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优化经济环境的调查与思考(共10篇)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近几年来,望城紧密结合县域实际,提出了“融城强县”发展战略和“工业兴县、园区兴工”,“以工拓城、产业建镇”发展方针,积极倡导投资者的需要就是工作目标、投资者的困难就是服务方向,投资者的赞誉就是工作鞭策的全新理念,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大批投资者纷至沓来,掀起了望城招商引资的热潮。如台资企业湖南旺旺食品有限公司落户望城后,望城县一直热情服务,排忧解难,重点保护,使其得到了健康发展。近几年来,该企业4次追加投资,投资额由最初的600多万美元追加到1.2亿美元。旺旺的成功,不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吸引了一大批食品企业和台商来望城落户,旺旺老总还主动宣传望城的投资环境,亲自牵线搭桥,帮助引进了台湾大洋公司湖南坤源塑化等项目。望城县黄金乡一青年在长沙承接了一笔装修业务,当他听说业主想在长沙市租赁办厂时,便主动放弃到手利益,热情介绍望城投资环境,极力推荐来望城投资办厂,最终促成该项目落户望城。环境的优化,带来了广阔的商机,望城招商引资呈现项目多、比重大、发展快、前景好的突出特点。项目多。引进项目总数多,外资项目多,工业项目多,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日益显现。近三年,该县共引进各类项目276个,协议资金120亿元,实际到位81亿元。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61家,其中上亿元的23家,上市公司16家。工业项目占项目总数的70%左右。2002年1—10月,引进项目75个,协议资金3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8.2亿元。比重大。引进项目对望城经济建设贡献的比重大。预计仅2001年引进的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可实现工业产值60亿元以上,可创税收3 亿元以上。发展快。一方面是引进项目的建设速度快。2001年动工新建的42个项目,有32个实现了当年投产,工期短的只有半年左右。另一方面是引进项目加快了望城经济发展。前两年,望城经济增长在8%左右,2001年GDp增长达到了10.4%。财政收入1996年至2000年一直徘徊在2 亿元左右,2001年一举达到了2.61亿元,2002年1—10月,已完成财政总收入2.73亿元。前景好。招商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城市扩容实现了相互促进。以金星大道、站前大道、高乔大道南接线等为新城区骨架的道路建设如火如荼,以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台商投资区、省新闻出版科教产业园等十大专业园区为支撑的园区经济生机勃勃,以县城为重点,环绕省会,梯度发展,众星拱月的小城镇建设格局正在形成,构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引进项目带来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新产品既给望城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又为应对入世后全方位挑战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主要作法
1、建立领导干部联重点项目制度,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硬环境。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做到领导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压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县域投资硬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公路建设方面,投入4.2亿元,新修改造公路58条480公里,初步实现了县域内部公路沟通成网和外部与临近县市的路网对接,拉近了望城与先进发达地区的空间距离,县域区位优势正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水利建设方面,自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以来,举全县之力实施“治水强农”工程,累计筹资4.7亿元治理水患,为经济发展系上了“安全带”。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供电、供水、通信投入大幅度增加,新建了日供水能力达15万吨的县城自来水厂,实现了全县移动通讯无盲区,电信事业跻身全省三强。工业园区和重点镇建设,先后创办了全省首家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台商投资区和全国首批、省内唯一的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开发了含浦科教产业园和、河东工业园和雷锋、白箬工贸小区;引进建设了省新闻出版科教产业园、中联重科工业园、国家级华星宇传感器科技园、托普信息科技园等专业特色园区。高起点规划并启动建设高塘岭镇、星城镇、雷锋镇和丁字镇等重点小城镇。园区和重点镇共融资8亿元,加快城镇建设,各项配套设施同步完善,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来望城投资兴业,其中,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和招商投资区就有大旺、沐林、派派、五福等 9家食品工业企业和30家台资企业落户或投产。
2、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营造全民优化环境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了优化环境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把优化环境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奖惩兑现。一是强化对党政领导的目标管理考核,构建了“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格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每月20日定期听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研究处理经济发展环境中的有关问题。同时,把优化环境工作作为考核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抓好。二是强化对各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态势。县委、县政府每年的综合目标管理考核都将优化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年初与各乡镇和各相关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各目标责任单位又将优化环境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量化到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做到任务层层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年底,县委、县政府对出色完成任务的给予重奖,对未完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望城报》、县有线电视台常年开辟专版、专栏,宣传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先进典型,揭露阻碍和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经常性开展对群众的招商宣传,使之自觉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拥护者和实践者;经常性开展对执法人员的宣传教育,使之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经常性
以铁的心肠和铁的手腕,实现经济环境的根本性好转。
一、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努力,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由弱变强, 取得长足进展, 世人有目共睹。但也不容置疑, 随着多年的经济发展, 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占据了土地, 耗费了资源, 破坏了生态, 污染了环境, 给农村环境造成了沉重包袱和巨大压力, 喝上干净水, 呼吸上清新空气成为一种奢望。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上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三方面。
1、体制落后。
在我国, 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几十年来一直实施块块管理, 环保部门隶属县 (市) 地方政府, 接受上级环保部门业务指导和领导, 这对杜绝地方保护,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增加了难度, 削弱了环境监管力度, 带来环境问题负面效应, 不利于国家宏观上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而且, 环境监督管理的块块管理, 导致县 (市) 界环境违法问题成灾。一些不法业主正是看准两县 (市) 交界这一“两不管”地带, 进行“躲猫猫”违法排污。他们利用地处偏僻、犬牙交错的两县 (市) 交界处、管理权限不明的“盲点”从事违法行为, 给环境执法带来一定困难, 使这些局部区域的环境监督管理被边缘化。环境问题有些是区域性的, 有些是流域性的。对于后者, 农村环境监督管理的块块管理显然力不从心, 无能为力, 不利于环境问题的统筹解决。
2、法制落后。几十年来, 我国环境法制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
规体系, 为促进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 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制标准与国家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发展规划和前景相比还存在落伍问题:一是环境立法存在空白。例如目前, 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过大”问题日益突出, 亟待大力推进和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但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再如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但至今尚无《土壤污染防治法》, 从建设生态型社会的高度出发, 应尽快制定此法, 建立土壤污染普查制度, 风险评估制度, 以利于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 呵护好我们希望的田野。二是一些法律落伍。随着时代发展, 市场经济日臻完善, 而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 原来一些法律已不符合新形势。如《环境保护法》是二十年前制定的, 立法目的的确立、适应范围的确定、管理体制的设置、基本原则的创设、法律制度的构成和实现等方面已经出现实用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已不适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一些法律法规的罚责中经济处罚从高到低幅度很大, 缺少细则, 造成执法随意性。同一违法事实在不同地区不同执法单位认定的罚额出入很大, 有失法律公正和社会公平, 带来若干社会负面影响。
