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论文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村经济论文(推荐8篇)

乡村经济论文 篇1

陕西省旬阳县吕河镇地处汉江之滨,拥有19个村(居),2.43万人,地域面积126.5km2。近年来,通村公路的修建,居民住所的新建,使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逐年上涨。地方特色农产品逐步走向产业化,商品率不断提高,形成了依托烟草、大棚蔬菜、狮头柑种植及培育的产业经营。高速公路的修建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就其自身条件来说,它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乡村经济发展态势呈现出多元差异的状况,区域发展参差不齐。

1吕河镇经济发展现状

1.1政策优势

《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1]就要求对县域经济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政策上优惠。

1.2区位交通优势

陕西省旬阳县吕河镇是旬阳县南区重镇和主要物资集散地,是旬阳南区8个乡镇的交通枢纽。区域东吕公路、旬平公路、旬竹公路从西北向东南环绕卧牛山越过旱坝川全境;襄渝铁路、西康铁路及吕河火车站与镇区隔江相望;汉江流经于此,有汉江较大的吕河码头。随着安旬二级路、十天高速公路以及吕河汉江大桥的建设,消除了江河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拉近与县城的距离,地理位置将越来越突出。

1.3经济基础优势

旬阳县的经济基础较为深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县GDP总量中占较大的比重,已经成为旬阳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为吕河镇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2吕河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各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直接问题。

2.1市场信息不健全

依靠特色产业发展的村(镇),在市场的开拓力度上不够,合作化程度不高,农民在销售渠道上暴露出盲目跟风等问题,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发展经济。农民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而未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服务。销售方式趋于传统化,市场信息状况不明,销路短缺,集约化程度低。

2.2技术商标意识欠缺

在经济建设中,真正懂技术的农民不多,农户缺乏相应的知识,很多农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在依靠传统经验,对技术人员依靠程度大,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不足使之不能有效发展;特色产业上,缺乏商标意识,仅仅依靠小的销售,难以做大做强。

2.3劳动力浪费

乡村公路的修建,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还可以吸纳部分劳动力,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部分村落在交通道路修建时,真正从中受益的并不是当地的人民,施工人员多为外调者,且由于本地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所得劳动报酬远低于其它有技术的人员。当地很多农民又外出打工,这样就产生劳动力的大量浪费。

2.4生产设备管理不够,存在安全隐患

很多生产设备在维护上存在着不足,例如,东坝村砖厂的生产设备就需要定时进行检查和维修,消除烧制砖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外,农民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设施也不齐全。

2.5发展模式不当

当地很多地方都是以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的发展,对林木资源任意砍伐,河流随意挖掘,污染水源。再者,传统的种植经济还在依靠劳动力的提升来获得发展,即劳动密集型经济,并未把科学技术应用其中,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并未明显体现。

2.6特色不明显

冬青村、平定蔬菜基地等依靠自己的特色种植优势先发展起来,特色明显,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得到发展。但其他一些村的经济发展大部分都没有什么特色,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由于种地的经济效益比较差,人们纷纷荒废自家的种植田地,外出打工。

3吕河镇经济发展建议

3.1完善市场信息

政府应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信息,加大力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完善信息渠道,并利用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指引和帮助农民走具有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道路,尽量避免农民走弯路。此外,种植户也要增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意识,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根据市场变幻不断调整自己的种植方式和供应量,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

3.2实施品牌战略

在现代市场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品牌战略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某一领域保持领导优势,强化产品的质量和可信度,保护企业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保持价格优势,而且还是指导市场和引导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走品牌战略是企业的必经之路。东青村“狮头柑”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成功注册后的狮头柑价格优势明显增强,销售量也获得一再突破。不断增强商标意识,维护产权,提高商品占有率,以此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依靠科技,加强管理

政府要为农户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大对农户之技术培训和指导,努力培育现代化技术人员,带动农民把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劳动密集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农户也要提高技术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发展中为自身创造有利条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

3.4强化安全

政府应加强对农户生产设备的检查监督,确保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农民自身也要完善完全设施,进行安全生产。提高服务质量,获得商户的认可。

3.5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潜力因素,促进经济的新腾飞

农民应根据具体情况,培育出特色经济,政府也应该多投入资金,引导农民培育支柱产业,避免盲目的跟风。不断了解市场需求,根据需求,根据市场来谋发展。此外“,科学的发现和创新,可以形成新的产业群,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2]。

3.6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各村的优势,发展高效无公害生态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导和支持绿色消费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此外,还应避免“由于规模过度扩张而导致其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3],即规模不经济情况。

4乡村经济发展中的衍生问题和未来方向

4.1“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

各村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实际收入和其他地区仍有很大差距,吸引力不够,不足以留住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外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突出,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人力方面依然欠缺,由此造成农村的经济的萧条。

4.2乡村社会福利落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经济发展下的不均衡使得乡村贫富分化拉大,农村福利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另外,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激起农村群众的思想变化,政治结构发生变化,基层村民自治的政治体制面临着挑战。

4.3观念的变化

中国素有小农之思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富裕者不是将资本投入再生产中,而是享受,而不能走长远发展的道路,视野短浅,思想观念趋于保守,因而影响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4.4利益的分配

乡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因素影响,如政策、资金等,乡村社会关系的推移,导致大的家族势力滋生,在利益的分配上,弱势者面临着不利的挑战。私人关系有时占据了主要地位。在出现这些衍生问题的同时,乡村经济的去向也是一个问题。农村不像城市那样居住相对集中,可以统一实施有效管理、共享公共资源,由于受自然条件、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呈现零星的点式分居,缺乏有效的团体组织来组织乡民进行社会生产。基层的村民自治号召作用也不足以改变这种局面。

5结语

乡村经济必须要破除乡土的观念,跟上社会的步伐,引入先进技术与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经济的发展。以笔者之观点,吕河镇各乡村经济的发展要实现集约化,成立统一的统筹协调机构,实现信息、市场的协调,紧紧依靠既有条件,实现产业链的转化,以提高竞争优势。并积极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面向市场经营,以此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在发展经济时,合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实现社会结构的变化,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社会问题。

