也不少。《现代快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2008年7月,南京33所高校834名大学生身陷特大传销案,诸多细节令人触目惊心。高考状元沦为传销头目,直到落入法网仍执迷不悟。是什么令天之骄子走向犯罪?是对金钱的欲望,还是年少无知,还是教育的问题呢?这些大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到头来连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不仅没有为祖国作贡献,反而走上违法道路。利文斯通说过:“知识是重要的,使用它的力量更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则是一个人的信念,他的是非观,他是否有明确的价值观和标准,并准备按这些价值观和标准去生活。”所以,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灌输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而是培养人格。学生不仅是认知个体,更是生命个体。获得知识是为了使生命的质量更高,使生命更有尊严,而不能把生命当做知识的容器。学校教育不仅为升学、就业做准备,更是为整个完满的人生做准备。

国家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因此应该鼓励每个人充分发挥他的独特性,让他按照适合自己的道路去发展,不要求统一的模式。让每个人都得到适合他的教育,使他切切实实地掌握一种技术或能力,在某一特定领域为自己的国家作贡献。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是说:“在道德上不加以修养,在学问上不去讲习,听到合乎义理的事情不能跟上去做,有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感到忧虑的呀。”刘备也说,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教育是多么重视德育。孔子和刘备都把德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孟德斯鸠也说过,一个人民的国家中只要还有一种推动的力量,那就是美德。

综上所述,希望家长,学校,社会在迅速发展教育的进程中,能够停下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以防走弯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全面培养,是人格形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雅斯贝尔斯 著.邹进 译.《什么是教育》

[2]《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中小学校内部控制下一篇:逆境中仍坚持的励志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