3、机制不畅。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但社会现实中, 由于缺乏法律的钢性规定, 某些地方行政首长往往重经济、轻环境, “为官一任, 快出政绩”的观念作怪, 急功近利, 忙于“形象工程”, 将环境保护这一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的事业置于次要位置, 影响着环境保护的真正到位。作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本身, 由于决策者、领导层、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思想道德品质诸方面要素的影响, 使执法能力、素质修养参差不齐、良莠不一, 造成环保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缺陷, 损害和削弱着环保形象、社会地位和执法力。责任追究不明, 没有法制性细则导致环保系统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失职渎职与枉法行为。由于防患于未然的要求上、制度上、法制上、机制上的缺失, 导致监督、追究、问责上的脱节, 造成环保系统内部发生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 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损害了环保队伍形象。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
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村的问题。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还是生态文明建设, 难点重点是农村。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重点自然亦在农村。如何适应新形势, 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 从宏观战略层面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思考环境问题,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调整战略思想, 创新体制法制、机制, 丰富工作手段, 使环境保护真正发挥经济建设“控制闸”、“调节器”和宏观调控“杀手锏”作用, 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确实需要去创新。
1、创新体制。
为了解决农村环境监督管理实行块块管理带来的软弱无力、行政干扰的不足, 环境保护系统应结合国家正在实行的省管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实施垂直管理。近两年, 国家将环境保护国务院主管部门由总局升部, 不少省局改厅,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系统实行垂直管理正逢其时。环境保护实现垂直管理体制, 将极大提高环境执法效率和到位率, 更好的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大政方针和战略意图, 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更大贡献。同时, 环保系统应将管理触角真正伸向农村最基层, 在乡镇设立县 (市) 级环保部门派出机构, 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竖到底, 横到边, 无缝隙, 全覆盖。”
2、创新法制。
在完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面, 笔者认为两个领域值得创新:一是如何将地方行政首长政绩考核的环保因素纳入法治之中。例如实施绿色经济核算, 实施绿色G D P, 促进政府首长倡导绿色消费, 发展绿色经济, 建设绿色农村, 推动可持续发展, 真正实现“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惠及子孙”。二是将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真正细化, 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减少弹性。例如:排污收费由监察大中队核定、局长办公会审批, 监察大中队按审批意见执行收费应法定化;进而费改税, 会更加强化环保法律强度和执行力度, 既预防感情收费、协议收费, 更防腐败、有百利而无一害, 消除人为舞弊、枉法, 不给违法投机者可乘之机, 维护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的公正。
3、创新机制。
环境保护监督部门要胜任新形势下艰巨使命, 必须创造严谨的内部运用制度, 严肃的责任追究制度, 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
优化环保机构内部设置, 建立环境稽查机制, 形成内部监管、处理、稽查三者之间相对独立、相互制约、预防渎职失职格局, 提高环保执法的公正性、合法性和含金量。
优化工作人员配备, 盘活用人机制。建立人才能上能下, 优胜劣汰机制。建立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提高准入门槛。凡在执法岗位, 必须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思想道德品质“三过关”方能上岗。使环保系统真正成为政治过硬、业务精炼, 廉洁勤政的高素质队伍和优秀机关。正确行使职权, 科学履行职责, 充分发挥职能, 为国家和人民的美好未来做出环保人的应有努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期待通过创新改革, 使环保事业的美好明天早日到来。
摘要:随着近几年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农村环保的体制、机制和法制方面均存在滞后现象。针对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在农村环境监督管理中加强创新体制、法制和机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环境监管,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佟庆远.新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陈大珂.经济生态学引论.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3]杨昌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 县域 市管县 省直管县 体制改革
县域经济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是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的总和,是区域经济的概念之一。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丰富性。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整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广阔,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县级经济对国家政治的稳定、政权的巩固、经济的发展、小康的进程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市管县体制的由来与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地改市、市管县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延续而来,强调中心城市对省级行政代理的产物。市管县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为了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落实。另外,由于当时农村以农业为主,交通和通讯不发达、行政辐射的面积有限,需要中心城市对县、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管理。从历史观点和中国国情分析,市管县体制有其有利一面,特别表现在某些市管县政府与市场力量等合力推动了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并解决了一地两府的矛盾。但对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格局的转变、城乡资源的整合和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严格地说,市管县的地级市政府是城市政府,它凭借政治资源优势弱化了县(市)政府公共权力,并沿用传统的城市剥夺农村的方式维持农村依附城市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体制还人为地强化了中心城市对县(市)域经济的行政干预和人财物资源的索取,形成了城市与农村的不合理的竞争态势,使市县(市)关系紧张,与开放的市场经济背道而驰。同时,这种体制不仅增加了行政层次,拉长了行政距离,助长了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等不良作风,更为严重的是广大农民的民生之事得不到解决,人民群众不满意。长期以来,多数市管县的城市政府把经济建设强调到惟一的程度,把经济增长、投资增长作为硬指标硬任务,并作为官员、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标准。一般而言,城市的经济增长决定某一区域的经济增长。城市与农村相比,农村除了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外,几乎没有其他可以用来创造收入的资本,而城市相对集聚了一切资源优势,增加投入且能在短期内形成国民收入,进而直接影响官员政绩。因此,市管县城市政府一般有很强烈的重城市、轻农村,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的偏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官员任期制和干部年轻化的年龄约束,助长了政绩短期行为,更进一步强化了市管县体制下的城乡分治倾向。在这种政绩行为诱导下,市管县的城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有很大的难度。
二、省直管县的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
从全国百强县发展来看,这些百强县的发展有着内外的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我们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百强县发展的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传统市管县体制
2002年浙江入选中国百强县有26个,列全国之首,比第二位的江苏多9个。浙江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与浙江“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有关。从1994年以来,浙江实行省直管地同时直管县的模式,即“市县分治”,市只管区。地区一级财政只对省财政有结算关系,而且其预算内财政收入仅限于地级政府所在市,而与行政辖区内的县(市)没有对应的财政结算关系。预算内的财政结算,县(市)财政与省财政直接结算,对地级市没有上缴任务。少了地级市这一中间层级,避免了“市刮县”的现象,调动了县级党政干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二是浙江给县(市)扩权。浙江省在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除人事权外,把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权都下放给县。权限下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经济权限按行政层次划分的束缚,有利于政策、制度执行的规范化,有利于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2002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一举打破以往上级向下级“放权”采取的逐级让权的传统做法,省级政府行政部门绕开市级政府行政部门直接“放权”。全省共有17个经济强县(市)同时受到“扩权”的惠泽。“扩权”的范围包括12大类、313项具体的审批權限,几乎囊括了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涉及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0多个政府部门。县里在经济管理权限上几乎和行政上级地级市“平起平坐”了。