乡村经济论文 篇2

1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其实质是利用我国农村剩余农业资源的过程, 当将这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后就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并且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三重完美统一。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构, 同时也是缓解我国农村经济存在矛盾的需要。所以, 在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增加农民收入

在发展旅游经济以前, 我国的农村经济的主要收入是来自于农业耕收。而发展旅游经济后, 农业资源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 农业旅游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当时当地性, 这样可以使当地农民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现金收入。农业旅游产品主要是就地取材, 因而这主要依据当地的环境开发产品, 具有独一无二性。比如延安地区, 由于本身的历史革命历史, 再加上当地的内陆高原环境, 这样就可以搞民俗旅游, 比如在夏天借助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 (夏天的气温较低) 发展“农家乐”, 来此旅游的游客可以选择此处特有的饮食特色和本身所具有的人文资源获得收益。而沿渤海黄海交界处的烟台等地则可以借助当地的渔业资源发展“渔家乐”, 让游客体会自助捕捞的旅游业, 当地还可以根据这种特点发展具有民俗风情的其他相关产业, 比如自助果园等, 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其本身的经济价值, 使其本身需要拿到市场上销售的农业产品则可以在当地销售, 这除了省去因为运输所产生的费用, 又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1.2 解决当地的剩余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主要的劳动力都流向了城市, 大多数的农民都远赴外地打工。当农村经济由单纯的农业耕作生产运营向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则需要更多的劳动人口, 这样就解决了当地富裕劳动力的问题。

1.3 优化产业结构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相当大的产业, 它虽然是第三产业, 但是却可以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同时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可以转变我国农业局限在第一产业的这种困境, 使其变活。

1.4 开拓旅游空间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旅游资源占用率高, 旅游地过分拥挤的现象。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使人们在生活之余缓解工作压力, 使城市居民在乡村体验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旅游状态。所以,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2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

2.1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文献资料可知,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源于20世纪80年代, 而自从1995年我国颁布的长假制度执行之后, 乡村旅游经济也随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旅游部门统计, 我国的乡村旅游景区目前每年接待游客数量已经超过了3亿人次, 而其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已经超过人民币400亿。现在出游的人次已经超过了全国城市居民总人数的70%, 在黄金周出游的人次更是达到了6000万, 这样就大大扩展了旅游市场。而在此基础上,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所带来的农家乐发展已经帮助许多地区经济收入持续增长。

2.2 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帮助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的人们缓解工作压力, 可以帮助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体验淳朴的民风, 了解各种蔬果栽培生物知识, 这些都无疑对提升城市人群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起步较晚, 因而其本身的定位并不突出, 其所推出的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 使其失去了乡村旅游应有的特色。

2.2.1 思想观念的局限

乡村旅游经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边缘交叉式的产业, 这种旅游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种现代的农业发展方式, 也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到目前为止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发者的思想认识局限性使得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误区:第一, 我国的农业经营者把旅游业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产业, 认为更耕种是农业发展的惟一途径, 这样的思想局限造成了目前的乡村旅游经济单一化, 且发展缓慢;第二, 对于乡村旅游经济的认识不足, 比如只注重旅游业的功能, 而忽视了其本身的生产能力, 完全依靠旅游来作为其收入来源, 这样在旅游淡季, 则造成了大量的饿农民仍然处于一种无业状态。

2.2.2 粗放式的经营模式

目前,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和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 很多乡村基层政府看到好的资源, 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就盲目的垫付资金对现有资源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 很多的开发者为了节省投资资金而对其采用到的方式都是粗放式的, 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投资方式使其不能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

2.2.3 缺乏科学规划

我国大多数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者或者当局都对乡村旅游经济的内涵认识不是相当清楚, 对景点和项目的开发前并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 就会使其在开发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第一, 项目单一, 缺乏特色。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只是注重其功能, 而不能将二者统一起来, 这样就会使得其内容单一。很多的乡村旅游都通过采摘瓜果的形式作为旅游的内容, 而并没有将对民俗娱乐活动作为其项目内容, 这样就使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深度不够, 许多较好的乡村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使当地乡村旅游业缺乏个性化特征。第二, 重复建设项目较多。从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都没有创新性, 开发模式雷同, 这是因为地方对其的开发并没有经过实地考察和消费市场调查, 所以很多的开发都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第三, “城市化”严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依托先辈留下的生态自然资源而进行的, 不过目前的乡村不旅游经济的开发都并没有注重这一点, 而是过分的依赖于技术手段大兴土木, 这就使得乡村旅游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乡土气息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2.2.4 服务设施不完善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现在虽然取得可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却存在着以下的两个问题:首先, 景点布局分散。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历史的巨大影响, 因而在对其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规模等问题的制约, 其主要表现是类型虽多, 却分散而无主题。其次, 基础设施的配备不完善。在一些落后的地区并没有建立起预期配套的餐饮、娱乐设施, 这样许多的游客到达乡村旅游景点后就以打牌和聊天作为休闲娱乐项目, 而失去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必要性。

2.2.5 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时间不长, 因而在经营管理体制上存在很多的问题, 并不健全。这主要是表现在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环境保护体制欠缺、立法机制空白。

2.2.6 季节性约束

由于农业发展本身具有季节性, 因而以此作为基础的乡村农业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旺季, 游客量大、这就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在淡季, 则游客数量稀少, 造成大部分的饿旅游资源限制。而在管理上的不健全就造成浪费严重, 效益低下。

2.2.7 环境和效益失衡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 但是却不能为了收益而破坏环境。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由于乡村旅游经济开发者并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因而常常为了经济而忽视了环境问题。

3 科学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策略

3.1 整合思想认识

要科学的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就必须提高认识水平, 正确的理解“农游合一”的含义, 不走极端。而实践这一理念的重点是就是将旅游和农业发展结合起来, 使其成为一种联动经营模式。当在旺季的时候, 以旅游业为主, 而以农业产品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而在淡季则发展农业, 为将要到来的旺季奠定一定的基础。

摆正旅游业和农业的位置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 使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既具有观光功能, 又具有生产功能, 这样就可以使旅游活动和生产活动相互协调发展。

