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精选8篇)
屏边新现中心校万值华
古语说教师的作用在于“解惑答疑”。在很长的时间里,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就是解决课本上提出的问题。并把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没有自我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但我国儿童大多患有“问题意识缺乏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这种问题会越来越来多。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精神”就是一个人的问题意识。
新课改之后,好多老师都意识到了学生自己提问题的重要性。常听到老师们说学生不爱提问,学生不提问题,并不表明他们全学会了,只是没有问题的意识。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学的主要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德智形成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增
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如何让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我有以下的几点见解: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导致学生不愿或者是不会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不得当的教育方法,其中就有教材教师权威的慑服,统一的教材权威和公认的教师知识权威已使学生驯服。面对“无可置疑的东西”,学生没有什么问题,也不敢有什么问题。教师教学的遏制,教师灌输教材、教案,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给学生产生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奉行“目中无人”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缺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与策略。有些教师视提问为干扰,甚至讽刺、挖苦学生,导致学生不敢、不愿提问。现代课程的迷失,现代课程价值取向倾斜于科学理性,缺乏人文精神。片面夸大了科学的作用与功能,过于迎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忽略了作为人的受教育者的存在和需要,学生被置身于单调、枯燥、冰冷、没有“意义”的知识世界,得不到人的“终极关怀”。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得不到弘扬和拓展。应试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关注的是纯记忆的知识。在“书山题海”中,学生无暇也无力深入思考问题,缺乏对问题的敏感性。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们不敢提问,也不会提问题。教师们只有改变
这些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引导启发学生去提问。
二、增强学生提问题的信心
1、打破常规,让学生不在威慑权威
在课堂上找出书本的不足之处,提出质疑。并用更好的方法去解决发现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教材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在课堂上故意犯错,让学生明白教师也不是全对的,让学生不要迷信权威,权威也有错的时候,要有敢于打破的勇气。
2、多肯定学生,激励他们的信心。
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继续提问的关键。如果你对提问的学生不给予热情的鼓励,如果你对学生的问题不加理睬,如果你在学生提问题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如果你对其他学生的嘲笑不加以制止,那么,你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就是:问题不好,不该问。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学生逐渐失去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
要想让学生提问就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所提问题与内容不相关或是毫无意义,教师不能打击学生的热情,至少他有提问的勇气,这也是值得表扬的。
三、改变教学方法,给学生有提问的机会
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的方法是讲授法,教师讲解,学生接受,这就使得学生没有了问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应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思考后并提出问题。皮亚杰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他们不断地努力去了解他们
周围的世界。现在,新课改后的教学材中用一例题把要学习的知识放在其中,没有固定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应选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去教学,通过引导,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并通过解快问题学到新知识。再者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设计生动的教学情景,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需要。引入时可以用游戏、故事、图片、模拟现实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与自己原有知识经验进行交流、互动,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激奋状态,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心中有了急待解决的问题,求知欲也强,参与性也积极,从而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提供广阔的空间。当学生没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帮助、促进学生与自己已的哪些知识、经验整合,最终根据具体情况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提高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先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来引导,出示异他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质疑:可不可把他分子分母一起相加,分母不能相加否定后,让学生再提孤芳自赏同可以把分母化了相同后再进行相加,这就应有到了通分和约分的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的不多,多在于让学生自己去提问并自己解决,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重在于两方面:
1、引: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相互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运用已有的观念
和意识去解决和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所以此时,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并将其作为教学的实际出发点,从提高自身提问的艺术水平入手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提的问题不只是“这一题答案是什么?”而是要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结果的?” 做到引而不发。
2、促:要有效地促进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因人、因时制宜地将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修改、重组、再创造。并走近学生的身旁,走近学生的心灵,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提问,在学生尽情地表达中接受学生的“闪光”问题,不断促进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