2.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过程。全国百强县强在哪?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工业相对发达。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抓项目建设,加快了县域经济规模扩张,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许多经济强县的经验表明,工业发展快,县域经济才能发展快;工业强特别是骨干企业强,县域经济实力就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强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培植优势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从全国看,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的实力来自特色所产生的竞争力。广东把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县域工业发展一定进园区,不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污染老路。以资源引项目,以项目引资金,以存量引增量,采取园区招商、规划招商、重点项目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把乡镇企业、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保护环境,延长产业链,形成聚集型园区经济,推动形成簇群经济和块状经济。要求发展园区经济一定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选准位置,搞好规划,正确招商引资,做到边建园区、边招商、边发展,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投产一片,见效一片,滚动式发展,防止盲目圈地,浪费资源。
3.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要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使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寻找市场,按市场需要生产,多样化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浙江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起步阶段的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孕育了相应的专业市场,达到了贸工一体化发展,以工兴贸、以场兴块,推进了二次创业的良好局面。像萧山、诸暨一样,浙江的绍兴、鄞州、慈溪、义乌等县市均有较好的特色块状经济。各地具有特色的块状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4.坚持对外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
县域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区域界限,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面向国际统筹规划,科学决策。加强与县外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才能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集聚,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利用外资和吸引外资企业,拓宽自己的市场,离不开政府营造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环境。世界500强有11家公司到顺德投资;有16家企业落户江苏太仓市。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已有6家落户江苏昆山,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已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为此,我省一些县(市)要尽快走出政府建设资金不足——对市场主体规费过重——市场主体设立减少——政府建设资金来源更少的恶性怪圈,不断改善经济环境,加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对外开放度。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加快本地资源、资产与外地资金、技术、人才的有机融合,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5.坚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是县域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实践证明,哪个县民营经济发展快,那里的县域经济活力就强.经济规模膨胀就快。浙江省温州市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壮大民营经济上.目前该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5万多家.其中注册资本超亿元的超过干家。去年民营经济总量达976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民营经济已成为温州经济的主体。只有把民营经济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才能带动带活县域经济。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是集“民资、民智、民力”于一体的民本经济,是充满活力的经济,是植富于民的经济。浙江萧山区1万多家工业企业中,97%以上是民营企业;绍兴县工业结构以轻纺为主,企业结构以民营为主,工业销售的85%來自民营企业。因此只有转制搞活、放手发展、开放引进、发展壮大一批民营经济,并使其在县域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才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快步发展。
6.通过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来实现
从1978年到1997年的20年中,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1998年,浙江针对城市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的实际提出了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浙江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以城市化来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县域城市化建设突破了以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时期的局限性,开始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域城市化的水平。各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改革新举措,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的新手段,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县域城市化建设取得了神奇的进展。如浙江的苍南县龙港镇,当初为五个小渔村,建设发展到今天已成了集聚了23万人口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民第一城”。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城镇化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努力培育二、三产业,增强城镇产业支撑。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集中。强化城市经营理念,不断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规范劳务中介组织发展,建立通畅的劳务输出渠道。完善户籍管理、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政策,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薄贵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体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6(09)
[2]杨文彬:中国实行省管县体制的阻力机制分析[J].行政论坛,2000(05)
县委、政府两办调研组
11月29日—12月9日调研组深入到农综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新农村办等6个涉农单位和溧河、樊集等相关乡镇,采取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解剖典型等有效形式,初步理出了明年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突出重点,狠抓特色,扎实工作,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壮大了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优质皮南杂肉牛生产基地、花生生产基地。全县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6万亩,顺利通过了第二次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县复检。全县新建养牛小区5个,规范完善5个,新建母牛专业村9个,新增母牛1200头,肉牛存栏量达到28万头,其中皮南杂肉牛12万头,已有8家养殖企业通过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并获得商检注册出口基地,5月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皮南肉牛肉品鉴定暨新闻发布会,被确定为全省40个畜牧业生产重点县。棉花和油料生产双双进入全省20强和全国100强。
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培强壮大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和营销龙头嘉元脱水食品公司、郑州广安饲料等龙头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充,嘉元食品公司等6家企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完善了养牛担保协会等协会组织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了“龙头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另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响了无公害蔬菜、皮南杂肉牛等产品(产业)品牌。
三是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率先在全市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三年实
施纲要》和《实施细则》,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初级目标。20个县级示范村的沼气建设和“四
清”等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农民卫生习惯有所改变,村容村貌得到初步改观。
