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与民商法思考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产品质量法》属性的争论,即便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始终没有停止过。究竟应该将《产品质量法》归属到民商法中还是经济法中,学术界与司法领域就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近年来关于产品质量的事件不断出现,促使人们对《产品质量法》不断思考如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在市场失灵表现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促使《产品质量法》的经济法属性表现的更为突出。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法与民商法思考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济法与民商法思考论文 篇1:

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

摘 要:信息不对称这一社会现象自古有之,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即是信息发展史。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市场规模小,参与人数较少,因此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信息交流中表现得并不明显。可一旦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市场规模加大,商品数量的增加,这便会导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大。而这便会催生出威胁交易安全和逆向选择等一系列的市场安全问题。因此经济法和民商法作为规范信息不对称的工具应运而生,它们能够在产生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解决负面影响。而在两部法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三个法律交易活动成本、比例分配和最佳组合三个原则。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信息工具;市场失灵 ;民商法;经济法

一、信息不对称的历史背景

信息不对称这一社会现象自古有之,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即是信息发展史。而“信息对称”这一个词和它的概念至到1970年才被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正式提出来。从整体层面来说,信息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虽然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比如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市场规模小,参与人数较少,因此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信息交流中表现得并不明显。而随着社会发展,市场规模加大,商品数量的增加,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高低不同这样便会导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大。而这便会催生出威胁交易安全和逆向选择等一系列的市场安全问题。比如说在股份制公司出现以后,出现了“委托代理问题”,股东查阅权制度、票据无因性等问题也因此暴露了出来,体现了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加大。

因此经济法和民商法作为规范信息不对称的工具应运而生,它们能够在产生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解决负面影响。

二、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遵循的原则

一般来说,信息不对称在市场活动中需要遵循三个法律原则,分别是交易活动的成本原则、最佳组合原则和比例协调分配原则。

(一)法律规制要遵循的交易活动成本原则

当市场上发生信息不对称情况时,由于每个经济活动主体获取信息能力有高低之分,因此会出现优势方和劣势的一方。而交易活动的成本既包括优势方向劣势方传递特定信息的成本也包括劣势方对优势方传递来的信息进行解读的成本,除此以外还有这个过程中消耗的社会成本和监督成本等,所以说要是想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成本问题则要适时更新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技术减少成本投入。

(二)法律规制要遵循的比例分配原则

从比例协调分配原则来看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则,国家不管是立法、守法还是执法,要衡量好多方利益,按照合理的比例防止信息不对称造成信息传递成本大于利益的消极情况发生,让商业交易的双方减少或防止損失。

(三)法律规制要遵循的最佳组合原则

受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复杂多变特性还有法律工具多样的影响。法律规则要积极适应各个工具的特性,要对各个工具进行合理的排序组合。这样才能让各个工具一起发挥作用解决问题。

万变不离其宗,规则工具始不能一味追求复杂性,而是终要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目的,要在系统组合后得出最佳的组合高效解决问题。

三、民商法与经济法视角下信息不对称的法律内容

(一)民商法

如今我国的民商法始终以平等和自治为原则来试图改变经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以合同法中的“重大误解制度”为例,假如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因为主客观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对信息产生了误解,并且签订了合同。那么就可以向相关的经济机构反映情况申请对合同进行重新修改或者撤销。

而合同法就是通过对信息不对称中的弱势方利益进行保护的过程中逐步改善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活动不公平的情况。合同法里面明确规定了“信息发送”和“信息纠正”的功能,这无疑为信息弱势方提供了弥补自身在经济活动中不足的能力。

