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博士论文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博士论文(共8篇)

经济博士论文 篇1

Dear Sir or Madam:

I am very pleased to write this recommendation for Mr. W.Y. so as to support his 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 into your PhD program and for your consideration of his financial support.

Mr. W.Y. is a remarkable student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our department. Upon his request, I enrolled him into my research team as my R.A. when he was still a junior, which was an exception. This bold decision was justified by his outstanding academic record during his first two years’ study. Working as my R.A., he has proved him to be a valuable potential researcher with the qualities of self-motivation, perseverance, modest and thirst for new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Though lacking of experience at the beginning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professionals in our team, he strove to keep up with the research by eagerly absorbing all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constantly consulting other members with much modest. Therefore, not long after he could conduct the experiments without any assistance from the others working in the lab. He even led the discussion of our journal club that he set up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in my lab, from which all of us benefited a lot.His diligence and perseverance in our lab have paid off. Within less than one year, he got involved and finished three of my research projects:

1:

2:

3:

And he also took part in two published papers, one titled XXXX, the other XXXX. This type of acclaim is normally reserved for graduate students and I believe that this exemplifies his commitment to furthering his education.

Besides merit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Mr. W.Y. also has a wonderful personality. All of us around enjoy the acquaintance and friendship from him. No matter as a teammate or a team leader, he is always cooperative, considerate and eager to provide help, making us feel so comfortable and confident to be along with him, either for work or just for personal companion.

This young man’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personal character have convinced me that he will have no trouble in succeeding in any career that he chooses to pursu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have a try.

In short, I am confident to assert that Mr. W.Y. has the potential to distinguish himself as a successful researcher, and that this potential will be sure to be fully caressed and exploited if he can be accepted for further pursuit in this field in your institution. I shall greatly appreciate it if you will consider his application in light of this potential.

Yours Sincerely,

经济博士论文 篇2

时间:2011年4月20日下午。

地点:上海外白渡桥边的浦江酒店 (原理查酒店) 。

采访事由:申华控股斥巨资签约湖南省黔阳古城综合旅游开发项目。

采访对象: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申华”) 总裁助理, 具体项目开发企业湖南申德实业集团公司常务副董事长林鹏博士。

坐在有着159年历史, 爱因斯坦、卓别林、周恩来等无数世界名流驻足徜徉过的酒店休闲走廊, 林鹏开口道来的却是质问:“21世纪资源竞争的压力你们能否真正感觉到?人才竞争、产业竞争、科技竞争, 最终的焦点一定会落到资源的竞争上。”一个关于古城文化的专访, 一开始就给有着历史学和经济学双重学术背景的林鹏引入了经济学的“误区”。

建筑与文化:申华是一家以汽车和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上市公司, 所有项目的立项一定经过了全面科学的论证, 这次为何会花重金去跨界开发黔阳古城旅游项目?深层次的原因何在?

林鹏:你们看到的其实是申华的产业构成形式, 而非申华的产业核心诉求。无论是对汽车、新能源, 还是对或许你们不了解的申华投资项目, 我们更注重的是其投资后的资源价值所在。黔阳古城的开发在经济学脉络上其实也是资源型投资范畴的一种。至于深层次的原因我一开始就说过, 资源竞争使然。

建筑与文化:申华对黔阳古城项目是如何定位的?

林鹏:说到定位我又不得不再从资源说起。首先, 黔阳古城占得“地利”, 它是“张家界-桂林”这一“中华第一旅游黄金走廊”上的一颗明珠, 距离凤凰古城、梵净山也不远, 这就是旅游开发最有保障的市场资源。其次, 黔阳古城有2200年的可考历史, 我是学历史的, 你们想想2200年的古城是一个什么概念?仅其中的文脉就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资源空间, 价值连城啊。再者, 黔阳古城有沅江和潕水相拥, 地处浅丘山区, 水陆通达, 未来交通会更加便捷, 加之近十平方公里的规划空间配置, 前景可想而知。我们的定位就是依托上述无与伦比的资源配置, 用我们造中华汽车的理念打造“中华第一古城”黔阳。

建筑与文化:请问您和您的团队将通过怎样的发展战略来实现打造“中华第一古城”的目标?

林鹏:项目的具体发展思路目前还是我们的商业机密, 但打造一个以国家级旅游目的地为依托, 以文化、休闲、度假、康疗、运动为系统支持的综合旅游类上市公司是我们的既定目标。

具体步骤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我们会集合国际国内一流的专家团队完成整个项目的论证和概念设计。第二, 我们会把城市规划及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成果植入古城的先发区域, 营造一个与未来古城旅游开发相匹配的旅游城市示范区。第三, 我们将在全面保护和系统划分的基础上, 分步对黔阳古城进行科学的开发。最后要强调一点, 我们绝不会去做那种低起点、低水平和一般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化开发, 而是将博采众长, 借鉴国际国内的诸多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运用现代规划手段和科学保护技术, 建立一个可持续经营和发展的新型复合旅游经典项目。

建筑与文化:身为项目开发企业的负责人, 您有着历史学和经济学双重学术背景, 现在又恰恰着手古城开发工作。您将如何处理古城开发与保护这一对敏感关系?