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坚持田、水、路、林综合治理,通过政策
引导、项目带动、机制创新、部门联建等办法,较好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新打
配机电井219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06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8
万亩。尤其是去冬今春我县的植树造林工作实现了新突破,造林面积达到94万亩,共新植
幼树920多万株,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平原绿化高级达标。
五是创新了农村工作机制。注重靠体制和机制创新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创新了投入机制、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等,不断激发了农村工作活力。在基地建设上,采取
反租倒包、转包经营等土地流转方式,实现了规模经营,特别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积极
推行股份制和个人私营为主导的经营机制,实现了贴身、贴心经营。在林业生产上,突出“
两权”拍卖,大力推进非公有制造林。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引入村民议事机制,充分依靠群
众力量发展公益事业,较好解决了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问题。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县是平原农业县,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农产品优势比较明显,近几年全县的农业和农
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周边县区相比,还有差距,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
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
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
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县内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作用发挥不够,管理较
为混乱,县外销售窗口明显萎缩,致使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
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没有打响,优质不
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
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资金因素。目前,我县乡村两级经济实力也普遍较弱,90以上的村
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县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突破口,以减负、保护、规范、服务为目的,通过加强领导、创新制度、强化监督、刹风治乱,全力清除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全县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县城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今年元―月份全县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一、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机制。近几年,我县先后开展了“整顿思想作风,优化创业环境”活动、“集中整治企业经营环境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成果,我县今年多次召开四大班子联席会,研究环境工作。大家一致认为,环境的优劣,对一个地区特别是作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管理落后的经济发展快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重视这项工作,就难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入世”带来的新挑战,实现“以工兴县”的战略目标将无法实现。认识统一后,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并将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管理体系,与单位的主要领导的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挂钩,为优化环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立足制度创新,强化保障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使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优化环境的新方法。一是降门槛。我们把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下大力气清理废止与“入世”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性文件,简化、规范审批程序,不断改进政府职能部门对经济社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二是勤服务。本着“便民、高效、公开、公正”的原则,成立县、乡行政服务中心,将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投资经营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运转的快速道路。该中心自今年月份运行以来,窗口共计收件件,已办结件,占总收件的。三是禁索取。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你发财,我发展”的高度,认真落实“五不准”,坚持杜绝开门招商,关门宰客,杀鸡取卵等现象,千方百计为业主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严格落实企业检查收费许可证制度,凡挂牌保护的企业,不经县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到企业检查、收费。同时,实行了涉企收费明白卡制度、有奖投诉举报制度、企业负责人失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了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搞好效能监察,强化监督机制。我们坚持以行政效能监察为主体,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配合,努力构筑全方位监督体系。一是充分发挥效能监察中心的职能作用,实行高权威监督、全方位受理的工作机制。同时,为方便群众监督,我们在县城繁华地段、交通要道和醒目设置了举报箱,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二是深化政务公开。各级各部门将收费依据、服务承诺、岗位职责制成版面在办公楼前公开;同时,组织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的单位一把手,就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在电视上公开承诺服务内容,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企业法人代表中聘请了名行风评议代表,定期不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明查暗访,对执纪执法部门和服务单位进行评议,加大了对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特别是重要岗位的监督力度。今年,我们不仅在个职能部门中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而且注重评议结果的运用,在对去年民主评议排在前名的单位给予表彰的同时,对排在后名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组织调整,引起被评议单位的高度重视,促进了行业作风转变。
四、狠抓刹风治乱,强化惩处机制。查办案件,是优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对危害环境、败坏鄢陵形象、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重拳施治,严惩重处,才能把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引向深入。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谁干扰破坏发展环境,就是与县委、县政府过不去,县委、县政府就给谁过不去。对干扰破坏经济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有案必接、有案必查、查案必严、快查快结、案案有果。一是领导监察,现场办案。县领导对查力经济发展环境案件工作极为重视,尤其是对影响较大的案件,主要领导亲自批示、亲自过问,促进案件查办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县主要领导在建材大世界遭到多家收费一案时,责令纪检监察机关迅速查处,将不合理收费如数退还企业;分管经济环境工作的县领导听到县城东区一家新入驻企业,在建设厂房时,因当地群众阻挠,无法正常施工时,迅速召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现场办公,保证了该企业的正常施工。二是加强办案力量,突出治理重点。根据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确定一个时期工作重点,组织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联手共治,扫清经济发展障碍。三是广辟案源,主动出击。设立了经济环境“”电话,做到了举报电话,做到了举报电话响,工作到现场。同时,多次组织有关部门深入个体商户、企业及案件易发区排线索,对排查出的案件,做到了快查快结。三年来,全县共立案查处破坏经济环境案件余起,党政处理人,其他处理余人,为企业和商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核心内容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质就是要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营造这个良好环境的过程中,政府作为营造主体,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正确界定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对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揭示了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作用,即回答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可以说,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决定政府职能的前提和依据。在目前开放和转型条件下,我国政府应具有哪些主要职能,取决于在开放和转型条件下社会经济会产生哪些主要问题,这是正确界定职能的前提。
(一)政府的基本职能
1、转型期秩序稀缺的一般规律,决定了供给秩序应成为政府重要的综合性职能
要建立市场经济,必须首先打破传统的“伦理经济”观念,树立新的“法理经济”观念。这样就必然引起人们反抗市场的逻辑,市场的发展就需要一个“合法化”的过程。同时,向市场经济转轨不仅要求改变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而且涉及资源和权力的再分配。它可能为某些人提供发展机会,而剥夺了另一些人的传统特权,也可能造成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与现存的所有权、地位和权力不相配。这样就会引起社会冲突和政治斗争,引起经济生活的混乱。而有混乱必缺少秩序。所以,在社会转型期,秩序的稀缺是一个一般规律。在我国,目前秩序的稀缺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不正当竞争严重,信用的缺乏等等,都是秩序稀缺的不同表现。