(二)经济法

经济法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则的工具包括非信息工具和信息工具,而经济法较民商法而言使用的信息工具更多。其中冷静期制度在非信息工具中较为典型。冷静期制度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产品销售、复杂的金融衍生交易等。在社会生活中,消费者通常扮演者信息不对称的弱势角色,因为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经营者的宣传和推销,这之间夹杂这经营者和消费者交易双方的主观色彩,因此消费者会在不同程度对经营者传递出的商品信息产生误解。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会把“无因退货”的商家承诺划入消费者的反悔权,让消费者可以对自己做出的交易活动做出思考并允许消费者在反悔期内单方面取消买卖。这对维护信息不对称的弱势方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存承认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经济现象是长期客观存在的,而我们则需要提供以民商法和经济法为主的法律手段对这种现象进行约束。而信息不对称的规则。民商法和经济法缺一不可,它们服务于不同的经济主体,适用于不同的经济活动,二者处于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互相完善的状态。而在两个法律制定与执行的时候,还要始终贯彻活动成本、比例分配和最佳组合三个原则,这样才能让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得到改善,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云发.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民商法与经济法的视角[J].青年与社会:下,2014(7):150-150.

[2]曹磊.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 ——民商法与经济法的视角[J].精品,2018(5):81-81.

[3]邢会强.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民商法与经济法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2):112-119.

作者:高欢

经济法与民商法思考论文 篇2:

试探《产品质量法》的经济法属性

关于《产品质量法》属性的争论,即便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始终没有停止过。究竟应该将《产品质量法》归属到民商法中还是经济法中,学术界与司法领域就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近年来关于产品质量的事件不断出现,促使人们对《产品质量法》不断思考如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在市场失灵表现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促使《产品质量法》的经济法属性表现的更为突出。本文就《产品质量法》的经济法属性进行简单分析。

其实从《产品质量法》制定开始,即便已经经过多次修改,但是无论是从整个法律内容还是属性来看,争议就不曾停止过。不少学者分别从立法性质、内容以及立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其中要属产品质量法的属性争议最为激烈,应当将《产品质量法》归属于民商法领域还是经济法领域的争议,始终存在。关于《产品质量法》的争议不曾停止过,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现如今,在产品质量不断出现问题的时候,研究分析《产品质量法》的属性更有必要。这样才能够为产品质量事件提供可靠的法律根据,并且对那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起到震慑的作用。从这就可以看出,研究分析《产品质量法》的经济法属性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产品质量法》产生基础的经济法属性

其实学者在研究的时候就发现,经济法产生的基础就在与市场失灵,社会生产发生变革。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如果使用传统的民商法是难以解决其中的纠纷。针对这样一种情况,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产品质量法中的相关概念,继而就得出产品质量法其实就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产品质量法产生的社会基础就是有市场适量引起的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关于产品质量的规定,有多部法律给予正面的支持,但是产品质量法并未确定。直至经济社会逐步发展,产品质量法也获得较快的发展。在这样一种形势下,社会生活中的产品短缺问题愈来愈严重,对人民正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有的时候还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市场经济由此产生,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已经成为行政经济纠纷调解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追求利益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控,以期能够维持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可见,产品质量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关于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关系,交由市场秩序是难以解决的,同时也并不是个体利益追求的最大化的体现。因而也就不能应用民商法来解决,需要经济法进行调控和规范。而产品质量法的出现具有其自身的法律原因,市场交易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是民法不能解决的,同时这两者解决基本矛盾的法律基础也是不同,使得民商法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到,其实产品质量法的产生基础,就是经济法兴起的重要因,同时经济法的制定其实就是解决了质量法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见,产品质量就应当属于经济法的一部分。