五、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的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即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提出情景,形成并增强学生们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论文网,作者:周秀梅论《课堂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重
要性》。
2、作者:兰家中心校宋艳丽《小 学 生 问 题 意 识 的 培 养》
2、作者:严汉志《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
学生不敢提问题,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营造宽松的环境。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严肃有余”,“亲切不足”。学生问得好还好,问得不好,便是“讽刺挖苦”,“一顿臭骂”。这样,学生还会敢质疑问题,提出问题? 要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首先要努力创设自由、宽松、民主的探索问题的情境;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对待,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障碍。有时候他们的问题显得幼稚可笑,甚至荒谬,也不要随意批评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动作表情,而要表扬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鼓励他们下次问得更好。事实上,孩子们许多看似幼稚的问题并非没有价值,相反是值得科学研究的,说不定在这些看似幼稚的“为什么”中就隐藏着明天的爱迪生和牛顿。因此,我们要避免在语言、神态、行动上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课前的倾心交流唤醒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大胆提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质疑。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都要积极引导、鼓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产生发现问题的灵感,经历问题发现的过程,从而为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打下基础。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探究提问的技能
有的学生对一些知识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但往往缺乏提问的技能,想问又不知道该怎么问,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发挥教材作用,教材中有许多主题图或练习题都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的提示,图文并茂的主题图或练习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 情境中又蕴含着数学信息,教师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鼓励学生在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说选择了哪些信息,再次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内化信息,加深理解。其次要从课题切入,让学生从课题上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按不同标准分类》时,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分类是什么意思。然后针对课题指导学生质疑:“对于按标准分类,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求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最后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找问题。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图形比较引导学生设疑, 能否将圆的面积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从问题出发,自主探索,利用旧知获取了新知。
四、注重问题评价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赏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则会丧失自信心。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更能起到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当学生敢于提问题后,教师要适时引领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随时评价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好问题。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了解了年、月、日的一些知识后, 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公历每年总是12个月,而农历有的年份是13个月。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总天数不变,为什么月数不一样? ”教师及时抓住疑点,让大家辨析,带着问题学习新知。问题解决后,学生不但对此问题印象深刻,而且逐步学会提问。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当学生提出的一个好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同学提的问题为什么好,好在哪儿。还可在班中评选“数学提问小能手”等,树立榜样,并让善于提问的学生介绍经验,总结提问的关键处,从而逐步提高提问质量。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缺乏问题意识。因此,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老师提供的知识背景中,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寻根究底的心理倾向。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应用结论非常简单,关键是让学生探索从哪些方面去研究3的倍数特征,如何研究3的倍数特征。因此,我就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首先复习了2和5的倍数特征,是观察数的个位。当我提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时候,学生很激动,他们进行了猜想:个位上的数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我接着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对别人的猜想可以拿出证据进行证明和反驳。接下来就是很热闹的一个生生对话的场面。他们还进行了一些猜想:(1)个位上的数是2、5、8的数。(2)个位上是1、4、7的数。(3)十位上是3、6、9的数……这些猜想都被他们自己的证明推翻了。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既然3的倍数特征不能看个位,也不能看十位,我猜想与他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有关吧!”这句话由学生得出了,我当时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开心。我说了一句:“对!”这时师生一起进入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活动中。