在建立和维护秩序方面,政府应担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本身的强制力和再分配能力,使其自身在提供秩序的服务方面,能够实现规模效益,成为建立并维护与秩序有关的产权制度体系、市场法律体系和提供相应司法服务的最合适主体。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受到有效的监督。为了实现秩序的优化,政府在秩序建设中必须倡导一种法治精神,遵循法治精神管理市场,与秩序相关的政策措施的贯彻和实施必须被纳入法制轨道,政府调控和规制市场的权力应当受到合理制约,相关管理行为必须得到有效监督,并承担法律责任。
2、在转型和开放条件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竞争,增强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应成为各级政府的核心经济职能
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并完善一套综合性的社会创新机制。就是指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和组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以推动社会创新活动为目的的社会组织系统。它的基本功能是优化创新资源,协调社会的创新活动。因为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低,政府可在为企业创新构筑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通过政策、法规、计划、项目、采购、财政金融、服务等多种形式,影响、引导与干预创新活动的方向与效率。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现状下,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扶持更是必要的。二是大力培育产业竞争力,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国内市场发育不完善、产业结构成长度低下、技术水平落后、资金匮乏,单靠市场力量难以实现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模标准、重点建设项目等,并以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建立和健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保障体系,推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三是要把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我国虽然人力资源丰富,但在现实层面上,仍表现为潜在资源,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为此,一方面必须加快我国人才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把人才真正确立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用人机制,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选择机制、淘汰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倡终生教育等。
3、在转型和开放条件下,社会风险会变大,所以,稳定职能应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
在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社会风险主要有高失业率所导致的社会风险、企业困境所产生的社会风险、地区差距拉大产生的社会风险、贫富分化导致的社会风险。针对各种类型的社会风险,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对竞争的调控。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体系。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快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保险基金的收缴和管理,壮大保障规模和能力;改革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还要注重提高政府处置社会风险的能力,尽量减少风险给社会所带来的损失。
4、转型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腐败问题,所以应把预防腐败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职能
腐败现象的产生与泛滥往往与社会转型有关。一系列的政治变化,使以往正常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秩序受到冲击与破坏,不仅使原来隐蔽的腐败现象显现出来,而且迅速地传播与蔓延。目前,中国正属于世界上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实际情况看,腐败已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并且,腐败意识正成为青年一代的一种自觉意识,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政府应把反腐败和预防腐败确定为转型期的一项重要职能性任务,应常抓不懈。
二、现存问题及形成原因
结合上述政府的职能界定,我们发现,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由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到位”,直接造成一些“缺位”、“错位”、“越位”现象的发生。
(一)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
首先是各种市场法规的制定不完善,既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市场规范体系,也欠缺一定的应变性,难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状况;其次,在执行已有的法规时执法不严,这既有政府公共行政能力低下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政府执法意识和观念的缺失;再次,地方政府对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地方保护主义放任自流,甚至同流合污,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
(二)政府对微观经济特别是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依然过多
一方面由于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变没有到位,政府的利益还没有从企业经营中退出;另一方面在于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政府角色还未明晰。有些政府职能仍旧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控制。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政府对于重大项目的立项、审批、企业领导人的任免等关键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直接阻碍了企业真正成长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经济主体,使企业改革始终停滞不前,政府职能也迟迟不能切实转换到位。
(三)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投融资管理职能侧重于对投融资活动进行微观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政府对投融资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我们的相关部门仍然习惯于用过去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难以适应当前投融资市场的要求。在我国投融资领域的许多层面,政府通常依然是投融资的主体。这种主体的单一性与我国投融资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主体多元化的要求相矛盾,产生了许多弊端,直接阻碍我国投融资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一些政府部门出现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化倾向
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历次机构改革都力求使政府部门从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专业经济事务中脱身出来,转向对经济事务的宏观管理。但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出现了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倾向。在面对国家利益、公民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时候,它们选择维护和不断增进本部门的利益。与此同时,这些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弱化,甚至导致整个部门乃至行业的体制性腐败。社会公共权力沦为谋取个别部门和行业特殊利益的工具。
(五)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
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约束性法律规范始终未能很好地建立起来;二是政府的行政立法缺乏敏感性,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的变化缺少应变性,这使得政府的行政法规经常滞后于发展迅速的市场;三是由于以往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存在着交叉,以及存在于立法体系中的各机关缺乏在立法方面的协调,造成有些法律规范相互矛盾,让市场主体无所适从的后果。同时,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基本上还是一种自为行政、封闭行政,缺乏对社会和公民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这一点在日益追求知情权等民主权利的网络时代更显得落后于时代潮流。
上面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造成了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服务缺位、角色错位、职权越位”现象。造成政府服务缺位的主要原因是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如工商、技术监督、食品医药监督、税务等部门均为条条管理,地方政府统一协调的难度非常大。在角色错位问题上的表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及职能部门行政不作为,没有利益的事不愿意管;一类是行政违法,摆不正位置,不该管的却去管或该管的乱管,审批项目过多、程序繁琐以及为了罚款和收费而执法等问题仍然存在。一个地方错位了,就给整体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市场选择企业,企业选择环境,环境是政府培育的。如果政府总找不准位置,经常发生错位现象,就是在破坏环境,也是在自损形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权利和责任就是承担公共责任,尤其就业、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及公共卫生管理等,这些都是应该管的,而且一定要管好。对应由企业和中介组织管理的事情,政府一定不要干预。