3.2 科学规划, 突出特色

要对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就必须要对本地的资源进行调查,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立足于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第二是创造特色文化, 这样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就能具有独一无二性而吸引大量的游客。因为自然的纯粹的、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才能吸引游客。因此, 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不能破坏乡村本身所具有的乡土气息。

3.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的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并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 这样就使其不能快速、有效的发展, 当然, 这与农村地区本身的交通环境限制有关, 但是这可以根据本身所具有的环境而尽量健全设施建设。

3.4 拓宽投资渠道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大多数都依赖的是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 大多数地区都认为旅游事业的投资是政府的事情。而要真正的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则应该不断的拓宽投资渠道。比如说通过社会筹集资金、吸引外资或者通过农民投资入股的形式, 这就可以大大的减少因为资金不足而造成的对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

3.5 建设科学的管理制度

乡村旅游经济的管理必须要将经济、行政以及法律三个因素整合,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基础上不会致使破坏当地环境。比如加强立法, 建立执法队伍, 保障乡村旅游经济的秩序, 而在行政上则要加强管理监督职能。

4 结语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虽然是以取得经济效益作为其目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一定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因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基础就是“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中求得平衡。

乡村旅游经济秩序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建立科学的乡村旅游经济就必须首先了解乡村旅游经济的特点, 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拓宽投资渠道, 最终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摘要:乡村旅游经济属于“绿色产业”, 是一项具有强大潜力的投资项目, 随着其社会的发展而获得了巨大收益, 而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可以优化产业结构, 拓宽旅游资源。本文主要从乡村旅游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入手, 对其进行剖析, 并最终得到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科学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参考文献

[1]聂德民.江西省农村文化小康道路的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2) .

[2]韦瑾, 薛东前.乡村旅游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4) .

[3]成波.黄松峪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J].背景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1 (2) .

[4]熊云明, 徐培.婺源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及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5) .

[5]卓远志.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趋势[J].学理论, 2009 (11) .

乡村经济论文 篇3

乡村建设运动的目标,是力图对乡村社会进行全面改造,其中,关于乡村政治和经济的思考,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改革可能采取的路径和方向。

一、关于乡村政治现代化的探索

20世纪上半叶,实现乡村政治的自治化和民主化是乡村建设运动最早提出的目标,虽然各地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米氏父子在翟城村的改革就是为了实现乡村自治。1917开始的山西村治,虽然具体的实效受到质疑,但山西村治倡导从“安民政治”向“用民政治”转变,尤其是1922年以后的“村政”时期,提出民治主义口号,主张政治要与人民一体,要人民加入政治,开创了一条主张民治主义的自治之路。乡村自治思想的出现体现了“五四”运动以后,民主思想成为一股时代巨流,民主政治成为强烈的时代诉求,也波及到乡村治理。20年代相继出现了两个鼓吹乡村自治的知识分子团体——“中华报派”和“村治派”,他们极力宣传村治主张,将村治置于国家与社会基石的地位,主张建设“村本政治”,使“一切权利,根本在民,政权操纵于民众,治权始于乡村”,强调乡村自治中的人民性和民主性,在乡村自治组织的设计中贯彻了民主制度的理念,体现了教养利民的乡村自治精神。“村本政治”理论不仅提出了农村政治的民主化建设问题,而且涉及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问题,对乡村政治现代化的路径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思考。

乡村自治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系统建设工程,在30年代后的乡村建设事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梁漱溟在邹平推行以村学、乡学为组织的“政教合一”自治制度。乡学、村学是邹平的文化教育组织,更是行政自治组织。从梁漱溟对村学、乡学社会组织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民主政治建设及其真正实现必须从处于基层的乡村、农村做起,无此则不能有真正的民主。他高度重视农民政治素养和参政议政意识的训练与培养,强调通过教育启发、引导、鼓励村民参与政治的主动精神和民主意识,最终达到乡村自治的目的,这是他20年代以来乡村自治思想的延续和实践,也是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政治现代化目标的实践。

自治化和民主化也是晏阳初在定县的乡村政治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目标。定县平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平民成为有聪明才智和进取心的中华民国公民,平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给乡村自治打下了基础,是在中国培养最可信赖、最有建设性的民主力量。中国要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就应该从内部乃至外部创造一种现代的民主,使村民视野开阔,兴趣广泛,谈吐理智。用晏阳初的话来讲就是,乡村平民教育如果成功的话,它将为改变四千年的帝王统制,建成现代共和国而奠定基础(《晏阳初全集·中国的新民》)。“民有、民治、民享”是晏阳初追求的重要乡建目标。晏阳初根据自己多年的乡建经验认为,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国度,“为民所治”比“为民所享”更强大有力,因此,当定县被划为县政建设县后,晏阳初便着手县政改革实验,提出新的县政机构“不可不注意县政府对于新政治要求之适应,而尤不可不注意全县人民之政治组织与政治动员”。晏阳初始终把培养农民的自治能力、自治精神作为自己的重任,他所从事的乡建实践的最后结果便是为了实现农民的“自治”。

总之,乡村自治中民治主义政治主张追求一种现代民主管理模式,培养了农民的民主意识,这是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事业给传统乡村社会带来的新气象,而乡村社会也在这种新风气的影响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革。民国乡村建设思想在乡村政治现代化方面所作的上述思考对当代农村政治改革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

二、关于乡村经济现代化的探索

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特征。引导乡村经济走合作化道路从而走向市场化和开办乡村工业是乡村建设运动中振兴经济的主要措施。

首先,推行各种合作社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各实验区都采取的方式。在思想认识上,乡村建设派认为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梁漱溟说:“所谓经济进步,无非是生产技术与经济技术的进步,此种进步,均从小规模进于大规模,从零碎生产进于大批生产。这种情形,都是竞争的结果……农业进步亦需要大规模的经营,与工业同……农业既不能走竞争吞并的路,其经营复须相当的大规模,则舍农民同意的自觉的‘合作’,殆无他途。”(《梁漱溟全集·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这里,反映了梁漱溟以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的用意,他把合作社作为农业经营技术的一种进步,企图通过合作社将中国传统的家庭农业引上大规模经营的道路。合作社经济思想是乡村建设派经济思想中最有特色和最有成就的部分。就连乡村建设派的批判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孙晓村在《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估价》中写道:“要问到中国目前乡村工作中关于经济方面的建树唯一的而且最普遍的就是合作社。合作社的组织自然是一件于农村有益的事……”创办合作社为各乡村建设实验区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在30年代以后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各实验区都成立了数量不等的各类合作社,主要有金融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和运销合作社。在实际运作中,各合作社程度不同地利用集体的资金和力量开展生产和经营,“具有一定股份制企业的性质”;有的合作社实行了产销联合,“具有一定的农工商联合企业的性质”;有的合作社为了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和提高农产品的经营收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在经营理念上有较强的市场观念,在实际操作上有较强的效益追求”(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所以,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各种合作社,无论从资金还是人员上来看,其规模都很小,其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程度也很有限,但是合作社的运行已经显示了明确的经济现代化的趋向。