二、营造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乐于提问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墳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与学生之间多对话、多合作、多沟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大胆探索,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发问,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决不批评,启发他们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自信心。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培养,不断挖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实例,创造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问题意识,不断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重要意识之一。作为主体,自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人、社会及相互间的关系,决定我们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的作用。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如何培养我们的健康的自我意识,是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发展密切相关,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据资料显示,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严重的自我意识不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1、崇尚自我,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但缺乏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能力。
2、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加剧,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愈加突出,独立人格要求和心理依赖性的矛盾愈加明显。
3、自我意识不完善,自我体验薄弱,自我评价坐标系混乱。其中83%的人发出了“究竟是我不适应社会,还是社会就不该如此”的呼声,75%的人是“自己的抱负难于实现”,“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不足”;52%的学生觉得自己“总是处理不好”。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即如何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自我意识。
二、健康的自我意识标准
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以及人我关系的认知,对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的认知。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身心状况、能力、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表现为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主体和主要内容,一个人的精神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自我意识的健康。目前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自我意识健康标准,从有利于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必要对健康自我意识进行描述,这是必要地可行的。健康的自我意识最低标准应该是: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完整的、协调的。也就是完整性、协调性两方面来考察自我意识的健康。
1、自我意识的完整性。主要是指自我意识中自我认知的完整性和自我情感、自我意向的统一性。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我们必须对自己和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我是谁,我和他人有什么不同,我从哪里来,我将走向哪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在追求什么,什么对我是最重要的,我在不同时期的角色是什么,这些角色的社会期望是什么。我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我如何适应这个环境,我为社会应尽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等等,还有许多诸如此类需要我们有明确的认识、必须面对而无法回避的各种问题。简言之,就是全面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现实,了解自己的需要。自我情感、自我意向的统一性是指自我情感的相对稳定和自我意向的相对确定,也就是说,在别人看来你就是你,而不是一个琢磨不定的人。
2、自我意识的协调性。包括自我认知在客观上的准确性、自我情感的特征性和自我意向的适度性。自我认知的准确性就是对自己的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不贬低,不夸张;自我情感的调整性就是运用心理加工来影响自我情感,滤除不良认知造成的消极影响;自我意向的适度性指我们的思想倾向应该是方向正确、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距离适当。
3、自我意识目标的积极性。自我意识作为人类特有的意识形式之一,它同样具有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特征。人们通常会根据自身和社会的需求来为自己设计一个理想自我,这一理想自我的定位就是这个人自我发展的目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自我目标,但不管其内
容如何,这个目标的方向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它应该促进一个人形成独立、自信、乐观的品格,促进个人个性全面发展。
三、自我意识对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1、自我意识影响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人要了解这个世界,首先要从了解自己开始,自我是一个起点。比如我们观察光影,首先要有健全的视觉系统,同样我们要体验人生,首先要有一颗健康的心。同时,一个人一旦形成自我意向,也会对他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影响。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不会成为雷锋的。当然,自我意识的形成也会受个体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
2、自我意识是其他许多心理活动的基础。如对人的情感、意志的作用。一个自信或自卑的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会表现出很大的心理活动差异,对同样的社会情境产生不同的个体感受。
3、自我意识的缺陷是很多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如焦虑、忧郁、恐惧等。年轻人的迷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自我意识的缺陷造成的,他们找不到现实中的自我,对理想的自我也在怀疑。
四、如何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个体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很多的选择和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此却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对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要求全社会都来关心年轻人的健康成长。