1 景宁县农民建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政府服务功能不健全
(1) 政府协调机制不完善。乡镇、村组织管理职能没到位, 村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上存在着脱节与矛盾。有的村庄规划涵盖基本农田, 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没有可置换用地, 村庄规划难以实施。另外, 景宁县乡镇没有配备负责村镇建设规划和审批的专业工作人员 (仅东坑和沙湾镇配有规划员) , 对建房户申请建房等有关程序缺乏有效的指导。
(2) 农民建房的审批程序繁杂。目前农民建房的审批程序, 一般是先向村委会提交建房申请, 经村委公示后上报到乡镇, 再向国土资源部门领取农户建房审批表, 最后由规划部门 (须有村庄建设规划) 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 (须有地质灾害险评估) 。
1.2 村庄规划编制滞后
(1) 规划资金缺乏, 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覆盖率低。据了解, 村庄建设规划一个点需地质评估费2万元左右, 规划费8万元左右, 而景宁县大部分行政村集体经济薄弱, 乡镇财政困难, 上级又无补助资金, 编制经费难以解决。目前, 全县仅编制了8个集镇总体规划和18个村庄规划, 均为20世纪90年代编制, 并且只有部分集镇的部分小区做过详细规划。
(2) 已编制的村庄规划, 可操作性不强。这些规划利用旧村改造的较少, 大多是整齐划一的“方阵式”新村, 且大部分占用农保地, 导致规划实施不了。如毛洋乡毛洋村虽已编制规划, 但占用农保地, 而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另外, 现有村庄规划编制时间较早, 与当前新农村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 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时间不同步, 导致建设规划落实难。由于景宁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时难以修编, 基本农田不能调整, 建设规划落实难。农村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 致使一些群众不愿将承包地用于规划建设, 也给村庄建设规划用地的调整、置换带来一定的难度。
1.3 地质灾害点人员迁建难
(1) 由于新安置点没有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 又缺乏就业渠道, 地质灾害点部分人员不愿搬迁到政府规划的地质灾害避险点。如原本安排给茶园村和黄洋村的地质灾害避险点, 由于农民认为距离生产地太远, 不愿意搬迁。同时, 没有资金积累也使农民忧虑重重。
(2) 部分地质灾害险情村未规划避险点, 因而无从安置。如鹤溪镇半洋村的地质灾害点的农户, 由于政府没有规划避险点, 村民至今没有搬迁。
1.4 土地使用权属流转难
(1) 农村建设用地调剂难。因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 导致农户承包的规划建设留用地、待置换用地调剂难。
(2) 闲置宅基地流转难。由于缺乏有效的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 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难。
(3) 空置住宅拆除难, “空心”村、“空壳屋”整治难。长期以来, “一户一宅”政策未执行到位, “一户多宅”现象普遍, 空置住宅难拆除, 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难。
1.5 违章建筑、违法占地现象依然突出
由于受基本农田和新村规划的限制, 农民建房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部分住房困难户铤而走险, 不批就建, 而一些不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户也乘机抢建, 造成违章建筑、违法占地现象突出。如大际乡西一、西二村除原有村庄为建设用地外, 周边的土地基本上属农保地, 农民建房用地指标紧张, 造成部分住房困难户违章建房。
1.6 建制区内农民建房要求迫切
在鹤溪镇等建制区内, 由于2001年以来冻结了农民建房审批, 相当部分农民建房要求迫切。据鹤溪镇反映, 该镇辖区内8个行政村有建房需求的378户农民中, 人均住房面积小于15㎡的有134户481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有136户502人;危房的有51户184人;无房的有57户180人。
2 对农民建房问题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领导, 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建房工作的认识
要加强对农民建房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农民建房组织协调机制, 简化农民建房办事程序, 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要以实施“十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为契机, 通过村庄规划, 治理当前农村的“脏、乱、差、散”问题, 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一批“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全方位小康示范村, 使全县农村面貌有一个根本性改变,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2.2 因地制宜, 科学编制操作性强的村庄规划
(1) 合理分区, 配置设施。农民建房应避免大拆大建, 但需要对村庄用地进行适当的调整, 促进村庄各项功能的合理集聚, 做到“两个分离”———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居住区与工业区分离, 同时配置村民迫切需要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2) 延续特色, 美化环境。保持村庄的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 尽量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 (河流) 、不盲目改直道路、不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向、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 并围绕传统建筑适当地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或公共活动场所。
(3) 节约资源, 降低成本。在人多地少的背景下, 村庄发展所需的空间和物质条件必须立足于土地的集约开发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农民建房过程中应大力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 尽量少占用耕地, 鼓励建设联排式、公寓式住宅, 避免脱离实际的拆建与过高标准配置, 应厉行节约, 做到节水、节能、节材和就地取材。
(4) 整体规划, 分期实施。农民建房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规划必须从本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出发, 提出指导村庄长远发展建设的整体思路, 同时结合村庄的发展实际, 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改建与新建的关系, 提出分期实施的安排, 切实做好农民建房不同项目的统筹。
(5) 村庄规划应简洁规范, 通俗易懂。农民建房规划的使用对象为广大村民, 规划成果的图文表达方式应力求简明扼要、规范、平实、通俗易懂, 便于广大村民关心规划、了解规划、支持规划, 进而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6) 要安排编制专项资金, 分类编制村庄规划, 同时充分考虑区域现状, 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3 多措并举, 逐步解决弱势群体住房难问题
(1) 采取折价收购村内闲置的空旧房屋, 低价售给住房特困户等措施, 解决自身无能力建房的特困户的住房问题, 同时对这些住房特困户采取相关优惠政策, 简化办理手续。
(2) 对在城里长期务工经商的住房困难户, 借鉴其他地方建造农民廉租房等做法, 逐步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条件。
2.4 改造旧村, 逐步消除“空心村、空壳屋、一户多宅”现象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出台旧村改造奖励政策, 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和宅基地整理项目。
(2) 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制度, 腾出的宅基地收归村集体所有。
(3) 加大农村闲置地的整理利用工作力度, 在充分考虑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基础上, 扩展农村用地空间。
2.5 加快步伐, 推进城镇集聚和拓宽就业渠道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 加快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中心集镇建设, 鼓励农村人口向中心村和鹤溪镇等地集聚。合理规划县城规划区内农居点布局, 尽快推出农民建房点 (可试行农民建房联审联批试点)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拓宽下山移民的就业渠道。
2.6 加强宣传, 查处违章建筑、违法占地行为
(1) 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层面在农村开展城市规划、农村建房政策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集中宣传活动, 使农民了解相关行政许可手续的办理程序, 认识违章建筑的危害性, 自觉遵守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要先期介入指导, 避免群众因违建被拆而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 对严重影响人民生活、严重违反城市管理规定和屡教不改的违法违章者, 及时进行曝光, 并跟踪报道。
(2) 完善审批制度。要把农民建房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在详细规划的指导下, 根据不同类型的村, 采取各种措施, 解决农民“建房难”。对旧村改造型村庄, 通过整合农村土地资源, 达到彻底整治违法搭建的目的;对整体迁建型村庄, 要及时落实农村建房地基, 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设计施工、统一目标管理, 防止新的违章建筑产生。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 加强服务, 简化和完善农村建房审批手续。
(3) 加大违章建筑查处力度。执法部门要定期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 依法、及时查处各类新的违章建筑。对违章建筑的拆迁处理要按章办事, 不应赔偿的一律不得赔偿, 让处于观望阶段的人自觉放弃跟风违建的念头。
(4) 落实责任制,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 积极、充分发挥街道、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管理作用, 建立和完善违章建筑属地管理责任制, 加强对违章建筑的监督和处理。建立工作目标责任管理体系, 根据管理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 将各项任务分解到各街道及区各有关部门, 列入年度工作目标, 制定并落实检查、监督、考评制度, 促进各部门、各组织对违章建筑的防控。
参考文献
[1]景宁县志.