其次,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对乡村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也体现了一种经济现代化的趋向。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思想界随着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不断思考,曾爆发过“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还是“由工业促进农业”的争论。“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争论其实已经接触到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出发点问题。在论争中,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主张以农立国,认为中国应该首先发展农业,但同

时又强调从农业引发工业,最终实现工业化。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梁漱溟曾断言“以农业引发工业是我们的翻身之路”,他发展农村工业的理由是——“许多的研究估计,大致都证明中国人口繁密,可耕地少,每人均不到几亩地。所以非使农民兼事工业不可,一面生活不足,一面劳力有余,两面相迫,其必出于兼事工业一途,固属自然之势。”(《梁漱溟全集·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对由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充满期望。梁漱溟的“工业”主要指乡办工业,梁漱溟设计的乡村经济发展道路也存在着很多缺陷,但是他强调率先发展农业经济在中国的重要性,主张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体系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尤其是重视农村工业在当时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定县实验中晏阳初对农村工业也有类似的主张,他认为:“中国因为是农业国,一般人很容易注意到农业,而忽略了农村工业的重要性。中国农民可以利用农闲从事手工业的生产制造,补助家庭收入,补救生计。所以农村工业在我国整个的国民经济上,应占重要的地位。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以来,大量机器制造的工业品,充斥于市场,给予农村手工业很大的打击,生产没落,工人失业,这是中国经济的一大危机。中国以往未曾——以后也将无由走人工业资本主义之路,则农村仍未尝不可以保持经济自足的局面。如果应用合作社的原则,则把分散的原始式的小手工业,组织联合起来,作共同之经营,又加以技术方面的研究改良,则农村经济之复兴,方可有望。”(《晏阳初全集·(定县村工业调查)序》)

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作为一位实业家卢作孚在乡村工业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抉择。他虽然没有像梁漱溟那样从理论上论证在国家发展农业、工业孰先孰后的问题,但他在北碚大量成功的实践为乡村经济现代化建设指出了另一条可行之路。卢作孚在乡村建设运动中明确提出了乡村现代化的目标,他认为乡村现代化的基础产业是农业,但依靠单纯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不行,尤其是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的传统的经营模式,更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乡村经济要飞速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要巩固,就“必须吸引新的经济事业”。于是,在北碚农业事项外,他主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北碚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以带动整个乡村经济的发展。他在北碚成功开办了许多工厂,用事实说明乡村工业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北碚也因此成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史上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成功典范。

乡村集体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篇4

村位于县乡西北边,属半农半牧村,距县城50公里,地处打更沟草地和乡交界处,属丘状高原山地和草甸地形,平均海拔3060米,为典型高原寒带湿润气候。全村耕地面积2676亩,林地面积10708亩,草地面积38799亩。人口842人,户数160户。党员19人,其中:女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的15%,党员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名,党员平均年龄46岁,年龄在45岁以下的党员6名。入党积极分子2人。

二、发展现状

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现已成立运行的“乡村高原优质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雏形成立于,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级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乡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该村于正式成立了村高原优质油菜种植加工合作社,并于建成了榨油厂。20,合作社通过加工销售菜籽油,使村民的每斤油菜籽售价提高了0。8元,有效增加了油菜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乡、村两级又向上争取资金,对榨油厂进行了高标准的改造。经过四年的运营完善,本社现已拥有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并成功申请注册“菜籽油”的商标。专业合作社运作按照合作社章程通过收取会费、管理费、争取国家和社会赞助,合作社财务管理依章程进行,受各社员监督。目前合作社主要由村村长索科为主要负责人,村支部书记和会计协助其工作。通过对油菜籽的改良,对菜油的加工及包装的改进,现在村的菜籽油销量非常可观。据统计,目前,该村每亩可收油菜籽260斤,共种植1478亩,油菜总产量近38。428万斤,以100斤油菜籽可榨30斤菜籽油计算,全村可榨油11。53万斤,按照年每斤18元的市价出售,今年全村菜籽油收入可达207。51多万元。

三、成功经验

村油菜合作社可以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村“两委”班子的正确领导、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也离不开广大村民的团结一心和辛苦劳动。再者,村的自然条件是其自身优势,独特的高原气候非常适合油菜生长,菜油无污染、光照充足的特点符合了现代市场消费者的要求。合作社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经营理念,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生存根本,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于客户的理念,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最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12年,村干部到青海、甘肃等地购买优质青杂7号油菜种子3640斤进行试种,为提高油菜的`的产量打好了第一战。村村两委会认真作好科学种植宣传和技术指导,在压榨、加工及品牌包装上进一步完善改进,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网上进行宣传。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乡村经济论文 篇5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天下午3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农业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就“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记者提问: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那么农业部建设“美丽乡村”的情况和打算怎么样?