“末日博士”谬判中国经济 篇3

“乌鸦嘴”恐难灵验

鲁比尼是个名人,曾经成功预测到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崩盘及随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但彼一时此一时,这一回鲁比尼这个“乌鸦嘴”可能不灵验了。

鲁比尼看空中国经济的主要论据是“中国对过度投资的沉迷”,认为这“最终将造成巨大浪费并导致未来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平心而论,投资过度确实是中国经济的一大弊端,这不用鲁比尼这样超重量级的经济学家指手划脚了,就是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能感觉到。

问题是中国早已警觉到这一点,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从投资为主转向消费引导,从外贸拉动转向内需促进,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正在重新分工。

经济学原理给经济硬着陆给出的定义是:在国民经济的过度扩张,导致极大地超越了其潜在增长能力,严重地破坏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均衡关系的情势下,用“急刹车”的办法进行“全面紧缩”,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跌降,陷入经济萧条。

经济硬着陆需要两个充要条件,即一次性动用强力的财政货币政策,二是大规模牺牲国民收入。而眼下中国经济并不具备这两个充要条件。

针对前两年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措施,即采取小步快跑、渐进式退市的方法。在信贷方面,逐步收缩信贷规模;在调节汇率方面,顺应国际大势,但坚持微调,让人民币小幅升值;在利率方面,稳步调息,适当提高频率。

同时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采取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

在上述组合性政策引导之下,中国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国正在主动调减GDP增长速度,放缓投资和出口,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全民收入,促进内需,努力避免经济硬着陆。

就连房地产业这只“病猫”也在逐渐调理之中,中国的房地产新政及时让房地产“退烧”。眼下房价正在小幅回落,并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崩盘”悲剧。

缘何看走了眼

而鲁比尼戴着西方经济学家的有色眼镜,用一种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中国经济,只看到中国经济阴暗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光明的一面;只看到问题的危害,而没有看到问题正在解决之中。在这样的思维窠臼之下,鲁比尼焉能不看走眼、看歪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信用卡流通量已由2005年的1350万张,激增至2010年的2.4亿张,未来5年年增率可达22%。此外,2010年中国销售出的1800万辆汽车,80%以上为全额付清。这些数据证明,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升温。

虽说中国的固定投资比例仍然比较高,从金融危机前占GDP的42%迅速增至47%,但这属于短期刺激措施的结果,目的是为了缓冲全球经济走软导致出口下滑,还可以增加就业。更何况中国的这些固定投资用于道路、铁路等基础建设,目的是为了扩大经济效益。

而过去数年始终困扰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正在解决之中。在机械和装备制造领域,在国际竞争力提升和进口替代的过程中,新的主导型产业在初露端倪。由私人部门投资驱动新一轮经济周期正在启动的迹象越来越明朗,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正逐步从公共部门和房地产投资转移到私人部门的投资。

即便是今后几年中国GDP进入缓慢增长期,且逐年下降,但2013年只是“见底”,而不是“停摆”。2013年之后,中国经济将度过GDP回落期,在新的生长点即庞大的内需市场的驱动之下,进入平稳、健康、有一定增速的发展期。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这些“健康因素”,自称两次“访问中国”的鲁比尼却视而不见。

眼下,唱空中国经济的论点在西方世界有一定的市场,说句比较难听的话,这是少数西方经济学家的“政治情结”使然,有服从官方政治之嫌。

西方社会中的极端分子对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有着先天性的偏见、歧视,甚至仇恨。在金融危机中,为了借助中国,极力吹捧中国,让中国为其火中取栗,并将中国拉下水。现在中国经济向好,他们又产生嫉妒心理,又想唱衰中国。那些无法直接参与中国国内市场的做空中国的国际对冲基金,其高调的言论更像是期盼,把水搅浑,从中渔利。

但国际社会不乏有识之士。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内的众多权威机构,则对中国经济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IMF日前发布预测数据,称中国经济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使“美国时代”终结。

有信心也有办法

当然了,客观地看,中国经济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这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但套用西方的“药方”难以治好“中国病”。中国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为了彻底打破西方预言家惊世骇俗的“末日猜测”,将中国经济巨舰驶入安全航线,管理当局要掌好舵。

首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硬着陆是经济政策剧烈波动引起的,只要政策不折腾,经济基本面就不会大起大落。瞻前顾后,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调控经济增长速度,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其次,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眼下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培育内需市场,为2013年之后的经济发展培植生长点。要多管齐下,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一旦形成一个蓬勃旺盛的消费热潮,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立马就会风生水起。

再次,要千方百计推动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比较高、从业者众多,所以中国必须花大力气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落实惠民政策的需要。上海市利用举办2010世博会的契机,积极发展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并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第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第四,要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前个时期,中国共有13个省区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6%。而面对人数再扩大一些的中低收入群体,中国政府推出了以减税为核心的惠民增收举措,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已经通过。

中国人有决心有信心也有办法保持经济的基本稳定。鲁比尼等人在中国经济的滚滚洪流面前大唱反调,只能自毁名声。

(责编 穆伙)

微观经济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篇4

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

相关推荐:微观经济学论文

二、选题的意义

之所以选择研究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问题,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和考虑:

1.效率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节约的科学。美国经济学家 A·萨缪尔森(P.A.Samuelson)曾指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因此,经济学就其过程来讲是选择的科学,其核心命题便是效率命题,即如何通过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也就是一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史,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研究效率、追求效率是经济学恒久的理论命题。而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质上是一场效率革命。

2.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诺思(North,D.C.)的话集中点明了本选题的价值:

任何一个经济体系中,经济组织的效率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宏观经济运行的有效性最终都要由微观经济组织的有效性来承载,我国也不例外。实际上,我国的改革是从提高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开始的。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因而解决了 13 亿人的吃饭问题。1984 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基于提高微观效率的考虑。