1、从真正意义上抓素质教育。实施全面素质,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教育既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它在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又是如何理解和贯彻的呢?普遍的做法是用多才多艺来应付素质教育,用更多的学习内容来取代原来的数理化,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素质教育从本来的意义来讲,是强调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成员,一方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者要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培养他们正确的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热爱生活,坚信对生活的梦想。在我们的素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人生,正确认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认识自己的权力和责任,认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公正,什么是道德;要强化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期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学校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应就某时期社会上的现实问题向学生进行介绍和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某些社会现象,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减少学生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2、承认个体发展的多元化。每个人的生理基础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所以这一切都会对每个个体的个性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就是说,是客观造成了个性发展的多元性。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现实,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教育才能针对不同的个体设计不同的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对教育对象提供帮助和指导,而不是要求教育对象必须按特定模式进行发展,要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因势利导。就个性而言,每种个性特征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会有自己的发展前途。在我们的教育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追求我们的“产品”标准化,这无疑是教育中的不足。教育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个性的社会化,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首先培养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其次才是职业教育,培养一名合格的“职业人”。承认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就是要承认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没有必要对这个人
进行过多的简单否定,应该从肯定的角度去理解,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
3、加强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自我意识倾向。我们可以把不良的自我意识倾向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一是过分突出自我,二是过分压抑自我,三是自我意识不完整。而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积极地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来进行调整解决。如对过分突出自我的人,可以通过参加要求互相协作的团队,让其在这样的团队中来体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对于过分压抑自我的人,则在生活中要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自我意识不完整的人,则是通过增加其知识面,增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积累,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加强沟通与交流,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帮助。我们要创造有利于自身个性全面发展的仙缘环境,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关心弱势群体。
从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分析,大学时期是进入社会的第一站,一方面这一站很重要,我们必须在这一站完成健康自我意识的构建,另一方面我们还有机会还有能力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为社会尽到我们应尽的责任。
注释:
① 蒋义丹,广州地区数千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在小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一、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为。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产生创新思维。因此,要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搞好环境布置,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并感受到浓浓的创新氛围,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呢?首先,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原理,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也可把他们带到大自然或社会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的、社会的种种现象,发现认识对象与别的事物的差异,找出它的特征及其运动和变化的状态,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有了这种好奇心,才可能带着愉快的、高涨的情绪,克服一切困难,去分析,去比较、去实验、去研究、去掌握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智慧和才干。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发现、研究和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教师有了这样的兴趣中心,才能从挖掘教材内容上,从组织教学形式上,从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而教师的自身兴趣也将丰富,思维会更加灵活、多变,这就是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二、遵从普遍性原则,面向全体实施创新培养。
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从社会层面看,普遍性原则既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从心理角度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从这两个角度看,培养创新精神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某些教师往往有个认识误区:只有功课好的学生才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对于分数低的学生,认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学会,还谈什么创新呢?因此,教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时,总习惯找功课好的学生来回答;设计主题班会时,也只向班干部征求意见;外出活动时,总是让性格外向、热情主动的学生组织。这样一来,那些功课差的、不是班干部的、内向的学生难得有“闪光”的机会。事实上,分数高低并不是衡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唯一标杆。功课差的学生也总喜欢“露一手”,可是,老师往往把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这些学生也往往埋怨老师偏向。千万别偏爱,哪一个孩子不是好孩子啊!因此,我们应该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满意的微笑让每一个孩子分享。