乡村经济论文 篇6

冯哲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前提的高速增长之后,其发展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明显减缓。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国家各项重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依然存在。通过我们对农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如: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地矛盾,农业技术创新,农民素质等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展望未来,中国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经济形势;解决策略;发展前景

当前,中国有12.6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9.3亿人,要了解中国国情,研究经济发展,不了解农村显然是不行的。今天我主要谈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的一些发展形势;第二个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三个问题是今后农业、农村怎么发展,应该采取那些政策。

一、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

1、粮食生产形势好。

2007年,中国粮食生产克服了气象灾害频繁和病虫害偏重发生等多发面困难,在总产量较高的基础上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其中,夏粮、早稻、秋粮都实现增长。这是历史上第四个粮食高产年,也是1985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四年增产,四年累计增长粮食6685万吨,彻底扭转了2004年以前粮食生产连续下滑的局面。

在粮食增产的同时,一方面,农业生产结构更趋合理,初步走出了“粮上经下”或“经上粮下”的怪圈。多数经济作物的总产、单产、效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棉花产量首次突破700万吨,比上年增产27万吨以上,增长40%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59900万吨,比上年增产1544万吨,增长2.6%,糖料、水果等产量也创历史最好水平。另一方面,农产品的优质率进一步提高。2007年,四大粮食品种综合优质率达到61.3%,比2003年提高19.8个百分点。2007年,畜牧业生产克服了成本上涨、周期波动、动物疫病等影响,总体保持增长。全年肉类、禽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8130万吨、3030万吨、365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2.9%、10.5%。水产品产量达到5480万吨,比上年增长3.5%。

2007年,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7.6亿千瓦,比上年增长4.6%。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全年机耕、机播、机收总面积达到24.3亿亩,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达到40.7%,比 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程度提高以及国际产业转移,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深刻的变化。

2、农产品贸易继续增长,但逆差增加。

2007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双增长,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781.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0%。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同比增长28.1%;贸易逆差为40.8亿美元,同比增长4倍。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2007年,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谷物,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出口都呈增长的姿势;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食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棉花,食糖,畜产品,水产品,而且除棉花和食糖外,其他农产品进口呈曾长的姿势。具体来讲,2007年,中国出口谷物991.2万吨,同比增长62.5%,其中主要是玉米产品内和小麦产品;进口谷物1557万吨,同比下降56.7%,其中主要是大麦产品;谷物净出口为835.4万吨,同比增长9.0%。食用植物油进口为839.7万吨,同比增长25.0%。棉花和食糖进口分别为261.5万吨个119.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1.3%和12.6%。蔬菜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817.3万吨和62.1亿美元,同比分别 增长11.6%和14.5%。水果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477.3万吨和37.5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和51.4%,而进口量为134.7万吨,同比增长7.0%。畜产品出口额为40.5亿美元,同比增长8.7%;进口额为64.7亿美元,同比增长42.2%;贸易逆差为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9倍。水产品出口额为97.4亿美元,同比增长4.1%;进口额为47.2亿美元,同比增长9.7%;贸易顺差为50.2亿美元,同比下降0.7%。

从进口地区结构看,2007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居前五大市场是日本,欧盟27国,美国,东盟和韩国,农产品进口前五大市场是美国,东盟,巴西,阿根廷和欧盟27过。农产品出口额居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山东,广东和辽宁,农产品进口额居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江苏,广东和山东。

3、乡镇企业平稳发展,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但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减慢。2007年,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68000亿元,比2006年增长14.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000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利润总额17000亿元,同比增长14.6%;上缴税金7200亿元,同比增长14.7%;完成出口交货值30200亿元,同比增长18.9%,增幅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全年乡镇企业运行平稳,月度之间增长率没有明显起伏,并且反映经济效益的利润,税金等指标的增长幅度始终高于生产性指标。从结构来看,乡镇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乡镇企业增加值70.4%,并且二者的增长速度基本一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乡镇企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其增长速度高于乡镇企业平均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的31.5%,并且其增长高于乡镇乡镇企业平均增长速度,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乡镇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乡镇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2%,比上年略 有提高,并且其增长速度略高于乡镇企业平均增长速度。2007年年底,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突破1.5亿人。

4、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呈扩大的趋势。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增速比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2007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是:①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明显增加,②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③家庭经营第二,第三产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④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继续增加。但是,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达到13786元,同比增长12.2%,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达到3.33:1,比上年略有扩大。与此同时,农民消费也持续增长,但城市消费品销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仍大大高于农村,而二者增速的差距比上年继续缩小。

二、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探析

中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传统农业要过度到现代农业,首先必须将农业的生产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其次是要减少农业人口,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和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而中国目前要完成这一转变必然面临着重要困难。

1、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的富裕与稀缺、人均耕地的多寡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实现难易程度的关键。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耕地面积仅1957年前有所增长,以后便逐年下降。可以想象在耕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农业现代化就很难实现的.2、比较利益偏低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生产不良影响。

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农民是富裕的象征,而在中国,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长期以来他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中国工业化和原始积累的贡献者,而自身的利益却得不到保障,使农业成为一种经济利益很低的产业。农产品的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动不协调,工农业商品比价不合理,使农业的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率低,从而抑制农民收入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所缩小,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负担也大大减轻,农业经验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定价偏低,而销往农村的工业品价格却不断上涨,使一度缩小了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又重新扩大。工农业比较利益的差异,造成大量农业生产要素通过各种途径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其中包括金融、财政及市场途径,使农业本身要素投入严重不足。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削弱了农业的积累能力,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3、科技进步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凝结着技术的现代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来实现的。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包括三个环节:研究、推广和应用。但是到目前为止,总整体来讲,中国农业技术落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例如在农业机械化方面,1997‐1999年,每百公顷可耕地拥有的拖拉机数量,中国为60台(从多到少排列,中国排在85位),甚至还没有达到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为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70台。农业发展的现实表明:目前的农业科技依然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①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许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②农业科技人员少,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全国有1/3的乡镇、3/4的村尚未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③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活动经费少,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4、文化素质偏低使农村经济很难持续健康地发展。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国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大提高了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但近年来随着接受教育成本的提高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广大农村有所抬头。农民的孩子考学难、上学难、找工作更难的现象很普遍。有不少农村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成为当前农村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就意味着农民工的下一代很可能还会成为农民工。农村教育出现危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难以提高的现实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据统计,中国的文盲、半文盲主要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流失严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教育质量低下,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合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子女手教育的成本的提高不同步,教育费用在农民消费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民对子女受教育后的预期收益缺乏信心,这些直接影响了子女素质的提高。这样的农民素质和农村智力结构,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三、转变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策略探讨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则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农村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度的转型阶段。然而,转型中的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显然难以应付。要是农村经济得到快速、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走现代农业之路。