现在改革向纵深进行,改革的方法和措施虽各不相同,但提高效率的目的并没有变。

所以,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是一个国家解决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昌盛的根基。

3.我国微观经济组织形态及其变迁的特殊性

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具体形态及其变迁都表现出了与制度环境的强相关性。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我国当前,这两种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互胶着的状态:以体制转轨为内容的制度变迁不可逆转地影响和调整着微观经济组织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利益格局,从而影响并促使组织制度的调整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反过来,微观经济组织在顺应着环境而调整的同时又有其自身运行和演化的内在规律性,这一规律的客观性又对制度环境建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同时,处于“转轨体制”中的我国微观经济组织较之处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例如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和稳定的计划经济体制(例如转轨前的计划经济国家,包括我国)中的微观经济组织,呈现出多变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正是这种特性吸引着经济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探讨的兴趣。

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选择以我国微观经济组织作为对象进行效率研究,一方面,论文的研究通过构建面对特定对象的效率分析框架,在一定范围内对现有的效率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结和整合,弥补了当前效率理论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对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特征进行分别和综合的研究,不仅为其后续发展中的组织改进提出建议,而且对其发展演变路径作了以效率为视角的理论归纳。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与评析

效率论研究综述

经济学中的效率理论的构成繁杂,体系庞大,这里从几个侧面对相关的基本观点(因为这些观点相对比较成熟,因此不一一罗列相关着作)进行概括:

效率的经济定义及其演绎

这里的归纳并不完全,但是有代表性。效率(efficiency)一般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学上指的就是现有生产资源与它们所提供的`人类满足之间的对比关系。经济学上讲“有效率”是指用一定技术和生产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最大可能的满足。同样,当讲一个人花钱“很值”时,即花费较少的成本,取得了较大效用,也可以讲这种经济行为很有“效率”。依据考察主体的不同,效率分析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经济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同时也是较少争议的效率定义就是帕累托效率。这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市场机制形成的效率。这一概念的使用主要是就整个社会经济而言的。“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揭示的是全部生产资源与所有人的总经济福利之间的对比关系,主要研究的问题在于资源是否在不同生产目的之间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最大部分人们的各种需要。

经济学家法瑞尔(Farrell,M.J.)把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两部分。从 1957 年技术效率一词被正式提出,学者们分别从投入、产出等各种角度诠释这一概念,并集中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理论方面主要是对技术效率的测算方法进行研究;经验研究则集中于用不同的方法对企业、行业和区域进行微观和中观层面上的技术效率测算、进而分析差异并提出政策建议。所以对技术效率的研究是伴随着对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研究和测算出现的。

1966 年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莱宾斯坦(Roberstain, H.)提出 X 效率的定义。这一理论把组织效率同配置效率分割开来,以个人工作(努力)选择的心理和行为为基础来研究企业组织的低效率,认为由于人有选择的理性,个人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情感的支配,其进行理性选择和不断调整的结果是努力水平最终将停落在“惰性区域”。

如果没有来自企业内、外的压力,或者特别有诱惑力的补偿收益,个人就会停留在常规努力水平,其与可达到努力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产生 X 效率的源泉。

诺思提出了“制度效率”(Institutional Efficiency)。诺思论述的制度效率,是指在一种约束机制下,参与者的最大化行为将导致产出的增加;而无效率则是指参与者的最大化行为将不能导致产出的增长。制度效率的最根本特征在于,制度能够提供一组有关权利、责任和利益的规则,为人们制定一套行为的规范,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让生产与消费获得帕累托原则下的最优交换比率。制度效率也可定义为由于采取某项制度而增加的收益与该制度运行所花费的成本之间的比较。

制度效率分为某项制度安排的效率和制度结构的效率两方面。

实际上,各种效率定义其实都是强调了效率本质含义中的一个侧面,而有了特定研究对象(本文中即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则需要回归效率的本质意义,似乎每个侧面都不可偏废,否则研究的目的就难以达成。

四、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一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出于论题的需要,二是研究者本人对于研究方法的掌握和研究工具的运用能力。鉴于此,本论文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始终贯彻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研究,只有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个科学的方法,才能有科学的结果。本文对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的研究,强调立足于继承,定目标于创新。

因此需要历史的、客观的、辩证的认识微观经济组织发展、演变及其效率表征,并以此作为进行组织创新的起点。坚持和贯彻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客观分析和正确把握对象的特质的方法论保障。

2.比较分析方法贯穿全文。本文中的比较分析将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对于特定经济组织的效率分析,对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制度背景下效率状况及成因进行了比较,从而把握其纵向发展轨迹;同时将其与其它经济组织在同一阶段、同一背景下的效率状况与成因进行比较,从而把握其相对优势与劣势所在。在这种双重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归纳我国微观经济组织伴随经济转轨的沉浮变迁规律、变迁路径和发展态势,以此为依据对其效率改进和组织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二)结构安排

在以上分析方法的支撑下,除本导论外的论文主体部分沿着总——分——总的基本思路展开论述。在总括介绍了效率理论、界定了微观经济组织并构建了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转轨阶段存在的主要微观经济组织进行个别效率分析,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效率改进方向,最后又综合分析各类组织之间的效率联动及其必要条件,并提出了促进组织之间效率良性互动的环境建设方向,以此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论文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导论概要的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相关研究现状、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论文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创新。