[2]浙江省农村研究杂志.
关键词: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43-02
济南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着山东省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济南市的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人们对济南市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等单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很多,但对济南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笔者从济南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影响济南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和机理,并为济南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对策。
一、济南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现状
1.经济发展现状
在最近几年,济南市经济得到了快速持续发展。济南市通过调整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层次第三产业,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人均GDP看,2004年济南市人均GDP达到3 400美元,已进入快速建设期和发展期。但是,济南市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状。根据各个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状况,济南市辖区可分为3个经济区:中心区(包括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和天桥区)、近郊区(包括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远郊区(包括平阴县、济阳县和商河县)。由于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各经济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2003年,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人均GDP之比为:1∶0.31∶0.25。2004年,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分别为:1∶1.17∶0.54、1∶0.69∶0.37、1∶0.89∶0.70,不仅中心区与近郊区、远郊区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就是近郊区与远郊区之间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
2.环境污染现状
经济的发展同时伴随着环境的污染,济南市的工业废气排放量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增加了1倍多,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也显著增加,从1998年的416.8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690万吨。近年来,济南市经济的加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济南市的轻重工业比重变化特征明显,但是,经济结构的重型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 510多家,以钢铁、机械、电子、纺织、化工、建材为支柱产业。工业SO2排放量从2002年的52 854吨增长到2004年的67 298吨,随着重化工业的发展,工业SO2排放量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增加。工业用水量从1998年的140 167万吨增加到2004年218 541万吨,增长了50%。受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济南市工业废水、工业COD、工业SO2的排放量均在2000年前后达到顶峰,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二、影响济南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
1.环保意识差,认识不到位
在经济发展上受急功近利等发展思想的影响,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追求经济高速度发展。违背自然生态规律,把生态环境保护排斥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之外,经济发展思想的偏差、宏观决策的失误是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每一次“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如开发区使济南市市区东部地下水漏斗区进一步发展;房地产热使南部山区地下水补给区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破坏。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监督不健全、生态建设失误等都是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制约着济南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济南市经济发展以GDP的快速增长为目标,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GDP的快速增长是靠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铺设新摊子来实现的,影响环境的投入要素使用量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这种只注重经济量的增长,忽视质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济南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位产值能耗高。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14倍,是德国的4 197倍,日本的4 143倍,美国的2 121倍,印度的1 165倍。一是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如前分析,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济南市单位GDP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大,排放强度高,结构性污染突出,表现在人均GDP低,环境污染严重。
3.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济南市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环境治理、防止环境破坏以及发展环保产业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许多企业认为花钱搞治理费用高、没效益、不合算,因此不愿做环保投入。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投入,但由于济南市大多数企业自身规模有限,经营困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能力较弱,许多治理项目因投入太大无法实施,使一些污染源尤其是重点污染源治理进展缓慢。
4.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清晰
谁是环境资源的人格化代表,谁代表所有者管理环境资源,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其使用和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导致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无节制地争夺有限的环境资源而不计后果。一边是无限的经济需求,一边是有限的生态供给,致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不能达到对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造成“市场失灵”。另外,生产者还力图以较小的“寻租”成本、钱权交易获得较大的收益,如放宽环境标准、免受罚款、免交或少交排污费等,从而把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形成资源的过度利用与污染物的过度排放,这种人为因素正是造成经济与环境不相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三、济南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济南市经济与环境要想协调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互动关系,结合济南市实际,因地制宜地寻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认识
通过各种媒体报道济南市生态环境现状,增强企业、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及危机感,使广大职工、市民都认识到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自觉地行动起来投入到生态环境的治理当中。尽快转变各级主管部门、企业及职工群众长期以来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把环境影响评估纳入到所有的重大经济决策中去,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起来。要让人们都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生态并不矛盾,发展经济可为我们提供更为充裕的资金、更为先进的技术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美的环境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二者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其中可持续生态是基础,可持续经济是手段,可持续社会是寻求的最终结果。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济南市应结合实际,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高投入、高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科技型和清洁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产链条,增强企业关联度,形成一个多行业、综合性的链网结构,使不同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上游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以此达到企业间资源的最佳配置、物质的循环流动、废物的有效利用,并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从而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的目的,增强企业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环保资金投入,解决制约济南市环境保护的资金瓶颈问题。各级政府要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之中,鼓励社会捐助,积极争取国际国内赠款、贷款或双边合作,设立生态保护和建設专项资金;同时,要引进市场机制,建立多种融资渠道,实行污染治理多元化,鼓励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国外资金,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城市保洁等项目的环境投资。
4.有效的制度安排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涉及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由于济南市生态环境系统受到外部环境系统的深刻影响,因此,必须有一套有完整有效的制度安排,即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才能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明确各类环境资源的产权,建立有效率的委托代理关系,实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与转让,建立产权交易制度。并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产权关系,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 济南市统计年鉴[Z].2006.
[2] 左玉辉.环境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吉亚辉,张营周.兰州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1(42):91-95.
[4] 牟文龙,赵明华,李桂香.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
(2):142-144.
[5] 刘辉,任建兰.山东省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分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54-58.