1、培育和拓展新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所谓培育和拓展新产业就是首先使农业升级,由原来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产业档次,开发产业功能,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培育和拓展新产业,发展特色经济:①从提升农业经济功能来看,强化农业经济功能是现代农业功能开拓的基础。其不仅仅是满足农产品产量增加,而应该和农产品品质提升有机结合,着力提高农业质量,要把“高产、优质、高效、绿色”作为我国农业功能开发的目标。②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农业。当前城市郊区农家乐的繁荣,说明文化休闲农业发展具有广阔空间。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只的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扶持文化休闲农业的发展,对投资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投资这要给予税收、信贷、土地、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文化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都市郊区与远郊区的合作,实现近郊和农村的统筹协调发展。③积极发展能源农业,开发农业的能源功能。发展能源农业,可以实现能源、农业、生态的多赢。当前我国对农业的能源功能开发重视不够,农作物秸秆等能源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品没有充分利用,绝大部分被农户直接燃烧或抛弃浪费。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农业发展,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和能源农业发展规划,支持能源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推进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既有利于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全国产业布局,既有利于增强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效益和效率。培育和拓展新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任务。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租金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力量。仅仅在2005年,乡镇企业增长值就已突破4.6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2万亿元,上缴国家税金4200亿元。乡镇企业的就业职工超过了1.4亿人,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1100元。而乡镇企业大多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目前还显得相当落后,差距甚大。中西部乡镇企业应根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自身条件及外部环境,借鉴发达乡镇企业经验,一是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使乡镇企业焕发新的活力;二是调整乡镇企业布局,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把分散在乡村的乡镇企业逐步转变为向产业集中区和小城镇集聚,改变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格局;三是要不断完善乡镇企业的政策环境,推广发展乡镇企业中好的经验和形式,包括:①村企合作互动型。“村企互动”使企业与村之间变成了紧密的利益联接关系,每个农民都是企业的股东,为企业创造有利的成长空间,同时也为反哺农业打下群众基础。②龙头企业带动型。主要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使周围农民围绕企业要求进行标准化农业生产,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③企业直接回报型。就是乡镇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以后,直接反哺农村、回报农民,在周边农村投资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使农民直接受益。④人力吸纳服务型。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户农业以外的收入,而且通过加强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培育了一代新型农民。⑤村企合一型。一些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保留了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实行村企合一,形成了企业、集体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

3、强化设施装备支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农业的物质装备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较差,农业抗灾能力不强,目前每年的灾害损失达千亿元。先进的物质装备和良好的设施条件,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2006年,我国农业机耕、机播、机收的总面积达到1.55亿公顷,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8%,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力。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应强化农业设施装备支撑。在具体操作上,应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扩大保护性耕地实施范围,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大力推动农业信息科技创新,有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和改造农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必须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的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确定后在做出生产的最优决策,才能改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改变农业生产、贸易方式、改变生产者思维方式。农业信息服务的内容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信息、农业技术信息,还包括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农民生活、农村文化、农村环境以及农村政务信息等。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突出目标性、效用性、带动性和广泛性。借助于信息技术与方法,可以突破传统障碍,建立起满足现代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产品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利用市场信息适时调整生产结构,可以达到抵御市场风险、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从而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此外,需要根据我国农业现状尽快开发生产管理决策、农村实用技术的模拟应用系统、村镇经济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农村资源管理系统、农村环境监控分析系统等实用系统。

4、造就大批新型农民

长方式转型需要现代农业的人才支撑。我国大量的人口在农村,多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思维,形成了点多线长的农产品生产格局,农民一家一户劳作,组织化程度低,生产不能对接市场,农产品生产存在盲目性。农产品加工企业员工多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而来,文化技术素质不高,生产效率低。在我国农业市场化、商品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农户的构成已出现大量小规模兼业农户与少数专业农户并存的局面。各类专业种植户、养殖户、营销户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他们从事完全由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化生产,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把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民早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的主体作用。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七年左右,西部某些地区甚至不到四年。总体情况看,农村人口的现状是同农村基础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直接相关的。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国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人力资本保障。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或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农村义务教育、技术教育和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投资。

5、着力健全农业经营制度

农村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基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总体框架和合理内核不能变。但要与时俱进地赋予新的含义。“统”不应局限于原来的“统”;“分”也不应局限于原来的“分”。“统”应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化服务,表现为农民自愿基础上的合作;“分”越来越多的是土地流转和规模扩大后的专业农户经营,虽然家家继续包地,但却不再户户种田。新的“分”和新的“统”构成新的双层经营体制。塑造这种新的双层经营体制,要从促进新的“分”与新的“统”方面努力。促进新的“分”,就是要注意培育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专业农户。注重新的“统”,就是要倡导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专业合作社。应当引导龙头企业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合机制,通过产权纽带实现初级产品生产环节的资源整合,扩大初级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使龙头企业在新的“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合作制是一种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合作社在实现新的“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应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增加组织化收益、提高对农民的吸引力,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四、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五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其主题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就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改革,扎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既保持了近年来之有效的农村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突出了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是2008年以至以后很长时间内农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2008年"一号文件"强调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明确指出,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要高于上年。2008年,国家将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将适当的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2008年国家出台的促进生猪、油料作物、奶业发展的政策将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对农产品需求旺盛,2007年较高的农产品价位对2008年农业生产形成较强的刺激。从供应情况看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能够满足2008年农业生产的需要,但仍会维持在较高的价位上。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秋冬种粮面积继续保持稳定,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比近10年来中等偏上水平;秋冬种油菜面积恢复增加。这些都为2008年夏粮获得好收成和恢复发展油料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农业生产也会受到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干旱和2008年1月中下旬到2月上旬南方部分地区遭受的风雪冰冻灾害,后者已经给油菜生产造 成损失.此外,还需要提防动物疫病可能给养殖业带来的影响.从世界经济形势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但资源性产品仍维持在较高价位,农产品价格也将持续高位运行。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产量将略有增加。棉花产量将与上年持平或略有增加,油料将增产,特别是大豆将恢复性增产。蔬菜,水果将保持增长。但是,农产品价格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上涨幅度有望小于上年。农产品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其中,谷物出口受到限制,棉花和大豆进口仍将比上年有所增加,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人数将持续增长,但增长人数小于上年,而农民工资水平提高,乡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将持续增加。2008,各项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取得新进展。