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为研究准备,重点是构建了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分析框架,作为下文展开论述的基础。论文的主题是进行效率研究,因此,效率理论就是必要的理论准备;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经济组织,因此对其界定并深刻认识其所依托的经济环境就是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论文正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制度为主线的、产权―人―环境三位一体的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框架。

五、论文形成的主要观点

1.构建了以制度为主线的、三位一体的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分析框架。该框架的构建基础是研究对象和对象所处的背景的特殊性。

2.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并提出部分国有企业应该在相对长期内留存于竞争性领域。

3.论文的研究展现了乡镇企业组织特性逐渐消减和乡镇企业边界逐渐模糊的趋势,提出对“乡镇企业”这一称谓的商榷,隐含了乡镇企业组织改进的结果将会是乡镇企业这一微观经济组织形态的消失这一理论推断。

4.论文提出私营经济改革应该走渐进式道路,不应该急于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

对于大多数私营企业而言,可选的组织完善取向应该是在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逐渐规范和完善的基础上,先实现家族企业非家族化管理,再向规范的股份制公司过渡,乃至最后在条件具备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对各类企业的效率特征本论文作出了自己的概括: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效果上看是增进效率的,但是与乡镇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相比,其效率水平低且效率增速慢;乡镇企业的高效率具有不稳定和过渡性特征,这是因为乡镇企业的高效率主要源于对“灰市场”的强适应性,而改革的进程必然是要消除“灰市场”的,因此,乡镇企业的效率变化趋势取决于乡镇企业内部制度改革能否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非公有制经济的效率表现颇为复杂,从效率水平看是三类企业中最高的,但对其效率分解结果显示,从效率影响的各个方面来看,并非必然的导向企业高效率,而是在效率优势与劣势的对比中形成了这个结果,因此制度改革空间很大。

6.我国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是最为复杂的一类经济组织。

7.论文提出并论证了我国微观经济组织形态的不稳定性与微观经济组织体系结构变动的持续性特征。

以上是本论文研究中形成的一些主要观点,无疑这些观点和结论(称之为创新,则显稚嫩)仍是初步的,尚需推敲。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项尝试性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多的是验证了一些国内外学者对同一论题研究的相关结论,这里不作赘述。

六、论文提纲

目 录

导 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评析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四、论文形成的主要观点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背景知识(研究准备)

第一节 效率基本理论回顾及评述

一、效率的定义

二、效率的影响因素:回顾、分析与归纳

三、效率的评价及评价指标的选择

第二节 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现实形态

一、微观经济组织的界定

二、我国现有微观经济组织的分类

三、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现实形态

第三节 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以制度为主线的(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

二、本论文效率分析的几个层面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效率演化

第一节 国有企业基本问题解读

一、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

二、国有企业的现实功能与作用

三、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状况及解析

一、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基本判断

二、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三、国有企业效率的制度解析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走向定位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争论及其思路的简评

二、以经营领域区别组织改进的走向

三、以政府职能边界的准确定位完善企业治理

四、搞活整个国有资产推进国企改革

第三章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效率特征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组织特征及功能

一、经济转轨与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独特的企业形态

三、乡镇企业的功能与作用

第二节 乡镇企业效率状况及成因分析

一、基本的效率表现

二、乡镇企业效率状况解析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制度完善与组织形式创新

一、乡镇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二、乡镇企业改制实践

三、乡镇企业组织创新的方向与实践中的问题

四、对“乡镇企业”称谓的商榷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效率评析

第一节 我国非公经济的产生及功能定位

一、“体制外”生成的非公经济及其发展

二、我国非公经济地位认识发展与政策演变

三、非公经济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非公经济组织的效率表现

一、产权结构的效率优势质疑

二、治理结构的双重效率表现

三、环境特性及私营企业环境适应性考证

第三节 非公经济组织的内部制度完善与外部环境改进

一、“二次创业”:加速企业制度完善

二、拓宽市场准入,完善国民待遇,强化市场主体地位

第五章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变迁及其效率评价

第一节 农村经济转轨:背景与历程

一、农村经济转轨的背景

二、农村经济转轨历程及阶段特征

三、一个承上启下的简短说明

第二节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解析

一、我国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二、农业经济组织效率的实证分析

三、典型农业经济组织制度解析及效率评价

第三节 趋势判断与对策

一、农村微观经济组织需要创新

二、组织形式创新设想——多样性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第六章 微观经济组织之间的效率联结及 组织运行环境建设

第一节 微观经济组织体系的动态特征及效率关联

一、转轨体制的动态性

二、微观经济组织体系及其结构的变化

三、微观经济组织之间的效率关联

第二节 我国微观经济组织运行环境建设:以政府职能为视角

一、政府、市场与微观经济组织关系的再思考

二、政府作为制度环境创造者的经济干预

三、政府作为市场秩序维护者的经济干预

四、必不可少的补充:政府“不作为”的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经济博士论文 篇5

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产业经济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第一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院。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院,我院现有38个教学系,8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8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在200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7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入选中国19所一流研究生院,并以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第一,文学第二的成绩,当选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研究生院。