三、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鼓励学生大胆幻想,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已知事物和观念的基础上,努力去探索新事物和新观念,这种探索借助大脑对已知信息的加工、整理与推理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就是想像力。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切创造是从创造性的想像开始的。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转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旧探新以新固旧,使学生借助想像丰富认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幻想是想像力的升华,其特点在于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去塑造未来。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幻想,幻想往往是发明创造的先行者,是人类活动的巨大动力,它不仅能引导人们去发现新问题,而且还能激励人们做出新的努力和探索,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科学幻想,使幻想变成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如在学习了童话、寓言之后,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仿写童话、科幻文章。再如在作文教学中不妨打破传统作文方法,从虚入手,虚实结合,让学生大胆去写,海阔天空,自由思索,悠远幻想,对那些大脑新奇而又合乎情理的幻想,热情鼓励,哪怕是异想天开、想入非非也要引导剖璞见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创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训练创新思维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常常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而求异思维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形式。求异思维是对求同思维而言的,这两种思维方式统一于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相互作用。求异思维指的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去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是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的,没有“求异”无所谓“创新”。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子,鼓励学生多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何事、何地、何人、何时等等。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质疑的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一个勇于发展的精神。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在检查学生学业成绩时,不要满足答案的标准、步骤的完整,而要对那些有“创见”的解题思想和不同的答案(即使是不成熟、不完整的),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求异思维的轨道上,吸取必要的精神力量。
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并不只是依靠求异思维这一种形式。还必须依靠直觉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是对分析思想而言的,它不是按逻辑思维的规则进行的,而是凭借卓越的思维洞察力,敏锐地察觉、判断某种事物的本质。例如,学生在学习中,一遇到难题,往往采用直觉思维这种方法,寻找答案的对策,然后再去推导、论证。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中,沿着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的思维方式。如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是教会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会了发散性思维,可以全方位地考虑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寻找尽可能多的设想、思路、可能性和联系,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流畅,能产生更多的创造思路。
上述各种思维形成,常常交叉、重叠,统一于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设不同的条件,全面、灵活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充实课外活动,提供更丰富的创新实践舞台
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
—对大学生受助不感恩现象的反思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何艳红)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资助上学使其顺利完成学业的资助范围越来越广,但是面对这些受助而不感恩的大学生,学校需要加强对其感恩意识的培养,使其更好的在大学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不感恩反思;
伴随着我国高校的逐渐完善,教育规模也逐渐扩大,高校中面对上学难的问题人数也逐渐增加,为了解决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许多高校都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资助,使大学生顺利毕业,这也是将“三个代表”的观点和思想落到实处,同时也是高校办学的宗旨、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高校在给予上学难的学生资助时,必须要相应的采取措施来促进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以此让大学生形成知恩图报、与人为乐、友善相处的良好品质,这也有助于为社会做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弱化的现状与原因 1.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弱化的现状
感恩意识是对于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自身心理产生的一种报答意识,这是对人类而言普遍的行为规范,也是公众普遍认同的基本行为道德。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不充裕,家庭无法支付起孩子在上学期间的高额费用或者是支付比较困难的大学生。资助的高校贫困生对象主要是:所在家乡经济不发达;家里有老弱病残者,家庭经济入不敷出;家里孩子较多,同时上学花费较大的家庭;还有就是那些存在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利的学生,抱着“等、要、靠”的思想。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文明都与感恩有密切的联系。有一部分贫困生在进入到高校之后,由于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羡慕心理,让其感觉到自己低人一等。心理出现了极端的情绪。由于自卑与羡慕心理,仇富心理就由然而生,一部分贫困生就开始封闭自己的生活,严重地造成了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的情绪存在,让感恩心态难以形成。许多高校贫困生对于学校的资助都将感恩深深的放在心底,等到学成的时候会以实际行动来回馈曾经对自己有恩的人,感恩曾经的母校,也有的在一番事业成功后会积极参与慈善社会活动中,尽自己所能去回报社会。