二、《产品质量法》立法宗旨的经济法属性

经济法的立法宗旨通过经济法来调整实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的其实与经济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矛盾具有一定的联系。因而可以说解决经济法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与矛盾就是经济法的立法宗旨。从产品质量法的第一条就可以知道,其立法的目的本身就带有经济法的特点。首先就是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产品质量历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产品质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综合国力与国家形象都与经济具有直接性的联系。在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时候,仅仅依赖于产品质量相关的双方是很难解决其中的问题。而这也不是民商法所能解决的。基于此,就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打击违法行为,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而这其实就是经济法的立法宗旨。其次,确定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的责任人是生产者与销售者,关于这两者之间的责任承担,相关的法律都有明确的说明。法律规范中就已经明确生产者与销售者的责任,这属于违约与侵权的具体表现。但是这其实也说明产品质量保护生产者、销售者的同时,还需要维护经济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很明显这为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鉴定的基础。最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产品质量上明确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实就是要实现真正意义生的公平、公正。民商法关于这方面的说明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说明。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始终贯穿于这一点。消费者在市场环境中,其合法权益是依法取得,理应受到保护的。其实相关的法律都有这样的说明。而这也正是经济法保护人权的基本体现。

三、《产品质量法》法律责任的经济法属性

法律责任其实就是对行为人行为的一种否定。任何一部法律都不会缺少法律责任这一部分。经济法的责任是根据经济法律关系运行,同时也是经济行为的以规范的基础。作为法律责任的一种,经济法责任其实就是经济主体由于违背经济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而责任的主体就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对其产生的经济行为予以否定,同时这种责任是客观存在的。而产品质量法的责任就是违背了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其实细细研究分析就不难发现,产品质量法中的责任规定无论是责任承担的根据还是具体的表现形态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经济法属性。而这些并没有包含在民商法的领域中。产品质量法责任最为鲜明的一点就是关于责任主体的界定,这就是经济法主体身份的一种体现。可见,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具有明显的经济法属性。

总而言之,在产品质量法属性争议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而在分析的时候就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经济法属性,而这就是本文论述所在。(作者单位为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田宗宇

经济法与民商法思考论文 篇3:

基于一个常识主义视角下经济法主体制度重构策略研究

摘 要:论文为避免经济法主体制度的常识性误读,从一个常识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经济法主体制度重构策略。首先分析了经济法主体的性质和类型,认为经济法的主体是角色主体,不同部门法的主体有不同的承担角色,部门法主体和该部门法的权利义务密切关联。其次就经济法主体的识别指出资格判断要遵循基础法的组织法规定,也要遵循民商法的规定。行为认定在考虑调控行为与规制行为时,也要考虑市场主体行为,更要和法律要求契合。最后认为基于一个常识主义视角下经济法主体制度重构需要适当调整经济法的范围,将其看做是经济活动的某一环节,而不是全部。

关键词:常识主义视角;经济法;主体制度;重构策略

主体制度作为部门法的基础性制度,既能规范人的行为,又能实施行为。部门法学理论要想成熟应用,就要和主体制度形成一定共识。和传统法比较,经济法是一种新生事物,争论新生事物时可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认可其新事物。从一个常识主义视角下对经济法主体制度的研究,应从经济法独特法律主体及法律部门的基础规定详细概说,反思法律部门和法律主体一一对应的理论,更要有充分的方法验证经济法的独特主体,避免人们对经济法主体制度常识性误读,实现经济法主体制度的重构路径。

一、经济法主体的性质和类型

(一)经济法主体的性质

法律主体是没有部门法的专属属性,这就说明同一法律主体有多元的角色,换而言之,角色主体就是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主体一旦存在一种主体,则表示这种主体参与了经济法律关系,但这种主体并不能成为经济法的独有主体。法律主体的角色属性在不同部门法主体间有交叉关系,并非一一对应,就比如说行政法或传统民商法的主体形态在经济法规范中出现也是正常的。

(二)经济法主体的类型

不同部门法的主体有不同的承担角色,部门法主体和该部门法的权利义务密切关联。经济法主体不但有承担经济法的义务,也有享受体现在法律关系中的经济法权利。从主体间关系和主体职能角度抽象分类经济法主体,可分为市场主体、行政主体与社会中间层主体,也可分为经济管理主体、经济决策主体与经济实施主体,还可以分为经济活动主体与经济管理主体,或者分为被管理主体与经济管理主体,也可以分为调制受体与调制主体。