全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36名、硕士生导师495名。学者们贡献了大量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化以来的48次学习中,我院共派出18位专家学者为政治局委员进行授课,占授课教师总数的19%,位列第一,领先于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高等学府,被香港《大公报》评为中国十大智库之首。在《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公布的505名“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入选学者人数达157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国首位,位居第二位的北京大学入选人数为51人。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校友云集,毕业生中目前有100多人担任省部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级以上领导职务;600多人担任司局级以上领导职务;更多的已毕业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与资深专家。同时我院自1989年起开始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是全国举办在职研究生教育项目时间最早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开设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哲学等数个学科领域,47个专业及专业方向;累计培养了上万名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学员,绝大多数学员目前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高级领导干部和学术研究带头人。【项目介绍】

伴随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西方国家处于后经济危机中曲折复苏的艰难境地,在2010年世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高调崛起,如何在世界经济危机中谋机会、如何参与世界商业竞争、企业家如何把握产业升级战略、提升整体的竞争能力政、做到先知先觉的产业战略与商业部署。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之际,中国的政治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都将大踏步长足发展,如何国际化、如何参与、渗透世界大国及周边国家的产业战略、成为跑赢大势的企业家,是创建强大的中国经济体系的必不可分的战略。

中国企业如何在危机中应对危机,如何在危机中求发展,如何在危机中谋机会,企业家如何决策和管理尤为重要。依托社科院的资源和政治地位,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政府官员和著名的企业家参加授课或举办专题讲座,通过国策级的大师、国宝级的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指点迷津、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身言传教,使学员认清形势,走出困境,提升站位,领悟精髓。本课程旨在打造“后EMBA”时代管理课程的制高点,以“产业经济”为研究方向。通过学术探讨和课题研究的方式,丰富自身在相应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学术高度,提高应用型研究能力,以便应对世势的变化。【招生专业】

经济学产业经济专业(行政管理方向)【课程特色】

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相结合——设置应用性课程和人文修养类系列讲座;一方面提升学员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培养学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学习小组与班级活动相结合——采用班级活动与学习小组交集的方式,打破单一班级形式,使学员得到充分交流。

滚动学习与自主选择相结合——学员的学习采用滚动式课程,可以机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专业课程。

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吸收部分学员参与部分课题研究,并为优秀学员提供参加国内外较高级别学术会议及高端论坛,以丰富学员的学术经历,拓宽其实践领域。

课程考试与课程论文答辩相结合——课程班除进行课程考试外,学员将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管理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论文,学院统一组织论文答辩。优秀博士研究生课程论文将统一结集出版。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师资力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面授主讲,同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政府官员参加授课或举办专题讲座。

【学习收益】高端品质:领先课程:精选具有实战意义的先进课程,把握学习全球化市场下的运营模式。

导师制度:把学员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合作项目,可配备国内一流教授、知名专家作为学习导师,帮助学员改变思维定势,掌握前沿知识。海外考察:欧美以及日韩地区的经济产业考察,及时把握区域产业发展新思路、新动态、新契机。

高端生态:博士课程班学员可参加社科院提供的各类培训课程的学习,可参与学院的研究课题;课程学习期间开展丰富活动,如:组织学员开展联谊活动、听取讲座、组织高尔夫邀请赛、组织学员企业考察交流等等,打造官产学研高端生态圈;

投资合作新商机:发挥高端平台资源优势,构建产业投资项目内部合作新模式。

【招生对象】

1、针对参与国民经济建设与管理的政府、行政单位领导干部。

2、外资、合资、国有企业、大型民企等高层管理者,事业单位处级或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3、少数积极参与国民经济建设的民营企业的决策层及成绩突出的优秀企业家。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报名条件】

1、拥有硕士学位或具备研究生同等学力(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只拥有学士学位者需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开具推荐信,情况优秀者可酌情录取;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学习安排】

1、学 制:两年半,学期两年。

2、学习时间:共48天课程,每学期中的每月集中授课2-3天。

3、学习地点: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学习费用】学费68000元/人(含结业考试费及结业论文开题及答辩费等),报名费800元、资格审查与资料费1000元。

【证书颁发】学员修完全部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课程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统一编号)。符合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暂行办法》规定申请博士学位,通过考试与论文答辩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颁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证书。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报名程序】

1、学员提交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研究生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复印件/研究生同等学力证书复印件/职称证书复印件、1寸蓝底照片8张、报名费800元(因资格不符合规定未能录取者不退还本项费用);现职位名片4张;

2、学院审核学员报名申请资料一份,择优录取;

3、学院向已录取学员寄发录取通知书;

4、学员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交纳学费;逾期不缴视为自动放弃,并于一定周期内退回录取通知书;

5、学员在开学典礼当日持交费凭证办理报名注册、领取相关资料,正式入学。

武汉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职博士

联系部门:研招办

经济博士论文 篇6

甲方: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乙方:学号:

身份证号:丙方(乙方导师):

为了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经济管理学院特设立博士研究生机房。为加强学院资产和公共财物的管理,提高博士研究生机房利用效率,在博士生个人申请,导师提供保证并承诺承担连带责任的条件下,甲方租借给乙方电脑一台供其学习使用,三方达成本协议:

一、租借对象:全日制脱产一年以上博士研究生,优先考虑三年全脱产博士研究生

二、租借期限:学校规定的三年学制期间

三、租借期间的权利与义务

甲方:

1、电脑属于甲方的固定资产,拥有电脑的所有权;

2、有权根据管理需要或者乙方使用状况,调整电脑的分配或停止乙方的电脑使用;

3、为乙方提供使用过程中的后续服务及相关培训;

4、甲方对计算机使用享有监管职能,做好防盗、保管工作。

乙方:

1、拥有使用权,并负有维护和保管的义务,承担使用人和保管人的责任;