但是还有部分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比较差,他们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读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行为,这应该是父母应尽的义务,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对于学校所安排的勤工助学还不满意,说三道四;对自己所获得的资助费用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而是挥霍浪费;由于学校对学生的资助人数有限制,学生还埋天怨地;大学生在面临毕业之际,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现状,不能及时就业,为自己的家庭承担一份责任等。这些感恩意识差的高校贫困生太过于依赖,将自己的困难都让父母、学校、政府帮助其解决,根本就不懂得“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更为甚的是学生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语言辞,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处在危境之中也丝毫没有回报的意识。贫因生虽然家庭环境较为困难,但是父母的溺爱之心同样存在,这样的溺爱的行为容易导致贫困生不懂得感激与感谢。由于教育的不到位,也导致了一部分贫困生的价值观念与父辈们存在了一定的代沟,弱化了大学生感恩意识。此外,由于现在大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影响,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媒体对于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也不够,让一部分贫困生形成了损人利己、唯利是图、过河拆桥的价值观念,加上大学道德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感恩教育失去了自身应有的地位与作用,以上这些现状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意识。2.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弱化的原因
(1)贫困生没能全面的认识自我。贫困大学生由于一直处于经济条件不充裕的环境里,会普遍性的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长期的处于这种环境会难免受到歧视,这也就影响了他们积极乐观的社会生活态度,所以,他们的人格品质也就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也就无形中将他们从社会群体中隔离开,同时也是他们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产生厌倦,致使自己与家庭、学校、社会处于隔绝的状态。还有一些贫困生对于自己的道德素质不重视,反而特别注重虚荣的东西,攀比思想也比较严重,这些贫困生对于认识自身差异需要动力的驱使,同时也产生自我认知的障碍,这也就容易使其形成消极的生活态度,也导致了贫困生感恩意识弱的现象。(2)贫困生缺乏与家庭的交流。据《光明日报》报道:一位67岁的老人为了供自己的女儿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孤身一人在北京街头卖艺三年,然而他的女儿对此却毫不知情。这位老先生对女儿的付出与疼爱确实感人,但不足取。当今社会,很多的贫困生处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父母亲为了使孩子在学校能安心学习,对自己面对的困境根本不给孩子透漏半点,因此就导致了贫困生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对于父母的辛苦,他们不知道,也无法了解父母所承受的生活重压,所以,也就无法唤起贫困生内心的一丝涟漪,引发他们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只有让贫困生体会父母的辛苦,才能让其对父母的辛苦产生感恩之情,理解父母为了自己更好地未来所付出的的努力,以此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关怀父母。
(3)学校德育课程缺乏感恩教育内容。伴随着我国的教育不断改革,在小学的课堂中就加入了思想品德,但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对于感恩教育内容提及的较。在当前以考试为主的教育制度下,思想品德作为副课,也同时被弱化了,德育课程中的感恩内容更是被淡化。当学生迈进大学后,高校也没有足够重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改进大学生的贫困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公正的心态,唤醒其感恩意识,使他们内心的不公平感能消除,高校就要加强感恩教育的内容,以此来改善他们的心理偏执、妒忌等问题。
(4)社会舆论过于关注贡献爱心。在《成都晚报》的一则报道中,有个来自贫困山区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人士所献的爱心捐款,而其却用这些钱肆意挥霍浪费,没有将钱用到自己的学业之中,同时也没有履行当初所签订的资助协议,这一事件在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位受到资助的大学生长期的接受着来自社会的资助,将其视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学校也没有将感恩教育灌输给他,也没能对于他这种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的行为及时纠正。当社会舆论将许多慈善活动作为传颂的焦点,却对于这些不知感恩的贫困生不及时的进行批判,这会使得贫困生受助是理所当然的,在他们接受资助时却没有感恩的意识,太过于关注贡献爱心,会让贫困生认为自己受助是受之无愧的,同时也丝毫没有回报的感恩意识这是令人悲哀的。
二、强化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办法
1.强化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可以分为物质上的感恩和精神上得感恩两类。一个人对于人生、世界的不同认知便造就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其有着自己特有的生活行为准则,只有识恩便可感恩。在识恩、知恩的基础上进行感恩,高校的贫困生应形成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质,在识恩和知恩之后,就应学会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馈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那些人,同时高效贫困生也应养成施恩不图报的良好品质,这是对人道德品质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施恩虽不图报,但是自己接受家的恩应铭记于心,这是培养良知益友之人。否则,施恩者为了得到回报而帮助他人是不可取的。只有做到施恩不图报,才可以真正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2.实行家庭感恩教育,唤起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每个人都是由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父母不但给予我们生命。还辛辛苦苦的将我们培育成人。对于贫困家庭,父母在培育儿女的过程就更加艰辛,尤其是在孩子考上大学后,就面临一笔重大的经济负担,“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在贫困大学生的父母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因此,作为贫困生,就应该去体谅父母,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操心。作为父母,对于儿女不能只是付出,不求回报,要经常的与儿女多进行沟通培养其感恩意识,让他们也了解生活的艰辛,要在学校勤俭节约,干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为父母减轻一点负担。3.学校开展感恩活动,引导贫困生树立感恩意识
大学贫困生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这是一条重要的路径。在学校,老师不仅教他们如何学习,还教会他们做人。在生活上给予关怀,注重学生的道德思想修养,为其创设感恩的情境,尽可能让他们多参加学校的感恩活动,多一些感动的机会。学校还可以将感恩的意识渗透在各个学科内,从而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在高校贫困生中还可以开展有关感恩主题的活动。通过一些言辞的感恩、一首歌的感恩、一件事的感恩活动来表达自己感恩之情,使学生变得自信、自立的同时,也使学生能换位思考,学会感恩他人,从而就树立了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4.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促使高校贫困生学会感恩