参考文献:

[1] 蒲林昌.农业现代化研究(第29卷第一期)[M].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77-P80,16-20.[2] 陈劲松.中国农村经济(第二期)[M].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出版,2008:4-.10 [3] 张晓山.发展现代农业要创建现代产业体系[N].中国财经,2007-1-23.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R]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瞿长福.乡镇企业发生三大积极变化[N].经济日报,2006-12-01.[5] 农业经济导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6]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J]读书.1999(12):3 [7]郭涛,许世卫.现代农业须借力信息科技创新[N]中国高新科技产业导报2007-05-2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年鉴出版社.2002:56

附:写作说明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篇7

(一)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我国是一个地质类型多样的国家, 不同的地区孕育着不同的地质地貌, 使得我国各地区形成的自然环境和风俗文化大有不同。乡村旅游的受重视程度也迥然不同。对比分析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形成的过程发现, 区位因素是影响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 以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 大致可分为如下一些模式:

1、森林公园模式。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来讲, 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好、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景色迷人、占地面积足够大, 这样的地段环境适合开发为森林公园模式的乡村旅游,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 远离车水马龙, 体验返璞归真之感的理想之地。

2、民俗文化模式。

民俗文化村主要是以当地的民俗风俗、文化教育、文物古迹、文学艺术等为吸引物形成的旅游模式。民俗文化村对城镇居民有一定的吸引力, 吸引着城镇居民到乡村来观光、体验、休闲度假。

3、观光购物农园模式。

观光购物农园就是指农民将自家的果园、花园、茶园、菜园等种植之地在果实成熟之际向前来观赏的游客开放, 让游客们进入园内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新鲜的瓜果蔬菜, 让游客们体验采摘的乐趣, 感受田园风光的无限美好。

4、租赁农园模式。

租赁农园就是指农民将自己耕种的土地以一定的价格租给城镇居民, 让城镇居民种植瓜果蔬菜, 体检耕种的辛苦, 享受耕作的乐趣以及丰收的喜悦, 他们主要是以体验为主要目的, 并不是像农民一样以其为生产经营为目的。而且, 大多数的租用者都是利用节假日到农田去耕作, 大多的时间还是由农田的拥有者来管理。由租赁农园所收获的果实, 租赁者大都是自己享用一部分, 另一部分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享用。

5、休闲农场模式。

休闲农场是一种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乡村旅游模式。它主要是指为满足人们放牧、观光、度假、休闲、放松心情等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这种形式让人们更多的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 感受到了农场气息。最近几年, 在台湾举行的一些会议大都会移到休闲的农场举行。

(二)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缺乏政府引导及规划。

乡村旅游的发展伴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不断地进步, 不断地壮大。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是由于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政府指导和规划, 导致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分工不合理、开发目标不明确、规划不合理的混乱局面;二是由于乡村旅游投入产出的时间比较长, 往往都是一任政府官员投入到下任才能有效产出, 所以旅游相关部门不愿对其投入太多的资金和时间进行管理, 导致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

2、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较差。

乡村普遍在医疗卫生、饮食卫生和厕所卫生等方面, 设施设备条件较差, 村民的卫生观念落后。许多的景点出现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高科技产品不多, 服务和宣传没有做到位, 导致出现“一次游”现象, 很多游客去过一次就不想再去了, “回头率”比较低。此外, 乡村的交通也是比较落后的, 乡村生态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也比较落后。

3、乡村旅游缺乏专业人才, 服务水平不高, 缺乏服务意识。

旅游也是一个集合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业, 对服务水平要求很高。在我国, 为乡村旅游提供服务的大多数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 他们的服务意识浅淡, 没经过专业技能的培训, 更没有专业人员参与其中, 这些导致乡村旅游长期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 也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4、开发经营者的思路存在缺陷, 没有把农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乡村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的产物, 其产品不仅是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 同时也是一种融进了现代化技术的新的农业管理模式。各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人们对于乡村旅游业的认识也存在着极大的误区:一是只是发展旅游, 没有将农业与旅游进行结合, 导致乡村名存实亡;二是农业的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的认知不到位, 只重视土地本身的耕耘收果的农业单一的经营理念, 认为旅游业只是一个副业, 可有可无。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正面影响

1、促进经济整合, 推动农业转型。

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演变而来的产物, 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整合, 促进了农民观念的转变, 为农民发家致富拓宽了道路, 同时推动了农业转型的步伐, 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乡村游”促进经济增长多元化。

乡村旅游开发兴起为农村解决了农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且也为周边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销售渠道, 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壮大, 旅游接待所需的产品总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种现象使产品提供这条产业链不断向外延伸, 逐渐扩大产业面, 形成产业群。

3、加快了农村基础建设改造步伐。

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仅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农村城市化步伐。乡村旅游开发采取了集体投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力量, 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 才能更好地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通过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使得乡村在道路、照明、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4、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促进陈旧观念的推陈出新。

为了能够搞好乡村旅游, 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如接待能力、语言能力等。政府为提高村民各方面的能力, 特意对村民进行语言培训、技能培训、礼仪培训、专业知识培训等, 为村民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 村民们积极参加, 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大批游客的不断涌入, 城镇的先进技术、文化知识、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等等新奇的事物带进了乡村, 使贫穷落后的乡村受到了城镇文化的熏陶逐渐改变了腐朽陈旧的旧思想, 促进了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交流。对乡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

1、造成乡村环境污染, 破坏生态环境。

第一, 旅游是一种消费活动, 在消费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 随着游客数量和旅游活动的增加, 生活垃圾越来越多, 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第二,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势必要对道路、旅游景点进行修整改造, 这些会导致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尤其是没有经过科学指导规划, 盲目开发, 超载使用旅游资源, 这会使乡村的生态严重失衡, 导致自然生态自身修复能力下降, 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很难得到修复。

2、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秩序。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为农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困扰。乡村旅游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这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休息。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 当地居民的公共设施被侵占, 自由空间受到局限, 物价也随着游客的不断涌入上涨严重, 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出现混乱, 这些导致居民不但没有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获取利益, 而且自己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最终会造成乡村居民对游客产生抱怨和怨恨。