2、使用期间确保电脑为学习所用,电脑不得搬出机房或转借他人使用;到期后乙方应办理电脑归还手续,归还时,应保证电脑软硬件系统完好。如有重大恶意损坏,由乙方承担修理费用;如果无法修理乙方应照价赔偿,丙方承担连带责任。

3、可根据学习需要自行选择应用软件进行安装;

4、确保设备配置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随意改变其配置;

5、爱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6、服从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管理;

7、遵守《经管院博士研究生机房上机人员行为守则》。

丙方

1、教育、监督乙方遵守协议及经管院博士研究生机房上机人员行为守则;

2、对乙方的人为恶意损坏或者由于乙方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后果,丙方承担连带责任

四、计算机的使用

1、乙方在长时间离开电脑时应退出系统并关机。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正常的步骤关机,不得强行的关闭电源。下机后必须关闭计算机才能离开;

2、要爱护和正确使用电脑,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使用中如遇到计算机发生故障或配件损坏,应及时与管理人员联系报修。任何人不得私自打开机箱,更换硬件配置;

3、乙方使用电脑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对租借使用期间由该电脑产生的一切违法活动的后果承担责任。

本协议书一式三份,学院、使用人及导师及各执一份。学院拥有本协议的最终解释权。

甲方签章:乙方签字:丙方签字:

经济博士论文 篇7

记者: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建设生态文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涵。它必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 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 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和文明理论由原来局限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的世界”, 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呢?请您给我们谈谈好吗?

刘思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 而且是对生态自然发展的经验的深刻总结与高度概括。这是科学发展观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根本含义。因此,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 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 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以生态为本。在此, 广义的“生态”, 既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要义, 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说, 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双重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 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和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有机统一观。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的内在统一。因为, 21世纪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纪, 无论是全面发展, 还是协调发展, 尤其是可持续发展, 都是与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不可须臾分离的发展, 离开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发展即绿色发展就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言。当然, 也就没有科学发展可言。由此, 我们必然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发展属性和特征。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着的科学理论, 它的理论内涵, 不仅涵盖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 而且涵盖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思想观念。如果说, 生态文明与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涵, 那么完全可以说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用之义与重要内涵。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 也是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绿色经济的实质是经济生态和谐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生态和谐协调发展。正是从“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生态和谐协调发展意义上说, 生态和谐协调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和谐协调发展的根本基础。它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现实中的具体体现,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 在哲学层面上,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经济学层面上, 是生态自然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观有机统一的绿色经济发展观:在社会学层面上, 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观。

记者: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那么, 发展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尺度又是什么呢?尤其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实践选择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尺度是什么呢?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解决的首要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刘教授, 您能谈谈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尺度吗?

刘思华:当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和发展绿色经济, 是人性化和生态化的崭新的现代文明、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 既要保证满足全体人民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利益;又要保证非人类生命物种的生存健康与安全发展的需要和利益。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实践选择的两重终极目的和价值尺度, 这是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为导向的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归宿。因此, 我们重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 寻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人与人的发展问题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之间的有机联系, 使两者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 确立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于是, 我们把人和自然都是发展的终极目的的双重价值取向理论, 运用到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绿色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中来, 不仅是经济智慧的升华, 而且是生态智慧的升华;不仅是生存智慧的升华, 而且是发展智慧的升华, 必将引起包括新兴、交叉科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尤其会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带来革命性变革。

总而言之, 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就是努力探索一个当今农业、工业、生态文明并存的“三元文明结构“的社会主义大国,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超越发展, 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国、生态文明富国, 在发展中国家率先把十几亿人口带进生态社会或绿色社会, 即是生态 (绿色) 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是在21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高层次含义。

记者: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 都必须也应当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形成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和经济和谐一体化的绿色形态。请问, 为什么说绿色经济既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 又是和谐社会的最佳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呢?

刘思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 是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内在统一的全新的文明形态。21世纪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纪。这个新世纪的社会形态的主导形态是生态文明或绿色文明, 它们也是和谐社会的主导社会形态, 这个新世纪的经济形态的主导形态是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 它们在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也是和谐社会的主导经济形态。首先, 从绿色经济本质属性来看, 我曾作过这样的概括:绿色经济是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概括。它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这就确认了绿色经济的生态经济属性, 揭示了它的可持续经济的本质内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绿色经济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形态, 是生态经济形态的现实象征与生动概括。其次, 从现时代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绿色经济正在朝着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继农业文明的农业经济、工业文明的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之后的崭新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 并且现实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再次, 从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演变的客观进程来看, 生态文明是一种后工业文明形态, 绿色经济是一种后工业经济形态, 而包括信息经济在内的知识经济, 既是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突出表现, 又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后工业经济, 是从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向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转型的经济形态, 必然充当了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黑色经济和绿色经济的中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对绿色经济重新界定为: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 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 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 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有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这就决定了和谐社会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 必然也应当是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 铸造绿色经济形态, 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经济属性和可持续经济特征的最充分体现。首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与生态经济本质的最充分表达。因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经济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当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尤其是对于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社会主义社会, 是自然生态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正是自然生态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才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本质集中体现在人、社会、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因此,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生态经济可持续本质的社会。其次, 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 是对工业文明社会的人与自然相分裂、个人与社会相脱离、自然与社会互损而付出双重代价的基本特征的否定, 是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双盛、个人与社会双强、社会与自然双赢, 达到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 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至高境界, 最终创造一个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真谛,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旨。再次, 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只能是也应该是符合建设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绿色经济;只有发展绿色经济, 才能建设生态和谐与经济和谐相统一的和谐经济。从自然生态意义上说,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从社会经济意义上说,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因此,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趋势;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更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文明进步的势不可挡的大趋势。

记者: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实施生态主导型的发展战略, 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 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战略, 同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刘教授, 请您谈谈实施生态主导型发展战略的要点好吗?