县就业局突出就业培训工作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县就业局紧紧围绕就业培训这项我县重要的民生工作目标,以强化就业技能培训为工作重点,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按照市场需求,在县内开展电脑、缝纫、家政服务、公关礼仪、厨师、保安等30多个市场急需工种的培训项目。二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实际需求,大力开展种、养殖等新型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大力开展城乡劳动力创业能力培训,以培养创业骨干为目的,选拔文化程度高、科技意识强的城乡劳动力为培训对象,实施“中小企业老板创业培训”工程。四是大力开展后备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对城镇未能升学的以及准备向非农产业转移和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积极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编印了包括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常识、职业道德、行业知识、城市生活常识等内容的就业引导培训教材《外出务工必读》,在各中学开展就业引导培训。五是大力开展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建立城镇失业人员和受训人员动态管理信息库,建立“培训、考核、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一条龙的培训服务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在岗培训、再就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今年已培训1857人,已完成县上民生工程目标任务124%。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科学发展,创优经济发展环境,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011年和“十二五”全县工作重点。近期,我们通过采取“访、谈、问”等形式,对县经济发展环境的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从这次走访调查的情况看,尽管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与投资者的呼声、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当前影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
(一)服务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思想解放不够的问题仍然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干部群众思想解放不够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单位和部门的同志,思想观念不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服务发展的意识树得不牢,全局观念不强,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思路狭窄,目光短浅,往往从部门或小团体利益出发,考虑全局工作、经济中心不够;少数单位、少数干部受小集体利益的影响,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尤其是一些涉及部门利益的审批权、处罚权,不愿意让出一部分既得利益、牺牲一点小团体利益,服务经济发展大局,这些现象的存在,从一定程度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掣肘。
(二)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阻碍发展环境的现象大为减少,但主动服务企业的行为仍然不够。从全县来看,各部门主动服务企业、深入企业为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指导性服务工作的力度仍然不够。有些部门服务发展意识不强,简单机械地照搬照套文件规定,可变通的不变通,可优惠的不优惠,给企业和办事群众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有的单位工作作风不好,服务效率不高,办事程序和环节过多,门槛高、通融少,说“不行”的多、说“怎么行”的少,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依然存在,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少数部门执法随意性较大,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运用不规范,违法行政、越权执法等问题仍然存在。通过座谈和调查问卷统计。75%的企业认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较好,但仍有25%的企业反映政府个别部门的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
(三)阻碍优化发展环境的不利因素逐步减少,束缚经济发展的难题有所化解,但体制机制的创新仍然不够。从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来看,我县体制机制的创新仍然不够。在规划、土地、环保、税务、工商、社会治安工作等方面,县级职能不够健全,协调难度大。项目建设中涉及土地、规划、供电等手续都需要到上级部门审批,手续繁琐,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效果。调研发现,有近60%的企业认为我县现行投资政策与其它市县差不多,缺乏吸引力;近40%的企业认为我县的优惠政策只有部分可以兑现。
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与对策
为有效解决全县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更好的将唐海融入新区、服务新区,加速推进一体化发展,就必须在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努力营造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本地聚集的“洼地”效应。
(一)开创优化发展环境新局面,真正使“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就必须在深化认识、营造氛围上下功夫。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优化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环境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创优发展环
境重要性的认识,广泛营造“人人都是唐海形象,事事关乎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一要牢固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思想观念。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思想,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切实改变服务方式,把各项服务措施落到实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全力支持外来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唐海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二要扎实推动各项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的开展。通过深入开展以“大调研、大讨论”、“尽职责、搞服务、优环境、促发展”和“人民满意在机关”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活动,积极宣传创优发展环境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三要努力扩大唐海知名度。充分发挥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的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唐海的产业优势、政策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扩大唐海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唐海县创业。
(二)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营造“亲商、爱商、惠商”的投资环境,就必须在强化服务、提高效能上下功夫。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创优发展环境的关键问题,因此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要从转变服务意识上“求突破”。各级各单位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想问题、做决策、搞服务都要立足于全县工作大局,坚决克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倾向,自觉跳出本部门、本单位利益的小圈子,把自己所开展的工作和担负的责任放到整体中去考虑,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重于一切,服务经济高于一切”的服务理念,找准落实上级政策与唐海发展实际的最佳结合点,用足用活政策,实现优化环境与依法行政、合法合规的有机统一。二是要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上“求突破”。要提高工作效率,对涉及审批、审核、备案、办证等相关事项,要严格实行“集中受理、联合审批、一站收费、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推行服务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
时办结制、效能考评制等制度,真心实意地为市场主体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要从构建为民、为企服务平台上“求突破”。要切实加大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努力构建全市一流的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政府信息公开、社会信息化服务和行政效能监察“五位一体”行政审批服务平台,通过健全制度、规范运作,推动“中心”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使其真正成为唐海县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为唐海经济快速发挥重要作用。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就必须在落实责任、严格追究上下功夫。创优发展环境,关键在人,关键在每个人承担的责任是否尽到,因此,要突出做好以下“三点”。一是要培养责任意识。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都去做有心、用心、尽心之人,自觉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要大张旗鼓地讲创新、讲创造、讲活力,鼓励干部创造业绩,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善于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开展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二是要细化工作责任。每个单位都要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并将工作责任明确到具体人员,不搞空洞的、泛泛的责任要求,使每个干部都能对应一个具体的责任,这样,就不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三是要强化责任追究。要严格推行首问负责制和行政问责制,群众和企业提出的问题、要办的事情,无论找到谁,都要认真解答,该负责的要认真负责,一包到底,不能相互推诿,更不能无故拒绝办理。同时,要严格责任追究,对不负责任、不认真履行职能,甚至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人员,坚决予以查处,该批评的批评,该降职的降职,该调整的调整,决不姑息迁就。
(四)全面创优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曹妃甸新区一体化快速
【县优化经济环境的调查与思考】推荐阅读:
对优化政务环境的几点思考11-05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10-07
优化金融环境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10-25
创新服务企业理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06-16
创建文明城市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11-06
04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06-01
改进工作作风优化经济环境工作情况汇报10-19
科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自查自纠报告07-19
生态环境优化的工作方案07-28
对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