良好的感恩气氛能否弥漫社会,这对于培养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中形成和谐的感恩氛围,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这就要求全体社会人员共同努力。以营造一个和谐感恩氛围、充满爱心的社会作为出发点,有效地利用电台、报刊、互联网、电视等媒体的广告效应,对于那些受助却不知感恩、冷漠、忘恩负义等现状加以批判,同时对于知恩图报、及时回馈社会的人要及时的予以鼓励表扬,为高校贫困生培养知恩、感恩、报恩的品质,并以那些及时回馈社会的人作为学习的榜样,使社会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
5.开展感恩主题教育,形成校园感恩文化
开展校园主题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知恩、感恩、施恩的品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如办以感恩为主体的征文活动等,设立爱心基金。提倡学生自主捐款,以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以设定感恩日,去为社会做一些贡献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知恩图报的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责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学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施恩不图报品质,进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三、结语
就以上对感恩意识培养的论述:进行感恩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要步骤,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实行感恩教育的效果好、大学生能容易接受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切入点。关于现今存在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较差的现象,高校应该在进行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更新教育模式,将感恩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其道德品质,使学生能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之才。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比较强的学科, 在数学领域有无穷的发展空间, 各种知识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 要学好数学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一、问题意识的分析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喜欢问一个问题, 请问同学们还有没有疑问.但是往往回应的都是一片沉默, 这是不是代表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呢?是不是他们就能够举一反三地解决众多类似的问题呢?其实不然, 这个沉默往往代表着学生的茫然, 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疑问, 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老师传输的知识, 但是并没有去认真思考.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 在教学设计上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一种有一定难度的疑难情境, 这种情境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拓宽他们的知识范围.在教学设计中加入问题情境设计, 主要是注重探究式学习, 也就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 设计不同的问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但是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 教师设计的问题需要注重梯度性, 难度适中、层层递进的问题才不会破坏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如, 在“频率”这一章的学习中, 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题目:
某车站在春运期间为了了解旅客购票情况, 随机抽样调查了100名旅客从开始在售票窗口排队到购到车票所用的时间t (以下简称为购票用时, 单位为min) , 下面是这次调查统计分析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上图所示) .
解答下列问题:
(1) 这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多少?
(2) 在表中填写出缺失的数据并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3) 旅客购票用时的平均数可能落在哪一组?
(4) 若每增加一个购票窗口可使平均购票用时降低5 min, 要使平均购票用时不超过10 min, 那么你估计最少要增加几个窗口?
抽样的样本容量是比较容易算出来的, 所以学生能够不费力的就解答出来;第二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也是比较容易的, 比较难的就是在第三个与第四个问题上面, 因为在其中给出的是一种假设的问题情境, 所以学生要开动思维, 假设出一个旅客购票的平均时间未知量, 这样才能继续下一步.
2. 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问题意识的培养
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或者思考问题的方式, 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学习氛围去学习, 在不断地学习、探讨的过程中, 尝试着努力进步, 就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而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最好的方式, 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变成数学知识, 联系数学,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答生活疑问, 这样就能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如苏教版选修2-2高中数学“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一章节的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被广泛地运用.如:甲、乙两个工厂, 甲厂位于一直线河岸的岸边A处, 乙厂与甲厂在河的同侧, 乙厂位于离河岸40 km的B处, 乙厂到河岸的垂足D与A相距50 km, 两厂要在此岸边合建一个供水站C, 从供水站到甲厂和乙厂的水管费用分别为每千米3a元和5a元, 问供水站C建在岸边何处才能使水管费用最省?
这里就是利用导数原理, 我们知道供水站C建在A、D之间距甲厂20km处才能使水管费用最省.这就是商业活动中的利润问题, 如何才能使得利润最大化, 这就是数学在商业中扮演的角色.这也是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这样的生活问题, 我们平常都会计算, 比如, 如何布置房间才能使空间最大化地被利用等, 这些都是数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这样不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还能激发学生问问题的兴趣, 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通过自主的学习或者合作的学习方式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以及根据新的知识、生活实际发现问题, 并且自主解决问题.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就要学会自主的发现问题、自主的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龚放, 岳晓东.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 2000 (1) .