刘思华:我认为实施生态主导型发展战略的要点是: (1) 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形态, 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四大和谐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生态文明的这种总体特征,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与根本目标, 将成为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旋律和大趋势。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含着“四大和谐协调发展, ”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旨, 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完全一致, 这种一致要求实施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2) 从我国实践来看,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一些小地区, 大力提倡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 实施“生态立市 (省) 、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 使一些城市、地区在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 不仅在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 而且超越工业文明, 正在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方面前进, 这实质上体现了“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战略。 (3) 当然从当今我国的总体上看, 生态危机还在加深, 它在本质上不仅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危机, 而且是中国人民的生存危机, 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的危机, 真正缓解和克服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就在于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现代化的基本战略, 实施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4)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心须把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四大和谐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根本目标和运作航标, 就必须要求实施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体生态一体化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它在本质上是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这种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应当视为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用绿色崛起带动和平崛起, 走绿色和平发展道路, 这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 实施生态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在经济领域内, 就是实施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战略。这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战略,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的根本大计, 是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重大战略。

记者:刘教授, 您上面谈到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绿色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 即可称之为生态社会或绿色社会。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 随着工业文明高度发达, 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过程和自然界的生态过程已经完全相互交织与相互融而浑为一体。当今维系人类生命和非生命形式的这个濒临失衡的球体上, 客观存在的只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当今社会主义也是这样的有机整体, 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共荣的社会有机整体发展形态。您能再进一步谈谈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吗?

刘思华: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在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可以说,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首先, 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生态文明之说,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都必须是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 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共荣、生态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把中华文明建设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和谐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形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旨, 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理论的生动体现。

其次, 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经济同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经济的本质区别, 就在于后者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分裂、社会与自然相互损的基础上;前者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因此, 绿色经济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 是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现代经济, 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和社会经济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可持续性的和谐经济。

再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生态环境等社会各个领域, 各种要素及各个关系之间互相协调、相互融合的和谐发展状态。我曾把这种发展状态概括为: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 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自身关系和谐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 实际上是人们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发展, 并最终达到自身关系和谐发展, 实现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和谐协调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 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

由上可知,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建设生态文明, 就是建设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相统一的现代文明;发展循环经济, 就是发展生态效率、经济效率、社会效率相统一的现代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就是构建生态公平、经济公平、社会公平相统一的现代社会。这样的现代文明形态和经济社会状态, 就标志现代中国跨入了生态文明社会。

记者: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长期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进程中,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制度基础和体制环境呢?

刘思华: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 才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基础和体制环境。这是中国经济体制的第二次革命, 即经济体制的生态革命。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之所以呈现逆向运动, 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 我国初步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未能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巢臼, 仍然保留着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基本特征, 甚至可以说, 还是一个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体制, 它实质上是建设工业文明的经济体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基本上是沿着工业文明发展“体制化”的方向前行。所以, 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克服工业文明发展那种牺牲生态环境的制度与机制, 显得勉为其难和无能为力。

在当今世界,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 各国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 基本上是以人与自然、生态经济相分裂与对立为特征的, 使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真理。在改革开放30年间, 我国坚持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从根本上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使我国物的世界大大发展, 初步实现由贫穷向富裕的根本转变。但是, 初步建立起的现代市场体制没有克服当今世界各国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 这就是没有超越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相分裂与对立的根本特征, 仍然是一种生态外生的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这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的一个根本方面。它还存在着排斥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生态要素, 以及市场主体的厂商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发展的尖锐矛盾;从而经济运行不能反映生态学真理, 在创造物质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富裕的同时, 消灭了生态生产力, 使我国生态资本有效供给不足、生态贫困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正反两方面事实充分表明,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应该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同国家宏观调控与政府监督对经济社会的主导性调控作用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内在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 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现代经济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素与内在机制, 就能表现出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制度优势, 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体制即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一个根本方向。

因此, 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 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生态内生经济体制, 这就是以生态可持续性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推进生态掠夺型的工业文明经济体制向生态发展型的生态文明经济体制转变。唯有如此, 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能反映经济学的真理, 又能反映生态学真理, 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发展绿色经济“体制化”的正确方向和重大任务, 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方向与重大任务。

早在10多年前, 我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一书中批判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与主要弊端, 就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 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本身, 应当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根本转变。这种体制的要义应是基于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的生态可持续性, 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的生态内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它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 是对现行的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超越与理论超越。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都内在要求现行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克服自身的根本缺陷, 使之具有生态向度和人文向度及其统一性, 真正建立起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生态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在理论上, 尤其在实践上, 都是21世纪中国改革与主展的方向。

经济博士论文 篇8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责权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63-02

博士研究生作为最高级的科学技术人才,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担负着实施创新行为的主体,是实现国家创新体系良好运转的智力保障,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而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重要的地位,近些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矿大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认真研究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已亟不可待,本文就本校新整理的关于导师队伍建设及其责权机制的几点进行研究分析。