二、一个常识视角下经济法主体的识别策略

(一)资格判断

从民法角度来说,资格判断与民法的行为能力及权利能力制度相关,一旦具备一定的资格能力,有参与事件的特定行为,并作为法律的主体。但对于部门法来说,资格判断和民法不仅有交叉关系,也有密切的相通关系。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判断要遵循基础法的组织法规定,也要遵循民商法的规定。国家机关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是通过相关组织法来规定其资格问题。比如说市场主体参与的行为是市场经济环境,这种主体参与是在民商法的调整范围内,则市场主体的资格判断需要履行民商法的相关规定。相比而言,经济法的资格判断更为严格,第一,经济法存在特殊主体,是经济法专门规定的资格判断,也属于民事主体范畴,比如说非法人组织与法人组织的,和经济法的规范相符合。第二,经济法的某些主体不能视为民商法的独立主体,遵循经济法的相同认定如会损害公共利益,就要变更经济法主体,将其视为独立主体。第三,可适当变通民商法的规定,民商法中可以有两个独立的主体,这两个独立的行为如有关联性,就可以实现有效规制的作用,也可以节约资源,可从经济法将这两个独立的主体看做一个主体。

(二)行为认定

主体识别的第一步是判断主体资格,第二步就要依据经济法的规定做好行为认定。一般来说,经济法行为包括调控行为与规制行为,其行为的主体也即是经济法主体,行为认定在考虑调控行为与规制行为时,也要考虑市场主体行为,更要和法律要求契合。具体来说,经济法行为除了调控行为与规制行为外,也包含调控行为和规制行为下市场主体的行为。行为认定时要坚持法定性的基本原则,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更要勇于承担经济义务及经济法责任。比如说经济法管理行为的调控与规制,就要在经济法中进行明确规定,再比如说公权机关的调控与规制行为,也要从经济法角度作出相应规定,在一定界限范围内属于合法,一旦打破了界限,这种违法行为面临的就是相应的责任。市场主体行为种类较多,经济法对公权机关的市场主体调控规制时没有具体要求,但要从市场行为进行调控与规制,经济法明确规定了市场行为的权利、责任及义务。比如说消费者有消费者权,也有经济法专门规定的消费行为。

三、法体系视角下对經济法主体制度的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法在体系上形成了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也即是经济法体系的构成是主体制度,突出了经济法中市场主体制度的重要性,经济活动的前提是判定市场主体,其市场主体受到政府经济的直接管理,一旦市场主体不存在,就很难充分发挥经济法制度作用。

首先,经济法体系中主体制度的地位体现是由经济法主体的角色属性决定的,在每个部门法中不必一一规定法律主体资格,仅仅在基础性部门法中对其有一般性规定,调整部门法的目标后也要依据实际对其作出相应规定。

其次,市场主体法的出现早于经济法,如果市场主体法最早出现的法律制度用于经济法,必然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

最后,现代经济活动离不开市场主体,任何部门法如遵循市场主体法也会存在系列问题,因此现代经济体制需要适当调整经济法的范围,将其看做是经济活动的某一环节,而不是全部。比如说企业可能是经济管理对象与民商事活动参与者,也有可能是犯罪实施主体、行政相对人及诉讼主体。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主体制度的重构不仅要判定经济法主体不同于其他法主体,也要证明经济法特殊情况下的主体类型,更不能将经济法主体制度作为经济法体系的全部,这就可以避免容易出现的常识错误。

参考文献:

[1]陈婉玲.判断与甄别:经济法权利辨析——以市场主体权利为视角[J].政法论坛,2017,35(4):161-167.

[2]陈昆峰.经济法主体放大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作用机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5,07(25):99-101.

作者简介:

韩强(1982.12—),男,学历:硕士。

作者:韩强

上一篇:大学生干部工作总结三篇下一篇:项目半年工作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