[2]刘志坚.浅谈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探索, 2002 (11) .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提出后问题,善于质疑和发现的学生通常会因对未知产生好奇而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解答和学习之中,在求知的过程中巩固自身掌握的知识点,培养创造能力。但由于受到部分教师陈旧观念的影响不敢质疑也没有自信去研究问题,对标准解答深信不疑,不具备探索的精神严重损坏了学生的学习吸收能力。数学问题不是孤立地产生的,必须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才能发现问题,学生要不断思考、不断地产生疑虑,并在老师的指引下提出问题,提高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教师也可以再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学生在脑海里会产生清晰的映像,疑惑可以得到解决,记忆也相对更为深刻,学生积极思考,培养问题意识,才能训练思维能力。
2高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的现状
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一个共识就是,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但在当前很多教师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但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很少能提出像样问题,整节课上,大多数问题都是教师提出,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则极少提出问题,课堂问题气氛十分沉闷,教学效率低下。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不敢问。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一直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学生往往因为心理紧张,害怕提出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是提出的问题不好,而被其他学生和教师取笑。 第二,无疑可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提出都是教师来完成,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学生习惯了教师提出问题,让自己去解决,然后教师给出结论。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很难产生问题意识,有自己的疑问。 第三,不知怎么问。 高中学生因为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原因,遇到问题往往是不知道该如何提出问题,同时在学习中也很难提出有新意、 有深度的问题。 第四,没有机会问。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留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有限,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和极少数优秀学生提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提问的机会。
3 培养高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措施
3.1 创新性教学引导问题提出
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要做到高效率的学习,教师应该转变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合理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产生质疑,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做到主动发问,就说明学生有在积极动脑,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来积极新问题。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自主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整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目前一些老师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不会发现问题或者会发现问题但不能解决。 学生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去思考, 不但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效率低下, 甚至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不会解决 ,造成不健全的人格。对此我们应该加以重视, 寻求更好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主动地思考 、解决问题、 让学生全面地发展。
3.2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想问
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融洽、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充满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心理和知识等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采用讲故事、猜谜、竞赛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趣味四溢、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和疑问的时间与机会,要鼓励学生质疑与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大胆地怀疑教材,允许说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不仅要鼓励与表扬提出具有深度和创新的问题的学生,对于提出错误和肤浅问题的学生,也不能一味地否定与批评,要对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态度和勇气给予肯定和表扬。
3.3制造机会,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了提问氛围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提问,在每节的上课前、授课中以及课下,都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问题。例如,学生在预习完新知识之后,头脑里就会产生疑问,在每节上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课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教师要允许学生举手提问,及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在每进行一周教学后,专门抽出一节课来集中解决学生的问题。其次,要为学生创造提问的空间。除了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下研究数学问题,并自己解决,遇到解决不了,记录下来,再向老师求解。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准备一个问题本设立“问题信箱”,让学生把自己课下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本上,教师从而及时地掌握学生的问题。最后,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允许所有学生提問。对于平时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要给予鼓励,帮助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越积越多,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3.4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材往往在新课的开头就设置一个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学生通过开头的教学情境发现新的问题 ,而且是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 ,那么学生就会开始思考 接着寻找解题的思路, 然后解决问题, 学生自己主动参与解题 ,老师加以引导, 对知识记得更加牢固 ,而且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题目时会主动地思考 ,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模式, 让数学变得不再 可怕。
4总结
学问 ,既要学 ,又要问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核心 ,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并且课堂和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推荐阅读: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06-15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10-14
数学教学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05-29
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10-28
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1-09
试论大学生增强自身公德意识的意义12-06
引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创新意识07-07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习惯意识的培养09-14
培养学生符号意识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