一、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4年8月,我校共有博士生导师112名(含兼职博导51名),均具有正高级职称。毕业于本校的博士生导师56人,比例占55.36%,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占31.25%;毕业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导师56人。博士生导师平均年龄54岁,年龄最轻的博士生导师41岁;50岁以下的占25%,60岁以上占14.29%。博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62人,具有硕士学位35人。16位导师享有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

二、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我校十分重视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及管理工作,明确研究生导师职责,定期对博士生导师进行考核,以期建全能上能下的动态导师管理机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导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导师队伍。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资助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外出进修学习,并明确要求教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前必须有半年以上的外出进修经历,学习期间工资和津贴照发;对研究生导师获得的教学、科研奖励,学校给予配套奖励;对发表在核心杂志的高水平学位论文和SCI 、EI论文给予相应的奖励。

学校还定期开展研究生工作会议,并及时修订我校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以适应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形势。学校要求新聘任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必须参加省学位办和学校组织的新任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对新增研究生导师实行“先参加培训,后上岗招生”制度。

(一)根据学科需要合理设岗。

我校一直以来坚持依据人才需求和招生计划,结合我校的学科发展和布局,按照不同的学科方向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在导师资格遴选之前,经校长办公会会研究确定后,向全校范围公布各学科所设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的岗位数,实行竞聘上岗。

(二)建立导师资格制度。

我校实行导师资格与聘任分开制度,要求拟申请聘任研究生导师者,必须首先获得相应的导师资格,导师在获得任职资格后,经过培训,方可聘任招生。

通过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学校可以将优秀的教师选拔进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中,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全国同行院校导师的遴选标准相比较,我校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是比较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让优秀的人才加入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中。为保证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质量,在导师资格的遴选中,评审工作严格执行个人自愿申报、所在学科推荐、学院评审、人事、科技、教务、研究生院和纪检联合审核、全国同行专家通讯评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的方式进行。2010年和2012年共有34人申报博导资格,经严格的评审,最终18人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三)实行研究生导师注册制度。

我校积极探索研究生导师注册制度,在每年学校制定研究生招生简章前,研究生院会同科技处、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在我校导师在研的科研项目及其资金数量进行统计与核实,看其是否能满足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要求,学校规定每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原则只安排一个博士生招生名额,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再增加一个名额,承担科研项目经费超过100万者,再增加一个名额,承担973或863 项目的首席专家根据科研任务的需要,再增加1-2个名额。除学校下拨的研究生经费外,博士研究生导师至少保证有5万元的科研经费,硕士研究生至少保证有1万元的科研经费才能进入当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进行招生。

(四)实行导师岗位聘任制。

我校规定博士研究生导师聘任前必须具备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研究导师资格遴选严格按照我校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执行,获研究导师资格者经省学位办公室或我校组织的培训后才能聘任为我校研究生指导教师。同时,学校也在积极探索不拘一格导师遴选机制,尝试通过非常规的选拔程序将一部分年轻、具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专家吸收到导师队伍中,另外也吸收一些符合博导遴选条件、研究方向与我们有优势互补的校外人员担任我校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五)推行研究生导师责任制、双导师制和导师团队制。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进一步修订导师工作条例,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必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保证研究生全面健康发展。导师不仅要负责研究生的知识学习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兴趣的培养,成为学生学业、学习方法、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乃至做人的指导者。

改革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办法,实行按导师则优录取,赋予导师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和话语权。定期召开导师代表座谈会,听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意见,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权、责、利的统一。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我校要求学科带头人,必须按学科或研究方向组合成导师团队,坚持导师个人培养与导师团队培养相结合,导师小组制的优势显而易见,既可充分发挥哪些年富力强、学术上已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科研经费较足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作用,也能弥补单一导师制度下导师知识和能力的不足。[1]通过团队内的分工合作,避免研究生导师个人培养研究生的局限性,从理论研究、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六)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我校建立了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并对聘期内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按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考核中硬件条件包括著作(教材)、发表论文、科研成果、课题经费等,对不符合条件者,将实行一年给予警告、二年黄牌、三年停止招生的管理办法 ,以期逐步建立研究生导师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学校在导师队伍建设中,积极推行导师聘任与导师考核挂钩制度,在导师队伍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凡是考核合格并获得各种称号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学校都给与相应的表彰与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则视具体情况给子口头通报、暂停招收研究生,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罚。

三、我校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导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

“学有本源者,经师也;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经师是能教书的老师,人师是既可教书又能育人的老师。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厚实的个人修养。还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宽厚的知识结构,积极的进取精神,扎实的科研能力,浓厚的人文关怀,较强的教学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等。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博士研究生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对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和发展的需要。

(二)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效果需加强。

导师应当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观念及时进行转变,用知识经济提出的新理念重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和目标,要对博士研究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2]导师有高层次的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表明了其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但部分导师忽略了课题的本质内涵与意义,忙于做课题、发论文、评奖项、而对研究生实施放羊式管理。此外,由于大部分采取单一导师指导形式,其中有的导师由于受经费限制、创新能力不足、进取心退化等因素,对研究生指导效果也不甚理想。

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但我们作为管理部门有信心在健全博士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也将取得显著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支戈壁,黄华.论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导师队伍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

[2]刘静,赵珊.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教育创新,2010.20。

作者简介:曹明明(1985-),女,汉,硕士。

通讯作者:李冀(1960-),男,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方剂学理论及配伍规律研究。

上一篇: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经典散文下一篇:优雅女人心情经典说说