3、影响社会风气, 产生社会问题。

第一,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城镇居民涌入农村, 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城镇先进的科学文化, 也会带来如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 导致憨厚敦实、淳朴善良的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和冲击, 淳朴民风逐渐丧失殆尽;第二, 城镇居民的穿着打扮和消费水平, 让淳朴的村民从心理上产生自卑感, 不利于乡村健康的社会风气形成;第三, 女性与生俱来的沟通能力及细心周到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 有些心术不正的女性为了金钱, 成为了招揽游客的赚钱工具, 最终导致家庭破裂, 助长了黄、毒等犯罪活动的疯涨。

三、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 依靠政府科学开发,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统一规划改造, 才能走向产业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依靠政府的指导开发, 开发迅速, 投资效益高。就目前来看, 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存在开发目的不明确, 跟风现象严重, 政府应正面引导, 合理规划, 整合资源, 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 改善基础设施, 增强服务理念, 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近年来, 国家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从城镇转移到了农村, 使得农村在交通、通讯、供电、饮水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政府部门在发展旅游时要积极引导和教育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为游客提供一个可以让他们放心的旅游环境。

(三) 文化与旅游有机组合, 生产特色产品, 增加收入。

乡村旅游开发应注重对民俗、民族文化有力的保护, 开发出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者对各地乡村具有民俗文化气息的旅游产品情有独钟。乡村旅游开发将当地的风俗习惯、农业特色融合入旅游产品的生产中, 将文化一产品完美结合, 打造当地特有的旅游产品。这些改善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 加强政府监管, 合理开发,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有依有据, 应根据旅游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开发, 不能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各级政府要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进行严格的把关, 不能弄虚作假。一是要积极落实与旅游息息相关的环境保护法等法律, 使得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既能顺利进行又不违背法律;二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法理法规;三是要奖罚分明,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表现好的给予奖励, 对于那些违法开发的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

(五) 加强宣传力度, 完善网上营销。

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相比较其他旅游风景区的宣传力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乡村旅游在宣传这方面力量比较薄弱, 由于起步晚, 再加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导致乡村旅游产品销量不好。首先, 要突出乡村特色, 以特色来吸引游客的眼球, 然后抓住顾客的心理进行合理销售;其次, 鼓励旅行社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 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乡村旅游。另外, 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在网络上建立销售平台, 让乡村旅游随处可见, 深入人心, 为更好地销售旅游产品做好万全准备。

摘要:乡村旅游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更高需求的产物。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善了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 加快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同时对乡村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探讨解决乡村旅游问题相应的对策, 进而研究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鑫鑫.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研究[D].吉林大学, 2010.8.

[2]丁运超.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

[3]卢冲, 张晓慧.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关于乡村经济建设问题的思考 篇8

关键词:乡村;经济建设;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这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我们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经济发展之路。

一、乡镇政府推进乡村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为了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要求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特别是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并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二、优化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

建设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建设乡村经济必须建设一个适合乡村经济大发展的环境。建设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氛围、法律制度、教育体系以及社会保障等维持性系统。建设资源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自然资源,要求进一步保护乡村土地与矿山资源,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为乡村发展提供初级资源;二是人才资源,要大力提升乡村人力资源水平,优化人才结构,防止人才流失等;三是信息资源,要充分构建乡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平台。优化乡村经济环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塑造注重通过精神文明推动经济建设、崇尚文明富裕的社会风气;二是要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保障环境,包括相关立法、救济等措施;三是要建立健全乡村经济建设的激励机制;四是塑造乡村崇尚建设投资与教育再投资的风气,特别是对于当地的部分人文资源,应当推行计划发展,而不应该纳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应当根据市场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行纳入计划体制,培养初级产品,锻造中高级成品,然后再让其进入市场自由配置。

三、突出乡村经济建设的本土化优势发展策略

乡村经济建设普遍存在结构重复、对周边地方的模仿跟风问题等,只有少量地方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这些导致的结果,一是缺乏竞争力,难以促进农业内部分工和现有技术深化发展;二是过多地供应导致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这两者进一步增加了农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延缓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步伐。今后农村发展必须突出发展优势策略,总体上,必须调整现有资金与人力配置,区分并合理处置农村社会维持体系与发展体系间关系,鉴别现状,实现维持、救助与促进“三结合”。必须调整县域教育资源布局、提高当地人力资源水平并力争消化所培养人力资源之一部,解决当地脑力流失与技术不足之弊。必须筹措资金、谋好短、中、长三期企业生命周期与经营行业结构,集中实施适宜的“开放搞活,集中突破”战略;必须完善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技术、货物、资金的“小四通”,加速农村信息与知识的生发、传播与创新进程;严格控制资源使用标准、着实推行乡村居民区规划建设、废墟绿化与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等政策。

第一,要突出人才专长优势,为当地发展自造人力资本。可以根据本地情况从各个高中、本地的职中、农技部门抽调或聘请部分老师及科研骨干,针对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初级农业专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当地培养实用人才。由于这些人才的技术适用于当地农业发展,所以,暂时的人才流失问题可以克服,而且由于这些技术是针对当地发展量身订作,因此,被别的地方模仿跟进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要开设乡村发明创新奖,建立当地农业技术生发激励机制。应当从农业发展经费中抽调部分资金,奖励当地农村居民在农业原材料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各个方面的任何创新,形成向农业深化、新化要效益的理念,塑造万民崇尚创新的技术农业经济风气。

第三,要考察市场、周边地域和当地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存在比较高的进入壁垒,可以防止新进竞争者,同时,可以增强顾客忠诚度。两外,在一个县市发展某一个农业特色环节,可以增加集群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增加创新能力和力度,可以进一步深化产业。

四、结语

建设乡村经济要在坚持中央精神和国家有关法律的前提下,“分区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政府的指导作用,同时积极鼓励乡村经济的各自建设,在发挥各自优势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把整个乡村经济推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郭永昌:乡村工业化与乡村经济勃兴[J].西北人口,2008,(1).

[2]胡锦涛:全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8,(Z1).

上一篇:绕口令:颠倒歌下一篇:两年级日记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